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完整版)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测试卷(附答案)

(word完整版)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测试卷(附答案)
(word完整版)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测试卷

(时间:80分钟 分值:100分)

一、填空:(共25分)

1、根据分数的意义,

5

2

表示( )。 2、一袋白糖40千克,用了5

3

,还剩( )千克。

3、2个单位“1”包含( )41,4个2

1

是( )个单位“1”。

4、分母是8的最简真分数有( ),分子是8的最大假分数是( ),分母是8的最小带分数是( ),分母是8的最小假分数是( )。

5、5里面有( )个

7

1。 6、一个最简真分数,它的分子与分母的积是24,这个分数可能是( ),也可能是( )。 7、

24

18

的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是( ),约分化成最简分数是( )。 8、两个连续自然数的最大公因数得( )。 9、在( )里填上适当的分数。

50cm =( )m 36分=( )时 80毫升=( )升

5006米=( )千米 11时=( )日 67公顷=( )平方千米

800千克=( )吨 125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2时36分=( )时 10、7个

11

1

是( ),再填上(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 二、判断题:(共5分)

1、分子与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就能得到最简分数。( )

2、分子与分母都是奇数,这个分数一定是最简分数。( )

3、1千克的

87和7千克的81

一样重。( ) 4、大于41而小于43的分数只有一个,就是4

2

。( )

5、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

三、约分:(共4分)

4228= =12177 =5045 =136

68

四、通分:(共6分)

73和137 65和1211 1513和9

8

五、用短除法求下面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共6分) 32和76 12和44 39和78

六、选择题:(共5分)

1、a ÷b=8那么a 和b 的最小公倍数是( )。 A 、a B 、b C 、8

2、a ×b=21,a 和b 是互质数,a 和b 的最小公倍数是( )。 A 、a B 、b C 、21

3、两个自然数的最小公倍数是36,这两个数可能是( )。 A 、10和15 B 、32和12 C 、12和18

4、把

7

4

的分母加上7,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应该( )。 A 、乘2 B 、乘7 C 加上7 5、下面的数在直线上能与

4

1

用同一个点表示的是( )。 A 、0.375 B 、0.25 C 、0.5

七、在下面框里填上适当的数,直线上面填假分数,直线下面填带分数。(共9分)

八、解决问题:(共40分)

1、一个分数用3约分一次,用2约分两次后得5

3

,原来的分数是多少?

2、有一张长方形纸,长90厘米,宽60厘米,如果现在要剪成同样大小的正方形且没有剩余,剪出的小正方形的边长最大是多少厘米?这样剪可剪成几个正方形?

3、一项工程,某工程队单独做用25天可以完成,现在已经做了20天,共完成这项工程的几分之几?还余下这项工程的几分之几?

4、把5克盐放入355克水中,盐的重量占盐水的几分之几?

5、售货员把5千克奶糖平均分成12包,每包占总重量的几分之几?每包奶糖重多少千克?

6、五(1)班的优秀学生进行照相,4人一组或5人一组都剩1人,这批学生最少有多少人?

7、一个分数约分后是7

6

,如果约分前的分子和分母的和等于39,约分前的分数是多少?

8、一个真分数的分子、分母是两个连续自然数,如果分母加3,这个分数就变成5

4

,则原分数是多少?

参考答案

一、填空:1、把单位“1”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2份。 2、16 3、8 2

4、

81838587 18 811 88 5、35 6、83 241

7、6 43 8、1 9、21 53 252 500

3

5

2411 10067 54 411 532 10、11

7 15 二、判断:√ × √ × ×

三、约分 32

117 109 21 四、通分 91

39

9149 1210 和 1211 4539 和 45

40 五、最大公因数4,最小公倍数608。 最大公因数4,最小公倍数132。

最大公因数39,最小公倍数78。 六、A ,C ,C ,A ,B

七、

35 36 38 39 311 312 311 312 31

3 八、1 60

36

2 30厘米,6个。

3 2520 255

4 3605

5 121 12

5

6 21人

7

2118 8 17

16

五年级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第四章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一)分数的意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的分母、分子,认识分数单位的特点,能正确读、写分数,学会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分数,正确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2、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3、感受“知识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的观点。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正确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 教学容: (一)分数意义 1、我们可以把1个物体看作一个整体,也可以把许多物体看成一个整体。 将一个物体或是许多物体看成一个整体,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 2、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1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其中,表示一份的数叫做它的分数单位。如: 74的分数单位是7 1 一定要平均分,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分子表示取的份数。如果只取1份,也就是它的分数单位。如:全班有24名同学,其中男同学占全班的3 5 。 这里把全班人数看作单位“1”。 3 5 的5是分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的份数;3是分子,表示取的份数。它的分数单位是1 5 ,有3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3 5 表示的意义是:把全班人数平均分成5份,男同学的人数占其中的3份。 例:某市今年修的公路总长是去年的1110,11 10 的意义是: (二)分数与除法 (0)a a b b b ÷= ≠分数线相当于除法中的除号。 例:把3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4份,每份的长度是多少米? …… 被除数 …… 除数

填一填 1、把全班学生平均分成9个小组,其中4个小组占全班人数的( ),这里的单位“1”表示的是( )。 2、在城市绿化中,草坪面积约占 35。3 5 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单位。 3、一项工程计划8天完成,平均每天完成这项工程的( )( ),3天完成这项工程的( ) ( ) 。 4、用分数表示下面各题的结果。 (1)用4米长的布料做5个桌帘,每个桌帘需布料( )米。 (2)一根绳子长6米,平均截成7段,每段长( )米。 (3)8厘米=( )米 45千克=( )吨 37秒=( )分 87立方分米=( )立方米 66克=( )千克 90毫升=( )升 涂一涂 1 2 3、涂出四分之二 做一做 妈妈买了16个苹果,小华前天吃了3个,昨天吃了2个,今天吃了2个。小华这三天共吃了这些苹果的几分之几? (二)真分数和假分数 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的意义,能正确区分真分数、假分数,学 会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 教学重难点: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特征;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方法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

分数的意义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45-46页内容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会找单位“1”,会用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能说清楚分数表示的意义; 学生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会根据生活中现象,从具体的数量,求出其中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学生能根据已知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出单位“1”的总数量,并讲清楚道理。 (二)能力目标:实际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三)情感目标: 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主动参与、积极合作、充分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教学重点:理解单位“1”,会找单位“1”。 四、教学难点:归纳分数的意义。 五、教学用具:电脑课件、糖。 教学过程: 一、小组交流。汇报“分数的产生” 二、汇报展示,认识分数的意义并理解单位“1” (一)理解分数的意义并认识单位“1” 1.看到1 这个分数,大家想到了什么? 4

学生展示交流1 的含义 4 1个圆形、1个正方形、1把香蕉、1盘面包、一个班、一箱苹果、4个果都可以用“1”表示,这些都是要拿来分的东西,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单位”1” 课件概括出示单位“1”: 里所包2.我们一起来看,一箱苹果的四分之一和4个苹果的四分之一,这两个1 4 含的数量一样吗? 不一样,一箱的可能是很多个,4个苹果的四分之一就是1个。 在这里“一箱苹果”的“1”和1个苹果的“1”的含义一样吗?(讨论)(二)巩固练习,学会找单位“1” 1.说说下面分数的意义并找出单位“1”. 的人不希望发生战争。 (1)全世界有4 5 (2)小瓜师傅吃了一块饼的3 。 4 种了西红柿。 (3)这一块菜地的1 2 。 (4)教育部和卫生部最近联合调查显示,小学生的眼睛近视率已达2 9 三、深刻理解分数、概括分数概念 老师演示: 一)课件出示“一个苹果、两个苹果、六个苹果”,老师都想把他们平均分成2份,(课件演示圈2个苹果,边圈说把两个苹果看做单位“1”平均分成2份,其中一份是两个苹果的2分之1,是1个;圈6个苹果,边圈说把六个苹果看做单位“1”平均分成2份,其中一份是这6个苹果的2分之1,是3个) 二)想一想,说一说: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 第一单元检测试卷 班级姓名等级 一、“认真细致”填一填。 1.下图分别是小华从什么方向看到的,请填一填。 2.用小正方体拼一个立体图形,使得从左面看和从上面看如下图,至少需要()个小正方体,最多需要()个小正方体。 3. 从左面看有()个正方形,从上面看有()个 正方形,从正面看有()个正方形。 4.若干小方块堆在一起,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 ,从左面看到的形状 是。 (1)搭成这个立体图形至少要用()块小方块。 (2)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最多要用()块小方块。 5. 第一单元学习结束了,相信你会有不 少收获吧,那就快来显显身手吧,祝你成

(1)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的有()。 (2)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的有()。 (3)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是的有()。 二、“对号入座”选一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在下面的图形中左图是右边哪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看到的呢?() 2.用5个同样大的正方形体摆一摆,要求从正面看到,从左面看到,从上面看到 ,下面摆法中()符合要求。 3.一个立体图形,从左面看形状是 ,从上面看形状是, A.3 B.6 C.7 三、连一连。 1. 从正面看从右面看从上面看 2. 正面看左面看上面看 3. 正面看左面看上面看

4. 正面看左面看上面看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第二单元检测试卷 班级姓名等级 同学们,第二单元的学习已经结束,老师相 信你一定又有新的收获吧,快来检验一下吧! 一、认真思考,正确填空。 1.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最大的因数是();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其中最小的倍数是() 2.写出符合要求的最小三位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既是2和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3.要使17□50同是被2、3、5的倍数,□最大能填()最小能填()。 4.9的因数有()这些因数中,()既是奇数,又是合数,()

(完整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练习题全套

分数的意义 (2 把全班同学平均分成5个小组,2个小组占全班人数的()。这里的单位“1” 是()。 (3)把3m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段,每段占全长的(),每段长()m。 (4)女职工人数占全厂人数的,男职工占全厂人数的() 二、判断。 (1)分数单位是的分数有7个。() (3)一堆苹果的一定比另一堆苹果的多。() 三、选择。 (2)把一根木料锯成5段,锯下一段所用的时间是完成这项工作所用时间的() A、B、C、D、 (4)1kg糖溶化在水中,糖是糖水的() A 、 B 、C、 四、思考。 1、将分数这样循环排列下去,第50个分数是哪能个数。 2、把红花、黄花、紫花按红、红、黄、黄、黄、紫、紫的顺序排列。 (1)第101朵是什么颜色? (2)101朵花中有多少朵黄花? (3)黄花占101朵花的几分之几? 分数的意义(二) 一、填空 1、=()÷()()÷27= 5÷()= 23÷49= 二、判断。 1、把一个正方形的纸对折三次后,每一小块占正方形的。() 三、选择

1、把3m长的绳子平均分成8段,第段是全长的(),每段长()m。 3、7分是1时的(),7kg是1吨的(),7个月是一年的()。 四、应用题。 五(1)班一共有50名同学,其中男生27名。 (1)女生有多少人? (2)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3)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4)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几分之几? (5)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几分之几? 四、思考题。 1、在100 m的道路两侧,每隔2m栽一棵树,按一棵柳树,两棵杨树的规律栽树。柳树、 杨树各占植树总数的几分之几? 2、6kg糖果,均匀地装在4个袋子里,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多少kg 糖果?平均每个小朋友分得多少袋糖果? 分数的大小比较 真分数、假分数 一、填空。 3、分数单位是的最大真分数是()。 4、分母是7的最小假分数是()。 5、在中,a是自然数,当a小于()时,是真分数,;当a大于或等于()时,是假分数;当a是()的倍数是,能化成整数。 二、判断。 2、m、n都是大于0的自然数,当m>n时,是真分数。()

五年级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1、一个物体或是几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我们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2.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3.5/8米按分数的意义,表示:把1米平均分成8份,取其中的5份。 4.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 练习 一、填空 1、把单位“1”平均分成a 份,表示这样的b 份的分数是( ),分数单位是( )。 2、分数单位是 71的分数你能写几个? 3、7 2是把单位“ 1” 平均分成( )份,表示这样( )份的数。 4、把5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2份,这里单位“1” 是( ),每份是5米( )。 5、11 7的分数单位是( ),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再添上(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自然数1。 6、2个 71是( ),6个61是( ),125中有( )个121。 二、判断 1、把单位 “1” 分成几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 2、把单位 “1” 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 3、1 和 单位 “1” 相等。( ) 4、用直线上点表示下面的分数: 21 41 31 125 1211 0 1 例题:比一比 3121O 7372O 11 111212O 751O 总结:5、当分母相同时,分子越大分母越大。当分子相同时,分母越大分数越小。 练习:小红看了一本书的21,小明也看了一本书的2 1,他们看的一样多?

6、分数和除法的关系是:被除数 ÷ 除数 =除数 被除数 也可以用字母表示为:a ÷b=b/a (b ≠0), 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数的分数线相当于除法中的除号,分数的分母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分数的分数值相当于除法中的商。 思考:b 为什么不能等于0? 7、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总数÷份数=每份数。 8、求一个数量是另一个数量的几分之几(几倍),用除法。 一个数量÷另一个数量=几分之几(几倍)。 例题 1、四年级同学植树80棵,活了72棵,活的棵数是总数的几分之几? 2、把8 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13 段,每段长多少米? 9、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10、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 11、带分数包括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分数部分应当是真分数。带分数大于1。 12、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方法是用分子除以分母,商是整数部分,余数是分子,分母不变。 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的方法是用整数部分乘分母的积加原来的分子作分子,分母不变。 13、整数可以看成分母是1的假分数。例如5可以看成是 1 5。 例1:将下面的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412 311 829 12 141 1751

(完整版)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知识点

第四章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一、分数的意义 1、分数的产生:在测量、分物或计算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结果时,用分数表示 2、单位“1”的含义:一个物体、一些物体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可用自然数1来表示,也叫做整体“1” 3、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形式用m n (m 、n 为自然数,且m ≠0)表示 4、分数单位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 5、分数单位及其个数: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分子是几,它就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6、两个整数相除,可以用分数表示商,a ÷b= b a ( b ≠0).反过来说,分数也可以看作两个数相除,分子→被除数,分母→除数,分数线→除号,分数值→商 7、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一个数÷另一个数= 另一个数 一个数,即比较量÷标准量=标准量比较量,得到的商表示的是两个数的关系,没有单位名称 二、真分数和假分数 1、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小于1 2、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相等的分数,大于或等于1 3、带分数:由整数(不包括0)和真分数合成的分数 4、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分子除以分母,分子是分母倍数时,能化成整数;不是倍数时,能化成带分数,商是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是分数部分的分子,分母不变 三、分解质因数 1、定义 把一个合数用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表示,每个质数都是这个合数的质因数 2、方法 枝状图式分解法、短除法 3、书写方法 要分解的数写在等号左边,质因数用连乘的形式写在等号右边 四、分数的基本性质 1、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2、性质的应用:可以把不同分母的分数化成同分母的分数;可以把一个分数化为指定分母的分数 五、约分 1、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最大公因数 2、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互质数 3、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短除法:把两个数共有的质因数从小到大依次作为除数,连续去除这两个数,直到商是互质数为止,把所有除数相乘,得最大公因数

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2019-2020学年下学期五年级期末检测卷 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用“”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6分) 昼.夜(zòu zhòu)眺.望(tiào tiǎo) 踌.躇(chóu chú)桅.杆(wéi wēi) 玷.污(diàn zhān)土匪.(fěi fēi) 二、读句子,看拼音,写词语。(6分) 1.我们祖国的领土是shén shèng()不可qīn fàn()的。王继 才、王仕花夫妇守岛卫国32年,他们的精神令我们sù rán qǐ jìng()。 2.乡间生活chéng()载了我许多美好的记忆。在花丛间捉hú dié(),在草地上逮mà zhɑ()…… 三、把下列歇后语补充完整,并从中任选一个写一句话。(5分) 外甥打灯笼—— 四月的冰河—— 咸菜烧豆腐—— 四、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6分) 1.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 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下面句子的序号填到句中的横线上。 凭着健壮的体魄,你可以支撑起;凭着顽强的毅力,你可以 攀登上;凭着旺盛的精力,你可以开垦出;凭着超人的 智慧,你可以描绘出。 A.一方蔚蓝的天空 B.一幅精美的画卷 C.一座巍峨的高山 D.一片肥沃的土地 五、精彩回放。(9分) 1.通过这一个学期的学习,我认识了的诸葛亮,的武 松,__________的小嘎子,的严监生,的刘伯承。 2.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读《稚子弄冰》中的 “,”,我体会到了小孩子 玩冰的快乐;读《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的 “,”,我感受到了诗人初闻 收复蓟北时悲喜交加的心情。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卷 时间: 40分钟满分:100 一、填空。(每空1分,共23分) 1、9.87升=()毫升2700立方厘米=()立方分米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容积单位。 (1)小朋友每天要饮水1100()(2)一瓶洗发液约有500() (3)小军家每月用去食用油6()(4)一桶酸牛奶约有1.25() 3、最小自然数是(),最小奇数是(),最小质数是(),最小合数是(),用这四个数组成一个最大四位数是()。 4、长方体是()个面,()条棱,()个顶点。 5、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最小两位数是(),最大三位数是()。 6、千位上是最大的一位数,百位上是最小的合数,十位上是最小的质数,个位上是最小的自然数,这个数是()。 7、一个正方体的棱长和是36cm,它的体积是(),表面积是()。 8、3个连续偶数的和是36,这3个偶数分别是()、()、()。 9、一根长方体木料的体积是4.5立方分米,横截面的面积是0.5立方分米,木料的长有()分米。 二、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0分。) 1、0是所以有非0自然数的因数。() 2、一个自然数,如果不是质数,就一定是合数。() 3、2是偶数,也是质数;9是奇数,也是合数。() 4、一个数的倍数一定比这个数的约数大。() 5、个位上是0的多位数一定有因数2和5.。() 6、有9÷6=1.5的算式中,6能够整除9。() 7、两个质数的积一定是合数。() 8、两个奇数的和还是奇数。()

9、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10、一个长方体至少有4个面是长方形。()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20分) 1、一只水桶可以装15升水,就是说水桶()是15升。 A、容积 B、容量 C、体积 2、用棱长为1cm的正方体小木块,拼成一个较大正方体,需要这样的小木块()个。 A、2 B、4 C、8 3、两个质数的和是()。 A、奇数 B、偶数 C、奇数或偶数 4、表示鱼缸中金鱼条数的数是()。 A、奇数 B、分数 C、自然数 5、物体所占()的大小,叫物体的体积。 A、空间 B、位置 C、面积 6、把一根长方体的木料,等分成2段,表面积增加了()。 A、1个面 B、2个面 C、4个面 7、421减去(),就能被2、3、5分别整除。 A、1 B、11 C、21 8、1.5立方米=()立方分米 A、15 B、150 C、1500 9、正方体的棱长扩大到原来的2倍,则表面积就扩大到原来的()倍,体积就扩大到原来的()倍。 A、2 B、4 C、8 10、一本数学书的体积约是150() A、立方米 B、立方分米 C、立方厘米 四、按要求解答下列各题。(17分)

最新五年级分数的意义

分数的意义(12.10) 【温故知新】 1.一个物体或是几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我们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2.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例如3/7表示把单位“1” 平均分成7份,取其中的3份。 3.5/8米按分数的意义,表示:把1米平均分成()份,取其中的()份。按分数与除法的关 系,表示:把()米平均分成()份,取其中的()份。 4.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 5.分数和除法的关系是: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数的分数线相当于除法中的除 号,分数的分母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分数的分数值相当于除法中的商。 6.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总数÷份数=每份数。 7.求一个数量是另一个数量的几分之几,用除法。 一个数量÷另一个数量=几分之几(几倍)。 8.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9.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 10.带分数包括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分数部分应当是真分数。带分数大于1。 11.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方法是用分子除以分母,商是整数部分,余数是分子,分母不变。 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的方法是用整数部分乘分母的积加原来的分子作分子,分母不变。 12.整数可以看成分母是1的假分数。例如5可以看成是5/1。 【例】 1、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 )来表示。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分数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a 4 表示把( )( )分成( )份,这样的( )份是( )。 它的分母是( ),分数单位是( )。 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 )计算。求鹅的只数是鸭的几分之几用 ( )÷( )=鹅的只数是鸭的几分之几。 3、把假分数化成整数:用分子除以分母。分子一定是分母的倍数。 如:714的分子是14,分母是7,14是7的倍数,所以714 =( )=2。 4、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用分子除以分母,商是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是分数部分的分子, 分母是原来的分母。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测试卷 (时间:80分钟 分值:100分) 一、填空:(共25分) 1、根据分数的意义,5 2 表示( )。 2、一袋白糖40千克,用了5 3 ,还剩( )千克。 3、2个单位“1”包含( )41,4个2 1 是( )个单位“1”。 4、分 母 是 8 的 最 简 真 分 数 有 ( ),分子是8的最大假分数是( ),分母是8的最小带分数是( ),分母是8的最小假分数是( )。 5、5里面有( )个 7 1。 6、一个最简真分数,它的分子与分母的积是24,这个分数可能是( ),也可能是( )。 7、 24 18 的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是( ),约分化成最简分数是( )。 8、两个连续自然数的最大公因数得( )。 9、在( )里填上适当的分数。 50cm =( )m 36分=( )时 80毫升=( )升 5006米=( )千米 11时=( )日 67公顷=( )平方千米 800千克=( )吨 125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2时36分=( )时

10、7个 11 1 是( ),再填上(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 二、判断题:(共5分) 1、分子与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就能得到最简分数。( ) 2、分子与分母都是奇数,这个分数一定是最简分数。( ) 3、1千克的 87和7千克的81 一样重。( ) 4、大于41而小于43的分数只有一个,就是4 2 。( ) 5、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 三、约分:(共4分) 4228= =12177 =5045 =136 68 四、通分:(共6分) 73和137 65和12 11 1513和9 8 五、用短除法求下面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共6分) 32 和76 12 和44 39和78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开学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开学测试卷 一、填空题。(7题3分,其余每题2分,共21分) 1.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最大两位数是( ),最小三位数是( )。 2.把一个体积是1.6 dm 3的铁块放入一个装有水的正方体容器中,水 面上升了4 cm ,这个正方体容器的容积是( )L 。 3.0.65里面有65个( )分之一,化成最简分数是( )。 4.一箱牛奶24盒,把这箱牛奶平均分给4个同学,每人分得这箱牛 奶的( ),3 4箱是( )盒。 5.在 里填上“>”“<”或“=”。 314 298 3 167 2884 13 31750 3.35 6.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8,另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10,这两个数的 最小公倍数是( )。 7.1040 L =( )m 3 560 cm 3 =( ) ( ) dm 3 1.05 m 3=( )m 3( )dm 3 8.一个长方体,长、宽、高分别是8 cm 、5 cm 和4 cm ,从中截去 一个最大的正方体后,剩下的体积是( )。 9.一个几何体从正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都是 ,从左面看到的 图形是 ,摆这个几何体需要( )个小正方体。 10.甲、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8,最小公倍数是560,其中一个 数是80,另一个数是( )。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

1.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 ( ) 2.因为56比34大,所以56的分数单位大于3 4的分数单位。 ( ) 3.正方体的棱长扩大为原来的3倍,表面积就扩大为原来的9倍, 体积就扩大为原来的27倍。 ( ) 4.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看是 ,那么这个立体图形一定是由4个 小正方体搭成的。 ( ) 5.两个质数的和是偶数。 ( ) 三、选择题。(每空2分,共16分) 1.要使7 2 同时是2,3,5的倍数,共有( )种填法。 A .1 B .3 C .4 D .6 2.4 15的分子加上8,如果要使这个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该怎样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加上30 B .增加2倍 C .扩大为原来的3倍 D .加上8 3.一罐可乐的容量是( )。 A .355升 B .0.3米3 C .355毫升 D .355分米2 4.一张长方形纸,长7分米5厘米,宽6分米,把它剪成一块块相 同的正方形。而且正方形边长为整厘米数。如果要使剪得的正方形面积最大,可以剪( )块。 A .5 B .4

人教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 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一、填一填。 1.50以内9的倍数有(),100以内19的倍数有()。 2.25的因数有( ),65的因数有()。 3.()既是9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 4.从199起,连续写5个奇数(),从388起,连续写5个偶数() 5.10以内的非零自然数中,()是偶数,但不是合数;()是奇数,但不是质数。 6.偶数+偶数=()奇数+奇数=( )?? 奇数+偶数=(??? ) 7.24=1×24=2×()=()×()=()×() 8.在0、1、0.8、25.2、35、-4这些数中,自然数有( ) 9.一个四位数,千位上是最小的质数,百位上是最小的合数,十位上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个位上既是奇数又是合数,这个数是() 10.一个两位数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这个数最小是(),最大是()。 二、辨一辨(对的打“√”,错的打“×”)。 1.因为7×6=42,所以42是倍数,7是因数。() 2.偶数的因数一定比奇数的因数多。() 3.一个数的因数一定比它的倍数小。() 4.3、4、5这三个数字,无论怎样排列成三位数,一定是3的倍数。() 5.合数都是2的倍数。() 6.自然数中除了质数就是合数。() 7.3×0.4=1.2 ,3是1.2的因数。() 8.甲数除以乙数,商是15,那么甲数一定是乙数的倍数。() 三、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面各组数中,哪一组的第二个数是第一个数的倍数。() 2.自然数包括()。 A.质数、合数 B.因数和倍数 C.奇数和偶数 3.2是最小的()。 A.合数 B.质数 C.自然数 D.偶数

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教案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45—46页内容以及相关的练习题。 二、教学目标 1、了解分数的产生;认识单位“1”,会寻找单位“1”。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单位。 2、学生在看一看、画一画、折一折、写一写等体验中理解单位“1”,感受分数,进而概括出分数的意义。结合小组协作活动,提高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3、通过实践探索,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全面考虑数学问题的能力。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重、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的意义 2、教学难点: (1)认识单位“1”和概括分数的意义 (2)理解用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四、教具、学具准备 1、教具准备: 课件,磁铁 2、学具准备: 彩笔、图画本、圆形、正方形纸片、线段、4根香蕉图片、一板面包图片(分格)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引入新知 (1)拍掌游戏导出分数的产生。 8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得()个; 4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得()个; 1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得()个; 第三个问题学生没有拍掌,提问:“同学们为什么不拍掌?”(得出“不是一个整数”。)

引出:“生活中不光是分东西时得不到一个整数,在测量或计算时往往也不能正好得到一个整数的结果,这时就用分数来表示。”(板书:分数) 学生看书45页了解分数的产生,并说说从中了解到什么。 (2)复习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师:“我们在三年级时初步认识了分数,(出示 41)你们会读这个分数吗?它的各部分分别叫什么? 明确: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多少份。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分数的有关知识。 板书:分数的意义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单位“1” (1)操作探究 师:现在请你们拿出学具,用动手折一折、画一画等方式,表示 41这个分数。” 学生动手表示4 1。 师:表示完的同学可以先和同桌说一说你表示的 41。 (2)反馈交流,概括总结 师:现在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表示 41的? 投影展示 师:刚才同学们在表示4 1的过程中,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先自己想想,再同桌交流。 学生观察、比较,再交流汇报。 师:你们把什么平均分成了4份? 师:一个图形比较好理解,我们把它称为一个物体,那么4根香蕉8个面包是由许多单个物体组成的,我们称作一些物体。一个物体,一些物体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 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板书:一个整体 单位“1” 师:这儿的“1”很特殊,加了“”,你知道是为什么吗?(它既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也可以表示一些物体,为了和自然数1区分,所以加了“”。你能说出,刚才这些41 分别是以谁为单位“1”吗?

(完整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经典题型易错题

五年级下册典型错例 采集样本 42 错误率 32.8% 采集者 郑国平 采集 学校 鹤池苑小学 错题来源 第四单元 题 型 基本 时 机 课时 √ 课 型 新授课 题目出处 作业本 综合 √ 单元 练习课 √ 相关知识 分数的意义 拓展 总复习 复习课 知识属性 陈述性知识 程序性知识 √ 策略性知识 教学简述 本题是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后对分数意义的综合性练习题,学生已掌握了分数的意义,但仅局限于对某个分数意义的理解,如 6 5 表示将单位“1”平均分成6份,表示其中的5份,如果是一些具体的实际问题,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一些学生就会遇到一些困难。 ◆典型错题 把5米长的铁丝平均截成6段,每段长( )米,每段是这根铁丝的( )。 错解:1/5 、5/6或其他一些答案 正解:1/6、5/6 ◆原因分析 学生方面: 1.学生的思维只停留在求平均数时总数比份数大这一方面上,通过学生访谈,发现如果总数比份数大,在求每份数时是非常快速和准确的,比如把10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5份,那么每份是10÷5=2米等一些类似的问题,哪怕学困生也比较容易地解答出来,但一旦变成总数比份数小时,比如把5米长的铁丝平均截成6段时,问题马上就出来了,答案五花八门。说明学生对每份数=总数÷份数还是掌握的,问题出在总数和份数的大小上面。 2.遇到问题后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单一,此类题目可以通过画图等数形结合的方法比较容易理解。 3.学生对两个问题的理解不够清楚,没有理解它们真正的含意和区别,即份数和数量。 教师方面:平时引导此类题目时不够到位,对两个问题的概念讲解不够清晰。 ◆教学建议 分数是小学数学学习中的一个重点。尤其是刚开始接触到分数时,学生不能准确理解哪是份数,哪是数量,这也是理解分数的难点所在。 1.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引领学生区分份数和数量的。像这样“每份占总量的几分之几”、“甲是乙的几分之几”所表示的就是份数。求份数首先要有标准量,如上面的“总量”、“乙”就是标准量,份数是没有单位的。像这样“每段长几分之几米”、“每分是几分之几时” 所表示的就是数量,数量是有单位的。 把5米长的钢管平均截成6段,每段占全长的几分之几,每段长多少米? {分析与解答}问题1“每段长多少米?” 求的是数量。把5米平均分成份,列式就是5÷6=6 5 ,问题2“每段占全长的几分之几”,求的是份数。以钢管的全长为标准,把1个整体平均分成份,每份就是6 1。 2.数形结合理解题意。可以画线段图或示意图等 一些方法来理解意 ◆资源链接 这样区分份数和数量 例1:把1米长的钢管平均截成3段,每段占全长的几分之几,每段长多少米? {分析与解}问题1“每段占全长的几分之几”,求的是份数。以钢管的全长为标准,把1个整体平均分成3份,每份就是 31。 问题2“每段长多少米?” 求的是数量。把1米平均分成份,列式就是1÷3= 3 1米 例2: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几分之几块,是这些饼的几分之几?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50分) 一、看拼音,写字词。(8分) zhào jì nuò qiè()国妒()允()胆() zhài cáo màn yán 水()()操()子迟() 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4分) 召(zhào zhāo)集胆怯(qiè què)诸(zhū zhū)位调(diào tiáo)度 立即(jí jì)廉颇(pō pǒ)削(xuē xiāo)弱折(shé zhé)本三、组词。(6分) 壁()拒()援()延()幔()挑tiǎo() 璧()矩()暖()廷()慢() tiāo()四、照样子,填合适的词(2分) 一(面)旗一()酒店一()熟牛肉一()红日一()榜文五、为加点的字选择合适的解释,将序号填在括号里。(4分) 失:①丢②没有掌握住③错误;疏忽④改变常态 1、他失.足掉到了河里。() 2、人们见了他都大惊失.色。() 3、要是再不下去,你可要坐失.良机了。() 4、你不能把别人的功劳当过失.。() 六、句子训练营(4分) 1、缩句。 这时候,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 2、改为间接引语。 (1)蔺相如对秦王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 3、改为陈述句。 (1)这时候天快晚了,你还过冈,岂不白白送了自家性命? (2)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 七、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8分) 1、《将相和》是根据《》改编。《史记》用为的形式来反映历史,成功地描写了众多有血有肉、性格鲜明的人物。如、、等。作者是汉代的。《将相和》中的“将”指“相”指,“和”的意思是。课文写了三个小故事:、、。课文写了将相之间由和到分又到和的经过,赞扬了蔺相如的好品质,也赞扬了廉颇的精神。 2、《三国演义》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这部著名的长篇历史小说写的是三国时期魏、蜀、吴的故事,书中塑造、、、等人物形象,家喻户晓。书中的许多故事,如:“”、“”、“”、“”等广为流传。 3、《水浒传》是我国著名的古代长篇小说,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写的是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人在起义的故事,形象地描绘了农民起义从发生、发展到失败的全过程。我最喜欢里面的人物、。 4、《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神话小说,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书中的主要人物是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其中“、”“、”“”等故事更是妇孺皆知,耳熟能详。 5、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巧用天时 关公赴会————一言不发 梁山泊的军师————说变就变 请再写两个有关三国的歇后语: 八、连线(4分) 及时雨林冲诸葛亮谨慎多疑 豹子头宋江曹操心胸狭窄 黑旋风张顺周瑜忠厚老实 浪里白条李逵鲁肃神机妙算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20分) (一)《草船借箭》节选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来商议军事。他对诸葛亮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的是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10万枝。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10万枝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10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10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3天。”周瑜说:“军营里可不能开玩笑。”请葛亮说:“我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3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500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2014-2015年度五年级数学下册 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班级姓名 一、填一填。 以内9的倍数有(),100以内19的倍数有()。 的因数有( ),65的因数有()。 3.()既是9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 4.从199起,连续写5个奇数(),从388起,连续写5个偶数() 以内的非零自然数中,()是偶数,但不是合数;()是奇数,但不是质数。 6.偶数+偶数=()奇数+奇数=( )?? 奇数+偶数=(??? ) =1×24=2×()=()×()=()×() 8.在0、1、、、35、-4这些数中,自然数有( ) 9.一个四位数,千位上是最小的质数,百位上是最小的合数,十位上既不是质 数也不是合数,个位上既是奇数又是合数,这个数是() 10.一个两位数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这个数最小是(),最大是 ()。 二、辨一辨(对的打“√”,错的打“×”)。 1.因为7×6=42,所以42是倍数,7是因数。() 2.偶数的因数一定比奇数的因数多。() 3.一个数的因数一定比它的倍数小。() 、4、5这三个数字,无论怎样排列成三位数,一定是3的倍数。() 5.合数都是2的倍数。() 6.自然数中除了质数就是合数。() ×= ,3是的因数。()

8.甲数除以乙数,商是15,那么甲数一定是乙数的倍数。 ( ) 三、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面各组数中,哪一组的第二个数是第一个数的倍数。( ) 和9 和70 和100 和60 2.自然数包括( )。 A.质数、合数 B.因数和倍数 C.奇数和偶数 是最小的( )。 A.合数 B.质数 C.自然数 D.偶数 4.一个奇数和一个偶数的积一定是( )。 A.奇数 B.偶数 C.两种情况都有可能 5.一个奇数要( ),结果才能是偶数。 A.乘3 B.加2 C.减1 6.一个合数,它是由两个不同的质数相乘得来的,这个合数至少有( )因数。 D.不能确定 四、找一找、连一连。 五、想一想,写一写。 1.写出下面每个数的因数,然后再写出每个数的倍数(至少写4 个)。 9 因数: 倍数:

五年级下册_分数的意义和性质_讲义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讲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单位1的含义;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的意义; 分数的基本性质 难点:理解分子分母和分数单位之间的联系;假分数化整数或带分数; 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应用 教学流程及授课详案 温故知新 知识点一、分数的意义 (一)小数的意义 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1份或几份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可以用小数来表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小数部分的最高计数单位“十分之一”和整数部分的最低计数单位“一”之间的进率也是十) (二)分数的意义 1.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2.单位“1”与自然数1的区别 自然数的单位是1,任何自然数都是由1组成的。 在自然数中,1表示一个物体;单位“1”表示一个整体。 过关精炼 1. 用分数表示各图形的阴影部分. 2.把单位“1”平均分成5份,表示这样的1份的数是( )。 把单位“1”平均分成5份,表示这样的3份的数是( )。 3.7 4 的分母是( ),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 )份;分子是( ),表示有这样的 ( )份。 4.6 5 的分母是( ),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 )份;分子是( ),表示有这样的 ( )份。 时 间 分 配 及 备 注 ( ) ( ) ( ) ( )

知识讲解 (三)分数单位的意义: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一个分数的分母越大,分数单位越小,分母越小,分数单位越大。最大的分数单位是1/2.(如 32的分数单位是31,32里面有2个31;85的分数单位是81,85里面有5个8 1) 如:的分数单位____, 的分数单位是____, 的分数单位是____。 过关精炼 127 读做( ),它的分数单位是( ),有( )个这样的单位。 5217 读做( ),它的分数单位是( ),有( )个这样的单位。 73 1的分数单位是( ),再减去(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这个分数就变为0. 题海拾贝 (四)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表示除法算式的商(被除数÷除数= 除数 被除数 ) 分数可以用整数除法的商表示:用除数(不能是0)作分母,被除数作分子。即: 被除数÷除数= 除数 被除数 。用字母表示:a ÷b=b a (b ≠0) 如:3÷5=53 因此5 3 的意义是:把3平均分成5份,表示这样一份的数。 分数与除法的区别: 除法是一种运算。 分数是一个数,也可以看作两个数相除(分率)。 过关精炼: A .73 的意义是:把( )平均分成( )份,表示这样( )份的数。 15 13 的意义是:把( )平均分成( )份,表示这样( )份的数。 B .用分数表示除法的商。 3÷5= ()) ( 12÷13= )() ( 23÷56= )() ( 1÷37= )() ( C .把下面的分数用除法表示。 43=( )÷( ) 12 7=( )÷( ) 49 16 =( )÷( ) 9 9 =( )÷

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分数的产生及意义 三河口小学朱秋平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分数的产生,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的分母、分子,认识分数单位的含义。 2、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3、感受“知识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的观点。 4、通过揭示概念的现实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单位“1”的理解。 教学用具:画有线段、圆、正方形的卡纸;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了解产生(猜谜) 1、用以下成语各打一个数。 一分为二()七上八下()百里挑一()十拿九稳()2、这些都是什么数?(分数)你们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吗? (课件:古时候,没有尺子,他们会用一根打了结的绳子测量石头的长,发现这根石头长三段多一点,这样应该怎么记呢?) 师:也就是得不到整数的结果,生活中分东西也有这种情况。 3、了解分数。(课件) 把桌上的东西平均分给两个同学。每样物品每人平均分到多少? 小结:像刚才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

的结果,这时常用分数来表示。 4、了解分数的历史。(课件) 5、激趣点题。 师:日常生活中分数的应用非常广泛,怎样的情况下用分数来表示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数的意义。(板书课题:分数的意义) 二、合作交流、探究意义 (一)分数的意义 1、小组探究,共同参与。 (课件出示)你能举例说明四分之一的含义吗? ①画一画:把每幅图的四分之一涂上颜色。 ②说一说:每一幅图的四分之一分别表示什么? ③议一议:怎样才能用分数来表示? 2、小组汇报。 (要求:要指着;图来讲,手势比划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预设生:把一个物体或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就用分数来表示。 师:大家同意这个小组的意见吗?再请个同学说说这五幅图的含义。(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3、举例说明。 问:还有哪些例子可以用1/4表示的呢?(学生回答) 4、分组讨论。 师:大家观察,都是用1/4表示,它们有什么不一样?请同学相互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