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治理资质

环境污染治理资质
环境污染治理资质

《云南省环境保护行业污染治理资质证书》

评定实施细则

《云南省环境保护行业污染治理资质证书》评定按照《云南省环境保护行业污染治理资质证书评定管理办法》执行,细化具体要求可按以下执行:

一、正式资质证书

1、甲级

(1)注册资金:不少于500万;

(2)会籍:理事以上,且入会3年以上;

(3)技术人员要求:具备3名以上从业时间超过10年且与申报专业相关的专职高级工程师、6名从业时间超过5年且与申报专业相关的的专职工程师;

(4)业绩要求:两项以上单个业绩合同额达到500万以上(或处理量达到大型工程规模,或中型以上项目业绩累计合同额达到2000万以上)且与申报专业对应的污染治理项目;

(5)有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具备一项以上与申报专业相关的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或科技成果;

(6)具备完善的保证项目完成和技术研发的设备:具备可以与所申报专业相关的实验仪器,并具备独立的实验室与专职实验化验员;

(7)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ISO14000或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2、乙级

(1)注册资金:不少于100万;

(2)技术人员要求:具备2名以上从业时间超过10年且与申报专业相关的专职高级工程师、4名从业时间超过5年且与申报专业相关的的专职工程师;

(3)业绩要求:两项以上单个业绩合同额达到100万以上(或处理量达到中型以上,或累计业绩超过300万)且与申报专业对应的污染治理项目;

(4)具备与申报专业相关实验化验能力:具备可以与所申报专业相关的实验仪器,如无专门的实验室,可与有资格提供检验服务的实验室签订委托化验协议或合作协议;

(5)具备一定的质量管理能力:公司有质量、安全方面的管理规定,并能按规定执行。

3、丙级

(1)注册资金:不少于50万;

(2)技术人员要求:具备1名以上从业时间超过10年且与申报专业相关的专职高级工程师、2名从业时间超过5年且与申报专业相关的的专职工程师;

(3)业绩要求:两项以上单个业绩合同额达到20万以上(或累计业绩合同额达到50万以上)且与申报专业对应的污染治理项目;

(4)具备一定的质量管理能力:公司有质量、安全方面的管理规定,并能按规定执行。

二、临时证书

1、临时证书不设甲级

2、临时乙级

(1)注册资金:不少于100万;

(2)技术人员要求:具备2名以上从业时间超过10年且与申报专业相关的专职高级工程师、4名从业时间超过5年且与申报专业相关的的专职工程师;

仪器,如无专门的实验室,可与有资格提供检验服务的实验室签订委托化验协议或合作协议;

(4)具备一定的质量管理能力:公司有质量、安全方面的管理规定,并能按规定执行。

3、临时丙级

(1)注册资金:不少于50万;

(2)技术人员要求:具备1名以上从业时间超过10年且与申报专业相关的专职高级工程师、2名从业时间超过5年且与申报专业相关的的专职工程师;

(3)具备一定的质量管理能力:公司有质量、安全方面的管理规定,并能按规定执行。

三、临时证书转为正式证书

临时证书在有效期内如达到以下条件可以申请转为正式资质证书

1、临时证书转为正式乙级资质

(1)注册资金:不少于100万;

(2)技术人员要求:具备2名以上从业时间超过10年且与申报专业相关的专职高级工程师、4名从业时间超过5年且与申报专业相关的的专职工程师;

(3)业绩要求:两项以上单个业绩合同额达到50万以上(或两个处理量达到中型以上项目,或累计业绩合同额达到100万以上)且与申报专业对应的污染治理项目;

仪器,如无专门的实验室,可与有资格提供检验服务的实验室签订委托化验协议或合作协议;

(5)具备一定的质量管理能力:公司有质量、安全方面的管理规定,并能按规定执行。

2、临时证书转为正式丙级资质

(1)注册资金:不少于50万;

(2)技术人员要求:具备1名以上从业时间超过10年且与申报专业相关的专职高级工程师、2名从业时间超过5年且与申报专业相关的的专职工程师;

(3)业绩要求:完成两项以上单个业绩合同额达到20万以上(或累计业绩合同额达到50万以上)且与申报专业对应的污染治理项目;

(4)具备一定的质量管理能力:公司有质量、安全方面的管理规定,并能按规定执行。

云南省环境保护行业污染治理资质评定及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适应入世需要,加强行业自律,规范行业市场行为,提高环保工程的投资效益,推动环境污染治理市场的健康发展,云南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对会员单位环境污染治理能力开展评定工作。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环境污染治理资质,是指具有法人资格的单位承担环境污染治理业务的能力(包括硬件、技术水平、管理能力、工程业绩和信誉度等综合条件)。

第三条资质评定目的:

为会员单位开展相关污染治理业务提供证明;

为项目业主选择承接单位提供参考依据;

为环保行政管理部门监督管理提供服务。

第四条资质评定范围:包括废水污染治理、废气污染治理、固体废弃物(固废)污染治理、物理性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及恢复等(各领域治理范围的专业分类见附件一)。

第五条凡符合本办法规定条件的云南省内注册的独立法人单位均可申请《云南省环境保护行业污染治理资质证书》(以下简称《资质证书》),原则上持甲级《资质证书》的单位为常务理事,持乙级《资质证书》的单位为理事,持丙级《资质证书》或临时证书的单位为普通会员单位。

第二章申请条件

第六条《资质证书》分为正式《资质证书》和临时《资质证书》两种类型。

第七条《资质证书》设甲级、乙级、丙级三种等级。丙级资质证书证明持证单位具备承担工程投资100万元及以下的环境污染治理项目(噪声治理项目50万元及以下)的能力;乙级资质证书证明持证单位具备承担工程投资500万元及以下的环境污染治理项目(噪声治理项目100万元及以下)的能力;甲级资质证书不受工程投资额度的限制。

第八条申报甲级《资质证书》单位条件如下:

(一)独立承担过两项以上大型(总投资500万元以上)污染治理项目,投入正常运行,并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项目效益和社会信誉好;

(二)有3名以上从事污染治理工程业务八年以上,承担过一项以上大型环境污染治理工程的专职高级工程师和6名以上从事污染治理工程业务四年以上的专职工程师,且专业与所承担的环境污染治理业务基本配套。

(三)在从事的污染治理专业中,至少掌握一项成熟实用技术(产权明属)或行业推广的技术,并具有一定自主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

(四)具有较完备的试验、检验条件;

(五)有承担工程所需的设备仪器;

(六)有健全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第九条申报乙级《资质证书》单位条件如下:

(一)独立承担过两项以上中型(总投资100-500万元)污染治理项目,投入正常运行,并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项目效益和社会信誉好;

(二)有2名以上从事污染治理工程业务八年以上,承担过一项以上中型或大型污染治理工程的专职高级工程师和4名以上从事污染治理工程业务四年以上的专职工程师,且专业与所承担的环境污染治理业务基本配套。

(三)在从事的污染治理专业领域中,至少掌握一项成熟实用技术(产权明属)或行业推广的技术;

(四)具有一定试验、检验条件;

(五)具有承担工程需要的设备仪器;

(六)有健全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第十条申报丙级《资质证书》单位条件如下:

(一)独立承担过两项以上小型(总投资100万元以下)污染治理工程项目,投入正常运行,并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项目效益和社会信誉好;

(二)有1名以上从事污染治理工程业务八年以上,承担过小型以上污染治理工程的专职高级工程师和2名以上从事污染治理工程业务四年及以上的专项工程师,且专业与所承担的环境污染治理业务基本配套;

(三)在从事的污染治理专业领域中,至少掌握一项成熟实用技术,且产权明属;

(四)有承担工程所需的设备仪器;

(五)有健全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第十一条符合乙、丙级资质申请条件,但尚无污染治理工程业绩的单位可申请相应级别环境污染治理工程项目的临时《资质证书》(临时资质证书不设甲级)。临时《资质证书》的申请条件另定。

第三章申请及评定程序

第十二条申请单位填写《云南省环境保护行业污染治理资质证书申请表》(见附件二)并附下列材料,一式两份装订成册送云南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一)企业法人有效营业执照复印件。

(二)固定的工作场所证明。

(三)申报乙级、甲级证书的单位应提供具备试验、化验条件的证明材料。

(四)持有的环境污染治理关键技术有关材料复印件。包括专利证书、技术鉴定证书及有关部门或行业协会的推荐证书或获奖证书。

(五)所聘用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聘用合同及职称资格证书、身份证复印件,主要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工作业绩证明材料及其他相关证明。

(六)单位在质量、安全等方面的管理规定办法及要求。

(七)两个以上工程项目的验收证明材料。包括项目合同、设计方案、竣工验收监测报告、项目竣工验收批复意见、项目业主意见等。

(八)能证明承接环境污染治理业务能力的其他有关材料。

暂无业绩的单位申请临时《资质证书》,上述申请材料第(七)款变更为项目合同(或委托书)及项目设计方案。

第十三条云南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收到申请资料后,进行登记造册,对申报材料进行型式审查,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现场核查并提出审核意见。

第十四条云南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邀请有关专家及部门管理人员组成评审组进行评定(视情况可将现场核查与评定同时进行),提出评定意见,并将评审意见报送会长办公会审批。

第十五条审批通过后,向经评定符合要求的申请单位颁发《资质证书》,并在网上及有关媒体上予以公告。

第十六条云南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技术部在评定审批后15日内完成发证工作,并向未获批准的单位说明理由。

第四章《资质证书》的使用和管理

第十七条《资质证书》是环保企、事业单位已具备相应的环境污染治理能力的证明,可在承接环境污染治理业务及广告宣传中使用。

持证单位在承接环境污染治理业务时,应按《合同法》的规定与业主签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

第十八条持证单位有下列情节之一者,省环保产业协会将视情况处以暂停《资质证书》使用并限期整改、降低《资质证书》等级或取消资质的不同处罚。

(一)申请《资质证书》、资质升级或登记备案时,弄虚作假的;

(二)涂改、转让、租借、买卖《资质证书》的;

(三)不按规定实行年检的;

(四)承担污染治理工程环保验收不合格的;

(五)拒绝接受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监督检查和管理的;

(六)转包所承接的污染治理工程的;

(七)其它违反本办法规定的情况。

第十九条获证单位在《资质证书》有效期内,若从事环境污染治理的能力明显降低,协会将降低其《资质证书》的等级或取消《资质证书》的使用权;若所承担的环境污染治理项目出现重大失误,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等重大损失,除自行承担责任外,协会将取消其《资质证书》并在行业内通报。

第二十条《资质证书》有效期为三年,有效期满前三个月,可申请复评。复评申请要求同第八条,但工程项目应是在持证期内获得的业绩。复评时,可以根据业绩提升或降低资质证书等级。

第二十一条正式《资质证书》实行年检制度。持证单位应在每年4月15日前,将《云南省环境污染治理资质证书年检表》(以下简称《年检表》)及上一年度有关资质条件变化、业绩证明等年检资料报所在地的地、州、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协会)审查签署意见后,连同《资质证书》副本一并报省环保产业协会审核。

经审核符合条件的予以通过年检;对达不到原资质条件的,按实际达到的标准重新核定等级和专业范围或取消《资质证书》。

第二十二条《资质证书》持证单位的法人代表、单位名称、地址及通讯联系方式等发生改变,须在变更后三十日内到云南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申请办理《资质证书》的变更手续。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三条本办法由云南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负责解释。

第二十四条本办法自2005年4月1日起施行。

专业分类

环境污染治理工程分为废水污染治理、废气污染治理、固体废弃物(固废)污染治理、物理性污染治理和生态治理(保护)及恢复等5类。各领域治理范围的专业为:

(一)废水污染治理

1、工业废水

2、生活污水

3、医院废水

4、畜禽养殖废水

5、其它废(污)水治理专业(根据具体情况核定)

(二)废气污染治理

1、烟尘

2、烟气

3、粉尘

4、其它废气治理专业(根据具体情况核定)

(三)固体废弃物(固废)污染治理的专业分类

1、生活垃圾

2、有毒有害及危险固体废物

3、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四)物理性污染治理

1、噪声及振动

2、电磁辐射污染

3、放射性污染

(五)生态治理(保护)及恢复

1、湖泊工程:人工湿地、藻类去除、河道治理、面源污染治理

2、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环境污染治理(2)资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设计–––––环境污染治理的制度及实践 专业:地质工程 学号:2112160031、2112160042、2112160030 姓名:郭宇伦、王萌辉、祖琳 授课老师:张秀荣

摘要 “十三五”规划实施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环境保护也迎来了重要战略机遇期。然而,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环境污染问题“欠账”较多,目前的环保形势依然严峻。如何加快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生态环境短板成为中国政府面临的重大挑战。本文列举了我国现存的环境污染的问题,并且自70年代初开始总结我国环境保护的制度与实践,深刻归纳了各个阶段环境保护的特点。根据当前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提出一些建议,以期为我国环境保护研究提供些许参考。 关键词:环境污染; 制度演变; 治理实践

Abstract Since the 13th Five-Year Plan,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entered a New Normal. And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has also faced an important period of strategic opportunity. However, environmental pollution’s "debts" are excessive in the process of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Current environmental situation is still grim. How to speed up completing the building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s short board of comprehensive well-off society has become a major challenge facing the Chinese government. This paper enumerat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summarizes the institution and practice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China since the early 1970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t various stages. Based on the existing shortcomings, some suggestions are made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s for the research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China. Key word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nstitutional Evolution;Governance practices

有效的环境污染治理对政府的影响

内蒙古科技大学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年论文 题目:有效的环境污染治理对政府的影响 学生姓名:范欣 学号:0865140132 专业:公共事业管理 班级:公共2008班 指导教师:宋君丽副教授

摘要 政府主导思想以发展经济为先,而环境保护问题则放在次要位置,导致我国的环境污染日益突出,治理环境污染不仅关系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更关系到整个生态环境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政府和环境污染治理的分析得出政府在环境治理方面的行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唤醒政府的环境保护意识,保护和防止脆弱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推进循环经济,保障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关键词环境污染污染治理政府影响

Effectiv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ontrol on the impact of government Abstract Thinking of the government-led economic development first, while environmental issues are falling by the wayside, causing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in China,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s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sustainable human development is also related to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sustainable human development is to protect the government's actions without delay. This article aims by the government and the analysis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ontrol reached the government's behavior in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and the importance of the need to awaken the government'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wareness, protection and to prevent further deterioration of the fragil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mprove resource and energy efficiency, promote the recycling economy,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o build resource-saving and environment-friendly society. Keyword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Pollution abatement Government Influence

利用外部性理论分析环境污染及其治理

利用外部性理论分析环 境污染及其治理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利用外部性理论分析环境污染及其治理 环境作为一种公共物品,具有显着的外部性。外部性是指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对另一个经济主体的福利所产生的影响并没有通过市场价格反映出来。实现帕累托最优要求私人边际净收益等于社会边际净收益,但外部性的存在意味着私人边际净收益与社会边际净收益存在差异,因而不能获得最优资源配置效率。 环境污染具有很强的负外部性,污染者所承担的成本远小于社会承担的成本,仅受自身成本约束的污染者终将会使环境污染超过环境的耐受值。而环境保护则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保护者所获得的利益小于社会的收益,仪受自身利益激励的保护者不会有足够的动力去提供社会所需要的环境保护。无论是正外部性还是负外部性,都会影响到环境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使环境污染问题更加严重。 所以要解决中国的环境问题,就是要找到合适的机制,把环境的价值体现出来,加入到企业的生产成本中去,从而实现环境的外部性有效内部化。所谓环境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

就是使生产者或消费者产生的外部成本进入它们的生产和消费决策,由它们自己承担或“内部消化”,即环境政策领域中普遍接受的“污染负担”或“污染者付费”的方式。 环境污染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方法有以下两种: (一)命令控制方法。命令控制方法本质上是一种强制管理调整方法,主要通过政府的强制命令迫使污染者将污染的费用(成本)内部化来减少污染,例如设立环境标准以及推广某一种低污染环境技术的应用。具体表现为污染者在排污前必须进行净化处理,迫使污染者将原转嫁给社会承担的污染治理费用转化为污染者自身的生产成本,从而消除污染物排放的外部不经济性。 (二)经济刺激方法经济刺激方法是指利用经济手段,间接作用于政策对象,把外部不经济的环境成本内部化,改变生产者和消费者原有的破坏环境的行为。经济刺激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侧重于通过政府干预来解决环境问题,可称之为庇古手段,其具体手段有排污费和排污税等。另一类侧重于通过市场本身来解

环境污染治理成本

环境污染治理成本5年增长75.4% “隐身”已久的“绿色GDP”再次“上线”。 12月25日,环保部环境规划院低调披露了2008年全国环境经济核算(也即俗称的“绿色GDP”)的部分研究结果。 这是自2006年第一次公布2004年“绿色GDP”结果之后,第二次公布相关结果。根据《中国环境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8(公众版)》,和2004年相比,2008年我国环境退化成本增长了74.8%,虚拟治理成本增长了75.4%。这意味着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在环境和生态方面所付出的代价日益增大。 从计算范围上来看,《报告2008》完善了《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的计算方法,后者为中国第一份也是目前唯一一份被公布的绿色GDP核算报告。 根据《报告2008》,2008年的生态环境退化成本达到12745.7亿元,占当年GDP的3.9%。其中环境退化成本(指环境污染所带来的各种损害,如对农产品产量、人体健康、生态服务功能等的损害)8947.5亿元,生态破坏损失(指森林、湿地、草地和矿产开发)3798.2亿元,分别占生态环境总损失的70.2%和29.8%。 就环境退化成本而言,《报告2008》显示,2008年,利用污染损失法核算的环境退化成本为8947.5亿元,比上年增加了1613.5亿元,增长了22.0%,增幅略高于2007年。“这一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同期GDP9%的增长速度,这是对我们现有经济发展模式不可持续的最好说明。”WWF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主任杨富强对记者评论。 《报告2008》课题组专家指出,目前的核算结果还不能完整反映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损失,因为报告没有将在核算方法上不够成熟以及基础数据不具备的环境污染损失和生态破坏损失若干项目计算在内。 即便如此,2008年的环境虚拟治理成本已经高达5043.1亿元,比2004年增长了75.4%。所谓虚拟治理成本,指目前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按照现行的治理技术和水平全部治理所需要的支出。 在每年的GDP总量里,减去这部分虚拟治理成本,方能体现其对环境的部分欠账。“2008年的GDP环境污染的扣减指数为1.5%。”环保专家对记者指出。

江苏环境污染治理工程设计证书管理规定

江苏环境污染治理工程设计证书管理规定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江苏省环境污染治理工程设计证书管理办法 (修订)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行业自律、规范环境污染治理工程设计市场,提高环境污染治理工程质量,促进环保产业健康发展,江苏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对从事环境污染治理工程设计相关业务的会员单位,开展环境污染治理工程设计能力(以下简称“设计能力”)评定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设计能力包括:水污染治理工程、大气污染治理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工程、物理污染治理工程、生态修复工程及环境自动监控系统工程的总体设计、工艺设计及工程的配套装备设计(不包括压力容器、放射性废物处理等国家明确要求资质的设计)。 第三条凡符合本办法有关规定的协会会员单位,可申请设计能力评定,经评定合格后,由协会颁发《江苏省环境污染治理工程设计证书》(以下简称《设计证书》)及图签章。 第四条协会负责组织实施设计能力评定工作,以及《设计证书》的发放、管理和监督工作,具体业务由秘书处承办。 第五条《设计证书》的申请、评定工作,遵循自愿、公开、公正、公平、规范的原则。 第二章证书类别和等级 第六条《设计证书》分六个类别,每个类别中分若干专项(具体证书类别、业务范围的选择见附件1)。 1、水污染治理工程:包括工业废水治理、生活污水治理、中水回用等工程及其配套设施的设计。 2、大气污染治理工程:包括锅炉烟气治理、工业炉窑烟气治理、油烟气雾治理、有机废气治理、空气净化等工程及其配套设施的设计。 3、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工程:包括一般废弃物、危险废弃物(含医疗废弃

建筑施工中环境污染防治成本分析研究

建筑施工中环境污染防治成本分析研究 发表时间:2018-09-06T11:00:11.410Z 来源:《建筑细部》2018年2月上作者:温树超 [导读] 随着人民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我国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的建设,而在建筑施工中,也应该注重加强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 佛山市禅城区环境监测站 528251 摘要:随着人民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我国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的建设,而在建筑施工中,也应该注重加强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本文具体分析建筑施工中环境污染防治成本,从而有效实施绿色文明施工,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使建筑行业能够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建筑施工;环境污染;防治成本;预防措施 在实施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系列的环境污染,这主要是因为企业比较重视施工的进度、施工的质量,还不能够有效地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施工企业比较注重施工单位中的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而忽略了与周边居民之间的协调。除此之外,施工体验也比较注重质量的管理以及技术的管理,而忽略了对于施工现场的环境管理,从而给环境带来严重的破坏及污染。分析建筑施工中环境污染防治成本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建筑施工中环境污染防治成本分析 1.1污染防止分析方法 1.1.1污染防治成本控制的代价函数 根据污染成本分布的敏感性控制变量,得到建筑施工环境污染治理的统计代价函数为: 根据环境污染防治投入成本的固定资产比例和现金比例的关系[7],进而得到成本造价与环境污染防治效果的代价函数: 1.2固体废弃物污染的防治成本 据相关调查数据分析,城市中的废弃物有40%左右来源于建筑施工固体废弃物。在具体施工这程中,这些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有废弃的施工材料、生活垃圾、废包装等。为了减小这些废弃物对施工的具体影响,施工企业会选择将这些废弃运往郊外进行填埋,或者是选择露天堆放,这样就会给环境带来直接的破坏,同时还会直接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 1.2噪音污染的防治成本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必然会发生一系列的噪音,主要来源于机械设备,比如压路机、推土机、挖掘机、起重机在运行过程中都会产生一定的噪音,尤其针对于多种机械设备共同运行,那么就会加重噪音污染。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施工材料的切割或者是在安装材料过程中也会出现一系列的噪音。甚至还有的部分项目在晚上进行,噪音污染会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同时也会给居民把健康带来一定的危害。 1.3大气污染的防治成本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粉尘污染也是一大主要问题,粉尘的产生会直接影响空气的质量。施工开始之后,会对周边的绿化产生一定的破坏,随意堆放的建筑材料会产生一定的粉尘,例如石灰,水泥等材料,如果遇到大风的天气,那么就会使粉尘弥漫在空中,同时还会夹杂着刺鼻的气味,不仅对空气环境有一定的破坏,同时还直接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除此之外,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也会挥发一些具有污染性的气体,例如沥青油漆在挥发过程中,会刺激人的呼吸道以及眼睛,严重的话还会对人们的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等造成巨大的危害,在此过程中就加大了环境污染防治的成本。 1.4水污染的防治成本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必须要设置好下水道,同时打好坚实的地基。而在此施工过程中,土壤就会影响水质,从而造成水质污染。除此之外,在具体施工过程中,还会出现废水、污水等随意排放的问题,尤其一些建筑企业为了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环保意识较差,所以不会对废水污水进行相应的处理。如果带有化学成分的废水渗入在地下,那么,就会给土壤以及水资源带来一定的污染破坏,同时也就加大了水污染防治的成本。 二、减小建筑施工环境中环境污染防治成本的措施 2.1减小固体废弃物污染的防治措施 首先一定要对固体废弃物的运输做好相应的规范工作,同时,还要保证运输车辆全封闭,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出现散落现象,而且还要对车辆轮胎进行及时的清洗。另外,不能够随意的堆放固体废弃物,应该对相应废弃物做好及时的清理。在施工结束之后,要及时的拆除临时工棚,要保证周边的自然生态环境能够恢复。当然还应该对各种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尤其应该着重处置可以再次利用的废弃物。 2.2减小噪音污染的防治成本措施 在施工前期可以结合施工实际情况堆砌围墙,必要的话也可以安装安全围帘,除此之外,施工人员在安装使用机器设备时,也一定要规范操作,做好自我控制,坚决避免出现故意敲打机械而产生噪音。对于噪音较大的场地需要安装密封棚子,同时也要尽可能地使用噪音比较低的设备,降低对周边居民的影响。另外还应该注意,一定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应的工作,尤其避免晚上进行施工,从而影响居民的正常休息。当然也要做好相应的噪音监测工作,同时结合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调整,确保能够将噪音降到最低。 2.3减小大气污染的防治成本的措施 要想有效的控制粉尘污染,其最有效的措施就是经常洒水,每天对运土车辆经过的路面洒水4到5次,可以有效的减少70%的粉尘污

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及治理对策

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及治理对策与所有的工业化国家一样,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是与工业化相伴而生的。50 年代前,我国的工业化刚刚起步,工业基础薄弱,环境污染问题尚不突出,但生态恶化问题经历数千年的累积,已经积重难返。50年代后,随着工业化的大规模展开,重工业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问题初见端倪。但这时候污染范围仍局限于城市地区,污染的危害程度也较为有限。到了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环境污染渐呈加剧之势,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使环境污染向农村急剧蔓延,同时,生态破坏的范围也在扩大。时至如今,环境问题与人口问题一样,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两大难题。我国环境保护工作虽然取得多项进展,但形势仍然非常严峻。大气污染程度在加剧,北京成了世界上尘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水环境污染也日益突出。环境污染从城市向农村扩展。某些物种灭绝、植被破坏、土地退化,以及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正严重地威胁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改善。据我国专家偏保守的估计,每年由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2000亿元,占我国1992年国民生产总值(GNP))的9% 左右。国外有的报道称,中国正在成为公害大国”。 1.1城市环境污染态势 (1)大气污染十分严重。 我国大气污染属于煤烟型污染,以尘和酸雨(二氧化硫)污染危害最大,并呈发展趋势。城市尘污染。据参加全球大气监测的北京、沈阳、西安、上海、广州5个城市的监测资料表明,总悬浮颗粒物年日均浓度分别在200?550卩g/m范围内,超过世界卫生组织(WHO)卫生标准60?90卩g/m3勺3?9倍,这5个城市全被列入世界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之中,北京是世界上尘污染最严重的首都之一。 酸雨污染。由于我国迄今尚未对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采取有效措施,而煤炭消耗量不断增加,造成区域性大面积酸雨污染严重。广东、广西、四川盆地和贵州大部分地区形成了我国西南、华南酸雨区,已成为与欧洲、北美并列的世界三大酸雨区之一。酸雨危害十分严重。除西南、华南酸雨区之外,近年来又逐渐形成了以长沙、南昌为代表的华中酸雨区,以厦门、上海为代表的华东沿海酸雨区和以青岛为代表的北方酸雨区。

环境污染治理资质学习资料

《云南省环境保护行业污染治理资质证书》 评定实施细则 《云南省环境保护行业污染治理资质证书》评定按照《云南省环境保护行业污染治理资质证书评定管理办法》执行,细化具体要求可按以下执行: 一、正式资质证书 1、甲级 (1)注册资金:不少于500万; (2)会籍:理事以上,且入会3年以上; (3)技术人员要求:具备3名以上从业时间超过10年且与申报专业相关的专职高级工程师、6名从业时间超过5年且与申报专业相关的的专职工程师; (4)业绩要求:两项以上单个业绩合同额达到500万以上(或处理量达到大型工程规模,或中型以上项目业绩累计合同额达到2000万以上)且与申报专业对应的污染治理项目; (5)有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具备一项以上与申报专业相关的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或科技成果; (6)具备完善的保证项目完成和技术研发的设备:具备可以与所申报专业相关的实验仪器,并具备独立的实验室与专职实验化验员; (7)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ISO14000或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2、乙级 (1)注册资金:不少于100万; (2)技术人员要求:具备2名以上从业时间超过10年且与申报专业相关的专职高级工程师、4名从业时间超过5年且与申报专业相关的的专职工程师; (3)业绩要求:两项以上单个业绩合同额达到100万以上(或处理量达到中型以上,或累计业绩超过300万)且与申报专业对应的污染治理项目; (4)具备与申报专业相关实验化验能力:具备可以与所申报专业相关的实验仪器,如无专门的实验室,可与有资格提供检验服务的实验室签订委托化验协议或合作协议; (5)具备一定的质量管理能力:公司有质量、安全方面的管理规定,并能按规定执行。 3、丙级 (1)注册资金:不少于50万; (2)技术人员要求:具备1名以上从业时间超过10年且与申报专业相关的专职高级工程师、2名从业时间超过5年且与申报专业相关的的专职工程师; (3)业绩要求:两项以上单个业绩合同额达到20万以上(或累计业绩合同额达到50万以上)且与申报专业对应的污染治理项目; (4)具备一定的质量管理能力:公司有质量、安全方面的管理规定,并能按规定执行。 二、临时证书 1、临时证书不设甲级 2、临时乙级 (1)注册资金:不少于100万;

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资质证书分为甲级和乙级两个级别

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资质证书分为甲级和乙 级两个级别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资质证书分为甲级和乙级两个级别,持有甲级资质证书的单位,可在全国范围内从事该专业类别任何规模的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的运营业务; 持有乙级资质证书的单位,可在全国范围内从事单个项目处理水量30000吨/日以下的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营业务。甲、乙级资质证书各分为正式证书和临时证书两种,甲级资质证书和乙级资质证书有效期为3年,临时甲级资质证书和临时乙级资质证书有效期为1年。 二、基本条件 1、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或者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法人资格,且注册资金符合要求。 2、具有维护设施正常运转的专业技术人员; (1)申请甲级资质的单位应具备不少于10名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技术人员,其中高级职称不少于5名;申请乙级资质的单位应具备不少于6名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技术人员,其中高级职称不少于3名。 说明:申请甲级运营资质的5名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中,应至少有3名全职人员,申请乙级运营资质的3名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中,至少应有1名全职人员。甲乙级上述条件中均可以有2名兼职人员(该2名中也可以由中级职称连续从事环保领域工作5年以上的全职人员视同高级)。上述人员全部应提交合同聘用文本及聘期、合同期间社保证明等。 (2)申请每一专业类别应有本专业领域至少3名以上专业技术人员。

说明:本专业领域大学本科以上毕业生从事本领域工作3年以上可视为专业技术人员。上述两项要求不累加计算,第(1)项条件中的人员也可作为上述第(2)项专业类别中的技术人员条件。 (3)申请甲级资质证书的单位至少应有3名运营现场管理人员和10名操作人员取得污染治理设施运营岗位培训证书,申请乙级资质证书的单位至少应有2名运营现场管理人员和6名操作人员取得污染治理设施运营岗位培训证书。 说明:所有从事设施运营现场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均应取得污染治理设施运营岗位培训证书。申请资质证书时应满足上述人员条件数。 3、连续一年以上从事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管理,达到本标准资质类别条件之一,且负责、承担运营管理的污染处理设施所排放的污染物应连续、稳定达到国家或地方的排放标准,没有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行为记录并没有发生重大运营责任事故。 4、从事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服务不足一年,尚未达到相应类别业绩条件的,但符合除业绩条件外其它申请条件的单位,可申请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甲级或乙级临时资质证书。 三、分级标准 1、甲级资质证书条件 . 注册资金300万元以上; . 具有从事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管理的经历,承担过1个处理水量10000吨/日以上工程的运营管理,或2个处理水量5000吨/日以上工程的运营

宏观经济学环境污染GDP损失

环境污染损失多少GDP 环境污染究竟损失掉多少GDP?今天,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首次给出了数据:2004年,全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118亿元,占当年GDP的3.05%;虚拟治理成本为2874亿元,占当年GDP的1.8%。 这些数据来源于两个部门今天联合发布的《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这是中国第一份有关环境污染经济核算的国家报告,标志着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简称绿色GDP核算),是指从传统的GDP中扣除自然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退化成本的核算体系,其意义在于能够更为真实地衡量经济发展成果。 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与国家统计局局长邱晓华指出,由于部门局限和技术限制,已计算出的损失成本只是实际资源环境成本的一部分。 3.05%意味着什么 这个数据意味着:我们正在为经济发展欠下的环境债付账。

潘岳和邱晓华表示,核算的结果仅仅是整个结果的一部分,即便如此,损失也已经占到GDP的3.05%,“这个数字非常惊人,说明我国的环境形势十分严峻”。 据了解,完整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至少应该包括五大项自然资源耗减成本(耕地资源、矿物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渔业资源)和两大项环境退化成本(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由于基础数据和技术水平的限制,此次核算没有包含自然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退化成本中的生态破坏成本,只计算了环境污染损失。环境污染损失成本包括20多项,此次核算也仅算了其中的10项。 1.8%诠释了什么 这次核算中,另一个有重要意义的数字是:污染扣减指数1.8%,专家称之为虚拟治理成本。这个数字诠释出:需要付出占GDP1.8%的成本,才可能将排放到环境中的主要污染物去除。 除了污染损失,此次核算还对污染物排放量和治理成本进行了核算。结果表明,如果在现有的治理技术水平下全部处理2004年点源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需要一次性直接投资约10800亿元,这个数字占当年GDP的6.8%左右。同

环境污染的经济学分析

环境污染的经济学分析 摘要:环境污染和保护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本文从经济学角度结合实例对环境污染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环境污染经济学分析治理建议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经济系统运行的基础,生态环境问题是由于人类长期的生产和生活等社会经济行为所引起的生态环境破坏而反作用于人类社会经济生活的不良影响,其实质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调。目前,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社会性的问题。如何解决好这一问题,关系到人类社会的生存。因此,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对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环境污染的经济学分析 自然环境是人类的共同财富.环境效益具有公共性。例如,一户人家在房前屋后种了许多花草.把屋子周围布置得像个花园。居住环境变得十分幽雅。但实际的得益者并不只限于这户人家.因为邻居的居住环境也得到了改进.此类行为都产生一些没有办法完全收归私有的利益。反过来说,环境被破坏带来的影响也是公共性的。例如,各工厂排放的废

水、废气,建筑工程形成的噪音与尘土飞扬等都污染或破坏了环境,这些行为对社会所造成的伤害,都没有由污染者或环境破坏者本身负担.这就是环境效益的外部不经济或负的外部性,外部性影响导致市场失灵是环境问题产生的经济根源。 1.1 外部不经济(或负的外部性) 在健全的产权体系中.市场制度通过价格机制使资源达到最优的配置。但是在产权不明晰情况下,经济活动必然产生经济的外部性。从而导致经济活动中的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或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的不一致,产生“市场失灵”。由于环境本身所固有的公共特性,其外部性表现得相当明显。环境损害行为具有很强的负外部性,譬如,对大气、河流的污染,其成本通常都是由全社会共同承担,而相应的收益却为造成破坏的市场主体所独享。由于私人成本对社会成本的偏离,私人的最优经济活动水平也必然偏离社会的最优状态,其现实表现就是污染产品生产过多导致污染超标,超过环境自净能力。假定某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排放有毒气体,对周围的群众造成危害,即具有负的外部性。那就意味着私人成本(即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各种成本)低于社会成本(即社会为企业生产所付出的代价)。 1.2 外部经济(或正的外部性) 环境保护行为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即市场主体对环境

[空气污染治理技术论文]治理空气污染的措施

[空气污染治理技术论文]治理空气污染的措施 空气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舒适感。下面是为大家精心推荐的空气污染治理技术论文,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室内空气污染治理新技术 摘要:室内环境是人们生活和工作中最重要的环境,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室内装饰日趋精细,室内空气污染物的和种类日益增多,室内空气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舒适感。为了提高空气质量,增进身心健康,有必要对空气污染进行治理,因此,研究治理污染的新技术 __。 关键词:室内环境污染治理技术 一、膜分离净化技术 膜分离技术是一项简单、快速、高效、经济节能的新技术。用于气体分离的膜主要有有机聚合膜和无机膜。利用此技术可分离简单的芳香族化合物,效果非常明显。其基本方法是在过滤器中的多孔填料表面覆盖生物膜,废气流经填料床时,通过扩散过程,把污染成分

传递到生物膜,并与膜内的微生物相接触而发生生物化学反应,使废气中的污染物完全降解为 CO2和H2O。 二、化学性污染防治技术 以晶化的锐态矿纳米TiO2活性材料为基础,结合了光敏化、金属离子与非金属离子掺杂、金属氧化物复合、贵金属担载、表面修饰等诸多手段,采用纳米溶胶合成技术制备,突破了以往限制催化材料应用的两大技术难题:激发波段窄、纳米颗粒易团聚[1]。 此技术通过高密度成膜技术雾化激活,在墙壁、家具、地板等表面形成一层附着力极强的无毒纳米催化层,可以分解有害气体、释放氧负离子、作用时间长、超亲水抗污、无二次污染 三、益生菌加生物酶技术 益生菌加生物酶技术采用独特的“益生菌+生物酶”的综合防治技术。通过先进的生物技术手段,对强烈嗜捕性的生物菌进行诱导、驯化,使之成为共生、共代谢或辅助代谢的益生菌群。益生菌群与生物酶的有机结合,就具有了对甲醛、氨、苯和TVOC等有害物质的灭食机制,并利用其特有的催化功能,极为快速地破坏有机物的分子链,

浅谈微生物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作用

浅谈微生物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我国是世界上环境污染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大气、河流、湖泊、海洋和土壤等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当前我国社会经济仍然保持着高度发展的态势,环境保护的压力将进一步加重,由人类活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环境质量的恶化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如何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以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之目标是我国目前及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微生物技术在处理环境污染物方面具有速度快、消耗低、效率高、成本低、反应条件温和以受无二次污染等显著优点,加之其技术开发所预示的广阔的市场前景,受到了各国政府、科技工作者和企业家的高度重视,从根本上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 应用微生物的高效降解、转化能力治理环境污染,在污水治理、固体废弃物处理、重金属降解、化合物分解、石油修复等方面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治理过程分为:①高效生物降解能力和极端环境微生物的筛选、鉴定;②污染物生物降解基因的分离、鉴定和特殊工程菌的构建;③生物恢复的实际应用和工程化。 一、污水治理 环境中的污染物,在自然界中经过迁移、转化,绝大多数将归入水体,引起水体不断受到污染的胁迫。尤其是高浓度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大量倾入,使水体富营养化现象日趋严重。通常情况下,只要这种污染不超过阀值,污染的水体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综合作用下,是可以得到净化的,这种净化主要源于水体中的微生物能直接或间接地把污染物作为营养源,在满足微生物生长需要的同时,又使污染物得以降解,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二、固体废弃物治理 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影响我国的环境质量。我国同体废弃物年产量数目极大。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达千亿元以上。目前我国处理城市垃圾的方法主要是填埋、堆放和焚烧。填埋、堆放既占用土地资源,又会使有害物质渗漏、扩散,造成二次污染。固体废弃物焚烧产生的二嚼英等有害物质会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与生产。利用微生物分解固体废弃物中的有机物,从而实现其无害化和资源化,是经济而有效的处理同体废弃物方法。微生物技术治理同体废弃物的优势是:可以有选择地浓缩或去除污染物:节省运营和投资成本:废物总体积显著降低:可以将废弃物转化为再利用资源。其缺点在于反应速度慢,某些同体废弃物难以降解。尽管如此,人们相信生物降解中存在的问题会随着对微生物研究的深入很快得到解决.

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资质证书分为甲级和乙级两个级别

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资质证书分为甲级和乙级两个级别

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资质证书分为甲级和乙级两个级别,持有甲级资质证书的单位,可在全国范围内从事该专业类别任何规模的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的运营业务; 持有乙级资质证书的单位,可在全国范围内从事单个项目处理水量30000吨/日以下的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营业务。甲、乙级资质证书各分为正式证书和临时证书两种,甲级资质证书和乙级资质证书有效期为3年,临时甲级资质证书和临时乙级资质证书有效期为1年。 二、基本条件 1、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或者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法人资格,且注册资金符合要求。 2、具有维护设施正常运转的专业技术人员; (1)申请甲级资质的单位应具备不少于10名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技术人员,其中高级职称不少于5名;申请乙级资质的单位应具备不少于6名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技术人员,其中高级职称不少于3名。 说明:申请甲级运营资质的5名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中,应至少有3名全职人员,申请乙级运营资质的3名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中,至少应有1名全职人员。甲乙级上述条件中均可以有2名兼职人员(该2名中也可以由中级职称连续从事环保领域工作5年以上的全职人员视同高级)。上述人员全部应提交合同聘用文本及聘期、合同期间社保证明等。 (2)申请每一专业类别应有本专业领域至少3名以上专业技术人员。 说明:本专业领域大学本科以上毕业生从事本领域工作3年以上可视为专业技术人员。上述两项要求不累加计算,第(1)项条件中的人员也可作为上述第(2)项专业类别中的技术人员条件。 (3)申请甲级资质证书的单位至少应有3名运营现场管理人员和10名操作人员取得污染治理设施运营岗位培训证书,申请乙级资质证书的单位至少应有2名运营现场管理人员和6名操作人员取得污染治理设施运营岗位培训证书。 说明:所有从事设施运营现场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均应取得污染治理设施运营岗位培训证书。申请资质证书时应满足上述人员条件数。 3、连续一年以上从事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管理,达到本标准资质类别条件之一,且负责、承担运营管理的污染处理设施所排放的污染物应连续、稳定达到国家或地方的排放标准,没有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行为记录并没有发生重大运营责任事故。 4、从事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服务不足一年,尚未达到相应类别业绩条件的,但符合除业绩条件外其它申请条件的单位,可申请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甲级或乙级临时资质证书。 三、分级标准 1、甲级资质证书条件 . 注册资金300万元以上; . 具有从事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管理的经历,承担过1个处理水量10000吨/日以上工程的运营管理,或2个处理水量5000吨/日以上工程的运营管理,负责运营的设施正常运行一年以上,并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

环境污染的经济学分析

环境污染的经济学分析 〔摘要〕通过介绍环境治理与保护的重要性,对环境污染进行经济学分析,环境污染的外部性和内部性,并对当下山西生态污染和环境污可染进行分析继而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一些方案,以更好的促进山西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环境污染经济学分析外部性内部性山西环境 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环境恶化、资源短缺,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环境污染与保护已成为一个备受世人瞩目的全球性问题。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经济系统运行的基础。生态环境问题是由人类长期的生产和生活等社会经济行为的所引起的生态环境破坏而反作用于人类社会经济生活的不良影响。其实质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调。而且在传统经济模式中,资源和环境只是“自然要素”,是经济的外在变量,甚至是与经济无多大关联的外部因素,其特征是强调工业化,以GDP的增长作为衡量社会文明的唯一尺度,而资源环境是无关紧要的。这种模式没有考虑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严重危害其他人发展的权利,不仅给当代人类造成了危害,也把未来人类至于发展的困境。 加强环境的治理与保护不仅是为当代经济的发展谋求动力,更是为后代以及更长远的发展做好准备。 (一)环境污染的经济学分析 自然环境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同时,环境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消费上具有非排他性,共享性,非竞争性,这使环境资源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环境效益具有公共性。例如,大学生的宿舍环境卫生,如果一个人把自己的床铺和书桌整理干净,不仅使自己的心情愉悦,同时也使整个宿舍的环境卫生得到了提高,别人也相对得到了较好的生活环境。此类行为都产生一些没有办法完全收归私有的利益。翻过来说,环境被破坏带来的影响也是公共性的。例如,汽车排放的尾气,各工厂排放的废水、废气,垃圾堆放散发的难闻的气味等,这些行为对社会所造成的伤害,都没有由污染者或者环境破坏者本身负担。这就是环境效益的外部性或负的外部性,外部性影响导致市场失灵是环境问题产生的经济根源。 1,、外部经济(负的外部性) 再健全的产权体系中,市场制度通过价格机制使资源达到最优的配置。但是在产权不明晰的情况下,经济活动中的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或私人收益与社会的不一致,产生市场失灵。由于环境本身所固有的公共性,其外部性表现得相当明显。环境损害行为具有很强的负外部性,譬如,对大气,河流的污染,其成本通常都是有全社会来承担,。由于私人成本对社会成本的偏离,私人的最优经济活动水平也必然偏离社会的最优状态。其现实表现就是污染产品生产过多导致污染超标,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假定某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排放有毒气体,并对周围的群众造成危害,既具有外部性,那就意味着私人成本(即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消

环境污染治理方案(精编文档).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建设项目环境治理方案 为保障作业人员及周边居民的身体健康,改善周边环境与生活条件,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施工过程对环境造成污染,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实施措施。 一、环境污染分类 1、大气污染 对整个施工期而言,施工过程中对环境造成影响较为突出的是扬尘污染。按起尘的原因可分为风力起尘和动力起尘,其中风力起尘主要是由于露天堆放的建材(如黄沙、水泥等)及裸露的施工区表层浮尘因天气干燥及大风,产生风尘扬尘;而动力起尘。 2、废水污染 施工期的挖土、材料冲洗以及使用大量的挖掘机械、运输机械和其它辅助机械,在作业和维护时有可能发生油料外溢、渗漏,通过雨水冲刷等途径,对施工现场的周围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同时,在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日排生活污水,也对环境有所影响。 3、施工期噪声影响 施工期的噪声主要可分为机械噪声、施工作业噪声和施工车辆噪声。机械噪声主要由施工机械所造成,如挖土机械、打桩机械等,多为点声源;施工作业噪声主要指一些零星的敲打声、撞击声、吆喝声等,多为瞬间噪声;施工车辆的噪声属于交通噪声。在这些施工噪声中对声环境影响最大的是机械噪声。 4、施工期固体废物影响 施工期固体废物包括:①施工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废弃装饰建筑材料;②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固体废弃物如果不妥善处理,对周围环境将造成不利影响。 综上所述,施工过程在“水、气、声、渣”四个方面对周围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污染物都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范和治理,将施工过程带来的环境影响降至

最低。 二、环境污染治理措施 1、施工期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建设地点进行土地平整时周围设置围栏,使施工作业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下进行,尽量缩小施工扬尘的扩散范围;合理安排施工现场,所有的砂石料应统一堆放、保存,并加篷布等遮盖;安排专人对施工现场及附近的运输道路进行定期喷水,使路面保持一定湿度,防止运输车辆行驶产生的道路扬尘;开挖的土方及建筑垃圾作为绿化场地的抬高土要及时进行利用,以防因长期堆放表面干燥而起尘,对作业面和材料、建筑垃圾等堆放场地定期洒水,使其保持一定的湿度,以减少扬尘量。 2、施工期水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现场所有生产废水因泥沙含量较大均须先经沉淀池沉淀后再排入城市污水管网,并尽可能地将沉淀池出水回用于施工现场洒水降尘,施工现场的生产废水不经处理不得直接排放。 3、施工期噪声控制措施 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和作业时间,对主要噪声设备应采取相应的限时作业,并尽量避开居民休息时间;优先选用低噪声设备,尽可能以液压工具代替气压工具,应考虑到施工现场与周围居民区等环境敏感目标的具体情况,妥善采用低噪声设备。 4、施工固体废物处置措施 在场地平整过程中产生的土方,应考虑其能否应用于场地平整等综合利用,并且要尽快利用,以减少堆存时间。若不能利用时及时清运出场以免因长期堆积而产生二次污染。 施工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废弃建筑材料应统一收集,由施工单位派专车定期清运至指定存放点倾倒。施工人员生活垃圾要集中收集,及时清运出场,以免滋生蚊蝇。 三、污染防治管理 为避免施工过程造成的环境影响,施工单位应以严格加强施工管理、加强施工人员素质教育为前提,确保建设项目施工期各项污染防治措施落实到位,从而确保将施工过程带来的环境影响

浙江省环境污染治理工程总承包资质证书

“浙江省环境污染治理工程总承包资质证书”管理实施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环保产业的意见》文件精神,配合生态省建设,推进节能减排,提高我省环境污染治理工程质量和技术水平,规范我省环境污染治理工程市场,充分发挥环保投资效益,发挥污染防治设施的作用,有效地控制环境污染,推动我省环境污染治理工程市场健康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浙江省环境污染治理工程总承包是指:环境污染治理工程的设计、施工、安装、调试直至验收合格、交付使用的一条龙交“钥匙”工程的总承包,按工程内容划分为五项: 1.水污染治理工程总承包; 2.大气污染治理工程总承包; 3.固体废弃物处置、处理工程总承包; 4.噪音与振动控制工程总承包; 5.辐射与电磁波污染防护工程总承包; 浙江省环境污染治理工程总承包资质证书可设置单项治理工程总承包资质证书,也可设置多项治理工程总承包资质证书。 第三条:在浙江省范围内从事环境污染治理工程的有关单位,均可按本办法规定的内容和程序申报取得“浙江省环境污染治理工程总承包资质证书”,凡获得“浙江省环境污染治理工程总承包资质证书”的单位,可在浙江省范围内进行环境污染治理工程的总承包。 第二章认定权限 第四条:“浙江省环境污染治理工程总承包资质证书”的认定为省级认定。 第五条:浙江省环保产业协会依据本办法规定的内容和程序,对申报“浙江省环境污染治理工程总承包资质证书”认定的单位进行认定,凡符合本办法规定的单位,发给“浙江省环境污染治理工程总承包资质证书”。“浙江省环境污染治理工

程总承包资质证书”的认定必须坚持公平、公开、科学的原则,严格按照本办法的规定进行。具体负责认定工作的人员必须认真履行职责,杜绝认证过程中的不正当行为。 第六条:“浙江省环境污染治理工程总承包资质证书”由浙江省环保产业协会统一制作、统一颁发,实行一级管理,全省适用。 第三章认定的条件及应提交的资料 第七条:申请“浙江省环境污染治理工程总承包资质临时证书”的单位必须具备下列条件并提供相应资料:(一式三份,装订成册) 1.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注册资本不少于300万元人名币;提交有效的营业执照复印件。 2.具有环境污染防治专项工程设计资质和建筑业企业施工资质(或市政工程施工资质), 提交有效的资质证书复印件。 3.具有相应数量的环境保护及相关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并提交相应的证明材料;其中:高级职称的工程技术人员须需五名以上(单项3名以上、两项5名以上、三项以上6名以上,每一单项必须有一工艺高级职称技术人员)、中级职称的工程技术人员须需八名(单项5名、两项7名、三项以上8名)以上;按专业分,必须涵盖设计(含工艺)、施工、概预算、安装、调试、质安、监测等人员,其中:施工、质安、安装人员须持有建设、劳动部门颁发的上岗证书。上述所有人员均应提供劳动人事关系证明、社会保险证明材料,由当地社保单位盖章。另:公司退休人员反聘的应提供聘书和劳动合同,同一名技术人员只能出现在一家申报单位材料中。 4、申请临时证书不需要提供工程总承包业绩证明材料,但申报单位提供的主要技术人员必须要有一定的业绩。 5.具有固定、齐备的办公、设计、实验、仓储场所;具备必要的技术装备:如办公室自动化、电脑制图、基本的监测实验设备以及建筑业企业施工资质(三级)应具备的主要技术装备(列表),提交相应的证明材料。 6.具有健全的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并提交相应的文件资料:设有目标责任制、岗位责任制、安全责任制、质量监督制;组织机构健全、责任到人。 7.提交近三年来企业在环保领域内获得的鉴定证书、专利证书、获奖证书、专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