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结构设计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结构设计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结构设计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结构设计

发表时间:2019-09-19T14:43:35.027Z 来源:《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12期作者:王宗家

[导读] 随着绿色发展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社会各领域的发展都在朝着节能环保方向转型。汽车作为人类的重要交通工具,对其新能源技术的研究至关重要,尤其是其动力电池系统的设计,更是技术重点。本文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进行了概述,并以系统中的电芯模组的结构设计为重点做了简要分析。

王宗家

深圳市科达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绿色发展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社会各领域的发展都在朝着节能环保方向转型。汽车作为人类的重要交通工具,对其新能源技术的研究至关重要,尤其是其动力电池系统的设计,更是技术重点。本文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进行了概述,并以系统中的电芯模组的结构设计为重点做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电池;系统结构

一、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概述

现阶段,新能源汽车主要以电能作为能源,动力电池系统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负责为车辆的行驶提供动力。因此,考虑到汽车这种交通工具的特殊性,我们在对动力电池系统结构进行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电气安全、化学安全、防火防爆以及防水防尘等各方面内容。因此,动力电池系统结构的设计应满足以下几方面要求:

1. 机械结构设计方面要满足通用要求,依据整车坐标系进行设计与开发,使产品开发过程中的数据校准核对更为方便。

2. 满足一定的机械振动和冲击要求。在设计过程中应根据GBT242

3.43的要求将测试对象在Z轴方向进行3次冲击,并在后续两小时中持续观察电池包或系统是否有泄漏、外壳破裂和着火爆炸等不良现象。同时还要保证试验后的绝缘阻值在10092以上。

3. 满足一定的机械强度和刚度。电池系统各部分要在极限工况条件下保证安装与加强部位不会出现疲劳失效从而造成内部结构的破坏与失灵。

4. 满足碰撞测试要求。要依据GB/T31467.3T2015要求通过将测试对象水平安装于带有支架的台车上进行碰撞测试,保证电池系统在一定碰撞强度中不会出现问题。

5. 满足积压测试要求。保证电池系统在X和Y轴方向上分别用3mn的半圆主体以100KN的里对其进行积压,在变形量达到积压方向整体尺寸的30%时不出现任何着火和爆炸等现象。

6. 电池系统的密封防护应符合IV67要求。

7. 具备一定的底部抗石击、抗球击与抗穿刺性能。

8. 具备防腐和防爆性能。

9. 在满足上述要求的同时尽可能使整个系统轻量化。

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系统由电芯组部分、电池管理与线束部分、箱体部分、高压电器与电连接部分、冷却与加热的热管理部分等零部件构成,整体结构十分复杂,同时涉及多项领域的学科内容和专业知识,对相关技术要求较高,尤其在其安全性能方面,更需要设计者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待,不断提高其设计的科学合理性,尽可能提高电池系统的安全性。

二、电芯模组结构设计分析

(一)电芯类型的选择

目前新能源电动汽车的电池主要是锂电子电池,这种电池在工作电压、能量密度、电压使用范围、循环寿命等方面都有着出色的表现,是各大汽车制造商的首先类型。现阶段用于新能源汽车的锂电子电池有圆形、方形以及软包三种外形,而对于电芯的选型则需要对单体电芯长的技术实力、生产能力、电芯的安全性能、整包的能量密度和电池系统的包络空间等各方面进行综合考量,从而根据生产需要选择合适电芯。

(二)模组结构设计

由于单个电芯在容量、电压等参数上无法满足汽车的动力要求,这时候就需要对模组进行设计。模组即是将多个单体电芯通过串联或并联组合在一起,从而达到整车设计时所要求的技术参数,以满足汽车的动力要求。但由于电芯的型号规格、形状、材料、化学和安全性能等千差万别,企业的生产效率和设备也各不相同,就导致模组的设计存在多种可能。但总体来说,模组的结构设计需要满足一定的要求。在安全性方面,模组要能确保在受到机械振动冲击、挤压、穿刺、放电膨胀、电芯冲时不出现问题,造成安全隐患;在电气方面要满足电气绝缘、防触摸、爬坡距离、短路、过放电和过冲等要求;在热管理上要满足导热散热的要求;在生产工艺与成本上要尽可能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减轻电池重量。

根据模组的外形不同可分为以下三种模组结构:

1.圆柱形模组结构设计是将电芯两端各装上电芯夹板,电芯夹板上通常有与圆柱电芯较为匹配的圆形沉孔,且圆孔直径略大于电芯,这样便于安装,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但由于自身为圆形,即使有夹板固定,还是会转动,这就需要通过自动点胶机在圆孔内部涂上胶来进行固定。此外,还会在电芯夹板的上下安装一个防火塑料板,其中上面的塑料板用来走线,像采压线、温感线等都通过塑料板上的走线槽引导模组两端。而电芯夹板与防火塑料板除了要用螺丝钉固定外,还要根据模组的大小与具体形状,在电芯中间加入塑料支撑住并用进行螺丝固定,从而进一步加强模组的使用强度,以满足安全方面的要求。

2.方形电芯模组的结构设计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利用外围框架对电芯进行固定,首先要将多个电芯通过外压力固定起来,再用胶水或其他具有粘性的材料将其粘接在外框上,这种固定方式较为常用。另一种则与圆柱形电芯模组相似,也是通过夹芯板和塑料板将电芯夹在中间形成一个整体,再用螺丝进行固定。

3.软包电芯模组的结构设计在结构上与方形电芯模组类似,是利用铝塑膜代替方形电芯的外壳,在设计上相当于方形电芯模组的简化版。但由于铝塑膜本身较软,这就使软包电芯在刚度与强度上存在不足,容易在冲放电时产生膨胀,因此在设计时需要为电芯之间流出必要的空隙,在用外框对其进行粘接固定。还有的是在软包电芯外再加一个保护壳,从而形成一种简化的方形电芯再成组。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其管理系统试卷A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其管理系统试卷A 汽运19-301(26人)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单选题】 1、可逆电池的定义是:外接电源电压(A)电池装置电动势。(2分)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不一定 【单选题】 2、以下电池中不作为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是(D)。(2分) A.铅酸电池 B.锂离子电池 C.镍氢电池 D.锌银电池 【单选题】 3、关于蓄电池的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2分) A.外观检查时,只检查蓄电池接线柱、电缆和托架固定架是否有腐蚀即可。 B.外观检查时,只检查蓄电池周围无漏液,壳体和桩柱无破损裂纹即可。 C.用万用表检测蓄电池电压,只要在12.6V以上就一定可以用。 D.万用表检测的蓄电池端电压,只能作为检测的参考因素。 【单选题】 4、(B)电池性能比较高,可以快速充电、高功率放电、能量密度高,且循环寿命长,但高温下安全性能差。(2分) A.镍氢电池 B.锂离子电池 C.铅酸电池 D.锌银电池 【单选题】 5、动力电池包衰减诊断故障代码在下列(B)情况下可能出现。(2分) A.电池组已经退化到需要进行更换 B.电池组已经退化到只有原电池容量的20%左右 C.车辆的动力电池包电压为0伏 D.这些诊断故障代码是根据汽车的行驶里程设定的 【单选题】 6、动力电池的能量储存与输出都需要模块来进行管理,即动力电池能量管理模块,也称为动力电池管理系统,或动力电池能量管理系统,简称(C) 。(2分) A.BBC B.ABS C.BMS D.EPS 【单选题】 7、集中式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的特征是(D)。(2分) A.电池管理系统与电池包分开 B.电池信息采集器与电池管理控制器分开 C.电池信息采集器与电池模组分开 D.信息采集器和管理器集合在一起

新能源汽车之动力电池(2020)市场拐点将至

新能源汽车之动力电池(2020)市场拐点将至 新能源汽车之动力电池(2020)报告,重点分析了动力电池领域最新的技术路线革新和政策变迁对行业竞争格局的新变化。 ■动力电池市场规模有望达860亿,未来拥有一定的增量空间。动力电池市场规模的三大核心因素是新能源汽车销量、单车带电量、动力电池售价。关于新能源汽车销量,随着补贴退坡平缓、产品力显著提升、配套设施持续完善和C 端用户需求释放,2021年有望迎来拐点。预计2022年销量有望达到160万,未来2年的年复合增长率约为22.57%。关于单车带电量,在技术、政策、用户需求驱动下,续航里程逐年提升,助力单车带电量持续攀升,预计未来2年的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0.02%;关于动力电池售价,在下游整车平价需求、上游原材料成本下降和自身制造成本下降三维度助力之下,动力电池售价逐年下降,预计未来2年的年复合增长率约为-9.93%。单车带电量的提升有望对冲掉动力电池售价的下降,动力电池市场规模随销量的增加而呈上升的趋势,预计2022年有望达860亿,约为2019规模的1.2倍。 ■技术路线:磷酸铁锂有望回暖至40%,模组技术有所革新。目前动力电池技术路线有所波动,在材料层面:动力电池领域形成了三元(69.96%)为主、磷酸铁锂为辅(28.18%)的产品结构。随着补贴退坡、新国标5 min热扩散要求、能量密度边际改善,磷酸铁锂呈现回暖趋势,预计2021年有望回暖至35~40%。而高镍三元由于能量密度优势凸出,成本和安全边际逐渐改善,未来仍将是动力电池的主流方向。在工艺层面:推出了具有革新性的无模组技术(CTP和刀片电池),在高镍电芯的基础上,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有望达到接近800km,助力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进一步提升,利好拥有无模组技术的龙头企业。 ■竞争格局:外资有望重回前列,二线企业有望崛起。动力电池白名单取消,外资企业强势进入,2020 Q1 LG(10.7%)和松下(4.7%)分别位列第三、第四,未来随着原材料国产化进程、客户资源增加、现有车型放量,其市场份额呈上升趋势,外资企业有望重回前列;外资车企对供应商的新一轮选择和车企二供的开发,有望孕育新的微巨头,优质二线电池企业仍有望崛起。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行业研究报告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行业研究报告

目录 1 汽车动力电池行业总体概况 (1) 2 汽车动力电池的分类及发展现状 (1) 2.1 铅酸电池 (2) 2.1.1 铅酸电池的特点 (2) 2.1.2 铅酸电池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3) 2.2 镍氢电池发展现状分析 (3) 2.2.1 国内政策的有利支持 (3) 2.2.2 镍氢电池在汽车生产方面的应用 (4) 2.2.3 镍氢电池与锂电池的对比 (4) 2.3 锂电池发展现状分析 (4) 2.3.1 锂电池的特点 (4) 2.3.2 开发锂电池汽车的主要厂商 (5) 2.3.3 锂电池在我国的发展 (5) 2.3.4 锂离子电池发展的瓶颈 (6) 2.3.5 日本在锂电池标准化方面的发展 (6) 3 世界主要动力电池生产国的发展现状 (6) 3.1日本 (7) 3.2 中国 (8) 3.3 韩国 (10) 3.4 美国 (11) 3.5 电池厂商供应对照表 (11) 4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分析 (12) 4.1 政策的支撑下的行业发展 (12) 4.2 目前面临的问题 (14) 4.2.1 价格仍然偏高 (14) 4.2.2 尚无完备的充电站等配套设施 (14) 4.3 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市场的主要车型 (14) 4.3.1 在售车型 (14) 4.3.2 即将上市的车型 (15) 4.4 动力电池的检测机构 (15)

1 汽车动力电池行业总体概况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汽油、柴油之外的动力作为动力源的汽车的总称,按动力源的不同,主要有三种:混合动力汽车(Hybrid Electric Vehicle, HEV)、纯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EV)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uel Cell Electric Vehicle,FCEV)。按照是否依赖外部充电,混合动力汽车又可分为普通HEV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Plug-in hybrid)。 新能源电动汽车最主要的部件是动力电池、电动机和能量转换控制系统,而动力电池要实现快速充电、安全等高性能,是技术门槛最高,也是利润最集中的部分。新能源汽车对电池的要求很高, 必须具有高比能量、高比功率、快速充电和深度放电的性能,而且要求成本尽量低,使用寿命尽量长。 从世界范围来看,新能源汽车将朝着“镍氢——锂电——燃料电池”产业化路径发展,短期能够大范围使用的只有镍氢动力电池,不过,未来3-5年,在锂电池技术成熟后,镍氢电池市场将被锂电池逐渐蚕食。再者,近年来燃料电池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得氢能的梦想21 世纪开始变成现实,而以氢为动力的燃料电池汽车得到了世界各国政府和企业的高度重视,并且取得了重大进展,预计在未来的5-10年内燃料电池汽车将正式进入市场。 2 汽车动力电池的分类及发展现状 当前在电动汽车上得到应用的有铅酸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和锂电池。具体分类如下:

新能源汽车之动力电池

动力电池产业深度研究报告 一、动力电池产业简介 动力电池是电动汽车的动力源,是车载能量的存贮装置。动力电池在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非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上作为驱动力能源,同时向空调系统、动力转向系统、照明、信号系统、刮水器和喷淋器以及车载娱乐和通信设备等设施提供电能。在新能源汽车中其还作为驱动电机的动力源,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动力。 随着近两年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动力电池作为在新能源汽车占比高达50%的动力系统的核心部件未来将随着行业的发展呈现爆发式的增长。 2. 行业产业链

3.技术发展趋势 由于目前动力电池的主要应用方是新能源汽车,并且由于续航里程一直是该行业的主要限制因素,因此高能量密度的三元锂电池将逐步成为行业趋势(在没有其他技术颠覆的情况下)。对于磷酸铁锂电池,目前主要应用于新能源客车行业,由于新能源客车行业目前主要的替代方是公交车,因此安全问题的考虑反而大于续航问题,伴随着城市公交替代的逐步完成,磷酸铁锂电池的行业天花板也逐渐显现,未来的发展空间有可能在储能领域的渗透(因为储能领域的安全考虑大于能量密度考虑) 二、动力电池产业全球现状分析 1.全球产销分析 动力锂电池属于锂电池行业的一个分支,因此对于锂电池行业的研究十分必要。全球锂电池行业近5年来发展迅速,在2014年之前主要得益于消费电子的快速增长,随着消费电子的增速放缓,2014年之后新能源汽车行业异军突起,继续带动整个锂电池行业的发展。全球的锂电池出货量从2011年的26.64GWH增长到2016年的118.7GWH,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4.83%,可谓是增长迅速。

新能源汽车各种电池详细解释

随着国家对新能源汽车行业扶植力度的加大,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走进大众的视野。很多汽车品牌强势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使得新能源汽车技术不断成熟、供消费者选择的车型也越来越多,加上新能源汽车经济实用、绿色环保的特点,越来越多的家庭和企业将新能源汽车作为买车、换车的第一选择。 新能源汽车江湖有句话:“新能源汽车,得电池者得天下”。动力电池技术成了关乎一台新能源汽车性能的关键,因此本期文章,知科君为大家普及一下新能源电动汽车最重要的核心部件---汽车动力电池 首先我们了解下电池,总称为化学电池,现阶段我们将总类的化学电池可以分为; 一次电池,也称干电池,即不能够再充电的电池,如生活中常用的5号碱性电池; 二次电池,即可充电的电池,这也是汽车动力电池最基本的要求; 燃料电池,指正负极本身不含活性物质,活性材料连续不断从外部加入,如氢燃料电池; 对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我们主要关注化学电池中的二次电池和燃料电池,也就是有两条技术路线。一条是以锂电池为主要研究方向的二次电池,目前发展迅速可谓“炙手可热”;另一条是一直被寄予厚望的以氢燃料为主要研究方向的燃料电池, 氢燃料电池,目前与二次电池比起来,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在很快时间(五分钟左右)给电池加满燃料,而不是等上几个小时来充满电。氢燃料电池充入的是氢气,而最终产生水分,也没有废旧电池回收的问题,可以说是真正的新能源汽车,但由于氢的来源问题还未实现大规模量产和工业化应用、以及最重要的安全、储存等方面因素,目前发展还是很大的瓶颈,不如二次电池发展的成熟。

在二次电池中,就目前锂电池无论在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和环保性能上都具有很大的优势,是目前动力电池的首选,动力电池技术成了关乎一台新能源车型性能的关键,因此很多车企纷纷押宝在新能源电池领域。目前市面上主流的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池种类大致归为铅酸电池、镍氢电池、钴酸锂、锰酸锂、磷酸铁锂以及三元锂(镍钴锰酸锂)等几大门类。今天知科君就带大家从目前市场上动力电池的主流技术路线。去研究研究关于动力电池中的各种门道,看看这些电池都有什么优缺点!哪种才是适合咱们家用的电池类型。 铅酸电池 优点:成本低、低温性较好,价比高 不足:能量密度低、比功率低、寿命特别短、体积大、安全性差 作为比较成熟的技术,因其成本较低,而且能够高倍率放电,性价比高、依然是可供大批量生产的电动车用电池、如电动自行车、摩托车、低速电动车及老年代步车。但是铅酸电池的比能量、比功率和能量密度及使用寿命都很低,以此为动力源的电动车不可能拥有良好的车速及较高的续航里程、因此一般只能用于低速车的使用。 铅酸图片 镍氢电池 优点:价格低廉、技术成熟、寿命耐用性长

新能源汽车的驱动及传动系统 概述

新能源汽车的驱动及传动系统概述 (一)新能源之未来趋势 当今汽车行业,不管是基于全球眼光还是身在中国更为特殊更为年轻的汽车市场环境,如果谈车不谈电动汽车,就像谈手机不谈未来信息技术一样,都是看不到未来,不能把握住未来市场,毫无远见的。面对越来越大的环境污染压力,全球范围内都提倡甚至出台相关政策来降低汽车尾气的排放。就国内而言,按照我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标准化总体部署,在国家标准委协调和支持下,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组织,全国汽标委牵头,汽研中心、电力企业联合会和电器科学研究院共同起草了《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1部分:通用要求》、《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2部分:交流充电接口》、《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3部分:直流充电接口》三项国家标准;由国家能源局、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电力企业联合会和汽研中心共同起草了《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国家标准。该四项标准已2011年12月22日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公告2011年第21号”批准发布,2012年3月1日起实施。2012年12月,环境保护部发布了《关于实施国家第五阶段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排放标准的公告》;电动汽车方面,2013年9月,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发布《关于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从政策上给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尽量铺平了道路。所以,当今,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电动汽车是大势所趋,是符合国家长远发展,行业技术突破的趋势的。 (二)电动汽车与传统内燃机汽车在结构上的对比 电动汽车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传统内燃机汽车以石油产品作为能源,通过在内燃机中燃烧释放出能量来产生动力,并由变速器实现驱动控制;而电动汽车采用蓄电池作为能源,由电动机来驱动并配以调速器进行速度控制。两者的最大区别在于动力系统和能源供应系统。最主要的改动是将燃油汽车的

(完整版)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大剖析:电池系统篇

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大剖析:电池系统篇电池系统的选择和设计 如前文所介绍的情况,各家车厂面临油耗和排放的挑战,不断推出新能源汽车的情况,电池系统成了当前汽车电子电气系统中,一个最为昂贵也最为受人重视的子系统。本文将从电池系统的需求、车用电池的状态,以及当前车厂和电池厂的关系角度来介绍电池系统。 电池系统是在混合动力、插入式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中用来存储电能,并提供给电驱动系统的需要的能量。电池中的电能,其来源主要有三种,电池处在较低的荷电状态(SOC)时,车辆利用发动机带动高压发电机给电池供电;刹车的时候,能量回收的时候的电能以及充电模式下,从电网得来的能量,如图1所示,在电池的不同的状态,相应的车辆也处在不同的工作模式下。 图1 电池状态vs 车辆模式 电池系统的选择和设计,很大一部分的参数来自于设计什么样的车型,不同

的车型的规范,将直接决定电池系统和电驱动系统的参数,如下图2所示,根据所需要开发的新能源车的具体参数,其电池系统的基本规范也可以确定下来。而电池系统的基本构成,粗略的来说是从电池单体开始,构建电池模组,配置合适电子和电气系统,在电池包层面进行布置和安全分析。 图2 车型规范对电池系统规范的转化 电池单体的选择 1)电池单体的选择 从基本来看,电池单体选择是考虑电池容量、化学体系和单体形状。 ? 单体类型:可选的有铅酸、镍镉(NiCd)、镍氢(NiMH)、高温电池(NaS 和NaNiCl2)、液流电池和锂离子电池,从综合来看,目前只能依靠锂离子电池来作为储能单元。而离子电池内的化学体系,其参数差异也很大。 ? 密度:对电池来说,两个比较重要的参数是能量密度(决定存储电能)和功率密度(决定放电能力),这两者往往不可兼得。值得注意的是,从电极材料理论密度到单体密度再到电池包密度,由于其他不储能的部分,这两个参数往往递减迅速。 ? 寿命:可分为循环寿命和使用寿命两个参数。循环寿命取决于充放电深度、电压、温度和电流(负荷);使用寿命包括不使用的时间,与温度和电压有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发展现状及展望

Advances in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电力与能源进展, 2017, 5(2), 50-59 Published Online April 2017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c07376404.html,/journal/aepe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c07376404.html,/10.12677/aepe.2017.52009 文章引用: 周禕, 白阳, 闫婉.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发展现状及展望[J]. 电力与能源进展, 2017, 5(2): 50-59.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 of New Energy Vehicle Power Battery Yi Zhou, Yang Bai, Wan Yan Pan Asia Technical Automotive Center Co., Ltd., Shanghai Received: Apr. 7th , 2017; accepted: Apr. 27th , 2017; published: Apr. 30th , 2017 Abstract Batteries, as the core component of the new-energy vehicle (NEV),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NEV. Considering the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NEV, we raise a possible develop- ment route for the batteries in NEV, which is Nickel-metal hydride battery, Lithium ion battery, All solid state battery, Fuel cell and Lithium air battery. The current states of the above batteries are analyzed based on the overall arrangement of major vehicle companies in NEV field. We focus on the problems occurred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batteries, and try to give some solutions for these problems or predict the improvement direction. Finally, we compar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se batteries, and then forecast the key point and research orientation of bat-teries in NEV in the next 10 years. Keywords New-Energy Vehicle, Nickel-Metal Hydride Battery, Lithium Ion Battery, All Solid State Battery, Fuel Cell, Lithium Air Battery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发展现状及展望 周 禕,白 阳,闫 婉 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上海 收稿日期:2017年4月7日;录用日期:2017年4月27日;发布日期:2017年4月30日 摘 要 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对其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

动力电池种类及新能源汽车

电池 ———新能源汽车电池(battery)指盛有电解质溶液和金属电极以产生电流的杯、槽或其他容器或复合容器的部分空间。随着科技的进步,电池泛指能产生电能的小型装臵。如太阳能电池。电池的性能参数主要有电动势、容量、比能量和电阻。 电池原理 在化学电池中,化学能直接转变为电能是靠电池内部自发进行氧化、还原等 化学反应的结果,这种反应分别在两个电 极上进行。负极活性物质由电位较负并在 电解质中稳定的还原剂组成,如锌、镉、 铅等活泼金属和氢或碳氢化合物等。正极 活性物质由电位较正并在电解质中稳定 的氧化剂组成,如二氧化锰、二氧化铅、 氧化镍等金属氧化物,氧或空气,卤素及 其盐类,含氧酸及其盐类等。电解质则是 具有良好离子导电性的材料,如酸、碱、 盐的水溶液,有机或无机非水溶液、熔融 盐或固体电解质等。当外电路断开时,两极之间虽然有电位差(开路电压),但没有电流,存储在电池中的化学能并不转换为电能。当外电路闭合时,在两电极电位差的作用下即有电流流过外电路。同时在电池内部,由于电解质中不存在自由电子,电荷的传递必然伴随两极活性物质

与电解质界面的氧化或还原反应,以及反应物和反应产物的物质迁移。电荷在电解质中的传递也要由离子的迁移来完成。因此,电池内部正常的电荷传递和物质传递过程是保证正常输出电能的必要条件。充电时,电池内部的传电和传质过程的方向恰与放电相反;电极反应必须是可逆的,才能保证反方向传质与传电过程的正常进行。因此,电极反应可逆是构成蓄电池的必要条件。G为吉布斯反应自由能增量(焦);F为法拉第常数=96500库=26.8安〃小时;n为电池反应的当量数。这是电池电动势与电池反应之间的基本热力学关系式,也是计算电池能量转换效率的基本热力学方程式。实际上,当电流流过电极时,电极电势都要偏离热力学平衡的电极电势,这种现象称为极化。电流密度(单位电极面积上通过的电流)越大,极化越严重。极化现象是造成电池能量损失的重要原因之一。极化的原因有三:①由电池中各部分电阻造成的极化称为欧姆极化;②由电极-电解质界面层中电荷传递过程的阻滞造成的极化称为活化极化;③由电极-电解质界面层中传质过程迟缓而造成的极化称为浓差极化。减小极化的方法是增大电极反应面积、减小电流密度、提高反应温度以及改善电极表面的催化活性。 2012年4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今年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讨论通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会议指出,加快培育和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对于缓解能源和环境压力,推动汽车产 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重要意义。要以纯电驱动为汽车工业转型的 主要战略取向,当前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推广普及非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节能内燃机汽车,提升我国汽车产业整体技术水平。争取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达到50万辆,到2020年超过500万辆;2015年当年生产的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降至每百公里6.9升,到2020年降至5.0升;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关键零部件技术整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新能源汽车复习题

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电动汽车 2、再生回馈制动 3、电池比能量 4、混合动力汽车 5、燃料电池 6、充电倍率 二、简答题 1、超级电容器在汽车中有哪些应用? 2、电动汽车使用的动力电池可以分几类? 3、电动汽车对动力电池的要求主要有哪些? 4、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按结构分哪几类?画出结构图 5、SOC的定义和意义? 6、简述飞轮电池的工作过程的三个阶段 7、目前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有哪些? 8、简述开关磁阻电机的工作原理。 9、简述混合动力汽车扭矩耦合技术,并举出两种扭矩耦合技术,画出其示意图。 10、简述并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工作模式。 11、请说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三个关键问题 12、燃料电池汽车优、缺点是什么? 13、什么是可变压缩比发动机技术?为什么要采用变压缩比? 14、请列举出至少6种汽车节能技术。 三、阐述分析题 1、阐述转速耦合的并联式混合动力电驱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转速特点:当任一元件转速一定,其他两元素转速代数和为定值,但其间的分配关系可任意改变,及转速解耦。 两个动力源的动力也可以通过速度耦合方式耦合在一起进行传动,如图9所示速度耦合特性可以描述为ωout=k1ωin1+k2ωin2 T out=T in1/k1=T in2/k2其中k1 和k2 是与实际设 计相关的常数典型的速度耦合器如图10、11所示,图中两种结构分别是带行星轮和带有浮动定子的电动机(也称为传动器)的耦合器行星轮是由太阳轮,齿圈和行星架三部分组成的速度就是通过耦合器中的太阳轮,齿圈以及行星齿轮的传动而输出的该常数 和取决于齿轮的半径和齿数。

图10中,发动机通过离合器和变速器为太阳轮提供动力变速器用来改变发动机的转速转矩特性,以满足牵引力的需求电动传动器通过环形齿轮副提供动力锁1和2分别用于锁定太阳齿轮和环形齿轮,以满足不同操作模式的要求它可以实现:(1)混合动力驱动:锁1和锁2都打开,太阳齿轮和环形齿轮都可以自由旋转,发动机和电机同时提供正向的转速和扭矩(正转矩)到驱动车轮(2)发动机单独驱动:锁2将齿圈与车架锁定,而锁1打开,此时只有发动机提供动力驱动车轮(3)电机单独驱动:锁1将太阳轮与车架锁定(发动机被关闭或离合器张开)而锁2打开,此时只有电动机提供动力驱动车轮(4)再生制动:锁1在锁定(发动机被关闭或离合器脱开),电动机开始发电(负转矩),车辆的部分能量被电力系统吸收(5)发动机给电池充电:当控制器给电机以反向转速时,发动机即可给电池充电。 带传动器的传动系统如图11所示,其结构与图10的类似锁1和2分别用于将定子与车架锁定和与转子锁定这种传动系统也可以实现上述所几种运行模式速度耦合混合动力传动系统的主要优点是,两个动力源的转速是分开的,因此,两个动力装置的速度可自由匹配 2、阐述纯电动汽车的结构组成。 纯电动汽车主要由电力驱动系统、电源系统、辅助系统、控制系统、安全保护系统等组成。车行驶时,由蓄电池输出电能(电流)通过控制驱动电动机运转,电动机输出的转矩经传动系统带动车轮前进或后退。 21电力驱动系统 纯电动汽车的电力驱动系统的构成简图如图4所示,主要由电子控制器、驱动电动机、电动机逆变器、各种传感器、机械传动装置和车轮等组成,其中最关键的是电动机逆变器,电动机不同,控制器也有所不同,控制器将蓄电池直流电逆变成交流电后驱动交流驱动电动机,电动机输出的转矩经传动系统驱动车轮,使电动汽车行驶。该系统的功用是将存储在蓄电池中的电能高效地转化为车轮的动能,并能够在汽车减速制动时,将车轮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充入蓄电池。 22电源系统 纯电动汽车的电源系统包括车载电源、能量管理系统和充电机等。它的功用是向电动机提供驱动电能、监测电源使用情况及控制充电机向蓄电池充电。 23辅助系统 纯电动汽车辅助系统主要包括辅助动力源、空调器、动力转向系统、导航系统、刮水器、收音机及照明和除霜装置等。辅助动力源主要由辅助电源和DC/AC转换器组成,其功用是向动力转向系统、空调及其他辅助设备提供电力。 2.4控制系统 EV的控制系统主要是对动力蓄电池组的管理和对驱动电动机的控制。EV的控制系统的主要作用有:将加速踏板、制动踏板机械位移的行程量转换为电信号,输入至中央控制单

新能源汽车各种电池详细解释

新能源汽车各种电池详 细解释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随着国家对新能源汽车行业扶植力度的加大,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走进大众的视野。很多汽车品牌强势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使得新能源汽车技术不断成熟、供消费者选择的车型也越来越多,加上新能源汽车经济实用、绿色环保的特点,越来越多的家庭和企业将新能源汽车作为买车、换车的第一选择。 新能源汽车江湖有句话:“新能源汽车,得电池者得天下”。动力电池技术成了关乎一台新能源汽车性能的关键,因此本期文章,知科君为大家普及一下新能源电动汽车最重要的核心部件---汽车动力电池 首先我们了解下电池,总称为化学电池,现阶段我们将总类的化学电池可以分为; 一次电池,也称干电池,即不能够再充电的电池,如生活中常用的5号碱性电池; 二次电池,即可充电的电池,这也是汽车动力电池最基本的要求; 燃料电池,指正负极本身不含活性物质,活性材料连续不断从外部加入,如氢燃料电池; 对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我们主要关注化学电池中的二次电池和燃料电池,也就是有两条技术路线。一条是以锂电池为主要研究方向的二次电池,目前发展迅速可谓“炙手可热”;另一条是一直被寄予厚望的以氢燃料为主要研究方向的燃料电池,氢燃料电池,目前与二次电池比起来,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在很快时间(五分钟左右)给电池加满燃料,而不是等上几个小时来充满电。氢燃料电池充入的是氢气,而最终产生水分,也没有废旧电池回收的问题,可以说是真正的新能源汽车,但由于氢的来源问题还未实现大规模量产和工业化应用、以及最重要的安全、储存等方面因素,目前发展还是很大的瓶颈,不如二次电池发展的成熟。

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详解:电池包和BMS、VCU、-MCU

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详解:电池包和BMS、VCU、 MCU 电子创新网| 2001-15-20 11:54 2014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突破8万辆,发展态势喜人。为了使新能源爱好者和初级研发人员更好地了解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笔者结合研发过程中的经验总结,从新能源汽车分类、模块规划、电控技术和充电设施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1 新能源汽车分类 在新能源汽车分类中,“弱混、强混”与“串联、并联”不同分类方法令非业内人士感到困惑,其实这些名称是从不同角度给出的解释、并不矛盾。 1.1消费者角度 消费者角度通常按照混合度进行划分,可分为起停、弱混、中混、强混、插电和纯电动,节油效果和成本增等指标加如表1所示。表中“-”表示无此功能或较弱、“+”个数越多表示效果越好,从表中可以看出随着节油效果改善、成本增加也较多。 1.2技术角度

图1 技术角度分类 技术角度由简到繁分为纯电动、串联混合动力、并联混合动力及混联混合动力,具体如图1所示。其中P0表示BSG(Belt starter generator,带传动启停装置)系统,P1代表ISG(Integrated starter generator,启动机和发电机一体化装置)系统、电机处于发动机和离合器之间,P2中电机处于离合器和变速器输入端之间,P3表示电机处于变速器输出端或布置于后轴,P03表示P0和P3的组合。从统计表中可以看出,各种结构在国内外乘用或商用车中均得到广泛应用,相对来说P2在欧洲比较流行,行星排结构在日系和美系车辆中占主导地位,P03等组合结构在四驱车辆中应用较为普遍、欧蓝德和标致3008均已实现量产。新能源车型选择应综合考虑结构复杂性、节油效果和成本增加,例如由通用、克莱斯勒和宝马联合开发的三行星排双模系统,尽管节油效果较好,但由于结构复杂且成本较高,近十年间的市场表现不尽如人意。 2 新能源汽车模块规划 尽管新能源汽车分类复杂,但其中共用的模块较多,在开发过程中可采用模块化方法,共享平台、提高开发速度。总体上讲,整个新能源汽车可分为三级模块体系、如图2所示,一级模块主要是指执行系统,包括充电设备、电动附件、储能系统、发动机、发电机、离合器、驱动电机和齿轮箱。二级模块分为执行系统和控制系统两部分,执行部分包括充电设备的地面充电机、集电器和车载充电机,储能系统的单体、电箱和PACK,发动机部分的气体机、汽油机和柴油机,发电机的永磁同步和交流异步,离合器中的干式和湿式,驱动电机的永磁同步和交流异步,齿轮箱部分的有级式自动变速器(包括AMT、AT和DCT等)、行星排和减速齿轮;二级模块的控制系统包括BMS、ECU、GCU、CCU、MCU、TCU 和VCU,分别表示电池管理系统、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发电机控制器、离合器控制单元、电机控制器、变速器控制系统和整车控制器。三级模块体系中,包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有哪些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有哪些? 内容来源网络,由深圳机械展收集整理! 更多相关内容,就在深圳机械展! 中国动力电池市场以本土企业占主导,企业格局分层明显,按照技术水平和市场表现主要分为四个梯队,一梯队企业比亚迪和宁德时代技术领先,规模效应导致成本下降明显,在竞争中占据优势。 三元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在乘用车和商用车领域是主导应用,而目前乘用车电池以三元为主,商用车电池以磷酸铁锂电池为主。 一、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简介 动力电池主要由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等组成,要求高能量密度、长寿命、可靠安全。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正负极材料及电解液之间的化学反应产生电子的移动从而产生电流。 充电时(以估算锂电池为例),电池的正极上有Li﹢生成,Li﹢从正极脱嵌经过电解液嵌入负极;放电时则相反,Li﹢从负极脱嵌,经过电解液嵌入正极。 以下时目前动力电池中最常见的三种,镍氢电池面临淘汰,铅酸电池全凭保有量在职称,故目前以锂电池为主流。 二、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性能 1. 比能量和比功率 比能量是指电池单位质量所能输出的电能,单位是Wh/kg; 比功率是描述电池在瞬间能放出能量的能力,单位是W/kg; 比能量高的动力电池就像龟兔赛跑里的乌龟,耐力好,可以长时间工作,续航里程长;而比功率高的动力电池就像百米赛跑里的博尔特,速度快,可以提供很高的瞬间电流,以保证汽车的加速性能。然而鱼与熊掌不可兼得,通常一种电池不能同时具备高比能量和高比功率。能量密度方面电池肯定不如汽油,但是究竟差别多大呢?一箱50L的汽油大概可以跑600km,续航同样里程的电动车需要多少电池呢:

汽油的比能量为11kWh/kg,1L汽油约重0.742kg,按车载50L计算,满载是37.1kg,释放的能量为408.1kWh。 三元锂电池的比能量为150Wh/kg,408.1kWh的能量需电池2700kg,假设汽油发动机和电动机的效率差为3倍,相当于900kg电池的能量。 2. 电池的稳定性 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上的能量源,必然会比我们平时生活中使用的电池有高的稳定性要求。高温、低寒、强碰撞等情况都有可能出现,故作为动力电池,稳定性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指标。

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详解:电池包和BMS、VCU、-MCU知识讲解

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详解:电池包和 B M S、V C U、-M C U

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详解:电池包和BMS、VCU、 MCU 电子创新网| 2001-15-20 11:54 2014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突破8万辆,发展态势喜人。为了使新能源爱好者和初级研发人员更好地了解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笔者结合研发过程中的经验总结,从新能源汽车分类、模块规划、电控技术和充电设施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1 新能源汽车分类 在新能源汽车分类中,“弱混、强混”与“串联、并联”不同分类方法令非业内人士感到困惑,其实这些名称是从不同角度给出的解释、并不矛盾。 1.1消费者角度 消费者角度通常按照混合度进行划分,可分为起停、弱混、中混、强混、插电和纯电动,节油效果和成本增等指标加如表1所示。表中“-”表示无此功能或较弱、“+”个数越多表示效果越好,从表中可以看出随着节油效果改善、成本增加也较多。 1.2技术角度

图1 技术角度分类 技术角度由简到繁分为纯电动、串联混合动力、并联混合动力及混联混合动力,具体如图1所示。其中P0表示BSG(Belt starter generator,带传动启停装置)系统,P1代表ISG(Integrated starter generator,启动机和发电机一体化装置)系统、电机处于发动机和离合器之间,P2中电机处于离合器和变速器输入端之间,P3表示电机处于变速器输出端或布置于后轴,P03表示P0和P3的组合。从统计表中可以看出,各种结构在国内外乘用或商用车中均得到广泛应用,相对来说P2在欧洲比较流行,行星排结构在日系和美系车辆中占主导地位,P03等组合结构在四驱车辆中应用较为普遍、欧蓝德和标致3008均已实现量产。新能源车型选择应综合考虑结构复杂性、节油效果和成本增加,例如由通用、克莱斯勒和宝马联合开发的三行星排双模系统,尽管节油效果较好,但由于结构复杂且成本较高,近十年间的市场表现不尽如人意。 2 新能源汽车模块规划 尽管新能源汽车分类复杂,但其中共用的模块较多,在开发过程中可采用模块化方法,共享平台、提高开发速度。总体上讲,整个新能源汽车可分为三级模块体系、如图2所示,一级模块主要是指执行系统,包括充电设备、电动附件、储能系统、发动机、发电机、离合器、驱动电机和齿轮箱。二级模块分为执行系统和控制系统两部分,执行部分包括充电设备的地面充电机、集电器和车载充电机,储能系统的单体、电箱和PACK,发动机部分的气体机、汽油机和柴油机,发电机的永磁同步和交流异步,离合器中的干式和湿式,驱动电机的永磁同步和交流异步,齿轮箱部分的有级式自动变速器(包括AMT、AT和DCT等)、行星排和减速齿轮;二级模块的控制系统包括BMS、ECU、GCU、CCU、MCU、TCU和VCU,分别表示电池管理系统、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发电机控制器、离合器控制单元、电机控制器、变速器控制系统和整车控制

新能源汽车及三大核心部件(锂电池、电机、电控系统)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新能源汽车及新能源汽车三大核心部件(锂电池、电机、电控系统)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况 第二章企业基本情况 第三章项目产品介绍 第四章市场分析及预测 第五章竞争优势与市场策略 第六章项目投资规划 第七章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第八章项目的风险及对策 第九章结论

第一章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项目建设单位及地点 1、项目名称:高功率铁锂电池、电机、电控系统生产项目 2、项目建设单位:某集团有限公司 3、建设地点: 二、项目建设背景 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环保电动汽车成为汽车节能减排的新趋势。动力锂离子电池随着其安全性、性能的提高,成本的降低,愈来愈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也将带给相关企业一个充满生机的未来。 随着世界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及对于环境造成的污染,汽车的动力源将不得不逐步摆脱石油资源的束缚而采用一些新的能源取代,这直接推动着汽车业的一次重大技术革命。其中,以动力蓄电池为主要或辅助动力源的混合动力(HEV)或纯电动汽车(EV)及其相关系统是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磷酸铁锂为正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因DSC放热峰值低、耐过充电电压高、安全性能好、在高温下还具有高功率循环寿命长等特点,已具有了较明显的综合性能优势。同时,因磷酸铁锂电池制造所用原辅材料资源丰富、生产成本低廉等特点,具备了明显的成本优势。因此,磷酸铁锂电池已成为动力型电池发展的主要方向。 本项目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中提出的,公司为占领电动汽车核心部件——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系统世界领先地位。现搭建起具有较强研发、生产、市场能力的运作平台。本项目所生产的高功率铁锂电池及其相关的电机、电控系统,能够迅速满足未来的市场巨大需求,并且所有产品具有很高的产品附加值,有很强的盈利能力。

新能源动力电池项目计划方案

新能源动力电池项目计划方案 一、项目提出的理由 中国经济没有进入“滞胀”状态,“滞胀”意味着经济增长停滞和通货膨胀率上升要持续较长的一段时间,而非经济增长率的暂时性下降和通货膨胀率的暂时性上升。近期美中贸易摩擦给全球经济复苏造成了巨大的不确定性,美元加息和美国货币政策正常化也给全球金融市场稳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中国总需求增速下降和商品价格上升压力已经显现,但目前的发展状况并不能表明中国经济进入“滞胀”状态。 二、项目选址 项目选址位于xxx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地区生产总值2355.66亿元,比上年增长8.4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8.45亿元,增长10.35%;第二产业增加值1460.51亿元,增长7.20%第三产业增加值706.70亿元,增长11.34%。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4.30亿元,同比增长11.5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465.14亿元,同比增长8.74%。国税收入305.10亿元,同比增长10.92%;地税收入亿元81.28,同比增长10.85%。 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15%。其中,食品烟酒上涨0.75%,衣着上涨1.15%,居住上涨1.04%,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1.17%,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1.16%,医疗保健上涨0.99%,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1.10%,交通和通信上涨0.88%。 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1693.58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461.15亿元,比上年增长6.43%。 项目建设方案力求在满足项目产品生产工艺、消防安全、环境保护卫生等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合并建筑;充分利用自然空间,坚决贯彻执行“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的基本国策,因地制宜合理布置。 三、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1、通过本期工程项目的建设可为社会提供众多就业职位,可为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大学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有利于缓解当地就业压力,同时,可增加当地就业人的员的收入,进而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对社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项目承办单位通过自身拥有的专业技术和前期调研、询价掌握的市场信息等准备工作,已经建立起来的基础条件与优势将使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2、针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态势,围绕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发展、高端装备创新等5项重大工程,抓紧启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其管理系统复习题第一套

一、【单选题】(20分) 【单选题】 1可逆电池的定义是:外接电源电压(C)电池装置电动势(2分)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单选题】 2、以下电池中不作为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是(D)(2分) A.铅酸电池 B.锂离子电池 C.镍氢电池 D.锌银电池 【单选题】 3、关于蓄电池的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2分) A.外观检查时,只检查蓄电池接线柱、电缆和托架固定架是否有腐蚀即可。 B.外观检查时,只检查蓄电池周围无漏液,壳体和桩柱无破损裂纹即可。 C.用万用表检测蓄电池电压,只要在12.6V以上就一定可以用。 D.万用表检测的蓄电池端电压,只能作为检测的参考因素。 【单选题】 4、(B)电池性能比较高,可以快速充电、高功率放电、能量密度高,且循环寿命长,但高温下安全性能差(2分) A.镍氢电池 B.锂离子电池 C.铅酸电池

5、动力电池包衰减诊断故障代码在下列(B)情况下可能出现。(2分) A.电池组已经退化到需要进行更换 B.电池组已经退化到只有原电池容量的20%左右 C.车辆的动力电池包电压为0伏 D.这些诊断故障代码是根据汽车的行驶里程设定的 【单选题】 6、动力电池的能量储存与输出都需要模块来进行管理,即动力电池能量管理模块,也称为动力电池管理系统,或动力电池能量管理系统,简称(C) (2分) A.BBC B.ABS C.BMS D.EPS 【单选题】 7、集中式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的特征是(D)(2分) A.电池管理系统与电池包分开 B.电池信息采集器与电池管理控制器分开 C.电池信息采集器与电池模组分开 D.信息采集器和管理器集合在一起 【单选题】 8、分布式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的特征是(B)(2分) A.电池管理系统与电池包分开 B.电池信息采集器与电池管理控制器分开 C.电池信息采集器与电池模组分开 D.信息采集器和管理器集合在一起

新能源汽车的核心:三电系统详解

新能源汽车的核心:三电系统详解 新能源汽车区别于传统车最核心的技术是“三电”,包括电驱动,电池,电控。下面详细讲解一下三电基础知识: 一、电池 电池是与化学、机械工业、电子控制等相关的一个行业。 电池的关键在电芯,电芯最重要的材料便是正负极、隔膜、电解液。 正极材料广为熟知的有磷酸铁锂、钴酸锂、锰酸锂、三元、高镍三元。

动力电池是非常“年轻”的产品,1996年通用推出EV-1采用的是铅酸电池,它是现代电动汽车架构雏形,从铅酸电池到日系混动的镍氢电池,再到现在流行的锂电池,也才20多年。 从第四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新能源乘用车配置电池来看,32款车型采用了17家企业的电池,其中16家是电池厂商,另外一家是长安新能源的,这说明其它乘用车的动力电池直接外购,包括电芯、电池组与电池管理系统等。 大部分自主品牌主机厂都没有自己的电芯与电池组设计能力

跨国车企,虽然没有自己的电芯,但是它们却坚持自己设计生产电池组件与管理系统,这是为了加强动力电池的核心竞争力。与大多自主品牌的差别是,即使不采用这家的电芯,它们可以换个电芯品牌照样能够设计电池组,核心技术还是掌握在自己手里。 但是我们更关心的是动力电池,也是就新能源汽车中的能量来源 目前动力电池中,镍氢电池面临淘汰,铅酸电池全凭保有量在支撑,故目前以锂电池最为主要。(如下图) 先介绍几个重要概念

能量密度方面电池肯定不如汽油,但是究竟差别多大呢?一箱50L的汽油可以大概跑600km 续航同样里程的电动车需要多少电池呢? (如下图)

下表列出了四类锂电池的主要性能指标差别 从表中可以看出,四类电池各有优劣。那各汽车厂商究竟是凭什么选择其中某种电池呢?哪种电池又将是未来的主流呢? 数码电子产品对锂电池安全性要求不高,钴酸锂电池最合适3C领域,特斯拉敢于使用此类电池也是未来得到超强的续航能力,但是同时其安全性能要打些折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