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康家岭小学马荣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74页—第75页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1.教学目标的定位认识11~20各数是学生数的认识的一次飞跃,是后面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认识多位数的基础。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84页—第85页11~20各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1.教学目标的定位

认识11~20各数是学生数的认识的一次飞跃,是后面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认识多位数的基础。大部分学生已经会熟练地读数、认数、甚至会写数,难点是理解计数单位“十”,建立“十进制”的概念,重点是掌握11~20各数的组成以及数序。本节课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如下:

l .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物体的个数,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读出11-20各数,初步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

2.初步认识计数单位“十”,知道10个一是1个十、2 个十是20,理解11~20各数的组成。

3.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树立估算意识,培养学生的数感。

2.教学策略选择

整堂课的设计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借助小棒操作,用比较优化等策略,从而突破重难点。

(1)通过操作、比较,建立十进制的概念。

借助小棒,把抽象的数具体化,围绕中心问题“在摆的时候,仔细想一想,怎样摆可以让别人一眼就看出是12根小棒”,初步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并感知十进制的优越性。预设时,考虑学生摆小棒时会有很多不同的摆法,所以我找了几个典型的摆法,并及时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进行比较,充分感受到“十进制”的优越性。从感知到理解,再次借助小棒动手操作,把10根小棒扎成一捆,运用转化10个一是这一捆,1个十也是这一捆,亲历10个一是1个十的知识形成过程。

(2)通过实践、猜测,发展数感。

用数来描述生活,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这是数感的具体表现之一。整节课的设计把数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赋予数以生命力,从引入部分的看图说数,猜铅笔的枝数等活动,猜小叮当住第几层活动,翻书比赛活动到实践运用部分说说生活中,你在哪儿见过或用过这些数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数感的发展。

教学重点:

使学生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理解10 个一是1个十,掌握数的组成:十几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计数单位“十”的概念。

教学准备:

小棒、课件、铅笔、橡皮圈

教学设计及意图:

一、创设情景导入环节:2分钟

师:小朋友,从开学到现在,我们都学习了哪些数?谁能按一定的顺序来说一说?

学生按顺序说数。

师:这些数可都是我们的好朋友,在生活中到处都能见到它们。请看大屏幕,从这幅图中你找到了哪些数宝宝?

学生找屏幕上的数。

师:你们的观察可真仔细。看来在生活中经常会用到比10大的数,今天我们就和小叮当一起来学习11——20各数的认识。

(板书:11——20各数的认识)

【设计意图:用复习旧知的方式,从学生常见的车站牌引入,让学生感知在生活中经常会用到比10大的数,进而引发学习新知的欲望。】

二、自主探究

1、摆小棒,理解数的组成:20分钟

师:刚才同学们的表现都非常棒!小叮当决定把这些铅笔奖励给你们,请猜一猜大约有多少枝铅笔?

(请3个猜)

师:想知道猜得对不对,那就亲自数数看吧!谁愿意上来和大家一起数?

(学生一起数铅笔)

【设计意图:问题情境的创设,从猜测到验证,让学生感受到数数不是枯燥无味的,而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这样既尊重学生的起点,检查数数的情况,又引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师:刚才咱们数出的铅笔有12枝,你能用小棒表示出12吗?别着急,在摆的时候,仔细想一想,看怎样摆可以让别人一眼就看出是12根小棒!摆好的同学用最美的坐姿告诉陈老师!(学生活动,教师指导)

(及时表扬坐得很端正的同学)

师:谁愿意说说你是怎么摆的?其他小朋友认真听一听!

(找3个人说摆法并及时板书学生的摆法)

【设计意图:尊重学生的有不同摆法,并于一一展示,既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又为-学生感知十进制的优越性提供了丰富的背景材料。】

师:小叮当也摆了摆,请看大屏幕!比一比黑板上几位同学的摆法,小叮当的摆法,还有你的摆法,谁的摆法能让人一眼就看出是12根小棒呢?为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比较,真实地体验到10根扎成一捆的优越性。此时把10根扎成一捆不是教师告知的,而是学生通过体验而获得的。】

师:对,我们把10根捆成一捆,不用数,一捆就是10根,再摆2个一,就能让人一眼看出是12根小棒了,现在也请小朋友们数出10根捆成一捆,捆好的同学举起来给陈老师看看。(学生捆小棒,捆好的同学可以帮同桌捆一捆,做一个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设计意图:认识计数单位“十”是本节课的难点,在感知的基础上,借助小棒直观操作演示,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

师:1捆里面有几根小棒,表示几个一?合起来一捆表示几个十?所以10个一是1个十(板书:10个一是1个十)

师:还有2根,表示几个一?

师:谁能完整的说说“12”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多请几个学生说,然后全班一起说)

师:你们真是善于思考的好孩子!那你能用小叮当的方法摆出11根小棒吗?请摆一摆!(学生摆小棒并展示)

师:看到同学们摆的这么好,陈老师也想摆一摆,请看大屏幕,刚才我们摆了11根小棒,再添上3根,是多少根?谁能说说14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师:你说得真好!再去掉1根,现在是多少根?

师:谁来说说13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师:陈老师现在想摆17根,应该怎么办?

师:你们真是善于思考的孩子!好一起来说一说:17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学生根据老师的提问做相应的回答,教师适当引导鼓励。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十几的组成,那你最喜欢十几呢?你能说说**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吗?

(请两名同学说)

师:现在把你最喜欢的十几,告诉你的同桌,请他用小棒摆一摆。陈老师看那一桌合作的最好!摆好的可以用坐姿告诉陈老师。

(学生摆,老师巡视)

(请2桌的同学说一说)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形式的“摆、说”练习,学生摆,老师摆,学生说,摆同桌最喜欢的十几等活动,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十几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积极性,提供了充分的活动与交流的机会。】

师:好!现在请小朋友们以最快的速度把小棒收进文具盒里,陈老师看哪一组的速度最快!刚才同学们摆了同桌最喜欢的十几,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小叮当最喜欢十几,在心里数一数。师:小叮当最喜欢十几?19再添上1根是多少根?现在该怎么摆就让别人一眼看出是20根呢?

师:对,满10根了,我们就再把它们捆成一捆变成1个十。那现在有几捆小棒,表示几个十?

师:谁来说说20是由几个十组成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理解10根捆成一捆的方便性,初步建立计数单位“十”的概念。】2、拓展延伸,加深对数的认识,小结知识点:10分钟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11~20各数的组成,这些数在直尺上也能看到,请看大屏幕,但小叮当的尺子上缺了几个数,谁来帮帮它?

师:请小朋友们一起按顺序读读他身上的数?

师:从左往右看,尺子上的数越来越怎么样?

师:从右往左看,尺子上的数越来越怎么样?

师:同学们的观察真仔细,看着这把尺子,陈老师想到了许多问题,你们愿意挑战吗?

从左数第3个数是几?右边的3个数有哪些?

由1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数是几?

与18相邻的两个数是多少?

15前面的1个数是几?

比16多1的数是几?

比13大又比17小的数有哪些?

师:谁也能看着尺子上的数提问考考大家?(奖励)

师:一把小小的直尺,同学们通过观察,发现了这么多有趣的数学问题,能用数学的眼光来看问题,真是了不起!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问题中理解数序,开放性的让学生提问,给予学生更大的思考空间。】三、游戏中练习巩固:6分钟

1.猜小叮当住第几层

师:小叮当看大家这么棒,想请你们到它家里做客,高兴吗?看看小叮当说了什么?

(看大屏幕)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猜数与老师的提示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的估算能力。】

2.翻书比赛

师:真棒!小叮当想请我们玩个小游戏,想玩吗?陈老师说第几页,你能很快地从课本上找到吗?准备好了没有?好!请翻到课本第8页,10页,20页,18页。

师:同学们的速度真快,而且又准确,用掌声鼓励下自己!现在请同学们数出10张纸,感受一下有多厚,再数出20张纸,感受一下有多厚(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不仅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而且让他们灵活动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感。】

3.连兔子

师:有一只小动物看我们玩的可有意思了,也想来参加,看看它是谁?

【设计意图:以小兔子在调动学生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连线的过程中感受数的顺序。】四、课堂总结:2分钟

师:今天我们和小叮当一起学习了哪些知识?11~20这些数,在我们的尺子上有,在我们书上有,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有这些数呢?

【设计意图:搜索生活中客观存在的数,让学生体会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运用数来交流和表达信息。】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每课一练

1.1.1 1 2+数一数【课堂达标】 1.数一数,连一连。 2.数一数,画一画。 【学习评价】 ○○ 自评 师评

比多少 【课堂达标】 1.比一比。 (1)在多的一行打“√”。 ○○○○○ ( ) ☆☆☆☆☆☆ ( )? (2)在少的后面画“○”。 () () 2.哪种少,在少的那种图形上涂颜色。 3.把同样多的用线连起来。 【学习评价】 比多少的练自评 师评

习 【课堂达标】 1.多的画“√”,少的画“○”。 (1) (2) 2.添画,使上、下两排同样多。 (1)(2) ○○□ 3.想一想,试一试。 要使两行苹果同样多,应从第一行拿()个放到第二行。 【学习评价】 自评 师评

上 下 前 后 【 课堂达标 】 1. 闹钟和台灯都在桌子的()面; 球在桌子的()面;桌子在球的 的()面。闹钟和台灯在最()面; 球在最()面 2.请把灰兔前面的小兔子涂成绿色,后面的小兔子涂成黄色。3.动物园的小动物排成一队。 (1)的( )面是。 (2)的( )面是。 (3)在的( )面。 (4)的( )面有( )只。 【学习评价】 自评 师评

左右 【课堂达标】 1.填空。 (1)做作业时,我用( )手按住本子,( )手写字。 (2)在马路上行走我们都应该靠()边走。 2.可爱的小动物。 (1)的左边是(),右边是()。 (2)在的()边,在的()边。 3.我能分清左右手。 (1)②号是()手,⑤号是()手。 (2)①从右往左数是第(),它是()。 4. (1)上面是一群小动物在一起休息。从左数起小马是第()位,从右数起小象是第()位。 (2)小鹿的右边有()个,左边有()个,一共有()个小动物。 【学习评价】自评 师评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秋季人教版小学数学 一年级上册教案 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立体图形,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解决问题,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 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除了认数和计算以外,教材安排了常见的立体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位置,以及初步认识钟面等。虽然每一单元的内容都不多,但是都很重要,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6)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综合与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课时安排 一、准备课(2课时) 二、位置(2课时) 三、1~5的认识和加减法(11课时) 1.1~5的认识……………………………………………………… 6课时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3课时3.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 1课时整理和复习…………………………………………………………… 1课时 四、认识图形(一)(2课时) 五、6~10的认识和加减法(20课时) 1.6、7的认识和加减法…………………………………………… 7课时2.8、9的认识和加减法…………………………………………… 5课时3.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 3课时4.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3课时整理和复习…………………………………………………………… 2课时 六、11~20各数的认识(5课时) 1.数11~20各数、读数和写数…………………………………… 2课时2.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3课时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数学乐园(1课时)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备课

《课标》修改稿---学段目标之第一学段 (1-3年级) 知识技能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常见的量;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了解估算。 2、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常见的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轴对称,认识物体的相对位置。掌握初步的测量、识图和画图的技能。 3、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了解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数学思考 1、能够理解身边有关数字的信息,会用数(合适的量纲)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发展数感。 2、再讨论简单物体性质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对简单的调查数据归类。 4、会思考问题,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讨论问题过程中,能够初步辨别结论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问题解决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2、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4、初步学会整理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情感态度 1、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务(现象)有好奇心,能够参与数学活动。 2、在他人帮助下,体验克服数学活动中的困难的过程。 3、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询问“为什么”的习惯。

第一单元:单元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一单元(第1——2页)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第2——5页的内容,第2、3页是一幅美丽的画面,图中有教师、学生、鲜花、树木、楼房,人和物的数目注意用到10以内的各数。新教材丰富的教学资源,不仅将数扩展到20,而且画面中,每个数量出现了多种角度数的话,还会数出很多,这就给予学生创设了充分观察、探究的空间。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数画中的事物,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的能力,并不要求都数到,只要教师心中有数,在学生数出以后能给及时正确的评价即可`。 单元教学目标: 1、在和谐愉悦的探讨氛围中,了解学生的数数和认数情况。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的快乐。 3、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使学生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分利用材料资源,渗透思品教育。 单元教学重、难点: 1、学生数数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的的数感。 2、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爱数学的情感。 3、引导组织好学生小组学习,使学生初步感知合作学习的快乐及要求。 单元课时安排:约1课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学期(完)

教材分析 一、容变动 1.加强了准备性(主要体现在第一、二单元) (1)把实验教材中的第一、二单元合并为第一单元“准备课”。 第一单元“准备课”包括数一数、比多少两部分容。是由实验教材中的第一、单元合并而成的。数一数是原来的第一单元,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数数的情况和经验。比多少是原来第二单元“比一比”的容,而原来第二单元的“比高矮”“比长短”与数学学习的关系不是很大,被删去了。 (2)将“位置”由一年级下册提前到一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位置,主要是认识“上下、前后、左右”。是从一下移过来的,而原来“位置”中“左右的相对性”以及“用第几行第几列确定物体的位置”则删去了。 2.降低了难度 (1)平面、立体图形的认识分散编排。 认识图形原来包括:认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主要是加强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但在实验过程中老师们反映:学生一下子接触的图形太多,认识辨别难度较大,不易掌握。因此现在本册先认识立体图形,一年级下册再认识平面图形。 (2)只认识整时。 “认识钟表”原来包括:认识整时和半时,但实验过程中教师普通反映:半时的认识比较困难,我们把“半时”的认识移到了二年级上册。本册只认识“整时”。 二、编排特点

1. 各领域容穿插编排,互相搭配。 这也是全套教材的一个特点。这册教材共九个单元,从容上来看,可以分为准备性知识(第一、二单元)、数与代数(第三、五、六、八单元)、图形与几何(第四单元)、综合与实践等容。这些容穿插安排,互相搭配。如数与代数一共有四个单元,都相隔一单元,使同一领域的容从总体上有所变化,这样学生学起来,既轻松又不觉枯燥。并且每册第一单元尽可能安排容比较少、活动性强的单元,给一定过渡时间,让玩了一个假期的学生慢慢地恢复学习状态。 2.加强了对知识的整理。 ?大的单元(多个知识点)后面都安排了一个“整理和复习”(1-5增加了)。 ?具体编排上,给出整理的线索,引导学生自己整理、总结。如对所学计算的整理,每次都给出线索。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试卷及答案

一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卷 (总分100分,60分钟完成) 一、口算。(10分)(每小题0.5分) 9+8= 16-9= 30-20= 40+30= 50+6= 26-10= 28+30= 35-5= 13-4= 7+60= 53-30= 50-50= 9+60= 14-8= 5+7= 34-20= 6+20= 80-50= 64-40= 40+50= 二、填空。(26分)(1、2、3、5、8、10小题各2分,6、9小题各3分,4、7小题各4分) 1 、 接 着 五 十 八 , 写 出 后 面 连 续 的 四 个 数: 、 、 、 。 2、5元8角=( )角 26角=( )元( )角 3、① 一个数由6个一,5个十组成,这个数是( ) ② 32里面包含( )个十,( )个一。 4、根据下面的图,在右边写出四个算式。 〇〇〇〇 〇〇〇 〇〇〇〇 〇〇 5、看图写数。 ( ) ( ) 6、看图列算式。 ② 朵=个 7、在○里填上“>”“<”或“=”。 79 ○82 43○29 48+9○48-9 56 ○56-8 8、找规律,再填空。 ① □□○□□○□□○□( )( )。 ② 3、1、2、3、1、2、3、1、2、3、( )、( )。 9、根据要求填空。 10、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位,第二位是( )位,第三位是( )位。 三、判断。(正确的在( )里打“√”,错误的在( )里打“×”。(5分) 1、一个数个位上是8,十位上是3,这个数是83。 ( ) 2、34读作:三十四。 ( ) 3、上、下楼梯时,要靠右行。 ( ) 4、最小的两位数是10。 ( ) 5、比20多得多,比100少得多的数是21。 ( ) ?朵 ?个 13个 ☆的左边是( ),右边是( )。 ■的上面是( )。 ◎在第( )排第( )个位置上。 把◇画在第四排左数第4个位置上。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测试题(全套)

一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题(命题人:王振良) 姓名得分 一、填空(21分) 1.在最高的下面画“√”,最矮的下面画“○”。(2分) ()()()()2.给不同类的物体涂上颜色。(2分) 3 的上面一个数是();5的下面一个数是( );的左边一个数是(); 5 的右边一个数是(); 4.在□里填上适当的数。(2分) 5. 从上图右边数起,第1个鱼缸里有6条鱼,第3个鱼缸里有( )条鱼;有5条鱼的是第( )个鱼缸,它左边一个鱼缸里 有( )条鱼,右边一个鱼缸里有( )条鱼. 6. □里能填几? (4分) 10>□ 3<□7=□□<5<□ 7. 6 7 □9 10 2 □□□ 6 2 □□□□ 8.比7小的数有。 9.比3大比9小的数有。二、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6分) 5+( )=10 8-( )=0 10=7+( ) ( )+2=9 3+( )=10 ( )-( )=5 三、画一画 (4分) 1. 每次画6个△,分成不同的两堆。 ( ) ( ) ( ) 2.画○比△多4个:△△△△△△ 四、在○里填上“>”、“<”或“=” (8分) 5+2 ○ 8 8-4+2 ○ 6 7-4 ○ 3 10+0-7 ○ 2 6-1 ○ 4 9-4+2 ○ 7 5+4 ○ 10 9+1-4 ○ 4 五、填一填,排一排 (6分) 2、0、4、8、9、6、10、1中 1.这里共有( )个数,其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2.从右起第4个数是( ),从左起第3个数是( )。 3.把这些数按从大到小排列:。六、直接写得数 (12分) 10-8= 9-8= 10-8+1= 2+4= 6-3= 8-4+2= 6+4= 2+2= 1+6-5= 8-7= 10-3= 2+7-3= 2+5= 4-2= 6-4+5= 9-6= 4+4= 1+9-4= 七、写一写(5分)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汇总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重要知识点 一、读数、写数。 1、读20以内的数。 顺数:从小到大的顺序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倒数:从大到小的顺序20 19 18 17 ······ 单数:1、3、5、7、9 ······ 双数:2、4、6、8、10 ······ 2、两位数 (1)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十个物体为一个整体的情况,实际上十个“1”就是一个“10”,一个“10”就是十个“1”。如:A:11里有(1)个十和(1)个一; 11里有(11)个一。 12里有(1)个十和(2)个一; 12里有(12)个一 13里有(1)个十和(3)个一; 13里有(13)个一 14里有(1)个十和(4)个一; 14里有(14)个一 15里有(1)个十和(5)个一; 15里有(15)个一 ······ 19里有(1)个十和(9)个一;或者说,19里有(19)个一 20里有(2)个十; 20里有(20)个一

B:看数字卡片(11~20),说出卡片上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在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个位)第2位是什么位?(十位)个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个一)十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个十)(3)先读11、12、13、14、15、16、17、18、19、20,再写出来。 如:14,读作:十四,写作:14。个位上是4,表示4个一,十位上数字是1,表示1个十。 二、比较大小和第几。 1、例如给数字娃娃排队:5、6、10、3、20、17,可以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也可以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注意做题时,写一个数字,划去一个,做到不重不漏。)2、任意取20以内的两个数,能够用谁比谁大或谁比谁小说一句话。 如:16比15大,写出来就是16>15 9比13小,写出来就是9<13 3、“比”字的用法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刘开飞 2012至2013学年秋季学期

第1课时准备课(1) 【教学内容】第2—5页(数一数) 【教学目标】 1、在非常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初步了解儿童认数、数数情况。 2、通过观察等探求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数感,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让学生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的快乐,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其对人对物的爱的情感,初步培养学生会听、会说、会补充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初步建立数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让学生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的快乐,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一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教师拿出一封一份礼物——金龟子的信,让学生随着美丽的画面和动听的音乐听信: 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好,从今天开始,你们将成为一名真正的小学生了,在学校里,你们将会在老师的带领下,学到许许多多有用的知识,学会许多的本领,会面为一个对社会有着巨大贡献的人,你们高兴吗?数学书里都是一些有趣的游戏和活动,充满了神奇,学好数学非常有用,它可以帮助你解决一些你生活中的困难,你们想学习数学吗?那么,从现在开始,你们的数学陈老师将会把你们带进数学的王国里,让你们学好数学,用好数学,到那时,你们一定会成为一名出色的小学生的,你们有信心吗? (2)认真观察,小组讨论,了解数数情况 用实物投影仪出示书中第2——3页的画面。

1、这是什么地方?你认为它美丽吗? 2、请你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图上的物体分别有多少?(先小组讨论,互相说,教师深入到小组里了解情况,并且在个别组里探讨数数规律,然后再请小朋友说) 3、评价:你认为你们组有什么优点,别的组呢? 二、继续观察,小组交流,了解认数情况 用实物投影仪出示教材第2—3页的图画 活动形式同第二个环节一样:观察——交流——汇报——评价,不苛求学生按怎样的模式说,让学生在相互启迪中自我感知怎样说好就怎样说,怎样说适合自己就怎样说。 三、操作感知,及时强化 1、数周围的实物(可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数一数学校里的事物各有多少) 2、数字卡片 3、按方位数数 4、开放性练习 猜一猜,想一想、说一说,验一验 手里最多能拿几根粉笔? 盘子里最多能放几个苹果? 笔筒里最多能放几支笔? 四、总结评价,拓展延伸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谁来说一说? 板书 数一数 1、2、3、4、5、6、7、8、9、10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下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SHUXUE 第一单元:单元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一单元(第1——2页)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第2——5页的内容,第2、3页是一幅美丽的画面,图中有教师、学生、鲜花、树木、楼房,人和物的数目注意用到10以内的各数。新教材丰富的教学资源,不仅将数扩展到20,而且画面中,每个数量出现了多种角度数的话,还会数出很多,这就给予学生创设了充分观察、探究的空间。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数画中的事物,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的能力,并不要求都数到,只要教师心中有数,在学生数出以后能给及时正确的评价即可`。 单元教学目标: 1、在和谐愉悦的探讨氛围中,了解学生的数数和认数情况。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的快乐。 3、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使学生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分利用材料资源,渗透思品教育。 单元教学重、难点: 1、学生数数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的的数感。 2、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爱数学的情感。 3、引导组织好学生小组学习,使学生初步感知合作学习的快乐及要求。 单元课时安排:约1课 第一单元数一数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第2——5页(数一数) 教学目标: 1、在非常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初步了解儿童认数、数数情况。 2、通过观察等探求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数感,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合学生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物快乐,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其对人对物的爱的情感,初步培养学生会听、会说、会补充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初步建立数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及合作与参与的意识。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一台。 教学过程: a)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拿出一封一份礼物————金龟子的信,让学生随着美丽的画面和动听的音乐听信: 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好,从今天开始,你们将成为一名真正的小学生了,在学校里,你们将会在老师的带领下,学到许许多多有用的知识,学会许多的本领,会面为一个对社会有着巨大贡献的人,你们高兴吗?数学书里都是一些有趣的游戏和活动,充满了神奇,学好数

2019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典型练习题汇总

一年级数学上册典型练习题汇总 1.填一填。⑴比8少2的数是( )。⑵7和9中间的数是 ( )。⑶比7多1的数是( );比7多2的数是()。 ⑷比9小的数是( )。 3.1与7相邻的两个数是( )和( )。2比10小而又比7大的数有( )。 4.想一想。 、(1)同学们排队做操,小明前面有4个人,后面有4个人,这一队一共有多少人? (2)同学们排队做操,从前面数,小红排第4,从后面数,小红排第5,这一队一共有多少人?

7.与6相邻的两个数是()和()。比9小3的数是()。 8.猜一猜,填一填。 我在10的前面,8的后面。我是()。我在7的前面,5的后面。我是()。 9.一群人排队上车,从前往后数,乐乐排第六,从后往前数,乐乐排第3,请你帮乐乐算一算,这一排共有多少人?

10.填一填。 ⑴吃饭时,我们通常用()手端碗,()手拿筷子。 ⑵写字时,我们通常用()手拿笔。⑶走路时,我们要靠()侧行走。 11.填一填。⑴上课发言应举()手,走路时应先迈()脚。 ⑵在2、9、3、0、8、5、7、4、6中,左数第6个数是(),第8个数是(),第2个数是(),最大的一个数是(),最小的一个数是()。 ⑶一个数前面是7,后面是9,这个数是()。⑷10前面有()个数,6再往后数的三个数是()、()、(),6往前数两个数是()。

17.□内可以填几?⑴8+□<13 ⑵6+□<12 ⑶19-□>14 ⑷17-□>11 18.填一填。⑴13的个位上是(),十位上是()。⑵19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⑶1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 ⑷2个十组成的数是()。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全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全 第一单元数一数 1、数一数 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2、比多少 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第二单元位置 1、认识上、下 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2、认识前、后

体会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3、认识左、右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 一、1--5的认识 1、1—5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表示。 2、1—5各数的数序 从前往后数:1、2、3、4、5. 从后往前数:5、4、3、2、1. 二、比大小 1、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3,读作3等于3。 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2,读作3大于2。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4,读作3小于4。

2、填“>”或“<”时,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三、第几 1、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到几,它的顺序就是“第几”。第几指的是其中的某一个。 2、区分“几个”和“第几” “几个”表示物体的多少,而“第几”只表示其中的一个物体。 四、分与合 数的组成:一个数(1除外)分成几和几,先把这个数分成1和几,依次分到几和1为止。例如:5的组成有1和4,2和3,3和2,4和1. 把一个数分成几和几时,要有序地进行分解,防止重复或遗漏。 五、加法 1、加法的含义: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求一共有多少,用加法计算。 2、加法的计算方法: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可以采用点数、接着数、数的组成等方法。其中用数的组成计算是最常用的方法。 六、减法 1、减法的含义:从总数里去掉(减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板书设计

课题:准备课——数一数 教学内容:教材第2?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经历从场景图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认识按顺序数数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初步经历运用点子图表示物体个数的过程,初步建立数感和一一对应的思想。初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事物,渗透应用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他人的帮助下,初步体会学习数学的意义与乐趣。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用点子图表示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初步体验按顺序数数的方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方法:情境演示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小朋友们都爱玩,你们最想到哪儿去玩呢? (学生交流) 这节课老师要带我们班的小朋友到美丽校园去。 (课件出示美丽校园情境图) 二、自主探索,维持兴趣。 1、初步感知。 提问:在美丽校园里,你们看见了什么?分小组交流后集体交流。 学生描述:在灿烂的阳光下,绿树成荫,鲜花怒放。鸟儿欢快地歌唱,蝴蝶快乐地飞舞,小朋友们玩得多开心呀!他们有的在骑木马,有的在荡秋千,有的在坐小飞机,有的在滑滑梯。 2、数数交流。 提问:美丽校园里有好多东西,你们能数出它们各有多少个吗? 学生先自己数一数,再数给同桌听。 选几名学生做小老师,带领其余小朋友按顺序数数。 总结方法。 展开讨论:怎样数数才能又对又快? 生分小组讨论后集体交流。 师小结并强调一个一个按顺序数。 (从左往右,从上往下等) 3、抢答练习。 ①提问:1个——(学生接:1个滑梯〉;2架——(学生接:2架秋千)…… (课件演示,从主题场景图中逐个抽取10幅片段图) ②学生自己看图说图意。如:3架木马…… 4、用点子图表示数。 ①我们可以用一些最简单的符号表示物体个数,你们想用什么符号来表示?我们就用点子图表示好吗?1个滑梯用1个点子表示〔演示出1个点子〉。 ②怎样表示秋千的架数?为什么这样表示?怎样表示木马、飞机的数量?你还有什么想法? (让学生畅所欲言)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基础知识集

期末赠送|部编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基础知识集 一、读数、写数 1、读20以内的数。 顺数:从小到大的顺序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倒数:从大到小的顺序20 19 18 17 ······ 单数:1、3、5、7、9 ······ 双数:2、4、6、8、10 ······ (注:0既不是单数,也不是双数,0是偶数。在生活中说单双数,在数学中说奇偶数。) 2、两位数 (1)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十个物体为一个整体的情况,实际上十个“1”就是一个“10”,一个“10”就是十个“1”。 如:A:11里有(1)个十和(1)个一; 11里有(11)个一。 12里有(1)个十和(2)个一; 12里有(12)个一 13里有(1)个十和(3)个一; 13里有(13)个一 14里有(1)个十和(4)个一; 14里有(14)个一 15里有(1)个十和(5)个一; 15里有(15)个一 ······ 19里有(1)个十和(9)个一;或者说,19里有(19)个一 20里有(2)个十; 20里有(20)个一 B:看数字卡片(11~20),说出卡片上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在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个位)第2位是什么位?(十位)个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个一)十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个十) (3)先读11、12、13、14、15、16、17、18、19、20,再写出来。 如:14,读作:十四,写作:14。个位上是4,表示4个一,十位上数字是1,表示1个十。 二、比较大小和第几。 1、例如给数字娃娃排队:5、6、10、3、20、17,可以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也可以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测试题(全套)

. 一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题(命题人:王振良) 姓名得分 一、填空(21分) 1.在最高的下面画“√”,最矮的下面画“○”。(2分) ()()()() 2.给不同类的物体涂上颜色。(2分) 3.5的上面一个数是();5的下面一个数是(); 5的左边一个数是();5的右边一个数是(); 4.在□里填上适当的数。(2分) 0 1 □ 3 □□9 □ 5. 从上图右边数起,第1个鱼缸里有6条鱼,第3个鱼缸里有( )条鱼;有5条鱼的是第( )个鱼缸,它左边一个鱼缸里有( ) 条鱼,右边一个鱼缸里有( )条鱼. 6. □里能填几? (4分) 10>□3<□7=□□<5<□ 7. 6 7 □9 10 2 □□□ 6 2 □□□□ 8.比7小的数有。 9.比3大比9小的数有。二、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6分) 5+( )=10 8-( )=0 10=7+( ) ( )+2=9 3+( )=10 ( )-( )=5 三、画一画(4分) 1. 每次画6个△,分成不同的两堆。 ( ) ( ) ( ) 2.画○比△多4个:△△△△△△ 四、在○里填上“>”、“<”或“=”(8分) 5+2 ○8 8-4+2 ○6 7-4 ○3 10+0-7 ○2 6-1 ○4 9-4+2 ○7 5+4 ○10 9+1-4 ○4 五、填一填,排一排(6分) 2、0、4、8、9、6、10、1中 1.这里共有( )个数,其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2.从右起第4个数是( ),从左起第3个数是( )。 3.把这些数按从大到小排列:。六、直接写得数(12分) 10-8= 9-8= 10-8+1= 2+4= 6-3= 8-4+2= 6+4= 2+2= 1+6-5= 8-7= 10-3= 2+7-3= 2+5= 4-2= 6-4+5= 9-6= 4+4= 1+9-4= 七、写一写(5分) 1 4 7 2 5 8 3 6 9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目录上下册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目录上下册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章节目录及知识点 准备课 知识点:(1)、数字1 - 10简单认识;(2)、认识简单的比较10以内多少。 位置 知识点:分清前后左右。 三、1~5的认识和加减法 知识点:(1)、数字1~5的认识并且会写1~5的这五个数;(2)、比大小,分清 > < =,并能在5以内比较大小;(3)、分与合,把5、4、3 、2 分成几和几的组成;(4)、加法、减法,会计算5以内的加减法,同时会读出算式。 四、认识图形(一) 知识点:认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 五、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知识点:(1)、认识6和7,会写6和7 ,学会6、7以内的加减;、认识8和9,会写8和9,学会8、9以内的加减;(3)、认识10,会写10,学会10以内的加减,会写出10以内的所有加法、减法算

式;(4)、连加、连减,学会计算得数在10以内的三位数连加连减。 六、11~20各数的认识 知识点:(1)、学会从一数到二十,知道一个数的前面是哪个数、后面是哪个数,认识个位、十位;(2)、学会加法减法算式的分析,加数+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3)、学会计算20以内不用借一的计算。 七、认识钟表 知识点:(1)、认识分清钟表内的时针、分针;(2)、学会认识整点。 八、20以内的进位加法 知识点:(1)、9加几,学会得数是20以内的含9的加减法;(2)、8、7、6加几,学会得数是20以内的含有8、7、6的加减法;(3)、5、4、3、2加几,学会得数在20以内的加减法。 九、总复习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目录和知识点 一、认识图形(二) 知识点:(1)、认识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园;(2)、会进行简单的拼图形,列如:用三角形拼正方形、长方形 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 知识点:(1)、十几减9;(2)、十几减8、7、6;(3)、十几减5、4、 3、2 三、分类和整理 知识点:学会按颜色、形状、年龄等进行分类 四、100以内数的认识 知识点:(1)、数数、数的组成,会数100以内的数,学会分析数有几个十、几个一组成,学会读数和写数;(2)、数的顺序,比较数的大小,会根据数位上的数比较数的大小;(3)、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学会计算整数加减,如:70+5=75 75—70=5 五、认识人民币 知识点:(1)、认识人民币的面值以及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基本掌握“多少钱”由那些面值的钱组成;(2)、简单的计算,学会人民币之间的简单换算和计算,学会计算物品的钱数。 六、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

解决问题各种类型专题指南 看图列式专题学习 一、如何做“看图列式”? 解题顺序: (1) 首先是找出问号“?”在哪里?(求未知条件)和找出已知条件(数清楚)。 (2)列式计算(带单位)。 (3)检查算式的得数是否与“ ?”的关系是一致(一样)。 解上面那题: 这题是求左边的部分数(求差),已经知道的数量有总数和右边的部分数。 那么就是用 总数 - 右边的部分数 = 左边的部分数 12 - 5 = 7 (本) 有同学可能做: (1)5+7=12(本),这题总数已知,不用再求。(这样做是错的) (本)

(1)这题“?”号在大括号的下面是求总数。(求和)。 (2)列式是:左边部分数+右边部分数=总数 7 + 5 = 12(本)记得带单位 (3)检查:得数是12,与我们要求出的“?”,关系是一样的。 二、一图四式:(两加两减) (1)首先找出总数。(这是重点) (2)区分所有图形,分了几部分(几堆)? 用式子左边+右边=总数右边+左边=总数 总数-左边=右边总数-右边=左边 5+2=7 2+5=7 7-5=2 7-2=5 三、有虚线的减法看图列式。 凡是以后看到有虚线的,首选是用减法。 (1) 5-3=2(个) 5-2=3(个)

(2) (a)虚线圈多少,就减多少,表示去掉、删除的意思。 (b) 用减法时,一定要先找出总数。 用总数-划掉东西的数量=剩下的数量 7-2=5(个) (C)最后纵观全图,数一数剩下东西的数量是否和我们列式求出的得数是一致。 (3)情景图 I、做情景图的列式,是有先后顺序的,如上图中原有3只小鸟,先飞来了2 只,又飞来了1只,现在有多少只小鸟? II、在家辅导时,可以让同学口述一下图中的事件发展的顺序。 III、然后列式,上图列式最好的是3+2+1=6(只),是按顺序做出来的。 还有情景图如(a)剪刀剪东西 列式一定是8-1-3=4(个),因为是先剪下1个,再剪下3个,剩下4个。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完整数学教案

小学教师备课簿 数学(学年度第一学期) 一年级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 第一单元准备课 第一课时数一数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2.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3.通过数数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指导观察方法,培养观察兴趣。 教学流程 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小朋友们,你们跨入小学的校门感觉新鲜吗?上学了,你已经是一个小学生了。从现在起,你将和老师一起在这所学校,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共同学习、生活,探讨许多数学问题,学习很多的数学知识,大家高兴吗?让我们来相互认识一下。 二、揭示新课 1.师生相互介绍。 2.教师简单介绍我们的校园及小学生活。 3.打开第1页,老师有感情地朗读“编者的话”,讲讲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数学的用处。我们平时很多时候要用到数数,大家会从1数到10吗?谁来数一数? 伸出两只小手,互相数一数同桌小朋友有几根手指。 与老师一起一边伸手指一边数数。 4.数一数 出示教科书第2~3页挂图(或挂图制成多媒体课件),出现一所“美丽的乡村小学”情境图。 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知道,学校。) 对,这是一所美丽的乡村小学。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来上学了。大家看一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 (预设1:这里有一位老师,还有很多小朋友。预设2:这里有一座大楼。)数图中的数量。 (1)小朋友们认真地数一数,这里有几面国旗?(配合学生回答,贴一面国旗图 (2)师:一面国旗,就可以用数字“1”表示。(同时在图右边对应贴出数字卡片“1”。) (3)教师领读,学生自己小声读。 (4)小朋友们再找一找,图中还有哪些也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 (5)小朋友们再数数看,你又发现了什么?有多少?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试卷(人教版)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试卷 计算园地 一、我是计算小能手!(16分) 3+9=5+9=5+8=4+7=4+2= 6+9=12-10=8+8= 18-3=6+3= 5+7=6+11= 3 + 3= 4+5=5+0= 3+5=5+7=2+8=4+3=0+10= 14-4-3=4+0+6=16-6-9= 6+6+6=16-10+4=3+9+5= { 二、我会填(33分) 1、15里面有()个十和()个一,这个数在()和()的中间。 2、2个十是(),10里面有()个一。 4、一个数的个位上是0,十位是2,这个数是(),它在()的后面5、最大的一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相差()。 6、在里填上“<”、“>”或“=”. 9- 3 911+4 1514+4 14-4 7 6+36-6 1239 5+7 10的算式()() 8、里填上“+”或“-”. { 14 4=10 16 4=20 8 7<912 6 5

9、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4+()=11()-()=57+4=()+()5+6=()+3 4 + 9=()+() 动手实践 一、数一数,涂一涂,圈一圈。(16分) ()个()个()个()个 2、☆☆☆☆★☆☆☆☆☆☆☆☆☆☆☆☆☆ (1)一共有()个五角星。 】 (2)将左起第8个☆涂上红色。 (3)★在左起第()个。 (4)第8个☆的右面有()个☆ 二、按要求做一做。(6分) 1)一共有()个物体,其中有()个。 2排第(),从右数排第()。 3)把从左数第5个圈起来,把从右数第3个物体涂成红色。 三、试试你的眼力如何!(5分) 1、比一比,把最长的铅笔涂上颜色。 " 2、数一数,填一填。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准备课 1、数一数 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2、比多少 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 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第二单位置 1、认识上、下 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2、认识前、后 体会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

化。 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3、认识左、右 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 要点提示:在确定左右时,除特殊要求,一般以观察者的左右为准。 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一、 1--5的认识 1、1—5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表示。 2、1—5各数的数序 从前往后数:1、2、3、4、5. 从后往前数:5、4、3、2、1. 3、1—5各数的写法:根据每个数字的形状,按数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认真、工整地进行书写。 二、比大小 1、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3,读作3等于3。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2,读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完整数学教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2012~2013(一) 执教:章翠花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学期一年级学生29人,这些学生大部分是上过幼儿班,还有些学生是从外地转入的。他们天真可爱,活泼调皮。据幼儿班老师介绍,这些学生各方面的差异较大。有的活泼开朗,还有个别学生智力低下,接受能力差。开学初,经过和学生初步接触了解,这些学生由于常规训练少,一些起码的常规知识都不懂,他们还像在幼儿班一样没有任何约束,想来就来,要走就走,上课时乱走乱动。本学期施行的实验教材,主要是开拓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想象。因此,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思维的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使他们每一个人都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三、教学重、难点 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四、教学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会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准备课 1.1数一数 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1.2比多少 1、使学生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互相合作精神以及用数学的意识。 第二单元位置 2.1认识上下和前后 1、通过观察让学生初步理解上下、前后的方位,并能应用于实际生活。 2、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方位感。 2.2认识左右 1、通过观察动手操作让学生初步理解左右的位置关系。 2、联系生活实际,能解决生活中有关简单的问题。 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3.11-5的认识 1、认识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会正确读写1~5各数。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体验与同伴互相交流学习的乐趣。

3.2比多少 1、使学生认识符号“>”、“<”和“=”的含义,知道用词语(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2、初步建立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3、掌握自己喜欢的比较方法,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3.3几和第几 1、、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学会区分基数和序数的,理解几个和第几的不同,并 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充分感知无论第几都只有一个,它表示事物的次序,而几个则表示事物的多少。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推理、判断的能力,以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 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使学生感知与同伴合作学习的乐趣,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3.4分与合 1、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 2、培养学生有序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3.5加法 1、使学生初步了解加法的含义,认识加号和等号,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 2、学会加法的计算方法,能熟练口算得数是5以内的加法 3、养成仔细计算的良好习惯。 3.61~5的加法 1、进一步认识加法的意义,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初步体会用数的组成来计算5以内的加法是最简便的方法。 3、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 3.7减法 初步了解减法的意义,认识减号,会读减法算式,并能用数的组成正确口算5 以内的减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