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钱子.炮制
马钱子炮制方法是

马钱子炮制方法是
马钱子炮制方法是一种传统的中药炮制方法,主要是将马钱子果实进行一系列的处理和加工,使其能够更好地发挥药用价值。
以下是一般的马钱子炮制方法:
1. 选购新鲜的马钱子果实,并去除杂质。
2. 将马钱子果实切成薄片或者粉碎成细末。
3. 在适当的容器中加入适量的醋或者盐水,与马钱子果实混合均匀。
4. 将混合物放置于通风的地方晾晒,直到果实完全变干。
5. 将晾干的马钱子果实研磨成细末状。
6. 最后,将马钱子细末进行包装和保存,以备使用。
马钱子炮制后可用于中药煎剂、药膏、药酒等剂型的制作,具有清热、祛风、杀虫等药效。
但炮制过程需要注意安全,避免误食或接触到未经炮制的马钱子果实,因为其内含有毒素。
同时,使用马钱子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并按照正确的剂量使用。
马钱子古今炮制方法概述

后人对马钱子传统炮制方法采取了应尊古而不泥古的 科学态度,至今 仍 沿 用 的 有 油 炸、 砂 炒 等 方 法。 如 成 都、 辽宁、山东、南京的 “油炸”; 北京、内蒙、天津、湖北、 云南等地 “砂 炒”; 河 南、西 安 “甘 草 水 浸”; 成 都 “单 炒”; 湖北 “绿豆煮、砂炒”; 西安 “姜炙、砂炒”; 黑龙 江 “甘草、香油制”[8]。凡用: “取净马钱子,放入缸内加 童便适量淹没后浸泡 7 ~ 15 天,取出,用清水漂洗 1 周, 每天换水 4 ~ 5 次,洗净,取出,刮去表面的皮的绒毛,切 3 毫米厚的小片,晒干或烘干”[9]。粉用: “取油砂或滑石 粉入锅发热,加入净马钱子片,反复炒至发泡,从黑灰色 逐渐转为黄褐 色 时, 出 锅, 筛 去 油 砂, 冷 却 后 研 制 成 粉, 过筛”[10]。 《广东省中药材饮片加工炮制手册》: “取马钱 子,拣净杂质,置缸中,用清水浸泡 5 天,每天换水 1 - 2 次,捞起,晒干。再取细砂置锅中,用武火炒至细砂滚热, 将马钱子倒入, 不 断 翻 炒, 炒 至 马 钱 子 鼓 起, 呈 黄 褐 色, 外皮爆裂,取出,筛 去 砂, 去 净 表 皮 绒 毛, 用 时 打 碎 ”[11] 的记载。 《中药炮制学》 砂炒马钱子项下规定: 将砂置锅 内,加热至滑利容易翻动时,投入大小一致的马钱子,不 断翻动,至外表呈棕褐色或深褐色,内部鼓起小泡时,取 出,筛去砂,放凉,除去绒毛[12]。 《中国药典》77 年版、 85 年版、90 年版、95 年版、2000 年版、2005 年版式制马 钱子项下规定: 取马钱子,照烫法用砂烫至鼓起并显棕褐 色或深褐 色[13]。 《广 西 壮 族 自 治 区 中 药 饮 片 炮 制 规 范》 2007 年版制马钱子方法为: ( 1) 将砂子置锅中加热炒烫, 倒入生马钱子,用武火炒至鼓起,外面显棕褐色或深褐色, 内面红褐色并起小泡时为度,取出,筛去砂子,用时捣碎。 ( 2) 取生马钱子用清水浸泡 3 ~ 4 天,捞出,用适量草木灰 或石灰加水共置锅中,煮熬 3 ~ 4 小时,捞出,刮去皮毛, 晾干; 另取甘草捣碎加水煮熬,取汁,倒入马钱子,煮 4 小时,捞 出,刨 成 薄 片,干 燥。每 100kg 马 钱 子 用 甘 草
炮制马钱子

《中国药典》收载含马钱子的制剂
品名
马钱子
给药途径
口服 外用
制剂名称
解毒胶囊、浓缩水牛角片 百花活血跌打膏、冰栀伤痛气雾剂、蟾马正痛酊、跌打万花油、跌打 镇痛膏、东乐膏、关节炎膏、寒喘膏药、琥珀止痛膏、扭伤膏、清凉膏药、 伤痛舒、清凉膏药、少林跌打止痛膏、麝香跌打软膏、神农镇痛膏、外用 跌打止痛膏、万灵五香膏、五香伤膏、消尔痛酊、小儿止泻贴、珍宝解毒 胶囊、追风活血膏、白花蛇膏、宝珍橡胶膏、痹痛熨剂、骨刺祛痛膏、精 制海马追风膏。 风湿骨康片、风湿片、强筋健骨片、治伤消瘀丸、马钱子散、跌打止痛片、 伸筋片、生力雄丸 复方风湿搽剂 舒筋丸、痹祺胶囊、风湿关节炎片、风湿镇痛丸[剧]、慈丹胶囊、风湿 痹康胶囊、接骨丸、胃友新片、仙蟾片、九分散、痹痛宁胶囊、风痛宁片、 风痛片、骨刺片、接骨丸、平消胶囊、平消片、三花接骨散、山药丸、伤 科接骨片、伤科七味片、舒络养肝丸、通络开痹片、养血祛风丸(活络镇 风丸)、腰腿痛丸、益髓冲剂、郁金银屑片、追风舒经活血片、腰痛宁胶 囊、风湿镇痛丸 11
炒制容器 不断翻动 筛去砂子 加热 武火 炒至表面棕褐色,鼓起,内部红褐色,并起小泡 制马钱子成品 河砂呈现灵活状态 取出
投入大小一致的马钱子
[成品性状]
中间略鼓,表面棕褐色,内部红褐色,中间有裂 隙,质坚脆,无臭,味苦。
3
炮制方法
方法(2):油炸
取麻油适量置锅内,加热至230℃左右,投入马钱 子,炸至老黄色时,立即取出,沥去油,放凉。用 时研粉。
8
中成药
[成 份]:伤湿止痛流浸膏(生草乌、生川乌、乳香、 没药、生马钱子、丁香、肉桂、荆芥、防风、老鹳草、 香加皮、积雪草、骨碎补、白芷、山柰、干姜)、水杨 酸甲酯、薄荷脑、冰片、樟脑、芸香浸膏、颠茄流浸 膏。辅料为:橡胶、松香、凡士林、羊毛脂、氧化锌。 [性 状]:本品为淡黄绿色至淡黄色的片状橡胶膏; 气芳香。 [作用类别]:本品为颈肩痛、腰腿痛类非处方药药品。 [功能主治]:祛风湿,活血止痛。用于风湿痛,关节、 肌肉痛,扭伤。 [用法用量]:外用,贴于患处。
具体炮制方法

具体炮制方法:先取净砂子,放入锅内加热,使砂子充分干燥,然后,用强火加热,并用铁铲不断搅拌、翻动,在砂热至150~170℃左右时(砂子呈轻松灵活状态),将马钱子倒入锅内,随即用铁铲不停地搅拌和翻动,当马钱子外表鼓起,茸毛变为焦黄色或部分炭化后,由白色变为棕黄色。
至听到锅内有爆裂的响声时,取数粒砸开,如大多数内面均出现鼓泡,有焦黄气味溢出(此时温度已升至200~240℃左右),出锅,筛去砂子,待冷;炮制品呈焦黄色,扁圆形,稍弯曲,似衣扣状,边缘隆起,一面稍凸出,一面稍凹。
后用小刀轻轻刮出其外表的茸毛,粉碎后备用。
其主要成份是番木鳖碱、马钱子碱等多种生物碱及部分脂肪油,有毒成份为番木鳖。
毒性剧烈,口尝宜慎。
我的炮制体会是砂炒比油炒易掌握,不易炒过火。
但这两种方法炮制后去毛太困难,后来我采取先用绿豆水煮过后,浸泡12-24小时后再去皮,这样就特别容易把皮毛去掉,然后再用砂子按上面说的方法拌炒。
制马钱子生产工艺

制马钱子生产工艺
制马钱子的生产工艺主要分为五个步骤:种植、收获、处理、炮制和贮藏。
第一步:种植。
选择适宜的土壤和气候条件进行种植。
马钱子适合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生长,通常在春季或秋季进行播种。
将种子均匀撒播在耕地上,然后轻轻覆盖一层土壤。
第二步:收获。
一般在种植6个月以后进行收获。
马钱子的果实成熟时,果皮变为黄色或红色。
使用镰刀或割刀将马钱子果实割下,然后将其晾晒。
晾晒的目的是降低果实的含水率,提高保存质量。
第三步:处理。
将晾晒后的马钱子果实进行处理。
首先,将果实放入清水中浸泡2-3天,以去除果肉,然后将果皮和种子分开。
将果皮晾干,并保存以备后用。
第四步:炮制。
将马钱子种子进行炮制,以去除果皮上的毒性物质。
首先,将马钱子种子放入锅中炒热,炒至果皮开裂。
然后,将炒热的马钱子种子放入纱布袋中,用夹板砸打,将果皮完全击碎。
接着,用清水洗净种子,去除残留的果皮碎片。
第五步:贮藏。
将炮制后的马钱子种子晾干,然后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
为了防止虫害和湿气,可以将种子装入密封的罐子或袋子中。
存放的时间越长,药用成分越容易上升,质量也越好。
以上就是制马钱子的生产工艺。
制马钱子需要经过种植、收获、处理、炮制和贮藏等多个步骤,每一步都需要精心操作,以保证马钱子的质量和药效。
马钱子的炮制方法

马钱子的炮制方法
马钱子炮制方法:
一、准备材料
1、食材:马钱子、素滑豆腐、小米、蛋清、话梅、葱花和精盐
2、其他:蒸笼、油、醋、冰糖、酒
二、制作步骤
1、将马钱子放入沸水中焯熟,捞出沥干备用。
2、取一块素滑豆腐,在其上一面撒上一层小米,放入蒸笼中,待豆腐蒸熟后取出。
3、将熟豆腐平铺在板上,在豆腐的中央放入一勺蛋清,并在豆腐表面放入用精盐
腌过的马钱子熟汁,沾上少许醋和冰糖。
4、将素滑豆腐装入蒸笼中,淋入几滴米酒,再加入适量的水蒸至上色,切记水量
不能过多。
5、将葱花和话梅放入一碗油中,然后把炒香的葱花和话梅淋在熟的豆腐上面即可。
马钱子炮制沿革的研究

马钱子炮制沿革的研究:随着马钱子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马钱子的炮制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马钱子具有大毒,怎样才能更好的降低其毒性,从而充分发挥其临床疗效就成为了人们一直在探索的问题,为了使广大的读者们对其炮制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本文对它的炮制沿革进行简要的论述。
标签:马钱子;炮制;沿革马钱子始载于《本草纲目》“生回回国,今西土邓州诸处皆有之,蔓生,夏开黄花。
生青熟赤,亦如木鳖。
其核小于木鳖而色白。
”马钱子又名番木鳖《医方摘要》、苦实《本草原始》、马前子《外科证治全生集》、牛银《本草求原》等。
历代本草均记载其有毒,马钱子临床应用比较广泛,主要用于风湿顽痹、麻木瘫痪、跌扑损伤、痈疽肿痛等。
但是由于其具有大毒,这对其临床的应用造成了极大的不便,因此,加强马钱子的毒性研究及炮制方法研究对临床合理安全应用马钱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笔者查阅了近几年国内有关马钱子研究的文献资料,对马钱子的毒性及炮制研究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现报导如下:1 马钱子毒性的认识与研究对于马钱子毒性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无毒”到“有毒”到“大毒”的过程。
《本草纲目》曰“苦、寒,无毒”。
《本草汇言》言其“有毒”。
《本草原始》论其“味苦、寒,有大毒”,“鸟中其毒,则麻木抽急而毙狗中其毒,则苦痛断肠而毙。
若误服之,令人四挛”。
《医学衷中参西录》亦提出“其毒甚烈,开通经络,透达关节之力,实远胜于它药也”。
以后的本草学者和医家都认同马钱子有“大毒”这一观点。
现代实验研究也证明马钱子有强烈毒性。
2 药理研究马钱子中士的宁和马钱子碱在炮制过程中主要转化为氮氧化合物,实验证明,经炮制后士的宁和马钱予碱二者之氮氧化合物的毒性分别为原来1/2和1/3,而且中毒潜伏期也显著延长,反复抽搐可不致死。
也有研究证实,经砂烫和油炸等常用方法炮制过的马钱子,其和生品比较毒性明显下降了,马钱子各种炮制品的毒性只占生品的1/3,说明炮制能降低马钱子的毒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将砂烫法作为马钱子的规范的炮制方法是有其科学道理的[1]。
马钱子的炮制沿革、药理作用及安全性的研究进展

浸三 日三夜 刮 去皮 毛 ” [ 5 1 , 1 9 6 3年 版 中 国药典 规 定 砂炒后 去 毛 j 。有 文 献 报 道 马 钱 子 仁 与 绒 毛 均 含
番木鳖 碱及 马钱子碱 , 绒 毛 中的含 量仅 为 仁 中 的 1 / 2 。随后在 1 9 7 7年 版 以 后 的 中 国药 典 不再 要 求 去毛操 作 。
江西省 的传 统 制 法 , 作 为 地 方 标 准 执行 。操 作 如下 : 取马 钱子 , 人 童便 中 浸泡 7周 , 然 后 放 在 流 水 中漂 3周 , 取 出, 用小 刀 刮去毛 , 再用 清水 漂 7天 , 洗 净, 晒至七八 成 千 , 闷润 l 天, 切 腰子 , 晒干 。 _ 9
多著 作 中有 “ 炒焦 去毛 , 刷去 毛” _ 2 J , “ 银 刀或 磁 片刮 去毛 ” _ 3 J 。“ 泡去 毛 , 滚水 煮去皮 ” _ 4 J , “ 去皮毛 , 米泔
・
7 0・
江西中医药 2 0 1 3年 3月第 3期总 4 4卷第 3 5 5期
1 . 7 煮 制
清代有用甘草 、 麻黄 , 酒等煮制的操作。在民间 尚有少 数地 区用 绿豆 制 马钱子 的方 法 。
1 . 8 尿 泡
围内其药效强度与给药剂量正相关 , 从而进一 步证 实 了其镇 痛作 用 的可靠性 。通 过与 阳性药 物 吗啡对
照 可见其 镇痛 作用 的 强度 与 吗啡 1 0 m g / k g i p相 当。 但是 在实 验 中发现 以马 钱子散 混悬 剂给 小 鼠灌 胃给 药其 镇痛 效果 不佳 , 甚 至 尚未 见 明显 的镇 痛作 用 即 可 引起动 物 强 烈 抽搐 致 死 。 _ l 体 外 透皮 实 验 表 明 , 马 钱子碱 溶液 能 完 全 、 快 速 地透 过 皮 肤 。通 过 预实 验 发现 , 马 钱 子碱 溶 液一 次给 药 3 0分 钟 及 5 0分钟 后腹 腔注 射 0 . 6 % 的醋 酸均 没有镇 痛效 果 , 必 须分 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中国药典》(2000年版)记载,制马 钱子“用砂烫至鼓起并显棕褐色或深棕 色”。 研究证实,马钱子炮制后不是单纯地降低 含量,而主要是通过改变毒性成分的结构 来毒性降低。炮制后生物碱转化为氮氧化 物,毒性较低,作用较强,亦易于粉碎, 说明马钱子炮制后入药是科学的。 另马钱子表面密被灰棕色或灰绿色绢 状茸毛。有认为“毛大毒”,“刺咽喉”,
2013-8-4 2
制应去毛。研究表明,马钱子茸毛总生物 碱及士的宁含量仅为仁的1/2。经砂烫加 热处理后,可使毛茸焦枯,质地酥脆,易 于粉碎。入丸散服,临床未见中毒及刺咽 喉反应,故不必去毛。
2013-8-4为国家规定的毒 性中药管理品种,仅供外用。为了确保临 床用药安全有效,内服必须制用。从文献 来看,马钱子的炮制方法很多,诸如砂烫、 油炸、清炒、甘草制、童便制、绿豆制、 姜制、甘草香油制、童便浸砂炒、土炒、 麻黄炒等,主要是通过加热以降低其毒性。 其中,砂烫法是现今最主要炮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