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烫印技术是印刷企业实现增值印刷的重要途径

冷烫印技术是印刷企业实现增值印刷的重要途径

某印刷企业管理制度汇编2016修正版

印刷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制度汇编 编号:THYS-GLGLZD-2012 版本: B/0 受控状态: 分发号: 编制:综合办 审核: 批准: 2016年5月2日颁布 2016年5月5日实施

目录 001劳动合同管理制度 (4) 002劳动纪律管理制度 (7) 003工会管理制度 (10) 004财务管理制度 (12) 005技术、设备档案、图纸 资料管理制度 (17) 006会议制度 (18) 007奖励、惩罚规定 (19) 008办公设施管理办法 (36) 009计算机使用与维护管理规定 (38) 010关于空调的使用方法和维护保养规定 (41) 011承印合同管理制度 (44) 012合格供方评价准则 (49) 013认证产品变更管理办法 (51) 014过程确认方法 (53) 015环境保护和工业卫生管理法 (56) 016环境标志使用管理规定 (59) 017仓库管理制度 (61) 018安全防火管理制度 (65) 019标识管理规定 (69) 020不合格品控制规定 (71) 021车间管理规定 (74) 022成品交付送货管理制度 (85) 023顾客财产管理制度 (87)

024检验、测量和实验设备自校规程 (88) 025设备管理制度 (90) 026生产安全管理制度 (99) 027相关方的环境要求 (103) 028印刷品承印管理规定 (113) 029用电管理制度 (119) 030纸张、原材料管理制度 (120) 031原辅材料消耗定额控制管理办法 (128) 032叉车作业指导书 (131)

劳动合同管理制度 第一:目的 为了规范公司的劳动合同管理,指导劳动合同的签订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并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范围 公司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员工均需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建立起合法的劳动关系。 第三:合同签署权限 1.由董事会负责直接任命人员签订劳动合同。 2.公司法定代表人授权公司总经理代表公司与所有员工签订 劳动合同。 3.劳动合同采用书面形式。 第四:签订时间 1.在新进员工办理完入职手续后的7个工作日内,公司与其 签订《试用协件》,试用期为3个月或者公司生产忙季二个月内,根 据试用期间工作表现试用期可提前结束。 2.在试用期结束批准转为正式员工后,双方签订正式《劳动 合同》 3.正式签订劳动合同关系的合同时必须提供个人的有效证件

不符合检验工作控制程序-检验科程序文件

不符合检验工作控制程序 1目的 对检验工作中出现的不符合项进行识别和控制,保证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 2范围 适用于本科不符合质量体系要求的检验活动。 3职责 3.1质量负责人/质量监督员负责对检验工作不符合项进行识别。3.2质量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对检验工作不符合项严重性进行评价,原因进行分析,并跟踪检验工作不符合项的处理结果。。 3.3各专业组长负责对检验工作不符合项采取纠正措施。 4工作程序 4.1发现不符合检验工作几种途径: (1)质量监督员在实施监督时,从人员、设备、检验方法、样品、设施环境、记录和报告等环节识别检验工作不符合项; (2)质量负责人从客户抱怨及抱怨处理过程和日常工作中发现检验工作不符合项; (3)报告审核人员在对报告进行审核时发现检验工作不符合项;(4)质量负责人通过组织质量体系内审,发现检验工作中的不符合项。 4.2不符合工作的评价 当发现有不符合工作时,发现人员将不符合内容记录于《不符合工

作处理报告》中,并交质量负责人对不符合工作进行评价。 (1)对个别的、偶然发生的不符合工作,经证实不会影响到数据及报告的质量的,鉴别为一般不符合项。 (2)经分析,属某环节整体出现不符合项或某要素失控,或直接影响到数据及报告质量的,鉴别为严重不符合项。 (3)引用深圳市卫生局制定的《医疗服务质量整体评估管理》,对不符合工作进行评价时,应考虑不符合检验的临床意义,如对临床应用有明显影响,则由报告的发布人通知申请检验的临床医生。 4.3不符合检验工作的处置 (1)属一般不符合项并能现场整改的工作,由质量负责人督促相关责任部门及人员实施现场整改,检验工作照常进行; (2)属严重不符合项或不能现场完成整改的工作,由质量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组织责任部门对产生不符合项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纠正措施,报科主任批准实施。 (3)如技术负责人认为不符合工作已经影响到客户,由质量负责人告知客户。 (4)对相应的不符合项参照《松岗达安医学检测中心奖惩规定》进行处理。 5支持性文件 纠正措施控制程序 《医疗服务质量整体评估管理》 《松岗达安医学检测中心奖惩规定》 6记录表格

关键元器件和原材料的控制程序

关键元器件和原材料的控制程序 1.目的 通过对本公司来料、过程和成品中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进行检验与验证,及时发现不合格品,防止不合格关键元器件和材料入库、发生及流出。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来料、过程及成品中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检验或验证。 3.职责与权限 3.1生产部员工负责在生产过程中的自检和互检。 3.2品质部负责对来料、过程及成品进行检验。 3.3技术部负责制定《关键元器件和材料清单》,根据国家相关规定有CCD光电转换主板、电源及电源线、电荷耦合器件以及外壳材料等关键元器件和材料。 4.定义 关键元器件和材料: 是指对产品的安全、环保、EMC和主要性能有较大影响 的元器件和材料。有时可能不仅限于认证实施规则中的 “关键零部件清单”。 5.工作程序 5.1 建立并保持关键件合格供应商名录。关键件应从经批准的合格供应商处购买,并保存关键件进货单,出入库单、台帐 5.1.1 对供应商提供的关键件的检验或验证进行控制,确保与采购控制要求一致,应保存相关的检验或验证记录。 5.1.2 选择合适的控制质量的方式,以确保入厂的关键件的质量特性持续满足认证要求,并保存相关的实施记录。合适的控制质量的方式可包括: a)获得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可为整机强制性认证承认认证结果的自愿性认证证书,工厂应确保进货时证书的有效性。 b)每批进货检验,其检验项目和要求不得低于认证机构的规定。检验应由工厂实验室或工厂委托认可机构认可的外部实验室进行。 c)按照认证机构的要求进行关键件定期确认检验。 5.1.3 供应商或客户交货时,仓管员按送货单或订购单查验物料是否为关键元器件和材料,并查验物料的品名、规格、型号、数量等。初收无误后,把原物料整

印刷喷绘的基础知识介绍

印刷喷绘分两种:一种是户外广告画面输出,一种是户内广告画面输出。朋友们可根据实际情况订做。一张印刷喷绘成品的价格是以实际平方米数乘以每平方米的价格计算下来的,而设计费用是以难度大小来收取,以下是两大类的通用材料一览:户内使用的,它输出的画面一般就只有几个平方米大小。有一端限制1.5米的最大幅宽。在输出图象完毕还要覆膜(客人可选用光膜还是亚膜)、或裱板才算成品,输出分辨率高,色彩比较饱和、清晰。户外精度会比较小,尺寸不限,不用过膜。 印刷喷绘一般是指户外广告画面输出,它输出的画面很大,如高速公路旁众多的广告牌画面就是印刷喷绘机输出的结果。输出机型有:NRUSALSA3200、彩神3200等,一般是3.2米的最大幅宽。印刷喷绘机使用的介质一般都是广告布(俗称灯箱布),墨水使用油性墨水,印刷喷绘公司为保证画面的持久性,一般画面色彩比显示器上的颜色要深一点的。它实际输出的图像分辨率一般只需要30——45DPI(设备分辨率),画面实际尺寸比较大的,有上百平米的面积。 写真一般是指户内使用的,它输出的画面一般就只有几个平米大小。如在展览会上厂家使用的广告小画面。输出机型如:HP5000,一般是1.5米的最大幅宽。写真机使用的介质一般是PP纸、灯片,墨水使用水性墨水。在输出图像完毕还要覆膜、裱板才算成品,输出分辨率可以达到300—1200DPI(机型不同会有不同的),它的色彩比较饱和、清晰。 印刷喷绘图像尺寸大小和实际要求的画面大小是一样的,它和印刷不同,不需要留出“出血”的部分。印刷喷绘公司一般会在输出画面时留“白边”的(一般为10CM)。你可以和印刷喷绘输出公司商定好,留多少厘米的边用来打“扣眼”。价格是按每平米计算的,所以画面尺寸以厘米为单位就可以了。 印刷喷绘的图像往往是很大的,要明白“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道理。如果大的画面还用印刷的分辨率,那就要累死电脑了。其实印刷喷绘图像的分辩率也没有死的标准,下面是我个人再制作不同尺寸的印刷喷绘图像时使用的分辨率,仅供参考(图像面积为平方米): 说明:因为现在的印刷喷绘机多以11.25DPI、22.5DPI和45DPI为输出分辨率,故合理使用图像分辨率可以加快做图速度。 写真分辨率一般情况下72DPI就可以了,如果图像过于大(如在PHOTOSHOP 新建图像显示实际尺寸时文件大小超过400M),可以适当的降低分辨率,把文件控制在400M以内即可。 印刷喷绘统一使用CMKY模式,禁止使用RGB模式。现在的印刷喷绘机都是四色印刷喷绘的,在做图的时候要按照印刷标准走,印刷喷绘公司会调整画面颜色和小样接近的。 写真则既可以使用CMKY模式,也可以使用RGB模式。注意在RGB中大红的值用CMKY 定义,即M=100Y=100。 印刷喷绘和写真图像中都严禁有单一黑色值,必须填加C、M、Y色,组成混合黑。假如

(完整版)出版物印刷企业承印管理五项制度

出版物印刷企业承印管理五项制度 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印刷业经营者的印刷经营行为,健全承接印刷品管理制度,促进印刷业健康发展,根据《印刷业管理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印刷业经营者从事印刷经营活动,应当建立、健全承印验证制度、承印登记制度、印刷品保管制度、印刷品交付制度、印刷活动残次品销毁制度等管理制度。 第三条印刷业经营者执行承印验证、承印登记、印刷品保管、印刷品交付、印刷活动残次品销毁等各项管理制度,应当指定专人负责,严格把关,建档立卷,以备查验。 第四条印刷业经营者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负责本企业、本单位各项管理制度的组织实施。 第五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出版管理的行政部门(以下简称出版行政部门)、公安部门指导本行政区域内印刷业经营者建立各项管理制度,并负责监督检查印刷业经营者各项管理制度的实施情况。 第六条印刷业经营者在印刷经营活动中发现违法犯罪行为,应当及时向所在地公安部门、出版行政部门报告。 承印验证制度 第七条印刷业经营者接受委托印刷各种印刷品时,应当依照《印刷业管理条例》等法规、规章的规定,验证委印单位及委印人的证明文件,并收存相应的复印件备查。 前款所指的证明文件包括印刷委托书或者委托印刷证明、准印证、《出版许可证》、《商标注册证》、注册商标图样、注册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广告经营资格证明、营业执照以及委印人的资格证明等。 第八条印刷企业接受委托印刷图书、期刊的,必须验证并收存由国务院出版行政部门统一格式,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出版行政部门统一印制并加盖出版单位公章的《图书、期刊印刷委托书》原件。 《图书、期刊印刷委托书》必须加盖出版单位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出版行政部门和印刷企业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出版行政部门的备案专用章。 第九条印刷企业接受委托印刷报纸的,必须验证由国务院出版行政部门统一制作,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出版行政部门核发的《报纸出版许可证》,并收存《报纸出版许可证》复印件。 印刷企业接受委托印刷报纸、期刊的增版、增刊的,还必须验证并收存国务院出版行政部门批准出版增版、增刊的文件。

数据控制程序-检验科程序文件

数据控制程序 1目的 对检验数据的全过程进行控制,保证数据的准确、完整、安全和保密。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科检验数据的采集、计算和处理全过程。 3职责 3.1检验人员负责检验数据的采集、记录、计算、转换和传递,保证其准确、完整、安全和保密。 3.2校核及审核人员负责复核检验数据的正确性。 4工作程序 4.1检验数据的读取和记录 (1)人工读取设备上带刻度的数据时,通常应记录至最小分度值后一位。 (2)使用法定计量单位计量。 4.2数据的有效位数 (1)记录数据的有效位数依照相应规程决定,无规定时,按其示值方式决定。 (2)计算数据的有效位数按检验标准/规范执行,标准/规范未明确规定时,可参照规定的数值多保留一位小数。 (3)检验结果的有效位数判定按检验方法之规定执行。 (4)为统一记录和报告中数据的有效数位,由各专业组以列表方

式明确各项目的有效数位。 4.3数据复核与记录修改 (1)复核人员应对原始记录的各项数据进行认真复核,必要时对数据进行追溯核实。 记录中出现错误时,按《记录管理程序》要求进行“划改”。 4.4数字修约规则 对于测定和计算方面的数据,在所规定的精确程度范围以外的数字,按以下规则进行取舍。 (1)拟舍弃的数字的右一位数字小于5时,将该数字舍去;大于5时,则向左进1;等于5而右面的数字并非全部为0时,进1;等于5而右面无数字或全部为0时,若所保留的数字末位为奇数,进1,为偶数,则舍弃。 (2)不得进行连续修约。即拟修约数字应在确定修约位数后一次修约获得结果,不得多次按规则连续修约。 (3)对于在检测方法中另有数字修约规定时,按其规定执行。4.5数据的转移 (1)数据的转移须遵守“文件相关”原则,即保存转移前的原始数据凭证以便核实和查证。 (2)数据转移过程中不允许进行数据的修约、计算、变更。 4.6贮存于计算机中的数据,其使用、管理和维护按《计算机管理规定》执行。 5支持性文件 5.1计算机管理规定

最新原材料进厂检验制度 (2)

原材料进厂检验管理 制度(2)

原材料进厂检验管理制度 第1章总则 第1条:目的为检查生产用原材料、辅料的质量是否符合企业的采购要求提供准则,确保来料质量合乎标准,严格控制不合格品流程,特制定本制度。 第2条: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进厂用于生产的原、辅材料和外协加工品的检验和试验。 第3条:定义来料检验又称进料检验,是工厂制止不合格物料进入生产环节的首要控制点。来料检验由质量管理部来料检验专员具体执行。 第4条:职责 (1)质量管理部负责进货的检验和试验工作。 (2)库房负责验收原材料的数量(重量)并检查包装情况。 (3)质量管理部制定《来料检验控制作业标准》。 第2章来料检验的规划 第5条:明确来料检测要项 (1)来料检验专员对来料进行检验之前,首先要清楚该批货物的质量检测要项,不明之处要向来料检验主管咨询,直到清楚明了为止。 (2)对于新来料,在明确该料的检测标准和方法之后,将之加入《来料检验控制作业标准》。第6条:影响来料检验方式、方法的因素 (1)来料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 (2)供应商质量控制能力及以往的信誉。 (3)该类货物以往经常出现的质量异常。

(4)来料对公司运营成本的影响。 (5)客户的要求。 第7条:确定来料检验的项目及方法 (1)外观检测。一般用目视、手感、限度样品进行验证。 (2)尺寸检测。一般用卡尺、千分尺等量具验证。 (3)结构检测。一般用拉力器、扭力器、压力器验证。 (4)特性检测。如电气的、物理的、化学的、机械的特性,一般采用检测仪器和特定方法来验证。 第8条:来料检验方式的选择(见抽检方案) (1)全检。适用于来料数量少、价值高、不允许有不合格品物料或工厂指定进行全检的物料。 (2)抽检。适用于平均数量较多,经常性使用的物料。(抽检比例待定) 第3章来料检验的程序 第9条:质量管理部制定《来料检验控制标准及规范程序》,由质量管理部经理批准后发放至检验人员执行。检验和试验的规范包括材料名称、检验项目、标准、方法、记录要求。 第10条:采购部根据到货日期、到货品种、规格、数量等,通知库房和质量管理部准备来验收和检验工作。 第11条:来料后,由库房人员检查来料的品种、规格、数量(重量)、包装情况,并及时通知质量管理部检验专员到现场检验。 第12条:来料专员接到检验通知后,到库房按《来料检验控制标准及规范程序》进行检验,并填写《产品进厂检验单》。相应的检验记录,和检验日报。

广告公司投标印刷品及宣传品服务实施方案

(一)服务实施方案 xxxxxxxxxxxxx创建以来一直致力于为企事业单位提供专业、安全、可靠的印刷服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公司本着“为顾客提供最满意的产品和服务”的经营宗旨,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同时,不断提升服务品质。我们深知,只有真正本着“为顾客提供最满意的产品和服务”,才能切实地维护客户利益,公司也才能更好的发展。 我们将为xxxxxxxxxxxxx提供最佳的产品和最完善的服务,具体方案如下: 1、项目联系人制度 成立专业服务团队,并指定项目总联系人。由项目总联系人协调公司方面和xxxxxxxxxxxxx方面的关系,并负责监督公司内部各部门服务情况和反馈xxxxxx xxxxxxx的满意度。我公司保证联系人的道德品质良好、有较强的业务能力。 2、制定规范的服务流程 流程化的服务可以有效提高服务质量和事件响应速度,对提升客户满意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我公司为本项目制定了规范化和高效率的服务流程。 3、提供7 × 24小时服务 建立7× 24小时服务热线xxxxxxxxxxxxxxxxxx 我们保证xxxxxxxxxxxxx的问题在任何时间都能得到及时的响应。 4、一小时现场响应 为了更好为xxxxxxxxxxxxx服务,公司总部位于 ,可以提供周全的服务。我们承诺自接到客户指令起,全市范围内30分钟内到达现场。外县区2小时内到达。公司的创意设计人员,均来自专业院校的专业设计及制作人员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设计、编辑、及制作,公司拥有的先进制作设备,应急交样的时间最短可到1小时。

5、“四个优先”原则。 我公司保证对xxxxxxxxxxxxx宣传品业务做到“优先排版、优先制作、优先送货”,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要求。 6、严格生产流程,严把产品质量。 安排组织生产,保证每次宣传品的名称、数量、种类、内容等严格按客户签定的合同约定和国家行业相关质量标准生产。 (一)、宣传品设计流程方案 第一步:明确设计需求 接到客户业务咨询,经过初步的电话、Email 、会面等方式的沟通,了解项目的具体需求,找出需要解决的本质问题。 第二步、商务沟通 在具有初步意向的基础上,进行商务视觉策略沟通,分析客户相关资料和行业资料,探讨设计概念和设计思路,并根据需求进行初步文案拟定。 第三步、设计执行 按照初步文案开始进行视觉规划、设计创作等相关合同约定的内容,根据项目不同,一般 1个工作日后提供初步方案。 第四步、沟通调整 整体设计方案在内部评审后提案,合作双方针对设计方案进行的局部沟通和细节调整,形成完案设计稿。 第五步、定稿 根据双方沟通的修改或深化意见综合分析,进行项目的完善,客户方在进行确认后,提交该次设计任务完案。将最后定稿归类存档,并提交制作部下单制作。

试剂耗材控制程序

1 目的 保证与检验结果相关的试剂、耗材的采购、领用过程处于受控状态,以满足规定的要求。 2 范围 适用于与检验结果相关的试剂、消耗材料以及它们的组合管理。 3 职责 3.1 各专业组根据工作的需要,提出试剂、耗材的采购申请。 3.2 检验科主任对采购申请进行审核。 3.3 院设备科和检验科组织对供应商进行评价,并委托检验科采购和验收。 3.4 检验科试剂管理员负责进行试剂、耗材的验收、存放及日常管理。 4 工作程序 4.1 申请采购 购买试剂、耗材,由专业组填写《检验试剂耗材采购申请表》,并清楚、详细地描述技术要求,包括种类、品牌、规格、性能、价格等信息,交试剂管理员汇总后交检验科主任审核批准。 4.2 供应商的评价 4.2.1 对提供试剂、耗材的供应商(包括生厂家和经销商),由院设备科和检验科组织对其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记录于《供应商评价表》,由院设备科负责任人和检验科主任签署意见后决定是否可列为合格的供应商。 4.2.2 供应商的评价应包括以下内容: (1) 供应商的资信能力; (2) 供应商的质量保证能力; (3) 技术支持能力; (4) 价格; (5) 交货情况; (6) 服务情况,如服务的及时性; (7) 经销商要有厂家的授权资质。 4.2.3 由院设备科将合格的供应商登录于《供应商一览表》。 4.3 采购管理 4.3.1 设备科或者委托检验科按相关规定实施采购。 4.3.3 设备科或者检验科应按照《检验试剂耗材申请表》中要求的交货日期控制采购进度,如有延期,需及时通知检验科试剂管理员。本文来自实验室前沿 4.4 试剂、耗材的验收 (1)检验科试剂管理员核对试剂、耗材的包装、数量、外观,生产日期,有效期及有无出厂检验合格证等内容。 (2)验收后,由验收人员将结果记录于《检验试剂标准物质耗材领用验收单》中 4.5 供货清单的建立本文来自实验室前沿 检验科试剂管理员需建立相关试剂、耗材的清单,内容包括批号、实验室接受日期、材料投入使用的日期。 4.6 试剂、耗材的领用 各专业组根据工作需要,填写物品领用单,按规定领取试剂、耗材。

原材料、零部件入库检验办法

原材料、零部件入库检验办法 1.目的: 为检查生产用原材料、辅料及零部件的质量是否符合企业的采购要求提供准则,确保来料质量合乎标准,严格控制不合格品流程,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所有进厂用于生产的原、辅材料和外协加工品的检验和试验。 3.定义: 来料检验又称进料检验,是工厂制止不合格物料进入生产环节的首要控制点。来料检验由质量管理部来料检验专员具体执行。 4.职责: 4.1 质检部负责进货的检验和试验工作; 4.2 库房负责验收原材料的数量(重量)并检查包装情况; 4.3 采购部、技术部负责制定《来料检验控制规定》。 5. 来料检验注意事项: 5.1来料检验专员对来料进行检验之前,首先要清楚该批货物的质量检测要项,不明之处 要向来料检验主管咨询,直到清楚明了为止; 5.2 对于新来料,在明确该料的检测标准和方法之后,将之加入《来料检验控制作业标准》。 5.3 来料检验时的考虑因素; 5.3.1 来料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 5.3.2 供应商质量控制能力及以往的信誉; 5.3.3 该类货物以往经常出现的质量异常; 5.3.4 来料对公司运营成本的影响; 5.3.5 客户的要求。 6.来料检验方法: 6.1 外观检测:一般用目视、手感、限度样品进行验证;

6.2 尺寸检测:一般用卡尺、千分尺等量具验证; 6.3 结构检测:一般用拉力器、扭力器、压力器验证; 6.4特性检测:如电气的、物理的、化学的、机械的特性,一般采用检测仪器和特定方法来 验证。 7.来料检验方式的选择: 7.1 全检: 适用于来料数量少、价值高、不允许有不合格品物料或工厂指定进行全检的物料。 7.2 抽检: 对于原材料、外协件的入库验收不进行抽样检验,均进行全数验收;外购件、零部件的抽样数量为入库量的30%,另外,入库量在10以内(包括10)则进行全数验收,当入库量超过10,但是按30%算出的抽样量不达到10的,则按10的抽样量进行抽样验收。 7.3检查方法及检查条件 原材料、外协件、外购件、零部件入库验收的检查条件(即前提)是供货商所出具的供货清单上所列物品与我公司的订货清单所列物品一致;具体的检查方法是:按照订货清单所列物品名称、规格型号检查物品是否相符,再检查物品的出厂合格证所列规格型号与实物是否一致,最后按照物品的出厂合格证或说明书上所列的技术数据进行相关检验 8. 来料检验的程序: 8.1采购部制定《来料检验控制规定》,由采购部经理批准后发放至检验人员执行。检验和 试验的规范包括材料名称、检验项目、标准、方法、记录要求。 8.2采购部根据到货日期、到货品种、规格、数量等,通知库房和质量管理部准备来验收 和检验工作。 8.3来料后,由库房人员检查来料的品种、规格、数量(重量)、包装情况,并及时通知质 量管理部检验专员到现场检验。 8.4 来料专员接到检验通知后,到库房按《来料检验控制标准及规范程序》进行检验,并 填写《产品进厂检验单》。相应的检验记录,和检验日报。 8.5 检验完毕后,对合格的来料贴上合格标识,通知库房人员办理入库手续。 8.6 如果是生产急需的来料,在来不及检验和试验时,须按《紧急放行控制制度》中规定 的程序执行。 8.7 检测中不合格的来料应根据《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的规定进行处置,不合格的来料不

印刷厂印刷知识基本大全

印刷厂印刷知识基本大全

印刷厂印刷知识基本大全 2011-10-12【大中小】 China wholesale, Promotional Gifts, Booklet Printing, Wholesale Pens, Plastic Card Printing, ect., Printing Company.

每个行业都有着属于它自身的商业准则,就拿广告印刷行业来说就包含很多的行业特性,例如:纸张单位、纸张规格、等相关的印刷知识大全。 1..纸的单位: A.克:一平方米的重量(长×宽÷2)=g为重量 B.令:500张纸单位称:令(出厂规格) C.吨:与平常单位一样1吨=1000公斤,用于算纸价 2.纸的规格及名称: A.纸最常见有四种规格: (1).正度纸:长109.2厘米.宽78.7厘米 (2).大度纸:长119.4厘米.宽88.9厘米 (3).不干胶:长765厘米.宽535厘米 (4).无碳纸:有正度和大度的规格,但有上纸.中纸.下纸之分,纸价不同(见纸价分类)。 B.纸张最常见的名称: (1).拷贝纸:17g正度规格:用于增值税票,礼品内包装,一般是纯白色。 (2).打字纸:28g正度规格:用于联单.表格,有七种色分:白.红.黄.兰.绿. 淡绿.紫色。 (3).有光纸:35-40g正度规格:一面有光,用于联单.表格.便笺,为低档印刷纸张。 (4).书写纸:50-100g大度.正度均有,用于低档印刷品,以国产纸最多。 (5).双胶纸:60-180g大度.正度均有,用于中档印刷品以国产.合资及进口常见。 (6).新闻纸:55-60g滚筒纸.正度纸.报纸选用。 (7).无碳纸: 40-150g大度.正度均有,有直接复写功能,分上.中.下纸, 上中下纸不能调换或翻用,纸价不同,有七种颜色,常用于联单.表格。 (8).铜版纸: A.双铜80-400g正度.大度均有,用于高档印刷品。 B.单铜:用于纸盒.纸箱.手挽袋.药盒等中.高档印刷。 (9).亚粉纸:105-400g用于雅观.高档彩印。 (10).灰底白版纸:200g以上,上白底灰,用于包装类。 (11).白卡纸:200g,双面白,用于中档包装类。 (12).牛皮纸:60-200g,用于包装.纸箱.文件袋.档案袋.信封。 (13).特种纸:一般以进口纸常见,主要用于封面.装饰品.工艺品.精品等印刷。 3报价公式及技巧: (1).认真观察客户实力和客户印刷样。 0.531×157克×7500元÷500张÷16开×5000张×1.1%=430元(纸总价) 例2:有一客户印8000张大16开80克双胶纸求纸款是多少? 公式: 0.531×80克×6500÷500张÷16开×8000张×1.1%=304元(纸总价)

印刷企业管理条例试题

《印刷企业管理条例》试题 (本试题适用于包装装潢印刷企业和其他印刷品印刷企业) 一、选择题 1、从事其他印刷品印刷经营活动的个人不得印刷( ) (A)名片(B)资料、图表(C)通行证 2、设立专门从事()印刷的企业,应该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出版行政部门提出申请。(A)打印复制(B)名片(C)内部资料性出版物 3、印刷企业接受委托印刷广告宣传品、人微言轻产品包装装潢的印刷品的,应该验证()(A)委托印刷单位的营业执照或个人的居民身份证(B)广告经营资格证明(C)广告发布资格证明 4、《条例》中设立印刷企业条件之一即具备一定的生产经营条例是指( ) (A)有适应业务范围需要的生产经营场所和必要的资金、设备(B)技术人员工的比例(C)设备的先进程度 5、从事包装装潢印刷品印刷的企业不得印刷() 。 (A)假冒、伪造的注册商标标容易对消费者产生误导的广告宣传品和作为产品包装装潢的印刷品(B)商标标识、广告宣传品人微言轻产品包装装潢的纸、金属、塑料等的印刷品(C)注册商标标识境外包装装潢印刷品 6、印刷布告、通告、重大活动工作证、通行证、在社会上流通使用的票证的印刷企业,应当保存主管部门的证明副本和有关部门的准印证明副本(),以务查验。 (A)2 年(B)1 年(C)6个月 7、印刷企业接受委托印刷包装装潢印刷品的,应当将印刷品的成品、半成品、废品和印版、纸型、底片、原稿等(。) (A)全部交付委托印刷单位或个人,不得擅自留存(B)自行妥善处理(C)就地销毁。,拟从事印刷经营活动的,须( ) 8、单位内部设立的印刷厂(所) (A)到所在地公安部门备案(B)依照《条例》第二章的规定办理手续(C)到所在地保密部门办理登记手续 9、被指定印刷布告、通告、重大活动工作证、通行证、在社会上流通使用的票证的印刷企业( 。) (A)不得再委托他人印刷上述印刷品(B)可以委托他人印刷上述印刷品(C)可以委托出版物印刷企业印刷上述印刷品 10、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应当自收到印刷宗教用品的申请之日起()作出是否核发印刷证的决定,并通知申请人;逾期不作出决定的,视为同意印刷。 (A)10 日内(B)15 日内(C))30日内 11、印刷布告、通告、重大活动工作证、通行证、在社会上使用的票证的,委托单位必须出具主管部门的证明,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印刷企业所在地()办理准印证手续,在( )指定的印刷企业印刷。 (A)公安部门公安部门(B)公安部门出版部门(C)出版部门出版部门《条例》规定由()主管全国印刷企业监督管理工作。 12、(A)国务院(B)国务院新闻出版行政部门(C)国务院授权的机构 13、接受委托印刷境外其他印刷品的,必须事先向所在地()备案。 (A)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安部门(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出版部门(C)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出版管理的行政部门 14、本依《条例》规定取得()的。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印刷经营活动。

包装印刷印刷材料基础知识概

印刷材料基础知识 一.../../../Users/zxf/Documents/WIN95Desktop新建文件夹%22 l - D1jm常用 我们常见的普通纸张是由植物纤维和辅料组成的。其原料诸如木材、芦苇、竹子、蔗渣、稻草、麦秸、树皮、棉麻等。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为适应特殊用途,逐渐生产了非植物纤维的特殊纸。如聚乙烯或聚丙烯或聚丙烯合成纸,使现代纸的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今天主要是讲印刷方面纸张。 1、植物纤维 纤维通常是利用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或两者相结合的方法,从木材类植物体中提取的。在造纸上,提取纤维的过程称为制浆,其产品就是纸浆。纸浆是造纸的基本原料,其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残留的木素及残留的其他杂质等。纸张中的植物纤维,主要是指纤维素、半纤维素。 2、辅料 纸张的辅料主要是指填料、胶料和染料等。纸浆虽是造纸原料,但如果直接用纸浆造纸,得到的产品达不到使用要求。因此,需经过打浆处理,并在打浆过程中添加辅料,以提高和改善成纸的物理和机械性能,使其符合使用要求,达到规定的质量规范。 1)填料:在纸浆中加入适量的粉末状白土粉、滑石粉,用以提高成纸的不透明性、平滑度,改善其白度与弹性,减少吸湿性,并使其尺寸保持相对稳定性。 2)胶料:加填料只能起到填塞纤维间的空隙的作用,用施胶则起着堵塞纤维间的毛细管作用或使纸面生成胶膜。通过不同的施胶处理,可以提高成纸的抗水性、增加纸的机械强度等。在抄造印刷纸时,一般常用松香和硫酸铝溶液作为胶料,使之被纤维吸附沉淀下来,当湿纸页烘干时,表面胶粒便熔为一层微薄的胶膜。 3)染料:在通常情况下,不论是制造白色或有色纸张,都需要对浆料进行调色或染色处理。在制造白色纸张时,为了对已漂白的纸浆调色,一般在浆中加入微量的补色染料或荧光增白剂,使纸张对光的反射增加,显的更白,达到所要求的色泽或增加外观的美感。对纸浆进行漂白、调色或增白等所用的材料,统称为色料。 二. 纸张的质量对印刷过程中的操作和印品的的质量影响极大。了解纸张的质量状况或基本性质是十分必要的。一般地说,纸张的基本性质,是外在和内在质量的综合反映,它是通过对纸张的外在质量和理化性质的检验获得的。 1、外观质量

印刷企业管理规定

印刷品管理资格条件 一、印刷经营活动,包括经营性的排版、制版、印刷、装订、复印、影印、打印等活动。 二、国务院出版行政部门主管全国的印刷业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出版管理的行政部门(以下简称出版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印刷业监督管理工作。 。 三、印刷业经营者应当建立、健全承印验证制度、承印登记制度、印刷品保管制度、印刷品交付制度、印刷活动残次品销毁制度等。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出版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公安部门制定。 四、设立印刷企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企业的名称、章程; (二)有确定的业务范围; (三)有适应业务范围需要的生产经营场所和必要的资金、设备等生产经营条件; (四)有适应业务范围需要的组织机构和人员; (五)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印刷品经营者资格条件暂行规定 一、经营出版物印刷业务的企业,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有企业的名称、章程; (二)有确定的业务范围; (三)有适应业务需要的固定生产经营场所,厂房建筑面积不少于800平方米; (四)有能够维持正常生产经营的资金,注册资本不少于200万元人民币; (五)有必要的出版物印刷设备,具备2台以上最近十年生产的且未列入《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的自动对开胶印印刷设备; (六)有适应业务范围需要的组织机构和人员,法定代表人及主要生产、经营负责人必须取得省级新闻出版行政部门颁发的《印刷法规培训合格证书》; (七)有健全的承印验证、登记、保管、交付、销毁等经营管理、财务管理制度和质量保证体系。 二、经营包装装潢印刷品印刷业务的企业,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有企业的名称、章程; (二)有确定的业务范围; (三)有适应业务需要的固定生产经营场所,厂房建筑面积不少于

医院检验科[全套]程序文件

×××××人民医院 检验科 程序文件 撰写人: 审核人: 批准人: 批准日期:2009年07月15日启用日期:2009年08月01日

.WORD.格式. 关于发布《程序文件》的声明 实验室全体人员: 《程序文件》作为《质量手册》的支持性文件,是实验室按《医院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ISO15189:2003《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专用要求》编制的文件化管理体系。是医学实验室管理体系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管理手册》中涉及的要素的具体描述。现予以批准发布实施。 《程序文件》是检验科实验室质量活动的基本法规和准则。各有关部门和个人必须认真贯彻执行,严格维护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切实保证产品的检测质量。 本《程序文件》持有单位和个人未经允许,不得私自更改、转让和复制。 *****人民医院检验科 检验科主任: 年月日

目录

保护机密信息程序 1 目的 保护机密信息不被侵犯和泄漏,维护本科室诚信、独立、公正的形象。 2 范围 2.1临床医生提供的患者信息; 2.2检验结果; 2.3参加能力验证实验室的验证结果、实验室间对比结果及室间质评结果; 2.4质量体系的各层文件和相应运行资料; 2.5 法定保密的信息。 3 职责 3.1科主任 (1)落实保护机密信息的各项措施所需的资源和责任人; (2)批准借阅保密资料。 3.2 质量负责人 (1)对各项保密措施的组织进行监督检查; (2)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检验科主任报告。 3.3 各专业组组长 (1)批准本组相关人员借阅本专业保密资料,并报科主任最终批准。(2)协助质量负责人,对本室人员执行各项保密措施进行监督检查。 3.4 档案管理员 做好档案的管理工作 3.5 其它有关人员 (1)对本人从事和接触到的保密内容保密; (2)对违反保密的行为进行制止,并向上级报告。 4 工作程序 4.1临床医生提供的患者信息 对临床医生提供的患者信息由承担检验任务的人员负责接收、保管、保密。 4.2检验结果

印刷基本知识

前段时间,我受公司委托,去郴州参加市印刷协会举办的一个有关印刷方面的培训,应老板的指示,下面我就把上次去培训的内容跟大家汇报一下。我们先从印刷的基础说起。 一、印刷的过程 印刷的过程就是将文字通过PS版经过橡皮布印制到纸张上的过程。 印刷的原理可以用五个字概括“水墨不相容”,大家知道,印刷的时候需要水和油墨,那么水和油墨是如何让文字和图文显像在纸张的呢?一块晒好的胶印印版分为亲水的空白部位和亲油的图文部位,印刷时,先给水后供墨,使空白部位、图文部位选择性地吸附水和墨,分别形成均匀的水膜和墨膜。只有当印版图文部位的墨膜和空白部位的水膜存在着严格的分界线,油水互不浸润时,才能达到胶印的水墨平衡。只有水和墨达到平衡,才能保持图文印刷区最大的载墨量,使墨色鲜艳、饱和、网点清晰光洁,非印刷区高度干净整洁。 二、印刷的分类 1、从印刷方式分类,可以分为胶印,也就是平版印刷,它是印在平面上的,如纸张、不干胶;凹凸版印刷,也叫柔印,一般是用在塑料印刷上;还有一种就是丝网印刷,这就是大家说的万能印刷,它可以印刷在任何物体上,非常灵活,但有一个缺点,就是不适用于大规模印刷。 2、从印刷机械分类,这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按纸张的大小

分类,有8开机、6开机、4开机、2开机(也就是对开机),还有全开机。第二种是按色数分类,有单色机、双色机、四色机、4+1色、4+色,四色就是我们一般说的C、M、Y、K这四种颜色,4+1的意思就是CMYK四种颜色再另加一种专色,比如金色、银色。 3、印刷机的命名:这个就举个例子,比如4103机,其中,“4”表示纸张的开数,为4开机;“1”表示色数,为单色机;“03”为改进的版本,也就是指工艺改进后的版本。 三、纸张的种类 纸张的制作过程呢,首先是通过蒸煮,煮成像稀饭一样,然后再进行抄纸、施胶等工序,最后变成品纸。 1、通过制作的材料与工艺分类,一般有新闻纸,就是报纸,它是用芦苇制作的;铜版纸,是用树木的树杆做的;双胶纸,也是用树杆做的,较之铜版纸,防水性能好一些,因为它需要双面施胶;牛皮纸,就是用松树杆、根制作,比较粗糙,工艺较简单;还有就是卡纸,一般200克以上的纸,都叫做卡纸,卡纸的克数越高,价格就越高,一般要加乘10%到15%。 2、根据纸张的克重来分类,纸张的克重就是指每平方米纸张的克重。有28克、52克、64克、80克、105克、128克、157克、200克、250克、300克等,这些都是国标的纸张克度,如果市面上出现什么55克、130克的纸,均为不合格的纸。 一般印制联单、信纸、表格用28克的纸;印报纸一般是52克的

公司印刷品管理办法

作业指南 公司印刷品管理办法 文件编号: 文件页数:共页 生效日期: 拟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修订历史(Revision history)

目录 1.目的 (4) 2.适用范围 (5) 3.制度内容 (6) 3.1印刷品承印部门 (6) 3.2印刷申请流程 (6) 3.3印刷品管理要求 (6) 4.其他说明 (7)

1.目的 为了规范印刷品管理流程,减少公司用印刷品在相应环节中出现的错误,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浪费,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属于公司形象的名片、产品图册、宣传资料、企业版画、包装盒、代理商授权牌等; ※属于公司内部杂志、期刊等; ※属于公司活动需要印制的笔记本、稿纸等使用品; ※其他公开文件、版物,如项目文件资料不在此制度范围内。

3.制度内容 3.1印刷品承印部门 管理部。 3.2印刷申请流程 3.2.1需求申请。各部门需要印刷物品时,需填写《制作印刷品申请单》,并注明所需印刷物品的相关详细信息、数量及需求日期。(相关表单附后) 3.2.2《制作印刷品申请单》需经申请部门负责人和管理部审核并签字确认,并报由副总或总经理审批,审批完成之后交由行政助理协调处理。 3.2.3《制作印刷品申请单》中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申请,若为已有文件的印刷,无需经过设计和测试,则由申请部门主管领导和管理部确认即可。 3.2.4若文件需经过设计及测试,申请人员将《制作印刷品申请单》递交给设计人员之后,设计人员保留申请单直到测试完成后,交还申请人,由申请人向行政助理提出印刷申请。 3.3印刷品管理要求 3.3.1管理部门为印刷品品质保证部门。 3.3.2根据《制作印刷品申请单》印刷完成之后,印刷申请部门对印刷品进行校验,校验合格后方可领用。若不符合印刷要求,管理部门可要求供应商进行重新印刷。一旦验收合格,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由申请人员自己负责。 3.3.3印刷品应保证其使用用途,做到物尽所用,任何人不允许将印刷品作为稿纸、废纸、个人物品使用。

人员培训及考核管理程序-检验科程序文件

人员培训及考核管理程序 1目的 有计划地对质量体系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使之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不断提高。 2范围 适用于与质量活动有关的所有人员的培训和考核管理。 3职责 3.1科主任主持本科人员的配备与考核,批准《人员培训年度计划》,安排人员的外部培训。 3.2技术负责人负责《人员培训年度计划》的编制,并组织实施。 3.3文控员负责建立和管理人员培训记录、人员档案。 4工作程序 4.1科主任进行人员配备及资格确认 根据有关规定和检验工作的需要,确定检验科的各岗位设置和任职条件; 通过查看有关证书、进行聘用考核、年度工作考核确认每人的任职资格; 根据每人的任职资格情况,确定各岗位人员; 对新上岗人员根据岗位任职条件对其进行岗位资格确认; 当岗位或岗位任职条件发生了变化,应经培训后,重新进行考核确认。 4.2人员培训

4.2.1培训计划 (1)根据各岗位任职条件的要求,科主任拟定各层次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计划。 (2)技术负责人编制《人员培训年度计划》,交科主任批准后实施。 (3)未列入年度计划的,技术负责人提出临时培训申请,填写《培训申请表》,经检验科主任批准后实施。 4.2.2培训方式 (1)安排外出专业学习、学术交流会、进修的培训。 (2)医院内举办专项讲座、专项培训或专业学术报告会。 (3)科内举办的业务学习活动。 4.2.3培训内容 (1)根据人员的岗位,安排相应的专业知识培训。此外,还包括下列培训内容:实验室认可、标准化知识、卫生法律、法规、实验室安全知识。 (2)实习、进修、新上岗人员的培训内容还包括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内务管理规定、医疗废物处理规定。 4.3人员资格和考核 4.3.1检验人员必须具备规定的相关学历和取得相应的专业技术任职资格。 4.3.2人员上岗前,科主任组织对聘用人员进行必要的应知、应会科目培训和考试,考试合格后准予上岗。 4.3.3贵重、精密仪器设备操作资格考核: 凡使用贵重、精密仪器设备,工作人员以前未使用过该仪器时,由

关键元器件和原材料的控制程序

关键元器件和原材料的 控制程序 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关键元器件和原材料的控制程序 1.目的 通过对本公司来料、过程和成品中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进行检验与验证,及时发现不合格品,防止不合格关键元器件和材料入库、发生及流出。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来料、过程及成品中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检验或验证。3.职责与权限 3.1生产部员工负责在生产过程中的自检和互检。 3.2品质部负责对来料、过程及成品进行检验。 3.3技术部负责制定《关键元器件和材料清单》,根据国家相关规定有CCD光电转换主板、电源及电源线、电荷耦合器件以及外壳材料等关键元器件和材料。 4.定义 关键元器件和材料: 是指对产品的安全、环保、EMC和主要性能有较大影 响的元器件和材料。有时可能不仅限于认证实施规则 中的“关键零部件清单”。 5.工作程序 5.1 建立并保持关键件合格供应商名录。关键件应从经批准的合格供应商处购买,并保存关键件进货单,出入库单、台帐 5.1.1 对供应商提供的关键件的检验或验证进行控制,确保与采购控制要求一致,应保存相关的检验或验证记录。 5.1.2 选择合适的控制质量的方式,以确保入厂的关键件的质量特性持续满足认证要求,并保存相关的实施记录。合适的控制质量的方式可包括: a)获得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可为整机强制性认证承认认证结果的自愿性认证证书,工厂应确保进货时证书的有效性。 b)每批进货检验,其检验项目和要求不得低于认证机构的规定。检验应由工厂实验室或工厂委托认可机构认可的外部实验室进行。 c)按照认证机构的要求进行关键件定期确认检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