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从古代著名诗家作品中举 出一些今天儿童也能 读懂的诗篇 , 尤其是那首争相援引的骆宾王的咏鹅 诗, 甚至我们也不难理出一条脉线 , 串珠的办法 用
连缀起来 , 即欣欣然 以“ 中国古 代儿 童文学” 相名 之, 也真有人这样先后尝试过。但是 “ 古代儿童文 学 ” 能 是 今 人 到 故 纸 堆 里 去 “ 觅 ” “ 掘 ” 岂 寻 、发 、 “ 整理” 出来的!甚 至宽泛一些的概念“ 童文学 儿 读物”那也不是今人“ , 发掘” “ 、 整理” 的结果 , 而是
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事实。连 同样是东方童话故 事名著 的《 一千零一夜》 我们的上述几部 书也远 , 不可与之匹比。在普遍的社会 理中 , i f , 过去我们常
将儿童视为不合格 、 不完整 , 须经教化规范才 能成 为完整意义上的 “ 。这其 中的原 因固然很多 , 人”
识爱 ,理解爱 、 、 拥有癌 ;L J 童文学是真的文学 , 它教 导儿童崇尚真实、 追求真理 ; 它能充分满足儿 童的 审美需求 , 引导儿童创造美好; 儿童文学是 快乐 的
文学 , 它带给儿童积极乐观 的人生基调和快乐幸福 的 童 年生 活 。可 以说 , 有 儿童 文 学 的童年 , 习 拥 学 和生活便有了健康而斑斓的色彩, 生命 的最初 内蕴 从此丰盈而美丽。但是 , 成人们也往往用 自己的方
苏 金 玲
(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 学院 , 陕西 渭南 74O ) 1OO 摘 要: 儿童文学 , 是文学 家族的重要 成员 , 是人类 文明枝 条上 的一朵奇 葩。但它在 中 国的发展却 显得相对 滞后 。本
文从分析儿童文学在 中国的发展历程 出发 , 图唤起作 家 、 力 社会对儿 童文学 的关 注和投入 。
式生搬硬套在对儿童世界 的理解。著名作 家汪曾 祺就 曾举过这样的例子 : ……一个青年作家写 的小 说……小说 中的“ ” 我 是一 个才人小学的孩子 , 对
他的同桌——一 个 小 女孩 , 样 形容 : 这 她长 的很 “ 纤秀” 。汪 曾祺评说 : 这是不可 能的。小学 生的 语 言里 不可 能有 这个 词 。
、
儿童文学起源于人类对儿童的爱与期待.
凝聚着人类文明的结晶
儿童文学 以爱的传播滋养着人类 的繁衍与发 展, 它以对真善美 的颂扬担负起培育 良知、 教化人 类的重任。儿童文学是爱的文学, 它能帮助儿童认
非子寓言 、 吕氏春秋》 言、 战国策》 《 寓 《 寓言 、 说 《 苑》 新序》 和《 寓言、 刘基寓言、 百喻经》 《 寓言等 , 可
等包含许多精彩民间童话故事轮廓 的书, 比西方要 早得多 , 但是由于它们都语焉不详 , 没有必要的情
乐观豁达 、 机灵却淘气、 顽皮和好恶作剧 , 后者的憨 厚、 纯真却懒惰 、 贪馋和撒谎 , 分别是两类孩子熟悉 的儿童特性 ( 就像 是米老 鼠与唐老鸭分别是两类
节、 细节描写 结果没有一部其影 响力可 与《 鹅妈
21 0 1年 5月
陕 西铁路工程职 业技 术学院学报
Ju a fS an iR i y Is tt o r l h a x al n t ue n o wa i
Ma 01 y2 1 V0. No 12 19 . .
第9卷
第 12期 -
【 素质与人文教育研究】
浅议 中国儿童文 学的发展
二JL 童文学在小学教育中 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和作用
儿童文学不仅是儿童生活 中不可缺少 的精神 食粮 , 在小学教育 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儿
三、 中国古代没有完全意义上的儿童文学
我 国出现《 山海经》 《 神记》 《 、搜 、 世说新语 》
21 0 1年第 12期 -
苏金玲 : 浅议 中国儿童文 学的发展
当年就确实或是贵族或是平 民的儿童喜爱的读物,
是他们传读过的, 并且这种喜爱和传读是有史料记 载为凭的, 是古人 当时就对此有或繁或简的描述。
我们只能凭这样的描述 和记载来撰 写今天 的文学
史 。建立文学史 , 人所共知的常识是有案可稽 , 而 不能凭对古代孩子 阅读状况 的猜测、 “ 靠 追认 ” 的 办法来撰写古代儿童文学的历史 。
关键词 : 儿童文学 ; 发展 ; 注 关
收稿 日期 :0 3 1 2 1—0 — 2 l
作者简介 : 苏金玲 (9 3 ) 女 , 18 一 , 陕西铁路 工程 职业技术 学院助教 , 事语 文教学研 究。 从
自从贝洛不 自 觉地以《 鹅妈妈 的故事》 宣告其 作为精神生命的独特存在 , 安徒生又以一系列天才
妈故事集》 和格林兄弟童话相提并论 的。甚至今 孩子 的性格一样 )因此对搬上银幕后的《 , 西游记》 天 国人 中, 也是知道“ 格林童话” 者甚众 , 而知道上 儿童观众百看不厌 是不无 道理 的。鲁迅看 《 西游 述三部本民族故事著作书名者甚寡 !这不能不说 记》 目即穿 : 一 作者写这部小说“ 实出于游戏” 。这
作品将之灿烂的独立于成人之外 , 儿童文学在经历 了漫长 的 自我寻觅 、 自我发 现和 自我超越 的旅程 后; 终于在 2 世纪 , O 以它真正的成熟和空前的繁荣 在缪斯 的殿堂与成人 文学 同持朝笏、 共享殊荣、 各 显 风采 。
一
童文学是小学语文教材 的主要内容 , 是思想 品德教 育形象生动的教材 , 是百科知识 自然有效 的补充 , 是思维能力训练的重要手段。与此相对应 , 师范生 学习儿童文学是教育教学的需要 , 是研究教学对象 的需要 , 是提高 自身文学素养的需要 , 是提高小学 教师的职业素质的需要 。 儿 童 文 学是 文 学 中特别 强 调 接受 对 象 的 一类 文学。 我们可以从古代 各类典籍 中举 出许 多经过 翻译 、 演绎 后 , 天 的孩 子可 以接 受 和 乐 于 接 受 的 今 故事 , 譬如寓言故事。我们就可以举 出看来今天的 儿童可以接受的墨子寓言 、 孟子寓言 、 庄子寓言、 韩
连缀起来 , 即欣欣然 以“ 中国古 代儿 童文学” 相名 之, 也真有人这样先后尝试过。但是 “ 古代儿童文 学 ” 能 是 今 人 到 故 纸 堆 里 去 “ 觅 ” “ 掘 ” 岂 寻 、发 、 “ 整理” 出来的!甚 至宽泛一些的概念“ 童文学 儿 读物”那也不是今人“ , 发掘” “ 、 整理” 的结果 , 而是
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事实。连 同样是东方童话故 事名著 的《 一千零一夜》 我们的上述几部 书也远 , 不可与之匹比。在普遍的社会 理中 , i f , 过去我们常
将儿童视为不合格 、 不完整 , 须经教化规范才 能成 为完整意义上的 “ 。这其 中的原 因固然很多 , 人”
识爱 ,理解爱 、 、 拥有癌 ;L J 童文学是真的文学 , 它教 导儿童崇尚真实、 追求真理 ; 它能充分满足儿 童的 审美需求 , 引导儿童创造美好; 儿童文学是 快乐 的
文学 , 它带给儿童积极乐观 的人生基调和快乐幸福 的 童 年生 活 。可 以说 , 有 儿童 文 学 的童年 , 习 拥 学 和生活便有了健康而斑斓的色彩, 生命 的最初 内蕴 从此丰盈而美丽。但是 , 成人们也往往用 自己的方
苏 金 玲
(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 学院 , 陕西 渭南 74O ) 1OO 摘 要: 儿童文学 , 是文学 家族的重要 成员 , 是人类 文明枝 条上 的一朵奇 葩。但它在 中 国的发展却 显得相对 滞后 。本
文从分析儿童文学在 中国的发展历程 出发 , 图唤起作 家 、 力 社会对儿 童文学 的关 注和投入 。
式生搬硬套在对儿童世界 的理解。著名作 家汪曾 祺就 曾举过这样的例子 : ……一个青年作家写 的小 说……小说 中的“ ” 我 是一 个才人小学的孩子 , 对
他的同桌——一 个 小 女孩 , 样 形容 : 这 她长 的很 “ 纤秀” 。汪 曾祺评说 : 这是不可 能的。小学 生的 语 言里 不可 能有 这个 词 。
、
儿童文学起源于人类对儿童的爱与期待.
凝聚着人类文明的结晶
儿童文学 以爱的传播滋养着人类 的繁衍与发 展, 它以对真善美 的颂扬担负起培育 良知、 教化人 类的重任。儿童文学是爱的文学, 它能帮助儿童认
非子寓言 、 吕氏春秋》 言、 战国策》 《 寓 《 寓言 、 说 《 苑》 新序》 和《 寓言、 刘基寓言、 百喻经》 《 寓言等 , 可
等包含许多精彩民间童话故事轮廓 的书, 比西方要 早得多 , 但是由于它们都语焉不详 , 没有必要的情
乐观豁达 、 机灵却淘气、 顽皮和好恶作剧 , 后者的憨 厚、 纯真却懒惰 、 贪馋和撒谎 , 分别是两类孩子熟悉 的儿童特性 ( 就像 是米老 鼠与唐老鸭分别是两类
节、 细节描写 结果没有一部其影 响力可 与《 鹅妈
21 0 1年 5月
陕 西铁路工程职 业技 术学院学报
Ju a fS an iR i y Is tt o r l h a x al n t ue n o wa i
Ma 01 y2 1 V0. No 12 19 . .
第9卷
第 12期 -
【 素质与人文教育研究】
浅议 中国儿童文 学的发展
二JL 童文学在小学教育中 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和作用
儿童文学不仅是儿童生活 中不可缺少 的精神 食粮 , 在小学教育 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儿
三、 中国古代没有完全意义上的儿童文学
我 国出现《 山海经》 《 神记》 《 、搜 、 世说新语 》
21 0 1年第 12期 -
苏金玲 : 浅议 中国儿童文 学的发展
当年就确实或是贵族或是平 民的儿童喜爱的读物,
是他们传读过的, 并且这种喜爱和传读是有史料记 载为凭的, 是古人 当时就对此有或繁或简的描述。
我们只能凭这样的描述 和记载来撰 写今天 的文学
史 。建立文学史 , 人所共知的常识是有案可稽 , 而 不能凭对古代孩子 阅读状况 的猜测、 “ 靠 追认 ” 的 办法来撰写古代儿童文学的历史 。
关键词 : 儿童文学 ; 发展 ; 注 关
收稿 日期 :0 3 1 2 1—0 — 2 l
作者简介 : 苏金玲 (9 3 ) 女 , 18 一 , 陕西铁路 工程 职业技术 学院助教 , 事语 文教学研 究。 从
自从贝洛不 自 觉地以《 鹅妈妈 的故事》 宣告其 作为精神生命的独特存在 , 安徒生又以一系列天才
妈故事集》 和格林兄弟童话相提并论 的。甚至今 孩子 的性格一样 )因此对搬上银幕后的《 , 西游记》 天 国人 中, 也是知道“ 格林童话” 者甚众 , 而知道上 儿童观众百看不厌 是不无 道理 的。鲁迅看 《 西游 述三部本民族故事著作书名者甚寡 !这不能不说 记》 目即穿 : 一 作者写这部小说“ 实出于游戏” 。这
作品将之灿烂的独立于成人之外 , 儿童文学在经历 了漫长 的 自我寻觅 、 自我发 现和 自我超越 的旅程 后; 终于在 2 世纪 , O 以它真正的成熟和空前的繁荣 在缪斯 的殿堂与成人 文学 同持朝笏、 共享殊荣、 各 显 风采 。
一
童文学是小学语文教材 的主要内容 , 是思想 品德教 育形象生动的教材 , 是百科知识 自然有效 的补充 , 是思维能力训练的重要手段。与此相对应 , 师范生 学习儿童文学是教育教学的需要 , 是研究教学对象 的需要 , 是提高 自身文学素养的需要 , 是提高小学 教师的职业素质的需要 。 儿 童 文 学是 文 学 中特别 强 调 接受 对 象 的 一类 文学。 我们可以从古代 各类典籍 中举 出许 多经过 翻译 、 演绎 后 , 天 的孩 子可 以接 受 和 乐 于 接 受 的 今 故事 , 譬如寓言故事。我们就可以举 出看来今天的 儿童可以接受的墨子寓言 、 孟子寓言 、 庄子寓言、 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