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硅型环氧树脂固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环氧树脂-百度百科

环氧树脂百科名片环氧树脂是泛指分子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环氧基团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除个别外,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都不高。
环氧树脂的分子结构是以分子链中含有活泼的环氧基团为其特征,环氧基团可以位于分子链的末端、中间或成环状结构。
由于分子结构中含有活泼的环氧基团,使它们可与多种类型的固化剂发生交联反应而形成不溶、不熔的具有三向网状结构的高聚物。
简介英文术语:epoxy Resin凡分子结构中含有环氧基团的高分子化合物统称为环氧树脂。
固化后的环氧树脂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能,它对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的表面具有优异的粘接强度,介电性能良好,变定收缩率小,制品尺寸稳定性好,硬度高,柔韧性较好,对碱及大部分溶剂稳定,因而广泛应用于国防、国民经济各部门,作浇注、浸渍、层压料、粘接剂、涂料等用途。
我国自1958年开始对环氧树脂进行了研究,并以很快的速度投入了工业生产,至今已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除生产普通的双酚A-环氧氯丙烷型环氧树脂外,也生产各种类型的新型环氧树脂,以满足国防建设及国家经济各部门的急需。
环氧树脂是泛指分子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环氧基团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除个别外,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都不高。
环氧树脂的分子结构是以分子链中含有活泼的环氧基团为其特征,环氧基团可以位于分子链的末端、中间或成环状结构。
由于分子结构中含有活泼的环氧基团,使它们可与多种类型的固化剂发生交联反应而形成不溶、不熔的具有三向网状结构的高聚物。
类型1、活性氢化物与环氧氯丙烷反应;2、以过氧化氢或过酸(例过醋酸)将双键进行液相氧化;3、双键化合物的空气氧化;4、其它。
由于它的性能并不是十分完美的,同时应用环氧树脂的对象也不是千遍一律的,根据使用的对象不同,对环氧树脂的性能也有所要求,例如有的要求低温快干,有的要求绝缘性能优良。
因而要有的放矢对环氧树脂加以改性。
改性的方法1、选择固化剂;2、添加反应性稀释剂;3、添加填充剂;4、添加别种热固性或热塑性树脂;5、改良环氧树脂本身。
聚硅氧烷改性环氧树脂的研究进展

聚硅氧烷改性环氧树脂的研究进展李晓茹,丛丽晓,张圣有,冯圣玉3(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济南250100) 摘要:综述了制备聚有机硅氧烷改性环氧树脂的4种途径:含羟基或烷氧基的聚硅氧烷与环氧树脂的反应、含氨基的聚硅氧烷与环氧树脂的反应、含硅氢基的聚硅氧烷与环氧树脂的反应、含杂原子的聚硅氧烷与环氧树脂的反应,并讨论了聚有机硅氧烷改性环氧树脂对环氧树脂的相结构、机械性能和热稳定性的影响。
关键词:聚硅氧烷,硅树脂,环氧树脂,增韧中图分类号:TQ26411+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4369(2005)05-0033-04收稿日期:2005-04-14。
作者简介:李晓茹(1980—)女,研究生,主要从事有机硅高分子材料的研究与开发。
3联系人,E 2mail :fsy @ 。
环氧树脂是一种热固型聚合物,具有优异的防潮性、高模量及良好的尺寸稳定性,广泛用作涂料、粘接剂[1,2];环氧树脂因具有优良的疏水、耐温和耐化学试剂性能,以及优良的电性能和机械性能,还广泛用作复合材料和电子密封材料[3,4]。
然而,环氧树脂由于在固化过程中形成了高度交联的结构,致使其性脆、延展性低、易产生裂纹。
为了克服这些不足,常加入橡胶或热塑性改性剂以增加环氧树脂的韧性。
早期环氧树脂的增韧剂大都是羧基或胺基封端的丙烯腈-丁二烯橡胶、官能基封端的丙烯酸酯、聚亚苯基氧化物和亚烃基氧化物[5~7];近年来,出现了许多用聚硅氧烷作增韧剂的报道[8~10]。
聚硅氧烷的引入可赋予环氧树脂低玻璃化转变温度、低表面张力、柔韧性、阻燃性、耐热氧化性等。
聚硅氧烷改性环氧树脂能有效地防止断裂端的增长,从而改善环氧树脂的断裂韧性[11,12]。
然而将这两种不相容的树脂简单地混合在一起,会自成一相;随着时间的延长,体系出现相分离,材料不能充分发挥两种树脂各自的优良性能。
使二者结合为一体的方法是化学改性。
本文综述了聚硅氧烷改性环氧树脂的制备方法。
1 聚硅氧烷改性环氧树脂的制备方法聚硅氧烷改性环氧树脂可通过含羟基或烷氧基的聚硅氧烷、含氨基的聚硅氧烷、含硅氢基的聚硅氧烷及含杂原子的聚硅氧烷与环氧树脂的反应制得。
有机硅胶粘剂的研究进展

有机硅胶粘剂的研究进展肖凯斐(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机电信息系,陕西省西安市710032)摘要 :综述了有机硅胶粘剂的组成、种类、性能及其应用,并对硅橡胶胶粘剂在粘接性、导热性、固化性能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叙述。
关键词 :硅橡胶硅树脂有机硅压敏胶胶粘剂Study on high temperature-resistant anaerobicadhesiveXiaokaifei( Xi'an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North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Engineering,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information system ,Shan'xiProvince,Xi'an 710032)Abstract: The compositions, categories,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s of organosilicon adhesives were reviewed. Moreover , the bonding ability, heat conductivity and curing of silicone rubber type adhesive w ere introduced.Keywords:Silicone rubber Silicone resin Organosilicon 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 Adhesive有机硅材料是一类性能优异、功能独特、用途极广的新材料,是高分子新型材料中产业规模最大的材料之一,是一种关系着技术革新、国防现代化、国民经济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新材料。
有机硅聚合物是含有硅元素的众多高分子化合物的总称,因主链以硅氧键(-Si-O-)组成,侧链可链接各种有机基团,具有无机和有机聚合物的双重性能。
有机硅树脂涂料配方

有机硅树脂涂料配方引言有机硅树脂涂料是一种新型的环保涂料,具有优良的耐候性、耐化学性和耐高温性能。
在建筑和工业领域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有机硅树脂涂料的配方设计和制备方法。
有机硅树脂涂料的特点有机硅树脂涂料是一种以有机硅为主要成分的涂料。
其特点如下:1.耐候性强:有机硅树脂涂料具有优异的耐候性能,能够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长时间保持涂膜的稳定性。
2.耐化学性好:有机硅树脂涂料对酸、碱、盐等化学品具有很好的耐受性,能够在腐蚀性环境下使用。
3.耐高温性能优良:有机硅树脂涂料能够在高温下仍能保持涂膜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4.耐磨性强:有机硅树脂涂料具有出色的耐磨性,适用于高磨损场所的涂装。
5.环保性好:有机硅树脂涂料不含有害物质,对人体和环境无毒无害。
配方设计有机硅树脂涂料的配方设计包括树脂体系和溶剂体系两个方面。
树脂体系树脂体系是有机硅树脂涂料的主要成分,树脂的选择和配比直接影响到涂料的性能。
常用的有机硅树脂包括聚酯树脂、环氧树脂和丙烯酸树脂等。
在配方设计中,可以根据涂料的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树脂组合,以达到理想的性能。
以下是一种常见的有机硅树脂涂料配方示例:•有机硅树脂:50%•聚酯树脂:30%•环氧树脂:15%•丙烯酸树脂:5%溶剂体系溶剂体系是有机硅树脂涂料的溶剂成分,它用于调节涂料的粘度和流动性。
常用的溶剂包括甲苯、丙酮、醇等。
在配方设计中,需要考虑到溶剂的挥发性和毒性,以确保涂料的使用安全。
以下是一种常见的有机硅树脂涂料配方示例:•甲苯:30%•丙酮:20%•醇:10%制备方法有机硅树脂涂料的制备主要包括树脂体系的混合和溶剂体系的加入两个步骤。
1.将选定的有机硅树脂、聚酯树脂、环氧树脂和丙烯酸树脂按配方比例混合,并进行搅拌。
确保树脂体系充分均匀。
2.逐步将甲苯、丙酮和醇等溶剂添加到树脂体系中,同时进行搅拌。
注意控制溶剂的加入速度和涂料的粘度。
3.混合搅拌至涂料的粘度适中,无明显的颗粒和气泡。
4.过滤涂料以去除可能存在的杂质和固体颗粒。
新型改性水性环氧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新型改性水性环氧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摘要:环氧树脂是一种化学性质优异的材料,其中包含环氧基、羟基和醚键等多种活性反应基团,因此在各种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传统的溶剂型环氧树脂由于其高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含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绿色环保的需求,因此研究环氧树脂水性化技术及其改性化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
通过采用自制反应型表面活性剂作为亲水基团,并加入低分子量环氧树脂等原料进行制备,可以得到环氧当量在800g/eq左右的水性化环氧树脂。
与市售的水性环氧树脂相比,这种材料具有优异的打磨性能和耐水性能,而且干燥性能也更加出色,适合于“湿碰湿”体系。
此外,由于它能添加更少的固化剂,因此也具有更好的性价比。
鉴于此,本文将讨论新型改性水性环氧树脂的植被以及改性后的性能,旨在推广和应用水性化环氧树脂技术,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环保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水性环氧树脂;制备;性能前言:环氧树脂是一种常用于涂料、粘结剂等产品的树脂基体,由于其具有优异的附着力强、力学性能高、耐化学品性和电绝缘能力等特性,在建筑结构工程、机械零件加工以及航空工业制造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传统的溶剂型环氧树脂存在致毒、挥发性强等问题,因此研究环保、安全而有效的水性环氧树脂已成为专家学者的关注重点。
本研究合成的新型水性环氧树脂具有更大的分子量以及更好的乳化效果,同时与常规水性环氧树脂相比稳定性更佳、早期打磨性能更好、耐水性能更优秀,解决了目前水性环氧树脂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此外,本研究中合成的水性环氧树脂还具有优异的成膜性能,涂层表面光滑、均匀,具有良好的外观效果。
一、水性环氧树脂改性研究进展(一)聚氨酯改性水性环氧树脂聚氨酯具有良好的韧性、耐冲击性和耐腐蚀性等优点,对环氧树脂进行改性可以有效改善其本身的质脆、耐冲击性不足的缺点,提高涂膜的综合性能。
改性方法可以采用物理共混合共聚改性法。
通过将不同粒径的水性聚氨酯与市售水性环氧乳液进行物理共混,当水性聚氨酯粒径为55nm且比例为5%时,可明显增强环氧树脂的韧性,并提高拉伸性能和涂膜的耐冲击性和柔韧性等[1]。
环氧树脂/三羟甲基三聚氰胺硅化物固化体系阻燃性能与耐热性研究

环氧树脂/三羟甲基三聚氰胺硅化物固化体系阻燃性能与耐热性研究魏振杰;刘伟区;李宏静【摘要】Trimethylolmelamine-silicon (TMMSi) was prepared via the polycondensation reaction of tetraethoxysilane (TEOS) and trimethylolmelamine (TMM), which was synthesized by melamine and formaldehyde. The cured epoxy resins containing TMMSi were preparedvia in situ curing of the bisphenol-A type epoxy resin and 4, 4'-diaminodiphenylmethane with TMMSi.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and limited oxygen index determination were carried out to characterize the cured products. It was found that the flame ratardancy of the cured epoxy resins with TMMSi was remarkablely improved, although thermal property was not improved obviously and the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changed less than those of the cured epoxy resins containing TMM. When the content of TMMSi was 15 phr, limited oxygen index was 29.6%, higher than that of neat epoxy resin by 40%.%利用三聚氰胺和甲醛合成了三羟甲基三聚氰胺(TMM),将其与正硅酸乙酯(TEOS)反应得到三羟甲基三聚氰胺硅化物(TMMSi)。
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

了展望
关键词 纳米 抗紫外 抗菌 功能纤维
中图分类号 TS.195
文献标识码 A
抗静电功能进行了介绍 并对其在功能纺织品中的应用前景进行 文章编号 1004-0862(2007)04(a)-0043-02
1 前言 纳米(nm)是一种长度单位,等于十亿分之一米,约合2.4个原
子的长度 纳米材料又称为超微颗粒材料,由纳米粒子组成,纳米 粒子尺寸一般在 1-100nm 之间 纳米材料具有表面效应,小尺寸 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 当宏观物体成为纳米级材料后,其光 学 热学 磁学 力学以及表面化学性质与宏观物体有明显的 区别,表现出许多奇异性质[1] 比如当纳米粒子的尺寸与光波波长 相当或更小时,对光的吸收和微波的吸收显著增强 这些也为纺 织品的抗紫外 抗红外和抗静电等加工技术提供了基础 1959 年由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费曼首先提出了纳米材料这一门新兴 的材料科学 80年代开始将纳米技术引入纺织纤维的生产,通过 共混方式,相继得到了一些具有抗菌,抗紫外的功能纺织纤维[2] 1991 年,日本可乐丽公司开发了著名的 埃斯莫 (ESMO)纤维 (一种具有高度抗紫外,抗辐射的纳米功能纤维) 可乐丽公司将 此纤维成功投放市场,随后日本诸多公司开发10余款抗紫外纤维 先后投放市场 纳米材料将成为21世纪初的核心技术,下一个工 业革命的主导力量 我国对纳米技术也是相当的重视 1991年, 确立了纳米科技发展的国家战略对策,并将其纳入了 八五 重 点研究项目 1992 年,我国又将纳米材料科学作为重大基础研 究,列入国家攀登计划 目前,我国的纳米技术已经有长足的进
态与性能[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1997,13 ( 5) :45 ̄50.
[4] 孙秀武,黄英,余云照.聚醚接枝聚硅氧烷共聚物改进环氧树脂 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性能的研究[J].应用化学,2000,11(4):353 ̄357.
有机硅硼改性环氧树脂胶粘剂的研制

E 5 环氧 树脂 , 业级 , 锡树 脂 厂 ;0 一1 工 无 2 3 聚酰
收 稿 日期 :0 8 0— 9 修 回 日期 :0 8 0 — 8 20— 30 ; 20 — 3 2 。
作 者 简 介 : 风(9 3 )女 , 宁 兴 城 人 , 士 , 教授 , 杨 17 一 , 辽 博 副 主要 从 事 胶 粘 剂 合 成 、 脱 土 改 性 及 其应 用 研 究 。 蒙
0 前 言
环氧 树 脂 ( P 胶 粘 剂具 有 可室 温 固化 、 化压 E ) 固 力仅 为接 触压 力 、 粘接 力大 、 机械 强度 高 以及被 粘接 材料 广等 优 点 ,因而在 国民经济 各领 域 中得到 广泛 应用 。但是 E J P胶 粘剂 又存 在着 耐热 性差 和韧 性低 等 缺点 。 而 严重 限制 了其 使用 范 围 。为 了提 高 E 从 P 胶 粘剂 的综合 性 能 ,人 们对 其进 行 了一 系列 的改性
13 实 验 制 备 .
R 一 0 G L 3 A型 拉 力试 验 机 ,深圳 市瑞 格 尔 仪 器 有 限公 司 ;T 4 C型 热 分析 仪 ,德 国 N T S H; S A49 E ZC N X S4 0型 红 外 光 谱 仪 ,美 国热 电公 司 ;S E U 7 JW一 66L 3 0 V型 扫描 电子显 微镜 , 日本 电子 。
1 . 有机 硅硼 的 制备嘲 .1 3
在 装有 冷凝 管 、 拌器 、 料漏 斗和 温度计 的四 搅 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机硅型环氧树脂固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以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为反应单体,通过水解缩合反应合成了以Si—O—Si为主要链段,—NH2为活泼基团的环氧树脂固化剂。利用—NH2与环氧基团的反应将耐热性较好的Si—O—Si链段引入到交联网络中。通过反应原料和产物的红外吸收光谱和核磁共振波谱对比分析证明了水解缩合反应的发生;通过非等温DSC分析和T-β外推法确定了反应体系的固化特征温度;用环氧树脂E51混合体系粘接的黄铜板,其相对最大剪切强度为14.4 MPa,固化物在N2氛围中失重10%的温度为378.6 ℃,残炭率为26.2%。
标签:环氧树脂;有机硅;固化剂;耐热性 环氧树脂具有优异的粘接性能、力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是现代高新工程领域不可或缺的高性能材料[1],而且环氧树脂固化剂对树脂固化物的性能有很大影响[2~4]。
环氧树脂固化后呈三维网络结构,交联密度较高,且存在耐热温度较低、韧性不足等缺陷。通过物理共混或化学聚合的方式改性环氧树脂的柔韧性和耐高低温性能使其获得更广泛的应用一直是研究重点。有机硅材料具有良好的柔韧性、优异的耐高低温和电绝缘性能,而且有机硅化合物可以被赋予多种反应性功能基团,如烷氧基、羟基等,利用功能化的有机硅化合物来改性其他聚合物材料,将使得被改性聚合物材料具有某些独特的性能,尤其是在提高光通率、耐高温降解以及耐烧蚀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5]。
利用有机硅化合物或聚合物改性环氧树脂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领域,环氧树脂含有的环氧基、羟基等官能团,可与有机硅中的胺基、羟基、烷氧基以及引入的其他功能基团进行反应,生成改性环氧共聚物或交联固化材料[4]。有机硅类固化剂可以在固化物中引入稳定和柔性的Si—O—Si链,能够改善环氧树脂的柔韧性、热稳定性能,同时还能增强有机硅链段与环氧树脂的相容性[6]。
本研究以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为主要原料,通过水解缩合得到Si—O—Si为主要链段、以—NH2为活性基团的环氧树脂固化剂,以此提高改性环氧树脂的耐高温性能。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原料 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工业级,南京优普化工有限公司;环氧树脂(E51),工业级,巴陵石化有限公司;无水乙醇、甲苯、盐酸,分析纯,北京化工厂;去离子水,自制。
不锈钢板、铝板、铜板,市售。 1.2 实验仪器 RE-52AA 型旋转蒸发仪,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Q20型差示扫描量热仪,美国TA公司;TG209F型热失重分析仪,德国NETZSCH公司;Alpha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德国布鲁克公司;1185GB型万能试验机,英国Instron公司;核磁共振波谱仪(AV300,AV600),布鲁克公司;ES-300A型分析天平,上海高信化玻仪器有限公司。
1.3 有机硅型固化剂的制备 在500 mL四口烧瓶中加入KH550、无水乙醇和甲苯搅拌升温至50 ℃后缓慢滴加去离子水,之后反应4 h;反应完毕后,减压升温除去小分子。利用盐酸-乙醇滴定法滴定产物的胺值为2.45~2.55。
1.4 测试或表征 (1)微观结构:采用红外光谱(FT-IR)法进行表征(涂膜法制样);使用核磁共振波谱(1H NMR)法对其特征基团进行定量分析(取少量样品置于氘代氯仿溶剂中,搅拌使其均匀溶解,静置若干时间后无固体析出)。
(2)固化工艺参数的确定:通过非等温DSC法确定不同升温速率时的特征温度,再利用T~β外推法来确定升温速率为0(即等温)时的固化特征温度(室温下将E51和有机硅固化剂混合均匀后取8~10 mg置于热分析专用坩埚中,坩埚密封后在顶部开孔,于5 K/min、10 K/min、15 K/min和20 K/min升温速率下分别测试)。
(3)热性能:采用热失重分析(TGA)法进行表征(N2氛围,升温速率为10 K/min,温度范围40~800 ℃)。
(4)剪切强度:按照GB/T 7124—2008 标准,采用万能材料试验机进行测定(室温下将E51和有机硅固化剂混合均匀,脱除气泡后将上述胶液涂布在基材表面,在一定温度下固化,拉伸速率为5 mm/min,室温)。
2 结果与讨论 2.1 FT-IR表征与分析 KH550与有机硅预聚物的FT-IR曲线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1 587 cm-1处为N-H的伸缩振动峰,反应前后峰的大小无明显变化,说明在水解缩合中—NH2被很好地保留下来;原料中1 080 cm-1和1 063 cm-1处的2个尖锐等大的双峰转变为产物中1 050 cm-1处的肩峰和1 124 cm-1处的较宽尖峰,说明有Si—O—C键转变为Si—O—Si键[7];同时,反应后2 900~ 3 000 cm-1区域内的饱和C—H键的不对称伸缩振动吸收峰面积和960 cm-1处O—C的特征吸收峰面积相对于1 587 cm-1处的N—H伸缩振动峰的面积大幅减小,这主要是由于—OC2H5基团通过水解反应转换成C2H5OH离开反应体系所致。综上所述,单体通过水解反应生成了Si—O—Si键,而反应过程中—NH2得到了很好的保护。试验设计时为防止反应过程中出现凝胶现象,去离子水的加入量不足,水解程度并不完全,故试验得到的产物应以Si—O—Si鍵为主链,—NH2为活泼基团,有部分烷氧基剩余的有机硅低聚物树脂。
2.2 1H NMR表征及分析 通过图2可以看出,反应前后氢原子的种类除了1.23~1.26处的3个等面积的吸收峰转变成了2个面积相等的吸收峰和1个吸收峰面积较小的峰外,无大的变化,这与反应前后Si—O—C键转变为Si—O—Si键的变化是一致的。Si—CH2基团的面积比值基本无变化也可以证明反应过程中—NH2的稳定存在,以—NH2的积分面积定为单位1去衡量其他基团面积的增减,定量地分析反应前后基团的含量变化。由图2可知:反应前—NH2和烷氧基的面积比例为1∶4.65,符合单体的分子结构特征,反应后面积比例变为1∶2.4,通过前后面积的比较可以看出,约48%的烷氧基发生了水解反应,故可以推测出反应产物是以低聚体的形式存在。2.3 非等温DSC测试
E51/有机硅固化剂体系(活泼H与环氧基团物质的量比为1∶1)的非等温DSC曲线如图3所示。
由图3可知:在DSC测试过程中出现了明显的固化放热峰,且固化反应的特征温度随升温速率的增加而提高,放热峰的面积也相应变大。这主要是因为在较高的升温速率下,样品可在较短时间内达到较高的温度,反应急剧放热;同时升温速率提高,促使仪器的灵敏度提高、分辨率下降,导致曲线滞后,峰的形状随之发生变化。
2.4 固化特征温度的确定 固化工艺对树脂固化物的交联密度、三维网状结构、固化程度及最终表现出来的材料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对固化剂进行应用研究之前,须对其进行固化工艺的优化,确保以最简单的工艺、最少的能量消耗完成深度固化。
反应体系的固化特征温度如表1所示。 利用T~β外推法来确定升温速率为0(即等温)时固化的特征温度,如图4所示。
由图4可知:当β=0时,固化体系的特征温度分别为Ti=28.8 ℃、Tp=87.7 ℃和Tf=176.7 ℃,分别定为近似凝胶化温度、固化温度和后处理温度[8]。该特征温度是E51/有机硅固化剂体系在应用实践过程中进行固化交联的工艺基础,再结合不同使用环境便可制定出更加高效可行的固化工艺。 2.5 固化物对金属的粘接强度 由环氧值和胺值计算可知,当有机硅型固化剂的添加量为20时,E51/有机硅固化剂体系的活泼氢和环氧基团的物质的量比为1∶1,考虑到环氧值和胺值均不能保持绝对的稳定,故本研究选用固化剂加入量分别为18%、20%和22%来粘接不锈钢、铝和铜3种金属材料,并通过剪切强度表征固化物对金属的粘接强度。
有机硅固化剂/E51/基材体系的剪切强度如图5所示。由图5可知:当有机硅固化剂的添加量为20%左右时,剪切强度并不会因为固化剂用量的变化而出现很大差别,但也可以看出,当添加量为18%时,对2种材料的剪切强度略低,说明加入量为18%时,树脂的固化并不完全。树脂固化物对黄铜的相对最大粘接强度可达14.4 MPa,对铝板的粘接强度相对最小,只有10.4 MPa,这也符合环氧树脂对金属粘接强度的普遍规律。
2.6 固化物的耐热性能 研究了环氧基团与活泼H等物质的量比时E51与有机硅型固化剂体系的耐热性能,其TGA曲线如图6所示。
由图6可知:当温度不断上升时,固化物的分解反应会逐渐发生,固化物失重5%时的温度为355.7 ℃,此时分解的主要是耐温性较差的羟基和烷氧基;固化物失重10%时的温度为378.6 ℃,这时耐温性较好的苯环等基团也逐渐开始分解。在400~580 ℃时固化物的失重速率迅速增加,此阶段为交联网络中Si—O—Si和苯环等一些相对稳定的化学键的断裂所致。当温度升高到680 ℃时,固化物几乎不再发生热失重,处于稳定状态,残炭率为26.20%。
3 结论 (1)制备了与E-51相容性较好的有机硅类环氧树脂固化剂,并通过FT-IR和1H NMR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
(2)通过非等温DSC测试,利用T~β外推法确认了E51/有机硅固化剂体系的固化特征温度,可以作为该固化体系在实际应用中的工艺基础。
(3)当有机硅固化剂的添加量为20%时,E51/有机硅固化剂体系对铜板的剪切强度可达14.4 MPa,固化交联物在N2氛围中失重10%的温度为378.6 ℃,相较普通环氧树脂固化体系的耐热性有了很大提高。
参考文献 [1]陈平,刘胜平.环氧树脂[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