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植物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转基因植物生物学重复

转基因植物生物学重复

转基因植物生物学重复摘要:1.转基因植物的概述2.转基因技术在植物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3.转基因植物的重复现象及其影响4.我国在转基因植物研究方面的进展5.转基因植物生物学重复的应对策略正文:一、转基因植物的概述转基因植物是通过生物科技手段,将外源基因导入植物基因组中,使其获得新的遗传特性。

这些特性可能包括抗病、抗虫、抗旱、提高产量等,以提高作物对环境适应能力,保障粮食安全。

二、转基因技术在植物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转基因技术在植物生物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通过转基因技术,研究者可以研究基因的功能和调控机制,深入了解植物生长发育过程。

其次,转基因技术为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提供了有力手段。

此外,转基因植物还可在环境保护、生物制药等领域发挥作用。

三、转基因植物的重复现象及其影响转基因植物生物学重复现象指的是在实验过程中,同一实验对象经过多次实验,得到的结果不尽相同。

这种现象可能导致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受到质疑,影响科研进展。

重复现象的原因可能包括实验操作不规范、实验条件不一致、基因转移效率不稳定等。

四、我国在转基因植物研究方面的进展我国转基因植物研究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成果。

在棉花、水稻、玉米等作物上成功研发了许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转基因品种。

这些品种在抗病、抗虫、抗旱等方面表现出优良的性状,为我国农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五、转基因植物生物学重复的应对策略1.加强实验操作规范性:提高实验人员操作水平,确保实验过程中的一致性。

2.优化实验条件:确保实验环境的稳定性,降低实验条件对结果的影响。

3.提高基因转移效率:采用先进的基因转移技术,提高转基因植物的成功率。

4.加强同行评议:对研究结果进行严格的审查,确保科研质量。

5.建立数据库:收集和整理转基因植物的研究数据,为科研人员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总之,转基因植物生物学重复现象是科研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转基因番茄的研究进展

转基因番茄的研究进展

1、抗病转基因番茄
• 烟草花叶病毒(TMV)、黄瓜花叶病毒(CMV)、苜蓿 花叶病毒(AMV)和番茄黄花卷叶病毒(TYLCV)等是引起 番茄病毒病的主要病原。在番茄转基因抗病毒育种中, 主要利用病毒的外壳蛋白(Coat protein,CP)基因、 复制相关蛋白(Replication-associated protein, REP)基因、卫星RNA基因和病毒片段的反义RNA基因等。 外壳蛋白(CP)在转基因植物中的积累可以干扰病毒脱 衣壳,抑制病毒在植物体中的复制、转运和积累从而 使转基因植株获得了病毒抗性。

2003年陈溪利用转基因番茄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人 胰岛素,通过以口服方式摄入胰岛素来研究在抑制自身免 疫攻击以及预防I型糖尿病中所起到的作用,己经取得了 很大的进展。

2006年, Chen等人将肠道病毒EV71的外壳蛋白VP1基
因导入番茄,外壳蛋白VP1在转基因番茄中获得了表达.用 转基因番茄喂食小白鼠,小白鼠可以抗肿瘤细胞的感染。
2003年王仁厚利用转基因番茄表达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 因子(aFGF),通过构建的双元表达载体带有一个经过改构的 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afgf),载体上的选择标记基 因为manA,它使得转化过程中可以使用PMI这种不含抗生素及 除草剂的选择系统。利用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方法获得了afgf 转基因番茄植物,并且通过PCR-Southern、RT-PCR证明了afgf 在宿主基因组中的整合及表达。

葡激酶( Staphylokinase,SAK) 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 分泌的一种纤溶酶原激活剂,首次发现于 1948 年,它可以 激活人体中的血纤维蛋白溶酶原形成血纤维蛋白溶酶,从而 溶解血栓。同其他溶栓药物相比,葡激酶具有溶栓效果好, 纤维蛋白选择性强,无显著促凝血作用等优点。 2011杜景川等人利用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将葡激酶( Staphylokinase,SAK) 基因导入番茄中。经 PCR、 Southern 杂交和 Northern 杂交检测,葡激酶基因已整合 到再生番茄植株基因组中,共获得 8 个转基因株系。经 ELISA 检测,转基因番茄的果实和叶片均能表达 SAK 蛋白, SAK 蛋白在果实和叶片可溶性蛋白中的比例最高分别为 3.42%和2.47%。转基因番茄中的 SAK 蛋白具有一定的溶栓 活性,溶栓比活力为 3 866 AU·mg-1。

植物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植物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植物遗传转化研究进展一、植物遗传转化技术的发展目前,基因枪法是最常用的植物遗传转化技术之一、该方法通过将特定基因或外源DNA片段载入微粒或金属微粒表面,并利用高能量加速器,将其“枪射”入植物细胞中。

这种方法具有转化效率高、转基因植物种类广等优点。

另一个常用的植物遗传转化技术是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法。

该方法通过注射农杆菌悬浮液进入植物受体细胞中,利用特定的农杆菌转移DNA到植物基因组中。

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法具有转化效率高、适用范围广的特点。

二、植物遗传转化应用领域在农业领域,植物遗传转化技术可以用于改良作物的抗性能力,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并改善作物的耐盐碱、耐旱、抗虫等性状。

例如,通过转入抗虫基因,可以使作物具备抵抗虫害的能力,从而减少农药的使用,达到生态环境保护的目的。

同时,植物遗传转化技术也可以用于改良作物的适应能力,使其能够在恶劣环境下存活和生长。

在医药领域,植物遗传转化技术可以用于生产重要药物和疫苗。

通过将相关基因导入植物中,利用植物生长发育的能力,可以大量生产特定蛋白质,从而制取药物和疫苗。

这种方法不仅生产成本低,还减少了对动物的依赖,有利于提高疫苗的安全性。

在环境领域,植物遗传转化技术可以用于修复受到污染的土壤和水体。

通过将相关基因导入植物中,使其能够吸收和转化毒性物质,从而达到治理污染的目的。

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石油污染地区、重金属污染地区等。

三、植物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随着植物遗传转化技术的发展,人们不断探索新的方法和途径,以提高转化效率和稳定性。

此外,人们也在探索非转基因的植物遗传改良方法。

在非转基因改良中,人们通过引入RNA干扰技术、微量RNA技术等方法,通过调控内源基因的表达来改变植物的性状。

这种方法避免了外源基因的导入,从而减少了对转基因植物的争议。

总的来说,植物遗传转化技术在农业、医药和环境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和研究。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植物遗传转化技术将为人类创造更多的可能性和机会。

转基因牧草研究进展

转基因牧草研究进展

k02 第 期 21 6 年
S i c n eho g rm tn 科技与推广 c ne dTcnl yPo oi e a o o
转 基 因牧草研 究进 展
与其 他农作物 品种 的基 因工程 改 良研究 相比 ,牧 草基 因工程 研究相对 滞后 ,很 多还不 能应用于 实 践 ,并且创新 不足。
因作 为选 择标 记 。br 因编码 P T a基 A ,对 除草剂 g f 迫 的研 究还很 有限 。 . lo u s a 和b l hs 有抗性 ,使 它们 失活 。利 用 除草 i t ia o具 ne ap 5品质 改 良转基 因牧草 。牧草品质在很大程 . 剂抗性基因作选择标记 ,具有独特 的优越性 ,可以 度 上决 定 和影 响 着 动 物 的 生 产性 能 ,表现 在 影 响 使转 基 因植 物具 有抗除 草剂性 状 。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获得转基因再生植株。该法具有 M 、I }) V 2 存在的情况下,聚乙烯乙二醇 ( E [+ r P G) 明显 的优点 :费 用低 廉 , 作 程序 简单 ;获得 的转 能够有效地诱导D A 操 N 产生颗粒状沉淀 ,从而使细胞
5 9
科 技 与 推 广 :Si c n eho g rm tn c ne d cnl yPo oi e a T o o
文 l明福 ( 李 山东省新泰市农业局 )
徐传 涛 ( 山东省新泰市畜牧兽医局 )
2 世 纪 9 年 代 以来 ,植 物 基 因 工程 技 术 的快 基 因植 物通 常 仅含 1 3 拷 贝的 完整外 源基 因 ,可 0 0  ̄个 速 发展 促进 了转 基 因牧草 的研究 ,牧 草 育种方 法进 较稳定地 表达和遗传到子代。农杆 菌介导法是 目 入 新时 代 。 前植 物基 因工程 研究 中最 常用 的方 法。 ( 2)基 因枪 法 。 基 因枪 利 用 火 药 爆 炸 或 其 他 动力 加 速 包 裹 了D A 液 的金 属 粒 子 ( 钨 、 N 溶 如

浅谈植物转基因技术的发展与影响

浅谈植物转基因技术的发展与影响

浅谈植物转基因技术的发展与影响
一、转基因植物研究的历史发展
二、转基因植物研究的现状
三、转基因植物研究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
1.改善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

2.促进食品工业及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扩大市场需求。

3.增加就业机会,缓解失业压力。

4.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5.培育新型优良作物种质资源,丰富作物育种材料库。

6.拓宽国际贸易渠道,增强我国的农业竞争能力。

7.有助于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

8.为人类健康事业服务。

9.其它意义:(1)为防治疾病提供了更好的药物和方法。

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药用蛋白的研究进展

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药用蛋白的研究进展

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药用蛋白的研究进展[摘要]简要评述了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的药用蛋白种类和表达系统,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药用蛋白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以及转基因植物生产药用蛋白的基本方法、应用研究等。

尽管目前植物作为药用蛋白的生物反应器受到诸多因素限制,优点与问题并存,但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药用蛋白是植物基因工程研究领域的一个新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转基因植物;药用蛋白;生物反应器引言传统的生物医药基因工程常利用动物病毒、细菌、酵母等为生物反应器进行药用蛋白的生产,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细菌细胞不能进行许多病毒蛋白质的转录后的修饰作用,不利于蛋白质的正确折叠,导致其免疫性通常较弱;酵母菌对有些蛋白质的过分糖基化可能影响针对特定蛋白质的免疫反应,妨碍着酵母菌在一些疫苗生产中的应用;多数动物培养系统表达水平低,需要昂贵的生长培养基,且培养基需要特殊处理,因此疫苗成本很高,限制了其商品化应用。

利用转基因植物作为生物反应器,把外源基因导入植物核基因组或叶绿体基因组中可以生产出在医学上有生物活性的药用蛋白,且可以克服其他反应系统的缺陷,成为药用蛋白生产的又一新途径。

1、问题的提出现代基因工程技术最初是建立在结构简单的微生物,尤其是大肠杆菌的基础之上的,最初都以大肠杆菌为受体表达外源蛋白,用转基因植物生产药用蛋白的思路出自偶然。

八十年代末,比利时pgs公司的科学家将一个神经肽(enkephalin,脑啡肽)编码基因转入烟草中表达,用意在于让瘾君子们不用抽烟,只需拿烟叶闻一闻或放在口中嚼一嚼即可过烟瘾,以此减少尼古丁对人体的危害及减少空气污染。

他们把这个小肽基因两端设计了两个蛋白酶的酶切位点,将改造后的基因串联导入烟草细胞并成功获得再生植株,结果小肽以多聚体的形式表达存在,用胰蛋白酶和羧肽酶作用后获得了神经肽,每粒种子在200nmol,然而,他们的目的最终没能达到,因为神经肽要经血液运输而起作用,在口腔及消化道内会被降解掉,但他们却意外地找到了一条转基植物生产神经肽的途径,引起人们对此领域的关注。

转基因技术在植物遗传改良中的研究进展

转基因技术在植物遗传改良中的研究进展

转基因技术在植物遗传改良中的研究进展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种植业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要,对于种植业的改良和提高来说,遗传改良技术一直是关键所在。

转基因技术在种植业中的应用,尤其是在植物遗传改良方面,近年来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转基因技术在植物遗传改良中的研究进展。

一、转基因技术简介转基因技术是指通过基因工程的手段将来自不同物种的基因或DNA片段导入到宿主细胞中,从而以改变宿主细胞和整个有机体的遗传信息。

转基因技术可以使植物在抗虫、抗病、耐旱、耐盐等方面的性状得到有效改善。

这项技术对现代农业的进步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转基因技术在植物遗传改良中的应用2.1 农业稳产增收在植物种植的过程中,植物常常遭遇各种环境压力和病虫害的侵袭,这些情况都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和产量。

如果运用转基因技术,将含有抗虫、抗病、耐旱、耐盐等抗逆性状的基因导入到植物中,不仅可以提高植物的抗逆性,也可以提高植物的生长和产量,最终达到稳产增收的目的。

例如,使用Bt基因将其导入到棉花中,可以使棉花对除炭疽病外的多种害虫表现出强烈的抗性,从而保证了棉花的产量和品质的提高。

2.2 新品种的培育转基因技术还可以在植物遗传改良中培育出新品种,例如经过转基因改造的植物可以表现出其他植物所没有的优异性状,比如耐盐、耐旱、抗寒、抗病、抗虫等,但是也必须保证其安全性。

通过对基因的剪裁和重新组合,使其适应不同的自然环境,例如对主产区域状况和需求的精准调整和优化,可以大幅提高新品种的产量、品质和离子营养水平。

2.3 拯救灭绝物种随着生物多样性的破坏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许多珍稀濒危物种濒临灭绝的境地。

在这种情况下,转基因技术可以被用来拯救灭绝物种——通过在其DNA上插入其他物种的基因,使其具有另一种抗病、抗虫的能力。

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使这些物种重新获得生存的能力并在自然环境中重新生长繁衍。

三、转基因技术存在的问题尽管转基因技术在植物遗传改良中具有巨大的潜力,但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争议。

玉米转基因研究进展

玉米转基因研究进展

[文章编号]1005-0906(2000)03-0014-04玉米转基因研究进展3赵久然,郭景伦,滕海涛,尉德铭,郭 强(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北京100089)[摘 要] 玉米转基因的方法主要有农杆菌、基因枪、PEG介导等方法,受体主要是愈伤组织和幼胚等生活较旺盛的部位。

目前在玉米上的成功应用是抗玉米螟的Bt转基因玉米、抗除草剂转基因玉米等种类。

转基因技术目前面临的问题是关于环境和食物链的问题。

也就未来玉米的转基因发展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玉米;转基因;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S513103513[文献标识码]A 转基因也称重组DNA技术,创立于1972年。

1985年首先在烟草上获得转基因植株。

随着研究的深入,植物基因工程在农业上取得了巨大进展。

到1997年初,美国已经批准的转基因田间实验已经达到2584项,批准17例转基因植物商业化释放。

我国已经批准商业化生产4项,环境释放4项,中间实验10项(吴志平)。

转基因可以使优良的生物基因在动物、植物、微生物之间进行交流,将其他生物上的优良基因转移到玉米内,弥补某些遗传资源的不足,丰富种质库。

玉米是我国和世界主要农作物之一,是植物遗传研究的模式植物,玉米的生产对于解决世界和我国的粮食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有必要了解玉米基因现状。

1 玉米中的转基因技术111 转基因的主要技术类型农杆菌是转基因中经常应用的一种手段。

根癌农杆菌是许多双子叶植物肿瘤病的病原菌,其中带有一种T i质粒,其中的DNA能够转移到植物基因组上,而使植物得到转化。

利用农杆菌在双子叶植物中的转化已经十分完善,但是因为玉米等单子叶植物不是其天然的寄主,转化工程比较困难。

G rismly(1987)年将玉米条锈叶病毒的cDNA克隆到[收稿日期]2000-03-24[作者简介]赵久然(1962-),男,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目前主要从事玉米新品种选育、高产优质配套技术及种子产业化等研究,承担多项国家和北京市课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