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柴胡汤临床运用-曾荣修

合集下载

[精品]小柴胡汤的临床应用

[精品]小柴胡汤的临床应用

----------------陈慎吾先生应用柴胡剂的体会(节选)--------------------【转帖】《伤寒论》中柴胡剂的运用和发挥《伤寒论》所说之少阳病,或是今天所说的病毒性流感、肺炎、腮腺炎等等,只要见到少阳病的主证、主脉,皆可使用小柴胡汤。

如果是高热不退可加生石膏、金银花、板兰根等清热解毒之品。

有的仅有发热一证,脾胃不虚者也可用小柴胡汤解郁除热。

小柴胡汤不仅用于治疗外感热病,也是小儿病常用之方。

因幼儿为稚阳之体,脾胃之气又尚未充实,故多见小柴胡汤证,小柴胡汤又是驱邪而不伤正的最好方剂。

小儿肺炎用此方加石膏、杏仁、桔皮;若大便不通可加枳实、瓜蒌以通腑气。

百日咳加竹茹、茯苓、青陈皮、桔梗;消化不良可加枳实或枳壳。

小儿发热时易使阴血不和,常加一味芍药以和之。

小柴胡汤治疗各科杂病其有效病例数不胜数,现仅举数例说明。

治疗内科杂病如肺部疾患的咳喘,即今之肺结核,以本方加桔梗、丹皮、当归、芍药等,咳血者可加茅根,或加清热凉血育阴之阿胶;心痛者(狭心症)以本方家栀子、香豉清热解郁;有胸水者,本方与大陷胸汤或小陷胸汤合方治疗气郁水热互结之证。

在治疗肝、胆、胰方面用本方更有奇效。

如急性肝炎兼有黄疸的,多见口渴,小便不利,黄疸,腹胀满等,用本方与茵陈蒿汤或五苓散合方。

若是无黄疸的肝炎,就用小柴胡汤随证加减。

血虚型慢性肝炎,证见口苦、胸满、食少、呕吐、心烦,肋下痞鞭,腹痛满痛拒按时用本方合桂枝茯苓丸治疗。

肝硬变腹水去后多用小柴胡汤善后处理,这种治法疗效还是满意的,治愈率多在80%以上。

阿米巴性肝脓疡用本方加鸦胆子有很好的疗效。

五官科病,如少阳耳聋可单用小柴胡汤一方,若兼有水气上冲者可与苓桂术甘汤合方。

妇科病用本方可治热入血室。

若是由于肝胆情志不遂引起的气血不和,血虚或血瘀的,亦多用本方随证加减,例如后世逍遥散方即是其中一例。

-----------------谈小柴胡汤的临床运用------陈瑞春---------------------《伤寒论》中的小柴胡汤,是一首常用方,在全论113方中使用率最高,运用范围最广,疗效确实很好。

经方十首030、小柴胡汤

经方十首030、小柴胡汤

经方十首030、小柴胡汤[组成用法]柴胡10~20g、黄芩6~10g、半夏6~15g、人参5~10g、甘草5~10g、生姜10~15g、大枣5~10枚。

水煎,分三次服用。

[方证]1.胸胁苦满或上腹部疼痛,或胆囊部明显压痛。

2.发热或低热持续,呈寒热往来样。

3.心烦喜呕,或呕吐,口苦,默默不欲饮食。

4.脉弦,或弦细,或弦滑,或沉弦。

5.苔黄或黄白相兼,或淡黄,或黄腻。

[现代应用]1. 以胸胁苦满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如急慢性肝炎、慢性胆囊炎等肝胆疾病,慢性胃炎、胃溃疡等胃病,均可表现为胸胁部的胀满不适。

肺炎、胸膜炎等呼吸系统疾病也可以有此表现,只不过范围上有所不同。

2.发热性疾病。

主要为病毒、细菌等造成的感染性发热、如感冒、急慢性扁桃体炎、结膜炎、疟疾、伤寒、妇女经期发热等。

这些疾病中,有表现为寒热往来的,有表现为持续高热的,也有表现为不规则低热的,不必局限于条文。

近来有人将本方用于艾滋病的治疗。

3.根据“休作有时”的方证特点,对于支气管哮喘、癫痫、心绞痛、变应性鼻炎、经前紧张综合征等反复发作性疾病可以选用本方。

一些定时发作性疾病也可使用本方,如夜半咳嗽、子时哮喘、子时发热、子午时牙痛、子午卯酉时胃痛、午时瘫痪等。

4.其他分布于“少阳带”的疾病,如偏头痛、肋间神经痛、旋耳疮(耳廓湿疹)、腮腺炎、鼓膜炎(暴聋)、化脓性中耳炎、甲状腺炎、乳腺炎、腋汗以及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处的淋巴结炎等也多有出现本方证的机会。

5.以“默默不欲饮食”为代表的情绪低落或欲望低下性疾病,也有用到本方的时候。

如神经性食欲缺乏症、心因性阳痿、肠伤寒出现的表情淡漠以及默默不欲入寐的失眠症等。

[经验参考]小柴胡汤又称为“三禁汤”,反观之,即除了适合“汗”、“吐”、“下’’之外疾病都有应用的机会。

本方应用范围极为广泛,恰如日本汉方家丹波元坚所说“伤寒诸方,惟小柴胡汤为用最多,而诸病屡称述之”。

历代医家们对本方的应用经验也都异彩纷呈。

有以胁痛为主证的,如许叔微治董齐贤病伤寒数日.两胁挟脐痛不呵忍,或作介豚治之。

小柴胡汤之临床运用

小柴胡汤之临床运用

小柴胡汤之临床运用
庞厚河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
【年(卷),期】2003(019)015
【摘要】@@ 小柴胡汤,是少阳病和解剂之总方,正如柯韵伯所说:"少阳之机枢剂,和解表里之总方."该方以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炙)甘草、生姜、大枣7味药组成,在《伤寒论》中以柴胡命名的有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柴胡加芒硝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桂枝汤、柴胡桂枝干姜汤共6方.了解柴胡汤诸方加减,必须先从小柴胡汤开始,才有纲举目张的作用.小柴胡汤是治疗少阳病之主方,方中柴胡、黄芩清解少阳经腑邪热,又疏肝利胆,促进疏泄以增强新陈代谢;半夏、生姜和胃止呕,能升能降,助柴胡透达以散邪气而解表;人参、(炙)甘草、大枣温补脾气,扶正去邪,以拒邪气内传太阴.此方虽治肝胆,又顾脾胃,清解表邪,又培养正气;不通过汗、吐、下等方法,以达祛表邪之目的,故日和解之法.
【总页数】2页(P39-40)
【作者】庞厚河
【作者单位】635041,四川省达州市达县渡市中心卫生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
【相关文献】
1.小柴胡汤的病因病机及临床运用 [J], 宋清武;李慧臻
2.小柴胡汤脉证探讨及临床运用 [J], 李树雯;李良红
3."小柴胡汤方证"思辨及临床运用 [J], 梁彬强;张振忠
4.从《伤寒论》谈小柴胡汤的临床运用 [J], 安兴;翁祥文;彭波
5.小柴胡汤及其类方治疗脾胃相关疾病的临床运用研究 [J], 杨军宣;舒承倩;唐欣;曾志华;周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柴胡汤合平胃散的作用功效、主治病症、临床应用

小柴胡汤合平胃散的作用功效、主治病症、临床应用

小柴胡汤合平胃散的作用功效、主治病症、临床应用发表时间:2018-09-29 22:46:01养生之家导读:【处方来源】小柴胡汤出自《伤寒论》,平胃散出自宋陈师文等编纂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之三。

二方相合名柴平汤,首见于《景岳全书》【药物组成】柴胡12g黄芩10g人参6g半夏(洗)10g炙甘草6g 生姜片10g大枣5枚苍术12g厚朴12g陈皮6g。

【组方依据】脾主运化,喜燥恶湿,若湿浊中阻,胃不和,不思饮食肮腹胀满,呕吐恶心,噫气吞酸,或口中无味,怠惰嗜卧,身体沉重,关节疼痛,大便溏薄,舌苔白腻而厚,则以平胃散燥湿运脾,行气和胃。

而邪郁少阳,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口苦咽千目眩,则以小柴胡汤和解少阳,疏利肝胆。

二方相合,共奏湿邪中阻,脾胃失和,肝胆失于疏泄而致诸证。

【方药分析】方中柴胡为少阳专药,清轻升散和解少阳之邪;半夏、苍术和胃降逆、燥湿醒脾,助柴胡以祛邪;黄芩苦寒,善清少阳相火,合柴胡散一清,共解少阳之邪;厚朴、陈皮行气燥湿运脾,以消胀除满,理气化滞;人参、甘草生姜、大枣益胃和中生津和营,既扶正以助祛邪,又实里以防邪入。

诸药相合,则湿浊得化,阳之邪得解,气机调畅,脾胃复健,胃气和降,则诸症可除。

【用方指征】临床应用于湿阻脾胃,邪郁少阳之证。

主要表现为往来寒热,寒多热少,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嗳气吞酸,肢体沉重,或口啖无味,一身尽痛,舌苔白腻而厚,脉弦缓。

【临床应用】1.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的病机多为湿热邪毒内侵、脾胃受困肝胆失于疏泄,急性期患者多表现为肝热脾湿,即湿邪困脾,肝郁生热,湿热内蕴,复致肝胆不疏,脾胃纳运失常。

慢性期主要为肝郁脾虚,即肝木郁滞,脾虚乏运,不能化湿,湿郁化热,则又往往导致病情活动。

因此,病毒性肝炎的病困以湿热为多,病位主要在肝胆脾胃。

因柴平汤具有燥湿运脾、和胃止呕、疏肝利胆、清解郁热之功,故可用于各型肝炎而有肝郁湿热者。

2.阵发性心动过速(室上性)起源于希氏束分支以上部位的心动过速统称为室上性心动过速。

小柴胡汤在儿科的临床运用

小柴胡汤在儿科的临床运用

小柴胡汤在儿科的临床运用【关键词】小柴胡汤摘要:根据《伤寒论》中对小柴胡汤病因病机的论述,在临床上治疗因少阳枢机不利,肝气郁结引起的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肾病综合征、胎黄、癫痫、眩晕等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并附案例以资印证。

关键词:小柴胡汤;异病同治;小儿小柴胡汤是《伤寒论》中治疗少阳病的代表方剂,具有和解少阳、疏利肝胆、通达表里的作用,被前人喻为“少阳之枢机,和解表里之总方”。

笔者在小柴胡汤基础上加减,异病同治,效果较好,举例如下:1 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李某,女,3岁,2001年5月12日就诊。

患儿自出生后8个月开始,每年感冒咳嗽11~13次,最初发病时用抗生素和止咳化痰药可以缓解,近1年来感冒咳嗽反复发作,用上药无效。

查:形体消瘦、精神委靡、时有咳嗽,舌质淡、苔薄白,指纹青紫,达于风关。

予小柴胡汤加减:柴胡 6 g、党参6 g、黄芩3 g、半夏6 g、炙甘草3 g、大枣5 g、五味子3 g、炒白芍6 g、生姜3 g。

每日1剂,水煎2次,取汁90~150 mL,分3次口服。

15日为1个疗程,1月1个疗程,连用3个月,患儿病情痊愈。

按: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大部分属于中医“虚人外感”范畴。

本病多系卫气虚,卫外不固,易为外邪所侵。

营血不足则津失内守,阴液外泄故常自汗,久则真气内耗,正不御邪,反复外感。

郁火内伏,外蒸肌肤,腠理开泄,卫外失固,也可致外邪反复入侵。

邪气从外而入,与正气相搏,必致少阳枢机不利。

处方中柴胡苦、微寒,轻扬升散使邪热外达,祛邪而不伤正;黄芩苦寒以泻火,能清里热;党参、大枣、炙甘草益气和中,扶正以祛邪;半夏、生姜用以和胃,胃和则纳佳;五味子、炒白芍益气敛阴。

2 慢性支气管炎孙某,女,8岁,2002年3月6日就诊。

咳嗽2年,反复发作,加重半月,用抗生素和止咳化痰药,效果不显。

查:形体偏瘦、精神欠佳、咳嗽阵作、痰淡黄质稠、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弦。

处方:柴胡6 g、黄芩6 g、法半夏6 g、百部12 g、僵蚕10 g、红花5 g、沙参10 g、甘草3 g、防风6 g、射干6 g。

小柴胡汤及其临床应用

小柴胡汤及其临床应用

辅以小量芬太尼 10 - 20 g/kg
• 心功能不全 麻醉性镇痛药为主
芬太尼
40 - 50 g/kg
辅助吸入小量异氟醚、七氟醚
手术刺激强烈时
Lei Chen
心脏瓣膜置换术的麻醉 - MS
3. 麻醉用药
3) 肌松药的选择 • 万可松(vecuronium)或阿端
诱导剂量 0.1 - 0.2 mg/kg 维持剂量 0.05 - 0.1 mg/kg
• 凝血功能异常 左房血栓患者多见
• 凝血功能下降 右心衰致肝瘀血
Lei Chen
心脏瓣膜置换术的麻醉 - MS
7. 高心输出量状态
• 包括 甲状腺毒症 妊娠 贫血 发热
• 可致严重的充血性心力衰竭 氧需增加 左房和肺动脉的压力突然增高
Lei Chen
心脏瓣膜置换术的麻醉 - MS
8. 术前用药情况
• 肺循环回流受阻
LAP
18 mmHg
LAP 25 - 30 mmHg
肺瘀血 肺水肿
• 肺循环高压 肺静脉高压
被动性肺动脉压升高
肺小动脉痉挛、内膜增生和肌层肥厚
慢性肺动脉高压
右室肥厚扩大
心脏瓣膜置换术的麻醉 - MS
Lei Chen
4. 左房容量负荷增加和左房压力增加
• 右心功能不全,体循环瘀血 右室扩大 室间隔左突 限制已经减小的左室大小 进一步减少左室射血 三尖瓣返流 右房扩大 右房压升高
心脏瓣膜置换术的麻醉 - 概述
Lei Chen
心脏瓣膜置换术麻醉管理的原则
A. 在围术期避免加重已经异常的容量和 /或压力负荷
B. 利用和保护机体的各种代偿机制,尽 量维持有效的前向心输出量
C. 尽可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小柴胡汤合小陷胸汤临证思路2

小柴胡汤合小陷胸汤临证思路2

小柴胡汤合小陷胸汤临证思路2 《小柴胡汤合小陷胸汤在不同病症中的临证思路分享》。 今天咱们来聊聊小柴胡汤合小陷胸汤的临证思路。这两个方剂啊,在中医临床里可是有着重要的作用呢,把它们合起来用,有时候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咱就具体讲讲在不同病症中,怎么运用这个组合。

一、感冒后咳嗽伴有痰热证的临证思路。 比如说,有的人感冒好了之后,总是咳嗽,而且咳出的痰又黄又稠,感觉嗓子里老是黏糊糊的不舒服。这时候呢,小柴胡汤合小陷胸汤就可能派上用场啦。

小柴胡汤呢,它主要是和解少阳的。就好比身体里的正气和邪气正在少阳这个地方“打仗”,小柴胡汤可以帮忙调节一下,让正气更有力气去打败邪气。像感冒后,身体的阴阳平衡有点乱了,小柴胡汤就能起到调整的作用。比如柴胡可以疏散邪气,让身体的气机顺畅起来;黄芩能清热,把体内的热邪清一清。

小陷胸汤呢,是专门对付痰热的。黄连清热燥湿,半夏化痰降逆,瓜蒌清热化痰、宽胸散结。当有痰热的时候,这三味药就像一个小团队,把痰热给清除掉。

举个例子啊,有个小李,感冒后咳嗽了好长时间,吃了很多止咳药都不管用。他的痰特别多,而且很黄,胸口还闷闷的。医生就用了小柴胡汤合小陷胸汤。柴胡、黄芩调节他身体的状态,黄连、半夏、瓜蒌把他体内的痰热给清掉了。吃了几副药之后,咳嗽就慢慢减轻了,痰也少了,胸口也不闷了。

原因呢,就是小柴胡汤调整了他整体的身体状态,让身体的抵抗力恢复了一些,而小陷胸汤针对痰热这个具体的问题进行了清理,双管齐下,病就好得快啦。

二、胆囊炎伴有胃脘部不适的临证思路。 再比如说,有的人得了胆囊炎,除了右上腹疼痛之外,还老是觉得胃脘部胀胀的,不舒服,有时候还会有口苦、恶心的感觉。这时候啊,小柴胡汤合小陷胸汤也能发挥作用。 胆囊炎呢,很多时候是因为肝胆的疏泄功能不太好,小柴胡汤里的柴胡、黄芩可以疏肝利胆,让肝胆的功能恢复正常。半夏、生姜能和胃降逆,缓解恶心的症状。

而小陷胸汤呢,对于胃脘部的胀满不适,因为有痰热阻滞的情况,能起到清热化痰、宽胸散结的作用。瓜蒌可以宽胸,让胸部和胃脘部觉得舒畅一些;黄连清热,半夏化痰,把阻滞在那里的痰热给清除掉。

万能的小柴胡汤

万能的小柴胡汤

万能的小柴胡汤小柴胡汤有疏肝作用,也有缓下的作用,他既是解热剂,又可以健胃安中(因有人参),柴胡要大量用,柴胡有疏泄作用,也能通大便,《本经》上说“推陈致新”,所以胸胁满,大便不通,与小柴胡汤,这是“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

临床上治疗感冒日久不了了,就是不爱吃东西,发热,这就是表和里,既有半表半里证,又有柴胡证,遇到这种病,脑袋出汗,恶寒很轻,微恶寒,手足冷,易看成是阳虚,但底下又有大便硬,故要全面看问题,可与小柴胡汤。

亦可加大黄,或少量调胃承气汤,“得屎而解”。

.陈亦人总结出小柴胡汤可以广泛应用于以下疾病:1.能治胃肠升降机能紊乱,呕吐,二便失调等证。

2.能治肝胆疏泄不利,胁部、腹部胀痛。

3.能治小便短少,对慢性肾炎,腹水、少尿,肾功能严重破坏,因伴有柴胡证,投小柴胡汤加味,收到显著效果。

4.能治心悸,对阵发性心律失常有效。

5.能治长期低热及其他发热待查,特别是寒热间歇发作有效。

6.能治胆经郁热之鼻渊与风火上扰之耳聋以及木火犯肺之咳嗽。

据史载宋、元祐二年(1087年)时行咳嗽,无论长幼,服此皆愈。

7.能治热入血室及其他血分瘀热证,可加生地、丹皮、地骨皮之类。

“老妈有眩晕、偏头疼的毛病十几年了,以前不知道小柴胡颗粒能治,现在我用一盒小柴胡就能让她清醒”“我家孩子有一次高烧、嗜睡、不吃不喝,我问了守正医生,她们让我给孩子喂小柴胡颗粒。

喝了三天的小柴胡,孩子终于醒了,而且一觉醒来就是活蹦乱跳的,病都好了!”“长麦粒肿不用害怕,耳尖放血同时喝小柴胡颗粒就行,百试百灵!”“口腔溃疡吃小柴胡颗粒,特好用!不会反反复复的发作”“我在哺乳期的时候,高烧39度,伴有头疼,4包小柴胡喝下去,一个晚上就退烧!”“我老公有慢性咽炎,还经常抽烟,以前就吃嗓子消炎药,后来我让他改喝小柴胡颗粒,4袋就起效”“我姑娘10岁,有急性淋巴结炎,在咨询了守正医生后,我开始给孩子喝小柴胡颗粒。

一次4袋,一天2次,喝了两天左右,我姑娘的症状减轻了很多”以上对小柴胡颗粒的评价还有很多,都是这些年我们的医友们亲身体验过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柴胡汤临床运用-曾荣修
小柴胡汤出于《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全篇及《金匮》呕吐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小柴胡汤是为和解少阳而设之主方。

少阳者,胆故口苦,咽干目眩也,口苦者,热蒸胆气上溢也,咽干者,热耗其津液也,目眩者热上蒸神经失调,头目不能持恒衡,此中风、伤寒邪传少阳之总纲,论中言少阳病。

原文:伤寒五六日,中,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或小便不利或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因少阳脉循胸络于耳,邪至其经,故胸胁痛耳聋,少阳属半表半里,邪正相争,故寒热往来,胆热犯胃故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食,邪传少阳,汗、吐、下三法俱为所禁之法,故立小柴胡汤和解之。

方药:柴胡25克,法夏10克,黄芩10克,人参10克,甘草10克,生姜10克,大枣10克。

方义:方中柴胡苦平,气质轻清,能疏解少阳郁滞,黄芩苦寒,清在里的郁热,柴胡和黄芩合用能透达郁和解表里,生姜、半夏和胃降逆止呕,人参大枣甘草益气调中,本方有疏利三焦,调和脾胃,宣通内外,畅达气机的作用,气机畅达,则邪从汗解,所谓“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

临床中凡属以少阳病为主或有其它兼症,俱以此方加减治之。

医案一(咳嗽):
钟某,女,38岁。

咳嗽二月多,现寒热往来,欲呕,咳嗽痰不爽,喉脓,怀孕二月,脉弦细,苔白。

证属:少阳证兼咳嗽。

治宜:和解少阳兼治咳嗽。

方药:小柴胡汤去参、枣,生姜改炮姜6克,加五味子6克,瓜蒌15克,二付。

小柴胡方中人参、大枣不宜于咳嗽去之(因滋补故不宜咳嗽),加炮姜五味子,因炮姜温肺,五味子收敛肺气,一温散一收敛,故咳嗽自止。

五天后,再来诊治,欲呕及寒热往来、喉脓均愈,咳减无痰。

开出原方二付。

四天后,三次来诊,现夜间干咳,白天很少咳、痰稠,胁胀好转。

开出原方二付。

医案二(咳嗽):
曾某,女,58岁。

患支气管炎,咳嗽,痰中夹血,胸胁胀满,耳闲,太阳穴痛,脉弦细,苔白。

方药:小柴胡去参、枣,生姜改炮姜10克,五味子6克,厚朴10克,云苓10克,二付。

方中去参、枣,改炮姜,加五味子与上方之意同。

炮姜有止血作用,故炮姜10克,胸胁胀及耳闲是少阳气机被塞,加厚朴、云苓则
加强行气利水止咳作用。

三天后,二诊,痰中血止,诸症愈,仍咳、恶心,吐白沫痰,目前少阳症已经痊愈,余下咳嗽应属痰饮症之例,改用苓桂术甘汤加味。

茯苓15克,桂枝10克,白术10克,甘草6克,炮姜10克,五味子6克,杏仁10克,厚朴10克,法夏15克。

二付。

医案三(中耳炎)
杨某,男,34岁。

头痛、耳痛、耳鸣,流脓水,鼻阻有稠涕、牙痛。

脉弦细,苔白。

证属:少阳风邪兼阳明证。

治宜:和解少阳兼清阳明经热。

方药:小柴胡全方加白芷10克,升麻6克,瓜蒌12克,龙胆草10克,木通10克,泽泻10克。

二付。

二日后复诊,牙痛愈,头痛减,耳流脓水减。

原方二付。

前后共服10付,痊愈。

此案有少阳、阳明之病,又加之少阳表里证,少阳表证是寒热往来,口苦咽干目眩胸胁痞满,里证是口苦咽干目眩,但耳鸣及流脓水是胆经更兼湿热,故治疗上既要和解少阳,又要清热化湿,及兼治阳明的表里证,因病情比较复杂,要根据六经辨证,以理用药没有不愈之理。

医案四(睾丸炎)
李某,男,30岁。

睾丸、龟头、阴茎整个生殖器红肿而痛,流黄
水,西药无效来诊。

脉弦偏大,苔白。

证属:少阳湿热。

治宜:和解少阳,兼清利湿热。

方药:小柴胡原方加苍术10克,黄柏6克,龙胆草10克,木通10克,泽泻10克,车前草10克。

二付。

五天后复诊,病情全面好转多半,再次开原方二付。

小柴胡治少阳病的主方,少阳证络是循人体的两侧,而且肝经绕阴器,少阳胆经与肝经互为表里,故人体的阴器就包括在少阳经病的范围之内,故仍以小柴胡汤为主加清利湿热之药治之,效如反掌。

医案五(腮腺炎)
蒋某,男,6岁。

患腮腺炎数日,西药不效。

双耳后至颌大疼痛。

脉弦细,苔白。

证属:少阳经化热蕴毒。

治宜:和解少阳兼清热解毒。

方药:小柴胡汤加青黛30克,升麻6克,瓜蒌12克。

二付。

三日后痊愈。

此方因少阳经络,循行耳前耳后,故小柴胡汤是少阳病的主方,再因病毒侵袭,加以升麻、青黛、瓜蒌均可以解毒。

医案五(停经腰痛)
陈某,女,35岁。

无故腰痛10余日,停经三月余。

脉弦细,太
白。

证属:少阳枢转不利。

治宜:和解少阳
方药:小柴胡原方加花粉12克,牡蛎30克,二付。

花粉即是瓜蒌根,凡根可以通经络,牡蛎可以散积气,少阳之经络不通有积气阻滞,少阳经加用此二药故速愈。

医案六(乳腺炎)
李某,女,25岁。

产后一月,左乳腺红肿疼痛,拳头大,触痛,脉细弦滑,苔白。

证属:少阳枢转不利,热滞经络成痈。

治宜:和少阳兼清热解毒。

方药:小柴胡加升麻10克,瓜蒌20克,蒲公英15克。

二付
二日后,乳肿消多半,痛减,恶露未净。

原方加桃仁10克,红花5克。

二付。

乳头属少阳,乳房属阳明,经络相通,故借少阳之枢转,经热借机输出,故速愈。

恶露未净,必有淤血,故原方加桃仁、红花。

张某,女,25岁,产后20日,右乳汁不通畅故肘房肿疼,脉弦,苔白。

证属:少阳经络阻滞。

治宜:枢转少阳兼通络
方药:小柴胡汤加升麻10克,瓜蒌15克,木通10克。

二日后,红肿消失,但乳汁不通畅,原方加王不留行12克。

二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