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酮类化合物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黄酮类化合物抗疲劳作用研究进展

黄酮类化合物抗疲劳作用研究进展

疲劳是指体力或脑力劳动到达一定阶段时必然会出现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这是从中枢神经系统至骨骼肌细胞再到细胞内物质的代谢过程,是机体复杂的生理变化过程,中间任何一过程或环节变化均可导致疲劳的产生[1-2]。

疲劳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生理现象,人们对疲劳的认识在不断地加深,莫桑首次提出“疲劳”的概念[3],而后人们根据属性不同,将疲劳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疲劳。

若能通过适当的休息得到缓解或者消除疲劳者,属生理性疲劳;而不能通过休息或者药物解除,并且有器质性损害者,属病理性疲劳。

国外学者WATANABE等[4]将疲劳分为4种,即运动性、中枢性、免疫性及热环境性疲劳。

而黄林章[5]把疲劳归结为外周和中枢疲劳两大类,前者主要是指肌肉的疲劳,表现为肌肉酸疼、肌肉力量下降、动作迟缓、协调能力下降不灵敏等;后者是指运动过度后脑组织中5-羟色胺、γ-氨基丁酸等神经递质含量发生变化,打破了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之间的稳态,引发的中枢性疲劳。

现代人的工作学习压力大,生活节奏快,身体常处于亚健康状态,因此易于出现疲劳,造成工作学习效率低,这迫切需要得到缓解,尤其是在运动界、高原和一些井下工作的特殊人员更需要克服疲劳。

具有抗疲劳的化学药物多为大脑皮层兴奋药Vol.39熏No.22019年2月CHINESE JOURNAL OF TROPICAL AGRICULTURE第39卷第2期Feb.2019黄酮类化合物抗疲劳作用研究进展①刘威良1)②黄艾祥2)③(云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云南昆明650201))摘要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多酚类物质,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具有抗疲劳、抗氧化、免疫调节等药理和生理活性。

文章阐述了疲劳产生的机制,介绍了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分离、结构鉴定及其抗疲劳作用机理,并针对黄酮类化合物研发抗疲劳功能性食品及其保健品进行了展望。

以期为黄酮类化合物的进一步研究做出探索。

关键词抗疲劳;作用机理;保健展望中图分类号R966文献标识码A Doi:10.12008/j.issn.1009-2196.2019.02.015Present Situation in Research of Anti-fatigue effect of FlavonoidsLIU Weiliang1)HUANG Aixiang2)(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Kunming,Yunan650201) Abstract F lavonoids compound was one of Phenolic substances,which exist extensively in the plant kingdom.It has some important pharmac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activity such as anti-fatigue, anti-oxidant,Immunomodulatory and so on.The paper ascertain mechanism of fatigue,introduced the structure and the technology of flavonoids’s extraction and separation andthe mechanism of its anti-fatigue effect,then prospect it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in the area of anti-fatigue functional food and health products.Keywords anti-fatigue;action mechanism;health care prospect①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31160331);云岭产业技术领军人才[No.云发改人事(2014)1782号];云南省高校食品加工与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No.云教科[2014]16号)。

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陈璐食安082 2083608204摘要:黄酮类化合物是多酚化合物的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许多药用植物的根、叶、皮和果实以及水果和蔬菜中,多以苷类形式存在,一部分以游离形式存在。

目前,黄酮类化合物泛指2个苯环(A与B)通过3个碳原子相互连结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

对黄酮类化合物的药理作用研究由来已久,大量研究发现,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感染、抗氧化、抗肿瘤、抗病毒、抗心血管疾病、免疫调节等作用。

关键字:黄酮类化合物;生物活性;研究进展;作用;前景Advances in flavonoid researchChen Lu Food Safety 082 2083608204 Abstract: Flavonoids are polyphenolic compounds of the kind widely found in nature, the root of many medicinal plants, leaves, bark and fruit, and fruit and vegetables, mostly glycosides form, part of the free form. Currently, flavonoids refers to two benzene rings (A and B) by three carbon atoms linked together from a series of compounds.On the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f flavonoids of a long, large study found that flavonoids have anti-inflammatory, antioxidant, anti-tumor, anti-virus, anti-cardiovascular diseases, immune regulation and so on.Keywords: flavonoids; biological activity; research progress; role; prospects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中,是植物长期自然选择过程中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

中药材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中药材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2020年第24期广东化工第47卷总第434期 · 55 · 中药材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张晓萌1,2*,王圆圆1,王洪晶1(1.哈尔滨商业大学药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76;2.哈尔滨商业大学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76) [摘要]黄酮类化合物是传统中草药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作为一种天然性的产物广泛出现。

通过万方、维普、CNKI以及PubMed等数据库,以中药、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方法、药理活性、临床应用为索引,并进行总结与探究。

进一步阐述其利用现状,旨在为中药材黄酮类化合物的利用及深入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黄酮;药理活性;临床应用[中图分类号]R2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865(2020)24-0055-02Research Progress on Flavonoids of Chinese MedicinesZhang Xiaomeng1,2*, Wang Yuanyuan1, Wang Hongjing1(1. School of Pharmacy, Harb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76;2. Institute of Cell and Molecular Biology, Harb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Harbin 150076, China)Abstract: Flavonoids are one of the main effective ingredien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and they are widely used as natural products. Through the database of Wanfang, Weipu, CNKI and PubMed, the index is based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lavonoids, extraction methods,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and summarizes and explores. It further elaborates its utilization status, aiming to provide reference basis for the utilization and further development of flavonoids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Keywords: Flavonoids;pharmacological activity;clinical application植物木质化的程度决定其产生黄酮的多少,黄酮类化合物大多以黄酮糖苷或游离的黄酮苷元形式存在于维管束植物中。

黄酮

黄酮

• 黄酮类化合物不仅结构多样,而且不同类型的化合物表 现出了不同的生物活性和功能。此外,在临床应用上, 许多含有黄酮类化合物的植物作为中药已有上千年的应
用历史。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广谱的药理活性和较低的毒
性。
抗肿瘤活性
解毒护肝和细胞保护作用 对机体内分泌和代谢的影响
• 抗肿瘤活性
• 抗肿瘤活性是黄酮类化合物药理作用的一个研究 热点。黄酮类化合物可抑制细胞的增殖,主要表 现在对肿瘤细胞具有细胞毒作用,而对正常细胞 则无毒性和致突变作用,反而呈现抗氧化性和正 向免疫调节作用。关于黄酮类化合物促肿瘤凋亡 的作用机制,之前曾有文献报道异黄酮类化合物 可以通过激活细胞内Ca2+诱导的细胞凋亡途径从 而引发细胞凋亡。目前也有研究者发现,从甜橘 中提取的多甲氧基黄酮类化合物可以通过Ca2+依 赖性凋亡通道抑制人乳腺癌细胞的生长。
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存在于自然界的、具有2-苯基色 原酮结构的化合物。他们分子中有一个酮式羰基,第一 位上的氧原子具碱性,能与强酸成盐,其羰基衍生物多 具黄色,故又称黄碱素。
•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虽然 不及生物碱作用强,但由于分布广泛,种 类繁多,部分化合物在植物中含量较高, 而且多数化合物以结晶形式获得,因此对 这类化合物的研究比较广泛和深入,是天 然产物中一类重要的化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发展
人类对它的认识过程
有关黄酮化合物的综述报道最早见著于1962年, 近几十年来,又有许多关于黄酮研究专著和综述问 世。 ●1981年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植物化学研究 室编译出版了《黄酮体化合物鉴定手册》,系统介 绍了1974年之前发布的黄酮类化合物1674个。 ●1994年Harborne等人再次出版了黄酮专著“The flavonoids ,Advances in Research since 1986”。 ●1995年Donnelly D M X 等人发表了“天然氧杂环: 异黄酮和新黄铜”。综合表明这些专著和综述的发 表为黄酮类化合物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黄酮类化合物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黄酮类化合物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肌组织中Na+・K+-ATP酶、Ca“.M92+・ATP酶,降低总ATE'
酶活力;显著改善心肌病理损伤程度,降低其病理损伤评 分¨】。以上两种黄酮都可提高SOD活力,增强细胞抗氧化 能力,减少细胞损伤,对心血管组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黄 酮类化合物还可通过抗氧化作用降低血糖水平。水飞蓟索 有清除自由基、稳定生物膜、保护胰腺的作用,表现在降低胰 腺的MDA水平,升高血和胰腺的谷胱甘肽水平,阻止四氧嘧 啶引起的血糖持续升高。黄酮类化合物一方面通过清除自 由基,抑制LDoc氧化,增强还原性物质的表达,降低血糖 等作用对心血管产生保护作用;另一方面则通过直接扩张血 管等非抗氧化作用直接影响心血管功能。目前葛根黄酮等 已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 4抗肿瘤作用 现已发现多种黄酮具有抗肿瘤作用。1987年,Akiyama 发现大豆异黄酮是一种选择性强、有效的酪氨酸蛋白激酶 (PTK)抑制剂,通过抑制细胞分裂转导通路抑制肿瘤细胞增 殖。薯蔓黄酮对HL-60细胞株抑制作用较强,20斗g/ml浓 度时抑制率已达70.95%,但机制不明。葛根黄酮可通过上 调Fas抗原、b旺mRNA表达水平,下调bcl.2和上调Bax蛋 白表达,抑制HL-60细胞株增殖,诱导其凋亡【9】。珍珠菜总 黄酮苷对白血病HL-60、K562细胞株均有明显的增殖抑制 作用¨…。Flavopiridol通过抑制一氧化氮诱导酶(iNos)的表 达,减少抗凋亡分子NO生成,诱导慢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细胞凋亡,并且iNOS下调呈easpase蛋白依赖性。Flavopifi. dol主要作用子细胞岗觏中S与G2期,可与细胞麓翅依犊型
duced mthfifis by gi.kgetin,・bml,vone
from西lIlc学o biloba leaves
[JJ,Phma Med,1999,65(5):465-467.

黄酮类化合物综述

黄酮类化合物综述

和转移,对多种癌症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在保健品领域的应用
改善心血管健康
黄酮类化合物可以降低血压、改善血脂代谢,对预防和治疗心血 管疾病具有积极作用。
增强免疫力
黄酮类化合物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提高抵抗力,对于免疫力 低下的人群具有保健作用。
抗衰老作用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可以延缓细胞衰老,保持 机体健康状态。
报告范围
• 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和分类:本文将介绍黄酮类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分类以及 各类黄酮化合物的特点。
• 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本文将详细阐述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 质,如溶解性、稳定性等,以及它们的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 。
•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和纯化方法:本文将介绍从天然产物中提取、分离 和纯化黄酮类化合物的常用方法和技术。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代谢途径与产物
代谢途径
黄酮类化合物在植物体内可以通过多种代谢途径进行转化和降解,包括羟基化、甲基化、糖基化等。
代谢产物
黄酮类化合物的代谢产物丰富多样,包括黄酮、黄酮醇、异黄酮、花青素等,这些代谢产物在植物中 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如抗氧化、抗炎、抗癌等。
05 黄酮类化合物的药理作用 及机制
抗氧化作用
生物活性与药理作用
抗氧化作用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能 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保护细胞免受氧化 应激损伤。
其他作用
黄酮类化合物还具有抗过敏、抗病毒、抗 寄生虫等多种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
抗炎作用
黄酮类化合物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炎 症症状,对于炎症性疾病具有一定的治疗 作用。
心血管保护作用

黄酮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开题报告定

黄酮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开题报告定

重庆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院(系) 化学化工学院专业班级生物制药技术07-01学生姓名周忠旭学号 **********指导教师傅亚2010 年 3 月 8 日开题报告填写要求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开始后2周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教研室审查后生效。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教务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教务处网址上下载)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3.学生查阅资料的参考文献理工类不得少于10篇,其它不少于12篇(不包括辞典、手册)。

4.“本课题的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至少1000字,其余内容至少1000字。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1.本课题的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一)目的及意义: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数量之多列天然酚性化合物之首,属于植物在长期自然选择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次级代谢产物。

黄酮类化合物可以分为10多个类别:黄酮、黄烷醇、异黄酮、双氢黄酮、双氢黄酮醇、噢弄、黄烷酮、花色素、查耳酮、色原酮等[1];主要存在于双子叶及裸子植物的叶、果、实、根、皮中;在植物中主要与糖结合成苷的形式存在。

1974年,国内外已发表的黄酮类化合物仅1674个,而到目前,黄酮类化合物总数则已超过5000个[2]。

近年来随着分离提取技术的发展,国内外发现了大量新黄酮类化合物,也掀起了对它们的研究热潮。

目前黄酮类化合物被广泛应用在医药、功能食品添加剂、兽药和农药等领域。

在医药方面,根据其在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抗肿瘤方面的药理作用,很多以黄酮类成分为主的制剂已作为成药上市。

在食品中它们应用于功能性食品添加剂,如天然甜味剂、天然抗氧化剂、天然色素等;应用于功能食品,如生物类黄酮口香糖、银杏叶袋泡茶等防衰、抗癌、提高免疫力食品;在兽药、农药等领域,现已开发出些具有特效功能的含有黄酮类化合物药品和驱虫、杀虫剂等[3]。

黄酮类化合物的药理学作用研究进展.

黄酮类化合物的药理学作用研究进展.

黄酮类化合物是植物在长期自然选择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次级代产物,广泛存在于蔬菜、水果、牧草和药用植物中[1]。

目前,已于5000多种植物中发现了8000多种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有黄酮及黄酮醇类,二氢黄酮及二氢黄酮醇类,异黄酮及异黄酮醇类,花色素类,黄烷醇类,查耳酮类,双黄酮类及其他黄酮类。

黄酮类化合物药理作用广泛,具有保护心血管系统、抗癌、抗炎、抗氧化、抗自由基、抗菌、抗病毒、镇痛等作用。

笔者就近年来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抗癌作用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是通过抑制癌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促进抑癌基因表达、抗致癌因子、干预肿瘤细胞信号转导等途径来实现抗癌作用。

Billard等[2]研究表明,黄酮类化合物Flavopiridol可通过抑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降低NO生成,进而诱导慢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凋亡,其主要作用于S期与G2期,并能够与细胞周期依赖型抗肿瘤药物产生协同作用。

Haddad等[3]考察了26种黄酮类化合物对前列腺癌LNCaP细胞及PC-3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发现多数黄酮类化合物在低浓度下都有抑制癌细胞增殖的作用。

兰英等[4]研究表明,皮多甲氧基黄酮类成分可显著诱导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HepG2凋亡,这可能与该成分作用于肿瘤细胞增殖周期G2/M期,且能使G0/G1期细胞趋于同步化相关。

Handayani等[5]研究表明,大豆异黄酮提取物可显著抑制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可通过下调白介素-8(IL-8表达,减少细胞周期蛋白A(cyclin A表达,并将细胞周期阻断在G2/M期,从而抑制肿瘤的转移。

2抗氧化、清除自由基作用黄酮类化合物有很强的还原性,可清除各种自由基,发挥显著的抗氧化作用。

贾东辉等[6]研究表明,从构树叶中提取的黄酮,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且其抗氧化活性随着提取物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强。

单等[7]研究表明,橙皮苷具有较强清除活性氧能力。

胡琴等[8]发现根黄酮在体外具有明显的抗氧化能力,能有效清除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抑制丙二醛的氧化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黄酮类化合物的应用
• 2.1抗肿瘤 黄酮类化合物抗肿瘤作用的研究由来已 久,目前已发现具有抗肿瘤作用的黄酮类 化合物主要有槲皮素、水飞蓟素、芦丁、 柚皮甙等。黄酮类化合物主要通过三种途 径来达到抗癌、抗肿瘤作用,即抗自由基 作用、直接抑制癌细胞生长和抗致癌因子。
2黄酮类化合物的应用
• 2.2抗心血管疾病
2黄酮类化合物的应用
• 2.4抑菌、抗病毒
黄酮类化合物对细菌真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抗菌活 性,自然界中许多病原微生物具有广泛的抑制和杀灭作 用,黄酮类化合物抗菌抗病毒作用已经得到医药界的肯 定,如银杏叶黄酮、槲皮素、桑色素、山奈酚、木樨草素 和杨梅黄酮等均有抗病原微生物和抗病毒的作用。 Kievitone(一种异黄酮化合物)在极低浓度时就对人体致 病革兰氏阳性菌,如白喉杆菌、金黄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 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作用机制可能在于其内在的细胞 毒作用。
3 黄酮类化合物的应用前景展望
黄酮类化合物来自于天然植物,在食品中也有广阔的应用 前景。 油脂及含油脂食品在贮存中,油脂中的不饱和脂 肪酸极易氧化生成氢过氧化物,再分解为醛、酮等的低级 脂肪酸,使食品发生酸败。 酸败后的食品不仅品质劣 变,还具有毒性,采用抗氧化剂来延缓食品的氧化是贮存 食品的有效手段。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优良的抗氧化剂 资源,在食品中它们应用于功能性食品添加剂,如天然甜 味剂、天然抗氧化剂、天然色素等;应用于功能食品,如 生物类黄酮口香糖、银杏叶袋泡茶等防衰、抗癌、提高免 疫力食品。
黄酮类化合物可治疗心脑血管系统的一些疾病,有降血脂、 胆固醇的作用,还具有抑制血栓和扩张冠状动脉等作用。 近年来,国外学者大多着眼于通过对酶的作用来筛选天然 药物的生物活性 。黄酮类化合物能够阻断 β受体在亚细胞 水平上对线粒体产生的影响,可以抑制心脏磷酸二脂酶的 活性而具有变时性调节心肌收缩的作用;黄酮类化合物具 有降血脂作用,能抑制凝血酶和血小板活化因子诱导的血 小板聚集,抑制血栓烷的释放#。低密度抑制毛细血管内 皮细胞增殖,高密度抑制血管渗透性因子诱导的冠状动脉 舒张 ,并抑制动脉平滑肌的生成及抑制细胞间粘附因子 及血管粘附因子,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受损伤动脉壁渗出 减轻,炎症程度减轻,抑制动脉硬化形成。
黄酮类化合物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0121214450325 王召磊
目录
• 1黄酮类化合物的简介 • 2黄铜类化合物的应用 • 3黄铜类化合物的应用前景展望
1黄酮类化合物简介
• 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指具有色酮环与苯环为基本 结构的一类化合物的总称,具 C6-C3-C6基本构 型,为植物体多酚类的代谢物其中包括异黄酮、 黄酮、黄酮醇、异黄酮醇、黄烷酮、异黄烷酮、 查尔酮等。黄酮类化合物由于具有广谱的药理作 用而引人瞩目,它对人体内的自由基有明显的清 除作用,并可抑制细胞的凋亡,是治疗心血管疾 病药物的主要成分 。如槲皮素具有抗自由基、抗 氧化、抗癌防癌、抗菌抗病毒、抗炎抗过敏、抗 糖尿病并发症等多种生物活性 。由于黄酮类化合 物具有广谱的药理活性和较低毒性,是目前人们 比较关注的一类化合物,已成为国内类化合物的应用
• 2.3抗氧化抗衰老
近年来,人们对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功能和机理进行了 深入的研究,证实了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种很强的活性氧自 由基清除剂,机体许多病理过程均有自由基参与。黄酮类 化合物是一种较强的 O2捕捉剂和 O2淬灭剂,其抗氧化主 要通过清除 O2,而非黄酮类则主要涉及自由基链反应。 国内报道甘草黄酮、沙棘总黄酮、芦丁、槲皮素、灯盏花 素等有不同程度抗氧化作用 。黄酮类化合物还有抗衰老 的作用,其机制主要与抗氧化作用有关,机体内的自由基 可在细胞代谢过程中产生,也可由环境因素促成,随着年 龄增长,体内自由基增多,自由基在体内可直接或间接地 发挥强氧化剂作用而与机体内核酸、核蛋白和脂肪酸相结 合,转变成氧化物或过氧化物,使之丧失活性或变性,细 胞功能发生障碍,引起机体逐渐衰老或病变 。而黄酮类 化合物可以通过抑制和清除自由基和活性氧来避免氧化损 伤。
3黄酮类化合物的应用前景展望
• 黄酮类化合物对人体具有多种生理活性,不良反应少,具 有较大的开发和应用前景。 近年来,随着分离提取技术 的发展,发现了大量新黄酮类化合物,也掀起了对它们的 研究热潮,开发了数种含有该物质成分的产品。在医药方 面,根据其在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抗肿瘤方面的药 理作用,很多以黄酮类成分为主的制剂已经上市。如以葛 根素为主的愈风宁心片、天宝银杏制剂等,还有许多中药 中含有黄芭、淫羊蕾、银杏叶、黄荃等成分。 黄酮类化 合物的生物活性如此广泛,目前临床广泛应用的醋柳黄酮 片、灯盏花素片及注射液等已显示出广泛的应用前景。
谢谢观赏,欢迎批评 改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