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论文
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论文

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论文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能力,而观察能力是一
切能力的基础,若观察能力提高,则记忆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创
造能力也将随之提高。
那么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呢?
我们知道,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贯穿于化
学教学的始终,而观察是实验教学的重要环节,所以化学实验教学是培养
学生观察能力的重要途径。
为了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观察的作用,不断提高
学生的观察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指导。
一.培养学生运用多种
感官进行观察的能力,提高观察的质量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对实验的观察,不仅包括用眼看,而且包括用手摸、用鼻闻、用耳听等,应有意识地培养
学生合理运用多种感觉器官的能力,强化有意注意,这样才能使学生对物
质的性质、反应的全过程进行全面的认识,从而更好的分析、综合、更全面、准确地认识事物。
每个化学实验,都可能出现多种实验现象。
在实验中,要引导学生运
用视觉,观察物质的外观(如颜色、状态、溶解性等),观察物质的变化(如溶解、熔化、放热、吸热、燃烧、爆炸、生成沉淀、产生气泡、颜色
改变、溶液分层等),观察仪器装置(如仪器装置特点、安装顺序、连接
顺序等);引导学生运用听觉器官,学会听化学变化中的发声、爆炸等声
音现象;指导学生合理运用嗅觉器官,感觉物质的味道;恰当运用触觉器官,感觉物质的机械性能和温度。
培养学生观察力提高作文水平论文

论培养学生观察力提高作文水平摘要:细致的观察,是写好作文的坚实基础,观察是获取写作素材的第一要素,也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重要途径。
鲁迅先生说“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
学生的习作本质上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力反映,任何复杂的认识都离不开来自客观现实的感性材料。
只有观察后储备的感性材料丰富、准确,才有可能正确认识事物。
”对任何事物必须观察透彻,方能下笔”,这正反映了观察对学生的作文训练必然起着重要作用。
针对这种情况,我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具体指导学生观察事物,培养能力,以提高写作水平。
(一)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培养学生的写作动机。
(二)指导学生观察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写作一、培养观察能力对提高作文水平的意义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作文反映认识过程,表达认识结果。
一定的表达能力反映并标志一定的认识能力,从学生表达的内容到表达的方式和技巧,都可以看出其认识能力的高低。
2、鲁迅先生说“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
学生的习作本质上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力反映,任何复杂的认识都离不开来自客观现实的感性材料。
只有观察后储备的感性材料丰富、准确,才有可能正确认识事物。
“对任何事物必须观察透彻,方能下笔”,这正反映了观察对学生的作文训练必然起着重要作用。
3、心理学研究表明,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有准备的知觉活动。
由于观察效果还受到主体的需要、动机、情绪、爱好等因素的制约,所以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感知特点,通过训练,逐步引导学生把感知发展成为有目的、有系统的观察行为,教育学生积极地对待生活、观察生活,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二、培养观察能力提高作文水平的策略《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把学生从学校、家庭中解放出来,让他们亲近社会、亲近自然,学会观察生活。
如何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的方法论文

如何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的方法论文标题:幼儿观察能力的培养方法一、引言观察能力是幼儿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们认知世界、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
观察能力包括对事物的形状、颜色、大小、特点等方面的观察,以及从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从小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对于他们的认知发展、学习能力以及未来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探讨一些有效的幼儿观察能力的培养方法。
二、培养幼儿观察能力的方法1. 提供丰富的观察材料:为幼儿提供多样化的观察材料,如各种形状、颜色、材质的玩具和教具,让他们在游戏中锻炼观察能力。
此外,户外自然环境也是很好的观察材料,可以让幼儿在自然环境中观察和探索。
2. 引导幼儿进行有目的的观察:在提供观察材料时,可以设定一些具体的观察任务,引导幼儿有目的地观察。
例如,让幼儿观察不同形状的积木,比较它们的异同点,或者让他们观察不同种类的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
3. 培养幼儿观察的顺序和细致性:在观察过程中,可以引导幼儿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如从整体到局部,从外观到内部等。
同时,鼓励幼儿发现细节,培养他们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节捕捉能力。
4. 鼓励幼儿提问和思考:在观察过程中,鼓励幼儿提出问题,引导他们思考和探索。
例如,当幼儿看到一只小狗,可以问他们小狗的特点、行为和习性等问题,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5. 给予正面的反馈和指导:当幼儿完成观察任务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同时,对于他们在观察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三、家长和教育者的角色家长和教育者是培养幼儿观察能力的重要角色。
首先,家长和教育者应该为幼儿提供良好的观察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
其次,家长和教育者可以通过与幼儿的交流和引导,帮助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表达观察结果。
另外,家长和教育者可以通过与幼儿的共同活动,如阅读、游戏和户外探险等,丰富幼儿的认知经验,提高他们的观察兴趣和能力。
四、结论幼儿观察能力的培养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如何在实验中培养学生观察及动手-动脑能力论文

如何在实验中培养学生观察及动手\动脑能力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实验对物理学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要掌握学习物理的方法,必须重视物理实验的学习。
因此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及动手、动脑能力尤其重要。
一、所谓观察是指直接运用感觉器官,或者间接借助于器材对物理现象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并且持续、反复的知觉过程观察就是要有目的地辨明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注意发现引起变化的条件和原因。
另外,要使学生了解:观察是要经过一定的努力,克服一定的困难,才能发现问题,对事物有正确认识,得到正确的结论。
1.在演示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生对演示实验很感兴趣,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演示实验,教师对所做演示实验的每一步都应该对学生提出具体的观察要求,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
2.在分组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现行初中物理教科书安排了许多实验,就是有意识地安排学生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能将丰富多彩的物理世界展现在学生面前,并能操作模拟实验,既学习了实验方法,锻炼了实验技能,又为课内外动手实验作出了成功的基础准备。
某些物理现象,如电荷流动、扩散、分子无规则运动、磁场分布等等,学生不能得到完整的感性材料,容易造成感知上的障碍而影响物理学习。
而应用多媒体教学,不仅能再现或模拟各类物理现象,而且还能通过各种手段使复杂的问题简捷化,将漫长或瞬间的物理演变过程成为可控、有序的演化过程,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完整、清晰、形象地感知物理现象,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好地促进学生的观察和认识能力的健康发展。
二、要使学生认识物理实验及其作用初中学生对为什么要做物理实验存在着不正确的想法,实际上他们都不知道为什么要做物理实验。
如对于彩虹,学生认为只有在特定雨天后才能看到,平时看不到。
在序言教学中我就用三棱镜做光的色散实验让彩虹出现在教室里,当上午或下午有太阳光时,还带领学生到室外背向太阳光站立,用喷雾器或学生用口斜向上方喷射水雾,就可以看到一道人造小彩虹,使学生感到新奇,通过这段教学师生共同讨论,达成共识,知道什么是实验。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提高数学教学质量论文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提高数学教学质量观察是人认识事物或了解事物的第一感知活动。
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观察则显得更加重要,所以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观察能力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第一,重视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是实现数学教学目标的需要。
《义务教育全日制数学指导纲要》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使学生掌握数量关系、几何图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运算能力、处理数据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间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
心理学告诉我们:感知和知觉是人类认识事物过程的最初级形式,而观察则是知觉的高级状态,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的持久的知觉活动。
观察又是一种主动的、对思维起积极作用的感知活动。
它不单纯是事物在人的意识中的直接反映过程,还包括积极的思维活动。
事实上,在观察过程中,观察者必须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或特征随时进行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否则就无法通过观察来研究和确定事物或现象的性质和关系。
可见,观察是认识的基础,是思想的触觉。
离开了观察能力的培养,学生就不可能具备完整的数学能力与数学素养,数学教学的目标也就不可能直正实现。
第二,重视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是全面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需要。
素质教育呼唤着学科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为宗旨,而创新能力必须以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基础和前提。
数学是一门学习简易的数学运算和图形关系知识及其初步应用技能的课程,以现代公民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作为基本的教学内容。
数学教学要根据数学本身的特点,着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处理数据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数学信息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观察能力对于数学学习中各种能力的培养都具有直接或间接的促进作用。
无论是图形的识别、数据之间关系的把握,还是基本规律的发现、综合分析能力的提高都离不开认真、仔细的观察。
同时,数学活动中的观察并不狭义地指直观的考察,需要眼、脑并用,而且观察的对象也并非都具有直观的形象。
因此,观察能力,无疑是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怎样提高学生观察能力论文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观察能力观察力是人们认识事物、辨别事物的一种能力,通过观察认识了事物,才可能反映事物。
而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就要观察认识了解事物,就要具有正确细致的观察力,所以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力,不仅是小学生认识事物、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发展他们智力的基础。
没有观察力也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和创造性的思维。
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力?我的做法是:一般小学生在观察一件事物时,经常是不分主次,有时抓住次要的东西看个没完没了,而忽略了主要的东西,这是小学生观察时存在的最主要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对胜利完成观察任务的影响很大,此时,就需要老师从观察的方法和技能上来加以培养。
一、培养学生观察的目的性“观察什么”这是学生在观察前应了解的。
明确的观察目的是良好观察的前提,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使学生明白、理解观察的目的和意义,从而解决好观察什么的问题。
如在教学简单的统计时,我从某十字路口拍了一段3分钟的录像,课上,我让学生看了这段录像来进行统计,有的统计了汽车、摩托车和自行车的数量;有的统计的是卡车、中巴车和小轿车的数量;有的统计的是车和行人的数量,最后,我把这些统计的结果写在黑板上,并问:“这什么同样进行统计,你们的统计却不同?”学生马上回答:“因为我们在统计时的分类不一样。
”我立即指出,在做统计时,我们要想清楚自己想统计什么,这样你才会在观察时有目的性。
二、培养学生观察的细致性观察不细致,这是学生经常犯的一个毛病。
平常我们也常看到许多学生面对错的题时总免不了喊一声:“哎!我怎么没看见呢?”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时,我在课件中加入了一段伸缩门的动画来引出平行四边形,接着我又用教具演示了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的这一特性,然后我问:“平行四边形的容易变形折特性有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用在哪里?”结果同学们举出了一些例子,但当我问到你刚才有没有看见有这样的例子时,同学们都面面相觑,很明显,在课件中播放伸缩门动画的时候,学生只观察到了整个门的移动,对其中平行四边形格子的变化没有注意。
小学作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主动观察能力论文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主动观察能力【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中最难的就是写作的教学,许多老师认为学生的作文不好,都是由学生的观察能力差所导致的。
在《新课程标准》中有这样一条要求:”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
”只有细心的观察,冷静的思考,合理的想象,才能让作文内容充实而生动。
【关键词】主动观察作文能力小学语文教学中最难的就是写作的教学,许多老师认为学生的作文不好,都是由学生的观察能力差所导致的。
学生或不知从何处入手,或满纸空话,言之无物,还有就是写流水账。
为什么学生写作这样困难呢?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本人认识到学生作文不好是由三个原因造成的,首先,平时阅读的少,导致在写作的过程中没有足够的素材。
第二,写作训练的缺乏,导致在写作的过程中词不达意,无法顺畅的组织语言。
第三,对于所要描写的事物缺乏正确的观察方法。
在这三个原因里我认为学生最欠缺的就是观察事物的方法。
学生觉得作文难写,其实也是主动观察能力差的一种表现。
因此,培养学生的主动观察能力也就成了作文教学的一个难点。
在《新课程标准》中有这样一条要求:”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
”由此可见”观察”的重要性。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只有细心的观察,冷静的思考,合理的想象,才能让作文内容充实而生动。
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感受,就如何引导学生学会主动观察,简单地谈些见解。
一、激发学生对观察事物的兴趣学生观察事物的直接兴趣可以引起无意注意;对观察事物的间接兴趣,可以引起有意注意。
因此,在指导学生观察时,我既重视激发学生的直接兴趣,使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到观察的事物上,又不忽视激发他们的间接兴趣,使其观察活动始终处于积极状态。
在开始观察第一事物时,我除了指导学生观察时要学会开动各种感官,观其行、闻其声、品其味,寻找自己的感觉,注意自己的心理状态外,还特别注意从观察的结果去激发学生的间接兴趣,使学生充满求知欲望进行观察。
生物教学中观察能力培养论文

论生物教学中观察能力的培养观察能力就是指通过观察,全面深入准确地认识事物特点的能力。
它是人们有效地探索世界,认识事物的一种极为重要的心理素质;也是人们顺利地掌握知识,完成某种活动的基本能力,是智力的窗口。
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呢?1 培养观察兴趣教学中要通过各种手段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
首先要积极创造观察条件,如:建立学校生物园、生物角,提供试验、实习基地,或利用学校附近的农田、树林,以其较好的生态环境、生物群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观察条件;其次要充分利用电教手段,电化教学以其广阔的时空性,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观察材料,如能充分利用现有的或自制的电教材料,则能在短时间内看到生物的各种变化,或观察到当地没有的生物物种;第三要尽量多用直观教具或带学生实地观察,各种实物材料和教具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尤其到实地去观察,可以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界中形形色色生物体各种现象的兴趣,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例如带领学生实地观察苔藓、地衣、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观察蜜蜂的分工、蚂蚁的行为等等。
2明确观察目的要求和任务只有目的明确、目标清楚,观察才能抓住重点,注意力才能集中到有关生物体,感知和思维才可紧紧围绕着被观察的对象并获得清晰的生物形象,给思维提供丰富多彩的材料,从而作出符合客观实际的判断,使观察获得的信息转化成为系统的、完善的、和谐的知识。
在实验课上教师要教育和培养学生具体全面地、正确地、深入了解事物本质特征的观察能力。
为了避免观察的盲目性,在观察时,必须对观察者预先提出一定的目的或任务,拟定一定的计划,按计划仔细地观察,提出问题,寻求某种答案,这样才能保证注意力集中在所要观察的事物中。
例如:观察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和生理方面的问题,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纤毛,口沟,收集管和伸缩泡等,从而理解其生理特性。
观察蚯蚓,要求学生看到体节,刚毛,踢墙等重要结构。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实验目的是要求学生在观察中认识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常听有些中学生说:“我就怕作文,一提笔就头疼,总觉得没东西可写。
”有的干脆说:“我真不知道该写什么,从何写起。
”有的学生作文虽然也交上来了,但仔细一看,刚开个头,敷衍几句,就草草收场。
内容空泛笼统,不知所云。
针对这些情况,我常常鼓励学生,作文就是用笔说话,会说话就会写作文。
而要想有话说就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切忌胡编乱造,闭门造车。
由于缺乏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和分析,头脑中缺乏材料,因而才觉得无话可说,无从下笔。
什么是观察?所谓观察,就是用眼睛去看。
要远“观”近“察”,事事留心,时时注意,并养成一种习惯。
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的法国作家莫泊桑曾拜当时著名作家福楼拜为师。
一天,他把自己坐在屋里编的准备写成小说的故事讲给福楼拜听。
福楼拜听后,说:“我劝你不要忙于写这些虚拟的东西,你每天骑马到外面转一圈,把路上看到的一切准确地、细致地记录下来。
”于是莫泊桑意识到福楼拜是教他首先学会用眼睛去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练好观察这一基本功。
从此他花了一年左右的时间,每天外出观察,终于写成了小说《点心》,并成为世界著名的小说家。
后来莫泊桑在总结自己的创作经验时,说:“对你所要表现的东西,要长时间很注意地观察它,以便发现别人没有发现过和没有写过的特点。
任何事物里,都有未被发现的东西……”要想写好文章必须重视观察事物,提高观察能力。
但怎样才能引起学生对周围事物的注意呢?这里我想谈
两点:
一、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心理学家认为,没有动机任何学习都不能发生,动机是学习的先决条件。
对于作文教学,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
我在作文教学上一直是采取“双管齐下”的办法:1.安排必要的课内作文;2.安排一定数量的课外练笔。
写随笔,就是给学生以充分的自由:选材自由,命题自由,文体自由,字数自由。
只管写自己最熟悉、最感兴趣、印象最深的人或事。
可议论,可抒情,可记叙,随心所欲。
他们写的内容起初比较简单,渐渐地,观察视野不断扩大。
不少学生谈了写随笔的体会,一致认为写随笔的要求促使他们去观察,去思考。
有的说:“我每天都要瞪大眼睛在生活里寻找。
”
同时,在课内作文的教学中,我也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比如,我布置一篇作文《记本班一位最熟悉的同学》,要求大家以班里一位同学为描写对象,抓住其外貌特征进行描绘、刻画,看谁观察得细,写得像。
而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抓住自己所写的人的特征来写。
要想使学生写出好的文章,首先必须让他们练好观察这一基本功。
二、指导学生观察的方法
在观察中,我注重引导学生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而不只是“看”。
现代文坛名将鲁迅不愧是一位出色的观察家。
尤其是在观
察人物方面,他实在是独具慧眼而又细致入微。
当然,我们在强调学生要注重观察的同时,还要引导他们运用正确的、健康的思想去观察。
生活中的不正之风确实令人痛恨,应该揭露,但绝不能因此而使我们丧失了对生活的信心,让丑恶的东西占据我们的心灵,而应该让我们的生活处处都充满阳光。
经过我的引导,许多学生认识到,通过观察写出的东西一方面是真实的,发自内心的;另一方面还应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
由于我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许多学生的作文水平渐渐提高了。
是的,我们只要留心一下,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事物都会使我们有所发现。
不是吗?苹果落地,再平常不过了,牛顿却从中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开创了科学的新纪元;壶水翻滚,是很平常的事,瓦特却因此发明了蒸汽机,导致了一场工业革命。
正如契诃夫曾对一位青年作者所说的:“您看这堵墙,似乎它连一点有趣的地方都没有,可是您凝神地看着它,就会在那里面有所发现,找到别人以前还没注意到的东西,那您就可以把它写下来了……”这就是说,要观察,要思考,并且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
留心你身边的日常事物吧,它将使你获得知识,使你发现生活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