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代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的作用机理和临床应用

合集下载

静脉用丙种球蛋白的临床应用

静脉用丙种球蛋白的临床应用
• 3、皮肌炎 1991年、Lang报告5例皮肌炎用IVIG治 疗、用IVIG之前、5例患者均用泼尼松、2例曾接受免 疫抑制剂、在用IVIG期间停用上述药物。IVIG剂量为 每 日 1 g / k g 、 连 用 两 天第、21页每/共434周页 用 两 天 、 共 用 9 个 月 。
• 4、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有报道称用大剂量IVIG治疗6例SLE患者、治
第10页/共34页
2、病毒感染 IVIG制剂中含有广泛而有效的抗病毒抗体,可用来防治病毒性 感染
第11页/共34页
• (1)、巨细胞病毒感染(CMV):巨细胞病毒感染(CMV)是胎儿、 新生儿病毒感染的重要病原体、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也可以发生在骨 髓、心脏、肝脏、肾脏移植后、轻者影响小儿生长、发育,重者可造成小 儿智力障碍、先天畸形或死亡。巨细胞病毒感染(CMV)也是婴儿肝炎 综合症的重要病原体。巨细胞病毒可造成先天或后天感染、引起间质性肺 炎、常造成患儿死亡、应用IVIG可减少肺炎发生率、减轻感染程度。推荐 剂量0.2g-0.5g/kg,每周一次、共5次。同时可加用阿昔洛韦以增强抗 病毒作用。对骨髓移植患者使用IVIG不能防止CMV感染,但可以降低间 质性肺炎和CMV感染引起死亡的危险性。1989年、WEINBERG报告 IVIG、2g/kg、12---24小时后可使合胞病毒(RSV)感染滴度显著下降、 血氧含量明显改善。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报告72例 RSV所致的重症毛 细支气管患儿伴有IgG下降,淋巴细胞增殖功能低下、外周血T细胞数量 减少。29例采用IVIG,治疗组与43例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血清IgG、B细 胞 增 殖 功 能 、 T 4 细 胞 、 T 8 细第胞1、2页T/4共/34T页8 比 值 均 有 明 显 提 高 。 喘 憋 、 肺 部

静丙静注人免疫球蛋白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考核试题及答案

静丙静注人免疫球蛋白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考核试题及答案

静丙-静注人免疫球蛋白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一、选择题1血液制品从采浆到成品出售一般要经过多长时间?(单选题)A3个月B4个月C5个月D6个月V2针对复发性和难治性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患者,常规剂量是()每月用()3-6个月以维持疗效。

(单选题)A、0.5g∕kg∕d5天B、0.4g∕kg∕d5天√C、0.6g∕kg∕d4天D、0.6g∕kg∕d4天3、静丙在ICU用于治疗重症肺炎的系统评价显示:可有效提升治疗有效率,联用有效率是常规治疗的()倍,[单选题]*A:4.08;VB:4.06;C:4.04;D:4.02;4、静丙在治疗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时,2019版的国际共识报告中是强推荐的,与其他治疗方案相比,大剂量的使用静丙,无论是起效时间,还是达峰时间,所需时间都是最少的。

判断这句话是否正确?()[单选题]*A:不正确;B:正确V5、类风湿性关节炎通过大剂量注射静丙可以使患者病情缓解,症状改善并可以显著降低类风湿因子滴度。

(判断题)[判断题]*对V错6、皮肌炎与多发性肌炎,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可以使病人血清中()下降,临床症状好转并减少激素的用量。

(单选题)A、葡激酶√B、结合肌酶C、免疫替代D、替代治疗7、通过静丙治疗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抗感染是利用静丙的哪种作用机制?(单选题)A、免疫调节B、免疫应答C、免疫替代。

D、替代治疗8、在治疗心肌炎患儿时,一般使用糖皮质激素或静丙用药,在使用糖皮质后对患儿的不良反映为(多选题)[多选题]*A、水、盐、糖、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紊SWB、减弱机体抵抗力VC、阻碍组织修复,延缓组织愈合√D、抑制儿童生长发育√9、抗磷脂综合征患者,必要时根据患者病情使用哪几种治疗方法(多选题)A、血浆置换√B、免疫吸附√C、IVIGVD、阿司匹林10、静丙双向作用机制在国内目前适应症主要集中在在哪些疾病领域(多选题)A、原发性免疫球蛋白缺乏症,如X联锁低免疫球蛋白血症,常见变异性免疫缺陷病,免疫球蛋白G亚型缺陷病等VB、继发性免疫球蛋白缺陷病,如重症感染、新生儿败血症等VC、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川崎病。

免疫球蛋白疗法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免疫球蛋白疗法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免疫球蛋白疗法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肿瘤是一种生物医学领域内备受关注的疾病,而且在近年来发病率不断攀升。

肿瘤病人的治疗一直是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在传统的治疗方法中,化疗是常被采用的手段,但由于其带来的副作用较大,而且本质上是通过毒副作用杀死癌细胞,也会损伤正常细胞,容易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的不适症状。

与之相比,免疫球蛋白疗法显示出了一种全新的治疗思路,最主要的特征是通过调节患者自身免疫力来抑制瘤细胞的生长。

免疫球蛋白是人体内的免疫系统中的一种关键物质,主要用于清除病毒和细菌等外来入侵物,在免疫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免疫球蛋白疗法中,需要注入患者体内的就是使用先进的生物技术手段从人体血液中提取得到的纯净免疫球蛋白,注射方法分为静脉注射和肌肉注射两种。

这种激活体内免疫力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肿瘤、病毒性感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领域。

目前,免疫球蛋白除了被用于治疗病毒和细菌感染,还被应用于肿瘤治疗中。

如果单纯以化疗方式治疗,对机体的负面影响很大,而且化疗无法针对性地对癌细胞进行选择性杀伤,会造成一种“炮打蚊子”的现象。

而免疫球蛋白则具有针对性,在人体内会产生特异性抗体针对瘤细胞进行有效攻击和消灭。

在多项临床数据中,免疫球蛋白疗法在肿瘤领域中表现出了非常好的治疗效果。

最近进行的一项大规模临床试验显示,肺癌病人在完成3周免疫球蛋白输注后,瘤体体积平均缩小了18%,患者的活力和心情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临床试验还表明,另一项治疗方法,即采用富含免疫球蛋白的人类血浆进行输血随机试验,病人在同时进行化疗的情况下有效减轻了化疗导致的不适反应,提高了治疗效果。

虽然免疫球蛋白疗法在肿瘤领域中已取得了很多进展,但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制备免疫球蛋白需要消耗很多人力、物力和财力。

此外,免疫球蛋白遗传学方面的问题仍需要进一步探讨,不同种族的人体内免疫球蛋白含量也存在差异,针对不同人群的治疗方案和剂量也需要进一步研究。

总之,免疫球蛋白疗法的出现为肿瘤病人带来了一种新的希望。

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说明书

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说明书

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说明书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适用于原发性免疫球蛋白缺乏症,如X 联锁低免疫球蛋白血症,常见变异性免疫缺陷病,免疫球蛋白G亚型缺陷病等;下面是店铺整理的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说明书,欢迎阅读。

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商品介绍通用名: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生产厂家: 上海莱士批准文号:国药准字S1*******药品规格:2.5g,50ml药品价格:¥690元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说明书【商品名】伽玛莱士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通用名】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汉语拼音】JingZhuRenMianYiQiuDanBai(pH4)【主要成份】蛋白质中95%以上为免疫球蛋白。

系由健康人血浆提取,辅料麦芽糖。

【性状】无色或浅黄色澄清液体,可带轻微乳光。

【适应症】1、原发性免疫球蛋白缺乏症,如X联锁低免疫球蛋白血症,常见变异性免疫缺陷病,免疫球蛋白G亚型缺陷病等。

2、继发性免疫球蛋白缺陷病,如重症感染,新生儿败血症等。

3、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川崎病。

【用法用量】用法:只限于肌内注射,不得用于静脉输注。

用量:1、预防麻疹:为预防发病或减轻症状,可在与麻疹患者接触7日内按每kg体重注射0.05~0.15毫升,5岁以下儿童注射1.5~3.0毫升,6岁以上儿童大注射量不超过6毫升。

一次注射预防效果通常为2~4周。

2、预防传染性肝炎:按每kg体重注射0.05~0.1毫升或成人每次注射3毫升,儿童每次注射1.5~3毫升,一次注射预防效果通常为一个月左右。

【药理毒理】注射免疫球蛋白是一种被动免疫疗法。

它是把免疫球蛋白内含有的大量抗体输给受者,使之从低或无免疫状态很快达到暂时免疫保护状态。

由于抗体与抗原相互作用起到直接中和毒素与杀死细菌和病毒。

因此免疫球蛋白制品对预防细菌、病毒性感染有一定的作用。

【不良反应】一般无不良反应,少数人会出现注射部位红肿、疼痛反应,无需特殊处理,可自行恢复。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的临床应用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的临床应用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的临床应用
乔之宏;刘春苗
【期刊名称】《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年(卷),期】1995(22)A01
【摘要】近年来,随着对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的,开发,使其应用
领域不断拓宽,现国内外已广泛用于先天性和获得性体液免疫缺乏、自身免疫性疾病、炎性疾病等。

本文就IVIG的优点、适应、使用方法和副作用作一简要综述。

【总页数】3页(P144-146)
【作者】乔之宏;刘春苗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57.2
【相关文献】
1.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的免疫调节机制及临床应用 [J], 付蓉;邵宗鸿
2.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在儿科的临床应用 [J], 郭静
3.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的临床应用 [J], 程晓滨
4.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在儿科的临床应用 [J], 杨联印;段武琼
5.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在儿科临床应用的进展 [J], 甘钦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作用机制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作用机制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作用机制
孙涛
【期刊名称】《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
【年(卷),期】1996(023)002
【摘要】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具有抗感染,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临床已广泛应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

细胞因子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中起着重要的病因学作用。

本文重点阐述了IVIG对细胞因子产生和活性的调节机制。

【总页数】4页(P69-72)
【作者】孙涛
【作者单位】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93.205
【相关文献】
1.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对 T 细胞的作用及其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应用 [J], 赵文婷;吴云(综述);梁庆成(审校)
2.青藤碱在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J], 程悦;张静波;袁发焕
3.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应用 [J], 张国材
4.IL-35与IL-17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进展 [J], 刘斌; 蔡志斌; 曾建银; 张鹏; 王萍
5.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的作用机制及在肾移植中的应用 [J], 欧志宇;贺裕;苗芸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人血免疫球蛋白的作用与用法文章

人血免疫球蛋白的作用与用法文章

人血免疫球蛋白的作用与用法文章大家好呀!今天咱就来好好唠唠人血免疫球蛋白这玩意儿的作用与用法哈。

一、人血免疫球蛋白的作用。

人血免疫球蛋白那可是个挺厉害的东西呢!它就像我们身体里的“超级卫士”一样,有好多重要的作用哟。

1. 增强免疫力。

咱都知道,免疫力对咱身体那是相当重要的。

人血免疫球蛋白里面含有很多抗体,这些抗体就像是一群勇敢的小战士,能帮助咱的身体抵抗各种病菌的入侵。

比如说,当有病毒或者细菌想来搞破坏的时候,这些抗体就能迅速冲上去,把它们给打败,让咱不容易生病,就算生病了,也能更快地好起来呢。

2. 预防感染。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比如咱接触了一些可能会被感染的东西,或者身体比较虚弱,容易被感染的时候,人血免疫球蛋白就能发挥它的预防作用啦。

它可以在病菌还没来得及在咱身体里“安营扎寨”的时候,就把它们给拦住,让咱避免被感染。

就像是给咱的身体穿上了一层“防护服”一样,安全感满满哒!3. 治疗某些疾病。

它还能用来治疗一些疾病哦。

比如说,对于一些免疫功能低下的疾病,像原发性免疫球蛋白缺乏症,人血免疫球蛋白就能补充身体里缺少的免疫球蛋白,让身体的免疫功能慢慢恢复正常。

还有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它也能起到调节免疫的作用,帮助缓解病情呢。

二、人血免疫球蛋白的用法。

了解了它的作用,那咱再来看看它的用法哈,这也很重要滴。

1. 注射方式。

人血免疫球蛋白一般是通过注射的方式进入咱的身体。

常见的有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两种。

肌肉注射就是把药打到肌肉里面,通常是打在臀部或者上臂三角肌这些地方。

静脉注射呢,就是通过静脉把药输到身体里,这个速度会相对快一些,而且对于一些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来说,静脉注射可能效果会更好一些哟。

2. 剂量问题。

这个剂量可不是随便定的哦,得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决定。

比如说,是用来预防还是治疗,患者的年龄、体重、病情的严重程度等等,都得考虑进去。

一般来说,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来给咱制定合适的剂量。

咱可不能自己随便乱用药,不然可能会有不良反应的哟,那可就不好啦。

静脉用丙种球蛋白的临床应用

静脉用丙种球蛋白的临床应用

二.继发性免疫缺陷病:
是指由于某些疾病而引起的免疫球蛋白缺乏。IVIG有 效的继发性免疫缺陷病有:恶性肿瘤并抗体缺陷、儿 童艾滋病、肾病综合症、失蛋白性肠病并低丙种球蛋 白血症、骨髓移植和烧伤、还有正在研究中的肾脏、 心脏、肝脏的器官移植、早产儿。
1. IVIG显示对防止有功能性抗体缺陷的恶性肿瘤患者继发感染有效:如慢性淋 巴细胞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急性白血病、霍奇金氏病。
PART ONE
病毒感染 IVIG制剂中含有广泛而有效 的抗病毒抗体,可用来防治病毒性感染
单击此处添加大标题内容
巨细胞病毒感染(CMV):巨细胞病毒感染(CMV)是胎儿、新生儿病毒感染的重要病原体、可分为先 天性和后天性。也可以发生在骨髓、心脏、肝脏、肾脏移植后、轻者影响小儿生长、发育,重者可造成小 儿智力障碍、先天畸形或死亡。巨细胞病毒感染(CMV)也是婴儿肝炎综合症的重要病原体。巨细胞病毒 可造成先天或后天感染、引起间质性肺炎、常造成患儿死亡、应用IVIG可减少肺炎发生率、减轻感染程度。 推荐剂量,每周一次、共5次。同时可加用阿昔洛韦以增强抗病毒作用。对骨髓移植患者使用IVIG不能防 止CMV感染,但可以降低间质性肺炎和CMV感染引起死亡的危险性。1989年、WEINBERG报告IVIG、 2g/kg、12---24小时后可使合胞病毒(RSV)感染滴度显著下降、血氧含量明显改善。重庆医科大学儿 童医院报告72例 RSV所致的重症毛细支气管患儿伴有IgG下降,淋巴细胞增殖功能低下、外周血T细胞数 量减少。29例采用IVIG,治疗组与43例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血清IgG、B细胞增殖功能、T4细胞、T8细 胞、T4/ T8比值均有明显提高。喘憋、肺部体征消失,胸片炎症吸收时间及平均住院日也明显缩短。 IVIG对RSV所致的毛细支气管炎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代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的作用机理和临床应用沈慕昌张岷 (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 610023)20世纪4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Cohn领导的研究组连续报道采用低温乙醇工艺从血浆蛋白中成功地分离出白蛋白、免疫球蛋白纯品的血液制品,以供临床应用。

但后者不能作静脉输注,否则会产生严重副反应。

一直到70年代初获得诺贝尔奖的Edelman , Orter报告抗体分子结构才搞清楚由于免疫球蛋白在提制过程中,有一部分产生聚合体,输入机体内有可)。

为解决ACA问题,而采用能激活补体,产生类过敏样的副反应,关键是抗补体活性(ACA酶解法切除免疫球蛋白的恒区(Fc)或采用化学修饰的办法,所以,有静丙的第一代、第二代之称。

以后经过工艺技术不断改进,可以从血浆中制备出天然分子结构的单体,不存在ACA问题。

按照WHO血液制品专家委员会的规定特性,可以完全符合要求,故称为第三代静丙,其功效安全性等均有明显的提高。

大规模临床使用静丙,国际上要比我国早一点,国产的静丙在20世纪90年代初才投放市场。

笔者从90年代中期连续3年征文活动中收到临床应用的论文、报告263篇。

本文准备将应用的情况归纳一下,供临床专家和血液制品工作者参考。

一(药理学,免疫学作用机理:第三代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病种广泛,疗效显著,与制品内包含各种特异效应7×10分子发挥药理学和免疫调节作用有关。

每克分子静丙内含10效应分子。

替代治疗提高血清中抗体水平:1(增强调理作用: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具有与IgG高亲和力的受体(FcRI),尤其是IgG、IgG亚类起主要的调理作用。

多形核白细胞发挥作用,也需要正常水平的抗体。

132(阻断传染的病毒,细菌与靶细胞结合;中和传染性抗原、病毒和超抗原。

Rich、Takei等报告,IVIG含高滴度的抗链球菌性超抗原的抗体,能抑制T-细胞的反应。

3(竞争性结合网状内皮细胞Fc受体(FcR),阻断自身抗体包被的红细胞、血小板被吞噬、廓清。

这是IVIG治疗ITP和继发于SLE的血细胞减少症有效的机制。

4(抗体的Fc可以和活化的Cb、Cb补体成分结合;IgG的碎片Fd和补体C3、C4形成34异种二聚体,可以象海绵一样吸附活化的补体,并能抵抗补体的降解。

这两种情况均可以防止补体介导的免疫损伤。

如Basta等报告,输注IVIG可以保护补体介导的Forssman休克的豚鼠模型免于死亡,这机理对逆转血小板减少、溶血性贫血、白细胞减少特别重要。

5(改变免疫复合物(IC)的结构和可溶性:Tomino等证实肾活检样品和IVIG孵育可1溶解沉积在肾小球内的IC。

这种效果对SLE的临床是有利的。

Lin C.V等用IVIG治疗9例对类固醇和细胞毒治疗无效的肾病患者,减轻了蛋白尿,改善了肌酐的廓清。

IVIG治疗清s而在组织中沉积。

当治疗时循环血液中积存大量抗除抗原,使过剩抗原不致形成的细小IC体,抗体过剩时形成巨大的复合物,易被吞噬廓清。

6(增加末梢血中NK细胞的数量和功能:Engelhard等用IVIG治疗ITP后末梢血中NK细胞数量增加。

Finberg等报告IVIG治疗KD和顽固性癫痫时,抑制NK细胞着壁(margination),从而下调内皮细胞的活化和粘附分子的表达。

发挥免疫调节作用:1(抗独特型抗体中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产生的病理性自身抗体因为提制IVIG时的原料血浆来自有产妇、输血受体、年长者,他们较广泛表达公共的独特型抗体,都浓缩在制品中。

Kaveriss、Rossi F. 等以IVIG治疗重症肌无力、SLE、ANCA血管炎、格林巴利综合症、血友病抗FVIII因子的临床观察中,均发现含有抗独特型抗体。

Silvestris等检查11种IVIG制品,发现均含抗DNA独特型抗体。

Evans证实混合IVIG制品内含有抗DNA抗体的独特抗体,可以抑制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清和DNA结合。

Ziegler等以IVIG治疗19例输HLA配型的血小板的顽固性血小板减少症,结果有13例持久性血小板康复,他们的血小板相关的IgG水平均下降。

2(调节细胞因子如Anderson等许多研究人员报告,IVIG治疗可抑制单核细胞合成和释放前炎症细胞因子如IL-1、 IL-2、TNF-α、IFN-γ。

由于输注IVIG,使患病时高水平的这类细胞因子得到调节,并恢复到正常水平。

这可解释治疗KD病的早期效果如退热、减轻血管炎症。

Achiron的理论,IVIG治疗多发性硬化症和自身免疫动物模型的有效作用,是由于抑制T-细胞活化产生TNF-α的结果。

IVIG治疗原发性免疫球蛋白缺少或继发性癫痫,输后IL-1R的拮抗剂和可溶性TNF-α的受体以及IL-6、IL-8、IFN-γ或TNF-α的水平很快升高,认为是分泌的细胞因子的激动剂及拮抗剂的效果。

IgG制剂中含有IL-1a、IL-6、IL-10、TNF-α、GM-CSF 高亲和力的多克隆自身抗体,以IgG1亚类为主,IgG4、IgG2不含抗IL-1a自身抗体。

活动性SLE时IL-6水平高,IL-6是一种多嗜性细胞因子,B细胞产生抗体必须的分化因子。

人体异常IL-6产生,会同时伴有自身免疫现象。

IVIG能明显抑制丝裂原(PWM)刺激PBMCs产生Ig,强烈抑制IL-6、IFN-γ、IL-2、IgG mRNA的产生和IL-6、IFN-γ蛋白的表达。

KD急性期IL-1、TNF-α、INF-γ和IL-6水平升高,伴有激活血管内皮细胞和调高粘附分子(AM)的表达。

Furukawa等报告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与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升高密切相关。

冠状动脉受损病人血清中sICAM-1较未受损者高,可以作为血管2炎症和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

SLE患者血清中sVCAM,sE,sP-选释素升高与病情活动有极好的相关性。

有资料表明IVIG可抑制细胞因子分泌,内皮细胞活化和粘附分子表达。

IVIG内含-1抗体,IL-1R拮抗剂,可以减少内皮细胞活化和AM的表达。

如KD细胞因子的拮抗剂如IL经IVIG治疗后病情即缓解,血清中sE选释素和sICAM-1下降。

多种肾小球疾病如紫癜性肾炎,IgA肾病,膜增殖性肾,狼疮肾等肾组织内,肾小球上皮表达ICAM-1常伴有肾小管萎缩。

如肾小管表达ICAM-1是伴有严重肾小球病变。

现已证实驱动炎症细胞进入肾小球的最主要因素是粘附分子和趋化因子。

(和其他细胞表面抗原之间的反应 IVIG制品内含T细胞受体β链(TCFR-Vb)的3抗体,在SLE、RA和正常人已测到这些表位的抗体,随年龄表达增加,认为是自发机制,可以调节TCR表达和功能。

如依赖T-细胞自身免疫葡萄膜炎的动物模型,经IVIG治疗降低了特异性自身抗体介导的T-细胞增生反应和细胞因子的分泌。

二(临床应用IVIG治疗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原发性体液免疫缺陷病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症等已为国内外许多临床专家研究证实。

我们征集到的论文和临床报告,可以归纳为6个治疗领域:原发性、继发性免疫缺损;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恶性血液病和其他。

斯坦福大学V. Strand调查对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继发性免疫缺损感染亦有较为详细陈述。

1( 原发性免疫缺陷症以B-细胞发育或功能异常者约占50~70%,骨髓造血干细胞缺损所致严重联合免疫缺陷(T-细胞,B-细胞联合缺陷)占10~25%。

性联低免疫球蛋白血症系母亲X 染色体携带缺陷基因传给儿子,患儿反复发作结膜,咽部,皮肤,中耳,气管和肺部化脓性感染。

IVIG治疗,控制继发性感染为原则:正常人血浆中IgG为1250~1320mg/dL。

输注IVIG以达到血清中总的IgG,400mg/dL,或血清中IgG水平比治疗前提高300 mg/dL,这样可以防止明显的感染或肺部损伤。

IVIG治疗剂量200~600mg/Kg(体重)/次,每3-4周输注一次。

2( 继发性免疫缺陷2(1 儿童爱滋病 1999年华盛顿特区总医院Olopoonia报告,IVIG治疗儿童爱滋病135例,剂量200mg/Kg体重,每月一次,明显降低中耳炎,支气管,肺,尿路和胃肠道炎症。

Yap报告,IVIG治疗,不仅感染减少,而且保护CD4 T-细胞不受病毒侵犯,有利恢复免疫调节功能和降低死亡率。

对伴有血小板减少、贫血、慢性感染者,IVIG的剂量可以加大。

2(2 严重感染的外科病人由于应激激素释放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炎性细胞3因子释放,机体免疫防御机能抑制。

输注IVIG可以在手术日或术后48小时分别输400mg/Kg和200mg/Kg,必要时在第5天再输400mg/Kg。

病死率从67%降到38%,感染性休克从33%降至7%。

2(3 心血管体外循环外科手术术后3天内IgG均有明显下降,输注IVIG配合抗生素治疗系最佳选择,尤其对多种抗生素过敏或有反应者。

2(4 早产儿败血症新生儿的B-细胞,经抗原刺激产生IgM,而合成IgG,IgA 受限制。

早产小于34周,经胎盘从母体转输IgG水平很低,为4-6g/L,故受到的细菌感染常为致命的;B-细胞CD46配体与活化Th2的CD154作用分泌Ig,由IgD 转换成IgG,IgE,新生儿此作用很弱。

产生IgG亚类中以IgG1,IgG3为主,缺少IgG2,IgG4,针对细菌性的抗体。

2000年郭俊良报告IVIG预防早产儿283例院内感染观察住院(天) 体征消失(天) 治愈率(%) 好转率(%) 死亡率(%)80 20 0 IVIG组(149例) 9.5?3.0 6.8?2.740 55 5 对照组(134例) 16.7?10.7 11.0?5.8IVIG剂量为500~1000mg/Kg,用法:出生后3-5天,每天输注IVIG1.25g,以后改为每周输一次,直到出院。

3( 感染性疾病3(1 反复呼吸道感染和经常性腹泻其特点是反复发作,应考虑IgG亚型缺陷。

1983年WHO公布IgG1,2,4亚型缺乏,临床症状往往产生肺部感染和鼻窦炎。

1998年Hokkiado医学院Sakiyama报告多中心研究结果,IVIG治疗IgG亚型缺乏,对反复感染症状的改善是有效的。

3(2 湖南和河北医大马素苓报告,治疗巨细胞病毒性肝炎,治愈率分别为90.9%和100%。

3(3 山东李萍等报告IVIG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26例,治愈21例(80.8%),好转5例(10.9%),总有效率91%,对照组仅68.6%。

广东冯宁益报告,IVIG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27例,治愈率100%。

3(4 河北医大台俊现等报告,IVIG治疗长期发热,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诊断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输注IVIG400~1000mg/Kg体重,连续2-5天,第二天体温恢复正常者占2/3,第五天都恢复正常。

43(5 柯萨奇病毒性心肌炎输注IVIG治疗 1990年美国洛杉矶,芝加哥以及欧洲等已采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