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安管理学 期末复习资料

治安管理学  期末复习资料
治安管理学  期末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治安管理:治安行政管理的简称,是指公安机关依照国家法律和法规,依靠群众,运用行政手段,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的行政管理活动。治安管理是国家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安工作的重要方面。

治安耳目:是公安机关物建、使用的秘密力量的一种,是为收集难于公开收集的特殊治安信息、实施公开管理无法替代的特殊控制而建立的,专门用于治安管理领域的一种秘密控制力量。

户口管理:也称户政、户政管理、户口行政管理,是依法收集、确认、提供本国住户居民身份、住址、亲属关系等人口基本信息的国家行政管理。重点人口:是指有危害国家安全或危害社会治安嫌疑,需要纳入工作范围由公安机关实施重点管理的人员。

特种行业:是公安机关的专业用语,是指在社会服务行业中由于业务中由于业务和经营方式同社会治安密切相关,根据行政法规的规定,由公安机关实行特种治安行政管理行业。

治安的重点地区:一般是指地域形成相对特殊,人、车、物流量较大,人员成分复杂,刑事、治安案件多发,治安问题突出,秩序长期较乱,社会影响较大,需要重点整治的地区。

堵截:堵截是公安机关为了加强社会治安管理,维护社会治安秩序,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依法在交通要道、省际交界处设立关卡,对可疑车辆、行人进行盘问、检查,以发现和截获违法犯罪分子、违禁品和赃物的勤务活动。

户口登记:是依法记载住户居民人口基本信息并及时反映有关变化情况的户口管理业务。常住户口具有普遍性和唯一性,做好包括常住户口登记在内的户口登记工作,对于预防、控制和打击犯罪都具有重要意义。

治安案件:是指违反治安管理,依据治安管理法律及有关法律的规定,应当受到治安管理处罚,而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受案调查的法律事实。

群体性治安案件:是指聚众共同实施的违法国家法律、法规、规章,扰乱社会秩序,危害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安全和公私财产安全的行为。

专项斗争:治安整顿又称“专项治理”或者“专项斗争”,是治安管控措施之一,是公安机关在党委和政府统一领导下,相对集中警力和其他社会力量,在一段时间内对某些区域出现的、相对突出的某些治安问题,依法进行综合治理的一种治安管理行为和治安工作过程。流动人口:是指未依法改变法定住址而在常住地市区或乡镇之外滞留过夜的移动人口。

简答

治安管理任务:是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由治安管理机关及其人员所担负的治安管理责任的总和和概括,是治安管理职能的具体化。其内容包括:(1)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2)预防、发现、制止违法犯罪活动;(3)查处治安案件、治安事故,处臵治安事件;(4)协助国家其他行政管理;(5)救助群众危难,提供社会服务。

治安管理原则:是治安管理机关和治安民警在治安管理活动中言论和行为的基本标准,是指导我们观察治安现象,认识和处理各种治安关系和治安问题的准则。其内容包括:

(1)服从与服务原则;(2)法治原则;(3)专群结合原则;(4)公秘结合原则;(5)属地原则;(6)预防为主,保障安全原则;(7)内紧外松,控制适度原则。

公安派出所的职责:(1)登记、管理辖区内的实有人口,包括常住人口、暂住人口和本辖区居住的境外人员(2)管理辖区内的特种行业、公共娱乐场所和枪支、弹药、爆炸物品等危险物品(3)配合有关部门预防火灾、爆炸、中毒等治安灾害事故(4)接受、处臵群众报警、求助,为群众解难救急(5)监督指导辖区内的机关、团体、事业单位的治安保卫工作,组织、指导单位和群众开展安全防范(6)通过日常治安防范和管理工作,发现违法犯罪线索,保护犯罪现场,查破和协助查破刑事案件(7)查处治安案件,调解治安纠纷(8)收集、掌握和报告影响社会稳定和治安稳定的情报信息(9)协助上级公安机关做好群体性事件处臵工作。

公安派出所的工作制度:

(1)勤务制度;(2)岗位责任制度;

(3)会议制度;(4)请示报告制度;

(5)群众工作制度。

盘查可疑对象种类:

(1)身份可疑;(2)体貌可疑;

(3)行为可疑;(4)携带可疑物品;

(5)痕迹可疑;(6)有其他可疑之处。

治安耳目工作纪律:

(1)严格保密,防止外泄,不得向耳目本人明确耳目身份,不让不认履行任何手续;

(2)女性治安耳目,必须有女性民警物建和掌握、使用;

(3)不准接受耳目的任何财物;

(4)不得向耳目泄露工作机密;

(5)不准使用耳目执行治安检查、搜查甚至押解嫌疑等任务;

(6)防止耳目策划、参与犯罪,不准耳目唆使、引诱他人犯罪;

(7)不准使有耳目搞“美人计”;

(8)不准耳目之间横向联系,不准耳目在发展耳目;

(9)不得偏听轻信,不准单凭耳目的指点抓人、办案。

公安机关危险物品管理职责:

(1)办理登记注册备案、审批发证手续;(2)监督、检查;

(3)收缴散发在社会上的危险物品;(4)审查、考核和培训工作人员;(5)查处事故;(6)进行安全防范宣传教育。

机动车修理可疑报告的种类:

(1)证明、证件有变造、伪造痕迹的;

(2)送修车辆与机动车行驶证或回收车辆与报废证明不符的;

(3)车辆发动机号码、车架号码有改动痕迹或车辆有其他明显改动、破坏痕迹的;

(4)送修人要求更改发动机号码、车架号码的;

(5)公安机关查控的机动车车辆;

(6)交通肇事逃逸嫌疑车辆及其他可疑情况。

群体性文化体育活动安保方案内容:

(1)活动时间、地点、人数、规模、内容及组织方式;

(2)安全工作人员情况、数量和任务分配、识别标志;

(3)场地建筑和设施的消防、安全情况;

(4)入场票证的管理、查验措施;

(5)场地人员的核定容量;

(6)迅速疏散人员的预备措施。. 户口调查的基本内容:

(1)核对、纠正户口登记内容;(2)调查、了解辖区户口管理工作情况;(3)核实、掌握重点人口的有关情况;(4)调查、了解辖区社会治安和居民安全防范情况;(5)调查、了解居民普遍意向和社会动态。

查验居民身份证的情形:

(1)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需要查明身份的;

(2)依法实施现场管制时,需要查明有关人员身份的;

(3)发生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突发事件时需要查明现场有关人员身份的;(4)法律规定需要查明身份的其他情形。

治安检查站的主要任务:

(1)维护周围地区治安秩序

(2)协助公安派出所交通管理部门检查进出车俩、船只,盘查可疑人员,检查、取缔违禁物品和非法运输的危险物品;

(3)根据上级的通缉令、指示和各级和通报,即及时堵截犯罪嫌疑人,查缉赃物。

户口调查入户的制度:

(1)民警进行户口调查,应当着警服并主动出示证件

(2)非紧急情况并经领导批准,不得在居民就寝后前往

(3)进入单身女性家中应有女性陪同或两人以上前往

(4)严禁以户口调查为名进行搜查或变相搜查,严禁追问个人隐私

(5)尊重被调查人,尊重民族风俗习惯和当地习俗

(6)为调查人保守私人秘密

旅馆业内部安全管理制度:

(1)岗位安全责任制度;(2)登记验证制度;(3)财物保管制度;

(4)值班、巡查制度;(5)情况报告制度;(6)安全教育宣传制度。

危险物品种类:

(1)枪支弹药;(2)管制刀具;(3)化学治安危险品。

巡逻勤务制度:

(1)出巡制度;(2)记事制度;(3)报告制度;(4)交接班制度;(5)查岗制度。

论述

开展治安防范宣传教育的主要方式:(P101)

(1)系统训练

系统训练是指通过专业教育、专项培训、专题报告等方式,在固定场所、集中时间,以严密的组织形式对特定对象进行教育的治安防范教育方式。

除警察和辅助力量需要系统训练之外,发达国家越来越重视对全体公民进行这方面的系统训练,很多国家组织力量普遍开展女性安全防护训练,日本从中小学开始即系统开设自救互救课程,并定期进行演练,中国也应尽快开展类似的系统训练,整体提高国民的安全防范素质。

(2)广泛传播

广泛传播是指针对不同时期社会治安管理、安全防范的不同需求,以媒介传播、组织传达、娱乐传达等各种方式,对全社会进行教育的治安防范教育方式。

①就媒介传播而言,治安问题直接关系安全、权益和程序,极具新闻价值,不管是平面媒体、影视媒体还是网络媒体,都愿意积极参与,科学引导就能成为治安宣传的巨大力量,放任自流或者拒绝合作,就可能对社会治安产生广泛的负面影响。

②利用正式组织的内部传达、学习、培训等渠道进行治安防范教育,以及结合人民休闲娱乐活动进行治安防范教育,都是中国警方一直比较注意的,但组织传达如何更生动有趣和切实有效,娱乐传到如何相对规范和克服负效应,都还值得深入研究和不断改进。

(3)专题对策

专题对策是对具体内容、为具体目标而在具体范围内组织的,以案例分析、管理诊断、矫正帮教等形式体现的治安防范教育方式。

①案例分析,是通过解剖已发生案件,分析研究治安管理的正误、得失、优劣等的治安防范教育活动;

②管理诊断,是以专家会诊的方式,具体研讨某单位、群体、社区治安管理的现状、问题,进而提供决策参考的治安防范教育活动;

③矫正帮助,是通过矫正行为、心理等的偏差,监督监外罪犯改造,帮助有轻微犯罪的人弃恶扬善的治安防范教育活动。广义而言,这类活动,不仅对直接对象有巨大的教育作用,对其他知悉人员、相关群体,也有广泛的教育作用。

(4)具体指导

具体指导是指采用普遍提示、临场提醒、行为指导等方式进行的,直接提高某人、某群体、某场所治安管理、安全防范的水平、能力的治安防范教育活动。

例如,在容易拥挤的场所设臵醒目的警示牌,长期发挥普遍提示作用,可以减轻扒窃的危害;发现路人正欲横穿马路,在场人员尤其是在场的执法执勤人员及时提醒,可以减少违章行为,进而避免事故;总结居民的不安全习惯并指导其改进,可以吃就有效地避免危险。劝阻、制止,就是一种具有强制意味的具体指导。随时、及时进行的具体指导,简单易懂、好学好记,能具体、切实地增强公众治安意识的防范能力,但它需要教育者对制度、规则、知识、技能的广泛掌握与灵活运用,更需要持之以恒,需要治安管理人员具有职业敏感性和较强的亲和力、说服力。

公共场所的治安管理的基本方法:(P166)

(1)备案、登记

公共场所开业后应向公安机关备案。治安管理部门对辖区进行备案登记,可以掌握各类公共场所的底数,这是对其治安管理的前提。备案时,还应详细记录娱乐场所的名称、法人、代表人、经营地点、经营内容以及从业人员的基本情况,建立和完善场所治安管理信息系统,逐步实现规范化、科学化管理。

(2)日常监督和检查

治安监督是治安管理部门对辖区内公共场所日常管理的主要方式。加大巡逻力度,一方面可以起到震慑作用,维护场所的治安秩序;另一方面民警可以及时了解公共场所的治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治安检查是治安管理部门对辖区内娱乐、服务场所日常管理的主要方式。既可以是经常性的检查,也可以进行突击性的治安检查,以监督场所是否有违法犯罪活动,或者存在治安隐患,发现问题后,采取其他治安措施进行处理。

(3)采取相应的治安行政措施

治安管理部门通过对公共场所的治安监督和检查,发现治安隐患或者治安问题后,可采取相应的治安行政措施督促其整改。

①对治安隐患和问题较轻微的,可以当场指出并对场所负责人进行教育,责令其当场改正。

②对治安隐患和问题较大的,可以采取限期整改的治安强制措施。

③对治安隐患和问题非常严重,或者经整改不合格或屡教不改的,可以责令场所停业整顿、对场所处以大额罚款,同时对公共场所的直接责任人员及主管人员进行治安处罚。

公安机关在大型活动准备前工作:(P189)

(1)活动开始前的安全检查:公安机关要对活动场所及附属设施的安全情况进行实地检查。检查内容包括:

①举办场所的建筑物或露天场地设施是否符合安全规定;

②通道及进出口是否畅通,电气设备是否符合用电标准并具备保护措施;

③是否已与电业部门取得联系,保证供电并配备备用电源;

④消防器材是否配臵齐全、有效;

⑤场内危险物品管理是否合格;

⑥场地内外的污物、砖瓦及有碍通行的障碍物是否彻底清除;

在检验中发现不安全隐患和需要调整补充的措施,应当书面通知举办者予以整改;对拒不整改的,公安机关可以责令其停止举行活动。

(2)全面而细致地收集情报信息,有针对性地筛选和分析情报信息。

在大型活动中,有时不仅由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负责人或者领导人参加,甚至还有外国元首、政府首脑出席,能否保证警卫对象的安全和会议的顺利进行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声誉和威望。大型活动的安全保卫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安全保卫工作是一项以积极预防为主的工作。为确保大型活动万无一失,全面细致地收集和分析情报信息至关重要。一般来说,情报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工作是一项长期和细致的基础工作,但对于大型活动举行前,成立专门的组织,确定专门人员,有针对性地收集、整理、分析、研究情报信息就显得非常重要。特别是针对本次活动的有关情报,一定要进行分析和筛选,找出有价值的情报。既不能搞情报满天飞,分散注意力和警力,但也不能随便地放弃一条情报和信息。大型活动情报信息的主要内容有:

①敌情方面,包括境内外敌对分子、民族分裂分子搞暗杀、爆破、投毒等破坏活动的情报信息;

②社情方面,包括极端宗教势力的捣乱活动,群众的上访、请愿活动,企业内部职工特别是下岗职工动态,群众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反应等;

③治安状况方面,包括当前的刑事治安案件发案情况,会场、住地、活动现场及周边地区的治安状况和地形、人口等基本情况。

(3)尽早制定安全保卫工作方案,尽可能进行反复演练。

公安机关在设立大型活动安全保卫组织机构并进行分工的同时,就应制定详细的安全保卫总体方案以及随身、住地、路线、现场等具体的实施方案。对于受威胁程度高的警卫对象代表团的住地警卫方案,从行经路线到上下车点,要准备两套以上的安全保卫方案。

安全保卫工作总体方案及其实施,一般包括以下六个部分:

①安全保卫工作总原则;

②主要任务;

③组织领导;

④主要职责与分工;

⑤安全措施;

⑥工作要求。

在大型活动举行前,公安机关应根据安全保卫工作的要求和安全保卫工作总体方案、实施方案以及预案,分警种、分层次进行人员的培训和演练。针对特定的大型活动进行培训和演练是公安机关做好大型活动安全保卫工作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公安机关应根据特定大型活动安全保卫工作的特点,进行安全检查、防爆、排爆、交通管制、警卫以及处臵各类紧急事件的模拟与应急合成演练。重点抓好集结警力、交通管制、现场警卫、随身警卫、现场控制、攻防队形、警械使用等训练,提高公安机关的快速反应能力、应变能力和整体控制能力,提高各级指挥人员的心理素质、临战决策指挥能力和管理水平。

案例

群众性事件处臵原则:(P342)

(1)党委、政府领导下统一协调原则

党委、政府领导,是指要把群体性治安事件处臵工作臵于各级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下,自觉接受党委、政府的指挥;要成立以党委、政府为领导核心的群体性治安事件处臵总指挥部,统一行使整个处臵工作的指挥权。事件发生后,公安机关要积极建议党政领导和主管部门领导亲临现场,做好矛盾化解工作。要维护好现场秩序,确保党政机关等重点部位及现场人员的安全。

公安机关在坚持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的同时,要会同有关主管部门处臵群体性治安事件。参与时间处臵的各部门、各单位要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各自的只能作用,统一认识,步调一致,以发挥整体功能。

群体性治安事件的发生,是社会诸多消极因素、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的综合反映,往往涉及多个部门和单位。对于这样一种政策性很强的群众工作,只有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有关方面协同配合,发挥整体功能的优势,才能及时稳妥地做好。为此,要求各有关方面要做好党委、政府的参谋,相互配合,协调行动;正确处理党委、政府领导与分工的关系;严明纪律,增强整体观念,各单位和部门不能擅自行事;建立完备的通信网络,沟通上下级之间的联系。

(2)防止矛盾激化原则

群体性治安事件大多是人民内部引发的,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主要是思想认识问题,如果教育疏导工作做好了,就能避免事件发生,或将事态控制在萌芽阶段,以减轻危害后果。

因此,党政部门应强化思想整治工作,积极做好教育疏导工作。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协调好各种社会矛盾,不使事件过大蔓延。公安机关要发挥专政机关的强大威慑作用,按照“可散不可散,可解不可结,可顺不可激”的原则,以教育疏导为主,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法律,耐心地做好劝阻工作,力争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或初始阶段。属于反映强烈的政府官僚主义、腐败问题,应向党委、政府反映,由有关部门出面解决。对于被煽动起来闹事的不明真相的群众,要做好解释说明工作。对群众提出的不合理要求,既要耐心说服教育,又不能无原则地迁就。

(3)依法果断处臵原则

依法果断处臵,是指在处臵群体性治安事件中,要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不失时机,当机力断,反映迅速,以较少的代价争取最理想的结果。事件处臵时,如果能正确坚持这一原则,就能有效地将事件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有助于实施事件的调查,及时了解情况,分清是非曲直,找出问题的症结,在短时间内采取措施平息事态。因此,在事件刚发生,事态尚未扩大时,要迅速组织力量赶赴现场,控制事态的发展,对已经给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危害的时间,应即使采取果断措施,依法强制制止。对围堵、冲击党政机关,卧轨、阻断交通、骚乱以及打、砸、抢、烧等违法犯罪活动,要抓住时机,坚决依法果断处臵,控制局势,尽快平息事态,以防治事态的扩大和蔓延。

(4)慎用警力、强制措施和武器警械原则

对群体性治安事件,要根据其性质、起因和规模来决定是否使用、使用多少和如何使用警力,根据事态的发展情况来决定是否采取强制措施。要防止因使用警力和强制措施不慎而激化矛盾,防止警力和强制措施使用不当而使事态扩大。处臵事件现场的民警应当携带必要的警械装备,但不能携带武器;现场外围备勤的民警可以根据需要配备武器。使用警械和武器,应当严格按照《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的规定。使用催泪弹等警械必须经过现场指挥员批准。

中小学校校园及周边地区治安管理:(P177)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主要场所,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切实维护好学校校园及其周边治安秩序,保障青少年学生有一个安全、和谐、健康的学习环境,是各级公安机关义不容辞的责任。维护学校及其周边治安秩序的主要任务是:严厉打击侵害师生人身、财产安全和扰乱学校正常教学、生活秩序的违法犯罪活动,清理学校及其周边的治安环境,加强学校及其周边的治安防范网络建设,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及帮助教育不良行为的青少年学生等。

中小学校园及周边治安管理的重点应放在防范工作上。主要措施有:(1)建立警校协作联系制度:公安机关特别是基层科所队,要与辖区中小学校建立联系协作制度,经常走访学校师生、家长及校园周边群众,及时了解掌握校园及其周边的治安动态。

(2)在中小学校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预防青少年犯罪:选派优秀民警担任学校法制辅导员,定期为师生上法制教育课,开展法制、安全教育和咨询、服务活动,增强青少年学生遵纪守法观念,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同时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对后进学生的帮助教育和转化工作。

(3)强化校园及其周边的经常性治安管理:公安派出所要落实属地管理原则,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严格对学校及其周边各种行业、场所的治安管理,取缔非法行业、场所,查处不法活动,同时要加强对暂住人口和出租房屋的管理,防止和减少导致违法犯罪的各种因素。

(4)加强校园内外的安全防范工作:可在学校周边设立报警点、举报箱,在治安状况复杂的学校周边设立治安岗亭,在重点路段设立警示牌等明显标志。在中小学生上学、放学时段内,巡警要在重点地段巡逻,交警要在交通状况复杂地段设立临时岗,疏导车辆、行人,同时督促指导学校建立健全安全保卫责任制,完善内部保卫制度和安全防范措施,加强防控机制建设,提高防控能力。

治安管理学习题集

治安管理学习题集 第一部分填空题 一、填空题 1、一般的治安行政处罚种类包括三种:警告、__________________和拘留。 2、目前公安机关管理的危险物品主要有:(1)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3)民用爆炸物品、(4)剧毒物品、(5)易燃化学物品、(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集会、游行、示威法》规定:集会、游行、示威活动,必须经_________________批准。 4、收容教育是指公安机关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严禁卖淫嫖娼的决定》的有关规定,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违法人员实施的集中在特定的场所、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性教育的方法,其期限为___________至_________。 5、依照法律规定,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年满___________的中国公民,应当申领居民身份证。 6、重点人口的列管与撤管,由___________逐人整理列管或撤管材料,填写《列(撤)管重点人口呈报表》,经派出所领导集体审核后,报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 7、治安管理的权限,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主要有宣传教育权、监督检查权、行政管理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人民警察准确地认识和把握治安管理本质的科学理论根据是( ) A.马克思主义哲学学说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学说 C.马克思主义社会学说 D.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2.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统一的中央警察机关“巡警部”建立的时间是( ) A. 1902年 B. 1905年 C. 1907年 D. 1908年 3.治安管理本质的外在表现是( ) A.治安管理特征 B. 治安管理手段 C.治安管理功能 D.治安管理职权 4.治安管理部门现实开展的“四防”宣传教育中的“四防”是指( ) A.防火、防盗、防特、防破坏 B.防火、防特、防破坏、防治安灾害事故 C.防火、防盗、防特、防治安灾害事故 D.防火、防盗、防破坏、防治安灾害事故 5.我国治安管理原则体系中的根本原则是( ) A.“服从、服务”原则 B.“专群结合”原则 C.“依法管理”原则 D.“公秘结合”原则 6.治安行政执法的基础是( ) A.保证治安行政执法公正 B.依照法定程序严格执法 C.依法认定治安行政法律关系 D.在治安管理过程中做到执法守法

水资源管理考试复习题

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水政水资源管理”期末考试 试卷A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通常所说的水资源( D )。 A.包括江河、湖泊的淡水和海水 B.包括深层地下水 C.包括陆地永久冰川的水体 D.是指一个地区可以逐年恢复和更新并能被利用的淡水资源 2.降雨量过程线中,直方图的纵坐标是( A )。 A.降雨强度 B.降雨量 C.累积余量 D.降雨历时 3.“某河流断面百年一遇洪峰流量为1000m3/s”,表明按照统计规律,洪峰流量( B )。 A.等于 B.大于或等于 C.小于 D.小于或等于

4.当流域的下垫面因素发生变化时,对年径流资料进行修正,是为了满足水文资料( B )的要求 A.可靠性 B.一致性 C.代表性 D.典型性 5.包气带土壤需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之后,其下渗能力为( C )。 A.降雨强度 B.后损平均下渗率 C.稳定下渗率 D.初渗下渗率 6.水库在运用时,汛期到来之前库水位应降到(A )。 A.死水位 B.正常蓄水位 C.防洪限制水位 D.设计洪水位 7.水库调洪计算的基本原理是( A )。 A.水量平衡 B.动力平衡 C.电力平衡 D.电量平衡

8.年平均负荷图反应( A )。 A.电能要求 B.出力要求 C.出力和电能要求 D.无要求 9.水库调度图依据( A )编制,是进行水库调度最为常用的工具。 A.实测的径流时历过程 B.枯水年资料 C.中水年资料 D.丰水年资料 10.水权( B )。 A.即为水资源所有权 B.是指以水资源所有权为基础的一组权利的总和,包括水资源使用权、水资源占有权、水资源收益权、水资源转让权等 C.即为水资源使用权 D.不允许有偿转让 1.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为( D) A.22000m3 B.1200m3 C.4500m3 D.2200m3 2.下渗的水分运动,是在(C)作用下进行的。 A.分子力 B.重力 C.分子力、毛管力和重力综合

秋《信息管理》复习资料

2018秋《信息管理概论》期末复习及答案 备注:(答案我是根据你们上传的网上资料,如有错误,请马上修改,重发。班主任) 一、试卷类型: 1、填空题(共20空,20%) 2、名词解释(共4个,20%) 3、判断题(共10题,10%)选择题(10%) 4、问答题(共5题,50%) 二、考试形式:采用半开卷考。 第二部分期末复习综合练习(以作业内容为主要依据) 一、填空题 1、纵观人类信息管理活动所采用的手段与方法,信息管理活动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分别是:(古代信息管理活动时期)、(近代信息管理活动时期)和(现代信息管理活动时期) 2、以( 第二次世界大战 )结束为标志,信息管理活动进入了现代信息管理时期。 3、从信息管理的起源角度,有三个领域认为信息管理起源于它们的工作,分别是 ( 图书馆领域 )、(工商企业管理领域 ) 和 ( 政府行政管理领域 ) 三个领域。 4、从对信息管理理解的不同层面角度,信息管理具有两方面的特征,一方面是技术特征,另一方面是( 管理理念)特征,它们共同构成了信息管理的内涵与特色。 5、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认定的图书馆四项职能是:(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社会信息流整序)、(传递情报)、(启发民智的文化教育)。 6、人们对信息管理的认识与把握至少表达出五种不同的含义,分别有(信息内容管理)、信息媒体管理、(计算机信息管理)、(管理信息系统)、信息产业或行业队伍管理。 7、一般认为,信息管理思想的发展历史可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传统管理)阶段,(信息系统管理)阶段,(信息资源管理)阶段,(知识管理)阶段。 8、知识管理的发展始终围绕着(组织)、(人)和(信息技术)这三个要素。 9、全信息的三要素分别为(语法信息)(语义信息)(语用信息) 10、联合国经合组织(OECD)将知识分为四种类型,即(事实知识)、(原理知识)、(技能知识)、(人际知识)。 11、物质、能量、( 信息)是一切客观事物的三个基本方面。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中建立和发展了材料科学、能源科学和(信息科学)科学,成为现代科学技术的三大支柱。 12、信息资源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分别是:(经济功能)、(管理与协调功能)、选择与决策功能、研究与开发功能。 13、管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边缘学科,它的诞生以(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的提出为标志。 14、大众信息交流的媒体主要有( 印刷媒介 )和( 电子媒介 )两大类。 15、对现代组织而言,组织的宣传活动是其向外输出信息的主要方法手段,宣传活动可分为三类:(公关宣传)、(广告宣传)和标识系统宣传。 16、一般说来,组织信息交流分为组织(内部)的信息交流和组织(外部)的信息交流两种形式。 17、大众信息交流的基本功能可以概括为:(传播信息)、引导舆论、(教育大众)、提供娱乐。

《绩效与薪酬管理》期末复习资料1212201.doc

《绩效与薪酬管理》期末复习资料1212201 注:如学员使用其他版本教材,请参考相关知识点 一、客观部分:(包括单项选择、多项选择、概念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绩效考核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b )和关键。 A.核心 B.基础 C.中心 D.支柱 ★考核知识点: 绩效考核的学科认识。 附1.1.1(考核知识点解释): 绩效考核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日益显著,这对于员工的工作、学习、成长、效率、培训、发展等非常重要,因此要对绩效考核学科有正确的认识。 2、基本薪酬的确定有职位薪资制和( c )薪资制两种方式。 A.工龄 B.计件

C. 技能 D.变动 ★考核知识点: 基本薪酬的类型。 附1.1.2 (考核知识点解释): 基本薪酬的类型,基本薪酬可分为职位薪金和技能工资两种类型。职位薪金一般适于管理人员和技能工资则适于完成工作技能的体力劳动者(即蓝领员工)的劳动报酬,一般实行小时工资制、日工资制或月工资制。员工所得工资额直接取决于工作时间长短。法定工作时间以外的加班,必须付加班工资。而职位薪金(即白领职员)的劳动报酬。一般实行年薪制或月薪制这些 职员的薪金额并不直接取决于工作日内的工作时间的长短,加班没有加班工资。 3、绩效考核是确定(c )和奖惩的依据,也是员工培训的依据。 A.绩效 B.目标 C.薪酬 D.晋升 ★考核知识点: 绩效考核的作用。 附1.1.3 (考核知识点解释):

绩效考核现已在企业中广泛运用,许多企业效仿那些做的成功的企业,取得很好的效果,其原因是因为,一个好的绩效考核制度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企业实行绩效管理就是为了能更好的管理好公司,能给企业的发展带来机遇,能很好的稳定企业的员工、激励员工,以达成企业的经营目标。 4、大多数企业同时存在于三个市场—劳动力市场、(b )和产品市场当中。 A.竞争市场 B.资本市场 C.工业品市场 D.技术市场 ★考核知识点: 薪酬外部竞争力因素。 附1.1.4 (考核知识点解释): 薪酬的外部竞争力与企业的地位以及公司财务承受能力之间是互相制约的,片面地强调任何一个因素都不是好的解决方案:单一强调竞争力,忽视财务的承受能力将会使得企业的成本增加,甚至导致你公司在经营上陷入困境; 而单一强调财务承受力,忽视外部的竞争力将会使得你公司的薪酬失去竞争优势,长期以往会不利于公司人才梯队的建设。其中产品因素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应对此必须给与足够的重视。 5、绩效考核标准是对员工(b )的数量和质量进行监测的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期末考试复习资料整理(完整版)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期末考试复习资料整理(完整版)

2)资源耗费大,电量耗费大 3)供水流程的最后环节,直接承担向用户输 水的任务,对用户龙头出水的水量、水压 及水质的影响至关重要。直饮水的控制环 节. 4)水司最重要的部门,待遇最好的部门 3.给水管网的类型(简答题) 1)按水源数目:单水源给水管网,多水源给水管网 单水源:所有用于水来自于一个清水池 多水源:多个清水池作为水源,大中城市一般为多水源 2)按照连接方式:统一给水管网,分区给水管网 统一:系统中只有一个管网。中国管网之庞大世界第一。 分区:划分为多个区域,各区域 管网具有独立的供水泵 站,不同的水压可降低管 网平均压力,减少爆管和 泵站能量的浪费

3)按照动力方式:重力输水管网,压力输水管网 重力:水源地势高,水依靠自身重力流入用户 压力:清水池的水由泵站加压送出。有时经过多级加压 4)按照布置方式:枝装管网,环状管网 枝装:可靠性差,末端易水质恶化 环状:可靠性高,投资大(可能会考优缺点) 4.给水管网布置的总要求 1)供给用户所需的水量 2)保证用户足够的水压 3)保证不间断供水 4)保障用户饮水安全5.给水管网布置的具体原则(简答题) 1)前瞻性——按照城市规划来布置管网,考 虑给水系统分期建设的可能性,留有充分 的发展余地。 2)安全性——保证管网安全可靠,当局部管 网发生事故时,断水范围应减到可接受的 最小程度 3)全面性——管线遍布在整个给水区内,保证

用户有足够的水量和水压 4)经济性——力求以最短距离敷设管线,以 降低管网造价和供水能量费用;减少拆迁, 少占农田 5)层次性——先确定主干管布置,然后布置一般管线与设施,2~3级 管线综合——协调好与其它管道电缆和道 路等工程的关系 6.给水管网布置的基本形式——环状网和枝装网 枝装网——供水安全性差,末端水质恶化严重,造价低 环状网——供水安全性好,造价高。 1)在城市建设初期采用枝装网,以后逐步连成环状; 2)供水安全性较低的边缘地区工矿企业可采用环状网 7.给水管网布置的具体注意事项(可能有填空题) 1)与城市平面布置图和规划图一致,一般敷设在道路下,应避免在高级路面下通过。 2)干管延伸方向应和二泵站到水池、水塔、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复习资料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面向对象的编程方法的英文缩写是(C)。 A.SA B.OOD C.OOP D.OOA 2.结构化分析与设计是信息系统开发时常用的方法,按其生命周期特征,它应属于(D)D.瀑布模型 3.结构化开发方法系统分析阶段的正式文档是(B)B.系统分析报告 4.下面哪句话最准确地概括了结构化方法的核心思想(D)。 D.自顶向下,由粗到细,逐步求精 5.原型化方法一般可分为三类,即(C)C.探索型、实验型、演化型 6.总体规划阶段的主要工作不包括(C)。C.建立系统的逻辑模型 8.管理是一项有序化的、经常性的过程,其最重要的职能之一就是(决策)。 8.执行层或称作业层的管理属于(C)。C.基层管理 9.战略级管理属于(B)。B、高层管理 10.C/S 是一种重要的网络计算机模式,其含义是A.客户/服务器模式 11.人们通常用下面的英文缩写表示会计信息系统 C. AIS 12.原型化方法一般可分为三类,即 B. 探索型、实验型、演化型 13.总体规划阶段的最终结果是 C. 可行性报告 14.一般说来,战略管理层的决策活动属于(B)。B.非结构化决策 18.B/S是一种重要的网络计算机模式,其含义是:D.浏览器/服务器模式 18.管理信息系统的层次结构中,最高层是(B)。B.战略计划子系统 19.信息系统开发各阶段的顺序是(B)。 B.总体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运行维护、系统评价 1. 对当前系统进行初步调查工作应重点在哪个阶段进行(A)A. 总体规划阶段 13.管理信息系统的横向结构是按(B)划分的。B.管理职能 14.管理信息系统通常可分为多个子系统,其结构为(C)。C.层次结构 15.管理信息系统的交叉结构是指管理信息系统的(A)。A.管理职能结构 16.总体规划是系统生命周期中的第一个阶段,其主要任务是明确C. 系统是什么 13.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总体规划是系统开发中的首要任务 1.导出模块结构图的基础是(A)。A.数据流图 2.下列耦合方式中耦合度最低、性能最好的是(B)。B.数据耦合 3.总体规划的目的包括D.保证信息共享、协调子系统间的工作、使开发工作有序进行 4.系统总体规划的最终目的是(A)。A.勾画出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的蓝图 5.一个合理的模块划分应该是内部联系( B)。B.强 6.系统测试的正确步骤是(B)。B.模块测试、子系统测试、系统总体测试 7.模块间的信息联系方式称为模块的( C )。C.耦合 8.总体规划阶段的最终结果是(C )。C.可行性报告 9.下列比较适合较大系统的切换方式是( C )。C.分段切换 10.系统设计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根据系统的逻辑模型建立物理模型,以便说明C.系统怎 么干 11.系统测试的对象是(D)。D.整个系统 12.系统测试的正确定义是(A)。A.为了发现程序中的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 13.对当前系统进行初步调查工作应重点在哪个阶段进行A.总体规划阶段 14.系统设计阶段的主要成果是( C )。C.系统设计说明书

《薪酬管理》期末复习资料(1)

《薪酬管理》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薪酬与薪酬管理 一、工资:指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劳动关系双方的约定,以货币形式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二、薪酬:1、概念:指雇员作为雇佣关系的一方所得的货币收入及各种具体的服务和福利之和。(薪酬:支付的前提是雇佣关系、支付的主体是雇主、支付的客体是雇员、支付的内容是薪酬) 2、随着薪酬管理的发展和对人员刮泥的日益重视,薪酬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激励中的地位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3、薪酬可分为固定薪酬和浮动(可变)薪酬,其中固定薪酬根据不同情况又可包括基薪、津贴、福利等;浮动(可变)薪酬可包括奖金、佣金等短期激励和长期服务年金、股票期权等长期激励。 4、薪酬包括:工资、奖金、津贴、福利、股权等。 5、成就工资与激励工资的区别:成就工资是员工工资的长期性增加,是对过去较长时间内所取得的成就的追认;而激励工资是对员工现在的表现和成就的一次性的奖励。 6、津贴:指对工资或薪金等难以完全、准确反映的情况的一种补偿。这些情况有:员工的工作环境对身体健康有害;员工的工作对其造成伤害的可能性较大;员工从事的是社会上有些人看来不太体面的工作等。 三、薪酬对企业的功能 1、控制经营成本 2、有效配置人力资源 3、改善经营绩效 4、支持企业变革 5、塑造和强 化组织文化(“大虫”罗德曼f薪酬的激励作用;修女的答案f通过薪酬引导、加强企业文化) 四、薪酬对员工的功能 1、经济保障功能(满足基本生活需求) 2、心理激励功能(激励员工安心工作) 3、信号传递功能(满足精神和个人社会地位的需求) 五、薪酬对社会的功能:P5 六、薪酬管理 1、概念:指一个企业针对所有劳动者所提供的服务来确定他们应当得到的报酬总额以及报酬结构和报酬形式的一个过程。 2、目标:①吸引和留住员工②调动员工的积极性③控制成本 ④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协调⑤塑造企业形象⑥提升企业竞争优势 3、主要内容:①薪酬水平②薪酬构成③薪酬体系④薪酬关系⑤薪酬形式⑥薪酬政策 4、原则:(1)传统原则:①公平性原则②竞争性原则③激励性原则④经济性原则 ⑤合法性原则(薪酬高低、发放形式) (2)现代原则:①团队分享原则②精神报酬原则③双赢目标原则④参与原则 ⑤战略导向原则 5、发展趋势:①企业人力成本将逐渐上升②薪酬制定的依据将更多地反映市场而不是工作本身的价值③薪酬设计将更富弹性并走向多轨化④薪酬分配形式由货币主导型向资本主导型过度⑤薪酬支付方式呈现多样化 七、薪酬管理的宏观环境(企业以外的环境因素) 1、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 2、政府的宏观调控 3、经济发展状况与劳动生产率 4、当地的物价变动 5、经济系统的开放性 6、地区差异 7、行业差异 八、薪酬管理的微观环境(企业内部因素) 1、企业的经营性质 6、企业的管理水平九、薪酬管理理论 1、早期的工资理论: 2、企业战略 3、薪酬政策 4、企业文化 5、企业的负担能力7、企业的生命周期8、企业的人才价值观 (1)最低工资理论。由英国的威廉?配第最先提出,

2019年自考《治安管理学》复习题

2019年自考《治安管理学》复习题 名词解释 治安管理:治安行政管理的简称,是指公安机关依照国家法律和法规,依靠群众,运用行政手段,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的行政管理活动。治安管理是国家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安工作的重要方面。 治安耳目:是公安机关物建、使用的秘密力量的一种,是为收集难于公开收集的特殊治安信息、实施公开管理无法替代的特殊控制而建立的,专门用于治安管理领域的一种秘密控制力量。 户口管理:也称户政、户政管理、户口行政管理,是依法收集、确认、提供本国住户居民身份、住址、亲属关系等人口基本信息的国家行政管理。重点人口:是指有危害国家安全或危害社会治安嫌疑,需要纳入工作范围由公安机关实施重点管理的人员。 特种行业:是公安机关的专业用语,是指在社会服务行业中由于业务中由于业务和经营方式同社会治安密切相关,根据行政法规的规定,由公安机关实行特种治安行政管理行业。 治安的重点地区:一般是指地域形成相对特殊,人、车、物流量较大,人员成分复杂,刑事、治安案件多发,治安问题突出,秩序长期较乱,社会影响较大,需要重点整治的地区。 堵截:堵截是公安机关为了加强社会治安管理,维护社会治安秩序,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依法在交通要道、省际交界处设立关卡,对可疑车辆、行人进行盘问、检查,以发现和截获违法犯罪分子、违禁

品和赃物的勤务活动。 户口登记:是依法记载住户居民人口基本信息并及时反映有关变化情况的户口管理业务。常住户口具有普遍性和唯一性,做好包括常住户口登记在内的户口登记工作,对于预防、控制和打击犯罪都具有重要意义。 治安案件:是指违反治安管理,依据治安管理法律及有关法律的规定,应当受到治安管理处罚,而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受案调查的法律事实。群体性治安案件:是指聚众共同实施的违法国家法律、法规、规章,扰乱社会秩序,危害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安全和公私财产安全的行为。专项斗争:治安整顿又称“专项治理”或者“专项斗争”,是治安管控措施之一,是公安机关在党委和政府统一领导下,相对集中警力和其他社会力量,在一段时间内对某些区域出现的、相对突出的某些治安问题,依法进行综合治理的一种治安管理行为和治安工作过程。 流动人口:是指未依法改变法定住址而在常住地市区或乡镇之外滞留过夜的移动人口。 简答 治安管理任务:是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由治安管理机关及其人员所担负的治安管理责任的总和和概括,是治安管理职能的具体化。其内容包括:(1)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2)预防、发现、制止违法犯罪活动; (3)查处治安案件、治安事故,处臵治安事件;(4)协助国家其他行政管理;(5)救助群众危难,提供社会服务。

(完整版)水污染控制工程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

水污染控制工程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一) 一、名词解释 1、COD: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 2、BOD:水中有机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 3、污水的物理处理:通过物理方面的重力或机械力作用使城镇污水水质发生变化的处理过程。 4、沉淀法:利用水中悬浮颗粒和水的密度差,在重力的作用下产生下沉作用,已达到固液分离的一种过程。 5、气浮法:气浮法是一种有效的固——液和液——液分离方法,常用于对那些颗粒密度接近或小于水的细小颗粒的分离。 6、污水生物处理:污水生物处理是微生物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功能,对污水中的污染物质进行分解和转化。 7、发酵:指的是微生物将有机物氧化释放的电子直接交给底物本身未完全氧化的某种中间产物,同时释放能量并产生不同的代谢产物。 8、MLSS:(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指曝气池中单位体积混合液中活性污泥悬浮固体的质量,也称之为污泥浓度。 9、MLVSS(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指混合液悬浮固体中有机物的含量,它包括Ma、Me、及Mi三者,不包括污泥中无机物质。P-102 10、污泥沉降比:指曝气池混合液静止30min后沉淀污泥的体积分数,通常采用1L的量筒测定污泥沉降比。P-103 11、污泥体积指数:指曝气池混合液静止30min后,每单位质量干泥形成的湿污泥的体积,常用单位为mL/g。P-103 12、污泥泥龄:是指曝气池中微生物细胞的平均停留时间。对于有回流的活性污泥法,污泥泥龄就是曝气池全池污泥平均更新一次所需的时间(以天计)。(网上搜索的) 13、吸附:当气体或液体与固体接触时,在固体表面上某些成分被富集的过程成为吸附。 14、好氧呼吸:以分子氧作为最终电子受体的呼吸作用称为好氧呼吸。 15、缺氧呼吸:以氧化型化合物作为最终电子受体的呼吸作用称为缺氧呼吸。 16、同化作用:生物处理过程中,污水中的一部分氮(氨氮或有机氮)被同化成微生物细胞的组成成分,并以剩余活性污泥的形式得以从污水中去除的过程,称为同化作用。 17、生物膜法(P190):生物膜法是一大类生物处理法的统称,包括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池、曝气生物滤池及生物流化床等工艺形式,其共同的特点是微生物附着生长在滤料或填料表面上,形成生物膜。污水与生物膜接触后,污染物被微生物吸附转化,污水得到净化。18、物理净化(P7):物理净化是指污染物质由于稀释、扩散、沉淀或挥发等作用而使河水污染物质浓度降低的过程。 19、化学净化(P-7):是指污染物质由于氧化、还原、分解等作用使河水污染物质浓度降低的过程。 20、生物净化(P-7):是指由于水中生物活动,尤其是水中微生物对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作用而引起的污染物质浓度降低的过程。 二、填空 1、污水类型: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初期雨水、城镇污水 2、表示污水化学性质的污染指标:可分为有机指标(生化需氧量(BOD) 、化学需氧量(COD)、总有机碳(TOC)、总需氧量(TOC)、油类污染物、酚类污染物、表面活性剂、有机碱、有机农药、苯类化合物)和无机指标( PH、植物营养元素、重金属、无机性非金属有害有毒物(总砷、含硫化合物、氰化物) 3、水体自净分类:物理净化化学净化生物净化。 4、根据地域,污水排放标准分为哪些? 根据地域管理权限分为国家排放标准、行业排放标准、地方排放标准 5、沉淀类型 6-404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复习题及答案整理版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复习题2 一、单选题 1.管理信息系统是一种()。 A.自然系统 B.人工系统 C.信息处理系统 D.抽象系统 2.用户通过终端设备向系统提出服务请求,系统完成服务后通过终端即时回答用户,这样的信息处理系统属于()。 A.计算机系统 B.批处理系统 C.实时处理系统 D.分布处理系统 3.关系模型是把数据的逻辑结构归结为满足一定条件的()模型。 A.层次 B.网状 C.一维表 D.二维表 4.系统开发过程中最重要.最关键的环节是()。 A.系统分析 B.系统设计 C.系统实现 D.A和B 5.描述信息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工具是()。 A.数据流图 B.数据字典 C.数据处理功能分析表 D.数据-功能格栅图 6.系统调试完成后,在实施系统转换.投入试运行之前,必须做好编写()和人员培训工作。 A.系统说明书 B.系统实施方案 C.系统使用说明书 D.系统测试报告 7.网络上的每一个节点都有系统数据的完整拷贝,而且所有节点上的数据更新是同步的,这样的数据分布形式是()数据分布形式。 A.集中式 B.分片式 C.重复式 D.混合式 8.系统对提高企业科学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以及提高管理人员素质等带来的收益属于()。 A.直接经济效益 B.间接经济效益 C.系统收益 D.投资回收效益 9.在系统转换中,中间没有过渡阶段,用新系统立即替换旧的系统,这种转换方式称为()。 A.直接转换 B.并行转换 C.试运行转换 D.分阶段转换 10.层次码是一种()。 A. 顺序码 B.区间码 C.助记码 D.缩写码 二、填空题 1.管理信息系统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及以人作为系统组成部分的()系统。 2.根据系统的一般模型,系统应包括()、()和()。 3.数据库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和()。 4.基于面向对象方法的系统开发过程分三个阶段:即()、()和

自考薪酬管理总复习资料

第一章薪酬及薪酬管理概述 报酬的分类:一类,经济报酬和非经济报酬:是否能够以金钱来衡量。 另一类,内在报酬和外在报酬:对工作者所产生的激励是一种外部强化,还是一种来自内部的心理强化作为划分依据。 内在报酬:是雇员由于完成工作而形成的心理思维方式。 全面报酬概念的几点应用:(简答) (1)与内在报酬相比,员工和企业都倾向于外在报酬尤其是薪酬,这是因为外在报酬容易定性,也容易衡量及比较,而内在报酬难以加以清晰的定义、讨论、比较和谈判。(2)员工对薪酬的抱怨并非一定是因薪酬而起。 (3)内在报酬与企业的薪酬成本降低之间不存在必然的关系。 (4)企业必须在外在报酬和内在报酬之间做好平衡。 基本薪酬的变动取决因素: 1.总体生活费的变化或通货膨胀的程度。 2.其他雇主支付给同类劳动者的基本薪酬变化 3.员工本人所拥有的知识、技能、经验的变化以及由此而导致的员工绩效的变化 可变薪酬与绩效加薪比较: 首先;绩效加薪是对员工过去的绩效和优秀表现的一种奖励,以基本薪酬为基础。可变薪酬及奖金往往是影响员工的未来行为或业绩为目的。 其次,绩效加薪一旦确定,就会永久的增加到基本薪酬之上,第二年在第一年的基础上再加薪,产生一共累积作用。可变薪酬则不存在这种累积作用。可变薪酬往往只适用于员工和企业约定的某一个绩效周期,周期结束那么过去的约定就不复存在。 从员工方面考察薪酬具有的功能 1.经济保障。 2.心理激励功能。 3.社会信号功能。 从企业角度看薪酬的功能 1.控制经营成本。 2.改善经营业绩。 3.塑造和强化企业文化。 4.支持企业变革。

薪酬分配的目的(领会) 1.薪酬分配必须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薪酬分配必须强化企业的核心价值观 3.薪酬分配必须能够支持企业战略的实施 4.薪酬分配必须有利于培育和增强企业的核心能力 5.薪酬分配必须有利于营造响应变革和实施变革的文化 薪酬管理一般要同时达到:公平性、有效性、合法性三大目标。 薪酬管理中的若干重要决策: 1.薪酬体系。 2.薪酬水平。 3.薪酬结构。(三大核心决策) 4. 薪酬形式。 5.特殊群体的薪酬。 6.薪酬管理政策。(三大支持性决策)薪酬管理发展趋势:(论述) 1.全面薪酬制度 2.薪酬与绩效挂钩 3.宽带薪酬结构 4.雇员激励长期化,薪酬股权化 5.重视薪酬与团队的关系 6.薪酬的细化 7.薪酬制度的透明化 8.有弹性、可选择的福利制度 9.薪酬信息利益得到重视 第二章薪酬管理基础工资决定理论:生存费薪酬理论,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 最低薪酬理论:威廉配第、魁奈 观点:维持工人生活所必需的生活水平

给水处理期末复习

第14章给水处理概论 1.原水中的杂质按尺寸大小分类有:①悬浮物:尺寸较大,易于在水中下沉或者上浮,一般是大颗粒泥沙及矿物废渣。②胶体:颗粒尺寸偏小,在水中长期静量也难下沉。(一般带负电荷)③溶解杂志:与水构成均相体系,外观透明,属于真溶液。(包括有机体和无机体) 2.各种天然水源的水质特点:(1)地下水:悬浮物和胶质含量少,水质清澈,水质水温较稳定,含盐量和硬度高。(2)江河水:易受自然条件影响,悬浮物和胶态杂质含量多,浊度高于地下水,含盐量和硬度低,易受其他各种人为污染,水温不稳定。(3)湖泊和水库水:浊度低,含藻类较多,易受废水污染,含盐量比河水高。(4)海水:含盐量高。 3.生活饮用水标准: (1)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浊度:1NTU,技术条件限制时为3,色度15(铂钴色度单位)PH值6.5到8.5之间 (2)毒理学指标 (3)细菌学指标:细菌总数100(CFO/ml),总大肠菌数3个/L 游离系数出厂水中≥0.3mg/L,官网材料水中≥0.05mg/L 4.给水处理方法:常规处理工艺为,混凝→沉淀→过滤→消毒(1)澄清(混凝、沉淀、过滤)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胶粒。(2)除臭除味:澄清消毒达不到水质要求时才采用的特殊处理方法。(3)除铁、锰、氟。(4)软化:去除水中钙镁离子,减小硬度,特别用于地下水的处理。(5)淡化和除盐:处理对象是水中的各种盐类,包括阴阳离子(海水)。(6)水的冷却:工业生产中循环冷却水系统所用的工艺。(7)腐蚀和结垢控制。(8)预处理和深度处理。 5.处理工艺 a,江河水:常规处理工艺。b,湖泊水,水库水:预处理(去除藻类)。c,高浊度水:预处理池。d,有机物含量高:爆气,生物降解。e,水处理后仍有异味:深度处理,活性碳吸附。f,地下水:只要消毒,冷却水,只需要过滤,消毒。g,低浊度江河水:快速絮凝,消毒。 6、试举出3种质量传递机理的实例。 答:质量传递输可分为:主流传递;分子扩散传递;紊流扩散传递。 1)、主流传递:在平流池中,物质将随水流作水平迁移。物质在水平方向的浓度变化,是由主流迁移和化学引起的。 2)、分子扩散传递:在静止或作层流运动的液体中,存在浓度梯度的话,高浓度区内的组分总是向低浓度区迁移,最终趋于均匀分布状态,浓度梯度消失。如平流池等。 3)、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水流往往处于紊流状态。水处理构筑物中绝大部分都是紊流扩散。 7、3种理想反应器的假定条件是什么?研究理想反应器对水处理设备的设计和操作有何作用。 答:3种理想反应器的假定条件如下 1)完全混合间歇式反应器中的反应:不存在由物质迁移而导致的物质输入和输出、且假定是在恒温下操作。 2)完全混合连续式反应器:反应器内物料完全均匀混合且与输出产物相同的假定,且是在恒温下操作。 3)推流型反应器:反应器内的物料仅以相同流速平行流动,而无扩散作用,这种流型唯一的质量传递就是平行流动的主流传递。 4)在水处理方面引入反应器理论推动了水处理工艺发展。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反应器只作为化学反应设备来独立研究,但在水处理中,含义较广泛。许多水处理设备与池子都可作为反应器来进行分析研究,包括化学反应、生物化学反应以至物理过程等。例如,氯化消毒池,除铁、除锰滤池、生物滤池、絮凝池、沉淀池等等,甚至一段河流自净过程都可应用反应器原理和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介绍反应器概念,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分析研究水处理工艺设备的方法和思路。 8、了解《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各项指标的意义。 答:在《标准》中所列的水质项目可分成以下几类。一类属于感官性状方面的要求,如不的水度、色

信息管理学教程期末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管理: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基本管理功能,有效地利用人力、财力、设备、技术、信息诸种因素,促使它们密切配合,发挥它们最高的效率,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2、信息管理:是在管理科学的一般原理指导下,对信息活动中的各种要素,包括信息、人员、资金、设备、技术等,进行科学地规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信息资源,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信息需求。 3、MIS:管理信息系统。 4、IRM:信息资源管理。 5、SCM:供应链管理。 6、BPR:企业过程再工程。 7、ERP:企业资源计划。 8、CRM:客户关系管理。 9、信息:是事物的状态、特征及其变化的客观反映,是客观事物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传递。 10、信息资源:是信息与资源两个概念整合衍生出来的新概念,只有满足一定条件的信息才能称之为信息资源,作为资源的信息,也就是所谓“有用的信息”或“可以利用的信息”。也就是可以利用的信息的集合。 11、狭义的信息资源:是指信息本身或信息内容,即是经过加工处理的,对决策者有用数据。 12、广义的信息资源:信息资源是信息活动中各种要素的总称(包括信息、技术、设备、资金和人等要素),是将信息资源作为系统概念看待。 13.信源:发出信息的来源

信道:信息传递的通道 信宿:信息接收者 14、信息资源管理:狭义的信息资源管理是指对信息本身即信息内容实施管理的过程。广义的信息资源管理是指对信息内容及与信息内容相关的资源如设备、设施、技术、投资、信息人员等进行管理的过程。 15、信息高速公路:从技术上的角度看,实际上是软件、硬件、通信网络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不断发展与集成的结果。 16、信息系统:输入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后,输出信息的系统。 17、EDPS:电子数据处理系统 18、DSS:决策支持系统 19、ES:专家系统 20、EIS:主管信息系统 21、OAS:办公自动化系统 22、SIS:战略信息系统 23、信息采集:是信息资源能够得以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的基础。 24、信息组织:是对所采集的信息实施有序化的过程,是信息管理过程的核心内容之一。 25、内源信息流:是指来源于经营系统内部的或经营企业内部的信息流动。27、外源信息流:是指来自经营部门之外,但与经营部门的经营活动有着密切联系的,外部社会环境和经营内部的信息流。 28、信息流:人类管理和控制下的信息的有序流动。 29、信息处理:一切为更好地利用信息而对信息所实施的处理工作过程。

薪酬管理复习题(已整理)

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报酬:通常情况下,我们将一位员工因为为某一个组织工作而获得的所有各种他认为有 价值的东西统统称之为报酬。 2.薪酬:指员工因雇用关系的存在而从企业那里获得的所有各种形式的货币收入,其中包 括固定薪酬和浮动薪酬两大部分。 3.基本薪酬:指一个组织根据员工所承担或完成的工作本身或员工所具备的完成工作的技 能或能力而向员工支付的相对稳定的经济性报酬。 4.可变薪酬:是薪酬系统中与绩效直接挂钩的经济性报酬,有时也被称为浮动薪酬或奖金。 5.薪酬管理:是指一个组织针对所有员工所提供的服务来确定他们应当得到的薪酬总额、 薪酬结构以及薪酬形式的过程。 6.职位薪酬体系P68:是指以职位为基础确定基本薪酬的薪酬系统。 7.技能薪资体系:是指组织根据一个人所掌握的与工作有关的技能、能力以及知识的深度 和广度支付基本薪酬的一种报酬制度。 8.深度技能:即通过在一个范围较为明确的具有一定专业性的技术或专业领域中不断积累 而形成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 9.广度技能:广度技能往往要求员工在从事工作时,需要运用其上游、下游或者是同级职 位上所要求的多种一般性技能。 10.能力:又被译为胜任能力,是指一个人身上所具有的、能够被表现出来且能够强化绩效 的那些特征,其中包括知识、技能、能力、行为等。 11.薪酬水平:是指组织之间的薪酬关系,组织相对于其竞争对手的薪酬水平的高低。 12.薪酬的外部竞争性:是指一家企业的薪酬水平的高低以及由此产生的企业在劳动力市场 上的竞争能力的大小。 13.薪酬调查:是一个搜集和判断关于其他雇主支付给员工的薪酬信息的系统性过程。 14.薪酬结构:是指在同一组织内部不同职位或不同技能之间的薪酬水平的排列形式,主要 是一种等级关系,包括: 薪资的等级数目; 同一薪资等级内部的薪资变动范围; 相邻两个薪资等级之间的交叉与重叠关系。 15.薪酬比较比率:通常用这一概念来表示员工实际获得的基本薪资与相应薪酬等级的中值 或者是中值与市场平均薪酬水平之间的关系。(薪酬比较比率=实际所得薪酬/ 区间中值) 16.薪酬宽带:是指对多个薪酬等级以及薪酬变动范围进行重新组合,使之变成只有相当少 数的薪酬等级以及相应较宽的薪酬变动范围。 17.期望理论P233:员工对自己完成既定工作任务的能力所做出的自我判断,他所揭示的是 个人努力与绩效之间的关系,即员工认为通过一定的努力会带来一定绩效的可能性。18.公平理论P233:公平理论认为,员工不仅关心自己经过努力所获得的报酬的绝对数量, 也关心自己的报酬与其他人的报酬之间的关系,即员工是根据自己的投入产出关系和他人的投入产出关系的对比来判断自己所获得的报酬的公平性的。 19.绩效加薪:将基本薪酬的增加与员工在绩效评价体系中所获得的评价等级联系在一起的 一种绩效奖励计划。 20.月/季度浮动薪酬:就是根据月度或季度绩效评价结果,以月度绩效奖金或季度绩效奖金 的形式对员工的业绩加以认可。

治安学概论复习大纲

《治安学概论复习大纲》 编写者:治安2012级梁家曦呕心沥血之作

第一编治安学基础理论 第一章治安学概述 第一节治安学的基本范畴及相关概念 要点如下: 1、治安的含义及其实质; 古代治安的含义 (1)稳定局势、没有内讧 (2)安定民心、防止动乱 近代治安的含义 (1)广义的治安:有四个层次的涵义 第一,社会治安问题 第二,社会治安秩序 第三,社会治安状况 第四,治安工作和治安管理 (2)狭义的治安:有两个层次的涵义,即 1,社会治安秩序 2,治安工作和治安管理 2、现代治安的属性和特征; 属性:在阶级社会符合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并由国家宪法、刑事法律和治安行政法律所规范的有关国家和公共安全,社会管理和公民人身或民主权利的一种社会状况。

特征:(1)社会治安是一个法律概念 (2)社会治安是一个政治概念 (3)社会治安有特定的内容和范围 3、治安管理的概念; 指公安机关依照国家法律和法规,依靠群众,运行行政手段,维护社会秩序,保障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的行政管理活动。 4、治安学的概念; 研究治安管理的基础理论,通过概括治安现象的一般规律,揭示治安管理的本质和功能,完善和发展治安管理的体系并指导治安实践的一门科学。 难点如下: 1、现代治安的含义及属性; 2、治安的定义所表现出来治安的特征。 第二节治安学的研究对象及学科体系 1、治安学的研究对象;(两个方面) (1)宏观治安管理活动及其一般规律 (2)一般治安问题及其对策 2、治安学的历史发展; 新中国经历了五个阶段 3、治安学在法学体系中的地位; 4、治安学的课程结构。 难点如下: 1、治安学的研究对象的理解; 2、治安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治安学与行政法学: 行政法学中有关行政法的基本原理、行政法律关系、行政行为、行政法律监督,以及行政违法与行政责任等方面的理论,对治安管理学具有指导作用。 (2)治安学与刑法学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复习题及答案1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复习题5 一、填空题 1.根据系统的一般模型,系统应包括()、()和()三部分。 2.数据字典包括()、()和()三种表。 3.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环境的方法有:工具集成法、()和()。 4.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主要有()、()、()。 5.系统分析工作的关键点或称工作要点在于()和()。 6的中文含义是()。 7. ()和物理模型的主要差别就是做什么和如何做的差别。 8. ()特指系统的保密功能和防病毒功能,是系统设计的主要原则之一。 9. ()是代码设计的首要任务。 10.模块的耦合方式主要有()、()、()三种。 二、单项单选题 1.系统与环境由系统的()所划分,在它之内称为系统,

在它之外称为环境。 A.边界 B.输入 C.处理 D.输出 2.系统开发过程中最重要、最关键的环节是()。 A.系统分析 B.系统设计 C.系统实现和B 3.地理信息系统的英文缩写是()。 4.决策支持系统的主要对象是()的决策。 A.结构化 B.管理 C.半结构化 D.经济 5.数据库结构的三个模式中,()是数据库结构的核心。 A.模式 B.存储模式 C.子模式 D.模式与子模式 6.描述信息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工具是()。 A.数据流 B.数据字典 C.数据处理功能分析表 D.数据-功能格栅图 7.从程序的逻辑结构入手进行测试的方法是()。 A.白盒测试 B.黑盒测试 C.全面测试 D.部分测试 8. 对进行经济效益评价时,提高管理效率属于的()。 A.间接效益 B.直接效益 C.管理效益 D.开发效益 9.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组织基础是指建立管理信息系统中组织内部所需的()。 A.技术性条件 B.非技术性条件 C.管理基础条件 D.人才基础条件

(精选)2017年10月自学考试06091《薪酬管理》历年真题及答案

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薪酬管理 (课程代码06091)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对于普通员工而言,带薪休假、员工培训、节假日物品发放以及公共福利设施等构成 A.直接经济性薪酬 B.间接经济性薪酬 C.经济性薪酬 D.非经济性薪酬 2.能够使个人产生满意,有助于提高个人和组织的效率,从而达成组织绩效管理的目标之一,这体现了薪酬的 A.激励功能 B.维持保障功能 C.优化配置功能 D.降低成本功能 3.处于发展期的企业或者短期内急需人才企业,适合采用的薪酬水平策略是 A.市场领先型策略 B.市场跟随型策略 C.成本导向型策略 D.市场竞争型策略 4.最先提出薪酬是维持工人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的经济学家是 A.穆勒 B.李嘉图 C.亚当?斯密 D.威廉?配第 5.当劳动力需求曲线不变而劳动力供给曲线左移时,则会导致均衡就业量的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不确定 6.研究影响工作动机的构成因素,以及如何满足人的需求的理论是 A.认知型激励理论 B.过程型激励理论 C.内容型激励理论 D.综合型激励理论 7.按照薪酬的稳定性,企业的薪酬形式可以划分为 A.货币薪酬和非货币薪酬 B.保健性薪酬和激励性薪酬 C.统一薪酬和个性化薪酬 D.基本薪酬和可变薪酬 8.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发达国家被认为发展最快的一种薪酬体系是 A.资历工资 B.职位工资 C.能力工资 D.结构工资 9.致力于“时间动作研究”,探讨提升劳动生产率的最佳方法的学者是 A.苏格拉底 B.泰勒 C.闵斯特博格 D.比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