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说明书(边坡治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明书

一、工程概况

S208(16省道)桐千线起点位于桐庐县老汽车站,经横村、分水、乐平、於潜、横路后向北终于临安浙皖边界千秋关,是杭州市向北连接安徽宁国市的重要通道,来往车流量大,既是交通要道又是联系两地的经济大动脉。其中桐千线分水大坝至七坑段道路为二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路基宽度8.5m,路面宽为7.0m。

S305(23省道)富衢线起点位于富阳横凉亭,经窄溪、分水江大桥、毛棚、秀峰、芝夏、淤合到达与衢州交界的界头,是杭州市范围内的一条重要的省道。其中桐庐段桩号范围K35+882~K65+517,道路等级为二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路基宽度9.0m,路面宽为7.0m。

S208桐千线是典型的山区公路,沿线的边坡开挖较为频繁,由于建设期间受工程资金、技术或其他原因的影响,部分路段没有对上边坡进行专项处理。工程建设完成后大部分上边坡开挖后仅为自然裸露,没有采取相应的技术处理措施。项目建成通车后,裸露的边坡在自然风化、雨水侵袭的作用下经常发生落石、飞石和大小型塌方,尤其雨水较多的季节,未经防护处理的坡面在雨水的冲刷下发生多次较大规模的飞石、落石,K37+200~K38+300路段库区段上边坡是典型危险边坡,208省道公路管理部门根据边坡落石的情况在现有上边坡的最危险的坡面挂了尼龙网。上边坡采取此种措施后有效的解决了微小、零散飞石、小型落石干扰行车的情况,但由于尼龙网自身强度较低,对于较大型或大规模的落石,容易造成尼龙网的撕裂,仍然不能有效的维护边坡岩面的稳定。

305省道K54+900~K54+950路段是泥石流灾害发生地点,泥石流滑塌物造成道路中断,威胁过往车辆与行人的安全通行,交通部门组织人力和机械抢通后沿山一侧路面做封闭处理。下图为305省道泥石流灾害发生后沿山一侧封闭的现场照片。

为有效根治边坡的地质危害,确保公路畅通和行车安全。根据杭州市公路管理局统一计划,桐庐县公路管理段委托我公司对桐千线危险边坡和富衢线的泥石流危害点进行安全保障工程专项的防护设计,具体实施范围如下表:

序号路线名称实施范围

1 S208 桐千线K37+200 ~K38+300

2 S305 富衢线K54+900 ~K54+950

二、设计依据及标准

1、桐庐县公路管理段的设计任务委托书;

2、杭州市公路管理局《关于下达2012年国省道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含边坡荒地复绿)计划的通知》杭公路【2012年】25号;

3、现行国家标准、规范、规程及有关规定等;

4、《公路边坡柔性防护系统构件》JT/T 528-2004;

5、《铁路沿线斜坡柔性安全防护网》TBT 3089-2004;

6、《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7、《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 GB50086-2001。

8、杭州市公路管理局《2012年安保工程施工图审查意见》2012.04.06。

三、现场概况

我公司于2012年2月接受委托任务后,随即开展地质勘察、上边坡及地质灾害测量和设计工作。收集待处理防护区的地形图,测量横断面图;组织地质专家在存在安全隐患区域前后进行现场地质勘察。

208省道桐千线K37+200~K38+300段公路边坡由多个开挖断面组成,受地形影响,坡面高度不一,总体坡度较陡,表层为强风化的坡面,坡度在40°~50°左右,由弱风化岩石组成的边坡,则开挖坡度较陡,一般在60~70°以上。岩性为奥陶系长坞组泥岩夹砂岩。强风化~弱风化状,当时施工时受地形坡度和地质条件的影响,基本按实际山坡坡比进行削坡。坡脚设置挡土墙,墙高3m,并在挡土墙上设置碎落台,挡土墙顶面碎落台堆积有松散破碎的滚落岩石。坡面进行挂尼龙网处理。

现场调查表参见本说明书后附件1。

305省道K54+900~K54+950段是泥石流灾害发生地点,坡面表层为坡洪积碎石土,厚度不均,坡脚厚度约2~3m,坡面厚度稍薄,小于1m,稍密至中密状,山坡总体坡度较陡,约50~60°,植被发育。滑落面顶标高在161m,路面标高17m,宽度7~8m,整个滑塌面积约1225平方米,滑塌的沟体较两翼低0.5~1.0m。山坡地形正处于一个浅刻凹沟的地貌上,由于2012年春节期间雨水偏多,坡顶集体林地成林后的松木多处被砍伐,雨水容易汇集到该凹沟处,表层碎石土长时间在雨水的冲刷和浸润下,缺少植被保护后,沿碎石土和山体岩面在重力作用下发生了浅层的滑塌。根据滑塌体周边的地质调查,滑沟后缘及两翼植被发育,泥石流的物质来源不很丰富。

现场调查表参见本说明书后附件2。

四、设计方案

2012年4月6日,杭州市公路管理局在桐庐公路管理段会议室主持召开了设计审查会议,审查意见要点如下:

1、建议对S208桐千线K37+500~800段边坡岩质情况进一步勘测,以

减少清理浮石方量,并优化柔性防护系统设计。

2、建议对S305富衢线K54+900~950段的排水设计方案进一步比选,

以确保排水系统的可靠性,并优化砼挡墙的截面设计;同时,考虑

后续清理养护的安全便捷性。

3、建议完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制定应急预案,确保施工期间路段交

通和施工的安全。

设计组根据审查意见的要求对图纸做了相应的调整和修改,具体如下:

S208桐千线K37+500~800段补充了地质勘察资料,酌情减少清理浮石的工程数量,优化了SNS柔性防护设计范围;S305富衢线K54+900~950段的排水主要利用挡墙衡重台顶面纵坡排水,快速排出坡面汇水;减少坡脚挡墙高度,墙脚锚杆按照双排梅花形布置;滑沟增加了后期清理养护用的台阶,台阶延伸到上层标高75.0M防护网以上位置,确保清理人员可以顺利到达开展清理工作。同时制定清理滑坍塌物四个主要的工作步骤和八大安全作业规范要点,为后期清理作业提供依据;完善了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制定应急预案;施工修改后的施工图报批稿于4月中旬装订出版。

根据边坡地形图测量、地质水文调查并结合边坡植被破坏等相关影响因素调查资料,分析边坡危害来源,及危害消除办法,对边坡防护及泥石流灾害处理展开内业设计工作。

方案选择:根据以往同类型上边坡处理工程的设计经验和参考临近公路和边坡泥石流整治项目的实施方案来确定本次危险边坡的处治办法。208省道桐千线边坡为典型的石质边坡,坡度陡峭,最大坡度达1:1.7,危害来源主要是风化不定期滚落的大小石块对公路行驶车辆和行人的干扰。根据我们在2008年~2011年上边坡治理经验,本处边坡治理的重点在于进一步削坡减少落石发生概率和有效的限制落石运动。根据坡高和坡面特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