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含硫气井井筒硫沉积预测与防治技术
高含硫气藏中硫沉积机理及预测模型分析

1 硫 沉 积 机 理
油 气 开采 中最 常发 生硫 沉 积的部 位 在压力 波 动 较 大 的降 压 设 备 下 游 。影 响 硫 沉 积 的 因 素 并 不 单
一
要 急 速下 降 , 但 实 际 的 硫 沉 积是 伴 随 着 压 力 和温 度
的变 化而 沉积 的 , 无法 满足 反应 条件 。
[ 中 图分类 号 ] T El 3 3
[ 文献 标 识码 ] A
[ 文章 编号 ] 1 6 7 3 — 5 9 3 5 ( 2 0 1 3 ) 0 1 一 O 0 1 5 — 0 3
1 . 1 化 学 反 应
高 含硫 气藏 是 非 常规 气 藏 的 重要 组 成 部 分 , 近 年 来 随着 大批 高含 硫 气 藏 的出 现 , 含 硫 天 然气 开 发 和运输 的 相关 问题 也 随之 出现 , 其 中急 于 解决 的 问 题 之一 就是 硫 沉积 。 HU 等 [ 1 ] 研究 了酸性 气 体 井 眼 中硫 的沉 积机理 和 分 布状 态 , 并 计 算 了 由井底 向 地 面输送 硫 的 临 界 速 度 。P a c k等 [ 2 研 究 了元 素 硫 及 其 他颗 粒 物 的形 成 和沉 积在 输气 管道 中最 可 能优 先 发 生 的部 位 。罗 美 伦 等口 在 假设 方 程下 , 计 算 了 元 素 硫 的沉 积体 积 , 并 推 导 了存 在 硫 沉 积 气 藏 的 物 质 平 衡方 程 。 国外 学 者 P i e r r e和 S e r i n等研 究 了天 然 气 传输 中单质硫 的沉 积机 理 和 分 布 规 律 , 具 体 研 究 了硫 的化 学 反 应 和 固态 分 布 , 对 其 建 立 了 预 测 模 型L 4 ] , 2 O 1 0年 国际计算 机 信息科 学会 议 上 , L I 等[ 提 出了高 含硫气 体 气 田的硫 沉 积预测 模 型 。
元坝高含硫气藏井筒内水合物预测与防治技术

元坝高含硫气藏井筒内水合物预测与防治技术黄万书;许剑;廖强;倪杰;陈海龙【摘要】元坝高含硫气藏由于钻完井的残留物、正常生产时加注的缓蚀剂及腐蚀产物、单质硫沉积等原因使井筒更可能形成水合物,轻则增加油管粗糙度或形成网状物加速液体滑脱,重则造成整个油管横截面堵塞迫使气井停产,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如何科学有效的防止井筒水合物,成为实现该气田安全开发的关键技术.以X103H井为例,研究了不同气样组分、不同油管尺寸、不同产量、不同井底流压下井筒内水合物生成的压力及温度,对水合物形成规律进行预测与总结,最后针对区块气井提出适应的防治措施.【期刊名称】《科学技术与工程》【年(卷),期】2014(014)019【总页数】5页(P228-232)【关键词】元坝;井筒内水合物;规律预测;防治【作者】黄万书;许剑;廖强;倪杰;陈海龙【作者单位】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德阳618000;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德阳618000;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成都610059;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德阳618000;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德阳618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58.5水合物是在一定温度、压力、气体饱和度、pH值等条件下,天然气分子与游离态水结合而形成的结晶笼状固体。
元坝长兴组属高含硫气藏,由于钻完井的残留物、生产过程中加注的缓蚀剂及腐蚀产物、单质硫沉积等原因使井筒更可能生成水合物,轻则增加油管粗糙度或形成网状物加速液体滑脱,重则将整个油管横截面堵塞,迫使气井停产;同时存严重的安全隐患[1]。
因此,分析元坝气田井筒水合物的形成规律,掌握水合物预测方法,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对该气田的安全高效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元坝长兴组井筒水合物形成规律1.1 模型的建立目前国内外预测天然气水合物生成条件的方法主要有:相平衡计算法、图版法、波诺马列夫方法和统计热力学法。
高含硫气藏安全高效开发技术

高含硫气藏安全高效开发技术高含硫气藏是指含硫化合物含量较高的天然气储层。
由于其含硫化合物具有毒性和腐蚀性,对环境和设备产生严重影响,因此高含硫气藏的安全高效开发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高含硫气藏的安全开发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
在钻井与完井阶段,应加强井筒表面防腐措施,以防止硫化物对井筒设备的腐蚀。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井筒温度和压力,避免硫化物的析出和聚集,以减少安全隐患。
高含硫气藏的高效开发需要合理设计生产工艺。
在生产过程中,可以采用注入酸性物质的方法来降低含硫气体的硫含量,从而减少对设备的腐蚀。
此外,可以通过合理调整生产参数,如降低生产压力、适当增加井底流体速度等,来提高产量和气体品质。
高含硫气藏的安全高效开发还需要进行有效的气体处理和储存。
对于含硫气体,可以采用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催化氧化等方法进行脱硫处理,以降低气体中硫化物的含量。
同时,还可以使用合适的储气设备,如气体储罐、储气库等,对气体进行储存,以保证气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高含硫气藏的安全开发还需要加强对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工作人员应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操作设备、判断和应对突发情况。
同时,应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和培训,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高含硫气藏的安全高效开发技术涉及到多个方面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控。
只有在科学、规范的操作下,才能确保高含硫气藏的安全开发,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这对于保障能源供应、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我们应加大研究力度,不断探索适应高含硫气藏开发的新技术,为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高含硫气藏硫沉积预测模型

ee n a u f r i l c ep r s wh c l d c e s f ei ef w s a e d ci ep r a i t n n r a e f w r ss n e A1 l me tl l l b o k t oe , i hwi e r a eef t o p c , e l e me b l y a d i c e s o e it c . 1 s u w l h l e v l n i l a
摘 要 高含 硫 气藏 随 着 开 采 的进 行 , 素硫 会 从 天 然 气 中析 出 , 积到 地层 中的 元 素 硫 会 堵 塞 孔 道 , 小 流 体 流 动 元 沉 减
有 效 空 间 , 降 低 地 层渗 透 率 , 得 流 动 阻 力增 大 , 气 井 的 正 常 生 产 带 来严 重 的 伤 害 。 中给 出 了预 测硫 沉 积 的 平 面径 向 并 使 给 文
o e w l a fc e o sy t e n r lp o u t n o a e l. o r d c in mo e s o u f r d p s in ae gv n a d t e ft m i f ts r u l h o ma r d ci fg s w l S me p e it d l f s l e o i o r ie n h h l e i o s o u t
d sr u in lw o lu e o iin c n b b an d i i p p  ̄I lo a a y e ef r t n d ma ec u e ys l rd p st n it b t f u f r p st a e o t ie n t s a e t s n lz st o ma i a g a s d b uf e o i o i o a s d o h a h o u i a c r igt d l, ih o fr c e t i o n ai nf r h e eo me t f i lrg s e e v i . c o d n mo e s wh c f s s i ni cf u d t ed v lp n mi a s r or o e f o ot os a r s
高含硫气藏硫溶解度及硫沉积预测新模型

高含硫气藏硫溶解度及硫沉积预测新模型郭肖;张砚;惠栋;王善善;贺代兰【摘要】为了更加准确地预测近井地带硫沉积的影响,在改进元素硫溶解度预测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基于非达西流推导,考虑气体参数及dc/ dp随压力的变化,并考虑应力敏感影响的硫的饱和度预测模型.结合实例分析了非达西流、应力敏感等参数对硫的饱和度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改进的硫沉积预测模型考虑了非达西流,并考虑了和压力相关的参数的变化,使计算的结果更科学准确;较强的应力敏感会导致硫沉积的速度加快,气井的极限生产时间也会相应缩短;硫沉积引起的含硫饱和度的变化和地层初始渗透率有着密切的关系,地层初始渗透率越小,硫堵的可能性就越大,废井的时间也越早.【期刊名称】《科学技术与工程》【年(卷),期】2016(016)006【总页数】5页(P48-52)【关键词】高含硫气藏;硫沉积;溶解度;非达西;应力敏感【作者】郭肖;张砚;惠栋;王善善;贺代兰【作者单位】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610500;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610500;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610500;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610500;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610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72015年9月15日收到国家油气重大专项(2011ZX05017-001-HZ03)资助近年来,随着我国对绿色能源天然气需求的日益增长,高含硫气藏在整个天然气工业生产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1—3]。
然而,高含硫气藏中存在元素硫的沉积作用,导致堵塞地层,引起地层孔隙度和渗透率大幅下降,从而严重影响气井产能[4—7]。
因此,为了安全、合理、高效开发高含硫气藏,研究元素硫沉积预测模型,对指导高含硫气藏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计算近井地带硫的饱和度时,普遍采用的是Roberts模型,但Robert模型中硫溶解度的计算偏离实际,且该模型基于达西流推导,并将与压力相关的一些参数假定为常数会导致硫沉积预测不够准确。
含硫高产气井套压预测技术与应用

中图分 类号 :T E 2 5 7
文献标识码 :B
O 引 言
套管 同心 ,流体流动状态为稳定单 向流动 ,井筒 内 传 热为稳定传热 ,地层传热为不稳定传热 ,根据质
密 闭空 间内的液体压力受温度影 响很大 ,国外 量 守 恒 、动 量 守 恒 及 能 量 守 恒 原 理 ,考 虑 单 位 长 度 Wi l l i a ms o n R o g e r 和S a n d e r s Wa y n e 对4 种 不 同的 泥浆 井段在单位 时间内的热损失 ,建立井筒 温度 压力耦 ( 淡水泥浆 、油基泥浆 、 水基泥浆和密度为 1 . 1 5 g / e m 合的方程组如下 : 的盐水泥浆) 进行室内实验 ,结果表 明,当温度变化 达到 7 3 . 3 ℃时 ,泥 浆 的 压 力 分 别 增 加 了大 约 5 5 ~7 0
大。通过 分析 高产气井生产过程 中环 空压力 变化的原 因,综合考虑 井筒温度 变化 、密闭空间液体体积 变化及 油管臌胀 效应等 因素对气井生产过程 中井 口套压的影响 ,建立 了井1 : 7 套压增量耦合运算预测模型 ,为完井投产 方案 中合理选择 完井液密度 、优 化设计井下工具参数 、井筒安全评估及生产制度的优化设计提供 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气井 套压 增量 耦合分析
D ,t O— F “
~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 39
第7 卷
乔智 国,等 :含硫高产气井套压预测技术与应用
第2 期
式 中 ,p 为 气 体 密 度 ,g /c m ; 为管 柱人井 长度 ,
av 2 =a 百 ( r 2 一 r 2 0 )△ p A x
高含硫气田集输工程设计的关键技术PPT课件

的
具有很强的腐蚀性,与管材接触后
影
会加速接触点材料的腐蚀。
响
因
素
第18页/共79页
18
三、高含气田集输系统腐蚀控制
根据国外资料调研显示,在造成新建管线
泄露、断裂等事故中,内腐蚀、外腐蚀、
腐
工程焊接、管线制造这四种因素占事故率
蚀 控
的88.69%,其中内腐蚀占50%以上,
制
因此加强内腐蚀监控是极其重要的。
输水泵
ESDV
闪蒸气去净化厂 的低压酸气系统
去低压放空
注水泵
ESDV
调压阀
净化厂来污水 过滤器
污水罐 污水罐
污水罐
去污水回注井
污水集中-闪蒸-过滤-加压-回注;
第9页/共79页
9
二、高含硫气田集输工艺方案
干气集输的关键是采用脱水工艺解决 腐蚀和水合物的问题;
干 脱水工艺:低温分离法、三甘醇脱水、
缓 蚀 剂
验作法: 按照缓蚀剂预膜厚度为3mils (1mil=0.0254mm)来确定,
的 俄罗斯的经验作法:从俄罗斯开发阿
应
斯特拉罕气田时缓蚀剂预膜用量来看,
用
最初的缓蚀剂预膜量为100g/m2,
以后的预膜量一般为50g/m2;周期
为6个月~1年。
第26页/共79页
26
三、高含气田集输系统腐蚀控制
缓蚀剂加注方式
➢ 连续加注
缓 蚀
➢ 预涂膜+连续加注缓蚀剂
剂
➢ 批量加注
的 缓蚀剂注入位置:井口设加注装置(一级节流
应
后),保护从井口到分离器间的采气管线;集气
用
站设加注装置,将缓蚀剂注入集气干线开始处加
高含硫气田集输系统硫的沉积及预防

高含硫气田集输系统硫的沉积及预防
蒋洪;张哲
【期刊名称】《油气田地面工程》
【年(卷),期】2012(031)008
【摘要】元素硫在地面集输系统中的析出和沉积,与其在天然气组分中的溶解是互逆过程,主要受温度和压力,以及硫化氢、高分子烷烃的影响.集输系统的硫沉积主要是物理凝结作用导致的,热力学结晶过程中,可通过溶解度模型预测硫是否析出及析出量;基于颗粒自由沉降的动力学分析可判定管道内是否发生硫沉积,但对于硫沉积常见的处理设备及管件处的定量模拟仍需进一步研究.硫沉积预防建议采用适当的清管操作及工艺改进措施.
【总页数】3页(P1-3)
【作者】蒋洪;张哲
【作者单位】西南石油大学;西南石油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高含硫气田集输系统元素硫沉积防治措施 [J], 吕明晏;张哲;汪是洋
2.高含硫气田集输系统硫沉积的综合治理 [J], 李德选;龚金海;付玉亮
3.高含硫气田螺旋流场沉积硫颗粒分离模拟研究 [J], 田斌
4.含硫气田地面集输系统胶乳状沉积物成因及处理措施 [J], 黄丽华;江晶晶;黄刚华
5.高含硫气田螺旋流场沉积硫颗粒分离模拟研究 [J], 田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含硫气井井筒硫沉积预测与防治技术摘要在高含硫气藏开采过程中,地层、井筒和地面集输管线在生产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硫沉积。
硫沉积会引起地层、井筒和集输管线严重堵塞,导致气井产能急剧下降,甚至停产,而一旦生产管线中形成“硫堵”,造成长输管线腐蚀、流程设备及场站管线憋压等因素。
如管线、流程设备造成爆炸等因素,硫化氢等有毒气体的泄露对周边环境污染及人员伤亡。
本文以高含硫气井为例主要完成如下工作:(1)硫和硫化氢的基本性质、相态特征,以及硫在高含硫气井井筒中的沉积机理,基于高含硫气井温度压力动态分布预测,建立高含硫气井井筒硫析出预测模型。
(2)高含硫气井井筒析出的硫存在不同的形态(固态或液态),对硫颗粒和硫液滴进行受力分析。
(3)高含硫气井井筒硫沉积预测程序,用于硫在井筒中析出和沉积位置的预测,硫颗粒和硫液滴被携带所需的临界流速和临界产量,为高含硫气田的高效开采提供了重要依据。
(4)对比分析了多种硫沉积防治方法,防治的关键在于溶硫剂的合理选择,通过溶硫剂优选室内评价实验研究筛选出三乙烯四胺、二乙烯三胺和乙醇胺等三种单剂,按照不同的比例与现场使用的防冻剂乙二醇进行复配,最终形成了适合川东地区高含硫气井的溶硫剂LJ-1 合理配方,性能评价实验表明溶硫剂LJ-1 溶硫速率快、溶解度高、腐蚀小。
溶硫剂LJ-1配方:(三烯四胺、乙醇胺、乙二醇,比例2:2:1)关键词:高含硫气井硫溶解度硫沉积预测防治引言高含硫气藏是一类特殊有毒气藏,硫沉积被认为是高含硫气藏开发的最大难题。
国内外研究表明,在地层、井筒和地面集输管线中均可能出现硫的沉积现象。
硫的大量沉积,不但会降低孔隙度和渗透率、严重污染和伤害气藏储层,而且会引起地层、井筒和集输管线堵塞,导致气井产量急剧下降,迫使气井减产、停产,更为重要的是一旦造成管线腐蚀、流程设备、管线憋压等因素。
如管线、流程设备造成爆炸等因素,造成硫化氢等有毒气体的泄露对周边环境污染,会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
一、研究表面全开发工艺、选择科学合理的硫沉积防治措施,成为当今国内外的研究热点。
德国l7个含硫气藏硫沉积的实例,硫沉积现象在含硫气田开发过程中客观存在客观因素,不但会带来地层堵塞,导致气井渗流能力下降、生产管线堵塞、设备表面污染、腐蚀等诸多问题,而且其采气难度及不安全性,随硫沉积量的增加而加大。
如:加拿大的Waterton气田,由于硫沉积的影响,产量在短短6d内就从32×104m3/d 降到20×104m3/d。
我国华北油田的赵兰庄气藏,在1976年试采时因对高含硫气藏开发认识不足,储集层发生严重的硫沉积而被迫关井,至今尚未投产。
研究了壳牌加拿大公司所属落基山脉地区Foothills含硫气田单质硫的沉积特征,在该区,即使含硫量低于2g/m3的气井,不出数月,也会发生“硫堵”,致使生产无法正常进行。
重庆气矿高峰场、龙门等气田不同程度出现硫沉积,硫与H2S、CO2共同作用会严重地腐蚀和阻塞井筒、井口设备及地面管线,影响天然气井的安全生产。
硫沉积对气田开发的伤害是致命的,研究硫的沉积规律和硫堵解除技术成为国内外安全、高效开发此类气田的热点和关键之一。
随着高含硫气田开发的进行,井筒硫沉积的问题才逐渐突现。
国内外在高含硫气藏开采过程中,都已经出现了井筒发生硫堵影响气井生产的实例。
因此,研究高含硫气井开采过程硫在井筒中的沉积机理,建立科学、有效的硫沉积预测技术,开展相应的防治工艺技术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防治措施,对于保证高含硫气田的高效、安全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近年来,高含硫气藏的相继发现和陆续投入开发,促进了针对高含硫气藏硫沉积对气藏开发的影响研究。
国外学者首先以硫沉积机理为基础进行了室内实验与动态预测的模拟研究。
硫沉积机理的研究工作始于室内实验,核心课题是对不同气体体系中硫溶解度的测试。
(1960 年)Kelmedy等人在测定了硫在纯烃和模拟含硫气体中的溶解度和压力的关系,揭示了硫的溶解性与气体组分、压力和温度有关。
(1976 年)Kelmedy等人在实验研究了硫在纯硫化氢气体中的溶解能力,并建立了预测硫在硫化氢中溶解度的经验式。
(1980)Kelmedy等人在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对元素硫在硫化氢和含硫天然气中的溶解性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
Brunner 认为:在硫化氢气体中,当压力在25MPa 以下时,硫溶解度随温度的增加而降低;在40MPa 以上时,硫溶解度随温度增加而增加(如:现阶段四川广元元坝气田在40MPa 以上时,硫溶解度随温度增加而增加)。
该经验考虑了压力、温度和气体组成等对硫溶解度的影响,因此一直以来被用来预测高含硫气体中硫的溶解度。
三、对于硫的形成理论国外公认在研究成中发现,元素硫的形成主要有两种可能,一是硫化氢在地层高温环境中,与硫化亚铁发生氧化一还原反应生成元素硫;二是硫化氢和二氧化碳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发生反应生成元素硫。
高含硫气田开发过程中元素硫在天然气中的运载方式,国外的一些学者研究认为,地层中的元素硫主要依靠化学运载和物理运载这两种运载方式与气流一起运移。
实验研究表明,在地层条件下,元素硫与H2S 结合生成多硫化氢,当地层压力和温度升高时,化学反应平衡向生成多硫化氢方向移动,同时消耗掉更多的硫,使得气体中的元素硫(硫磺)的含量增加。
但当气藏投入开发之后,天然气运载着多硫化氢穿过递减的地层压力和温度梯度剖面时,多硫化氢平衡就向元素硫生成方向移动,此时多硫化氢分解,使得元素硫从饱和的气流析出。
由此可以看出,多硫化氢分子充当着元素硫的“运载工具”。
当温度高于临界温度时,在高压作用下,含硫天然气虽不是液相,但其密度与液相轻烃无大的差别。
经高压压缩的甲烷、硫化氢和二氧化碳混合气体,对元素硫也有着较强的溶解能力。
此外,由于开发过程中地层由远至井底存在着势能梯度,天然气流也能携带元素硫微滴,使其朝着井筒方向运移。
如:加拿大硫研究有限公司的Hynel博士认为在高温高压情况下,元素硫的运载是以化学运载为主,指出化学溶解实际上是元素硫被含硫天然气吸收和沉积的主要控制因素。
Roberts认为在低温低压下元素硫运载以物理方式为主。
Roberts 的理论被Smith 和Brunner 的实验证实。
Smith实验发现饱和元素硫的液态硫化氢在加热到100℃时仍未出现多硫化氢;而Brunner实验发现压力低于20MPa时元素硫溶解度随温度增加而降低。
Kuo(1966 年)最早建立了硫沉积数学模型,模型假定初始地层流体中元素硫处于饱和状态,能简单模拟均质气藏一维径向流条件下井距、产气速度和井筒半径对硫沉积的影响。
Adin(1978 年)在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描述由沉积引起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变化的经验模型。
Gruesbeck 和Collies(1982 年) 提出了堵塞通道率的概念,以反映沉积对孔隙渗透率的伤害,建立了一堵塞和非堵塞平行通道模型。
四、针对川东北飞仙关高含硫气藏中硫沉积,根据气固两相在达到相平衡时的逸度相等原理,推导出一个粗略的气固两相热力学动态模型,利用该模型可以定性分析不同压力和温度下,硫在高含硫气体中溶解度的变化趋势。
如:由CH4、H2S、CO2、N2 和C2 到C6 烷烃等组分组成的气体混合物在温度和压力分别介于80~160℃和10~60 MPa 之间的硫的溶解度数据。
针对高含硫气藏组开展了相关的实验和理论证明:高含硫气藏的相态变化特征,分析了高含硫气体的相态变化以及单质硫的相态变化;并分析了国内外各种方法计算高含硫气藏气体混合物偏差系数的适应性,筛选了计算高含硫气藏气体混合物偏差系数的校正模型。
国内外研究主要是基于溶解度实验,围绕高含硫气藏储层硫沉积的预测、对储层伤害和防治等内容开展了相关研究工作。
从地层到井口的压力和温度的变化,对气流中的硫运载量和硫沉积都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高含硫气井井筒压力和温度的分布与储层压力和温度的变化规律存在差异,因此,在考虑硫沉积的影响的基础上研究气井生产规律,形成与之相适应的采气工艺技术、气井动态预测技术等,才能保证气井的安全生产。
如果忽略硫沉积等特殊物理化学变化对气井开发的影响,将导致该类高危气井井筒系统的不可靠性,安全开发难以保障。
五、以高含硫气井为研究对象井筒硫沉积机理研究着手,建立了井筒硫沉积预测模型,对比分析了各种硫沉积防治方法,提出了预防硫沉积和治理硫堵塞的工艺措施,重点开展了溶硫剂优选室内评价实验研究,对复配形成的溶硫剂合理配方进行室内性能评价实验,通过实例验证了预测模型的可靠程度,为高含硫气井安全、高效开发奠定了基础。
六、硫沉积位置的预测及预防高含硫气井井筒析出的硫存在不同的形态(固态或液态),对硫颗粒和硫液滴进行受力分析,分别建立了基于颗粒动力学的硫颗粒运移沉积模型和基于连续携液理论的硫液滴运移沉积模型,用于硫颗粒和硫液滴被携带所需临界流速和临界产量的计算。
对比分析各种硫沉积防治方法,提出了预防硫沉积和治理硫堵塞的工艺措施,重点开展了溶硫剂优选室内评价实验研究,将筛选出的三乙烯四胺、二乙烯三胺和乙醇胺等三种单剂按照不同的比例与现场使用的防冻剂乙二醇进行复配,最终形成了适合川东地区高含硫气井的溶硫剂LJ-1 合理配方,并对其性能进行室内评价实验。
以重庆气矿高含硫气井X-1 井为例,分析了该井不同产量、不同油管尺寸下的井筒温度和压力分布,不同配产下的硫溶解和析出、运移和沉积情况进行了分析。
六、高含硫气井井筒硫沉积机理研究首先对硫和硫化氢基本性质进行了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在分析硫、高含硫气体以及硫与高含硫气体混合物的相态变化特征的基础上,引入高含硫气体混合物中存在硫的原理,讨论了硫的来源以及硫的溶解与析出,研究了硫在高含硫气井井筒中沉积的机理,为开展高含硫气井井筒硫沉积预测与防治研究奠定了基础。
随着硫的析出,油管实际有效内径、产量等都将发生改变,井筒温度压力将随之持续下降,硫液滴开始固化。
当固化开始时,微滴的核心将催化其周围的硫液滴,以很快的沉积速度聚积固化。
这种现象可以用相态理论加以解释,并将其称之为瞬间相态变化引起的硫的沉积。
当含有较多的硫化氢组分且溶有一定量的硫的高含硫天然气穿过井筒递减的压力温度剖面时,超过载硫气体的溶解度,硫会以单体形式从中析出,在适当的温度条件下析出的硫将以固态硫微粒或硫液滴的形式存在,一旦其受到向上的力不足以将其带出井筒,将会在地层或井筒中沉积。
高含硫天然气在开采过程中,硫在井筒的沉积过程就是硫的溶解、析出、运移和、沉积的过程,是一复杂过程。
从地层到井口的压力和温度的变化,对气流中的硫运载量和硫沉积都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高含硫天然气在井筒流动过程中,压力和温度将随井深的变化而变化,无论是化学溶解还是物理溶解,硫的析出都是因硫在含硫天然气中溶解度的降低而导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