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新农村建设的困难及对策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发作 为全省 “ 三农 ” 工作 的重 中之重 。建议 各级 党委、 政府 进一 步完善 扶贫开 发工作 责任 制 , 切实 加 大扶贫开 发工作 的 目标考 核管理力度 。
在农 民增 收突破 口的选 择 上 ,首 先是 加大 劳
农村外 出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不受到侵 害。四是 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 ,拓宽农民在省内进城转移 就业空间。 城市发展标志着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而 农 村城 镇化 , 又是 实 现劳 动 力转 移 、 有效 解决 “ 三
农” 问题 和农 村现代 化进程 的根本 出路 。 要制定 积 极 的城镇 发展 战略 , 科学 规划 , 布局 。 合理 按照 “ 重 点 培 育 中等城 市 、 极发展小 城 市 、 优大力 发展 积 择
动力 非农技 能培训力 度 ,使贫 困农户 家庭成 员 能 有效转移从 业 , 增收渠 道 。自上世纪 九十年代 拓宽 初 以来 ,农 民外 出从业 已逐 步成为 家庭增 收 的重 要来 源 。 一发展势 头能否保 持下去 , 这 关键在 于农 村 劳动力 的技能是 否持续 得到提 高 。其次是 优 先 扶持 贫困地 区各类 经 济组织 和有 条件 的农户 兴办 食 品加 工业 , 通农 产品流 通渠道 , 现农产 品转 疏 实
布 在石 山 区 、 山 区 、 深 边远 山区 、 高寒 山 区 、 方病 地 多 发 区和少 数 民族 聚居 区 , 自然条 件恶 劣 , 济发 经 展 缓慢 ,成 为制 约农 村全 面 小康 建设 进 程 的重要
因素之一 。
村19 3 , 3 7个 占全省行政村总数的5 . 其 中最贫 4 %, 3
后变 得非 常松 软 , 多大棚 在 灾害 中垮 塌 , 民抗 许 农
灾 自救能 力较 弱 ,靠 天吃 饭 的基本 情况 没 有 根本
改变 。
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中的地位和作用 ,切实将扶贫
( 总第3 9期) 钉■ 2 l 0 ■I OO年第o 期 8
.
暖 n jDANG fA}垦 f fUN i )
住条件差 , 文化娱乐支 出比重小 , 信息化程度低 ,
制 约着 小 康建设 进 程 。新 阶段有 扶 贫开 发任 务 的 县( 、 )3 , 市 区 8个 占全省 县级 行政 县 总数 的9 . 43 %, 其 中, 国家扶 贫开 发工 作重 点县 5个 , 0 占县级 单 位
总数 的5 . 重 点 贫 困乡镇9 4 , 68 %; 3 个 占乡镇 总数 的 6 .%, 中最 贫 困的一类 乡 镇有 1 0 ; 点贫 困 09 其 0个 重
困 的一类 村5 8个 。贫 困地 区基础 差 、 46 底子 薄 , 经
济社会发展严重滞后 ,是农村小康建设 中的最大
难点 。 二 、 策建 议 对 1着 力抓 好农 村扶 贫 开发 , 快经 济发展 . 加
2教 育 、 生较 落后 , 口素质相 对低 . 卫 人
贵 州省 近年来 文 化教 育 和卫 生落 后 的状 况 虽
开发重 要性 的认 识 ,强 化扶 贫开 发在 贫 困地 区社
难、 灌溉难 、 行路难 、 上学难 、 就医难 、 用电难 、 通讯
难等 问题仍 十分 突 出。 0 8 初 的雪凝灾 害 中 , 2 0年 全
省各 地 的农业 基础 设施 因为建 设标 准不 高 ,抗 灾
能力 弱 , 成 较大损 坏 , 的 乡村道 路路 基 被凝 冻 造 有
然 得 到进一 步 的缓解 , 由于基 础较 差 , 但 农村 居 民 文盲 、 文 盲 比重 大 , 远 贫 困地 区 、 半 边 少数 民族 聚 居 区缺 医 少药 现象 仍普 遍存 在 ,导致 整 体人 口素 质低下 , 是严 重制 约总体 小 康进程 的重 要 因素 。
3基 础设 施薄 弱 , . 社会 事 业发展 滞后 由于 省 内多数 地 区基 础设 施 建 设 规 模 小 , 速
由于受 喀斯 特地 貌特 殊 的 自然 条 件 ,开发 较 晚 的历 史原 因 ,先天 不足 的经 济社 会 发展 基础 影 响 , 州 农 村无 论 从 经 济 总量 、 均水 平 、 贵 人 自我 发
展 能力 都在 全 国处 于落后 的地 位 ,农 村贫 困状 况 十分 突 出 。 如果农 村贫 困 问题 长期 得不 到解决 , 建
缝 墨堡
iI , " D X A}
农 村建设的困 L l 难t "  ̄策
莫 伟
一
、
难 点及 问题
4农村 居 民收入 低 , 高生活质 量难 . 提 贵 州农 村居 民人 均纯 收入 排 在全 国各 省 ( 、 市
1 业 生产条件 差 , . 农 农村 经 济发展 难
贵州 省 耕 地 少 , 量 差 , 利 设 施 缺 乏 , 村 质 水 农 人均 基本 农 田只有 03 亩 ,占全 国平 均水 平 的 1 . 7 / 3 左右 。全 省境 内每平 方公 里 承载人 口超过 20 , 2人
已高于 资源适 宜 承载 量 ,比全 国平 均 水平 多 8 人 0 以上 。石 漠化 区域 已达32 万平 方公里 , . 5 占全省 总 面积 的 1 . %。农 村贫 困乡村 和贫 困人 口主要分 84 4
区) 最末 位 置 , 映 在 生 活上 食 品 支 出 比重 大 , 反 居
度慢 ,使 社会 事业 发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展相对 滞 后 。农村 居 民吃水
设 小康社 会就 无从谈 起 。当前 , 中央提 出建设 社会 主义新 农 村 的战 略 目标 , 要抓 住 机 遇 , 关 心 、 把 扶 持 贫 困群体 作 为构 建社会 主 义和谐 社 会 的一项 基
础 性工 作来 抓 , 各级 党委 、 府抓 扶贫 开 发 的思想 政 认 识不 能淡 化 , 干劲 不 能放松 , 导力 量 只能 加强 领 不 能 削弱 。各级 领 导干 部也 要进 一步 深 化对 扶 贫
在农 民增 收突破 口的选 择 上 ,首 先是 加大 劳
农村外 出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不受到侵 害。四是 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 ,拓宽农民在省内进城转移 就业空间。 城市发展标志着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而 农 村城 镇化 , 又是 实 现劳 动 力转 移 、 有效 解决 “ 三
农” 问题 和农 村现代 化进程 的根本 出路 。 要制定 积 极 的城镇 发展 战略 , 科学 规划 , 布局 。 合理 按照 “ 重 点 培 育 中等城 市 、 极发展小 城 市 、 优大力 发展 积 择
动力 非农技 能培训力 度 ,使贫 困农户 家庭成 员 能 有效转移从 业 , 增收渠 道 。自上世纪 九十年代 拓宽 初 以来 ,农 民外 出从业 已逐 步成为 家庭增 收 的重 要来 源 。 一发展势 头能否保 持下去 , 这 关键在 于农 村 劳动力 的技能是 否持续 得到提 高 。其次是 优 先 扶持 贫困地 区各类 经 济组织 和有 条件 的农户 兴办 食 品加 工业 , 通农 产品流 通渠道 , 现农产 品转 疏 实
布 在石 山 区 、 山 区 、 深 边远 山区 、 高寒 山 区 、 方病 地 多 发 区和少 数 民族 聚居 区 , 自然条 件恶 劣 , 济发 经 展 缓慢 ,成 为制 约农 村全 面 小康 建设 进 程 的重要
因素之一 。
村19 3 , 3 7个 占全省行政村总数的5 . 其 中最贫 4 %, 3
后变 得非 常松 软 , 多大棚 在 灾害 中垮 塌 , 民抗 许 农
灾 自救能 力较 弱 ,靠 天吃 饭 的基本 情况 没 有 根本
改变 。
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中的地位和作用 ,切实将扶贫
( 总第3 9期) 钉■ 2 l 0 ■I OO年第o 期 8
.
暖 n jDANG fA}垦 f fUN i )
住条件差 , 文化娱乐支 出比重小 , 信息化程度低 ,
制 约着 小 康建设 进 程 。新 阶段有 扶 贫开 发任 务 的 县( 、 )3 , 市 区 8个 占全省 县级 行政 县 总数 的9 . 43 %, 其 中, 国家扶 贫开 发工 作重 点县 5个 , 0 占县级 单 位
总数 的5 . 重 点 贫 困乡镇9 4 , 68 %; 3 个 占乡镇 总数 的 6 .%, 中最 贫 困的一类 乡 镇有 1 0 ; 点贫 困 09 其 0个 重
困 的一类 村5 8个 。贫 困地 区基础 差 、 46 底子 薄 , 经
济社会发展严重滞后 ,是农村小康建设 中的最大
难点 。 二 、 策建 议 对 1着 力抓 好农 村扶 贫 开发 , 快经 济发展 . 加
2教 育 、 生较 落后 , 口素质相 对低 . 卫 人
贵 州省 近年来 文 化教 育 和卫 生落 后 的状 况 虽
开发重 要性 的认 识 ,强 化扶 贫开 发在 贫 困地 区社
难、 灌溉难 、 行路难 、 上学难 、 就医难 、 用电难 、 通讯
难等 问题仍 十分 突 出。 0 8 初 的雪凝灾 害 中 , 2 0年 全
省各 地 的农业 基础 设施 因为建 设标 准不 高 ,抗 灾
能力 弱 , 成 较大损 坏 , 的 乡村道 路路 基 被凝 冻 造 有
然 得 到进一 步 的缓解 , 由于基 础较 差 , 但 农村 居 民 文盲 、 文 盲 比重 大 , 远 贫 困地 区 、 半 边 少数 民族 聚 居 区缺 医 少药 现象 仍普 遍存 在 ,导致 整 体人 口素 质低下 , 是严 重制 约总体 小 康进程 的重 要 因素 。
3基 础设 施薄 弱 , . 社会 事 业发展 滞后 由于 省 内多数 地 区基 础设 施 建 设 规 模 小 , 速
由于受 喀斯 特地 貌特 殊 的 自然 条 件 ,开发 较 晚 的历 史原 因 ,先天 不足 的经 济社 会 发展 基础 影 响 , 州 农 村无 论 从 经 济 总量 、 均水 平 、 贵 人 自我 发
展 能力 都在 全 国处 于落后 的地 位 ,农 村贫 困状 况 十分 突 出 。 如果农 村贫 困 问题 长期 得不 到解决 , 建
缝 墨堡
iI , " D X A}
农 村建设的困 L l 难t "  ̄策
莫 伟
一
、
难 点及 问题
4农村 居 民收入 低 , 高生活质 量难 . 提 贵 州农 村居 民人 均纯 收入 排 在全 国各 省 ( 、 市
1 业 生产条件 差 , . 农 农村 经 济发展 难
贵州 省 耕 地 少 , 量 差 , 利 设 施 缺 乏 , 村 质 水 农 人均 基本 农 田只有 03 亩 ,占全 国平 均水 平 的 1 . 7 / 3 左右 。全 省境 内每平 方公 里 承载人 口超过 20 , 2人
已高于 资源适 宜 承载 量 ,比全 国平 均 水平 多 8 人 0 以上 。石 漠化 区域 已达32 万平 方公里 , . 5 占全省 总 面积 的 1 . %。农 村贫 困乡村 和贫 困人 口主要分 84 4
区) 最末 位 置 , 映 在 生 活上 食 品 支 出 比重 大 , 反 居
度慢 ,使 社会 事业 发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展相对 滞 后 。农村 居 民吃水
设 小康社 会就 无从谈 起 。当前 , 中央提 出建设 社会 主义新 农 村 的战 略 目标 , 要抓 住 机 遇 , 关 心 、 把 扶 持 贫 困群体 作 为构 建社会 主 义和谐 社 会 的一项 基
础 性工 作来 抓 , 各级 党委 、 府抓 扶贫 开 发 的思想 政 认 识不 能淡 化 , 干劲 不 能放松 , 导力 量 只能 加强 领 不 能 削弱 。各级 领 导干 部也 要进 一步 深 化对 扶 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