轴套类零件加工图

轴套类零件加工图
轴套类零件加工图

制图校核普车操作图一01日期比例1:1

全部

技术要求:

1、未注公差尺寸按GB/T1804-2000-m。车国柱

田春会

12.01

毕业设计论文-轴套类零件加工工艺设计

课题名称:轴套类零件加工工艺设计 姓名: 院系:机电工程系 专业:机制 班级: 指导老师: 二零一七年四月十五日 机电工程系

轴套类零件加工工艺及夹具

目录 第三章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 轴类零件是机器中经常遇到的典型零件之一。它主要用来支承传动零部件,传递扭矩和承受载荷。轴类零件是旋转体零件,其长度大于直径,一般由同心轴的外圆柱面、圆锥面、内孔和螺纹及相应的端面所组成。根据结构形状的不同,轴类零件可分为光轴、阶梯轴、空心轴和曲轴等。轴的长径比小于5的称为短轴,大于20的称为细长轴,大多数轴介于两者之间。轴用轴承支承,与轴承配合的轴段称为轴颈。轴颈是轴的装配基准,它们的精度和表面质量一般要求较高,其技术要求一般根据轴的主要功用和工作条件制定,主要要求如下: 1 尺寸精度比一般的零件的尺寸精度要求高。轴类零件中支承轴颈的精度要求最高,为IT5~IT7;配合轴颈的尺寸精度要求可以低一些,为IT6~IT9。 2 形状精度高。 3 位置精度高,其一般轴的径向跳动为0.01~0.03,高精度的轴为0.001~0.005。 4 表面粗糙度比一般的零件高,支承轴颈和重要表面的表面粗糙度Ra常为0.1~0.8um,配合轴颈和次要表面的表面粗糙度Ra为0.8~3.2um。 轴类零件一般常用的材料有45钢、40Cr合金钢、轴承钢GCr15和弹簧钢65Mn,还有20CrMoTi、20Mn2B、20Cr等。轴类零件最常用的毛坯是棒料和锻件,只有一些大型或结构复杂的轴,在质量允许时才采用铸件。由于毛坯经过锻造后,能使金属内部纤维组织沿表面均匀分布,可获得较高的抗拉、抗弯及抗扭强度。所以除了光轴、直径相差不大的阶梯轴可使用热轧料棒料或冷拉棒料外,一般比较重要的轴大都采用锻件。另外轴类零件的毛坯还需要经过热处理。 轴的结构设计原则: 1 节约材料,减轻重量尽量采用等强度的外形尺寸,或大的截面系数的截面形状。 2 易于轴上零件的精确定位,稳固装配拆卸和调整。 3 采用各种减少应力应用和提高强度的结构措施。 4 便于加工制造和保证精度。 轴类零件中工艺规程的制订,直接关系到工件质量、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一零件可以有几种不同的加工方法,但只有某一种较合理,在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中,须注意以下几点: 1 零件图工艺分析中,需理解零件结构特点、精度、材质、热处理等技术要求,且要研究产

轴套零件的工艺分析和编程(毕业设计)

零件图

轴套三维图

轴套三维图

轴套类零件的工艺设计与加工 摘要:随着数控技术的发展,数控技术的应用不但给传统制造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使制造业成为工业化的象征,而且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它对国计民生的一些重要行业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科技的发展,数控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更新,现在数控技术也称计算机数控技术,加工软件的更新快,CAD/CAM 的应用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如像UG , PRO/E , Cimitron , MasterCAM ,CAXA制造工程师等。 数控技术是技术性极强的工作,尤其在模具领域应用最为广泛,所以这要求从业人员具有很高的机械加工工艺知识,数控编程知识和数控操作技能。本文主要通过c 车削加工配合件的数控工艺分析与加工,综合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全面考虑可能影响在车削加工中的因素,设计其加工工艺和编辑程序,完成配合要求。 关键词: 车削;CAD/CAM;配合件零件加工

前言 毕业设计是专业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实际性环节。 毕业设计的目的是:通过设计,培养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和一些相关软件的学习,去分析和解决本专业范围内的一般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培养我们建立正确的工艺设计思维,学会查找工具书,掌握数控工艺设计的一般程序,规范和方法。 本次设计选择的课题为轴类零件的车削加工工艺设计及其数控加工程序编制。 这次毕业设计让我们对机械制图的基础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同时也 为我们从事绘图工作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并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它是一次专业技能的重要训练和知识水平的一次全面体验,是学生毕业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同时也为我们将来走向

典型轴类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设计(doc 29页)

典型轴类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设计(doc 29页)

摘要 数控技术是用数字信息对机械运动和工作过程进行控制的技术,数控装备是以数控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对传统制造产业和新兴制造的渗透形成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即所谓的数字化装备。 本次设计就是进行数控加工工艺设计典型轴类零件,主要侧重于该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和编程,包括完成该零件的工艺规程,主要工序工装设计,并绘制零件图、夹具图等。 通过本次毕业设计,对典型轴类零件的设计又有了深的认识。从而达到了巩固、扩大、深化所学知识的目的,培养和提高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了科学的研究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数控技术典型轴类零件加工工艺毕业设计

1.引言 数控技术集传统的机械制造技术、计算机技术、成组技术与现代控制技术、传感检测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网络通讯技术、液压气动技术、光机电技术于一体,是现代先进制造技术的基础和核心。数控车床己经成为现代企业的必需品。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发展及市场日益繁荣,其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人们对数控车床选择也有了更加广阔的范围,对数控机床技术的掌握也越来越高。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用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企业对生产效率也有相应的提高。数控机床的出现实现了广大人们的这一愿望。数控车削加工工艺是实现产品设计、保证产品的质量、保证零件的精度,节约能源、降低消耗的重要手段。是企业进行生产准备、计划调度、加工操作、安全生产、技术检测和健全劳动组织的重要依据。也是企业对高品质、高品种、高水平,加速产品更新,提高经济效益的技术保证。这不但满足了广大消费者的目的,即实现了产品多样化、产品高质量、更新速度快的要求,同时推动了企业的快速发展,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数控工艺规程的编制是直接指导产品或零件制造工艺过程和操作方 法的工艺文件,它将直接影响企业产品质量、效益、竞争能力。本文通过对典型轴类零件数控加工工艺的分析,对零件进行编程加工,给出了对于典型零件数控加工工艺分析的方法,对于提高制造质量、实际生产具有一定的意义。根据数控机床的特点,针对具体的零件,进行了工艺方案的分析,工装方案的确定,刀具和切削用量的选择,确定加工顺序和加工路线,数控加工程序编制。通过整个工艺的过程的制定,充分体现了数控设备在保证加工精度,加工效率,简化工序等方面的优势。 本人以严谨务实的认真态度进行了此次设计,但由于知识水平与实际经验有限。在设计中会出现一些错误、缺点和疏漏,诚请各位评审老师提出批评和指正。

轴套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毕业设计说明书 课题:轴套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二O一一届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专业:数控技术班级:数控姓名:学号:一、设计题目(附图): 轴套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及第 25 工序工艺装备设计。 二、设计条件: l、零件图; 2、生产批量:中批量生产。 三、设计内容: 1、零件图分析:l)、零件图工艺性分析(结构工艺性及技术条件分析);2)、绘制零件图; 2、毛坯选择: 1)、毛坯类型; 2)、余量确定; 3)、毛坯图。 3、机械加工工艺路线确定: 1)、加工方案分析及确定; 2)、基准的选择;3)、绘制加工工艺流程图(确定定位夹紧方案)。 4、工艺尺寸及其公差确定: 1)、基准重合时(工序尺寸关系图绘制); 2)、利用尺寸关系图计算工序尺寸; 3)、基准不重合时(绘制尺寸链图)并计算工序尺寸。 5、设备及其工艺装备确定: 6、切削用量及工时定额确定:确定每道工序切削用量及工时定额。 7、工艺文件制订: 1)、编写工艺设计说明书; 2)、填写工艺规程;(工艺过程卡片和工序卡片) 8、指定工序机床夹具设计: 1)、工序图分析; 2)、定位方案确定; 3)、定位误差计算; 4)、夹具总装图绘制。 9、刀具、量具没计。(绘制刀具量具工作图)

10、某工序数控编程程序设计。 四、上交资料(除资料2使用标准A3手写外,其余电子文稿指导教师审核后,打印上交) 1、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设计说明书一份;(按统一格式撰写) 2、工艺文件一套(含工艺过程卡片、每一道工序的工序卡片,工序附图); 3、机床夹具设计说明书一份;(按统一格式撰写) 4、夹具总装图一张(打印图纸);零件图两张以上(A4图纸); 5、刀量具设计说明书一份;(按统一格式撰写) 6、刀具工作图一张(A4图纸);量具工作图一张(A4图纸)。 7、数控编程程序说明书 五、起止日期: 2010年月日一2010年月日(共8周) 六、指导教师: 七、审核批准: 教研室主任:系主任: 年月日 八、设计评语: 九、设计成绩: 年月日

轴套类零件的加工

日 《机加工》 课题:轴套类零件的加工 学习目标: 1、了解轴类零件的功能。 2、掌握轴类零件的结构特点。 3、掌握轴类零件的技术要求。 学习重点、难点:。 1、轴类零件的工艺路线的确定。 预习案 1、轴类零件的功用 2、写出轴类零件的工艺路线。 探究案 探究知识点一、 1、根据结构形状的不同,轴类零件可分为光轴、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根据生产规模的不同,毛坯的锻造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 3、轴类零件的几何形状精度主要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套类零件在机器中主要起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作用. 5、套类零件的常用材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套类零件的毛坯主要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来选。 探究知识点二、 防止套类零件变形的工艺措施 1、 2、 3、

探究知识点三、 保证内外圆表面间的同轴度以及轴线与端面的垂直度要求方法: 1、 2、 探究知识点四、 写出内孔加工的方法 探究知识点五、 车削加工工艺的内容 当堂检测案 画出数控编程步骤 我的收获:

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数控与机械设计制造专业毕业设计毕业论文

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数控与机械设计制造专业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 题目: 系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专业:_____ _ 姓名:______________ _ _______ __ 学号:____ __ ____ __ 指导教师:_______ _ ________ _______ 职称: _ 二O一一年五月十五日 1 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 摘要 随着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经济竞争的日趋激烈,机械产品的更新速度 越来越快,数控加工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在机械及相关行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机械制造的竞争,其实质是数控技术的竞争。本次设计就是进行典型轴类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该零件是具有椭圆、圆弧、斜度、外螺纹、凹槽、孔等特征的轴类零件,本文侧重于该零件的工艺分析、加工路线确定及加工程序的编制。并绘制零件图,加工路线图。用G代码编制该零件的数控加工程序,并附以编程尺寸的计算方法,其中零件工艺规程的分析是此次论文的重点和难点。 关键字:数控加工技术;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 加工路线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economic competition is fierce,Mechanical products speed quickly,numerical

control machining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advanced productive forces,Machine and related industries in the field play an important role,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mpetition,Is the essence of the numerical control technology competition.The design is a typical parts of the class numerical control processing and programming,The parts of the ovals and circles, tilt and the thread, the tank, waiting for the part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uch.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part of the process of analysis, the line of processing the application processing and planning. Draw the map, and the parts of the road map. Use the parts of the code numerical control processing program and enclose a programmatic way to calculate the dimensions of the parts of the process of analysis of this thesis is of key and difficult. Key words: numerical control machining; numerical control processing and programming; the line of processing 2 第一章前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CAD/CAM)技术在工程设计、制造等领域中具有重要影响的高新技术。CAD/CAM技术自动加工的实现对社会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数控技术的应用不但给传统制造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使制造业成为工业化的象征,而且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他对国计民生的一些重要行业(IT、汽车、轻工、医疗等)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为这些行业所需装备的数字化已是现代发展的大趋势。

轴套零件加工工艺设计说明书1

轴套类零件加工工艺设计说明书 课程作业:机械加工工艺课程设计第三次作业 班级组别:机设1011第八组 指导老师:蔡海涛 组长:方航炳 成员:裘迟欢、邱炎、解益诚 编制:方航炳 2012年4月5号

目录 1、计算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2 2、零件图分析·3 2.1零件的作用·3 2.2零件的材料及其力学性能·3 2.3零件的结构工艺分析·3 3、毛坯分析及毛坯尺寸,设计毛坯图·4 3.1毛坯的选择·4 3.2毛坯图的设计·4 4、工序设计·7 4.1选择加工设备与工艺装备·7 4.2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确定·7 5、确定工序尺寸·8 5.1确定圆柱面的工序尺寸·8 6、工序30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9 6.1工时定额的计算与说明·9 7、三维造型·17 8、参考文献·20 附件

一、零件图 二、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 三、机械加工工序卡 四、零件检验卡

1 计算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 零件的生产纲领可按下式计算:N=Qn(1+α%)(1+β%) 式中:N——零件的生产纲领(件/台); Q——产品的年产量(台/年); n——每台产品中,该零件的数量(件/台); α%——零件的备品率; β%——零件的平均废品率。 生产纲领决定生产类型,但是生产类型与零件的大小与复杂程度有关。生产类型可根据下表确定。 生产纲领和生产类型的关系 生产类型 零件的年生产纲领(件/年) 重型零件(30kg以上)中型零件(4-30kg)轻型零件(4kg以下) 单件生产<5 <10 <100 小批生产5-100 10-200 100-500 中批生产100-300 200-500 500-5000 大批生产300-1000 500-5000 500-50000 大量生产>1000 >5000 >50000 该产品年产量为5000件,其设备品率为1.5%,机械加工废品率为l.5%,现制订该套类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N=Qn(1+α%)(1+β%) =10000×(1+1.5%)(1+1.5%) =10302.25件/年 N取整数则N=10303 套类零件的年产量为10303件,现已知该产品属于轻型机械,根据上表生产 类型与生产纲领的关系,可确定其生产类型为大批生产。 限制条件:φ60 → 70h7、φ80 →φ90、φ100 →φ120。

轴套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

XX 省水利技术学院 毕业论文 课题:轴套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专业:数控技术及应用 姓名:葛庆贺 班级:数控08441 指导老师:赵勇 房伟 2011年9月10日

目录 前言 (3) 第一章零件结构及毛坯分析 (6) 1.1零件结构及毛坯分析 (6) 1.2材料分析 (6) 1.3毛坯分析 (6) 第二章零件结构工艺 (8) 第三章选择加工设备与刀、夹具 (10) 3.1 机床的选择 (10) 3.2 刀具的选择 (11) 3.3 夹具的选择 (12) 第四章加工工艺分析 (14) 4.1 夹紧方式 (14) 4.2 定位基准的选择 (14) 4.3 加工顺序的安排 (15) 4.4 切削用量的确定及功率的校核 (16) 4.5 切削液的选择 (18) 第五章数控加工刀具卡 (20) 第六章数控加工工序卡 (23) 第七章程序的编制 (26) 第八章加工步骤 (29) 参考文献 (31)

前言 毕业设计是我们结束大学学习生活走向社会的一个中介和桥 梁。毕业设计是我们大学生才华的第一次显露,是向祖国和人民所交的一份有分量的答卷,是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报道书。撰写毕业设计是我们在校最后一次知识的全面检验,是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程度的一次总测试。 撰写毕业设计中需要将理论运用于实际操作中,并通过自己对知 识的掌握和学习将零件的结构分析清楚。并进一步对其进行工艺分析。 精密主轴的加工涉及到我们数控知识的很多方面。首先必须能够 作到1:合理选用材料和规定的相应热处理。2:掌握基本指令的综合使用能力。3:掌握综合轴类的加工工艺分析。4:能设计简单的夹具并选择相应的机床。5:能确定各工序有关的切削因素,能对加工质量进行分析处理。6:能熟练掌握基准的选择,掌握保证尺寸精度的技能技巧。 此次设计的磨床主轴加工方案的技能点主要在于锥面的加工,带 凹槽零件的编程,深孔的加工,内螺纹的加工,外圆的铣扁,高精度磨削。这些都是我们学习三年数控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也是考验我们是否能学以至用的时候。 通过对需要加工的零件,进行结构与技术要求的分析和加工工 艺的分析及刀具及机床的选择,使得自己对所学的知识做一次全面的总结。在这个过程中也了解到关于数控技能方面的一些操作规程。零

轴套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夹具设计

成绩_________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 题目轴套零件的机械加工 工艺规程和夹具设计 院(系)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班级机制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二○一五年六月

轴套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夹具设计 摘要:本设计是基于轴套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及一些工序的专用夹具设计。轴套零件的主要加工表面是外圆及孔系。一般来说,保证平面的加工精度要比保证孔系的加工精度容易。因此,本设计遵循先面后孔的原则。并将孔与平面的加工明确划分成粗加工和精加工阶段以保证孔系加工精度。主要加工工序安排是先以孔系定位加工出平面,在后续工序中除个别工序外均用顶平面和工艺孔定位加工其他孔系与平面。夹具选用专用夹具,夹紧方式多选用手动夹紧,夹紧可靠,机构可以不必自锁。因此生产效率较高。适用于大批量、流水线上加工。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关键词:轴套类零件,加工工艺,专用夹具,设计

目录 第一章零件的分析 (3) 1.1零件的作用 (3) 1.2零件的工艺分析 (3) 1.3零件生产类型的选择 (4) 第二章确定毛坯类型绘制毛坯简图 (5) 2.1选择毛坯 (5) 2.2确定毛坯的尺寸公差和加工余量 (5) 2.3绘制毛坯-零件合图 (5) 第三章工艺过程设计 (7) 3.1定位基准的选择 (7) 3.2零件各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7) 3.3加工阶段的划分 (8) 3.4工序顺序安排 (8) 3.5热处理工序及辅助工序的安排 (8) 3.6确定总的工艺路线 (9) 3.7工艺装备的选择 (10) 第四章xxx机械加工工序设计 (11) 4.1 工序简图的绘制 (11) 4.2工序余量的确定 (11) 4.3工序尺寸的确定 (12) 4.4切削用量的确定 (12) 4.5时间定额估算 (14) 第五章xxx专用夹具设计 (15) 5.1夹具设计任务 (15) 5.2拟订钻床夹具结构方案与绘制夹具草图 (15) 5.3绘制夹具装配总图 (17) 5.4夹具装配图上标注尺寸、配合和技术要求 (18) 5.5夹具专用零件图设计绘制 (18) 第六章设计小结 (20) 参考文献 (21)

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

XX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08 级 论文题目:典型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 姓名赵萌萌 班级数控084班 系别机电工程系 学校XX职业技术学院 指导教师蒲筠果 2011年6月8 日

典型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 摘要 本文综述了轴类零件的加工制定过程包括轴工艺分析、毛坯确定、工艺路线设计、工序设计完成了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和编程。通过查阅相关手册、书籍确定了工序的安排、加工余量的计算、切削用量的选择,研究了典型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 关键词:典型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工序,编程

目录 摘要 (1) 一、零件的工艺分析 (2) 1.1 零件的作用 1.2 图纸分析 1.2.1零件图的完整性与正确性分析 1.2.2零件技术要求分析 1.2.3尺寸标注方法分析 1.2.4零件的材料分析 1.3 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 二、毛坯的确定 三、工艺路线设计 3.1加工方法的选择 3.2加工阶段的划分 3.3工序的划分 3.4加工顺序的安排 四、工序设计 4.1 机床的选择 4.2 定位基准与加紧方案的确定 4.3 夹具的选择 4.4 道具的选择 4.5量具的选择 4.6进给路线的设计确定和工步顺序的安排 4.7工序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偏差的确定 五、填写工艺卡片 六、数控编程 七、参考文献 八、致谢

一、工艺分析 1.1零件的作用 该零件为轴类零件,在使用过程中,主要起支撑传动零件、承受载荷、传递扭矩的作用。 1.2图纸分析 1.2.1 零件图的完整性与正确性分析 该零件为轴类零件,仅用此一个视图即可将零件表达清楚,视图足够、正确。尺寸及相关的技术要求标注齐全,其中两个R10的圆同时与Φ45的外圆表面和R16的圆弧面相切;才C2的倒角在螺纹加工中自动生成。 1.2.2 零件技术要求分析 零件的技术要求分析主要是指零件的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位置精度、表面粗糙度等的分析。零件的这些要求应在保证零件使用性能的前提下经济合理。过高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会使工艺过程复杂、加工困难、成本提高。此零件的技术要求如下表: 加工表面 尺寸精度位置精度表面粗 糙度 备注基本尺寸公差等级类型公差值基准 Φ48外圆48 0.03 IT8 同轴度Φ0.02 A 1.6 Φ36内孔36 0.02 IT7 1.6 Φ20内孔20 0.02 IT7 3.2 左端面至 Φ20右端 面的轴向 尺寸 45 0.1 IT10 零件的总 长度 112 0.1 IT10 1.2.3 尺寸标注方法分析 零件图上的尺寸标注方法有局部分散标注法、集中标注法和坐标标注法等。此零件在数

轴套类零件加工工艺及设计论文

毕业论文论文题目:轴套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及设计 题目:轴套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及设计 班级: 专业: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学校: 日期: 2012年5月

摘要 在车床上,利用工件的旋转运动和刀具的直线运动或曲线运动来改变毛坯的形状和尺寸,把它加工成符合图纸的要求。 车削加工是在车床上利用工件相对于刀具旋转对工件进行切削加工的方法。车削加工的切削能主要由工件而不是刀具提供。车削是最基本、最常见的切削加工方法,在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车削适于加工回转表面,大部分具有回转表面的工件都可以用车削方法加工,如内外圆柱面、内外圆锥面、端面、沟槽、螺纹和回转成形面等,所用刀具主要是车刀。 在各类金属切削机床中,车床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类,约占机床总数的50%。车床既可用车刀对工件进行车削加工,又可用钻头、铰刀、丝锥和滚花刀进行钻孔、铰孔、攻螺纹和滚花等操作。按工艺特点、布局形式和结构特性等的不同,车床可以分为卧式车床、落地车床、立式车床、转塔车床以及仿形车床等,其中大部分为卧式车床。 数控车削加工是现代制造技术的典型代表,在制造业的各个领域如航天、汽车、模具、精密机械、家用电器等各个行业有着日益广泛的应用,已成为这些行业不可或缺的加工手段。 为了子数控机床上加工出合格的零件,首先需根据零件图纸的精度和计算要求等,分析确定零件的工艺过程、工艺参数等内容,用规定的数控编程代码和格式编制出合适的数控加工程序。编程必须注意具体的数控系统或机床,应该严格按机床编程手册中的规定进行程序编制。但从数控加工内容的本质上讲,各数控系统的各项指令都是应实际加工工艺要求而设定的。 由于本人才疏学浅,缺乏知识和经验,在设计过程中难免出现不当之处,望各位给予指正并提出宝贵意见。 “关键词”:车削加工,刀具,零件的工艺过程,工艺参数,程序编制

CA6140轴套设计说明书

CA6140轴套工艺规程设计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课程设计题目CA6140轴套工艺规程设计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CA6140轴套工艺规程设计 目录 前言 (1) 一、零件的分析 (2) 1、零件的作用 (2) 2、零件的工艺分析 (2) 3、零件的生产类型 (2) 二、工艺规程设计 (3) 1、毛坯的设计 (3) 1.1、毛坯的种类 (3) 1.2、选择毛坯 (3) 1.3、毛坯锻件公差等级 (3) 1.4、毛坯锻件材质系数 (3) 1.5、毛坯锻件质量及复杂系数 (3) 1.5.1、毛坯锻件质量估算 (3) 1.5.2、毛坯复杂系数计算 (4) 1.6、确定毛坯尺寸及加工余量 (4) 1.6.1毛坯高度方向尺寸加工余量 (5) 1.6.2毛坯锻件圆角的选择 (5) 1.6.3模锻斜度的选择 (5) 2、定位基准的选择 (5) 2.1、粗基准的选择 (5) 2.2、精基准的选择 (6)

CA6140轴套工艺规程设计 3、表面加工方法的确定 (6) 3.1、CA6140车床轴套表面加工方案 (6) 3.2工序安排原则 (7) 3.3工序的拟定 (7) 3.4加工余量、工序尺寸以及公差的确定 (8) 4、切削刀具的选择 (13) 5、量具的选择 (14) 6、机床的选择 (14) 三、专用夹具的设计 (15) 1、凸缘槽5H9工艺性要求 (15) 2、定位基准的选择 (17) 3、定位误差的计算 (17) 4、夹具尺寸确定及零件选取 (18) 5、非标准件的设计 (17) 6、夹具操作方法 (18) 总结 (19) 参考文献 (19)

轴套类零件的工艺设计与加工(DOC 36页)

轴套类零件的工艺设计与加工(DOC 36页)

零件图

轴套三维图

轴套三维图

轴套类零件的工艺设计与加工 摘要:随着数控技术的发展,数控技术的应用不但给传统制造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使制造业成为工业化的象征,而且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它对国计民生的一些重要行业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科技的发展,数控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更新,现在数控技术也称计算机数控技术,加工软件的更新快,CAD/CAM的应用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如像UG , PRO/E , Cimitron , MasterCAM ,CAXA制造工程师等。 数控技术是技术性极强的工作,尤其在模具领域应用最为广泛,所以这要求从业人员具有很高的机械加工工艺知识,数控编程知识和数控操作技能。本文主要通过c 车削加工配合件的数控工艺分析与加工,综合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全面考虑可能影响在车削加工中的因素,设计其加工工艺和编辑程序,完成配合要求。 关键词: 车削;CAD/CAM;配合件零件加工

前言 毕业设计是专业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实际性环节。 毕业设计的目的是:通过设计,培养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和一些相关软件的学习,去分析和解决本专业范围内的一般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培养我们建立正确的工艺设计思维,学会查找工具书,掌握数控工艺设计的一般程序,规范和方法。 本次设计选择的课题为轴类零件的车削加工工艺设计及其数控加工程序编制。 这次毕业设计让我们对机械制图的基础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同时也 为我们从事绘图工作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并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它是一次专业技能的重要训练和知识水平的一次全面体验,是学生毕业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同时也为我们将来走向

轴套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夹具设计

湖北文理学院 成绩_________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 题目轴套零件的机械加工 工艺规程和夹具设计 院(系)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班级机制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二○一五年六月

湖北文理学院 轴套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夹具设计 摘要:本设计是基于轴套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及一些工序的专用夹具设计。轴套零件的主要加工表面是外圆及孔系。一般来说,保证平面的加工精度要比保证孔系的加工精度容易。因此,本设计遵循先面后孔的原则。并将孔与平面的加工明确划分成粗加工和精加工阶段以保证孔系加工精度。主要加工工序安排是先以孔系定位加工出平面,在后续工序中除个别工序外均用顶平面和工艺孔定位加工其他孔系与平面。夹具选用专用夹具,夹紧方式多选用手动夹紧,夹紧可靠,机构可以不必自锁。因此生产效率较高。适用于大批量、流水线上加工。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关键词:轴套类零件,加工工艺,专用夹具,设计

目录 第一章零件的分析.....................................................................................................................................3.. . 1.1 零件的作用......................................................................................................................................3.. . 1.2 零件的工艺分析.............................................................................................................................3.. . 1.3 零件生产类型的选择 ....................................................................................................................4..第二章确定毛坯类型绘制毛坯简图......................................................................................................5.. 2.1 选择毛坯 ..........................................................................................................................................5.. . 2.2 确定毛坯的尺寸公差和加工余量..............................................................................................5. 2.3 绘制毛坯-零件合图.....................................................................................................................5..第三章工艺过程设计.................................................................................................................................7.. . 3.1 定位基准的选择.............................................................................................................................7.. . 3.2 零件各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7.. 3.3 加工阶段的划分.............................................................................................................................8.. . 3.4 工序顺序安排..................................................................................................................................8.. . 3.5 热处理工序及辅助工序的安排...................................................................................................8.. 3.6 确定总的工艺路线.........................................................................................................................9.. 3.7 工艺装备的选择...........................................................................................................................1..0.第四章xxx 机械加工工序设计 (11) 4.1 工序简图的绘制 (11) 4.2工序余量的确定 (11) 4.3 工序尺寸的确定...........................................................................................................1..2 4.4 切削用量的确定...........................................................................................................1..2 4.5 时间定额估算 ...............................................................................................................1..4第五章xxx 专用夹具设计 .......................................................................................................................1..5 5.1 夹具设计任务..................................................................................................................................1..5 5.2 拟订钻床夹具结构方案与绘制夹具草图...............................................................................1. 5 5.3 绘制夹具装配总图.......................................................................................................................1..7 5.4 夹具装配图上标注尺寸、配合和技术要求 ..........................................................................1. 8 5.5 夹具专用零件图设计绘制 .........................................................................................................1..8第六章设计小结 .......................................................................................................................................2..0.参考文献......................................................................................................................................................2..1.

轴套类零件

1,轴套类零件 这类零件一般有轴、衬套等零件,在视图表达时,只要画出一个基本视图再加上适当的断面图和尺寸标注,就可以把它的主要形状特征以及局部结构表达出来了。为了便于加工时看图,轴线一般按水平放置进行投影,最好选择轴线为侧垂线的位置。 在标注轴套类零件的尺寸时,常以它的轴线作为径向尺寸基准。由此注出图中所示的Ф14 、Ф11(见A-A断面)等。这样就把设计上的要求和加工时的工艺基准(轴类零件在车床上加工时,两端用顶针顶住轴的中心孔)统一起来了。而长度方向的基准常选用重要的端面、接触面(轴肩)或加工面等。 如图中所示的表面粗糙度为Ra6.3的右轴肩,被选为长度方向的主要尺寸基准,由此注出13、28、1.5和26.5等尺寸;再以右轴端为长度方向的辅助基,从而标注出轴的总长96。 2.盘盖类零件 这类零件的基本形状是扁平的盘状,一般有端盖、阀盖、齿轮等零件,它们的主要结构大体上有回转体,通常还带有各种形状的凸缘、均布的圆孔和肋等局部结构。在视图选择时,一般选择过对称面或回转轴线的剖视图作主视图,同时还需增加适当的其它视图(如左视图、右视图或俯视图)把零件的外形和均布结构表达出来。如图中所示就增加了一个左视图,以表达带圆角的方形凸缘和四个均布的通孔。

在标注盘盖类零件的尺寸时,通常选用通过轴孔的轴线作为径向尺寸基准,长度方向的主要尺寸基准常选用重要的端面。 3.叉架类零件 这类零件一般有拨叉、连杆、支座等零件。由于它们的加工位置多变,在选择主视图时,主要考虑工作位置和形状特征。对其它视图的选择,常常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视图,并且还要用适当的局部视图、断面图等表达方法来表达零件的局部结构。踏脚座零件图中所示视图选择表达方案精练、清晰对于表达轴承和肋的宽度来说,右视图是没有必要的,而对于T字形肋,采用剖面比较合适。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轴套设计)

设计轴套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 一.零件的分析 (一)、零件的作用:题目给定的零件是C6132A轴套,轴套是套在转轴上,在机器中可起支承、定位、导向或保护轴的作用,比如转轴和填料之间就要用轴套,轴套以?55的中心孔和M60的螺纹固定在轴上,通过三个?9的孔来定位。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该轴套零件的图样的视图正确、完整,尺寸、公差齐全。 ①轴套的外形尺寸为105mm×105mm×59mm,属于小型零件。 ②外圆和、粗糙度Ra3.2μm,内孔、粗糙度Ra3.2μm的尺寸精度和粗糙度要求较高。 ③轴套大端和小端的径向圆跳动均不得大于0.03mm,三个小孔下平面的端面圆跳动公差不得大于0.03mm且粗糙度Ra3.2μm,大端螺纹同轴度公差值为0.10mm。 ④题目中规定该轴套零件的材料为HT150,灰铸铁,屈服强度为150MPa,属于中强度铸铁件,铸造性能好,工艺简单,价格便宜,铸造应力小,可不用人工时效,有一定机械强度和良好的减震性。 (三)零件的生产类型: 依据设计题目知,年生产量为500件,重量为0.86kg属轻型零件,生产环境良好,生产类型为小批量生产。 二.确定毛坯 根据用途,零件材料HT150、考虑到轴套的工作过程中有交变载荷和冲击性载荷,为增强轴套的强度和冲击韧度,以使金属纤维尽量不被切断,保证零件的工作可靠,因此选用锻件。由于生产纲领为小批生产而且零件的尺寸并不很大,为提高生产率和锻件精度,采取模锻成型。经查《金属机械加工工艺人员手册》取等级为2级精度底面及侧面浇注确定待加工表面的加工余量为3±0.8mm。 三、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一)定位基准的选择:正确选择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基准,满足定位可靠且精度高、方便定位、方便加工、方便装夹并使夹具结构简单等具体要求,才能确保零件的加工余量。 (1)粗基准的选择与确定:按照有关粗基准的选择原则,当零件有不同加工表面时,应以这些不加工表面作粗基准;若零件有若干个不加工表面时,则应以与加工表面要求相对位置精度较高的不加工表面作为粗基准。作为粗基准的表面应平整、没有飞边、毛刺或其它表面的缺陷。在本设计中由于本轴套全部表面都需加工,而孔作为精基准应先进行加工,因此应选外圆及其端面为粗基准。 (2)精基准的选择与确定:选择精基准主要应该考虑基准重合的问题。设计基准,工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