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坡治理设计说明

合集下载

道路边坡设计总说明

道路边坡设计总说明

1、设计依据及参考文献1.1、设计依据现行国家及地方有关规范、标准集规程,主要有:国家规范《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国家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国家规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50007-2002);国家规范《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国家规范《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行业规范《水利水电工程边坡设计规范》 SL 386-2007;国家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公路加筋土工程设计规范》(JTJ 015-91)《公路加筋土工程施工技术规范》(JTJ 035-91)《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1.2、勘察报告及参考文献(1)《文卫路市政工程勘察报告》(2)《边坡工程—理论与实践最新发展》,崔政权、李宁编著,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年12月(第一版)。

(3)《岩土工程治理手册》。

(4)我司设计、施工的其它高边坡支护方案。

2、工程概况文卫路路位于深圳市宝安区臣田村,前进路东北侧。

道路沿线地貌单元为山前洼地。

钻探点孔口标高14.11~32.23m。

相对高差18.12m。

文卫路北侧畔山美的嘉园基础以及西乡卫生所基础已开挖形成临时边坡。

因此道路边坡支护需结合现场开挖地形、周边建筑物基础标高以及基础填土换填厚度等因素综合考虑边坡支护方案。

此次支护范围为文卫路桩号K0+000~K0+241.504,坡高约0~8m,大部分为填土边坡。

3、场地地质条件3.1、地形地貌拟建道路位于深圳市宝安区臣田村,前进路东北侧。

道路沿线地貌单元为山前洼地。

钻探点孔口标高14.11~32.23m。

相对高差18.12m。

文卫路北侧畔山美的嘉园基础以及西乡卫生所基础已开挖形成临时边坡。

3.2、地层结构与岩性人工填土层(Q ml)、第四系上更新统冲积(Q3al)含卵石细砂,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Q3al+pl)粉质粘土及早白垩世细粒花岗岩层(K1)。

边坡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

边坡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

甘肃煤田地质局一四九队家属院不稳定斜坡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工程概况第一节编制说明及编制依据一、编制说明本《施工组织设计》是甘肃煤田地质局一四九队家属院不稳定斜坡治理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用以指导各项施工活动的技术、经济、组织、协调和控制的综合性文件。

根据本工程招标文件、设计资料以及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考察,对工程施工特点进行分析,结合我公司的人力、机械设备、技术以及实际施工经验,编写了本施工组织设计。

二、编制原则1.认真贯彻国家和地方有关基本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遵守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严格执行施工程序,信守合同规定的工程竣工工期。

2.实行施工、设计、监理和建设单位四结合,统筹安排,合理布置,做好施工部署及各项目施工生产工作。

3.采用流水施工方法和网络计划技术组织有节奏、均衡和连续施工。

4.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在安全生产的原则下,推行标准化管理和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

5.做好施工设计,做好人力、物力的综合平衡调配,做好雨季施工安排,力争均衡生产。

6.贯彻“勤俭节约”的方针,合理布置好施工现场,组织文明施工。

7.充分利用现有机械设备,扩大机械化施工范围,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使用计算机辅助工程项目管理,实现质量、工期和造价的控制。

8.积极利用国内外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科学地制定施工方案。

三、编制依据1.本工程招标文件2.本工程设计施工图纸3.实行国家有关工程施工规范标准和规程4.甘肃省有关建筑工程文件及规定5.施工现场文件6.与本工程有关的施工和验收规范7.本企业施工经验、资质条件8.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9.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J0330—2002)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11.工程测量规范12.《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22:2005)1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14.人工成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标准(206-1996)15.一四九队家属院不稳定斜坡治理工程施工图(甘肃地质工程勘察院,2013年6月)16.《甘肃地质勘察院边坡地质灾害治理勘查报告》(甘肃地质工程勘察院,2013年5月)第二节工程概况甘肃煤田地质局一四九队家属院边坡,位于雷坛河河谷阶地与黄河高阶地交界处,隶属兰州市七里河区八里镇管辖,家属院西侧紧邻黄土坡体。

边坡设计说明

边坡设计说明

边坡设计说明某铁路沿线两侧边坡及绿化恢复工程设计说明第一部分工程概况项目位于XX市XX新区,XX铁路(XX站周边)与XX路交叉口段的沿线边坡,北近三棵松水库,东北侧为松子坑森林公园,是XX新区的生态核心;南部紧邻城市主干道XX大道。

项目总占地面积约8.8万平方,共有10处边坡。

其新增边坡3、新增边坡2、旧有边坡1、新增边坡4、新增边坡1、旧有边坡2、TP-03、TP-04、新增边坡5、新增边坡6。

边坡平面位置图新增边坡3:拟建边坡总长约173米,边坡呈近南北走向,坡向东,坡高8-15m,后缘坡度50-75°,前边缘平坦。

坡后缘北段为残坡积粉质粘土,南段为强-中风化中细粒花岗岩。

前缘为素填土,层厚1.0-3.0m。

新增边坡2:拟建边坡总长约300米,边坡呈北东走向,坡向南东,坡度在前45-70°之间(为阶梯状),坡高21-36m,坡前缘紧靠高铁高架桥。

边坡段多为强至弱风化中细粒花岗岩,中部素填土,南西段后缘多为坡积粉质粘土,且有一条北东走向构造。

旧有边坡1:拟建边坡总长约268米,在平面图上呈半圆形,在空间上呈半圈椅形,近南东走向。

东高、西低,后边缘陡坎70-85°前缘较平坦。

①前缘为素填土,以碎石、块石及粘粉粒堆填,层厚5-8m,②坡后缘为强-弱风化花岗岩,层厚5-25m左右,③后缘坡上表层有1-2m粉质粘土。

新增边坡4:拟建边坡总长约68米,在平面图上呈半圆形,在空间上呈斜坡,南北走向。

北高、南低,斜坡陡坎坡度25-50°。

为弱风化中粒花岗岩,前缘公路傍有少量素填土,层厚0.5-1.0m。

新增边坡1:拟建边坡总长约148米,在平面图上呈半圆形,在空间上呈半圈椅形,近东西走向。

东高、西低,后边缘陡坎65-80°前边缘平坦。

①前缘为素填土,以碎石、块石及少量粘粉粒堆填,层厚2-5m,②后缘坡强-弱风化花岗岩,层厚5-15m左右,③后缘坡上表层有小于1.0m粉质粘土。

边坡治理设计说明

边坡治理设计说明

边坡治理设计说明(一)一工程概况1.1本工程位于沧江以东的景洪城区西北部嘎栋工业园区内。

拟建挡墙位于A1路西北侧,场地现状为橡胶林和苗圃,边坡支护最大高度约11m,支护长度约为195.5m。

根据场地地质条件和场地开挖现状对边坡进行支护设计,采用重力式挡土墙边坡对边坡进行加固,以确保坡顶运动场的安全和使用。

1.2本边坡为永久性边坡,抗震设防烈度为?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值为0.20g。

安全等级为一级。

二设计依据2.1 中国水电顾问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的(西双版纳国际旅游度假区中小学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二零一四年四月)2.2建设单位提供的总平面图,场地地形图及边坡高程图等设计资料及国家相关法规规范,行业标准。

2.3有关边坡支护设计与施工的规程,规范。

(混凝土结构实际规范)GB50010一2010(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一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一200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32一2002(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 一2003(重力式挡土墙图集)04J008(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一20122.4 本工程采用理正6.0岩土软件.理正结构软件分析计算。

三边坡支护方案由于边坡岩土介质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边坡参数难以准确确定,该边坡工程采用动态设计方法,应根据施工现场的地质状况,施工情况和变形,应力等监测信息,必要时对设计进行校核,修改和补充。

综合考虑该场地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周边建筑,环境控制条件,边坡支护结构,排泄水系统方案如下:3.1采用毛石混凝土重力式挡土墙支护,对地基承载力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的地段,采用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并在基础底设置。

3.2 边坡排泄水系统:3.2.1坡顶,坡脚,截排水沟。

3.2.2边坡排水沟应与场地内排水系统统一设置。

3.2.4边坡坡面设置仰斜软式透水水管排水,具体位置置见剖面图,水平间距4m,上斜10%。

边坡治理施工组织设计

边坡治理施工组织设计

边坡治理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编制说明第一节编制说明本工程具有技术复杂、施工场地狭小、工期紧的特点,必须具备较高的施工管理能力、技术能力、充足的机械设备和施工物资储备能力才能够圆满地完成本工程的施工。

《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该工程施工的纲领性文件,编制时对工期、质量目标、项目管理机械设置与劳动力组织、施工进度计划控制、机械设备及周转材料配备、主要技术方案、安全、文明施工、环保、季节性施工等诸多因素尽可能做了充分考虑,突出其科学性、适用性及针对性。

在工程实施前还要编制详细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措施及作业指导书,指导工程施工,确保在100天工期内完成该工程的全部施工内容,并使该工程质量评定等级符合招标文件要求。

在施工中,我公司本着对业主高度负责的态度,将积极与质量监督部门配合,服从建设单位及监理工程师的管理,从严格控制工程质量,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认真做好安全文明施工。

制定环保措施,控制噪音及杜绝各种声、光、尘污染,减少投诉;制定安全生产措施,建立安全保证体系,确保施工中不发生伤亡事故,创建安全文明工地。

同时,在施工中协同建设单位开展“增收节支、开源节流”的活动,提出更多合理化建议,力争“少花钱、多办事、办实事”,将建设单位投资的每一分钱落到实处,以达到有效控制投资的目的,更好更快地交出让业主满意的精品工程。

第二节编制依据☆工程招标文件;☆浙江省第三地质大队设计的《建德市乾潭镇胥岭滑坡治理设计》施工图纸;☆《长江三峡工程库区滑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程》等国家现行施工规范、规定;☆省、市有关建筑施工技术、质量、安全规程和规定;☆我公司IS质量保证体系的有关文件;☆我公司历年积累的有关工程施工的经验资料‘☆根据本工程特点,施工现场环境、自然条件等。

第三节施工范围本工程组织设计适用于招标文件规定的施工范围。

第二章工程概略第一节:工程概述建德市乾潭镇胥岭滑坡位于乾潭镇胥岭村西侧山体上,由五个小滑坡体组成,按其分布特征,分别编号为HP1、HP2、HP3、HP4和HP5。

某地质灾害滑坡治理设计方案

某地质灾害滑坡治理设计方案

地质灾害(滑坡)治理设计方案地质灾害(滑坡)治理设计方案项目负责:设计:审核:总工程师:总经理:地质灾害(滑坡)治理工程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本场区位于广东省东莞市凤岗镇黄洞村玉泉七号路商铺南侧。

坡前商铺以外为约宽的道路,道路北侧为新建工业区(厂房三层、员工住宅六层)。

场区东面、西面和南面均可见大面积开挖削坡,人类工程活动强烈。

场区(滑坡)地处丘陵北坡(原坡顶高程,坡脚),原自然坡度<°。

坡下人工开挖(约~)并削坡放坡,现状坡度~°。

人工开挖等人类活动强烈破坏了岩土体的稳定,加剧滑坡体的下滑,出现滑体土体严重开裂、错动、下陷、剪出等现象,并且险情正在进一步的发展中,随时可能引起更剧烈的滑动,对附近建筑物、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潜在严重威胁。

二、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概况一、岩土工程地质分类根据广东省地质工程公司提交的本场地勘查报告,本场区地层情况:、松散土类主要为第四系坡积层()和残积层()。

自上而下为:()坡积层()主要为粉质粘土,区内大部分地段都有分布。

土黄、红黄等色,湿,可塑为主,遇水易软化。

据收集的钻探资料,该层层厚约~,滑体中、前部稍薄。

()残积层()为碎屑岩风化土,据现场调查主要为长石砂岩、泥质粉砂岩风化而成的粉质粘土,局部含较多风化碎石。

灰黄、棕红等色,稍湿,硬塑为主,遇水易软化。

该层层厚约~。

、硬质岩类场区及滑坡所在山体地层露头(后人工揭露)均为碎屑岩,岩性为薄层砂岩、粉砂质泥岩等,单层厚~,产状°∠°。

根据其风化程度及揭露情况,自上而下分为:()全风化岩该层分布于整个场区。

灰黄色、红褐色,岩石风化为土状,结构已基本破坏,原岩结构尚可辨认。

层面标高约~,厚度约~。

()强风化岩该层分布于整个场区。

灰黄、灰白、红褐等色,岩石风化强烈,节理裂隙发育,原岩结构可辨认,呈半岩半土状,遇水易软化、崩解。

层面标高约~,厚度约~。

()中风化岩高层分布于整个场区。

滑坡整治工程设计说明

滑坡整治工程设计说明

滑坡整治工程设计说明一滑坡体概况1、自然概况***滑坡为古滑坡,位于长江北岸原***镇、***及***之间的南麓斜坡上。

滑坡区是新城建设规划中县财政局(正建)、县师范附属小学、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建成)以及数十栋移民住宅楼(建成)所在地,***至奉节及老***城的***大道(正建)在其后缘通过。

由于当地降雨量大,地面排水不畅,大气降水、滑坡区内居民生活污水流入滑坡体内,加上古滑体上人为活动频繁、单位办公大楼、移民住宅楼的建设,以及各种挡墙基础的开挖,特别是滑坡前缘的切脚开挖,使座落在古滑坡体上的部分房屋、排水沟、地面有拉裂变形现象,出现人工因素诱发的局部复活,属局部蠕动变形,目前整个滑坡仍处于稳定状态。

在新城的建设中,双江八组产生了大面积复活体,坡面产生大量张拉裂缝,引起楼房基础开裂,需要及时治理,如复活体继续发展下去,将引起古滑坡的复活,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影响城镇规划和建设,不论对政治、经济还是社会稳定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和损失。

***滑坡(A区)位于长江与小江所夹的东侧三角区的河谷斜坡上,该滑坡的西边界从天宫包垭口东开始,向东至石鞘湾村西侧,东西长约820m.西部前缘切出公路南侧(高程为201m),东部前缘在公路北侧的陡崖上(高程为237m),东侧后缘在谭家梁下的基岩陡崖下(高程为276m),南北宽100~350m不等,面积约2×104m2。

滑体厚度2~30m 不等,总体积约110万m3,为大型堆积顺层滑坡,平面形态略呈圈椅状。

受岩性和施工影响,古滑坡上产生了方向、成因、地质环境不同的三个滑体。

(1)双江六组滑坡,位于滑坡西部,该滑坡已由新城建设委员会委托长江水利委员会***工作站,进行了滑坡的勘察。

***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已做了整治处理设计,其方案是墙背锚索抗滑桩支挡,目前大部分工程已施工完成。

勘察期间,未发现已整治过的边坡及上方山坡有变形的迹象。

(2)双江八组复活体,位于古滑坡的中西部,是由人为因素诱发的局部复活,其前缘至公路北侧,高程206m,后缘在移民楼37号及38号后约10m处,高程约231m,具典型的圈椅状地貌,东侧以移民房为界,西侧以正建的武装部西侧为界。

边坡设计总说明

边坡设计总说明

新县京九路帝豪家园二期东边坡支护工程设计总说明报告编制单位:河南省信阳工程地质勘察院资质证书:国土资地灾勘资字第(**********)号豫国土资地灾设资字第(2009326004)号提交日期:二○一○年六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拟建场地位于新县京九路帝豪家园二期,地理坐标东经114°52′45″,北纬31°38′19″。

帝豪家园二期商住楼为取得建设用地,需对一处山体局部进行开挖整平,将在拟建楼盘东、南两侧形成人工高陡边坡(见规划附图),坡下即拟建商住楼,需对边坡采取防护工程。

受河南智森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委托,河南省信阳工程地质勘察院针对新县京九路帝豪家园二期场地东侧边坡(不包括南侧边坡部分)进行防护工程设计。

边坡属人工切坡形成的岩质边坡,最大坡高近26m,工程安全等级为二级。

边坡防护工程主要包括削坡(放坡)减载、挡墙支护工程、防渗与截排水工程和坡面绿化工程。

二、设计依据:1、《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2、《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 0219—2006);3、《挡土墙》(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4J008);4、《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6、《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7、《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8、甲方提供的相关图纸和资料;9、行业相关规范、规程和标准;10、北京理正程序(YANTU5.11)。

1三、工程地质条件:(一)地形地貌特征工程项目区位于新县京九路福华超市东帝豪家园二期,场地及周边现状呈近东西向山坡(图01),地形由东向西倾斜,最大高程为122.45m 左右,最低高程83.52m,开挖整平标高为+84.00m,开挖后形成的人工边坡近南北向,坡长54m,相对高差5—26m,最大坡高26m左右。

(二)岩土层结构及物理力学性质通过现场实地调查、区域地质构造资料的分析,结合相邻城区工程地质条件类似的向阳路滑坡勘查资料,本工程区地质构造简单,未见断裂构造活动通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绵阳万合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科大〃美林边坡(A、B、C段)治理施工图设计说明1、工程概况1.1 >边坡概况万合〃科大美林住宅小区拟建工程场地位于绵阳市青义镇青羊村境内,东部紧邻已建成的科大住宅小区。

受绵阳市万合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委托,对场区内甲方指定的三段边坡进行治理设计。

各段挡墙编号、坐标详见平面图,其中:A段长度24米, B段长度45米,C 段长度85米。

场区位于丘陵斜坡地段,边坡高度变化较大。

本次设计治理的建筑边坡属于人工开挖边坡边坡,坡顶、坡脚多为建筑,破坏后果严重,因此安全等级为二级。

1.2、工程地质概况(一)地形地貌场地位于丘陵斜坡中下部,属涪江右岸三级阶地东侧斜坡地貌,地势西高东低,勘探点地面标高为504.37-531.03米,相对高差约26.66米。

该场地位于地面不平坦,呈较陡台阶。

因场地位于涪江河右岸三级阶地前沿斜坡中下部,高出涪江现代河床约35米左右。

场地堆积物主要为坡积层粘土、粉质粘土,局部底部有粘土夹砾石、卵石层分布,土层下为紫红色砂质泥岩,阶地类型为侵蚀基座阶地。

(二)地质构造概述建筑场地在地质构造上处于四川盆地构造,川西北坳陷中部,西北距离龙门山褶断带最近距离约50公里,场区褶皱平缓开阔,岩层倾角小于5度。

建筑场地及附近无断裂构造通过,新构造运动使本地区间歇性上升,形成多级阶地。

场地在地貌上处于涪江右岸三级阶地剥蚀浅丘斜坡中下部,三级阶地为基底阶地,自然斜坡稳定,地质灾害不发育。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对场区影响大,但未造成严重损失,经勘察期对场地东部紧邻的已建成的科大花园小区挡土墙调查和对场地及其西部高斜坡体调查均未发现斜坡变形,挡土墙变形、开裂等破坏现象。

现代人为工程活动轻微。

综合上述,场地稳定性较好,区域地质构造对边坡的安全影响小。

(三)地层及岩土的基本特征根据钻孔工程揭露和场地周边环境地质调查,建筑场区分布的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坡积层,主要土层为粘土和粉质粘土,其次在局部地段土层底部有粘土夹卵砾石土层,部分地段表层有现代人工填土分布。

下伏基岩为白垩系下统七曲寺组粉砂质泥岩夹砂岩层。

现自上而下将场地岩土特征简述如下: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 Q m'):素填土①:紫红色为主,夹有褐黄色,稍湿至湿,松散状,主要成份为粘土,局部夹砾石、卵石和基岩碎块。

场地中大部分地段有分布,厚度0.4-5.1米不等。

分布范围变化大,且不连续,系局部地表人工近期勘探平常和原低洼地段回填土堆填物。

2、第四系中更新统冲洪积层(Q© )(1)粘土②:褐灰色、褐黄色,稍湿,可塑,含铁猛质,切面光滑,有光泽反应,干强度高,韧性高,无摇振反应,土质均一,厚度变化大,分布不连续,分布厚度0.3-8.20米。

标准贯入击数4-9击,液性指数I L=0.09-0.24。

局部(地段土层中含大量倾角为30・60度的裂隙,裂隙呈网状分布,裂面光滑有白色高龄土膜分布,具有明显挤压擦痕。

(2)粘土夹卵石③:为粉质粘土质卵石,可塑状,卵石、砾石含量占20-45左右, 局部地段卵砾石含量达到50-60%o骨架颗粒直径一般2〜8cm居多,亚园形,成份以石英岩为主,卵石表面风化不明显。

该层主要零星分布场地局部地段的粘土、粉质粘土层分布范围小、厚度变化大,极不均匀。

其厚度0.3-3.1m。

3、侏罗系上统七曲寺组(J3q)砂质泥岩⑧:紫红色,薄层状到中厚层状,粉砂泥质结构。

此层常夹薄层至中厚层状泥质粉砂岩和细砂岩,岩性较硬,抗风化能力较弱,砂质泥岩岩石碎片状剥落,钻孔岩芯多呈破碎状。

岩层产状倾向南,倾角5-7度,勘探揭露此层强风化带厚度1.4-2.50米,顶界面埋深随地表地形变化,顶面坡度一般南北向小于10%东西向大于10%1.3、水文地质特征万合〃科大美林住宅小区建筑场地位于涪江右岸三级阶地剥蚀斜坡中下部,地势相对较高。

场地内分布的粘土层、粘土夹卵砾石,粉砂质泥岩层为相对隔水层,大部分钻孔未测到地下水位。

局部有少量的上层滞水分布,其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水量微小。

地下水对边坡的稳定性基本没有影响。

1.4 >不良地质作用万合〃科大美林住宅小区建筑场地为空地,地形为较陡斜坡地形,局部有高度2-3米的岩土质边坡,不良地质作用不发育,未见滑坡、崩塌、地裂隙分布,属于地质灾害不发育地带。

人为工程活动轻微。

场地及附近无不良地质作用遗迹分布。

1.5、地震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及局部修订文件以及 5.12汶川地震后绵阳防震减灾局有关文件的规定:拟建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设计分组为第二组,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值为0.40s o据地震历史资料, 场区无破坏性地震记录。

地震对本场地边坡安全影响相对较小。

2、设计依据2.1 >基本资料1>《绵阳万合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科大〃美林边坡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绵阳恒博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公司。

2、“建筑总平面图”。

1.2、规范、规程(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2)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程》(GB50330-2002 ;(3)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4)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5)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6) 《砌体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7)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统一验收标准》(GB50300-2001)3、设计参数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岩土的工程特性指标按下表采用岩土工程设计参数指标建议值表4、边坡治理设计说明4.1边坡特征及工程治理措施场地共3条边坡,分别为A、B、C边坡,按设计场平要求,A边坡属于土质边坡,B边坡属于岩土组合边坡,C边坡属于岩质边坡。

A边坡高度2-5米,B边坡高度3-7米,C边坡高度20-26米,边坡安全等级均为二级。

根据场地实际地质情况:A、B边坡,采用直立式重力挡土墙进行治理;C边坡分段治理,上部采用重力式挡墙进行治理,下部采用锚杆式挡墙进行治理。

4.2.1重力式挡墙设计1)挡土墙采用C15毛石混凝土(或M7.5水泥砂浆砌筑Mu30条石),片石也可以用漂石代替;2)条石应采用不易风化的硬质岩石,不得使用已风化、强度较低的岩石;施工必须采用座浆法,所用砂浆宜采用机械拌合。

片石、卵石表面应清洗干净,砂浆填塞应饱满。

3)挡土墙以基岩为持力层,基础埋设一般大于1.0米。

4)挡墙基底作10cm厚C15混凝土垫层,墙顶抹2cm厚1:2.5水泥砂浆;5)挡墙基底做成逆坡,基底逆坡坡度为0.15 : 1.0 ;6)砌筑工艺总的要求为:平(砌筑层面大体平整)、稳(大面向下,安放稳、实)、紧(条石间必须靠紧)、满(石缝要以砂浆填满捣实,不留空隙);7)挡墙、混凝土梁每15-20m设臵一伸缩缝,缝宽2.5cm,缝内沿内顶外三边填塞沥青麻筋,填塞深度15cm8)挡土墙墙背应设臵反滤层,厚度0.5m,墙身应设臵12cmx 12c m的泄水孔,间距为2.0m,呈“品”字形布臵;9)墙背的底部和顶部应采用粘土夯实设臵隔水层,长度0.8-1.5米;10)挡土墙墙背填土采用粘性土混碎(块石)回填,分层压实,压实系数不小于0.94,填土干密度不小于18.0kN/m3。

不得采用膨胀土、淤泥、建渣、生活垃圾等不良地基土回填;4.2.2岩石锚喷支护设计1、本次设计锚杆采用①25螺纹钢筋,锚杆间距1.60-2.05m,倾角20°;灌浆材料米用M30水泥砂浆。

2、岩面铺设也14双层双向加强筋,挂© 8@20(双层双向钢筋网;喷射C20混凝土层。

3、挡墙每15-20m设臵一伸缩缝,缝宽3cm缝内沿内顶外三边填塞沥青麻筋,填塞深度不小于15cm挡墙高度变化处和地基性状变化处,应设臵沉降缝(处理方法同伸缩缝)。

4、墙身应设臵D=50的泄水孔,间距为3.0m,呈“品”字形布臵。

泄水孔后应设路反滤包(详见附图)。

5、坡顶、坡脚设路排水沟;坡顶设路300mr<占土夯实层进行防渗。

6、其他未尽事宜详见附图或相关规范。

4.3. 放坡设计A挡墙局部、B挡墙顶部、C-2挡墙局部采用放坡处理。

具体要要求下:1)采用框格式植被护坡,坡率采用1: 1.50o2)坡顶外围应设路截水沟。

4.4. 截、排水系统边坡坡脚均应设路排水沟,坡顶应设路截水沟。

若建筑有统一规划,也可按建筑总平面设计要求设路,但本次设计位路不宜随意改动。

5、其他说明1)边坡开挖时,严禁无序大开挖和爆破。

应采取“至上而下、分阶施工、跳槽开挖、及时支护”的逆施工法进行施工。

施工过程中,应对开挖边坡进行监测,发现异常及时通知相关单位进场处理。

2)应按规范要求对施工原材料和质量进行相应的检测。

3)建议设路变形监测点对边坡进行监测。

此外应建立巡视检查制度,定期对边坡进行检查,雨后及暴雨季节应特别加强检查。

出现支护结构局部损坏时,应及时修缮。

4)岩土工程为动态设计。

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各项验证工作及试验,并及时反馈施工信息,施工过程应实行岩土工程监理制度,遇与图纸设计条件不相符的,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

5)图中尺寸除注明外,标高为m其余为mm6)挡墙设计使用年限与周边建筑一致为50年。

其它未尽之处,须符合相关规范规程要求。

7)我单位于2040年5月24 0出示的“关于科大美林项目建筑勘察的情况说明” 作废,特此声明。

请甲方尽快对场区内边坡进行治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