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认识与实践

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认识与实践
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认识与实践

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认识与实践The percep ti on&p ractice on trans m issi on electricity Envir on mental Impact A ssess ment

濮文青,王圣,宋燕燕,潘超

(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江苏南京 210031)

摘要:结合输变电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实践,从输变电环评的法律、法规出发,阐述了输变电环评工作的重点内容,在此基础上论述了输变电建设项目环评中应执行的法律、法规、产业政策与清洁生产、规划相符性、环境功能区划、公众参与等“6+2”原则,并结合实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应注意的环境保护目标、公众参与等主要问题。

关键词: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

Ab s trac t:Th r o ugh the p rac ti ce o n tra n sm is si o n E I A(Envir o nm en ta l I m p a c t A s se s sm e n t),fr om the l aw and re g2 u l a ti o n o f tra n sm is si o n E I A,the i m po rta n t m a tte r ha s be en exp a ti a te d a bo u t tran sm is s i o n E I A.And ba sed o n the se,the re l a ti ve p ri nc i p l e,w h i ch sho u l d be p e rfo r m e d i nc l ud i ng l aw and i ndu stry po li cy e tc.,ha s bee n d is2 cu s se d and a na l yze d com b i ned w ith som e p ra c ti ce s,a nd som e p r o b l em s i nc l ud i ng p r o te c ti o n ta rge t and p ub li c p a rti c i p a ti o n ha ve be en b r o ugh t du ri ng the co u rse o f tra n sm iss i o n E I A.

Ke y wo rd s:tra n sm is si o n e l ec tri c ity;Envir o nm e n ta l I m p a c t A sse s sm en t;p ub li c p a rti c i p a ti o n

中图分类号:X820.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4032(2009)02-038-03

1 输变电环境影响评价应遵循的法律法规

我国电磁环境管理始于20世纪80年代。1988年,国家环保总局组织制定了《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 B8702-88);1997年,国家环保总局以第18号令形式颁布了《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以规范管理全国各地环保部门执行电磁环境标准,对输变电建设项目电磁环境影响评价作出了具体规定,并相继出台了《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HJ/T10.2-96)、《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HJ/T10.3-96)、《500k 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等技术规范和导则,使我国电磁辐射环境管理和电磁环境影响评价有了相关政策和依据。

2 输变电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内容

输变电工程建设期和运行期的环境影响评价重点是:

(1)输电线路及变电所建设期施工造成的水土流失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建设期输电线路及变电所引起的居民搬迁与安置问题;

(3)输电线路及变电所运行时产生的连续可听噪声、工频电场和磁场、无线电干扰对周围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

其中最主要的是输电线路及变电所运行时产生的工频电场、无线电干扰、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以及施工期的水土保持、生态和拆迁安置问题。

输变电建设工程有关电磁环境及其评价因子详见表1。

3 输变电项目环评中执行的“6+2”原则

与火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一样,输变电项目环评也要执行“6+2”原则,只是侧重点不一样。

3.1 法律、法规

所有输变电项目的建设必须要遵守相应的法律、法规。在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遇到最多的就是线路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源等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对土地保护、土地利用的高度重视,这些问题还会逐步显现出来。

在遇到上述问题时,评价单位一般应主动与输变电项目建设单位以及设计单位沟通,说明是与非,分清侧重点,最终以改变设计线路或者获得该敏感区相应机构的认可及其批复文件的方式,来避开法律的可行性问题。

83

2009年4月 电 力 环 境 保 护 第25卷 第2期

表1 高压输变电项目电磁环境及评价因子

项 目电 磁 环 境 评价因子及其单位名称

高压电力线(1)1000kV特高压交流架空电力线

(2)±800kV高压直流输电线

(3)500、750kV架空电力线;±500kV直流输电线

变电站、牵引变电所(1)地面户外型站所

(2)地面户内型站所

(3)地下户内型站所

大电流电力设备变电站、升压站、开闭站、换流站等

(1)电磁感应

交流:工频电场,V/m;工频磁感应强度,mT 直流:合成场强,V/m;离子流密度,nA/m2;直流磁感应强度,mT

(2)电磁噪声,dB(μV/m)

3.2 产业政策与清洁生产

对于输变电建设项目来讲,执行产业政策与清洁生产原则基本上没有什么障碍,一般输变电建设项目都能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中鼓励类的“500k V及以上交、直流输变电”项目要求,符合国家有关的产业政策。

由于输变电项目的环境污染因子主要集中在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噪声等方面,目前国家还没有在清洁生产方面对其提出很严的要求。

3.3 规划相符性

对于输变电项目,规划相符性是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的原则。目前,很多输变电建设项目存在这方面的问题或缺陷。

首先,由于目前电网规划环评的执行力度很不够,所以,项目环评与规划环评相符性基本上没有得到落实;其次,目前绝大多数输变电项目需要经过乡镇,而乡镇关于自己所属地区的发展规划基本没有或者不完善,也就是说,实际上输变电项目建设经过的乡镇没有规划,因而无法说明与规划相符性的问题;再次,目前绝大多数的做法是获得经过地区乡镇规划部门的许可文件,即可认为与规划相符。事实上,严格地讲,这种做法是不符合《城乡规划法》要求的;第四,即使获得了经过某地区乡镇规划部门的文件许可,环评文件中也会很大程度地对许可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方面不予关注,例如:许可中认为“线路原则上可以经过××乡,但是必须距离××矿区100m以外”,但在环评中却未重视这个问题,甚至现场勘探时,相关人员也不会去这些敏感点察看,更不用说在报告书中精准地体现出来。

3.4 是否满足环境功能区划、生态功能区划

随着我国大多数省份对于生态的重视,这个原则与要求也会逐步提高。

对于不涉及到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方面的输变电建设项目,此条款基本可以得到落实。但是,涉及到某些生态省的输变电项目就要重视“生态功能区划”的问题,例如:浙江省的输变电项目,就要在生态方面进行重点分析,除了现场踏勘之外,甚至还需要进行生态物种调查。

3.5 是否满足排放标准与总量控制要求

这是输变电项目与火电项目区别最大的地方。对多个输变电环评案例综合分析的结果表明,输变电建设项目的污染物排放(主要是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运行噪声等)基本能够满足排放标准,而且排放因子也较火电少。

但是,在输变电项目现状监测期间,对于本底超标的区域,则一定要进行原因分析,例如:某地区无线电干扰水平本底超标,叠加之后必然超标,那么就要对本底超标的原因进行分析。

在“十二五”期间,火电的总量控制主要是二氧化硫,而输变电项目则不涉及总量控制问题。

3.6 是否具有有效预防和控制生态破坏的措施

输变电建设项目的主要环保措施基本上都是常规的,一般包括: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及无线电干扰防治措施;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废水污染防治措施;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由于输变电建设项目的环评工作是介于污染型项目与生态型项目(或称非污染型项目)之间,所以,环评中对于控制生态破坏还是要作为重点描述。

3.7 环境风险评价

根据分析,输变电环评中不存在环境风险,只有安全风险。例如:恶劣气候下的倒杆等。这些特殊气候下的情况分析应该属于安全评价的内容。

93

2009年 濮文青等: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认识与实践 第2期

3.8 公众参与

输变电建设项目的公众参与是环评、审查、审批以及审批后阶段的重中之重。实践证明,很多输变电建设项目被投诉都与公众参与有关。

输变电建设项目环评公众参与的依据主要是:环发〔2006〕28号文“关于印发《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通知”,目前,这是唯一的依据。同时,对于反对意见要进行科学分析与界定,分清哪些属于环境类的,哪些不属于环境类的。

4 输变电项目环评中应注意的问题

为了能够使将来的输变电环评工作更加合法化、合理化,并更加可持续发展,以适应当前生态文明的要求,作者结合自已的输变电项目环评经验,提出在输变电环评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明确环境保护目标。应列表说明各保护目标对应于输电线路或变电站等设施的方位、距离,保护目标所属行政区域、涉及居民住宅户数及其面积等;邻近的风景区、自然保护区、林场、文物保护区应标注距离和方位;明确各保护目标的评价因子,并在评价结论认为其超过评价标准限值时提出达标的环保措施,其费用列入环保投资。

(2)建设方案的比选及其可行性。对于比较复杂的项目,应论述项目建设中选线或选站方案的比较及选定线路形式的可行性。

(3)明确输电线路塔基、变电站站址用地是否占用基本农田。如有占用,应提出补偿措施,并附相关批准文件。

(4)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对于监测数据,应明确说明所使用测量仪表的型号及其主要电气性能指标、检定有效时间、测量实施单位及其资质。

(5)现状监测点及类比测量点的分布。对于环境复杂和测试数据异常的测点应以简图表示出来。

(6)类比线或站的说明。对于选定的类比线或站,尽量列表说明其与本工程在设备、电气指标、运行工况等方面的可比性。分析因类比条件的差异,对本工程预测结果的影响。

(7)预测计算模式的说明。进行输电线路典型导线离地高度、不同距离预测值的计算,说明工频电场强度或合成电场强度限值点与线路中心(或边导线地面投影)的距离。

(8)工频电磁场强度预测。在典型架线高度及档距情况下,对输变电线路进行工频电磁场强度预测时,应考虑在电磁限值范围内,塔基不同距离所对应的线路中心(或边相导线地面投影)距离。并结合环保目标分布,明确所需拆迁的民房范围。

(9)关于公众参与调查结果的分析。公众意见调查可采取召开座谈会、公示(张贴或网上公告)、入户访问及发放问卷等多种形式,被采访的人员应尽可能照顾到不同年龄、文化程度、性别、受工程影响者,需要时可采访有关单位,然后将意见归纳分类进行分析。其中特别重要的是必须对反对意见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1]朱林.高压输变电工程的电磁辐射及环境影响评价[J].电力环

境保护,2000,16(1):45-48.

[2]杨新村,沈江.输变电设施的电场、磁场及其环境影响[M].北

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3]陈永洪.输变电工程对电磁环境的影响[J].广东输电与变电技

术,2008,(1):30-31.

[4]李雪亮,朱庚富,李晓琴.输变电工程建设的环保要求及其变化

趋势分析[J].电力环境保护,2008,24(6):52-54.

[5]莫华,王萌.输变电项目环评存在问题分析和对策建议[J].电

力环境保护,2006,22(3):5-6.

[6]张洪,刘小平.高压输变电环境影响评价中若干问题分析的探讨

[J].环境保护,2003,(9):40-42.

[7]朱法华,刘大钧,王圣.我国输变电系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

问题及环境管理建议[R].火电厂环境保护综合治理技术研讨会,深圳:中国电机工程学会,2008.

[8]张起虹.高压输变电项目的电磁环境管理[J].电力环境保护,

2008,24(4):58-60.

[9]宋晓红.电网输变电系统电磁环境影响初探[J].电力环境保护,

2007,23(2):54-55.

[10]粟福珩.高压输电的环境保护[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

1989.

[11]王毅,于振川,何桂明.500kV紧凑型输电线路走廊与电磁环境

[J].电力环境保护,2007,23(5):54-56.

[12]邬雄,聂定珍,万保全.架空送电线路的电磁环境及其污染影响

[J].高电压技术,2000,22(3):272-276.

[13]赵刚,杨光俊,李晓琴.输变电工程电磁影响及其环境影响评价

问题的探讨[J].电力环境保护,2007,23(4):16-19.

[14]HJ/T24-1998,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

价技术规范[S].

[15]G B15707-1995,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无线电干扰限值[S].

收稿日期:2008212229;修回日期:2009202220

作者简介:濮文青(19662),女,江苏南京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电力环评、规划环评、电力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研究。E-mail: puwq0824@vi https://www.360docs.net/doc/c013107582.html,

04

2009年4月 电 力 环 境 保 护 第25卷 第2期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流程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文件审批流程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流程 1、事项名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 2、行政许可程序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进行分类审批管理,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分三类:环境影响登表、环境影响报告表、环境影响报告书。 Ⅰ类项目:对环境影响很少,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实行环境影响登记表审批管理。列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布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应报批环境影响登记表的项目,填写《环境影响登记表》。 ? Ⅱ类项目:对环境有影响,须建设污染防治设施以消除或减少项目对环境的污染或破坏的,实行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批管理。列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布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应报批环境影响报告表的项目,由建设单位委托有资质的环评单位编写《环境影响报告表》。 Ⅲ类项目:从事区域性开发或对环境产生较大影响的建设项目,实行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批管理。列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布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应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项目,由建设单位委托有资质的环评单位编写《环境影响报告书》和委托有资质的环境技术评估单位对报告书提出评估意见。 其中,改建、扩建、技改项目,若新、老污染源均可达标排放,排污量全面减少,并且环保问题较为简单的,经环保部门确认可编写《环境影响报告表》。 需办理立项的项目,与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程序相同。 业务申报流程图 ? 3、需提交的资料、证件 Ⅰ类项目:填写《环境影响登记表》的项目: ?(1)《环境影响登记表》一式两份 ??? (2)工商局核发《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一份(复印件)。已领工商执照的,提交其复印件;属申办分支

输变电工程环评报告书

目录 1前言 (2) 2建设项目概况 (3) 2.1工程建设区域地理位置 (3) 2.2工程组成与主要建设内容 (3) 2.3建设必要性 (5) 3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6) 3.1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6) 3.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6) 4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 (8) 4.1工程主要环境影响分析 (8) 4.2环境保护目标 (9) 4.3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1) 4.4环境保护措施及其技术经济论证 (15) 5 公众参与 (17) 5.1公众参与依据和形式 (17) 5.2公众参与过程 (17) 5.3公众调查目的 (17) 5.4调查表的内容及受访者基本情况 (18) 5.5调查结果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5.6公众意见采纳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6结论 (20) 7联系方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建设单位名称和联系方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7.2环评单位名称和联系方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前言 为满足**市**区电网负荷增长的需要,解决**地区**工业园的负荷用电问题,缓解该区工业用电压力,亟需在该区域周边新布点建设一座330kV变电站以及输电线路,因此,建设**330kV输变电工程是必要的。 **330kV输变电工程包括:新建**330kV变电站和**330kV送出线路工程。 新建**330kV变电站,站址位于陕西省**市**区武屯镇三合村西侧生产路以南,用地为建设用地,为全户外式无人值守变电站。本期主变容量为2×360MVA,330kV出线间隔4回,110kV出线间隔12回,同时建设配套的电气、水工、生活等设施。变电站总占地面积1.7405hm2,站址用地规划为建设用地。 **330kV送出线路工程,新建0.4km的330kV单回架空线路和2×1.7km的同塔双回线路,“π”接入330kV聂刘~富平II回线路,拆除蒲聂II线约0.3km。该工程全部位于陕西省**市**区内。 工程静态总投资18136万元,其中环保投资96.33万元,约占总投资的0.53%,工程建设单位为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 **330kV输变电工程(以下简称本工程)属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中鼓励类项目(第四项电力第10条电网改造及建设),工程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保政策和相关规划,周边公众均积极支持本工程建设。 陕西省电力设计院于2014年9月完成本工程的可行性研究设计,明确了本工程的规模和方案。2014年11月,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委托陕西电力科学研究院开展本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环评任务后,陕西电力科学研究院成立了该工程的环评小组,对工程认真分析,进行现场踏勘,收集相关资料,并对本工程所在地区的环境质量现状进行监测。在此基础上,采用有关环评技术导则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预测,提出环境保护措施,公众参与贯穿整个环评工作中,最终编制完成《**330kV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报告书编制时遵循以下原则: (1)以国家、地方环境保护法规标准为依据,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为原则; (2)在科学分析现有资料基础上,充分利用已有的成果和资料; (3)与当地主要规划密切结合;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第二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编制 第11 章概述 我国自七十年代末从西方引入环境影响评价技术以来,在开发建设项目的准备期间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已成为一项法定制度,在我国推行了二十几年,在新污染源的控制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从2003年9月1日起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开始,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发生了从法定制度到法律制度的质量飞跃,回顾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发展的历程,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在环境影响评价人员、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人员,以及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许多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下,使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有了深入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一套科学的方法体系;另一方面,还需要我们站在可持续发展的平台上与国际环境评价制度接轨,深入探索、研究区域或跨区域、国家或跨国家的战略环境评价,从广度上,扩大环境评价工作面,从深度上,进一步提高环境评价的质量,使之在国家经济发展中起到宏观调控与引导作用,使之在工农业开发建设项目的监督管理中起到污染防治与制导作用。 11.1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和特点 理解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掌握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知识储备,是承担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前提条件。 11.1.1 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 在经济发展的社会实践中人们逐渐认识到,工程建设和生存环境的相互影响,有些是能够事后修补的,有些是属于不可逆转的,事后很难挽救,于是人们便积极探索事先预防环境损害的途径。环境影响评价正是为适应这一需要而脱颖出来的一种实用技术。 所谓环境影响评价,概括地说:就是用于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一种战略防御手段。它是由多种学科组成的协调技术体系,既属于软科学的理论范畴,又含有硬科学的技术内涵,它包括了工程污染分析、环境质量评价、环境影响预测、环境经济分析和污染防治对策等相关技术内容。 狭义地讲,环境影响评价则是对特定建设项目在动工兴建以前,即在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阶段对其选址、设计、施工到生产、运营等全部过程进行工程污染分析,找出环境污染因子,在环境质量评价的基础上对其可能带来的各种环境影响进行分析与预测,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污染防治措施,以确保项目周边的人们具有近期和远期的生存环境质量。 广义地讲,环境影响评价是指人类在进行某项重大活动(包括开发建设、城市规划、计划决策、经济发展、政策制定、环境立法等)之前,通过环境影响评价预测该项活动对人类生存环境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和后果。因此,环境影响评价不仅要研究建设项目在开发、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对生存环境的影响;也要研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既要研究污染物对空气、水体、土壤等环境要素的污染途径;也要研究污染因子在环境中传播、渗透和迁移、转化规律以及对生物物种的危害程度。从而制定出有效率的防治策略,把环境影响损害限制在人们可以容忍的水平,为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总目标提供决策依据和技术保障。 11.1.2 规范性特点 因为环境影响评价既体现了环境科学的综合技术,又表现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性质,所以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既是有价值的环境科学技术报告,又是待批的环境保护管理文件。这种两者兼而有之的报告性质决定了它的规范性特点,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必须从头至尾地遵循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各项规定进行编制。有学者称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是规范性技术报告是非常正确的,它包括法律规范性、格式规范性、政策规范性、技术规范性、语言规 范性、文件规范性、审评规范性等。必须强调指出,不严格遵照国家颁布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编写的评价报告不是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因为它违背了国家对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规 - 105 -

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要点 环评爱好者辑录

输变电项目评价的主要内容专题 环评爱好者辑录 输变电项目最特征的问题是电磁污染,所以无论是从影响分析上还是在专题设置上以及在评价重点、评价范围、环境影响预测、环境保护措施上,都要首先考虑到:工频电场、工频磁、无线电干扰等。 1、输变电项目评价的专题设置 2、输变电项目评价重点 3、输变电项目评价环境影响识别(输变电工程主要环境影响) 4、输变电项目评价评价范围 5、输变电项目的主要评价因子和预测因子 6、输变电项目的环境影响因子分析 7、变电所电磁环境影响预测 8、送电线路环境保护措施 9、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环评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输变电项目评价的主要内容(专题设置) 1、自然与社会环境调查。 2、环境现状监测、调查与评价。 3、工程分析 4、电磁污染、噪声、环境空气、水环境及生态环境等环境影响预测。 5、水土保持 6、环境保护对策

7、清洁生产 8、环境监测与管理 9、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10、公众参与 二、输变电项目评价重点 以工程分析、电磁环境和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及环境保护措施为评价工作的重点。 三、输变电项目评价环境影响识别(输变电工程主要环境影响) 1、建设期: 变电所和输电线路对对环境影响 环境空气的影响,水环境的影响,环境噪声的影响,生态环境和水土流失的影响。 2、运营期:变电所与输电线路对环境影响 环境噪声,电磁环境(→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的影响;变电所生活污水影响。 四、输变电项目评价评价范围 1、噪声: (1)、变电所:厂界噪声评价范围为围墙外1米的环境噪声评价范围为半径100米的敏感区内和附近居民区。 (2)、线路:边相导线两侧50米带状区域范围内 2、工频电磁场: (1)、变电所评价范围为以变电所为中心500米的范围。

xx河道治理工程环评报告书

xxxxxxxx河段治理工程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送审稿) 2010年10月

1 总则 1.1 任务由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以及xx市环境保护局对本工程《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申请表》(附件2)的受理意见,本工程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院受xx市xx区水利局委托(附件1),为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技术咨询服务,承担了《xx市xx区xx河段治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含大纲)的编制工作。 1.2 编制目的 本报告书编制目的如下: (1)在现场踏勘、环境现状详细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工程施工布置,提出环境保护目标,尤其是识别敏感保护目标; (2)依据主体设计资料,进行工程分析。分析工程生态影响的范围和程度,分析工程施工期废水排放量、大气污染物、固体废物等排放量,结合项目区的敏感性、地表水规模等,确定评价项目、评价等级及其评价范围; (3)分析工程施工期和运行期的主要环境影响源对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预测和评价工程建设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并针对不利影响提出可行的对策和减缓措施,制定施工期和运行期环境监测、监理、监督管理计划; (4)进行环保费用估算,将环保投资纳入主体工程总投资,为环保措施的顺利实施提供资金保证; (5)提出公众参与调查的内容和方法,在报告书阶段开展第二次公众参与活动,设计合理的问卷调查方案,充分了解公众对工程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6)为xx河道治理工程环境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通过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形成在环境管理上具有约束力的文件,经xx市环保局批复后的《xx市xx区xx河段治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将作为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主要依据之一,促使项目建设单位明确和履行自己的环保职责。

社会公墓建设项目可研报告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1 项目概况 1 项日名称 2 项目建设单位 3 项目建设地点 1.2 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1.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4 主要研究结论 1 主要结论概述 2 总投资与资金筹措 3 财务评价结果 4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 项目背景 2.2 项目建设必要性 第三章市场预测及分析 3.1 项目定位 一文明消费的功能 死亡本是一种自然现象,但受绵延已久的灵魂不灭观念的影响,中国人相信人死后多变成鬼,鬼是要害人的,所以田野、林间山地出现的墓地,都给人以压抑感和恐惧感。殡葬是一个民族、一个地方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制约规范着人的行为,人们在祭、扫墓时,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夹杂着一些潜意识的、迷信落后的东西;严重地侵蚀了人的心灵,不利于社会的进步。现代公墓的出现较好地解决了乱埋乱葬这种有碍观瞻、大煞风景的行为。另外,现代公墓环境幽雅、庄严祥和,使祭扫者得到熏陶,心灵得以净化,行为受到约束,自觉告别不文明、不健康的消费、悼念方式,如送鲜花代替烧纸钱就是很好的例证,可以说,现代公墓对丧葬消费起着导向的作用。二绿化观赏的功能 历史上无论是皇家陵墓还是平民墓地,都比较重视绿化,一座陵、一块墓地,往往就是一片树林,外国公墓更是如此。现代人物质生活条件好,要求高,在丧葬上也希望故去的亲人安息在像公园一样的墓地中,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精神上的安慰。特别是以荒山瘠地为主建立的公墓,若绿化美化做得好,不但不会产生污染,还是对环境保护做出贡献。公墓是人文景观,一草一木、一亭一碑无不体现着设计者的独具匠心和审美情趣。随着时光的流逝,墓地早已失去了最初的功能,像法国的拉雪兹神父公墓、俄罗斯新外女公墓等都以优美的自然环境、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中国的现代公墓起步晚、时间短,完全可以用现代的眼光,把公墓建设纳入到城市规划中,努力增加公墓的文化、艺术品位,努力营造墓地的可亲性,使其成为一个可供人游览的融自然与人文一体的纪念公园。 三历史文化的功能 墓地是古代文化的遗存,是人类历史的见证。无论是山间的孤冢,还是城市郊野的墓群,都不仅是生命终止时的最后定格,也是记录墓主所生活时代的若干信息的宝库。一代代墓地的积累,给人留下了无穷的遐想和回忆,形成了独特的人文景观。由于战乱和时代变迁,记录人类活动的很多资料已湮灭无闻,给后人研究造成很大不便。幸亏有了墓葬这种古人有意无意留下的遗产,才使我们能够完整地考察、解读文明时代人的思想、生活、生产和习俗等。几十年、几百年后,现代公墓也将成为历史的遗迹,我们的子孙后代若要研究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或习俗演变,很可能也要借助于墓地这一实物形态。 四教育纪念的功能

环境影响评价实践课程考查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考查 一、公路建设 某公路建设项目,工程全线均采用交通部颁布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二级公路设计标准设计,设计行车速度60km/h,路基标准宽度10m,其中行车道宽9m,土路肩2×0.5m,设计洪水频率为五十年一遇;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 全线共设小桥4座,中桥13座,大桥2座;隧道3座;涵洞104道;平面交叉52处;改河4处;改渠7处。 本工程全线总长度20.396km,总投资约21094.94万元,平均每公里造价1034.27万元。计划施工期为25个月,工程施工方案计划于2007年12月底开工建设,2010年1月底完成。 问题: 1、可能成为评价目的的有() A、对公路沿线的自然和社会概况和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调查和评价 B、对该工程施工期和运营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价 C、根据该工程产生的环境影响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止措施,将环境影响降至最小程度,以达到公路建设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目的 D、从环境保护角度论证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及主要必选方案的技术可行性,为环境保护设计及项目的环境管理提供依据 2、评价可能用到的法律法规包括() A、《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3、对于评价范围表述恰当的是() A、地表水环境:拟建公路跨越河流出上游100m、下游500m水域范围内 B、大气环境:路中心线两侧各2km范围

C、声环境:路中心线两侧各2000m范围,施工场地外缘1000m范围、料场1000m范围内 D、陆生生态环境:包括路中心线两侧各300m的范围及此范围外的施工营地、施工便道和工程取、弃土场 4、施工期噪声源可能包括() A、爆破 B、挖掘机 C、各种打桩机 D、吊车、升降机 5、评价方法的选取恰当的是() A、施工期施工噪声及粉尘、沥青烟污染及环境空气质量评价主要采取类比分析方法 B、运营期的交通噪声评价采用模式计算法 C、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主要采用调查、叠图、类比分析等方法 D、环境风险分析采用概率分析和敏感点地段水环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6、下列关于评价重点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以工程对农田、植被的影响及公路切割阻断对区域生态功能与过程的影响为重点 B、水土保持方案:以施工期取土场、弃土场、高填深挖路段带来的水土流失为重点 C、水环境影响评价:以桥梁及隧道施工过程的水环境影响为重点 D、声环境影响评价:以营运期交通噪声对沿线噪声敏感点的影响为重点 7、下列关于工程或污染行为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环境:施工机械作业;建筑材料运输和存储 B、大气环境:施工挖方、填方、取土等工程行为;筑路材料运输;施工临时用地 C、水环境:桥梁施工;建筑材料运输和存储;取、弃土场;危险品运输事故 D、声环境:施工机械作业,筑路材料运输;交通噪声 8、下列关于保护目标叙述正确的是()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和难点

. 精品 序号 重点 难点 1 对于不同的环境影响,编制不同分栏环境影响报告书(表),进行全面评价或专项评价。 2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内容中要求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估。 3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应当避免与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相重复。 4 提供环境影响评价服务的机构应获得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考核审查合格和资质证书并对评价结论负责。 5 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技术服务的机构,不得与负责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审批部门存在任何利益关系。 6 建设单位应当在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前,举行论证会、听证会,或者采取其他形式,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的意见。 公众参与力度不够,论证会、听证会等流于形式。 7 对于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的建设项目,地区间责任和义务和划分。绝大部分环评问题都与跨行业有关。 8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经批准后,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的,建设单位应当重新报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 评价文件。 9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建设项目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后所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跟踪检查,对造成严重环境污染或者生态破坏的,应当查清原因、查明责任。 后续的跟踪检查监督及责罚仍然缺乏。 10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质量参差不齐,项目可研深度不够。 11 有些可研编制文本质量较差,环评关注的问题没有交待清楚,具体工作不规范,环评工作未能达到《环评法》要求,不注重实质,流于形式。 12 环评业务量较大,环评从业单位及人员较少,专业人才稀缺,挂靠严重,部分环评工程师业务能力缺乏。 13 新环评导则环评精度提高但仍有空间。 14 不注重实质,流于形式。部分环评文件的这部分内容是东抄西凑完成的,不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流于形式。 15 违法成本仍较低,奖惩制度待改进。

关河水库环评报告书简本doc-山西省盂县龙华口水电站工程.doc

武乡县关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建设单位:关河水库管理局 评价单位:山西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二○一○年八月

目录 1、说明 (1) 2、建设项目概况 (1) 3、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现状 (2) 4、评价范围 (3) 5、评价重点 (4) 6、环境敏感点 (4) 7、建设项目环境影响 (4) 8、环境保护措施 (5) 9、公众参与方式及阶段性成果 (6) 10、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6)

1、说明 关河水库除险加固项目于2007年12月25日开工,2009年11月15日主体工程基本完成同年底通过工程验收,目前已投入稳定运行,而前期未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环评未批项目已建,遵照环保管理要求,山西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接受关河水库管理局委托开展该项目环境评价的补作工作。现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及规定,并经关河水库管理局同意向公众公开环评内容。 本文本内容为现阶段环评成果。下一阶段,将在听取公众、专家等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完善。 2、建设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武乡县关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地点:长治市武乡县浊漳河北源关河峡口关河水库上,县城东北2.5km 建设单位:关河水库管理局 建设性质:改造、环评补作 建设进度:施工已结束,正常运行 投资估算:4300万元 建设内容: 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内容包括:(1)坝体下游护坡翻修及下游坡脚液化土层的压重处理;(2)大坝左岸防渗帷幕灌浆;(3)溢洪道改造(包括溢洪道启闭机房整修);(4)新建一条溢洪道至大坝专用抢险公路;(5)泄洪排沙洞区改建(闸门改建、泄洪道防渗加固以及启闭机房改造);(6)供水发电洞进水塔加固及闸门改造。在本次环评现场勘踏期间,溢洪道消力池因资金未到位待建,现场遗留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管理局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以及公路区水土保持措施不完善。本环评要求补建污水处理装置,完善水保措施。项目完成后,水库大坝将达到100年一遇设计,2000年一遇校核的部颁防洪标准,可有效保护下游4.5万人口、5万亩农田及武墨铁路、沁邯公路的防洪安全,同时可改善下游2.8万亩农田灌溉,并向黎城勇进灌区7.6万亩耕地补充灌溉水源。 建设内容一览表见表1。

公墓建设可行性报告

【引言】 公墓是规划出来供埋葬死者之用的土地。公墓的选择受地理条件、宗教信仰、社会观念以及美学和卫生等因素的影响。公墓也可能被奉为圣地或禁区。在日本、墨西哥等国,公墓是在某种场合为纪念死者进行参拜之处。在另外一些国家以及其他宗教团体,公墓荒凉简陋,鲜有人迹。墓穴的使用年限最长为20年,2011年民政部宣布公墓续租试点普遍先续十年。 目前北京市各大公墓均有不少墓穴达到或超过了20年使用期限,各大墓园也经常接到市民的电话咨询。《北京市殡葬管理条例》规定,墓穴和骨灰格位的护墓费当初是按20年一个周期缴纳的,期满后可以续交费,一般情况下,一个墓穴和骨灰格位可续租10年,续租需缴纳土地租赁费和墓穴管理费,前者按照国家统一规定为每平方米1500元,后者按当初墓穴造价的5%计算。目前能办理续租的仅为骨灰葬墓穴,树葬和遗体葬的老墓续租办法仍在研究中。 【目录】 第一部分公墓建设项目总论 总论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首要部分,要综合叙述研究报告中各部分的主要问题和研究结论,并对项目的可行与否提出最终建议,为可行性研究的审批提供方便。 一、公墓建设项目背景 (一)项目名称 (二)项目的承办单位 (三)项目的主管部门 (四)项目拟建地区和地点 (五)承担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单位和法人代表 (六)研究工作依据 (七)研究工作概况 1.项日建设的必要性 2.项目发展及可行性研究工作概况 二、公墓建设可行性研究结论 在可行性研究中,对项目的产品销售、原料供应、生产规模、厂址、技术方案、资金总额及 筹措、项目的财务效益和国民经济、社会效益等重大问题,都应得出明确的结论。可行性研究结 论包括。 (一)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供应 (二)厂址 (三)项目工程技术方案 (四)环境保护 (五)工厂组织及劳动定员 (六)项日建设进度 (七)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八)项日财务和经济评价 (九)项目综合评价结论 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指导教师:李薇 姓名:王峥 学号: 1142200030 日期: 2014年11月12日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1、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分析 (1) 1.1输电线路施工期的环境影响分析 (1) 1.2输电线路运行期的环境影响分析 (1) 1.2.1输电线路工频电场影响分析 (2) 1.2.2输电线路工频磁场影响分析 (2) 1.2.3输电线路无线电干扰影响分析 (2) 1.3变电站环境影响分析 (2) 1.3.1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和无线电干扰 (2) 1.3.2运行噪声 (3) 2、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3) 2.1输变电建设项目的环评要求及程序 (3) 2.2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主要内容 (3) 2.3输变电建设项目执行的环保标准 (4) 2.3.1噪声环境标准 (4) 2.3.2电磁辐射环境标准 (4) 2.4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5) 3、结语 (5) 参考文献 (6)

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王峥研动1419 1142200030 摘要:本文结合当前输变电建设项目的现状,分析了输变电建设项目在施工期和运行期在电磁辐射和噪声等方面对环境的影响,并对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要求、环境标准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概括性的描述。 关键词:输变电;电磁辐射;噪声;环境影响评价 1、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分析 输变电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内容,除了电磁环境(包括工频电场、磁场、无线电干扰)评价外,还包括对生态环境、水土保持、社会环境、城市景观、变电站噪声、废水、废油及其它废弃物处置等的评价。 输变电工程在施工期和运行期对环境的影响因子和影响范围均各有其特点,对环境影响的过程见图1。 图1 输变电生产工艺流程与主要污染产生示意图 1.1输电线路施工期的环境影响分析 输电线路的施工将对植被产生破坏,树木的砍伐对某些区域自然生态环境也将产生一定的影响;输电线路施工期施工工程量小,时间短,而且输电线路在昼间施工,其施工活动不会影响附近居民夜间的休息,但架空输电线路在跨越居民房屋时对居民的居住环境及心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输电线路的建设将涉及必要的房屋拆迁、补偿和移民安置问题。 1.2输电线路运行期的环境影响分析 输电线路运行时产生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和无线电干扰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输电线路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主要取决于:①电压等级;②导线类型;③杆塔的形式;④杆塔

养猪场环境影响评价(全面版)

湖北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 学生实践作业 课程名称:《环境影响评价》作业四 专业班级: 小组成员: 2015年 12 月 21 日

目录 一、项目的环境影响识别 0 (一)主要的环境污染 0 1.施工期主要的污染 0 2.运营期主要的污染 0 (二)环境影响分析 (3) 1.施工期的环境影响分析 (3) 2.运营期的环境影响分析 (3) 二、项目环境影响的防治对策 (5) (一)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 (5) 1.施工废气环境影响防治措施 (5) 2.施工噪声环境影响防治措施 (6) 3.施工废水环境影响防治措施 (6) 4.施工期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7) 5.水土流失评价与防治措施 (8) (二)运营期污染防治措施 (8) 1.废气污染防治措施 (8) 2.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9) 3.废水污染防治措施 (9) 4.固体废物评价与防治措施 (9) 三、项目的相关问题的思考 (9) (一)简述项目选址是否合理 (10) (二)确定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 (10) (三)对环境空气影响的主要因子,计算卫生防护距离可选择的因子 (10) (四)本项目污染治理应关注的因素 (10) (五)给出卫生防护距离的计算公式,并指出主要参数的来源及意义 (10) (六)养猪场选址时应主要考虑的因素 (11)

(七)本项目在项目概况及分析中应交代清楚的内容 (11) (八)给出营运期环境管理基本要求 (12) (九)除水环境影响、环境空气影响外,还应关注的方面 (12) (十)猪场粪便处理是否存在问题 (12) 附录:作业四 (13)

一、项目的环境影响识别 (一)主要的环境污染 1.施工期主要的污染 (1)废气 1)各类燃油动力机械在场地平整、物料运输等施工作业时,会排放各 、SO2、烟尘。 类燃油废气,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为CO、NO X 2)土石方装卸、水泥作业、运输时产生的扬尘,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为TSP。 (2)废水 运输车辆冲洗水、混凝土工程的灰浆,建(构)筑物冲洗、打磨等作业产生的污水,主要污染物为SS。施工期,若施工人员平均按50人/d,每人每天用水30L计,则施工人员生活污水量为d。 (3)噪声 本项目不设计打桩,施工期的噪声主要来源于装载机、推土机、水泥车、运输车等施工机械作业时产生的噪声。噪声源强约75~90dB(A)。 (4)固废 项目施工期固废主要是工程施工时产生的建筑垃圾,约d。 (5)水体流失 项目场址区大部分为农田、有少量的农田防护林及灌草丛,养猪场采取半封闭式养殖因此,项目基础工程开挖等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2.运营期主要的污染 (1)噪声 表1 拟建项目主要噪声源强表

水库环评报告书公众参与(官昌)

第十章公众参与 10.1 调查目的 官昌水库是供水、灌溉、发电的综合项目,公众参与是协调和评判建设项目对社会影响、环境影响的一种重要手段,其目的在于使公众充分地了解项目的建设情况及发表他们自已的意见和看法,并反馈到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建设过程中,使可能受到影响的公众或团体的利益得到考虑和补偿,使项目建设过程更趋于完善和合理,从而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项目的综合和长远效益。同时公众参与过程也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环境意识。 因此,为了了解社会各界对官昌水库工程建设的了解、认识和要求,让更多公众参与官昌水库工程的建设,广泛听取公众在各方面提出的良好建议和宝贵意见,本评价特设公众参与调查项目。 10.2 调查方式和内容 根据工程建设的特点和官昌水库周围公众的文化水平、生活方式,调查方法采取深入拟建工程附近的外洋、马坂、溪口等村、七都乡政府、蕉城区及与工程相关的的林业、水、电部门,说明调查内容,向公众发放官昌水库工程《公众参与调查表》,征集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听取公众意见,最后经整理统计,进行归纳分析。 本次“公众参与”调查内容主要是针对拟建工程建设对社会、公众影响比较敏感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消息普及率及对工程建设的支持率; (2)工程建设对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作用; (3)工程建设在施工期及营运期对环境影响; (4)工程建设对公众利益的影响类型以及公众的基本态度; (5).对工程建设项目的选址意见;

(6).工程建设对环保影响,公众对建设方提出要求和建议。 10.3 调查表回收情况及填表人简况 本次在官昌水库周围乡村、林场及有关单位、居民区随机发放《公众参与调查表》50份,回收有效调查表41份。被调查者的年龄在20~60岁间,职业有农民、村干部、居民、教师、以及机关单位干部、职工,其中女性占14.7%。具体情况详见表10.1。 表10.1 公众参与调查组成因素统计 10.4 调查结果及统计分析 10.4.1公众对拟建项目了解、支持程度 调查结果表明:官昌水库工程的建设消息普及率达到97.5%。出于对水库建设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考虑,有90%的被调查公众都对官昌水库的建设持支持态度,80.5%的被调查公众对工程建设项目的选址认为是合适的,这对工程的顺利实施是非常有利的。在下阶段的设计及工程建设中,仍应进一步加强宣传,不仅要让公众了解本工程的投资、建设基本情况,还要将工程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暴露给公众,这不但有助于公众提出有针对性、有实际意义的问题和建议,还可以获得公众的体谅和支持,从而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公众对拟建的官昌水库了解情况见表10.2。 表10.2 公众对拟建项目了解、支持程度

某经营性公墓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XXXXXXXX生态公墓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XXXX生态公墓(XXXX)有限公司(暂定) 2011年7月 目录 第一章总论··1 一、项目概况··1 二、项目承办单位概况··2 三、编制依据及研究容··2 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3 五、主要问题与建议··5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6 一、项目建设背景··6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意义··7 第三章需求分析及服务规模与标准··9 一、需求分析··9 二、项目服务规模与建设标准··10 第四章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11

一、项目选址··11 二、建设条件··11 第五章总体规划案··15 一、规划设计依据··15 二、服务宗旨与目标··15 三、总体规划要求··15 四、场外交通运输流量组织··16 五、场区竖向及总平面布置要求··17 六、项目总体功能布局··18 第六章工程案··20 一、工程容(围)与规模··20 二、主体建筑工程案··20 三、公用辅助工程··22 四、主要设备(设施)购置案··30 五、主要建(构)物及设备工程量统计··31 第七章消防··33 一、主要设计依据··33 二、建筑消防··33 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35 第八章节能··37 一、编制依据··37 二、建筑节能目标··37

三、建筑节能要求··38 四、电气节能要求··38 五、空调通风节能要求··39 六、节水措施··39 第九章环境保护··41 一、项目场址环境现状··41 二、环境影响分析与防治措施··41 三、环境保护设施及投资··44 四、环境影响评价··44 第十章劳动安全卫生··45 一、主要职业危害因素··45 二、安全生产··45 三、卫生··46 第十一章项目组织与劳动定员··47 一、项目组织··47 二、劳动定员··47 第十二章项目实施进度··48 一、建设工期··48 二、项目实施进度安排··48 三、项目实施进度表··48 第十三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50 一、投资估算··50

环境影响评价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1. 通过实习巩固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的理论内容。 2. 进行现场实地调查的锻炼,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情况中,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 根据实际情况对黄山市自然环境进行简单的评价,了解环境评价工作过程,加深工作印象。 二、实习时间及地点 时间:2013.07.08~07.12 地点:XX市垃圾填埋场、齐云山风景区、XX市屯溪经济开发区。 三、实习内容 7月8日:实习动员,收集相关资料; 7月9日~10日:实习地实践学习。 5月11日~12日:撰写实习报告,举行实习总结会议。 四、实习报告 (一)环境现状调查 1.区域自然环境特征调查 (1)地质地貌 齐云山丹霞地貌主要发育于中白垩统小岩组K2x1红色砂砾岩层中,该区地貌发育主要受景德镇-祁门断裂带、江湾-街口挤压破裂带和开化-淳安褶断带三大断裂带控制。在白垩世该区经历了地块沉降,成为陆上的断陷湖盆,由此接受了巨厚的白垩系红层堆积。在新构造运动中,该区经历了隆升过程,巨厚的白垩系沉积物变成了海拔500—600m的山体。白垩系红色砂砾岩在经历了垂直节理发育、风化破坏阶段及剥蚀搬运阶段后,同时受岩性本身砂岩与砾岩在组分和结构上的影响,差异性风化剥蚀显著,因此形成了壮观的峰林、崖、洞、方山、城堡及天生桥景观。该区585m、400m和150m处的三级裂点,大致反映了该区新构造运动中三次主要的抬升过程。 (2)气象气候 属于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本山范围内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年平均降水量为1613.7毫米,四季分明,无霜期长。优良的气候环境,形成齐云山多彩的小气候风光。年平均气温16.2℃,最高年份16.9℃,最低年份15.6℃,年际间变化多在1±0.5℃(增或减)之间。一年中最热为7月份,平均气温27.9℃,最冷为1月份,平均气温3.7℃,年气温比较差24.2℃。一年中1至7月气温逐月升高,8月开始下降。 (3)水文状况 齐云山所在地为休宁县,是新安江流域发源地,丰水期主要在5月至7月份,平水期主要为8月至12月份,其余为枯水期;主要为生活饮用水及农田灌溉,有较强的水环境功能;水质的主要污染污染源为农业面源污染。 (4)植被状况 自然植物类型为常绿阔叶林、混交林。植被已形成乔木、灌木、草本植物三层林相结构,整个风景区面积110平方公里内覆盖率达67%。木本植物种类有560余种,拥有我国珍贵树木18种,如三尖杉、香果树、楠木等;齐云山水土丰润,深林苍蔚,古木参天,植物种类繁多,全区林地面积10.08万亩,其中经济林4.36万亩,主要品种为油茶、油桐、望春花、木瓜、乌桕、棕榈、板栗、香榧、桃、梨等;用材林1.72万亩、以杉木和马尾松为主。

110千伏输变电工程等5个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简本【模板】

XX市区XX(周洼)110千伏输变电工程等5个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简本XX市区XX(周洼)110千伏输变电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表 (简本) XX华凯环境安全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2016年4月

一、工程概况 XX市区XX(周洼)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内容包括: 1)XX(周洼)110千伏变电站XX工程:XX(周洼)110千伏变电站位于羊山新区规划的北环路与新十八大街交叉口东南角。变电站围墙内占地面积2376m2,全户内布置。规模为主变压器终期3×50MV A,本期1×50MV A;110千伏出线终期4回,本期2回。 2)XXXX~五里墩π接入茗阳变110千伏线路工程:线路起于茗阳变电站,同塔双回(双侧挂线)向西出线,π接至XX~五里墩110千伏线路29号塔附近,线路全长5.2千米。 3)XX茗阳~XXπ接XX变110千伏线路工程:线路起于XX变,双回电缆出线,钻越110千伏茗候线后,改为双回(双侧挂线)架空至茗信110千伏线路南侧双回路分歧,π接至110千伏茗信线31、32号塔附近。线路全长1.15千米,其中单回路0.8千米,双回电缆长度0.35千米。线路位于全线位于XX市羊山新区内。 二、环境质量现状 XX市区XX(周洼)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所在区域地貌属淮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开阔。输电线路沿线地形为100%平地。区域植被主要为农业植被和林业植被。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等;林业植被主要为杨树,间有少量野生灌木、杂草。变电站及输电线路评价范围范围内无大中型地表水体。 本工程评价范围内不涉及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等特殊生态敏感区及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原始天然林、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天然集中分布区等重要生态敏感区,无饮用水源保护区。 本工程变电站四周及拟建输电线路沿线评价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的环境敏感目标处的工频电场强度<4000V/m、工频磁感应强度<100μT;输电线路线下的耕地、园地、牧草地、畜禽饲养地、养殖水面、道路等场所工频电场强度满足10kV/m的控制限值要求。沿线评价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的环境敏感目标处的声环境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相应标准的要求。 三、环境影响分析 1、电磁环境影响分析 110kVXX(周洼)变电站电磁环境影响预测采用类比监测的方式进行。通过分析,110kVXX(周洼)变电站建成后围墙外工频电场强度小于4000V/m的的评价标准,工频磁感应强度小于100μT的评价标准。

2020年(公司治理)河道治理工程环评报告书

(公司治理)河道治理工程环 评报告书

xxxxxxxx河段治理工程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送审稿) 2010年10月

1 总则 1.1 任务由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以及xx市环境保护局对本工程《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申请表》(附件2)的受理意见,本工程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院受xx市xx区水利局委托(附件1),为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技术咨询服务,承担了《xx市xx区xx河段治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含大纲)的编制工作。 1.2 编制目的 本报告书编制目的如下: (1)在现场踏勘、环境现状详细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工程施工布置,提出环境保护目标,尤其是识别敏感保护目标; (2)依据主体设计资料,进行工程分析。分析工程生态影响的范围和程度,分析工程施工期废水排放量、大气污染物、固体废物等排放量,结合项目区的敏感性、地表水规模等,确定评价项目、评价等级及其评价范围; (3)分析工程施工期和运行期的主要环境影响源对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预测和评价工程建设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并针对不利影响提出可行的对策和减缓措施,制定施工期和运行期环境监测、监理、监督管理计划; (4)进行环保费用估算,将环保投资纳入主体工程总投资,为环保措施的顺利实施提供资金保证; (5)提出公众参与调查的内容和方法,在报告书阶段开展第二次公众参与活动,设计合理的问卷调查方案,充分了解公众对工程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6)为xx河道治理工程环境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通过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形成在环境管理上具有约束力的文件,经xx市环保局批复后的《xx市xx区xx河段治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将作为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主要依据之一,促使项目建设单位明确和履行自己的环保职责。 1.3 编制依据 1.3.1 法律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9);

公益性公墓建设项目申请报告

公益性公墓建设项目申请报告(本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修改编辑!)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1.1 项目概况 (1) 1.2 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2) 1.3 项目编制依据 (2) 1.4资金筹措与融资方式 (3) 1.5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3) 1.6 项目结论 (3)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 (5) 2.1 项目提出背景 (5)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7) 第三章需求分析及服务规模与标准 (10) 3.1 需求分析 (10) 3.2 项目服务规模与建设标准 (11) 第四章项目的建设条件 (14) 4.1 项目建设自然条件 (14) 4.2 项目建设用地条件 (14) 4.3材料来源及运输条件 (15) 第五章项目规划设计方案 (16) 5.1项目规划指导思想 (16) 5.2项目遵循的原则 (16) 5.3 服务宗旨与目标 (16) 5.4 总体规划要求 (17) 5.5 方案设计 (18) 5.6 业务用房建设标准 (18) 5.7 结构设计 (19) 5.8 其他设计 (21) 第六章环境保护 (28) 6.1 环境保护 (28) 第七章消防及安全 (32) 7.1劳动安全卫生 (32) 7.2 消防 (33) 第八章节能 (36) 8.1 编制依据 (36) 8.2 建筑节能目标 (36) 8.3 建筑节能要求 (37) 8.4 电气节能要求 (38)

8.5 空调通风节能要求 (38) 8.6 节水措施 (39) 第九章项目管理 (41) 9.1基本要求 (41) 9.2管理总述 (41) 9.3质量管理 (41) 9.4进度管理 (42) 9.5合同管理 (43) 9.6资金管理 (43) 9.7现场管理 (43) 第十章项目招投标 (44) 10.1招标原则 (44) 10.2招标范围 (44) 10.3招投标程序 (44) 第十一章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47) 11.1 建设工期 (47) 11.2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47) 第十二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49) 12.1投资估算 (49) 12.2资金投资与资金筹措 (52) 第十三章社会效益分析 (53) 13.1社会效益分析 (53) 第十四章结论与建议 (55) 14.1结论 (55) 14.2建议 (55) 财务附表(单位:万元) (5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