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评价质量控制体系

社会评价质量控制体系
社会评价质量控制体系

额尔古纳市人民医院社会评价质量控制体系

一、质量控制目标

通过科学的评价方案设计,实现有效地信息收集、整理、分析,获得公众对医院环境、医疗质量、护理服务、后勤保障等方面的真实看法,为医院持续改进各项服务提供依据,实现社会公众对医院满意度的持续提升。

二、社会评价质量控制体系的构成

本体系由社会评价组织体系、标准体系、控制体系以及评价体系四个部分构成。

三、社会评价组织体系

实施“决策层——协调层——执行层”三级管理。

(一)社会评价工作领导小组由院级领导组成,负责对重大社会评价工作的决策、部署。

(二)领导小组办公室为社会评价工作领导小组的常设机构,办公室设在医院办公室。该办公室一方面负责对其它职能科室开展社会评价的统筹协调工作,同时负责部分社会评价工作,主要涉及科室间的社会评价和第三方社会评价两部分。

(三)医院办公室、监审、医务、护理、门诊办公室、工会等部门作为社会评价的具体实施部门,根据职能分工分别开展社会评价工作。

四、社会评价标准体系

医院社会评价标准体系共有三级指标组成,其中包括一级指标5项,二级指标23项,三级指标57项,涉及医院管理中患者及普通群众特别关心的几大类问题。

五、社会评价质量控制体系

社会评价质量控制体系根据社会评价的来源,结合实际工作经验,设计出25个质量控制点,并分别由6个执行部门根据质量控制点设计或优化出相应的问卷调查表格。

六、效果评估与持续改进

各责任部门根据社会评价质量控制点设计或修正问卷,进行满意度调查,并负责将调查结果汇总、分析、整理形成书面材料。对信息反馈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验证,根据验证结果对汇报材料进行完善,确保反映的内容客观、真实、准确。

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定期收集各责任部门反馈的信息,对信息进行分类、汇总上报医院决策层,为决策层进行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决策层根据上报材料,针对集中反映的问题召集相关部门负责人听取意见,及时整改,促进医院医疗质量和服务持续改进。

七、工作流程

医院社会评价工作实施方案

建湖建阳眼科医院 社会评价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推进医院行风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健康利益,树立医疗卫生行业新形象,遵照国家卫计委、省、市卫计委关于做好社会评价工作的要求,特制定我院社会评价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为目标,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人民群众满意作为医院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患者以及社会各界对医疗卫生服务的评价、监督作用,不断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 二、评议范围 全院各临床科室、医技辅助科室、职能科室、后勤科室。 三、评议内容 医院定期收集院内外对医院服务的意见和建议,并以此为动力,改进工作,持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按照患者的服务流程,社会对其要求满足程度的感受,定期更新设计与确定医院社会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实施社会评价活动。详见《社会评价质量控制体系》。 四、评价方式 (一)问卷调查: 对门诊患者、出院患者、住院患者和社会群众进行满意度测评,采取随机测评的方式,了解医护人员的服务技术、态度、住院环境、

廉洁行医等各个方面情况,对测评中患者提出的意见和要求,进行实地调研,及时反馈,有效整改。 (二)出院病人随访: 设专人对出院患者进行电话回访,重点了解我院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技术及有无行业不正之风等方面情况,听取意见和建议,及时进行反馈和整改。 (三)患者座谈会: 定期召开患者代表座谈会,了解患者对医院各方面服务的评价,听取意见和建议,及时进行反馈并督促整改。 (四)社会监督员: 定期召开监督员座谈会,不定期通过多种方式与社会监督员沟通,收集监督员反馈的意见并进行整改。 (五)设立意见箱和公布举报电话: 医院在门诊二楼侯诊大厅设立意见箱,由办公室专人负责开箱,对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及时给予调查、处理、反馈。同时公布监督电话、医院网站及邮箱,随时接受社会各界和患者的监督。 五、基本原则 (一)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严密实施,严谨操作,严格要求。 (二)坚持标本兼治、纠建并举、综合治理、注重预防,既要切实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服务质量问题及行业不正之风问题,又要注重制度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

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陈瑛

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陈瑛 发表时间:2016-10-08T11:41:37.640Z 来源:《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9期作者:陈瑛[导读] 手术室是治疗全部外科疾病的重要场所,在医疗机构内分为常规手术室、层流手术室、急诊手术室等多个种类。 上海市徐汇区大华医院手术室 200233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5年7月至2016年3月为期开展质量控制小组护理模式,针对手术室护理工作。同时采用回顾性分析方式对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院内手术室护理工作数据进行整理,记录质量控制前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质量控制管理后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管理前,同时管理后相关护理质量评分则明显高于管理前,两个时期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升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完善手术室内护理方法。 【关键词】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手术室护理;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9-315-01 手术室是治疗全部外科疾病的重要场所,在医疗机构内分为常规手术室、层流手术室、急诊手术室等多个种类。手术室内护理管理工作也十分重要,其主要是为患者创造良好的治疗环境,辅助主刀医师开展外科手术治疗,因此其护理质量对手术效果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即是对质量控制小组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研究,如下为具体研究内容: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共挑选手术科室护士11名,均为女性,其年龄中最低值为26岁,最高值为54岁。其中主管护师2名、护师共8名、护士共1名。 1.2方法 以2015年7月至2016年3月为期,挑选临床外科手术患者81例,在该阶段手术室内护理管理模式采用质量控制小组模式。以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为期,同样挑选外科手术患者81例,在该阶段开展常规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具体如下:1.2.1质量控制小组建立 首先将外科手术科室内护理人员进行重新编组,按照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分组标准,共分为五个质控小组。分别是文书书写质控组、基础护理质控组、消毒质控组、带教质控组以及配合护理质控组。采用两班倒的交接班方式,每班时间为12h,每个质控组内均需包含至少3名护理人员,其中需至少拥有1名护师。护士长不参与小组组建,其负责对各质控小组进行管理,并协调每个小组之间的工作内容[1]。 1.2.2管理方法培训 参与质控小组管理模式的护理人员均需要接受为期1个月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质控管理模式的重要性、质控小组分配方案、质控小组管理模式下的护理方法等,使护理人员能够明确自身的位置,并掌握新型护理技术和理念。 1.2.3持续性质量控制 在实际开展工作过程中,各质控小组均需要每天对工作内容进行总结,并且在每个月还要召开全体总结会议。总结内容主要包括手术室护理时遇到的问题和难点,由小组内或科室内开展全体研究,以头脑风暴的方式解决各种疑难问题。同时每周需要对护理文书的书写情况进行检查,并记录存在的问题,积极对各类书写问题进行反馈,从而及时地进行纠正。书写要求包括字面整洁、字迹清晰、材料填写完整性、内容准确性、专业用语准确性、责任人签名等[2]。 1.3护理质量评价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护理操作、基础护理理念、健康教育方法、心理护理方法进行调查,满分为100分。每项调查内容共包括5道问题,满意记5分,较满意记3分,不满意记0分[3]。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采用的是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采用来表示计量数据,并利用t对数据进行检验,采用n(%)来表示计数数据,并利用进行检验,以P<0.05代表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将实施质控小组管理模式前后数据进行整理,并制成如下表格:

公司工程质量管理办法

项目开发设计质量、施工质量管理办法 (试行) 为加强公司开发项目设计质量与工程施工质量得管理,保证开发项目建设工程质量,夯实安居品牌内涵,依据中华人民共与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结合公司管理实际情况,设定本管理办法。 一、管理架构 1、综合管理部受公司经理室委托,代表公司行使设计质量与施工质量得管理监督职能,督促总师室、项目公司(部)按照公司质量管理目标得要求认真履行本职岗位工作,做好各项质量管理工作。 2、人力资源部受公司经理室委托,代表公司行使质量管理工作得绩效考核职能,负责对设计质量、施工质量管理各岗位人员得工作实效进行考核,并将考核内容纳入年度考核。 二、各部门管理职责 1、项目公司(部)就是施工质量管理得负责部门,负责施工现场得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督促监理单位与施工单位按照合同要求与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认真履行各自相关职责,实现施工质量管理目标。 2、总师室就是公司设计与技术业务得归口管理部门,主要工作职责为:设计阶段设计管理工作、施工阶段技术管理、各阶段对相关部门得技术支持配合工作,就是设计质量管理得负责部门,督促设计单位按照合同要求与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认真履行各自相关职责,实现设计质量管理目标。

3、综合管理部就是设计质量、工程施工质量监督、检查部门,负责督促、检查项目公司(部),按月(季度)以及按工程节点对各项目进行质量检查,并向经理室提交评估报告。 4、人力资源部就是设计质量、工程施工质量绩效考核部门,根据综合管理部得检查结果,对总师室、项目公司(部)、其她相关部门相关岗位得工作进行评定,根据评定情况对相关岗位胜任与否进行评估,并向经理室提交评估报告。 5、土建、安装、档案专管员配合综合管理部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工作,根据需要参加各专项设计方案与施工方案组织工作。 6、前期开发部、工程配套部、投资监理部按照部门岗位职责要求保质保量完成工作及各项审批、会签流程中得工作任务。 三、质量控制要点 详见附件一:《设计质量及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四、工地检查及质量管理考评 1、月度工程质量管理检查 综合管理部每月组织一次工程质量检查,专管员、总师室及各项目项目经理、土建与安装工程师参加检查,检查结果作为考核项目部依据。 综合管理部结合检查情况填写《工程质量管理考评表》(详见附件二)及每月质量管理评估报告。 2、阶段工程质量管理检查 、综合管理部在以下工程节点组织工程质量检查,专管员、总师

社会评价质量控制体系与数据库

社会评价质量控制体系与数据库病人对医院服务质量需求越来越高,而患者“满意度”是衡量医院服务质量,评价医患关系的一项核心指标。患者满意度是医院服务质量中的重中之重,获取患者对我们服务中的意见和建议是医院提高服务质量的关键。我院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于每个科室抽取10名住院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通过病人满意度调查问卷获取患者满意度及病人对医院各项服务的建议和意见,为确保调查结果真实、可靠,特建立以下社会评价质量控制体系。 一、调查设计阶段 本次调查的目的旨在获取病人满意度及对医院各项服务的建议和意见,故我们在选取问卷时采用了《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指南》中编入的调查问卷,问卷内容科学、易懂。在调查对象选取方面,为体现全院病患的普遍意愿,采用了经济、实用的抽样调查法,以科室为单位,各抽取10名住院病患为此次的调查对象。 二、严格选择和培训调查员 从主要的负责科室或部门选择调查员,并对调查员进行调查知识培训,使调查员在帮助病人接受问卷调查时,无语言诱导及误导,使问卷内容兼具效度和信度,呈现病患的真实感受。 三、广泛宣传,争取调查对象的配合,提高应答率 在科室醒目位置摆放调查宣传标语、投诉方法、投诉流程、病人意见建议箱等,让病人充分理解调查目的,积极配合调查员做口头询问及服务问卷调查。

四、问卷收集及核查 由调查员对调查对象进行直接观察、口头询问,将答案填入调查表,并负责问卷收集及核查(包括完整性核查和逻辑检查),筛选调查问卷,确保问卷内容真实、可信。 五、数据的计算机录入与系统化 运用Microsoft Office软件建立录入数据库,进行数据整理、分析,使之系统化、条理化。 六、数据呈现问题的阐述与分析 对问卷得到的数据资料进行整合、分析,针对每一问题进行数据统计,得到直观结果,并由此解析问题存在的根源,并制定改善措施,为改善全院服务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医院社会评价质量控制体系

XXXXX 人民医院 社会评价质量控制体系 一、质量控制目标 通过科学的评价方案设计,实现有效地信息收集、整理、分析,获得公众对医院环境、医疗质量、护理服务、后勤保障等方面的真实看法,为医院持续改进各项服务提供依据,实现社会公众对医院满意度的持续提升。 二、社会评价质量控制体系的构成 本体系由社会评价组织体系、标准体系、控制体系以及评价体系四个部分构成。 三、社会评价组织体系 实施“决策层——协调层——执行层”三级管理。 (一)社会评价工作领导小组由院领导班子及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对重大社会评价工作的决策、部署。 (二)领导小组办公室为社会评价工作领导小组的常设机构,办公室设在院党办。该办公室一方面负责对其它职能科室开展社会评价的统筹协调工作,同时负责部分社会评价工作,主要涉及科室间的社会评价和第三方社会评价两部分。 (三)院党办、院办、医务科、护理部、纪检室、客服办等部门作为社会评价的具体实施部门,根据职能分工分别开展社会评价工作。

四、社会评价标准体系 医院社会评价标准体系共有三级指标组成,其中包括一级指标 5项,二级指标23项,三级指标57项,涉及医院管理中患者及普通群众特别关心的几大类问题。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 门诊患者满意度 对医疗环境的感知 医院绿化 门诊导视标识 门诊环境卫生 信息发布 对门诊医护人员的感知 仪容仪表 文明用语 诊前服务流程体验 咨询服务 挂号、收费服务 候诊时间 诊中医疗服务医生态度 社会评价工作领导小组 纪 检 室 医 院 办 公 室

五、社会评价质量控制体系 社会评价质量控制体系根据社会评价的来源,结合实际工作经 验,设计出25个质量控制点,并分别由6个执行部门根据质量控制点设计或优化出相应的问卷调查表格。

护理质量控制小组职责

护理质量控制小组职责 一、无菌管理与无菌技术质量检查小组 1、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制定消毒隔离质量检查标准。 2、病房的检查项目包括:无菌技术操作、治疗室、病房单位,根据科室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检查内容。 3、质控小组根据标准每周对消毒隔离质量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根据上月检查的结果,有针对性地突出重点。 4、对检查、监测中存在的感染因素、薄弱环节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记录内容及时间,上报科室护理质量管理小组,由护理质量管理小组进行全面总结后,将结果反馈。 二、急救药品物品检查小组 1、由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制定急救药品器械质量检查标准。 2、检查项目包括:氧气装置、吸痰器、抢救制度、程序是否健全,工作人员对抢救制度、程序的熟练程度。 3、急救物品检查小组根据标准每月对急救药品、器械质量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并根据上月检查的结果,有针对性地突出重点。 4、急救物品检查小组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薄弱环节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记录内容及时间,上报科室护理质量管理小组,由护理质量管理小组进行全面总结后,将结果反馈。 三、基础护理质量检查小组

1、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制定基础护理质量检查标准。 2、检查项目包括:新入院患者的护理,按级别护理是否达到规定标准,病床单位的质量,晨晚间护理的质量,患者体位是否舒适、有无发生褥疮,各种引流管及输液患者的护理、观察、记录是否及时、准确,生活护理情况。 3、基础护理质量检查小组每月对基础护理质量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并根据上月检查的结果突出重点。 4、基础护理质量检查小组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薄弱环节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记录内容及时间,上报科室护理质量管理小组,由护理质量管理小组进行全面总结后,将结果反馈。 四、危重患者护理质量检查小组 1、由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制定危重患者护理质量检查标准。 2、检查项目包括:特级护理是否做到专人护理并有护理计划,对病情了解程度,是否做到了“八知道” ,病床单位的质量及患者的头发、口腔及皮肤护理质量,是否发生褥疮,患者的卧位是否舒适、安全,各种导管、引流管、输液的观察、记录、护理、生活护理情况。 3、危重患者质量检查小组每月对危重患者护理质量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并根据上月检查的结果突出重点。 4、危重患者护理质量检查小组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薄弱环节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记录内容及时间,上报科室护理质量管理小组,由护理质量管理小组进行全面总结后,将结果反馈。 五、护理文书质量检查小组

医院社会评价质量控制体系

XXXXX人民医院 社会评价质量控制体系 一、质量控制目标 通过科学的评价方案设计,实现有效地信息收集、整理、分析,获得公众对医院环境、医疗质量、护理服务、后勤保障等方面的真实看法,为医院持续改进各项服务提供依据,实现社会公众对医院满意度的持续提升. 二、社会评价质量控制体系的构成 本体系由社会评价组织体系、标准体系、控制体系以及评价体系四个部分构成。 三、社会评价组织体系 实施“决策层——协调层—-执行层”三级管理。 (一)社会评价工作领导小组由院领导班子及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对重大社会评价工作的决策、部署. (二)领导小组办公室为社会评价工作领导小组的常设机构,办公室设在院党办。该办公室一方面负责对其它职能科室开展社会评价的统筹协调工作,同时负责部分社会评价工作,主要涉及科室间的社会评价和第三方社会评价两部分。 (三)院党办、院办、医务科、护理部、纪检室、客服办等部门作为社会评价的具体实施部门,根据职能分工分别开展社会评价工作。

四、社会评价标准体系 医院社会评价标准体系共有三级指标组成,其中包括一级指标5项,二级指标23项,三级指标57项,涉及医院管理中患者及普通群众特别关心的几大类问题。

五、社会评价质量控制体系 社会评价质量控制体系根据社会评价的来源,结合实际工作经验,设计出25个质量控制点,并分别由6个执行部门根据质量控制点设计或优化出相应的问卷调查表格.

六、效果评估及持续改进 各责任部门根据社会评价质量控制点设计或修正问卷,进行满意度调查,并负责将调查结果汇总、分析、整理形成书面材料。对信息反馈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验证,根据验证结果对汇报材料进行完善,确保反映的内容客观、真实、准确。

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2)

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对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效果进行探究。方法:于2016年4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病患中选择200例当作探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将其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在进行手术室护理管理过程中,采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而对照组在进行手术室护理管理过程中,采用常规管理模式。两组观察时间为4个月,对两组护理管理质量以及满意度等加以观察和分析。结果:针对应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的实验组来说,不管是在护理管理质量方面,还是病患满意度方面,都要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把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运用到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具备较好的应用效果,有效改善护理管理质量,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标签: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手术室护理管理;应用 手术室作为医疗机构科室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当前医疗技术和方式逐渐发展的背景下,手术已经成为治疗疾病的主要方式,其能够在实现有效治疗的条件下,落实好护理工作,对改善病患疾病状况和康复能力有着较强的现实作 用[1]。护理管理作为临床护理的核心内容,护理管理质量与病患的治疗效果有着直接的联系。为了对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发挥着应用效果加以探究,研究选取于2016年4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病患中选择200例当作探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将其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在进行手术室护理管理过程中,采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而对照组在进行手术室护理管理过程中,采用常规管理模式。两组观察时间为4个月,对两组护理管理质量以及满意度等加以观察和分析,评价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于2016年4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病患中选择200例当作探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将其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病患数量为100例,男病患数量为64例,女病患数量为36例,年龄为(28.36±11.76)岁,在进行手术室护理管理过程中,采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而对照组病患数量为100例,其中男病患数量为61例,女病患数量为39例,年龄为(29.67±10.43)岁,采用常规护理管理,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差异,可比较(p>0.05)。 1.2 方法对照组主要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方式,也就是根据医嘱来开展手术工作之前,做好对应的准备以及手术后的护理工作。而实验组在进行护理时,采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根据手术 后护理标准需求,明確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发挥的作

设计质量管理和保证措施

2设计质量管理和保证措施 设计质量是衡量一个工程的关键,同时,也是一个设计单位的生命。为了确保本的设计质量。我公司进行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我们配备了最专业的设计人员,调整出了绝对充分的设计时间,对工程设计质量建立了完整的保障措施,以确保设计工作的高质量。并且,根据本工程的实际特点,针对以往设计中暴露出来的设计通病,进行了全方位的改进。确保提供高水准的设计质量。 2.1设计组织体系及措施 2.1.1设计组织体系 我公司设计部的组织体系我公司设计部的设计管理采用从上到下,层层把关。设计过程中的每一项都有专人负责,将设计中的每一个环节落实到个人。各相关专业部门相互沟通、相互协助,整个设计团队在不断分析、验证中改进,用自己最高的专业水平、最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最优秀的服务质量完成每个设计项目。在设计时能够将线路施工、运行经验有机融合到具体设计工作中。 (1)组织编制发展规划,努力开拓市场,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寻找勘测设计项目,创造良好信誉,全面提高经营绩效。 (2)加强员工队伍的建设,为员工的成长与发展提供良好的机会和氛围,通过培训和学习等途径,不断提高员工业务技能和素质。 (3)根据有关管理规定,审阅批准签署有关文件并主持研究、解决生产、经营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4)根据质量管理的有关要求,组织建立持续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提供顾客满意,优质的设计产品。 (5)根据环境管理的有关要求,组织建立持续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提供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设计产品。 (6)根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有关要求,组织建立持续有效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努力降低员工安全风险,防范职业病的发生。 2.1.2主任工程师 (1)以人为本,科学管理,协助设计部主任建立和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做好设计部的质量技术管理工作。

质量管理体系符合性评价及改进措施

质量管理体系符合性评价及改进措施 1.总则 依据GB/T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要求,采取以下措施证实我们有能力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的桥梁产品,通过体系的有效应用,目标在于实现桥梁产品100%的合格率,实现顾客的质量要求,增加顾客满意程度,在此基础上,制定更加有效的改进措施,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改进企业业绩。 2.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程序 本公司采用涉县桥梁制造有限公司颁布的体系程序文件,全文共二十八个程序文件,其中应用于质量管理体系的有以下几个程序文件:1文件控制程序:旨在对管理体系所要求的文件进行控制,确保各相关场所能得到文件的有效版本,并防止作废文件的误用。 2记录控制程序:旨在对管理体系所要求的记录予以控制,为保持和改进管理体系提供信息,为管理体系运行和产品与过程的符合性、有效性提供客观证据。 3目标和指标的制定、分解、考核控制程序:建立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的质量目标,并在相关职能和层次上实施量化、分解和考核,在遵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保证产品符合要求、相关方满意、满足顾客期望,以实现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 4信息交流控制程序:为规范信息交流的内容、职责、渠道和方法,以确保与管理体系有关的内外部信息的正常交流。

5人力资源控制程序:通过对人力资源的控制,对从事影响产品质量的人员,规定相应的能力和质量意识的要求,并进行适当的培训,以满足管理体系运行的需要。 6产品实现过程的策划控制程序:通过产品实现过程的策划,保证产品达到质量目标和要求。 7与顾客有关的过程控制程序:通过识别确定顾客对产品的要求,评审能满足顾客对产品要求的能力,确保履行产品要求,达到顾客的满意。 8物资机械采购控制程序:选择合格的供方,对物资、机械采购过程进行控制,确保采购物资、机械符合规定要求。 9生产和服务提供控制程序:对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进行有效控制,以确保产品符合按质量、工期和环境保护标准及规定要求,满足顾客的需求。 10顾客满意程度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通过监视和测量,不断关注顾客、相关方需求之间的差距,并将其转化为明确的要求和管理规定,使管理体系持续改进,以增强顾客、相关方的满意程度。 11内部审核控制程序:验证管理体系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是否得到有效保持、实施和改进。 12不合格品控制程序:使不合格得到识别和控制,以防止不合格品的非预期使用或交付。 13数据分析控制程序:确定、收集和分析适当的数据,以证实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以便寻求改进机会,采取改进措施。 14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通过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消除在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及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潜在的和发生的不合格、事件、事

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后的手术患者病历资料300例作研究组,同时选取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前的手术患者病历资料300例作对照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研究对象的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方面,对照组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显著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管理当中,应用质控小组管理模式可以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改善手术室护理质量,提高护理安全性,临床上有重要应用价值。 标签:质量控制小组;手术室;护理管理;应用;护理不良事件 手术室的护理人员比较多并且工作时间相对集中,同时对护理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也比较高,从而导致手术室护理管理的难度也比较大,容易出现各种护理不良事件[1]。因此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质量管理体系,才能够有效控制影响护理质量的因素,保证护理人员规范操作,根据质量要求完成各项护理。我院建立质量控制小组,对手术室护理工作加以管理,显著改善手术室护理管理的质量,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后的手术患者病历资料300例作研究组,同时选取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前的手术患者病历资料300例作对照组。 1.2 方法 1.2.1 建立质量控制小组 选择手术室当中工作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担任小组长,对手术室的护理人员进行分工。组长负责全面质控管理,定期检查护理质量,质控人员则负责日常的护理检查以及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报告,积极商讨整改对策[2]。 1.2.2 质控小组合理分工 五常法组主要负责手术室检查,确保手术室的区域划分合理,手术所需药物以及器械的摆放整洁,手术记录以及不良事件记录完整,应急药品以及器械足够,同时检查麻醉药品供给以及医疗废物处理的状况[3]。护理文书组要检查护理表格书写是否正确完整以及护理人员遵医嘱的情况。教学组要制定落实护理人员的教学计划,安排继续教育,从而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操作水平以及管理水平,

工程设计质量控制办法

工程设计质量控制办法 1、目的与适用范围 为加强项目管理,提高设计单位设计图纸的质量和投资效益,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范围内新建项目所涉及的所有设计单位2、相关术语 设计对象:是指工程的质量标准,包括采用的技术标准、设计使用年限、工程规模、达到的生产能力等 设计结果:是指设计工作质量,包括设计成果的正确性、各专业设计的协调性、设计文件的完备性和明确性,符合规定的详细程度和成果数量。 3、管理内容 3.1设计前控制 在确定设计单位后,设计单位应该首先掌握设计原始资料及其可靠性,重点是工程勘察的重要地形地质资料和参数、水文特征的资料,主要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一是编制设计大纲,包括设计原则、设计规程、规范、技术标准;基本数据和条件;设计参数、定额、指标;材料工艺审计准则,重大技术问题论证研究的技术路线与方法,要求达到的经济效益与技术水平等。 二是建立与本项目设计所需的设计工序质量控制措施与设

计校审制度。 以上两项工作经技改部部长确认后,方可开展设计工作。 3.2设计方案论证 3.2.1 鼓励设计单位进行多方案比选和设计方案优化,包括工艺设备方案、结构体系、专业工程方案等。对于确实为企业节省大额投资或者较好的建议的,经公司分管领导同意后,给予适当的物质或精神奖励。 3.2.2对重大方案比较,设计单位有义务做出技术经济选择的意见,并提出优化设计措施意见。 3.2.3对重大技术问题或技术复杂的工程设计方案,设计单位要组织专门的科研实验,研究落实,在进行全面比较选择优化的方案。 3、设计工作质量的检查 3.1.设计文件的完备性。设计文件应包括:说明工程形象的各种文件,各种专业设计图、规范,设备清单和工程的各种技术经济指标说明,以及设计依据的说明文件、边界条件的说明等,设计文件应能够为施工单位和各层次的管理人员所理解。 3.2技术改造部会同相关部门分析设计构思、设计工作内容、设计成果的正确性、全面性、安全性,识别系统错误和薄弱环节。分析工程设计付诸实施和工程建成后能否安全、搞笑、稳定、经济的运行,是否适用、美观,能否与环境一致。 3.3设计应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和规范要求,特别是必须符合强

航天产品电子元器件的质量控制

航天产品电子元器件的质量控制 【论文关键词】:航天产品电子元器件二次筛选失效分析 DPA 元器件质量数据库 【论文摘要】:电子元器件是电子设备和系统的最基本单元,电子产品的可靠与否决定于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没有高可靠性的电子元器件,设计再好的电子产品也难以发挥其作用。本文从元器件的选择、内在质量评价、二次筛选、DPA、失效分析、元器件质量跟踪、元器件质量数据库等环节讨论了电子元器件的质量控制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1 引言 电子元器件是组成电子产品的最小单元,是整机可靠性的基础。没有质量可靠的元器件就不可能有高可靠的电子整机产品,没有高可靠性的电子元器件,设计再好的电子产品也难以发挥其作用。元器件的质量控制贯穿其选用、试验、采购、检验、电装、调试以及失效分析几个方面,为了保证航天产品的可靠性,在研制过程中应从元器件的选用、内在质量评价、二次筛选、破坏性物理分析、失效分析、建立元器件质量跟踪及建立元器件质量数据库等环节入手,形成一种闭环控制系统。 2 电子元器件的选用 元器件的选用是电子产品设计中最关键的一步,设计人员在满足产品性能参数要求的前提下,同时考虑到电子产品适用的温度、湿度等环境要求,电网电压和失真度的要求,以及产品的电磁兼容性、安全性、稳定性、寿命等要求,确定元器件的基本参数,再根据其应用部位、空间、间距的要求选择符合产品要求元器件。 选择优选的元器件,限制选择非标准的和新研制的元器件,压缩选用的元器件品种和规格,达到正确选择型号用元器件的要求,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目前航天产品所出现的故障中多数是由电子元器件引发的,而这些故障又可分为两类:一是由于使用者选择不当所致;二是元器件本身的质量问题。其中第一类故障占大多数。因此,加强电子元器件选用过程的质量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加强电子元器件选用过程的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保证航天产品的可靠性要求,编制产品元器件优选目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电子元器件选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⑴航天产品中所使用的电子元器件应选择军品级以上(包含军品级),以保证其可靠性。 ⑵须选用满足产品要求的品种。不同的产品由于使用要求不同,选用元器件的出发点必然也有差异。要求过高,必然加大成本;要求过低,则不能满足产品的要求。这往往又表现在对电子元器件的质量等级要求及其它一些特殊要求上。 ⑶要选择质量比较稳定的电子元器件型号和生产厂家。对于关键的元器件,必要时还应对生产方进行有关质量调研或质量认证。 ⑷元器件的选择还应考虑降额要求,注意不得用加大元器件的降额使用来弥补采用低于规定质量等级的元器件。 ⑸应严格控制新研元器件的使用,未经技术鉴定合格的元器件,不能在航天产品中正式使用。这是因为,从制造工艺角度上看,新研产品往往不够成熟,技术状态未最终固定,应用问题尚未被彻底地暴露出来。若为了完成型号研制任务而必须使用时,则一定要制定针对其特殊质量控制的方法,加强对它的监控和考核。 ⑹在类似的元器件中要最大限度地压缩品种和生产厂家。一方面便十采购,另一方面也便于质量监控。 ⑺在同等条件下应优先选用国产元器件。这从保证订货、进度以及进一步提高国产元器件水平、提高战时的后勤保障等方面来说均有好处。

社会评价质量控制

社会评价质量控制体系 病人对医院服务质量需求越来越高,而患者“满意度”是衡量医院服务质量, 评价医患关系的一项核心指标。 病人满意度是医院服务 质量中的重中之重, 获取患者对我们服务中的意见和建议是医院提高 服务质量的关键。我院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于每个科室抽取 10 名住 院患者作为调查对象, 通过病人满意度调查问卷获取患者满意度及病 人对医院各项服务的建议和意见,为确保调查结果真实、可靠,特建立以下社会评价质量控制体系。 一、调查设计阶段 本次调查的目的旨在获取病人满意度及对医院各项服务的建议和 意见, 故我们在选取问卷时采用了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指南》 中编入的调查问卷,问卷内容科学、易懂。在调查对象选取方面,为体现全院病患的普遍意愿,采用了经济、实用的抽样调查法,以科室为单位,各抽取 10 名住院病患为此次的调查对象。 二、严格选择和培训调查员 从主要的负责科室或部门选择调查员,并对调查员进行调查知识 培训,使调查员在帮助病人接受问卷调查时,无语言诱导及误导,使问卷内容兼具效度和信度,呈现病患的真实感受。 三、广泛宣传,争取调查对象的配合,提高应答率 在科室醒目位置摆放调查宣传标语、投诉方法、投诉流程、病人 意见建议箱等, 让病人充分理解调查目的, 积极配合调查员做口头询 问及服务问卷调查。

四、问卷收集及核查 由调查员对调查对象进行直接观察、口头询问,将答案填入调查表,并负责问卷收集及核查(包括完整性核查和逻辑检查),筛选调查问卷,确保问卷内容真实、可信。 五、数据的计算机录入与系统化 进行数据编码,运用 Epidata 软件建立录入数据库,由专业人员 采用数据双录入法,得出完整、准确和可靠的数据资料,并将其导入SPSS 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分析,使之系统化、条理化。 六、数据呈现问题的阐述与分析 由专人对问卷得到的数据资料整合、分析,针对每一问题进行数 据统计,得到直观结果,并由此解析问题存在的根源,并制定改善措施,以期为改善全院服务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5771001803090012095 579036822859633082 5771001803090012386 576137399735760696 5771001803090013594 578077579902515512 5771001803090012387 577164982601818051 5771001803090012138 572131192158918326 5771001803090012359 579036822361076053 5771001803090012356 576135286143791742 5771001803090012355 575087869704693279 17088100343355274 101229944325833379 17088100343355275 101866732938832008 17088100343356107 101581152501500522 17088100343356108 101000180059871732 17088100343354295 101074194142687017 17088100343356184 101878660869628802 17088100343356185 101775831174086674 17088100343356109 101086014373572846 17088100343356110 101152207216014916 17088100343355237 101027041605702709 17088100343355238 101229364861425414

EPC工程总承包设计阶段质量控制措施

EPC工程总承包设计阶段质量控制措施 1设计阶段质量目标的事前控制 1.1比选设计单位。 推行工程设计方案竞赛及招标,是降低工程造价、提高设计质量一个很好的途径,应从设计方案的优劣、设计进度的快慢、设计单位的资历、社会信誉等作为中标的依据,不能单纯仅以设计费的高低或设计方案的优劣来确定设计单位。在评选设计方案时,可邀请对当地情况比较熟悉的专家担任评审委员。评审时,尤其要注意在满足建筑的使用功能、规划、环保和造型要求的基础上,还要充分考虑相应结构和设备等专业方案的合理性,因为工程设计可以说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使总体目标达到最优。在签订设计合同时,应按国家及各地方建设主管部门制订的工程设计标准合同进行。 1.2编制设计控制计划。 设计控制计划应在项目初始阶段由负责设计管理的人员组织编制,经项目建设管理单位的总工程师办公室评审后,由项目经理批准并经业主确认后实施。设计控制计划必须充分体现业主的设计意图,满足业主的要求。它应包括如下内容:有关项目批准文件、设计基础资料、设计规模和质量标准,设计进度计划要求、技术经济要求,即设计人工时指标、限额设计指标和项目费用控制指标,根据具体工程设立项目设计执行效果测量基准。 1.3设置设计质量控制点。 设计质量控制点主要包括:设计人员资格的管理,设计技术方案的评审。如从事本工程的设计人员是否具有一定经验和资格,结构专业中的结构体系和结构布置方案是否合理,软基处理方案是否合理,新工艺是否可靠并符合规范要求等等。对这些目标控制点应预先提出,并制定预控措施,避免事后出现问题而引起返工。 2设计阶段质量目标的事中控制 2.1参与各专业设计方案的定案工作 首先应对总体设计方案进行审核,使其与设计纲要及设计目标相符,然后对各专业设计方案进行审核。在对各专业的设计方案进行审核比选时,不仅要从技术先进合理性方面

空间数据库中数据质量控制的方法与措施

空间数据质量特性与质量控制 范志坚1,2,方源敏1,汪虹 2 (1.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昆明 650093;2.云南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昆明 650034) 摘要:本文主要讨论空间数据质量特性、质量控制所涉及的内容。结合笔者最近从事空间数据库建库的具体实践和工作体会,探讨从位置精度、属性精度、时间精度、数据完整性和逻辑一致性等方面对数据质量进行全面控制,最终建成一个质量可靠的空间数据库。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数据库;空间数据;质量特性;质量控制 Quality characteristic and Quality control of Spatial data Fan Zhi-jian1,2,Fang Yuan-min1,Wang-Hong2 (1.Faculty of Land Resources Engineering,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Kunming 650093,China;2.Yunnan Provincial Geomatics center,Kunming 650034,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talks over contents which are involved with quality characteristic and quality control of spatial data.Integrating with concrete practice and work experience which the writer has recently been engaged in establishing spatial database,a very comprehensive control of data quality should be discussed from aspects of positional accuracy、attribute accuracy、temporal accuracy、data compression、as well as logic conformance and so on.Finally,a dependable spatial database should be set up. Key words:GIS;spatial database;spatial data;quality characteristic;quality control 0 引言 空间数据库是随着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开发和应用而发展起来的数据库新技术,它是地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份,是地理信息系统应用部份的前题和基础。空间数据库为此建立了如实体、关系、数据独立性、完整性、数据操作、资源共享等一系列基本概念。以空间数据存储和操作为对象的空间数据库,把被管理的数据从一维推向了二维、三维甚至更高维。空间数据库是一种应用于空间数据处理与信息分析领域的具有工程性质的数据库,它所管理的对象主要是空间实体。在空间数据库中,空间数据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空间数据库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要得到高质量的空间数据,最重要的是在空间数据生产和使用过程中进行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通过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可以分析影响产品质量的原因,进而提高空间数据的质量。空间数据的质量是空间数据库生存和发展的保障,缺少质量指标的空间数据将无法得到用户的信任,且直接影响到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分析、决策的正确性和可靠性。由此可知,空间数据质量是空间数据库的生命线。 1 空间数据库中的误差 空间数据库建立后,数据库中的误差包含了原始数据的误差和数据库建库所引入的误差。

分析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分析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DOI:10.16659/https://www.360docs.net/doc/c018411251.html,ki.1672-5654.2016.08.140 目的研究并探讨质量控制小组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该院自2014年1月开始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随机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阶段收治的200例手术患者进行研究,将其设置为观察组;另于该院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尚未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的2012年1月—2013年12月阶段,随机选取200例手术患者进行对照,将其设置为对照组。对比这两个阶段的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其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提高(P<0.05)。结论在手术室的护理管理中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不仅能够有效减少护理差错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管理质量,还能有效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有利于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标签: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 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场所,主要被用于救治急重症患者,手术室的护理工作较为繁琐,护理压力较大,稍有不慎,容易出现护理差错事件,引发严重后果[1]。因此,对手术室进行科学合理的护理管理十分必要。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护理管理模式,主要是通过组建质控小组来对护理管理质量进行控制[2]。该研究为了探讨质量控制小组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特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和2014年1月—2015年12月这两个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前后的阶段进行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自2014年1月开始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随机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阶段收治的200例手术患者进行研究,将其设置为观察组。该组中,男性患者107例,女性患者93例;年龄最小为21岁,年龄最大为69岁,年龄均值为(45.17±15.62)岁;其中有58例急诊手术患者,142例患者为择期手术;骨科手术患者70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60例,胃肠手术患者50例,心脏手术患者20例。 另于该院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尚未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的2012年1月—2013年12月阶段,随机选取200例手术患者进行对照,将其设置为对照组。该组中,男性患者105例,女性患者95例;年龄最小为22岁,年龄最大为70岁,年龄均值为(45.39±15.86)岁;其中有59例急诊手术患者,141例患者为择期手术;骨科手术患者73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62例,胃肠手术患者45例,心脏手术患者20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