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应急处理方法

酸碱应急处理方法
酸碱应急处理方法

酸碱灼烧应急处理方法

如在现场如不慎将将酸碱溅到身上或眼睛里,应急处理方法如下:

一、酸灼烧应急处理方法

1、立即脱去或剪去污染的工作服、内衣、鞋袜等,迅速用大量的流动水冲洗创面,至少冲洗10~20分钟,特别对于硫酸灼伤,要用大量水快速冲洗,除了冲去和稀释硫酸外,还可冲去硫酸与水产生的热量。

2、初步冲洗后,用5%碳酸氢钠液湿敷10~20分钟,然后再用水冲洗10~20分钟。

3、清创,去除其他污染物,覆盖消毒纱布后送医院。

4、对呼吸道吸入并有咳嗽者,雾化吸入5%碳酸氢钠液或生理盐水冲洗眼眶内,伤员也可将面部侵入水中自己清洗。

5、口服者不宜洗胃,尤其口服已有一段时间者,以防引起胃穿孔。可先用清水,再口服牛乳、蛋白或花生油约200毫升。不宜口服碳酸氢钠,以免产生二氧化碳而增加胃穿孔危险。大量口服强酸和现场急救不及时者都应急送医院救治。

二、碱灼烧应急处理方法

皮肤碱灼伤脱去污染衣物,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污染的皮肤20分钟或更久。对氢氧化钠灼伤,要冲洗到创面无肥皂样滑腻感;再用5%硼酸液温敷约10~20分钟,然后用水冲洗,不要用酸性液体冲洗,以免产生中和热而加重灼伤。

眼睛灼伤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伤员也可把面部浸入充满流动水的器皿中,转动头部、张大眼睛进行清洗,至少洗10~20分钟,然后再用生理盐水冲洗,并滴入可的松液与抗生素。

因生石灰引起的灼伤,要先清扫掉沾在皮肤上的生石灰,再用大量的清水冲洗,千万不要将沾有大量石灰粉的伤部直接泡在水中,以免石灰遇水生热加重伤势。经过清洗后的创面用清洁的被单或衣物简单包扎后,即送往医院治疗。

2017年度公司应急实施方案演练计划

2017年度公司应急预案演练计划 开展公司应急预案演练,能够有效提高应急意识、提升应急救援能力,全面促进公司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管理、应急体制机制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等工作的落实,为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事故的发生,促进公司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发展。下面是整理的2017年度公司应急预案演练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7年度公司应急预案演练计划(一) 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全面提高职工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我公司突发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最大限度地减轻事故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以及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2017年应急救援预案演练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公司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遵循"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专业主导、协同联动、贴近实际、注重实效、厉行节约、保证安全"的原则,紧紧围绕紧急状态下应急处置和抢险救援能力提高这一主线,全面加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应急救援预案,培育过硬的应急救援队伍,提高全体员工的应急防范意识,确保在危急时刻能拉得出,冲得上,圆满完成应急救援任务,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营造一个稳定、安全的社会环境做出贡献。 二、工作目标 应急演练是一项综合性工作,必须提前策划,周密部署,并逐步形成相对完善的应急救援工作机制。基本达到以下目标: 1、建立应急救援领导机构。重大事故的应急救援行动一般涉及来自不同部门、不同专业领域的应急各方,必须实施统一领导,统一组织,建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确定小组领导,设立应急救援指挥中心。 2、完善应急预案,通过应急演练发现应急预案的缺点和不足,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订和完善应急预案,使应急预案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3、把员工建设成一支果断、精干、快速反应的内部应急救援队伍。要把思想觉悟高、业务技术精、工作责任心强的人员充实到应急救援队伍中,进行应急反应的专门培训,提高其安全技术素质,充分发挥工作特长,建设过硬的应急救援队伍。 4、形成完整系统的应急预案体系。公司、部门、车间及班组间的各种应急预案和应急措施,必须考虑应急处置、救援的联动性,在组织、程序、措施、资源等方面要相互衔接,形成完整、系统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 5、建立健全培训制度。加强不同层面的预案演练培训工作,搞好年度计划,建立培训制度。针对应急救援工作一般每年至少组织两次培训,每一次演练前还要组织必要的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在此基础上,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类应急救援培训,通过不同形式的培训和演练,不断提高全体员工的应急反映能力和救援能力。 6、配备足够的应急资源。应急资源的准备是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保障,应根据潜在事故的性质和后果分析,合理配备应急救援所需的消防物资、各种救援

酸碱灼伤事故应急预案完成

酸碱灼伤事故应急预案 完成 Last revised by LE LE in 2021

唐山替欧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酸碱烧伤应急演练方案 2016年06月10日 酸、碱烧伤应急演练方案 一、目的 为保证我公司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防止突发性事故发生,并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有效控制处理,最大限度地减轻人员伤亡、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根 据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二、适用范围 酸洗车间人员触酸碱灼伤后的应急救援工作。 三、应急救援指挥部的组成 3.1、总指挥:赵敬华 副总指挥:田立群 成员:张殿江,崔振权,郭运忠。 3.2、指挥部职责 提出修订酸碱灼伤事故应急救援方案,定期组织指挥演练,对发生的事故启动应急救援预案进行决策,调动各应急救援力量和物资,及时掌握事故现场态势,全面指挥应急救援工作。 3.3、指挥部成员职责 总指挥:组织指挥全厂的应急救援; 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 机加工主任:负责事故处置时生产系统、开停机调度工作;事故现场通讯联络和对外联络; 办公室主任:负责生活必需品供应; 库房:负责抢险救援物资的供应和运输工作; 3.4、救援队伍的组成及分工

公司各职能部门和全体职工都负有应急救援的责任,根据公司实际情况,成立下列救援组: 通信联络组:由机加工3人。 负责人:安全科长、担负内部联络和对外联系通信任务。 安全警戒组:由保卫科负责组成,共2人。 负责人:采购部担负现场交通、接送救护车辆。 现场救援组:由各车间安全领导小组及义务人员组成。 负责人:各车间安全领导小组组长,负责现场伤员的紧急救援。 物资供应组:由库房负责。 负责组织抢险物资的供应,组织车辆运送抢险物资。 四、事故情况报告 为迅速及时地掌握酸碱灼伤事故情况,传递信息,下达指挥部的指令,发生事故班组其班长必须将事故时间、地点、事故原因、损失程度及抢险情况迅速与生产部联系 五、有关要求 5.1、应急指挥部各成员明确责任,协调行动,减少损失。并应落实有关措施,按要求组织演练,若发生重特大酸碱灼伤事故要立即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5.2、若发生酸碱灼伤事故,要立即组织自救,疏散人员,控制危险源,减少危害,伤害人员要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5.3、为了及时、正确的做好事故现场急救工作,每个职工都应掌握在对于突发安全事件中,最常用的应急措施及急救知识。 六、急救步骤 6.1、衣服被污染,应立即脱掉或将污染部位撕掉,同时用大量水冲洗; 6.2、酸入眼或皮肤:应立即用大量苏打水(碳酸钠溶液)或肥皂水冲洗,并不断眨眼,不要用手或者手帕揉擦眼睛,以免增加创伤,然后用清水冲洗至少10分钟;

常见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的应急处置措施.

常见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的应急处置措施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事故时有发生,倘若事故应急处理方法不当,很容易引发次生事故、关联事故,从而造成更大的损失。因此,掌握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应急处置的基本方法十分重要。通常不同的危化品、不同的事故类别必须采取不同的处置方法。 1、易燃液体 灭火方法:扑灭易燃液体火灾的最有效方法是采用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等灭火器扑救。 撒漏处理:及时用砂土或松软材料覆盖吸附后,集中至空旷安全处处理。覆盖时,要注意防止液体流入下水道、河道等地方,以防污染环境。 2、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灭火方法:根据易燃固体的不同性质,可用水、砂土、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剂来灭火,但必须注意:遇水反应的易燃固体不得用水扑救,如铝粉、钛粉等金属粉末应用干燥的砂土、干粉灭火器进行扑救;有爆炸危险的易燃固体如硝基化合物禁用砂土压盖;遇水或酸产生剧毒气体的易燃固体,如磷的化合物和硝基化合物(包括硝化棉)、氮化合物、硫磺等,燃烧时产生有毒和刺激性气体,严禁用硝碱、泡沫灭火剂扑救,扑救时必须注意戴好防毒面具;赤磷在高温下会转化为黄磷,变成自燃物品,处理时应谨慎。 扑灭自燃物品火灾时要注意:此类物品灭火时,一般可用干粉、砂土(干燥时有爆炸危险的自燃物品除外)和二氧化碳灭火剂灭火。与水能发生反应的物品如三乙基铝、铝铁溶剂等禁用水扑救;黄磷被水扑灭后只是暂时熄灭,残留黄磷待水分挥发后又会自燃,所以现场应有专人密切观察,同时扑救时应穿防护服,戴防毒面具。 扑灭遇湿易燃物品时应注意:此类物品发生火灾时,应迅速将未燃物品从火场撤离或与燃烧物进行有效隔离,用于砂、干粉进行扑救;与酸或氧化剂等反应的物质,禁用酸碱和泡沫灭火剂扑救;活泼金属禁用二氧化碳灭火器进行扑救,应用苏打、食盐、氮或石墨粉来扑救;锂的火灾只能用石墨粉来扑救。 撒漏处理:上述三类货物撒漏时,可以收集起来另行包装。收集的残留物不能任意排放、抛弃。对与水反应的撒漏物处理时不能用水,但清扫后的现场可以用大量水冲刷清洗。 3、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灭火方法:有机过氧化物、金属过氧化物只能用砂土、干粉、二氧化碳灭火剂扑救;扑救时应佩戴防毒面具。

企业安全生产应急演练方案

企业安全生产应急演练方案 一、演练目的 为了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方针,进一步强化公司员工的消防安全教育,提高火灾防控能力和突发事件应变能力,学会正确使用灭火器和消防设备设施,我司定于2016年03 月25日下午在公司举行了“安全生产应急演练活动”。特制定消防演练计划。 二、演练范围: 本公司范围内员工、应急救援小组及救援人员。 三、演练类型: 疏散、消防等实地演练。 四、演练所需物资: 灭火器10个、废铁箱2个、废柴油3KG燃料、自制点火棒1支、喊话器1个,消防水带2条。 五、演练地点: 项目部楼前前空地 六、演练时间 2016 年03 月25 日14:00-16:00 七、应急演练组织体系和职责划分: 1、消防演练指挥中心: 总指挥:XXX 职责:负责根据事故的性质、程度决定是否启动应急救援程序和启动级别。负责应急演练期间总体工作的安排。 分项指挥:XXX 职责:与总指挥一起负责应急演练期间总体工作的安排或受总指挥委托行使总指挥职责。 技术负责人:XX 职责:具体负责应急现场结构物评估以及应急措施技术性决策和协助灭火指挥工作。 信息联络负责人:XX 职责:应急预案期间保证项目部内、外通讯的正常。安全负责人:XX 职责:对应急预案演练期间各项灭火方案的安全性进行分析、评估,保证各项应急工作的安全、有序进行。 2、参演人员:生产车间区域全体员工(包含工艺人员、品质人员和车间管理人员)。

八、应急演练实施步骤 1. 消防物资准备组检查仓库消防器材和物资,并上报消防演练指挥中心。 2. 下午14 时,消防演练开始,演练总指挥发布紧急疏散通知,员工进行紧急疏散集合,各车间员工5 分钟内到达指定安全区域集合。 3. 参加紧急疏散演练人员集合完毕后,各班组清点人数,由演练总指挥讲述演习的目的和内容。 4. 由XX 安全科技公司的工程师为大家讲述手提式干粉灭火器及消防水带的使用方法,并进行现场操作演示。 5. 参演人员对灭火器的使用进行实际操作,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使用前要将瓶体颠倒几次,使筒内干粉松动; (2)除掉铅封,拔掉保险销; (3)左手握着喷管,右手提着压把,在距火焰两米的地方,右手用力压下压把,左手拿着喷管左右摇摆,喷射干粉覆盖燃烧区,直至把火全部扑灭。 6. 参演人员进行“抛水带”的实际操作,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水带连接。消防水带在套上水带接口时,须垫上一层柔软保护物,然后用镀锌铁丝扣紧; (2)水带的使用。使用消防水带时,应将耐高压的水带接在离水泵较近的地方,充水后的水带应防止扭转或骤然折弯,同时应防止水带接口碰撞损坏。 (3)水带铺设。铺设水带时,要避开夹锐物体和各种油类,向高处垂直铺设水带时,要利用水带挂钩,通过交通要道铺设水带时,应垫上水带护桥,通过铁路时,水带应从轨道下面通过,避免水带被车轮碾坏而间断供水。 7. 总指挥对消防演练进行点评,请观摩的领导讲话,最后由总指挥宣布演练结束。 8. 消防演练结束后,由本次演练的安全负责人组织人员进行现场整理。安委会根据演练情况写出演练总结,并根据实际情况对预案进行优化补充完善。

酸碱灼伤应急处置方案(参考模板)

酸碱灼伤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事故说明 公用工程水处理及分析化验过程中需使用液碱、盐酸、硫酸等腐蚀性化学品,工序内有酸碱储罐、打料泵及相应管线,且分析化验酸碱试剂。在卸车、输送及使用的过程中可能发生泄漏、喷溅等事故,与人体接触可发生灼伤事故,一旦进入眼睛中,若处理不及时,严重时可造成失明。 2 工作要求 工作时需要佩戴好防护面罩或防护眼镜、防腐蚀手套、防腐蚀工作服及耐酸碱鞋。 3应急处置 3.1应急处置要点 (1)处理酸碱灼伤事故时,应急人员须正确穿戴劳动保护用品,如面罩、防腐蚀工作服、防腐蚀手套、耐酸碱鞋等。 (2)操作工应熟悉酸碱的危害特性和应急处理措施。 (3)呼吸道吸入大量盐酸气体时,应先将伤者脱离现场,移至空气新鲜处,解开衣领和腰带,保持呼吸道畅通。 (4)在现场急救的同时,应迅速将事故情况向工序及公司汇报。 3.2应急处置措施 3.2.1盐酸灼伤应急措施立即脱去或剪去污染的工作服、内衣、鞋袜等,迅速用大量的流动水冲洗创面,至少冲洗10~20分钟。 (2)初步冲洗后,用3%碳酸氢钠液湿敷10~20分钟,然后再用水冲洗10~20分钟。

(3)清创,去除其他污染物,覆盖消毒纱布后送医院。 (4)对呼吸道吸入并有咳嗽者,雾化吸入3%碳酸氢钠液或生理盐水冲洗眼眶内,伤员也可将面部侵入水中自己清洗。 (5)口服者不宜洗胃,尤其口服已有一段时间者,以防引起胃穿孔。可先用清水,再口服牛乳、蛋白或花生油约200毫升。不宜口服碳酸氢钠,以免产生二氧化碳而增加胃穿孔危险。大量口服强酸和现场急救不及时者都应急送医院救治。 (6)盐酸溅入眼内时,应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进行冲洗至少10~20分钟。 3.2.2液碱灼伤应急措施 (1)皮肤碱灼伤脱去污染衣物,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污染的皮肤20分钟或更久。 (2)眼睛灼伤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伤员也可把面部浸入充满流动水的器皿中,转动头部、张大眼睛进行清洗,至少洗10~20分钟,然后再用生理盐水冲洗,并滴入可的松液与抗生素。 (3)确认是否有其他作业人员受到伤害,并报告部门(工序)负责人,迅速报告公司办公室(电话)和公司应急值班室(电话),安排车辆把伤员送至医院实施救护。 3.2.3应急救援组织机构根据员工灼伤程度确定响应级别,发布命令,启动相应应急预案,应急救援人员按照职责分工,迅速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机械厂生产安全应急预案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1 编制目的 为防止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完善应急管理机制,迅速有效地控制和处置可能发生的事故,保护员工人身和公司财产安全,本着预防与应急并重的原则,制定本预案。 2 危险性分析 2.1 公司概况 xxxxxxxxx位于xxxxxxxxxxxxxxx,公司占地面积约xxxxxxxxxxx。主要生产经营xxxxxxxxxxxx等。 2.2 危险性分析 本公司从事xxxxxx,配置有xxxxxxxxxxxxx,如果出现人为疏忽或管理不善,就有可能机械伤害、发生火灾及触电等事故。 3 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公司成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和相应的应急救援工作组。 3.1 指挥部组成人员和职责 总指挥:总经理 副总指挥:副总经理 成员: 总经理不在的情况下由副总经理进行现场指挥。 指挥部主要职责: (1)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2)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3)组织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安全事故隐患;(4)组织制定并实施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5)负责现场急救的指挥工作;(6)及时、准确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3.2 工作组组成成员和职责 灭火组:负责消防、抢险。成员: 救护组:负责现场医疗、救护、运输。成员: 警戒组:负责治安、交通管理。成员: 4 预防与预警 4.1 事故预防措施 (1)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2)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强化安全生产教育;(3)车间、库房加强通风、完善避雷设施;(4)采用便捷有效的消防、治安报警措施;(5)保证消防设备、设施、器材的有效使用。 4.2 报警与通讯

公司将用于个体防护、医疗救援、通讯装备及器材配备齐全,并确保器材始终处于完好状况; 应急电话: 火警:119 匪警:110 医疗急救:120 5 应急响应 5.1机械伤害事故处置措施: 5.1.1发现有人受伤后,现场有关人员立即关闭设备电源,向周围人员呼救,迅速向领导报告。 5.1.2领导接报后,立即到达现场,指挥对受伤人员的抢救工作。 5.1.3一般性外伤,迅速包扎止血,并将伤者送往医院。 5.1.4如果受伤人员伤势较重,现场指挥人员立即拨打120急救中心电话或将伤员送往医院治疗,并及时上报地区应急办。 (1)发生断指,立即止血,尽可能做到将断指冲洗干净,用消毒敷料包裹,用塑料袋包好,放入装有冷饮的塑料袋内,将伤者连同断指立即送往医院。 (2)肢体骨折,将伤肢固定,减少骨折断端对周围组织的进一步损伤,再送往医院。 (3)如果肢体、头发卷入设备内,立即切断电源停止机器转动,不可用倒转机器的方法,妥善的方法是拆除机器取出肢体,无法拆除时拨打119请求支援。 5.2触电事故现场处置: 5.2.1截断电源,关上插座上的开关或拔除插头。切勿触摸电器用具的开关。 5.2.2若无法关上开关,可站在绝缘物上,如一叠厚报纸、塑料布、木板之类,用扫帚或木椅等将伤者拨离电源,或用绳子、裤子或任何干布条绕过伤者腋下或腿部,把伤者拖离电源。切勿用手触及伤者,也不要用潮湿的工具或金属物质把伤者拨开,也不要使用潮湿的物件拖动伤者。 5.2.3如果患者呼吸心跳停止,开始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若伤者昏迷,则将其身体放置成卧式,打电话叫救护车,或立即送伤者到医院急救。 5.3化学品灼伤处置方案 5.3.1 化学性皮肤烧伤 (1)立即移离现场,迅速脱去被化学物污染的衣裤、鞋袜等;(2)立即用大量清水或自来水冲洗创面10~15分钟;(3)新鲜创面上不要任意涂抹油膏或红药水;(4)视烧伤情况送医院治疗,如有合并骨折、出血等外伤要在现场及时处理。 5.3.2 化学性眼烧伤 (1)迅速在现场用流动清水冲洗;(2)冲洗时眼皮一定要掰开;(3)如无冲洗设备,可把头埋入清洁盆水中,掰开眼皮,转动眼球洗涤。 6.后期处理

企业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

企业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 一、引言 1、本预案是依据《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安监管危化字[2004]43号)要求,并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的。 2、本预案系统的描述了本公司按法规要求和公司的需要所建立的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其实施活动。 3、本预案适用于 5、本预案在内部使用时,作为安全管理的重要文件之一。 二、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 三、术语解释 1)危险化学品:指属于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 2)危险化学品事故:指由一种或数种危险化学品或其能量意外释放造成的人身伤亡、 3)应急救援:指在发生事故时,采取的消除、减少事故危害和防止事故恶化,最大限度降低事故损失的措施。 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5)危险目标:指因危险性质、数量可能引起事故的危险化学品所在场所或设施。 6)预案:指根据预测危险源、危险目标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别、危害程度,而制定的事

故应急救援方案。要充分考虑现有物质、人员及危险源的具体条件,能及时、有效地统筹指导事故应急救援行动。 7)分类:指对因危险化学品种类不同或同一种危险化学品引起事故的方式不同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而划分的类别。 8)分级:指对同一类别危险化学品事故危害程度划分的级别。 四、公司基本情况 公司位于工从业人数,周边情况,主要产品. 五、危险目标极其特性 危险目标 本公司的重要危险目标是: A、生产车间 B、仓库 危险特性 一、工艺的危险特性 (1)生产工艺的危险性分析 管道、闸门和设备等密封不严会导致泄漏或喷溅,危险化学品挥发出的蒸汽于空气的混合达到爆炸极限,遇火会发生燃烧爆炸。 (2)清洗检修的危险性分析 A、登高作业可能有高空坠落的危险。 B、如有残留液体,可能会造成化学烧伤和中毒。

公司应急救援演练方案

X X X X X X X X X公司 应急救援演练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要求,为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进行上半年企业生产安全事故的模拟灭火救援演习,此次演习坚持"一切从实战出发"的原则和“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通过演习达到“三个提高”的目标,一是提高\企业应急救援队伍的自防自救能力;二是提高部门、班组之间的协同作战能力;三是提高应急指挥协调能力。通过演习,熟悉企业生产现场状况和应急程序,确保一旦发生事故,能及时迅速地出动灭火救援力量,准确、科学的有效施救,以最快的速度处置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损失和人员伤亡,确保企业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 二、xxx公司的基本情况 xxx公司位于XX市XX区XX镇,是一家生产、制造铝XXX为主的企业,成立于XXX年,厂房占地面积XXX亩,拥XXXX生产线,年产值约XXX万。公司配置室内、室外消防栓5个、4kg干粉灭火器25瓶、35kg干粉灭火器5瓶。 公司成立了安全生产管理小组,共有兼职安全管理员2人,其中一人负责管理义务消防队,另外各部门(班组)也成立了应急小组,共有兼职义务消防员6人。 三、演习时间 拟定4月15日上午9点整正式演习

四、演习单位和力量调集 1、参加演习部门/班组:行政部、财务部、义务消防队、生产部、动力部、XX班组、XX班组、XX班组、XX班组,参演人员请于当天上午8:30分按指定地点集结完毕。 2、力量集结 行政部4人、财务部2人、义务消防队4人、生产部10人、动力部2人、XX班组12人、XX班组16人、XX班组7人、XX班组12人,共69人。 3、集结时间和地点:4月15日上午9点整在XXXXX公司应急疏散集合场(篮球场)。 五、演习现场指挥及各应急小组的任务 为保证演习工作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成立XXXXX公司综合应急演练指挥部: 总指挥:XXX 副总指挥:XXX 成员:XXX、XXX、XXX、XXX 指挥部下设工作组 1、自救组:由行政部责任人XXX任组长,负责本单位指挥自救和协助义务消防队灭火工作, 2、灭火组:由义务消防队长XXX任组长,指挥灭火和人员疏散。 3、后勤保障组:由财务部长XXX担任组长,主要负责火场上的器材、灭火剂、运输工具、灭火人员的后勤供给和物资的供应工作。

酸碱灼伤应急处置

酸碱灼伤应急处置 强酸的健康危害: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蒸气或雾可引起结膜炎、结膜水肿、角膜混浊,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高浓度引起喉痉挛或声门水肿而窒息死亡。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烧伤以致溃疡形成;严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肾损害、休克等。皮肤灼伤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形成溃疡,愈后癍痕收缩影响功能。溅入眼内可造成灼伤,甚至角膜穿孔、全眼炎以至失明。慢性影响:牙齿酸蚀症、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硬化。 酸碱溅到皮肤上、眼睛里 1、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一般要求持续冲洗达15分钟; 2、酸性腐蚀品灼伤可用小苏打NaHCO3水溶液冲洗,碱性腐蚀品可用3%硼酸溶液冲洗; 3、灼伤较严重经充分冲洗后送医院治疗; 氨气危害表现 (1)吸入的危害表现。 氨的刺激性是可靠的有害浓度报警信号。但由于嗅觉疲劳,长期接触后对低浓度的氨会难以察觉。吸入是接触的主要途径,吸入氨气后的中毒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轻度吸入氨中毒表现有鼻炎、咽炎、喉痛、发音嘶哑。氨进入气管、支气管会引起咳嗽、咯痰、痰内有血。严重时可咯血及肺水肿,呼吸困难、咯白色或血性泡沫痰,双肺布满大、中水泡音。患者有咽灼痛、咳嗽、咳痰或咯血、胸闷和胸骨后疼痛等。 急性吸入氨中毒的发生多由意外事故如管道破裂、阀门爆裂等造成。急性氨中毒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粘膜刺激和灼伤。其症状根据氨的浓度、吸入时间以及个人感受性等而轻重不同。 急性轻度中毒:咽干、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咳痰,胸闷及轻度头痛,头晕、乏力,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周围炎。 急性中度中毒上述症状加重,呼吸困难,有时痰中带血丝,轻度发绀,眼结膜充血明显,喉水肿,肺部有干湿性哕音。 急性重度中毒:剧咳,咯大量粉红色泡沫样痰,气急、心悸、呼吸困难,喉水肿进一步加重,明显发绀,或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较重的气胸和纵隔气肿等。 严重吸入中毒可出现喉头水肿、声门狭窄以及呼吸道粘膜脱落,可造成气管阻塞,引起窒息。吸入高浓度的氨可直接影响肺毛细血管通透性而引起肺水肿,可诱发惊厥、抽搐、嗜睡、昏迷等意识障碍。个别病人吸入极浓的氨气可发生呼吸心跳停止。 (2)皮肤和眼睛接触的危害表现。

工厂应急预案汇总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目录 1.机械伤害人身伤亡事故应急预案 (3) 2.消防事故应急预案 (6) 3.高温中暑人身事故应急预案 (10) 4.交通人身伤亡事故应急预案 (13) 5.配电房应急预案 (16) 6.煤气站应急预案 (19) 7.抗洪减灾应急预案 (24) 8.危害物品泄漏人身伤亡应急预案 (26) 9.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8)

机械伤害人身伤亡事故应急预案 1、总则 1.1 为及时、有效、迅速地处理由于机械伤害造成的人身伤亡事件,避免和减轻因机械伤害造成人身 伤害和财产损失,根据《肇庆市恒球陶瓷有限公司安全生产危管理工作规定》的通知精神要求,特制定《肇庆市恒球陶瓷有限公司机械伤害人身伤亡应急预案》。 1.2 本预案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以“保人身、保电网、保设备”为原则,以《肇庆 市恒球陶瓷有限公司安全工作规定》、《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有关内容为指导,根据生产的特点,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进行制定。 2、内容 2.1、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2.1.1应急救援指挥部 总指挥:厂长 副总指挥:生产厂长 成员:车间主任、机修主任 2.1.2指挥部职责: 事故发生后,总指挥或总指挥委托副总指挥赶赴事故现场进行现场指挥,成立现场指挥部,批准现场救援方案,组织现场抢救。负责组织有关部室定期进行事故应急救援演练。 在发生机械伤害威胁人身安全事件后,接到事故报告后根据本预案规定程序,组织力量对现场进行事故处理,必要时向地方政府汇报。组织和提供在抢险过程中善后处理工作的物资和车辆供应 2.1.3各成员职责: 办公室职责: (1)明确本应急预案修订周期及日常检查工作。 (2)组织对本应急预案进行演练。 (3)根据事故报告宣布启动本预案。 (4)当危及状态消除,宣告应急行动结束。 (5)负责发生事故后(原因、处理经过,人员伤亡情况及经济损失情况),调查报告的编写和上报

危险化学品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基本方法汇总

危险化学品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基本方法 南通市安监局杨照信工程师 2016年6月12日 主要内容 一、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处置五个概念 二、危化品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法 三、介绍几种常见突发事件处置做法 一、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处置五个概念 概念一:什么是突发事件? 概念二:什么是生产安全事故应急? 概念三:事故应急管理的内涵? 概念四:《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九条规定》的内容(总局74号令) 概念五:事故应急管理中存在的两误区? 概念一:什么是突发事件? 《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本法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

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概念二:什么是生产安全事故应急? 为消除、减少事故危害,防止事故扩大或恶化,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或危害而采取的救援措施或应急行动。 概念三:事故应急管理的内涵? --预防--预备--响应--恢复--(反复循环) 预防:法规、保险、监控、风险评价、规划、公众教育等 预备:预案、通告与报警、医疗系统、应急资源、特殊保护、培训语言演练、互助协议等等。 响应:启动通告报警、启动应急救援、提供医疗救助、疏散与避难、搜寻与营救等 恢复:清理废墟、损失评估、消毒去污、灾后重建、预案评估等 概念四:《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九条规定》的内容(总局74号令) 一、必须落实企业主要负责人是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第一责任人的工作责任制,层层建立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责任体系。 二、必须依法设置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配备专职或者兼职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人员,建立应急管理工作机制度。

三、必须建立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或与邻近专职救援队签订救援协议,配备必须的应急装备、物资,危险作业必须有专人监护。 四、必须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编制与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相衔接的应急预案,重点岗位制定应急处置卡,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演练。 五、必须开展从业人员岗位应急知识教育和自救互救,避险逃生技能培训,并定期组织考核。 六、必须向从业人员告知作业岗位、场所危险因素和险情处置要点,高风险区域和重大危险源必须设立明显标识,并确保逃生通道畅通。 七、必须落实从业人员在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停止作业,或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的权利。 八、必须在险情和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做好先期处置,及时采取隔离和疏散措施,并按规定立即如实向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报告。 九、必须每年对应急投入、应急准备、应急处置与救援等工作进行总结评估。 概念五:事故应急管理中存在的两误区? 误区一:火灾事故等突发事件几率很小,不一定就在我公司(我家,我身上)发生。 火灾等事故往往在那些管理最薄弱,隐患最多又得不到治理的企业(家庭、个人)爆发,火灾往往使那些最无准备、

公司消防应急预案演习方案

公司消防应急预案演习方 案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徐州耐力工程橡胶有限公司消防应急预案演习方案 一、消防演习的目的: 组织本次火灾事故应急演习,增强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熟练使用各类消防灭火器材,提高对火灾扑救工作的组织能力和处理能力,做到在发生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有序地开展救援工作,把事故危害减少到最低程度。 二、火灾事故应急演习时间和地点: 时间:拟定于2013年10月28日下午15点30分 地点:公司五车间北边道路 三、参加人员: 安委会全体成员、各车间班组长、专职安全员及义务消防队。 观摩人员:各生产车间,科室人员。 三、现场分工及职责 (一)指挥人员及职责 现场总指挥:郭元华 职责:全权负责、指挥、调度、协调相关部门做好演练的准备和演练工作,取得实质性效果,为防止突发性事故的发生,减少一般性事故,杜绝重、特大事故和应急救援预案的实施开创新局面。 现场副总指挥:蒋继凯 职责:配合协助总指挥做好现场调度、协调指挥工作。

现场协调:王宝宋芳 职责:负责协调好有关部门做好演练的准备工作及现场协调、调度工作。 (二)人员分工职责 林建礼:车间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发生事故后在接到火灾事故报告后第一时间上报公司领导生产副总,并负责事故现场场的应急指挥。 张伟:公司车间安全员,发生事故后,作为应急疏散组组长,负责指挥应急疏散员工按照车间应急逃生路线及疏散指示标志进行逃生至车间外安全地点(发电机房处)。 成员: 张峰:公司安全员,发生事故后,作为应急抢险组组长,负责组织应急抢险组组员对火灾进行扑救。(第一批10个人用灭火器,每次1 人;第二批10个人用水带,每次2人。) 成员: 赵高峰:公司物流主管,发生事故后,作为应急物资保障组组长,负责组织应急物资保障组准备应急物资包括备用的消防器材、消防水带、应急防护用品等。(包括切断车间总电源) 成员: 郑付军:公司机电车间作业班长,负责消防演练时火盆点火,并进行现场安全监督。 宋芳:负责应急演习过程中过程的拍照 宋书友:负责演练区域的警戒和阻止无关人员进入演练区。 成员:保安队 四、应急演习的项目

酸碱泄漏应急处置方案

酸碱等危险化学品泄漏、烧伤应急处置方案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为了防止和减少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危险化学品、酸、碱等有毒有害化学品泄露事故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对人身的伤害。建立紧急情况下的快速、有效组织事故处理、救援和应急的机制,确保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本处置方案。 1.2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 年11 月1 日起施行) 《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2005 年11 月1 日起施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344 号令) 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实验室实验过程中的酸、碱等有毒有害化学品发生泄漏、烧伤时的应急救援和处理。 2 事件特征强酸、强碱等属于强腐蚀性危险化学品,其中盐酸、硫酸具有挥发性,储存在药品室通风柜中并采取了防腐措施,但由于操作不当等原因,易发生酸碱液体的泄露、烧伤等事件。酸碱液体的泄漏能造成泄漏区域内的设备、地面腐蚀和损毁,对人身造成酸碱灼伤、烧伤,泄漏的液体和挥发的有害气体会造成环境污染,引起人员中毒、窒息等。腐蚀性物品根据其化学性质分为酸性腐蚀品、碱性腐蚀品和其他腐蚀品,其危险特性主要体现在强烈的腐蚀性,极易造成对人体的伤害和对其他物品的破坏。腐蚀性物品事故处置中,必须采取措施作全身性防护,严禁皮肤直接接触。 3 应急管理小组 实验室中的强酸、强碱等危险化学品的安全应急管理工作,由HSE 小组负责。 4 应急处置

4.1 现场应急处置程序 当发生故障有大量强酸、强碱等危险化学品泄漏时,现场人员立即汇报HSE 小组, HSE 小组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开展救助工作并尽早制定相应方法予以解决。 4.2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4.2.1 危急事件的预防 4.2.1.1 运输、装卸及保存强酸强碱等化学危险品的措施 1) 选择的运输企业必须具备有运输化学危险品的资质。 2) 运输、装卸化学危险品,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标准的要求,并按照化学危险品的危害特性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4.2.1.2 存放、使用强酸强碱等化学危险品的措施 1) 经常对药品室的通风柜本体、管道、阀门进行防腐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设备缺陷。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老化的阀门、管道应及时更换,通风柜本体防腐层损坏应及时防腐或更换新设备。 2) 强酸、强碱等危险化学品的储藏,应有人专门进行保管及监护,应做好安全措施,防止对盐酸管道、阀门或计量器造成损坏 3)强酸、强碱等危险化学品的领取及使用,因做好相应的登记备案以及相应的安全防护工作,实验操作时,因打开通风设备保证相关实验操作区域的空气流通,并佩戴防护装备以保障人身安全。 4.2.2 应急处置方案 发生故障有大量危险化学品泄漏时,现场人员立即将情况向转基因育种部 HSE小组汇报,HSE小组成员应立即赶到事故现场,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按照应急响应程序迅速开展工作。

工厂消防应急预案 - 副本

有限公司制度 密级:★ 消防应急预案 发布日期:实施日期: 拟订人:审核人:批准人:

消防应急预案 第一章总则 一、目的 为了预防和控制潜在的消防事故或紧急情况,做出应急准备和响应,最大限度地减少可能产生的事故后果,特制定本程序。 二、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厂区域范围内有可能发生的事故及紧急情况。 三、职责 1、综合部是本程序的日常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本程序的编制、修订、完善,培训、应急预案的演练; 2、应急领导指挥机构是本程序事故现场决策者,负责事故发生后抢救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指挥; 3、各部门参与应急预案的演练,事故发生后的抢救工作; 4、定义 (1)轻伤事故:一次事故中只发生轻伤的事故 (2)重伤事故:一次事故中发生重伤(包括伴有轻伤),无死亡的事故 (3)死亡事故:一次事故中死亡职工1—2人的事故 (4)重大死亡事故:一次事故中死亡3人以上(含3人)的事故; (5)现场最高管理者:在紧急情况下,事故/事件现场管理级别最高的一个人或一组人。 第二章应急预案 一、应急领导指挥机构及职责 1、应急指挥机构 总指挥: 副总指挥:各车间主任 小组成员:各工段班长 2、火灾/爆炸事件应急准备 (1)义务消防队组成及分工 ①灭火队:负责现场火灾的扑灭、阻截; ②撤离队:负责现场人员和物质的撤离疏散; ③救护队:负责现场受伤人员的及时抢救; ④后勤队:负责为整个消防灭火工作提供后勤支持,如消防急救接警、灭火物质/设施的补给、现场工具用具的提供、现场的警戒、现场各种信息的传递沟通等。 (2)灾害报警 ①发生火灾/爆炸事件时现场人员应第一时间按动报警装置; ②厂门值班人员听到或接到报警后,立即向消防中心报警: 火警电话:119;

企业公司安全生产应急演练方案

有限责任公司应急演练方案 一、演练地指导思想 为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地安全工作方针,规范公司应急管理工作,提高突发应急救援反应速度和协调水平,增强综合处置事故地能力,预防和控制次生灾害地发生,保障公司岗位员工和公众地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环境破坏和社会影响,保持公司生产稳定。 二、演练地目地 1、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地科学性、针对性和实用性。 2、提高公司地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水平,锻炼和提高应急抢险队员及岗位职工地应急、自救能力。 三、演练时间、地点及参与人员 时间:2018年8月25日 地点:长乐文化生活大世界负一楼大厅 参与人员:全体员工 四、演练内容 1、报警; 2、人员疏散; 3、应急抢险队确认现场情况并进入现场救援; 4、初步确定情况,采取应急处理措施进行初步处理; 5、后期处理; 6、现场处置完毕,确认安全后恢复生产。

五、演练职责与分工 1、抢险指挥部 抢险队长:王海龙 副队长:李青山 指挥部职责:王宗海 启动和终止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组织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 2、应急抢险小组:应急抢险队员 主要职责:负责控制危险源,进行抢险,防止事故扩大;负责搜救受伤人员,将伤员转移到安全地带;负责现场洗消,降低危害程度。 3、应急技术小组:岗位工艺员和岗位班组长 主要职责:结合事故情况和生产工艺,为应急处置提供技术支持。 4、应急疏散警戒小组:岗位员工 主要职责:疏散被困人员,清点现场人数;负责事故现场及周边地警戒工作,阻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负责现场洗消,降低危害程度。 六、演练程序 1、演练开始,假设警报响起。现场罐区岗位监护人员发现情况后,一边用对讲机向班长和中控人员汇报“班长,事故出现”,一边迅速组织维修人员撤离,维护现场秩序。 2、班长接报警后,迅速向车间及分公司调度汇报“调度,事故出现,请求增援”,并向分公司抢险队队长、副队长汇报情况,并依次通知抢险队员。 3、同时,岗位人员开始在上风向进行临时警戒,并准备应急救援物

酸碱灼伤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酸碱灼伤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一、事故类型和危险程度分析 1.1 事故类型 生产过程中所需的液碱和盐酸均为强腐蚀性物质,与人体接触均可造成化学性灼伤。 1.2 危险程度分析 在装卸、使用盐酸及液碱过程中,若出现法兰泄漏、喷溅等原因导致酸碱与人体皮肤接触,可造成化学性灼伤;若进入眼中如处理不及时可造成眼睛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二、应急处置原则 2.1以体现以人为本,真正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落到实处。一旦发生酸碱泄漏事故,能以最快速度,有序地实施应急救援行动,及时、有效地处理化学品灼伤事故,尽最大努力减少人员受伤害程度和财产损失,把事故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保护公司正常生产。 2.2坚持三优先原则:受伤人员和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优先;防止事故扩大优先;保护环境优先。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 3.1应急组织体系 公司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公司酸碱灼伤事故应急救援决策。 总指挥: 副总指挥: 成员: 3.2指挥机构及职责 3.2.1应急救援指挥部 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协调酸碱灼伤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总经理任总指挥,主管副总任副总指挥。应急救援指挥

部设在事故发生岗位办公室,发生事故时,若总指挥不在公司时,由副总指挥任总指挥;若总指挥和副总指挥都不在公司时,由生产总监为临时总指挥,全权负责触电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成员单位及职责: 总指挥:负责启动酸碱灼伤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负责指挥协调应急救援反应行动,按照事故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救援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营救人员、物资和处理事故方案。负责与上级应急救援部门、组织进行联络。 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工作。参与制定和落实营救人员、物资及处理事故的处置计划。协调、组织和获取应急救援所需的其他资源、设备。 保卫科:负责事故救援期间人员疏散、戒严和维护秩序工作。 安全生产部:视情况严重程度向上级安监部门汇报灼伤事故情况,组织有关部门配合安全监督监察部门等对事故原因和事故责任进行取证、调查、分析,并监督事故防范措施的落实。 生产支持部及设备保障中心:协助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研究制定落实灼伤事故的抢救技术方案和措施。 综合管理部:负责协调伤员救治工作;参与事故调查、分析、负责事故救援事务协调、接待以及保证事故抢救需要的车辆、善后处理。负责按应急救援指挥部要求发布事故信息。 财务管理部:保证抢险救灾资金和事故善后处理所需资金及时到位,保障事故抢救物资及时供应。 销售部:参与事故应急救援,在事故抢险期间停止产品销售期间做好解释工作。 采购部:配合财务管理部保障事故抢救物资及时供应。 环保部:负责抢险期间组织事故影响范围环境监测、监控,及时提供环境监测信息和环境治理方案建议。 3.2.2指挥部下设应急救援工作小组 事故抢险组:

危险化学品泄漏应急处理预案

项目硫酸、双氧水 泄漏/人员伤害应急处理预案 1.0总则 项目所用化学药品包括98%硫酸、双氧水(以下简称化学原料),其中硫酸被列入国标重大危险源名单,为了保证使用、储存安全可靠,避免造成人身伤害、设施损伤,特制定如下规定以加强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保障SZ36-1原油终端生产污水临时性处置项目的顺利进行。为了保证使用、储存安全可靠,避免造成人身伤害、设施损伤,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1.1目的 制定本应急预案的目的是对可能发生的各种泄漏提出应急处理预案,明确应急机构的组成及联络方式、应急处理程序、各岗位人员的职责,保证在紧急情况下,迅速、高效、有序地开展救助工作,把事故危害减少到最低限度。 1.2适用范围 本应急预案适用于生产污水临时性处置项目作业期间。 1.3 危化品危害辨识资料 1.3.1 硫酸 健康危害效应: 吸入或食入可能致死,会腐蚀眼睛、皮肤、呼吸道,可能造成失明、肺水肿(症状可能延迟发生),含硫酸的无机酸雾滴具致癌性。 环境影响: 物理性及化学性危害:本身不会燃烧,但高温会分解产生毒气如硫氧化物。与很多无机或有机化学品接触,可能导致火灾或爆炸,与金属接触会释出易燃氢气,与水会剧烈反应。 特殊危害: 主要症状:咳嗽、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牙齿糜烂及变色 物品危害分类:8 防治措施 (1)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亦可用2%的碳酸氢钠溶液或生理盐水冲洗,若有灼伤,就医治疗。

食入:患者清醒时立即漱口,后就医治疗。 应急电话:120 (2)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亦可用5%的碳酸氢钠溶液或生理盐水冲洗,若有灼伤,就医治疗。 (3)消防措施: 灭火方法:雾状水、砂土、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器。 灭火措施:最早发现者应立即向项目组报警,并马上组织项目组人员用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器灭火;灭火注意事项:严禁用水流和泡沫灭火,以免浓酸遇水会放出大量热量发生喷溅而伤人和酸液乱流污染环境。 (4)应急处理 应急行动: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全面罩),穿防酸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消除方法:小量泄漏,用碳酸氯钠或苏打粉、热石灰覆盖泄漏区,也可用砂土吸收中和的残留物后放入容器中待处理;处理工作应于高处或上风处进行;隔离现场;保持现场通风;禁止触摸泄漏物; 1.3.2 双氧水 健康危害效应: 吞食可能致命、腐蚀眼睛和皮肤。 物理性及化学性危害: 为强氧化性物质,与可燃物接触会造成起火爆炸。高温会迅速分解,与许多化学品会起激烈爆炸性反应,可能形成爆炸性过氧化物。 特殊危害: 主要症状:刺激感、皮肤刺痛及暂时性变白、红肿、起泡、胃痛、呕吐、眼疾。 物品危害分类:5 .1(氧化性物质),8 (腐蚀性物质) 当现场作业人员遭遇泄露的双氧水腐蚀时,救护组应对被腐蚀人员进行如下急救: 1.人员皮肤被双氧水腐蚀时,应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流动清水彻底冲洗;注意患 者保暖并且保持安静。救护人员应了解该物质相关的个体防护知识,注意自身防护。 2.双氧水进入眼睛时应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0分钟或用2%碳酸氢钠溶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