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地铁区间隧道过河段施工技术研究
泥水盾构下穿海域段施工安全措施分析

泥水盾构下穿海域段施工安全措施分析摘要:我国沿海城市陆续开展海底地铁隧道建设,相关工程普遍依赖泥水盾构技术,能够有效地域复杂的地质环境,用于辅助施工降低难度。
本文以大连地铁五号线从虎滩新区到后关村的线路建设为例,详细介绍泥水盾构装置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为相关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泥水盾构;海域段施工;安全措施引言大连地铁五号线途径的地貌类型较多,包括海漫滩地貌、冲洪积沟谷、坡残积台地地貌等,对其线路进行横断面分析发现,具有多种岩层,大大提高了施工难度。
泥水盾构装置能够克服多样化的岩层结构条件,并在水下完成施工,但由于水文地质的多样性,泥水盾构的操作安全也受到一定挑战,因此,针对泥水盾构穿海域段施工安全措施的研究十分有必要。
1工程概况大连地铁五号线(M5)从虎滩新区到后关村,线路经过虎滩新区高强度住宅区、解放路住宅片区、劳动公园、青泥洼商业中心、大连火车站、梭鱼湾城市副中心、老甘井子片区、泉水高强度住宅区、后盐交通枢纽等主要功能区。
全长23.8公里,设18座车站,设后关村综合维修基地和虎滩新区停车场。
区间隧道于海湾南岸处风井后,以单洞双线大盾构形式下穿疏港铁路、疏港路,侧穿疏港路军港公寓,下穿黑嘴子码头进入梭鱼湾海湾,于大连船舶重工厂区东侧海域下穿香炉礁航道,在海岸北侧世界公园东侧接入梭鱼湾南站。
2安全措施分析2.1下穿前的准备工作泥水盾构在下穿海域段施工的过程十分复杂,且经过的岩石层种类较多,因此务必优先做好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三项内容:第一,提前做好对外协调。
成立专门的小组,针对产权单位、主管部门以及其他部门做好对接工作,传达目标建设海域的实际情况,获取相关数据和进行海域监测的权限。
第二,实地勘察工作。
完成工作对接后,相关测量班组可根据地面表示到现场进行勘察,详细掌握地上和地下的各类信息,做好隧道位置设置,并结合所获取到的数据进行风险评估。
第三,海上加固工作。
需要对海面和目标洞口进行加固,针对海面的加固为断裂带区域加固,做好止水环建设。
盾构区间下穿城市河流施工技术探讨

盾构区间下穿城市河流施工技术探讨摘要:本文以盾构区间下穿既有河流为风险点,从盾构下穿河流前、下穿过程中、下穿后以及应急预案等方面,探讨了盾构下穿河流施工控制要点,以有效保证盾构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关键词:盾构下穿河流施工1 引言城市地铁已经成为未来城市交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目前城市地铁快速发展,而城市中往往分布有大大小小的河流,不可避免的与城市轨道交通有交集,本文从盾构区间下穿既有河流此类风险为出发点,总结施工控制措施要点,旨在为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2 盾构下穿河流控制措施2.1 盾构下穿前1、施工前,对下穿河流做防洪影响评价,评价可行后,方可进行施工。
2、盾构下穿河流,应安排在非汛期施工,开工期报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施工中接受水行政主管部门的质量监督。
3、盾构下穿河流前做好现状调查,落实沿线护岸桩等河道附属结构与区间隧道位置关系,必要时进行风险评估,以确保工程施工安全。
4、进一步查清过河段的地质条件和覆土厚度、淤泥层厚度,为盾构掘进参数的选取及制定相应的辅助措施提供准确资料。
5、在河流两侧护岸位置布设地表沉降、护岸桩竖向及水平位移测点,在盾构下穿前后加强监测。
6、在盾构下穿河流位置应设置警示牌,提醒此处禁止开挖、抛锚等可能影响区间结构安全的作业。
7、区间下穿河流段地下水丰富,盾构机的密封舱、盾尾密封装置、螺旋输送机等设施均应满足本区间最大埋深处水压要求,以防盾构施工时防水密封不严,发生渗漏水事故。
可采用加强型盾尾刷,螺旋输送机出土口采用双闸门形式。
同时要求盾构机械制造商提供满足密闭性能的具体措施、要求盾构施工单位提供施工中一旦出现涌水漏泥(特别是盾尾处)时的应急预案。
2.2 盾构下穿过程中1、根据前期盾构掘进参数控制与地层位移的关系,确定合理的土压力设定值、排土率及掘进速度等参数。
盾构推进过程中,严格控制和调整盾构机的各项参数(主要有正面土压力、千斤顶顶力及编组、推进速度、刀盘扭矩、排土量、螺旋机转速、同步注浆压力及注浆量等),使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安全、可靠的要求范围内。
城市地铁区间隧道明挖法下穿泄洪河流施工技术

城 市 地铁 区 间隧道 明挖 法 下 穿泄 洪 河流 施 工 技 术
吴 艳 ,于珊珊 ,辛立 民
( 安徽 理工 大学 ,安徽 淮南 2 3 2 0 0 0 )
摘
要 :介绍某在 建地铁 区 间隧道在 不影响 下 穿河流
能条件下 ,完成施工项 目。
的 泄 洪 功 能 的 同 时 ,采 用 明 挖 法 ,对 河 流 进 行 改 道 ,对 河
・
21 4・
I I J 迂材 S i c 帆B i I ( 赢 M n 钯 r
2 0 1 3 年 1 2月
第 2 0 1 3 年 第6 期 3 9卷 总第 1 7 6期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4 0 1 1 . 2 0 1 3 . 0 6 . 0  ̄ e c t .T h i s m e t h o d c a n b e a p p l i e d t o s i mi l a r c a s e s .
Ke y wo r d s : Me t r o; I n t e r v a l T u n n e l ;a t Ri v e r— C r o s s i n g S e c t i o n; Op e n—Cu t Me t h o d
向六车道 。地基 土 的发 育 、分布特 征如 下 :地表 普遍分 布 人工填土 ,以杂填 土为 主 ,往 下依 次为饱 和软 土和软 弱土
( 淤泥质粉质黏土 、软塑 粉质 黏土 ) ,饱 和砂 性 土 ( 包括 粉 土 、砂土 、粉质黏土与砂 土互层 ) , 下伏基 岩为 白垩 系浦 口 组 k 2 p泥岩 、泥质粉砂岩 ,岩面起伏 不大 。 该段水文地质情况 :地 表河 流河道 曲折 ,宽度 1 3 . 6— 2 2 . 5 m,水深 1 . 0 4—1 . 7 5 m。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松散岩类孔
概述区间隧道穿越既有河道施工技术

概述区间隧道穿越既有河道施工技术一、工程概况及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南京地铁10号线D10-TA02主要分为三个站和三个区间,其中三个站分别是:江心洲站、绿博园站以及松花江路站;其中三个区间分别是:绿博园站到江心洲站区间、松花江站到绿博园站区间以及奥体中心站到松花江路站区间。
本课题所研究的区间隧道穿越既有河道施工,位于奥体中心站到松花江站区间,这段区间为明挖区间。
南京地铁十号线TA02标主要以粉土夹粉砂、粉砂层为主,地质条件较差,地下水位较高,给地铁施工带来巨大的困难和挑战。
(二)过向阳河段实施方案采用一跨过河方案即:在区间隧道过向阳河段施工段上,在河堤南侧一次性直接绕行,不与河道内结构施工相互影响。
河道宽度应保持在10m范围内,在施工区域施做双排钢管桩围堰,外扩段施做单排钢板桩进行护坡。
待河道改道完成后,施作河道范围内区间结构。
实施方案的优点如下:一是,可以在枯水期内完成过河段结构,不跨汛期。
二是,向阳河的河道过水断面能够符合相关要求。
三是,满足亚青会前对乐山路、梦都大街恢复交通的要求。
二、穿越向阳河施工(一)向阳河桥拆除施工向阳河一次绕行对于河道本身的改动特别大,因此在东侧需要有一个较大的绕行的区间,这样可以为河道提供符合需求的过水断面。
与此同时,在主干路路段区间内不应该出现河流发生断流的现象,因此向阳河桥的西侧桥面应该予以拆除。
在桥台拆除作业和钻孔灌浆作业施工之前,需要使用钢板桩在桩基承台外围做围堰,在围堰内进行回填土作业,这样做有利于拔桩。
在桥台拆除作业和钻孔灌浆作业施工之后,需要使用水泥土含量在8%左右的砂浆进行回填作业,回填以后的强度应该比周围土地的强度高。
(二)河堤外扩施工结合工程实际,需要进行河堤外扩施工。
在沿着南河堤区间的外围向西20m 的位置开始进行河堤外扩施工,河堤外扩所呈现出来的形状是一个圆弧形,圆弧离河堤最远处的距离不应超过20m;在河道外扩位置,需要进行护坡作业,通常护坡需要采用钢板桩,护坡可以有效提高外扩河道的强度,提高外扩河道抵抗河流冲刷的能力,保证外扩河道在正常情况下经历河水冲刷时不会出现河堤坍塌的现象。
地铁隧道过河过桥施工技术研究

( hn ala i n ier gG opC roai , ee, n u 2 0 2 ,C ia C iaR i ySj E gne n ru op rt n H f A h i 3 0 3 h ) w u i o i n
Absr c : s a c t a t Re e r h pur s s:Th o sr ci n i if u ta d isrs sh h i ae y wh n e c v to fm er u n l po e e c n tu t sd f c l n t ik i i n s ft e x a ain o to t n e o i g c o sn rd e a d fv ri o d ce r s i g b g n e sc n u td. Atp e e t hee i it x e in e t e r i i r s n ,t r s altl e p re c o l an,S ti in fc n odor s ac e O i ssg i a tt e e r h i o h o sr c in tc n lg o tf rt e p r o e o n u n h o sr cin s e y n t e c n t t e h oo y f ri o h u u o p s fe s r g t e c n t to a t . i u f Re e r h c ncu i n Th olwi g m e s r sa e a o t d i r e o e s r o sr cin s ey:t e wae r o l n e s a c o l so s: e flo n a u e r d p e n o d rt n u e c n t to a t u f h tr o fb a k t p i ad o h v rb to ,t e srt m tri re y prc p tto n a v n e,t e b dg e p n e i r d ce t s li n t e f e ot m i h tau wae s d d b e i iain i d a c i h r e r s o s sp e itd wih i 3D e p g a d te s o pe n me ia a ay i me h d, t e u n l en o cn c e e a e o a e s e a e n sr s c u ld u rc l n l ss to h t n e r i fr i g s h m s r c mp r d, a d h n te s c — t fe t f rd e o nd to i e au t d y 3D F pa e i me ef c o b i g fu ain s v l ae b EM . I s o atr t k n t e e t h ws fe a i g h s me s r s t ma a u e , he x
大连某地铁区间隧道初衬全封闭防水施工技术

大连某地铁区间隧道初衬全封闭防水施工技术摘要:地铁隧道水的处理是施工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结合某具体工程,详细阐述了初衬堵漏施工技术,采用该施工方法,成功实现了该隧道的初衬全封闭防水目的,为解决地铁隧道施工的水处理问题积累了新的技术资料。
关键词:地铁区间隧道初衬全封闭防水施工1工程概况某地铁区间隧道穿越的地层为冲-洪积粘土层,残积土质砂岩,为Ⅱ~Ⅲ类围岩,YDK1+163~YDK1+443.5涌水量300m3/d,YDK0+578.4~YDK1+163段隧道涌水量426 m3/d。
基岩裂隙的赋存和运动条件变化较大,含水量、渗透性也变化较大。
确保衬期支护的防水效果是施工中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2初衬堵漏施工围岩与初衬共同作用防水,以防为主、应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初期支护喷射砼设计厚度为100mm~300mm,喷砼为C20,抗渗等级S6,在全、强风化的地层中应向初期支护背后松弛的围岩内压注水泥浆,形成1~2m厚的止水环状帷幕,与初期支护喷砼一同形成第一道防水线,使初期支护能最大限度止水。
施工顺序为:划分防水区域,设置防水止浆帷幕,见图1;注浆先上部,后下部,由面到点,由浅及深;具体为:拱部钻孔→变墙部位钻孔→拱部注浆→隧道回填部分土石方开挖→仰拱部位注浆孔钻设→仰拱初衬破损部位处理→边墙、仰拱部位注浆→初衬集中出水点处理→仰拱部位防水砂浆抹面处理。
具体施工为:对有格栅钢架地段:Ⅱ类围岩地段上下断面为砾岩,全风化的粉砂岩,残积土和粉质粘土,下断面强~中风化岩粉砂岩,多为中等富水区,裂隙呈网状连通,初期支护施工时严格控制砂石质量和配合比。
①在施工区域的端头、富水区(渗漏严重地段)两端、及每100~50m根据情况设置防水分区幕墙,防水幕墙沿隧道环向设置:即沿法线方向设置两环钻孔,孔距1.0m,孔深2.5m。
②钻孔及注浆。
拱部:拱顶及30度法线方向设置钻孔,孔深120cm,纵向孔距2.0~2.5m;边墙:上下断面分界上下各1.0m处钻设孔位,纵向孔距2.0~3.0m,孔深100cm,两侧交错设置;仰拱部位:拱底上50cm处(及拱墙衔接处)设置孔位,孔深60cm,两侧交错设置;预埋注φ32的钢管作为浆管,钢管尾部40mm范围内设置丝扣,装入孔内后采用锚固锚固,待强度达到后安装控制阀准备注浆,见图2,括号外为钻孔编号钻孔顺序,括内为注浆顺序。
地铁盾构隧道过河道施工技术研究

地铁盾构隧道过河道施工技术研究摘要:盾构法施工具有地面作业少、适宜建造深埋隧道、对周围环境影响小、自动化程度高、劳动强度低、施工速度快等优点,盾构施工方法以其独特的施工工艺特点和较高的技术经济优越性,越来越受到建设和施工单位的重视。
本文针对地铁隧道结合现代工程测量新技术,从理论和方法上探讨过河道地铁盾构施工技术。
关键词:地铁;盾构施工;河道;技术引言近年来,为适应城市发展需要和满足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成都市地铁建设不断加快了建设步伐。
由于地铁盾构法隧道施工技术难度大、施工风险高、质量要求高、不可预测因素多因此,施工人员应熟悉和掌握盾构法隧道施工安全监控重点及相应对策,才能真正做到有效地对施工安全和质量进行监控,从而为业主提供优质的工程产品。
一、成都地铁主要地质简况成都盾构隧道穿越的地层主要有粉土、细砂、卵石土(2-8)、密度不一的卵石层(3-8)和风化泥岩(5-2、5-3),以及卵石层与泥岩复合地层等。
卵石地层中的卵石含量50%~85%,卵石粒径从2cm~15cm,局部含漂石,粒径达20cm,充填物为砾石、细砂或中砂;卵石地层富水时自稳差,但失水后具有一定自稳性。
全强风化泥岩(5-2、5-3)呈半岩半土、碎块状,软硬不均,遇水易软化,容易形成“泥饼”。
成都位于岷江水系冲洪积区,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区内地下水季节性变化明显,水位总体呈西北高东南低,沿河一带高,河间阶地中部低的特点。
盾构隧道范围以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居多,渗透系数为18m/d~22m/d,属于富水地层。
二、地铁工程盾构施工技术方法分析(一)、施工前期准备只有在工程施工前期进行充分的筹备,才能满足施工的正常条件。
通常现场的布置以“三通一平”为原则,并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
对于市政工程而言,在开工之前要向相关政府部门提交申请,得到许可以后方可开始施工,在申请中,必须明确规划出土的路线以及材料进场的路线。
在施工场地,测量工作人员必须对装点复测、盾构基座放样等结果及时汇报给相关部门。
大连市中山广场站~胜利广场站区间隧道施工方案

孙晓俐 陈秋 光 王 经
科
大连市中山广场站~ 胜利广场站区间隧道施工方案
( 林理 工 大 学土 木 与 建 筑 工程 学 院 , 西 桂 林 5 10 ) 桂 广 4 0 4
摘 要: 中山 广 场站 ~ 利 广场 站 区 间 隧道 的 周 边 环 境 、 质 条 件 以 及 水 文 地 质 情 况 , 过 方案 必选 , 胜 地 通 工程 采 用 浅埋 暗挖 法 , 系统介 绍 区 间 隧道
型为硫酸盐侵 蚀 , 环境作用等级为 H1 。 3 方 案 比选 地 铁 隧 道 施 工 方 法 主 要 受 工 程 地 质 、 文 水 地 质 、 形 地 貌 、 线 环 境 的要 求 等 因 素 限 制 。 地 沿 施 工 工 艺方 案 选 择 得 当 , 工 机 械 配套 合适 , 施 工 程 往 往 成功 了一 半 。考 虑 到 周 边 建 筑 物 和 地 下 管 线 较 多 ,本 工 程 施 工 场 地 狭 小 ,胜利 广 场 站 1 #风 道 施 工 场 地 只 有 10 m ,#风 道 施 工 场 90 2 地 只 有 10 m ;友 好 街 站 l 道 施 工 场 地 只 30 #风 有 1 0m 2 道 施 工 场 地 只 有 10 m 施 工 80 ,#风 20 ; 场 地 内 只能 布 置 生 产 设 施 ,故采 用 浅 埋 暗挖 法 施 工 是 比较 合 理 的方 案 。
大 连 市 地 铁 一 期 工 程 1 2标 段 包 括 胜 利 0 广 场 、 好 街 两 站 及 中山 广 场 一胜 利 广 场 一友 友 好 街 两 区 间 , 区 间 全 长 1 m。其 中 中 山 广 场 两 K 站 ~胜 利 广 场 站 区 间 线 路 长 约 3 5 9 m, 长度 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3 河道蓄滞水迅速补 充地下水 , . 地层透水性 强, 区间
隧道 面临 灌淹 的风 险
凌水河虽然为季节性 河流 ( 旱季 水量 较少 ) 但受潮 汐影 响 , ,
致使河道水位起伏较 大。河 床 以下 透水性较 强的 及基岩裂 隙水 。孔隙水 主要赋存在卵石 层 中, 基岩裂 隙水 主要赋 海水倒灌河道 , 蓄滞水与 卵石 层具有 较好 的连通 性 , 致使 卵石层 孔 存于 强 风 化 及 中风 化 板 岩 中。勘 察 期 间 稳 定 地 下 水 位 埋 深 卵石层较厚 , 隙水可得到凌水 河 蓄滞 水 的迅速 补充 ( 下 水存 在较 大 的动 水 地 10 8 3 水位 高程 0 3 .0i .0m, n一 . 4m~3 . 2m。地下水 总 的径流 O5 , 同时也 方 向为由北西 向南东 。地下 水 的排 泄途 径 主要是蒸 发 和地 下径 压 )从 而导致区间隧道在穿越卵石层 时面临灌淹 的风险 ,
关键 词 : 地铁 , 区间隧道 , 下穿 , 地下水 中图分类号 :4 5 U 5
文献标识码 : A
1 工程概 况
大连市地铁一期 工程 1 0标 段学 苑 广场 站一 海事 大学 站 区 1 . 桥 间全 长 12 6 m, 4 暗挖 法施工 , 区间 中部设 置施 工竖井 , 竖井至 区 2 1 临桥 隧道 作业 , 桩 安全存 在 风险 凌水一 号桥 隶属 大连 交通 主干道 黄浦 路 , 交通 压力 极大 , 并 间段终 点海事大学站为 4 74 5m, 5 .6 穿越凌水河 , 于不 良地质 软 位 此桥下 还 布设 了数 十条 各种管 线 , 管线 与桥基 础相 弱地 层浅埋段 , 段 落大部 分位 于凌水 河河 道 内, 该 并先 后 近接 河 有重 车行驶 , 联系, 在隧道开挖施 工过 程 中, 如果 给桥 桩基础 带来地 基 承载 力 凌水 一号桥和下穿凌海桥 , 隧道上部土层分布大量 的管线 , 如图 1
大 连 地 铁 区 问 隧 道 过 河 段 施 工 技 术 研 究
钟 国
( 大连地铁有限公司 , 辽宁 大连 16 2 ) 1 1 0
摘
要: 以大连地铁学海 区间过 凌水 河段 隧道为工程背景 , 析 了该段 隧道施 工中存在 的主要风险 因素 , 出了相应 的支 护加强 分 给
和施 工处理 措施 , 以期 为类似 工程提供借鉴。
及缆线 、 隧道塌方 , 出现海 水倒 灌 , 隧道淹没 。
2 2 隧道 穿越 浅埋不 良地质 , . 区间隧道施工安全及管
线安 全存在 风 险
凌水河 区域 为软 弱不 良地层 段 , 上软 下硬 , 隧道开 挖需 要爆
图 1 过河段 位置示意 图
破, 在施工中 , 由于隧道拱 顶部 围岩 自稳 能力 很差 , 超前小 导管注
流 。主要补给来源 为大气降水和径流补给 。 是地铁运营期间 的不稳定 因素 。
2 施 工 中主 要风 险源 分析
3 过 河段施 工 中采取 的主 要措 施
. 本路段 的风险源有凌水一 号桥 ( 桩基 础 )凌 海桥 ( 、 扩大 浅基 3 1 区间隧道 过桥 处理 方案 础) 两个构 造物 , 此段不 良地质 软弱浅埋地层 段 , 中主要包 括砂 其 根据“ 桥梁与 区间 隧道 的空 间位 置关 系 及浅 埋地 质 围岩情 卵石层段及 淤 泥 层段 。隧道 上 方 河底 以下 分布 着 12 0 m 况 ” 0 m, 有针对性地制定保 护方案 。最初设 想采 用双排 lO钢管 桩 8
第3 8卷 第 1 2期
20 12 年I ARC T T E HA HI EC UR
V 13 . 2 0 . 8 No 1
A r 2 1 p. 0 2
・1 91 ・
・
桥 梁
・隧 道
・
文章编 号 :0 9 6 2 (0 2 1 —1 10 10 - 8 5 2 1 )2 0 9 —2
所示 。
工 , 易产生隧道坍 塌 、 极 管线 断裂 和突泥 涌水 灾 害。所 以过 凌水 河段落管线必须采取 措施 , 否则极易造成灾害性 的事故发生 。
失衡 , 则会造成管线 集体 断裂 , 出现 连带 附近 2 2轻轨 发生水 并 0 平位移 , 因此此桥存在 的风 险有 : 降、 沉 路面 开裂 、 危及管线 、 桩基 滑移等 。
浆形成 的拱顶保护壳 体厚度 不足 7 2 , 0(1而且很 难连续 成为 一整 1 1 沿线原始地貌为 剥蚀残 丘及 凌水河 阶地 , 地形 起伏 较大 , 区 体 , 受爆破扰动的影响 , 可能出现 拱顶卵石 层下落 而形 成塌 方, 极 间范围内上覆第 四系人 工堆 积层 、 冲洪 积层 , 伏震旦 系 长岭 子 下 洞 内出现空洞 , 并造成管线断裂 , 即刻 出现 海水倒灌 , 将 已 则 并且
凌海桥 位于隧道右线 之前 , 由于此段 隧 道属 于浅埋 段 , 凌海 桥 台为 重力 式扩大基 础 , 且距离 隧道拱 顶距 离不 会很大 , 桥有 此
通 向海 事大 学的光缆 等很 多线缆 , 隧道拱顶 为强 风化层 、 石层 卵
及淤泥 质粘 土层 不 良地质情况 , 此桥 的风 险有 : 因此 沉降开裂 、 危
组板 岩。
下穿凌水河段工程地质 :
施工隧道全部淹 塌 。因此 , 我部对此 段不 良地层 的风险认 识 为: 塌方 、 海水倒灌 、 隧道 , 淹没 危及施工人员生命安全 。
场地地层 自上而下依次为 : 素填土层 、 泥质粉 质粘土 层 、 淤 卵 石层 、 强风化板岩层 及 中风化 板岩 层 , 而根 据地 质纵 向剖面 图区 间隧道主要穿越淤泥 质粉 质粘 土层 、 卵石 层 、 风化板 岩层 及 中 强 风化板 岩层。 该段水 文地质情况 : 本场 地地 下水按赋存 条件 主要 为孔 隙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