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学生百米训练步频与步幅关系的探讨

对中学生百米训练步频与步幅关系的探讨
对中学生百米训练步频与步幅关系的探讨

对中学生百米训练步频与步幅关系的探讨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对比等法进行分析,为完善我国短跑的运动技巧和提高运动成绩做一些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百米短跑;关系;训练

1.前言

虽然国内外专家对百米短跑中步频与步幅的关系没有统一认识,但一致认为步频与步幅是提高成绩的关键因素,每时每刻都在讨论、研究。例如:百米短跑的世界纪录保持者,牙买加天才选手博尔特(9,58)目前独占鳌头,近几年几乎垄断短跑100米、200米所有赛事冠军,一枝独秀。他的步幅2.433米,步频4.24步/秒,这是世界上最高步频和最佳步幅,以此为例可见研究百米短跑中步频与步幅的关系是多么的重要。

2.分析与讨论

2.1步幅的含义。步幅是由运动员跑步时的爆发力和腿接触地面的时间所支配。步长受支撑腿与地面夹角作用力而产生的影响。当运动员的摆动脚落地,远离身体重心,这是产生的阻力减缓跑速,但是运动员加大跨步幅度,过分做跨步动作时实际上缩短了步幅,提高步长的最好方法,不是

改变技术,也不是施加给地面的最大压力(速度力量),当以较大爆发力施加于地面来提高步频时,步长自然而然增长。

2.2步频的含义。步频是受人体生理结构的限制,受神经刺激肌肉力量的支配,即受肌肉的神经类型,受四肢长度影响,快肌纤维越多,步频就越快,四肢短小,转动步频就越快,四肢修长转动步频就越慢。虽然运动员步频的快慢具有体型等因素,并非不可更改,是可以通过后天训练加以改变和提高。

3.步幅、步频之间关系

在百米短跑中步频与步幅在对立、统一的共同作用下决定了跑速,在影响跑速的众多因素中,步频与步幅是其主要矛盾,步频与步幅的乘积即是跑速,二者是统一的,另外,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都明确指出在一定速度情况下,步幅的增大将会影响步频,步频的提高也将用减小步幅为代价,就好比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因此,步频与步幅应根据运动不同的特点,选择适宜自己的步频与步幅。

4.影响步幅的因素

4.1肌肉力量的大小。对短跑来说,腿部肌肉的力量与肌肉的生理横断面积和肌肉的初长度有关;另外,慢、快肌的百分比组成也是肌力大小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力量训

练,使腿部力量增大,跑进时后蹬有力,可以增大步幅的跨度,肌力越大,更容易克服肌肉阻力(内部和外部),能更有效地完成物理功。

4.2下肢的长度。由于人体体型差异,身高和比例不同,不同的运动项目,对运动员得要求也不同,下肢的长度也是决定步幅的重要因素。

4.3柔韧性。髋关节柔韧性的好坏,肌肉和韧带是否有弹性,直接影响髋关节的运动幅度,从而影响步幅。

5.影响步频的因素

5.1大脑皮层运动中枢兴奋与抑制的转换速度,即神经过程的灵活性。据资料显示,途中跑时两腿的最快交换频率是3.1~8.5次/秒,而在实验室骑自行车时两腿交换频率可达到5.5~7.1次/秒,由此可见,通过改善和提高神经系统的灵活性来提高频率是可能的。

5.2肌肉中快肌纤维及面积所占百分比以及其比例成分的增大情况。由于运动项目不同,从事运动时间的长短不同,强度也不同,对肌肉中快肌纤维及面积所占的百分比的要求也不同。经研究表明:优秀运动员快、慢肌纤维的百分比组成与专项运动成绩有较明显的依存关系。

6.步幅与步频之间的协调性

步幅与步频的协调性好坏,可以直接影响到运动技术的巩固程度,片面强调步幅会降低步频,片面追求步频则会

体育中考满分攻略之双手前掷实心球

双手前掷实心球也是很多地区体育中考常测项目之一,他重点考察了学生的腰腹肌力量和身体的柔韧协调水平,对于增进学生的体质健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下双手前掷实心球你如何练习能拿到满分。 在考试前,每位同学至少有一次的练习机会,练习结束后进入正式考试场地,考试的时候双脚前后或者左右站立在投掷线以后,身体面对投掷方向,双手将球举到头上方,稍后仰原地用力将球抛出,球出手前,双脚均不能移动。每人投掷三次,取最好成绩。在投掷过程中,身体的任何部位触及投掷线或投掷线前面区域,或者出手前有助跑动作都是犯规,当次成绩无效。 技术分析 双手前掷实心球的完整技术能够分为握球和持球、准备姿势、预摆和最后用力、维持平衡四个部分。 握球和持球:双手五指自然分开,食指、无名指、和小指放在球两侧将球抓紧,大拇指呈“八”字形靠近,紧扣在球的后上方,两手掌抱住球,以保持球的稳定性。持球动作就是双肩后展,双肘微曲,将球举到球后上方。 准备姿势:面对投掷方向,两脚前后开立,(以左脚为例)左脚在前,右脚在后,两膝微曲身体重心落在右脚,双手举球至头后上方。 预摆和最后用力:预摆时后腿进一步弯曲,身体背弓增大,双手持球后伸,延长用力距离。最后用力时后脚蹬地,向前送髋,收腹送肩挥大臂,最后鞭打前臂和手腕,双手用力拨球将球向前上方抛出。 维持平衡:球出手后,两脚随蹬地的连贯动作迅速完成前后脚的交换跳动作,右脚落地后降低重心,左脚后伸保持平衡。 满分攻略 投掷速度练习:双手前掷篮球。在确认周围环境安全的情况下,投掷篮球,以提升前掷实心球的出手速度。 速度、力量练习:仰卧前抛实心球。和同伴一起练习,一个人坐在体操垫上,另一人在距离同伴2-3米处站立,双手持实心球抛给坐着的同学,坐着的同学顺势后仰,双手持球于头后,将球抛还给同学,同时坐起。20个交换,两名同学都做完为一组,做3组。 力量练习:俯卧挺身。在台子前沿放置一个体操垫,一名同学趴下,将上半身伸到舞台下,另一名同学压住练习者的脚踝,练习者双手放于头后,做挺身抬头练习。每组20个,每个人练习3组。 手臂力量练习:负重头后举。双手持一片5千克的杠铃片于头后,两脚前后站立,练习时肘关节固定,前臂发力上举。每组10个,每次练习3组。 下肢力量练习:30千克杠铃半蹲跳。将杠铃调整为30千克,练习时杠铃需要紧贴背部,挺胸收腰,向上跳高,落地缓冲,10个一组,每次做3组。 考前准备 1.着装:符合考试要求,最好穿着适宜运动的鞋子和衣服,不伤脚,衣服适合本奔跑。 2.考前:考前2-3天不能实行大强度练习,防止运动损伤和身体疲惫,影响考试成绩;考前90分钟应该要吃饭,以清淡为主,注意饮食卫生和安全;考前30分钟,应该做准备活动,将自己全身的关

5公里跑步最佳步频步幅3篇汇总.doc

步频跑法好处有因为步幅小,着地时身体的冲击力也小。身体的垂直幅度少。也是最适合下坡的跑法。第一文档网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供大家参考选择。 5公里跑步最佳步频步幅1 既然叫长跑,跑程当然不能太短,3-5公里最适宜,不过要量力而行。慢跑并跑得长一点可消耗人体内蓄积的多余热量,这种“主动的”消耗是降低血脂、血糖,缓解血压的最好辅助方法,我们在跑步时需要掌握哪些技巧呢?正确的跑步动作是在跑步时,腾空脚落地时要中位脚先着地,脚掌就不要着地。这是对于脚踝、膝盖的一种保护,防止骨膜炎的发生;摆臂是在跑步过程当中,保持身体的平衡性和协调性,使身体更自然的摆动,更符合人体运动的韵律。摆臂时,只要记住前不露肘,后不露手,自然的随着脚步而摆动;跑步时的呼吸是深远而悠长的,一般采用鼻吸嘴呼,体力下降较为严重时可以采用嘴吸嘴呼方式,那么五公里跑步方法技巧有哪些呢? 一、作用 5000米是发展人体耐力的项目,经常参加与练习,可以锻炼和提高个人的耐力素质,培养勇敢坚强、吃苦耐劳、勇猛顽强、坚韧不拔的优良品质。 二、准备活动 首先通过慢跑200—400米调动机体内脏的适应能力,调节呼吸节奏,掌握呼吸方法;然后进行长跑的专门性准备活动①做40-60米的加速跑或变速跑,活动各关节的灵活性和柔韧性;②摆臂练习,活动上肢关节③深呼吸练习,调节呼吸频率;④体会掌握5000米和3000米不同距离段的体力分配。 三、动作要领 1、总体要求。动作轻松自然,重心移动平衡,直线性、节奏性强,肌肉用力和放松交替能力好,做到动作既有实效性,又能节省能量的消耗。 2、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起跑时,身体重心主要落在前脚上,身体保持稳定姿势,集中注意力听枪声。听到枪声或口令后,前腿用力蹬伸,两臂配合腿部动作,快速用力向前后摆动,身体向前冲出。起跑后,上体保持前倾姿势,蹬地前摆以及两臂的摆动都应快速积极,逐渐加大步长和加快速度,随着加速段的延长,上体逐渐抬起,跑向自己所需的战术位置后,即转入途中跑。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是比赛开始时,使身体快速摆脱静止状态,快速跑出,并尽快发挥出正常的跑速水平和占据有利跑进位置的过程。 3、途中跑。头部与脊柱成一直线,下颔微收,两眼平视,颈部肌肉较放松,途中跑要尽量做到放松自然、步幅均匀、蹬摆结合、上体姿势正直或稍前倾,头部自然。两手的摆臂动作,肘关节自然弯曲,以肩为轴,前后自然摆动。当摆动腿前摆到最高位置后,应积极下压,膝部放松。途中跑是5000米的主要阶段,掌握正确的途中跑技术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注意

青少年人际关系问题.doc

青少年人际关系问题 近年来,青少年的人际关系问题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青少年人际关系问题有哪些呢?下面是我搜集整理的一些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青少年人际关系问题:社交恐怖症 社交恐怖症是中学生群体中常见的人际关系障碍,是指个体对正常的社交活动有一种异乎寻常的强烈恐惧和紧张不安的内心体验,从而出现回避反应的一种人际交往障碍,是恐怖症在人际交往中的表现形态。中学生渴望友谊,希望广交朋友,但有些学生一到具体交往或别人主动与自己打交道时,就出现恐惧反应。表现为不敢见人,遇生人面红耳赤,神经处于一种非常紧张的状态。社交恐怖症往往会发生泛化,严重者拒绝与任何人发生社交关系,将自己孤立起来,对日常生活和学习造成极大障碍。 社交恐怖症伴有强迫性恐怖情绪,是后天形成的一种条件反应,通常是在学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这其中有两种情况:一是直接经验。有道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中学生在交往过程中屡遭挫折、失败,就会形成一种心理上的打击或威胁,在情绪上产生种种不愉快的甚至痛苦的体验,久而久之,就会不自觉地形成一种紧张、不安、焦急、忧虑、恐惧等情绪状态。这种状态一旦定型,进而形成固定的心理结构,那么他在以后遇到新的类似的刺激情境时,便可能旧病发作,产生恐惧感。二是间接经验,即社会学习。如看到或听到别人在某种交往情境中遭受挫折,陷入窘境,或受到难堪的讥笑、拒绝,自己就会感到痛苦、羞耻、害怕。甚至通过电影、电视、小说、报刊等途径也可以学到这种经验。他们会不自

觉地依据间接经验,来预测自己将在特定的社交场合遭受令人难堪的对待,于是紧张不安,焦虑恐惧。正是这种情绪状态的泛化导致了社交恐怖症。 社交恐怖症是一种由心理紧张造成的心因性疾病,只要积极治疗,是完全可以治愈的。一般的做法有:①消除自卑,树立自信。对自己要有正确的认识,过于自尊和盲目自卑都没有必要。可以暗示自己:我只不过是集体中的一分子,谁也不会专门注意我一个人的。力求摆脱那种过多考虑别人评价的思维方式。②改善自己的性格。害怕社交的人多半比较内向,故应该加强锻炼自己的性格。多参加一些文体活动或集体活动,尝试主动与同学和陌生人交往,逐渐去掉羞怯和恐惧感。③满灌疗法。即让人反复接触引起恐怖的刺激,使其逐步适应,进而消除恐惧感。④系统脱敏法。其一般做法是:先用轻微、较弱的刺激,然后逐渐增强刺激的强度,使行为失常的患者消除焦虑和恐怖情绪,最后达到矫正异常行为的目的。例如可以先引导患者与家人接触、一步一步引导脱敏,并通过奖励、表扬使其巩固。此外,中学生要克服社交恐怖症,还必须掌握人际交往的知识和技能。 案例1:某某,初二男生,因其父是知青,政策允许他来沪寄住祖父母家。该生见人腼腆,遇生人或校领导更局促不安,如遇女性,会手足无措,面红心悸,交谈时口吃,惹同学嗤笑;性格内向,孤独,同班中无知心好友,严重时,心烦意乱,消沉苦闷,经常失眠,纳呆。他多次要求中止学业,回江西弋阳农村父母身边。 分析:这是典型的社会适应障碍。失眠、纳呆、心烦意乱、精绪抑

100M训练方法

100M训练方法 100M训练方法:(1)20—40米行进间快跑练习。(2)4*25—50米接力跑,加速跑,追赶跑练习。(3)下坡跑练习。(4)顺风跑练习。(5)各种短段落的变速跑练习 (1)行时间跑30—60米,3—4次X2—3组。 (2)短距离接力跑2人X50米或4人X50米,3—4次X2—3组。 (3)让距离追赶跑60—100米,3—5次X3组。 (4)短距离组合跑(20米+40米+60米+80米+100米)X2—3组。或(30米+60米+100米+60米+30米)X2—3组。 4 最快速度的摆臂练习,持续时间5~10~20秒; 5 最高频率的各种形式高抬腿跑,持续时间5~10秒; 6 最快频率的小步跑、半高抬腿跑,距离30~40米; 首先,比赛前《从今天到赛前三天》少吃或不吃含糖食物,到赛前倒数三天至比赛的几天,开始多吃高糖食物,比赛当天吃饭八成饱,要好消化,比赛前30 --40分钟可以饮200ML 葡萄糖水浓度40%。另外吃三片维生素C。不要吃巧克力。 2、认真做好运动前的准备活动。田径运动很容易造成肌肉、关节和韧带损伤,尤其下肢受伤的机会更多。防止的唯一办法是赛前的准备活动。准备活动越充分越不容易受伤。可在慢跑的基础上对肩关节、肘关节、背腰肌肉、腿膝踝关节等部位进行活动,强化肌肉韧带的力量,提高机体的灵敏性和协调性,从而防止受伤,就可提高运动成绩。 4、运动或比赛前,学生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睡眠和体力的积蓄,赛前应控制过多的饮食和饮水,更不得饮酒。 5、运动或比赛后,应做好放松活动,以尽快恢复体力和肌肉的力量。其方法是对身体各部分进行放松性的抖动、拍打,双人合作互相按摩等。 6。等全身发热时才脱外衣,跑结束后应立即披上外衣,以防伤风感冒。跑时所穿的鞋袜应柔软和脚,最好穿短跑用的钉鞋. 1 前言 短跑是一项以无氧供能方式为主的速度力量性项目,强大的爆发性力量,较高的绝对速度和速度耐力,良好的协调性和灵敏性,合理的跑的技术,以及较强的心理能力是从事短跑运动的必备条件,因而,认识短跑项目的特征,把握短跑专项训练的内在规律,探索短跑专项训练的方法和手段,是提高短跑教练员执教水平的重要途径。鉴于上述,笔者运用多学科理论知识,结合自身多年参加短跑训练实践的感性认识,从短跑训练理论与实践层面上,探索短跑专项的主要训练内容,以及针对性的专项训练方法和手段,旨在为教练员提供训练实践依据。 2 以技术为中心的全面身体训练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各个器官系统是相互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的,要想提高短跑运动成绩,必须全面地改善与提高运动员的身体训练水平。进行有目的的、有比例地全面身体训练,采取多种多样的身体训练方法和练习手段,不仅能弥补专项训练的某些不足,而且有利于全面发展运动员的身、心的能力,提高运动技能、技巧,及身体健康水平,从而为运动员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和将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需要强调的是,全面身体训练必须要紧密结合短跑专项的需要,尤其是要进行以技术为中心的全面身体训练,教练员一切的身体训练方法和手段的设计、采用,必须符合与接近短跑技术的时间与空间特征,否则,将事与愿违,事倍功半,达不到理想的训练效果。 3 提高步长、步频能力

中考实心球训练方法

亲爱的同学们:这里是实心球学习交流区域。 版权所有归石家庄外国语学校体育组初三先锋团队所有,盗用必究。实心球持球手型

实心球持球双臂“造型”

实心球用力瞬间“基础造型”——肩关节二次负角度、背弓。 注意:髋、肩、肘超越器械的“瞬间造型”。 精简连续动作。 注意:从下向上的用力顺序——膝、髋、胸、肘、手依次“贴”向纵坐标轴!——力的传递。。。“就像小虫往上爬”哈哈~~~

特别强调: 初学阶段不要追求投掷远度,动作节奏宜缓不宜快。重中之重是追求用力顺序的正确性与技术动作的连贯性。然后。。。再去追求节奏的变化。——详情查看《初三中考体育全攻略》石家庄外国语学校学生用书。 ——力的传递。。。“就像小虫往上爬”哈哈~~~ 但这很形象。 委婉点或者说是大树被狂风吹歪后,再艰难的对抗站直的过程。这样好像舒服点。今天早晨关于实心球的训练中, 出现错误最多的是:双臂大小臂过度弯曲折叠,几近0度,都折叠到一块了!这样极不利于寻找用力顺序的肌肉感觉。 目前阶段应该:先尽量伸直双臂,重点把肩关节负角度拉开,肩关节稍后倒,体会送髋、送肩、挥臂的用力顺序,建立正确的肌肉感觉,而不要急于甩臂鞭打。 肩关节打不开的同学,一定要在家请父母或者同伴帮忙把肩关节韧带拉开,虽然短期内不会发生明显变化。但坚持做下去一定会见效。我有过一周速 成拉开肩关节成功的例子(中考前一周,一男生)。 Re:实心球满分速成秘笈(内参注意保密) 用力顺序与二次负角度 直臂、后倒、送髋、挺胸、挥臂——你找到这个用力顺序了吗? 直臂———现阶段小臂举起,大小臂尽量伸直。 后倒———向后预摆,躯干后倒倾斜,可理解为后仰。 送髋———屈左膝向前平移髋关节,肩关节留住并瞬间放松打开形成二次负角度。挺胸、挥臂一气呵成——蹬左腿、并右腿,快速鞭打。

如何改善初中生人际关系

如何改善初中生人际关系 摘要:初中生人际交往中存在误区和不足,人际关系的质量对青少年的学习态度、自我意识、学习成绩和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误区和不足产生原因有社会、家庭、学校、自身等方面。对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的改善应加以关注。文章提出了处理人际关系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技术,它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来培养和提高。营造良好的学生人际关系环境,加强学生个性修养,学习一定的交往技能和交往方法,就能基本改善初中生的交往情况,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健康发展打下基础。 关键词:初中生人际关系改善交往技能 古语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一项统计表明,100年前,286位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中,有2/3是与人合作完成其发明的,而在近25年的获奖者中,竟有80%是合作获奖的。美国著名成人教育家戴尔-卡耐基经过大量的研究发现说:“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只有百分之十五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另外的百分之八十五要靠人际关系、处世技巧。”此话也许说得绝对些,但也从另一侧面说明良好人际关系对成就事业的重要性。人际关系的质量对青少年的学习态度、自我意识、学习成绩和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学生进入初中后,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逐渐减少,与父母的感情也就逐渐淡化,与教师和同伴之间关系逐渐上升。初中生正值十三四岁,是危险年龄阶段。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学生对学校产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与同学形成积极的情感关系。不良的人际关系可能使学生在学校中表现出与老师、同学关系疏远,攻击性强等特性,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而产生违纪、辍学等现象。 1、初中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较差,存在以下不足: 1.1把同学当成利用工具。 1.2对人冷漠、多疑,缺少知心朋友。 1.3情绪变化无常,交了朋友没过几天就闹翻了。 1.4自以为是,唯我独尊,毫不顾忌别人的感受。 1.5胆小退缩,报复心强。 1.6是非淡漠,交友不慎,有江湖义气。 1.7老是把父母、老师、同学的关心当罗嗦。 2、存在不足的原因:

121体育:掷实心球动作中主要参与运动的肌群及训练方法

掷实心球动作中主要参与运动的肌群及训练方法 121体育APP资讯,更多资讯上121体育APP查看;121体育为中考体育满分而生。 掷实心球练习时,在掌握基本技术的情况下,加强一定的力量训练,是运动员获得最佳成绩的保证,力量训练是通过肌肉运动来实现的。因此有必要了解是哪些肌肉参与了运动,现就把这些参与运动的肌肉作如下归纳。 一、小腿三头肌 位于小腿后面浅层,特别发达,使小腿后部隆起,它由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组成。比目鱼肌位于腓肠肌的深层。近固定时,能使小腿和足屈。远固定时,使股骨远侧端和小腿骨拉向后方,使膝关节伸直,从中维持人体的直立。采用负重提踵、足尖行走、后蹬跑、原地纵跳、跳绳和蛙跳等练习可发展该肌的力量。 二、胫骨前肌 位于胫骨的外侧。近固定时,使足伸(背屈)、内收和外展,如勾脚动作。远固定时,拉小腿向前,以维持足弓。采用负重勾脚等练习可发展该肌的力量。 三、股四头肌 位于大腿前表面皮下,有四个头,即股直肌、股中肌、股外肌、股内肌。近固定时,使大腿屈、小腿伸。远固定时,使大腿在膝关节处伸,即牵拉股骨向前(如由下蹲到站立的动作),保持股骨垂直,维持人体直立姿势。采用负重深蹲和负重伸小腿等练习可发展该肌的力量。 四、股二头肌 位于大腿后面外侧皮下,有长短两头。近固定时,使小腿屈和旋外,小腿伸直时可使大腿伸,如后踢腿跑和后蹬跑动作。远固定时,使骨盆后倾。采用负重腿屈伸,深蹲起和后蹬跑可发展该肌的力量。 五、缝匠肌 这是大腿前细长的肌肉,贯穿大腿至小腿,常涉及交叉或合并的肌肉,对大腿前群肌起加固作用和用于腿的整体动作。近固定时,使大腿屈、旋外,小腿屈、旋内。采用仰卧“剪腿”,负重深蹲和负重半蹲等练习,可发展该肌的力量。 六、臀大肌 这块肌肉很发达,直接位于骨盆后外侧面,维持人体直立姿势。近固定时,使大腿后伸和旋外,如后摆腿和后踢腿动作。该肌上半部使大腿外展,下半部使大腿内收。远固定时,一侧收缩,使骨盆向对侧转动,如转体动作,两侧收缩使骨盆后倾,维持人体直立姿势。采用俯卧“背腿”,负重腿屈伸和负重体屈伸等练习可发展该肌的力量。 七、腰肌 位于脊柱腰部两侧和骨盆内。由腰大肌和髂肌两部分组成。近固定时,使大腿屈和旋外。

步频与步幅的辩证关系

步频与步幅的辩证关系 【摘要】步频与步幅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即:对一个人来说在一定速度情况下,步幅的加大将会影响步频,步频的提高也将以减小步幅为代价。如何正确地理解它们之 间的关系,是本文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步频步幅辩证关系 【中图分类号】 G80-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4810(2009)11-0043-01 我们知道事物是由一对矛盾体构成的,矛盾的两个方面是对立、统一的。步频、步幅就是这 样的一种关系。它们的对立、统一决定了跑速,在影响跑速的诸多因素中,步频与步幅是其 主要矛盾,步频与步幅的乘积即是跑速。在一定速度情况下,步频的提高必然使步幅减小, 而步幅的增大又会使步频减少。所以说它们是对立、统一的。如何正确地处理这种关系?这 对于实际运动训练有着重要的意义。下面就这一问题做一理论上的分析。 目前,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众说不一,观点各异,有的学者认为,步频低是影响运动员成 绩的重要因素,加快步频是提高跑速的重要突破口。有的认为途中跑的最高速度主要靠步幅 的增加获得的。各有各的道理。那么步频与步幅哪个更重要呢? 笔者认为要解决一个矛盾,必要先分析其主要矛盾,随着主要矛盾的解决,其他问题便迎刃 而解。下面举例具体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若运动员步幅是 160厘米,步频 2.5步/秒,则速度为 4米/秒,可以不改变步频而把步幅增 加 20厘米,或者是保持原步幅不变而把步频加快 0.31步/秒,由此可见,把步幅增加 6.33厘米,步频加快 0.1步/秒,就可以达到目的。 在步幅很大时,这一相互关系就不同了,如步幅为 250厘米,步频 2.5步/秒,运动员可达到6.25米/秒的速度,要把速度提高0.5米/秒(即达到6.75米/秒),则步幅必须增加20厘米,而在保持原步幅情况下,步频只需提高 0.2步/秒。在跑速更高(步幅为 170厘米,步频为 5 步/秒,速度则为8.5米/秒)的情况下,我们来看看这一相互关系,要把速度提高为9米/秒,则必须把步幅增加 10厘米,把步频增为 0.3步/秒。这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 0.1步/秒的步 频与 3.3厘米的步幅是等价的。步幅为 250厘米,步频为 4.6步/秒,则速度可达到 11.5米/秒,要达到 12米/秒的速度,必须把步幅增加 10厘米/秒,或者把步频加快 0.2步/秒。这里0.1步/秒的步频相当于 5厘米的步幅。 下面是一明显的例子:如果 800米跑运动员的步长为 160厘米,成绩为 2分 2秒,则其平均 步频为 4.1步/秒。要使成绩达到 1分 19秒,他必须把步幅增加到 180厘米,或者把步频加 快到 4.6步/秒,但是,如果运动员的步幅为 210厘米,成绩 2分 2秒,则平均步频为 3.1步/秒,要把成绩提高到 1分 49秒,可以把步频加快 0.4步/秒,或把步幅再加大 26厘米。 由此可见,如果步频在 160~200厘米之间,最好是通过加大步幅来加大速度。而步幅在 200厘米以上时,则通过加快步频来提高跑速更为有效。因前者必须把步频加快 0.5步/秒, 才相当于步幅增加 20厘米;后者步频加快 0.4步/秒,则相当于步幅增加 29厘米。 上述分析明确地说明了在不同情况下,步频与步幅的作用是不同的,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可 以反射性地相互转换,适当减小步幅,而保持速度稳定,可以看作是为了保持这一速度的反 射转换,保持步频加大步幅也是比赛中战胜对手的一个策略,尤其在途中跑中更为重要。 了解了步频与步幅的这种关系,在不同程度的运动训练中,应着力发展哪个环节就不言而喻了。青少年运动训练中,还要考虑一个问题,从生理学角度看,步频受神经系统的兴奋—— 抑制的转换速度影响,所以在初期训练中,应注意加强步频的提高,熟练的技术能有效地提 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抑制转换速度而进一步提高步频,当步频达到稳定发展后,通过增加

200米训练周计划

周一 1.吸气呼气跑训练 2.放松跑 3.6×100m技术跑训练 4.12×200m跑时间36s/每组3min间歇5.力量训练 周二 1.吸气和呼气跑训练 2.放松跑 3.6×50m技术跑训练 4.甲:4×350m跑,时间各2.5s(200m35s) 10min间歇 乙:4×600m跑1 min52 s/组(400m75s) 10min间歇 周三 1.吸呼气训练跑 2.放松 3.10×50m技术训练跑1min间歇 4.3×5次长距离斜坡跑训练2min间歇5.1×800m慢跑 6.力量训练 周四 1.吸呼气跑训练 2.放松训练 3.1×0.5mile记时越野跑。 周五 力量训练周一 1.吸呼气跑训练 2.放松跑训练 3.甲:8×200m跑,用32s/每组2min间歇乙:10×200m跑,用32s/每组2min间歇4.力量训练 周二 1.吸呼气跑训练 2.放松跑训练 3.3×150m跑(加速跑训练) 4.甲:2×350m跑,49s/组(28s跑完200m) 10min间歇 乙:2×150m跑,1∶12.5(58s跑完400m) 5.1×200m跑,30s 5min间歇 6.1×5次斜坡跑(100yard)3min间歇 周三 1.吸呼气训练跑 2.放松跑训练 3.3×150m加速跑 4.甲:3×250m跑,35s/每组(200m用28s) 10min间歇 乙:3×350m跑,28s/组(49s400步) 10min间歇 5.1×200m跑,30s 6.加量训练 周四 1.吸呼气训练跑 2.放松 3.3×150m加速跑 4.甲:8×150m跑,7/8速度2min间歇乙:12×100m跑,7/8速度2min间歇5.2×5次斜坡跑(100yard) 3min间歇周五 1.放松跑 2.3组150m加速跑 3.甲:1×300m跑,用45s 10min间歇1×200m跑,用30s 5min间歇 1×110m跑,用15s 5min间歇 1×200m跑,用30s 5min间歇 1×330m跑,用45s 10min间歇 乙:3×300m比赛项目跑各用40s(200m用28s) 10min间歇 4.1×200m跑,用30s 5.力量训练

青少年人际交往小组活动方案

夏青20053237 活动一: 来自于https://www.360docs.net/doc/bf3401196.html,/heyoufang/blog/item/11a429dd13a272d98d10291e.html 青少年人际交往小组活动方案 活动背景: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际交往具有六种功能:获得信息的功能;自知、知人的功能;自我表现的功能;人际协调的功能;社会化的功能;身心保健的功能。人际关系能力是情感智力的外部表现,是衡量一个人情感智力水平的重要标志,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个人学业优异心理健康的重要前提,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人的受社会欢迎程度,领导权威、人际互动的效等。在人际关系能力显得愈来愈重要的同时,我们发现,青少年人际交往障碍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人际交往障碍,也叫人际关系障碍,通常是指在人们的社会交往活动中,影响个体正常行为和活动效能,阻碍人际关系建立的各种因素。这些因素主要来自三方面:首先是文化因素。民族情感和倾向,教育程度的差别等等。其次是社会因素。再次是个体心理因素。包括个体的需求、动机、态度、价值观、人生观等方面的差异以及个性品质特征的某些不良表现。 人际交往障碍的表现有多种多样:被动、攻击、固执、自我表现 本次活动选取6种技能类型即分6节内容包括:加入集体、合作、决断性、处理社交中的问题、竞争、赞美,来展开对缺乏社交技能的儿童的技能训练。 第一节加入这个团体(开始团体) 目标:让成员了解参加这个团体所必须遵守的规则。并使成员能够尽快彼此认识。且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向别人介绍自己以及记住别人的重要性。 活动时间:60分钟 活动材料:若干张纸与笔、一个深色小盒子里面有6张写着规则的纸条、遮盒子的布、一块干净手帕。 活动过程: 开场白: (3’) ①对成员的来到表示高兴。②强调此次小组的目的(学习社交技能)③说明活动主要所采用的方式(如游戏)④说明领导者在活动中主要起的作用⑤引出热身游戏。 热身游戏:“魔箱的指示” (5’)目的是以较有趣的方式让成员自己念出规则,使他们能对规则有深刻的印象。 先报数分组,以2人一组。然后领导者拿出准备好的“魔箱”,告诉成员里面有魔箱的指示,让每一组派一名成员来摸。摸出后,大声向全体念出纸条上所写的“魔箱的指示”即小组规则。并要求成员能一起遵守“魔箱的指示”。 具体规则如下:A、等轮到你时再发言或活动。B、待在你自己的座位上。C、小声说话。D、发言之前要举手。E、遵守每次游戏规则。F、集中注意听讲。G、每次活动都能准时参加。

中考体育实心球的技巧及练 习方法

中考体育实心球的技巧及练习方法 掷实心球是一项快速力量及对身体协调性要求全面的项目。将原地双手正向掷实心球纳入基本素质考试项目中。实心球测试可以评定学生的综合性身体素质。从技术动作上分析,实心球与其他投掷类项目有较大的区别。因此,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对2010年体育考生投掷实心球的技术动作分析,对原地双手正向掷实心球进行技术分析,并制定提高原地双手正向掷实心球成绩的有效训练方案。 一、原地双手正向掷实心球的技术分析 (一)持球 为防止单手掷球,同时达到出手时能快速有力的拨球,正确的持球动作应为:双手伸直,五指微张,两大拇指紧靠在一起;以拇指的第一关节和食指、中指、无名指的第一、二、三关节托握住实心球的后面中下部(女生及力量较弱的学生指跟可触及球),小指起到稳固球的作用;掌心空出。 (二)预备姿势 1.站位。良好的站立姿势,能达到最有效的用力,同时,还能防止重心不稳。研究发现,两脚叉开站立,当作后仰满弓时,能够很好地控制重心,且在出手时蹬地更有力。 2.预摆。预摆是为球的最后出手所做的准备,预摆正确能确定器械的飞行路线,同时也能动员机体的运动器官和肌肉,为最后瞬间的爆发做准备。原地双手正向掷实心球中预摆时头部稍低或稍前倾,预摆时肩关节放松,双手微屈,然后小幅度的前后摆动2次~3次,同时调整呼吸,放松身体。 (三)出手 1.超越器械。在掷实心球中,很多专家将实心球技术中的超越器械形容成“满弓”。通过对考生的观察发现,考生在做超越器械时,反弓的程度都非常大,有效地加长了工作距离。良好的反弓技术动作的形成包括:抬头——挺胸——送髋——屈膝——后引球。实践证明:学生头部

改善跑步步频和步幅

改善跑步步频和步幅 步频和步幅是决定短跑速度的主要因素,它们相互影响、制约,对立统一。改善步频和步幅是提高短跑速度的关键,其练习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下面介绍一些主要练习方法。改善步频的练习方法: 1.原地快慢交替摆臂 摆臂不仅能维持跑动中的身体平衡,促进支撑腿的后蹬,同时也促进腿的摆动频率。 方法:原地站立,听击掌信号做练习。击掌要有快慢节奏,一般是慢一快一慢。每次练习2—3组,每组15″—20″。要求是肩关节放松,有耸动感。前摆时注意向前用力。 2.高抬腿跑 增强大腿前群肌肉力量和髋关节韧带的柔韧性,发展小腿肌肉力量和膝关节的灵活性,提高动作频率。 方法:①原地或支撑练习,定时(10″~15″)或定次(50次~60次);②行进间练习,从慢到快,逐渐对渡到途中跑(亦可加信号节奏);④原地负重(轻沙袋系于小腿上部)练习,方法同①;要求是大腿与躯干成直角,支撑腿蹬伸充分,提高重心,防止上体前倾或后倒。 3.快慢交替小步跑 缩小跑的动作幅度,加快动作频率。 方法:①快慢节奏变化练习;②逐渐过渡到加速跑练习。练习距离60米~80米。要求是上下肢动作协调放松,快频率,前脚掌积极扒地。 4.交换跳步推举轻杠铃 发展上下肢的协调用力。 方法:原地进行,定时(20″~30″)或定次数的成组练习。要求是循序渐进,要有一定的速率。 5.牵引跑 改善动作频率,提高刺激阀限。 方法:跟随跑、下坡跑或顺风跑。练习距离在20米左右。要求是以最大努力做练习。改善步幅的练习方法 1.后蹬跑

发展腿部力量、改善用力顺序。 方法:①支撑练习,定时(15″左右)或定次(60次左右)成组进行;②负重支撑练习,小腿负贡,方法同①;④60米~80米练习,提高练习质量为主。要求是上体稍前倾,髋、膝、踝关节充分蹬伸,尽量打开两大腿的夹角。 2.专门性跳跃 发展腿部爆发力和弹跳力。 方法:①立定跳远和多级跳远;②蛙跳;③各种距离的跨步跳(跑),如80米~300米,均采用成组练习。长距离练习可安排在课的后部。要求是注意用力顺序及爆发用力。 3.上坡跑 发展腿部力量。 方法:成组练习,每组间休息2~3分钟,如(10×30米)×2~3组。坡度越陡,则距离应越短。 要求是保持正确动作。 4.杠铃练习 加强训练强度,提高腿部爆发力。 方法:①大重量深蹲起,成组练习,每组次数不宜过多;②中等重量跨步走,成组练习,距离不宜过长。要求是髋、膝、踝关节充分蹬伸。 5.肋木、垫上练习 发展腰腹肌力量。 方法:肋木悬垂举腿、垫上两头起等练习,成组进行

100米训练方法及计划

青少年运动员的100米训练方法及计划 一、100米的生化特点 当运动员从起跑的安静状态过渡到高速时,含有丰富的氧气的血液,从肺部到肌肉最快也要6秒钟左右的时间,也就是说CP(磷酸肌酸)供能只能维持5~7秒,由于肌肉活动时CP的消耗和乳酸的堆积,ATP(三磷酸腺苷)再合成不能恢复到原来的水平,所以专家推荐六秒训练加速度的法则。要发展速度耐力就必须尽量使CP耗竭和造成乳酸明显堆积,这样有利于提高肌肉对乳酸的耐受力。一般说来,发展速度耐力的剧烈运动的持续时间不应少于10秒,最多不易超过60秒。另外又有英国的基恩先生研究的乳酸积极作用的新说:乳酸盐是一种不燃烧的燃料,而非“废物”和“毒素”。 运动员体内乳酸盐的积聚反映了身体对运动的应激,而不是造成疲劳的原因,没有必要把无氧糖酵解生成大量乳酸盐的过程看成是令人讨厌的事,因为如果不动用这一能量系统,运动员就不可能进行剧烈和持久的运动。同时,乳酸盐生成并非总是意味身体正在进行无氧工作,一旦肌肉工作所需要的ATP和有氧系统所能供给的ATP之间失去平衡,就会产生乳酸盐。 二、训练模式 (一)100米训练是个周期化训练过程,开始要有个适应性阶段,其目的在于动员大多数的肌群参与工作,并使韧带、肌腱和关节为以后最大限度承受发展力量的练习作好准备,也是为了防止后续训练的运动损失。在适应阶段,采用9~12个练习,每组重复8~12次,负荷最大40%~60%,恢复时间为2~3分钟,这个阶段持续4~6周。 (二)发展最大力量阶段为期6周,训练课采用5~6个练习,安排4~8组,每组重复8~12次,负荷逐渐从70%增至100%。 (三)发展爆发力阶段,采用4~5个练习,安排3~4组,每组重复8~15次,负荷在50%~80%之间,每周1—2次,安排在技术练习或速度练习后进行。 (四)耐力训练主要由200~400米节奏跑组成,其目的在于为整个训练周期建立“能量库”。 三、移动速度的训练 移动速度是指在周期性运动,运动员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快慢,它又分:起动速度、加速度、最高速度和高速耐力。 (一)起动速度 决定起动速度快慢的因素中,除了反应外,最大力量和爆发力是关键。所以,起动速度应以最大力量和爆

中学生人际交往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心理调适

中学生人际交往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心理调适 人际交往即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人际交往伴随着人的一生,人的幸福、快乐、成功或痛苦、烦恼、失败,都或多或少的与自身的人际交往状况有关。成功的人际交往是人们生活幸福,学业、事业成功的关键。 而中学时期正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随着身体的发育,他们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逐渐增强。一方面对社会有各种强烈的需求,极力地想表现出自己的力量。另一方面,他们对社会的复杂性缺乏认识,对自身行为的合理性与可能性了解得还不够深刻,加之人生的价值观尚未稳定地建立。因此,他们的愿望与现实有时可能一致,优势有时可能遇到冲突。因而伴随着愿望的实现和落空,情绪也会随之浮动。这种心理发展的不平衡,往往会造成他们在交往心理上的障碍。据调查,目前有28%初中生、55%的高中生存在着交往上的障碍。最典型的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自卑心理:自卑是一种性格上的缺陷,来源于心理学上的一种消极的自我暗示。自卑是中学生的大忌,有自卑心理的同学,在人际交往中总认为自己不行,缺乏自信,总是想象成功的经验少,失败的经验多,丧失了交往的勇气和信心。 2.自傲心理:与自卑心理相反,自傲心理表现在交往中是不切实际地对自己作高度评价,在他人面前盛气凌人,自以为是,甚至不愿与人交往,常常使别的同学处在难堪、窘境中。 3.自私心理:在交往中,以自己为中心,以满足自己的欲望为目的,不顾他人利益和需求,常常引起同学的不满和反感,影响交往的产生和发展。怎么在当前独生子女占多数的中学生中,是较为普遍的一种心理。 4.恐惧必理:在交往中,特别是在大庭广众面前,不由自主地感到紧张、担心和害怕,以至手足无措,语无伦次,严重的会发展为交往恐惧症。 5.封闭心理:具有封闭心理的同学主要有两种:一是害怕别人算计自己,而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敢与人交往。二是学习时间太紧,无暇与人交往,颇有点“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味道。这种心理严重者对任何人都不信任,怀有很深的戒备心理,从此也就隔绝了人际交往。 6.害羞心理:害羞心理有较大的普遍性。中学生在交往中过多地约束自己的言行,表情羞涩,神情不自然,往往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成为交往中的被动者,从而使他们失去许多社会交往和比较的机会,推动他人的鼓励以及自我进取的动力。 7.嫉妒心理:这种病态心理比较常见,是对他人所取得的地位、名誉、成绩、进步等的一种不服气、不友好,甚至是敌对的情感,是由一种想保住自己的优越地位而极力要排除他人优越地位的心理倾向。嫉妒给自己带来的不是上进,而是忌惮、愤恨和人际关系的不和谐。8.猜疑心理:表现为在交往过程中,自我牵连倾向太重,长期处于“疑神疑鬼”的情绪生活中,对他人的言行过分敏感,多疑、不信任,往往陷入痛苦和焦虑之中。 9.逆反心理:逆反心理是中学生日益增强的独立性和闭锁性,与家长和教师闹对立而形成的。这种心理表现为对所交往同学的言行举止不加分析地批判、对抗和抵制,使双方关系紧张,致使同学之间的交往难以顺利进行。 10.干涉心理:干涉心理表现为对别的同学的事情过分关心,表现为以打听、传播和干预别人的私事、私密为乐趣,从而引起别人的不满和厌恶,影响同学之间的关系。 以上不良心理并非彼此孤立,而往往是相互交错,相互作用不同的交往过程中。中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出现一些人际交往困难和不适应是难免的,而对这些青少年的不良交往心理,在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必须从调节交往认知结构和学习交往技能两方面着手。首先要求中学生必须端正交往态度,纠正不良认知,树立正确的交往观念。 1.树立平等交往的观念。每个人都是独立的有理性的主体,都有自己的尊严。在交往中,不管性别、家庭条件、地位、学习成绩如何,都是平等的主体,而无尊卑优务之分。这

扔实心球的技巧

扔实心球的技巧: 1、握球和持球 握球的方法:两手十指自然分开把球放在两手撑,两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放在球的两侧将球夹持,(男生两食指接触,女生两食指中间距离为1-2厘米),两大拇指紧扣在球的后上方成“八”字,以保持球的稳定。握球后,两手下垂自然置于身体前下方,这样可以节省力量,在预摆时增大摆动幅度,握球和持球时应注意: ①球应握稳,两臂肌肉放松; ②在动作过程中能控制好球并有利于充分发挥两臂、手指和手腕的力量。 2、预备姿势 两脚前后开立,前脚掌离起掷线约20-30厘米,前后脚距离约一脚掌,左右脚间距离半脚掌,后脚脚跟稍微离地,两手持球自然,身体肌肉放松,重心落在两脚中间偏前,眼睛看前下方。 3、预摆 预摆是为最后用力提高实心球的初速度创造良好条件,预摆次数因人而定,一般是一至二次,当最后一次预摆时,此时球依次是从前下方经过胸前至头后上方,加速球的摆速,此速上体后仰,身体形成反弓形,同时吸气。 4、最后用力 最后用力是投掷实心球的主要环节,动作是否正确直接影响球的初速度及抛球角度。最后用力动作是当预摆结束时两手握球用力积极从后上方向前上方前摆,此时的动作特点是蹬腿、送髋、腰腹急震用力,两臂用力前摆并向前拨指和腕,旨在提高手臂的鞭打速度。 排球垫球的技巧 一、准备姿势 1.要点:分为稍蹲准备姿势、半蹲准备姿势、低蹲准备姿势。在对墙垫球时,应采用半蹲姿势。半蹲姿势要求两脚开立,两膝弯曲,上体前倾,重心靠前,膝部的垂直线应在脚尖前面,两臂放松自然弯曲于腹前。 2.易犯错误:(1)姿势过高或过低(2)只弯腰不屈膝 3.纠正方法及练习措施: 练法1:对照正确动作要点,反复做徒手练习。在教学时,把学生分成3——5人一组,先让学生自己看图片,讨论正确的动作要领,然后学生对照图片做模仿练习。教师在巡回指导的过程中,对错误动作加以纠正。 练法2:学生对墙体,做徒手练习。在教学时,我事先在墙面上用粉笔画出一定高度的线条(根据学生的身高情况,画出不等高度的线),让学生对墙屈膝关节的半蹲、上体稍前倾的站位,要求每位同学的膝关节不能高与自己面前墙面上的线条。经过反复的练习,学生就能建立起正确的姿势定型,为持球的练习打下基础。 练法3:双手持球触地练习。即:学生双手持球向左移动两步,半蹲,用自己手中的球触地,然后向相反的方向做同样的动作。在学生领会动作之后,教师可要求学生听口令或看教师手示做前、后、左、右的快速移动放球练习。

短跑中步频,步幅的训练方法—————跑,跳格

短跑中步频、步幅的训练方法——“跑、跳格” 摘要:步幅和步频的提高对短跑成绩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而“跑、跳格”用于发展途中跑速度素质的训练有着良好的效果。“跑、跳格”训练中分跑长格和跑短格。跑长格的练习主要有利于提高步幅;跑短格的练习主要有利于提高步频,培养下肢跑的节奏。 关键词:步频、步幅、训练方法、跑格、跳格 Abstract: The scope and the frequency of the step have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sprint. And, runni ng and jumping the panes of sponges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improving the speed of medium-runnin g. Running and jumping the panes of sponges consists of jumping the long-panes of sponges and jump ing the short-panes of sponges. The former is good for improving the scope of the step, while the later is good for quickening the frequency of the step so as to foster the rhythm of the lower lim bs. Key words: the scope of the step, the frequency of the step, the methods of exercises, running th e panes o f sponges, jumpin g the panes of sponges 1、前言 训练短跑的手段有很多种,这里介绍一种简单易行的手段:“跑、跳格”。在我从事课堂教学和课余训练的实践中,这一手段对提高步幅和步频有明显的效果。 跑是人体最基本的活动技能,短跑在中学各年级教材中都出现,是跑的重点教材,跑的基本技术要求是动作轻松,步幅大,步频快。在短跑的教学和训练中提高跑的速度是重点,许耀球先生在《田径运动生物力学》一书中说:“步频低是影响我国运动员成绩的主要因素,加快步频是提高跑速的主要突破口。”郑毓春又撰文指出:“途中跑最高速度主要靠步幅的增加获得。”可见,步幅和步频的提高对短跑成绩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而“跑、跳格”用于发展途中跑速度素质的训练有着良好的效果。“跑、跳格”训练中分跑长格和跑短格。跑长格的练习主要有利于提高步幅;跑短格的练习主要有利于提高步频,培养下肢跑的节奏。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器材制作(材料最好用海绵,以免受伤。俗称海绵块。) ⑴、制作成30cm×15cm×10cm的海绵块(图1) ⑵、在一条50cm的尼龙绳上,用不同颜色标出摆放海绵块之间不同距离的标记。 2.2海绵块的设置根据学生的性别、年龄、身高、短跑水平、训练水平、柔韧性好坏……训练内容而定,在跑道上摆放海绵块之间的距离有所不同,可以平放,也可以竖放。 ⑴、发展短跑中途中跑的步幅就跑长格,参照(表1)的格间距等,用行进间跑(30×4)×3或4,每次休息1—2分钟,每组休息5—8分钟。 表1

人际沟通期末练习题及答案

人际沟通期末练习题及答案 一、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社会心理学认为,人际沟通是() 1 .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过程 A .人们面对面的交流 B .人际关系的表现形式 C .双向沟通 D .人际沟通的实现要借助于语言符号系统和非语言符号系统,下列中不属于非语言符号系2统的是() .动作.书信.表情.音乐 D B AC.心理学观点认为,人际沟通() 3 .无规律可言 A .只要有人就可以进行B.有时也可以借助报刊来实现C.不一定有目的D.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经常会认为与其父母之间没有共同语言,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4以下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有些家长不够关心孩子A.由于地位障碍导致的沟通障碍B.孩子与家长所处的文化背景不同 C .这些孩子个性有缺陷 D .很久以前,有一个放羊的孩子,由于顽皮,明明没有狼出现,他偏喊:“狼来了,狼来5了”村里的那女老少听到他的呼喊都赶来帮忙,结果发现上当了,都十分恼火。之后这孩!子故伎重施,又一次戏弄了村民。最后,狼真的来了,可任凭这孩子再怎么呼救都没有人 赶来,大家都不再相信他的话,最后他被狼吃掉了。从人际沟通的角度分析,这则故事中 惨剧的发生与沟通障碍有关,按照社会心理学的观点,这种沟通障碍是由()导致的。 .地位障碍 A .个性障碍 B .社会心理障碍C.文化障碍D.印度的锡克教徒和印度教徒经常是“话不投机半句多”,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6最有可能是由下列哪种原因造成的() .他们之间存在意识形态的差异 A .他们之间由于宗教信仰不同而导致地位障碍 B .他们个性有缺陷 C .结构组织障碍导致沟通不畅D.俗话说“隔行如隔山”,根据社会心理学对人际沟通的阐述,这句俗语说明()7 .职业的不同可能会引起沟通的鸿沟 A .处于不同层次的组织成员,对沟通的积极性不同,也会造成沟通障碍B.文化背景的不同会给沟通带来障碍C.人们不同的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会造成沟通障碍D. .“”之后,大多数美国人对阿拉伯裔的偏见加深,在一家公司中一位阿拉伯裔职员9.118觉得越来越难与白人老板进行沟通。这可能是由于()造成的。 .地位障碍A.结构组织障碍B.文化背景障碍 C .社会心理障碍 D ).根据社会心理学的观点,下列关于人际沟通作用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9 .人际沟通可以调节沟通者本人的行为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