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管项目-顶层设计方案

智慧城管项目-顶层设计方案
智慧城管项目-顶层设计方案

智慧城管项目总体设计方案

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况 (1)

1.1 项目背景 (1)

1.2 项目建设指导思想 (3)

1.3 项目建设原则 (4)

1.4 项目建设思路 (4)

第二章智慧城管项目建设范围与建设内容 (5)

2.1 建设范围 (5)

2.1.1地域范围 (5)

2.1.2对象范围 (5)

2.2 智慧城管系统建设内容 (6)

2.2.1体制和机制建设 (6)

2.2.2基础数据建设 (7)

2.2.3运行环境建设 (8)

2.2.4组织机构建设 (8)

2.2.5应用系统建设 (8)

2.3 智慧城管系统建设目标 (9)

2.4 智慧城管系统建设依据 (10)

第三章智慧城管项目需求分析 (12)

3.1 项目总体需求分析 (12)

3.2 城市管理现状创新需求分析 (13)

3.2.1管理手段精细化 (13)

3.2.2管理手段严格化 (13)

3.2.3管理手段科学化 (13)

3.2.4管理手段长效化 (14)

3.3 体制机制建设需求分析 (14)

3.3.1城市管理体制建设需求分析 (14)

3.3.2城市管理机制建设需求分析 (14)

3.3.3数据普查分析 (15)

3.4 数据建设内容分析 (15)

3.5 系统总体需求分析 (16)

3.5.1系统架构需求分析 (16)

3.5.2系统的完整性需求分析 (17)

3.5.3系统的可拓展性与维护性需求分析 (17)

3.5.4技术适应性与应用性需求分析 (18)

3.5.5系统安全性需求分析 (18)

3.5.6系统可靠性需求分析 (18)

3.5.7系统性能需求分析 (19)

3.5.8系统数据应用分析 (20)

3.6 运行环境建设分析 (20)

3.6.1软硬件设备建设分析 (20)

3.6.2 GIS系统建设分析 (22)

3.6.3系统软件平台建设分析 (22)

3.6.4网络建设分析 (22)

3.6.5场地建设需求分析 (24)

3.7 机房托管及运营维护分析 (24)

第四章智慧城管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25)

4.1 概述 (25)

4.2 系统总体架构 (25)

4.2.1网络和硬件层 (26)

4.2.2数据层 (27)

4.2.3应用支撑层 (27)

4.2.4应用层 (27)

4.2.5用户认证层 (28)

4.2.6用户层 (28)

4.2.7标准规范体系 (28)

4.2.8信息安全体系 (29)

智慧城市项目解决方案

第一章项目概况

1.1 项目背景

我市地处xx省东北部,历史悠久,古隶梁州,战国时期为巴子国地,南朝置县,为川陕革命老根据地,享有“中国气都”的美誉。仪陇位于四川盆地北部低山与川中丘陵过渡地带,以低山为主,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地势复杂,地貌以低山梁丘为主,山体切割较深。我市境内有嘉陵江、仪陇河、绿水河、消水河等“一江三河”,101、203省道贯穿我市县境,境内S2城成巴高速、巴广渝高速和阆仪营高速将缩短与成都、重庆、西安等大城市的距离。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市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深入推进法治仪陇建设,贯彻落实《xx省依法治省纲要》,积极加速城市发展。按照城市管理工作数字化、现代化、法制化的要求,不断深化城市管理的改革,大力促进信息消费。通过广泛宣传、完善规章、狠抓督查,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城市管理整体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市容环境面貌明显改善。

随着仪陇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区面积不断扩大,城区人口迅猛增长,基础设施不断增强,覆盖区域不断扩大,规模越来越庞大,复杂程度也越来越高,在城市管理过程中逐步暴露出一些问题,我市城市发展面临的各类风险也快速增多,长效管理、高效管理的机制亟需进一步完善,管理理念、管理体制、管理方式尚处于传统阶段,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人民群众对城市优质公共空间的需求与落后的城市管理手段之间的矛盾。

二是突击运动式管理与长效管理机制亟待建立的矛盾。

三是政府管理粗放滞后、管理成本过高、效率低下。

四是日益复杂的中心城区城市活动与管理投入不足的矛盾。

五是城市管理各专业部门之间职责不清、职能交叉,造成有的事情无人管,有的事情多头管。

六是表现为缺乏统一高度,部门联动机制不健全。

现在的城管体制的运行和上述问题的长期存在,降低了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效能的满意度。因此,打造智力型城市,加快城市管理信息建设,加速推进城市化进程,实现城市管理创新是当前刻不容缓的工作。随着智慧城市在全国的试点和推广,我市在参考了各试点城市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后,在城市管理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手段创新上提出了新需求。打造智慧城市,加快城市管理信息建设,加速推进城市化进程,实现城市管理创新是当前刻不容缓的工作。

智慧城市是城市管理革命和发展模式创新,是现代化城市整合发展的更高形态,其核心在于运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构建无所不在的信息高速融合网络、智能感知环境和超强海量运算能力,改革城市信息系统管理机制,提高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提升公众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品质,推动发展高端产业和产业的高端环节,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通过价值创造,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全面科学可持续发展。在住建部及xx省省厅政策支持下,我市积极响应号召,提出了建设“将帅故里、智慧城市”的计划,希望能进一步创新城市管理机制,整合城市管理资源,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推进我市城市管理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尽快以综合管理的方式解决当前的问题。

整个项目的建设坚持以人为本促和谐、改革创新促发展、依法行政促规范的宗旨,提升城市管理工作的状态为“全面达到小康,建设新仪陇”,创造整洁、优美、有序的市容环境,为打造“智慧城市”打下良好的基础。

1.2 项目建设指导思想

整个项目的建设将严格按照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民生为宗旨,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标准规范,广泛借鉴其它城市的建设经验,按照以人为本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不断创新城市管理机制、体制,理顺政府及城市管理相关部门间的城市管理职责,切实发挥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结合我市实际改进创新,综合应用地理信息、GPS卫星定位、遥感影像、无线通信、视频监控、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共享现有城市管理资源,建立全县统一的智慧城市管理信息平台,同时构建智能交通平台、公安天网平台,并与市级平台实现对接;加强市民与政府的良性互动,建立起政府监督协调、企业规范运作、市民广泛参与,各司其职、各尽其能、相互配合的城市管理格局。

本项目智慧城管系统的设计遵照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建设指导准则(试行)〉的通知》(建成[2009]119号)以及xx省城乡治办《关于印发〈xx省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导则(补充)〉的通知》([2013]47号)的部署和要求,同时结合我市政府、县委政法委及相关部门关于仪陇智慧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目标和要求,在借鉴全国其它城市智慧城市管理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具有仪陇特色的智慧城市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

本项目监控报警联网系统(简称“天网工程”)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防控基础,为公安机关及其他政府部门提供基础支撑服务,满足各部门、各警种对视频图像信息的应用需求。本项目公安天网平台的设计严格按照《全国公安机关2003——2008年科技强警工作规划》的要求,以及公安局于2014年6月出台的《视频图像信息联网与共享平台技术方案》建设要求,按照“综治牵头组织、运营商建设维护、公安管理使用、政府分级投资”的总体思路,遵循“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维护”的建设原则,

并参照相关标准规范,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我市“天网”工程项目建设方案。

本项目智能交通平台立足于仪陇市交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提升政府决策能力和管理水平、确保道路畅通与交通安全、服务公众出行、方便市民生活为基本宗旨,在已有智能交通平台的基础上,以交通信息服务为纽带,应用现代信息通讯技术完善和改造城市交通系统,集成优化仪陇城市交通系统各子系统,构建高效的智能化交通综合信息服务系统。从而有效地加快仪陇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速度,促进城市交通和社会经济高速发展。

1.3 项目建设原则

在整个项目建设中,将严格贯彻以下原则,做到以人为本、提升效能、统一标准、科学实用,在积极整合全县资源的基础上,建立城市管理的统一标准,提升城市管理的效能,从而实现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

?以人为本,为民办事的原则

?提升效能、全面协同的原则

?统一标准、整合资源的原则

?科学实用、信息共享的原则

?各尽其责、相互配合的原则

1.4 项目建设思路

我市智慧城管项目的建设,意在通过总结以往项目建设的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现有的数字城管系统平台,充分理解我市城市管理现状,以满足我市现在和未来城市管理为根本,通过现代化的技术,建设高位监督、低位管理,综合一体化的监督管理机制。同

时通过平台实现对我市现有职能部门资源的整合,实现整个城市应急一体化的大城管格局。

具体的建设思路如下:

?立足仪陇,博彩众长

?把握关键,注重实效

?综合管理,条块结合

?资源整合,平台共享

第二章智慧城管项目建设范围与建设内容

2.1 建设范围

本项目的建设范围包含以下方面:

2.1.1 地域范围

本项目要求网络信号覆盖我市约15.5平方公里范围,包括新政城区12平方公里,以及金城镇3.5平方公里。根据发展的需要,今后还可向周边延伸,实现仪陇城市管理“全覆盖、常态化、高水平”。

2.1.2 对象范围

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布的《城市县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管理部件和事件分类与编码》(CJ/T214-2007)城镇建设行业标准确定的“七大类部件”和“六大类事件”为主,涵盖城管、县政、国土、规划、房产、环保、园林、县容、环卫等领域。同时还将结合《川城乡治办[2011]139号》文件中《xx省智慧城市管理事件、部件编码及监管案件立

案、处置与结案标准》中规定的内容。

在标准分类的基础上,结合我市的实际进行系统软件拓展:按平台基础系统、城市综合管理、城管业务应用、城市公共服务四大模块进行子系统开发。

2.2 智慧城管系统建设内容

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我市智慧城管建设内容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2.1 体制和机制建设

体制机制建设主要针对现有的城市管理现状,建设一套全新的管理体制,形成“大城管”协同运行机制,明确各城市管理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责、权限,规范业务流程,建立考评监督机制,实现长效管理。具体包含城市管理组织机构(监督指挥中心、监督员队伍)、智慧城市管理流程、综合评价体系、城市管理指挥手册等几大部分。

仪陇智慧城管模式依托统一的城市管理数字化信息平台,建立相互独立,相互制约的监督中心和指挥中心,形成全县城市管理体制“一级监督、一级指挥”模式,与市级平台“二级监督、二级指挥”协作,实现“监管分离、统一建设、分级管理、市县协同”的智慧城市管理体系,采取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管理法,每个单元网格内派出监督员,利用信息收集阶段、问题登记核实阶段、任务分派阶段、任务处理阶段、任务反馈阶段、核查结案阶段和综合评价阶段七个阶段,实现专业监督和综合监督的有机结合,信息技术与城市管理应用的有机结合,政府监督与群众监督的有机结合,精细规范管理与全面覆盖管理的有机结合,内部考核和外部评价的有机结合,高效管理与长效管理的有机结合。

2.2.2 基础数据建设

智慧城管系统的建设需要将城市管理与城市地理信息相结,实现空间化的城市管理,我市智慧城管系统项目数据建设主要实现对我市城市地理信息空间的建设,通过数据普查技术将建成区15.5平方公里(其中,新政城区规划12平方公里、金城镇3.5平方公里)的范围进行空间地理信息数据的采集、编辑、入库、核查等操作,使其成为符合城市管理的地理信息数据,为城市管理提供有效的保障,具体内容包含:

●基础地形图数据

我市大比例尺地形数据是智慧城管系统所需的关键数据,作为背景图层,在系统中显示城市的道路、房屋及相关地物的分布情况,使得城市管理问题实现快速定位成为可能。地形图成果数据一般包括:面状道路图层、道路中心线图层(线状)、道路边线图层、地名注记图层(点状)建筑物图层(面状)以及其他地物图层,图层属性中应包含要素的名称,这样,系统使用人员可以根据道路、地名等信息进行位置定位。

●360度全景数据

以我市地形图为基础,以社区为专题网格对权限进行地理单元网格划分、地理编码,同时也对公共设施、道路交通、环卫环保、园林绿化、房屋土地、市政工程公用设施及扩展等七大部件进行360°实景数据普查,并对以上数据进行规范建设并建库入库。

●地理编码数据

我市地理编码普查对象主要为小区、街巷、门牌、永久性建筑(楼房)、标志物、兴趣点等。通过普查获取有关对象的地址数据(包括地点描述信息和坐标信息等),建立城市管理地理编码数据库。

●单元网格划分及编码数据

我市网格数据的划分,以公安系统规定的社区划分为主要单位,针对不同社区,按

照管理职能进行责任网格的划分,使之与我市城市管理的要求一致。

事部件划分及编码数据

我市事件划分及编码遵循建设部规范的事件分类标准,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对事件、部件大类和小类事件进行编码,形成统一的事件编码数据库。

我市部件划分及编码遵循建设部规范的部件分类标准,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对部件进行分类、编码,建库。城市部件即物化的城市管理对象,主要包括道路、桥梁、水、电、气、热等市政公用设施及公园、绿地、休闲健身娱乐设施等公共设施,也包括门牌、广告牌匾等部分非公共设施。

2.2.3 运行环境建设

我市智慧城管系统的运行环境主要指的是满足智慧城市管理需要的软硬件及网络环境,通过建设有效、安全、可拓展的运行环境,使之与城市管理中的各个平台互联,保证城市管理的信息传递的有效和安全。主要包括:连接指挥中心和各有关部门的有线网络,连接手机终端和平台的无线网络,满足应用系统运行需要的软硬件环境(服务器、存储设备、软件平台等)和安全环境等部分。

2.2.4 组织机构建设

我市智慧城管系统将建立“一级监督、一级指挥、二级考评、三级联动”的组织架构。根据机构职能确定岗位和附属人员岗位,明确内设机构和岗位职责,并配备相应人员。

2.2.5 应用系统建设

应用系统是指支撑智慧城市管理运行所用到的软件系统。包括满足标准智慧城管的

基础应用子系统和结合我市城市管理实际情况建设的扩展应用子系统功能。基础信息系统包括监管数据无线采集子系统、呼叫受理子系统、协同工作子系统、监督指挥子系统、综合评价子系统、地理编码子系统、应用维护子系统、基础数据资源管理子系统、数据交换子系统共9大子系统;扩展应用系统包括数字化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问题库子系统、数字化城管电子监察子系统、视频监控子系统、业务短信子系统、呼叫中心子系统、噪声监测子系统、户外广告管理子系统、在建工地智慧管理子系统、渣土车管理与扬尘治理子系统、图像智能分析报警子系统、全民城管子系统、社区网格化管理子系统共12大子系统。

通过基础应用子系统的建设,实现将仪陇的城市管理流程重建,同时通过符合仪陇情况建设的扩展应用子系统提升城市管理的水平和效率,创造有效的城市管理,为实现智慧城市打下良好的基础。

2.3 智慧城管系统建设目标

我市智慧城管信息系统建设的目标是:依托计算机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计算机电信集成技术、云计算技术、物联网技术、空间信息技术、单元网格划分及地理编码技术、城市事部件管理技术等多种高新技术,实现城市部件与事件管理的智慧化、网络化和空间可视化,综合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信息化平台,资源整合,充分利用现有成熟可靠的技术平台和支撑软件,共享已建成的公安天网、城管、电子政务平台、海事、环保、业务数据、规划数据等资源。

通过实施我市智慧城管信息系统,全面理顺我市地区管理及社会管理的体制和机制,发挥政府管理与服务的效能,建立一套“统一规划、高效实施、先进适用、资源共享”的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实现从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从突击式管理向长效式管

理转变,从被动管理向主动管理转变,从自监自管向监管分离转变,从传统经验型向现代科技型转变,全面提升城市及社会的运行效率,改善命令式管理方式的不足,增强城市管理力度,增加城市管理手段,提高城市的安全幸福指数以及群众的满意度,从而实现精确、敏捷、高效、全时段、全方位、全覆盖、全纳入的综合信息管理模式,加快建设创新、文明、开放、平安、宜居、幸福的现代化新我市.。

2.4 智慧城管系统建设依据

我市智慧城管信息系统的建设和深化设计必须按照国际、国家和本地区的有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此外,系统的总体结构以及各个子系统必须结构化和标准化,并代表当今最新的技术成就。深化设计将依据和参照以下(但不仅限于)的设计规范和要求进行:?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行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技术规范》(CJJ/T106-2010备案号J455-2010);

?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行业标准《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单元网格划分与编码规则》(CJ/T213-2005);

?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行业标准《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管理部件和事件分类、编码及数据要求》(CJ/T214-2007);

?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行业标准《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地理编码》(CJ/T215-2005);

?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行业标准《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监管数据无线采集设备》(CJJ/T293-2008);

?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行业标准《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绩效评价》(CJ/T292-2008);

?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行业标准《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监管案件立案、处置与结案》(CJ/T315-2009);

?《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技术规范条文说明》(2005修订版);

?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建设导则(试行)的通知>》;

?《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CJJ100-2004);

?《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数据标准》(CJJ103-2004);

?《Open Geodata Interoperation Specification》(简称OGIS);

?信息产业部《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暂行规定》[2002]570号;

?国家标准《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

?国家标准《计算站场地技术要求》(GB2887-89);

?国家标准《计算站场地安全技术》(GB9361-88);

?国家标准《计算机机房用活动地板的技术要求》(GB6650-86);

?国家标准《电子计算机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SJ/T30003);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对视频监控综合应用平台的相关要求、标准;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 ;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92)

?《信息技术设备(包括电气事务设备)的安全》(GB4943-95)

?《安全技术防范规范工程技术规范》(GB/T75-94)

?《民用闭路电视监控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 ;

?《xx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管理条例》(NO:SC112491)(2011年7月29日xx

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 ;

?《xx省数字化城管系统建设导则》(川城乡治办【2011】139号)

?《xx省数字化城管系统建设导则》(补充)(川城乡治办【2013】47号)。

第三章智慧城管项目需求分析

3.1 项目总体需求分析

我市一直高度重视城市管理工作,通过广泛宣传、完善规章、狠抓督查,实行城市管理的我市“方略”,整合多方力量齐抓共管助力城市管理,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城市管理整体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市容环境面貌明显改善。然而,随着我市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区面积不断扩大,城区人口迅猛增长,基础设施不断增强,覆盖区域不断扩大,规模越来越庞大,复杂程度也越来越高,在城市管理过程中逐步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人民群众对城市优质公共空间的需求与落后的城市管理手段之间的矛盾。

二是突击运动式管理与长效管理机制亟待建立的矛盾。

三是政府管理粗放滞后、管理成本过高、效率低下。

四是日益复杂的中心城区城市活动与管理投入不足的矛盾。

五是城市管理各专业部门之间职责不清、职能交叉,造成有的事情无人管,有的事情多头管。

六是表现为缺乏统一高度,部门联动机制不健全。

智慧城管项目-立项方案

智慧城管项目立项方案

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况 (1) 1.1 项目背景 (1) 1.2 项目建设指导思想 (3) 1.3 项目建设原则 (4) 1.4 项目建设思路 (4) 第二章智慧城管项目建设范围与建设内容 (5) 2.1 建设范围 (5) 2.1.1 地域范围 (5) 2.1.2 对象范围 (5) 2.2 智慧城管系统建设内容 (6) 2.2.1 体制和机制建设 (6) 2.2.2 基础数据建设 (7) 2.2.3 运行环境建设 (8) 2.2.4 组织机构建设 (8) 2.2.5 应用系统建设 (8) 2.3 智慧城管系统建设目标 (9) 2.4 智慧城管系统建设依据 (10) 第三章智慧城管项目需求分析 (12) 3.1 项目总体需求分析 (12) 3.2 城市管理现状创新需求分析 (13) 3.2.1 管理手段精细化 (13) 3.2.2 管理手段严格化 (13) 3.2.3 管理手段科学化 (13) 3.2.4 管理手段长效化 (14) 3.3 体制机制建设需求分析 (14) 3.3.1 城市管理体制建设需求分析 (14) 3.3.2 城市管理机制建设需求分析 (14) 3.3.3 数据普查分析 (15) 3.4 数据建设内容分析 (15)

3.5 系统总体需求分析 (16) 3.5.1 系统架构需求分析 (16) 3.5.2 系统的完整性需求分析 (17) 3.5.3 系统的可拓展性与维护性需求分析 (17) 3.5.4 技术适应性与应用性需求分析 (18) 3.5.5 系统安全性需求分析 (18) 3.5.6 系统可靠性需求分析 (18) 3.5.7 系统性能需求分析 (19) 3.5.8 系统数据应用分析 (20) 3.6 运行环境建设分析 (20) 3.6.1 软硬件设备建设分析 (20) 3.6.2 GIS系统建设分析 (22) 3.6.3 系统软件平台建设分析 (22) 3.6.4 网络建设分析 (22) 3.6.5 场地建设需求分析 (24) 3.7 机房托管及运营维护分析 (24)

谈智慧城市顶层设计

谈智慧城市顶层设计 首先我们引用一段网上的资料,包括对智慧城市和顶层设计的看法: 新时期的智慧城市建设呈现出新特征。新时期智慧城市建设具备几大特征,主要包括:第一,数据的自动采集.充分利用物联网等技术,越来 越多的基础设施将具备信息自动采集和迅捷采集的能力,使城市的信 息获取更加便捷和高效.第二,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打破以部门为 分割的信息资源壁垒对智慧城市建设至关重要,对城市主体范围内人、土地、能源、经济等信息资源的整合,能够保障智慧城市各应用之间的资源共享;第三,数据资源的充分挖掘.基于整合的信息资源,充分 利用知识管理、数据挖掘等手段,智慧城市将越来越多的表现出数据智能化处理的特征,成为一切智能应用的基础;第四,智能应用。面向市民、政府和企业三类主体,实现战略性技术的深层次、创新型应用,智慧城市将最终表现为对城市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改善。

综上可见,顶层设计对智慧城市建设的成效至关重要。目前全世界的智慧城市建设还处在摸索过程中,亟需全面整体的技术模型来规范软件、接口、体系标准等关键要素,尤其在中国条块分割的行政体系下,智慧城市推进如果没有一个整体性的顶层设计指导,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会遭遇各自为政、信息孤岛等城市信息化建设的老问题,增加智慧城市建设失败的风险。 赛迪顾问认为,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是针对智慧城市建设,从全局的视角出发,进行总体架构的设计,对整个架构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种参与力量、各种正面的促进因素和负面的限制因素进行统筹考虑和设计。作为智慧城市的建设主体,城市政府应充分借鉴发达国家电子政务顶层设计的方法论,建立符合本地实际的智慧城市顶层设计。赛迪顾问认为,可参考以架构(EA)方法论的顶层设计推进思路,包括体制机制架构、业务架构、绩效架构、信息架构和技术架构。 =========================================================== ====== 对于智慧城市需要顶层设计是谈得最多的一个词,所有智慧城市后续建设或运营出现的问题往往都归功于智慧城市缺乏顶层设计导致。而很多城市在规划建设智慧城市过程中,往往做了智慧城市顶层设计的

智慧城市需要顶层设计指引

智慧城市需要顶层设计指引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城市正面临诸多挑战:人口膨胀过快、交通拥挤不堪、环境污染严重、资源消耗过度、安全隐患明显、各类事故不断发生……令人高兴的是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城市病”正被逐个破解,但是如何整合这些分散的解决方案使城市运转更有效率更智慧,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把目光投向了建设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建设将改变中国新一轮城市竞争格局。在经济危机的国际背景下,世界许多国家已将智慧城市建设提升为振兴经济的国家战略。在美国,奥巴马称“经济刺激资金将会投入到宽带网络等新兴技术中去,毫无疑问,这就是美国在21世纪保持和夺回竞争优势的方式”,清晰表明了其智慧地球战略;新加坡“智慧国2015”计划的预计成果两方面,包括凭借ICT增强经济竞争力和创新力,促进ICT产业增长提高产业竞争力;日本在2009年8月将"u-Japan"升级为"i-Japan"战略,提出“智慧泛在”构想;韩国的松岛新市镇的智慧城市试点建设,希望借助智慧城市建设宣扬韩国的通讯技术水准,发挥其对国际通讯领域的影响力。在中国,“感知中国”已经成为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背景下推动国家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顶层战略。具体到各个城市,人口膨胀、资源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恶化等资源和环境矛盾日益突出,迫切要求加快城市管理和运行创新,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背景下,思维创新和虚拟手段的结合成为解决城市发展问题的关键,智慧城市作为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核心手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城市所认知。据赛迪顾问统计,到2012年,中国明确提出并已启动建设的智慧城市数量已有40个左右,已初步形成沿海地区聚集分布、中西部地区热点涌现的总体分布格局,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热潮已经兴起。可以预见,随着城市智能发展新模式开始孕育成型,智慧城市建设将逐渐改变着中国新一轮城市竞争格局。 一、智慧城市需要顶层设计指引 新时期的智慧城市建设呈现出新特征。新时期智慧城市建设具备几

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实施工作的指南

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实施方案工作指南 智慧城市的规划和建设与城市战略紧密关联。如何搭建一个共性的城市管理平台,能够对接和整合上级推行下来的各种智慧应用,并整合当地的资源,遏制部门利益,形成部门间的整合,防止各自为政的局面发生,需要有高层次的决策机构统筹各垂直部门,整合强力资源。因此,智慧城市建设的广度和深度决定了项目要做好则必须是一把手工程,城市管理的一把手必须亲自参与和推动。 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实施工作指南包括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实施方案、项目周期估算、费用预算三部分内容。 1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实施方案 1.1实施思路 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建设思路如下图所示:

修 订 任 务 内 容 图1智慧城市顶层设计的建设思路 1.2实施步骤 (1)组建智慧城市咨询规划工作组 组建智慧城市咨询规划工作组,工作组成员包括政府领导小组、政府信息化主管部门人员、智慧城市业务领域专家。其中,政府领导小组组成如下: 组长:区委书记 副组长:区长、主管副区长等 统筹部门:科技和信息化局(需由组长授权)

(2)解读城市发展规划,明确其定位和重点方向 为确保智慧城市的建设目标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建设目标以及城市未来的整体信息化发展目标,需要搜集城市在国民经济和信息化等方面的发展规划、战略规划,以及智慧城市建设和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政策文件,通过解读城市发展规划,以及与政府高层领导的深入交流,明确城市发展定位和重点方向。 以广州市南沙区为例,《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广州南沙智慧岛建设战略规划》明确提出“探索利用物联网等技术对现存产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社区等进行智慧化改造,使南沙成为互联网与物联网有机结合的智慧岛以及宜业、宜居、宜游的生态滨海新城”的规划要求,智慧南沙的设计规划需符合此规划要求。 (3)任务分解,明确任务目标,确定关键任务 不同城市的智慧化建设中,城市管理、民生服务和产业经济发展三个方面的需求是共通的,但不同城市对这三个方面的侧重点和深入度的有所差别,这决定了智慧城市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个体差异。 对城市智能化建设的总体任务进行分解,并逐个制定任务的建设目标。结合城市的特色和燃眉之急,如旅游、交通或流动人口管理等方面的迫切需求,筛选关键任务,差异化地围绕这些城市的特点和特色去推动项目。 (4)分析各子任务涉众,明确主导和参与单位 分析各子任务的所有涉众,包括实施主体、协作单位、系统用户等,进而明确各子任务建设涉及的政府主导部门,参与单位,以及各角色在系统建设中需承担的职责和提供的协助。对于不能明确政府主导部门的企业级应用任务,可暂由科信局统筹安排。 (5)深入调研与分析,了解现有资源和约束,分析目标可行性 制定《需求调研计划》,该计划需由工作组向所有涉及的委办局发文,由工作组、科信局、设计单位组成的调研小组按计划开展需求调研,调研方式包括:问卷调查、座谈会、原型法、参观考察等。 通过需求调研,理清城市的基础条件,城市现阶段的信息化成果和资源概况,分析实施主体和用户的具体需求。在需求调研过程中,需要详细调研现有资源和现状存在的约束,包括调研数据资源、设备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等资源现状,未来的系统建设是否需要兼容遗留系统、利用已有设备等约束条件,以及资金投入限制、业务人员资源和素质限制等制约因素。通过需求调研,分析前期制定的任务目标的可行性,如果任务目标不可行或者与实

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总体方案

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总体方案

目录 一、智慧城市建设基本原则 (3) 二、智慧城市总体架构 (3) (一) 综合应用体系 (3) (二) 组织领导体系 (5) (三) 政策法规体系 (6) (四) 信息共享体系 (7) (五) 安全保障体系 (7) 三、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需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8) (一) 统筹规划与分步实施 (8) (二) 城市平台与部门平台 (8) (三) 现有系统与新建系统 (9) (四) 横向系统与纵向系统 (9) (五) 线上服务与线下服务 (9) (六) 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 (9)

为加快智慧城市建设,促进城市规划设计科学化、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管理精细化,全面提升我市信息化水平,特制定本方案。 一、智慧城市建设基本原则 智慧城市建设遵循四大原则:统筹(统一规划、集约建设)、共享(数据集中、资源共享)、协同(部门协作、集成应用)、服务(融合服务、便民惠民)。 二、智慧城市总体架构 智慧城市的总体架构为“1+4”,即由一个综合应用体系和组织领导、政策法规、信息共享、安全保障等四个支撑体系构成。(如图1所示) (一)综合应用体系 综合应用体系是智慧城市的核心,包括基础服务、行业应用、集成应用等三个层面,重点关注政务、事务、商务和服务。政务主要是电子政务和城市信息化管理;事务主要是面对百姓、服务市民;商务主要是面对企业、服务企业;服务主要是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能力提升。在该体系中,基础服务层包括网络服务、数据服务、载体服务等三类服务,行业应用层包括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电子事务三大领域,集成应用层包括协同应用和交互服务。(如图所示) 1.基础服务层(政务云平台)

智慧城管项目-建设可行性与机制

智慧城管项目建设可行性与机制

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项目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项目建设指导思想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项目建设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 项目建设思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智慧城管项目需求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项目总体需求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城市管理现状创新需求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2.2.1管理手段精细化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2管理手段严格化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3管理手段科学化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4管理手段长效化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体制机制建设需求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2.3.1城市管理体制建设需求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2城市管理机制建设需求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3数据普查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 数据建设内容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 系统总体需求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1系统架构需求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2系统的完整性需求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3系统的可拓展性与维护性需求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4技术适应性与应用性需求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5系统安全性需求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6系统可靠性需求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7系统性能需求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8系统数据应用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6 运行环境建设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6.1软硬件设备建设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6.2 GIS系统建设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智慧城管建设方案

一、需求分析 智慧城管项目的总体设计目标是根据市里的要求,建设智慧城管 管理平台和视频监控系统,是构建在电子政务外网及其他电子政务基础设施之上,以互联网、城管视频监控专网为平台,以数字地理信息为基础,结合移动定位系统和计算机软件技术,为城市管理者提供声、像、图、文四位一体的管理平台,实现针对城市部件的检查、报警、紧急事件处理、指挥调度、督察督办等功能。具体情况如下: 1.移动终端需求分析 信息采集员配备具有通话、短信、拍照、录音、手写、GPS、GIS 等多功能的移动终端设备。 2.车载终端设备需求分析 车辆GPS定位监控子系统为科学、快速、高效的车辆管理提供了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通过调用GPS/GPRS定位接口可以实现对城管执法、作业等车辆的现有位置及历史位置追踪,显示车辆的移动轨迹。实现对城市管理车辆的科学调度和运行情况的实时监管,提高车辆管理的工作效率。 通过车载GPS定位技术,可以实时获得车辆位置信息。通过查询车牌或从地图上直接监视,便可获得目标车辆的实时运行信息,包括实时位置及行驶轨迹等;同时仅需要设置目标车辆轨迹回放时间,就可以看到车辆在该时间段内的行驶轨迹,并在GIS电子地图上显 示;车载GPS移动位置信息通过GPRS网络平台导入到“智慧城管” 第1页

系统中,实现对车辆的动态监控以及智能化调度。 指挥中心通过文字或车载电话实现对城管车辆的文字或语音调度,城管执法人员可以通过车载终端对调度指令进行回复,实现指挥中心与城管车辆间的信息交互,保证了调度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3.视频监控的需求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移动或不固定非法商贩数量激增,针对无照经营、流动、不固定非法商贩的管理,需在管辖区域内的重点部位建设视频监控系统,进行实时的图像监控。同时应为城管的执法车辆配备移动的视频监控系统,指挥中心可以通过GPS来监控和管理的执法车的位置,通过视频实时监控车内、外状态,达到流动监控、非长期固定场所监控、执法队伍管理的目的。 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2012年完成中心城区21.4平方公里内“智慧城管(一期)”试点(建设50个视频监控点,其中高清10个,标清40个)。 另外,配备相应可移动摄像机,对特定的地方(工地、道路等)临时进行监控,保持城市管理的美容美观。 4.资源整合需求分析 在上述内容中,一方面要充分整合现有信息化资源,如公安部门的视频监控资源、区电子政务外网等,实现与“智慧城管”的互联;另一方面,要预留与环保、交通、环卫及应急指挥等系统的信息接口。

“智慧城管”系统建设方案

“智慧城管”整体解决 方案书 目录 1项目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项目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1项目建设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项目建设意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1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变粗放低效管理为精准高效管理错误!未定义书 签。 1.2.2有效整合资源,带动相关部门信息化水平发展.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3提升城市形象,促进区域投资软环境建设.....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4理顺城市管理职能,形成高效敏捷的城市管理工作机制错误!未定义 书签。 2项目建设指导思想.............................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整体建设思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项目覆盖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项目建设总体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系统建设具体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1组织机构与运行机制建设...................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2标准规范建设.............................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3数据普查与建库...........................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4城市管理数据库建设.......................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5智慧城管应用软件开发.....................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6评价和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7运行环境建设............................. 错误!未定义书签。

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与建设方法论

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与建设方法论

目录 前言 (3) 一、体制机制架构是智慧城市顶层设计的根本保障 (5) 二、业务架构是智慧城市顶层设计的基本出发点 (5) 三、绩效架构是智慧城市顶层设计的检验标准 (6) 四、信息架构是智慧城市顶层设计的资源基础 (7) 五、技术架构是智慧城市顶层设计的实现手段 (7)

前言 智慧城市建设将改变中国新一轮城市竞争格局。在经济危机的国际背景下,世界许多国家已将智慧城市建设提升为振兴经济的国家战略。在美国,奥巴马称“经济刺激资金将会投入到宽带网络等新兴技术中去,毫无疑问,这就是美国在21世纪保持和夺回竞争优势的方式”,清晰表明了其智慧地球战略;新加坡“智慧国2015”计划的预计成果两方面,包括凭借ICT增强经济竞争力和创新力,促进ICT产业增长提高产业竞争力;日本在2009年8月将"u-Japan"升级为"i-Japan"战略,提出“智慧泛在”构想;韩国的松岛新市镇的智慧城市试点建设,希望借助智慧城市建设宣扬韩国的通讯技术水准,发挥其对国际通讯领域的影响力。 在中国,“感知中国”已经成为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背景下推动国家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顶层战略。具体到各个城市,人口膨胀、资源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恶化等资源和环境矛盾日益突出,迫切要求加快城市管理和运行创新,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背景下,思维创新和虚拟手段的结合成为解决城市发展问题的关键,智慧城市作为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核心手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城市所认知。据统计,到2012年,中国明确提出并已启动建设的智慧城市数量已有40个左右,已初步形成沿海地区聚集分布、中西部地区热点涌现的总体分布格局,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热潮已经兴起。可以预见,随着城市智能发展新模式开始孕育成型,智慧城市建设将逐渐改变着中国新一轮城市竞争格局。 新时期的智慧城市建设呈现出新特征。新时期智慧城市建设具备几大特征,主要包括:第一,数据的自动采集.充分利用物联网等技术,越来越多的基础设施将具备信息自动采集和迅捷采集的能力,使城市的信息获取更加便捷和高效.第二,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打

智慧城管建设方案设计

实用标准文档 一、需求分析 智慧城管项目的总体设计目标是根据市里的要求,建设智慧城管管理平台和视频监控系统,是构建在电子政务外网及其他电子政务基础设施之上,以互联网、城管视频监控专网为平台,以数字地理信息为基础,结合移动定位系统和计算机软件技术,为城市管理者提供声、像、图、文四位一体的管理平台,实现针对城市部件的检查、报警、紧急事件处理、指挥调度、督察督办等功能。具体情况如下: 1.移动终端需求分析 信息采集员配备具有通话、短信、拍照、录音、手写、GPS、GIS 等多功能的移动终端设备。 2.车载终端设备需求分析 车辆GPS定位监控子系统为科学、快速、高效的车辆管理提供了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通过调用GPS/GPRS定位接口可以实现对城管执法、作业等车辆的现有位置及历史位置追踪,显示车辆的移动轨迹。实现对城市管理车辆的科学调度和运行情况的实时监管,提高车辆管理的工作效率。 通过车载GPS定位技术,可以实时获得车辆位置信息。通过查询车牌或从地图上直接监视,便可获得目标车辆的实时运行信息,包括实时位置及行驶轨迹等;同时仅需要设置目标车辆轨迹回放时间,就可以看到车辆在该时间段的行驶轨迹,并在GIS电子地图上显示;车载GPS移动位置信息通过GPRS网络平台导入到“智慧城管”系

统中,实现对车辆的动态监控以及智能化调度。 指挥中心通过文字或车载实现对城管车辆的文字或语音调度,城管执法人员可以通过车载终端对调度指令进行回复,实现指挥中心与城管车辆间的信息交互,保证了调度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3.视频监控的需求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移动或不固定非法商贩数量激增,针对无照经营、流动、不固定非法商贩的管理,需在管辖区域的重点部位建设视频监控系统,进行实时的图像监控。同时应为城管的执法车辆配备移动的视频监控系统,指挥中心可以通过GPS来监控和管理的执法车的位置,通过视频实时监控车、外状态,达到流动监控、非长期固定场所监控、执法队伍管理的目的。 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2012年完成中心城区21.4平方公里“智慧城管(一期)”试点(建设50个视频监控点,其中高清10个,标清40个)。 另外,配备相应可移动摄像机,对特定的地方(工地、道路等)临时进行监控,保持城市管理的美容美观。 4.资源整合需求分析 在上述容中,一方面要充分整合现有信息化资源,如公安部门的视频监控资源、区电子政务外网等,实现与“智慧城管”的互联;另一方面,要预留与环保、交通、环卫及应急指挥等系统的信息接口。

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方法

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方法 摘要 : 智慧城市建设已经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战略,但目前尚未形成系统化的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方法。对现有的智慧城市架构设计研究进行了归纳,对智慧城市顶层设计的概念和方法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成熟的体系结构方法对智慧城市顶层设计的借鉴意义,从系统工程角度提出了智慧城市顶层设计的过程模型,并提出智慧城市顶层设计的几点建议,为形成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方法体系提供参考。 关键词:智慧城市;顶层设计;系统工程;架构设计;应用系统架构

目录 一、引言 (3) 二、智慧城市架构设计综述 (5) (一)基于通信技术视角的架构设计 (6) (二)基于数据视角的架构设计 (6) (三)基于概念域视角的架构设计 (6) (四)基于城市系统视角的架构设计 (7) (五)综合视角的架构设计 (8) 三、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概念 (10) (一)系统工程领域的顶层设计概念 (10) (二)宏观政策领域的顶层设计概念 (10) (三)对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概念和方法的思考 (11) 四、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方法 (12) (一)顶层设计常见方法 (12) (二)几种成熟体系结构方法及其借鉴意义 (12) 五、智慧城市顶层设计过程 (16) (一)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应运用系统思维方法 (16) (二)系统工程常见方法论 (17) (三)智慧城市顶层设计过程模型 (18) 六、启示 (19) (一)理性借鉴成熟体系结构方法 (19) (二)重视数据的作用和软环境建设 (20) (三)加强智慧城市的评价和反思 (20) 七、参考文献: (22)

一、引言 智慧城市(Smart City)的概念最早由IBM在1992年提出[1],2008年前后开始得到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广泛关注,美国、欧盟、日本、韩国、新加坡、印度等先后开展智慧城市实践。目前在实践中对智慧城市并无统一的定义,从信息技术、经济社会、城市动态发展等不同角度有不同的解读。如Washburn等认为智慧城市是使用ICT技术使城市要素和城市服务 更加智能、互联、高效;Harrison将智慧城市定义为感知化、互联化、智能化的城市[3];Nam和Pardo认为,智慧城市是通过建立参与式治理,提高对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及IT基 础设施的投资,来推动可持续发展和提升生活质量;Harrison和Donnelly[5]认为,智慧城 市的本质是一个城市信息系统,在城市内部实现信息的产生、收集、传递、运用、反馈;Zygiaris[6]认为,智慧城市是对传统的城市特征和绿色、智能、开放、创新等新理念的概括,是以IT为基础的城市创新生态系统。 自2013年以来,我国政府通过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发布,逐步构建了有关智慧城市的宏 观政策体系(参见表1)。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打造智慧城市,改善人居环境”。近年来,国务院及各部委相继出台的关于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宽带中国、电子商务、信息消费、信息惠民、智能制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PPP(公私合作)的政策文件,大多通过城市开展落地工作,使得智慧城市成为新时期政策红利形成叠加、集中释放的重要载体,为智慧城市的建设提供了新的发展视角和实现模式。 智慧城市是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与城市转型发展的深度融合,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体现了城市走向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本质需求。[7]建设智慧城市既是我国主动适应经济新 常态、提升城市承载能力、促进经济提质增效、提高市民生活品质的现实需要,也是积极

智慧城市建设的顶层设计

智慧城市建设将改变中国新一轮城市竞争格局。在经济危机的国际背景下,世界许多国家已将智慧城市建设提升为振兴经济的国家战略。在美国,奥巴马称“经济刺激资金将会投入到宽带网络等新兴技术中去,毫无疑问,这就是美国在21世纪保持和夺回竞争优势的方式”,清晰表明了其智慧地球战略;新加坡“智慧国2017”计划的预计成果两方面,包括凭借ICT增强经济竞争力和创新力,促进ICT产业增长提高产业竞争力;日本在2009年8月将"u-Japan"升级为 "i-Japan"战略,提出“智慧泛在”构想;韩国的松岛新市镇的智慧城市试点建设,希望借助智慧城市建设宣扬韩国的通讯技术水准,发挥其对国际通讯领域的影响力。 在中国,“感知中国”已经成为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背景下推动国家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顶层战略。具体到各个城市,人口膨胀、资源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恶化等资源和环境矛盾日益突出,迫切要求加快城市管理和运行创新,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背景下,思维创新和虚拟手段的结合成为解决城市发展问题的关键,智慧城市作为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核心手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城市所认知。据统计,到2018年,中国明确提出并已启动建设的智慧城市数量已有80个左右,已初步形成沿海地区聚集分布、中西部地区热点涌现的总体分布格局,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热潮已经兴起。可以预见,随着城市智能发展新模式开始孕育成型,智慧城市建设将逐渐改变着中国新一轮城市竞争格局。

新时期的智慧城市建设呈现出新特征。新时期智慧城市建设具备几大特征,主要包括:第一,数据的自动采集.充分利用物联网等技术,越来越多的基础设施将具备信息自动采集和迅捷采集的能力,使城市的信息获取更加便捷和高效.第二,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打破以部门为分割的信息资源壁垒对智慧城市建设至关重要,对城市主体范围内人、土地、能源、经济等信息资源的整合,能够保障智慧城市各应用之间的资源共享;第三,数据资源的充分挖掘.基于整合的信息资源,充分利用知识管理、数据挖掘等手段,智慧城市将越来越多的表现出数据智能化处理的特征,成为一切智能应用的基础;第四,智能应用。面向市民、政府和企业三类主体,实现战略性技术的深层次、创新型应用,智慧城市将最终表现为对城市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改善。 综上可见,顶层设计对智慧城市建设的成效至关重要。目前全世界的智慧城市建设还处在摸索过程中,亟需全面整体的技术模型来规范软件、接口、体系标准等关键要素,尤其在中国条块分割的行政体系下,智慧城市推进如果没有一个整体性的顶层设计指导,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会遭遇各自为政、信息孤岛等城市信息化建设的老问题,增加智慧城市建设失败的风险。 赛迪顾问认为,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是针对智慧城市建设,从全局的视角出发,进行总体架构的设计,对整个架构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种参与力量、各种正面的促进因素和负面的限制因素进行统筹考虑和设计。作为智慧城市的建设主体,城市政府应充分借鉴发达国家电子政务顶层设计的方法论,建立符合本地实

新型智慧城市顶层设计调研问卷

xxx新型智慧城市调研问卷 本次问卷调查是为xxx新型智慧城市总体规划所做的专项调研问卷,请参与调查并仔细阅读相关问题,认真完成填写,力求准确。感谢合作!(此次调研结果将作为编制xxx新型智慧城市总体规划的依据并存档) 一、问卷说明 1.本问卷分为如下两个部分: ①填表人信息;②智慧城市现状与需求情况。 2.本次调查将完全遵守客观公正的原则进行,不受任何其他因素影响;请各单位如实填报,我们将对涉及到机密的数据予以严格保密。 二、操作说明 1、记录方法:在□里打√或在题目后面的横线上填写选项。 2、需要填写数字或文字的表格,请用数字或文字作答。 3、开放性问题,请用文字作答。 三、完成时限 2018年8月10日前请将纸质版(加盖单位公章)及电子版……. 单位名称(公章)

第一部分填表人信息 需提供贵单位的组织架构图电子档版本,具体格式可参照下图。

第二部分智慧城市现状与需求情况 一、基本情况调查 贵单位是否有专门的信息化主管部门? □是,行政级别________,专职_____人□否,由____________兼管 贵单位信息化建设是否主要遵从上级的统一安排? □是□不是□主要是自己建设□上级安排+自主建设 贵单位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来源? □上级拨款□自筹□拨款+自筹□其他 _________________ 贵单位截至目前的信息化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主要集中在? □硬件配置□软件系统□网络设施□其他 _________________ 现有信息化硬件设施建设情况? 机房_______平方米,机柜_______个,交换机______口,服务器______台 贵单位平均每百人拥有多少台办公电脑? □1-10 □11-30 □31-50 □51-80 □81-100贵单位内部网的建设状况? □已建立运行□正在建设或计划建设□暂无计划贵单位是否已经接入电子政务网络? □政务外网□政务内网□未接入 贵单位Internet接入情况? □宽带□专线□其他______________,出口带宽_________贵单位政务信息化建设工作中遇到的最大问题:__________ □上级部门支持□国家相关政策□资金□整体设计 □技术支持□部门协作□地域□专业人才 □其他问题(请注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贵单位在信息化建设中需要得到那些支持?

智慧城管信息系统建设方案

智慧城管信息系统建设方案 8.1.整体管理方案 8.3.1.信息采集总方案 公司项目部实行五个层次的管理:设立项目经理,负责信息采集全盘工作的计划、实施、调整、管理,负责对xx旅游度假区智慧城管信息中心的联系沟通,请示报告,及具体任务的贯彻执行;配置管理员,负责责任区员工的具体教育培训、考勤记录、实时监管及应急问题的现场处置;配置采集班长,负责每日员工的班前会召集,问题检查询问,上情下情通达,后进员工传帮带。从而保证管理、指挥、质量控制要求在组织架构上实现。 第一阶段(按标准招聘人员) 实施单位接到业主通知后7日内完成队伍的组建、人员培训和上岗前考核工作(特殊情况以合同为准)。 通过劳务市场、人才市场、街道社区招工渠道,进行人员招聘。 第二阶段(按方案抓人员培训) 第二阶段至招工期满10天内,为人员培训阶段。详见培训方案: 员工业务及管理制度强化培训计划方案 培训目的:通过培训,录用合格人员,保证员工对此项全新工作快速了解、接纳和喜爱,监督员能够按照标准和监督要求,在其巡查区域内,进行有效信息数据采集、准确传输,核查、核实,保证问题的及时发现。培训考试不合格者不录用。 培训方案: 1.“智慧城管”系统及工作流程介绍; 2.万米单元网络划分; 3.城市事件、部件的标准、划分、判定与编码; 4.信息采集基本操作规范; 5.信息采集器手机功能与使用要求; 6.案件上报标准、案件核实、案件核查、信息查询、上机操作练习;

7.采集员特殊要求、手机故障排除的掌握; 8.公司管理体系、目标管理制度;员工岗位职责、员工文明值勤制度; 9.器材使用、保管及养护制度;质疑与投诉处理制度、计算机使用管理制度; 10.员工岗位职责、工作制度;考勤奖罚制度;采集员百分综合考核办法; 11.书面考试、培训小结。 第三阶段(试运行,进一步细化、调整人员和线路) 第三阶段:培训完成之后,根据甲方要求进入试运行阶段。 1、我公司将组织管理人员和班组长以全覆盖为目标,根据工作时间和各区域的巡查间隔密度完成和调整巡查路线编制,进一步划分责任区域,确定定量目标。半个月内完成。 2、由管理员以一带三的方式带领各责任区监督员巩固熟悉巡查路线以及信息判断,对采集员作相应调整和再培训。七天内完成。 3、组织员工召开动员会,发放信息采集器和巡查工具。 4、试运行阶段正式开始,按正规要求全面采集、每月考核排名公示;每日召开班后例会收集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 5、每半个月组织一次问题解答培训会。 第四阶段(验收、维护方案) 第四阶段为推动期,正是全面上线运行,全面运行验收到合同期满阶段。验收、维护方案如下: 1、正式运行前由市中心组织员工考试,挑选合格人员上岗,不合格人员继续培训至合格为止。 2、正式上线后每月组织一次问题答疑培训会。 3、每周公示采集员、坐席员作业综合评分,检查一次管理员工作台帐记录,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4、每个月按目标责任落实巡查考核,落实好常规长效管理维护培训。 5、市中心每月一次考核通知,项目部对照考核问题立即整改、进一步研究提高质量的办法、措施。

智慧城市顶层设计

**智慧城市 顶层设计 2011.7

第一章概述 **位于中国省的中部, **市政府按照“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要求,坚持走“创新引领特色发展、重点支撑、赶超跨越”之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开展自主创新,初步形成了机电、新材料、新能源产业集群和风电、光伏、创新孵化产业链,成功打造了国家机电一体化、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基地,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市具备得天独厚的地理与自然优势,历史人文与科技环境、农业、工业及服务的发展基础、自主创新与产业融合的动力等,但为了体现出**在长株潭城市群里独特的地位与作用、需要提高城市发展的创新性、有序性和持续性,需要引入新的方法解决问题,采用高新技术和人类文明成果,以建设**智慧城市为契机,加快**城市的在中部的崛起。 要把**城市建设成为具有**特色的智慧城市,需要同有国际化背景的公司合作,这不仅能保障智慧城市建设的可行,而且其成功的经验,能够节约大量的财力和时间,多快好省建设成为全国示范作用的智慧城市。 戴尔在国内外有众多行业顶尖的合作伙伴,共同致力于在城市管理、政策咨询、能源管理、交通管理、城市应急事件处理、环保低碳事业、污水处理、信息化咨询与建设、信息安全等方面提供业界领先的解决方案和服务。戴尔深信,多厂商合作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本模式,而一个有能力的协调、组织者承上启下、统筹全局,将是催化这一模式成功实现的关键。戴尔在智慧**建设上具有强有力的协调和组织能力,希望能把全球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教训引入智慧**的设计、建设之中。 第二章**智慧城市建设的目标及原则 1、**智慧城市建设目标 随着我国经济三十多年持续高速增长以及近期城市化和全球化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城市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正面临一系列难以克服的瓶颈问题。**市政府

智慧城管系统建设方案

智慧城管系统建设方案 智慧城管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社会管理创新2)0环境下的城市管理再创新,它以物联网、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通过全面透彻感知、宽带泛在互联、智能融合应用,形成以市民为中心、城市社会为舞台的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将以人为本的价值实现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实现城市管理者、市场、社会多方协同的公共价值塑造和独特价值创造,实现城市管理从生产范式向服务范式的转变。 一、智慧城管系统开发的价值 智慧城管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知识社会创新2)0环境下的城市管理新模式,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实现全面透彻感知、宽带泛在互联、智能融合应用,推动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征的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创新。智慧城管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1、实现定位一张图。基于GIS地图,做到人员精准定位、数据精确采集,实现工单、人员、车辆、视频等可视化管理,即通过指挥中心平台,可便捷地查询工单详情、人员分布、巡查路线、执法车辆轨迹等,并支持一健反查工作量和视频点位在线调取等功能。 2、实现监控全天候。建立全区统一的视频监控平台,整合1200多路视频线路,并在城市管理重点、难点地区合理布点扫除盲区、死角,进一步织密监控网络,开发实景查看、影像捕捉、录像追踪等功能,逐步形成路面督查、空中巡查双重模式,基本实现姑苏区市容市貌24小时全天候监控。

3、实现指挥集群化。建设“智慧城管”PDT系统,实现数字电台集群功能,下含网管调度、录音等子系统,通过建设解放新村、火车站等三个基站,信号可覆盖全区范围98%以上,并外延3~5公里,重点地区信号良好,语音清晰,将适用于重大保障、应急指挥等。 4、实现管理多维度。按照市、区、街道三级平台要求,建立“信息接收—工单建立—工单派遣—工单处置—反馈结果—核查结案—综合考核”等闭环式数字 化城市管理流程。依托智能分析系统,实现自动检测和报警,采集到的现场图片会以事件形式自动形成工单,经审核后下派处理,达到“早发现、快处理、高效率、零错误”的管理维度。 5、实现应用广覆盖。开发智慧城管、社管通、智管通等APP软件,分别面向执法人员、社区工作人员及志愿者、分析决策人员。智慧城管实现监督员“实时上报”,执法队员“主动发现”和“及时处办”,形成了良好的工单高效处置循环。社管通进一步畅通社会公众参与城市管理的渠道,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和维护城市环境的良好局面。智管通运用多种图表清晰直观地展示各项指标,便于城市管理的决策。 二、智慧城管系统建设方案 智慧城管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城市管理新模式,是深入贯彻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的核心要求,是全面加强社会建设、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加快社会治理创新、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要支撑。

智慧城管系统解决方案(智慧城市 智慧城管)

智慧城管建设方案

目录 第1章项目概况 (5) 1.1 项目情况 (5) 1.2 城管局概况 (5) 1.3 项目政策背景 (5) 1.4 项目建设背景 (6) 1.5 现有系统概况 (6) 1.6 项目建设意义 (6) 第2章设计原则和技术原理 (8) 2.1 方案设计原则 (8) 2.2 功能配置原则 (9) 2.3 相关技术原理简单介绍 (9) 第3章用户需求 (10) 3.1 需求梳理 (10) 3.2 建设目标 (11) 3.3 项目建设内容 (11) 第4章方案配置和功能配置 (14) 4.1 平台架构配置 (14) 4.2 硬件终端配置 (14) 4.3 功能元素介绍 (15) 4.4 软件终端配置 (16) 第5章智慧城管可视化平台 (18) 5.1 视频综合管理平台 (18) 5.2 单兵执法子系统 (20) 5.3 执法记录仪子系统 (22) 5.4 执法车取证子系统 (24) 5.5 无线布控球子系统 (26) 5.6 固定点视频监控子系统 (28)

5.7 无人机巡检子系统 (29) 5.8 人脸识别子系统 (32) 第6章智慧城管基础业务系统建设 (32) 6.1 无线数据采集子系统 (32) 6.2 监督受理子系统 (33) 6.3 协同工作子系统 (34) 6.4 综合评价子系统 (35) 6.5 应用维护子系统 (35) 6.6 地理编码子系统 (36) 6.7 基础数据资源管理子系统 (37) 6.8 数据共享与交换子系统 (38) 第7章智慧城管拓展业务系统建设 (41) 7.1 GPS车辆监控管理子系统 (41) 7.2 园林监控管理子系统 (42) 7.3 户外广告管理子系统 (43) 7.4 井盖定位管理子系统 (44) 7.5 路灯智能照明控制子系统 (45) 7.6 噪音监测子系统 (46) 7.7 河涌管理子系统 (47) 7.8 燃气监测子系统 (48) 第8章智慧环卫系统建设 (51) 8.1 环卫设施管理子系统 (51) 8.2 中转站管理子系统 (52) 8.3 环卫车辆监管子系统 (54) 8.4 环卫人员监管子系统 (57) 8.5 作业质量考核子系统 (58) 8.6 环卫场站出入口管理 (61) 8.7 环卫作业车辆视频监控 (6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