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栽培学概述

合集下载

第一章--水稻种植的基础知识(DOC)

第一章--水稻种植的基础知识(DOC)

第一章水稻种植的基础知识第一节概术第二节栽培稻的起源及品种类型第三节水稻作物的生物学特点第一节概述一、水稻生产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的地位二、我国水稻生产概况三、我国的水稻分区四、我国稻作科学的发展一、水稻生产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的地位1、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民以食为天,食以稻为先”水稻是仅次于小麦的世界第二大粮食作物。

我国播种面积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30 %左右,而稻谷产量占粮食总产的40 %以上,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粮食作物之首,是我国的第一大作物。

全国约有2/3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

是我国用世界7%的耕地养活世界22%人口的重要保障。

2、水稻是高产稳产的细粮作物水稻可在田面保持水层的条件下生长,人们可以通过灌溉、排水及水层深浅来调节土壤温热状况、养分释放速度、田间小气候等,以水抑制病、虫、草害的发生。

在粮食作物中,稻米的淀粉粒最小,直径仅为3〜10呵,粗纤维含量仅含2.2 %,虽然蛋白质含量7 %〜10 %,但稻米中蛋白质的生物价高,因此,米饭不仅细致可口,而且稻米中各种营养成分的可消化率和吸收率都较高。

此外,稻米的价格较高,稻米外面有谷壳紧包,比较不易吸湿返潮和虫蛀,便于运输和贮藏,稻草、稻壳等可以综合利用,因此,种植水稻的经济效益较高。

3、水稻生产副产品用途极广米糠含有14 %左右的蛋白质、15%左右的脂肪和20 %的磷化合物等,是家畜的精饲料,也可提取糠油、脑磷素等。

谷壳可用来制装饰板。

稻草除可作家畜的粗饲料外,还可用于编成草苫(sh o n)。

4、稻谷深加工有广阔前景①大米食品:除直接做米饭当主食外,还可制作方便米饭,快餐米饭,方便粥,米粉制品,饼干糕点,婴儿食品,酿造业(酒类、醋)。

②米糠的利用:米糠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油分,和维生素等,是食品、医药、化工业的重要原料。

③碎米的利用:可制作米粉、米粉线、点心、饴糖、淀粉、发酵原料、纺织物加工用糊。

④胚芽利用:营养食品、VB1、VB6、VE制剂以及饲料。

水稻栽培学(第二节)

水稻栽培学(第二节)
(3)籼稻和粳稻的演变
籼稻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与野生稻较为接近。籼稻是 基本型,即最先由野生稻经人工驯化而演变成栽培稻。而粳 稻是从籼稻植株中在不同的气候生态条件下(主要是气温), 通过人工选育而形成的变异型。
2. 晚稻和早稻 (1)晚稻和早稻的分别
晚稻和早稻的亲缘关系较密切, 两者杂交的结实率 比较高。主要区别在于栽培季节的气候环境不同,形成 了对栽培季节的适应性不同。晚稻保存着与野生稻相同 的发育特性,属于典型的短日性植物,早稻对日长反应 钝感和无感。晚稻和早稻是属于适应不同日长条件而形 成的两种气候生态型。
①早稻的感光性一般属弱。其中 籼稻为1-3级,粳稻为1~5级。 ②中稻感光性一般属弱到中等。 其中籼稻为1~5级,粳稻为2~7 级。③晚稻的感光性强。其中粳 稻为7-8级,籼稻为7-9级。
3. 短日高温生育期
短日高温生育期是品种在短日 高温条件下最短的营养生长期,实 验确定最短营养生长期的长度比较 困难。通常用一定的高温和短日照 条件下的营养生长期来表示,进行 品种间相互比较。
高温出穗促进率(%) = (低温下播种到出穗的 天数 - 高温下播种到出穗的天数)/低温下播种到出 穗的天数×100
早、中、晚稻的感温性都较强,但在短日条件 下,以晚稻为最强,早稻次之,中稻又次之。
2. 感光性
水稻品种在适宜生长发 育的日照长度范围内,短日 照可使生育期缩短,长日照 可使生育期延长。一般原产 低纬度地区的品种感光性强, 而原产高纬度地区品种对日 长的反应钝感或无感。
不同水稻品种的基本营养生长期,其长 短各异,这种基本营养生长期长短的差异特 性,称之为品种的基本营养性。
品种的感光性、感温性和基本营养生长 期,是决定水稻品种生育期的3个主要内在特 性,常简称为水稻品种的“三性”。

作物栽培学:水稻栽培学

作物栽培学:水稻栽培学

(二)目标、任务与内容
目标与任务:稳定面积、主攻单产优质;每公顷6吨提高至8 吨,品质符合市场要求。 内容:分三步走。至2015-2017年,集成与推广实用技术,达 到单产7吨,初步改善稻米品质现状;至2025年前后,加强技 术创新,产量达到8吨,基本实现稻米优质化;第三步,单产 稳定在8吨以上,全面实现稻米优质化。
第二节 水稻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一、稻的起源与分类 二、水稻的发育特性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 三、水稻的生育过程与器官建成
一、稻的起源与分类
(一)栽培稻种的起源
✓栽培稻种在植物分类学上属禾本科(Gramineae) 稻属(oryza)植 物; ✓目前全球稻属植物已知有20多个种,栽培种只有2个,即普遍 栽培稻(Oryza sativa) 和非洲栽培稻(O. glaberrina); ✓普通栽培稻全球分布,占栽培稻面积的99%以上,非洲栽培稻 仅分布于西非,丰产性差,但耐瘠性强。
(2)土壤生态条件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土壤条件:耕层厚度、酸碱度、养分水平、质地、 有机质含量(一些微量元素影响垩白、蛋白质含量 等) 海拔高度:影响机制与温度有关
2、水稻是高产作物
通过水分管理调节土壤肥力,提高对肥料和光、热、CO2 等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具有高产潜力; 全球高产纪录逾每公顷15吨; 经济系数高,干物质积累大
3. 水稻适应性强,种植范围广
深水稻、旱稻 分布广 耐酸、盐等(淹水条件下土壤理化性状的变化)
稻 的 类 型
4、稻米营养价值较高
与其它粮食作物相比, 稻米含粗纤维少,淀粉粒 小,易于消化,各种营养 成分的可消化率和吸收率 都较高,特别适合人体需 求。
2、环境与栽培条件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气象因子对稻品质的影响 土壤生态条件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栽培条件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环境污染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水稻栽培学简述

水稻栽培学简述

1.3.4. 氧气
发芽及幼苗生长需要的条件
种子发芽需要氧气,淹水稻种发芽则形成弱苗,其胚芽鞘 的生长速度远比有空气时快。幼苗的根与叶生长也需充足 的氧,只有有氧呼吸才能提供足够的能量促使有关酶活化 和物质转化。
水稻的无氧呼吸系统比旱作物发达,但提供的能量少,只 能使胚芽鞘伸长而无力驱动根叶生长。
花粉外壳形成期 花粉完成期
穗分化进程与叶龄
➢ ①苞分化期 倒四叶后半期 经历半个出叶期 ➢ ②枝梗分化期 倒三叶期 经历1个出叶期 ➢ ③颖花分化期 倒二叶至剑叶露尖 经历1、2个左右叶龄 ➢ ④花粉母细胞形成及减数分裂 倒一叶中、后期 经历0.8个叶龄期 ➢ ⑤花粉充实完成期 孕穗期 相当一个出叶周期加2天 花粉母细胞形成前是幼穗的形态建成期,其后为性细胞形成期,穗与
仍有较高的发芽率。
1.3.2. 水分
发芽及幼苗生长需要的条件
稻种贮藏的安全含水量为14.5%,吸水达到饱和 时,即粳稻种子含水量为其风干重的25%,籼稻 为30%,才能整齐发芽。
种子吸水速度与温度关系最密切,恒温时30℃下 需40小时可吸足水分,20℃需60小时,10℃则需 90小时。
1.3.3. 温度
颖花的生长速度加快,当穗长达定长约一半时,剑叶鞘膨鼓,为田间 的孕穗期。
水稻幼穗分化和拔节之间的关系
水稻幼穗分化和拔节之间的关系称为水稻的生育类型。
凡先幼穗分化而后拔节,分蘖和穗分化之间出现重叠的称 为重叠生育型;
节间伸长和幼穗分化同时开始,即分蘖终止和穗分化开始 相衔接的称为衔接生育型;
节间已开始伸长,穗分化尚未开始,即分蘖终止与穗分化 之间出现间隔的称为分离生育型。
叶的生长
同一稻株上各叶的生长有如下规律性:
叶片伸长在先,叶片伸长达到最大值时叶鞘开始伸长,所以上一叶的 叶片是与下一叶的叶鞘同时伸长,例如第4叶的叶片与第3叶的叶鞘同 时伸长。外观上观察,某一叶全出时,则向上数的第3叶开始分化, 第2叶开始伸长,第1叶正迅速伸长。

作物栽培学—水稻

作物栽培学—水稻

作物栽培学各论第一章水稻栽培学第一节概述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也是重要的商品之一,我国水稻播种面积约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1/4,而稻谷产量将近占粮食总产的1/2,约占全国商品粮的一半以上。

水稻生产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云南是全国稻米主产省份之一,同时也是稻作起源地之一,拥有丰富的稻种资源,我省也是水稻亩产量创全国纪录的产地。

例如:1990年永胜县涛源乡,一季杂交中水稻“D优10号”亩产达1104.69kg,大理市新达选育的水稻良种“87~66”于1993年再创出一季水稻亩产1024.64kg的世界纪录,1994年“榆杂29”再创1108kg/亩的世界粳稻纪录。

但我省水稻的总体生产水平差,目前全省平均亩产才330余kg,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云南水稻播种面积近1400万亩,约占全省粮食作物总面积的1/3,但产量则近全省粮食总产的一半。

水稻的特点:1、适应性强,在水源充足的条件下,①不论酸性红壤,含盐稍高的盐碱土、排水困难的低洼沼泽地,以及其他作物不能全面适应的土壤,一般都可以栽培水稻,或以水稻为先锋作物。

②水稻的品种类型和稻作制度有多种多样,海南岛一年三季连作,长江中、下游地区可雨季连作。

③最北到黑龙江漠河地区也可种植生育期短,抗寒力强的水稻品种。

云南种植水稻最高的海拔地区是宁蒗县,海拔2676m,尼泊尔在2500m地区大量种植水稻。

2、稻米营养价值高,一般精白米除含水分12.9%外,含淀粉77.6%,蛋白质7.3%(少数高达12~15%)脂肪1.1%,粗纤维0.3%和灰分0.8%。

稻米淀粉粒特小,并含有营养价值高的赖氨酸和苏氨酸,粗纤维含量少,易消化。

各种营养成分的可消化率和吸收率都高。

产稻国家或地区共112个,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亚洲占89%、92%,集中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美洲占6%、5%;非洲占4%、2%;欧洲与大洋洲均有1%以下。

第二节稻的起源和分类稻在植物学上属禾本科(Gramineae)稻属(Oryza),现在栽培稻是由野生稻经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而演变形成的多类型植物。

浅析水稻栽培种植技术

浅析水稻栽培种植技术

浅析水稻栽培种植技术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在我国的主要农业生产地区,水稻是农民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是国民的主要粮食来源。

水稻的种植技术是农民农业生产中必须掌握的基本技术之一,水稻的栽培种植技术对生产的影响非常大。

水稻的栽培种植技术包括水稻的育种、水稻的田间管理、水稻的病虫害防治、水稻的收获等方面,掌握了这些技术,就可提高水稻产量,提高粮食产量,增加粮食供应。

一、水稻的栽培技术概述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是国民的主要粮食来源。

水稻的栽培种植技术包括育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方面。

掌握了这些技术,就可提高水稻产量,增加粮食供应。

1、水稻的育种技术。

育种是水稻种植技术的基础。

水稻的优良品种是育种的重要任务。

水稻的栽培种植技术中,水稻的育种技术对提高水稻产量、提高粮食产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科学家通过选育优质的水稻种子,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品质。

2、水稻的田间管理技术。

田间管理是水稻种植技术的关键。

水稻的田间管理技术包括水稻的种植密度、水稻的施肥技术、水稻的灌溉技术、水稻的除草技术等方面。

通过合理的田间管理技术,可以提高水稻的产量,提高粮食产量。

3、水稻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病虫害是水稻产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水稻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包括病虫害的预测、病虫害的防治、病虫害的控制等方面。

通过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可以提高水稻的产量,提高粮食产量。

4、水稻的收获技术。

收获技术是水稻种植技术的最后环节。

水稻的收获技术包括收获时机的选择、收获时机的掌握、收获机械的选用等方面。

科学的收获技术可以减少水稻的破损率,提高水稻的品质,提高粮食产量。

二、水稻的育种技术2、加强对水稻基因的研究。

水稻基因决定了水稻的品质、产量。

科学家通过对水稻基因的研究,可以提高水稻的产量,提高粮食产量。

3、选育适应当地气候的水稻品种。

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不同,需要选育适应当地气候的水稻品种。

这样才能提高水稻的抗逆性,提高产量。

水稻种植栽培学概论

水稻种植栽培学概论

黑龙江
新疆
吉林
甘肃
内蒙古
辽宁 北京
西藏
青海
宁 夏
山河 西 北山东

西 河南 江
0 <750 万亩 750~1500 1500~3000 3000~4500
安苏
四川 重 庆
湖北 徽 上海 浙江
江西
湖南
贵州
福建


广 西
广东
>4500
我国水稻种植面积
二、我国稻作科技的发展
◆ 我国是世界上栽培水稻最古老的国家
水分
水 多→少 陆






粘 糯粘 糯 粘 糯粘 糯 稻 稻稻 稻 稻 稻稻 稻
直链淀粉多→少
晚季稻
早、中稻








粘 糯粘 糯 粘 糯粘 糯 稻 稻稻 稻 稻 稻稻 稻
第三节 水稻的形态结构
一、水稻种子
种子→稻谷
糙米→颖果
内颖
糙米 外颖
第2护颖 小花梗 副护颖
小穗梗第1护颖Fra bibliotek米果皮 种皮 胚乳 胚
第3叶长出≈不完全叶节发根
第3叶
不完全叶节根
幼苗生长过程胚乳物质 消耗与干重消长
氮断奶期
糖断奶期
胚乳 淀粉 消耗
总干重
幼苗生长的几个重要时期
氮断奶期: 1叶1心期胚乳内贮藏的氮用完。
糖断奶期: 3叶期胚乳内贮藏的淀粉用完,秧苗从
异养转为自养,是重要的生理转折期。 超重期:
第3叶长到近1/2时,秧苗+剩余谷粒总 干重>原种子干重。
据史书(《诗经》《淮南子》《周礼》《战国策》《史 记》等)记载,距今5000年的神农时代,我国已开始稻作栽 培。浙江余姚河姆渡曾发现距今6700-7000年的稻作遗址。

作物栽培学-水稻1概述

作物栽培学-水稻1概述

第一节 概述
一、水稻生产的国民经济意义 二、水稻生产概况 三、我国的水稻分区 四、我国稻田的耕作制度 五、我国稻作科学的发展
一、水稻生产的国民经济意义
1.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
全国以稻米为主食的人口约占总人口的50%。我 国水稻种植面积平均占谷物播种面积的26.6%,稻谷 总产占粮食总产的43.6%,占全国商品粮的一半以上。
2. 水稻是高产作物
可通过水分管理调节土壤肥力, 提高对肥料和光、热、CO2等自然资 源的利用率,从而获得高产。
3. 稻的适应性强,种植范围广
稻的分布
Irrigated rice
Deepwater rice
Rainfed rice
Upland rice
Floating rice
4. 稻米的营养价值较高
占全球(%)
90.30 5.90 3.16 0.56 0.09
单产(t/ha)
3.97 4.08 4.58 1.88 5.69 7.51
FAO年统计数据,2004
亚洲主要产稻国水稻生产概况
国家
中国* 印度 印度尼西亚 日本 韩国 菲律宾 泰国
总产 (104t)
17890 12620
5181 1109 673 1337 2617
米糠
谷壳
二、水稻生产概况
(一)世界水稻生产概况
全球 亚洲 美洲 非洲 欧洲 大洋洲
面积(104ha) 15326 13454 783 1022 59.4 7.4
占全球(%)
87.79 5.11 6.67 0.39 0.05
总产(104t)
60850 54946 3587 1922 338 55.6
-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8/15
山东农业大学 王空军
10
作物栽培学:水稻 Crop Production: Rice (Oryza satva L.)
Ⅳ.华北单季稻作区:本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单季春稻 及稻麦两熟,中梗为主。
Ⅴ.东北早熟单季稻作区:本区位于辽东半岛和长城以北,大兴安岭 以东。单季春稻,早粳为主。
1、生产概况
山东省部分地(市)水稻面积及产量(1991)
地(市) 面积 (万亩) 单产 (Kg/亩) 总产 (万吨)
全省 222
410
90.9
临沂 济宁 东营 济南 日照 85.04 60.66 39.59 17.14 5.97
437 472 358 219 440
37.1 28.6 14.2 3.8 2.6
(二)水稻生产重要的原因
1、水稻高产、稳产。 水稻可在田面保持水层的条件下生长,人们可以通 过灌溉、排水及水层深浅来调节土壤温热状况、养分释 放速度、田间小气候等,水层抑制病虫和杂草的发生。
2020/8/15
山东农业大学 王空军
4
作物栽培学:水稻 Crop Production: Rice (Oryza satva L.)
2、稻米的品质好,是人们喜爱的粮食之一。 稻米的淀粉粒最小(3-10μm)、小麦30-45μm、玉 米35μm,蛋白质虽少(7.3%),但是易被人吸收的Pr 成份较多。 3、水稻副产品综合利用广。 米糠含有14%左右的Pr、15%左右的脂肪和20%的 磷化合物等,是家畜的精饲料,也可提取糠油、脑磷素 等。谷壳可用来制装饰板。稻草除可作家畜的粗饲料外 ,还可用于编成草苫。
作物栽培学:水稻 Crop Production: Rice (Oryza satva L.)
主 讲 内 容 : 6学时
●概述
●生长发育
●种稻的土肥水条件
●栽培技术
2020/8/15
山东农业大学 王空军
1
作物栽培学:水稻 Crop Production: Rice (Oryza satva L.)
Ⅰ.华南双季稻作带(区):本区位于南岭以南。双季稻为主,品种 有早、中、晚籼稻。
Ⅱ.华中单双季稻作区:本区位于南岭以北,秦岭淮河以南。双季稻 为主,品种早、中籼。
Ⅲ.西南高原单双季稻作区:本区位于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稻麦( 蚕豆)两熟,双季稻或单季稻、低地多籼稻,高地多粳稻。
Ⅰ、Ⅱ、Ⅲ又叫南方稻区,占全国面积的93.6%;除云贵高原有少 量粳稻外,主要品种为籼稻。
山东农业大学 王空军
7
作物栽培学:水稻 Crop Production: Rice (Oryza satva L.)
面积最大的省(市)依次是湖南、 四川、江西;均在4000万亩以上。单产 最高的是辽宁,平均亩产518kg。
2020/8/15
山东农业大学 王空军
8
作物栽培学:水稻 Crop Production: Rice (Oryza satva L.)
全国 45533
390
17770
湖南 6039
388
2344
四川 4565
444
2027
江西 4298
328
1411
广东 3945
353
1391
广西 3628
339
1228
湖北 3567
455
1622
江苏 3418
492
16Hale Waihona Puke 0安徽 3255384
1249
浙江 3204
379
1217
2020/8/15
滨州 4.20
322
1.4
淄博 3.32
399
1.3
枣庄 2.44
407
1.0
菏泽 1.94
247
0.5
2020/8/15
山东农业大学 王空军
12
作物栽培学:水稻 Crop Production: Rice (Oryza satva L.)
山东省水稻的种植面积一般在200万亩左右, 在粮食作物中位居小麦、玉米、甘薯之后,与谷 子的面积相似。但平均单产居粮食作物之首。面 积和总产最高的是临沂,其次是济宁、东营、济 南,均在十万亩以上;日照、滨州、淄博、枣庄 、菏泽均在万亩以上。单产最高的是济宁。
水稻是世界第二大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 于小麦。我国播种面积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30%左右, 而稻谷产量占粮食总产的40%以上,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均 居粮食作物之首。全国约有2/3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
2020/8/15
山东农业大学 王空军
3
作物栽培学:水稻 Crop Production: Rice (Oryza satva L.)
Ⅵ.西北单季稻作区:本区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祁连山与青藏 高原以北。单季春稻,早粳为主。
Ⅳ、Ⅴ、Ⅵ又叫北方稻区,占全国面积的6.4%;主要品种为粳稻。
2020/8/15
山东农业大学 王空军
11
作物栽培学:水稻 Crop Production: Rice (Oryza satva L.)
(三)山东水稻生产概况与区划
●概 述 ▲水稻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水稻的分布与生产概况
▲栽培稻的起源和类型
▲水稻品种的光温反应
2020/8/15
山东农业大学 王空军
2
作物栽培学:水稻 Crop Production: Rice (Oryza satva L.)
▲水稻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一)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2020/8/15
山东农业大学 王空军
6
作物栽培学:水稻 Crop Production: Rice (Oryza satva L.)
(二)中国水稻生产概况和分布
1、生产概况 我国是稻谷生产大国。水稻总 产量世界第一,
我国部分省(市)水稻面积及产量(1993)
省(市) 面积 (万亩) 单产 (Kg/亩) 总产 (万吨)
2020/8/15
山东农业大学 王空军
5
作物栽培学:水稻 Crop Production: Rice (Oryza satva L.)
▲水稻的分布与生产概况
(一)世界分布
水稻在世界上的分布非常广泛,世界各大洲 都有水稻生产,其中90%的水稻集中在亚洲,美 洲次之。种植面积较大的国家依次是印度、中国 、印尼,但是中国稻谷的总产量居世界第一。
我国还是水稻科技强国。
•世 界 矮 秆 稻 育 种 的 “ 绿 色 革 命 ” 源 于 我
国;
•我国的杂交水稻更是举世闻名; •我国水稻的栽培技术也是突出的。
2020/8/15
山东农业大学 王空军
9
作物栽培学:水稻 Crop Production: Rice (Oryza satva L.)
2、分布与区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