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害生物入侵与控制

合集下载

有害生物防治制度

有害生物防治制度

有害生物防治制度为做好食堂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营造一个舒适、干净、整洁、安全的就餐环境,特制定制定如下:1、学校食堂门窗应按规定设置防尘、防鼠、防虫害设施。

2、学校食堂可设置灭蝇设施。

使用灭蝇灯的,应悬挂与距地面2m 左右高度,且应与食品加工操作场所保持一定距离。

3、排水沟出口和排气口应有网眼孔径小于6mm的金属隔栅或网罩,以防鼠类侵入。

4、与外界直接相通的通风口、换气窗外,应加装不小于16目的防虫筛网。

5、使用防蝇胶帘的,防蝇胶帘应覆盖整个门框,底部离地距离小于2cm,相邻胶帘条的重叠部分不少于2cm。

6、使用风幕机的,风幕机完整覆盖出入通道。

7、收取货物时,应检查运输工具和货物包装是否有有害生物活动迹象(如鼠粪、鼠咬痕等鼠迹,蟑尸、蟑粪、卵鞘等蟑迹),防止有害生物入侵。

8、定期检查食品库房或食品贮存区域,固定设施设备背面及其他阴暗、潮湿区域是否存在有害生物活动迹象。

发现有害生物,应尽快将其灭杀,并查找和消除其来源途径。

防治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食品、食品接触面及包装材料等受到污染。

9、选择的卫生杀虫剂和杀鼠剂,应标签信息齐全(农药登记证、农药生产许可证、农药标准)并在有效期内。

不得将不同的卫生杀虫剂制剂混配。

10、鼓励使用低毒或微毒的卫生杀虫剂和杀鼠剂。

11、使用杀虫剂进行除虫灭害,应由专人按照规定的使用方法进行,要选择具备资质的有害动物防治机构进行除虫灭害。

12、各种有毒有害物品的采购及使用应有详细记录,包括使用人、使用目的、使用区域、使用量、使用及购买时间、配制浓度等。

使用后应进行复核,并按规定进行存放,保管。

13、不得在食品处理区和就餐场所存放卫生杀虫剂和杀鼠剂产品,应有单独、固定的存放场所(或橱柜)并上锁,有明显的警示标识,存放场所具备防火防盗通风条件,并有专人负责保管。

昌宁县外来入侵生物防控现状,问题和对策

昌宁县外来入侵生物防控现状,问题和对策

昌宁县外来入侵生物防控现状,问题和对策摘要:外来入侵的生物不仅仅会使得区域生物的物种更加丰富,还会对多个国家以及地区带来十分严重的威胁,严重影响着生态环境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

现阶段,外来生物入侵的现象正在日趋严重,入侵的生物种类也会更加广泛。

因此,外来生物入侵的问题也就得到了各个地区乃至社会的广泛重视。

目前,有很多地区都开展了外来入侵生物防控的工作,但在实际进行防控的过程当中,也就势必会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基于此,本文主要以昌宁县的外来入侵生物作为切入点,对于防控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对于解决的对策进行研究,以利于提高外来生物的防控水平。

关键词:昌宁县;外来入侵;生物防控;解决对策引言:伴随着当今时代国际贸易自由化以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外来入侵的生物所引起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显著。

对于任何一种生物来说,它们都会生存在指定的生态群落当中,并于其他的生物之间保持着竞争、共存、互惠等关系,从而使得这种生物群落可以存在并得到进化。

而当某种生物进入到一种新的生态群落当中,也就会对于原有的物种平衡关系打破,使得生态群落的结构发生改变,最终对于整个生态系统进行破坏。

那么怎样对于外来入侵的生物进行防控呢?下面让我们以昌宁县为例,共同对于防控的措施进行分析以及探讨。

一、外来生物入侵的现状以及危害近些年,外来生物入侵带来的危害正在日益加大,这也成为了影响生物多样性、生态安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2013年2月1日,农业部发布公告,公布了第一批《国家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其中包含了52种外来入侵物种,这也就会对海洋、森林、河流等各大生态系统的结构以及功能带来一定的影响,进而使得我们国家每年都会损失上亿元的经济。

目前来看,中国已经成为遭受到外来生物入侵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相关调查表明,在保山市昌宁县已经发现了10种国家重点管理的农业外来入侵有害生物,其中主要包括薇甘菊、空心莲子草、紫茎泽兰、马缨丹、银胶菊、奇异虉草等等。

生物入侵的原因和防治方法

生物入侵的原因和防治方法

生物入侵的原因和防治方法摘要:全球化正在加剧生物入侵现象的发生,这对生态系统、环境以及经济发展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外来物种通过人为有意、人为无意或自然传播途径被引入当地,其能否成功入侵与它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和当地环境息息相关。

为降低入侵物种的危害,可通过生物、机械和化学的手段进行治理,某些物种甚至可以变废为宝,但需要考虑成本。

此外,对外来潜在入侵物种采取预防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生物入侵成为一个愈发严重的全球性生态问题。

在中国,据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及其安全性考察”和农业部农作物病虫鼠害疫情监测与防治项目对中国1474个标准地的调查统计,记录在中国外来入侵物种数据库的中国境内的入侵物种有753种,其中植物352种、动物267种以及植物病害(病毒、病菌等)134种①。

IUCN物种生存委员会的入侵物种专家组针对那些对当地生态造成威胁的入侵物种进行调查,共有867个物种记录在全球入侵物种数据库(截止至2017/12/17)②。

实际上,入侵物种数比这几个数字大得多。

美国在美国,大约有50000种外来种,其中约15%为有害生物[1]。

入侵物种对生态及经济发展造成巨大威胁,美国的亚洲鲤鱼,澳大利亚的野兔,中国的水葫芦、欧洲的小龙虾、紫茎泽兰等是广为人知的生物入侵的典型例子,这些强盛的入侵物种危害当地的生态系统,造成经济损失,各个国家耗斥巨资进行治理也并未彻底地解决问题。

IUCN物种入侵专家组组织超过650位专家对超10000种入侵生物进行评估,从每一属中挑选出一个种,继而挑选出全球最具威胁的100个入侵物种,位于第一的是槐叶苹属的一个种Salvinia molesta③。

这种原产于巴西的蕨纲植物,从热带区域扩散到副热带区域。

在几天内就能成倍繁殖,在宽阔的水面上形成厚厚的一层,遮挡阳光,减慢水流,减少水体中溶解氧,降低水质,对水体中的鱼和其他水下生物严重威胁,从而降低生物多样性和水生生物的丰度。

外来入侵生物的危害及防控对策

外来入侵生物的危害及防控对策
农业信息
农业资讯
NONGYEZIXUN
外来入侵生物的危害及防控对策
杨霞艳
(六盘水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贵州六盘水 553000)
摘 要 加入 WTO 后,我国国内外贸易范围不断扩大,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程度逐渐提高,同时外来生物入侵越来越多,外来有 害生物入侵状况十分严峻,对当地生物多样性和农林牧渔业造成严重影响,严重损害当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基于此,分析外来生 物的危害,介绍外来生物入侵途径,针对外来生物入侵给我国带来的危害提出相应的防控对策,以期为生态及农业等相关工作人员提 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外来生物;危害;防控;对策
3.1 法律法规措施 目前,我国已制定很多关于外来入侵生 物的法律法规,但现有的这些法律法规还不够成熟完善。如 我国外来生物防范工作主要依据《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等, 但这些检疫方面的法规只检疫危害动植物的特定有害生物, 很少考虑对物种的引进和环境生物方面的安全。因此,为加 强我国防范外来生物入侵工作,有关部门应尽快完善法律法 规, 使外来入侵生物有一个标准的管理体制, 对如何规范引种, 对引种后的检疫监管要求,外来有害生物传人后各部门的职 责和应急处理要求都应有准确的规定,做到有法可依。 1 外来生物的危害 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每年因外来入侵有害生物的入侵 3.2 加强宣传力度 加大宣传力度,利用电视、报纸、广播等 就造成了上千亿元人民币的经济损失。一方面,外来入侵生 媒体,广泛开展对社会公众的普及性教育,普及防范外来有害 物会导致农林业生产受损而大量减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生物的相关知识,提高全民阻截外来有害生物意识和对早期生 同时,由于有害生物发生危害后,需要投入大量的防治和处 物入侵的警惕性,让人们认知外来有害生物对农业生产、经济 理费用来处理外来生物灾害。另一方面,外来入侵有害生物 发展的影响。通过发挥群众的力量,集体防控外来入侵生物。 会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生物污染。大部分外来物种成功入 3.3 加强动植物检疫工作 动植物检验检疫是有效阻断生物 侵后生长难以控制,压制或排挤本地物种,形成单优势种群, 人侵的主要措施,强化口岸检疫措施,筑牢防范生物入侵的 危害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甚至导致本地原有生物灭绝, 第一道防线,是防范外来生物入侵最直接最有效也是最经济 生物多样性的极度锐减,对当地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造 的手段和措施,对避免或减轻外来有害生物入侵起到十分重 成不可逆转的破坏。因此,外来物种污染是继生境破坏之后 要的作用。目前,我国进一步扩大开放政策的实施,全国口 严重影响生物多样性的第二大威胁因素。另外,外来入侵有 岸开放点越开越多,出入境检验检疫工作正面临着越来越严 害生物发生危害后,将会使用大量的使用农药等化学药剂进 峻的挑战与压力。外来有害生物的管理涉及多部门,因此, 行处理,又将会对环境造成新的污染和破坏。 建立健全多部门齐抓共管的机制,各部门之间加强联系加强 协调非常重要。 2 生物污染的途径 据国家环保总局调查,将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途径分为 3.4 加大资金投入,加强科学研究 加强对外来入侵生物的 自然扩散、 有意引进和无意引进或传入三种入侵途径 [2]。 其中, 科学研究,加强外来入侵生物的调查、检测,准确掌握外来 自然扩散传播占 1.3%,有意引进造成的占 39.6%,无意引进 入侵生物的生物性状,确定外来入侵生物的危害程度,制定 科学的防治措施,因此,应加强加大财政投入,围外来生物 造成的占 49.3%。 2.1 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导致的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包括风、 的防控工作提供充足资金保障。 洪水等。如某些外来物种的种子通过风、水飘入异地,还有 参考文献 [1] 陈兵,康乐 . 生物入侵及其与全球变化的关系 [J]. 生态学 可能被鸟类携带到当地。 杂志,2003,22(1):31-34. 2.2 有意引进 人为有意的引种污染多种多样,如引入某些 外来物种作为肥料、饲料等,如之前我国为补充猪饲料来源 [2] 万方浩,郑小波,郭建英 . 重要农林外来人侵物种的生物 学与控制 [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引入的水白菜和凤眼兰。

生物入侵的危害与防治对策(一)

生物入侵的危害与防治对策(一)

生物入侵的危害与防治对策(一)摘要:本文浅谈了生物入侵的危害现状,分析了引起生物入侵危害的原因,并对此提出了几点防治对策。

关键词:生物入侵;防治对策外来入侵物种是指从自然分布区通过有意或无意的人为活动而被引入、在当地的自然或半自然生态系统中形成了自我再生能力、给当地的生态系统或景观造成明显的损害或影响的物种。

这些入侵物种疯长成灾,侵入草场、林地和荒地,很快形成单种优势群落,导致原有植物群落的衰退。

外来入侵种在当地定植、扩展并产生一定影响的过程或现象称为生物入侵。

它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影响人类健康、农业潜力、生态系统平衡、生物多样性保护,并且随着全球性贸易的发展、对外开放、全球变化以及土地使用模式的改变会愈发严重。

1.外来生物入侵现状据统计,美国每年因生物入侵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500亿美元,印度每年的损失为1300亿美元,南非为800亿美元。

这些外来生物的入侵给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社会经济造成巨大危害,仅对我国农林业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每年就高达574亿元。

而生物入侵的危害又是多方面的。

我国一直是深受外来有害生物危害的国家。

棉花枯黄萎病20世纪40年代初从美国入侵我国,现已发生266.67万hm2,每年至少损失皮棉10万t。

近20年来,随着国际交往的不断增加,已难以准确回答到底有多少外来物种传入我国,有多少已建立种群并带来危害。

我国对外来入侵种类的调查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

依据文献资料对农田、牧场、水域等生境的植物进行了初步统计,发现至少有58种外来植物对我国农林业带来了危害。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外来人侵动植物危害日益猖獗,我国加紧了防治工作。

对外来害虫松材线虫、湿地松粉蚧、美国白蛾、稻水象甲和美洲斑潜蝇以及外来有害植物水花生、水葫芦、脉草和紫茎泽兰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防治措施,并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效果,但由于目前国家针对外来人侵种没有制订具体的预防、控制和管理条例,各地在防治这些入侵物种时缺乏必要的技术指导和统一协调,虽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资金,但有的防效并不理想。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方案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方案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方案一、工作目标1.提升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效能和水平,减少有害生物对森林的破坏程度,维护和发展林业生产健康稳定发展。

2.加强对林业有害生物的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有害生物的入侵,防止其扩散蔓延。

3.积极开展有害生物研究与防治技术研发,提高防治手段和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工作措施1.建立健全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机制,明确各级部门、机构和责任。

(1)国家林业局负责制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总体规划和战略,加强对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组织协调。

(2)地方林业管理部门应建立有害生物防治工作领导群体,加强对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组织和指导。

(3)进一步加强有关研究机构和高校在有害生物防治领域的研究,提升科研水平,为实施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2.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监测和预警工作,确保及时发现和报告入侵有害生物。

(1)建立健全有害生物监测网络,确保监测全面、精准。

(2)培养专业人员,提高监测技术和能力。

(3)发展和应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和手段,如航空遥感、卫星遥感等,提高监测效率。

(4)建立有害生物预警体系,及时发布预警信息,通知相关单位和公众,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3.加大对有害生物入侵的防治力度,确保及时控制和减少破坏。

(1)加强防治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防治能力。

包括建立健全检疫制度、建设防治专业机构、完善有害生物防治设施等。

(2)加强对有害生物危害特性和传播规律的研究,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治方案。

(3)加强对有害生物的生物学防治和生态防治技术研究,推广应用绿色环保的防治手段。

(4)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认识和参与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局面。

4.加强对有害生物防治技术的培训和推广,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素质。

5.增加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投入,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加强对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资金、设备和人员保障。

三、工作效果评估1.建立与完善有害生物防治数据统计和分析系统,定期发布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评估结果和数据报告。

检疫性有害生物及外来有害生物入侵防控策略

检疫性有害生物及外来有害生物入侵防控策略

蛀 食 巴西 铁 的表 皮 ,最 后 使枝 叶
门对 当事人进行 了罚款处理 , 同
时对 该花 圃 内可能 侵 染香 蕉 穿孔 线虫的花卉进行疫情跟踪调查 , 并 在 太原 市 范 围 内开展 了香蕉 穿
逐渐萎蔫 、 枯黄, 严重阻碍植物正 常生长发育 , 甚至导致木段干枯 ,
不 发新 芽 , 至全 株 死亡 , 完全 失 去 观 赏 价值 。
近年来 随着 山西 省 鲜 活农产 品运 输 “ 色 通 道 ” 绿 的开 通 , 物 植
中发 现 , 省 1 个 市 中有 8 市 全 1 个 均 有 不 同程 度 的发 生 , 确 认 山 并 西 省 发 生 的 蔗 扁 蛾 是 从 南 方 花
调 运检 疫 量成 倍 增加 ,同时 检 疫 性有 害生物 的传 播 蔓 延概 率 也将 随之 增 加 ,植 物检 疫任 务 加 重 而 责任 更 大 。一些 检 疫性 有 害 生物
201 03 0.
总 第 1 5期 8
菜、 辣椒 、 大蒜等抗耐病作物轮作 。提 倡推广移 动大棚技术 , 2年后大棚 换 地种植 ,以减缓土壤 中蔬菜根结线虫
的累积 基 数 。
检 疫 性 有 害 生 物 及 外 来 有 害 生物 入 侵
() 3 高温消毒
根据线虫 的致死
温 度 为 5 ℃ (Om n 的 特 点 , 线 虫 5 1 i) 在
予罚 款处 理 , 并对 现 有 的发 病 株彻 底 挖 除烧 毁 , 苗 穴进 对 行 了消毒 处理 。
2 .检 疫 性有 害 生物 防控
稻 根部 , 造成 断根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浮秧 , 形 导致 减产 , 一般 减 产 2 % ~ 0
病害发生的地块 ,在大棚六七月份休

食堂有害生物防治制度

食堂有害生物防治制度

食堂有害生物防治制度为加强食堂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保障食品安全和就餐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一、基本要求1. 有害生物防制应遵循物理防治优先,化学防治有条件使用的原则,确保食品安全和人身安全。

2. 食堂的墙壁、地板无缝隙,天花板修葺完整。

所有管道(供水、排水、供热、燃气、空调等)与外界或天花板连接处应封闭,所有管、线穿越而产生的孔洞,选用水泥、不锈钢隔板、钢丝封堵材料、防火泥等封堵,孔洞填充牢固,无缝隙。

使用水封式地漏。

3. 所有线槽、配电箱(柜)封闭良好。

4. 人员、货物进出通道应设有防鼠板,门的缝隙应小于6mm。

二、设施设备的使用与维护1. 蝇灯:(1)食品处理区、就餐区宜安装粘捕式灭蝇灯。

使用电击式灭蝇灯的,灭蝇灯不得悬挂在食品加工制作或贮存区域的上方,防止电击后的虫害碎屑污染食品。

(2)应根据餐饮服务场所的布局、面积及灭蝇灯使用技术要求,确定灭蝇灯的安装位置和数量。

2. 鼠类诱捕设施:(1)学校食堂内应使用粘鼠板、捕鼠笼、机械式捕鼠器等装置,不得使用杀鼠剂。

(2)学校食堂外可使用抗干预型鼠饵站,鼠饵站和鼠饵必须固定安装。

3. 排水管道出水口:排水管道出水口应安装金属材料制成、缝隙间距或网眼应小于10mm的篦子。

4. 防虫设施:(1)与外界直接相通的通风口、换气窗应加装防虫筛网(大于40目)。

(2)与外界直接相通的门和可开启的窗,应设置安装易拆洗、不易生锈的防蝇纱网或空气幕。

(3)与外界直接相通的门能自动关闭,进入室内的供排水、电缆、煤气和空调等管线的墙洞及外墙管道应堵塞,没有堵死的孔洞,其缝隙不得超过6mm。

三、有害生物防治措施1. 定期检查食品库房或食品贮存区域、固定设施设备背面等区域是否存在有害生物活动迹象。

发现有害生物,应及时将其杀灭,并查找和消除其来源途径。

2. 收取货物时,要检查运输工具和货物包装是否有有害生物活动迹象,防止有害生物入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