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奥数平均数问题

小学四年级奥数平均数问题
小学四年级奥数平均数问题

平均数问题

1、在一次登山比赛中,小刚上山时每分走40米,18分到达山顶。然后按原路下山,每分走60米。小刚上、下山平均每分走多少米?

40×18÷60=12分40×18×2÷(18+12)=48米

2、某班有40名学生,期中数学考试,有两名同学因故缺考,这时班级平均分为89分,缺考的同学补考各得99分,这个班期中考试平均分是多少分?

(99―89)×2÷40+89=89.5

3、有八个数字排成一列,它们的平均数是9.3。已知前五个数的平均数是10.5,后四个数的平均数是11.3。问:第五个数是多少?

10.5×5+11.3×4-9.3×8=23.3

4、王新同学期末考试成绩如下:语文和数学平均成绩是94分;数学和外语平均成绩是88分;语文和外语平均成绩是86分。王新语文、数学、外语各得多少分?

94+88+86=268 268-88×2=92 268-86×2=96 268-94×2=80

5、芳芳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语文87分,数学96分,地理93分,思想品德94分,外语考试成绩比五科平均成绩低2分,求外语成绩及五科平均成绩。

(87+96+93+94)÷4=92.5 92.5-2÷4-2=90

6、某班统计数学考试成绩,得平均成绩85.13分。事后复查,发现将张小云的成绩87分误作78分计算。经重新计算后,该班的平均成绩是85.31分。这个班有多少学生?

(87-78)÷(85.31-85.13)=50

7、数学考试的满分是100分,六位同学的平均分数是91分,这六个人的分数各不相同,其中有一位同学仅得65分。那么,居第三位的同学至少得了多少分?

91×6―65―100―99=282 282÷3+1=94

8、小华爬山,上山的速度是每小时2千米,到达山顶后立即下山,下山的速度是每小时6千米。小华上、下山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

1×2÷(1÷2+1÷6)=3

9、六(1)班42名同学进行毕业合影留念。拍6寸合影照片可附送两张照片,费用为5.2元。如果需加印,每张加收0.71元。现在每人各得一张照片,平均每人需付多少元?

[5.2+0.71×(42-2)]÷42=0.8 (5.2-0.71×2)]÷42+0.71=0.8

10、甲、乙、丙三个乡各出相等的钱购买若干辆相同的汽车,买好后,由于丙乡需要量少,结果丙乡比甲、乙两乡各少要15辆。因此,甲、乙两乡各偿还给丙乡9万元。问:每辆汽车的价格是多少元?

9÷(15―15×2÷3)=1.8

11、用1、8、8、4四张数字卡片可以组成若干个不同的四位数,所有这些四位数的平均值是多少?

(3×1111+3×4444+6×8888)÷12=5832.75

有更好的方法吗?

12、有几位同学一起计算他们语文考试的平均分。赵峰的得分如果再提高13分,他们的平均分就达到90分;如果赵峰的得分降低5分,他们的平均分只有87分。那么这些同学共有多少人?

(13+5)÷(90-87)=6

13、用6元1千克的甲级糖,3.5元1千克的乙级糖,3元1千克的丙级糖,混合成为每千克4元的什锦糖。如果甲级糖1千克,丙级糖1千克,应放入乙级糖多少千克?

[6―4―(4―3)]÷(4―3.5)=2

14、老师在黑板上写了13个自然数,让小明计算平均数(保留两位小数),小明计算出的答案是12.43。老师说最后一位数字错了,其他的数字都对。正确的答案应是多少?

12.4×13=161.2 12.5×13=162.5 162÷13≈12.46

15、有两组数,第一组数的平均数是12.8,第二组数的平均数是10.2,而这两组数总的平均数是12.02,那么第一组数的个数和第二组数个数的比值是多少?

(12.02-10.2)÷(12.8-12.02)=7/3

16、某班在一次数学考试中,平均成绩是78分,男、女生各自的平均成绩是75.5分和81分。这个班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几倍?

(81-78)÷(78-75.5)=1.2

17、会场里有两个座位和四个座位的长椅若干把。某年级学生(不足70人)来开会,一部分学生一人坐一把两座长椅,其余的人三人坐一把四座长椅。结果平均每个学生坐1.35个座位。问:有多少个学生来开会?

(2-1.35)÷(1.35-4/3)=39 39+1=40

18、五位裁判员给一名体操运动员评分后,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平均得9.58分;只去掉一个最高分,平均得9.46分;只去掉一个最低分,平均得9.66分。这个运动员的最高分及最低分相差多少分?

(9.58-9.46)×3=0.36 (9.66-9.58)×3=0.24 9.66-9.46+0.36+0.24=0.8

19、六个人围成一圈,每人心里想一个数,并把这个数告诉左右两个相邻的两个人。然后每个人把左右两个相邻人告诉自己的数的平均数亮出来。问亮出来数11的人原来心中想的数是多少?

2×9-2×4=10 10×2=20 (20+10)÷2=15

20、一次象棋比赛共有10名选手参加,他们分别来自甲、乙、丙三个队。每个人都及其余九名选手各赛一盘,每盘棋的胜者得1分,负者得0分,平局各得0.5分。结果,甲队选手平均得4.5分,乙队选手平均得3.6分,丙队选手平均得9分。那么,甲、乙、丙三队参赛选手的人数各是多少人?

总分:45分平均分:45÷10=4.5分丙1人

乙:(9-4.5)÷(4.5-3.6)=5人甲:10―1―5=4人

21、奥林匹克业余体校篮球班的同学进行一次投篮测试,每人投10次,按每人的进球数统计,得到下表(中间部分数据已被擦去)。已知至少投进3个球的人平均每人投进6个球,进球少于8个的人平均每人投进3个球。篮球班参加测试的同学有多少人?

进球数012 (8910)

人数754 (341)

6(x―7―5―4)+1×5+2×4=3(x―3―4―1)+8×3+9×4+10×1

X=43

四年级奥数平均数问题

平均数问题 把几个数,在总数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移多补少,使它们完全相等,求得的数就是平均数。 两种基本方法: 1、直接求法:利用公式“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求出平均数,这是由“均分”思想产生的方法。 2、基数求法:利用公式“基数+各数与基数的差的总和÷总份数=平均数”求出平均数,这是由“补差”思想产生的方法。 1、工路队前4天平均每天筑路80米,增加工人后,第5天筑路100米,求工程队这5天平均每天筑路多少米? 分析:(1)先求出5天筑路的总长度80×4+100=420(米),再求出工程队这5天平均每天筑路的平均数。(2)从“补差”的角度考虑。由于前4天筑路的平均数小于第5天的筑路米数,所以把前4天的平均数80米看做是基数,然后把第5天多筑的(100-80)米平均分成“5份”,用4份补进到前4天的平均数中去,留1份在第5天,从而求出这5天平均每天筑路的平均数。 解法一(米) 解法二(米) 答:工程队这5天平均每天筑路84米。 2、笑笑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语文80分,音乐88分,体育84分,美术78分,数学成绩比五科平均成绩高6分,笑笑数学得了多少分?(补差法) 分析:本题关键是求出五科平均分,依题意,我们可以先求出语文、音乐、体育、美术这四科的平均分是82.5 (分),根据条件“数学成绩比五科平均成绩高6分”知,前四科的平均分低于五科平均分,要把前四科的平均分提高到五科的平均分,从“补差”的角度思考,需要把数学成绩比五科平均成绩高的6分补到前四科的每科平均分中去,平均每科补1.5(分),所以,五科平均分是84 (分),那么数学成绩就是90(分)。 解:(1)语文、音乐、体育、美术四科平均分:82.5 (2)五科平均分:84 (3)数学成绩:90 答:笑笑数学得了90分。 3、淘气在期末考试中语文、外语和自然的平均分是81分,数学成绩公布后,四门成绩的平均分提高了2分。淘气数学考多少分?

小学奥数平均数问题练习题(一)

平均数问题(一) 1、有五个数,平均数是9,如果把其中一个数改为1,这五个数的平均数为8,这个改动的数原来应该是多少? 2、四(1)班有40个同学参加考试,其中2个同学缺考,平均成绩是89分,缺考的同学补考后各得99分,这个班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 3、在一次登山比赛中,李明上山时每分钟走50米,18分钟到达山顶,然后按原路下山,每分钟走75米。李明上、下山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 4、养鸡小组养了15只母鸡,2只公鸡,每只鸡平均每个月下蛋25只,一个月共下蛋多少只? 5、摩托车驾驶员以每小时20千米的速度行了60千米,回来时每小时行30千米,问往返全程平均速度是多少?

6、小明第一、二两次测验的数学平均成绩60分,第三次测验后,三次平均成绩是70分,第三次是多少分? 7、三年级一班有45人,三年级二班和三年级一班的平均人数是47人,三年级二班比三年级三班少1人,三年级三有几人? 8、甲、乙两数的平均数是30,乙、丙两数的平均数是34,甲、丙两数的平均数是32,则甲、乙、丙三数的平均数是多少? 9、已知九个数的平均数是72,去掉一个数之后,余下的数平均为78,去掉的数是多少? 10、把198个自然数,1、2、3、……、198平均分成三组,并使这三组的平均数相等,那么这三个平均数的和是多少?

11、以下20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 401 398 400 403 399 396 402 402 404 403 399 396 398 398 405 401 400 400 402 403 12、期中考试中,小明语文、数学两科的平均分是87分,数学、英语两科的平均分是90分,英语、常识两科的平均分是88分。已知常识成绩比语文高10分,试问各科成绩是多少? 13、摄影小组为第一小队同学拍摄一张集体照,一张底片和三张照片共收成本费2.70元,加印一张照片收费0.4元,第一小队有十五个同学,如果每个人要一张照片(底片费由十五人共同分担),那么每人应付多少元? 14、一辆汽车由甲城开往乙城,从出发到两城中点,平均每小时40千米,从中点到乙城,平均每小时行50千米,这辆汽车从甲城开往乙城,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小学四年级奥数平均数问题例题及练习题

小学四年级奥数平均数问题例题及练习题 【篇一】例题:如果四个人的平均年龄是23岁,四个人中没有小于18岁的。那么 年龄的人可能是多少岁? 分析与解答:因为四个人的平均年龄是23岁,那么四个人的年龄和是23×4=92岁;又知道四个人中没有小于18岁的,如果四个人中三个人的年龄都是18岁,就可去求另一个人的年龄可能是92-18×3=38岁。 练习题: 1、如果三个人的平均年龄是22岁,且没有小于18岁的,那么三个人中年龄的可能 是多少岁? 2、如果四个人的平均年龄是28岁,且没有大于30岁的。那么最小的人的年龄可能 是多少岁? 3、如果四个人的平均年龄是25岁,四个人中没有小于16岁的,且这四个人的年龄 互不相等。那么年龄的可能是多少岁? 【篇二】 例题:二(1)班学生分三组植树,第一组有8人,共植树80棵;第二组有6人,共植树66棵;第三组有6人,共植树54棵。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 分析与解答:因为二(1)班学生分三组植树,由问题可知“平均范围”是三个组, 是按人数平均,因此所需条件是三个组植树的总棵数和三个组的总人数。三个组植树的总棵数为:80+66+54=200棵,总人数为:8+6+6=20人,所以平均每人植树200÷20=10棵。 练习题: 1、电视机厂四月份前10天共生产电视机3300台,后20天共生产电视机6300台。 这个月平均每天生产电视机多少台? 2、小明参加数学考试,前两次的平均分是85分,后三次的总分是270分。求小明这五次考试的平均分数是多少。 3、二(1)班学生分三组植树,第一组有8人,平均每人植树10棵;第二组有6人,平均每人植树11棵;第三组有6人,平均每人植树9棵。二(1)班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篇三】 例题:从山顶到山脚的路长36千米,一辆汽车上山,需要4小时到达山顶,下山沿 原路返回,只用2小时到达山脚。求这辆汽车往返的平均速度。 分析与解答:求往返的平均速度,要用往返的路程除以往返的时间,往返的路程是 36×2=72千米,往返的时间是4+2=6小时。所以,这辆汽车往返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行 72÷6=12千米。 练习题: 1、小强家离学校有1200米,早上上学,他家到学校用了15分钟,从学校到家用了 10分钟。求小强往返的平均速度。 2、李大伯上山采药,上山时他每分钟走50米,18分钟到达山顶;下山时,他沿原 路返回,每分钟走75米。求李大伯上下山的平均速度。 3、小亮上山时的速度是每小时走2千米,下山时的速度是每小时走6千米。那么, 他在上、下山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

四年级奥数题:平均数问题习题及答案(B)

六、平均数问题(B) 年级 ______班_____ 姓名 _____得分_____ 1.三个数的平均数是120,加上一个数,四个数的平均数是115,这个数是________ . 2.小强考了语文、数学、英语、历史、自然五门功课,数学成绩不算在内,平均成绩是90分.把数学成绩加上去,平均成绩是92分.小强的数学成绩是_______分. 3.江滨小学有433个小朋友,分乘4辆汽车去儿童公园,第一辆车已经接走了115人,如果第二、三、四辆车乘的人数相同,第三辆车乘了______个小朋友. 4.5个数写成一排,前3个数的平均值是15,后两个的数的平均值是10,这五个数的平均的值是______. 5.甲、乙两地相距240公里,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用了6小时,返回时用了4小时.这辆汽车往返的平均速度________公里. 6.甲、乙、丙三人的平均年龄为17岁,而甲乙两人的平均年龄为15岁,那么丙的年龄是________岁. 7.甲乙两人带着同样多的钱,用他们全部的钱买了洗衣粉,甲拿走了12袋,乙拿走了8袋.回家后甲补给乙3.8元,每袋______元. 8.学校足球队18人合影留念,照6寸照片洗三张价格是4.5元,另外加洗每张0.3元,如果每人各得一张,平均每人需______元. 9.甲乙两块棉田,平均亩产185斤,甲棉田是5亩,亩产203,乙棉田亩产170斤,乙棉田有________亩. 10.小明期中考试语文,数学两科分数共176分,如果再加上外语分数,三科的平均分就比语文,数学两科的平均分多3分,小明的外语成绩是________分. 二、分析解答题: 11.学校足球队18人合影留念,照六英寸照片.洗3张价格是4.5元,另外加洗,每张0.3元.如果每人各得一张,那么平均每人需元. 12.五位裁判员给一名体操运动员评分后,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平均得9.58分;只去掉一个最高分,平均得9.46分;只去掉一个最低分,平均得9.66分.这个运动员的最高分与最低分相差多少? 13.在一次登山比赛中,小刚上山时每分走40米,18分到达山顶.然后按原路下山,每分走60米.小刚上、下山平均每分走多少米? 14.小明从家到学校的路程是540米,小明上学要走9分钟,回家时比上学时少用3分钟.那么小明往返一趟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 ———————————————答案——————————————————————

四年级奥数:平均数应用题(一)

平均数应用题(一)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能遇到有关平均数的问题,比如,在排球、篮球等项目的体育比赛中,体育播音员要介绍每名参赛队员的身高,以及每个队的平均身高?我们一听就能了解哪个队队员的身体条件好一些?当然,并不是身体条件好的就一定获胜,但至少这是一种优势? 平均数是一个重要的统计量,应用十分广泛.工农业生产上用平均月产量、平均公顷产量来检验生产效率.用同年龄不同地区儿童的平均身高、平均体重来分析儿童的生长发育的区域差异等等? 平均数应用题的基本特点是,把几个大小不等的数量,在总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移多补少,使它们成为相等的几份,求其中的一份是多少?解题时关键要确定“总数量”以及与“总数量”相对应的“总份数”,然后用总数量除以总份数求出平均数. 求平均数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是 总数量十总份数=平均数 反过来,已知平均数,我们又可以求出总数量,即总数量=平均数X总份数 例1气象站在某一天的1点、7点、13点、19点测得温度分别是11°C、14°C 23°C、16°C,算出这一天的平均温度. 例2人民路小学器乐独奏比赛由五名评委打分,计分时,先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再算出平均分作为该选手的最后得分?下面是一名二胡选手的打分单: 随堂练习1 (1)第一小组共6名学生,在一次“引体向上”的测试中,他们分别做了 8,10,8,7,6,9 个.这6名学生平均每人做了几个? (2)杨萌期末考试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87分,其中语文83分,英语88分.她的数学成绩是多少分? 例3 小宇4次语文测验的平均成绩是89分,第5次测验得了94分.问:他5次测验的平均成绩是多少?

小学奥数教案平均数问题

小学奥数教案---平均数问题 第1讲平均数(一) 一、知识要点 把几个不相等的数,在总数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移多补少,使它们完全相等,求得的相等的数就是平均数。 如何灵活运用平均数的数量关系解答一些稍复杂的问题呢? 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总份数=总数量×平均数 二、精讲精练 【例题1】有4箱水果,已知苹果、梨、橘子平均每箱42个,梨、橘子、桃平均每箱36个,苹果和桃平均每箱37个。一箱苹果多少个? 【思路导航】(1)1箱苹果+1箱梨+1箱橘子=42×3=136(个); (2)1箱桃+1箱梨+1箱橘子=36×3=108(个)(3)1箱苹果+1箱桃=37×2=72(个)由(1)(2)两个等式可知: 1箱苹果比1箱桃多126-108=18(个),再根据等式(3)就可以算出:1箱桃有(74-18)÷2=28(个),1箱苹果有28+18=46(个)。 1箱苹果和1箱桃共有多少个:37×2=74(个) 1箱苹果比1箱桃多多少个:42×3-36=18(个) 1箱苹果有多少个:28+18=46(个) 练习1: 1.一次考试,甲、乙、丙三人平均分91分,乙、丙、丁三人平均分89分,甲、丁二人平均分95分。问:甲、丁各得多少分? 2.甲、乙、丙、丁四人称体重,乙、丙、丁三人共重120千克,甲、丙、丁三人共重126千克,丙、丁二人的平均体重是40千克。求四人的平均体重是多少千克? 【例题2】一次数学测验,全班平均分是91.2分,已知女生有21人,平均每人92分;男生平均每人90.5分。求这个班男生有多少人? 【思路导航】女生每人比全班平均分高92-91.2=0.8(分),而男生每人比全班平均分低91.2-90.5=0.7(分)。全体女生高出全班平均分0.8×21=16.8(分),应补给每个男生0.7分,16.8里包含有24个0.7,即全班有24个男生。 练习2: 1.两组学生进行跳绳比赛,平均每人跳152下。甲组有6人,平均每人跳140下,乙组平均每人跳160下。乙组有多少人? 2.有两块棉田,平均每亩产量是92.5千克,已知一块地是5亩,平均每亩产量是101.5千克;另一块田平均每亩产量是85千克。这块田是多少亩? 【例题3】某3个数的平均数是2.如果把其中一个数改为4,平均数就变成了3。被改的数原来是多少? 【思路导航】原来三个数的和是2×3=6,后来三个数的和是3×3=9,9比6多出了3.是因为把那个数改成了4。因此,原来的数应该是4-3=1。 练习3:

小学四年级奥数(平均数问题)

小学四年级奥数 第11讲平均数问题 知识方法………………………………………………… 平均数问题的基本特点是把几个大小不等的数量,在总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移多补少,使它们成为相等的几份,求其中的一份是多少。基本的数量关系: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在实际的解题过程中,我们一定要牢牢记住这个关系式来进行分析、类推。 重点点拨………………………………………………… 【例1】有五个数的平均数是138,把它们从小到大排列起来,前三个数的平均数是27,后三个数的平均数是148,中间的那个数是多少? 分析五个数的平均数是138,这五个数的和是138×5=690。前三个数的和是1273,后三个数的数和是148×3,在前三个数与后三个数之间重复的是第三个数,也就是中间数。我们用前三个数与后三个数的和减去这五个数的和,就得到中间那个数。 解答127×3+148X3-138X5=135 答:中间的那个数是135。 【例2】小明期末考试语文、外语、自然的平均成绩是80分,数学成绩公布后,他的平均成绩提高了2分。小明数学考了多少分? 分析前三门的总成绩是80×3=240(分)。数学成绩公布后,平均成绩是80+282(分),那四门总成绩是82×4=328(分)。用四门总成绩减去三门的总成绩就是数学的成绩。 解答82×4-80×3=88(分) 答:小明数学考了88分

这一题还可以列示为:80+4×2=88,小朋友们想一想为什么? 【例3】小红测试每分钟跳绳的次数,前四次每分钟分别跳180下,175下,180下,185下,第五次比全部五次跳的平均数还多32下。那么全部五次跳的平均数是多少下?第五次跳了多少下? 分析前四次每次的成绩都知道了,这样我们可以求出它们的平均成绩是(180+175+180+185)÷4=180(下)。第五次比全部五次跳的平均数还多32下,可以把多出来的32下,平均分给前四次,这样平均成绩就会提高32÷4=8(下),因此全部五次的平均成绩是180+8=188(下)。 解答(180+175+180+185)÷4=180(下) 32÷4=8(下) 180+8=188(下) 188+32=220(下) 答:全部五次跳的平均数是188下。第五次跳了220下。 【例4】六(3)班的女同学人数是男同学的一半,男同学的平均体重是43千克,女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7千克,全班学生的平均体重是多少千克? 分析问题是求全班学生的平均体重,必须知道全班人数和全班的总体重。根据所给的条件,这两个数量都无法求出。如果我们假设男同学有2名,女同学有1名,这样问题就迎刃而解。 解答假设男同学2名,女同学1名(43×2+37×1)÷(1+2)=41(千克)答:全班的平均体重是41千克。 【例5】如果四个人的平均年龄是18岁?四个人中没有小于14岁的,那么年龄最大的人可能是多少岁? 分析因为四个人的平均年龄是18岁,那么四个人的年龄和是

最新小学奥数(平均数问题)

平均数问题 一、算术平均数 例1用4个同样的杯子装水,水面高度分别是4厘米、5厘米、7厘米和8厘米,这4个杯子水面平均高度是多少厘米? 分析求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就相当于把4个杯子里的水合在一起,再平均倒入4个杯子里,看每个杯子里水面的高度。 解:(4+5+7+8)÷4=6(厘米) 答:这4个杯子水面平均高度是6厘米。 例2蔡琛在期末考试中,政治、语文、数学、英语、生物五科的平均分是 89分.政治、数学两科的平均分是91.5分.语文、英语两科的平均分是84分.政治、英语两科的平均分是86分,而且英语比语文多10分.问蔡琛这次考试的各科成绩应是多少分? 分析解题关键是根据语文、英语两科平均分是84分求出两科的总分,又知道两科的分数差是10分,用和差问题的解法求出语文、英语各得多少分后,就可以求出其他各科成绩。 解:①英语:(84×2+10)÷2=89(分) ②语文: 89-10=79(分) ③政治:86×2-89=83(分) ④数学:91.5×2-83=100(分) ⑤生物:89×5-(89+79+83+100)=94(分) 答:蔡琛这次考试英语、语文、政治、数学、生物的成绩分别是89分、79分、83分、100分、94分。 二、加权平均数 例3果品店把2千克酥糖,3千克水果糖,5千克奶糖混合成什锦糖.已知酥糖每千克4.40元,水果糖每千克4.20元,奶糖每千克7.20元.问:什锦糖每千克多少元? 分析要求混合后的什锦糖每千克的价钱,必须知道混合后的总钱数和与总钱数相对应的总千克数。 解:①什锦糖的总价: 4.40×2+4.20×3+7.20×5=57.4(元)

②什锦糖的总千克数: 2+3+5=10(千克) ③什锦糖的单价:57.4÷10=5.74(元) 答:混合后的什锦糖每千克5.74元。 我们把上述这种平均数问题叫做“加权平均数”.例3中的5.74元叫做4.40元、4.20元、7.20元的加权平均数.2千克、3千克、5千克这三个数很重要,对什锦糖的单价产生不同影响,有权衡轻重的作用,所以这样的数叫做“权数”。 例4甲乙两块棉田,平均亩产籽棉185斤.甲棉田有5亩,平均亩产籽棉203斤;乙棉田平均亩产籽棉170斤,乙棉田有多少亩? 分析此题是已知两个数的加权平均数、两个数和其中一个数的权数,求另一个数的权数的问题.甲棉田平均亩产籽棉203斤比甲乙棉田平均亩产多18斤,5亩共多出90斤.乙棉田平均亩产比甲乙棉田平均亩产少15斤,乙少的部分用甲多的部分补足,也就是看90斤里面包含几个15斤,从而求出的是乙棉田的亩数,即“权数”。 解:①甲棉田5亩比甲乙平均亩产多多少斤? (203-185)×5=90(斤) ②乙棉田有几亩? 90÷(185-170)=6(亩) 答:乙棉田有6亩。 三、连续数平均问题 我们学过的连续数有“连续自然数”、“连续奇数”、“连续偶数”.已知几个连续数的和求出这几个数,也叫平均问题。 例5已知八个连续奇数的和是144,求这八个连续奇数。 分析已知偶数个奇数的和是144.连续数的个数为偶数时,它的特点是首项与末项之和等于第二项与倒数第二项之和,等于第三项与倒数第三项之和……即每两个数分为一组,八个数分成4组,每一组两个数的和是144÷4=36.这样可以确定出中间的两个数,再依次求出其他各数。 解:①每组数之和:144÷4=36 ②中间两个数中较大的一个:(36+2)÷2=19 ③中间两个数中较小的一个:19-2=17

小学四年级数学平均数问题.doc

平均数问题 例 1学校射击队五名同学的身高分别是147 厘米、 149 厘米、 150 厘米、 151 厘米、 153 厘米,求射击队同学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 练1 小明上学期数学六次测试的成绩分别是 93 分、 87 分、 85 分、 92 分、 86 分、 97 分,他六次测试的平 均成绩是多少分? 练2 用 4 个同样的杯子装水,水面的高度分别是 7 厘米、 6 厘米、 10 厘米和 9 厘米。这 4 个杯子水面平均高 度是多少厘米? 例 2 坚强炼钢厂在一周内炼了一批钢,前 3 天平均每天炼46 吨,后 4 天平均每天炼53 吨。求这个炼钢厂平均每天炼钢多少吨? 练 1 某校五年级四个班参加植树, 1 班和 2 班平均数每班植树 38 棵, 3 班和 4 班平均每班植树 44 棵,五年级平均每班植树多少棵? 练 2 第一小组 10 个同学测量身高,结果发现期中 6 人的平均身高是123 厘米,另外 4 人的平均身高 128 厘米。第一小组10 个同学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 例 3 甲、乙两地相距240 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往乙地送货,去时以每小时40 千米的速度行驶。返回时由于空载,以每小时60 千米的速度行驶。这辆汽车往返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多少千米? 练 1 小张沿着每一条长为 6 千米的山路上山,又从原路下山。上山时的速度是每小时 3 千米,下山时的速度是每小时 6 千米。小张上下山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多少千米? 练 2 甲、乙两地相距3240 千米,一架飞机从甲地到乙地执行飞行任务,又从乙地返回甲地。飞出时 每小时飞行 810 千米,返回时每小时飞行540 千米。这架飞机往返平均每小时飞行多少千米? 例 4 甲、乙、丙三人合买8 个面包平均分着吃,甲付出 5 个面包钱,乙付出 3 个面包钱,丙没带钱,等吃完后一算,丙应拿出 4 角钱,丙应还给甲、乙各多少钱? 练 1 一次数学测试,第一小组10 名同学的平均成绩是87 分,其中女生 4 人,平均成绩是90 分,求男生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 练 2 三1班共有 42 名学生,全班平均身高为131 厘米,其中男生有24 人,平均身高为128 厘米。求女生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 例 5 李心期末考试语文、数学、自然的平均成绩是85 分,英语成绩公布后,她的平均成绩提高了 2 分,李心的英语成绩是多少分? 练 1 张欣期末考了语文、数学、英语、自然四门功课,数学成绩不算在内,平均成绩是88 分,把数学成绩加进去,平均成绩提高了 3 分,张欣数学考了多少分? 练 2 李娜上学期期末考了语文、数学、英语、自然四门功课,语文成绩公布之前,数学、英语、自 然的平均成绩是 96 分,语文的成绩公布后,平均成绩下降了 2 分,李娜的语文成绩是多少分? 例 6 有 6 个数的平均数是 12,如果把其中的一个数改为3,这时 6 个数的平均数是10,求这个被改动的数原来是多少? 练 1 有五个数的平均数是10 ,如果把其中的一个数改为2,这时五个数的平均数是8,求这个被改动的数是多少? 练 2 四个数的平均数是20 ,如果把其中的一个数改为23,这时四个数的平均数是22,求这个被改动的数原来是多大? 例 7 有甲、乙、丙三个数,甲数和乙数的平均数是42,甲数和丙数的平均数是46 ,乙数和丙数的平均数是 47,求甲、乙、丙这三个数各是多少? 练 1 有甲、乙、丙三个粮仓,甲仓和乙仓平均存粮81 吨,甲仓和丙仓平均存粮85 吨,乙仓和丙仓平均存粮 83 吨,求甲、乙、丙三个粮仓各存粮多少吨? 练 2 有甲、乙、丙三个数,甲数和乙数的平均数是33,甲数和丙数的平均数是31 ,乙数和丙数的平均数是 35,求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

(完整版)小学奥数平均数问题

第六讲平均数问题 【名师导航】 把几个数,在总数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移多补少,使它们完全相等,求得的数就是平均数。 下面介绍求平均数的两种基本方法: 1、直接求法:利用公式“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求出平均数,这是由“均分”思想产生的方法。 2、基数求法:利用公式“基数+各数与基数的差的总和÷总份数=平均数”求出平均数,这是由“补差”思想产生的方法。 【例题精讲】 例1 工路队前4天平均每天筑路80米,增加工人后,第5天筑路100米,求工程队这5天平均每天筑路多少米? 分析:(1)先求出5天筑路的总长度80×4+100=420(米),再求出工程队这5天平均每天筑路的平均数。(2)从“补差”的角度考虑。由于前4天筑路的平均数小于第5天的筑路米数,所以把前4天的平均数80米看做是基数,然后把第5天多筑的(100-80)米平均分成“5份”,用4份补进到前4天的平均数中去,留1份在第5天,从而求出这5天平均每天筑路的平均数。 解法一(米) 解法二(米) 答:工程队这5天平均每天筑路84米。 例2笑笑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语文80分,音乐88分,体育84分,美术78分,数学成绩比五科平均成绩高6分,笑笑数学得了多少分? 分析:本题关键是求出五科平均分,依题意,我们可以先求出语文、音乐、体育、美术这四科的平均分是(分),根据条件“数学成绩比五科平均成绩高6分”知,前四科的平均分低于五科平均分,要把前四科的平均分提高到五科的平均分,从“补差”的角度思考,需要把数学成绩比五科平均成绩高的6分补到前四科的每科平均分中去,平均每科补(分),所以,五科平均分是(分),那么数学成绩就是(分)。 解:(1)语文、音乐、体育、美术四科平均分: (2)五科平均分: (3)数学成绩: 答:笑笑数学得了90分。

四年级奥数:平均数应用题二

四年级奥数:平均数应 用题二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平均数应用题(二)平均数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式是: 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数学竞赛中出现的往往是较复杂的平均数应用题,其特点或者是总数量、总份数各有几个部分数合并而成,或者是几个求平均数的过程交织在一起,解答时要注意明确与某个平均数相联系的总数量、总份数到底是什么. 例1四年级数学测验,第二小组同学的得分情况为:1人得98分,3人得92分,4人得86分,2人得76分.这个小组的平均成绩是多少? 例2小宇参加射击比赛,他一共打了10枪,每枪都射中靶子,位置如图中的“×” 所示,图中数字表示击中靶子各部位能得到的分数.请问:小宇此次打靶的平均分是多少? 随堂练习1 (1)一个食堂在四月份的前10天每天烧煤340千克,后20天中每天比原来节约30千克.这个月平均每天烧煤多少千克? (2)有30千克奶糖,每千克10元;50千克水果糖,每千克8元;还有20千克巧克力糖,每千克12元.营业员把这三种糖混合在一起,成为什锦糖,每千克应售多少元? 例3 有甲、乙、丙3个数,甲、乙两数的和是90,甲、丙两数的和是82,乙、丙两数的和是86.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

例4 已知甲、乙、丙、丁四个数的平均数是10,甲、乙两数的平均数是8,求丙、丁两数的平均数. 随堂练习2 (1)甲、乙、丙三个数中,甲、乙的平均数是30,乙、丙的平均数是36,甲、丙的平均数是33.问: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 (2)有5个数的平均数是20,如果把其中的一个数改成4,这时候5个数的平均数是18.问:改动的数原来是多少? 例5王成期中考试语文、外语、自然的平均成绩是82分,数学成绩公布后,他的平均成绩提高了2分.王成数学考了多少分? 例6寒假中,小荣兴致勃勃的读《少年百科全书》,第一天读了83页,第二天读了74页,第三天读了71页,第四天读了64页,第五天读的页数比五天的平均数还多页,第五天读了多少页? 随堂练习3 (1)如果数据2,3,x,4的平均数是3,那么x是多少? (2)某次数学考试,前10名同学的平均成绩是87分,前8名同学的平均成绩是90分,第9名比第10名多2分.问:第10名同学多少分? 练习题 一、填空题 1、若甲、乙两个数的平均数是17,甲数等于24,则乙数等于________.

小学奥数-平均数问题(教师版)

平均数问题 把几个不相等的数,在总数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移多补少,使它们完全相等,求得的相等的数就是平均数。 如何灵活运用平均数的数量关系解答一些稍复杂的问题呢? 下面的数量关系必须牢记: 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 总份数=总数量×平均数 【例1】★有4箱水果,已知苹果、梨、橘子平均每箱42个,梨、橘子、桃平均每箱36个,苹果和桃平均每箱37个。一箱苹果多少个? 【解析】(1)1箱苹果+1箱梨+1箱橘子=42×3=136(个); (2)1箱桃+1箱梨+1箱橘子=36×3=108(个) (3)1箱苹果+1箱桃=37×2=72(个) 由(1)(2)两个等式可知: 1箱苹果比1箱桃多126-108=18(个),再根据等式(3)就可以算出:1箱桃有(74-18)÷2=28(个),1箱苹果有28+18=46(个)。 1箱苹果和1箱桃共有多少个:37×2=74(个) 1箱苹果比1箱桃多多少个:42×3-36=18(个) 1箱苹果有多少个:28+18=46(个) 【小试牛刀】一次考试,甲、乙、丙三人平均分91分,乙、丙、丁三人平均分89分,甲、丁二人平均分95分。问:甲、丁各得多少分? 【解析】甲113 丁77 【例2】★一次数学测验,全班平均分是91.2分,已知女生有21人,平均每人92分;男生平均每人90.5分。求这个班男生有多少人? 【解析】女生每人比全班平均分高92-91.2=0.8(分),而男生每人比全班平均分低91.2-90.5=0.7(分)。全体女生高出全班平均分0.8×21=16.8(分),应补给每个男生0.7分,16.8里包含有24个0.7,即全班有24个男生。 【小试牛刀】两组学生进行跳绳比赛,平均每人跳152下。甲组有6人,平均每人跳140下,乙组平均每人跳160下。乙组有多少人? 【解析】9人 【例3】★五一班同学数学考试平均成绩91.5分,事后复查发现计算成绩时将一位同学的98分误作89分计算了。经重新计算,全班的平均成绩是91.7分,五一班有多少名同学? 【解析】98分比89分多9分。多算9分就能使全班平均每人的成绩上升91.7-91.5=0.2(分)。9里面包含有几个0.2,五一班就有几名同学。 【小试牛刀】五(1)班有40人,期中数学考试,有2名同学去参加体育比赛而缺考,全班平均分

4.四年级奥数 平均数问题

第四讲平均数问题 教学目标 1、熟练的求平均数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教学重难点 1、找准已知量,未知量。准确的找到总数量,相应地份数,再求平均数。 2、解决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新课导入 我们经常用各科成绩的平均分数来比较班级之间,同学之间成绩的高低,求出各科成绩的平均数就是求平均数。平均数在日常生活中和工作中应用很广泛,例如,求平均身高问题,求某天的平均气温等。 新知传授 例题1 二(1)班学生分三组植树,第一组有8人,共植树80棵;第二组有6人,共植树66棵;第三组有6人,共植树54棵。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 解:因为二(1)班学生分三组植树,由问题可知“平均范围”是三个组,是按人数平均,因此所需条件是三个组植树的总棵数和三个组的总人数。三个组植树的总棵数为:80+66+54=200棵,总人数为:8+6+6=20人,所以平均每人植树200÷20=10棵。 练习1 电视机厂四月份前10天共生产电视机3300台,后20天共生产电视机6300台。这个月平均每天生产电视机多少台? 例题2 王老师为四年级羽毛球队的同学测量身高。其中两个同学身高153厘米,一个同学身高152厘米,有两个同学身高149厘米,还有两个同学身高147厘米。求四年级羽毛球队同学的平均身高。 解:这道题可以按照一般思路解,即用身高总和除以总人数。这道题还可以采用假设平均数的方法求解,容易发现,同学们的身高都在150厘米左右,可以假设平均身高为150厘米,把它当作基准数,用“基数+各数与基数的差之和÷份数=平均数”。 (153×2+152+149×2+147×2)÷(2+1+2+2)=150厘米或:150+(3×2+2-1×2-3×2)÷(2+1+2+2)=150厘米

四年级奥数题100道

四年级:平均数问题思维训练题 1.在一次登山活动中,梓涵上山每分钟行50米,18分钟到达山顶.然后按原路下山,每分钟行75米.梓涵上山和下山平均每分钟行多少米? 2.四年级有60名同学去栽树,平均每人栽4棵,恰好栽完.随后又派来一部分同学,这时平均每人栽树3棵就可完成任务,又派来几名同学? 3.有几位同学一起计算他们语文考试的平均分,梓涵的得分如果再提高13分,他们的平均分就达到90分,梓涵的得分如果降低5分,他们的平均分就只有87分,那么这些同学共有多少人? 4.九湖中心小学有100名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平均得分63分,其中男学生平均分是60分,女学生平均分是70分,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5.甲、乙的平均数是26,乙、丙的平均数是28,甲、丙的平均数是21,求甲、乙、丙三数的平均数. 6.梓涵参加体育达标测试,五项平均成绩是85分,如果投掷成绩不算在,平均成绩是83分,梓涵投掷得了多少分? 7.如果四个人的平均年龄是23岁,且没有小于18岁的,那么年龄最大的可能多少岁? 8.五个数的平均数是45,将5个数从小到大排列,前三个数的平均数是39,后三个数的平均数是53,第三个数是多少? 9. 梓涵参加了三次数学竞赛,平均分是84分,已知前两次平均分是82分,求他的三次得了多少分? 10. 梓涵期末考试时,数学成绩公布前他四门功课的平均分数是92分,数学成绩公布后,他的平均成绩下降了1分.梓涵数学考了多少分? 11. 如果三个人的平均年龄是22岁,且没有小于18岁的,那么年龄最大的可能是多少岁? 12. . 如果四个人的平均年龄是25岁,且没有小于16岁的,且这四个人的年龄互不相等,那么年龄最大的可能是多少岁?年龄最小的可能是多少岁? 13. 在一次登山活动中,梓涵上山每分钟行50米,然后按原路下山,每分钟行75米.梓涵上山和下山平均每分钟行多少米? 14. 一个同学读一本故事书,前4天每天读25页,以后每天读40页,又读了6天正好读完.这个同学平均每天读多少页? 15. 梓涵同学读一本故事书,前4天每天读25页,以后6天又读了200页正好读完.这个同学平均每天读多少页? 16.琦涵五次考试平均分为96分(满分100分),那么她每次考试的分数不得低于多少分? 四年级应用题1 1、奶奶去买水果,她买4千克梨和5千克荔枝,需花68元,买1千克梨和3千克荔枝的价钱相等,问1千克梨和1千克荔枝各多少元? 2、3筐苹果和5筐橘子共重330千克,每筐苹果重量是每筐橘子重量的2倍,一筐苹果和一筐橘子各重多少千克? 3、老师为阅览室买书,他买了6本童话书和7本故事书需102元,买3本童话书和5本故事书价钱相等,买1本童话书和1本故事书各需多少元? 4、粮店运来一批粮食,4袋大米和5袋面粉共重600千克,4袋大米和7袋面粉共重680千克,一袋大米和一袋面粉各重多少千克? 1、一个标准油桶,桶连油共重7千克.司机马叔叔已经用去一半油,现在连桶还重4千克.桶里还有多少千克油?这桶油原来有多少千克油?桶重多少千克? 2、一瓶香水连瓶重50克,用去一半的香水后,连瓶还重30克,原来有香水多少克?瓶重多少

小学四年级奥数-平均数问题

平均数问题 1、在一次登山比赛中,小刚上山时每分走40米,18分到达山顶。然后按原路下山,每分走60米。小刚上、下山平均每分走多少米 40×18÷60=12分40×18×2÷(18+12)=48米 2、某班有40名学生,期中数学考试,有两名同学因故缺考,这时班级平均分为89分,缺考的同学补考各得99分,这个班期中考试平均分是多少分(99―89)×2÷40+89= 3、有八个数字排成一列,它们的平均数是。已知前五个数的平均数是,后四个数的平均数是。问:第五个数是多少 ×5+×4-×8= 4、王新同学期末考试成绩如下:语文和数学平均成绩是94分;数学和外语平均成绩是88分;语文和外语平均成绩是86分。王新语文、数学、外语各得多少分 — 94+88+86=268 268-88×2=92 268-86×2=96 268-94×2=80 5、芳芳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语文87分,数学96分,地理93分,思想品德94分,外语考试成绩比五科平均成绩低2分,求外语成绩及五科平均成绩。 (87+96+93+94)÷4= -2÷4-2=90 6、某班统计数学考试成绩,得平均成绩分。事后复查,发现将张小云的成绩87分误作78分计算。经重新计算后,该班的平均成绩是分。这个班有多少学生 (87-78)÷-=50 7、数学考试的满分是100分,六位同学的平均分数是91分,这六个人的分数各不相同,其中有一位同学仅得65分。那么,居第三位的同学至少得了多少分 91×6―65―100―99=282 282÷3+1=94 : 8、小华爬山,上山的速度是每小时2千米,到达山顶后立即下山,下山的速度是每小时6千米。小华上、下山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 1×2÷(1÷2+1÷6)=3

小学四年级奥数专项练习 22 平均数问题

专题22 平均数问题 【理论基础】 我们经常用各科成绩的平均分数来比较班级之间,同学之间成绩的高低,求出各科成绩的平均数就是求平均数。 平均数在日常生活中和工作中应用很广泛,例如,求平均身高问题,求某天的平均气温等。 求平均数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是: 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解答平均数问题的关键是要确定“总数量”以及与“总数量”相对应的“总份数”,然后用总数量除以总份数求出平均数。

二(1)班学生分三组植树,第一组有8人,共植树80棵;第二组有6人,共植树66棵;第三组有6人,共植树54棵。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 分析与解答:因为二(1)班学生分三组植树,由问题可知“平均范围”是三个组,是按人数平均,因此所需条件是三个组植树的总棵数和三个组的总人数。三个组植树的总棵数为:80+66+54=200棵,总人数为:8+6+6=20人,所以平均每人植树200÷20=10棵。 练习一 1.电视机厂四月份前10天共生产电视机3300台,后20天共生产电视机6300台。这个月平均每天生产电视机多少台? 2.小明参加数学考试,前两次的平均分是85分,后三次的总分是270分。求小明这五次考试的平均分数是多少。 3.二(1)班学生分三组植树,第一组有8人,平均每人植树10棵;第二组有6人,平均每人植树11棵;第三组有6人,平均每人植树9棵。二(1)班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

王老师为四年级羽毛球队的同学测量身高。其中两个同学身高153厘米,一个同学身高152厘米,有两个同学身高149厘米,还有两个同学身高147厘米。求四年级羽毛球队同学的平均身高。 分析与解答:这道题可以按照一般思路解,即用身高总和除以总人数。这道题还可以采用假设平均数的方法求解,容易发现,同学们的身高都在150厘米左右,可以假设平均身高为150厘米,把它当作基准数,用“基数+各数与基数的差之和÷份数=平均数”。(153×2+152+149×2+147×2)÷(2+1+2+2)=150厘米或:150+(3×2+2-1×2-3×2)÷(2+1+2+2)=150厘米 练习二 1.五(1)班有7个同学参加数学竞赛,其中有两个同学得了99分,还有三个同学得了96分,另外两个同学分别得了97、89分。这7个同学的平均成绩是多少? 2.气象小组每天早上8点测得的一周气温如下:13℃、13℃、13℃、14℃、15℃、14℃、16℃。求一周的平均气温。 3.敬老院有8个老人,他们的年龄分别是78岁、76岁、77岁、81岁、78岁、78岁、76岁、80岁。求这8个老人的平均年龄。

五年级奥数----平均数问题(含答案)

五年级奥数--- 平均数问题 1、五年级一班的同学进行数学测试,根据前五次检测的平均成绩是80,他想使成 绩再提高一些,那他第六次考多少分才能使这六次的平均成绩达到82 分? 2、两组数据,第一组16 个数据的和是98,第二组的平均数是11.两组数的平均 数是8,那么第二组有几个数据? 3、一次数学测验,全班平均分是91.2 分,已知女生有21 人,平均每人92分, 男生平均每人90.5 分,求男生有多少人? 4、一位同学在期中测试中,除了数学外,其他几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94 分,如 果数学算在内,平均每门95 分。已知他数学得了100 分,问这位同学一共考了多少门功课? 5、把五个数从小到大排列,平均数是38,前三个数的平均数是27,后三个数的平

均数是48,中间的一个数是多少? 6、五一班有60 人参加数学竞赛,全班平均分为92 分,男生平均分为94 分,女生平均分为91 分,求五一班男生和女生分别是多少人? 7、东东参加数学测试,他第一次得了60 分,第二次得了70 分,第三次得了65 分,第四次的成绩比这四次的平均分还多15 分,那么东东第四次测验得了多少分? 8、甲乙丙三人的平均年龄是22 岁,其中甲乙的平均年龄是18岁,乙丙的平均年龄是 25 岁,那么乙的年龄是多少岁? 9、两组同学跳绳,第一组有25 人,平均每人跳80 下,第二组有20 人,平均每人

比两组同学跳的平均数多 5 下,,两组同学平均每人跳多少下? 10、小华的前几次数学测验的平均成绩是80 分,这一次得了100分,正好把这几次的平均分提高到85 分。这一次是他第几次测验? 11、两地相距360千米,一艘汽艇顺水行全程需要10小时,已知水流速度为 6 千米/ 小时,求往返平均速度。 12、以 2 为首的连续52 个自然数的平均数是多少? 13、有四个数,从第二个起,每个数都比前一个数大3,已知这四个数的平均数是24.5 , 其中最大的一个数是多少? 14、把一份书稿平均分给甲乙两人去打,甲每分钟打30 个字,乙每分钟打20 个字

小学奥数应用题讲义 4-平均数问题

平均数问题 本讲学习任务: 一、平均数问题的认知 二、典型的平均数应用题 一、平均数问题的认知 把一个(总)数平均分成几个相等的数,相等的数的数值就叫做这个(总)数平均数。平均数是相对于“总数”及分成的“份数”而言的,知道了被均分的 “总数”和均分的“份数”,就可以求出平均数。 计算方法: (1)总数÷份数=平均数 (2)找基准数,减少加多法,也可求出平均数。 另外我们也常用到:总数=平均数×份数 二、典型的平均数应用题 【例1】小叶子这学期作业的得分分别是95,87,92,100,96.求小叶子这次作业的平均成绩?发散一下:

为支援大西北的绿化,某校少先队组织了6个采树种小组。第一天采到15千克,第二天采到20千克,第三天采到19千克。(1)平均每天采到树种多少千克?(2)平均每组采到树种多少千克?(3)平均每组每天采到树种多少千克? 【例2】小新算了一下今年自己的零花钱,他前三个月平均每个月的零花钱是88元,四、五月份两个月的零花钱平均是83元,那么小新前五个月的零花钱平均是多少元? 发散一下: 一辆摩托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前2小时每小时行驶60千米,后3小时每小时行驶70千米,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例3】A、B、C、D四个数的平均数是38,A与B的平均数是42,B、C、D三个数的平均数是36,那么B是多少?

发散一下: 有4各少先队小队捡树种,甲、乙、丙3队平均每队拾24千克,乙、丙、丁3队平均每队拾26千克。已知丁队拾28千克,求甲队拾多少千克?

【例4】某8个数的平均数为80,若把其中的一个数改为90,则平均数变成了60。问被改动的数原来是多少? 发散一下: 小香、小玲和小丽参加数学竞赛,她们三个人的平均成绩是81分,小香、小玲的平均成绩比小丽多9分,小香比小丽多10分,那么小玲的成绩是多少分? 【例5】某校有100名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平均分是63分,其中参赛男同学的平均分是60分,女同学平均分是70分,那么该校参赛男同学比女同学多多少人? 发散一下: 某校有70名男同学及若干女同学参加数学竞赛,平均分为63分,参赛男同学平均分为60分,女同学平均分为70分,那么该校有多少女同学参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