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期末重点复习题(1-8章)附答案-.docx

《统计学》期末重点复习题(1-8章)附答案-.docx
《统计学》期末重点复习题(1-8章)附答案-.docx

第一章总论

一、填空题

K 统计是 _____ 统计工作 _____ ? _____ 统计资料—和—统计学 ___________ 的统一体。 2、 统计学是一门研究现象总体_数量 ____________ 方面的方法论科学。 3、 要了解一个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是—所有产品 ________________ ,总体单位是_每一件

C 人的年龄是变量

D 人口的性别是品质标志

E 全部男性人口数是统计指标 4、 要了解某地区所有工业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那么( ADE ) A 总体单位是每个企业 B 总体单位是每件产品 C “产品总产量”是标志 D “总产量1000万件”是指标 E “产品等级”是标志 5、 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ABCD )P27 A 资产负债率 B 股价指数 C 人均粮食产量 D 人口密度 E 商品库存额 6、 总体、总体单位、标志、这儿个概念间的相互关系表现为(ABCD )

A 没有总体单位也就没有总体,总体单位也离不开总体而存在

B 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

C 统计指标的数值来源于标志

D 指标说明总体特征,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特征

E 指标和标志都能用数值表现

四、 简答题

1、什么是统计?统计的职能有哪些?

2、举例说明什么是总体和总体单位?总体有哪些特征?

总体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所确定的研究事物的全体,它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 许多个别事物构成的整体。总体特征有大量性、同质性

4、 标志是说明 ____ 总体单位

______ 标志。 5、 统计指标是反映—总体 _________ 的数量特征的,其数值来源于 ______ 标志 6、 按反映的数量特征不同,统计指标可分为一数量指标_和_质量指标 二、 单项选择题

1、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 B

A 现彖总体的质量方面 C 现彖总体的质量和数量方面 特征的名称,它分为—品质标志 )

B 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 D 现彖总体的质量或数量方面 2、 要了解某市国有企业生产设备的使用情况,则统计总体是(A )

A 该市所有的国有企业

C 该市每一个国有企业 3、 要了解全国的人口情况,总体单位是(C B 该市国有企业的每台生产设备

D 该市国有企业的所有生产设备 ) D 全国总人口 A 每个省的人口 B 每一户 C 每个人 4、 反映总体单位属性和特征的是( C ) P21

A 指标

B 指标值

C 标志

5、 某地四个工业企业的总产值分别为20万元、 总产值”数值是(D )

A 指标

B 指标值

C 标志

标志和 __ 数量标志

D 标志值 50万元、65万元、100万元。这里的四个“工业 D 标志表现 6、 已知某企业产品单位成本为25元,这里的“单位成本”是(C )

A 指标

B 指标名称

C 标志

三、 多项选择题

1、 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有(ABC )

A 大量观察法

B 统计分组法

D 冋归分析法

E 因素分析法 2、 统计是研究社会经济现彖的数量方面的,其特点有 A 数量性 B 综合性 C 具体性 D 重复性 E 差异性 3、 在全国人口普查中,(BCDE )

A 全国人口数是总体(应该是全国总人口) D 变量 C 综合指标法 (ACE)

B 每个人是总体单位

3、什么是指标和标志?指标和标志的关系如何?

指标是反映统计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和数值。标志是各单位所具有的属性或特征。关系统计指标反 一、填空题

1、 对统计调查的基本要求是资料的完整性 和准确性 °

2、 调查某地区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则调查对象是所有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调查 单位是 每一样固定资产 ,填报单位是 __________ o

3、 调查方案中对调查时间的确定应包括两方而的内容:一是 ____________ , 二是 ________ ,

4、 从内容上看,统计表由 主词 和 宾词 两部分构成。

5、 变量数列按其各组取值范圉不同分为—等距—数列和—不等距—数列。

6、 通过统计分组,使现象总体的各个组组内—总体单位性质相同」不同组之间—总体单位性质不 同

7、 已知一个数列最后一组的下限为900,其相邻组的组中值为850,则最后一组的上限和组中值 分别为_1000 _______ 和_950 ________ o

8、 统计图是指利甬—几何图形_或具体事物的形象和 _________ 等形式表现社会经济现象数量特征 和数量关系的图形,它是统计资料耐重要表达形式。 二、单项选择题

k 抽样调查和典型调查都是非全面调查,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A ) A 选取单位方法不同 B 组织方式不同 C 灵活程度不同 D 作用不同 2、 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指(D ) A 处于较好状态的单位 B 规模较大的单位 C 体现当前工作重点的单位

D 就调查标志而言在总体中占有很大比重的单位

3. 全面调查是对调查对象所有单位逐一进行调查。下述调查中属于全面调查的是(B ) A 抽选一部分地块进行产量调查 B 全国人口普查

映的是总体的'驚三蜜标噬卑魁曇翻険

集和整理

C 就钢铁生产企业中的重点单位进行的全面调查

D 到某棉花生产地了解棉花收购情况 4、 统计调查中的调查项冃是(C A 统计分组 B 统计指标 5、 调查单位是(C )

A 负责向上报告调查内容的单位 C 某项调查中登记其具体特征的单位 统计标志 I )统计数据

B 调查对象的全部单位 D 城乡基层企事业单位 6、 通过对鞍钢.首钢、宝钢等几个大钢铁基地的调查来了解全国的钢铁生产情况的调查方法是 (B ) A 典型调查 B 重点调查

7、 要了解我国农村经济的具体情况,最适宜的调查方式是(D

A 普查

B 重点调查

C 抽样调查 C 典型调查

D 普查 )

D 抽样调查

8、 统计分组的关键是(A )

A 确定各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

C 确定组限和组中值

9、 某集团公司对其下属企业的利润计划完成情况进行分组,其屮正确的是( C )

A 80-90% 90-99% 100-109% 110%以上

B 确定组距和组数 D 分组形式的选择。 80%以下 80.1- 90% 90.1- 100% 100.1- 110% (C

90%以下 90-100% 100-110% 110%以上 ) 85%以下

85-95% 95-105% 105-115%

10、 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的区别是 A 选择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

C 选择分组标志的多少不同

1U 某连续型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500,相邻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 为

(A )

A 520

B 510

C 500

D 540

12、反映现象总体内部结构及其变化情况时,宜采用的统计图是(D ) A 散点图 B 折线图 C 条形图 D 圆饼图

B 组数的多少不冋 D 总体的复杂程度不同

三、多项选择题

1、 普查是(ACE

A 全面调查

D 经常性调查

2、 一个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应包括下述内容 A 确定调查H 的 B 确定标志性质

D 确定调查项H

E 确定调查时间 3、 典型调查中调查单位的选择方法有(CE ) A 随机抽选 B 选择重要单位 C 划类选典 D 选择中等水平单位 E 选择先进、后进或新生事物单位 4、 典型调查的应用比较灵活广泛,其作用体现在以下方面(E ) A 收集不能用数字反映的情况 B 验证全面调查结果的准确性 C 研究新生事物 D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推算总体数据 E 以上都对 5、 对某校大学生状况进行调查,则(AE ) A 调查对象是该校所有大学生 B 调查对象是该校每一个大学生 C 调查单位是该校所有大学生 D 调查对象是该校每一个班级 E 调查单位是该校每一个大学生 6、 抽样调查是按随机原则从总体屮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而后推算总体资料的方法,它的 特点包扌舌(ABC )

A 属于非全面调查

B 按随机原则抽选单位进行调查

C H 的在丁?推算总体资料

D 定期进行

E 与典型调查类似 7. 为了解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而进行普查,则每一个工业企业是(BC ) A 调查对象 B 调查单位 C 填报单位 D 统计总体 E 综合单位 8、 我国第四次人口普查规定的标准时间是1990年7月1 H 零时,下列情况不应计算人口数的有

(ACD )

A 1990年7月2日出生的婴?儿

B 1990年6月29日21时出生,7月1日8时死亡的婴儿

C 1990年6月29 H 23时死亡的人

D 1990年6月29 H 8时出生,20时死亡的婴儿

E 1990年7月1 R 1时死亡的人 9、 统计分组的作用主要有(ABC A 区分社会经济现象的性质 C 分析现象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E 说明总体的基本情况 10、 在分布数列中(BCE)

各组次数之和等于10()

频数越小,则该组标志值对总体所起的作用越小 总次数一定,频数和频率成反比 频率表明各组标志值对总体的相对作用程度。 四. 简答题

K 统计调查中的专门调查包括哪几种?各在什么情况下运用? 重点调查、典型抽样; 2、 什么是抽样调查?抽样调查和典型调查有何区别?

是包括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的非全面调;抽样调查遵循随机原则,典型调查是一种非概率的. 有意识的选样调查。 3、 统计调查方案主耍包括哪几个方而的内容?

1、确定调查H 的;

2、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

3、确定调查项冃;

4、调查表格和问卷的设 计;

5、确定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6.确定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 4、 什么是统计分组?为什么说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分组标志的选择?

根据统计研究的冃的和客观现象的内在特点,按某个标志把被研究的总体划分为若干个不同性 质的组,称为统计分组。 5、 什么是变量数列?在什么情况下编制单项数列和组距数列? 按数量标志分组所形成的数列叫变量分布数列。 五. 图表制作

1、某地35家国有企业2000年利润计划完成情况(%)资料如下:

85.2

98.4

110.() 110.6

130.5

118.() 108.6

) B 非全面调查 E 专门调查 C 一次性调查 (ACDE

) C 确定调查对象 )

B 反映总体的内部结构 D 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

B 各组频率大于() A

C

D E

116.0117.8119.5109.292.5107.8140.0

90.0107.0100.086.5138.2125.0115.6

112.2110.8105.6103.8116.0119.6120.5

104.710&195.010&211&011&0109.5

要求:(1)编制等距式变量数列(含频率);(2)指出企业利润计划完成情况分布的特征。

2、某企业40名职工月工资额(元)资料如下:

9201000550610870860795780

895840765700770650980992

810815950960750780730965

10201080828820816710680850

84084082810951050950745750

要求:(I)将职工按月工资额分为:700以下,700?800, 800?900, 900?1000,1000?1100五组,编制一张次数分布表(含频率);(2)按上述分组编制向上累计的累计频数和累计频率数列,并以第三组800?900为例说明累计频数和累计频率的意义。

3、某年某地区24个工业企业有关资料如下:

企业经济企业职工年产值

编号类型规模人数(万元)

1国有屮32003500

2国冇中850011000

3国有中24002200

4国有小300200

5国有中800740

6国有小160120

7集体小8035

8集体小6530

9集体小12080

10国有中10001200

11集体屮18002000

12集体小400250

13集体小13094

14国有■I'9002100

15集体小270300

16国有小460220

17国冇大560030000

18国有大470028000

19集体小300350

20集体小280300

21集体小160200

22集体小200170

23集体小14097

24国有小90100

根据上述资料:(1)按经济类型进行简单分组;(2)按经济类型和企业规模进行复合分组。计算两

4A1995-2000

要求:(1)绘制条形图反映A公司利润变动情况;(2)绘制折线图反映A公司负债变动情况。

5、根据下列资料,绘制适当的图形反映我国1998年利用外商投资来源结构情况。

六、根据本章内容及你学过的相关知识完成以下问题

1、为了了解南宁市市民的住房消费情况(或在校学生上网情况),请你设计一张问卷调查表。

2、假如你是联想电脑(或康佳彩电、富康轿车、摩托罗拉手机等)在南宁市的销售代理,为了了解联想电脑在南宁市场的销售状况及用户意见,并为下一年度制定销售计划提供依据,请你制定一份调查计划书。

第二章

一、填空题

1、某地2000年GDP为100亿元从反映总体的内容上看,该指标是—总量指标—指标;从反映总体的时间状况上看,该指标是—时期指标—指标。

2、由于长期计划的计划任务数的规定不同,长期计划完成情况的检查相应就有—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和一结构相对指标两种方法。

3、同一总体内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Z比称为_结构相対—指标;同类指标在不同时间Z间的比值则称为—动态相对_指标。

4、当计划指标以最低限额规定时,计划完成百分数以—大于_100%为完成计划;而当计划指标以最高限额规定时,计划完成百分数则以—小于_100%为完成计划。

5、某企业2001年的产值计划比上牟提高8%,实际比上年提高了12%,则该企业2001年超额3.7% 完成产值计划。

6、

全距是_20

已知7个

工人的H产量分别为80、60、65、70、72、80. 80,这个数列屮,屮位数是_7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众数是—80

7、

已知三种产品的合格率分别为95%.92%.90%,则这三种产品的平均合格率为_92. 3%

8、平均指标和标志变异指标都是反映现象—总体数屋___________ 特征的指标,前者反映的是总体

各单位变量值分布的—集中—趋势,而后者反映的则是总体各单位变量值分布的—离中_____________ 趋势。

9、标志变异指标是说明总体各单位标志值Z间—差异程度____________ 的指标。如果两个总体的

平均水平不同,则需用_标志变异指标________________ 来比较其平均水平的代表性髙低。

二、单项选择题

1、社会经济统计中最基本的统计指标是(A )

A总量指标B相对指标C平均指标D变异指标

2、总量指标按其说明总体内容的不同,可分为(B )

A 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B 总体

单位总暈指标和标志总暈指标

C 总体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3、 用有名数表现的相对指标是(

A 计划完成情况相对指标

C 比例相对指标 4、 某企业2000年的利润计划规定比1999年增长4%,实际增长6%,则利润计划完成情况相对指

D 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 ) B 结构相对指标 D 强度相对指标

标为(A )

A 101.92%

B 150.00%

C 66.67% D98.ll%

5、某企业2000年完成产值200万元,2001年计划增长10%,实际完成231万元,则产值超额完成计划( D )

A 115.5%

B 5.5%

C 15.5%

D 5%

6、计算平均比率和平均速度最适宜的方法是(C )

A算术平均数法B调和平均数法C儿何平均数法D综合指数法

7、简单算术平均数和加权算术平均数的计算结杲相同,是因为(A )

A各组次数相等B各组次数不相等

C各组变量值多数相等D各组变量值不相等

久如果掌握各组标志总量和各组变量值时,计算平均数应采用(C )

A简单算术平均数公式B加权算术平均数公式

C调和平均数公式D儿何平均数公式

9、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实质上取决于(ABD )

A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B各组标志值占总体标志值总量比重的大小

C标志值本身的大小D标志值次数的多少

10下列标志变异指标中易受极端值影响的是(A )

A全距B平均差C标准差D标准差糸数

11、已知本学期甲、乙班学生《统计学原理》的考试成绩的标准差分别为6分和5分,则哪一个班学生成绩相对均衡些(B )

A甲班B乙班C无法判断 D 一样

三、多项选择题

1、某地区年末统计结杲显示:该地区共有工业企业850家,从业人员45万,工业总产值52亿元, 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11556元。资料中出现有(ABDE)

A总量指标工业企业850家B相对指标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11556元C平均指标D总体标志总量从业人员45万E质量指标工业总产值52亿元

2、相对指标中,分子和分母可以互换的有(CD)

A计划完成情况相对指标B动态相对指标

C比较相对指标D比例相对指标E结构相对指标

3、某企业200()年产品成本计划降低8%,实际降低了10%o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CE )A该企

业成本的计划完成程度为10%/8%=125%

B该企业成本实际比计划多降低了2个百分点

C该企业成本的计划完成程度为90%/92% =97.83%

D该企业未完成成本降低计划任务E该企业超额完成成本降低计划任务

4、下列现象哪些应采用算术平均数公式计算平均数(AD )

A己知粮食总产量及播种面积,求亩产量

B已知计划完成百分比及实际销售额,求销售额的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比

C已知某厂1995-2000年的工业产值,求产值的平均发展速度用儿何平均

D己知甲、乙两个市场的某商品的销售价格及销售量,求该商品的平均价格加权

E己知甲.乙.丙三种产品的合格率,求这三种产品平均合格率合格率用几何平均

5、下列关于平均指标的理解正确的是(ABE )

A把某一数量标志在总体各单位之间的数量差异抽象化

B反映总体各单位某一数暈标志值的一般水平,是个代表性数值

C现象总体的同质性是计算和应用平均数的前提条件

D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Z间的差异

E反映总体各单位变量值分布的集中趋势

6、标志变异指标可以说明(BCDE)

A分布数列中各单位标志值的集中趋势

B分布数列中变量值的离中趋势

C分布数列屮各单位标志值Z间的差异程度

D分布数列中各单位标志值的变动范阖

E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分布特征

四、简答题

1.统计上的相对指标包括哪些?计算和应用这些相对指标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2、如何理解权数的意义?在什么情况下应用简单算术平均数和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结果是一致

的?

3、 什么是标志变异指标?它有何作用?

4、 甲、乙两个企业职工的月平均工资分别为1000元和1200元,工资的标准差分别为150元和160

元,是否可以认为甲企业职工工资的离散程度小于乙企业?为什么? 五、计算题

1、 某企业1999年计划产值

3200万元,其实际产值完成情况

如下: 计算该企

产值的计划完 完成计划的时

2、 已知如

计算12家企业产品产量的平均计划完成程度。

3、某市有三个企业,资料如下。试分析其经济运行效果

要求:1。填写表内空格2。用文字分析全市及三个企业运行状况(200字以上)

4、甲、乙两个菜市某一种蔬菜价格及销售资料如下:

业1999年全年 成程度和提前 间。 下资料:

试比较两个菜市的平均价格高低,并说明原因。

5、某居民有一笔存款拟存入银行10年,按复利计息,前5年的年利率为11%,后5年的年利率为7%。请计算该笔银行存款的平均年利率。

^11%57%5 = 8.775%

6、有甲、乙两个班学生参加统计学考试,甲班平均成绩为80分,成绩标准差为12分:乙班考试成绩资料如下:

要求:(1)计算乙班学生平均成绩和成绩的标准差;

(2)比较甲、乙两个班考试成绩的分散程度。

(1) x= (55 X4+65 X 10+75 X16+85 X12+95 X 8) -50=77

第四章时间数列

一、填空题

1、绝对数时间数列按指标值所属的吋间状况不同,分为吋点指标和吋期指标。

2、增长量由于计算的基期不同可分为逐期增长量和累计增长量。

3、测定季节变动常计算发展速度。

4、各环比发展速度连乘积等于相应时期定基发展速度。

5、某企业1月1日工人数为100人,2月1日工人数为105人,3月1 口工人数为102人,4月1

日工人数为108人,则第一季度该企业平均职工人数为103.7 。

6、某企业1月份计划产值为50万元,刚好完成计划,2月份计划产值为70万元,超额完成3%, 3月份实际产值93.5万元,超额完成计划4%,则第一季度产值平均计划完成程度为102.3% 。

7、某地区1995年粮食总产量为4000万吨,到本世纪末计划达到6000万吨,则从1995年到2000 年必须保持8.45%的年平均增长速度。

8、已知某产品2000年与1999年相比增长了20万吨,增长速度为5%,增长百分之一的水平值为

4 。

二、单项选择题

1、下面四个时间数列中,属于时点数列的是(C )

A历年招生人数时间数列B历年增加在校生人数时间数列

C历年在校牛人数时间数列D历年毕业生人数时间数列

2、已知某地区2000年财政收入比1995年增长了1倍,比1990年增长了1.5倍,那么1995年财政收入比1990年增长了( C )

A 0.5 倍

B 2.5 倍

C 1.25 倍

D 1.5 倍

3、已知一个数列的环比增长速度分别为3%, 5%, 8%,则该数列的定基增长速度为(D )

A 3%X5%X8%

B 103%X105%X108%

C (3%X5%X8%) +1

D (103%X105%X108% ) -1

4、某地区1975年粮食亩产350公斤,2000年亩产为600公斤,求1976年至2000年的粮食亩产的平

均增长速度应开(B)方。

A 24次

B 25次

C 26次

D 23次

5、某地1980年工农业总产值为6800万元,计划以后每年按6%的增长速度增长,到2000年年末的工农业总产值为(A)

A 21808.5 万元

B 144160 万元

C 8160万元

D 7208万元

6、某地区粮食产量的环比增长速度,1998年为3%, 1999年为5%,贝U 1998?1999年该地区的粮

食产量共增长了()

A 2%

B 8%

C 8.15%

D 15%

7、某地1995-200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为800、860、900、950、1100、1500万元,则国内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塑为(B)

A 116.7万元

B 140.0万元C12&0万元D 120.0万元

8、某企业销售额1993-1995年三年间的平均发展速度为106%, 1996-2000年五年间的平均发展速度为108%,则八年间的平均发展速度为(B)

A V1.06x1.08

B V1.063 xl.085

C Vl.06x1.08

D 71.063xl.085

三、多项选择题

1、一个时间数列的基本要素包括(CE)

A变量B次数C现象所属的时间

D现象所屈的地点E反映现彖的统计指标值

2、按统计指标表现形式不同,时间数列可以分为(ABC)

A绝对数时间数列B相对数时间数列

C平均数时间数列D时期数列E时点数列

3、增长百分之一的水平值是(ACE )

A表示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所增加的绝对量

B表示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所增加的相对量

C等于前期水平除以100 D等于前期水平除以100%

E等于环比增长量除以环比增长速度

4、定基增长速度等于(ADE )

A定基发展速度减1 B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

C坏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D坏比增长速度加1后连乘积再减1

E定基增长量除以基期水平

四、简答题

1、什么是时间数列?编制时间数列应注意哪些问题?

2、时期数列与时点数列有哪些区别?

3、进行时间数列的水平分析和速度分析分别运用哪些指标?

4、什么是长期趋势?测定长期趋势的方法有哪些?

五、计算题

1、某工厂2001年某产品的库存资料如下:

已知上年末库存额为250万元。

要求:计算该厂一季度平均每月的产品库存额。

2、某企业第二季度有关资料如下:

要求计算:

(1)第二季度月平均实际产值;110 (2)第二季度月平均工人数;50

(3)第二季度产值平均计划完成程度;103.1% (4)第二季度平均每人月产值和季产值。1.51 2.2

3、某市1995?2000年粮食产量资料如下:

要求:(1)根据时间数列各指标间的相互关系计算表中所缺的数字;

(2)计算1996-2000年间粮食产量的年平均增长量和平均增长速度。

4、

1982年我国人口数为10.1亿人,1990年我国人口数为11.3亿人。问在这期间我国人口平均增 长率

为多少?如果按这个平均增长速度发展下去,到2005年年末我国人口数将达到多少亿?

5、己知某产品历年的销售资料如下:

要求:⑴根据以上资料作销售额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图(折线图);

(2)配合时间与销售额之间的趙势直线方程,并预测2003年的销售额。

第五章统计指数

一、填空题

仁从狭义上来说,统计指数是指用来反映_社会经济—的多个事物构成的现象总体数量综合变动 的相对数。

2. 统计指数按其所反映的指标性质不同,可分为 数暈指标 指数和 质暈指标 指数。

3. 已知某产品去年的单位成本为120元,经过技术改造,今年该产品的单位成本降低为108元, 则该产品的单位成本指数为—_90%_ °

4. 编制数量指标指数时,应以 基期质量指标 作为同度暈因素;而编制质量指标指数时, 则应以 报告期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

5. 已知三种产品总销售额今年与去年相比增加15%,而它们的销售价格却下降了 5%,则这三 种产晶的销售量总指数为—JI21.05%_ 。

6. 平均数指数是一种通过对 个体指数 来计算的加权算术平均数或加权调和平均数的总指 数。

7. 总指数包括综合指数和 平均数指数两种计算形式。 一、 单项选择题

仁按统计指数所包含的事物多少不同,可分为(B ) A 质量指标指数和数量指标指数 B 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C 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 D 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 2、一般地,在编制数量指标指数时应以(B )

A 报告期的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

B 基期的质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

C 报告期的质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

D 基期的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

3、 在编制销售量总指数时,采用的同度量因素是(D ) A 销售量 B 销售额 C 单位产品成本 D 单位产品价格

4、 某商店销售的100种主要商品今年上半年与去年同期相比,销售额增长了 12%,价格下降了 4%,则商品的销售量总指数为(C ) A 112% B 16.7% C 116.7% D 107.7%

5、 某企业生产的三种产品报告期与基期相比产量持平,单位成本总指数为105%,则这三种产品 的总成本(A ) A 上涨了 5% B 上涨了 105% C 下降了 5% D 下降了 10%

6、 某地居民以相同的金额在2001年购买的商品数量比2000年少5%,则该地的物价指数为 (C ) A 95.00% B 100.00% C 105.26% D 110.20%

7、 若已知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基本公式的分子资料时,要计算总指数应采用(B ) A 加权算术平均数公式 B 加权调和平均数公式 C 儿何平均数公式 D 平均指标指数公式

8、若要对影响生产某产品的原材料消耗额的原价格、产品质量、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量三者进行因素 分析,依据连锁替换法的要求,所应采用的因素分解关系式为(B ) A. 消耗额二产品产量X 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量X 原材料价格 B. 消耗额二单位产晶原材料消耗量X 产品产量X 原材料价格 C. 消耗额二产品产量X 原材料价格X 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量 D. 消耗额二原材料价格X 产品产量X 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量

三、多项选择题

K 在编制统计指数时,选择同度量因素应遵守的一般原则是(AD )

A B C D E

编制数量指标指数时, 编制数量指标指数时, 编制质量指标指数时, 编制质量指标指数时, 以基期的质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 以报告期的质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 以基期的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 以报告期的数暈指标作为同度暈因素

编制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时,都以基期的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

2. 甲产品今年的销售量为去年的112%,这个相对数是(BC ) A 总指数 B 个体指数 C 数量指标指数

D 质量指标指数

E 平均指标指数 3. 某企业四种产品今年的产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 15%,出厂价格下降了 5% ,则这四种 产品的(ACE ) A 总产值指数为109.25% B 总产值指数为9.25%

C 总产值增长了 9.25%

D 总产值下降了 8%

E 价格总指数为95% 4、 某类产品的生产总费用报告期为20万元,比基期多4000元,产品的单位成本报告期比基期 降低5% A C E ,则该类产品(BCD 生产总费用总指数为125% 单位成本总指数为95% 产量总指数为7.4% )o

B 生产总费用总指数为102% D 产量总指数为107.4%

5、 在一个具有等量关系的指数体系屮, (AD ) A 总变动指数等于各因素指数之积

C 总变动指数等于各因素指数之比 的分子与分母差额之和

差额之积

四、简答题 什么是统计指数?它有哪些作用?

各指数z 间的数暈关系为 B 总变动指数等于各因素指数之和 D 总变动指数的分子与分母的差额等于各因素指数

E 总变动指数的分子与分母的差额等于各因素指数的分子与分母

1

、 2、

什么是同度暈因素?编制总指数时,如何确定同度暈因素? 3、

什么是指数体系?在一个具有等暈关系的指数体系屮,各指数Z 间有何关系? 五、计算题

1、已知三种产品的销售资料为:

产品 名称 计量 单位 单价(元) 销售量 基期 报告期

基期

报告期

甲 套 75 120 1000 1200 乙 件 100 95 850 1200 丙

140

120

600

580

要求:(1)分别计算三种产品的个体单价指数、个体销售量指数;

(2)分别计算三种产品的单价总指数和销售量总指数并作简单分析。

解:(2) 17 = ^P 'q ' = 327600X100% = 112.5%

"工卩皿 291200

价格总体上涨12.5%,增加销售收入36400元

= J^=291200X 100% = 11934%

7

工阳。244000

销售量总体上涨19.34%,增加销售收入47200元

2、已知三种产品的成木资料如下:

产品 汁量 今年实际总

单位成本今年比去

名称 单位 成本(万元) 年增减百分数(%)

甲 套 250 -10 乙 件 120 +5 丙 双 50 0

合计

420

试计算三种产品单位成本总指数及由于单位成本的变动对总成本的影响额。

3.己知三种产品的产量.产值资料如下:

产品 计量 产

1998 年

名称 单位 1998 年 2000 年 产值(万兀) 甲 吨 1250 1500 850 乙 吨 1850 1500 680 丙

1000

1200

120

合计

1650

计算三种产品的产量总指数及由于产量的变动对总产值的影响额。

解:F =

= 171535

x 100% = 103.96%

SO

产量总体上涨3.96%,增加总产值65.35万元

解:

x 100% = 95%

单位成本总体下降5%, 减少总成本22.06万元 5

420 442.06

4、己知某企业三种产品的出口资料如下:

试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两方面分析出口单价变动和出口量变动对出丨I总额的彫响。

解:和=孕'4 = 772500°x 100% = 109.34% S ")4 7065000

岀口价格总体上涨9.34%,增加出口总额660000元

- = Xfo?L = 7065000 xl00% = 11077% 工PS 6378000

I

岀口量总体上涨10.77%,增加出口总额687000元

5、已知某企业销售的三种产品的资料如下:

试根据指数体系分析价格变动、销售量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解:一贮熬才鵲册% = 99.62%价格总体下降0.38%,减少销售额0.97万元

250~97xl00% = 119.51%

=

7 2>皿210

销售量总体上涨19.51 %,增加销售额40.97万元

第六章抽样估计

一、 填空题

仁抽样调查是按照 __________ 原则,从总体中抽取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根据这部分单位的资料 来推断 _________ 数量特征的方法。

2、 在抽样调查中,用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之间的差异的指标称为抽样误差。

3、 如果已知总体单位数为500,样本单位数为50,而总体标准差为20,则在重复抽样条件下 的抽样平均误差为 __________ ,在不重复抽样条件下的抽样平均误差为 ______________

o

4、 若给定的概率保证程度为95.45%,抽样平均误差为12,则抽样极限误差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o 二、 单项选择题

A 一定小于

B —定大于

C 一定等于

D 可以大等于或小于等于 7、 要检验某连续性生产的生产线的产品质量,在一天小每隔半个小时抽取一件产品作样本,这是

( )

A 简单随机抽样

B 等距抽样

C 整群抽样

D 类型抽样

8、 在其它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抽样平均误差( ) A 随着抽样单位数的增多而变大 B 随着抽样单位数的增多而变小 C 随着抽样单位数的减少而变小 D 不会随着抽样单位数的改变而改变 9、 现从一批产品随机抽取50件来进行调查,得知该产品的合格率为95%,则在概率为95.45%

的条件下,合格率的抽样极限误差为(

A 2%

B 5%

C 6.2%

D 10%

10、 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方法抽取样本时,如果要使抽样平均误差比原来减少一半,则样本单位 数

需要扩大到原来的(

2、 影响抽样误差的大小的主要因素有(

A 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离散程度

C 抽样时间的长短

D 样本单位数的多少

3、 按抽样的组织方式不同,抽样方法可分为

1、 抽样调查的主要目的在于(

A 对调查单位做深入的研究

C 用样本来推断总体

2、 重复抽样与不重复抽样相比产生的抽样误差(

A

3、 A C B 了解总体各单位的情况 D 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 ) D 无法判断谁更大 (

相等 B 后者大于前者 C 前者大于后者 抽样平均误差反映的是样本指标值与总体指标值之间的 实际误差

B 可能的误差范围 实际误差的绝对值

D 平均误差值 要对某商场的产品进行质量检验时,通常采用( 简单随机抽样 B 类型抽样 C 等距抽样 4、 A 5、 当总体成数为50%时,总体成数方差有最大值为( A 1 B 2 C 0.25 D 0.1

6、 抽样极限误差与抽样平均误差之间的数值关系为( D 整群抽样 )

)o

A2倍 B3倍 C4倍 D5倍

11>对冷比产品进行抽样繭查得知,样本?勺一级品率为85% ,若抽样平均误差为1.5% ,则 在概率为

95%的保证条件下,估计这批产品的一级品率范围为(

A 大于 86.5%

B 在 82.06%与 87.94%之间

C 在83.5%与86.5%之间

D 不少于95%

12、从某仓库中随机抽取500包产品,测得它们的平均重量为456克,产品重量的标准差为 25克,则

在可靠程度为95.45%的保证条件下,估计该仓库中的产品平均重量范围为(

A 453.8 克?458.2 克

C 450.8 克?465.4 克

三、多项选择题

抽样调查具有的特点是(

B 454.9 克?457.1 克 D 431克?481克 )o

)o

1、 A B D 它是一种建立在随机性原则基础上的调查方法 抽样调查的结果不存在误差 C 抽样调查的最终目的是由部分推断总体 抽样调查存在误差 E 抽样调查的结果比全面调查的结果差 B 做调查的工作人员的心理素质 E 抽样方法不同 ) C 阶段抽样 )o

A简单随机抽样B类型抽样

D等距抽样E整群抽样

4、总体参数的优良估计量应符合以下标准()

A无偏性B准确性C 一致性D有效性E可靠性

5、在抽样推断中,样本单位数的多少取决于()

A总体各单位之间标志变异程度的大小B允许误差的大小

C抽样估计的可靠程度D总体参数的大小E抽样方法和组织方式

四、简答题

1、什么是抽样调查?抽样调查有哪些作用?

2、什么是抽样误差?影响抽样误差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五、计算题

1、某地2000年从10000户农户中随机抽取100户,测得户均年收入为18000元,标准差为2500 元,试以95.45%的概率保证程度估计该地农户户均年收入的可能范围。

2、用不重复抽样方法从某校2500位学生中随机抽収75位来调查其每月消费支出情况,结果表明,学生的月平均消费额为350元,消费额标准差为85元;月消费额450元以上的学生比重为20%。试在可靠程度为95.45%的条件下估计:(1)该校学生月平均消费额的可能范闱;(2)月消费额为450元以上所占比重的可能范围。

3、某厂从生产的一批零件中任抽1 %来检验,其资料如下:

根据质量标准,使用寿命在800小时及其以上者为合格品。试以95%的概率保证程度分别对整批产品的平均使用寿命和合格率作区间估计。

4、某校有学生3000人,用重复抽样办法随机抽取200人,结果发现65人收看世界杯足球赛, 试在95.45%的概率保证下,估计该校学生对世界杯足球赛的收视率及收视人数;若允许误差不超过5%,应抽查多少人。

5、现对某市50000户职工进行家计调查(用不重复抽样),得知职工家庭平均每月每人生活费收入为500元,生活费收入的标准差为50元,如果可靠程度为95.45%,允许误差不超过10元,问应抽查多少户?如果允许误差减少一半,又应抽查多少户?

第七章假设检验

一、填空题

1.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是应用了 ___________ 原理,它认为概率很小的事件在一次试验中几乎是

不可能发生的,如果发生了,则应怀疑原先“假设”的合理性,从而拒绝原先的假设。

2.进行假设检验吋,根据以事先给定的显著性水平Q为界限,小于显著性水平。的区间就是

_______ 区间;大于显著性水平的区间则是 ______ 区间。

3.某种电子产品以往的次品率为2%,今年采取某种技术革新措施后,对产品的样本进行随机抽

检,这种产品的次品率是否有所降低?在显著性水平。为5%的条件下,此问题的原假设为,备择假设为 ________ o

4.设某市职工工资服从正态分布,已知上月的平均工资为1250元,本月随机抽100名职工,得到月平均工资为1320元。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本月职工的工资水平与上月工资水平相比是否有明显

变化?此问题的原假设为____________________ ,备择假设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 假设检验是依据样本的信息去推断总体的,这种推断不可能百分Z百正确,而是有可能犯两类错误,它们是_____________ 错误和错误。

二、单项选择题

1.假设职工用于上、下班路途的吋间服从正态布,经抽样结果得知这一吋间为1.2小吋,调查人

员根据以往的经验认为,这一时间与往年相比没有多大变化。为了证实这一看法,需要用的假设方法是()

A双侧检验B单侧检验C左单侧检验D右单侧检验

2.某广告制作商称,有30%以上的看过其某广告的电视观众喜欢此广告。为了证实这一声明是否

属实,应采用假设检验是()

A双侧检验B单侧检验C左单侧检验D右单侧检验

3.下列对总体参数特征值的假设,哪一种写法是正确的()

A H o:e > H|: & <&()

B H(): 0

C H o:H\: & >&o

4.设某地区水稻的亩产量为650公斤,且服从正态分布,现釆用某种新化肥喷施后,从中抽取100 宙稻田,测得其亩产量为670公斤,在显著性水平为0.01的条件下,是否可以认为该种化肥对水稻有增产作用?该问题应采用的假设是()

A H o: X <650公斤H1: X>650 公斤

B H o: X >650 公斤H|:X <650 公斤

C H o: =650 公斤XH650 公斤

D H o: 5650公斤Hp尢工650公斤

5.某市前年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比重为13.5%,现为了了解老年人口比重的变化情况,该市老年人协会进行了随机抽查,发现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为15.2%,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调查结果能否说明冃前老年人口比重变化不大?该问题应采用的假设是()

A H°: P< 13.5% H, : P> 13.5%

B H o: PV13.5% 比:P= 13.5%

C H(): P>13.5% H1: PV13.5%

D H(): P=13.5% H1: PH 13.5%

6.在假设检验中,原假设备择假设则称()为犯第二类错误。

最新大学思修期末考试题(含答案)

大学期末思修考试 2019最新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这说明() A、没有集体利益,就不可能有个人利益 B、集体主义坚决排斥个人利益和个性自由 C、广大人民只有靠集体奋斗才能实现自身的正当利益 D、只有集体的事业兴旺发达,才能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充分实现 2.法具有维护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的作用。这指的是法的() A、社会作用 B、规范作用 C、指引作用 D、制裁作用 3.理想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是()B A.人与生俱来的 B.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C.是人们成年后的必然产物 D.是人类进化到今天的结果 4.道德是一种行为规范,它所包含和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D A.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 B.公正和偏私、诚实和虚伪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D.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 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告诉我们,在学习上一定要培养 (A)的优良学风。 A求实B一丝不苟C勤奋D敢为人先 6.下列著作不能说明作者身处逆境而有作为的有(D)。 A《周易》B《离骚》C《史记》D《论语》 二,多项选择题 7.信念与信仰的关系是(ABCD)。 A信仰是一个人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的根本标准和态度 B信念是非要去做、去执行的坚决态度C信仰属于信念 D信仰是信念的最高表现形式E信念属于信仰 8.设立有限责任公司依法应具备的条件包括( ABC )。

A 有公司名称 B 符合法定人数的股东 C 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 D 事先经由主管行政部门审批 9.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规定这一义务的法有() A《宪法》 B《国防法》 C《兵役法》 D《反分裂国家法》 10.不同的人由于社会环境、思想观念、利益需要、人生经历和性格特征等方面的差异,会形成不同的乃至截然相反的信念。即使是同一个人,也会形成关于社会生活不同方面的信念,如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事业、学业和生活等方面,都会形成相应的不同层次的信念。这体现信念的(C)。 A.阶级性 B.稳定性 C.多样性 D.科学性 11.我国传统法文化中的消极因素有( CD )。 A 重视调解在解决一般纠纷中的作用 B 注重成文法 C 法即是刑 D 轻视诉讼和权利观念淡薄 12.检察院认为被告人犯罪情节轻微,依法免除刑罚的,应当制作( D )。 A 免予起诉决定书 B 免予起诉意见书 C 不起诉书 D 不起诉决定书 二、填空题 13.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单选题 14.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首先体现在对()的热爱上,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必须坚持的立场和态度。(标准答案:D) A. 自己家庭 B. 自己的事业 C. 世界的发展 D. 社会主义中国

统计学模拟试题答案

注意:正式考试的计算题除与下述题目一样外,还包括指数分析中的双因素分析,认真看课本的例题 四、计算题(共3题,共40分) 1、(10分)甲、乙两单位人数及月工资资料如下: 根据上表资料: (1)比较甲乙两单位两个单位哪个单位工资水平高; (2) 说明哪个单位平均工资更具代表性 甲、乙两单位人数及月工资资料如下: 根据上表资料: (1)比较甲乙两单位两个单位哪个单位工资水平高; (2) 说明哪个单位平均工资更具代表性 解: (1)人) 元甲 /(1710== ∑∑f Mf x

人) 元乙 /(1832== ∑∑f Mf x 以上计算可知,乙单位工资水平高; (2) %1.10%100=?=x S V 甲σ %2.10%100=?= x S V s 乙 以上计算可知甲单位平均工资的标准差系数小于乙单位,说明甲单位平均工资更具有代表性。 2、(15分)某高校进行一次英语测验,为了解考试情况,随机抽样抽选1%的学生进行调查,所得资料如下: 试以95.45%的可靠性估计(相应的概率度请在教材上查阅): (1)该校学生英语考试的平均成绩的范围; (2)成绩在80分以上的学生所占的比重的范围。 解:(1),100=n )(761 1 分== ∑ ∑==k i i k i i i f f x x ,)(119)(21 1 22分=-= ∑∑==k i i k i i i f f x x s ,用22σ代替s 有: )(09.1)1(2 分=- = N n n x σμ,)(18.2分==?x x t μ,区间范围:18.276±=?±x x 。 (2)%441 == n n p ,用样本比重代替总体比重,%94.4)1()1(=--=N n n P P p μ。 %88.9==?p p t μ,区间范围:%88.9%44±=?±p p 。 3、(15分)4.某企业生产的袋装食品采用自动打包机包装,每袋标准重量为100克。现从某天生产的一批产品中按重复抽样随机抽取50包进行检查,测得每包重量(克)如下: ) /(186.881 )M (2i 人元乙=--= ∑n f x S i )/(173.071 )M (2i 人元甲=--=∑n f x S i

统计学模拟试卷和答案 (1)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统计学》模拟试卷一 注意: 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若正态总体,方差2σ已知,则总体均值μ的区间估计所采用的统计量为( )。 2.利用最小二乘法配合趋势线方 程的条件是:( )。 3.有10位学生, 其中8位男生,2位女生。从中一次 随机抽选4人,则恰巧其中有2位女生的概率为( )。 4.假设检验中的显着性水平越高, 对同一问题( )。 [A] 临界点就越小 [B] 所需样本量就越大 [C] 就越有可能接受H [D] 就越小 5.各实际观测值i y 与回归值?i y 的离差平方和称为( )。 [A] 回归平方和 [B] 剩余平方和 x x x x [A] ?()0i i y y -=∑ [B] 2 ?()i i y y -∑最 小 [C] 0t =∑ [D] A 且B [A] 4221028()()10 10 C [B] 2228()()10 10 [C] 224 8210/C C C [D]

[C] 总离差平方和 [D] 估计标准误差 6.在对一个4×4列联表进行2χ检验时,2χ 分布的自由度是( )。 7.我国目前的零售价格指数的特 点是( )。 [A] 对所选商品使用的价格是该商品的市价 [B] 对所选商品使用的价格是该商品的议价 [C] 是根据全部零售商品计算而得 [D] 是采用加权算术平均形式计算的 8.在回归分析中,F 检验主要是用来进行( )检验。 [A] 回归方程的显着性 [B] 相关系数的显着性 [C] 回归系数的显着性 [D] 估计标准误差的显着性 9.样本方差和总体方差在计算上的区别是( )。 [A] 只有样本方差才使用了全部数据 [B] 样本方差是用数据个数去除离差平方和 [C] 只有总体方差才使用了全部数据 [D] 总体方差是用数据个数去除离差平方和 10.2~(,12)X N μ,则(||36)P x μ-≤=( )。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1.研究促销方式对销售量的影响,促销方式共有三个水平,则这种方差分析是( )。 [A] 单因素方差分析 [B] 双因素方差分析 [A] 16 [B] 12 [C] 9 [D] 2 [A] [B] [C] [D]

思修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思修重点 1.大学生怎样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 在学习要求,生活环境,社会活动都有变化的大学中首先要认识大学生活的新特点。要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学会过集体生活也要独立:要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提高独立生活能力。树立独立生活的意识。 虚心求教,细心体察。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 实力新的学习理念。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树立全面学习的理念。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培养优良的学风。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树立远大的理想。 2.结合实际谈谈学习“思修”课的意义和方法。 这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综合性,实践性于一体的学科。 意义:(1)有助于当代大学生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 (2)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掌握丰富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为提高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打下知识基础。 (3)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摆正“德’与“才”的位置,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方法:注重学习科学理论。 注重学习和掌握高思想道德和法律修养的基本知识。 注重联系实际注重行知统一。 3.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及重要意义的理解? 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解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 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 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这四个方面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有机统一的整体。

统计学模拟试题(卷)

统计学模拟试卷(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古典统计学时期有两大学派,它们分别是和。 2、统计指标反映的是的数量特征,数量标志反映的是的数量特征。 3、统计数据收集过程中,可能存在两种误差:和。 4、统计分组按分组标志的多少分为分组和分组。 5、各个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的等于零,并且为最小值。 6、直接用平均差或标准差比较两个变量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的前提条件是两个变量数列的相等。 7、优良估计的三个标准是、和。 8、在相关分析中,要求两个变量都是_______;在回归分析中,要求自变量是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 9、编制动态数列最基本的原则是。 10、综合反映不能直接相加的多种事物综合变动的相对数就是。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请填入“√”或“ ”) 1、可变标志是总体同质性特征的条件,而不变标志是总体差异性特征的条件。() 2、通常情况下,数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绝对数,质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相对数和平均数。() 3、在异距分组数列中,计算频数密度主要是为了消除组距因素对次数分布的影响。() 4、能够对统计总体进行分组,是由统计总体中的各个单位所具有的“同质性”特点决定的。() 5、位置平均数不受极端值的影响。() 6、登记性误差和系统性误差是可以避免的,而偶然性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7、变量y 与平均数y 的离差平方和,即2 )(∑-y y 称为y 的总变差。( ) 8、间隔相等的时期数列计算平均发展水平时,应用首尾折半的方法。( ) 9、若时间数列各期的环比增长量Δ相等(Δ>0),则各期的环比增长速度是逐年(期)增加的。( ) 10、价格是价格指数的研究对象,习惯上把它称为指数化指标,而销售量则是销售量指数中的指数化指标。( )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 )。 A 、抽象的数量关系 B 、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 C 、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D 、社会经济统计认识过程的规律和方法 2、几位学生的某门课成绩分别是67分、78分、88分、89分、96分,则“成绩”是( )。 A 、品质标志 B 、数量标志 C 、标志值 D 、数量指标 3、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验,最适宜采用的调查方法是( )。 A 、全面调查 B 、抽样调查 C 、典型调查 D 、重点调查 4、如果所有标志值的频数都减少为原来的1/5,而标志值仍然不变,那么算术平均数( ) A 、不变 B 、扩大到5倍 C 、减少为原来的1/5 D 、不能预测其变化 5、在抽样调查时,若有意选择较好或较差的单位,则会产生( ) A 、登记性误差 B 、调查误差 C 、偶然性误差 D 、系统性误差 6、在简单回归直线bx a y c +=中,b 表示( ) A 、当x 增加一个单位时,y 增加a 的数量 B 、当y 增加一个单位时,x 增加b 的数量 C 、当x 增加一个单位时,y 的平均增加值

统计学模拟试卷及答案(3份)

统计学试卷A(含答案及评分标准) 10分。(请将唯一正确答案序号写在括号内) 1.考察全国的企业情况时,以下标志中属于不变标志的有()。 A.产业分类; B.职工人数; C.增加值; D.固定资产; 2.人口普查的调查单位是()。 A .全部人口; B.每个人; C.全部人口数; D.每户家庭; 3.在下列指标中,哪一指标的取值完全不受极端值的影响。 A.算术平均数; B.几何平均数; C.调和平均数; D.中位数; 4.将由显著性水平所规定的拒绝域平分为两部分,置于概率分布的两边,每边占显著性水平的二分之一,这是()。 A. 单侧检验; B.双侧检验; C.右单侧检验; D.左单侧检验; 5.检验功效定义为()。 A.原假设为真时将其接受的概率; B. 原假设不真时将其舍弃的概率; C. 原假设为真时将其舍弃的概率; D. 原假设不真时将其接受的概率; 6.某工厂为检查流水线生产的产品质量,每隔4小时,抽取5分钟生产的全部产品进行检查。这种抽样方式属于( ) A. 纯随机抽样; B.分层抽样; C.整群抽样; D.两阶段抽样; 7.某地区粮食增长量1990—1995年为12万吨,1996—2000年也为12万吨。那么,1990—2000年期间,该地区粮食环比增长速度()。 A.逐年上升; B.逐年下降; C.保持不变; D.不能做结论; 8.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所采用的同度量因素是()。 A.质量指标; B.数量指标; C.综合指标; D.相对指标; 9.国民经济核算的主体是以()界定的。 A. 一国的地理领土范围; B. 一国的主权领土范围; C. 一国的经济领土范围; D. 一国常住经济单位; 10.最终消费总额等于() A.居民消费; B. 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的总和; C.政府消费; D. 居民消费支出;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正确答案包含1至5项,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 1. 从使用价值角度看,GDP包括() A.中间产品; B.消费品; C.库存增加; D.固定资产投资; E. 净出口; 2.非参数检验与参数检验的主要区别是: A. 无需知道总体参数; B. 检验结论更可靠; C. 无需设定总体为何种分布; D.不需要太多的样本观测值;

大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思修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本书为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15年修订版(仅供参考) 1.大学生怎样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 3 2.结合实际谈谈学习“思修”课的意义和方法。 3 3.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及重要意义的理解? 3 4.什么是理想什么是信念? 4 5,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才的作用 4 6.如何认识个人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 4 7.联系实际,谈谈大学生如何实现自己的崇高理想? 4 8.什么是爱国主义?如何理解其科学内涵及优良传统? 5 9.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有那些内容? 5 10.什么是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5 11.什么是时代精神?内涵是什么? 5 12.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需要在哪些方面努力? 6 13.什么是人生观?什么是人生价值? 6 14.人的本质是什么?如何理解? 6 15人生态度与人生观是什么关系?如何端正人生态度? 6 16.对人生价值评价要坚持那几方面的统一? 6 17.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是什么? 7 18.什么是健康?怎样协调自我身心关系? 7 19.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应坚持的原则是什么? 7 20.如何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 7 21.道德的本质、功能和作用是什么? 8 22.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9 23.如何理解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 9 24.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10 25.谈谈当代大学生怎样树立诚信品质? 10 26.公共生活有序化对经济建设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10 27.社会公德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10 28.遵守网络生活中道德要求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11 29.举例说明法律规范在公共生活中的作用。 11 30.简述《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 11 31.什么是职业道德?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2 32.《劳动法》和《公务员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33.联系实际,谈谈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创业观。34.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是什么? 35.简述我国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及关于结婚的相关规定。36.简述法律的一般含义及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 37.什么是法律制定、法律遵守、法律执行及法律适用? 38.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39.联系实际,谈谈如何理解法律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40.什么是法律思维方式?它的特征是什么? 41.大学生应该如何增强法制观念,维护法律的权威? 42.我国宪法的特征和基本原则是什么? 43.我国的国家制度包括哪些制度? 44.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有哪些? 45.什么是民法?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46.简述我国民事权利制度的主要内容。 47.简述我国合同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 48.什么是刑法?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49.什么是犯罪?犯罪构成包括哪些要件? 50.什么是正当防卫?什么是紧急避险?其成立条件分别是什么 1.大学生怎样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 在学习要求,生活环境,社会活动都有变化的大学 中首先要认识大学生活的新特点。要培养自主学习的能 力,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学会过集体生活 也要独立:要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树立独立生活的意识; 虚心求教,细心体察; 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 实力新的学习理念。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树立全面学习的理念。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培养优良的学风、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树立远大的理想。 2.结合实际谈谈学习“思修”课的意义和方法。 这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综合性,实

统计学模拟试题及解答

模拟试题一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一项调查表明,在所抽取的1000个消费者中,他们每月在网上购物的平均花费是200元, 他们选择在网上购物的主要原因是“价格便宜”。这里的参数是( ) A. 1000个消费者 B. 所有在网上购物的消费者 C. 所有在网上购物的消费者的平均花费额 D. 1000个消费者的平均花费金额 2. 为了调查某校学生的购书费用支出,从男生中抽取60名学生调查,从女生中抽取40名学生调查,这种抽样方法属于( ) A. 简单随机抽样 B. 整群抽样 C. 系统抽样 D. 分层抽样 3. 某班学生的平均成绩是80分,标准差是10分。如果已知该班学生的考试分数为对称分布,可以判断考试分数在70到90分之间的学生大约占( ) A. 95% B. 89% C. 68% D. 99% 4. 已知总体的均值为50,标准差为8,从该总体中随机抽取容量为64的样本,则样本均值的数学期望和抽样分布的标准误差分别为( ) A. 50,8 B. 50,1 C. 50,4 D. 8,8 5. 根据某班学生考试成绩的一个样本,用95%的置信水平构造的该班学生平均考试分数的置信区间为75分~85分。全班学生的平均分数( ) A .肯定在这一区间内 B .有95%的可能性在这一区间内 C .有5%的可能性在这一区间内 D .要么在这一区间内,要么不在这一区间内 6. 一项研究发现,2000年新购买小汽车的人中有40%是女性,在2005年所作的一项调查中,随机抽取120个新车主中有57人为女性,在05.0=α的显著性水平下,检验2005年新车主中女性的比例是否有显著增加,建立的原假设和备择假设为( ) A .%40:,%40:10≠=ππH H B .%40:,%40:10<≥ππH H C .%40:,%40:10>≤ππH H D .%40:,%40:10≥<ππH H 7. 在回归分析中,因变量的预测区间估计是指( ) A. 对于自变量x 的一个给定值0x ,求出因变量y 的平均值的区间 B. 对于自变量x 的一个给定值0x ,求出因变量y 的个别值的区间 C. 对于因变量y 的一个给定值0y ,求出自变量x 的平均值的区间 D. 对于因变量y 的一个给定值0y ,求出自变量x 的平均值的区间 8. 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如果F 检验表明线性关系显著,则意味着( ) A. 在多个自变量中至少有一个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系著 B. 所有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都显著 C. 在多个自变量中至少有一个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不显著 D. 所有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都不显著 9. 如果时间序列的逐期观察值按一定的增长率增长或衰减,则适合的预测模型是( ) A. 移动平均模型 B. 指数平滑模型 C. 线性模型 D. 指数模型 10. 设p 为商品价格,q 销售量,则指数∑∑ 01 0q p q p 的实际意义是综合反映( ) A. 商品销售额的变动程度 B. 商品价格变动对销售额影响程度 C. 商品销售量变动对销售额影响程度 D. 商品价格和销售量变动对销售额影响程度 二. 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 简述直方图和茎叶图的区别。

人力资源统计学模拟试卷和答案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人力资源统计学》模拟试卷一 注意: 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国民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是()。 A、科研机构 B、居民家庭 C、企业 D、事业单位 2、决定企业劳动报酬水平的指标是()。 A、劳动效率 B、劳动生产率 C、劳动效益 D、工资利润率 3、出勤率反映的是员工的( )。 A、劳动积极性 B、文化水平 C、道德水平 D、职业技能 4、下列不属于现场培训的是()。 A、技术表演示范 B、师傅带学徒 C、技术成人大中专班 D、岗位练兵 5、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产品实物总量与相应的活劳动消耗是之间的比值,称为()。 A、劳动生产率的价值量指标 B、劳动效益 C、劳动生产率的实物量指标

D、单位产品劳动生产率 6、考勤卡属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的()。 A、统计台账 B、统计报表 C、原始记录 D、统计年表 7、下列属于劳动保护措施的是()。 A、辅助房屋及设施 B、企业新建列入固定资产投资的安全措施 C、公共浴室 D、修养所 8、下列计算制度内实际工作时间的公式正确的是( )。 A、制度内实际工作时间=制度工作时间-出勤时间-停工时间-非生产时间 B、制度内实际工作时间=制度工作时间-停工时间-非生产时间+停工被利用时间 C、制度内实际工作时间=出勤时间-停工时间-非生产时间+停工被利用时间 D、制度内实际工作时间=制度工作时间+缺勤时间-非生产时间 9、下列不属于企业社会保险统计范围的指标是( )。 A、企业职工失业保险统计 B、企业职工医疗保险统计 C、企业职工退休养老保险统计 D、集体福利 10、下列不属于集体福利事业的补贴围的是( )。 A、消毒室 B、公共浴室 C、理发室 D、哺乳室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1、企业福利费支出包括( )。 A、集体福利事业补贴 B、职工文娱体育宣传费 C、集体福利设施费 D、职工生活困难补助费 E、职工探亲路费补贴 12、企业工人的分组方法有()。 A、按与生产作业的关系程度 B、按劳动技能水平高低 C、按生产技术水平高低

思修期末考试试题题库及答案(50题)

思修期末考试试题题库及答案(50题)1.大学生怎样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 在学习要求,生活环境,社会活动都有变化的大学中首先要认识大学生活的新特点。要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学会过集体生活也要独立:要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提高独立生活能力。树立独立生活的意识;虚心求教,细心体察;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实力新的学习理念。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树立全面学习的理念。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培养优良的学风、勤奋、严谨、求实、创新;树立远大的理想。 2.结合实际谈谈学习“思修”课的意义和方法。 这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综合性,实践性于一体的学科。 意义:(1)有助于当代大学生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2)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掌握丰富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为提高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打下知识基础。(3)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摆正“德’与“才”的位置,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方法:注重学习科学理论。注重学习和掌握高思想道德和法律修养的基本知识。注重联系实际注重行知统一。 3.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及重要意义的理解? 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解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

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四个方面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有机统一的整体。重要意义:是党在思想理论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我们党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当前形势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社会方面,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思想理论基础,是激励全民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维系全民族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适应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要求,适应现阶段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也是引领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 4.什么是理想什么是信念? 理想;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信念是对理想的支持也是人们追求理想目标的强大动力。 5,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才的作用: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走什么路为什么学 7.联系实际,谈谈大学生如何实现自己的崇高理想? (1)立志当高远。立志做大事。立志需躬行。 (2)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要做好充足的准备; 要正确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顺境和逆境,善于利用顺境,勇于正视逆境和战胜逆境

最新统计学模拟试题(带答案)

《统计学》试题库 知识点一:统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 一、填空题 1、统计是、和的统一体, 是统计工作的成果,是统计工作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2、统计研究的具体方法主要有、、和。 3、统计工作可划分为、、和四个阶段。 4、随着的改变,总体和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5、标志是说明,指标是说明。 6、可变的数量标志和所有的统计指标称为,变量的具体数值称为。 7、变量按分,可分为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 职工人数、企业数属于变量;变量按分,可分为确定性变量和随机变量。 8、社会经济统计具有、、、等特点。 9、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应包括和两个基本部分。 10、统计标志按是否可用数值表示分为 和;按在各个单位上的具体表现是否相同分为和。 11、说明特征的名称叫标志,说明特征的名称叫指标。 12、数量指标用表示,质量指标用或平均数表示。 13、在统计中,把可变的和统称为变量。 14、由于统计研究目的和任务的变更,原来的 变成,那么原来的指标就相应地变成标志,两者变动方向相同。 二、是非题 1、统计学和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完全一致的。 2、运用大量观察法,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观察调查。 3、统计学是对统计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4、一般而言,指标总是依附在总体上,而总体单位则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 5、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 6、某同学计算机考试成绩80分,这是统计指标值。 7、统计资料就是统计调查中获得的各种数据。 8、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而标志则不能用数值表示。 9、质量指标是反映工作质量等内容的,所以一般不能用数值来表示。 10、总体和总体单位可能随着研究目的的变化而相互转化。 11、女性是品质标志。 12、以绝对数形式表示的指标都是数量指标,以相对数 或平均数表示的指标都是质量指标。 13、构成统计总体的条件是各单位的差异性。 14、变异是指各种标志或各种指标之间的名称的差异。 三、单项选择题 1、统计认识过程是() A、从质到量 B、从量到质 C、从质到量,再到质和量的结合 D、从总体到个体 2、某班5名同学的某门课的成绩分别为60、70、75、 80、85,这5个数是() A、指标 B、标志 C、变量 D、变量值 3、调查某市职工家庭的生活状况时,统计总体是() A、该市全部职工家庭 B、该市每个职工家庭 C、该市全部职工 D、该市职工家庭户数 4、调查某班50名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A、该班50名学生 B、该班每一名学生 C、该班50名学生的学习情况 D、该班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情况 5、构成统计总体的基础和前提是() A、综合性 B、同质性 C、大量性 D、变异性 6、统计学研究对象的最基本特征是() A、总体性 B、数量性 C、具体性 D、社会性 7、某企业职工张三的月工资额为500元,则“工资”是() A、品质标志 B、数量标志 C、数量指标 D、质量指标 8、象“性别”、“年龄”这样的概念,可能用来() A、表示总体特征 B、表示个体特征 C、作为标志使用 D、作为指标使用 9、调查某校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学生“一天中用于学习的时间”是() A、标志 B、指标 C、变异 D、变量 10、一个统计总体() A、只能有一个标志 B、只能有一个指标 C、可以有多个标志 D、可以有多个指标 11、统计对总体数量的认识是() A、从总体到单位 B、从单位到总体 C、从定量到定性 D、以上都对 12、变量是可变的() A、品质标志 B、数量标志 C、数量标志和指标 D、质量指标 13、研究某企业职工文化程度时,职工总人数是() A、数量标志 B、数量指标 C、变量 D、质量指标 14、某银行的某年末的储蓄存款余额() A、一定是统计指标 B、一定是数量标志 C、可能是统计指标,也可能是数量标志 D、既不是统计指标,也不是数量标志 15、年龄是() A、变量值 B、离散型变量

最新大一思修期末考试试题

大一思修期末考试试题(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⒈人生观的核心是( A ) A、人生目的 B、人生价值 C、人生态度 D、人生理想 ⒉世界观是人们对( D )的最根本看法和总和。 A 社会 B 人生意义 C 自然界 D 整个世界 ⒊人生观是( C )的反应。 A 自我认识 B 政治关系 C 社会存在 D 自然条件 ⒋人生的目的是对(B)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 A 人为什么发展 B 人为什么活着 C 人为什么工作 D 人为什么努力 ⒌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人的人生对(D)的意义。 A 自我与社会 B 集体与社会 C 自我与他人 D 社会与他人 ⒍人生的价值趋向是对(D)的意义。 A 自我价值 B 社会价值 C 价值质量 D 价值目标 ⒎理想是人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D)的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想法。 A 实现豁然性 B 不可能性 C超越客观性 D 实现可能性 ⒏理想人的确立于(D) A 中年 B 童年 C 青年 D 青年时期 ⒐处于核心地位的理想类型(B) A 生活 B社会理想 C 道德理想 D职业理想 ⒑信念突出的本质特征(A) A“信” B“诚” C “真” D“疑” ⒒社会主义的核心是(A) A 为人民服务 B尊老爱幼 C ⒓道德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为其服务的(D) A 政治制度 B 文化传统 C 传统习惯 D 上层建筑 ⒔道德核心问题是( C) A物 B 自然 C 人 D 社会 ⒕为人民服务低层次的要求(A) A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B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C 毫不利己,专门为人 D 人人为自己,上帝为人家 ⒖反应阶级民族或社会利益的道德( B) A 狭义 B 广义 C 高尚 D 法律规定 ⒗在一定职业生活中所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准则的(D) A 职业规范 B职业行为准则 C 职业守则 D 职业道德 ⒘我国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 奉献社会) ⒙伴随道德认识所表现出来一种内心体验是(C) A 道德评价 B 道德意志 C 道德情感 D 道德习惯 ⒚法律主要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 ⒛法律以(B)为基础。 A 意志 B 经济关系 C 政策 D 政治

统计学模拟试题及解答

1. 一项调查表明,在所抽取的1000个消费者中,他们每月在网上购物的平均花费是200元,他们选 择在网上购物的主要原因是价格便宜”。这里的参数是() A. 1000个消费者 B.所有在网上购物的消费者 C.所有在网上购物的消费者的平均花费额 D. 1000个消费者的平均花费金额 2. 为了调查某校学生的购书费用支出,从男生中抽取60名学生调查,从女生中抽取40名学生调查, 这种抽样方法属于() A.简单随机抽样 B.整群抽样 C.系统抽样 D.分层抽样 3. 某班学生的平均成绩是80分,标准差是10分。如果已知该班学生的考试分数为对称分布,可以 判断考试分数在70到90分之间的学生大约占() A. 95% B. 89 % C. 68% D. 99 % 4. 已知总体的均值为50,标准差为8,从该总体中随机抽取容量为64的样本,则样本均值的数学期 望和抽样分布的标准误差分别为() A. 50, 8 B. 50, 1 C. 50, 4 D. 8, 8 5. 根据某班学生考试成绩的一个样本,用95%的置信水平构造的该班学生平均考试分数的置信区间 为75分?85分。全班学生的平均分数() A ?肯定在这一区间内 B ?有95%的可能性在这一区间内 C.有5%的可能性在这一区间内 D ?要么在这一区间内,要么不在这一区间内 6. 一项研究发现,2000年新购买小汽车的人中有40%是女性,在2005年所作的一项调查中,随机 抽取120个新车主中有57人为女性,在〉=0.05的显着性水平下,检验2005年新车主中女性的比例是否有显着增加,建立的原假设和备择假设为() A ? H 0- 40% , H 1- 40% B ? H 0 : 一_ 40% , H 1:: 40% C. H 0 虫40% , H 1 :二40% D ? H °:二::40% ,比:二-40% 7.在回归分析中,因变量的预测区间估计是指() A.对于自变量x的一个给定值X0 , 求出因变量 y的平均值的区间 B.对于自变量x的一个给定值X0 , 求出因变量y的个别值的区间 C.对于因变量y的一个给定值y。, 求出自变量X的平均值的区间 D.对于因变量y的一个给定值y。, 求出自变量X的平均值的区间 & 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如果F检验表明线性关系显着,则意味着() A. 在多个自变量中至少有一个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系着 B. 所有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都显着 C. 在多个自变量中至少有一个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不显着 D. 所有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都不显着 9. 如果时间序列的逐期观察值按一定的增长率增长或衰减,则适合的预测模型是() A.移动平均模型 B.指数平滑模型 C.线性模型 D.指数模型 10. 设p为商品价格,q销售量,则指数吗的实际意义是综合反映() j p°q0 A.商品销售额的变动程度 B.商品价格变动对销售额影响程度 C.商品销售量变动对销售额影响程度 D.商品价格和销售量变动对销售额影响程度 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 简述直方图和茎叶图的区别。

统计学 模拟试题三

统计学模拟试题(三)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套试卷共五道大题,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15分) 1、平均增长量与累计增长量的关系是()。 A.平均增长量乘时期数等于累计增长量B.平均增长量等于累计增长量除以时间数列项数-1 C.平均增长量连乘积等于累计增长量D.平均增长量乘时间数列项数-1等于累计增长量 2.在统计表中,若注有"-"符号,则表示()。 A、缺某项数字B、某项资料免填C、不应有数字D、小数点忽略不计 3.下列哪种指数是个体指数()。 A.消费价格指数B.生猪价格指数C.道琼斯指数D.恒生指数 B.4.假设检验中的显着性水平越高,对同一问题()。 A.所需样本量就越大B.临界点就越小C.就越有可能接受HD.就越小 B.5.中位数的性质有()。 A.中位数适于定类、定距和定比数据B.中位数受极大值和极小值的影响 B.中位数不具有稳健性D.未分组数据经过排序即可计算中位数 C.6.若设总体,已知,未知,(为抽自总体X的样本,则下列哪一个表达式不是统计量()。 A.B.C.D. 7.各实际观测值y i与回归值的离差平方和称为()。 A.总离差平方和B.剩余平方和C.回归平方和D.估计标准误差 8.对于同一批观察数据,在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双因素方差分析中,各自的总离差平方和Q()。 A、单因素方差分析中的Q大 B、双因素方差分析中的Q大 C、相等 D、不能确定 9.设电阻值R是一个随机变量,均匀分布在400欧-600欧,则R的概率密度为()。 A、B、, C、D、A,B,C都不对 10.列联表中每行的所有观察值的和被称为() A、条件频数 B、列边缘频数 C、行边缘频数 D、观察值频数 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在编制加权综合指数时,确定权数需要考虑的问题有() A、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B、权数的所属时期C、权数的具体数值 D、权数的具体形式E、权数的稳定性和敏感性 2.适用于比较水平的统计量有()。

《统计学》模拟试题(第3套)

《统计学》模拟试题(第3套)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对一批电子产品的质量进行检测,这时总体是( )。 (1) 该批电子产品的整体 (2) 该批电子产品的合格率 (3) 该批电子产品中的合格品 (4) 该批电子产品中的不合格品 2.若对郑州市居民家庭收支情况进行调查,合适的调查方式为( )。 (1) 普查 (2) 重点调查 (3) 典型调查 (4) 抽样调查 3. 我国定期取得有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统计资料,目前采用的基本调 查组织形式是( )。 (1) 普查 (2) 统计报表 (3) 典型调查 (4) 抽样调查 4. 统计误差中的代表性误差 ( )。 (1) 只有非全面调查才有 (2) 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都有 (3) 只有全面调查才有 (4) 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都没有 5. 下面属于时期数列的是( )。 (1) 历年普通高校大学生在校人数 (2) 历年贫困大学生人数 (3) 历年普通高校大学生毕业人数 (4) 历届毕业生一次就业率 6. 标志变异指标( )。 (1) 把总体各单位变量值的差异抽象化 (2) 反映总体各单位变量值的一般水平 (3) 反映总体各单位之间的差异程度 (4) 反映总体各单位变量值之间的差异程度 7.如果存在季节变动,则各月(季)的季节比率应为( )。 (1) 0 (2) 1 (3) 大于1 (4) 不等于1 8. 划分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的依据是( )。 (1) 指标间隔的时间长短 (2) 指标的性质和表现形式 (3) 按指标反映现象的时间状况 (4) 按指标反映现象的内容 9.某企业工业增加值2009年比2008年增长15%,2008年比2007年增 长10%,2007年比2006年增长8%,则2009年比2006年增长( )。 (1) 33% (2) 36.6% (3) 11% (4) 12% 10.某地区在物价上涨后,同样多的人民币报告期比基期少购买6%的商品数量, 则物价指数是( )。 (1) 106.38% (2) 106% (3) 94% (4) 94.34% 11. 在抽样推断中,关于抽样误差正确的描述是( )。 (1) 可以避免的 (2) 可以避免并且可以控制的 (3) 不能避免并且不能控制的 (4) 不能避免但可以计算并加以控制的 12. 相关系数为零时,表明两个变量之间( )。 (1) 无相关关系 (2) 无直线相关关系 (3) 无曲线相关关系 (4) 相关程度弱 13. 在回归方程x y 48?+=中,回归系数数值表明:当自变量每增加一个单位时,因变量( )。 (1) 增加4个单位 (2) 平均增加4个单位

最新大一思修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精品文档,知识共享! 思修期末考试试题题库及答案 1.大学生怎样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 2.结合实际谈谈学习“思修”课的意义和方法。 3.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及重要意义的理解? 4.什么是理想什么是信念? 5.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才的作用 6.如何认识个人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 7.联系实际,谈谈大学生如何实现自己的崇高理想? 8.什么是爱国主义?如何理解其科学内涵及优良传统? 9.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有那些内容? 10什么是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11.什么是时代精神?内涵是什么? 12.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需要在哪些方面努力? 13.什么是人生观?什么是人生价值? . 14.人的本质是什么?如何理解? 15人生态度与人生观是什么关系?如何端正人生态度? 16.对人生价值评价要坚持那几方面的统一? 17.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是什么? 18.什么是健康?怎样协调自我身心关系? 19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应坚持的原则是什么? 20.如何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 21.道德的本质、功能和作用是什么? 22.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23.如何理解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

精品文档,知识共享!则? 24.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25.谈谈当代大学生怎样树立诚信品质? 26.公共生活有序化对经济建设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27.社会公德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28遵守网络生活中道德要求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29举例说明法律规范在公共生活中的作用。 30简述《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 31什么是职业道德?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 32《劳动法》和《公务员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33联系实际,谈谈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创业观。 . 34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是什么? 35简述我国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及关于结婚的相关规定。 36简述法律的一般含义及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 37什么是法律制定、法律遵守、法律执行及法律适用? 38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39联系实际,谈谈如何理解法律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40什么是法律思维方式?它的特征是什么? 41大学生应该如何增强法制观念,维护法律的权威? 42我国宪法的特征和基本原则是什么? 43我国的国家制度包括哪些制度? 44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有哪些? 45什么是民法?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46简述我国民事权利制度的主要内容。 47简述我国合同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