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遗传题解题技巧

生物遗传题解题技巧
生物遗传题解题技巧

遗传规律题解题技巧浅谈

遗传规律是高中生物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是高考的必考点,下面就遗传规律

题解题技巧谈谈粗浅认识。

技巧一:生物性状遗传方式的判断:

准确判断生物性状的遗传方式是解遗传规律题的前提。

1.细胞质遗传、细胞核遗传的判断

[例题]下表为果蝇三个不同的突变品系与野生型正交和反交的实验结果。

组数正交反交

①♀野生型×♂突变型a→野生型♀突变型a×♂野生型→野生型

②♀野生型×♂突变型b→野生型♀突变型b×♂野生型→♀野生型♂突变型 b

③♀野生型×♂突变型c→野生型♀突变型c×♂野生型→突变型 c

试分析回答:

第①组控制果蝇突变型的基因属于遗传;第②组控制果蝇突变型的基因属于

遗传;第③组控制果蝇突变型的基因属于遗传。

分析:生物性状遗传方式的判断,首先是区分生物性状遗传是细胞质遗传还是细胞核

遗传,方法是通过正交和反交实验来判断。如果正交和反交实验结果性状一致且无性

别上的不同,则该生物性状属于细胞核遗传中常染色体遗传;如果正交和反交实验结

果不一致且有性别上的不同,则该生物性状属于细胞核遗传中性染色体遗传;如果正

交和反交实验结果不一致且具有母系遗传的特点,则该生物性状属于细胞质遗传。

答案:细胞核中常染色体细胞核中性染色体细胞质

2.细胞核遗传方式的判断:下面以人类单基因遗传病为例来说明

(1)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的类型及主要特点:

类型特点实例

常染色体隐性①一般隔代发病;②患者男性、女性相等白化病

常染色体显性①代代发病;②患者男性、女性相等多指症

X染色体隐性①一般隔代发病;②患者男性多于女性色盲、血友病

X染色体显性①代代发病;②患者女性多于男性佝偻病

Y染色体遗传病全部男性患病外耳道多毛症

(2)遗传方式的判断方法

1.典型特征

确定显隐性:隐性—父母不患病而孩子患病,即“无中生有为隐性”;

显性—父母患病孩子不患病,即“有中生无为显性”。

[例题1]分析下列遗传图解,判断患病性状的显隐性。

分析:甲、乙是“无中生有为隐性”;丙、丁是“有中生无为显性”。

答案:甲、乙中患病性状是隐性,丙、丁中患病性状是显性。

确定遗传病是常染色体遗传病还是X染色体遗传病

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的判断方法:

类型特点

常染色体隐性无中生有,女儿患病

常染色体显性有中生无,女儿正常

X染色体隐性母患子必患,女患父必患

X染色体显性父患女必患,子患母必患

Y染色体遗传病男性患病

[例题2]分析下列遗传图解,判断患病性状的遗传方式。

分析与答案:甲中的患病性状一定是常染色体隐性;乙中的患病性状可能是常染色

体隐性,也可能是X染色体隐性;丙中的患病性状一定是常染色体显性;丁中的患病

性状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也可能是X染色体显性。

[例题3]根据下图判断:甲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__染色体上,属于__________遗传病;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__染色体上,属于__________遗传病。

分析:对于多代多家庭成员组成的系谱图要认真观察、寻找典型家庭,可以直接得出,也可分步得出。观察图甲,找到第Ⅱ代3、4号家庭,属于典型家庭,“有中生无,女儿正常”,所以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观察乙图,不可能直接得出结论分步判断。找

到第Ⅱ代3、4号家庭,“无中生有为隐性”,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也可能是X染色

体隐性。假如是常染色体隐性,代入题中符合题意;假如是X染色体隐性代入题中,从Ⅰ1、Ⅰ2到Ⅱ2,或从Ⅱ1、Ⅱ2到Ⅲ1不符合题意。所以是常染色体隐性。

答案:甲病的致病基因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乙病的致病基因是常染色体隐性。

2.没有典型性特征:

如果系谱图中不是典型家庭,则按照人类细胞核单基因遗传病的五种类型,任意假设,代入题中。若符合题意,则假设成立;若不符合题意,则假设不成立。

[例题4]分析下列遗传图解,判断遗传病的遗传方式。

甲图分析:观察系谱图没有上述典型特征,任意假设代入题中。假如是常染色体显

性遗传,则符合题意;假如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则符合题意;假如是X染色体显性遗传,则符合题意;假如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则符合题意。其余三请按类似方法自

己分析。

答案:甲图有四种可能方式,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X染色体显性遗传、X染色体隐性遗传。

乙图有四种可能方式,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X染色体显性遗传、X染色体隐性遗传。

丙图有四种可能方式,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X染色体显性遗传、X染色体隐性遗传。

丁图有三种可能方式,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X染色体隐性遗传。技巧二:基因型的推导

1.生物体基因型的推导

[例题]已知眼色基因在X染色体上,眼色基因为A、a,翅长基因在常染色体上,翅

长基因为B、b。两个红眼长翅的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

表现型红眼长翅红眼残翅白眼长翅白眼残翅

雌蝇3100

雄蝇3131

则亲本的基因型是

A.AaX B X b 、AaX B Y B.B bX A X a、BbX A Y

C.AaBb 、AaBb D.AABb 、AaBB

分析:由表现型推导生物基因型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方法是填空式,基本原理是隐性性状一出现其基因型一定是纯合体,显性

性状一出现可能是纯合体,也可能是杂合体,即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另一个基因

是什么,可以由子代或亲代推出。如本题中眼色基因遗传。

第二种方法是比例式,即根据遗传规律的特殊比例直接写出答案,如一对相对性

状自交,后代显隐性之比为 3 : 1 ,

则亲本一定是杂合体;二对相对性状自交,后代之 比为 9 : 3 : 3 : 1 ,则亲本一定是双杂合体。如本题中翅长基因遗传,分离比为

3 : 1 ,

则一定是杂合体。 答案: B

2. 种子、果实基因型的推导

果皮、种皮、胚、胚乳基因型推导原理见下图:

子房壁

果皮

珠被

种皮 子房

卵细胞 受精卵

胚珠

胚囊

极核 受精极核

胚乳

( 2 个)

[ 例题 1] 将基因型为 Aabb 的玉米花粉授粉给基因型 aaBb 的玉米柱头上,母本植株

上所结的种子,其胚乳细胞的基因型是 ( )

、 A AABBB 、 Aaabbb

、 a aaBBB

、 aaaBBb

分析:本题结合植物个体发育考查自由组合定律,要求考生熟悉种子和果实的发育, 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精子的基因型可能是 Ab 、 ab ;卵细胞的基因型可能是

ab 、

aB , 2 个极核的基因型是 aabb 、 a aBB ,精子和极核( 2 个)受精发育成胚乳,所以胚

乳的基因型是 AaaBBb 、 Aaabbb 、 aaabbb 、 aaaBBb 。

答案: BD 。

[ 例题 2] 己知西瓜红瓤( R )对黄瓤( r )为显性。第一年将黄瓤西瓜种子种下,发芽 后用秋水仙素处理,得到四倍体西瓜植株,以该四倍体植株作母本,二倍体纯合红瓤 西瓜为父本进行杂交,并获得三倍体植株,开花后再授以纯合红瓤二倍体西瓜的成熟 花粉,所结无籽西瓜瓤的颜色和基因型分别是(

A. 红瓤, RRr

B. 红瓤, Rrr

C. 红瓤, RRR

D. 黄瓤, rrr

分析:这道题题干较长,考核知识点也较多,解这道题的关键是按照题意一步步往下

做,前一步接后一步。 答案: B

3. 多倍体基因型的推导

[ 例题 3] 基因型为 Aa 的西瓜经秋水仙素处理后与基因型为 Aa 的二倍体西瓜进行杂

交,所得种子中胚的基因型及理论比为

: Aa : aa=1:2:1

B. AA : A a : a a=1:4:1

: AA a : A aa : a aa=1:3:3:1

D. AAA : AA a : A aa : a aa=1:5:5:1 分析:秋水仙素使染色体加倍,基因型为 Aa 的西瓜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四倍体,

其基因型是 AA aa 。 四倍体 AA aa 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是解这道题的关

键。如右图所示,四倍体

AA aa 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结

子 果

实 + 精子 + 精子

中显性纯合子的几率是1/4×1/4×1/4。

答案:C

[例题2]基因型分别为ddEeFF和DdEeff的2种豌豆杂交,在3对等位基因各自独立遗传的条件下,其子代表现型不同于2个亲本的个体数占全部子代的

4 8 8 4

分析:这道题的解题技巧很巧妙,如果你根据题意直接用乘法原理则很容易出错,因

为其子代表现型不同于2个亲本的个体数有很多,稍不注意就会出错。最好的解题方

法是:逆向思维,其子代表现型不同于2个亲本的个体数的比例=1—表现型相同于2

3/×1—1/2×3/4×0=5/8。

个亲本的个体数的比例。即:1—1/2×4

答案:C

[例题3]一对夫妇的子代患遗传病甲的概率是a,不患遗传病甲的概率是b;患遗传病乙的概率是c,不患遗传病乙的概率是d。那么这对夫妇生出的孩子:

(1)正常的概率是。

(2)患甲病的概率是;只患甲病的概率是。

(3)患一种病的概率是。

(4)患两种病的概率是。

分析:正常孩子指既不患甲病也不患乙病,因此正常的概率是bd;患甲病孩子的概率是a;只患甲病孩子指患甲病不患乙病,因此只患甲病的概

率是ad;患一种病是指:患甲病×不患乙病+患乙病×

不患甲病,因此患一种病的概率是ad + bc;应用数量代换

也可以是:1-a c-bd、a + c - 2ac、b + d -2bd。患两种是指

既患甲病又患乙病,因此患两种病的概率是ac。

这道题是概率计算的基础题之一,请看清下面分析:

先做出右图,其中大圆表示整个后代,左小圆表示只患甲病,

右小圆表示只患乙病,则两小圆的交集部分表示患甲、乙两种病(ac),两小圆除去交集部分表示只患甲病(ad)或只患乙病(bc)。患一种病的概率4种表达式的含义。记住这个图及含义,在概率计算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题4]人类的苯丙酮尿症是代谢疾病,由常染色体隐性基因控制。如果群体的发病率是1/10000,表现型正常的个体与苯丙酮尿症患者婚配,生出患苯丙酮尿症小孩的

概率约为。

分析:先算出该地区正常男、女是携带者的可能性

设该地区正常男、女是携带者的可能性为X,

则: P X Aa × X Aa

子代 1/4aa

根据题意:X×X×1/4=1/10000 解之X=1/50

再计算表现型正常的个体与苯丙酮尿症患者婚配,生出患苯丙酮尿症小孩的概率

P aa × 1/50 Aa

子代 1/2aa

患苯丙酮尿症小孩的概率1/50×1/2=1/100

答案:1/100

技巧五:育种问题

[例题1]关于萝卜(2n=18)和甘蓝(2n=18)杂交的叙述,从理论上讲正确的是

A.二者进行体细胞杂交,得到的是不育的四倍体

B.二者进行有性杂交,得到的是可育的二倍体

C.二者进行有性杂交,得到的一定是不育的二倍体

D.二者进行有性杂交,所得个体用秋水仙素处理,得到的是不育的四倍体

分析:本题主要考核学生育种中的可育和不可育问题。二种不同物种的二倍体植物体

细胞杂交,得到的是可育的四倍体;二种不同物种的二倍体植物有性杂交得到的是不

育的二倍体,要想可育必须用秋水仙素处理得到可育的四倍体。

答案:C

[例题2]下面五种不同的育种方法,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A→D方向所示的途径表示、育种方式,A→B-C的途径表示育种方式。这两种育种方式相比较,后者优越

性主要表现在。

(2)B法常用的方法为。

(3)E法所用的原理是

(4)C、F过程最常用的药剂是。

(5)由G、J的过程中涉及到的生物技术有和

分析:在高中阶段涉及的培育新品种的方法主要有: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多倍体育

种、单倍体育种、细胞工程育种(组织培养育种)、基因工程育种(转基因育种)、植物激素育种等。

1、诱变育种

(1)原理:基因突变

(2)方法:用物理因素(如X 射线、γ射线、紫外线、中子、激光、电离辐射等)或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碱基类似物、硫酸二乙脂、秋水仙素等各种化学药剂)或空间诱变育种(用宇宙强辐射、微重力等条件)来处理生物。

(3)发生时期: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间期

(4)优点:能提高变异频率,加速育种进程,可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创造人类需要的变异类型,从中选择培育出优良的生物品种;变异范围广。

(5)缺点:有利变异少,须大量处理材料;诱变的方向和性质不能控制。改良数量性状效果较差,具有盲目性。

(6)举例:青霉素高产菌株、太空椒、高产小麦、“彩色小麦”等

2、杂交育种

(1)原理:基因重组

(2)方法:连续自交,不断选种。(不同个体间杂交产生后代,然后连续自交,筛选所需纯合子)

(3)发生时期:有性生殖的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或四分体时期

(4)优点:使同种生物的不同优良性状集中于同一个个体,具有预见性。

(5)缺点:育种年限长,需连续自交才能选育出需要的优良性状。

(6)举例:矮茎抗锈病小麦等

3、多倍体育种

(1)原理:染色体变异

(2)方法: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3)优点:可培育出自然界中没有的新品种,且培育出的植物器官大,产量高,营养丰富。

(4)缺点:结实率低,发育延迟。

(5)举例:三倍体无子西瓜、八倍体小黑麦

4、单倍体育种

(1)原理:染色体变异

(2)方法: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再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

(3)优点: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加速育种进程。

(4)缺点:技术相当复杂,需与杂交育种结合,其中的花药离体培养过程需要组织培养技术手段的支持,多限于植物。

(5)举例:“京花一号”小麦

5、基因工程育种(转基因育种)

(1)原理:基因重组

(2)方法:基因操作(提取目的基因→与载体结合→导入受体细胞→基因表达→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新品种)

(3)优点:目的性强,可以按照人们的意愿定向改造生物;育种周期短。

(4)缺点:可能会引起生态危机,技术难度大。

(5)举例:“傻瓜水稻”、抗虫棉、固氮水稻、转基因动物(转基因鲤鱼)等

6 、细胞工程育种

7 、植物激素育种 ( 1 )原理: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果实的发育 ( 2 )方法:在未受粉的雌蕊柱头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子房就可以 发育成无子果实。 ( 3 )优点:由于生长素所起的作用是促进果实的发育,并不能导致植物的基因型的 改变,所以该种变异类型是不遗传的。 ( 4 )缺点:该种方法只适用于植物。 ( 5 )举例:无子番茄的培育 答案( 1 )杂交;单倍体;能明显缩短育种期限( 2 )花药离体培养( 2 )基因突变( 4 )

秋水仙素( 5 )基因工程( DNA 拼接技术或 DNA 重组技术或转基因技术) ;植物组织

培养技术。

技巧六:群体遗传与个体遗传问题

[ 例题 1] 基因型为 AaBb( 两对基因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 的个体, 在一次排卵时发

现该卵细胞的基因型为

aB ,则在形成该卵细胞时随之产生的极体的基因型为

A . A

B 、 ab 、 ab B . Ab 、 aB 、 Ab

C . AB 、 aB 、 ab

D . Ab 、 AB 、 ab

答案: B

[ 例题 2] 豚鼠黑色对白色为显性,现有两只杂合黑色豚鼠杂交,若产生 4 只小豚鼠。

这 4 只小豚鼠的颜色可能是: A . 3 黑 1 白

B. 3 白 1 黑

C. 2 黑 2 白

D. 全黑或全白

答案: ABCD

分析:遗传规律中出现的表现型、基因型的比例都是在群体很大时出现,如果群体 数量少则可能出现特殊比例,这是解遗传规律题时要看清的重要内容。

数量少则可能出现特殊比例,这是解遗传规律题时要看清的重要内容。

方式 植物组织培养 植物体细胞杂交 细胞核移植 原理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植物细胞膜的流动性

动物细胞核的全能性 方法

离体的植物器官、 组织或细胞 →愈伤组织→根、 芽→植物体 去掉细胞壁→诱导原生质体 融合→组织培养

核移植→胚胎移植 优点 快速繁殖、培育无病毒植株等

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培育出作物新品种

繁殖优良品种,用于保存濒危 物种,有选择地繁殖某性别的

动物

缺点 技术要求高、培养条件严格 技术复杂, 难度大; 需植物组 织培养等技术

导致生物品系减少,个体生存 能力下降。

举例

试管苗的培育、 培养转基因植

培育 " 番茄马铃薯 " 杂种植株

" 多利 " 羊等克隆动物的培育

综合应用题

[例题]下图是患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和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

请据图回答:

(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

(2)若Ⅱ3和Ⅱ8两者的家庭均无乙病史,则乙病的遗传方式是。(3)Ⅲ11与正常男性结婚,她怀孕后到医院进行遗传咨询,了解到若在妊娠早期对胎

儿脱屑进行检查,可判断后代是否会患这两种病。

Ⅲ11采取下列哪种措施(填序号),原因是。A.染色体数目检测 B.基因检测

C.性别检测 D.无需进行上述检测

(4)若Ⅲ9与Ⅲ12违法结婚,子女中患病的可能性是。

答案:(1)常染色体显性(2)X染色体隐性(3)D因为Ⅲ11的基因型为aaX B X B,与正常男性婚配所生孩子都正常。(4)17/24

高中遗传学解题技巧(课件)

高中遗传学解题技巧 遗传学解题技巧 一、解题原则 1.乘法原理:这一法则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事件同时出现或相继出现的概率是它们各自概率的乘积。做一件事,完成它平要分成n个步骤,第一个步骤又有m1 种不同的方法,第二个步骤又有m2种不同的方法....,第n个步骤又有m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ml·m2…·mn种不同的方法。...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例1】豌豆豆粒从子叶颜色看,有一半是黄色的,有一半是绿色的。从豌豆豆粒充实程度看有一半是饱满的,有一半是皱缩的;如果一个性状并不影响另一性状,那么一粒豌豆同时是黄色和饱满的概率是多少?...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解析]因为黄绿和满皱是两个独立事件,黄或绿的发生并不影响满或皱的出现,所以黄色和饱满这两种性状同时出现的概率是它们各自出现概率的乘积因为豆粒是黄色的概率与豆粒是饱满的概率均为1/2,所以一粒豌豆同时是黄色的和饱满的概率是1/2×1/2=1/4。...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2.加法原理:这一法则是指,如果两个事件是非此即彼的或者相互排斥的,那么出现这一事件或另一事件的概率是两个各自事件的概率之和。做一件事完成它有几类方法,其中第一类办法中有ml种方法,第二类中有m2 种方法... ,第n类中有mn种方法,那么完成这

件事共有N=m1+m2 +mn种不同的方法。...文档交流仅供参 考... 如例1中,一粒豌豆不可能既是黄色又是绿色——如果是黄色就不会是绿色,如果是绿色就不会是黄色,两者是相互排斥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豌豆是黄色或绿色的概率是两个各自事件的概率之和。如果问的是黄色或饱满的豌豆的概率则不能直接用此法则,因为黄色和饱满可以同时存在于一个豌豆中也就是说黄色和饱满不是相互排斥的。...文档交 流仅供参考... 3.分离定律中的六个定值 1.杂合体自交: Aa×Aa→子代基因型及比例:1AA:2Aa:1aa,表现型比例:3:1。 2.测交: Aa×aa→子代基因型及比例;1Aa:1aa,表现型比例:1:l。 3.纯合体杂交: AA×aa→子代基因型及比例Aa全显。 4.显性纯合体自交; AA×AA→子代基因型及比例AA全显。 5.显性纯合体和杂合体杂交: AA×AA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1AA:1Aa,全显。 6.隐性纯合体自交: aa×aa→子代基因型及比例:aa,全隐。 单从一对基因的差异来看,即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组合情况,不外乎就是六种组合方式,亲子代之间的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可总结如下表。(A表示显性性状a表示隐性性

遗传实验设计及解题方法归纳(超实用)

遗传实验设计 一、显、隐性性状判断 二、纯合子和杂合子的判断 三、基因位置的确定 四、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的判断 五、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的判断 六、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判断 一、显、隐性性状判断 1、相同性状个体杂交:(使用条件:一个自然繁殖的种群中,显隐性基因的基因频率相等) (1)实验设计:选多对相同性状的雌雄个体杂交(植物则自交)。 (2)结果预测及结论: ①若子代中出现性状分离,则所选亲本性状为显性; ②若子代只有一种表现型且与亲本表现型相同,则所选亲本性状为隐性。 例1、已知牛的有角与无角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与a控制。在自由放养多年的一群牛中(无角的基因频率与有角的基因频率相等),随机选出1头无角公牛和6头有角母牛分别交配,每头母牛只产了1头小牛。在6头小牛中,3头有角,3头无角。(1)根据上述结果能否确定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请简要说明推断过程。 ⑵为了确定有角与无角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用上述自由放养的牛群(假设无突变发生)为实验材料,再进行新的杂交实验,应该怎样进行?(简要写出杂交组合、预期结果并得出结论) 例1;答案:(1)不能确定。(2分)①假设无角为显性,则公牛的基因型为Aa,6头母牛的基因型都为aa,每个交配组合的后代或为有角或为无角,概率各占1/2,6个组合后代合计会出现3头无角小牛,3头有角小牛。(5分)②假设有角为显性,则公牛的基因型为aa,6头母牛可能有两种基因型,即AA和Aa。AA的后代均为有角。Aa的后代或为无角或为有角,概率各占1/2,由于配子的随机结合及后代数量少,实际分离比例可能偏离1/2。所以,只要母牛中具有Aa基因型的头数大于或等于3头,那么6个组合后代合计也会出现3头无角小牛,3头有角小牛。(7分)综合上述分析,不能确定有角为显性,还是无角为显性。(1分)(2)从牛群中选择多对有角牛与有角牛杂交(有角牛X有角牛)。如果后代出现无角小牛,则有角为显性,无角为隐性;如果后代全部为有角小牛,则无角为显性,有角为隐性。(6分)

(完整word版)高中生物_遗传系谱图解题技巧

遗传系谱图解题技巧 遗传系谱图是高中生物的重点也是难点,在高中生物教材中占据重要地位,在高考或会考中占有一席之地。遗传系谱图主要考查学生两个内容,一是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判断,二是计算生患病或健康子女的概率,本文主要阐述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判断。 要快速确定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学生首先要有意识地熟记常见的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如“白化病”“先天性聋哑”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多指”“并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血友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抗维生素D 佝偻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其次要熟记有关口诀,如 “无中生有是隐性,有中生无是显性”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父母有病,女儿无病”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父母无病,女儿有病” “伴X显性遗传病:父病女必病,子病母必病” “伴X隐性遗传病:母病子必病,女病父必病” “伴Y遗传病:父病子必病,传男不传女” “线粒体遗传病:母病子女全病” 在此基础上,学生只要“一看、二找、三观察”,就能快速确定遗传病的遗传方式。 一看,看什么?看题干。如果题干中已告之自己熟悉的遗传病,如“色盲”,“白化病”等,则立即作出相应的判断。 二找,找什么?一找如下片段 (a) (b) (c) (d) 只要系谱图中出现如图a、b的情形,即可判断该病为隐性遗传病,即“无中生有是隐性”;若出现如图c、d的情形即可判断该病为显性遗传病,即“有中生无是显性”。并且只要系谱图中出现如图b的情形即可判断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即“父母无病,女儿有病”;若出现如图d的情形即可判断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即“父母有病,女儿无病”。若系谱图中只出现图a 情形,只能判断为隐性遗传病,若出现图c 情形,只能判断为显性遗传病,而不能判断该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性染色体上,此时还需寻找如下片段即“二找”: (1) (2) (3) (4) 如谱图中出现上述{1}{2}片段,则排除伴X隐性遗传,因为“伴X隐性遗传病:母病子必病,女病父必病”,而图中且是“母病子不病,女病父不病”,判断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谱图中出现上述{3}{4}片段,则排除伴X显性遗传,因为“伴X显性遗传病:父病女必病,子病母必病”,图中且是“父病女不病,子病母不病”,判断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三观察:一观察谱图中是否出现男性全患病,女性不患病的情形,若有则最有可能为伴Y遗传病,因为“父病子必病,传男不传女”。二观察谱图中是否出现女性患者的子女全患病,若有则最有可能为线粒体遗传病,因为“母病子女全病”。三观察谱图中该病在代与代之间若呈连续遗传,则最有可能为显性遗传,如患者性别无差异,则为常染色体,如患者女多于男,则在X染色体上;若该病隔代遗传,则最有可能为隐性遗传,如患者性别无差异,则为常染色体,如患者男多于女,则在X 染色体上 *【例1】观察遗传系谱图,分析其遗传类型并回答问题:

生物遗传题解题技巧

遗传规律题解题技巧浅谈 遗传规律是高中生物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容,是高考的必考点,下面就遗传规律题解题技巧谈谈粗浅认识。 技巧一:生物性状遗传方式的判断: 准确判断生物性状的遗传方式是解遗传规律题的前提。 1.细胞质遗传、细胞核遗传的判断 [例题]下表为果蝇三个不同的突变品系与野生型正交和反交的实验结果。 第①组控制果蝇突变型的基因属于遗传;第②组控制果蝇突变型的基因属于遗传;第③组控制果蝇突变型的基因属于遗传。 分析:生物性状遗传方式的判断,首先是区分生物性状遗传是细胞质遗传还是细胞核遗传,方法是通过正交和反交实验来判断。如果正交和反交实验结果性状一致且无性别上的不同,则该生物性状属于细胞核遗传中常染色体遗传;如果正交和反交实验结果不一致且有性别上的不同,则该生物性状属于细胞核遗传中性染色体遗传;如果正交和反交实验结果不一致且具有母系遗传的特点,则该生物性状属于细胞质遗传。答案:细胞核中常染色体细胞核中性染色体细胞质 2.细胞核遗传方式的判断:下面以人类单基因遗传病为例来说明 1.典型特征

1.1确定显隐性:隐性—父母不患病而孩子患病,即“无中生有为隐性”; 显性—父母患病孩子不患病,即“有中生无为显性”。 [例题1]分析下列遗传图解,判断患病性状的显隐性。 分析:甲、乙是“无中生有为隐性”;丙、丁是“有中生无为显性”。 答案:甲、乙中患病性状是隐性,丙、丁中患病性状是显性。 1.2确定遗传病是常染色体遗传病还是X染色体遗传病 类型特点 常染色体隐性无中生有,女儿患病 常染色体显性有中生无,女儿正常 X染色体隐性母患子必患,女患父必患 X染色体显性父患女必患,子患母必患 Y染色体遗传病男性患病 分析与答案:甲中的患病性状一定是常染色体隐性;乙中的患病性状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也可能是X染色体隐性;丙中的患病性状一定是常染色体显性;丁中的患病性状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也可能是X染色体显性。 [例题3] 根据下图判断:甲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__染色体上,属于__________遗传病;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__染色体上,属于__________遗传病。

2020年北京高考高三生物专题复习:遗传家族图谱和遗传实验快速解题技巧含答案

秒杀遗传系谱图的极速判定法 在近几年高考理综全国卷的生物试题中,遗传系谱图的判定、亲子代基因型的推断及遗传概率的计算。其中遗传图谱分析是高考命题的热点,考查的知识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显性或隐性性状遗传的判定:二是常染色体或性染色体遗传的 判定:三是亲子代表现型或基因型的确定;四是遗传病发生几率的分析及预测。 以下是极速判断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遗传方法 一、口诀速判法: 1、找三人速判隐:双无生有为隐性,先管基因后管病;(从隐性入手,此隐性可以是患病也可以是正常,即显性病也从隐性的表现型正常入手)。第二个图可以不管,即白色正常的也是双无生有为隐性。 2、看孩子分常伴:女隐为常百分百;男隐为伴父有话(有条件);(即父母为显女孩隐一定为常,男孩隐则常伴两难分,若伴其父定有话(条件),男隐若伴父显必不携带。)。 3、假设法:女隐父(或)子显不为伴(反过来就是“女隐伴性,其父子必致病”,也即X 隐“母病外公和子必病”)。 【解析】: 1、若女儿为X隐性,若其2条X染色体都携带有隐性基因,则其父子不可能为显性。 2、如果儿子为隐性则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两种情况都可以;只有其父不是携带者,才是伴X隐性;故题目一定要有一句话“其父不是携带者或者不带致病基因等(子不算)”; 3、如果没有三个人可以定“双无生有为隐性”,则假设女孩为隐性,其父或子若显不为伴。显性病也从正常的女隐入手。 (一)、直解法:“女隐为常百分百”题都不用看!直接看图;“男隐为伴父有话”,题目一定要有一句话“其父不是携带者或者不带致病基因等(子不算)”;图大都不用看,有这句话基本是伴X遗传。 例、(2014广东28)图是某家系甲、乙、丙三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其基因分别用A、a,B、b和D、d表示。甲病是伴性遗传病,Ⅱ7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在不考虑家系内发生新的基因突变的情况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甲病的遗传方式是,乙病的遗传方式是,丙病的遗传方式是,Ⅱ6的基因型是。 ⑵Ⅲ13患两种遗传病的原因是。

生物必修2伴性遗传的解题技巧

高二生物辅导——伴性遗传的解题技巧 一、两大遗传定律的练习题 1、番茄红果(A)对黄果(a)是显性,圆形果(R)对长形果(r)是显性,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用红圆果和黄长果的番茄植株杂交,所后代性状回答: (1)若后代全是结红圆果的植株,则两亲本的基因型是。 (2)若后代全是结红圆果和红长果的植株,且数量大致相等,则两亲本的基因型是。 (3)若后代全是结红圆果和黄圆果的植株,且数量大致相等,则两亲本的基因型是。 (4)若后代全是结红圆果、红长果、黄圆果、黄长果的植株,且数量大致相等,则两亲本的基因型是。 2、某农场饲养的羊群中有黑、白两种毛色,比例近1:3。已知毛色受一对基因A、a控制。某牧民让两只白色羊交配,后代中出现一只黑色小羊。请回答: (1)该遗传中,色为显性。 (2)若判断一只白色公羊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方法可有以上两种,请完成鉴定方案: ①;②;③; ④;⑤;⑥。(3)请画出第一方案的遗传图解。

二、重点知识整理 1、一条染色体上有________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__________排列。 2、人的性别决定方式是________。男性体细胞染色体组成是:____________________;女性体细胞染色体组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男性精子染色体组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女性卵细胞染色体组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红绿色盲是由________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b)控制,Y染色体上_______这种基因. 4、正常色觉男性的基因型写作:_______,红绿色盲男性的基因型写作:_____;正常色觉女性的基因型写作:_______;红绿色盲女性的基因型写作:_________。 5、红绿色盲的遗传特点:患者中____性多于_____性;多有________现象。女性若患病,其______、______必患病。 6、凡由细胞组成的生物,其遗传物质是_______;有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_______,也有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_______。 三、伴性遗传的解题技巧 ⑴仔细审题,明确或判断显隐性; 规律: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亲本杂交,若后代只表现一种性状,则该性状为显性; 双亲都没有的性状在子一代出现,则新出现性状为隐性性状; 双亲都具有的性状未在子一代出现,则原有性状为显性性状。 ⑵确定所研究基因的位置(常染色体、X染色体,伴Y遗传略): 步骤:先假设所研究基因在X染色体上,代入题目,若符合则假设成立;否则位于常染色 体上。 *在已经确定的隐性遗传中,双亲都正常,有女儿患病,一定 ..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在已经确定的显性遗传中:双亲都有病,有女儿表现正常,一定 ..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伴X隐性遗传的规律性现象:母患子必患,女患父必患; 伴X显性遗传的规律性现象:父患女必患,子患母必患。 常染色体隐性常或X染色体隐性常染色体显性常或X染色体显性 遗传口诀: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找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找男病,男病女正非伴性。 ⑶根据题意初步写出亲本、子代基因型,显性性状须留空、隐性性状必纯合(伴性遗传男性

高中遗传学解题技巧

遗传学解题技巧 一、解题原则 1.乘法原理:这一法则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事件同时出现或相继出现的概率是它们各自概率的乘积。做一件事,完成它平要分成n个步骤,第一个步骤又有m1 种不同的方法,第二个步骤又有m2种不同的方法....,第n个步骤又有m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ml·m2…·mn种不同的方法。 【例1】豌豆豆粒从子叶颜色看,有一半是黄色的,有一半是绿色的。从豌豆豆粒充实程度看有一半是饱满的,有一半是皱缩的;如果一个性状并不影响另一性状,那么一粒豌豆同时是黄色和饱满的概率是多少? [解析]因为黄绿和满皱是两个独立事件,黄或绿的发生并不影响满或皱的出现,所以黄色和饱满这两种性状同时出现的概率是它们各自出现概率的乘积因为豆粒是黄色的概率与豆粒是饱满的概率均为1/2,所以一粒豌豆同时是黄色的和饱满的概率是1/2×1/2=1/4。 2.加法原理:这一法则是指,如果两个事件是非此即彼的或者相互排斥的,那么出现这一事件或另一事件的概率是两个各自事件的概率之和。做一件事完成它有几类方法,其中第一类办法中有ml种方法,第二类中有m2 种方法... ,第n 类中有mn种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m1+m2 +mn种不同的方法。 如例1中,一粒豌豆不可能既是黄色又是绿色——如果是黄色就不会是绿色,如果是绿色就不会是黄色,两者是相互排斥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豌豆是黄色或绿色的概率是两个各自事件的概率之和。如果问的是黄色或饱满的豌豆的概率则不能直接用此法则,因为黄色和饱满可以同时存在于一个豌豆中也就是说黄色和饱满不是相互排斥的。 3.分离定律中的六个定值 1.杂合体自交: Aa×Aa→子代基因型及比例:1AA:2Aa:1aa,表现型比例:3:1。 2.测交: Aa×aa→子代基因型及比例;1Aa:1aa,表现型比例:1:l。 3.纯合体杂交: AA×aa→子代基因型及比例Aa全显。 4.显性纯合体自交; AA×AA→子代基因型及比例AA全显。 5.显性纯合体和杂合体杂交: AA×AA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1AA:1Aa,全显。

遗传的基本规律解题方法

遗传的基本规律专题复习 一、考纲考频 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Ⅱ(5年2考) 2.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Ⅱ(5年26考) 3.伴性遗传Ⅱ(5年9考) 4.人类遗传病的类型Ⅰ(5年3考) 二、考查特点 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主要考查假说—演绎法中的实验现象、假说内容和演绎推理内容。 2.遗传规律:考查显隐性性状的判断、基因型的推断、遗传概率的分析,考查对两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结果的灵活运 用。试题主要以非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选择题中也有涉及。 3.人类遗传病:考查伴性遗传的特点和遗传方式的判断。通过遗传系谱分析考查常染色体遗传与伴性遗传的不同。 三、解题思路 (一)孟德尔遗传定律常考的特殊分离比: (1)、一对相对性状。 ①2∶1→显性或隐性纯合致死。②1∶2∶1→基因型不同表现型也不同。 练习: (2015·全国卷Ⅰ)假设某果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相等,且对于A和a这对等位基因来说只有Aa一种基因型。回 答下列问题: (1)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则该果蝇种群中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为。理论上,该果蝇 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Aa和aa的数量比为,A基因频率为。 (2)若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的实验结果是第一代中只有Aa和aa两种基因型,且比例为2∶1,则对该结果最合理 的解释是。根据这一解释,第一代再随机交配,第二代中Aa和aa基因型个体数量的比例应 为。 (2)、巧用“合并同类项”推算自由组合特殊比例(基因互作)。 ①9∶6∶1→9∶(3+3)∶1 ②12∶3∶1→(9+3)∶3∶1 ③9∶4∶3→9∶(3+1)∶3 ④15∶1→(9+3+3)∶1 ⑤9∶7→9∶(3+3+1) ⑥13∶3→(9+3+1)∶3 ⑦10∶6→(9+1)∶(3+3) 上述各特殊分离比的共性是总组合数为“16”,其基因型比例不变,即A_B_(9)∶A_bb(3)∶aaB_(3)∶aabb(1),只 是性状分离比改变。 练习: (2015·福建高考)鳟鱼的眼球颜色和体表颜色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现以红眼黄体鳟鱼和黑眼黑 体鳟鱼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正交和反交结果相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 (1)在鳟鱼体表颜色性状中,显性性状是。亲本中的红眼黄体鳟鱼的基因型是。 (2)已知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理论上F2还应该出现性状的个体,但实际并 未出现,推测其原因可能是基因型为的个体本应该表现出该性状,却表现出黑眼黑体的性状。 (3)为验证(2)中的推测,用亲本中的红眼黄体个体分别与F2中黑眼黑体个体杂交,统计每一个杂交组合的后代 性状及比例。只要其中有一个杂交组合的后代,则该推测成立。 (4)三倍体黑眼黄体鳟鱼具有优良的品质。科研人员以亲本中的黑眼黑体鳟鱼为父本,以亲本中的红眼黄体鳟 鱼为母本,进行人工授精。用热休克法抑制受精后的次级卵母细胞排出极体,受精卵最终发育成三倍体黑眼黄体鳟

高中生物必修2 生物遗传题类型和解题技巧

遗传规律有关题型及解题方法 遗传规律是高中生物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是高考的必考点,下面就遗传规律的有关题型及解题技巧进行简单的认识。 类型一:显、隐性的判断: 1、判断方法 ②杂交:两个相对性状的个体杂交,F1所表现出来的性状则为显性性状。 ②性状分离: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F1出现性状分离,则分离出的性状为隐性性状,原性状为显性性状; ③随机交配的群体中,显性性状多于隐性性状; ④分析遗传系谱图时,双亲正常生出患病孩子,则为隐性(无中生有为隐性);双亲患病生出正常孩子,则为显性(有中生无为显性) ⑤假设推导:假设某表型为显性,按题干给出的杂交组合逐代推导,看是否符合;再设该表型为隐性,推导,看是否符合;最后做出判断; 2、设计杂交实验判断显隐性 类型二、纯合子、杂合子的判断: 1、测交:用待测个体和隐性纯合子进行杂交,观察后代表现型及比例。若只有一种 表型出现,则为纯合子(体);若出现两种比例相同的表现型,则为杂合体; 2、自交:让待测个体进行自交,观察后代表现型及比例。若出现性状分离,则为杂合子;不出现(或者稳定遗传),则为纯合子; 注意:若是动物实验材料,材料适合的时候选择测交;若是植物实验材料,适合的方法是测交和自交,但是最简单的方法为自交; 类型三、自交和自由(随机)交配的相关计算: 1、自交:指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生物个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自交时一定要看清楚题目问的是第几代,然后利用图解逐代进行计算,如图

2、自由交配(随机交配):自由交配强调的是群体中所有个体进行随机交配,以基因型为23AA 、13 Aa 的动物群体为例,进行随机交配的情况 如 ???23AA 13Aa ♂ × ♀??? 23AA 13Aa 欲计算自由交配后代基因型、表现型的概率,有以下几种解法: 解法一 自由交配方式(四种)展开后再合并: (1)♀23AA ×♂23AA →49 AA (2)♀23AA ×♂13Aa →19AA +19 Aa (3)♀13Aa ×♂23AA →19AA +19 Aa (4)♀13Aa ×♂13Aa →136AA +118Aa +136 aa 合并后,基因型为2536AA 、1036Aa 、136aa ,表现型为3536A_、136 aa 。 解法二 利用配子法推算:已知群体基因型23AA 、13 Aa ,不难得出A 、a 的5/6、1/6 配子♂ ♀ 5/6A 1/6a 5/6a 1/6a

生物遗传学解题技巧

★精品文档★ 生物遗传学解题技巧 遗传学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的核心内容,课本内容 讲得通俗易懂,但学生做题时却经常感觉迷糊,有挫败感,没有学习信心,一到考试时,就考不了高分,直接影响了将来的高考成绩。以下是生物遗传学解题技巧,欢迎阅读。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度,缩 小范围。限定(主语、条件、要求、特征等)。 例1、(2007天津卷理综卷第4题)下图表示玉米种子的形成和萌发过程。据图分析正确的叙述是() A.①与③细胞的基因型可能不同 B.①结构由胚芽、胚轴、胚根和胚柄四部分构成 C.②结构会出现在所有被子植物的成熟种子中 D.④过程的初期需要添加必需矿质元素 解析:读第一遍,明白①、②、③、④所表示的意思, ①代表胚,②代表胚乳,③代表珠被,④代表种子的形成和萌发。如果我们不读第二遍,在考场紧张的气氛中,一般不太明白题意。读第二遍,明白答案的四个选项是对①、②、 ③、④所表示的意思的表述。B选项,没有胚柄,而应该是子叶;C选项,胚乳只出现单子叶植物成熟种子中;D选项, ④过程的初期主要是种子的萌发,这个时候种子不能吸收利用矿质元素;A选项,①存在于受精作用中,基因型由精子和卵细胞组合而

来,③的基因型直接来自于亲本,可能不同。 ★精品文档★ 答案:A 技巧诠释:有些选择题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一点,读第一遍一般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在结合答案选项,就能比较准确地明确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错误” 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2008四川理综卷第3题)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稳定性下降D。一块牧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解析:一般地说,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单纯,营养结构越简单,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小,抵抗力稳定性就越低。相反,生态系统中各个营养级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大,抵 抗力稳定性就越高。抵抗力稳定性 ★精品文档★

遗传推理题的解题方法(1)

遗传推理题的解题方法 一、解题的基本方法 1. 解法1——已知表现型求基因型是最基本的题型 (1)从子代开始,从隐性纯合体开始。 (2)表现型为隐性性状的个体,一定是纯合体,基因型可直接写出。 (3)表现型为显性性状的个体,既可能的纯合体,也可能是杂合体,需先写出基因型通式,再依据该个体的亲代和子代的表现型(或基因型),写出其余部分。 (4)求亲代的基因型,先依据亲代的表现型,写出基因式;再依据子代的表现型及其分离比,完成基因型的书写。 例题1:幼儿黑蒙性白痴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病。这是一种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遗传病。试问: (1) 如两个正常的双亲生了一个患此病的女儿和一个正常的儿子,那么这个儿子携带此隐性基因的概率是。 (2) 这个儿子与一个正常女人结婚,他们生的第一个孩子患有此病,那么第二个孩子患此病的概率是。 2. 解法2——用分离定律求解遗传应用题 在孟德尔定律中,分离定律是最基本的遗传规律。因此,属于自由组合规律的遗传题,都可以用分离规律求解。即涉及到两对(或更多对)等位基因的遗传,只要各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便可一对一对地先拆开进行分析,再综合起来。即逐对分析、各个击破、有序组合。 例题2 鸡的羽腿(F)对光腿(f)是显性,豌豆冠(E)对单冠(e)是显性,这两对等位基因均按自由组合规律遗传。现有A和B两只公鸡,C和D两只母鸡,均为羽腿豌豆冠,它们交配产生的后代性状如下: ① C×A→羽腿豌豆冠 ② D×A→羽腿豌豆冠 ③ C×B→羽腿豌豆冠和光腿豌豆冠 ④ D×B→羽腿豌豆冠和羽腿单冠 (1)这四只鸡的基因型分别为:A 、B 、C 、D 。 (2)D×B交配后代中,羽腿单冠鸡的基因型为;C×B交配后代中,光腿豌豆冠鸡的基因型为。 答案:(1)A FFEE、 B FfEe、C FfEE、 D FFEe (2)Ffee,FFee;ffEE,ffEe 3. 解法3——系谱分析的简要方法 寻求两个关系:(1)基因的显隐关系;(2)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找准两个开始:(1)从子代开始;(2)从隐性个体开始

遗传系谱图类题目的解题方法

遗传系谱图类题目的解题方法 主要考察遗传方式的判定(主要是常显、常隐、伴X显和伴X隐)、亲子代基因型的推导,纯合子杂合子概率和某遗传病概率的计算(包括一种病、两种病、患病或不患病等多种情况)。 一、常见的遗传方式 常见单基因遗传病、患病正常基因型、遗传方式及特点(用A—a表示相关基因) 二、解题步骤: 1、判断致病基因的显影性: 尝试在系谱图中查寻是否存在如下片段: 图a、b的组合可判断该病为隐性遗传病,归纳为“无中生有为隐性”; 图c、d的组合可判断该病为显性遗传病,归纳为“有中生无为显性”。 【典例1】下图是具有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 问题:(1)甲病是致病基因位于____染色体上的___性遗传病; (2)乙病是致病基因位于____染色体上的___性遗传病。 解析:甲病遗传方式的判断 观察右系谱图可知,I-1、I-2均患甲病,而他们的子代II-5、II-6 都不患甲病,联系口诀“有中生无为显性”,可判断甲病为显性遗传 病。 解析:乙病遗传方式的判断

观察右系谱图可知,I-1、I-2均患不患乙病,而他们的子代II-4患乙病,联系口诀“无中生有为隐性”,可判断乙病为隐性遗传病。 2、判断患病基因在什么染色体上常采用假设反证法。 假设1:在常染色体上,用具体基因型(无中生有隐、有中生无显)代进去,推导。若理论上的基因型和该个体实际表现性一致,则为该种遗传方式,若出现矛盾,则不是。 假设2:在X染色体上,用具体基因型代(无中生有隐、有中生无显)进去,推导。若理论上的基因型和该个体实际表现性一致,则为该种遗传方式,若出现矛盾,则不是。 补充结论: ①无中生有为隐性,若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有任何一个正常可排除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②有中生无为显性,若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儿有任何一个正常可排除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③系谱中只有男性患者,且男患儿必患——可能是伴Y遗传,否则必不是; 【典例2】请判断下图1、2某病的遗传方式: 变式训练-2-1:请判断下图中某病的遗传方式: 3、推到相关个体的基因型 常采用隐性突破法,即先将隐性个体(可能是患者或正常个体)的基因型(aa或X a X a或X a Y)写出,然后根据个体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将对应亲本或子代的基因型写出。有时候可能某个体的基因型有两种可能,那么就要将两种可能都写出来,并且要求出没种基因型出现的概率。 【典例2】请写出下图中每个个体的基因型 1、据前两步可得出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2、找到患病个体II-5、III-6,直接写出其基因型为aa 3、根据II-5的aa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可确定I-1、 I-2个含有一个a,又因为I-1、I-2均表现为正常,可确定他们 各含有一个A。所以,I-1、I-2的基因型一定为Aa。 4、同理,III-6患病,可推出II-3、II-4的金隐性也一定为Aa。 5、III-7为II-3、II-4的儿子,根据双亲的基因型均为Aa,且 表现为正常。可确定其基因型为1/3A和2/3Aa。

高中生物遗传题解题技巧

高中生物遗传题解题技巧 只要做会这一题你就OK了 附答案 小鼠是遗传学研究的常用实验材料,弯曲尾( B )对正常尾( b )显性。遗传学家针对小鼠的尾形进行了相应的遗传实验 实验一: 父本弯曲尾 母本正常尾 子一代 弯曲尾(♀)∶正常尾(♂)=1 ∶ 1 实验二: 遗传学家将一个DNA片段导入到子一代弯曲尾雌鼠的体细胞中,通过克隆技术获得一只转基因正常尾小鼠。 (说明:①插入的DNA片段本身不控制具体的性状;小鼠体内存在该DNA 片段,B 不表达,b 基因的表达不受影响;②若小鼠的受精卵无控制尾形的基因(B 、 b ),将导致胚胎致死。) 请回答: (1 )控制小鼠尾形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 染色体上。 ( 2 )培育该转基因小鼠,需运用____________ 技术将含有外源DNA 的体细胞核与_____________ 融合形成重组细胞,经胚胎体外培养到早期胚胎再移植到___________ (填“已配种”或“未配种”)的代孕雌鼠的输卵管或子宫角。 (3 )遗传学家认为该DNA 片段插入到小鼠染色体上的位置有 4 种可能(见下图)。为确定具体的插入位置,进行了相应的杂交实验。(不考虑交叉互换) 实验方案:让该转基因正常尾小鼠与非转基因正常尾雄性小鼠杂交,统计子代的表现型种类及比例。 结果与结论: ①若子代正常尾雌鼠:弯曲尾雌鼠:正常尾雄鼠:弯曲尾雄鼠=1:1:1:1 ,则该DNA 片段的插入位置属于第1种可能性; ②若子代____________ ,则该DNA 片段的插入位置属于第2 种可能性。 ③若子代____________ ,则该DNA 片段的插入位置属于第3 种可能性;

生物遗传题类型及解题技巧

遗传规律有关题型及解题方法 遗传规律就是高中生物学中的重点与难点内容,就是高考的必考点,下面就遗传规律的有关题型及解题技巧进行简单的认识。 类型一:显、隐性的判断: 1、判断方法 ②杂交:两个相对性状的个体杂交,F1所表现出来的性状则为显性性状。 ②性状分离: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F1出现性状分离,则分离出的性状为隐性性状,原性状为显性性状; ③随机交配的群体中,显性性状多于隐性性状; ④分析遗传系谱图时,双亲正常生出患病孩子,则为隐性(无中生有为隐性);双亲患病生出正常孩子,则为显性(有中生无为显性) ⑤假设推导:假设某表型为显性,按题干给出的杂交组合逐代推导,瞧就是否符合;再设该表型为隐性,推导,瞧就是否符合;最后做出判断; 2、设计杂交实验判断显隐性 类型二、纯合子、杂合子的判断: 1、测交:用待测个体与隐性纯合子进行杂交,观察后代表现型及比例。若只有一种表型 出现,则为纯合子(体);若出现两种比例相同的表现型,则为杂合体; 2、自交:让待测个体进行自交,观察后代表现型及比例。若出现性状分离,则为杂合子;不出现(或者稳定遗传),则为纯合子; 注意:若就是动物实验材料,材料适合的时候选择测交;若就是植物实验材料,适合的方法就是测交与自交,但就是最简单的方法为自交; 类型三、自交与自由(随机)交配的相关计算: 1、自交:指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生物个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自交时一定要瞧清楚题目问的就是第几代,然后利用图解逐代进行计算,如图

2、自由交配(随机交配):自由交配强调的就是群体中所有个体进行随机交配,以基因型为23AA 、13 Aa 的动物群体为例,进行随机交配的情况 如 ???23AA 13Aa ♂ × ♀??? 23AA 13Aa 欲计算自由交配后代基因型、表现型的概率,有以下几种解法: 解法一 自由交配方式(四种)展开后再合并: (1)♀23AA ×♂23AA →49 AA (2)♀23AA ×♂13Aa →19AA +19 Aa (3)♀13Aa ×♂23AA →19AA +19 Aa (4)♀13Aa ×♂13Aa →136AA +118Aa +136 aa 合并后,基因型为2536AA 、1036Aa 、136aa,表现型为3536A_、136 aa 。 解法二 利用配子法推算:已知群体基因型23AA 、13 Aa,不难得出A 、a 的5/6、1/6 类型四、种子、果实各部分基因型的推导 果皮、种皮、胚、胚乳基因型推导原理见下图: 子房壁 果皮 珠被 种皮 子房 卵细胞 受精卵 胚(子叶、胚芽、 胚轴、胚根) (母本) 胚珠 胚囊 +精子(1个) 配子♂ ♀ 5/6A 1/6a 5/6a 1/6a 果实 +精子(1个)

(完整版)遗传推理题的解题方法归纳

2012届高考生物遗传部分复习 (广二中熊云谷) 遗传规律是高中生物学主干知识,在高中生物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从这几年高考试题来看,有关遗传的知识点构成了高考卷中大型综合试题的素材,成为每年必考的内容。 一、必须掌握的遗传知识 (一)重要概念 1、杂交——两个基因型不同的个体相交,也指不同的个体间的交配,植物可指不同品种间的异花授粉。 2、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个体之间的相互交配,植物体的自花传粉和雌雄异花的同株受粉都属于自交。自交是获得纯系的有效方法, 3、测交——是让F1与隐形纯和子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4、回交——杂种子一代与亲本或与亲本基因型相同的个体杂交。 5、正交与反交 6、纯和子、杂合子 (注:只要有一对基因杂合,不管有几对纯和,该个体即为杂合体;只有每一对纯和时,才叫纯和子。纯和子自交后代仍是纯和子,能稳定遗传;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不能稳定遗传,其后代中既有纯和子又有杂合子。) 7、相对性状性状分离8、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相同基因9、去雄套袋 (二)有关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问题 1、适用条件: ①真核生物有性生殖过程中的性状遗传②细胞核遗传 ③基因分离定律适用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基因自由组合定律适用两对或两对以上的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 注意: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传递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②有丝分离的过程中不遵循两大规律③两对相对性状杂交产生的后代中,若出现9:3:3:1 9:7 9:6:1 9:3:4等比例,可确定为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型仍为9种,表现型则为4、2或3种 2、限制因素 两大规律的F1和F2要表现出特定的分离比(如F2中表现为3:1和9:3:3:1)应具备以下条件: ①所研究的每一对性状只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而且等位基因要完全显性。 ②不同类型的雌雄配子都能发育良好,且受精机会均等 ③所有后代都应处于比较一致的环境中,而且存活率相同 ④供试验的群体要大,个体数量要足够大 ①AA—Aa Aa---Aa Aa---aa AA---AA aa---aa AA---aa ②AaBb—AaBb AaBb----aabb Aabb----aaBb AAaa---BBbb ③X A Y----X a X a X A Y----X A X a X a Y----X A X A X a Y----X A X a X A Y----X A X A X a Y----X a X a

遗传推理应用题的分类求解

遗传专题的复习之一 ——遗传推理应用题的分类求解 冯永康(四川特级教师) 一、解题的基本方法 1. 解法要点(1)——用分离定律求解遗传应用题 基因分离定律是最基本的遗传规律。因此,一对、两对乃至更多对基因,只要它们是分别位于不同对染色体上(独立遗传),都可以用分离定律来简便地进行求解。这就是先单独分析每一对基因的分离比,再用乘法原则将所求性状组合的概率求出。 例1. 鸡的羽腿(F )对光腿(f )是显性,豌豆冠(E )对单冠(e )是显性,这两对等位基因均按自由组合规律遗传。现有A 和B 两只公鸡,C 和D 两只母鸡,均为羽腿豌豆冠,它们交配产生的后代性状如下: ① C×A→羽腿豌豆冠 ② D×A→羽腿豌豆冠 ③ C×B→羽腿豌豆冠和光腿豌豆冠 ④ D×B→羽腿豌豆冠和羽腿单冠 (1)这四只鸡的基因型分别为:A 、B 、C 、D 。 (2)D×B 交配后代中,羽腿单冠鸡的基因型为 ;C×B 交配后代中,光腿豌豆 冠鸡的基因型为 。 2. 解法要点(2)——系谱分析的简要方法 寻求两个关系:基因的显隐关系;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找准两个开始:从子代开始;从隐性个体开始。 例2. 人的正常色觉(B)对红绿色盲(b)呈显性,为伴性遗传;褐眼(A)对蓝眼(a)呈显性,为常染 色体遗传。有一个蓝眼色觉正常的女子与一个褐眼色觉正常的男子婚配,生了一个蓝眼色 盲的男孩。在这对夫妇中: (1)褐眼色觉正常男子的基因型是 。蓝眼色觉正常女子的基因型是 。 (2)这对夫妇生育的子代中,出现蓝眼色盲男孩的概率是 。 例3. 下面为某种遗传病的家谱图,请分析回答问题: (1) 通过医学遗传学检测查明,图中Ⅱ6不带任 何致病基因,可判定图中Ⅲ9患有 染色体 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2)如果Ⅲ7与一个正常男子婚配,请预测这对夫 妇所生子女患该遗传病的可能性: 。 (3)如果Ⅲ9与一个正常女子(来自世代无该遗传 病的家族)婚配,从优生学的角度考虑,应选择生育哪种性别的子女?,并简要说明理由。 二、常见的几种主要题型 1.纯合子与杂合子的鉴别 在以动物和植物为材料所进行的遗传育种实验研究中,一般采用测交方法鉴别某表现型Ⅰ ⅢⅡ

遗传题的解题技巧

遗传题的解题技巧:“先分后合” 高中生物中遗传部分的知识是教与学的重点和难点,由于对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发现不少学生在某些问题面前不知如何入手。加强其解题方法的指导和训练,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办法。 先分后合就是把组成生物的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各对相对性状间均为独立遗传)先分离开来,用基因的分离规律一对对加以分析,最后把分析的结果按题目的要求自由组合起来的解题方法。用这种方法解题具有可简化解题步骤,计算简便,速度快,准确率高等优点。下面介绍一下这种解题方法在遗传学题中的应用。 一、基础知识 ㈠ ㈡基因的分离规律 1、实质:是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2、例如:基因型为Aa的个体通过减数分裂产生A、a两种类型的配子,其中,A:a=1:1,而基因为AA或aa的个体只产生A或a一种类型的配子。因此基因型分别为AA、Aa、aa的个体互相杂交,其基因型、表现型及其

比例关系为: 3、易错:Aa×Aa的子代中AA的概率是1/4;Aa的概率是1/2;aa 的概率是1/4。但如果求子代的显性性状中AA的概率是1/3;Aa的概率是2/3。 ㈡伴性遗传 1、实质:决定生物性状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伴随着性别的遗传而得到遗传。 2、例如:人类的红绿色盲,基因型为X B X b的女性通过减数分裂产生X B、X b两种类型的配子,其中,X B:X b=1:1,而基因为X B X B或X b X b个体只产生X B 或X b一种类型的配子。X B Y的男性产生的配子为X B:Y=1:1;X b Y的男性产生的配子为X b::Y=1:1。因此他们随意婚配,其基因型、表现型及其比例关系为:

高中生物遗传类型题目十种解题方法

高中生物遗传类型题目十种解题方法 一、显、隐性的判断: ①性状分离,分离出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②杂交:两相对性状的个体杂交; ③随机交配的群体中,显性性状》隐性性状; ④假设推导:假设某表型为显性,按题干的给出的杂交组合逐代推导,看是否符合;再设该表型为隐性,推导,看是否符合;最后做出判断; 二、纯合子杂合子的判断: ①测交:若只有一种表型出现,则为纯合子(体);若出现两种比例相同的表现型,则为杂合体; ②自交:若出现性状分离,则为杂合子;不出现(或者稳定遗传),则为纯合子; 注意:若是动物实验材料,材料适合的时候选择测交;若是植物实验材料,适合的方法是测交和自交,但是最简单的方法为自交; 三、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验证: ①测交:选择杂合(或者双杂合)的个体与隐性个体杂交,若子代出现1:1(或者1:1:1:1),则符合;反之,不符合; ②自交:杂合(或者双杂合)的个体自交,若子代出现3:1(1:2:1)或者9:3:3:1(其他的变式也可),则符合;否则,不符合; ③通过鉴定配子的种类也可以;如:花粉鉴定;再如:通过观察雄峰的表型及比例推测蜂王产生的卵细胞的种类进而验证是否符合分离定律。 四、自交和自由(随机)交配的相关计算: ①自交:只要确定一方的基因型,另一方的出现概率为“1”(只要带一个系数即可); ②自由交配:推荐使用分别求出双亲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及比例,再进行雌雄配子的自由结合得出子代(若双亲都有多种可能的基因型,要讲各自的系数相乘)。 注意:若对自交或者自由交配的后代进行了相应表型的选择之后,注意子代相应比例的改变。 五、遗传现象中的“特殊遗传”: ①不完全显性:如Aa表型介于AA和aa之间的现象。判断的依据可以根据分离比1:2:1变化推导得知; ②复等位基因:一对相对性状受受两个以上的等位基因控制(但每个个体依然只含其中的两个)的现象,先根据题干给出的信息确定出不同表型的基因型,再答题。 ③一对相对性状受两对或者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现象; ④致死现象,如某基因纯合时胚胎致死,可以根据子代的分离比的偏离情况分析得出,注意该种情况下得到的子代比例的变化。抑或是发育到某阶段才会出现的致死现象,计算时注意相应比例的变化; 六、遗传图解的规范书写: 书写要求:①亲代的表现型、基因型;②配子的基因型种类;③子代的基因型、表现型(包括特殊情况的指明)、比例;④基因型的规范书写:常染色体上的、X染色体上的(包括同源或者非同源区段)(前常后X),要用题干中提到的字母,不可随意代替;⑤相关符号的正确书写。 七、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性状遗传的区分判断: ①据子代相应表型在雌雄中的比例是否完全相同判断; ②正反交的结果是否相同,相同则为常染色体上,不同则为X染色体上; ③根据规律判断,即伴性遗传存在女患其父、子必患;男患其母、女必患等等特点; ④设计杂交组合根据子代情况判断: 八、“乘法原理”解决自由组合类的问题: 解题思路:对于多对等位基因或者多对相对性状类的遗传问题,先用分离定律单独分析每一对的情况,之后运用“乘法原理”对两种或者多种同时出现的情况进行整合。 九、染色体数、型异常的配子(或者个体)的产生情况分析: 结合遗传的细胞学基础部分内容,通过减数分裂过程分析着手,运用简图展现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