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概论PPT.ppt
合集下载
自然辩证法概论(方法论)PPT课件

技术方法论的主要内容
观察与实验
归纳与演绎
通过观察和实验获取关于研究对象的第一 手资料,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通过对观察和实验所得数据进行归纳和演 绎,形成对研究对象本质和规律的深入认 识。
类比与模拟
分析与综合
通过类比和模拟方法,将研究对象与其他 事物进行比较,发现相似点和差异点,为 解决问题提供启示。
自然科学的发展为哲学提供了丰富的实证材料和理论依据,推动 了哲学的发展和进步。
哲学对自然科学的影响
哲学为自然科学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帮助科学家在研究过程中形 成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自然科学与哲学的互动
自然科学和哲学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共同推动人类对自然界和人 类社会的认识。
自然科学发展与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成和发展
总结词
历史演变、实践检验、科学基础
详细描述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在批判地继承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形成的,它以实践为检验真 理的唯一标准,以科学为基础,认为自然界是物质的、运动的、发展的、有规律的,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 发展的。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观点
总结词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实践检验真理、辩证法原则
详细描述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 和永恒发展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辩证法原则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
03
自然科学发展与马克思 主义
自然科学与哲学的关系
自然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它既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方法论个自 然科学中的体现和贯彻。
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研究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进 步的方法论问题,以及科学技 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件

我们应该积极保护自然环境,合理利用自然 资源。
自然辩证法在实践中的应用
1 自然科学与自然辩证法的关系
自然科学需要借鉴自然辩证法的思想方法, 深入研究自然的规律。
2 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自然辩证法思想
自然辩证法思想可以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理论 基础和指导方法。
总结
1 自然辩证法在当今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2 探索自然辩证法的发展前景
1 矛盾统一法则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 力,矛盾的解决通过统一 得到解决。
2 质量互变法则
事物的质量不是固定不变 的,而是在一定条件下发 生互相转化。
3 联系普遍法则
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 作用,形成一个整体。
人类与自然
1 类与自然的相互关系
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的生存发展离 不开自然。
2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自然辩证法概论》PPT 课件
自然辩证法是一门研究自然与人类相互关系的学科。本课件将介绍自然辩证 法的基本概念、原理、应用以及对当今社会的重要作用。
什么是自然辩证法
1 基本概念
自然辩证法研究自然界法的发展经历了演绎法、归纳法和 辩证法三个阶段。
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理
自然辩证法对于人类认识自然和解决自然问 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我们应不断探索和发展自然辩证法,为人类 社会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自然辩证法在实践中的应用
1 自然科学与自然辩证法的关系
自然科学需要借鉴自然辩证法的思想方法, 深入研究自然的规律。
2 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自然辩证法思想
自然辩证法思想可以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理论 基础和指导方法。
总结
1 自然辩证法在当今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2 探索自然辩证法的发展前景
1 矛盾统一法则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 力,矛盾的解决通过统一 得到解决。
2 质量互变法则
事物的质量不是固定不变 的,而是在一定条件下发 生互相转化。
3 联系普遍法则
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 作用,形成一个整体。
人类与自然
1 类与自然的相互关系
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的生存发展离 不开自然。
2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自然辩证法概论》PPT 课件
自然辩证法是一门研究自然与人类相互关系的学科。本课件将介绍自然辩证 法的基本概念、原理、应用以及对当今社会的重要作用。
什么是自然辩证法
1 基本概念
自然辩证法研究自然界法的发展经历了演绎法、归纳法和 辩证法三个阶段。
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理
自然辩证法对于人类认识自然和解决自然问 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我们应不断探索和发展自然辩证法,为人类 社会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自然辩证法概论PPT

02
星云假说——天文学,康德(Kant)德 国,1755;拉普拉斯(Laplace),法国,1796:第一个科学的关于太阳系起源的学说,是从哥白尼以来天文学取得的最大进步,在形而上学自然观上打开了第一个缺口,把辩证法带入了天文学和自然科学。
人工合成尿素——化学,维勒,德国,1828:从氰、氰酸银、氰酸和氨水、NH4CI等无机原料按不同途径都可合成同一有机物尿素。这证明尿素和氰酸铵皆由同样的碳、氢、氧、氮组成,打破了有机物和无机物、生命和非生命的界限。
地球地层渐变假说——地质学,赖尔(Lyell),英国,1830:地面的变化是由各种自然力的缓慢作用造成的。把理性和辩证法带进了地质学。
细胞学说——生物学,施莱登(Schleiden),德国,1838;施旺(Schwann),德国,1839:宣布了动物界和植物界不可逾越的界限的消失,揭示了动植物结构上的统一性,阐明了有机体分化发展的规律,使“机体产生、成长和构造的秘密被揭开了,从前不可理解的奇迹,现在已经表现为一个过程。”(恩格斯)
从孤立到系统、从静态(存在)到动态(演化)
(二)基本思想
&存在科学(不存在时间之矢)——牛顿力学(相对论)与演化科学(存在时间之矢)——热力学(及生物进化论、系统科学)的矛盾:
1
自然界有无时间箭头(时间之矢)?
2
自然界的时间之矢射向何方?
02
&热力学(退化的时间之矢)与生物进化论(进化的时间之矢)的矛盾:
第三次危机——集合论悖论(罗素悖论,1902):一个由不属于自身的集合所构成的集合属不属于自身?
01
结论:S属于S当且仅当S不属于S。
02
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前540—480):“火”是万物的本原。“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形象地体现了万物流转、无物常住、永恒变化。他是第一个把自然的本质了解为过程的人。列宁称他为辩证法的奠基人。
星云假说——天文学,康德(Kant)德 国,1755;拉普拉斯(Laplace),法国,1796:第一个科学的关于太阳系起源的学说,是从哥白尼以来天文学取得的最大进步,在形而上学自然观上打开了第一个缺口,把辩证法带入了天文学和自然科学。
人工合成尿素——化学,维勒,德国,1828:从氰、氰酸银、氰酸和氨水、NH4CI等无机原料按不同途径都可合成同一有机物尿素。这证明尿素和氰酸铵皆由同样的碳、氢、氧、氮组成,打破了有机物和无机物、生命和非生命的界限。
地球地层渐变假说——地质学,赖尔(Lyell),英国,1830:地面的变化是由各种自然力的缓慢作用造成的。把理性和辩证法带进了地质学。
细胞学说——生物学,施莱登(Schleiden),德国,1838;施旺(Schwann),德国,1839:宣布了动物界和植物界不可逾越的界限的消失,揭示了动植物结构上的统一性,阐明了有机体分化发展的规律,使“机体产生、成长和构造的秘密被揭开了,从前不可理解的奇迹,现在已经表现为一个过程。”(恩格斯)
从孤立到系统、从静态(存在)到动态(演化)
(二)基本思想
&存在科学(不存在时间之矢)——牛顿力学(相对论)与演化科学(存在时间之矢)——热力学(及生物进化论、系统科学)的矛盾:
1
自然界有无时间箭头(时间之矢)?
2
自然界的时间之矢射向何方?
02
&热力学(退化的时间之矢)与生物进化论(进化的时间之矢)的矛盾:
第三次危机——集合论悖论(罗素悖论,1902):一个由不属于自身的集合所构成的集合属不属于自身?
01
结论:S属于S当且仅当S不属于S。
02
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前540—480):“火”是万物的本原。“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形象地体现了万物流转、无物常住、永恒变化。他是第一个把自然的本质了解为过程的人。列宁称他为辩证法的奠基人。
自然辩证法概论-1精选文档PPT课件

23
二 系统类型
孤立/封闭/开放(生命) 黑/白/灰 物理/化学/生命 天然/人工/复合
线性系统:通过负反馈达到自我平衡 非线性系统:自催化 正反馈 不稳定
平衡态/近平衡态/远离平衡态
24
三 整体与部分 加和性:要素间仅具有量的关系 非加和性:系统的根本属性(新功能)
四:稳定性 涨落:宏观量对平均值的起伏
古代的朴素自然观 中世纪的神秘自然观 近代的机械论自然观 现代的科学世界观
4
2方法论:思维规律与自然规律
两大基础
A 数学:逻辑语言(演绎) B 实验:自然对象(归纳)
5
古希腊文明对科学的独特贡献
对自然的纯粹兴趣 初等数学的基本完善
6
李约瑟难题
现代科学技术为什么没有在中国文明中 孕育?
27
第四节:自然界的运动形式
一 相互作用
强/弱 :核聚裂变 电磁:带电粒子 引 力: 万物 宇称守恒:空间反演下物理规律不变 相对论: 运动规律与参照系的选择无 关
28
二 运动形式
普朗克常数: 微观物理运动 万有引力常数: 宏观物理运动 光速常数: 宇观物理运动
三 统一性
自组织理论:从混沌到有序的复杂系统
12
中国自然哲学
阴阳五行 相生相克 天人合一 金克木 木克土 土克水 水克火 火克金 金生水 水生木 木生火 火生土 土生金 肺属金 肝属木 肾属水 心属火 脾属土
13
基督教自然观
起初,上帝创造天地。地是空虚混 沌,渊面黑暗;上帝的灵运行在水面上。 上帝说:“要有光”,就有了光。上帝 看光是好的,就把光暗分开了。上帝称 光为昼,称暗为夜。有晚上,有早晨, 这是头一日------
纯粹理性批判 (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 实践理性批判 (道德哲学) 判断力批判 (艺术美学)
二 系统类型
孤立/封闭/开放(生命) 黑/白/灰 物理/化学/生命 天然/人工/复合
线性系统:通过负反馈达到自我平衡 非线性系统:自催化 正反馈 不稳定
平衡态/近平衡态/远离平衡态
24
三 整体与部分 加和性:要素间仅具有量的关系 非加和性:系统的根本属性(新功能)
四:稳定性 涨落:宏观量对平均值的起伏
古代的朴素自然观 中世纪的神秘自然观 近代的机械论自然观 现代的科学世界观
4
2方法论:思维规律与自然规律
两大基础
A 数学:逻辑语言(演绎) B 实验:自然对象(归纳)
5
古希腊文明对科学的独特贡献
对自然的纯粹兴趣 初等数学的基本完善
6
李约瑟难题
现代科学技术为什么没有在中国文明中 孕育?
27
第四节:自然界的运动形式
一 相互作用
强/弱 :核聚裂变 电磁:带电粒子 引 力: 万物 宇称守恒:空间反演下物理规律不变 相对论: 运动规律与参照系的选择无 关
28
二 运动形式
普朗克常数: 微观物理运动 万有引力常数: 宏观物理运动 光速常数: 宇观物理运动
三 统一性
自组织理论:从混沌到有序的复杂系统
12
中国自然哲学
阴阳五行 相生相克 天人合一 金克木 木克土 土克水 水克火 火克金 金生水 水生木 木生火 火生土 土生金 肺属金 肝属木 肾属水 心属火 脾属土
13
基督教自然观
起初,上帝创造天地。地是空虚混 沌,渊面黑暗;上帝的灵运行在水面上。 上帝说:“要有光”,就有了光。上帝 看光是好的,就把光暗分开了。上帝称 光为昼,称暗为夜。有晚上,有早晨, 这是头一日------
纯粹理性批判 (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 实践理性批判 (道德哲学) 判断力批判 (艺术美学)
自然辩证法概论PPT

自然界的演化
总结词
自然界的演化是指自然界中的事物和现 象在时间上经历着变化和发展的过程。
VS
详细描述
自然界的演化是自然辩证法的重要内容之 一。它揭示了自然界中一切事物和现象都 处于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这些变化 和发展遵循一定的规律,表现为从低级到 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化过程。演化是 自然界自我更新、自我发展的过程,也是 自然界适应和改造环境的过程。
自然辩证法概论
contents
目录
• 自然观 • 科学观 • 技术观 • 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
01 自然观
自然界的物质性
总结词
自然界的物质性是指自然界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具有客观实在性。
详细描述
自然界的物质性是自然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之一。它强调自然界的存在和变化是不 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的,具有客观实在性。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物质的不 同表现形态,它们按照客观规律发展变化,不受人的主观意志影响。
感谢您的观看
科学技术与文化发展
科技与文化融合
科技的发展能够推动文化创新,丰富文化表现形 式和传播方式。
科技与教育融合
科技的应用能够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培养更多 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科技与艺术融合
科技的应用能够拓展艺术创作和表现形式,丰富 人们的审美体验和ING
科学知识的革命式发展
在某些情况下,科学知识的发展会出 现革命性的变化,新的理论或观念会 彻底颠覆原有的理论体系,推动科学 知识向前发展。
03 技术观
技术的发展
技术的起源
技术发展的动力
技术起源于人类对自然界的探索和改 造,是人们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 而创造的方法和工具。
技术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于人类对生 产效率和生活品质的追求,同时科技 进步和社会需求也是推动技术发展的 重要因素。
47自然辩证法概论PPT课件

6
1、哲学——爱智之学 哲学是爱“智慧”,而且是对待全部智
慧的一种态度。这就是对智慧本身的真 挚、强烈、忘我之爱,即“爱智之忱”。
7
起点——好奇、惊讶 追问——痛苦而危险 终点——境界的提升
8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哲学始于惊 异”。
亚里士多德也说过:“由于惊异,人们 才开始哲学思考”
黑格尔说:“哲学以思想、普遍者为内 容,而内容就是整个存在。”
12
科学是运用概念系统描述事实与事实之 间的联系,从而揭示自然规律。
科学的特点:抽象性、逻辑性 、实证性、 可检验性
13
科学哲学是对科学本质的追问和反思
反思科学方法 反思科学认识的本质及科学的特殊性 反思科学认识的价值
14
3、什么是技术哲学
“技术”一词出自希腊文techne(工艺、 技能)。
17
工程科学视角 卡普的器官投影说 艾斯发明的三个阶段说 雷芒德的发明说
18
文化哲学视角
K ·雅斯贝尔斯:机械化养成人讲求实效的态度, 同时使人丧失了人格和人性。
M·海德格尔:现代技术是一种架构,人冒着被 卷入技术漩涡的风险。
H·阿伦特:只按手段和目的考虑一切行动的技
术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世界和现实的根本丧失”
教学相长 开拓创新
自然辩证法概论
1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总体概述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2
导论
关于学科名称 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的意义
3
一、学科名称
“自然辩证法”来源于恩格斯的一部著 作《自然辩证法》(1873—1886)。它主 要论述自然界发展的辩证法和自然科学的辩 证法。
1、哲学——爱智之学 哲学是爱“智慧”,而且是对待全部智
慧的一种态度。这就是对智慧本身的真 挚、强烈、忘我之爱,即“爱智之忱”。
7
起点——好奇、惊讶 追问——痛苦而危险 终点——境界的提升
8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哲学始于惊 异”。
亚里士多德也说过:“由于惊异,人们 才开始哲学思考”
黑格尔说:“哲学以思想、普遍者为内 容,而内容就是整个存在。”
12
科学是运用概念系统描述事实与事实之 间的联系,从而揭示自然规律。
科学的特点:抽象性、逻辑性 、实证性、 可检验性
13
科学哲学是对科学本质的追问和反思
反思科学方法 反思科学认识的本质及科学的特殊性 反思科学认识的价值
14
3、什么是技术哲学
“技术”一词出自希腊文techne(工艺、 技能)。
17
工程科学视角 卡普的器官投影说 艾斯发明的三个阶段说 雷芒德的发明说
18
文化哲学视角
K ·雅斯贝尔斯:机械化养成人讲求实效的态度, 同时使人丧失了人格和人性。
M·海德格尔:现代技术是一种架构,人冒着被 卷入技术漩涡的风险。
H·阿伦特:只按手段和目的考虑一切行动的技
术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世界和现实的根本丧失”
教学相长 开拓创新
自然辩证法概论
1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总体概述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2
导论
关于学科名称 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的意义
3
一、学科名称
“自然辩证法”来源于恩格斯的一部著 作《自然辩证法》(1873—1886)。它主 要论述自然界发展的辩证法和自然科学的辩 证法。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件ppt模板

演化动力
演化规律
自然界演化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如质 量守恒、能量守恒、熵增原理等,这 些规律制约着物质运动和变化的范围 与方向。
自然界演化的动力来自于物质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能量流动,这些力量推动 着物质形态的变化和生命的繁衍。
自然界的规律与范畴
自然规律
自然界中存在着各种规律,如万 有引力定律、牛顿运动定律、达 尔文进化论等,它们揭示了自然 界中不同领域之间的内在联系和
制约关系。
自然范畴
自然界中存在着许多范畴,如时 间、空间、质量、能量、生命等, 它们是对自然界不同方面的本质
概括和认识。
规律与范畴的关系
自然规律和自然范畴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规律是范畴的具体表 现形式,范畴是规律的抽象概括。
03 科学技术与自然界的辩证 关系
科学技术对自然界的影响
科学技术对自然界的积极影响
社会关系
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还依赖于各种社会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如家庭、 国家、民族等,这些社会关系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形式。
人类社会的演化发展
封建社会
奴隶制社会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进 入了奴隶制社会,生产关系发生 了变化,出现了阶级和剥削。
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人类 社会进入了封建社会,生产关系 更加复杂,阶级和剥削更加严重。
人类社会需要加强对 科学技术的管理和监 督,避免其负面影响 和风险。
06 总结与展望
总结
历史背景
回顾自然辩证法的发展历程,从 古代的朴素辩证法到现代的科学 辩证法,强调其作为科学方法的
普遍性和特殊性。
主要内容
概述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理、主要 观点和理论体系,包括自然界的物 质性、运动性、规律性以及人与自 然的互动关系等。
自然辩证法课件

3
2
1
古希腊的自然哲学与自然科学
*
古希腊时代,由于自然科学还处在萌芽之中,自然界很多现象得不到合理的解释。出于探究世界奥秘的冲动,学者们企图不依赖科学试验材料,而单凭抽象的理论思维和逻辑推理,来建立一种凌驾于自然科学之上、包括并代替自然科学的关于自然界的思想理论体系。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自然哲学。这种哲学实际上也就是当时的自然科学。它所讨论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宇宙是由什么构成的。围绕着这个问题,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学派林立。最早出现的是泰勒斯所创立的米利都学派。泰勒斯作为古希腊第一个哲学家留下了一句名言:“万物源于水”。
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由于科学技术的限制,古代思想家对世界的认识是笼统的和模糊的,达不到分析和解剖的精确程度,因而他们的自然观难免具有朴素性、直观性、猜测性和思辨性等特点。
直观、思辨和猜测的性质
贰
壹
叁
什么叫思辨?——以芝诺悖论为例
*
思辨就是运用逻辑推导进行理论上的思考。 “运动是不可能的” 芝诺的证明:移动位置的物体在到达目的地之前,必须先到达路程的一半的地方,但要走完这一半的路程,又必须先经过这一半的一半,如此递推下去,物体最终只能停在原地不动,所以运动是不可能的。
03
哥白尼革命——近代自然科学的开端
*
在这部著作中,哥白尼明确指出地球在本身自转的同时,还和其他行星一样围绕太阳公转,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只不过是太阳系的一颗普通行星。这就是著名的“日心说”。
“日心说”的提出,给宗教神学自然观以致命的打击,推翻了长期占统治地位的被教会奉为金科玉律的托勒密天文学体系,是向宗教神学发出的挑战书,在哲学上起了思想解放的作用,在科学上宣告了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这个划时代的事件后来被康德称为“哥白尼革命”。 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在经过30多年的天文观测之后,写成了《天体运行论》一书,并于1543年临终之际出版。这部划时代的著作揭开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序幕,引发了自然观的革命性变革。
2
1
古希腊的自然哲学与自然科学
*
古希腊时代,由于自然科学还处在萌芽之中,自然界很多现象得不到合理的解释。出于探究世界奥秘的冲动,学者们企图不依赖科学试验材料,而单凭抽象的理论思维和逻辑推理,来建立一种凌驾于自然科学之上、包括并代替自然科学的关于自然界的思想理论体系。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自然哲学。这种哲学实际上也就是当时的自然科学。它所讨论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宇宙是由什么构成的。围绕着这个问题,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学派林立。最早出现的是泰勒斯所创立的米利都学派。泰勒斯作为古希腊第一个哲学家留下了一句名言:“万物源于水”。
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由于科学技术的限制,古代思想家对世界的认识是笼统的和模糊的,达不到分析和解剖的精确程度,因而他们的自然观难免具有朴素性、直观性、猜测性和思辨性等特点。
直观、思辨和猜测的性质
贰
壹
叁
什么叫思辨?——以芝诺悖论为例
*
思辨就是运用逻辑推导进行理论上的思考。 “运动是不可能的” 芝诺的证明:移动位置的物体在到达目的地之前,必须先到达路程的一半的地方,但要走完这一半的路程,又必须先经过这一半的一半,如此递推下去,物体最终只能停在原地不动,所以运动是不可能的。
03
哥白尼革命——近代自然科学的开端
*
在这部著作中,哥白尼明确指出地球在本身自转的同时,还和其他行星一样围绕太阳公转,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只不过是太阳系的一颗普通行星。这就是著名的“日心说”。
“日心说”的提出,给宗教神学自然观以致命的打击,推翻了长期占统治地位的被教会奉为金科玉律的托勒密天文学体系,是向宗教神学发出的挑战书,在哲学上起了思想解放的作用,在科学上宣告了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这个划时代的事件后来被康德称为“哥白尼革命”。 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在经过30多年的天文观测之后,写成了《天体运行论》一书,并于1543年临终之际出版。这部划时代的著作揭开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序幕,引发了自然观的革命性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