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格构柱制作加工工艺

四肢格构柱制作加工工艺
四肢格构柱制作加工工艺

-

目录

工程概况 (2)

1、材料进厂检验 (3)

2、钢板的对接与拼接 (5)

3、下料 (7)

4、组立与拼装 (10)

5、焊接工艺 (16)

5.1门式埋弧焊 (16)

5.2 CO2气体保护焊 (17)

5.3碳弧气刨要点 (23)

6、构件制孔 (24)

7、抛丸与油漆 (26)

工程概况

本项目位于天津市北辰区山河路与永兴道交口东北侧,厂房结构形式为门式钢架结构,生产辅房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其中厂房建筑高度约为17.60m,生产用房建筑高度9.60m(室外地面至女儿墙顶)。总建筑面积为15939.98m2,其中车间建筑面积为13788.24m2,生产辅房建筑面积为1075.87m2,建筑基底面积14864.11m2。

本项目为大型工业建筑,建筑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火灾危险分类为戊类,耐火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1、材料进厂检验

原材料进厂以后,在磅房过磅量过实际重量后,经由实验室质检人员对进厂的钢板进行厚度、宽度以及长度方向的测量,记下每块钢板的炉批号,对照送货单、质保书检查完毕签字后方可卸货在指定地点,卸货后由探伤员进行钢板探伤,看其内部有无裂纹、分层等缺陷。

钢板使用前由实验室人员进行取样,取样后的试样送到实验室做相应的力学化学实验,本次钢板材质主要为Q345,测量其质量标准是否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2008)标准,检验报告出来后交由资料员存档。

对于进厂的螺旋管和圆管经过磅房测过实际重量后,由实验室质检人员对螺旋管和圆管的厚度方向、外径及长度进行测量,对照送货单质保书检验确认合格后签字方可找仓库人员卸货在指定地点。

对于进厂的H型钢进过磅房测过实际重量后,由实验室质检人员对H型钢翼缘板和腹板等长度与厚度进行测量,对照送货单质保书检验确认合格后签字方可找仓库人员卸货在指定地点。

流程图如下:

2、钢板的对接与拼接

1.1 板在拼接前应检查材质、规格(L*B*H)、数量及各拼接尺寸是否和图纸要求相符。

1.2 凡是两个接头以上的拼接板,拼接位置应由工艺人员确定,拼接人员不得随意拼接。

1.3 使用的板材长度不够,需要拼接时,必须按工艺要求进行拼接,确定拼接长度和位置,拼接的板材必须用记号笔在拼接板上标注拼接长度、规格和数量。

1.4 各种钢焊接头的预放收缩量见表。

1.5 拼接前注意检查坡口方向和形式是否和配料单一致,并考虑是否要对称拼接。

1.6 拼接时必须按要求处理好被焊坡口周围铁锈及毛刺、油污等杂物,用磨光机进行打磨以保证对接板的焊接质量。焊接时应在两端各加同等板厚的引弧板,以保证焊接质量和美观。

1.7 对接接头较短钢板拼接时应采用反变形方法来保证焊接后的平整,垫块的厚薄在焊接时逐步调整,使通过焊接后平整为前提。

1.8 拼接板时,应按长度方向在平台上弹线拼接,尽量采用靠模拼接,保证拼接板的直度和长度的准确。

1.9 焊接H型钢翼缘板拼接长度不应小于2倍板宽;腹板拼接宽度不应小于300mm,长度不应小于600mm;腹板下料拼接时拼接焊缝与翼缘板任一拼接焊缝应不在同一截面上,相互之间错开尺寸L>200mm。拼接焊缝还应避开柱节点位置,同时与劲板之间错开尺寸L>200mm;拼接后构件长度方向余量需满足设计要求;吊车梁翼缘板的拼接点应在距梁端1/3范围内,上翼缘采用自动焊的直缝拼接;

下翼缘采用自动焊的斜缝(45°)拼接,上下翼缘板与腹板的拼接焊缝由工艺科下料时,在放样单上注明拼接位置,拼接人员必须按放样单进行拼接,如发现疑问与工艺科人员取得联系,予以解决。

1.10 拼接钢板有超偏差的波浪形弯曲必须单块板矫平后才能拼接。

1.11拼接两块不同厚度的板时,应按相关技术要求予以拼接,具体拼接方式,根据工艺科放样单进行拼接。

1.12 拼接板组装的允许偏差,以便参考。

1.1

2.1 焊接连接制作组装的允许偏差mm

1.1

2.2 对接焊缝及完全熔透组合焊缝尺寸允许偏差mm

1.13 检验人员在检验对接板时所采用工具为钢卷尺、角度尺。在检查对接板时应以第四条、第十二条为参照,如检查中发现偏差过大不符第四条、第十二条所提到的允许偏差值之内应要求返工。直至达到所需的允许偏差值之内方可转入下道工序。同时应做好原始记录。检查对接板时做好首检、巡检、做到不误检、不漏检,确保对接板的质量。

3、下料

2.1割前必须检查材质、规格、尺寸是否符合图纸要求,符合后方可切割,特别要合理使用材料,减少损耗。

2.1.1切割好板料,必须按图号用记号笔写上工程名称、规格、(长*宽*厚)、数量,以便检查复核。

2.1.2切割人员必须检查第一块切割的长度、宽度、厚度、直径、周长,并经检验员检验合格后,准确无误时方可进行下一块板的切割。

2.1.3 由于主钢管为螺旋管,在下料时予以考虑切割孔的余量,工艺科在下料时,应将所有带圆管孔的板件孔直径放大10mm。

2.1.4切割人员在操作时应经常检查设备、运行情况,特别是割嘴火焰是否正常,否则要修复后方可切割。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2.1.5 不同厚度的板材,应预放不同的切割余量,保证切割质量。

附表1:切割余量表,以便参考

2.1.6切割好的板材,应及时进行核对长度、宽度、厚度、直径,以保证切割质量。

附表3:切割允许偏差工艺参数

2.1.7 在切割前,检验人员必须用钢卷尺对所切割的板材进行检查,明确并告知操作人员,切割所需余量见(附表1)。氧、丙烷切割工艺参数(附表2)。检查切割成型后板材的允许偏差值以第六条(附表4)为参照,不合格的产品不准流入下道工序,确保切割板材的质量。

2.2 剪板前必须熟悉图纸。对图纸中的构件材质、各部位尺寸、规格无疑问时方可加工。加工时必须严格按照图纸中的要求加工,包括切角加工。

2.2.1 剪切好的板材,应及时进行核对长度、宽度、厚度,以保证剪切质量。

2.2.2 选择配料时,应先用边料,头料等零散的料,必要时选择整料,要预先排板,减少材料的损耗。

2.2.3 加工好的板料,应按分区、分类堆放,并用油漆注明名称、数量及规格,以便下道工序正确辨认。

注明:钢板材质为Q345B厚度为16mm(含)以下、长度为1500mm以下、宽度为450mm以下的钢材均机械剪板。

4、组立与拼装

第一加工段要强调的是组装,其方法建议采取卧式法。即在胎架上先进行钢柱宽度方向上杆件的依次组装(组装时以柱下端面为基准面),CO2气体保护焊的焊接顺序由中间到两边进行对称施焊,最后再进行矫正。

将组装后的钢柱部件吊上整体组装胎架,调整并定对基准面后进行钢柱间的腹杆组装,装焊采取CO2气体保护焊,顺序由中间向两边对称依次施焊。对组装后的钢柱分段按设计图纸和现行相关规范要求进行检验,对局部超差部位应实施矫正。这里要强调的是钢柱上下端部的尺寸必须准确(如检测对角线差)。

拼装顺序如下图所示:

第一步:构筑胎架,做好准备工作

第二步:搭建四根螺旋管

第三步:螺旋管之间缀条焊接

顶部盖板

顶部盖板

第五步:将上端两根圆管组装

上端圆管

两侧盖板

两侧盖板

第七步:组装横向盖板与封板

横向封板

横向盖板

第八步:组装4块底部盖板

第九步:组拼外部小构件

底部盖板

底部盖板

最终拼装完成效果图

5、焊接工艺

5.1门式埋弧焊

5.1.1埋弧焊人员取料时必须是经过前道工序检验合格后并标有合格标识的组立构件并按照生产指令生产。

5.1.2焊前必须清除焊缝周围毛刺、铁锈、油污、焊渣,点焊高度大于设计焊缝高度时应打磨成平滑过度,方可施焊。

5.1.3施焊前H型钢两端必须设引弧板,厚度与被焊件相等,其材质和坡口形式应相匹配,引弧板的引出长度应大于100mm,其宽度应大于80mm,焊缝引出长度应大于70mm。

5.1.4施焊应根据图纸和工艺要求确保焊缝质量,焊丝焊剂的材质和牌号必须和被焊件相匹配。

5.1.5在施焊时使用的焊剂必须经过烘焙,焊剂不含有铁屑和其他杂物,未经烘焙的焊剂不得使用。

5.1.6施焊时不得离开操作岗位,对焊接位置、速度、电流有偏差时应及时进行调节以保证焊接质量。

5.1.7对焊好的焊缝应清楚其焊渣,做自检,发现气孔、咬边等缺陷,必须进行补焊,打磨合格后经检验员检验合格后方可转入下道工序。

5.1.8焊好后的H型钢会因单边受热产生弯曲,因此焊后构件必须放在平整地上待冷却后方可堆放。

5.1.9焊好后的H型钢在端部明显的位置应写上焊工的编号,以备检查。

5.1.10H型钢自动埋弧焊搭接角焊缝的计算厚度he。

5.1.11对于需要进行焊前预热或焊后热处理的焊缝,其预热温度或后热温度应符合(附表8)的规定。预热区在焊道两侧,每侧宽度均应大于焊件厚度的1.5倍以上,且不应小于100mm;后热处理应在焊后立即进行,保温时间应根据板厚按每25板厚1h确定。

附表8:常见钢结构钢材最低预热温度要求

5.1.12检验人员检测焊缝高度时用焊角尺进行测量。构件在埋弧焊前需督促车间人员加引弧板和收弧板。并根据板厚的不同和相关图纸及工艺技术要求做出合理的判断。同时作好原始记录确保构件质量。

5.1.13埋弧焊相关参数如下:

附表9不同直径焊丝适用的焊接电流范围

附表10不开坡口留间隙双面埋弧自动焊工艺参数

注:Q235 H08A焊丝焊丝直径4mm、5mm;431焊剂

Q345 H08MnA焊丝焊丝直径4mm、5mm;101焊剂

5.2 CO2气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

5.2.1钢构件焊接前应熟悉图纸及相关的工艺要求。

5.2.2结合本公司实际焊接设备均采用二氧化碳(CO2)气体保护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必须采用直流反接。

5.2.3在施焊前,焊工必须检查构件的编号、规格、数量是否与图纸相符。同时检查施焊部位组装和表面清理的质量。

5.2.4在焊接之间必须加设引弧和引出板,焊接引出长度应大于25mm。

5.2.5焊接完成后,应用火焰切割去除引弧板和引出板,需修磨平整。

5.2.6定位焊所用的焊材必须与母材匹配。定位焊焊缝厚度不超过设计焊缝厚度的2/3,长度宜大于40mm,间距宜为500~600。并应填满弧坑。

5.2.7施焊时应考虑焊接顺序,减少应焊接产生的变形和应力。应做反变形的措施。

5.2.8焊接成型后的构件的外观质量,一般采取目测。一级焊缝不得存在未满焊、根部收缩等、咬边、接头不良、表面气孔、夹渣、裂纹和电弧擦伤等缺陷;二级、三级焊缝以(附表12)为参照。

附表12:二级、三级焊缝外观质量标准mm

附表13:部分焊透组合焊缝和角焊缝外形尺寸允许偏差mm

格构柱计算计算书

格构柱计算计算书 阳江项目工程;工程建设地点:;属于结构;地上0层;地下0层;建筑高度:0m;标准层层高:0m ;总建筑面积:0平方米;总工期:0天。 本工程由投资建设,设计,地质勘察,监理,组织施工;由担任项目经理,担任技术负责人。 格构柱肢体采用双肢柱,格构柱的计算长度lox= 1 m,loy= 1 m。 (1)y轴的整体稳定验算 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性按下式验算: σ = N/φA ≤ [f] 型钢采用双肢 5号槽钢,A=13.86 cm2, i y=1.94 cm; λy=l oy / i y=1×102 / 1.94=51.546 ; λy≤[λ]=150,长细比设置满足要求; 查得φy= 0.847 ; σ=50×103/(0.847×13.86 ×102)= 42.592 N/mm ; 格构柱y轴稳定性验算σ= 42.592 N/mm≤钢材抗压强度设计值 215 N/mm,满足要求; (2)x轴的整体稳定验算 x轴为虚轴,对于虚轴,长细比取换算长细比。换算长细比λox按下式计算:

λox= (λx2 + 27A/A1x)1/2 单个槽钢的截面数据: z o=1.35 cm,I1 = 8.3 cm4,A o=6.93 cm2,i1 = 1.1 cm; 整个截面对x轴的数据: Ix=2×(8.3+ 6.93×(1.6/2- 1.35)2)= 20.793 cm4; ix= (20.793 /13.86)1/2= 1.225 cm; λx=l ox / i x=1×102 / 1.225=81.644 ; λox=[81.6442+(27×13.86 / 0.5)]1/2=86.106 ; λox≤[λ]=150,长细比设置满足要求; 查得φy= 0.648 ; σ=50×103/(0.648×13.86 ×102)= 55.671 N/mm ; 格构柱x轴稳定性验算σ= 55.671 N/mm≤钢材抗压强度设计值 215 N/mm,满足要求;

格构柱拆除方案

格构柱拆除方案 共建基坑格构柱拆除方案 1、编制依据 (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3)《建筑拆除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147-2004 (4)《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DBJ08-903—2003 (5)《钢结构工程及验收规程》(GB50205-95); 2、工程概况 本工程共建基坑处设置格构柱,以支撑钢筋混凝土支撑,混凝土支撑 结构尺寸为1m*1m格构柱采用钻孔桩施工,底板下部采用钢筋混凝土, 混凝土桩身直径为1米。格构柱插入桩体与钢筋笼焊接。格构柱共98根, 格构柱采用四根180*18的角钢和缀板拼接而成,缀板间距为80cm格构柱每根长13米,重3328kg,嵌入桩身长度为2.5米,拆除工程量为302.392 吨。

3、施工组织 3.1施工工艺和方法 3.1.1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流程:格构柱固定—格构柱切割—格构柱放平—分段切割、运出基坑。 3.1.2格构柱固定 在混凝土桁架上往下搭设施工平台,在混凝土支撑上固定手葫芦,将

挂钩与格构柱顶部固定。如不与便于固定,可采用氧乙块吹割出固定孔' 并将其固定。 3.13格构柱的切割 釆用氧乙烘将格构柱切断,切割操作顺序为先割断格构柱顶部,再割断格构柱底部。 3.14格构柱放平 采用汽车吊(或者塔吊)拉住格构柱顶部,松开手葫芦,将格构柱缓 缓放平即可,操作过程中应时刻注意格构柱的位置,不要碰撞到主体结构和其他结构。 3J5分段切割 格构柱放平之后,将其割断为两段,在汽车吊起吊范围内可直接运出基坑中在汽车吊起吊范围在可将切割完成之后的格构柱水平运输至方便吊装的范围,再运出基坑。 3. 2施工要求 (1)格构柱拆除必须在换撑施工完成并经专业监理同意后方可拆除。 (2)在拆除过程中不得对混凝土支撑造成损坏,必须轻放、慢放, 不得拖拉格构柱。 (3)对内做好现场施工人员及相关配合人员的组织安排工作,并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做好各负其责、相互协调*保证施工顺序有序进行。 (4)拆除时对拆除物应采取有效的下落控制措施。

塔吊格构柱计算书2

塔吊格构式基础计算书 本计算书主要依据本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塔吊使用说明书、《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钢结构设计手册》(第三版)、《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第二版)、《结构荷载规范》(GB5009-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等编制。 基本参数 1、塔吊基本参数 塔吊型号:QTZ70(JL5613);标准节长度b:2.8m; 塔吊自重Gt:852.6kN;最大起重荷载Q:30kN; 塔吊起升高度H:120m;塔身宽度B: 1.758m; 2、格构柱基本参数 格构柱计算长度lo:12.7m;格构柱缀件类型:缀板; 格构柱缀件节间长度a1:0.4m;格构柱分肢材料类型:L140x14; 格构柱基础缀件节间长度a2:0.4m;格构柱钢板缀件参数:宽360mm,厚14mm; 格构柱截面宽度b1:0.4m; 3、基础参数 桩中心距a:3.9m;桩直径d:0.8m; 桩入土深度l:22m;桩型与工艺:泥浆护壁钻(冲)孔灌注桩; 桩混凝土等级:C35;桩钢筋型号:HRB335; 桩钢筋直径:14mm; 承台宽度Bc:5.5m;承台厚度h:1.4m; 承台混凝土等级为:C35;承台钢筋等级:HRB400; 承台钢筋直径:25;承台保护层厚度:50mm; 承台箍筋间距:200mm;

4、塔吊计算状态参数 地面粗糙类别:B类城市郊区;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2.38; 主弦杆材料:角钢/方钢;主弦杆宽度c:160mm; 非工作状态: 所处城市:天津市滨海新区,基本风压ω0:0.3 kN/m2; 额定起重力矩Me:0kN·m;基础所受水平力P:80kN; 塔吊倾覆力矩M:1930kN·m; 工作状态: 所处城市:天津市滨海新区,基本风压ω0:0.3 kN/m2,额定起重力矩Me:756kN·m;基础所受水平力P:50kN; 塔吊倾覆力矩M:1720kN·m; 非工作状态下荷载计算 一、塔吊受力计算 1、塔吊竖向力计算 承台自重:G c=25×Bc×Bc×h=2.5×5.50×5.50×1.40×10=1058.75kN;作用在基础上的垂直力:F k=Gt+Gc=852.60+1058.75=1911.35kN; 2、塔吊倾覆力矩 总的最大弯矩值M kmax=1930.00kN·m; 3、塔吊水平力计算 挡风系数计算: φ = (3B+2b+(4B2+b2)1/2c/Bb) 挡风系数Φ=0.50; 水平力:V k=ω×B×H×Φ+P=0.3×1.758×120.00×0.50+80.00=111.644kN;4、每根格构柱的受力计算

格构柱社设计

------------------------------- | 柱构件设计| | | | 构件:GZ1 | | 日期:2014/03/12 | | 时间:09:00:02 | ------------------------------- ----- 设计信息----- 钢材等级:235 柱高(m):10.000 柱截面:四角钢组合格构式截面: 角钢截面:L90x8 截面高Dy:1800 截面宽Dx:1800 缀材采用类型:第一种类型(缀板) 缀板尺寸:B*T=100*8 缀板间距:Lz=1000 缀材钢号:同柱肢 柱平面内计算长度系数:2.000 柱平面外计算长度:10.000 强度计算净截面系数:1.000 截面塑性发展:不考虑 构件所属结构类别:单层工业厂房 是否进行抗震设计:不进行抗震设计 设计内力: 绕X轴弯矩设计值Mx (kN.m):140.000 绕Y轴弯矩设计值My (kN.m):0.000 轴力设计值N (kN):25.000 剪力设计值V (kN):30.000 ----- 设计依据----- 《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 柱构件设计----- 1、截面特性计算 ◎左肢截面特性 A =2.7880e-003; Yc =2.5200e-002; ◎右肢截面特性 A =2.7880e-003; Yc =2.5200e-002; ◎单个角钢截面特性 A =1.3940e-003; Ix =1.0647e-006; Iy0=4.4167e-007; ix =2.7636e-002; iy0=1.7800e-002; Wx =1.6420e-005; ◎整体截面特性 A =5.5760e-003; Xc =9.0000e-001; Yc =9.0000e-001; Ix =4.2714e-003; Iy =4.2714e-003; ix =8.7524e-001; iy =8.7524e-001; W1x=4.7460e-003; W2x=4.7460e-003; W1y=4.7460e-003; W2y=4.7460e-003; 2、柱构件强度验算结果 柱构件强度计算最大应力(N/mm2):33.982 < f=215.000 柱构件强度验算满足。 3、柱构件平面内稳定验算结果 平面内计算长度(m):20.000 平面内长细比λx:22.851 分肢对最小刚度轴长细比λ1:50.562 平面内换算长细比λox:55.486 轴心受压稳定系数φx:0.830 等效弯矩系数βmx:1.000 计算参数Nex'(KN):3347.609 稳定计算截面模量W1x (m3):4.7460e-003 柱平面内长细比:λx=55.486 < [λ]= 150.000 柱构件平面内稳定计算最大应力(N/mm2):35.082 < f=215.000 柱构件平面内验算满足。

塔吊格构柱基础施工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工程施工机械布置 三、编制依据 四、施工工艺 五、塔吊承台基础施工 六、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七、塔吊基础计算 八、附图

QTZ63塔式起重机钢格构柱基础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凉城地区中心公寓式办公楼工程,工程地处上海市虹口区水电路(近车站北路),本工程建筑面积为54468平方米,结构类型为框架结构,地上十九层,地下二层,其中地下二层为人防。1-4层为裙房,5-19层分别为1#、2#楼。工程桩采用混凝土钻孔灌注桩,桩径为800,本工程±0.00相当于绝对标高3.55m,自然地坪相对标高为-0.3m,结构类型为框架结构,基础垫层底标高为-9.15米。 二、工程施工机械布置 凉城地区中心公寓式办公楼工程,施工面积大,但施工场地较小,施工道路难以兜通要确保工程顺利施工,应合理组织材料进出场及施工流程,合理布置施工机械确保安全施工。根据二幢高层及裙房的布置,二幢高层1#、2#均为单独布置塔吊。基础及主体部分垂直运输采用塔式起重机作为运输机械,以强化机械化施工。经我项目部优化考虑结合平面布置。考虑在1#、2#楼各布置一台QTZ63塔式起重机。由于1#、2#楼各布置了一台塔吊,两幢楼采取流水作业穿插施工,以利塔吊正常运转。(具体位置详桩位平面图) 三、编制依据 1、GB50007-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2、GB50017-2003 钢结构设计规范 3、GB50010-200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4、JBJ94-94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5、JGJ59-99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6、GB50205-2001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7、JGJ81-2002 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 8、GB50204-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9、JGJ46-2005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恒智天成安全计算格构柱计算计算书

恒智天成安全计算格构柱计算计算书 格构柱肢体采用双肢柱,格构柱的计算长度lox= 1.00 m,loy= 1.00 m。 (1)y轴的整体稳定验算 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性按下式验算: 型钢采用双肢 5号槽钢,A=13.86 cm2, i y=1.10 cm; λy=l oy / i y=1.00×102 / 1.10=90.909 ; λy≤[λ]=150,长细比设置满足要求; 查得φy= 0.615; σ=50.00×103/(0.615×13.86 ×102)= 58.693 N/mm ; 格构柱y轴稳定性验算σ= 58.693 N/mm≤钢材抗压强度设计值 215 N/mm,满足要求; (2)x轴的整体稳定验算 x轴为虚轴,对于虚轴,长细比取换算长细比。换算长细比λox按下式计算: 单个槽钢的截面数据:

z o=1.35 cm,I1 = 26 cm4,A o=6.93 cm2; 整个截面对x轴的数据: Ix=2×(26+ 6.93×(1.6/2- 1.35)2)= 56.193 cm4; ix= (56.193 /13.86)1/2= 2.014 cm; λx=l ox / i x=1×102 / 2.014=49.664 ; λox=[49.6642+(27×13.86 / 0.5)]1/2=56.701 ; λo x≤[λ]=150,长细比设置满足要求; 查得φx= 0.824; σ=50×103/(0.824×13.860 ×102)= 43.754 N/mm ; 格构柱x轴稳定性验算σ= 43.754 N/mm≤钢材抗压强度设计值 215 N/mm,满足要求;恒智天成安全计算软件

格构柱加工专项方案

格构柱加工专项方 案

格 构 柱 加 工 专 项 方 XX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0 年月日

一、工程概况 0 二、编制依据 0 三、格构柱制作要求 (1) 四、工艺流程 (4) 五、构件拼接 (6) 六、焊接 (6) 七、超声波检测要求 (10) 八、格构柱施工计划 (11) 九、质量控制措施 (15) 十、安全文明施工 (16) 十一、格构柱加工现场平面图. (19)

、工程概况 XX房地产有限公司拟建龙湖苏地XX号(四号地块)项目。拟建场地位于苏州市高新区塔园路西侧,金山东路南侧,狮山路北侧。拟建建(构)筑物由1 幢18 层酒店(附3层地下室)、6 层商业裙楼(均附3 层地下室)及外扩地下室组成(外扩地下室均与主楼、裙房部分地下室相连),总建筑面积约274802m2。± 0.000=+4.2m。 本基坑内采用φ800 钻孔桩与钢格构柱组合结构作为立柱桩, 共约308 根。立柱桩采用一柱一桩。按照设计图纸,工作范围内上部格构柱采用4L140×14Q235B角钢、4L160×16Q235B角钢,缀板为 420×300 × 10、440×300×10Q235B间距为700,格构柱截面尺寸为440× 440、460×460 格构柱长度为11.05 ~16.8m,插入桩内长度为3m,下部采用φ 800 钻孔灌注桩作为基础。格构柱插入灌注桩深度误差≤1cm,格构柱垂直误差≤ 1/300 ,定位偏差≤ 1cm,钢立柱各边与轴线严格垂直或平行,作为工程桩施工每根立柱桩均埋设2 根后注浆管。 二、编制依据 (1)《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2)《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

格构柱计算

塔吊桩基础的计算书 一. 参数信息 塔吊型号: QTZ63 自重(包括压重):F1=450.80kN 最大起重荷载: F2=60.00kN 塔吊倾覆力距: M=630.00kN.m 塔吊起重高度: H=101.00m 塔身宽度: B=1.80m 桩混凝土等级: C35 承台混凝土等级:C35 保护层厚度: 50mm 矩形承台边长: 4.00m 承台厚度: Hc=1.35m 承台箍筋间距: S=200mm 承台钢筋级别: Ⅱ级承台预埋件埋深:h=0.5m 承台顶面埋深: D=0.00m 桩直径: d=0.80m 桩间距: a=2.00m 桩钢筋级别: Ⅱ级 桩入土深度: 34.00 桩型与工艺: 泥浆护壁钻(冲)孔灌注桩 二. 塔吊基础承台顶面的竖向力与弯矩计算 1. 塔吊自重(包括压重)F1=450.80kN 2. 塔吊最大起重荷载F2=60.00kN 作用于桩基承台顶面的竖向力 F=F1+F2=510.80kN 塔吊的倾覆力矩 M=1.4×630.00=882.00kN.m 三. 矩形承台弯矩的计算 计算简图: 图中x轴的方向是随机变化的,设计计算时应按照倾覆力矩M最不利方向进行验算。

1. 桩顶竖向力的计算(依据《建筑桩基础技术规范》JGJ94-94的第5.1.1条) 其中 n──单桩个数,n=4; F──作用于桩基承台顶面的竖向力设计值,F=510.80kN; G──桩基承台的自重,G=25.0×Bc×Bc×Hc+20.0×Bc×Bc× D=540.00kN; M x,M y──承台底面的弯矩设计值(kN.m); x i,y i──单桩相对承台中心轴的XY方向距离(m); N i──单桩桩顶竖向力设计值(kN)。 经计算得到单桩桩顶竖向力设计值: 最大压力: N=1.2×(510.80+540.00)/4+882.00×(2.00×1.414/2)/[2×(2.00× 1.414/2)2]=627.12kN 最大拔力: N=(510.80+540.00)/4-882.00×(2.00×1.414/2)/[2×(2.00× 1.414/2)2]=-49.18kN 2. 矩形承台弯矩的计算(依据《建筑桩基础技术规范》JGJ94-94的第5.6.1条) 其中 M x1,M y1──计算截面处XY方向的弯矩设计值(kN.m); x i,y i──单桩相对承台中心轴的XY方向距离(m); N i1──扣除承台自重的单桩桩顶竖向力设计值(kN),N i1=N i-G/n。 经过计算得到弯矩设计值: 压力产生的承台弯矩: N=1.2×(510.80+540.00)/4+882.00×(2.00/2)/[4× (2.00/2)2]=535.74kN M x1=M y1=2×535.74×(1.00-0.90)=107.15kN.m 四. 矩形承台截面主筋的计算 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7.2条受弯构件承载力计算。 式中1──系数,当混凝土强度不超过C50时,1取为1.0,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时,

格构柱施工方案样本

格构柱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 一、施工工艺 格构柱主要包括钢立柱和立柱桩两部分, 上部钢立柱为钢构件, 下部立柱桩为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基础, 施工工艺如下: 钻架定位→钻孔→第一次清孔→测孔深→安放钢筋笼→固定安放格构柱→下导管→第二次清孔→测孔深( 合格后) →安放隔水球→灌注砼→钻机移位 ( 一) 立柱桩施工 1、测量控制方法 根据施工图纸及现场导线控制点, 使用全站仪测定桩位, 根据地质情 2、护筒埋设 据桩位标志, 开挖护筒孔, 护筒直径比设计孔径大20cm, 护筒高度不小于1.8m。放入护筒后, 护筒孔坑内再次精放桩位点, 吊线锤校验垂直度, 校正护筒位置和垂直度并固定, 护筒与坑壁之间用粘性土夯填实, 确

保护筒位置的持久准确及稳定。 护筒应使用钢护筒, 能承受地面附加荷载产生的侧压力, 根据工程 地质, 护筒直径比设计孔径大20cm, 埋设深度应不小于1.5m, 护筒宜高于地面30cm, 防止地表水流入; 放入护筒后, 护筒孔坑内再次精放桩位点, 吊线锤校验垂直度, 校正护筒位置和垂直度并固定, 护筒与坑壁之间用粘性土夯填实, 确保护筒位置的持久准确及稳定, 护筒中心位置偏差 不得大于30mm。 3、钻进成孔 成孔开始前应充分做好准备工作, 施工过程应做好施工原始记录。钻机定位时要求钻机安装稳固、周正、水平、安全可靠, 确保在施工中不发生倾斜、移动。保证钻塔滑轮槽缘、锤头中心和桩孔中心三者在同一铅垂线上, 而且锤头中心与桩孔中心偏差不大于20mm, 确保钻孔的垂直度与桩位偏差满足设计与规范要求。 护壁泥浆: 根据本工程地质特点, 注入口泥浆比重指标定为≤1.15, 排放口泥浆比重指标为1.20~1.30, 泥浆采用自然土造浆。 开孔时, 应低锤密击, 如表土为软弱土层, 可加粘土块夹小片石重复冲击造壁, 孔内泥浆面应保持稳定。在各种不同的土层岩层中钻进时, 其冲程按其参数进行。 每钻进深度4~5m验孔一次, 在更换钻头前或容易缩孔处均应验孔。

格构柱的验算

(1)截面形式 轴心受格构柱一般采用双轴对称对称截面。常用的截面形式是用两根槽钢或工字钢作为肢件(图a~c),有时也采用四个角钢或三个圆管作为肢件(图d、e)。格构柱的优点是肢件间的距离可以调整,能使构件对两个主轴的稳定性相等。工字钢作为肢件的截面一般用于受力较大的构件。用四个角钢作肢件的截面形式往往用于受力较小而长细比较大的构件。肢件采用槽钢时,宜采用图a的形式,在轮廓尺寸相同的情况下,可得到较大的惯性矩 I x,比较经济而且外观平整,便于和其他构件连接。 缀条式格构柱常采用角钢作为缀条。缀条可布置成不带横杆的三角形体系或带横杆的三角形体系。 缀板式格构柱常采用钢板作为缀板。 (2)截面的初步选择设计截面时,首先应根据使用要求、受力大小和材料供应情况等选择柱的形式。中、小型柱可用缀条柱或缀板柱,大型柱宜采用缀条柱。然后根据轴力 N 和两个主轴方向的计算长度( l0x和l0y)初步选定截面尺寸。具体步骤如下: ①计算对实轴的整体稳定,用与实腹柱相同的方法和步骤选出肢件的截面规格。 ②计算对虚轴的整体稳定以确定两肢间的距离。 为了获得等稳定性,应使λx= λy( x为虚轴,y 为实轴)。用换算长细比的计算公式,即可解得格构柱的λx,对于双肢格构柱则有 缀条柱 缀板柱 由λx求出对虚轴所需的回转半径i x = l0x/λx,可得柱的h≈ i x/a1。 (1)强度验算 强度验算公式与实腹柱相同。柱的净截面面积 A n不应计入缀条或缀板的截面面积。 (2)整体稳定验算

分别对实轴和虚轴验算整体稳定性。对实轴作整体稳定验算时与实腹柱相同。对虚轴作整体稳定验算时,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应按换算长细比λ0x查出。换算长细比λ0x,则按相关知识表中的有关公式计算。 (3)单肢验算 格构柱在两个缀条或缀板相邻节点之间的单肢是一个单独的轴心受压实腹构件。它的长细比为λ1=l0l/i l,其中 l01为计算长度,对缀条柱取缀条节点间的距离,对缀板柱焊接时取缀板间的净距离(图);螺栓连接时,取相邻两缀板边缘螺栓的最近距离; i1为单肢的最小回转半径,即图中单肢绕1-1轴的回转半径。为了保证单肢的稳定性不低于柱的整体稳定性,对于缀条柱应使λ1不大于整个构件最大长细比λmax(即λy和λ0x中的较大值)的0.7倍;对于缀板柱,由于在失稳时单肢会受弯矩,所以对单肢λ1应控制得更严格些,应不大于40,也不大于整个构件最大长细比λmax的0.5倍(当λmax <50 时,取λmax =50)。 (4)缀条、缀板设计 格构柱的缀条和缀板的实际受力情况不容易确定。柱受力后的压缩、构件的初弯曲、荷载和构造上的偶然偏心,以及失稳时的挠曲等均使缀条和缀板受力。通常可先估算柱挠曲时产生的剪力,然后计算由此剪力引起的缀条和缀板的内力。 轴心压杆在受力弯曲后任意截面上的剪力 V (图)为 因此,只要求出轴心压杆的挠曲线 y 即可求得截面上的剪力V 。考虑杆件的初始弯曲和荷载作用点的偶然偏心等因素,可求出挠曲线 y 。我国钢结构设计规范根据对不同钢号压杆所做了计算结果,经分析后得到了计算剪力 V 的实用计算公式 (6-29) 所得到的 V 假定沿构件全长不变,如图示 有了剪力后,即可进行缀条和缀板的计算. (5)刚度验算 刚度验算公式同式(6-2)。

格构柱计算

格构式轴心受压构件 6.7.1 格构式轴心受压构件绕实轴的整体稳定 格构式受压构件也称为格构式柱(latticed columns),其分肢通常采用槽钢和工字钢,构件截面具有对称轴(图6.1.1)。当构件轴心受压丧失整体稳定时,不大可能发生扭转屈曲和弯扭屈曲,往往发 生绕截面主轴的弯曲屈曲。因此计算格构式轴心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时,只需计算绕截面实轴和虚轴抵抗弯曲屈曲的能力。 格构式轴心受压构件绕实轴的弯曲屈曲情况与实腹式轴心受压构件没有区别,因此其整体稳定计算也相同,可以采用式(6.4.2)按b类截面进行计算。 6.7.2 格构式轴心受压构件绕虚轴的整体稳定 1.双肢格构式轴心受压构件 实腹式轴心受压构件在弯曲屈曲时,剪切变形影响很小,对构件临界力的降低不到1%,可以忽略不计。格构式轴心受压构件绕虚轴弯曲屈曲时,由于两个分肢不是实体相连,连接两分肢的缀件的抗剪刚度比实腹式构件的腹板弱,构件在微弯平衡状态下,除弯曲变形外,还需要考虑剪切变形的影响,因此稳定承载力有所降低。根据弹性稳定理论分析,当缀件采用缀条时,两端铰接等截面格构式构件绕虚轴弯曲屈曲的临界应力为:

构式轴心受压构件(图6.1.2d) 缀条的三肢组合构件(图6.1.2d) 6.7.3 格构式轴心受压构件分肢的稳定和强度计算 格构式轴心受压构件的分肢既是组成整体截面的一部分,在缀件节点之间又是一个单独的实腹式受压构件。所以,对格构式构件除需作为整体计算其强度、刚度和稳定外,还应计算各分肢的强度、刚度和稳定,且应保证各分肢失稳不先于格构式构件整体失稳。 一、分肢稳定和强度的计算方法 分肢内力的确定

格构柱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书 交底单位名称: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海口管廊项目部编号: 工程名称海口管廊长滨路~长滨十七街交口 设计文件图号 施工部位长滨路~长滨十七街交口钢格构立柱 交底日期 技术交底内容: 1 适用范围 长滨路~长秀路交口钢格构立柱。 2 设计情况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设置临时中立柱共4个。临时中立柱主要包括格构柱和立柱桩两部分,上部格构柱为4L140*14等边角钢和440*300*12(mm)矩形钢板组合的钢构件,下部立柱桩为ф800mm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基础。立柱桩混凝土等级为C30水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50mm。 3施工准备 (1)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合理布置施工场地,平整场地。 (2) 配备25t吊车1台,旋挖钻机1台,交流电焊机2台,钢筋对焊机1台,钢筋调直机1台,钢筋弯曲机1台,钢筋切断机1台,进入现场前先做一次检修,保证施工期间能够正常运转。 (3) 配备专职技术员、施工员和安全员。 4施工工艺 立柱桩采用反循环成孔,泥浆护壁的施工工艺。施工步骤如下: 平整场地→泥浆制备→埋设护筒→钻架定位→钻孔→第一次清孔→测孔深→安放钢筋笼→固定安放格构柱→下导管→第二次清孔→测孔深(合格后)→安放

隔水球→灌注砼→钻机移位 5施工方法 (1)测量控制方法 现场采用全站仪放桩位,并采用“十字交叉法”引到四周作好护桩点。 (2)护筒埋设 据桩位标志,开挖护筒孔,护筒应使用4~8mm钢护筒,护筒内径比钻头直径大10cm,且上部开设1个溢浆孔,护筒宜高于地面50cm。放入护筒后,护筒孔坑内再次精放桩位点,吊线锤校验垂直度,校正护筒位置和垂直度并固定,护筒与坑壁之间用粘性土夯填实,确保护筒位置的持久准确及稳定,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的偏差不得大于50mm。 (3) 泥浆护壁 泥浆拌制材料采用膨润土配制浆液。施工期间护筒内的泥浆面应高出地下水位1.0m以上,在受水位涨落影响时,泥浆面应高出最高水位1.5m以上;注入口泥浆比重指标定为≤1.15,在清孔过程中,应不断置换泥浆,直至浇注水下混凝土;浇注混凝土前,孔底500mm以内的泥浆比重应小于1.25;含砂率不得大于8%;黏度不得大于28s。 (4) 钻进成孔 钻机定位时要求钻机安装稳固、周正、水平、安全可靠,确保在施工中不发生倾斜、移动。保证钻塔滑轮槽缘、锤头中心和桩孔中心三者在同一铅垂线上,并且锤头中心与桩孔中心偏差不大于20mm。每钻进深度4~5m验孔一次,在更换钻头前或容易缩孔处均应验孔。当孔深已达到设计要求时,应立即工程部技术人员到场验孔并量测孔深,孔深偏差保证在+30cm以内。沉渣厚度以第二次清孔

钢结构考前复习题(计算答案)

KN N 131131174== (2)计算肢背焊缝L1:(内力分配系数见68页表) KN N 6.278)131529(7.01=-?= mm f h N l w f e w 6.41416067.0106.2783 11=???==∑ mm h l l f w 3.213626.4142 1 1 =+=+= ∑ (3)计算肢尖焊缝L2: KN N 4.119)131529(3.02=-?= mm f h N l w f e w 7.177160 67.0104.1193 22 =???==∑ mm h l l f w 9.94627 .1772 2 2 =+= += ∑ (4)构造要求: mm h mm h f f 36060,488== 36048,3604821≤≤≤≤ l l 均满足构造要求。

2、如图所示双角钢2L50×5和钢板的连接,钢板厚度t=12mm ,受轴心力(静载)N=500kN 作用,采用侧面角焊缝连接,手工焊,试设计此焊缝。(w f f =160N /mm 2 ) (1)选择焊脚尺寸:(书上58页公式) 肢背:mm 2.5125.1=≥,且mm 652.1=?≤,取6mm , 肢尖: 因为是贴着板边施焊,且65≤=t ,所以取mm h f 5= (2)计算肢背焊缝L1:(内力分配系数见68页表) KN N 3505007.01=?= mm f h N l w f e w 8.52016067.0103503 11=???==∑ mm h l l f w 4.2726228 .52022 1 1=?+= += ∑ (3)计算肢背焊缝L2: KN N 1505003.02=?= mm f h N l w f e w 9.267160 57.0101503 22 =???==∑ mm h l l f w 1445229 .26722 2 2 =?+= += ∑ (4)构造要求: (同上题,此处略)

格构柱桩施工方案

市轨道交通1号线土建施工18标埌东客运站格构柱桩施工案 编制: 复核: 审批: 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 市轨道交通1号线土建施工18标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三年九月

目录 1编制说明 (1) 1.1编制依据 (1) 1.2编制原则 (1) 1.3编制目标 (1) 2工程概况 (2) 3工程地质及水文条件 (2) 4施工部署 (5) 4.1施工安排 (5) 4.2施工进度计划 (5) 4.3施工机械设备计划 (5) 4.4主要材料计划 (6) 5组织机构设置及劳动力计划 (6) 5.1组织机构设置 (6) 5.2劳动力计划 (10) 6钻灌注桩施工 (10) 6.1施工案选择 (10)

6.2施工工艺说明 (10) 7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9) 8安全及文明施工措施消防及用电安全 (20) 8.1安全保证体系 (20) 8.2安全生产措施 (21) 8.3格构柱加工、吊装过程中的安全措施 (22) 8.4格构柱施工安全措施 (22) 8.5管线保护安全措施 (22) 9环境保护措施 (23) 9.1环境卫生管理 (23) 9.2废水处理 (23) 9.3噪声控制 (24) 9.4扬尘控制 (24) 9.5夜间施工管理 (25)

1编制说明 1.1编制依据 1、埌东客运站站主体围护结构施工设计图纸及设计交底。 2、《市轨道交通一号线工程埌东客运站详细勘察阶段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3、现场调查的施工临时用水、用电、机械吊装、高空作业等情况。 4、《建筑桩基技术规》(JGJ94-94)。 5、《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J50300-2001)。 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GB50204-2002)。 7、《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2-2002)。 8、《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96)。 9、《地下铁道工程及验收规》(GB50299 -2003)。 10、《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0) 11、《钢结构工程施工规》(GB50755-2010) 1.2编制原则 1、以确保安全为前提,并具有可操作性。 2、选择合理的施工案。 3、采用ISO9002质量标准全位控制施工过程。 4、地面及地下按照市文明工地标准做好文明施工。 5、各种技术难题超前进行研究,以预防为主。 1.3编制目标 1、工期目标:格构柱桩属于二期围护结构的一部分,根据工期总体要求,二期围护结构(围护桩、抗拔桩、格构柱)工期为60天。

矩形格构式基础计算书(品茗2014版计算书)

矩形格构式基础计算书计算依据: 1、《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187-2009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5、《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一、塔机属性 二、塔机荷载 塔机竖向荷载简图

1、塔机自身荷载标准值 2、风荷载标准值ωk(kN/m2)

3、塔机传递至基础荷载标准值 4、塔机传递至基础荷载设计值

三、桩顶作用效应计算

基础布置图 承台及其上土的自重荷载标准值: G k=bl(hγc+h'γ')=4.8×4.8×(1.2×25+0×19)=691.2kN 承台及其上土的自重荷载设计值:G=1.2G k=1.2×691.2=829.44kN 桩对角线距离:L=(a b2+a l2)0.5=(3.62+3.62)0.5=5.091m 1、荷载效应标准组合 轴心竖向力作用下:Q k=(F k+G k+G p2)/n=(461.4+691.2+20)/4=293.15kN 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偏心竖向力作用下: Q kmax=(F k+G k+G p2)/n+(M k+F Vk h)/L =(461.4+691.2+20)/4+(637.738+17.049×1.2)/5.091=422.432kN Q kmin=(F k+G k+G p2)/n-(M k+F Vk h)/L =(461.4+691.2+20)/4-(637.738+17.049×1.2)/5.091=163.868kN 2、荷载效应基本组合 荷载效应基本组合偏心竖向力作用下: Q max=(F+G+1.35×G p2)/n+(M+F v h)/L

格构柱施工资料

目录 1、编制说明 (1) 1.1、编制依据 (1) 2、工程概况 (1) 3、施工准备计划和施工设备 (2) 3.1施工计划 (2) 3.2施工准备 (2) 3.3施工机械安排 (2) 3.4施工材料 (3) 4、施工人员配置 (3) 5、施工工艺 (4) 5.1、施工流程 (4) 5.2立柱桩施工 (4) 5.3立柱桩格构柱制作与安装 (6) 6、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7) 7、安全、消防施工保证措施 (8) 7.1 消防及用电安全 (8) 7.2格构柱加工、吊装过程中的安全措施 (9) 7.3格构柱施工安全措施 (9) 7.4管线保护安全措施 (9) 8、成品保护 (9) 9、附图 (10)

1、编制说明 1.1、编制依据 (1)天津地铁6号线工程施工设计图纸、施工组织设计; (2)天津地铁6号线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3)设计、施工过程中涉及的有关规范、规程; 2、工程概况 为地下二层岛式车站,车站中心里程为DK36+216.436,主体结构总长 265.905m,标准段宽度20.7m,端头井段宽24.7m,结构高度14.71m、底板埋深17.61m,站中心顶板覆土为2.65m。车站采用明挖法施工,车站南、北端区间隧道采用盾构法施工,车站北端为盾构调头井,南端为盾构始发、接收井。东站东侧设置一个“T”形出入口,车站顶板设置两个出入口及两个风道。 本工程支撑结构格构柱,格构柱主要包括格构柱和立柱桩两部分,上部格构柱为钢构件,下部立柱桩为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基础,共17根桩,格构柱支撑位于车站南北两端端头井附近(如下图),尺寸为460×460,小里程端格构柱底标高为:-19.235m,大里程短格构柱底标高为: - 18.707m;灌注桩直径为800mm,小里程标高为:-16.235~-28.235m,大里程标高为: -15.707~- 27.707m。 图1 小里程端格构柱位置图

矩形格构式基础计算书 缀板

矩形格构式基础计算书(缀板)计算依据: 1、《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187-2009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5、《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一、塔机属性 1、塔机传递至基础荷载标准值

基础布置图 承台及其上土的自重荷载标准值: G k=bl(hγc+h'γ')=5×5×(1.2×25+0×19)=750kN 承台及其上土的自重荷载设计值:G=1.35G k=1.35×750=1012.5kN 桩对角线距离:L=(a b2+a l2)0.5=(2.52+2.52)0.5=3.536m 1、荷载效应标准组合 轴心竖向力作用下:Q k=(F k+G k+G p2)/n=(449+750+20)/4=304.75kN 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偏心竖向力作用下: Q kmax=(F k+G k+G p2)/n+(M k+F Vk(H0-h r+h/2))/L =(449+750+20)/4+(2429.15+46.8×(1.2+9-2-1.2/2))/3.536=1092.419kN Q kmin=(F k+G k+G p2)/n-(M k+F Vk(H0-h r+h/2))/L =(449+750+20)/4-(2429.15+46.8×(1.2+9-2-1.2/2))/3.536=-482.919kN 2、荷载效应基本组合

荷载效应基本组合偏心竖向力作用下: Q max=(F+G+1.35×G p2)/n+(M+F v(H0-h r+h/2))/L =(606.15+1012.5+1.35×20)/4+(3279.352+63.18×(1.2+9-2-1.2/2))/3.536=1474.765kN Q min=(F+G+1.35×G p2)/n-(M+F v(H0-h r+h/2))/L =(606.15+1012.5+1.35×20)/4-(3279.352+63.18×(1.2+9-2-1.2/2))/3.536=-651.94kN 四、格构柱计算 整个格构柱截面对X、Y轴惯性矩: I=4[I0+A0(a/2-Z0)2]=4×[361.67+24.37×(46.00/2-3.45)2]=38703.78cm4

格构柱计算.

§6-7格构式轴心受压构件 6.7.1 格构式轴心受压构件绕实轴的整体稳定 格构式受压构件也称为格构式柱(latticed columns,其分肢通常采用槽钢和工字钢,构件截面具有对称轴(图6.1.1)。当构件轴心受压丧失整体稳定时,不大可能发生扭转屈曲和弯扭屈曲,往往发生绕截面主轴的弯曲屈曲。因此计算格构式轴心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时,只需计算绕截面实轴和虚轴抵抗弯曲屈曲的能力。 格构式轴心受压构件绕实轴的弯曲屈曲情况与实腹式轴心受压构件没有区别,因此其整体稳定计算也相同,可以采用式(6.4.2按b类截面进行计算。 6.7.2 格构式轴心受压构件绕虚轴的整体稳定 1. 双肢格构式轴心受压构件 实腹式轴心受压构件在弯曲屈曲时,剪切变形影响很小,对构件临界力的降低不到1%,可以忽略不计。格构式轴心受压构件绕虚轴弯曲屈曲时,由于两个分肢不是实体相连,连接两分肢的缀件的抗剪刚度比实腹式构件的腹板弱,构件在微弯平衡状态下,除弯曲变形外,还需要考虑剪切变形的影响,因此稳定承载力有所降低。根据弹性稳定理论分析,当缀件采用缀条时,两端铰接等截面格构式构件绕虚轴弯曲屈曲的临界应力为: 构式轴心受压构件(图6.1.2d

缀条的三肢组合构件(图6.1.2d 6.7.3 格构式轴心受压构件分肢的稳定和强度计算 格构式轴心受压构件的分肢既是组成整体截面的一部分,在缀件节点之间又是一个单独的实腹式受压构件。所以,对格构式构件除需作为整体计算其强度、刚度和稳定外,还应计算各分肢的强度、刚度和稳定,且应保证各分肢失稳不先于格构式构件整体失稳。 一、分肢稳定和强度的计算方法 1.分肢内力的确定 构件总挠度曲线为 2.分肢稳定的验算 ①对缀条式构件:

格构柱施工方案

目 录 1 编制说明 1.1 编制依据 1.2 编制原则 1.3 编制范围 2 工程概述 2.1工程概况 2.1.1地理位置 2.1.2设计情况 2.2 工程地质、水文地质 2.2.1 工程地质 2.2.2 水文地质 2.3 格构柱工程数量 3施工组织安排 3.1 组织机构设置 3.2 施工安排 3.3 工期安排 3.4 施工进度说明 3.5 资源配置 3.5.1 机械设备配置 3.5.2 劳动力配置 4 格构柱主要施工方法、工艺4.1 格构柱设计参数 4.2 施工流程 4.3施工方法 4.3.1格构柱下灌注桩施工

4.3.2格构柱制作与安装 4.3.3混凝土浇筑 4.4 验收标准 4.5 质量控制 5 主要管理目标与保证措施5.1 工期目标和保证措施 5.1.1 工期目标 5.1.2 工期保证措施 5.2 质量目标、质量保证体系及技术组织措施5.2.1 质量目标 5.2.2 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5.2.3 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5.3 安全目标、安全保证体系及技术组织措施5.3.1 安全目标 5.3.2 工程安全保证体系 5.3.3 重大危险源管理方案 5.3.4 工程安全保证措施 6 应急预案 6.1应急组织管理机构及制度 6.1.1成立应急预案应急领导小组 6.1.2预测与预警机制的建立 6.1.3建立应急预案启动流程 6.1.4应急响应组织机构及职责 6.1.5应急保障 6.1.6事故报告与处置 6.1.7善后处置与事故的调查处理 6.1.8监督管理 6.2主要应急预案

6.2.2对停电的预防及预案 6.2.3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6.2.4触电事故应急预案 6.2.5防汛、防台风应急预案 6.2.6防地震应急预案 6.3应急物资 6.4应急救助 7 附件

塔吊格构式基础1JN18计算书600桩

本计算书主要依据本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塔吊使用说明书、《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钢结构设计手册》(第三版)、《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第二版)、《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等编制。 (本方案以2#塔吊为计算样板,其余计算过程参照执行) 塔吊格构式基础1(勘探点JN18)计算书 基本参数 1、塔吊基本参数 塔吊型号:QTZ63;标准节长度b:2.5m; 塔吊自重Gt:450.8kN;塔吊地脚螺栓性能等级:高强8.8级; 最大起重荷载Q:60kN;塔吊地脚螺栓的直径d:36mm; 塔吊起升高度H:40m;塔吊地脚螺栓数目n:16个; 塔身宽度B: 1.8m; 2、格构柱基本参数(品茗软件计算参数) 格构柱计算长度lo:3m;格构柱缀件类型:缀板; 格构柱缀件节间长度a1:0.5m;格构柱分肢材料类型:L75x10; 格构柱基础缀件节间长度a2:3m;格构柱钢板缀件参数:宽200mm,厚12mm; 格构柱截面宽度b1:0.45m;格构柱基础缀件材料类型:L50x6; 砼灌注桩(替代格构柱)基本参数(施工技术参数) 采用灌注桩代替钢构件格构柱,灌注桩如下参数能满足钢格构柱设计要求: 灌注桩直径:0.6m,超出地面高度lo:3.0m;桩身上部2/3配筋16 18,下部1/3配筋8 18, 18@2000加强筋, 8@150螺旋箍;桩顶主筋锚入塔吊承台基础锚固长度;灌注桩之间,承台向下2000设置250×400构造拉结梁,配筋3 16;3 16; 8@150箍筋; 3、基础参数 桩中心距a:2.8m;桩直径d:0.6m; 桩入土深度l:17m;桩型与工艺:泥浆护壁钻(冲)孔灌注桩; 桩混凝土等级:C30;桩钢筋型号:HRB335; 桩钢筋直径:18mm; 承台宽度Bc:4m;承台厚度h:1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