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概论》重点笔记+知识点总结

《自然辩证法概论》重点笔记+知识点总结

第一部分:自然辩证法概论

1. 什么是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是哲学的一个基本范畴,是指导我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

的哲学方法。它是贯穿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是指导我们改造自然、

保护自然的哲学方法,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

2. 自然辩证法的内涵

自然辩证法认为(1)事物的矛盾着、发展着(包括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相互作用);(2)事物自然辩证法的原理与规律;(3)世界万物

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世界是一个统一的辩证的整体。

3. 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理

(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2)质量互变是矛盾的主要内容;(3)否定之否定是事物发展的规律。

第二部分:自然辩证法知识点总结

1. 矛盾

矛盾是自然辩证法的基本范畴,是贯穿于自然界一切事物和运动过程

的存在形式。矛盾是事物发展和变化的根本原因,推动事物前进的内

在动力。

2. 质量互变

质量互变是指事物的性质、特点和属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过程。这种相互转化是事物运动和发展的内在动力。

3. 否定之否定

否定之否定是事物发展的规律,是指事物在继承与变化、保持与改造

的过程中,经过相互冲突和斗争,最终形成新的事物状态。

4. 统一整体

统一整体是指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以一定的联系、依存、包容的方

式相互联系着,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

5. 应用自然辩证法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要善于应用自然辩证法,去分析和处理我们所面

对的各种问题,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第三部分:个人观点和理解

自然辩证法作为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有力

工具。在我的看来,自然辩证法不仅仅是一种理论体系,更是一种思

维方式和工作方法。通过学习和掌握自然辩证法,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世界的本质和规律,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更好地促进自己的成长和发展。

总结:

通过本文的讲解和总结,我们对自然辩证法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自然辩证法作为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自然界一切事物和运动过程的存在形式。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善于应用自然辩证法的原理和方法,从而更好地推动事物的发展和变化,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自然辩证法是一种理论体系,是一种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它贯穿于自然界一切事物和运动过程的存在形式,推动事物的发展和变化。通过学习和掌握自然辩证法,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世界的本质和规律,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更好地促进自己的成长和发展。

在自然辩证法的核心概念中,矛盾是其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和运动过程之中,是推动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矛盾的存在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和发展,促使事物不断改变,并最终达到新的状态。正是因为矛盾的存在,事物才具有了动力和活力,才能不断发展壮大。

另一个重要的概念是质量互变。质量互变是指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其性质、特点和属性相互转化的过程。这种相互转化是事物运动和发展

的内在动力。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

质量互变的现象,比如水的沸腾、冰的融化等。这种质量互变的现象

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也是自然辩证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否定之否定是事物发展的规律,是指事物在继承与变化、保持与改造

的过程中,经过相互冲突和斗争,最终形成新的事物状态。这种规律

在自然界中也是普遍存在的,比如进化论中的生物进化和物种的灭绝。否定之否定的规律说明了事物发展的不断前进和进化的过程,使我们

能够更好地理解事物的发展变化和演化。

统一整体是指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以一定的联系、依存、包容的方

式相互联系着,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这个概念告诉我们,世界上

的一切事物都是息息相关的,相互依存的。在处理问题和分析事物的

时候,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待一个事物,而是要把它放在一个更广阔的

背景中去考虑,从整体上去思考问题。

通过学习自然辩证法,我们能够更好地把握世界的本质和规律,更好

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更好地促进自己的成长和发展。在实际生

活中,我们要善于应用自然辩证法的原理和方法,去分析和处理我们

所面对的各种问题,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自然辩证法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有力工具,是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通过学习和掌握自然辩证法的原

理和方法,我们能更好地推动事物的发展和变化,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我们应该在实际生活中善于应用自然辩证法,去分析和处理我们所面对的各种问题,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题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根本看法或总的观点,它既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 2、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是关于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发展关系的理论体系。 3、生态危机:主要是指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在全球规模或局部地区导致生态过程即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损害,生命维持系统瓦解,从而危害人的利益,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象。 4、科学选题:是选择一个科学问题来进行研究。 5、科学理论:是系统化的科学知识,是关于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的相对正确的认识,是经过逻辑论证和实践检验并由一系列概念判断和推理表达出来的知识体系。 6、科学精神:是指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成果中所显示出来的科学本身所独有的一种精神气质,以及与之相应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它是科学价值的核心。 7、科学定律:是反映自然界事物、现象之间的必然性关系的科学命题。是宇宙运动中本质的东西的反映。 8、天体运动论:哥白尼认为地球既不是一个静止不动的天体,也不是在宇宙中心,它只是一颗普通的行星,既有自转的周日运动,又有和其他行星一样的周年运动,太阳才是宇宙的中心,天体的视运动实际上是地球和其他行星围绕太阳做复合运动的结果。 9、生态文明:在生态自然观指导下,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为宗旨,强调人类与自然环境共同发展,在维持自然界再生产的基础上进行经济再生产。 10、自然主义:就是遵循自然,遵循“人与社会和谐”的原则。实施自然主义,要求人类的全部活动遵从生态规律,具有较强的生态意识和环境意识,并在实践上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和自然环境。 11、人道主义:是指所有的人都享有公正和平等的权利与义务。 二、简答论述题 1、自然辩证法的观点有哪些?(P3) (1)自然界是第一性的,它是人类赖以生长的基础。(2)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研究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的基本观点。(3)科学技术是自然发展史与人类社会发展史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与相互作用的中介。(4)科学发展经历不同的历史阶段,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内容有所不同。 2、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观点、局限性和重大意义。(P31、P33-P34) (一)基本观点: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是唯物主义自然观发展的第二个历史形态。它认为世界是一部机器,由惰性物体组成,与思维存在物—人无关,物体运动是由于外力的推动,遵循严格的机械决定的因果关系。(2)局限性: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3)重大意义: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摒弃了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的直观性、思辨性和猜测性,是巨大的进步,对于近代自然科学和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有着历史性的贡献。 3、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基本特征和重大意义。(P39-P43) (一)基本思想:(1)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万物的本原和基础,自然界除了运动着的物质及其表现形式之外,什么也没有;(2)运动无论在量上还是在质上都是不灭的;(3)意识和思维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即人脑的属性和机能;(4)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5)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矛盾的统一体,它们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并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由此推动着自然界的运动和发展;(6)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处于永久的生产和消亡之中,处于不断的运动和转化过程之中;(7)在自然的发展过程中,在自然的特定领域发展的特定阶段上,产生了人类和人类社会;(8)随着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入展开,使原有的自然部分领域不断得到认识和改造,于是出现了一个与外在于人的活动的“纯自然”所不同的具有新质的“人化自然”,这种人化自然也就是进入人类文化或文明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二)基本特征:(1)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2)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3)天然自然与人化自然的统一。(4)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三)重大意义:(1)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实现了自然观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2)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科学方法论以及科学与社会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3)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为科学与技术提供了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的理论前提。(4)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为自然科学与人的科学的结合提供了理论依据。 4、什么是“系统”?如何理解系统是自然界物质的普遍存在方式?(P52、P53) (一)所谓“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1)系统是由于-若干要素组成的,要素是构成系统的组分或单元,单一要素不能成为系统,即系统内部具有可分析的结构;(2)“系统”在于“系”,即系统内诸要素之间、系统要素与系统整体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了特定的结构;(3)“系统”还在于“统”,即要素彼此之间联系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4)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对环境表现出特定的功能,功能之所以为整体所具有,是由于功能以结构为载体,并在系统诸要素的功能耦合中突现出来。(二)确认系统是自然界物质存在的普通形式,不仅要把整个自然界看做一个系统,而且要认识到自然界中的所有物质客体都自成系统。从微观的基本粒子到宇观的总星系,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天然自然到人工自然,从人类社会到人类思维,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无一不自成系统。在非生物界如基本粒子、原子、分子、地上物体、地球、太阳系、银河系、星系团、超星系团、总星系等等,在生物界如生物大分子、细胞、个体、群体、生态系统等等,都是由其内部若干要素按一定规则相互联系、相互依赖而组成的、具有确定结构与功能的相对独立的系统。 5、科学的内涵和本质。(P91-P95) (一)科学的内涵:(1)科学和工业是“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和实践关系”。(2)科学是一种社会的、精神生产领域的劳动。(3)科学是生产力。(4)科学既是观念的财富又是实际的财富。(二)科学的本质属性:(1)科学真理性。(2)可检验性。(3)系统性。(4)主体际性。 6、人与自然的关系。(P80-P81) (1)人在生态系统中处于杂食性消费者的生态位上。(2)人还是生态系统的调控者和协同进化者。 7、怎样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解决当代问题。(分析原理P70-P75,实际问题看P76-P80) (一)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基本观点:(1)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其一,人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决定了人与自然之间结成了发生学意义上的关系。其二,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在自然界之中。其三,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自然界。(2)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3)自然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基础。(4)人要与自然和谐一致。(5)改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二)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基本特征:(1)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统一。(2)人的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3)人的内在尺度和自然的外在尺度的统一。(4)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共产主义的统一。 8、如何利用生态观实现我们的可持续发展?(P82-P83、P87) (一)生态自然观是系统自然观在人类生态领域的具体体现,是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现代形式之一。(1)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2)生态系统具有显著的整体性。(3)生态系统是自组织的开放系统。(4)生态系统是动态平衡系统。(5)生态平衡是稳定性与变化性相统一的平衡。(二)在生态自然观指导下,生态文明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为宗旨,强调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共同发展,在维持自然界再生产的基础上进行经济再生产。一是物质生产层面。生态文明的主导产业是生态产业,即以生态化为目标的农业、工业、信息产业与服务业。二是社会制度层面。生态文明是在上述物质生产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兴的社会制度。三是思想观念层面。生态文明的思想观念的核心要素是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的生态化思想。 9、科学选题的基本原则。(P111) (1)创新性原则。(2)科学性原则。(3)可行性原则。(4)社会需求原则。 10、系统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的观点。(P47、P71) (一)系统自然观:(1)系统自然观是最深层、最基本的内涵,在于它揭示了自然系统不仅存在着,而且演化着;(2)自然系统不仅是确定的,而且会自发地产生不可预测的随机性;(3)自然系统不仅是简单的、线性的,而且是复杂的、非线性的,阐发了自然界是确定性与随机性、简单性与复杂性、线性与非线性的辩证统一思想。(二)生态自然观:(1)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2)生态系统具有显著的整体性。(3)生态系统是自组织的开放系统。(4)生态系统是动态平衡系统。(5)生态平衡是稳定性与变化性相统一的平衡。生态自然观主张把人的角色从大地共同体的征服者改变成共同体的普通成员与公民,强调生态系统是一个由相互依赖的各部分组成的共同体,人则是这个共同体的平等一员和公民,人类和大自然其它构成者在生态上是平等的;人类不仅要尊重生命共同体中的其他伙伴,而且要尊重共同体本身;任何一种行为,只有当它有助于生命共同体和谐、稳定和美丽时,才是正确的;人与社会之间要协调发展、共同进化。 11、科技工作者应具备哪些科技精神?(P107-P108) (1)求真务实精神。(2)有条理的怀疑精神。(3)开拓创新精神。 12、科学研究的态度、方法及研究的注意方法。 一般研究法可以划分为三大类。(一)经验方法:一般来说,科学研究就是追求知识或解决问题的一项系统活动;有待解决的问题都是与研究对象的本质和规律有关的问题,而本质和规律是隐藏在现象中的,即在经验材料的背后。只有在关于对象的经验材料十分完备、准确可靠时,才能在这些材料的基础上建立正确的概念和理论,揭示对象的本质和规律,才能解决科研课题,即解决科学的问题。获得经验材料的方法就是经验方法,通常包括如下四个方面:文献研究、社会调查法、实地观察法、实验经验法。(二)理论方法:要达到完整的科学认识,仅仅运用经验方法是不够的,还必须运用科学认识的理论方法对调查、观察、实验等所获得的感性材料进行整理、分析,把原来属于零散的、片面的和表面

《自然辩证法概论》重点笔记+知识点总结

《自然辩证法概论》重点笔记+知识点总结 第一部分:自然辩证法概论 1. 什么是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是哲学的一个基本范畴,是指导我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 的哲学方法。它是贯穿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是指导我们改造自然、 保护自然的哲学方法,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 2. 自然辩证法的内涵 自然辩证法认为(1)事物的矛盾着、发展着(包括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相互作用);(2)事物自然辩证法的原理与规律;(3)世界万物 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世界是一个统一的辩证的整体。 3. 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理 (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2)质量互变是矛盾的主要内容;(3)否定之否定是事物发展的规律。 第二部分:自然辩证法知识点总结 1. 矛盾 矛盾是自然辩证法的基本范畴,是贯穿于自然界一切事物和运动过程

的存在形式。矛盾是事物发展和变化的根本原因,推动事物前进的内 在动力。 2. 质量互变 质量互变是指事物的性质、特点和属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过程。这种相互转化是事物运动和发展的内在动力。 3. 否定之否定 否定之否定是事物发展的规律,是指事物在继承与变化、保持与改造 的过程中,经过相互冲突和斗争,最终形成新的事物状态。 4. 统一整体 统一整体是指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以一定的联系、依存、包容的方 式相互联系着,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 5. 应用自然辩证法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要善于应用自然辩证法,去分析和处理我们所面 对的各种问题,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第三部分:个人观点和理解 自然辩证法作为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有力 工具。在我的看来,自然辩证法不仅仅是一种理论体系,更是一种思

自然辩证法概论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重点: 1.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中原子论的基本思想。7-8页 答:原子和虚空作为存在和非存在,都是构造自然万物的本原。原子是构造万物的基本粒子,虚空为原子提供位移运动的场所。所谓原子论方法,是主张对客观事物进行解剖研究, 通过把整体分解成各个基元( 原子或元素) ,从这些基元的属性及它们之间的简单联系中去寻找整体变化原因, 并把整体的特征归结为各个基本单元性质的总和。原子论方法适用于那些可以被分割, 并且可以把研究对象归结为可用较少性质便可概括的, 具有缓慢变化和不变特性的基元,基元之间具有单向的因果关系的研究对象。 2.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观点和特征。11页 答:(1)前提与基础: 1、人与自然的两分 2、自然的数学设计 3、物理世界的还原论说明 4、自然与机器的类比 所谓原子论方法,是主张对客观事物进行解剖研究, 通过把整体分解成各个基元( 原子或元素) ,从这些基元的属性及它们之间的简单联系中去寻找整体变化原因, 并把整体的特征归结为各个基本。 (2)主要观点: 1、物质观认为一切物体都可以还原为最小的粒子——原子,……一切物体 都是由原子在粒子间力的作用下,按力学规律形成的,因而也具有原子的基本性质 2、时空观绝对的空间就其本性而言是与外界任何事物无关而永远是相同的 和不动的;绝对的、真正的和数学的时间自身在流逝着,而且由于其本性而在均匀地、与任何其他外界事物无关地流逝着 3、运动观认为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物体具有匀速直线运动的固有性质, 并以惯性运动作为全部理论的出发点。 4、因果观认为可以把经典力学的因果关系推而广之,用力学模型和规律描 述所有运动形式和自然现象的因果关系 5、相互作用观认为物质粒子之间或由它们构成的物体之间存在着万有引力, 引力相互作用在空间中以直接的瞬时超距的形式传递,并支配着各种天体的运行。 6、人类统治自然认为自然被当作奴隶来统治和压迫

自然辩证法概论(各章总结)

自然辩证法概论(各章总结) 2 绪论 一、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 自然辩证法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它站在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高度,从整体上研究和考察包括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在内的自然的存在和演化的规律,以及人通过科学技术活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普遍规律;研究作为中介的科学技术的性质和发展规律;研究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规律。 二、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内容 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是一个完整的科学学说体系。马克思主义自然观、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和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构成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的重要理论基石。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自然辩证法中国化发展的最新形态和理论实践。 三、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发展 1 . 自然辩证法创立于 19 世纪 70 年代,它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适应当时无产阶级斗争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新成果的需要,在概括和总结19 世纪自然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的理论成就的基础上创立的; 2 . 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等著作中及时总结和概括自然科学的崭新成果,为自然辩证法的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 3 . 中国在自然辩证法的传播和发展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4 .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自然辩证法中国化发展的最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对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的科学技术思想的概括和总结,是他们科学技术思想的理论升华和飞跃,是他们科学技术思想的凝练和精髓。 四、自然辩证法与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 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与我国社会生活、社会实践相结合,成为

自然辩证法概论考点总结

自然辩证法概论 绪论 1.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性质和内容? (1)研究对象:自然界的辩证法;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法;学科技术及其发展的辩证法。(2)基本内容: ①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看法。它是从整体上研究自然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包括:自然界的存在方式;自然界的演化发展规律;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②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认识论和方法论 定义:使人们对科学技术所运用的认识和实践方法的哲学概括。它是关于科学技术研究中常用的一般方法的规律性理论。 ③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 科学技术观:使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总体看法。它是关于科学技术性质、作用及其发展规律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的总观点。 (3)学科性质: ①哲学的分支:自然辨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体系中,自然辨证法与历史唯物论相并列。(属于哲学门类:科学技术哲学,一门关于理论思维(辩证思维)的学科) ②中间层次:在科学与哲学认识的层次上,自然辩证法处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原理和科学技术的具体学科之间的位置上,是联系两者的纽带和桥梁,是具有中介学科特点的一个哲学学科。 ③交叉学科:自然辩证法的地位不是孤立的,它不仅反映了哲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也反映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思维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 ④综合性和开放性 第一章 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16世纪、17世纪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19世纪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20世纪形成了系统自然观和天人合一的和谐自然观3.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和发展的价值和意义? (1)系统自然观: ①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的物质观、运动观和时空观。 ②它实现了从认识存在到认识演化、从认识确定性到认识随机性、从认识简单性到认识复杂性、从认识线性到认识非线性的转变,促进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认识论方面的发展。

(完整版)学习《自然辩证法概论》的心得体会

学习《自然辩证法概论》的心得体会《自然辩证法》是一部关于自然科学的哲学著作,贯穿其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是唯物辩证法与自然科学的有关问题。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是关于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发展关系的理论体系。 自然辩证法通过概括和总结科学技术的新成就,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然辩证法为科学技术研究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和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学习自然辩证法,有利于科技工作者培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科学的思维方式,增强创新能力; 学习自然辩证法,有利于提高科技工作者对科学技术领域中出现的各种哲学社会思潮的分析鉴别能力; 学习自然辩证法,有利于科技工作者认识科学技术的本质和规律,加深对我国科技方针政策的理解,从而更加自觉地为“四化建设”服务。 通过自然辩证法的学习,我认识到无论是学习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以及社会科学,我们必须尊重客观事实,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来研究和认识世界。恩格斯说“不仅有机界和无机界之间的鸿沟缩减到最小限度,并且过去和机体种源说相对立的最根本的困难之一也被排除了。新的自然观的基本点是完善了:一切僵硬的东西融化了,一切固定的东西消散了,一切被当作永久存在的特殊东西变成了转瞬即逝的东西,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 自然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普遍联系、永恒发展是世界的基本特征,而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和源泉。自然辩证法研究涉及的领域(自然界、科学、技术与社会)构成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对它的研究必须从辩证的观点,也就是发展的观点、整体的观点出发,并且牢牢抓住系统中的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既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动与成果,又是改变人们的关系,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科学技术是人与自然的中介,又是人与人的关系的中介。 在自然辩证法中,研究和揭示的内容是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一般规律的,即自然界的辩证法;研究和揭示人类通过科学技术实践活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规律的,即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法;研究和揭示作为一种认识现象和社会现象的科学技术发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即科学技术发展的辩证法。从这一方面来说,我就可以明白自然辩证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重点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1?自然界:是指有内在联系“过程集合体” 2?自然观:研究自然界、认识自然界的过程中形成的对自然界总体的、根本的看法。 3?观察方法:指人们为了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通过感觉器官和借助一定的科学仪器,有目的、有计划的仔细查看、记载、叙述自然界发生的现象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4?实验方法: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利用一定的科学仪器设备,在人为控制的环境中,或特定的条件下,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检验的科学研究方法。实验:人们利用一定的仪器、工具,对研究对象加以人为改变以使精确认识研究对象。 5?科学方法:科学认识的主体为了正确反映、复制客体,使用主观手段的总和。 6?科学问题:科学研究过程中,科研主体在一定时代条件和背景下,提出的科学理论和科学实践中未解决的矛盾,它是科学研究的起点。 7?科研选题:在科学问题的引导下选择和形成今后所要研究课题的过程。 8?观察:有意识、有目的地感知研究对象的过程。 10?实验:人们利用一定仪器、工具,对研究对象加以人为改变以便精确认识研究对象。 13. 分析:在思维中把研究对象分解为不同方面、部分、特点和属性。 14. 综合:在思维中,在分析的基础上,将事物的各个方面、部分和领域联系起来,形成对事物总体的认识。 15. 归纳法:从个别到一般,发现每个个别事物都具有某种属性和特点,形成一般结论。 16. 完全归纳法:对一个事物的全体对象进行概括后,得出的一般性结论的方法。 17. 简单枚举法:根据某一属性在部分对象中重复出现,从而对该事物做出一般结论的方法。 18. 演绎法: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方法。即从已知的科学原理、结论出发,推知某一事物的本质或规律的方法。 19. 形象思维:具体反映事物形态形式的基础,通过形象联想和形象想像对事物本质认识的方法。可分为:形象联想和形象想像。 20. 形象联想:不改变头脑中已有形象,由已有形象推知研究对象的形象。 21. 形象想像:对头脑中已有形象进行加工、重组形成新的形象。 22. 直觉思维:不经过一定逻辑规定和思维程序,而直接把握事物本质。具有如下特征:a认识产生突发性,无过多生 理、心理准备.b认识过程的突变性。c认识成果的突破性。 23. 逻辑思维:运用概念、判断、推理思维形式对研究对象进行间接认识的思维方法。 24. 创造性思维:思维对感性材料和已有知识进行思考时不受某种固定的逻辑约束,而是直接领悟事物本质的思维方式。 具有多种表现形式:想像、猜想、联想、幻想、灵感等。 25. 科学概念:表达同类事物共同属性的认识形式。 26. 科学定律:反映研究对象之间内在的、必然的联系的认识形式。 27. 科学假说:依据一定的科学事实与理论对研究对象的本质和规律作出推断性的认识。 28. 科学理论:经实践验证的正确反映研究对象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 48. 科学:就是正确的反映自然对象及其规律的知识体系。 49. 技术:是人类为满足社会需要,利用自然规律在改造和控制自然的实践中所创造的历史劳动手段、工艺方法、技能体系的总称。 50.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最基本的生产要素,以科学技术为核心,所有的经济行为(生产、分配、交换、消费)都依赖于知识的存在和知识的创新的新经济。 51. 知识体系:完整反映人类科学认识的知识体系。 52. 格式塔转化理论:同一事物形态的观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 53. 线性系统: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简单,是一种单值单向对应性关系。 54. 科学事实:就是人们通过观察、实验而获取的经验事实。 55. 科学问题:科学研究过程中,科研主体在一定时代条件和前景下,提出的科学理论与科学实践之间未解决的矛盾,它是科学研究的起点。 56. 科学概念:是在科学认识中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57. 人化自然:是人类实践手段所及从而变革了的那部分自然界。 59科学方法:在科学研究过程中,为了达到特定的研究目的,完成特定研究任务而沿着正确的道路进行,实行的各种主观手段的组合。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自然辩证法概论》的心得体会

《自然辩证法概论》的心得体会 《自然辩证法概论》的心得体会 《自然辩证法》是一部关于自然科学的哲学著作,贯穿其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是唯物辩证法与自然科学的有关问题。小编精心为你整理了《自然辩证法概论》的心得体会,希望对你有所借鉴作用哟。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是关于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发展关系的理论体系。 自然辩证法通过概括和总结科学技术的新成就,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然辩证法为科学技术研究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和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学习自然辩证法,有利于科技工作者培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科学的思维方式,增强创新能力; 学习自然辩证法,有利于提高科技工作者对科学技术领域中出现的各种哲学社会思潮的分析鉴别能力; 学习自然辩证法,有利于科技工作者认识科学技术的本质和规律,加深对我国科技方针政策的理解,从而更加自觉地为“四化建设”服务。 通过自然辩证法的学习,我认识到无论是学习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以及社会科学,我们必须尊重客观事实,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来研究和认识世界。恩格斯说“不仅有机界和无机界之间的鸿沟缩减到最小限度,并且过去和机体种源说相对立的最根本的困难之一也被排除了。新的自然观的基本点是完善了:一切僵硬的东西融化了,一切固定的东西消散了,一切被当作永久存在的特殊东西变成了转瞬即逝的东西,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 自然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普遍联系、永恒发展是世界的基本特征,而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和源泉。自然辩证法研究涉及的领域(自然界、科学、技术与社会)构成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对它的研究必须从辩证的观点,

自然辩证法总结

一、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下半叶创立的。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一书奠定了这门学科的理论基础,该书对于19世纪中叶自然科学的重要成就作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概括,并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自然辩证法》于1925年在前苏联公开出版。从那以后,自然辩证法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尤其是在科学工作者和哲学工作者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逐渐发展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和一个新学科。 请大家阅读教材《绪论》一章、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导言以及龚育之、孙小礼写的《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发展和主要内容》。主要了解和讨论以下问题: 1、为什么说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产生和发展反映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必然性?答:《自然辨证法》深刻揭示了科技自身的发展逻辑,把科技发展作为社会现象来考察,并由此提出了很多独特的思想。自然科学属于一般生产力范畴,科学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可直接转化为生产力。是社会实践的需要,经济生产发展的需要,科技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所以说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产生和发展反映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2、自然辩证法的性质、内容和范围是什么? 答:性质:自然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的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不仅具有哲学属性,而且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它从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方面,研究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思想理论基础。 内容:总的来说,有两大方面、一个是自然观,即对自然界的辩证法的研究;一个是自然科学观,或称自然科学论,即对自然科学的辩证法的研究。 范围:它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涉及如下广泛的领域:自然界—科学—技术—社会。科学认识论和科学方法论的研究,是自然辩证法研究中最富于成果和最引入注意的领域。 3、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哲学、STS的联系和区别? 答: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哲学两者之间的联系在于以科学技术的整体作为研究内容,但是两者有着原则性的区别:第一,如何看待自然观。西方的科学技术哲学一般都把对自然界的哲学思考放在自然哲学、科学实在论或哲学本体论中,而自然辩证法则把自然观作为它的理论基石。第二,如何看待科学技术。西方的科学技术哲学一般是着重从科学技术成果方面来考察的,而自然辩证法则把科学技术看成是一种极为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既从活动过程,也从它的活动成果来考察的。第三,如何看待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西方的科学技术哲学把资本主义社会看作是永恒的、最合乎人性的形式。而自然辩证法则是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只是历史上的一个过渡阶段,它迟早要被更高级的社会形态所代替。 自然辩证法与STS两者之间的联系为有着相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但区别在于STS 没有把自然界与自然观放在首要地位,并且是以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为背景,关注的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前途。自然辩证法在借鉴它们的成果的时候,有选择的吸收精华剔除糟粕。

自然辩证法读书笔记

自然辩证法读书笔记 篇一:自然辩证法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自然辩证法导言》 《自然辩证法》是德国哲学家恩格斯一部尚未完成的著作,是恩格斯多年来对自然科学研究的总结。对19世纪中期的主要自然科学成就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进行了概括,并批判了自然科学中的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观念。 在《自然辩证法导言》中,恩格斯通过分阶段带领我们回顾人类社会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历程,让我们认识到现代自然研究同以前任何辉煌的研究不同,它唯一地达到了科学的、系统的和全面的发展。通过研究自然科学的发展历史,恩格斯总结出自然界是运动的、变化的、能量不灭等科学的观点。他在导言里运用近代自然科学发展提供的最新成果,依据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考察了原始星云到星球,从无机物到生命的产生、生物进化和人类起源的过程,并根据物质运动不灭原理,论证了宇宙无限发展过程,阐明了自然界发展的辩证法。而且,很好地解释了自然科学从产生到当时的发展过程,并预言了未来科学的发展的方向。 通过这次阅读导言,加深了哲学与科学之间关系的认识,我深刻的体会到自然辩证法的发展同自然科学的发展是紧密联系着 的,互相影响的,自然科学的发展为自然辩证法的哲学研究提供实实在在的舞台,自然辩证法的发展为自然科学的进步提供理论的支持。而且自从进入20世纪以来自然科学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从而极大地扩大和加深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并远远超过了19世纪自然科学的眼界, 对于新时代的我们,更加需要将自然辩证思想与科学研究结合起来。并且当前我们推动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就必须深入研究科技发展的内在规律,就必须将科学

技术置于整个社会大系统之中;尤其对于新时代的我们,更加需要将自然辩证法的思想与科学结合起来。文中提到:“一切产生出来的东西,都一定要灭亡”。而现在面临的生态危机恰恰加速了这个过程。比如大气污染导致的全球变暖使得海平面上升,物种消失,影响人们的健康等一系列危害。我们制造了各种各样的敌人后才发现最危险的敌人竟是我们自己-人类妄自尊大,对自然无限的索取,最终遭到自然的报复。这些事实说明,要从根本上解决生态问题,有赖于人类文明的转变,要从战胜大自然转变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跟随“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的脚步。人类需要一场深刻的变革,一场绿色革命。人类必须学会尊重自然,不再把自然当作无止境的盘剥的对象,而应看作是人类存在的根基。为了我们生活赖以生存的环境,为了我们的后代,我们的子子孙孙,我们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来指导实践,以促进可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迅猛,现已经超过日本成 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发展之快有目共睹。但是在这样高速的发展模式下所带来的问题也接踵而至:生态环境的破坏与发展经济的矛盾尚未解决;生态环境日趋恶化,资源短缺严重;技术创新能力低,尤其是企业的技术能力创新低,技术转化的速度慢;劳动力素质普遍不高,远远满足不了经济可持续须发展得要求;教育体制落后和投入不足;人口增长较快且不合理;经济结构不合理,资源配置效率低下;收入分配的两极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这些问题是中国在加快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障碍,如何有效合理的解决这些问题也成为当代中国面临的一大挑战。因此,2000年11月,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指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而后,十六大报告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

《自然辩证法概论》解答参考

《自然辩证法概论》2013版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1.如何理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辩证关系? 2. 如何认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方法论意义? 3.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和发展的价值和意义? 4. 如何把握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对认识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意义和作用?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1.怎样认识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2.马克思、恩格斯和国外学者关于技术本质的分析有何主要差异? 3.如何理解科学技术一体化的特征? 4.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表现为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第三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 1.如何把握创造性思维特性? 2.数学方法的运用对于科学研究是否有创造性的作用? 3.掌握系统科学和复杂性科学的方法对于科学研究有何积极意义? 4.实验有自己独立的生命,是否不需要理论的指导?理论对实验如有指导,是否实验就没有自己独立的生命? 第四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 1.如何看待科学技术对人的异化和对自然的异化? 2.为什么要对科学技术工作者进行伦理规范? 3.如何保障科学技术在社会中健康、持续地运行? 4.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协调? 第五章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与创新型国家 1.如何理解胡锦涛“大力发展民生科技”的重要思想? 2.为什么说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一个科学、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 3.如何理解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理论精髓? 4.国家创新体系对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建设有何重要意义?

《自然辩证法概论》解答参考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1. 如何理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辩证关系? (1)古代朴素自然观以直观性、思辩证和猜测性的方式从整体上把握认识自然界的本原和发展,但缺乏系统的、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依据,尤其是将非物质性的东西当作先于物质世界的独立存在,并认为物质世界是它的派生物,为唯心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借口,最终导致人类认识的分化。 (2)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核心是自然界绝对不变,虽然在实证科学的基础上继承和坚持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但是不懂得一般与个别、运动和静止等的辩证关系,以一种片面的、孤立的和静止的方法观察自然界,即不懂得自然界的辩证法,自然不能把唯物主义坚持到底。 (3)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克服了以往哲学自然观的缺陷,坚持了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原则,突出了物质世界的整体性和矛盾性,提示了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强调了人类起源于自然界、依赖于自然并在把握自然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能够能动地和改造自然。强调了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 2. 如何认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方法论意义? 1.它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奠定了唯物主义思想基础。它强调自然界存在的客观性、物质性和发展的规律性,冲破了中世纪神学自然观的羁绊,传承了古代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传统。 2.它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提供了方法论前提。它培植了求实和崇尚理性的科学精神;它促进对自然界的认识从注重神学教义到注重经验事实、从注重思辨和想象到注重观察、实验和数学推理、从注重把宗教作为判定认识标准到注重把实践作为判定认识标准的转变;它强调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等科学方法分门别类地研究自然界。 3.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和发展的价值和意义? 系统自然观: 1.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的物质观、运动观和时空观。 2.它实现了从认识存在到认识演化、从认识确定性到认识随机性、从认识简单性到认识复杂性、从认识线性到认识非线性的转变,促进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认识论方面的发展。 3.它注重研究自然界系统的非稳定性、无序性、多样性、非平衡性和非线性作用等问题,提供了研究自然界系统的性质、结构和功能及其演化方式和机制的一种新的系统思维方式,推动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方法论方面的发展。 4.它重视系统演化中实践的作用,从而建立起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认识论和方法论与历史观和价值观的联系。 人工自然观 1.它研究人类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关注最能体现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创造领域,超越了以往认识狭义天然自然的范围,拓展了天然自然观的研究领域,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2.它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上,克服了近代唯物主义的经验论自然观和唯心主义的思辨论自然观的固有缺陷,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受动性和能动性、自然史和人类史的辩证统一,使得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成为能动的、实践的自然观和既反映天然自然界又反思人工自然界的科学的自然观。 3.它不仅突出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还强调人工自然界和天然自然界的和谐共存,并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课堂笔记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课堂笔记 研究生学位课《自然辩证法》课堂笔记 第一讲绪论 学习重点:自然辨证法的性质、研究对象和内容。 一、 1、性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2、学科地位:是从具体科学技术认识上升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间环节,是联接马克思主 义与科学技术的纽带。 二、 1、研究对象:生产力——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辨证法的主题) 生产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历史唯物主义的主题) 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自然界是怎样发展的?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是怎样的?)、改造(人类是怎样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的?——)、保护(人类运用什么方法 认识和改造自然界?)。 自然辩证法是以科学技术为中介和手段,对人与自然、社会的相互关系的概括、总结。 人与自然是一种对象性关系:作为主体的人与作为客体的自然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作为人的实践对象的那部分自然界也由于人的活动而改变了面貌。 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主要表现为实践关系。作为主体的人能动的探索和改造作为客体的自然界。作为主体的人必然受到客体的制约;人依赖于自然。 2、内容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涉及如下领域: 自然界——科学——技术——社会。与之相适应,自然辩证法的

内容是:自然观——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与社会。 3、学科特点 自然辩证法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自然辩证法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和反思性的特点。 三、 1、自然辩证法是哲学性质的交叉学科,它从自然向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渗透,视野广阔,富有启发性。 2、自然辩证法是培育有深厚理论基础、有战略眼光、具备文理综合素质的高级人才的必修课。 第二讲古代自然科学和朴素辩证法的自然观 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根本观点。自然观的形成和发展同自然科学的萌芽、产生与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学习重点:1、古希腊自然哲学的主要问题。2、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的基本特点。 一、古代科学技术 即16世纪以前的科学技术。 古代,自然科学以科学的最初形态出现,形成了巴比伦、古埃及、印度和中国的科学文明。古希腊罗马的自然哲学是奴隶制时代科学发展的高峰。 古代的科学文明 1、农业与手工业技术 2、天文学和数学 3、解剖学和医药学 4、建筑技术(促进了力学和数学的发展) 二、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古代的自然哲学围绕三个问题展开:万物的本原、宇宙的起源和演化、自然的涵义。 1、万物的本原

自然辩证法概论试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试题以及答案 一、简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内容。 答: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内容包括: 1、物质观。自然界是物质的,而物质的形态是无限多样的,自然界的物质机构是有层次的,物质的机构层次是无限的。 2、运动观。物质是运动的,运动在量上和质上都是不灭的,自然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其运动发展的根本原因 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3、时空观。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得物质的存在方式,时空是无限的。 4、规律观。物质在时空中的运动时有规律的,而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人们一旦认识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就可以按 照规律能动地改造自然,同时也改造自己。 二、自然系统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答:自然系统的本质特征包括: 1、整体性。指系统各要素在系统整体中的相互联系所带来的、超过各要素孤立时性质总和的效果。整体性是一切自然 系统的普遍属性,系统的整体性又被表述为“整体大于它的各部分的总和”。 2、开放性。指的是物质系统与其环境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物质系统同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是系统 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3、动态性。指系统及其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联性,都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4、层次性。指系统处于物质的一定层次以及不同系统之间必定存在一定层次关系的性质。 三、阐述自组织的概念以及自然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机制。 答: 1、自组织的概念:自组织是指自然界物质系统自发地或自主地有序化、组织化和系统化的过程。 2、自然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机制: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相互作用和涨落。 (1)、开放性和非平衡约束。自组织的有序结构必须从外界吸收物质、能量和信息才能形成和维持。无序和熵增是封闭系统运行的唯一方向,开放性是系统自组织得以形成的必要条件,远离平衡态也是系统实现自组织的必要条件。

自然辩证法笔记全

自然辩证法笔记全(总6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第一章绪论 一、简述什么是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技术观,又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研究方法论,还包括数学和其他各门具体学科中的重大哲学问题。自然辩证法主要包括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学研究方法论三部分内容,两对矛盾及人与自然的矛盾、科学实践与科学认识的矛盾贯穿自然辩证法的始终。 二、简述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一书的体系结构及其主要内容。 全书由论文、杂记、计划草案三部分组成,以两对矛盾为主线将其形成完整的体系,共分为6大部分。 1.导言:阐述了自文艺复兴运动以来,自然科学的发展的历程及其重大成就; 论述了形而上学自然观的产生有其必然性。 2.自然科学与哲学:论述了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的关系,哲学为科学研究提供 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研究者把握了正确的哲学思维就会加速科研进程,少走弯路,避免犯唯心主义、宗教神学的错误。 3.辩证法:论述了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是有三大规律和五对范畴构成的。 4.物质的运动形式: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揭示了物质、运动和时空 之间的内在联系。 5.各门具体科学中的辩证法:探讨了各门具体科学中的重大哲学问题。 6.劳动创造了人:论述了劳动创造了人、人类社会,实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向历 史唯物主义的过渡。 三、简述现代西方哲学主要流派及重大成就 (1)逻辑实证主义:20世纪初英·海森堡,爱因斯坦明确界定了科学的对象,认为科学研究的对象都是可以通过试验来证实的。 (2)伪证主义:波普尔强调思维创新和反向思维,指出科学发展的模式为:P1-TT-EE-P2; (3)历史主义:英·Kuhn库恩于1982年《科学革命的结构》提出科学发展的模式为:前科学-范式-反常-危机-革命-新模式。 第二章古代自然观与方法论 一、结合古代自然观的具体成就,简要说明古代自然观是朴素唯物主义和自发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古代自然观,无论是探讨世界本原的元素论(如古希腊米利都学派的水、无限者、气是万物的本原的观点;赫拉克利特的“活火说”;八卦学说和五行学说等。),抑或是探讨物质结构的原子论(如刘基伯-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伊壁鸠鲁的原子论和卢克莱修的原子论等。),还是探讨天体运行规律的宇宙论(如泰勒斯的“平地模型”,圆柱模型,毕达哥拉斯的“十天体模型”,托勒密的“九重天模型”,中国古代的盖天说、浑天说、宣夜说等。),都是从物出发解释其他现象,排除唯心主义和宗教神学的干扰,坚持物质第一性,本原的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交感而形成他物,体现了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朴素唯物主义和自发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在于:古代自然观都是按照自然界的本来面目去反映事物,从本原上来揭示自然界各种现象。 二、简述八卦学说、五行学说的朴素唯物主义和自发辩证法思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