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连生《教育心理学(第三版)》学习与教学指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皮连生主编

《教育心理学(第

三版)》

学习与教学指南

光盘制作:王小明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4年

目录

学习与教学指南为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提供指导与帮助,分章设置,每章由三部分组成:本章教学目标,学习与教学建议,参考资料。目录如下:

第一章心理学与教育的结合

第二章学习的性质与分类

第三章学习论流派及其主要争论问题

第四章知识的性质、分类与陈述性知识的学习

第五章作为程序性知识的智慧技能与认知策略的学习

第六章解决问题:三类知识的综合运用

第七章动作技能的学习

第八章态度与品德学习

第九章原有知识的性质与学习的迁移

第十章认知发展与个别差异

第十一章学习动机:影响学习的情感因素

第十二章影响学习的环境因素

第十三章基于学习分类理论的教学论

第十四章现代教学设计

附:本书提及的主要教育心理学家照片

第一章心理学与教育的结合

本章目标

1.能陈述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历史时期心理学与教育结合的不同特点,包括列举代表性人物、著作及其对心理学与教育结合所作的贡献;

2.能对流行的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体系、内容的选择与安排做出适当评价;

3.能列出与本学科关系密切的主要邻近学科并能陈述本学科与它们的关系。

学习与教学建议

1.本章重点要把握心理学(包括哲学心理学与科学心理学)与教育结合的发展历程,并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有大概认识。

2.教育心理学的教科书的体系与内容,因使用对象不同,教科书编者的观点不同,所涉及的内容差异很大。

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不同教材有不同解释。本书的安排有本书的特点。建议先收集国内外不同时期教育心理学的教材目录,通过不同时期目录的比较,研究教育心理学内容的发展;通过同一时期教材的比较,理解本书的特色:以学生在学校学习的内容与规律来组织教材,更贴近教学实际。参考资料中收录了一些有代表性的教材目录,供学习与教学时参考。

4.本章目标主要是陈述性知识。学生一般学过普通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故本章的教学方法可以采用让学生看教材并完成教材上的作业,教师适当指导。教师的指导可以通过学生练习答疑的方式进行。

参考资料

1.国内外有代表性的教育心理学教材目录

2.盖奇等人的《教育心理学》组织结构图:根据如下教学阶段模型将全书各部分组成一整体。

第二章学习的性质与分类

本章目标

1.能根据学习的定义识别日常生活和教学中的哪些行为或活动中发生了学习;

2.能用实例说明学习对脑的组织功能的影响;

3.能陈述本书介绍的几种学习分类系统在分类的依据、具体划分的类型以及分类的目的方面的异同;

4.对给予的学习现象,能按认知、态度和动作技能三领域划分其类型。

学习与教学建议

1.本章主要把握如下观点:一是现代心理学定义学习时的基本思想,即在区分学习与表现基础上进行界定;二是要掌握现代心理学对学习研究的基本思想,即分类的思想。

2.通过学习与表现的区分来定义学习,是现代心理学研究的一块基石,在第七章动作技能的学习和第十四章现代教学设计中,所涉及的目标陈述、测量、评价等问题,都是以此为基础的。在第八章班杜拉对观察学习的研究中,也体现了这一思想。教材中对这一思想未做过多解释,可以把后续几章的相关内容提前介绍,用来说明这一思想,或者在讲到后续相关章节时注意联系这一思想。

3."学习与脑"一节是最近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新动向,注重对学习脑机制的研究。学习这节时

可以参阅一些人体解剖生理学、认知神经科学之类的著作。

4.学习分类思想也是现代心理学研究的一块基石。本章是对各种学习分类的概括介绍,其中比较重要的分类,在后续章节中还会详细展开,这里相当于一个"先行组织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与缺乏学习分类思想的指导不无关系。教学时,可以用本章提及的学习分类来探讨课程改革中的一些问题,如奥苏伯尔对学习的两维分类与课程改革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关系。参考资料用加涅的学习分类来解释"语文素养"。

5.本章目标1和4为智慧技能,2和3为陈述性知识目标,对于前一类目标的教学,应通过变式练习使知识转化为技能;对于后一类目标的教学,应注意新知识内在联系与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包括生活经验)的联系。这一指导语对全书都是适合的。

参考资料

一、加涅学习结果分类与语文素养

加涅的五类学习结果,是用一个词来涵盖的:capability。这一词语有"潜能"、"能力"的意思,最初是将其译作"能力"。依据加涅的观点,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都属于能力范畴,但态度却不是能力问题,而是涉及愿不愿的问题。一个人在车上不愿给老人让座,并不是他不具备让座的能力,而是缺乏尊重老人的态度。这样看来,译成"能力",难以完整地涵盖加涅所分的五个类别。后来,我国著名心理学家皮连生教授将其译作"性能",从而既包括了能力,也包括了非能力的态度,较准确地反映了加涅的思想。

Capability一词的两种译法所反映出的问题,与语文课程中语文能力与语文素养之间的关系问题十分类似,都是前者反映的内容不如后者全面,后者都是在能力之外又增加了非能力的、而又是习得的重要内容。可以说,能力与语文能力,性能与语文素养之间存在着较好的吻合或对应关系。加涅将性能解释为五种类型,那么,根据上述的对应关系,这五种类型是否有助于我们理解"语文素养"的含义呢?笔者认为,语文素养也可以用加涅的五类学习结果而得以较完美的解释。

1.言语信息。加涅讲的言语信息在语文课程中主要表现为如下一些类型的语文知识:(1)课文内容知识。中小学语文课程中的课文,不管是记叙文还是说明文、议论文,都要回答是什么或为什么的问题。回答这类问题,需要学生以口头或书面的方式陈述出来,这种知识,属于我们平常所讲的文与道中的"道",即文章所陈述或蕴含的道理。(2)语文知识。主要指我们平常所讲的"语修逻文"方面的知识,如拼音知识、字词(包括修辞)知识、句法知识等。这类知识在小学很少,随着年级的升高,才逐渐增多起来。如小学生会用主动句和被动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