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艺术化的五副面孔

合集下载

5种现代艺术流派

5种现代艺术流派

5种现代艺术流派现代艺术是指在20世纪末以来的艺术领域中出现的一系列艺术流派。

这些流派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方式而脱颖而出。

以下将介绍和探讨五种主要的现代艺术流派。

第一种艺术流派是抽象表现主义。

抽象表现主义源于上世纪40-50年代的美国,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表达了艺术家们的情感和对战后社会的反思。

这种艺术注重通过抽象、情绪化的表现手法来传达内心的感受和情绪。

艺术家们运用大胆的刷画和色彩的运用,创造出充满张力和冲击力的作品。

杰克逊·波洛克和马克·罗斯科是抽象表现主义的代表人物。

第二种流派是波普艺术。

波普艺术发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是对大众文化和大众媒体的一种反思和表达。

波普艺术以家喻户晓的大众文化符号和商品为主题,通过大胆明亮的色彩和平面化的造型表现现代社会的消费文化和媒体影响。

安迪·沃霍尔是波普艺术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之一,他的作品《莫妮卡》和《汉密尔顿》等都成为了波普艺术的经典之作。

第三种流派是观念艺术。

观念艺术强调思想和观念的重要性,而非艺术品的物质形式。

这种艺术形式把思想和观念作为艺术的核心,通过文字、图表和行为等形式来表达艺术家的思考和理念。

马塞尔·杜尚的《泉》就是一件观念艺术的代表作品,他通过把一个无修饰的陶瓷小便斗摆放在美术馆里,挑战了传统艺术观念和界限。

第四种流派是装置艺术。

装置艺术是一种基于空间和环境的艺术形式,艺术家通过创造具有独特氛围和情感的装置来引发观众的思考和互动。

装置艺术经常以大型雕塑、装置和环境为主题,通过结合多种材料和元素来创造出具有个人化和富有创意的作品。

克里斯蒂安·博普尔和雅克·居贝尔是著名的装置艺术家,他们的作品以其复杂的结构和与观众的互动而著称。

最后一种流派是后现代艺术。

后现代艺术是对现代主义艺术的一种批判和回应,强调多元文化、主观性和相对主义的观点。

后现代艺术抛弃了传统的艺术规范和界限,追求开放性和多样性的艺术形式。

浅析《现代性的五副面孔》

浅析《现代性的五副面孔》

浅析《现代性的五副面孔》作者:叶婷玉来源:《艺术殿堂》2018年第05期【摘要】《现代性的五副面孔》是作者马泰·卡林内斯库通过历史与比较的考察,基于社会现代性与文化现代性相对立的分析框架,把这些概念作为“现代性的五副面孔”,他认为审美现代性先后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相继呈现出五副面孔:现代主义、先锋派、颓废、媚俗艺术、后现代主义与之对应,审美现代性包含着三重辩证对立的危机概念,对立于传统;对立于资产阶级文明的现代性;对立于审美现代性自身。

结合这三重关系在一定程度上突出了审美现代性的辩证关系。

【关键词】现代主义;先锋派;颓废;媚俗艺术;后现代主义一、对立于传统审美现代性与传统的对立关系体现在现代性这个概念被构想出来,现代性的概念在异教的古代世界中是显然不存在的,它产生于基督教的中世纪。

“modernus”(现代)是在中世纪据“modo”(意思是“最近、刚才”)一词创造出来的,根据《拉丁语言宝库》,“现代”指的是“在我们时代的,新的,当前的......”它的主要反义词就像同一部词典所开列的,是“古的,老的,旧的......。

”分为理性观点、趣味观点、宗教观点。

宗教的衰落、人本主义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社会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

自此艺术逐渐走向自律,康德在一个世纪前维护了艺术作为一种自律活动的观点,他在《判断力批判》(1970)中提出了艺术“无目的的目的”这个二律背反的概念,并由此肯定了艺术根本的无功利性。

波德莱尔回答了“为什么现代性不能同过去的任何东西相比?他认为,从过去幸存的东西就是诸多连续的现代性的表现,它们中的每一个都是独特的,并因此有其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

这就是艺术家不能像过去学习的原因。

艺术家需要创造性的想象来表现现代性,往昔的杰作如果被当成范本,只会妨碍对现代性的想象性追求。

因而,现代性可以被定义为一种悖论式的可能性,这一悖论,始于宗教的合理化然后终结于世俗的合理化,并最终宣告了宗教与世俗的彻底分离。

盘点世界名画中的明星脸:与名画撞脸的明星

盘点世界名画中的明星脸:与名画撞脸的明星

盘点世界名画中的明星脸:与名画撞脸的明星安吉丽娜·朱莉的脸被安放在埃米尔·弗隆(Emile Vernon)的画作上,效果美艳绝伦纳塔莉·波特曼这幅的原型是文艺复兴三杰之一拉斐尔(Raffaello Sanzio)的《圣母像》,看那份淡定与慈祥。

(甜美的安妮·海瑟薇和埃米尔·弗隆(Emile V ernon)的画风很搭调,原作叫《夏日玫瑰》,配合堪称完美。

杰克·尼科尔森的脸即使被搬到爱德华·霍珀(Edward Hooper)的画作上,那一抹标识性的坏笑还是无比鲜明的存在,能让人一眼认出他。

猫王的这幅原型是安格尔(Jean-Auguste Dominique Ingres)的画作,猫王比画中人更多一份英气。

大嘴姐朱莉亚·罗伯茨居然也有这种少女情态,囧一下。

原型是拉斐尔前派的画家苏菲·安德森作品《年轻女郎》。

布鲁斯·威利斯居然和凡高(V an Gough)的自画像扯上了,很强。

注意看这张的笔触效果,和原作的风格保持着高度一致。

斯佳丽·约翰逊的脸被安在《蓝衣淑女》上,端庄中更显魅力。

肖恩·康纳利的这幅原型是墨西哥壁画家迭戈·里维拉(Diego Rivera)作品《胡安·米罗肖像》——后者是西班牙的超现实画家。

肖恩·康纳利的这幅原型是墨西哥壁画家迭戈·里维拉(Diego Rivera)作品《胡安·米罗肖像》——后者是西班牙的超现实画家。

妮可·基德曼这张的原型是著名画家鲁本斯(Peter Paul Rubens)的作品《苏姗娜·芙尔曼肖像》,苏姗娜·芙尔曼是鲁伯斯太太的姐姐,鲁伯斯为她画过不少肖像,这是最知名的一幅。

妮可这个样子有点《乱世佳人》里斯佳丽的意思了,注意看她的绿裙子,太搭了!这张相当恶搞!超爱秀的小贝夫妇曾经给时尚杂志拍过一组在床上的恩爱照,这幅画巧妙的修改了巴比松画派的画家拉葛内(Jean Francois Lagrenee)的作品《战神与爱神》。

色彩在舞台人物形象中的层次塑造——从京剧脸谱到现代彩绘的构成设计

色彩在舞台人物形象中的层次塑造——从京剧脸谱到现代彩绘的构成设计

色彩在舞台人物形象中的层次塑造——从京剧脸谱到现代彩绘的构成设计色彩在舞台人物形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能够深刻地揭示人物的性格和命运,传递丰富的情感和思想。

本文将从京剧脸谱到现代彩绘的构成设计,探讨色彩在舞台人物形象中的层次塑造。

京剧脸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之一,脸谱色彩的运用受到严格的规定和限制。

脸谱的颜色分为红、黑、白、绿、黄、蓝、紫、灰八种,每种颜色都代表着不同的性格和命运。

红色代表忠诚、勇敢和刚直,黑色表示坚强、威严和秉持正义,白色为单纯、善良和纯洁,绿色寓意勇敢、坚毅和冷静,黄色象征贪财、邪恶和自私,蓝色代表憧憬、坚定和追求,紫色是尊贵、高雅和神秘的象征,灰色则具有智慧、成熟和稳重的特征。

脸谱的色彩鲜明突出,使人一眼就能识别出人物的性格特点,从而深入理解人物的命运和心路历程。

在现代舞台表演中,色彩的运用更加丰富多样,设计师们可以根据剧情、人物性格和表达意图,采用不同的鲜艳或柔和的色彩,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舞台服装的设计是表演中最重要的一环,这其中,色彩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

如在音乐剧《猫》中,设计师用各种不同的颜色和花纹来差异化不同的角色,从而深刻地表现角色的个性特点。

在《狮子王》中,动物们的羽毛、毛发以及身上的花纹和颜色都与其性格和命运相符合,黄色代表勇气和力量,红色寓意生命和热情,绿色象征自然和成长。

色彩在音乐剧中的运用,丰富了角色形象,使观众更能够感受到人物的内心世界。

另外,在舞台美术设计中,颜色的运用也有着很重要的功能。

景物的色调搭配,能够创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情感。

如在话剧《植树节》中,设置了鲜艳的绿色和大量植物,从而让观众深刻地感受到了繁荣昌盛、奋发向上的精神气氛。

而在话剧《动物农庄》中,则以白色和黑色为主调,创造出一种冷酷、残忍的社会环境。

总之,色彩在舞台人物形象中的层次塑造,不仅能够深刻地揭示人物的性格和命运,还能够传递丰富的情感和思想。

从京剧脸谱到现代彩绘的构成设计,都反映了设计师们在视觉传达方面不断地探索和尝试。

新艺术风格流派与介绍

新艺术风格流派与介绍

新艺术风格流派与介绍引言: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艺术风格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

本文将介绍几种新的艺术风格流派,包括波普艺术、超现实主义、抽象表现主义和后现代艺术。

一、波普艺术波普艺术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是一种以大众文化为题材的艺术形式。

波普艺术家们通过运用明亮鲜艳的色彩、平面化的形式和大胆的图案,展现了当时社会的消费主义和媒体文化。

代表性的波普艺术家有安迪·沃霍尔和罗伊·利希滕斯坦等。

他们的作品中常常出现流行偶像、商品包装、广告标志等元素,以夸张和夸大的方式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二、超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是20世纪初兴起的一种艺术风格,强调潜意识和梦境的表达。

超现实主义的艺术家们试图通过描绘非理性和梦幻般的场景,探索人类思想和情感的深层次。

代表性的超现实主义艺术家有萨尔瓦多·达利和雷内·马格利特等。

他们的作品中常常出现奇幻的形象、错觉和幻想的场景,通过独特的视觉效果引发观众的思考和联想。

三、抽象表现主义抽象表现主义是20世纪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在美国兴起的一种艺术风格,强调艺术家个体的情感和创造力。

抽象表现主义的艺术家们通过大胆的笔触、抽象的形式和丰富的色彩,表达内心情感和精神状态。

代表性的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家有杰克逊·波洛克和威廉·德·库宁等。

他们的作品中常常充满了动态的线条和丰富的层次感,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情感体验。

四、后现代艺术后现代艺术是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的一种艺术风格,强调对现代化和传统观念的批判和反思。

后现代艺术家们试图打破传统艺术的边界和约束,通过多种媒介和形式进行创作。

代表性的后现代艺术家有安迪·戴维斯和达米安·赫斯特等。

他们的作品中常常融合了不同的艺术形式和元素,运用多样的手法和技巧,传达出复杂的思想和意义。

结论:新艺术风格流派的出现和发展,不仅丰富了艺术领域的表现形式,也反映了社会和文化的变迁。

别具一格的创意面部肖像

别具一格的创意面部肖像

别具一格的创意面部肖像
脸作为人体最有表现力的部分,在摄影师的镜头下拥有无限魔力,不仅仅有多变的表情,在油彩的覆盖和绚烂创意的装点下,更拥有千变万化的可能。

#创意摄影##摄影#。

爱乐活文化艺术创意摄影。

俄罗斯摄影师Alexander Khokhlov以人脸为“画布”创作了系列作品《怪诞之美》。

并尝试利用女性面部的独特曲线美进行创作,这种独特的构图方式使观赏者产生错觉,而这些错觉来自于脸上这些图案的巧妙搭配和负空间的利用。

观赏者首先将被模特脸部强烈的黑白色彩所吸引,随后关注点逐渐由精妙的图形转
向模特面部黑与白这两色所带给人的无限想象。

肤色,是我们生命的底色,你有没有关注过最原生态的皮肤颜色。

这是来自西班牙艺术家Angelica Dass 的名为《Humanae》的摄影作品,摄影师为参与者拍摄11脳11像素的脸部样本照片,并在背景中填充皮肤的颜色,最后在底部加上彩通码,看起来就像是“人类肤色”版本彩通色卡(Pantone)。

色卡本身是用于色彩选择、比对时的统一标准工具。

所以这一组照片同时也会带给人关于种族、社会、人类学方面的
思考。

这一系列创作目前还在进行中,且参与者众多。

肤色
爱乐活——有态度、正能量的品质生活社区。

热爱生活,乐于分享的各类达人聚在这里,分享消费攻略,激发生活灵感,发现城市最IN
的角落。

在这里,有爱,有乐,有生活。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爱乐活】
文章来源:/post/46df0b2af02d41365d6b93a0?from=wenku/?from=wenku。

现代性的五副面孔:现代主义、先锋派、颓废、媚俗艺术、后现代主义

现代性的五副面孔:现代主义、先锋派、颓废、媚俗艺术、后现代主义

( 责任 编 辑 : 舒程 )
现代性的五副面孔: 现代主义、 先锋派、 颓废、 媚俗艺术、 后现代主义
[ 美 国] 马泰 ・ 卡林 内斯库 著
顾爱彬 李瑞 华 译
现 代 主义 、 先锋 派 、 颓废、 媚 俗 艺 术和后 现代 主 义 , 近一 个半世 纪 以来 异彩 纷 呈的 文化 与 艺

S t u t t g a r t : I b i d e m. Ve r l a g , 2 0 1 0 . 7 . 2 5 .
Ra mo n , Al e x .“ A Li t e r a r y F o r e mo t h e r : I r i s Mu r d o c h a n d Ca r o l S h i e l d s . ”/ r 如Mu r d o c h : Re a s s e s s me n tE d . An n e
Wa t s o n , G e o r g e . “ I r i s Mu r d o c h a n d t h e Ne t o f T h e o y. r ”T he d s O i l R e v i e w 5 1 . 3 ( A u t u mn 1 9 9 8 ) : 4 9 0 — 5 0 0 .

Ro we . Ne w Yo r k : P a l g r a v e Ma c mi l l a n . 2 0 0 7 . 1 3 6 — 4 7 . Ro b b e — Gr i l l e t . A. “ Ti me a n d De s c r i p t i o n i n F i c t i o n To d a y : F r o m Re a l i s m t o Re a l i t y . ” Fi c t i o n . E v a n s t o n 。 I l l i n o i s : No r t h we s t e r n UP. 1 9 8 9 . 1 4 3 — 6 8 . r a Ne w No v e l : Es s a y s o n

扇子NO FAN NO FUN,她在脸上画出人类进化史

扇子NO FAN NO FUN,她在脸上画出人类进化史

扇子NO FAN NO FUN,她在脸上画出人类进化史作者:小鲸鱼来源:《课堂内外(初中版)》2017年第06期放在如今基数庞大还每日更新的网红堆儿里来看,扇子也是很特别的一位。

她很美,却和网红锥子脸完全不沾边,霸气到让人怀疑她有着“欧洲人的血统”。

而当她带着自己独创的各种创意妆容闪耀登场时,你就会明白拥有百万粉丝的她不仅有颜值,更拥有高超的化妆技巧和脑洞大开的彩妆创意。

一会儿是白浅,一会儿是安吉丽娜·朱莉在关注到扇子的创意妆之前,很多人了解到扇子是因为她是一名“仿妆”高手。

凭着几把化妆刷,她不仅能把自己变成素雅无敌的白浅,还能瞬间变身黑人歌后Rihanna(蕾哈娜)和沉睡魔女安吉丽娜·朱莉,化妆实力可见一斑。

明明仿妆已经玩得很溜了,但她却丝毫不满足地跳进了一个更具挑战性的“坑”——创意妆。

“当时我很有幸地参加了快美妆APP的时尚活动,在那里见到了神级化妆达人Michelle Phan(米歇尔·凡恩)。

突然想到,给她设计一个中国风的创意妆会不会很棒?于是,我的第一个龙眼线创意妆就这样出炉了。

”后来,她把自己变成裂口女和骷髅人,在脸上画星空,甚至还把自己的脸涂满化妆品和油彩,还原了人类从微生物进化为人然后走向更远的未来的过程……这些看起来有些重口味的创意妆容背后,却有不怕“自黑”的大胆。

卖萌很无聊,不如玩玩重口味纵观现在的时尚圈,大多数网红都有着同样的面孔和同样的走红方式。

而在别的时尚达人努力维持自己清新可爱、楚楚可怜的形象时,扇子却带着她那些个性十足的创意妆纵横其中。

她说:“其实是我觉得自己不适合走楚楚可怜的清纯路线,就算有时候想要装楚楚可怜,扇贝们还会觉得我是在强行卖萌!和别人一样会让我觉得很无趣,尝试有些重口味的创意妆也是觉得有趣。

一直化很平常的妆容,别说粉丝们了,我自己都觉得无聊。

”就是这样一个向无聊的面孔说不的耿直girl,向我们诠释了何为有趣的化妆和何为有趣的人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泛艺术化”的五副面孔
陆正兰 赵毅衡
摘要: 关于“泛艺术化”的讨论,在中国已经进行了十多年,依然有继续讨论的必要性。这个影响人类历史 进程的重大趋势,是个相当宏观的整体社会潮流。若不细分成若干文化现象,就无法真正了解。“泛艺术化” 可以分成五个方面,即商品附加艺术、公共场所艺术、取自日常物的先锋艺术、生活方式艺术化、数字艺术。这 五者囊括了“艺术生活化”与“生活艺术化”两个方面,总结了人类生活的艺术化的历史进程,前瞻了“泛艺术 化”在数字时代的发展趋势,亦可从中透视当今文化中种种浸透了所谓“艺术”的现象。
英国文 化 学 家 费 瑟 斯 通 认 为“日 常 生 活 艺 术 化”有三个方面: 艺术亚文化消解艺术与日常生活 的界限; 将生活转为为艺术作品的谋划; 充斥于当 今社会日常生活之经纬的符号与影像。② 德国艺术 哲学家韦尔 施 认 为 当 今 社 会“浅 层 审 美 化 ”有 三 个 层次: 技术与传媒对物质和社会现实的艺术化; 生 活实践与道德方向的艺术化; 与此相关联的认识论 的艺术化。③ 吴剑锋也提出过“后现代艺术的四个相 位”: 实验艺术、消费艺术、设计艺术、生活艺术。④
学研究。 赵毅衡,男,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符号学 - 传媒学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符号学、叙述学、意 义理论研究。 ① 参见赵毅衡: 《 都是“审美”惹的祸: 说“泛艺术化”》,《文艺争鸣》2011 年第 13 期。 ② 迈克·费瑟斯通: 《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 年,第 95 - 98 页。 ③ 沃尔夫冈·韦尔施: 《重构美学》,陆扬译,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年,第 6 页。 ④ 吴剑锋: 《艺术终结之后: 试论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当代艺术转向》,《浙江社会科学》2014 年第 11 期。
营造“艺术环境”最卖力的,非旅游地莫属。旅 游是刺激消费的最有效方式。在各种自然资源被 相继发掘出 来 后,人 们 现 在 追 寻 的 是 开 发 各 种“名 人故里”“特色小镇”,或是像迪士尼那样无中生有 的伪宫殿。艾略特曾经把现代城市描写成“荒原”, 当代的城市,哪 怕 人 心 依 然 荒 芜,至 少 在 环 境 上 完 全迥异于荒原。当然这大多是旅游企业推销的“商 品性服务”,但也是由于产业利润溢出,财政税收增 加的余力。公共空间的艺术化,自埃及希腊罗马时 代已经开 始,那 是 政 权 与 神 权 集 中 全 国 财 力 的 结 果,在今日几乎也是所有新建筑的设计倾向。
也有论者把“公共场所”理解为抽象的“公共空 间”,也就 是 公 众 的 政 治 参 与。 舒 斯 特 曼 认 为 当 今 “美学不仅包含在实践、表现和生活现实之中,同时 也延伸到社会和政治领域”。② 如此的“公共空间艺 术化”,会让 重 大 的 政 治 经 济 问 题 讨 论 烟 云 模 糊 过 去。笔者认为这种情况是可能存在的,但社会政治 讨论失去严肃性,却不一定来自环境“艺术化”。这 是两个层次 的 问 题,不 宜 混 为 一 谈,否 则 会 夸 大 失 实,甚至让人们对“泛艺术化”的批判都失去准星。
166
发展的数字电子艺术。因此,笔者建议把当今社会 的“泛艺术化”现象,分解成以下 5 个具体方面分开 讨论: 商品附加艺术; 公共场所艺术; 取自日常物的 先锋艺术; 生活方式艺术化; 数字艺术。这不是说 “泛艺术化”只有这 5 种表现,而是因为自从现代性 开端以来,艺术在社会文化生活的这 5 个方面,明显 地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三、取自日常物的先锋艺术
上面两部 分 说 的 是“生 活 的 艺 术 化 ”,而“泛 艺 术化”有另外一面,即“艺术生活化”。这与反映论 所说的“艺术反应现实、来自生活”完全是不同 的 事。反映论 说 的 是 艺 术 表 现 生 活、指 导 生 活,而 先 锋艺术的“艺 术 生 活 化 ”指 的 是 艺 术 的 形 式 材 料 取 自生活自 然,取 消 艺 术 与 生 活 的 界 限,“生 活 即 艺 术”。以物 的 多 少 直 接 的 呈 现,越 过 传 统 艺 术 的 再 现,鲍德里亚精辟地说过,这些艺术家与达达 - 超 现实主义 不 同,后 者 是 在 创 造 孤 立 于 世 界 之 外 的 “独立的艺术世界”,而“杜尚不是在创造艺术世界, 是把生活伪装成艺术”。③
“泛艺术化”这个大潮流,实为若干不同的社会 文化现象 汇 合 形 成,尽 管 它 们 的 社 会 生 成 机 制 不 同,而且互有影响,共同形成一个文化气氛,但是符 号的意义方式很不同。从社会文化整体现象讨论 “泛艺术化 ”,固 然 眼 光 比 较 全 面,但 看 不 到 问 题 的
细部,混作 一 谈 很 难 说 清 问 题,容 易 失 之 粗 疏。 此 讨论在中国已经进行了十多年,之所以未能出现重 大突破,重 要 的 原 因 之 一 就 在 于 统 而 论 之,不 作 分 解。艺术化究竟如何渗透进入当代生活的每个毛 孔不说清,这种“泛”的局面就无法清楚呈现。应当 说,“泛艺术化”包括哪些方面,许多论者提出过。
艺术意义是物品不追求实际利益的部分,而商 品不可能不追求实际利益,因此,商品的艺术化,使 消费者暂 时“悬 搁 ”其 商 品 本 质 的 一 种 品 格。 当 人 们拿到一瓶装帧雅致的酒,可以暂时忘记这件商品 的用途与其价格。绝大部分餐具,作为消费品显然 不是艺术,它 的 装 饰 本 身 也 不 是 艺 术,只 有 特 殊 的 “多余的”装饰才可能是艺术。这也就是说: 上面说 的设计、装帧、包装、营销、广告,就其本来的文化功 能而言,并 不 是 艺 术,人 们 无 法 否 认 商 品 上 加 的 艺 术,但无论如何抽象化,依然是为了销售,为了卖个 好价。只有在脱离语境,即“悬 置”物 质 性 的 条 件 下,附加成分才成为艺术。霍克海默与阿多尔诺早 就指出: 文化产业已经驱逐了康德的“无目的的合
以上的分 类 都 有 道 理,只 是 讨 论 太 抽 象,而 且 都说得不够全面,尤其是都没有注意到近十年飞速
基金项目: 本文是四川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与中华文化全球传播学科群”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陆正兰,女,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四川大学符号学 - 传媒学研究所成员,主要从事艺术符号学、音乐符号
公共场所艺术化,还涉及一些似乎代价不大的 艺术设置,例如各种店铺、餐厅、楼盘花园等几乎必 有的背景音 乐,电 影 中 与 主 题 关 系 不 大 的 插 曲,虽
① 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道尔诺: 《启蒙辩证法》,洪佩郁等译,重庆: 重庆出版社,1990 年,148 - 149 页 ② 赵毅衡: 《从符号学定义艺术: 重返功能主义》,《当代文坛》2018 年第 1 期。 ③ 陶东风: 《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化研究的兴起: 兼论文艺学的学科反思》,《浙江社会科学》2002 年 1 期。
公共场 所 的 艺 术 化,与 日 用 商 品 的 艺 术 化 合 作,深入到 日 常 生 活 的 每 个 角 落,成 为 人 们 无 时 无 刻不在接触的意义方式。其实公共场所的艺术化 则因为其体量,因为其公众话题,更为触目,成为当 今社会文化“泛艺术化”的一个最吸引眼球的表象。 而且,与不加遮掩地迎合大众趣味的商品艺术化不 同,公共场所“艺术”,往往由于社会精英的意志,而与 先锋艺术联系在一起( 例如引发争议的首都歌剧院与 央视大楼) ,这就把讨论引向最富于争议的下一部分。
167
然大部分 这 类 音 乐 被 嘲 笑 为“轻 俗 音 乐 ”。 而 恩 雅 的歌曲、克莱德曼的钢琴,或是中国古筝等,则被称 为“无处不在的音乐”( ubiquitous music) 。① 中国各 地的广场舞,更是中国式养生文化的艺术化。它们 营造的氛围似乎是艺术占满了整个城市空间。所 谓“泛艺术 化 ”的 最 大 特 点,正 是 水 银 泻 地,无 孔 不 入,无可逃逸。
就这个问 题 而 言,“实 验 艺 术 ”出 现 两 条 路 线: 从达达主义 - 超现实主义开始的现代艺术,似乎完
全脱离对现实的模仿,从毕加索《阿维农少女》开始 的立体主义,20 世纪上半期格林伯格提倡的“向工 具妥协”,把模仿现实完全排斥出视线之外。20 世 纪中期后,如弗朗西斯·培根( Francis Bacon) 失去 人形的“肖 像 画 ”,一 旦 媒 介 化,媒 介 的 表 现 能 力 就 被前推,离生活的距离越来越远。
这个区分在哪里呢? 可以在商品中看到符号 的普遍三联关系: 一是事物使用性与其物质组成有 关,例如一件衣服的材料质量、加工的精致; 二是符 号的实 用 表 意 功 能,如 品 牌、格 调、时 尚、风 味、价 值、穿着场合、合适的身份,这些都是实用表意; 三 是艺术意义 功 能,如 构 图 美 观、色 彩 与 其 他 衣 装 的 配合等。对于商品来说,第三部分的意义追求实际 上是混合的,也就是说,一切是为了盈利服务的。
2018 年第 5 期
目的性”,而代之以“有目的的无目的性”。① 如果 艺术能使接收者感觉到脱离庸常的升华,那么这个 目的便是合理的“非实用意义”艺术功能。②
在当今社 会 中,工 艺 品 的 艺 术 成 分 在 增 加,市 场上的商品也在增加美观程度、设计的新颖感。这 是社会的总趋势,不以个别例子为转移。商品设计 者必须时刻记得商品面对的消费者的品味。设计 类书籍所谓的“八大设计风格”,实际上就是针对顾 客需要提 出 的 模 式 化 营 销 策 略。 此 种“艺 术 化 ”相 当实用,可 能 有 艺 术 欣 赏 家 认 为 实 在 不 能 算 艺 术, 或者只是“媚俗”。但是就商品社会而言,艺术化是 商品流通的 润 滑 剂,它 对 世 界 经 济 的 贡 献,至 今 未 见到统计数字,而它对整个社会的文化面貌所起的 作用,怎样估计都不会过分。艺术化不仅使当代社 会外貌上显得“美观”,而且使当代消费经济发展获 得“增强幸福感”的伦理优势。
二、公共场所艺术
当今文化中最醒目的“艺术化”,出现于城市公 共场所。现代之前追求艺术附加值的建筑是宫殿 与教堂; 现代性高潮时期的特征是金融区密集的摩 天楼,而当 代 最 花 力 气 的 异 形 建 筑,大 多 为 公 共 场 所。③ 机场、地铁、公共汽车站设计争奇斗艳; 各种 桥梁公路,务必造得使人一见难忘,巧夺天工; 各种 博物馆、纪念馆内外设计都力求美奂美伦; 商场、广 场与公园必然饰以各种雕塑或壁画,各种剧场与会 馆也添加多种美术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