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德育教育

浅谈小学德育教育

摘 要:人的一生中小学阶段的学习是启蒙智力与、能力、培养优良品德和良好生活习惯的最佳学段。因此,小学教师的品德修养尤为重要,小学教师应从“小事做起,牢记学校无大事,事事有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的教诲。

关键词:热爱 理解 尊重 榜样示范

学校德育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德育把社会的思想意识、政治观点、道德规范,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转化成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意识、政治观点和品德,作用于社会。学校德育是学校工作的主旋律,是学校管理工作的灵魂。面对新时期社会的飞速发展,现在的小学德育工作,可以说是困难与机会同在,机遇和挑战并存。

如何做好新时期小学德育工作呢?我作如下探讨:

一、 细心抓好学校德育常规建设

(一)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要努力建设好一支坚强有力的班主任队伍和全员抓德育的思想工作队伍,坚持做到教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学校应该认真制定详实、具体、可操做性强的学校德育工作计划。通过推行班主任培训学习制度,每周一次班主任例会,开展班主任经验交流会等形式来提高班主任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

(二)严格考核班级工作制度

班级工作制度包括对学生的仪表、卫生、“两操”纪律等的检查。组织对各班的班容、班貌进行检查评比,并将评比结果纳入班级工作评估中。坚持每日一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及时公布;每周一小结,成绩突出的给予表彰奖励,存在问题的给予批评改进。

(三)学生养成教育紧抓不放

学生良好的习惯不是几天能养成的,需要长期不懈,紧抓不放。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及学生情况,作出相应的要求,如,要求学生说普通话、见到老师或陌生人要主动问候,不随地倒垃圾并能将身边的垃圾捡起等等。

二、精心抓好学校德育阵地建设

(一)利用课堂学科进行教育

《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课本是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特点编写的适合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一门教材,内容浅显易懂。教师要充分利用这门教材内容,结合身边实例,生动形象、直观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同时,结合语文、数学等其他学科,利用各种图画文字,向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革命领袖、热爱集体的教育。引导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学习社会公德,教会他们弃污取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小树立远大理想,有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

(二)利用少先队对学生进行教育

少先队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阵地,充分利用少先队组织为载体,是我们开展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充分发挥其组织作用,运用其特有的教育手段,通过队员当家作主的集体生活和丰富多彩的活动来进行教育。例如,充分用好红领巾广播站的宣传阵地作用,每天广播丰富的节目来充实学生的文化生活,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让学生受到中华优秀文化

浅谈小学德育教育

曾维波

(重庆市大渡口区双山实验小学)

的熏陶,利用每年的“六一”和“元旦”,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开展“建立文明校园”活动,培养学生讲文明、讲卫生、有礼貌的行为习惯;开展“手拉手”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班集体、团结友爱,互相谦让的优良品质;开展“我帮妈妈干一份活”的体验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孝敬父母、珍惜劳动果实的优良品质;开展“比学习,不比吃穿”的活动教育学生勤俭节约,努力学习的好习惯。利用各种节庆日开展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如,每逢节日来临之前安排各班出一期主题鲜明的板报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教育,另外,在国庆节期间开展“唱响红歌”歌咏比赛,向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家乡的教育;在教师节开展“我为教师献一份礼”活动,培养学生努力学习,尊敬师长的教育。

(三)开展“五爱,五讲教育”的主题队会,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荣誉感

利用班队会组织学生学习《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行为规范》《学校规章制度》以及各种法律法规,强化学生道德规范和提高学生法规意识。成立纪律卫生检查小组,开展文明班集体、卫生流动红旗的评比活动,促进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利用红领巾广播站、黑板报、国旗下讲话、晨会等形式表扬和倡导“好人好事”和良好的道德规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充分发挥班级主题班会的教育功能

主题班会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通过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主题班会来澄清是非、提高认识、开展礼仪教育,对形成良好的校园风气及学生的健康成长,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五)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家庭教育是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是从家中带来的。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应该通过家访、家长会等形式与家长进行沟通,掌握和了解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情况,帮助家长端正教育思想,改进教育方法,提高家教水平,并倡导家长的思想道德、文化修养和言行举止要成为子女的楷模,主动向家长宣传教育子女的方法、典型,促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协调一致,达到教育的目的。

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播种一种思想,就会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会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会收获一种品德。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习,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做人。

小学教师就应像那最早露出泥土的一片嫩叶,在点点滴滴中体现教师的高尚师德,促进学生的发展成长。愿我们面带微笑,让孩子的心田洒满阳光;愿我们播种快乐,让学生的明天更加辉煌,让我们携手并肩,风雨兼程,勇往直前!

参考文献:

[1] 郭卓明.浅谈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

[2] 陈福泰.浅谈新形势下的小学德育与班主任工作[J].《教育革新》,2011.

[3] 张桂兰.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的策略分析[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