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格尔旗煤层地质特征(孙家壕)

准格尔旗煤层地质特征(孙家壕)
准格尔旗煤层地质特征(孙家壕)

准格尔旗地质特征

一、地质构造与煤层

1、地层及地质构造

①区域地层

区域地层详见“准格尔煤田区域地层一览表”。

煤田区域地层一览表

准格尔煤田区域地层一览表

②井田地层

本矿井地表大部被第四系风积砂与黄土覆盖,基岩仅在沟谷中零星出露,根据区内钻孔及邻区钻孔揭露并结合野外观察结果综合分析,孙家壕煤矿地层由老至新特征如下:中下奥陶统(O1)、上石炭统太原组(C2t)、下二叠统山西组(P1S)、下二叠统下石盒子组(P1x)、下白垩统志丹群(K1Zh)、第三系红土层(N2)、第四系(Q)。

③地质构造

A、地质构造

孙家壕煤矿位于窑沟背斜西翼,总体构造形态为单斜构造,地层走向与窑沟背斜轴向基本一致,倾向北西,地层倾角<15°,孙家壕煤矿内未发现断层,构造复杂程度属简单类型。

B、岩浆岩

孙家壕煤矿位于准格尔煤田的北部,在孙家壕煤矿中部东沟北侧的支沟中,可见灰黑色、灰绿色细晶~隐晶质玄武岩岩蓆出露,据钻孔揭露玄武岩岩蓆位于下白垩统志丹群(K1Zh)底部砾岩中,上覆砾岩与其为沉积接触。岩蓆厚度0~16.53m,一般9m左右。玄武岩厚度与其底板标高成消长关系,其形成受燕山运动的影响。玄武岩地下通道及岩基位于孙家壕煤矿西北部,在东孔兑普查区553号孔至532号孔附近。目前尚未发现玄武岩体对煤层及煤质有影响。

2、煤层

1、含煤地层及含煤性

太原组(C2t)为本区的主要含煤地层,含煤5层且均为可采煤层,即6上、6、8、9上、9号煤层,6号、8号、9号煤层全区可采;6上煤层为6号煤层分叉形成,为赋存区全部可采煤层;9上煤层由9号煤层分叉形成,为赋存区全部可采煤层;本组煤层平均总厚为38.52m,地层平均总厚为71.27m,含煤系数为54%,

含煤性好。

2、煤层情况

1-6煤层:位于太原组(C2t)的上岩段的中部,全区发育,煤层厚度为5.82~27.96m,平均为18.54m。为全区可采煤层。煤层结构复杂,含3~19层夹矸,一般含10层夹矸,夹矸岩性一般为泥岩和粘土岩。

6号煤层厚度变化较大、结构复杂、煤类单一,煤层层位稳定,煤层稳定程度为较稳定型。

煤层顶板岩性为砂质泥岩、泥岩、粘土岩;底板岩性为砂岩、泥岩、砂质泥岩。

煤层埋藏深度67.95~378.25m。

四、水文地质条件

(一)区域水文地质概况

准格尔煤田位于鄂尔多斯高原东北部,地形西北高,东南低。西北部塔哈拉川上游标高1366m,南部壕米圪坨标高870m,最大高差496m,标高一般在1050~1250m之间。黄河由北向南流经煤田东部,煤田内各大沟谷水流最终流入黄河。较大的沟谷自北向南有孔兑沟、龙王沟、黑岱沟、哈尔乌素沟、罐子沟及十里长川等,延展方向多斜交或垂直地层走向。各支沟多呈树枝状分布,向源侵蚀为主。横断面多呈“V”字型,属于侵蚀性黄土高原地貌。各大沟谷的上游多有泉水流出,至中下游形成小溪。雨季山洪暴发,流量大而历时短促。各大沟谷也是排泄煤田内大气降水和地下水的主要通道。

岩承压水则以地下迳流排泄为主。

(二)井田水文地质特征

孙家壕煤矿位于准格尔煤田北段中西部。地表大面积被黄土层覆盖,由于受水流风蚀等影响,区内沟谷纵横交错,水土流失严重,植被极不发育,具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区内地形起伏不平,南北高中部低。最高处位于孙家壕煤矿南部店梁附近,海拔标高1297m;最低处位于孙家壕煤矿中部S10号钻孔附近,海拔标高1160m,最大高差137m。基岩出露于地形切割较深的沟谷之中,主要为下白垩系志丹群(K1zh)地层。孙家壕煤矿内居民点分散,饮用水多为旱井储存雨水或取于沟谷出露的少量泉水。

黄河流经孙家壕煤矿的东侧,雨季最大流量为5150m3/s,干枯季节最小流量为48m3/s,一般流量在230~3390m3/s,水位标高968.53m。孙家壕煤矿内最大的沟谷为哈拉七太沟、纳林沟,均为黄河的支沟,属季节性沟溪,一般旱季干涸无水或有少量溪流,雨季可形成洪水,水流最终汇入黄河。

区内水井较少,多为旱井。水井水位一般在1~3.5m,水深2~9m,出水岩层为下白垩系志丹群(K1zh)和二叠系下石盒子组(P1x)砂岩。泉水各沟谷均有出露,流量较小,一般为0.014~0.325L/s。水库零星分布于较大沟谷中,规模较小,水源来自各沟谷上游泉水和大气降水。

(三)矿床充水因素分析

1、气候及地形、地貌条件

孙家壕煤矿气候干燥,降水稀少,年蒸发量是年降雨量的5~8倍。降雨多集中在7~9三个月内,易形成集中排泄,渗入地下很少。地表大面积被第四系风积砂及黄土层覆盖,植被稀少,地形切割强烈,有利于地表水和地下潜水的排泄。属侵蚀性黄土高原地貌特征,不利于地下水的储存。

2、地层及地下水、地表水条件

孙家壕煤矿地质构造简单,无断层、地层平缓。相对含水的砂岩类岩层不同深度地分布于各地层中,接受上部潜水的下渗补给和深部的迳流补给。各含水层虽或多或少含有裂隙水,但以静储量为主,补给贫乏,直接充水含水层单位涌水量<0.01L/s·m。区内大多数钻孔钻至煤系地层即开始漏水,漏水岩石多为含砾粗砂岩、粗砂岩及煤层。多数钻孔水位在百米以下或无水位,说明孙家壕煤矿地下水位随着钻孔深度的加深而下降。孙家壕煤矿内无大的地表水体,仅在沟谷中由于大气降水而形成间歇性水流,地表径流量很小,部分深沟中有泉水涌出,但流量很小。各大沟谷之地表水均为间歇性溪流,只有雨季才可形成洪流,且历时短促,与地下水联系不大。黄河虽流经孙家壕煤矿东缘,但距孙家壕煤矿较远,经较多资料分析,不会灌入孙家壕煤矿。

3、奥陶系岩溶水

孙家壕煤矿个别钻孔揭露了奥陶系地层,揭露厚度0.24~16.73m。综合准格尔煤田南部详查区资料得知:该地层岩溶发育程度不均,其主要形状表现为溶蚀裂隙,次为溶洞,以垂直与顺层发育的两组溶蚀裂隙为主,含水性因地而异,且该地层埋藏较深,加之上覆地层本溪组粘土岩及泥岩隔水性良好,在正常情况

下,奥陶系岩溶水不易补给煤系地层,除煤系地层底部隔水层破坏例外。

(四)矿井涌水量预算

勘探报告未提供矿井用水量,预计孙家壕煤矿达到设计生产能力3.0Mt/a时矿井正常涌水量为70m3/h,最大涌水量为120m3/h。

(五)水文地质类型

孙家壕煤矿煤系地层为上石炭统太原组(C2t)及下二迭统山西组(P1s),岩性由粒度不同的砂岩、砂质泥岩、泥岩、粘土岩及煤层组成。各岩层不同程度的发育着孔隙、裂隙,充水空间较发育。但因补给水源比较贫乏,主要充水含水层富水性弱,钻孔抽水试验单位涌水量q<0.01L/s·m,地下水位多在百米以下。且孙家壕煤矿内地质构造简单,地层平缓,无断层及岩浆岩侵入煤层现象。孙家壕煤矿附近无大的地表水体,大气降水为孙家壕煤矿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但冲沟发育,坡度较大,有利于地表水的排泄。可采煤层虽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下,但煤层埋藏较深,地表水对矿床影响不大。据邻区资料奥陶系(O1)石灰岩虽然含水,但含水性因地而异,且该地层埋深大,位于本溪组地层以下,没有大断裂与其沟通,对矿井充水影响较小。

综合分析,孙家壕煤矿水文地质勘探类型应属第二类,第一型,即以裂隙含水层为主的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矿床。

准格尔旗大路工业园区简介

准格尔旗大路工业园区简介 一、大路煤化工基地概况大路煤化工基地是内蒙古自治区规划的重点工业园区之一,是按照一体化、基地化、大型化、现代化和集约化的原则及节能、降耗、循环经济理念开发建设的新型煤化工产业基地。规划控制面积230平方公里,规划建设面积87平方公里,分为“一区三基地”:北部20平方公里重点为产学研基地及金融商务区和为企业配套的生活服务区,南部35平方公里为煤制油、甲醇、二甲醚、烯烃产业基地,东部15平方公里为精细化工及三废综合利用产业基地,西部17平方公里为煤制天然气及下游深加工产业基地。 基地的发展定位:要在自治区打造沿黄沿线经济带中率先突破、率先发展、率先崛起,争当自治区煤化工产业发展的排头兵,在基地建设十周年的时候,形成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千万吨级煤化工生产基地和京津冀市场能源需求的大型供应基地。 依据总体规划和产业发展现状,五年内着力建设煤制油、天然气、烯烃、甲醇、二甲醚、乙二醇、尿素合成氨以及煤化工产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等八大产业链,形成年转化原煤1.5亿吨的深加工能力,建成年产600万吨煤制油、220万吨烯烃、200亿立方米天然气、100万吨二甲醚、100万吨乙二醇、52万吨尿素30万吨合成氨,以及后续产品、副产品深加工项目。 目前,基地已入驻12家大型企业,开工建设了15个重点项目,总投资约479亿元,截至2010年8月底累计完成投资142亿元。现有建成投产项目2个,为伊泰集团一期年产16万吨煤基合成油项目和锦化机一期1万吨大型压力容器制造项目;开始联动试车项目3个,正在建设项目10个,其中今年新开工项目3个。此外,伊泰煤制油二期、中海油煤制天然气、中电投煤制烯烃等11个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目前,工业基地和生活服务区基础设施及配套项目已累计投入资金22亿元,内部路网框架基本形成,配套管网设施一次下地,绿化亮化工程同步实施;配套项目黄河取水口、净水厂、高压变电站、污水处理厂、统一灰渣场、特勤消防站、自备铁路等工程已陆续建成运营,并在不断提升完善,为提高基地承载能力、发展潜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园区优势大路煤化工基地位于鄂尔多斯准格尔旗东北部,属库布其沙漠尾端、黄河二级台地,具有建设大基地、承载大项目的先天优势。 ——区位优势。处于呼包鄂金三角和蒙晋陕能源富集地区的核心地带,紧临呼包银和京津冀经济圈。北距呼和浩特市75公里,西距包头市120公里,南距旗府驻地薛家湾镇20公里。 ——地理优势。地势平坦,地质结构稳定,地下无矿产资源,地上人口稀少,荒地多耕地少,开发成本低。 ——交通优势。呼东高速、沿黄公路和规划中的呼准鄂城市快速铁路穿境而过,呼准铁路、大何铁路在基地接轨互通,并建有何家塔货运站,产品及原料运输通过园区自备铁路直接输送,近期年运输能力可达1.44亿吨。 ——煤源优势。周边有神华准能黑岱沟、哈尔乌素和蒙泰不连沟、伊泰酸刺沟等千万吨级大型煤矿,其中距蒙泰不连沟煤矿仅4公里,原料煤可直接用皮带输入厂区,距伊泰酸刺沟煤矿不足40公里。 ——水源优势。东临黄河,南依孔兑沟,西北靠大沟,水系发达,水源充足,可地表水、地下水、天上水“三水并举”,满足供应。总库容924万立方米大南沟水库已建成,设计年取水量1.5亿立方米的黄河取水口开始供水。

河南理工大学煤层气地质学

《煤层气地质学》 煤层气成因 1.煤层气成因: (一)生物成因气: 生物成因煤层气是指在微生物作用下,有机质(泥炭、煤等)部分转化为煤层气的过程。按形成阶段可划分为原始生物成因气和次生生物成因气。 (二)热成因气: 在温度、压力作用下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的同时,也生成大量的气态和液态物质。演化过程中形成的烃类以甲烷为主。1.原生热成因气2.次生热成因气。 (三)混合成因气: (1)原地混合,即原地形成的热成因气和原地形成的次生生物气相混合,不发生运移,一般出现在浅部。 (2)异地混合气,热成因气和次生生物气发生了运移,在地下水滞留区聚集、混合。 (四)无机成因气 2.煤层气成因判别: (一)有机成因气的判别-Whiticar图示法。二)无机成因气的判别: 有烃类气体的成分、烷烃碳同位素系列、与烃类气体伴生的非烃类气体、稀有气体的含量与同位素,以及地质背景综合分析 煤层气的地球化学特征: 同位素分布,镜质组反射率。 第2xx煤层气储层xx、裂隙特征

1.煤中孔隙的研究方法: (1)形貌观测: 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下(TEM和SEM)和原子力显微镜下。2)压汞法研究孔隙结构: 是测定部分中孔和大孔xx分布的方法。 (3)低温氮吸附法: 氮吸附法就是将定量的煤样置于液氮温度下的氮气流中,待煤样吸附的氮气达到平衡后,测定其吸附量,计算出煤样的比表面积。 2.割理(内生裂隙)和外生裂隙的区别 割理的力学性质以xx为主 外生裂隙可以是张性、剪性及xx等。 割理在纵向上或横向上都不穿过不同的煤岩类型或界线,一般发育在镜煤和亮煤条带中,遇暗煤条带或丝质终止。 外生裂隙不受煤岩类型的限制。 割理面垂直或近似垂直于层理面。 外生裂隙面可以与层理面以任何角度相交。 割理面上无擦痕,一般比较平整。 裂隙面上有擦痕、阶步、反阶步。 割理中充填方解石、褐铁矿及粘土,极少有碎煤粒。外生裂隙中除了方解石、褐铁矿、粘土外,还有碎煤粒。 割理 外生裂隙

论准格尔旗生态环境

论准格尔旗生态环境 摘要:文章通过介绍准格尔旗的自然环境现状,反映了这里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尤其是土地沙漠化的情况日益加重,并且地提出了一些恢复其生态系统的办法。 关键词:生态系统;植树种草;土地沙化 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此地位于黄河上中游的鄂尔多斯高原东部,黄土高原的边缘地带。东隔黄河与呼和浩特市的托克托县、乌兰察布盟的清水河县、山西省的偏关县相邻;西与达拉特旗、东胜区、伊金霍洛旗接壤;北以黄河为界,与土默特左旗相望;南与山西省河曲县、陕西省府谷县相连。随着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的不断恶化,这里的生态环境大不如前,人们的生活质量遭到了挑战。首先,我介绍一下该地的自然环境: (1)地形地貌:准格尔旗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谷与库布齐沙漠东部边缘地带。北部以风沙地貌为主,风蚀沙化严重;南部主要为黄土丘陵地貌,侵蚀活跃,水土流失严重;其它平缓地带主要集中在黄河沿岸及河川地段,占土地总面积的7.5%。概括地说,准格尔旗是黄河流域风蚀沙化和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生态环境十分脆弱。(2)气候特征:准格尔旗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漫长寒冷,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短促。年平均气温为6.2—8.7摄氏度,降水少而集中,年降水量为400mm,年均湿润度0.3—0.34,平均日

照时数为2900—3100h,年平均大风日数为10—30d,最大风速为32m/s,多风沙天气。(3)土壤植被:准格尔旗主要有栗钙土、黄绵土、风沙土、盐碱土,其中栗钙土、风沙土所占比例较大,土壤贫瘠,渗透力差。由于受干旱、过牧、垦河为准格尔旗的主要水系,绕经该旗北部、东部、东南边缘,全程197km,境内有虎斯太河、纳林川、清水川等黄河一级支流15条,有十里长川、西孔兑沟等黄河二级支流60余条,全旗地表水年径流量约为43000万立方米,(4)水土流失状况::由于准格尔旗地处东南季风影响的交错地带,大陆性气候特点明显,具有干旱、少雨、多风、多发性暴雨,大风和较大的温差等不良因素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严重的水土流失使大面积的草场和良田被淹没,形成难以利用的侵蚀沟,宜林地面积不断减少,对当地的农牧业生产及生态建设起到了相当大的制约作用。 面对上述严峻的环境问题,我为我们家乡的人担忧,是不是在许多年以后,这里将没有绿色,没有生机,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沙尘暴和漫天的黄土,这是我们不想看到的,所以我们要趁着生态被破坏的还不算太厉害的时候,改变我们的生态环境,让它回到往日的青春美丽。对此,我有以下两点恢复对策:(1)植树种草林种树种:土地以沙地为主,由半流动沙丘、固定沙丘组成的土地,应营造乔灌草相结合、以灌草为主的防风固沙林。灌木树种可选择沙柳、沙棘、杨柴。草本植物以沙打旺、苜蓿等为宜。这些草本植物均为优良牧草,种植后形成大面积的割草基地,为发展畜牧业提供条件。南部大多数地区属黄土丘陵和沙砾岩裸地,应尽快营造水土保持林。该地区水土流失,

地质年代简表

地质年代简表 分为早寒武世、中寒武世、晚寒武世,奥陶纪分为早奥陶世、中奥陶世、晚奥陶世;但石炭纪原来也是按三分法分为早、中、晚石炭世,近来顷向于按二分法分为早、晚石炭世; 第三纪和第四纪所划分的世则另有专称,所有关于世的划分,此表一概从略。 新生代地质时代划分 1

第四纪大冰期 (一)大冰期冰川分布 据地质记录,约在晚第三纪即1400—1100万年前冰期已开始,到第四纪才出现冰期和间冰期交替现象。在冰期最寒冷时期,北半球高纬地区形成大陆冰盖,格陵兰冰盖把格陵兰和冰岛都覆盖了;劳伦大冰盖覆盖了整个加拿大,并向南延伸到纽约和辛辛那提;斯堪的那维亚冰盖达到48°N,几乎覆盖了半个欧洲,冰盖最大厚度约3000m;西伯利亚冰盖占据了西伯利亚北部,达到60°N;许多高山地区,如阿尔卑斯、高加索、喜马拉雅山等都出现了较大规模的山地冰川。南半球,南美南端、澳大利亚东南部、新西兰等地也发现第四纪冰川遗迹。这些冰川曾经发生多次进退,且每次活动都遗留下具有特色的冰川堆积物。第四纪冰川活动史是根据冰碛物的研究结果而恢复的。 (二)冰期划分与对比 欧洲阿尔卑斯山区是研究第四纪冰川的典型地区。1909年,德国彭克和布吕克纳根据阿尔卑斯山冰川沉积物的研究,划分恭兹、民德、里斯、玉木4个冰期和3个间冰期。其后世界各地根据当地冰川沉积物的研究都划分出相应的冰期,并与阿尔卑斯山冰期对比。二战后,经过对欧洲阿尔卑斯山冰川沉积的研究,认为典型的4次冰期是距今70—80万年以来发生的冰期,在这4次冰期之前又划分出多瑙和比伯两次冰期。 李四光研究庐山冰川遗迹,把中国第四纪冰川划分为鄱阳、大姑、庐山3个冰期。近年对新疆、祁连山、西藏、云南等地高山冰川进行了深入研究,在3000m以上的高山地带发现距今约1万年的冰川遗迹,如遗留在高山顶上的冰川湖,称这次冰期为大理冰期。第四纪冰川是客观存在,气候曾经出现多次寒暖交替也是事实。对中国东部是否普遍存在过第四纪山地冰川,当前还存在争论。(三)植被迁移和海平面升降 由于冰期和间冰期更替,导致生物迁移和海平面变化。冰期期间,气候寒冷干旱。距今1.8万年为玉木冰期最盛时期,北半球中纬地区气温下降10—15℃,苔原由60°N移到45°N,中国多年冻土南界南移到40°N。随冰期和间冰期大陆冰盖的进退,植物发生周期性南北迁徙,植被移动范围最大可达纬度30°。目前正处于冰后期,也可能是另一间冰期,但地史上有的间冰期气温比现在高2—3℃。第四纪冰期,海平面有明显升降变化。冰期来临时,地球表面大量水以冰的形式积累在大陆冰盖和山地冰川中;间冰期时冰盖和冰川融化,大量的水回归海洋。据推算,末次冰期时冰川体积约71.36×106km3,现在全球冰川体积约24.06×106km3,冰期比现在约多47.30×106km3,相当海水下降132m。故在冰期内,许多浅海滩露出海面,使原来为海水隔绝的大陆或岛屿有部分相连,为生物迁徙提供了条件。末次冰期结束后海面逐渐回升,距今约6000年时海平面达到现在位置。 全新世 全新世与更新世的分界是以第四纪最后一次冰期结束、气候由寒转暖为标志,因此也称冰后期。 全新世海面变化显著,冰后期海面迅速上升,到距今11000年时,海面上升到—60m位置。距今6000年时,海面上升到目前位置,但仍有一定幅度的波动。全新世气候总的趋势是转向温暖,但气候波动明显。以欧洲为例,公元前12000年气温迅速上升,但到公元前约10000年,气候又转为寒冷;前8500—7600年、前1000—500年,都处于寒冷期;在1550—1850年这一阶段,又是一个明显的寒冷期,称“小冰河期”,年平均气温比现在约低2℃。19世纪以后,气候又转为温暖,冰川后退。 中国全新世气候变化规律大致和欧洲相同。竺可桢根据中国古代物候记录,曾论述近5000年来的温度变化,明显存在4个温暖期和4个寒冷期。在前2000年中,即从仰韶文化到安阳殷墟时期,黄河流域年平均温度比现在高2℃,冬季平均温度高3—5℃。在后3000年中,气候有一系列冷暖波动,周期约为400—800年,年平均温度变化范围为0.5—1℃。竺可桢认为气候波动是世界性的。 2

准格尔旗世纪中学简介

准格尔旗世纪中学简介 世纪中学座落于母亲河西岸,鄂尔多斯市东南部,准格尔旗政府所在地薛家湾镇。交通便利,四通八达;109国道横贯东西,高速公路直达自治区首府,客运铁路与京包等主干线相接。世纪中学是地方政府于2004年筹建并于年底投入使用的一所公立现代化高级中学。学校占地面积8.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总投资超过1.5亿元;现有教学班62个,在校学生3605名,教职工282人。 学校建校历史短,但起点高、发展快,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科教兴研先进单位”、自治区级“示范性高中”重点高级中学、自治区级“绿色学校”、自治区级“三八红旗集体”、自治区级“优质普通高中”、全市“普通高中教学工作先进学校”、市级“文明单位”、全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市级“语言文字示范学校”。 一、确立先进的办学理念 准格尔旗地处呼市、包头、鄂尔多斯黄金三角区腹地,是西部大开发崛起的新型工业区,世纪中学是由农耕经济直接跨进大工业文明的文化标志。也是地区教育布局合理化的一着妙棋。建校之初恰逢全国中小学新课程改革春风劲吹之时。市旗两级政府对世纪中学寄予厚望,从校园建设到人员配置都坚持高起点、高品位、高要求的原则。为打造一流品牌学校奠定了基础。世纪中学立足新起点,外塑形象,内强素质,坚持“师生为本科研创新

优质高效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大力实施“体制推动、环境促动、科研带动、校际联动”的“四轮驱动”质量战略,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办老百姓满意的学校”为办学宗旨,努力建成“理念超前、体制科学、管理领先、质量一流”的品牌名校。 世纪中学在发展伊始,就已经在注册一种成功的姿态。现在全校上下人和业兴,风气方盛。与区内外名校开展广泛的校际交流,利用名校拉动,增添发展后劲。人大附中网校已开通,与湖北省黄冈市教学研究院合作筹备工作进展顺利,“名师育名师”工程已经启动,同时聘请知名专定来校讲学,选派教师赴北京、上海、深圳、大同、呼和等地学习取经。校内建立健全一整套规章制度,推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激励和引导教师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和科学的教学方法来做好教与学的态度管理和绩效掌控,保证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世纪中学的管理跳出单一性行政管理,倡导调查研究、科学论证之风,坚持走规范化、科学化、民主化的路子。为教师成名和学生成才搭建平台。 二、建设一流的办学环境 世纪中学是旗人民政府下大决心投巨资兴建的一所学校,是增强地区教育竞争能力、提升准旗教育地位而实施的一项德政工程。办公楼、教学楼、实验图书楼及宿舍楼、餐饮楼,从教学办公到教学辅助基础设施一步到位;微机室、语音室、多功能报告厅,实验室、电子备课室以及音乐、美术教室设备先进,功能齐

《煤层气地质学》实验指导书

《煤层气地质学》实验指导书 课程建设组 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2006年10月

目录 实验一煤层宏观特征的识别 (1) 实验二压汞实验 (3) 实验三等温吸附实验 (5) 实验四煤层气解吸实验 (9)

实验一煤层宏观特征的识别 一、实验目的 掌握腐殖煤中、低变质程度烟煤的宏观物理特征;掌握腐殖煤硬煤的四种宏观煤岩成分和四种宏观煤岩类型的特征和鉴别方法;掌握腐殖煤硬煤光泽岩石类型的划分标志及鉴别方法;了解硬煤宏观结构、构造特点。 二、实验内容 (一)腐殖煤硬煤宏观煤岩成分 腐殖煤硬煤的四种煤的岩石类型(Lithotype)也可以叫做煤的拼分(ingredints),在国内习惯上称为宏观煤岩成分,是用肉眼可以区分出来的煤岩条带,是组成煤的基本单位,包括镜煤(vitrain)、丝炭(fusain)、亮煤(clarain)和暗煤(durain),Stopes对四种宏观煤岩成分的原始描述如下: 镜煤:粘着、光滑和均一的整体,具光泽,甚至可以是呈玻璃状的物质。 亮煤:在与层理面垂直的断面上,具有一定轮廓的平滑表面,这些表面具有明显的光泽或闪亮可以辨认出是呈原生条带状。 暗煤:坚硬致密,肉眼下表现为颗粒状结构,无真正平滑的断口,总是呈现为暗淡无光泽的凹凸不平的表面。 丝炭:主要呈碎片或楔形物产出,由易破碎成粉末、易剥离且有纤维状的束缕状物组成。 除上述四种成分外,曾有人提出过暗亮煤(duroclarain)和亮暗煤(clarodurain)的术语(如Cady,1942),用以描述介于亮煤和暗煤之间的煤岩类型,前者接近与亮煤,后者接近与暗煤。 划分煤岩成分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1只有条带厚度大于3~5mm时,才能单独构成一个煤岩成分,小于这个厚度则应与相邻的条带归为一个煤岩成分。 2肉眼条件下划分煤岩成分与显微镜下所鉴定的显微煤岩类型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但没有完全必然的联系,一般说来,单元组分的煤岩成分(镜煤和丝炭)可以对应与相应的显微煤岩类型(微镜煤和微惰煤),但复组分的煤岩成分(亮煤和暗煤)却往往由一个以上的不同的显微煤岩类型构成。 (二)腐殖型硬煤光泽岩石类型 在实际工作中,采用Stopes-Heerlen系统中的四种煤岩成分来作宏观描述时,由于Stopes四种煤岩成分的单层往往太薄,通常只有几个毫米厚,那么严格用Stopes术语所做的描述会极为详细,对煤层,特别是厚煤层进行宏观描述时不大可能划分得如此详细。鉴于上述原因,在实际工作中就产生了更大级别的宏观划分方法。苏联煤岩工作者按“平均光泽”划分出光亮型煤、半亮型煤、半暗型煤和暗淡型煤四种类型,叫做“煤的光泽岩石类型”或“宏观煤岩类型”,该宏观描述术语系统在国内至今仍在广泛使用(表1-1)。

准格尔旗旗情

旗情概况 准格尔旗地处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鄂尔多斯高原东端,蒙晋陕三省交界带。全旗总面积7539平方公里,2008年年末全旗总人口291336人。 旗府薛家湾镇北倚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120公里,毗邻钢城包头180公里,东距首都北京650公里,西距鄂尔多斯市130公里.准格尔旗地域辽阔,资源富集。 行政区划 辖一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9个乡镇:薛家湾镇、大路镇、柴达木镇、龙口镇、准格尔召镇、沙圪堵镇、纳日松镇、暖水镇、布尔陶亥苏木。 自然资源 煤炭探明储量544亿吨,远景储量1000亿吨,且地质构造简单、埋藏浅、煤层厚、低瓦斯、易开采,发热量均在6000大卡/千克以上,为优质的动力煤和化工煤;石灰石总储量50亿吨,品位高,氧化钙含量达%;铝矾土总储量1亿吨,矿层稳定,品位呈现铝高硅低的特征;此外,高岭土、硫铁矿、白云岩、石英砂的储量也相当大,特别是煤层气的储量十分可观,属国内罕见的煤化工资源。 水源充沛。黄河年过水量248亿立方米,国家批准黄河用水指标2亿立方米,现有80%尚未利用;年降水总量30亿立方米;年径流总量亿立方米;地下水探明储量28. 5亿立方米,年开采量亿立方米;库坝总库容亿立方米,年供水量5000万立方米;现已建成日供水能力10万立方米,水源工程1处。黄河水、水库水、地下水完全能满足工业发展的需求。 电力资源得天独厚。现已建成并投入运营的坑口火电厂有2座,装机容量86万千瓦;水电站一座,装机108万千瓦;年发电量80亿度;500千伏、220千伏、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均已配套,且供电半径小,电价低廉,高载能电价元/度,属国内最低电价。 交通运输十分便利。境内有大准电气化铁路、准东铁路和在建的呼准铁路以及拟建的淮河铁路,年货运能力接近1亿吨,是出省到京、到秦皇岛、到黄骅港的重要通道;109国道横贯东西,在建的呼和浩特至鄂尔多斯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与建成的呼包、包东高速公路连为一体,全部行程不足3小时。 国土资源面积十分广阔。全旗有宜林宜草面积800万亩,益于牛、羊的养殖;农畜产品属纯天然的绿色食品;盛产海红果等多种果品,年产量1000万公斤。 旅游资源独具特色。有巨石林立、天水一色的黄河峡谷风情;有僧庙相连、堂殿恢弘的鄂尔多斯最大召庙建筑群宝堂寺;有充满神奇色彩的千年古松“中国油松王”;有蒙汉民族水乳交融的民间艺术奇葩“漫瀚调”。 经济发展 准格尔旗具有集众多资源于一身的特有优势,且是距环渤海湾距离最近的资源富集区。从“八五”开始,国家先后投入近200亿元巨资,开发建设了世界一流水平的黑岱沟露天煤矿,年产原煤达到2000万吨;地企合建的典范工程黄河万家寨水利枢纽,装机容量108万千瓦;

准格尔旗简介

准格尔旗简介 准格尔汉意为“左翼”,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鄂尔多斯市东南部,晋、陕、蒙交界处。地理坐标东经110度5分至111度27分,北纬39度16分至40度20分。 全旗辖9个苏木乡镇(布尔陶亥苏木、十二连城乡、暖水乡、薛家湾镇、沙圪堵镇、大路镇、龙口镇、纳日松镇、准格尔召镇),4个街道(友谊街道、蓝天街道、迎泽街道、兴隆街道),一个开发区(准格尔经济开发区),一个工业园区(大路工业园区)。总面积7692平方公里,户籍人口30.8万人(其中流动人口1.9万人),居住着蒙、汉、回、满、藏、壮等14个民族。旗人民政府所在地薛家湾是连接晋、陕、蒙三地重要的交通要冲和物流、人流、信息流中心。 准格尔旗矿产资源富集,发展现代工业基础优越、前景广阔。目前发现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石灰石、硫铁矿、铁矿、铝土矿、油母页岩、石英砂、泥炭、耐火粘土、铝矾土、天然气、石油等十二种。煤炭资源探明储量为544亿吨,占全区7.7%、全市33.6%,远景储量达1000亿吨以上,拥有全国最大的露天煤矿,是全国最大的产煤县,并且正在建设世界一流的绿色、生态、循环园区。为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煤炭回采率,合理节约利用资源,经过3年的资源整合和机械化改造,准格尔旗地方煤矿数量由2005年的207座整合

为124座,单井生产规模平均达到101万吨,煤炭产业升级换代取得阶段性进展。同时,准格尔旗的电力工业也较为发达,现已建成并投运火电厂7座、水电站2座,总装机容量为466.4万千瓦。在2010年第十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科学发展百强评价中,准格尔旗位居全国百强县第47位,西部百强县第1位;成为全国首批10个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调研基地之一、全国十大全面小康示范县之一。现在,准格尔旗正在加快大型电力和煤化工项目建设,促进粉煤灰利用、多晶硅、高档日用陶瓷、煤机制造等项目落地,全力构筑煤炭、电力、煤化工、精细化工等多业并举的新型工业格局。 准格尔旗还盛产糜、黍、谷、荞麦等山地精品小杂粮,也出产远近闻名的山羯肉、黄河鱼。特色注册农产品有“黄河巨合滩鱼”、“十里长香精品小杂粮”,还有以当地野山杏为主要原料生产的“准立牌杏仁露”,具有百年传统民族工艺的手织地毯——“久荣地毯”。 这里交通便捷,运输业发达,投资环境良好。铁路干线有大(大同)准(准格尔)、准(准旗)东(东胜)电气化铁路,呼(呼市)准(准格尔)铁路,年货运能力近亿吨;公路四通八达,109国道横穿旗境,呼大高速公路和已建成的大饭铺至康巴什高速公路,与呼(呼市)包(包头)、包(包头)东(东胜)高速公路连为环形一体。旗府所在地薛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的矿产资源概况及分布重点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的矿产资源概况及分布 鄂尔多斯市已探明矿种30多种,尤以优质煤闻名遐迩,东胜煤田已探明储量727亿吨,与神府煤田联袂,为世界八大煤田之一,被称为“乌金之海”。陶土探明储量4.33亿吨,高岭土65亿吨,石英砂4226万吨,石灰岩、白云岩、建筑粘土等建材资源储量惊人。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的能源矿产资源: 目前,已经发现的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重要矿产资源有12类35种。分别是: 煤炭: 鄂尔多斯市已探明煤炭储量1496亿多吨,约占全国总储量的1/6。如果计算到地下1500米处,总储量约近1万亿吨。在全市87000多平方公里土地上,70%的地表下埋藏着煤。按地域位置,全市可划分为东西南北四大煤田。东部即准格尔煤田,西部即桌子山煤田,南部即东胜煤田,北部即乌兰格尔煤田。鄂尔多斯的煤炭资源不仅储量大,分布面积广,而且煤质品种齐全,有褐煤、长焰煤、不粘结煤、弱粘结煤、气煤、肥煤、焦煤。而且大多埋藏浅,垂直厚度深,易开采。目前,四大煤田,除乌兰格尔煤田外,其余均正在开采之中。 石油、天然气: 这是近年来发现的新型资源。这一资源主要位于鄂尔多斯中西部。在乌兰---格尔一带即杭锦旗北部,地质勘探部门已经发现20多处油气田,鄂托克旗境内现已探明油气储量 11亿立方米,在乌审旗南部也发现了油气田。这两种资源目前还正在进一步勘探之中。 油页岩: 主要分布于鄂尔多斯中部的东胜区、准格尔旗、伊金霍洛旗境内。目前的探明储量为3.7亿多吨。其中工业储量66万吨,储藏厚度一般为3米--5米,含油率1.5%--10.4%。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的化工资源: 天然碱: 主要分布于鄂尔多斯西部的乌审旗、鄂托克旗、杭锦旗境内的湖泊中。全市现有天然碱湖19处,储量7000亿吨,伴生天然碱储量1300万吨,这些天然

资料-地质年代表

地质年代表 一,概念 按时代早晚顺序表示地史时期的相对地质年代和同位素年龄值的表格。计算地质年龄的方法有两种:①根据生物的发展和岩石形成顺序,将地壳历史划分为对应生物发展的一些自然阶段,即相对地质年代。它可以表示地质事件发生的顺序、地质历史的自然分期和地壳发展的阶段;②根据岩层中放射性同位素蜕变产物的含量,测定出地层形成和地质事件发生的年代,即绝对地质年代。据此可以编制出地质年代表。 二,中国地质年代表 ----------------------------------------------------------------------------------------- 代纪世代号起始时间(百万年) 生物开始出现类型 ------------------------------------------------------------------------------------------ 新生代第四纪全新世Qh 0.01人类出现 晚更新世Qp 中更新世Qp2 早更新世Qp1 1.64

新近纪上新世N2 5.00 中新世N1 23.3 近代哺乳类出现 古近纪渐新世E3 37.5 始新世E250 古新世E1 65 鱼类出现 ------------------------------- 中生代白垩纪K 135 被子植物,浮游钙藻出现 侏罗纪J 208 鸟类哺乳类出现 三叠纪T 250 蜥龙鱼龙出现 ------------------------------- 晚古生代二叠纪P 290 兽行型类裸子植物出现 石炭纪 C 362坚孔类种子蕨科达类出现 泥盆纪 D 410 总鳍鱼类节蕨石松真蕨植物出现 早古生代志留纪S 439 裸蕨植物出现 奥陶纪O 510 无颌类出现 寒武纪-- 570 硬壳动物出现 ----------------------------- 新元古代震旦纪Z 680 不具硬壳动物出现 南华纪Nh 800 青白口纪Qb 1000 多细胞动物高级藻类出现 中元古代蓟县纪JX 1400 真核动物出现(绿藻) 长城纪Ch 1800 古元古代滹沱纪Hl 2300 五台纪Wt 2500 ----------------------------- 新太古代Ar3 2800 原核生物出现(菌类及蓝藻) 中太古代Ar2 3200 古太古代Ar1 3600 生命现象开始出现 始太古代Ar0 45oo ---------------------------------------------------------------------------------------------------------------------- 关于地质年代表的阅读 解析:地理教学大纲中的“基本训练要求”指出:“学会阅读地质年代表,记住代、纪的名称和序列。”同学们感到不好记,特别是感到“纪”的名称不好记。 研究地壳历史时,仿用了人类历史研究中划分社会发展阶段的方法,把地史划分为5个代,代以下再分纪、世等;与地质时代单位相应的地层单位称界、系、统等。 地层单位分国际性地层单位、全国性或大区域性地层单位和地方性地层单位。

《准格尔旗志》(1990~2015)篇目

《准格尔旗志》(1991~2013)篇目 (征求意见稿) 题词(名人题词) 照片(体现地方特色的照片) 1、国家、自治区、市历任主要领导视察准格尔旗工作照 2、反映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成就的照片 3、展现人民生活新风尚、新风貌的照片 4、《准格尔旗志》编纂委员会成员照片 5、《准格尔旗志》编辑人员照片 6、《准格尔旗志》评审委员会照片 行政区划图 薛家湾镇准格尔经济开发区、大路新区政区图 准格尔旗旅游图 准格尔旗矿产资源图 有关志书编纂的名单 1、《准格尔旗志》(1990~2013)编纂委员会成员名单 2、《准格尔旗志》(1990~2013)编辑人员名单 3、《准格尔旗志》(1990~2013)提供资料人员名单 4、《准格尔旗志》(1990~2013)提供照片人员名单 5、《准格尔旗志》(1990~2013)评审委员会成员名单

序 凡例 目录(包括汉文、蒙文、英文) 综述 大事记 政区卷 第一章位置沿革区划(史志办提供) 第一节地理位置 域名、区域、四至、邻界、面积、政府驻地第二节历史沿革 建旗政区及归属、历代变化及归属 第三节行政区划 建旗始行政区划、历次变更行政区划、现行政区划 第二章开发区苏木乡镇街道 第一节开发区 准格尔经济开发区(规划区域设施招商产业) 大路煤化工基地(规划区域设施招商产业) 第二节苏木乡镇(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 布尔陶亥苏木十二连城乡暖水乡准格尔召镇 纳日松镇龙口镇大路镇沙圪堵镇薛家湾镇第三节街道(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 蓝天街道兴隆街道友谊街道银泽街道 第四节消失的乡级行政区简介(史志办提供) 榆树湾镇马栅乡(镇)魏家峁乡(镇)哈岱高勒乡 准混兑乡(东孔兑镇)窑沟乡长滩乡海子塔乡

准格尔旗自然概况

准格尔旗自然概况 准格尔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鄂尔多斯市东部,北纬39°16’~40°20’,东经110°05’~111°27’之间。北部和东部被黄河所环抱,隔河与包头市的土默特右旗、呼和浩特市的托克托县、清水河县,山西省的偏关县、河曲县相望。南部与陕西省的府谷县接壤。西部从南到北依次与伊金霍洛旗、东胜区、达拉特旗毗邻,为晋陕蒙三省区交界处。旗境南北长116.5公里,东西宽115.2公里,总面积7535平方公里,2005年底总人口271623人,其中男114490人,占全旗总人口53%;女127133人,占全旗总人口47%。城镇人口74320人,农牧业人口197303人,流动人口48373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6人。 旗人民政府驻薛家湾镇,邮编:010425。代码:150622。区号:0477。拼音:Zhunge'er Qi。 薛家湾镇,西距鄂尔多斯市所在地东胜区135公里,东北距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125公里,南至黄河万家寨水利枢纽工程48.9公里。 【行政区划】全旗共辖6个镇、2个乡、1个苏木,薛家湾镇、大路镇、纳日松镇、龙口镇、准格尔召镇、沙圪堵镇、暖水乡、十二连城乡、布尔陶亥苏木。设185个村民委员会,3个嘎查,1490个村民小组,21个社区居委会。 【历史沿革】“准格尔”一名的含义和来历:“准”系蒙古语口语Juun的转音,意为“左、东”,“格尔”系蒙古语书面语Gar

的谐音,意为“手、手臂”,故“准格尔”本义为“左手”,引申为“左翼”。据1986年出版的《内蒙古自治区地名志》“伊克昭盟分册”上说:“准格尔:系蒙古语,多译为东首、东部、左翼前之意。以地处鄂尔多斯(高原)东部取名。又称,康熙皇帝亲征噶尔丹时,把从新疆带来的部分准格尔部落人安置于此地而得名。”又据2005年出版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上说:“‘准格尔’蒙古语,意为左翼。因清置鄂尔多斯左翼前旗而得名。……。《绥远通志稿》:‘蒙语左翼曰郡格尔,今多译为准格尔。’故鄂尔多斯左翼前旗俗称准格尔旗。” 明朝天顺年间蒙古族驻牧于此。清顺治六年(1649年)设鄂尔多斯左翼前旗,俗称准格尔旗,驻扎勒谷,属伊克昭盟。1950年成立准格尔旗人民政府,因鄂尔多斯左翼前旗俗称准格尔旗,故名,驻沙圪堵,属伊克昭盟。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由沙圪堵镇迁薛家湾镇。地处鄂尔多斯高原东部,有纳林川等十大川,由北、东、南流入黄河。古迹有隋唐胜州(榆林群)古城十二连城遗址,明代的准格尔召等。 2000年,准格尔旗辖7个镇、20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旗总人口271298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薛家湾镇57251 沙圪堵镇20307 马栅镇21920 东孔兑镇11028 魏家峁镇10991 纳林镇10579 神山镇5383 长滩乡6835 海子塔乡7182 巴润哈岱乡3265 哈岱高勒乡14985 窑沟乡10466 大路乡6936 十二连城乡6242 蓿亥图乡13065 布尔陶亥乡7854 德胜西乡4334 暖水乡5758 四道柳乡2447 准格尔召乡4278

内蒙古自治区各市县情况介绍

内蒙古自治区各市县情况 介绍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内蒙古自治区情况介绍 一、基本情况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北部边疆,首府,横跨东北、华北、地区,接邻八个省区,是中国邻省最多的之一,北与和接壤。是中国五个之一。 图一内蒙古全境 内蒙古自治区地处内部,东西直线距离2400公里,南北跨度1700公里,土地国境线长4200公里。 内蒙古全区面积为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2015年统计,全区常住人口为万人,主要分布有、,以及满、回、达斡尔、鄂温克等49个民族,民族众多。辖9个地级市、3盟,共计22个市辖区、11个县级市、17个县、49旗、自治旗。 二、各行政区情况 1、呼和浩特市 呼和浩特辖4市辖区 (、、、)、4县(、、、)、 1旗()。全市常住人口为万 人。 地区名称 面积(平方千 米)人口数量(万 人) 距市中心距离行政区域编码政府所在地 17271- 150100/150101(市辖 区) 新城区700 150102 大街1013 150105

图一呼和浩特市行政图 表一 呼和浩特市行政区划分表 2、包头市 包头市辖5个市辖区、1个县、2个旗及一个国家级稀土。 即、、、、、、、(拟由、合并而成)和(包括)。常驻人口万人。 图二包头市行政图 地区名称 面积(平方千米) 人口数量(万 人) 距市中心距离 行政区划代码 政府所在地 包头市 27,768 - 150200/150201 钢铁大街29号 301 3 150203 阿尔丁大街 280 150204 建设路 470 150202 巴彦塔拉东大街 734 13 150207 建设路 761 150205 巴达噶尔大街 175 150103 新华西街 213 150104 昭君路 4885 150125 1313 150122 2859 150124 3401 150123 2712 150121

煤层气地质学期末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煤层气:在成煤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以吸附在煤基质颗粒表面为主、部分游离于煤孔隙中或溶解于煤层水中的、以甲烷为主的混合气体。 2生物成因气:是指在微生物作用下,有机质发生降解生成的煤层气,可分为原生生物成因气和次生生物成因气。 3解吸气:在正常大气压和储层温度下,将煤样放入样品罐后,解吸释放出的气体。 4残余气:煤样经充分解吸后仍残留在微孔隙中的气体。 5煤层气藏:受相似地质因素控制,以吸附煤层气状态为主,有一定煤层气资源规模,具有相对独立流体系统的煤岩体。 6煤层气地质储量:在原始状态下,赋存于已发现的、具有明确计算边界的煤层气藏中的煤层气总量。 7煤层气资源:以地下煤层为储集层且具有经济意义的煤层气富集体。 8煤层气资源量:根据一定的地质和工程依据估算的赋存于煤层中,当前可开采或未来可能开采的,具有现实经济意义和潜在经济意义的煤层气数量。 9煤层气资源勘查:在充分分析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利用地震、遥感、钻井以及生产试验等手段,调查地下煤层气资源赋存条件和赋存数量的评价研究和工程实施过程。 10割理:煤中天然存在的裂隙,一般呈相互垂直的两组出现,与煤层层面垂直或高角度相交。 11储层渗透性:在一定压力差下,储层允许流体通过其连通孔隙的性质。 12有效(相)渗透率:当储层中有多相流体共存时,储层对其中每一单相流体的渗透率。 13基质孔隙:煤的基质块体单元中未被固态物质充填的空间,由孔隙和通道组成。 14比表面积:指单位质量煤所具有的总面积。 15含气面积:单井煤层气产量达到产量下限值的煤层分布面积。 16兰式压力:吸附量达到最大吸附能力的50%时所对应的压力。 17井底压力:煤层气井井底流体流动压力。

地质年代的划分

一、古生代 初期:水生无脊椎动物比较繁盛尤其是三叶虫。所以又称寒武纪为三叶虫纪,藻类较繁盛. 中期:鱼类为最盛。距今3亿年前,水生脊推动物开始登陆,出现了原始的两栖类,有了蕨类晚期:是两栖类的极盛时期,同时又出现了爬行类。出现了裸子植物并有了迅速的发展 寒武纪 奥陶纪 志留纪 泥盆纪 石炭纪 二叠纪 1、寒武纪 自然环境(5.4亿-5亿年前) 地壳静止,浅海广布,气候温暖 生物 海洋无脊椎动物盛行,出现两侧对称的躯体。古杯类,软体动物(双神经纲、腹足纲和头足类)、环节动物(多毛类)、节肢动物(三叶虫等)、腕足类、腹足类和棘皮动物、无脊椎动物大多数门都已经出现。半索动物(笔石),海洋中海藻繁盛,陆地上地衣繁盛。脊索动物出现。 2、奥陶纪 自然条件(5-4.35亿年前) 浅海广布,气候温暖 生物 笔石类、珊瑚兴起 软体动物(头足类、菊石类、鹦鹉螺) 所有现生的棘皮动物的主要纲 无颌类脊椎动物出现(淡水无颚鱼) 陆生孢子植物出现 大量海洋动物灭绝。 3、志留纪 自然条件(4.35-4.1亿年前) 末期造山运动,局部干燥,海面缩小,陆地增多 生物 笔石类、珊瑚类进一步繁盛 无颌鱼类辐射; 裸蕨、陆生维管植物出现; 最早的陆生动物出现,海蝎(板足鲎)大量出现;最早的昆虫类和蛛形类; 有颌鱼类出现(盾皮鱼类,棘鱼类); 三叶虫衰退。 4、泥盆纪

自然条件(4.1-3.55亿年前) 海陆变迁,出现广大陆地,气候干热 生物 菊石出现;原始裸子植物出现; 最早的森林出现;主要的维管植物辐射; 蕨类繁盛、鱼类繁盛; 两栖类兴起; 昆虫开始具备飞行能力。 较多的三叶虫等海洋类动物灭绝。 5、石炭纪 自然条件(3.55-2.95亿年前) 造山运动,气候温暖湿润 生物 森林繁茂;石松类、科达类、种子蕨和真蕨大量出现; 最早的现代土壤出现; 裸子植物兴起; 蚯蚓、马陆、长脚蜘蛛、蜻蜓、直翅类、蜚蠊; 爬行类兴起、两栖类繁盛,昆虫适应辐射; 最早食花粉的昆虫出现。大量的鲨鱼。 三叶虫大部分绝灭; 6、二叠纪 自然条件(2.95-2.5亿年前) 造山运动频繁,气候干热 生物 蕨类衰退,苏铁植物出现,裸子植物繁茂; 爬行类适应辐射(杯龙目、盘龙目和兽孔目),菊石类又一次辐射。 植物-授花粉者的协同进化开始。 三叶虫、海蝎等全部灭绝,海洋无脊椎动物83%的属灭绝,75%陆地脊椎动物灭绝,是地球上最大的一次生物灭绝事件。 二、中生代是爬行动物,特别是恐龙类的全盛时期 中生代的裸子植物也占优势,并开始出现被子植物 三叠纪 侏罗纪 白垩纪 1、三叠纪 自然条件(2.5-2亿年前) 早期气候干燥,中后期气候温和,晚期湿热,地壳平静 生物 裸子植物成林(本内苏铁、苏铁、银杏、松柏等); 蜻蜓和直翅目的辐射;菊石第三次辐射。

地质年代

表1-8地质年代简表 ——据王鸿赖、李光岑《中国地层时代农》(1990)简化 者是相辅相成的,却不能彼此代替,因为地质年代的研究,不是简单的时间计算,而更重要的是地球历史的自然分期,力求表明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和阶段,同位素地质年龄有助于使这一工作达到日益完善的地步。我们把表示地史时期的相对地质年代和相应同位素年代值的表,称为地质年表,或称地质年代表、地质时代表。1913年英国地质学家A.霍姆斯提出第一个定量的(即带有同位素年龄数据的)地质年表,以后又陆续出现不同时间、不同国家、不同学者提出的地质年表。目前比较通用的地质年表见表1-8。

此地质年表为一简表,按照生物演化阶段及地层形成的时代顺序,表中列出宙、代和纪,即地质时代从古至今共划分为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和显生宙。其中元古宙又划分为古元古代、中元古代和新元古代;显生宙划分为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其中新元古代的晚期,划分出一个震旦纪,目前只适用于中国;古生代划分为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中生代划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新生代划分为第三纪和第四纪。纪以下还可以再划分为世,除去震旦纪、二叠纪、白垩纪等是二分外,其余均按三分法,如寒武纪分为早寒武世、中寒武世、晚寒武世,奥陶纪分为早奥陶世、中奥陶世、晚奥陶世,…;但石炭纪原来也是按三分法分为早、中、晚石炭世,近来顷向于按二分法分为早、晚石炭世;至于第三纪和第四纪所划分的世则另有专称,如古新世、始新世…更新世、全新世等,所有关于世的划分,此表一概从略。所有与地质时代单位(宙、代、纪、世)相对应的地层单位(宇、界、系、统),如太古宙形成的地层称太古宇,古生代形成的地层称为太古界,寒武纪形成的地层称为寒武系,早、中、晚寒武世形成的地层分别称为下、中、上寒武统…,凡此本表也都从略。各个地质时代单位都标有英文字母代号,宙(宇)的符号采用两个大写字母,如太古宙(宇)的代号为AR;代(界)的代号也是两个字母,但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如古生代(界)的代号为Pt;纪(系)的代号都是采用一个大写字母,如奥陶纪为O,志留纪为S,等等,这些代号都是各自英文名称的缩写。地质年表的各有关地质时代都列出“距今年龄值”,表的右侧列出与地质时代相应的生物演化阶段。关于地质历史演化的具体情况,将在本书的最后一部分予以介绍。 标题: 地质学基础:第十三章晚古生代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ue Jul 17 18:03:50 2007), 站内 第十三章晚古生代 晚古生代距今4.09—2.5亿年,晚古生代形成的地层称上古生界,地层年代符号是Pz2。它划分为三个纪,即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泥盆纪距今4.09—3.62亿年,这个时期形成的地层称泥盆系(D),该名来源于英国南部的德文郡(Devon),1839年A.塞奇威克和R.I.莫企逊命名,De-von日译泥盆,我国沿用。石炭纪距今3.62—2.90亿年,这个时期形成的地层称石炭系(C),石炭纪是因其地层中含煤而得名,1822年首见于W.D.科尼比尔《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地质报告》。石炭系二分性明显,下部以海相灰岩为主,上部以海陆交互相和陆相含煤沉积为主。因此,西欧把石炭系分为两个系,下部称狄南系,上部称西里西亚系。北美也是这样,1891年H.S.威廉斯把石炭系划分为下部的密西西比系和上部的宾夕法尼亚系。前苏联、中国和日本,均采用三分法,即石炭纪分为早、中、晚三个世,相应地层划分为下、中、上三个统。1979年中国全国地层会议以来,有些地质学者主张中国的石炭系也

准格尔旗武美成骨干坝除险加固施组

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工程情况简介 一、工程概况 1、项目名称:2017年准格尔旗淤地坝除险加固工程施工一标段。 2、建设地点: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纳日松镇柳塔村。 3、建设规模:武美成骨干坝除险加固工程:增设溢洪道,修复放水工程。 4、资金来源:中央财政与旗县财政相结合。 5、计划工期:计划开工日期:2017年09月20日,计划竣工日期:2017年11月18日,总工期共计60日历天。 6、质量要求:符合国家验收标准。 二、编制依据 1、2017年准格尔旗淤地坝除险加固工程施工一标段招标文件。 2、2017年准格尔旗淤地坝除险加固工程施工一标段工程量清单。 3、通过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踏勘、调查、咨询所采集到的资料以及施工现场的自然条件和周围环境。 4、国家、行业所颁布的有关施工规范规程。 5、本企业人员素质构成、技术装备、整体管理水平以及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 第二章、施工准备及施工组织管理体系 一、施工准备 充分做好施工准备,是保证按期完成工程任务的先决条件,也是迅速形成施工能力并掀起施工高潮的关键。若我公司中标,我们将以最快的速度将施工队伍及机械设备调住现场,编制出详细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质量计划书和作业指导书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同时做好以下工作: 1、贯通复测 接到业主的开工令后,我们的先遣人员和测量队将到达工地,并与业主及设计单位取得联系,进行现场交桩工作。交接工作结束后,按技术规范要求的精度完成桩位复测及加密。抓紧进行分区段全断面复测,测量成果书报监理工程师核查审批。 2、地界放样 贯通测量符合要求后,即展开用地界限的测量,定出征地界桩,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该项工作,为顺利开工创造条件。 3、修建临时工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