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单元测试汇总

(冀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单元测试汇总
(冀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单元测试汇总

(冀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单元测试汇总

第12章分式和分式方程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共10题;共30分)

1.化简分式bab+b2的结果为()

A、1a+b

B、1a+1b

C、1a+b2

D、1ab+b

2.有理式①,②,③,④中,是分式的有()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3.若x=3是分式方程的根,则a的值是().

A、5

B、﹣5

C、3

D、﹣3

4.给出下列式子:1a、3a2b3c4、56+x、x7+y8、9x+10y,其中,是分式的有()

A.5个

B.4个

C.3个

D.2个

5.在式子y2、x、12π、2x-1中,属于分式的个数是()

A.0

B.1

C.2

D.3

6.如果1a+1b=1,则a-2ab+b3a+2ab+3b的值为()

A.15

B.-15

C.-1

D.-3

7.学校建围栏,要为24000根栏杆油漆,由于改进了技术,每天比原计划多油400根,结果提前两天完成了任务,请问原计划每天油多少根栏杆?如果设原计划每天油x根栏杆,根据题意列方程为()

A. = +2

B. = ﹣2

C. = ﹣2

D. = +2

8.下列分式中最简分式为()

A. B. C. D.

9.小明乘出租车去体育场,有两条路线可供选择:路线一的全程是25千米,但交通比较拥堵,路线二的全程是30千米,平均车速比走路线一时的平均车速能提高80%,因此能比走路线一少用10分钟到达.若设走路线一时的平均速度为x千米/小时,根据题意,得()A.25x?30(1+80%)x=1060 B.25x?30(1+80%)x=10

C.30(1+80%)x?25x=1060

D.30(1+80%)x?25x=10

10.如果,那么的值是( )

A、B、C、D、

二、填空题(共8题;共24分)

11.计算÷ 的结果是________.

12.分式方程= 的解是________.

13.方程﹣=0的解是________.

14.计算:-3xy24z?-8zy=________

15.计算:3a22b·4b9a=________ .

16.分式方程5x+3=1的解是________ .

17.关于x的方程mxx-3=3x-3无解,则m的值是________.

18.若分式x2?1x+2 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三、解答题(共5题;共36分)

19.解方程:3xx-1=1+11-x .

20.先化简,再求值:(1+1x?1)÷xx2?1 ,其中:x=﹣2.

21.某市在旧城改造过程中,需要整修一段全长2400米的道路,为了尽量减少施工对城市交通所造成的影响,实际工作效率比原计划提高了20%,结果提前8小时完成任务,问原计划每小时修路多少米?

22.昆明在修建地铁3号线的过程中,要打通隧道3600米,为加快城市建设,实际工作效率是原计划工作效率的1.8倍,结果提前20天完成了任务.问原计划每天打通隧道多少米?

23.下面是我校初二(8)班一名学生课后交送作业中的一道题:计算:x3x?1?x2?x?1 .解:原式= x3x?1?(x2?x?1)=x3?(x?1)(x2+x+1)=x3?(x3?1)=1 .

你同意她的做法吗?如果同意,请说明理由;如果不同意,请把你认为正确的做法写下来.

四、综合题(共1题;共10分)

24.解方程:

(1)1x=5x+3;

(2)xx?1?2=32x?2 .

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

1、【答案】A

【考点】约分

【解析】【分析】最简分式的标准是分子,分母中不含有公因式,不能再约分.判断的方法是把分子、分母分解因式,并且观察有无互为相反数的因式,这样的因式可以通过符号变化化为相同的因式从而进行约分.

【解答】原式=bb(a+b)=1a+b .

故选:A.

【点评】分式的化简过程,首先要把分子分母分解因式,互为相反数的因式是比较易忽视的问题.在解题中一定要引起注意.

2、【答案】C

【考点】分式的定义

【解析】【解答】①③中分母中含有字,所以为分式. ②④中不含有字母.【分析】本题考查分式的定义,区分关键是分母中是否含有字母.

3、【答案】A

【考点】分式方程的解

【解析】【分析】首先根据题意,把x=3代入分式方程,然后根据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求出a的值是多少即可.

【解答】∵x=3是分式方程的根,

∴,

∴,

∴a﹣2=3,

∴a=5,

即a的值是5.

故选:A.

4、【答案】C

【考点】分式的定义

【解析】【解答】解:3a2b3c4、x7+y8的分母中均不含有字母,因此它们是整式,而不是分式.

1a、56+x、9x+10y,分母中含有字母,因此是分式.

故选C.

【分析】判断分式的依据是看分母中是否含有字母,如果含有字母则是分式,如果不含有字

母则不是分式.

5、【答案】B

【考点】分式的定义

【解析】【解答】解:式子y2、x、12π、2x-1中,属于分式的有2x-1 ,

只有1个.

故选B.

【分析】根据分式的定义:一般地,如果A,B表示两个整式,并且B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AB叫做分式,可得答案.

6、【答案】B

【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

【解析】【解答】解:∵1a+1b=1,即a+bab=1,∴a+b=ab,

则原式=a+b-2ab3a+b+2ab=ab-2ab3ab+2ab=-ab5ab=-15 .

故选B.

【分析】已知等式左边通分并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加法法则计算整理得到a+b=ab,代入原式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7、【答案】D

【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分式方程

【解析】【解答】解:设每天油x根栏杆,根据题意列方程:24000x = 24000x+400 +2 故选:D.

【分析】如果设每天油x根栏杆,要为24000根栏杆油漆,开工后,每天比原计划多油400根,结果提前2天完成任务,根据原计划天数=实际天数+2可列出方程.

8、【答案】B

【考点】最简分式

【解析】【解答】解:A、42x=2x 可以约分,错误;B、2xx2+1 是最简分式,正确;

C、x?1x2?1=1x+1 可以约分,错误;

D、1?xx?1=1 可以约分,错误;

故选:B

【分析】最简分式的标准是分子,分母中不含有公因式,不能再约分.判断的方法是把分子、分母分解因式,并且观察有无互为相反数的因式,这样的因式可以通过符号变化化为相同的因式从而进行约分.

9、【答案】A

【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分式方程

【解析】【解答】解:设走路线一时的平均速度为x千米/小时,25x ﹣30(1+80%)x = 1060 .故选:A.

【分析】若设走路线一时的平均速度为x千米/小时,根据路线一的全程是25千米,但交通比较拥堵,路线二的全程是30千米,平均车速比走路线一时的平均车速能提高80%,因此能比走路线一少用10分钟到达可列出方程.

10、【答案】D

【考点】分式的基本性质

【解析】【解答】解:∵,

,故选D.

二、填空题

11、【答案】

【考点】分式的乘除法

【解析】【解答】÷ = = .

故答案为:.

【分析】利用分式的乘除法求解即可.

12、【答案】x=9

【考点】解分式方程

【解析】【分析】观察可得最简公分母是x(x﹣3),方程两边乘最简公分母,可以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求解.

【解答】方程的两边同乘x(x﹣3),得

3x﹣9=2x ,

解得x=9.

检验:把x=9代入x(x﹣3)=54≠0.

∴原方程的解为:x=9.

故答案为:x=9.

13、【答案】x=6

【考点】解分式方程

【解析】【分析】先去分母,然后求出整式方程的解,继而代入检验即可得出方程的根.【解答】去分母得:3(x﹣2)﹣2x=0,

去括号得:3x﹣6﹣2x=0,

整理得:x=6,

经检验得x=6是方程的根.

故答案为:x=6.

14、【答案】6xy

【考点】分式的乘除法

【解析】【解答】解:原式=24xy2z4yz

=6xy.

故答案为:6xy.

【分析】原式利用分式相乘的方法计算,约分即可得到结果.

15、【答案】23a

【考点】约分,分式的乘除法

【解析】【解答】解:原式=23a .故答案为23a

【分析】两个分式相乘,把分子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子,把分母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母.然后进行约分、化简即可.

16、【答案】x=2

【考点】分式方程的解

【解析】【解答】解:方程的两边同乘(x+3),得

5=x+3,

解得x=2.

检验:把x=2代入(x+3)=5≠0.

所以原方程的解为:x=2.

故答案为x=2.

【分析】观察可得最简公分母是(x+3),方程两边乘最简公分母,可以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求解.

17、【答案】1或0

【考点】分式方程的解

【解析】【解答】解:去分母得mx=3,

∵x=3时,最简公分母x﹣3=0,此时整式方程的解是原方程的增根,

∴当x=3时,原方程无解,此时3m=3,解得m=1,

当m=0时,整式方程无解

∴m的值为1或0时,方程无解.

故答案为:1或0.

【分析】先把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得到mx=3,由于关于x的分式方程mxx-3=3x-3无解,当x=3时,最简公分母x﹣3=0,将x=3代入方程mx=3,解得m=1,当m=0时,方程也无解.18、【答案】x≠2

【考点】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得:x+2≠0,解得:x≠2,

故答案为:x≠2.

【分析】根据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可得x+2≠0,再解即可.

三、解答题

19、【答案】解:去分母得:3x=x﹣1﹣1,

解得:x=﹣1,

经检验x=﹣1是分式方程的解.

【考点】解分式方程

【解析】【分析】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求出整式方程的解得到x的值,经检验即可得到分式方程的解.

20、【答案】解:,= ,

= ,

=x+1,

当x=﹣2时,

原式=﹣2+1,

=﹣1

【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

【解析】【分析】本题需先对要求的式子进行整理,再把x的值代入即可求出答案.

21、【答案】解:设原计划每小时修路x米,,

解得,x=50,

经检验x=50时分式方程的解,

即原计划每小时修路50米

【考点】分式方程的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以列出相应的分式方程,然后解分式方程即可,本题得以解决.

22、【答案】解:设原计划每天打通隧道x米,由题意得:﹣=20,解得:

x=80,

经检验:x=80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答:原计划每天打通隧道80米

【考点】分式方程的应用

【解析】【分析】首先设原计划每天打通隧道x米,则实际每天打通隧道1.8x米,根据题意可得等量关系:原计划所用时间﹣实际所用时间=20天,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再解即可.

23、【答案】解:原式= ﹣﹣﹣=

【考点】分式的加减法

【解析】【分析】根据分式的加减,可得答案.

四、综合题

24、【答案】(1)解:去分母得:x+3=5x,

解得:x= 34 ,

经检验x= 34 是分式方程的解

(2)解:去分母得:2x﹣4x+4=3,

解得:x= 12 ,

经检验x= 12 是分式方程的解

【考点】解分式方程

【解析】【分析】两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求出整式方程的解得到x的值,经检验即可得到分式方程的解.

第13章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共10题;共30分)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两个面积相等的圆一定全等

B.全等三角形是指形状、大小都相同的三角形

C.底边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

D.斜边上中线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直角三角形全等

2.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C=90°,BC=CD=8,过点B作EB⊥AB,交CD于点E.若DE=6,则AD的长为()

A.6

B.8

C.10

D.无法确定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代数式ab+1的意义是a除以b的商与1的和;

②要使y=3-xx有意义,则x应该满足0<x≤3;

③当2x﹣1=0时,整式2xy﹣8x2y+8x3y的值是0;

④地球上的陆地面积约为149000000平方千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1.49×108平方千米.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4.(2016?娄底)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

A.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B.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C.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D.内错角相等

5.如图,∠B=∠E=90°,AB=DE,AC=DF,则△ABC≌△DEF的理由是()

A.SAS

B.ASA

C.AAS

D.HL

6.如图所示,AC=BD,AB=CD,图中全等的三角形的对数是()

A、2

B、3

C、4

D、5

7.对于命题“如果∠1+∠2=90°,那么∠1≠∠2”,说明它是假命题的反例可以是()

A、∠1=50°,∠2=40°

B、∠1=50°,∠2=50°

C、∠1=40°,∠2=40°

D、∠1=∠2=45°

8.如图,在矩形ABCD中(AD>AB),点E是BC上一点,且DE=DA,AF⊥DE,垂足为点F,

在下列结论中,不一定正确的是()

A.△AFD≌△DCE

B.AF= 12 AD

C.AB=AF

D.BE=AD﹣DF

9.下列四个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

A、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B、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C、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D、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

10.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E是BC边的中点,连接DE并延长,交AB的延长线于F点,AB=BF.添加一个条件,使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你认为下面四个条件中可选择的是( )

A、AD=BC

B、CD=BF

C、∠A=∠C

D、∠F=∠CDE

二、填空题(共8题;共24分)

11.如图为6个边长相等的正方形的组合图形,则∠1+∠3=________ .

12.下列几种说法:①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②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③周长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④全等的两个三角形一定重合,其中正确的有________ (填写正确

的序号)

13.把命题“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________

14.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120°,∠C=60°,AB=2,AD=DC=4,则BC边的长为________ .

15.根据图中尺规作图的痕迹,先判断得出结论:________ ,然后证明你的结论(不要求写已知、求证)

16.命题“对顶角相等”的“条件”是________.

17.命题“对顶角相等”的逆命题是________

18.(2014?义乌市)如图,矩形ABCD中,AB=8,点E是AD上的一点,有AE=4,BE的垂直平分线交BC的延长线于点F,连结EF交CD于点G.若G是CD的中点,则BC的长是

________.

三、解答题(共5题;共39分)

19.如图,已知∠AOB=20°.

(1)若射线OC⊥OA,射线OD⊥OB,请你在图中画出所有符合要求的图形;

(2)请根据(1)所画出的图形,求∠COD的度数.

20.利用直尺或圆规画图(不写画法、保留作图痕迹,以答卷上的图为准)

(1)利用图a中的网格,过P点画直线AB的平行线;

(2)已知:如图b,线段a,b;请按下列步骤画图;

①画线段BC,使得BC=a﹣b;

②在直线BC外取一点A,使线段BA=a﹣b,画线段AB和射线AC.

21.在△ABC中,AE平分∠BAC交BC于E,DE∥AC交AB于D,过D作DF∥BC交AC于F,若AD=3,求FC.

22.已知AB=AD,BC=DC.求证:AC平分∠BAD.

23.如图,已知∠1=∠2,∠3=∠4,EC=AD,求证:AB=BE.

四、综合题(共1题;共7分)

24.如图,已知△ABC内接于⊙O,AB是直径,OD⊥BC于点D,延长DO交⊙O于F,连接

OC,AF.

(1)求证:△COD≌△BOD;

(2)填空:①当∠1=________时,四边形OCAF是菱形;②当∠1=________时,AB=2 OD.

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

1、【答案】C

【考点】全等图形

【解析】【解答】解:A、两个面积相等的圆一定全等,说法正确;

B、全等三角形是指形状、大小都相同的三角形,说法正确;

C、底边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说法错误;

D、斜边上中线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直角三角形全等,说法正确;

故选:C.

【分析】根据圆的面积公式可得两个面积相等的圆半径一定也相等,故A说法正确;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可得B说法正确;底边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腰长不一定相等,故C 说法错误;斜边上中线相等的直角三角形,斜边也相等,再有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故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因此D说法正确.

2、【答案】C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解答】解:作BF⊥AD与F,

∴∠AFB=BFD=90°,

∵AD∥BC,

∴∠FBC=∠AFB=90°,

∵∠C=90°,

∴∠C=∠AFB=∠BFD=∠FBC=90°.

∴四边形BCDF是矩形.

∵BC=CD,

∴四边形BCDF是正方形,

∴BC=BF=FD.

∵EB⊥AB,

∴∠ABE=90°,

∴∠ABE=∠FBC,

∴∠ABE﹣∠FBE=∠FBC﹣∠FBE,

∴∠CBE=∠FBA.

在△BCE和△BAF中

∴△BCE≌△BAF(ASA),

∴CE=FA.

∵CD=BC=8,DE=6,

∴DF=8,CE=2,

∴FA=2,

∴AD=8+2=10.

故选C.

【分析】作BF⊥AD与F,就可以得出BF∥CD,就可以得出四边形BCDF是矩形,进而得出四边形BCDF是正方形,就有BF=BC,证明△BCE≌△BAF就可以得出AF=CE,进而得出结论.3、【答案】D

【考点】命题与定理

【解析】【解答】解:代数式ab+1的意义是a除以b与1的和,所以①错误;

要使y=3-xx有意义,则x应该满足x≤3且x≠0,所以②错误;

2xy﹣8x2y+8x3y=2xy(1﹣4x+4x2)=2xy(1﹣2x)2,当2x﹣1=0时,原式的值是0,所以③正确;

地球上的陆地面积约为149000000平方千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1.49×108平方千米,所以④正确.

故选D.

【分析】根据代数式的表示方法可对①进行判断;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和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可对②进行判断;先把2xy﹣8x2y+8x3y因式分解,然后利用整体代入的方法计算,则

可对③进行判断;根据科学记数法的定义对④进行判断.

4、【答案】D

【考点】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菱形的判定,矩形的判定,命题与定理

【解析】【解答】解:A、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正确.

B、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正确.

C、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正确.

D、内错角相等,错误,缺少条件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故选D.

【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判定方法即可判断A、B、C正确.本题考查命题与定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菱形的判定、矩形的判定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特殊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5、【答案】D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解析】【解答】解:∵在Rt△ABC与Rt△DEF中,{AB=DEAC=DF ,

∴Rt△ABC≌Rt△DEF(HL).

故选:D.

【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进行选择.

6、【答案】B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解析】【解答】解:∵AC=BD,AB=CD,BC=BC,∴△ABC≌△DCB,

∴∠BAC=∠CDB.

同理得△ABD≌△DCA.

又因为AB=CD,∠AOB=∠COD,

∴△ABO≌△DCO.

故选B.

【分析】利用SSS,SAS,AAS判定三角形全等,在做题时要注意从已知开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7、【答案】D

【考点】命题与定理

【解析】【解答】解:对于命题“如果∠1+∠2=90°,那么∠1≠∠2”,说明它是假命题的反例可以是∠1=∠2=45°,

故选:D.

【分析】根据题意、假命题的概念进行判断即可.

8、【答案】B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矩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A)由矩形ABCD,AF⊥DE可得∠C=∠AFD=90°,AD∥BC,∴∠ADF=∠DEC.

又∵DE=AD,

∴△AFD≌△DCE(AAS),故(A)正确;

(B)∵∠ADF不一定等于30°,

∴直角三角形ADF中,AF不一定等于AD的一半,故(B)错误;

(C)由△AFD≌△DCE,可得AF=CD,

由矩形ABCD,可得AB=CD,

∴AB=AF,故(C)正确;

(D)由△AFD≌△DCE,可得CE=DF,

由矩形ABCD,可得BC=AD,

又∵BE=BC﹣EC,

∴BE=AD﹣DF,故(D)正确;

故选B.

【分析】先根据已知条件判定△AFD≌△DCE(AAS),再根据矩形的对边相等,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进行判断即可.

9、【答案】D

【考点】命题与定理

【解析】【解答】解:A、相等的角不一定是对顶角,故错误,是假命题;B、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故错误;

C、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故错误,是假命题;

D、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正确,是真命题,

故选D.

【分析】利用对顶角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垂线的定义及实数的性质分别判断后即可确定正确的选项.

10、【答案】D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解析】【解答】解:把A、B、C、D四个选项分别作为添加条件进行验证,D为正确选项.添加D选项,即可证明△DEC≌△FEB,从而进一步证明DC=BF=AB,且DC∥AB.故选D.

二、填空题

11、【答案】90°

【考点】全等图形

【解析】【解答】解:∵在△ABC和△DBE中AB=BD∠A=∠DAC=ED ,

∴△ABC≌△DBE(SAS),

∴∠3=∠ACB,

∵∠ACB+∠1=90°,

∴∠1+∠3=90°,

故答案为:90°.

【分析】首先利用SAS定理判定△ABC≌△DBE,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3=∠ACB,再由∠ACB+∠1=90°,可得∠1+∠3=90°.

12、【答案】①④

【考点】全等图形

【解析】【解答】解:①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正确;

②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故此选项错误;

③周长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故此选项错误;

④全等的两个三角形一定重合,正确.

故答案为:①④.

【分析】直接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分别判断得出即可.

13、【答案】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考点】命题与定理

【解析】【解答】解:命题可以改写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故答案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分析】命题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通常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如果”后面接题设,“那么”后面接结论.

14、【答案】6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解答】解:连结BD,作DM⊥AB于M,DN⊥BC于N,

∵∠BAD=120°,

∴∠MAD=180°﹣120°=60°,

∵AD=4,

∴AM=2,DM=23 ,

∵∠C=60°,

∴DN=23 ,NC=2,

在Rt△BDM与Rt△BDN中,

DM=DNBD=BD ,

∴Rt△BDM≌Rt△BDN(HL),

∴BN=BM=2+2=4,

∴BC=BN+NC=6.

故答案为:6.

【分析】连结BD,作DM⊥AB于M,DN⊥BC于N,根据三角函数可求AM=2,DM=23 ,DN=23 ,NC=2,通过HL证明Rt△BDM≌Rt△BDN,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N=BM,再根据线段的和差关系即可求解.

15、【答案】OM平分∠BOA

【考点】作图—基本作图

【解析】【解答】解:结论:OM平分∠BOA,

证明:由作图的痕迹可知,OC=OD,CM=DM,

在△COM和△DOM中,

∴△COM≌△DOM,

∴∠COM=∠DOM,

∴OM平分∠BOA.

【分析】根据图中尺规作图的痕迹可知,OC=OD,CM=DM,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得到答案.

16、【答案】两个角是对顶角

【考点】命题与定理

【解析】【解答】解:“对顶角相等”的“条件”是两个角是对顶角.故答案为:两个角是对顶角.

【分析】根据命题由题设与结论组成可得到对顶角相等”的“条件”是若两个角是对顶角,结论是这两个角相等.

17、【答案】相等的角为对顶角

冀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期末检测卷

期末检测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 9的平方根是( ) A .±3 B .-3 C .3 D .81 2.下面所给的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3.如图,Rt △ABC ≌Rt △DEF ,则∠E 的度数为( ) A .30° B .45° C .60° D .90° 第3题图 4.下列实数中,是无理数的是( ) A.π3 B .-0.3 C.227 D.38 5.下列各式从左到右的变形正确的是( ) A.y x =y +1 x +1 B.y x =ay ax C.y x =a 2y a 2x D.y x =(a 2+1)y (a 2+1)x 6.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 A.2+5=7 B.2×5=10

C .32-2=3 D.25=510 7.如图,在数轴上表示实数 7的点可能是( ) A .点P B .点Q C .点M D .点N 第7题图 8.一个等腰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为4和9,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 ) A .13 B .17 C .22 D .17或22 9.如图,若∠2=30°,为了使白球反弹后能将黑球直接撞入袋中,那么击打白球时,必须保证∠1的度数为( ) A .15° B .30° C .45° D .60° 第9题图 第10题图 10.如图,在△ABC 中,AB =AC ,AD 是高,能直接判断△ABD ≌△ACD 的依据是( ) A .SSS B .SAS C .HL D .ASA 11.某工厂生产一批零件,计划20天完成.若每天多生产4个,则15天完成且还多生产10个.设原计划每天生产x 个,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 ) A.20x +10x +4=15 B.20x -10x +4 =15 C.20x +10x -4=15 D.20x -10x -4 =15 12.当x 分别取-2015、-2014、…、-2、-1、0、1、12、…、12014、12015 时,

冀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十二章分式 1.分式与整式不同的是:分式的分母中含有字母,整式的分母中不含字母 对于任意一个分式,分母不能为零,分式有意义 对于任意一个分式,分母为零,分式无意义 4.分式的值为零含两层意思:分母不等于零;分子等于零。 5.平方差公式 a2-b2=(a+b)(a-b)两个数的平方差,等于这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 6.完全平方公式a2+2ab+b2 = (a+b)2a2-2ab+b2=﹙a-b﹚2两个数的平方和,加上(或者减去)这两个数的积的2倍,等于这两个数的和(或者差)的平方 7.常见的恒等变形如x-y=-(y-x),(x-y)2=(y-x)2, (x-y)3= -(y-x)3. 8.约分:把一个分式中相同的因式约去的过程叫做约分 9.最简分式:如果一个分式中没有可约的因式,则为最简分式 10.通分:把几个异分母的分式分别化成与原来的分式相等的同分母的分式,叫做分式的通分 11.通分和约分都是依据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变形,其共同点是保持分式的值不变. 12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和分母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整式,分式值不变。 通分的关键:确定几个分式的最简公分母。通常取各分母系数的最小公倍数与字母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作公分母,这样的公分母叫做最简公分母。求最简公分母时,首先要因式分解,将所有的表达式都化成积的形式,然后,再定最简公分母. 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1)去分母,方程两边同乘各分母的最简公分母,将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 (2)解整式方程;(3)验根:可把整式方程的根分别代入最简公分母,如果使最简公分母为0,那么这个根叫分式方程的增根,必须舍去;如果使最简公分母不为0,那么这个根是原分式方程的根;(4)写出方程的解. 15、用分式方程解应用题常见的等量关系 一.工程问题 1.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设工作总量为“1”的公式:1÷单独完成的工作时间=工作效率;1÷工作效率=单独完成的工作时间。 2.完成某项任务的各工作量的和=总工作量=1 二.营销问题 1.商品总利润=商品总售价一商品总成本价= 商品单件利润×销售量 2.商品单件利润=商品单件售价一商品单件成本价 3.商品利润率=商品总利润/商品总成本价×100%=商品单件利润/商品单件成本价×100% 4.商品销售额=商品单价×商品销售量 5、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 三.行程问题 1.路程=速度×时间,速度=路程/ 时间 2.在航行问题中,其中数量关系是(同样适用于航空):顺水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逆水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增长率问题原来量×(1 增长率)=现在量 第十三章全等三角形 1、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 (2)全等三角形中的对应线段相等.即对应的角平分线,对应的中线,对应的高线相等。

冀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数学试卷

冀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一.选择题 1.下列各式:,,﹣,,,其中分式共有()A.1个B.2个C.3个D.4个2.下列命题错误的是() A.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 B.位似图形一定是相似图形 C.“画一个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是随机事件 D.若∠A是锐角,则0<tanA<1 3.在,﹣π,0,3.14,,,中,无理数的个数有()A.1个B.2个C.3个D.4个4.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A.3﹣2=﹣6B.= C.a﹣1?a﹣2=a2D.= 5.如图,△ABC≌△CDA,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AC=CA B.∠B=∠D C.∠ACB=∠CAD D.AB=AD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2的平方根是3B.=±4 C.1的平方根是1D.4的算术平方根是2 7.若m,n为实数,(m+3)2+=0,则的值为()A.B.C.2D.4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是﹣9的平方根B.1的立方根是±1 C.a是a2的算术平方根D.4的负的平方根是﹣2

9.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带根号的式子一定是二次根式 B.一定是二次根式 C.一定是二次根式 D.二次根式的值必定是无理数 10.若式子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A.x>1B.x>﹣1C.x≥1D.x≥﹣1 11.下列运算结果正确的是() A.=﹣3B.(﹣)2=2C.÷=2D.=±4 12.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A.﹣=B.2+3=6 C.÷=D.(+1)(﹣1)=3 二.填空题 13.如图,数轴上点A、点B表示的数分别中1和,若点A是线段BC的中点,则点C所表示的数是. 14.计算4﹣3的结果是. 15.如图所示,将两根钢条AA′、BB′的中点O连在一起,使AA′、BB′可以绕着点O自由转动,就做成了一个测量工具,则A'B'的长等于内槽宽AB,那么判定△OAB≌OA'B'的理由是. 16.若关于x的分式方程=3的解是负数,则字母m的取值范围是.17.若分式方程2+=有增根,则k=. 三.解答题

(冀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套)单元测试全集

(冀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单元测试汇总 第12章分式和分式方程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共10题;共30分) 1.化简分式bab+b2的结果为() A、1a+b B、1a+1b C、1a+b2 D、1ab+b 2.有理式①, ②, ③, ④中, 是分式的有()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3.若x=3是分式方程的根, 则a的值是(). A、5 B、﹣5 C、3 D、﹣3 4.给出下列式子:1a、3a2b3c4、56+x、x7+y8、9x+10y, 其中, 是分式的有() A.5个 B.4个 C.3个 D.2个 5.在式子y2、x、12π、2x-1中, 属于分式的个数是() A.0 B.1 C.2 D.3 6.如果1a+1b=1, 则a-2ab+b3a+2ab+3b的值为() A.15 B.-15 C.-1 D.-3 7.学校建围栏, 要为24000根栏杆油漆, 由于改进了技术, 每天比原计划多油400根, 结果提前两天完成了任务, 请问原计划每天油多少根栏杆?如果设原计划每天油x根栏杆, 根据题意列方程为() A. = +2 B. = ﹣2 C. = ﹣2 D. = +2 8.下列分式中最简分式为() A. B. C. D. 9.小明乘出租车去体育场, 有两条路线可供选择:路线一的全程是25千米, 但交通比较拥堵, 路线二的全程是30千米, 平均车速比走路线一时的平均车速能提高80%, 因此能比走路线一少用10分钟到达.若设走路线一时的平均速度为x千米/小时, 根据题意, 得() A.25x?30(1+80%)x=1060 B.25x?30(1+80%)x=10 C.30(1+80%)x?25x=1060 D.30(1+80%)x?25x=10

冀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八 年 级 数 学 试 题

八 年 级 数 学 试 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计24分) 1.如果把分式y x x +2中的x 和y 都扩大2倍,那么分式的值 ( ▲ ) A 扩大2倍 B 不变 C 缩小2倍 D 扩大4倍 2. 若反比例函数图像经过点)61(,-,则此函数图像也经过的点是 ( ▲ ) A )1,6( B )2,3( C )3,2( D )2,3(- 3. 某市为解决部分市民冬季集中取暖问题需铺设一条长3000米的管道,为尽量减少施工 对交通造成的影响,实施施工时“…”,设实际每天铺设管道x 米,则可得方程 300030001510x x -=-,根据此情景,题中用“…”表示的缺失的条件应补为( ▲ ) A .每天比原计划多铺设10米,结果延期15天才完成 B .每天比原计划少铺设10米,结果延期15天才完成 C .每天比原计划多铺设10米,结果提前15天才完成 D .每天比原计划少铺设10米,结果提前15天才完成 4x 的取值范围是 ( ▲ ) A .0x ≥ B .1x ≠ C .0x > D .0x ≥且1x ≠ 5、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 = 3x 与x y 1-= 的图象大致是 ( ▲ ) 6.若2

A .213y y y << B .321y y y << C .312y y y << D .123y y y << 8.如图,点A 在双曲线y =1x 上,点B 在双曲线y =3x 上, 且AB ∥x 轴,C 、D 在x 轴上,若四边形ABCD 为矩形, 则它的面积为( ▲ ) A .1 B .2 C .3 D .4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计20分) 9.若2,3a b =则a a b =+ ▲ . 10.若2(2)2x x -=-,那么x 的取值范围是 ▲ . 11. 如果分式方程 1 1+=+x m x x 无解,则m = ▲__ 12.对于非零的两个实数a 、b ,规定a ⊙a b b 11-=.若1⊙1)1(=+x ,则x 的值为 ▲ . 13.若反比例函数22)1(m x m y -+=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m 的值为___▲____._ 14. .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a b c 、、,且a c >,那么2||()c a a c b --+-= ___▲____._ 15.直线1y k x b =+与双曲线2k y x =交于A 、B 两点,其横坐标分别为1和5,则不等式21k k x b x <-的解集是 ▲ . 16.已知关于x 的方程 123++x n x =2的解是负数,则n 的取值范围为 ▲ . 17. 已知113x y -=,则代数式21422x xy y x xy y ----的值为 ▲ . 18. 如图(5)所示,已知A (1 2,y 1),B (2,y 2)为反比例

冀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Microsoft Word 文档

冀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注:※表示重点部分;¤表示了解部分;◎表示仅供参阅部分;) 第十二章分式 注:1.对于任意一个分式,分母都不能为零. 2.分式与整式不同的是:分式的分母中含有字母,整式的分母中不含字母. 3.分式的值为零含两层意思:分母不等于零;分子等于零。(中B≠0时,分式有意义;分式 A/B中,当B=0分式无意义;当A=0且B≠0时,分式的值为零。) 常考知识点:1、分式的意义,分式的化简。 2、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 3、分式方程的解法及其利用分式方程解应用题。 第十三章全等三角形 一、对事情作出判断的句子,就叫做命题. 即:命题是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一般情况下:疑问句不是命题.图形的作法不是命题. 每个命题都有条件(condition)和结论(conclusion)两部分组成. 条件是已知的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断出的事项. 一般地,命题都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其中“如果”引出的部分是条件,“那么”引出的部分是结论. 要说明一个命题是一个假命题,通常可以举出一个例子,使它具备命题的条件,而不具有命题的结论.这种例子称为反例。 二、证明一个命题是真命题的基本步骤是: (1)根据题意,画出图形. (2)根据条件、结论,结合图形,写出已知、求证. (3)经过分析,找出由已知推出求证的途径,写出证明过程. 在证明时需注意: (1)在一般情况下,分析的过程不要求写出来. (2)证明中的每一步推理都要有根据.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相互平行。30。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斜边上的高是斜边的一半。 ¤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称为全等形。全等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相同。只是形状相同而大小不同,或者说只是满足面积相同但形状不同的两个图形都不是全等的图形。 三.全等三角形 ¤1.关于全等三角形的概念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互相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点,互相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互相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所谓“完全重合”,就是各条边对应相等,各个角也对应相等。因此也可以这样说,各条边对应相等,各个角也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3.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经常用来证明两条线段相等和两个角相等。 四.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1.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边边边”或“SSS” ※2.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角边”或“SAS” ※3.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角边角”或“ASA” ※4.两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角角边”或“AAS”五.作三角形 1.已知两个角及其夹边,求作三角形,是利用三角形全等条件“角边角”即(“ASA”)来作图的。 2.已知两条边及其夹角,求作三角形,是利用三角形全等条件“边角边”即(“SAS”)来作图的。

冀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计划

编号:_____ 冀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计划 学校: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 ____年___月___日 (此文内容仅供参考,可自行修改) 第1 页共5 页

冀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计划 一、教学要求 全级组老师应以高度的集体神相互促进。认真细致备好每一章节的课,全面透析知识与能力要点,归纳概念规律,总结方法技巧,精讲精练,突出重点知能的整理与提炼。教会学生独立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本期教学任务 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学生在数学的认识与理解上应该要上一个台阶。在情感与态度上,通过本期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认识现实生活中图形间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在民主、和谐、合作、探究、有序、分享发现快乐,感受学习的快乐。在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积极参与对知识的探究,经历发现知识,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经历发现知识道路上坎坎坷坷,达到深刻理解掌握知识的目的,达到“漫江碧透,鱼翔浅底”的境界,在经历这些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三提高学科教育质量的主要措施 1、认真做好教学六认真工作。把教学六认真作为提高成绩的主要方法,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习。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如是说。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 第 2 页共 5 页

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习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引导学生写小论文,写复习提纲,使知识来源于学生的构造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5、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6、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7、指导成立“课外兴趣小组”的民间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开展对奥数题的研究,课外调查,操作实践,带动班级学生学习数学,同时发展这一部分学生的特长。 8、开展分层教学,布置作业设置A、B、C三类分层布置分别适合于差、中、好三类学生,课堂上的提问照顾好好、中、差三类学生,使他们都等到发展。 四全学期教学进度安排: 章节课时教学起止时间 第十三章一元一次不等式 4 第一周四~第二周三 第十四章分式 25 第二周四~第五周一第十五章轴对称 28 第五 第 3 页共 5 页

冀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数学试卷

冀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代数式中,属于分式的是() A.﹣3B.﹣a﹣b C.D.﹣4a3b 2.若分式的值为零,则m的取值为() A.m=±1B.m=﹣1 C.m=1D.m的值不存在 3.已知a﹣1=20172+20182,则=() A.4033B.4034C.4035D.4036 4.下列各数中:,3.,0.2020020002…(每两个2之间0的个数逐次增加1个),,0,3.1415926,﹣,,无理数有()个. A.3B.4C.5D.6 5.若有意义,则x满足条件是() A.x≥﹣3且x≠1B.x>﹣3且x≠1C.x≥1D.x≥﹣3 6.下列根式中属于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A.B.C.D. 7.如图,在Rt△ABC中,∠C=90°,点D为AB边中点,DE⊥AB,并与AC边交于点E.如果∠A=15°,BC=1,那么AC等于() A.2B.C.D. 8.如图,已知在△ABC中,CD是AB边上的高线,BE平分∠ABC,交CD于点E,BC=6,DE=3,则△BCE的面积等于()

A.6B.8C.9D.18 9.如图,已知△ABC的面积为12,BP平分∠ABC,且AP⊥BP于点P,则△BPC 的面积是() A.10B.8C.6D.4 10.在Rt△ABC中,∠ACB=90°,CD是高,AC=4m,BC=3m,则线段CD的长为() A.5m B.m C.m D.m 11.在Rt△ABC中,∠ACB=90°,CD⊥AB于D,CE平分∠ACD交AB于E,则下列结论一定成立的是() A.BC=EC B.EC=BE C.BC=BE D.AE=EC 12.计算(1+)÷的结果是() A.x+1B.C.D. 二.填空题 13.分式与的最简公分母是. 14.|1﹣|=.1﹣的相反数是. 15.如图,四边形OABC为长方形,OA=1,则点P表示的数为. 16.化简:(a>0)=. 17.若3,4,a和5,b,13是两组勾股数,则a+b的值是.

最新冀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分析

冀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分析 一、试卷的总体分析 1、注重双基 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三种题型中的大部分题目是立足于考查本学期的核心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技能以及数学方法.如1、2、5、6、7、11、21、22、24、25小题等.在考查双基时注意结合现实背景,体现对数学本质的考查.如10小题等. 2、把握难度,有适当区分度 为了让大部分同学能考好的宗旨,试卷从难度,分值两方面,期末考试试卷做了很好的控制.如选择题和填空题占到了60分,外加三大题计算20分,以及25小题8分,学生基础较好者可以得到70分以上,很好的指导学生注重基础.后面题目注重考查学生思维能力,循序渐进的提高难度,从学生的考查结果看,试卷具有一定的层次性. 3、以实际问题为载体,考查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引导学生更好地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探索,理解数学概念实际意义,在学习数学的同时更好地认识现实世界,这也是现在学习数学的的宗旨之一.如10、17、26、28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载体,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让学生成为决策者,提起学生的学习探索兴趣,同时也拉近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感觉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二、答题中存在的共性问题的分析

1、基础知识: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够好,一些学生对知识点都还不熟悉,做题时的猜测性比较大,特别是对选择题的解答. 2、解题方法与应用能力: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差.个别学生对解简单的分式方程和二次根式的计算都还不会.部分的学生对数学的表述不规范,解题书写不规范,逻辑推理不严密.如第23题,25题,26题等等. 3“用数学”的意识较差,即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能力不强.如第26题分式方程应用问题,不能很好的转化为数学的方程;第28题勾股定理的证明的意识不明确.这就可以看出,我们的教学在关注对数学事实的真正理解,尤其在实际背景下应用意识和能力培养的训练不够,缺乏自主研究问题的能力. 四、今后的教学建议 1、培养兴趣,面向全体,打好基础. 数学的基本概念、性质、定理、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的核心,更是各种能力的基础.数学教学中应注重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的教学和基本运算及应用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实基础知识,面向全体学生,尤其要关注后进生的学习,通过学习兴趣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指导,使他们达到学习数学的基本要求.目的是要达到“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教育价值. 2、注重数学思想方法,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和几何推理能力. 数学思想方法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核心.在数学教学中,加强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提炼和应用,如数形结合思想、方程思想、几何推理能

八年级数学上册分式教案冀教版

14.1分式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iu 1.使学生了解分式的概念,明确分母不得为零是分式概念的组成部分. 2.使学生能够求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能用分式表示现实情境中的数量关系,体会分式是表示现实世界中一类量的数学模型,进一步发展符号感,通过类比分数研究分式的教学,引导学生运用类比转化的思想方法研究解决问题. (三)情感与价值目标 在土地沙化问题中,体会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准确理解分式的意义,明确分母不得为零既是本节的重点,又是本节的难点. 教学方法:分组讨论. 教学过程 1. 情境引入:面对日益严重的土地沙化问题,某县决定分期分批固沙造林,一期工程计划在一定期限内固沙造林2400公顷,实际每月固沙造林的面积比原计划多30公顷,结果提前4个月完成原计划任务,原计划每月固沙造林多少公顷? (1) 这一问题中有哪些等量关系? (2) 如果设原计划每月固沙造林x 公顷,那么原计划完成一期工程需要____________个月,实际完成一期工程用了____________个月; 根据题意,可得方程 ; 2、解读探究 x 2400,302400+x ,430 24002400=+-x x 认真观察上面的式子,方程有什么特点? 做一做1.正n 边形的每个内角为 度 2一箱苹果售价a 元,箱子与苹果的总质量为mkg ,箱子的质量为nkg ,则每千克苹果售价是多少元? 上面问题中出现的代数式x 2400,302400+x ,n n 180)2(?-;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 (1)由学生分组讨论分式的定义,对于“两个整式相除叫做分式”等错误,由学生举反例一一加以纠正,得到结论: 的分母. (2)由学生举几个分式的例子. (3)学生小结分式的概念中应注意的问题. ①分母中含有字母. ②如同分数一样,分式的分母不能为零. (4)问:何时分式的值为零?(以(2)中学生举出的分式为例进行讨论)

八年级上册数学冀教版单元检测卷(12-17章)

八年级上册数学冀教版单元检测卷(12-17章) 第十二章 综合能力检测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2分.1~10小题各3分,11~16小题各2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各式15(1-x ),4x π-3,x 2-y 22,1+a b ,5x 2 y 中,分式共有 ( ) A.5个 B.4个 C.3个 D.2个 2.计算(a-4)· 16-a 2 a 2-8a+16 的结果是 ( ) A.a+4 B.a-4 C.-a+4 D.-a-4 3.若分式2-|x| x+2 的值为0,则x 的值为 ( ) A.0 B.2 C.-2 D.2或-2 4.下列各分式中,是最简分式的是 ( ) A. 10xy 5x B. x 2-y 2 x?y C. x+y x D.24x 5.已知x=3是分式方程kx x?1-2k?1x =2 的解,那么k 的值为 ( ) A.-1 B.0 C.1 D.2 6.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 ) A.12a +12b =1 2(a+b ) B. 1a?b +1 b?a =0 C.c a -c+1a =1 a D.b a +b c =2b ac 7.已知2x+1(x?3)(x+4)=A x?3+1 x+4 ,则 A 为 ( ) A.2 B.1 C.-2 D.-1 8.计算-3a 44b ÷a 2b 3·3a 2b 2的结果为 ( ) A.2a 2 b B.a 22 C.-9a 38 D.9a 28b 9.分式方程 x x?2-1x 2-4 =1的解是 ( ) A.x=32 B.x=-2 C.x=-52 D.x=-32 10.计算a 2-a a+1÷(2-2a a+1 +a-1)的结果为 ( ) A. a a?1 B. 1a?1 C. a a+1 D. 1a+1

冀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

冀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 第三单元植物的生活 第一章种子的萌发和芽的发育 第一节种子萌发的过程 4、菜豆种子的萌发过程: (1)、吸水膨胀,软化种皮且透性增加,氧气进入胚和胚乳 (2)、在酶的作用下,贮存在子叶中的营养物质分解成小分子物质,供胚吸收利用 (3)、胚根尖端首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 (4)、胚轴伸长,把两片子叶带出地面(子叶出土) (5)、胚芽逐渐发育,形成茎和叶 5、玉米种子的萌发过程: (1)、吸水膨胀,软化种皮且透性增加,氧气进入胚和胚乳 (2)、在酶的作用下,贮存在胚乳中的营养物质分解成小分子物质,并经过子叶转动给胚,供胚利用(3)、胚根发育成根 (4)、胚轴伸长,并钻出土面(子叶留土) (5)、胚芽逐渐发育,形成茎和叶 6、大型的、子叶不出土的种子(豌豆、玉米)播得深些 小型的、子叶出土的种子(菜豆、棉花)播得浅些 第二节种子萌发的条件 1、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1)、提出问题:种子萌发需要哪些环境条件? (2)、做出假设:(根据生活经验:温度、空气、水分,等。) (3)、设计实验:材料用具:大豆种子40粒、罐头瓶4个、小勺1个、餐巾纸、标签4张、清水。(4)、完成实验: (5)、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1号瓶和2号瓶,说明种子萌发需要适量的水分; 3号瓶和2号瓶,说明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 4号瓶和2号瓶,说明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 结论:种子萌发需要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注意:阳光、肥料、土壤不是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2、种子萌发的内部条件:(1)、胚必须是完整的;(2)、胚必须是活的;(3)、充足的营养物质。(4)、种子在寿命期限之内。 3、在外界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为什么下面情况的种子不能萌发:干瘪的种子;昆虫咬坏的种子;储存时间过长的种子;处于休眠期的种子;已死亡的种子。 4、(1)、播种之前先松土:为了给种子提供充足的空气。(2)、浇水:为了给种子提供适量的水分。(3)、春播:为了使种子得到适宜的温度。(4)、地膜覆盖:为了提高土壤的温度,使种子得到适宜的温度。 5、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发芽率=(发芽的种子数量÷供检测的种子数量) ×100% 第三节芽的发育 1、芽的分类: (1)芽可以分为顶芽和侧芽(着生位置不同) (2)芽可以分为叶芽、花芽和混合芽(发育结果不同) (3)着生在枝条顶端的芽,叫做顶芽;着生在枝条侧面的芽叫侧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形状瘦长的芽,叫做叶芽。将来发育成花,形状饱满肥大的芽,叫做花芽。 (4)主干和侧枝顶端的芽都叫顶芽 (5)主干一侧和侧枝一侧的芽叫侧芽,不要认为侧枝上的芽就叫侧芽。 2、发的发育: 芽是未发育的茎叶或花。 生长点→使芽轴不断伸长 叶原基→发育成幼叶 幼叶→发育成叶 芽原基→发育成侧芽 芽轴→发育成茎 3、顶端优势: (1)、一般来说,总是顶芽比侧芽发育好,顶芽发育旺盛,侧芽的发育往往会受到抑制。只有顶芽受到破坏,侧芽才能迅速地发育。这种顶芽发育占优势,从而抑制侧芽发育的现象,叫做顶端优势。 (2)、促进植物多生分枝的办法是打破植物的顶端优势。 第二章根的吸收作用 第一节根的生长 1、根尖的结构和功能

【精品】【冀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冀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教学要求: 全级组老师应以高度的集体神相互促进。认真细致备好每一章节的课,全面透析知识与能力要点,归纳概念规律,总结方法技巧,精讲精练,突出重点知能的整理与提炼。教会学生独立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学生在数学的认识与理解上应该要上一个台阶。在情感与态度上,通过本期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认识现实生活中图形间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在民主、和谐、合作、探究、有序、分享发现快乐,感受学习的快乐。在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积极参与对知识的探究,经历发现知识,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经历发现知识道路上坎坎坷坷,达到深刻理解掌握知识的目的,达到“漫江碧透,鱼翔浅底”的境界,在经历这些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三、教学措施: 1、认真做好教学六认真工作。把教学六认真作为提高成绩的主要方法,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习。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如是说。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习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引导学生写小论文,写复习提纲,使知识来源于学生的构造。 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5、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6、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7、指导成立“课外兴趣小组”的民间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开展对奥数题的研究,课外调查,操作实践,带动班级学生学习数学,同时发展这一部分学生的特长。 8、开展分层教学,布置作业设置A、B、C三类分层布置分别适合于差、中、好三类学生,课堂上的提问照顾好好、中、差三类学生,使他们都等到发展。

冀教版八年级数学(上)试题

八年级(上)数学期末综合测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如果把分式 x x y +中的x 和y 都扩大3倍,那么分式的值是( ) A.扩大3倍; B.不变; C.缩小3倍; D.缩小6倍. 2.若m 人需a 开完成某项工程,则这样的人(m+n)个完成这项工程需要的天数是( ) A.(a+m). B. ma m n + B.a m n +; C.m n am + 3.计算44()()xy xy x y x y x y x y -+ +--+的正确结果是( ) A.2 2 y x -; B.2 2 x y -; C.222()()x y x y x y -≠-; D.22 2 2 x y x y -+ 4.若a >0,b <-2,则点(a,b+2)应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5.如点P(m,n)在第二象限,则点Q(-m,-n)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6.已知点A(a+2,5)、B(-4,1-2a),若直线AB 平行于x 轴,则a 的值为( ) A.-6 B.2 C.3 D.-2 下列三角形中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三边之比为5∶6∶7 B .三边满足关系a +b =c C .三边之长为9、40、41 D .其中一边等于另一边的一半 7.如果△ABC 的三边分别为12 -m ,m 2,12+m ,其中m 为大于1的正整数,则( ) A .△ABC 是直角三角形,且斜边为12 -m ;B .△ABC 是直角三角形,且斜边为m 2 C .△ABC 是直角三角形,且斜边为12 +m ; D .△ABC 不是直角三角形 8.直角三角形有一条直角边为6,另两条边长是连续偶数,则该三角形周长为( ) A. 20 B . 22 C . 24 D . 26 9.已知(x+a )(x+b )=x 2-13x+36,则a+b 的值分别是 ( ) A .13 B .-13 C .36 D .-36 10.若 b b -=-3)3(2,则( ) A .b>3 B .b<3 C .b ≥3 D .b ≤3 11.下列各式中属于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 A..12+x B. 5 2y x C. 12 D. 5.0 1

冀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试题.doc

八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冀教版) 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它的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实数中,属于无理数的是……………………………………………………【 】 A ﹣3 B 3.14 C 722 D 2.要使分式21+x 有意义,则x 的取值应满足………………………………………【 】 A x=- 2 B x ≠- 2 C x>- 2 D x ≠ 2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的平方根是±1 B 1的算术平方根是-1 C 1的立方根是±1 D -1是无理数 4.如果把分式y x xy +中的x 和y 都扩大3倍,那么原分式的值是…………………【 】 A 不变 B 缩小3倍 C 扩大3倍 D 缩小6倍 5. 化简2 293m m m --的结果是…………………………………………………………【 】 A 3+m m B 3+-m m C 3-m m D m m -3 6. 分式方程2 12242-=++-x x x x 的根是………………………………………【 】 A 1=x B 1-=x C 3=x D 3-=x 7.下列命题中,属于真命题的是……………………………………………………【 】 A 同位角相等 B 对顶角相等 C 若a 2=b 2,则a =b D 若a >b ,则-2a >-2b 8. 两个分式A =122-a , B =a a -++1111, 其中a ≠±1,则A 与B 的关系是……【 】 A 相等 B 互为倒数 C 互为相反数 D A 大于B 9.小明同学不小心把一块玻璃打碎,变成了如图1所示的三块, 现需要到玻璃店再配一块完全一样的玻璃,聪明的小明只带了 图③去,就能做出一个和原来一样大小的玻璃。他这样做的依 据是………………………………………………【 】 A SSS B SAS C AAS D ASA 图1

冀教版-初二数学(上)

第十三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课前小练: 1.用等号或不等号填空。 (1)0_______-32 ;(2)3.3_______3/10 ; (3) a2 _______0; (4 ) (3-x)2_______(x-3)2 2. 某种零件的长度表明为L=50±0.3,则此零件长度为L的范围是___________ 。 引例: 1.据气象预报,今天的最高气温是10℃。最低气温为-5 ℃,由此我们可以说这一天的气温不低于_____ ℃,并且不高于_____ ℃ 2. 统计全班同学的年龄,年龄最大者为16岁,因此我们可以知道全班每个学生的年龄都_____17岁。(大于,小于) 问:若设今天的气温为t℃,某同学的年龄为a岁,那么你能用式子表示出这些不等关系吗? 3. 宋洪亮的体重a千克与孟亚的体重b千克不相等。问:怎么用式子表示出这个不等关系?回忆:用等号连接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______。“=” 。 2.用“>” “<” 或“≥” “≤”填空 (1) 4___-6 (2) -4.5__-4 (3) 3×(-1) __ 2×(-1) (4) x2+1 __ 1 3. 用不等式表示: (1) y的3倍小于8; (2) m与10的和不小于m的一半; (3) a是负数;(4) a是比5小的正数;

4. 汛期,湖水平均每天上涨8cm。现在的水位是340cm,警戒水位是460cm。X天后湖水 将超过警戒水位。问:怎样用式子表示X天后湖水与警戒水位的关系? 列不等式时,要弄清不等关系,抓关键词。以及用符号如何表示。 如:低于、超过、最高、最低、最多、最少、至少、不高于、不低于、不大于、不小于.... 有大、小两量卡车从甲地向乙地运货。大卡车的行驶速度为55km/h,小卡车的行驶速度为65km/h,大卡车比小卡车早出发1 h。小卡车开出多少小时后超过大卡车? *. 下列各数中,那些能使不等式X—2>1成立? - 4,-1,0,3,5,8,8.2,9.5,12。

冀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与答案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 测 八年级数学试 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得分评卷人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请将它的代号填在题后的括 号内 ) 1.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个数是()。【原创】 A.1个B.2个C.3个D.4个 2.在一个暗箱里放有a个除颜色外其它完全相同的球,这a个球中红球只有3个.每次将球搅拌均匀后,任意摸出一个球记下颜色再放回暗箱.通过大量重复摸球实验 后 发 现 , 摸到红球的频率稳定在25%,那么可以推算出a大约是【根据2007年河北省中考数学第 5题改编】 A.4B.9C.12D.3 3.若-5a>2a,a下列各式正确的是()【原创】 A.a>0B.a≤0C.a≥0D.a<0 4.下列四种说法正确的()【原创】 (1)立方根是它本身的是1(2)平方根是它本身的数是0 (3)算术平方根是它本身的数是0(4)倒数是它本身的数是1和-1 A.(1)(2)B.(1)(3)C.(2)(4)D.(3)(4) 2 a 5.化简 a b 2 b a b 的结果是()【2010年河北省中考数学第7题】 A.2b 2 aB.abC.abD.1 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x-2,x)不可能在的象限是()【原创】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7.等腰△ABC一腰上的高与腰长的比为1﹕ 2,则等腰△ABC的顶角度数为()【八年级数学学习点津上册第48页选择题第5题】 A.30°B.30°或150°C.60°或120°D.150° 8.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为3、4则第三边 长为 ()【根据八年级数学学习点津

冀教版 八年级(上)数学期末综合测试

八年级(上)数学期末综合测试 一、相信你一定能选对!(每小题3分,共36分) 1.如果把分式 x x y +中的x 和y 都扩大3倍,那么分式的值是( ) A.扩大3倍; B.不变; C.缩小3倍; D.缩小6倍. 2.若m 人需a 开完成某项工程,则这样的人(m+n)个完成这项工程需要的天数是( ) A.(a+m). B. ma m n + B.a m n +; C.m n am + 3.计算44()()xy xy x y x y x y x y -+ +--+的正确结果是( ) A.2 2 y x -; B.2 2 x y -; C.222 ()()x y x y x y -≠-; D.22 22 x y x y -+ 4.若a >0,b <-2,则点(a,b+2)应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5.如点P(m,n)在第二象限,则点Q(-m,-n)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6.已知点A(a+2,5)、B(-4,1-2a),若直线AB 平行于x 轴,则a 的值为( ) A.-6 B.2 C.3 D.-2 下列三角形中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三边之比为5∶6∶7 B .三边满足关系a +b =c C .三边之长为9、40、41 D .其中一边等于另一边的一半 7.如果△ABC 的三边分别为12-m ,m 2,12+m ,其中m 为大于1的正整数,则( ) A .△ABC 是直角三角形,且斜边为12 -m ;B .△ABC 是直角三角形,且斜边为m 2 C .△ABC 是直角三角形,且斜边为12 +m ; D .△ABC 不是直角三角形 8.直角三角形有一条直角边为6,另两条边长是连续偶数,则该三角形周长为( ) A. 20 B . 22 C . 24 D . 26 9.已知(x+a )(x+b )=x 2-13x+36,则a+b 的值分别是 ( ) A .13 B .-13 C .36 D .-36 10.若b b -=-3)3(2,则( ) A .b>3 B .b<3 C .b ≥3 D .b ≤3 11.下列各式中属于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 A.12 +x B. 52y x C. 12 D. 5.0 12.在下列各组二次根式中,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 ) A.3 和18 B .3 和 3 1 C. b a 2 和2ab D. 1+a 和1-a 二、你能填得又对又快吗?(每小题3分,共24分) 13.已知等腰△ABC 中,AB=AC ,∠B=60°,则∠A =_____°. 14.已知m 是13的整数部分,n 是13的小数部分,计算m-n 的值。 15.在实数5、3-、0、31-、3.1415、π、144、36、0.3030030003……(相邻两个3之间0的个数逐次增加1)中,是有理数的为 是无理数为 。 16.点P 关于x 轴对称的点是(3,-4),则点P 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_______. 17.从1到9这九个自然数中任取一个,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的概率是________. 18.小红、小芳、小明在一起做游戏时需要确定作游戏的先后顺序,他们约定用“锤子、剪刀、布”的方式确定。请问在一个回合中三个人都出“布”的概率是 ; 19.一个口袋中装有4个白色球,1个红色球,7个黄色球,搅匀后随机从袋中摸出1 个球是白色球的概率是 ; 20.中央电视台“幸运52”栏目中的“百宝箱”互动环节,是一种竞猜游戏,游戏规则如下:在20个商标牌中,有5个商标牌的背面注明一定的奖金额,其余商标牌的背面是一张哭脸,若翻到哭脸,就不能得奖,参与这个游戏的观众有三次翻牌机会(翻过的牌不能再翻).某观众前两次翻牌均获得若干奖金,那么他第三次翻牌获奖的概率是 . 三、认真解答,一定要细心哟!(共60分) 21.(5分)如图,己知AB=AC ,DE 垂直平分AB 交AC 、AB 于D 、E 两点,若AB=12cm ,BC=10cm,∠A=40o,求△BCE 的周长和∠EBC 的度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