碾压混凝土试验
碾压混凝土性能检测

的 测
压混凝土轴拉强度比本体降低15%,历时24h,降低45%,见
定 图12.5-2。
碾
压
混
凝
土
坝
层
间
允
许
间
隔
时
间
的
测
定
图12.5-2 轴拉强度与历时关系试验结果
碾 压
(三)与抗剪强度关系
混
碾压混凝土抗剪强度可通过库伦方程计算
凝
土
(12.5-1)
坝 层
式中 τ—剪应力,MPa;
间
—粘聚力,MPa;
对 面型核子水分密度计,在已碾压完毕20min的碾压混凝
压 实
土层面,实测结果作为现场压实表观密度。按《水工混
度 凝土试验规程》(SL352—2006)7.11“现场碾压混凝土
检 表观密度测定”进行。
测
碾 压
测得的两种表观密度主要用于计算相对压实度。
混 相对压实度是评价碾压混凝土压实质量的参数。
凝 试验研究表明,碾压混凝土的压实表观密度必须
凝
土
现 场
K Dc 100 Dm
(12.4-1)
相
对
压 式中 K——相对压实度,%;
实
度
Dc——现场压实表现密度,kg/m³。
检
Dm——配合比设计理论表观密度,kg/m³。
测
碾 压 混 凝 土 现 场 相 对 压 实 度 检 测
图12.4-1 碾压混凝土芯样的表观密度和抗压强度
碾压混凝土从拌和到碾压完毕最长时间不宜超过2h。每
间
隔
层面粘附力由粘附膜作用和骨料嵌入浆体摩阻力
时 间
组成。研究碾压混凝土层面质量就是寻找一种判断层面
水工建筑物碾压混凝土现场碾压工艺试验工法

水工建筑物碾压混凝土现场碾压工艺试验工法摘要:水工建筑物碾压混凝土施工前进行现场试验,验证设计配合比、施工工艺流程、施工系统及施工设备的适应性,并确定施工工艺和参数。
通过现场碾压试验可以验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合理性;检验施工过程中原材料生产系统、混凝土制备系统、运输系统和平仓、碾压机具等的运行可靠性和配套性;通过试验确定合理的施工工艺和参数。
关键词:水工建筑物;碾压混凝土;工艺试验;工法1、工艺试验目的根据水工碾压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12-2009)中要求和碾压混凝土工程实际施工经验,水工建筑物碾压混凝土施工前应进行现场试验,验证设计配合比、施工工艺流程、施工系统及施工设备的适应性,并确定施工工艺和参数[1]。
通过现场试验提出相应的施工技术措施、质量控制管理措施等,以指导即将进行的主体工程碾压混凝土施工。
2、工艺试验适用范围及内容本技术主要适用于水工建筑物的碾压混凝土现场施工试验,其他类似工程的碾压混凝土施工也可参照执行。
主要试验内容包括工艺试验场地处理及布置、拌和参数试验、碾压参数试验、碾压混凝土层间处理试验、校核试验和混凝土性能试验、变态混凝土工艺试验、碾压试验效果验证。
3、工艺试验规划3.1工艺流程原材料检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验仓面准备→混凝土拌合→汽车运输入仓→混凝土摊铺→混凝土碾压→变态混凝土加浆振捣→相对压实度检测→上一层铺料、碾压→混凝土养护→钻孔取芯→取样、评定3.2总体布置规划3.2.1场地布置试验场地应与主体工程碾压混凝土施工条件相近。
以某国际水电项目现场碾压工艺试验为例,试验需用场地总长91m,试验块尺寸20m×12m(长×宽),度2.1m,碾压试验块体积504m³。
试验块体分为两个碾压区,分别为C25W8F50二9025W6F50三级配碾压混凝土,碾压区域周边布置1m厚变态级配碾压混凝土和C90混凝土(见图)。
试验块体基础采用0.1m厚C25混凝土找平。
水利工程碾压混凝土试验作业指导书(碾压砼浇筑部分)

碾压混凝土现场试验施工作业指导书(碾压砼浇筑部分)编号:作业指导书【2011】001号1 碾压试验分仓和入仓碾压试验只做为一个浇筑仓,即一个浇筑试验块。
试验块尺寸为长×宽为20×20m,上、下游设置50cm变态混凝土。
试验块(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分成四个区,分别为BH-C15(C15三级配碾压混凝土,10m宽)和BH-C20(C20二级配碾压混凝土,9m宽)自然入仓区,BT-C20(二级配变态砼,0.5m宽)、BT-C15(三级配变态砼,0.5m宽)。
其中,为保证入仓前施工作业人员和自卸车进行脱水,在施工试验区域(模板内和模板外施工区域)、至拌合楼运输道路范围及冲洗平台位置铺设30cm厚碎石垫层。
碾压试验混凝土入仓采用汽车直接入仓的方式,整个实验仓入仓一侧不立模板,自卸汽车端退法入仓卸料,满足各个条带的入仓需求。
随着碾压砼一层一层向上浇筑,入仓路面随之采用碎石垫高。
入仓口则选用清洁块石进行封仓。
2 碾压混凝土卸料与摊铺(1)混凝土卸在将要摊铺的部位。
控制卸料高差不大于1.5m,卸料点离模板不小于1.2m。
卸料尽可能均匀,料堆旁出现的分离骨料,采用人工将其均匀地摊铺到未碾压的混凝土面上。
(2)碾压混凝土试验采用通面薄层连续多层短间歇浇筑,铺筑方式采用平层通仓法。
铺筑强度与碾压混凝土连续升层的允许层间间隔时间相适应。
(3)碾压混凝土铺筑层以固定方向逐条带铺筑,平仓和碾压方向与试验块轴线方向平行。
(4)铺料厚度和压实层厚度根据试验要求相应调整,以得出最好的试验参数。
自卸汽车卸料时,采用退铺法两点叠压式卸料,按梅花形依次推卸。
以减少料堆高度和并控制骨料分离。
摊铺则一般采用串链摊铺作业法,自卸车将混凝土卸料于摊铺前沿的台阶上,再由平仓机将混凝土从台阶上推到台阶下进行移位式平仓。
为控制平仓厚度,平仓机在料层上连续进行推扒作业,每处往返不少于2遍。
(5)按浇筑要领逐层逐条带的铺筑顺序进行卸料,卸料尽可能均匀,料堆旁边出现的分离大骨料,应由人工将其均匀的摊铺到未碾压的混凝土面上。
大坝碾压混凝土现场碾压试验技术要求

朱昌河大坝碾压混凝土现场碾压试验技术要求1 总则1.1 工程概况朱昌河水库大坝为碾压混凝土重力坝,设计坝顶高程1461.4m,河床开挖高程1360.5m,最大坝高为100.9m;坝轴线长264.9m;共分10个坝段,坝体混凝土总量约62.5万m3(其中RCC约为51.5万m3)。
根据坝体结构要求,除基础垫层、坝顶部位、溢流面、导墙及闸墩等部位为常态混凝土外,其余均为碾压混凝土。
坝体防渗结构的二级配碾压混凝土和变态混凝土,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20;内部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15。
为便于承包人进行试验安排,特提出本试验技术要求。
承包人应根据本本试验技术要求编制完整详细的现场试验大纲报监理人审批。
1.2 本技术要求系根据《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 5144-2001、《水工碾压混凝土施工规范》DL/T 5112-2009、《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L352-2006、《水工碾压混凝土试验规程》SL48-94、《水工碾压混凝土试验规程》DL/T5433-2009的有关条款规定,结合现场碾压混凝土试验的具体要求编写而成。
因此,在混凝土试验中,除应遵守本技术要求外,凡技术要求未提及或不够详尽之处,仍应遵守上述文件的相关规定执行。
1.3 在试验过程中,如需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时,必须预先向监理人申报原因、对策措施等有关事宜,经监理人批准后方可实施。
2 试验目的第一次现场碾压试验在常温季节进行,其目的为:验证室内选定配合比的可碾性和合理性;选择和确定合适的施工参数,包括拌和、运输、摊铺、碾压,变态混凝土的加浆量和加浆方式等;研究不同层面的处理方式和不同间歇时间对层面粘结度的影响;雨天施工标准及措施;实测碾压混凝土各项物理力学指标,评定其强度、抗渗、抗冻、抗剪断强度等特性,验证和确定常温季节碾压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标准及措施。
第二次现场碾压试验是在第一次现场试验基础上于高温季节进行,试验目的为:针对高气温条件,研究改善碾压混凝土层间结合的措施,包括碾压混凝土配合比的优化;VC值控制;缓凝高效减水剂的选用,延长混凝土初凝时间的措施;温控措施(如预冻措施、运输线的防晒、仓面喷雾及其它)等,实测碾压混凝土各项物理力学指标,评定其强度、抗渗、抗冻、抗剪断强度等特性,验证和确定高温季节碾压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标准及措施。
大坝碾压混凝土现场碾压试验技术要求

大坝碾压混凝土现场碾压试验技术要求
1.试验设备的选用:应选择符合规范要求的试验设备和仪器。
试验设备应具备一定的强度和稳定性,以确保试验能够准确进行。
2.试验样品制备:应根据设计要求,在现场进行试验样品的制备。
试验样品的制备过程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标准的规定,并通过质量控制措施确保试验样品的质量可靠。
3.试验过程的控制:试验应在施工现场进行,以真实模拟实际施工条件。
试验过程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包括碾压速度、碾压次数、碾压力等的控制。
4.试验测量与数据记录:试验过程中应进行必要的测量、观测和数据记录,包括混凝土的变形、应力、变形性能等指标的测定。
测量设备和仪器应准确可靠,数据记录应规范、准确。
5.试验结果的分析与评价:根据试验数据进行结果的分析与评价,判断试验样品的抗压性能。
对试验结果应进行科学准确的分析,并根据评价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
6.试验报告的撰写与整理:试验过程中应撰写试验报告,详细记录试验的目的、过程和结果。
试验报告应具备规范性、科学性和可读性,便于后期的查阅和评估。
以上是大坝碾压混凝土现场碾压试验的技术要求。
通过合理选择试验设备、制备试验样品、控制试验过程、测量与数据记录、结果分析与评价以及撰写试验报告等措施,可以确保试验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为大坝施工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保障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现场工艺试验方案

现场工艺试验方案1、碾压混凝土工艺试验1.1、试验目的及要求(1)摸拟大坝实际施工条件进行生产工艺试验;(2)主要施工机械和原材料与主体混凝土施工时一致;(3)确定碾压混凝土拌和工艺参数;(4)确定碾压施工工艺参数,包括平仓方式、碾压层厚度、碾压遍数和振动行进速度等;(5)碾压混凝土配合比以及稠度与振动碾的适应性,骨料分离和控制措施,层面处理技术等。
1.2、试验用混凝土强度等级及配合比(1)常态混凝土:C15(找平混凝土);(2)碾压混凝土:C15(二级配)、C15(三级配)、C20(三级配)和C20(二级配);(3)配合比: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混凝土配合比;(4)碾压混凝土性能:满足大坝常温及高温季节施工。
1.3、试验场地试验场地大小为100×8.5米,现场试验时先浇筑C15找平混凝土,在10天后铺填砂浆,然后再浇筑C15、C20(三级配)和C15、C20(二级配)碾压混凝土,碾压混凝土铺筑分四个条带,由于BW202AD 的轮宽为1.2米,条带之间的搭接0.2米,为便于碾压,确定每个条带宽2米,其中A条带宽2米浇筑C15(三级配)碾压混凝土,B条带宽2米浇筑C15(二级配)碾压混凝土,C条带宽2米浇筑C20(三级配)碾压混凝土,D条带宽2.5米浇筑C20(二级配)碾压混凝土,靠模板边缘0.5米宽的C20二级配为变态混凝土,共浇筑五层,总高度约为150cm。
1.4、工艺试验内容1、碾压混凝土拌和工艺参数的试验确定在现场试验前35天,在混凝土拌和楼进行碾压混凝土投料顺序和拌和时间试验;投料试验选择C15(三级配)、C20(二级配)碾压混凝土进行,其中C15(三级配)碾压混凝土选择三种投料顺序,C20(二级配)碾压混凝土选择二种投料顺序,拌和时间选择120s、150s 和180s进行试验。
各强度等级碾压混凝土投料顺序和拌和时间均需进行罐头和罐尾的VC值、含气量、7d、28d抗压强度以及砂浆密度试验。
碾压混凝土试验大纲

碾压混凝土试验大纲一、实验背景1.1 碾压混凝土的概念碾压混凝土是指在特定工艺条件下,经过机械压制和振动后形成的混凝土。
1.2 碾压混凝土的应用碾压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兴材料,具有密实、强度高、表面光滑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机场、路桥、地下车库等工程领域。
二、试验原理2.1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了解碾压混凝土的基本性质和强度指标,为今后在实际工程中的生产和使用提供参考。
2.2 实验原理碾压混凝土试验主要包括强度试验和密实性试验。
其中,强度试验可以通过压力机进行,而密实性试验则需要使用比重法。
三、试验步骤3.1 强度试验步骤1.准备碾压混凝土试件,并在试件表面划线,以便观察变形情况。
2.将试件放入压力机中,进行加载,记录载荷和变形程度。
3.持续加载,直至试件破坏,记录破坏载荷。
3.2 密实性试验步骤1.准备密封瓶和减量秤,并将称量瓶校准至室温。
2.取一定质量的碾压混凝土试样,并测量其体积。
3.将碾压混凝土试样放入称量瓶中,记录称量瓶质量。
4.测量称量瓶和碾压混凝土试样的总质量。
5.计算碾压混凝土的密度,并根据公式计算其密实性。
四、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过程应当仔细、严谨,避免操作中产生误差。
2.在测量过程中,应当注意仪器的读数范围和精度。
3.强度试验过程中,应当控制加载速度,以及时观察试件的受力情况。
4.不得在试验过程中强行破坏试件。
五、实验结果分析5.1 强度试验结果通过强度试验可以得到碾压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变形特点,为今后生产和使用提供参考。
5.2 密实性试验结果密实性试验可以得到碾压混凝土的密度和空隙率等关键性能指标,为今后改进生产工艺提供数据支持。
六、实验本实验通过碾压混凝土的强度和密实性试验,为今后生产和使用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支持。
同时,还发现了碾压混凝土在不同载荷下的膨胀和收缩特点,可以为今后探究其物理和化学性质提供参考。
碾压混凝土工艺性试验过程及施工参数的取定

碾压混凝土工艺性试验过程及施工参数的取定通过现场施工工艺性试验确定碾压混凝土拌和参数、碾压施工参数、骨料分离控制措施、层间结合和层面处理技术措施、变态混凝土施工工艺等。
同时,验证室内配合比的可碾性和合理性,实测碾压混凝土各项物理力学指标,评定其强度、抗渗、抗冻等特性,验证和确定碾压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和措施。
本文通过桐梓河圆满贯水电站工程实例,对碾压混凝土工艺性试验过程及施工参数的取定叙述如下:标签:碾压混凝土;工艺试验;配合比;混凝土取芯1、工程概况兴仁县打鱼凼水利枢纽工程位于北盘江一级支流麻沙河上,是麻沙河梯级规划开发的龙头水库,工程规模为中型水库,工程等别为Ⅲ等,该水利枢纽工程建筑物由拦河大坝、副坝、溢洪道、冲砂放空底孔组成,建筑物等级为3级。
水库总库容为6060万m3,调节库容为3570万m3;正常蓄水位EL1248m,相应库容为5410万m3;死水位EL1230m,死水库容为1840万m3。
水库设防洪水标准按10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按1000年一遇。
拦河大坝为碾压混凝土双曲拱坝,坝底建基面高程EL1170m,坝底结构宽22m,长40m。
坝顶高程EL1250.50m,最大坝高80.50m,坝顶结构宽5m,最大坝长355m。
2、试验要求为尽可能模擬坝体施工实际工况,工艺试验混凝土采用混凝土生产系统强制式拌和楼生产,混凝土拌和原材料采用与坝体混凝土施工相同的材料(人工砂石料、P.O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鸭溪II级粉煤灰和外加剂),自卸汽车运输,平仓机仓内施工(摊铺、喷浆、碾压、振捣)设备与计划用于大坝碾压混凝土仓面施工的设备相同。
3、试验主要内容3.1 混凝土基本性能检测试验试验混凝土的品种:C20二级配、C15三级配以及相应强度等级两种变态混凝土。
(1)园满贯水电站碾压混凝土筑坝原材料:水泥、粉煤灰、外加剂、骨料等的品质检验;(2)园满贯水电站碾压混凝土坝室内试验推荐的混凝土配合比验证及调整;(3)混凝土拌和楼出机口碾压混凝土拌和物质量控制检测,碾压混凝土性能试验(VC值、含气量、容重、凝结时间、温度);(4)仓面碾压混凝土拌合物质量控制监测,碾压混凝土性能试验(VC值、含气量、容重、凝结时间、温度);(5)出机口碾压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包括容重,7d、28d、90d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压弹模、抗冻、抗渗性能),并进行28d、90d极限拉伸值测定;(6)现场90d碾压混凝土钻孔取芯样物理力学性能试验(包括容重、抗压强度、抗拉强度、静力弹性模量、抗渗、抗冻等),并进行28d、90d极限拉伸值测定;(7)碾压混凝土内部温升,自身体积变形观测;(8)碾压混凝土层间及自身抗渗的压水性试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