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哈哈企业战略分析

娃哈哈企业战略分析
娃哈哈企业战略分析

娃哈哈企业战略分析

一、企业简介

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1987年,目前为中国最大的食品饮料生产企业,全球第五大饮料生产企业,仅次于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吉百利、柯特这4家跨国公司。在全国27个省市建有100余家合资控股、参股公司,在全国除台湾外的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建立了销售分支机构,拥有员工2万余名,总资产达178亿元。公司拥有世界一流的自动化生产线,以及先进的食品饮料研发检测仪器和加工工艺,主要从事食品饮料的开发、生产和销售,主要生产含乳饮料、瓶装水、碳酸饮料、茶饮料、果汁饮料、罐头食品、医药保健品、休闲食品等八大类近100个品种的产品,其中瓶装水、含乳饮料、八宝粥罐头多年来产销量一直位居全国第一。2007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8亿元,娃哈哈在资产规模、产量、销售收入、利润、利税等指标上已连续10年位居中国饮料行业首位,成为目前中国最大、效益最好、最具发展潜力的食品饮料企业。

二、环境分析

(一)外部环境分析

1、一般环境分析

(1)政治环境

企业只有顺应国家的政治大环境,才能够健康稳定的发展。食品工业是与实现国家“三农”政策息息相关的产业,饮料行业被列为重点发展的行业之一,其未来将更加辉煌灿烂。我国《食品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指出重点发展饮料制造业。在十一五期间继续提高饮料生产总量,进一步调整产品结构,重点发展果蔬汁饮料、植物蛋白饮料和茶饮料等产品,适度发展瓶(罐)装饮用矿泉水,降低碳酸类饮料的比例,发展并规范功能性饮料的生产;鼓励通过兼并、重组、融资等手段,培育大型饮料企业集团,实现产业升级。“十一五”期末,建立一个产品结构更趋合理、产业集中度更高的现代饮料加工体系。今年来食品安全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我国政府加大对食品行业的监管力度,饮料在生产、包装方面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政府及公众的关注。

(2)经济环境

改革开放三十年里,中国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实现了由弱到强的举世瞩目的巨大转变。30年里,我国人均GDP成倍增加。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将进一步推动中国软饮料行业稳步健康发展。软饮料行业需求不断提高,产能不断扩大,产业结构进一步提升和优化。在产销规模继续扩大的同时,饮品不断推陈出新,将衍生出更加广阔的细分市场空间。中国饮料产品的消费市场之大,是任何国家不能比拟的。

但随着农产品价格的上升,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持续上涨。对于广大的投资者来说,原料成本的增加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食品饮料行业的发展。成本上升,商品加价在所难免,但对于消费者而言,商品价格上涨必然或多或少影响其消费量,这将影响饮料的销量,对饮料业而言是个不利的经济环境。

(3)技术环境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技术水平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饮料产品的生产与包装技术不断升级。PET无菌冷灌装包装、HDPE(中间有阻隔层)奶类包

装,以及无菌纸盒包装在饮料行业得到广泛应用,方便、绿色的包装不仅保证了饮料存放的安全质量问题,而且也为同质化的饮料产品带来了差异化,带动了饮料业的发展。各大饮料厂商都致力于推进技术进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开发,实施名牌战略,以品牌创建展现科技含量,以品牌建设带动行业发展。推进食品工业发展与信息化的融合,加快采用信息化技术提升食品工业的技术结构水平,加快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

(4)社会物质文化环境

最近的几十年以来,中国的社会文化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人们更加注重“自然、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使饮料市场不断细分,饮料企业推陈出新,果蔬饮料和茶饮料贴近消费者生活理念,满足消费者的口味。消费者追求更健康、更天然、更好喝的饮品使饮料行业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产业环境分析

(1)产业内竞争强度分析

中国饮料行业已经进入诸侯纷争的时代,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康师傅、统一等国际企业,还有娃哈哈、汇源、达利园、农夫山泉、红牛等国内企业各分一杯羹。整个饮料市场正孕育着激烈的品牌竞争和市场瓜分。跨国公司凭借其深厚的品牌资源和雄厚的资金支持以及在国外市场拓展的成功经验,对中国大陆本土饮料企业构成合围之势,使我国本土饮料企业陷入“四面楚歌”的尴尬境地。

·饮料行业的资本投入低,产品差异化程度低,所以目前这行的竞争相对比较激烈。娃哈哈始终如一的坚持总成本领先战略。

·饮料产业的资产专业性较低,成本转移容易,一旦企业要退出市场,会面临较低的退出障碍和退出成本。

(2)潜在进入者

目前我国饮料行业的卖方集中度很高,企业兼并力度加大,行业垄断进程加速,但由于饮料产品差异化程度不大,行业资本投入量要求较少,转移成本低,没有政策和技术壁垒,所以其退出和进入壁垒低。经过10多年的运作,饮料行业已经成为高度市场化的行业,娃哈哈在碳酸饮料方面可向“国际两乐”学习,茶饮料可向“统一、康师傅”借鉴。最近几年果蔬饮料、花茶饮料以及功能饮料不断兴起,对于这个广阔的市场空间,潜在进入者都想分一杯羹以牟取利益,这是需要娃哈哈警惕的地方

(3)供应商分析

目前,国内食糖供不应求,再加上以前年度全国结存食糖较少,导致了食糖市场出现了阶段性的供应紧张局面。食糖价格上涨幅度达46%。糖价的上涨使食品饮料业等下游产业生产成本快速增加。对于食品饮料企业来说,糖价上涨给企业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很多大型企业已经开始逐步调整内部架构,由于糖价持续上涨,许多企业已经预计到了高糖价情况的出现,所以大多提前有了消化成本的措施,企业成本仍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属于“合理成本”,企业可以通过内部消化的方式来解决。

(4)买方分析

消费者消费口味的多元性,消费方式的多样性,给软饮料行业提供了充足的市场空间。虽然不同饮料之间存在一定的替代性,但由于消费者口味偏好的千差万别,使得不同饮料品类之间并不能绝对被替代,即不可能所有的消费者

都仅仅喜欢某一种饮料。况且同一种消费者在不同场合、不同生活方式下对饮料需求也有所不同,这样就使得饮料企业市场发展空间多姿多彩。中国饮料市场空间之大,是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的。娃哈哈必须关注市场动向,关注消费者的心理和需求,这样才能保持其地位并在潜在的市场空间中立足。

(5)替代产品分析

目前中国的软饮料行业是高成长性行业,尤其包装茶和果汁以及其他新兴饮品的增长很快,成熟饮品增长稳定,新的热点和增长点不断出现。近几年饮料的替代品增多,包括酒、啤酒、葡萄酒、红酒等饮料,低度啤酒开始借道抢占果汁市场。各大超市的啤酒货架上诸如“啤酒饮料”、“果汁啤酒”、“无醉啤酒”等啤酒产品开始以低度、健康、含果汁的形象大举抢夺清凉饮料的市场。果汁啤酒是目前啤酒产品中种类最多、最受女性消费者青睐的品种。就市场价格而言, 果汁啤酒的价格普遍低于普通啤酒, 按企业的说法低度产品的推出更多是为了满足年轻人追求时尚健康的需求。但对于饮料产业而言,增加了它们生存发展的压力。

(二)内部环境分析

1、能力

(1)营销能力

销售渠道—销售网覆盖面广;忽略现代KA渠道——对渠道的控制力相对薄弱娃哈哈联销体的网络体系既是优势又是劣势。娃哈哈忽视现代KA渠道,坚持走经销商渠道,使得企业对渠道的控制力特别是终端控制相对薄弱。广告投入度—强势的广告投入:密度大,范围广。娃哈哈通过强势的广告投入,耗巨资请媒体打造品牌的知名度,然后再通过品牌效应来启动市场,其广告密度大,覆盖范围广,经营成本—坚持总成本领先战略,节约成本。

娃哈哈20年来,始终如一的坚持总成本领先战略,无论从价值链理论中基本价值创造活动(原材料供应、生产制造、市场推广等)到辅助性价值活动(财务管理、人力成本、行政管理等),还是从财务损益表中的销售(营销)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成本角度,在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时刻,娃哈哈人都不知不觉中贯彻实施企业的总成本领先战略。市场渗透率—能深入农村,大城市的市场渗透力弱,相对于两乐,雀巢,统一等国外企业,尽管娃哈哈能深入农村市场,但其在大城市的市场渗透能力弱,品牌认可度逊于国外品牌。

(2)财务能力

娃哈哈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规划与实施企业管理上层次,财务管理首当其冲。财务管理涉及到企业营运的各个环节,通过对原材料的采购成本、材料的库存成本、生产环节材料、人工、耗费成本、销售费用及管理费用等一系列的预算和核算,全面掌握企业运作状况。

三、战略选择

总体战略,是企业最高管理层为整个企业确定的长期目标和发展的方向。总体战略一般有四种类型:维持型战略、发展型战略、衰退型战略和退出型战略。繁荣时代,不断发展的战略几乎是所有奋发进取企业的唯一选择,更何况娃哈哈现在的业绩蒸蒸日上,想要实现3~5年内营业规模达200亿元,5~10年内达1000亿元的战略目标,采取发展型战略无疑是娃哈哈集团的明智选择。(一)集中战略——食品饮料业的集中化发展

娃哈哈从保健食品——儿童营养液起家,1991年,娃哈哈兼并杭州罐头厂

后推出了果奶、八宝粥等食品饮料,自此在食品饮料业尤其在饮料业专注发展了10余年,从儿童饮料到成人饮料,从果奶、瓶装水、碳酸饮料、茶饮料、果汁饮料、功能饮料到复合饮料(营养快线/奶咖)等,正是10年如一日的专注,成就了娃哈哈在饮料业的辉煌。2001年,宗庆后提出实施“三全战略”,即“全面开发市场、全面开发品种、全面启动市场”,继续巩固并提升娃哈哈在饮料业的“霸主”地位,成为“全方位饮料公司”。

1、市场开发战略

过去几年,娃哈哈采取的联销体模式主攻的是二、三级市场,但我国的农村地区经济落后、消费能力有限,在加之两乐,统一,康师傅等竞争对手也想进军农村市场,未来的局势将更加严峻。所以娃哈哈集团应该按照宗庆后提出的“三全战略”,全面开发市场,不仅要立足农村,更要有“攻打”城市的战略决心。2005年开始,“营养快线、爽歪歪、非常咖啡可乐”等城市型产品强势上市,娃哈哈集团吹响了“农村包围城市,攻占大城市,解放全中国”的战斗号角。未来数年,娃哈哈应该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抢占一级市场。10余年来,娃哈哈的联销体网络给企业带来了成本上的优势,但联销体系毕竟不是娃哈哈的核心竞争力,与可口可乐直接指挥的“直营队伍”比,娃哈哈对终端的控制力弱。面对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康师傅、统一的直营,面对大卖场的迅速发展,便利连锁遍天下的现代物流,娃哈哈的联销体模式不能在大中城市发挥作用。所以,未来娃哈哈应开发更多的销售渠道,采取两条路线:在二、三级市场,坚定不移的走联销体渠道,在大城市可以走普通的经销制,在有能力的情况下,建立销售公司,开展终端直营。

2、产品开发战略

无论主流的还是非主流的品类,无论传统的还是时尚的,无论是解渴的还是保健的,只要是饮料品类,娃哈哈都应全面的开发,积累娃哈哈的产品线优势。充分利用娃哈哈商标的影响力,打响民族品牌,在功能、包装、口味等各方面开发新产品。

(二)多元化战略

2002年,被外界认为是娃哈哈多元化“元年”,也是公司正式实施多元化战略第一步的一年。这一年,娃哈哈在坚持以饮料业为主的同时,开始进军童装产业。起初,宗庆后雄心勃勃,预计年销售额很快能达10亿元,并希望借势进入休闲装、男装和女装领域。但他却低估了跨行业经营运作的艰难性。当年的娃哈哈童装目标销售额为10亿元,但至今却仅在1亿元上下徘徊,处于一种进退维谷,处境尴尬的状态。

除了食品饮料业外,娃哈哈高层包括宗庆后本人并不具备运作日化、童装等其他高度竞争性产业的能力,因为行业特性和竞争环境变了,娃哈哈的劣势大于其优势。但娃哈哈可以发展与饮料相关的多元化业务,比如啤酒、冷饮之类的。对于童装项目,应该停止发展,最好与其他方合作,娃哈哈方不参与经营,只负责生产;如果没有人愿意合作,则变卖生产线,悬崖勒马,将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以后进入新的产业时,必须进行可行性研究,听取专家顾问意见,不能光凭宗庆后本人的“直觉”决策。

(三)一体化战略

在实业经营方面,娃哈哈只需专注食品饮料业,继续做大做强,如果娃哈哈想要想国际巨头看齐,就必须扩展视野,进行资本运作。手握数十亿巨资,有数百亿元融资能力的娃哈哈,完全可以设立娃哈哈投资有限公司,针对食品

饮料的上游和横向产业入股、并购。上游产业包括包装业、农业、果业,一来可以打通产业价值链,外部成本内部化,巩固食品饮料业的成本优势;二来可以摆脱对上游产业的依赖,取得主导权。横向产业包括各类食品饮料加工业,娃哈哈可以高举中国食品饮料产业整合的大旗,快速发展,增加主业营业额,打造持久的产业价值链竞争优势。娃哈哈甚至可以走出国门,整合世界的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食品饮料业。就像来自台湾的顶新集团(康师傅),从面粉、纸箱到生产设备,打通了整个价值链,显示极强的竞争优势。

四、战略评价

娃哈哈的这三种发展战略,也告诉我们一种成功地发展模式。而这种模式的本质就是不断地读懂和搞透当时的国内国际环境和形势,在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之间作出理智的选择,清醒、冷静地做出决策,选择最符合实际的发展的战略和线路。而不是随波逐流,没有长远的目标和一些必要的重大决策原则。

战略管理期末作业

班级:市场营销1253

姓名:武银玲

学号:125315315

娃哈哈国际战略分析

娃哈哈国际战略分析 自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世界饮料消费量迅速上升,全球饮料业进行了高速的产业集约,而且消费地域差别也更加明显。改革开放以后,几乎世界上所有的饮料巨头都在逐鹿中国。目前,中国软饮料市场比重最大的碳酸饮料市场一直被百事可乐、可口可乐两大企业占据。如何与国际品牌巨头进行市场竞争,如何在开拓国内生存空间的同时向国际化迈进,是我国饮料业必须面对的严峻问题。 娃哈哈企业成立十几年来,从最初的校办工厂发展为我国饮料行业的民族支柱,成为在国内为数不多的向国际大品牌挑战的领头企业。 虽然其与世界饮料食品前五强的法国达能集团合资建厂,并向美国、加拿大、意大利等国家出口产品,但娃哈哈始终将目标重点放在国内市场,并没有真正地向国际化企业发展。本文将对国际饮料行业市场进行分析,探寻娃哈哈企业的国际化之路,对中国饮料业开拓国际市场构建一种战略设想。 一、娃哈哈国际战略分析 企业制定公司层的国际战略,是在内外环境分析基础上,确定拟进入的国家和地区,而企业制定经营层的国际战略则需要确定具体如何进入所选定的市场。 企业经营层通用战略分为三种类型: 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专一化战略。 总成本战略可以用波特分析企业竞争优势的通用战略矩阵来表示。(图1) 与此相关涉及到对市场进入和市场扩张战略的研究。由于娃哈哈集团尚属较为年轻的企业,且国际业务经验有限,在国际化初期应该选择瀑布模式的市场进入,可以用图2表示。 (图2) 就目前而言,娃哈哈进入美国市场有一定的贸易根基和营销关系,且美国市场需求量大、开放程度高,故首先打开美国市场是比较可行的。

综合娃哈哈的低成本战略优势、国际战略初期目标以及选定的市场进入模式,本文认为该企业可以选择专一化和成本领先战略。那么,究竟娃哈哈应该用什么样的专一化产品去征服美国市场呢? 二、娃哈哈产品国际营销条件与SWOT分析 由于我们目前只考虑到美国市场,综合衡量国家、地区因素,产品因素和企业因素和市场行情,本文认为应该提供适合美国消费者的差异化新产品,新型茶饮品会是一个较好的选择。下面将利用SWOT分析方法,对娃哈哈在美国市场的茶饮料营销策略选择进行分析。 (一)优势与机遇 1、产品因素——茶业及其发展趋势。茶叶、咖啡、可可并称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科学研究证明,茶叶富含人体有益的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对于保健防老、治病解乏、保健美容、降压抗癌等具有其他饮料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而可可会增肥甚至可能引起某些儿童疾病;咖啡因对人体也有副作用。现在美国咖啡消费量只有1957年的65%,与其相反,茶叶消费量近年来显著增长:1960年美国人均每年消费茶叶 0.31公斤,现在人均每年消费茶叶量增加到1公斤左右。另外,美国业界长期以来组织过多次“茶叶与健康”的科学研究和宣传活动,使茶叶有益健康且可防病治病的观念日益为更多的人所接受,茶叶的“身价”也越来越高。 从消费趋势看,随着消费人群年龄结构及生活方式的变化,人们对茶叶的消费方式和结构也在发生改变,人们更加崇尚快速、方便的饮茶方式,这也预示着茶饮料的发展空间是巨大的。 2、企业因素——娃哈哈的市场竞争力。在国内茶饮料生产上,各家企业都有其主打品牌。进入21世纪后,康师傅、统一和娃哈哈始终占据前三甲地位,但我们也可以发现,康师傅的市场份额略有下降趋势,而娃哈哈则呈逐年上升趋势。这表明娃哈哈企业在茶饮料产品上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且发展前景良好,其开拓国际市场有较好的技术、经验支持与实际开发能力。(表1)

娃哈哈SWOT分析

1.娃哈哈集团简介: 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1987年,目前为中国最大的食品饮料生产企业,全球第四大饮料生产企业,仅次于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吉百利这3家跨国公司。在中国26个省市建有100余家合资控股、参股公司,在全国除台湾外的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建立了销售分支机构,拥有员工近2万名,总资产达121亿元。公司拥有世界一流的自动化生产线,以及先进的食品饮料研发检测仪器和加工工艺,主要从事食品饮料的开发、生产和销售,主要生产含乳饮料、瓶装水、碳酸饮料、茶饮料、果汁饮料、罐头食品、医药保健品、休闲食品等八大类近100个品种的产品,其中瓶装水、含乳饮料、八宝粥罐头多年来产销量一直位居全国 第一。?7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8亿元,娃哈哈在资产规模、产量、销售收入、利润、利税等指标上已连续10年位居中国饮料行业首位,成为目前中国最大、效益最好、最具发展潜力的食品饮料企业。娃哈哈坚持诚信经营,二十年来累计向国家上交税金68亿元,资助教育和各类社会公益事业2亿多元;大力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二十年累计采购各类农副产品价值达78亿元,直接和间接解决了40万农村人口的就业问题;在中西部、贫困地区、革命老区,东北老工业区投资建厂近40家,为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2.娃哈哈企业文化(“家”文化):

娃哈哈“家”文化的主要内容: 1、娃哈哈宗旨: 娃哈哈健康你我他欢乐千万家 2、娃哈哈精神: 励精图治艰苦奋斗勇于开拓自强不息3、娃哈哈经营哲学: 凝聚小家发展大家报效国家 1 / 5 4、娃哈哈座佑铭: 先将诚信施于人才能取信于人 5、娃哈哈工作要求: 认真严格主动高效 6、娃哈哈行为准则: 忠诚创新负责亲情 7、娃哈哈工作作风: 拉得出打得响过得硬 8、娃哈哈人才观: 唯德唯才有用即才人皆为才 9、娃哈哈团队意识: 道相同心相通力相聚情相融 10、娃哈哈核心价值观:

小米公司战略分析报告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小米公司战略分析报告 目录 一、小米公司介绍 (2) (一)公司背景 (2) 3 6 6 9 12 13 13 13 14 14 14 15 15 15 16 16 16 17 六、总结 (17) 一、小米公司介绍 (一)公司背景 1.总述 北京小米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小米公司)正式成立于2010年4月,是一家专注于高端智能手机自主研发的移动互联网公司。小米手机、MIUI、米聊是小米公司旗下三大核心业务。“为发烧而生”是小米的产品理念。小米公司首创了用互联网模式开发手机操作系统、60万发烧友参与开发改进的模式。

小米公司由前Google、微软、金山等公司的顶尖高手组建,是一家专注于iphone、Andiord等新一代智能手机软件开发与热点移动互联网业务运营的公司,获得知名天使投资人及风险投资Morningside、启明的巨额投资,目前小米公司的市场潜力巨大。 联通、电信运营商的手机端免费即时通讯工具,通过手机网络(WIFI、3G、GPRS) ,可以跟你的米聊联系人进行实时的信息沟通,收发图片和音频,只消耗网络流量。 小米手机:这是小米公司专门为发烧友级的手机控打造的一款高质量手机。手机设计全部由小米内部来自摩托罗拉的硬件团队完成,生产由富士康和英华达代工,手机操作系统采用自主研发的MIUI系统,采用线上销售模式。 (二)公司现状 中国手机制造商小米称2014年收入翻了超过一倍,仅一周后,它被誉为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创业公司。

2012 年全年,小米手机销量达到 719 万台,含税收入 126.5 亿元。2013 年全年销量 1870 万台,含税营收超过 300 亿人民币。在 2013 年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雷军以“99%”的把握承诺,2014年小米营收会达到 500 亿。 小米做到了,2014年数据统计小米的中国销售量达到了6112万台,在智能手机市场占到了12.5%的市场份额。较小米公司2013年的1870万台增长227%,含税销售额743亿元,较2013年的316亿元增长135%。 市场研究机构 IDC 今天公布了 2014 年第四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调研数据,小米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名列第一,市场占有率达 13.7%,排名第一,苹果、 2.使命 (1)经营主线 小米公司主要专注于手机产品开发研究与生产,是目前国产手机的领跑者。 (2)经营目的 客户忠诚度:小米致力于向客户提供最高质量的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以及更多价值,以赢得客户信任。 利润:小米手机基本上是零利润售机,不过也必须要保障后期获得足够的利

娃哈哈战略分析及选择

娃哈哈集团战略分析及战略选择 一、集团简介 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1987年,为中国最大全球第五的食品饮料生产企业,在资产规模、产量、销售收入、利润、利税等指标上已连续11年位居中国饮料行业首位,成为目前中国最大、效益最好、最具发展潜力的食品饮料企业。2010年,全国民企500强排名第8位。本文将通过PEST分析和SWOT分析两种方法对娃哈哈集团的内外部环境及所面对的机遇挑战进行分析,总结娃哈哈的战略选择。 二、PEST分析 1.P(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十一五期间,我国提出要重点发展茶饮料、果蔬汁饮料,降低碳酸饮料的比例,培育大型食品饮料企业,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近年来,由于苏丹红、三聚氰胺等问题的出现,我国加大了对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大力开展I S 09000和HACCP等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工作,加强对食品、饮料安全的监督和管理。 2.E(经济环境分析) 据初步统计,2012年全年我国GDP总值为51932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1年增长了7.8%,2012年末,全国规模以上饮料制造业企业达1582家,总资产达3217.74 亿元,同比增长16.53%。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必然会推动中国食品、饮料行业的发展,促进其规模的扩大和产业结构的优化。 3.S(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品位都发生的变化,如今,更多的人们愿意选择绿色、健康、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对于食品和饮料的选择也更加理性,食品饮料企业为了迎合这种生活理念开发各种新口味新品种,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4.T(技术环境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技术水平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饮料产品的生产与包装技术不断升级。PET无菌冷灌装包装、无菌纸盒包装等在饮料行业得到广泛应用,这不仅保证了饮料保存的安全和质量,为企业发展产品的差异化提供了空间。 三、SWOT分析 娃哈哈集团SWOT矩阵 内部环境外部环境S(优势)W(劣势) 1、健全的营销网络; 2、品牌知名度高,企业形象好; 3、产品种类多,覆盖面广; 4、融资能力强,信誉好; 5、一流的自动化生产线,先进的食品 饮料研发检测仪器和加工工艺; 6、较强的公关能力,领导人能力强势。 1、带着家族式产业的痕迹,成 为规范化管理的瓶颈; 2、与达能的产权风波; 3、产品组织混乱,质量问题时 有发生。 O(机会)l、广阔的国内市场; 2、我国饮料行业的快速增长; 3、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优惠政策刺激经济发展 SO战略WO战略 1、利用自身优势继续抢占市场,开发 新产品; 2、巩固技术壁垒,加速发展; 1、引入现代科学的管理方法, 提高管理效率; 2、降低制造的销售成本;

战略分析—以小米公司为例

战略分析—以小米公司为例 一、前言 2015年7月12日凌晨,小米联合创始人林斌在微博上发表了一篇名为《付诸行动比梦想更重要》的博文,是他两天前参加母校中山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辞。随后科技界业内人士潘九堂转发林斌的微博,并透露一个重要的信息——小米最新估值800亿美元。 小米估值800亿美金,对于一个短短成立仅5年的互联网公司,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我们首先可以从800亿美金入手,这个估值甚至超过了百度目前的市值,几乎是京东商城的两倍,是在香港上市的联想的4倍,甚至可以买下10个奇虎360。小米5年的账面价值已经超越了800倍。虽然这个估值存在一定“夸大”的嫌疑,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雷军等人在2010年创办的这家公司,从今天来看,真的改变了整个中国手机界的格局,改变了传统手机的销售模式和盈利模式,正是它的出现,开创了智能手机的低价模式,推动了中国手机智能机普及时代。 虽然,小米公司成立仅5年,但是对于一个互联网类型的公司,这段看似短的历史已足够我们拿来分析这5年来小米的战略变化,所以,本文以小米公司为例进行战略推演分析。 二、小米公司 (一)小米公司简介 小米公司正式成立于2010年4月,是一家专注于高端智能手机、互联网电视以及智能家居生态链建设的创新型科技企业。“让每个人都可享受科技的乐趣”是小米公司的愿景。小米公司首创了用互联网开发模式开发产品的模式,用极客精神做产品,用互联网模式干掉中间环节,致力于让全球每个人,都能享用来自中国的优质科技产品。 小米公司自创办以来,保持了令世界惊讶的增长速度,小米公司在2012年全年售出手机719万台,2013年售出手机1870万台,2014年售出手机6112万台。小米手机及其子品牌红米手机已经成为了中国市销量第一,全球销量排名前五的优秀产品,小米手机亦成为全球首个互联网手机品牌。 图1—小米手机年销量 小米公司在互联网电视机顶盒、互联网智能电视,以及家用智能路由器和智能家居产品等领域也颠覆了传统市场。截至2014年年底,小米公司旗下生态链

娃哈哈集团战略分析报告

娃哈哈集团战略分析报告

目录 一、公司简介 (1) 二、企业使命 (1) 三、外部环境分析 (1) (一)一般环境分析 (1) 1、政治环境 (1) 2、经济环境 (2) 3、技术环境 (2) 4、社会文化环境 (2) (二)、产业环境分析——波特五力模型 (3) 1、现有竞争强度分析 (3) 2、潜在进入者 (4) 3、供应商分析 (4) 4、买方分析 (4) 5、替代产品分析 (4) 四、内外部环境分析表格 (4) (一)、EFE表格分析 (4) (二)、内部能力分析 (6) 五、SWOT分析 (8) 六、业务组合分析 (8) 七、公司层战略 (9) (一)、集中战略——食品饮料业的集中化发展 (9) 1、市场开发战略 (10) 2、产品开发战略 (10) (二)、多元化战略 (10) (三)、一体化战略 (11) 八、业务层战略 (11) (一)、成本领先战略 (11) 1、娃哈哈生产制造中的低成本 (11) 2、渠道运作的低成本 (11) 3、人力资源的成本控制 (12) (二)、差别化战略 (12) 九、职能层战略 (12) (一)、财务战略 (12) (二)、人力资源战略 (13)

一、公司简介 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1987年,目前为中国最大的食品饮料生产企业,全球第五大饮料生产企业,仅次于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吉百利、柯特这4家跨国公司。在全国27个省市建有100余家合资控股、参股公司,在全国除台湾外的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建立了销售分支机构,拥有员工2万余名,总资产达178亿元。公司拥有世界一流的自动化生产线,以及先进的食品饮料研发检测仪器和加工工艺,主要从事食品饮料的开发、生产和销售,主要生产含乳饮料、瓶装水、碳酸饮料、茶饮料、果汁饮料、罐头食品、医药保健品、休闲食品等八大类近100个品种的产品,其中瓶装水、含乳饮料、八宝粥罐头多年来产销量一直位居全国第一。2007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8亿元,娃哈哈在资产规模、产量、销售收入、利润、利税等指标上已连续10年位居中国饮料行业首位,成为目前中国最大、效益最好、最具发展潜力的食品饮料企业。 娃哈哈坚持诚信经营,泽被社会。二十年来累计向国家上交税金近百亿元,资助教育和各类社会公益事业2亿多元;大力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为国家“三农”问题分忧解难;在中西部、贫困地区、东北老工业区投资建厂40余家,为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1 二、企业使命 企业的使命决定企业的发展远景。娃哈哈集团宗旨:“健康你我他欢乐千万家”。娃哈哈提供的是满足千万家庭日常所需的大众化产品,经营的是“健康、欢乐”的事业。娃哈哈集团总体战略:发展发展再发展,食品饮料业专业化为主,跨行业多元化为辅。 三、外部环境分析 (一)一般环境分析 1、政治环境 食品工业是与实现国家“三农”政策息息相关的产业,饮料行业被列为重点发展的行业之一,其未来将更加辉煌灿烂。我国《食品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指出重点发展饮料制造业。在十一五期间继续提高饮料生产总量,进一步调整产品结构,重点发展果蔬汁饮料、植物蛋白饮料和茶饮料等产品,适度发展瓶(罐)装饮用矿泉水,降低碳酸类饮料的比例,发展并规范功能性饮料的生产;鼓励通过兼并、重组、融资等手段,培育大型饮料企业集团,实现产业升级。“十一五”期末,建立一个产品结构更趋合理、产业集中度更高的现代饮料加工体系。到2010年,全国软饮料总产量达到5700万吨,年均增长率约11%。其中,果蔬汁饮料产量达到1140万吨,瓶(罐)装饮用水产量达到2250万吨,碳酸饮料产量达到1140万吨,茶饮料、功能性饮料和蛋白饮料等其它饮料产量达到1170万吨左右。这些利好的产业政策有利于饮料行业的蓬勃发展,但最近三鹿毒奶粉事件再次让食品安全成为公众关注的 1娃哈哈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c07581510.html,. cn

小米公司战略分析报告DOC

小米公司战略分析报告 小组成员: 班级: 学部: 学年学期: 课程名称:

目录 一、小米公司介绍 (2) (一)公司背景 (2) (二)公司现状 (3) 二、小米公司战略分析 (6) (一)小米公司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法) (6) (二)小米“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9) (三)波士顿矩阵 (12) 三、小米公司组织分析 (13) (一)组织的结构 (13) (二)组织的特征 (13) (三)企业文化 (14) 四、小米公司人力分析 (14) (一)花80%时间找人 (14) (二)扁平化管理 (15) (三)强调责任感 (15) (四)利益分享机制透明 (15) (五)与米粉交朋友 (16) 五、小米公司营销分析 (16) (一)促销策略 (16) (二)定价策略 (17) 六、总结 (17)

一、小米公司介绍 (一)公司背景 1.总述 北京小米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小米公司)正式成立于2010年4月,是一家专注于高端智能手机自主研发的移动互联网公司。小米手机、MIUI、米聊是小米公司旗下三大核心业务。“为发烧而生”是小米的产品理念。小米公司首创了用互联网模式开发手机操作系统、60万发烧友参与开发改进的模式。 小米公司由前Google、微软、金山等公司的顶尖高手组建,是一家专注于iphone、Andiord等新一代智能手机软件开发与热点移动互联网业务运营的公司,获得知名天使投资人及风险投资Morningside、启明的巨额投资,目前小米公司的市场潜力巨大。 2.领导团队 姓名以往工作经历现负责事项 雷军前金山软件公司董事长;著名天使投资人董事长兼CEO 林斌前微软工程院工程总监;前谷歌中国工程研究院副 院长、工程总监、技术总监 总裁 黎万强前金山软件人机交互设计总监、设计中央总监、金 山词霸事业部总经理 小米手机营销及 MIUI项目负责人 周广平前摩托罗拉核心专家工程师小米科技硬件及BSP团队负责人 黄江吉前微软中国工程院开发总监;前微软工程院首席工 程师 小米科技工程技 术负责人 刘德世界顶级设计院校ArtCenter毕业的工业设计师, 曾创办北京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 小米手机工业设 计及供应链业务 洪峰前美国谷歌高级工程师;前谷歌中国高级产品经理米聊产品负责人 王川 多看科技创始人、CEO;北京雷石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金山软件独立董事 负责小米盒子与 小米电视业务 3.主要产品 米聊、MIUI、小米手机是小米科技的三大核心产品。 MIUI:这是一款小米特制的Andiord手机操作系统,针对原生Andiord系统超过100项改进,2010年6月1日正式发布,用户覆盖23个国家,深受手机发烧友的追捧。 米聊:小米出品的一款跨iPhone、Andiord、Symbiam手机平台,跨移动、联通、电信运营商的手机端免费即时通讯工具,通过手机网络(WIFI、3G、GPRS) ,

毕业论文——娃哈哈集团品牌战略研究

娃哈哈集团品牌战略研究 摘要:在市场经济的时代,品牌己经成为企业占领市场的重要工具。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品牌的重要性越来越大。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的企业要在全球范围的竞争中生存下去,必须在战略的高度上重视品牌战略。本文主要从娃哈哈品牌的发展历程开始,将品牌建设期间所作过的系列工作做一个系统性的梳理,并对其中的一些重要活动进行重点分析与总结,剖析它在整个品牌建设中起到的作用,对娃哈哈的品牌战略进行探讨。最后结合对娃哈哈的品牌发展战略的研究,对未来的品牌发展方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规划。品牌建设不是只要舍得花钱大量投放广告就能实现目标的简单过程,而是首先对企业品牌的定位、企业长期的营销战略方向、近期的营销目标等内容有了清晰详尽的了解后,而形成的适合企业自身的品牌战略,然后逐步开展一系列包括媒介投放活动、品牌推广活动等在内的组合拳,各项活动相互独立,又互为补充,但都是最终紧密围绕着企业的发展战略而有计划开展的。该研究成果对于国内企业品牌战略的实施有着指导和借鉴的意义,对于解决国内企业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着针对性地现实意义。 关键词:娃哈哈,品牌,战略,研究

Wa Ha Ha Brand Strategy Research Abstract:In the time of market economy, brand has become a important tool for enterprises to occupy the market. With the improving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brand is becoming more important. In the day of economy globalization, Chinese enterprises have to pay emphasis on brand strategy in a strategic height if they want to live on in a global competition.In this paper,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Wahaha brand from the beginning, the brand had made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work to make a systematic series of sorting out, and some of the important activities which focus on analysis and summary analysis of its brand building in the whole play effect on the Wahaha brand strategy are discussed. Finall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ahaha brand strategy, research, br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for the future put forward their views and plans. Brand building is not willing to spend a lot of ads as long as the goals can be a simple process, but the first corporate brand positioning, corporate marketing long-term strategic direction, the recent marketingTarget, etc. With the clear and full understanding, and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ir own brand strategy, and then gradually develop a range of activities including the media launch, brand promotion activities, including a combination of boxing, activities independent of each other, and each other added, but they are finally close around the business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have planned. This study results have the guidance significances, can help us resolve some problems in the brand strategy building. Keywords:Wahaha, brand, strategy, research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曾说过:任何工商企业都只有两个基本职能—市场营销和创新。至于所有其他方面,他认为都是细节问题。市场营销在企业中的核心地位源于以下事实:市场营销是公司为它所选择的客户群体创造价值的过程,而价值就是通过满足客户需求创造出来的。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企业面临的来自国内以及国际的竞争日益激烈。与此同时,技术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这些都要求企业必须根据环境的变化及时制定和调整其战略,在满足顾客日趋个性化与多样化的需求的基础上求得生存和发展。无数的研究成果己经表明:对营销的高度重视以及对客户需求与利益的关注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培养和保持可持续的竞争优势的关键成功要素。在中国的饮料市场上,“娃哈哈”已成为一个著名的品牌。它1987 年由个人靠 14 万元起家,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由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厂,现已发展成为中国规模最大、软饮料产量位居全球第五的饮料生产企业,跻身全国大型工业企业百强之列。八十年代中期,美国可口可乐、百事可乐进入中国市场,国内八大饮料

哇哈哈定位策略

哇哈哈定位策略 一、娃哈哈产品现状分析 娃哈哈集团公司目前为中国最大的食品饮料生产企业,全球第五大饮料生产企业,仅次于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等。娃哈哈集团公司将自己定位为“全方位饮料公司”。娃哈哈集团公司在全国31个省市建有1000多家合资控股、参股公司。娃哈哈集团公司主要从事食品饮料的开发、生产和销售,主要生产含乳饮料、瓶装水、碳酸饮料、茶饮料、果汁饮料等等八大类近100个品种的产品。2006年,娃哈哈集团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7亿元,2007年,实现营业收入258亿元,2008年,已实现营业收入328亿元,2010年,已实现营业收入550亿元。娃哈哈集团在资产规模、产量、销售收入、利润、利税等指标已连续多年位居中国饮料行业首位,成为目前中国最大、效益最好、最具发展潜力的食品饮料企业。 娃哈哈集团生产销售乳制品、瓶装水等八大类不同品种的产品,娃哈哈集团所生产的产品,可以简单分为两类:饮料类和非饮料类。由于非饮料类产品所占的比重极低,非饮料类产品营业收入占总体营业收入的不到1%。而且从2001年起,娃哈哈就定位为“全方位饮料公司”。所以现阶段娃哈哈集团的战略定位为以饮料类产品为主。 作为消费品市场上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饮料市场正经历着变化,机遇和挑战并存。 结合我国饮料市场的发展趋势以及娃哈哈集团的特征,娃哈哈集团战略定位于品牌延伸战略,是利大于弊的战略选择。总结娃哈哈品牌延伸的战略定位,跟进中创新、适当的自主创新与开发、上市速度和节奏的把握,值得借鉴。但是,娃哈哈虎头蛇尾的产品管理与高度集权的制度,则值得反思。 优势分析 (1)娃哈哈拥有一定的开发和创新能力。从儿童营养液、乳饮料、水、八宝粥等等,娃哈哈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市场追随者,娃哈哈在跟进中创新,利用其多年积累的网络优势迅速填补那些市场领跑者的尚未开发的空白或薄弱市场,骚扰市场领导者的优势市场,占得一席之地。在经费上,娃哈哈每年至少提取销售收入的3%做为开发经费,每年技术开发经费达数亿元。强大的研发体系及技术力量成为娃哈哈产品不断推陈出新、继续发展不断的源动力。 (2)娃哈哈拥有良好的财务状况。娃哈哈每年的营业收入相当高,联销体的保证金制度有效地杜绝了坏账、呆账的产生,大款发货保证了资金回笼的及时、可靠,使娃哈哈的资金产结构更加合理,娃哈哈的财务状况良好,流动性极强。(3)遍布全国的联销网络。娃哈哈在全国的31个省中选择了1000多家具有先进理念,较强经济实力,较高忠诚度,能控制乙方的经销商,组成了几乎能够覆盖全国每一个乡镇的厂商联合销售网络。在一级经销商网络的基础之上,娃哈哈简历特约二批商营销网络。娃哈哈逐步编制起一个封闭式蜘蛛网态营销体系,既加强了公司产品的快速渗透力,也提高了经销商对市场的控制力。 (4)娃哈哈拥有良好的品牌信誉。从1987年开始,娃哈哈品牌在中华大地上屹立不倒,凭借产品线的全面开花,娃哈哈20年间成长为我国饮料行业的“超级航母”。其年产量占道全国总量的六分之一,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娃哈哈企业文化

娃哈哈企业文化 企业和文化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杭州娃哈哈集团公司总经理宗庆后说:企业是树,文化是根;企业是大厦,文化是地基;企业是躯体,文化是灵魂。这是宗庆后同志长期企业经营管理实践的体会和总结。 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创业始于1987年,由宗庆后同志带领两位退休老师,靠借款14万元起家。作为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局所属的一家校办企业,创业之初,以为学校提供服务,卖些纸张、文具、冷饮为主营业务。后来,在宗庆后同志的倡导并带领下,成功开发出国内第一只儿童保健品,企业由此驶上快速发展的轨道,经济发展一日千里。经过18年时间的努力经营顽强拼搏,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目前已经成为国内饮料行业的龙头。2003年娃哈哈饮料产量达到370万吨,占全国饮料总产量的17%左右;实现营业收入102.28亿元,利税19.47亿元,利润13.67亿元,是饮料行业中规模最大、效益最好、最具发展潜力的企业。饮料产销量除了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吉百利和柯特等4家著名跨国公司外,在全球排名第五。 18年来,娃哈哈公司共生产饮料1530万吨,相当于为全国13亿老百姓平均每人提供了41瓶饮料;18年中,娃哈哈公司销售收入年均增速高达74%,共实现销售收入456亿元,相当于每天创造价值756万元;上交税收28.4亿元,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18年来,娃哈哈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校办企业成为全国饮料行业的龙头;企业净资产、利税、利润、上缴税收等主要经济指标均增长了上万倍;企业从代销代加工起步通过独立自主开发,形成了10大类近300个品种的产品大家族:“娃哈哈”品牌走出里巷走向全国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和美誉度的品牌之一。 娃哈哈公司所以能在短短18年时间里各方面取得飞速发展,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各级政府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以及企业自身善于把握机遇等等。此外,正如宗庆后同志所说,文化是企业大厦的地基。从创业之初就一直始终不懈努力培育、建设的娃哈哈“家”文化,鼓舞着娃哈哈人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一个又一个困难,激励着娃哈哈人在缀满鲜花的征程中不满足不骄傲,凝聚了娃哈哈团队,打造了娃哈哈品牌,指明了娃哈哈发展方向,是推动娃哈哈腾飞的强大动力。 一、娃哈哈“家”文化的起源、发展和完善 娃哈哈公司创始人宗庆后总经理从创业之初就十分重视精神面貌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18年来始终不懈地着意培育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丰沃土壤中,娃哈哈“家”文化经历了起源、发展和逐渐完善的历史进程,最终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家”文化系统。 1、起源阶段 娃哈哈文化的起源可追溯到企业的初创时期。作为一家区教育局的校办企业,创业初期的是非常艰苦的:百余平方的营业用房,14万元的借款和两位已经退休的教师,可谓一穷二白,就这样娃哈哈开始创业起家。 创业之初,企业以为区属中、小学提供服务,卖些纸张、文具、冷饮为主营业务。区属学校来一个电话,就要蹬着三轮车将货送上门,有时候,冒着严寒酷暑送一车货去却只能赚取几元钱的利润。宗庆后同志虽然名义

娃哈哈集团战略分析报告(可编辑)

娃哈哈集团战略分析报告(可编辑)娃哈哈集团战略分析报告 娃哈哈集团战略分析报告 姓名: 学号: 课程:企业战略管理 老师: 日期: 目录 1 一、公司简介 二、企业使命 1 三、外部环境分析 1 (一)一般环境分析 1 1、政治环境 1 2、经济环境 2 3、技术环境 2 4、社会文化环境 2 (二)、产业环境分析――波特五力模型 3 1、现有竞争强度分析 3 2、潜在进入者 4 3、供应商分析 4 4、买方分析 4 5、替代产品分析 4 四、内外部环境分析表格 4 (一)、EFE表格分析 4 (二)、内部能力分析 6 五、SWOT分析 8 六、业务组合分析 8

七、公司层战略 9 (一)、集中战略――食品饮料业的集中化发展 9 1、市场开发战略 10 、产品开发战略 10 2 (二)、多元化战略 10 (三)、一体化战略 11八、业务层战略 11 (一)、成本领先战略 11 1、娃哈哈生产制造中的低成本 11 2、渠道运作的低成本 11 3、人力资源的成本控制 12 二、差别化战略 12 九、职能层战略 12 (一)、财务战略 12 (二)、人力资源战略 13 一、公司简介 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1987年,目前为中国最大的食品饮料生产企业,全球第五大饮料生产企业,仅次于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吉百利、柯特这4家跨国公司。在全国27个省市建有100余家合资控股、参股公司,在全国除台湾外的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建立了销售分支机构,拥有员工2万余名,总资产达178亿元。公司拥有世界一流的自动化生产线,以及先进的食品饮料研发检测仪器和加工工艺,主要从事食品饮料的开发、生产和销售,主要生产含乳饮料、瓶装水、碳酸饮料、茶饮料、果汁饮料、罐头食品、医药保健品、休闲食品等八大类近100个品种的产品,其中瓶装水、含乳饮料、八宝粥罐头多年来产销量一直位居全国第一。2007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8亿元,娃哈哈在资产规模、产量、销售收入、利润、利税等指标上已连续10年位居中国饮料行业首位,成为目前中国最大、效益最好、最具发展潜力的食品饮料企业。 娃哈哈坚持诚信经营,泽被社会。二十年来累计向国家上交税金近百亿元,资助教育和各类社会公益事业2亿多元;大力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为国家“三

娃哈哈集团战略分析完整版

娃哈哈集团战略分析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 题目娃哈哈集团战略分析 指导教师苏醒职称讲师学生姓名陈文强学号 专业工商管理 班级国际企业管理1班 院(系)___商学院工商管理系 完成时间 2015年4月5 号

娃哈哈集团战略分析 摘要 伴随市场经济的全球化以及科技的快速进步,中国大陆的软饮料行业飞速发展,成为我国饮料行业及私营企业的榜样,娃哈哈集团是如何制定发展战略、如何规划战略结构值得我们关注。 本论文以娃哈哈集团为分析对象,针对其集团战略和战略结构的实际情况,运用一般部环境分析、业务组合分析法分析工具得出娃哈哈集团面临的潜力和劣势,从而得出集团战略的改进方向。 本文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就文章选题目的、背景、意义进行简要说明;第二部分介绍娃哈哈企业的发展竞争环境,主要根据公司现阶段情形、内外部环境,做出PEST分析。第三部分对娃哈哈集团总体战略结构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为本论文的结论部分,概述本文运用的相关理论知识探索的具体事项以及论文写作方面的不足、未深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娃哈哈/集团战略/PEST分析法

ANALYSIS OF THE WAHAHA GROUP STRATEGY ABSTRACT With the globalization of the market economy and the rapid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ina's soft drink industry rapid development, has become China's beverage industry and the private sector advertised, Wahaha Group is how to formulat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how to plan strategy structure worthy of our attention. In this paper, the Wahaha Group to analyze the object,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group's strategy and strategic structure, the use of the general portion environmental analysis, portfolio analysis analysis tools to identify Wahaha Group faces potential and weaknesses, to arrive at the direction of improvement group strategy . This article consists of four parts, the first part of the article a brief description of the topic on purpose, background, significance; the second part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Wahaha, mainly based company at this stage circumstances,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make PEST analysis. The third part of the overall strategy of Wahaha Group structure were analyzed. The conclusion of the fourth part of this thesis, and outlines specific matters related to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the exploration of this paper, writing paper shortage, the problem is not in-depth study. KEYWORDS Wahaha,Group strategy,PEST analysis

娃哈哈集团“家”文化

娃哈哈集团“家”文化 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创业始于1987年,由宗庆后同志带领两位退休老师,靠借款14万元起家。作为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局所属的一家校办企业,创业之初,以为学校提供服务,卖些纸张、文具、冷饮为主营业务。后来,在宗庆后同志的倡导并带领下,成功开发出国内第一只儿童保健品,企业由此驶上快速发展的轨道,经济发展一日千里。经过18年时间的努力经营顽强拼搏,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目前已经成为国内饮料行业的龙头。2003年娃哈哈饮料产量达到370万吨,占全国饮料总产量的17%左右;实现营业收入102.28亿元,利税19.47亿元,利润13.67亿元,是饮料行业中规模最大、效益最好、最具发展潜力的企业。饮料产销量除了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吉百利和柯特等4家著名跨国公司外,在全球排名第五。 18年来,娃哈哈公司共生产饮料1530万吨,相当于为全国13亿老百姓平均每人提供了41瓶饮料;18年中,娃哈哈公司销售收入年均增速高达74%,共实现销售收入456亿元,相当于每天创造价值756万元;上交税收28.4亿元,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18年来,娃哈哈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校办企业成为全国饮料行业的龙头;企业净资产、利税、利润、上缴税收等主要经济指标均增长了上万倍;企业从代销代加工起步通过独立自主开发,形成了10大类近300个品种的产品大家族;“娃哈哈”品牌走出里巷走向全国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和美誉度的品牌之一。 娃哈哈公司所以能在短短18年时间里各方面取得飞速发展,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各级政府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以及企业自身善于把握机遇等等。此外,正如宗庆后同志所说,文化是企业大厦的地基。从创业之初就一直始终不懈努力培育、建设的娃哈哈“家”文化,鼓舞着娃哈哈人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一个又一个困难,激励着娃哈哈人在缀满鲜花的征程中不满足不骄傲,凝聚了娃哈哈团队,打造了娃哈哈品牌,指明了娃哈哈发展方向,是推动娃哈哈腾飞的强大动力。 一、娃哈哈“家”文化的起源、发展和完善 娃哈哈公司创始人宗庆后总经理从创业之初就十分重视精神面貌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18年来始终不懈地着意培育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丰沃土壤中,娃哈哈“家”文化经历了起源、发展和逐渐完善的历史进程,最终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家”文化系统。 1、起源阶段 娃哈哈文化的起源可追溯到企业的初创时期。作为一家区教育局的校办企业,创业初期的是非常艰苦的:百余平方的营业用房,14万元的借款和两位已经退休的教师,可谓一穷二白,就这样娃哈哈开始创业起家。 创业之初,企业以为区属中、小学提供服务,卖些纸张、文具、冷饮为主营业务。区属学校来一个电话,就要蹬着三轮车将货送上门,有时候,冒着严寒酷暑送一车货去却只能赚取

娃哈哈战略模式分析

娃哈哈战略模式分析 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1987 年,目前为中国最大的食品饮料生产企业,全球第五大饮料生产企业,仅次于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吉百利、柯特这4 家跨国公司。公司拥有世界一流的自动化生产线,以及先进的食品饮料研发检测仪器和加工工艺,主要从事食品饮料的开发、生产和销售,主要生产含乳饮料、瓶装水、碳酸饮料、茶饮料、果汁饮料、罐头食品、医药保健品、休闲食品等八大类近100 个品种的产品,其中瓶装水、含乳饮料、八宝粥罐头多年来产销量一直位居全国第一。2007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8 亿元,娃哈哈在资产规模、产量、销售收入、利润、利税等指标上已连续10 年位居中国饮料行业首位,成为目前中国最大、效益最好、最具发展潜力的食品饮料企业。 2010年9月,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宗庆后以财富800亿元成为2010年中国首富。 下面我将从企业总体战略、业务单位战略、职能战略三个层面分析。 一.企业总体战略 2008年,娃哈哈实现营业收入328亿元,同比增长27.2%;利润50亿元,比上年增长了50.36%。国家统计局2008年统计,娃哈哈位列中国最大500家企业集团第155位,制造业500强第120位,大企业竞争力500强第51位。 娃哈哈集团2009年营业收入为432亿,2010年销售额目标是700亿。 繁荣时代,不断发展的战略几乎是所有奋发进取企业的唯一选择,更何况娃哈哈现在的业绩蒸蒸日上,想要实现2010 年营业规模达700 亿元的战略目标,采取成长型战略无疑是娃哈哈集团的明智选择。 1.密集型战略 娃哈哈从保健食品——儿童营养液起家,1991 年,娃哈哈兼并杭州罐头厂后推出了果 奶、八宝粥等食品饮料,自此在食品饮料业尤其在饮料业专注发展了10 余年。 2001 年,宗庆后提出实施“三全战略”,即“全面开发市场、全面开发品种、全面启动 市场”,继续巩固并提升娃哈哈在饮料业的“霸主”地位,成为“全方位饮料公司”。(1)产品开发(新产品和现有市场) 1998年,娃哈哈推出“中国人自己的可乐”--非常可乐,粉碎了洋可乐不可战胜的神话。2005年,娃哈哈自主开发的“营养快线”,创下上市当年实现销售近8亿元的奇迹。 2007 年,娃哈哈接连上市了思慕C、呦呦奶茶、泡泡乐茶系列。 (2)市场开发(现有产品和新市场) 过去几年,娃哈哈采取的联销体模式主攻的是二、三级市场,但我国的农村地区经济落后、消费能力有限。2005 年开始,“营养快线、爽歪歪、非常咖啡可乐”等城市型产品强势上市,娃哈哈集团吹响了“农村包围城市,攻占大城市,解放全中国”的战斗号角。2.多元化战略 2003年5月21日,宗庆后在北京突然宣布:娃哈哈与在国际服装界享有盛誉的香港达利集团强强联合正式进军中国儿童服装市场,通过“零加盟费”的形式计划年内在全国开设2000家娃哈哈童装连锁专卖店,这标志着娃哈哈集团正式迈进行业经营,多元化发展第一步。但他低估了跨行业经营运作的艰难性。当年的娃哈哈童装目标销售额为10 亿元,但至今却仅在1 亿元上下徘徊,处于一种进退维谷,处境尴尬的状态。除此之外,虽然娃哈哈与达能合资11年来,迅速成长为中国最大的饮料企业,但是2007年初,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引爆了合资双方的商标所有权之争。 2003年9月17日,娃哈哈在山东泉城宣布正式进军乳业,结果娃哈哈果汁和娃哈哈牛奶等品种从来就没有在市场上取得过话语权,而且主要品种的盈利能力也在下降。 2004 年推出的娃哈哈香瓜子由于行业运作不熟悉、销售渠道不重视,结果没有到达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