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的基本现状-精选文档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的基本现状-精选文档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的基本现状-精选文档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的基本现状

高等职业(简称高职,下同)教育具备双重属性,它既是高等教育,和本科教育同属国家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学生具备有较扎实的理论知识;它又是职业教育,就决定了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要谈高职学生适应社会所需的基本能力,可以从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即用人单位的性质、工作要求等方面为参考点,来厘清高职学生在校期间理论学习、实践锻炼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一、高职学生的就业去向

高职共分19个专业大类,除了公安大类的就业去向主要是国家机关(即公、检、法),医药卫生的就业去向主要是事业单位(即医院)外,其余17专业大类的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主要是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而到国有企业就业的主要是资源开发与测绘、材料与能源两个专业大类,也就是说,绝大部分专业大类的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是非国有企业,而具体岗位是生产第一线。

我国现有1200余所高职学院,绝大多数高职学院所办的专业的就业去向都是非国有企业,其中又以股份制企业和民营企业为主。非国有企业招聘高职毕业生的目的是为企业培养现场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前提是从基层干起,要求高职毕业生有一定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吃苦耐劳精神、沟通能力、勤学肯干并能快速适应企业文化的素质。二、高职学生的生源情况与学习情况

高职学生的来源主要是高考后录取,随着高校的逐年扩招,作为高考最后一个录取批次的高职学生,基础知识存在着先天性的不足。另外,高职学生的来源还有“五年一贯制”、“3+2”转段、优秀中职直推生、单独招生考试等,种类多、基础知识差且不均衡,外加在校期间学制只有3年,这就决定了高职学生毕业后既不可能有本科毕业生那样扎实的理论知识,也不会有中职毕业生那样熟练的操作技能。与偏重学术研究和技术开发的本科教育不同的是,“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的目的性和专业性较强,高职教育主要以讲解和应用成熟的设备和技术,着重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技能人才,主要面向基层或车间,直接面向机器和人员,是生产第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而中职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是直接面向设备

的第一线的熟练操作工人,它对理论知识要求不高。高职教育起到了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到实际生产线的桥梁作用。

三、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

我国的高职教育起步较晚,基本上是在借鉴国外特别是德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成熟的职业教育经验的基础上,糅合本科教育和中职教育的办学模式,在探索中发展起来的。从20世纪80年代高职教育的正式起步,到1999年高等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高等教育结构体系逐步完善,并促进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起到了重要作用。现正从“浮躁”发展阶段(重规模)向“内涵式、精品化”发展(重专业建设、重课程体系建设等)转型,所以,我国高职教育的学生的优缺点也十分突出。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特点有:

(一)院校结构

2012年全国1200余所独立设置的高职(专科)院校中,理工类院校占总数的近50%,满足了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高职教育专业结构,成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规模

当前全国共有高职高专院校1200余所。高职教育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均占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教育在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体系、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培养高技能人才等方面彰显出不可或缺的作用。

(三)就业率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使得高职教育的社会认可度不断提高,一个明显的标志就是就业率连年攀升,现已能和研究生、本科生分庭抗礼,从而可以看出高职教育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四)专业结构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路决定了高职学院开办的专业是社会上紧缺的或需要的,是按社会或岗位需求设置的,这就决定了高职教育的办学思路是正确的。

(五)师资队伍

形成了一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具有“双师”素质的师资队伍,保证了“现场有什么就教什么、现场需要什么就学什么”的职教特色,从而保证高职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六)教学模式

高职教育是以培养技术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定位,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和高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使高职学生具备从事某一特定的职业所必需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高职教育已成为一种职业教育、一种就业教育、一种谋生教育。

(七)培养目标

高等职业学院的培养目标明确,那就是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满足基层对人才的需求。

(八)培养模式

高职教育以市场需求即以“就业为导向”来确定培养模式,目前成熟的培养模式主要有“订单式”培养模式、专业培养模式、行业培养模式。“订单式”培养模式是校企合作最紧密的一种形式,种类也较多,但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与企业签订的紧缺专业“零缴费”、“订单式”培养模式属于最为成功的模式。

四、高职学生的特点

高等职业教育一般是三年,学生年龄在20岁左右,与本科学生相比,高职学生在抽象思维和理解能力要逊色一些,但在感性方面并不比本科学生差。这类学生在面对繁忙的考试和枯燥的理论往往感到头痛,但如果让他们观察并动手做一些事情(即注重实习实训)却能够做得很好,这也正好吻合高职教育的定位

和特点,那就是毕业生既具有够用的基础理论知识,又有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一)目前高职学生存在的一些问题

1毕业生就业定位不准确

部分高职学生把自己定位为大学本科层面,其就业观念没有与时俱进,还做着天之骄子的白日梦,认为自己毕业后一定能够有一份薪酬好、待遇高、又体面、又轻松的工作,在大城市就业,工作地点在办公室。这主要体现高职学生浮躁的心态及其艰苦奋斗精神的缺失,缺乏吃苦耐劳和参与竞争的勇气。

2学生专业知识不够深厚,缺乏就业竞争力

高职毕业学生整体在理论上不如本科毕业生,在动手能力上不如中职毕业生,这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那就应该充分利用既有强于中职毕业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后续发展能力,又有强于本科毕业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的优势,去争取就业机会。

3部分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

现在的学生,独生之女较多,家庭生活条件的日趋提高,以及社会发展所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致使部分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不愿到基层就业、到西部发展,都向往着都市发达区。

4专业需求不平衡,部分专业学生就业难

很多高职学院办学太看重眼前效益而忽视了自己的办学特色,投入少的文科类专业大家都办,这必然造成专业需求的不平衡。

5社会和一些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的不认可,影响了高职毕业生的就业

一些企业的盲目攀比心理和虚荣心,致使招聘时对招聘要求不切实际地拔高;另外,高职学院起步较晚,有些用人单位对高职的认同度还不够;还有就是每年我国都有庞大的毕业生队伍需要就业岗位,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任挑任选”。

(二)目前高职学生具有的主要优势

1高职毕业生符合社会需求(学院与行业联系紧密)高职学院“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想,决定了高职学院所开办的专业必须紧跟市场需要、与行业联系紧密、符合地方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2工学合作、产学结合,紧跟社会需求

高职学院开办专业要作详细的市场调研,教学计划要聘请企业的专家根据市场需要讨论制订,教学过程中有企业的技术人员参与授课(含讲座、带认识实习和毕业实习等),毕业实习采用顶岗等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有针对性,就业有竞争力。

3“双师型”教师为学生授课

高职学院一方面从现场引进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学院的专职教师,另一方面聘用足够的现场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学院的兼职教师,还有就是把学院的教师定期派送到企业顶岗锻炼,通过多途径配置“双师型”教师为学生授课,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学到“实用的”和“足够的”理论知识,了解行业最新的发展状况和技术水平,掌握必需的实践操作能力以及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4有适合高职教育的先进教学设施,满足社会需求高职学院为学生配置了适合高职教育的先进教学设施。高职学院为满足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适应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设有规模齐全的校内外实验室、实训室和实习实训基地;高职学院还与校企合作单位建立了满足专业需要的校外实训基地。

5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

根据市场需要来设置专业和授课内容。高职教育主要体现在“职业”,即高职学生毕业后,能有满足工作岗位(即职业)的理论水平和技能要求。由于现代技术水平发展迅速,这就要求高职教育应不断地根据市场需要来设置和调整专业和授课内容,以满足就业的需要。

6双证书教育使毕业生就业如鱼得水

高职学院的毕业生在毕业时要拿毕业证,必需有两个条件:一是有关课程学习要合格(或学分要修够);二是至少有一项相关专业技能证书。这就是高职学

院的“双证书”教育,它是既重视理论、又突出专业技能的有机结合与统一,更是用人单位愈来愈青睐高职学生的关键所在。

7学生就业定位准确

高职学生就读的原因固然有高考成绩所限的因素,但是“读一个专业、学一门技术、找一份工作”在当前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慢慢地得到了考生及家长的认可。高职学生进校前就知道自己的学习目的,进校后通过专业教育和职业规划明白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方向,了解自己的就业基本去向、岗位要求和发展轨迹,能主动找准自己的人生定位,有从基层干起的心理准备。

8用人单位对高职学生的逐步认可

高职教育办学以来,用人单位对高职学生具有“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用、好用”的特点逐步认可。高职学生没有部分本科生那种放不下架子、不愿从基层干起的“傲气”,也没有中职学生那种虽然动手能力强、但发展后劲不足和综合能力欠缺的明显弱点,高职学生凭借自己足够的理论基础知识、熟练的专业技能、踏实的工作作风、虚心好学的求知欲、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等越来越被用人单位喜欢和聘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