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会话管理培训

合集下载

LTE培训材料-4LTE移动性管理

LTE培训材料-4LTE移动性管理

LTE培训材料-4LTE移动性管理第一篇:LTE培训材料-4 LTE移动性管理一、移动性管理相关概念——移动性管理是蜂窝移动公司通信系统必备的机制,能够辅助LTE系统实现负载均衡、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以及提高系统整体性能。

该功能主要分为两大类:空闲状态的移动性管理和连接状态的移动性管理。

跟踪区(TA)跟踪区(Tracking Area)是LTE/SAE系统为UE的位置管理新设立的概念。

跟踪区的功能与3G的位置区(Location Area,LA)和路由区(Routing Area,RA)类似,由于LTE/SAE系统主要为分组域功能设计,因此跟踪区更接近路由区的概念在LTE/SAE系统中设计跟踪区时,希望满足如下要求:1)对于LTE的接入网和核心网保持相同的位置区域的概念2)当UE处于空闲状态时,核心网能够知道UE所在的跟踪区3)当处于空闲状态的UE需要被寻呼时,必须在UE所注册的跟踪区的所有小区进行寻呼 4)在LTE系统中应尽量减少因位置改变而引起的位置更新信令上述需求与传统的LA和RA的最大区别在于,需要通过TA的设计,减少空闲状态UE执行位置更新的信令,针对减少信令的要求,有多种方案可供考虑,下面就多注册TA进行详细介绍多注册TA是从多种TA概念方案中综合和总结出的一种TA概念,其特点在于多个TA可组成一个TA列表,这些TA同时分配给一个UE:UE在这些TA间移动时不需要执行TA更新当UE附着到网络时,由网络决定分配哪些TA给UE,UE注册到所有这些TA中。

当UE进入不在其所注册的TA列表中的新TA区域时,需要执行TA更新,网络(MME)给UE重新分配一组TA,新分配的TA也包含原有TA列表中的一些TA多注册TA方案中,每个小区只属于一个TA,其广播消息只需要广播一个TA的信息多注册TA的优点主要是:对于广播信道的要求较低;对于灵活布置UE所属的TA区域比较有利,不需要网络对TA重新进行部署;对避免多个TA间绕圈方式移动引起的TA更新有很大优势;核心网可以灵活地向UE分配其所属的TA;能更有效地利用无线资源多注册TA的缺点:TA更新的消息长度会增加;运营商会对TA列表的大小需要进行限制,否则将耗费过多的系统资源;在方法上不是十分灵活——UE的RRC状态及迁移——LTE测量LTE系统中的测量主要是指连接状态下的移动性测量。

LTE移动性管理培训教学文案

LTE移动性管理培训教学文案

EMM中的一些基本概念
MMEI
MME Identifier, MMEI = MMEGI + MMEC
GUMMEI
Globally Unique MME Identifier, GUMMEI = MCC + MNC + MMEI
GUTI S-TMSI
Globally Unique Temporary Identity GUTI = GUMMEI + M-TMSI
MME用来寻呼MS, S-TMSI = MMEC + M-TMSI
秘密▲
8
EMM中的一些基本概念
秘密▲
TAI
Tracking Area Identity,SAE网络中 区域管理的最小单位,类似于LAI
TAI List
由一系列的TAI组成的列表
eNB S1-AP UE ID
eNB中在S1-MME参考点标识UE的临时标 识,在eNB的每个S1-MME参考点实例中 唯一。
Gx
Rx
PDN SGi
Operator's IP
Gateway
Services
(e.g. IMS, PSS etc.)
全IP 网络结构扁平化 媒体面控制面分离 与传统网络互通
5
EPC的网络架构演进
SGSN
移动性管理部分 用户面传输部分
MME SGW
进行功能演进,
GGSN 能处理
GTPV2消息
秘密▲
3
内容提要
EMM相关概念介绍 EMM状态迁移 EMM相关流程介绍 安全管理介绍
秘密▲
4
SAE的网络逻辑架构
秘密▲
UTRAN
GERAN S1-MME

LTE学习培训材料

LTE学习培训材料

日常工作培训材料1 VoLTE部分1.1 VoLTE整体构架华为VoLTE解决方案的典型组网如图1所示。

通过在现有的CS网络上叠加部署IMS网络和LTE网络,提供端到端的QoS保障,为终端用户提供高质量的语音、视频呼叫和更为丰富的数据业务,从而帮助运营商从2G/3G网络逐步演进到LTE网络,完成纯语音到丰富语音的转型。

终端用户可以通过CSFB、Single Radio、Dual Radio等多种LTE终端设备,在LTE网络、2G/3G网络下接入。

当用户移出LTE信号区域时,系统可以将呼叫平滑切换到2G/3G网络。

除此之外,方案中还提供了统一的业务发放、网络管理、计费等功能。

图1华为VoLTE解决方案网络架构●运营支撑层运营支撑层主要提供网管、签约数据存放、Web Portal统一操作、计费、设备管理等功能,由EMS、SPG、CCF、DM Server等功能实体组成。

●业务层业务层主要由各种不同的应用服务器与资源服务器组成,提供各种业务(如融合Centrex、会议、IP短消息等)及业务能力(传统智能触发,锚定等)。

●核心层核心层分为如下3个部分:IMS域、CS域和用户数据库。

IMS域各网元主要完成LTE用户注册、鉴权、会话路径控制、业务触发、路由选择、资源控制、域间互通、接入资源控制等功能。

CS域各网元主要实现LTE用户在2G/3G网络下的移动性管理和基本语音业务,包括注册、鉴权、锚定、传统智能、切换、CS语音回落等功能。

用户数据库按照部署方式,可分为融合HLR/HSS和分离HLR/HSS,融合HLR/HSS具有USCDB、HLR、IMS-HSS、SAE-HSS、DNS/ENUM等网络功能实体的功能。

当现网不使用融合HLR/HSS时,可采用分离HLR/HSS,支持在现网已存在的HLR、IMS-HSS和SAE-HSS上实现VoLTE业务(HSS存储与IMS有关的用户与服务信息,包括IMS相关功能,包含CS/PS域的移动用户管理的数据库,HSS是下一代的HLR,全IP化)。

LTE工作流程培训教材[精编版]

LTE工作流程培训教材[精编版]

LTE工作流程培训教材[精编版]LTE工作流程一、日常监控:日常监控指标:RRC接入成功率、E-RAB接入成功率、无线掉线率、系统内enb内切换成功率、系统内enb间切换成功率、CSFB回落成功率1、RRC接入成功率:公式:RRC接入成功率=RRC建立成功次数/RRC建立请求次数信令流程:从信令流程看,影响RRC接入的因素包括:UE、无线环境、EnodeB全网考核指标:RRC接入成功率>=99.5%Top(全天)条件:RRC建立失败次数>=50,RRC接入成功率<=95%Top(小时级)条件:RRC建立失败次数>=20,RRC接入成功率<=95%监控流程:⑴每天早上提取昨天全网指标,查看昨天全网全天RRC接入成功率情况。

若正常执行下一步;若不正常(比前几天有明显下降),提取昨天全天小区级指标,按上述条件过滤出Top小区并处理,处理时需结合今天小时级指标;⑵每时段5分左右提取上一时段的全网指标&小区级指标。

首先查看该时段全网指标是否异常,若异常,查看小区级指标,过滤出Top小区并处理;若无异常,可不做处理,查看并处理其它指标;Top小区处理流程:⑴Top优先处理RRC建立失败次数最多的小区(影响全网指标较严重);⑵查看小区运行状态,是否存在硬件告警,若存在,先尝试重启故障单元,若无效,移交工程更换硬件设备;注:先进行闭锁&解锁重启,无效,再进行设备掉电重启;操作后通过查看下一个时段该小区的指标来判断是否恢复。

⑶查看天馈系统,是否存在天馈告警,若存在,先尝试重启与该天线端口相连接的系统模块,若恢复,观察其稳定性;若无效,移交工程排查天馈故障;注:先进行闭锁&解锁重启,无效,再进行设备掉电重启;操作后通过查看下一个时段该小区的指标来判断是否恢复。

⑷查看干扰,提取监控时段的小区的干扰指标,查看该时段Top小区是否存在上行干扰,若存在,处理上行干扰,若不存在,现场测试查看是否存在下行干扰,若存在,定位干扰源并处理;干扰类型及处理方法:频点干扰,更换频点(D/E频段);pci mod3干扰,更换pci;越区覆盖导致mod3干扰,下压越区小区天线下倾角;gps帧同步干扰,gps失灵,重启gps,gps故障,更换gps;同enb扇区方位角差过小导致覆盖重叠区域过多产生同频自干扰,增加扇区隔离度;邻区帧配置(无线帧/特殊子帧)错误导致符号干扰,参数核查&修改;外部干扰,排查干扰源;注:一般该参数配置问题会影响周围所有小区,若问题出在单个小区,可排除参数问题。

LTE网络知识培训资料

LTE网络知识培训资料

TD-LTE知识培训资料一、TD-LTE技术发展背景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用户需求的不断提高,以及WiMAX技术的不断挑战,迫使移动网络不断更新换代,由模拟信号→2G网络→3G网络→4G网络→未来的5G网络…….二、TD-LTE的系统结构TD-LTE对TD-SCDMA的网络架构进行了优化,采用扁平化的网络结构。

取消RNC节点,接入网侧仅包含Node B一种实体,这简化了网络设计,降低了后期维护的难度。

实现了全IP路由,网络结构趋近于IP宽带网络。

整个TD-LTE系统由演进型分组核心网(Evolved Packet Core,EPC)、演进型基站(eNodeB)和用户设备(UE)三部分组成,如下图所示。

其中,EPC负责核心网部分,EPC 控制处理部分称为MME,数据承载部分称为SAE Gateway (S-GW);eNode B负责接入网部分,也称E-UTRAN;UE指用户终端设备。

LTE的扁平化网络架构的优点:1,网络扁平化使得系统延时减少,从而改善用户体验,可开展更多业务;,2,网元数目减少,使得网络部署更为简单,网络的维护更加容易;3,取消了RNC的集中控制,避免单点故障,有利于提高网络稳定性;三、TD-LTE的基本网元概述E-UTRAN EPC=SAEE-Node B MME Serving GW PDN GW PCRF1、无线资源管理功能,即实现无线承载控制、1、NAS (Non-AccessStratum)非接入层1、分组路由和转发功能;1、分组路由和转发功能;1、在非漫游场景时,在HPLMN说明:1、SAE(System Architecture Evolution,系统架构演进)是3GPP标准化组织定义的4G核心网领域的演进架构;2、EPC(Evolved Packet Core)指演进的分组核心网,是SAE在4G移动通信网络的核心网具体形式。

当前,EPC与SAE可等效为同一概念;3、EPS(Evolved Packet System)是一套完整的演进分组系统,由无线网(LTE)、核心网(EPC)和用户终端(UE)结合起来构成;EPS=LTE+EPC+UE;四、TD-LTE主要设计目标1,峰值速率:下行峰值100Mbps,上行峰值50Mbps;2,时延:控制面IDLE —〉ACTIVE: < 100ms;用户面单向传输: < 5ms;3,移动性:350 km/h(在某些频段甚至支持500km/h);4,频谱灵活性:带宽从1.4MHz~20MHz(1.4、3、5、10、15、20)支持全球2G/3G主流频段,同时支持一些新增频段。

LTE基础培训 ppt课件

LTE基础培训 ppt课件

LTE常用ID介绍
IMSI/MSISDN/IMEI/IMEISV
IMSI: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是区别移动用户的标志,储存在SIM卡中,可用于区别移动用户的有效信息。 MSISDN:手机号码 IMEI:国际移动设备身份码的缩写,是由15位数字组成,它与每台移动电话机一一对应 IMEI有15位,最后一位是Check digit,即检验位; IMEISV有16位,是去掉了Check digit,加上了两位SVN,即software version number
GUTI
▊ GUTI:在网络中唯一标识UE,可以减少IMSI、IMEI等用户私有参数暴露在网络传输中。GUTI由核心网分配,在attach accept, TAU accept, RAU accept等消息中带给UE。第一次attach时UE携带IMSI,而之后MME会将IMSI和GUTI进行一个对应, 以后就一直用GUTI,通过 attachaccept带给UE.
TAI
跟踪区(Tracking Area)定义为UE不需要更新服务的自由移动区域。 多个TA组成一个TA列表,同时分配给一个UE,UE在该TA列表(TA List)内移动时不需要执行TA更新,以减少与网 络的频繁交互
多个小区可以配置相同的TA,且一个小区只能属于一个TA。
PDN和APN
PDN连接指在UE与一个PLMN外部分组数据网络( PDN指的是外部的数据网络(相对于LTE运营商而言),例如Internet, 企业专用数据网等)之间,EPS系统提供的IP连接。 一个PDN连接可包含多个EPS承载(什么是承载???)。同时,一个UE可以建立多个PDN连接。 APN:Access Point Name(接入点名称)的值作为PDN网络的标识
HSS : Home Subscriber Server,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 是EPS中用于存储用户签约信息的服务器,是2G/3G网元HLR的演进和升级,主要负责管理用户的签约数据及移动 用户的位置信息

诺西LTE原理内部培训资料.pptx

诺西LTE原理内部培训资料.pptx

诺西LTE原理内部培训资料.pptx一、LTE 简介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技术,是 4G 移动通信标准之一。

它旨在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更低的延迟、更好的频谱效率以及更优质的用户体验。

与传统的移动通信技术相比,LTE 具有诸多优势。

首先,其数据传输速率大幅提升,能够满足用户对于高清视频、在线游戏等高带宽应用的需求。

其次,LTE 的延迟显著降低,这对于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如在线语音通话、远程控制等,具有重要意义。

再者,LTE 采用了更先进的频谱利用技术,提高了频谱资源的利用率。

二、LTE 关键技术1、 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这是 LTE 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

OFDM 将高速数据流分割成多个并行的低速子数据流,并调制到相互正交的子载波上进行传输。

这样可以有效地抵抗多径衰落,提高频谱效率。

2、 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多输入多输出通过在发射端和接收端使用多个天线,MIMO 技术能够增加信道容量和传输可靠性。

常见的 MIMO 模式包括空间复用和波束赋形。

3、自适应调制与编码(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根据信道条件动态地调整调制方式和编码速率,以实现最优的传输效率和可靠性。

三、LTE 网络架构LTE 网络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EUTRAN(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演进型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和 EPC(Evolved Packet Core)演进型分组核心网。

UE 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

EUTRAN 由 eNodeB 组成,负责无线资源管理、用户接入控制等功能。

EPC 则主要包括 MME (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移动性管理实体、SGW(Serving Gateway)服务网关和 PGW(PDN Gateway)分组数据网关等,负责移动性管理、数据转发等。

LTE基础知识培训文档

LTE基础知识培训文档

传输信道
PHY(L1) 数据在实际物理信道上的传输
关键技术与协议
头压缩、加密、完整性保护
为用户和控制数据提供分段和重传业务
完成数据调度传输和无线资源分配
L2的下行结构图
L2的上行结构图
关键技术与协议
Hale Waihona Puke 用户面 控制面 应用协议流控制传输协议,支持有序传输,支持多 宿主连接,可在出现错误时自动切换。
根据具体情况有不同的上层应用协议
RA Preamble assignment
1
E-NodeB的MAC层产 生随机接入响应 UE 的RRC 层产生 Random Access Response RRC Connection Request
分组数据网网关负责用户数据包与其他网络的处理11mme主要实现功能处理ue和epc之间的控制信令通过nas协议实寻呼和控制信息分发承载控制保证nas信令安全移动性管理pgw主要实现功能ue的ip地址分qos保证计费ip数据包过滤sgw主要实现功能所有ip数据包均通过sgwue在小区间切换时作为移动性控制锚点下行数据缓存lte与其他3gpp技术互联时作为移动性锚点enodeb主要实现功能无线资源管理ip数据包头压缩和用户数据流加密ue连接期间选择mme寻呼消息的调度和传输广播信息的调度和传输移动和调度的测量并进行测量和测量报告的配置网络架构网络架构12lte接入网络的接口共有3种
E-NodeB
Serving GW
PDN GW
没有了RNC,空中接口的用户平面(MAC/RLC)功能由E-NodeB进行管理和控制。
网络架构
S1接口功能: SAE承载服务管理功能(包括SAE 承载建立、修改和释放) UE在LTE_ACTIVE状态下的移动 性功能,例如Intra-LTE切换和 Inter-3GPP-RAT切换。 S1寻呼功能 NAS信令传输功能 S1接口管理功能,例如错误指示 等 漫游和区域限制支持功能 NAS节点选择功能 初始上下文建立功能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为用户面数据的传输服务的,相当于为用户面的传输 打了一条隧道(GTP隧道)。隧道的概念就是只要知道 出入口,你闭着眼睛就能找到路了。比如为eNB和SGW 之间或者 SGW 和 PGW 之间打一条隧道,那么用户面的 数据就可以直接在这条隧道上传输了。主要包括以下流 程: attach(其中的会话上下文建立部分)、Dedicated Bearer Activate ( 专 有 承 载 激 活 ) 、 PDN connectivity (PDN连接)、Deactivate(去活) 、 Update(修改)
14
秘密▲ EPS Bearer ID(EBI):标识用户的承载上下文或隧道 ,范围为5-15,因此一个用户最多能激活11个承载上下 文。该标识由MME统一分配 Link EPS Bearer ID ( LBI):被关联的默认承载的 EPS Bearer ID,在激活专有承载时用到 QOS:服务质量。通过一系列参数表示用户能使用多大 的带宽,优先级,资源等等。由网络进行管理,比如: HSS或者PCRF
16
秘密▲
Application / Service Layer UL Service Data Flows DL Service Data Flows
UL TFT
UL TFT RBID RBID S1-TEID
DL TFT
DL TFT S5/S8a-TEID S1-TEID S5/S8a-TEID
5
秘密▲

GTP-U
GTP-U
UDP
UDP
IP
IP
L2
L2
L1
L1

S-GW - P-GW :User Plane for S5 and S8a Interfaces eNB - S-GW :User Plane for S1-U Interfaces
6
秘密▲
EMM:
EPS移动性管理,主要指UE的附着,鉴权,追踪区更新
同 时 , EPC 的 各 网 元 也 兼 容 3G 的 APN 格 式 : bel3.mncxxx.mccxxx.gprs
TAI:追踪区标识,用户MME选择对应的SGW时使用 通过构造FQDN的形式进行解析
13
秘密▲ APN 选 择 与 检 查 : 在 MME 中 进 行 , 涉 及 到 如 何 选 择 APN和检查APN的合法性。 隧道概念:用于传输 GTP信令或数据的通道。分为控制 面隧道和用户面隧道。控制面隧道走信令消息,用户面 隧道走数据消息 TEID:隧道端点标识,用于标识 GTP隧道的端点,由各 自的网元自己分配,再带给对端
等过程。是为了让 UE 能取得接入网络的权限,其次让 MME 能随时感知目前 UE 的状态以及位置信息,主要包 括以下流程: attach (附着)、 detach (分离)、 TAU (追踪区更 新)、 Handover (切换)、 Service Request (业务 请求)等
7
秘密▲ ESM:EPS会话管理
将授权QoS参数分成了多个级别,用QCI(QoS class identifier) 来标识。即一 个QCI就代表一套QoS参数 QCI(范围1~9)分两类:Non-GBR的QCI(5~9)和GBR的QCI (1

QCI (QoS Class Identifier ) 各个节点已经预配置包括eNodeB。基于GTP-u时,GTPU包的包头中 带有QCI,区分QoS类别。在无线的PDU包头中也带有QCI。
8
秘密▲ 控制面(信令面)
指目前23401或23060里的所有消息流程等,是管理用户 用的,并非用户真正需要的,同时也为用户面数据的传 输提供通道
用户面(数据面)
用户真正想要的,比如访问网页过程中的消息交互,正 在看流媒体时的影音传输, FTP 下载时下载的内容都属 于用户面传输
9
秘密▲ MM上下文:类似于一个数据库,存储一些移动性管理 相 关 的 信 息 , 比 如 : 鉴 权 向 量 , 位 置 信 息 , IMSI , MSISDN ,UE网络能力、部分签约数据等。用户分离后, MM上下文可能会保留一段时间,为了用户再次附着时 减少部分消息的交互,比如鉴权向量
UE请求承载资源释放
21
默认承载激活(attach)
秘密▲
在附着过程中建立了会话 上下文和默认承载上下文, 用户直接获得IP地址,可 以进行低要求的业务
MME进行用户面隧道建 立的中转,将SGW和 eNB的GTP-U Addr和 TEIDU进行交换
22
秘密▲
定义了一个专门的承载标识--EPS bearer identity 。
秘密▲
LTE会话管理基础介绍
日期:2010-08-13 1
秘密▲
学习完此课程,您将会:


掌握LTE会话管理的一些重要参数
掌握QOS的定义 掌握各流程的作用
2
内容提要
秘密▲
ESM相关概念介绍 ESM相关流程介绍
3
SAE的网络逻辑架构
秘密▲
UTRAN SGSN GERAN S3 S1-MME S6a MME S11 LTE-Uu UE E-UTRAN S1-U S10 S12 S4 Serving Gateway S5 Gx PDN Gateway SGi PCRF Rx Operator's IP Services (e.g. IMS, PSS etc.) HSS
该标识由MME分配,在PGW、SGW、MME、E-UTRAN中使用。
EPS RB与EPS承载间一对一映射,由E-UTRAN完成EPS RB ID和EPS bearer ID的映射。
EPS bearer identity 其中一个使用情况是:专用承载非QoS更新流程中,在这 个过程中MME需要用EPS bearer identity 来标识需要更新TFT的相关EPS承载。
承载上下文:存储会话管理相关的信息,比如建立隧道 时需要的信息,TEID、QOS、APN、PDN Address等与 会话相关。用户去活,承载上下文即删除,没有保留的 必要,没有信息需要被复用
10
秘密▲ 默认承载:用户为了接入一个PDN网络建立的一个承载 上下文,是为了获取 IP地址、为后续其它会话管理消息 服务的一个承载上下文,一般情况下,该承载上下文的 服务质量(QOS)较差,多个默认承载上下文共享带宽
e.g. 10-4
e.g. 10-6 n.a.
TCP interactive
Preferred TCP bulk data Best effort TCP bulk data 20
秘密▲
承载激活
默认承载激活 专用承载激活
UE请求承载资源分配
承载修改 PGW发起的承载修改( 承载 QoS 更新) MME发起的承载修改( 承载 QoS 更新) 专用承载修改( 非承载 QoS 更新) 承载去活 PGW发起承载去活 MME发起专有承载去活
19
标准化的QCI特性
Name of QCI Characteristic (Note 1) 1 (GBR) 2 (GBR) 3 (GBR) Packet Delay Budget < 50 ms 50 ms (80 ms) (Note 2) 90ms Packet Loss Rate
秘密▲
Example Services
4 (GBR) 5 (non-GBR) 6 (non-GBR)
250 ms Low (~50 ms) Low (~50ms)
Low (e.g.10-3) e.g. 10-6 e.g. 10-3
7 (non-GBR)
8 (non-GBR) 9 (non-GBR)
Medium(~250ms)
Medium(~250ms) High (~500ms)

ARP (Allocation and Retention Priority ) 建立或修改时的优先级,或出现异常时承载是否丢弃。建立后包的 投递与此无关。

GBR (Guaranteed Bit Rate):UL+DL


MBR (Maximum Bit Rate):
UL+DL
AMBR (Aggregate Maximum Bit Rate) 会话级参数,与地址相关。对所有的Non-GBR承载有效,与GBR承 载无关。上行在eNodeB控制,下行在PGW控制。到所有PDN的 AMBR在HSS中签约,在attach时全部通知MME;在默认承载建立 时通知eNodeB和PGW。
15
秘密▲ TFT:包过滤器容器,一般由:地址、源端口、目的端口 、协议类型、优先级、方向等一些网络参数组成。 TFT 的作用主要体现的专有承载中,当 UE 想要发送或者 PGW接收到数据报文,想要选择走专有承载或者是默认 承载时使用的;在专有承载建立时,分别在UE建立一个 上行TFT、在PGW建立一个下行TFT,当数据报文符合这 些TFT时,走专有承载;不符合时走默认承载
专有承载:用户为了获取较好的服务质量用于进行特殊 的数据业务,比如:voip、流媒体、ftp等对速率要求较 高的业务;当然,也可以建立QOS质量一般的专有承载; 可能专享带宽,也可能与默认承载共享带宽。
专有承载一定是挂靠在默认承载之下的,如果默认承载 被删除,那么之下的专有承载也一定会删除
11
秘密▲ PDN Type :用于分配给 UE 的地址类型,主要包括: IPV4、IPV6、IPV4V6 PDN地址:分配给UE用的IP地址。分为静态地址和动态 地址。静态地址需在 HSS 里签约。动态地址由网络分配 。地址分配一共有4种分配方式: 1.HPLMN分配的静态地址(HSS里签约) 2.HPLMN分配的动态地址(PGW分配) 3.VPLMN分配的动态地址(PGW分配) 4.由外网PDN网络分配的动态地址(DHCP分配、radius 分配、DHCP relay分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