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化学法在石油库安全评价示例

道化学法在石油库安全评价示例
道化学法在石油库安全评价示例

道化学法在石油库安全评价示例

唐开永

(注册安全工程师、一级安全评价师)

道化学法,又称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是美国道(DOW)化学公司19964年开发的,现普遍采用的是1993年推出的第七版。该评价方法的计算程序如下:

图8-1 风险分析计算程序

1选择工艺单元

本评价方法涉及的对象主要是易燃液体汽油和柴油的储存装置及相关设施(油品长输管道不考虑在内,铁路卸油栈桥在库区防火墙外也不考虑);也就是油库的储油区。该区域1#、2#、3#、4#油罐均为柴油,共用一道防火堤和一个消防棚,堤坝基本呈圆形,圈定面积为1863㎡;5#、6#油罐均为汽油,共用一道防火堤和一个消防棚,堤坝基本呈圆形,圈定面积为1364㎡;8#储存汽油、9#油罐为柴油,共用一道防火堤和一个消防棚,堤坝基本呈圆形,圈定面积为2846㎡;7#油罐为柴油,单独用一道防火堤和一个消防棚,堤坝基本呈圆形,圈定面积为1860㎡;储油区固定资产约1100万元(人民币),约占油库固定资产总值的45%。按照评价方法确定的选择原则,主要以罐区防火堤圈定的相对独立区域来区分工艺单元。同时评价所涉及的工艺单元,能较集中地反映了库区物质潜在的化学能、数量、资金密度等。具体选择4个工艺单元作为评价对象。

1#罐区确定MF的物质为柴油,2#罐区确定MF的物质应为汽油,3#罐区确定MF的代表性物质为汽油(因汽油潜在的化学能较柴油大)。4#罐区确定MF的物质应为柴油。

2各危险指数的确定

1、物质系数MF:

经查《物质系数和特性表》得:汽油为16;柴油为10。

2.一般工艺危险系数F1 (表2)

根据本评价项目工艺单元实际,经现场勘验和对其工艺流程进行分析,确定一般工艺危险系数主要涉及有:

(1)油品处理与输送,根据评价方法取值原则,汽油为N F=3的易燃液体,应取0.85;柴油为闪点>37.8℃的易燃液体,应取取0.25。

(2)通道:考虑发油区未与储油区设防火墙隔离并未设置单独出入口,取0.35。

(3)排放和泄漏控制:罐区设有堤坝防泄漏,且属于露天储罐,应取0.5。

其余危险系数因不涉及此处不再叙述。

表2 一般工艺危险系数取值

3、特殊工艺危险系数F2(表3)

根据本评价项目工艺单元实际,经现场勘验和对其工艺流程进行分析,本项目涉及的特殊工艺危险主要有

(1)毒性物质:汽油=0.2N h=0.2×1=1;柴油为0。

(2)爆炸极限范围内或其附近的操作:汽油(NF=3)储罐在泵出油品或者突然冷却时可能吸入空气,危险系数为0.5。柴油为0.3。

(3)压力释放:经计算取0.2。

(4)易燃物质和不稳定物质的数量:

查《物质系数和特性表》,柴油燃烧热为18.7×103B tu/lb,汽油燃烧热为18.8×103B tu/lb。得

1#罐区柴油总能量=3320000㎏×18.7×103B tu/lb×1055.056/0.45359237=3320000㎏×43.5×106J/㎏=1.444×1014J=136.87×109B tu 危险系数: lgY=-0.558394+0.363321(lgX)-0.057296(lgX)2-0.010759(lgX)3=2.17。

2#罐区气油总能量=1460000㎏×18.8×103B tu/lb×1055.056/0.45359237=1460000㎏×43.7×106J/㎏=6.38×1013J=60.47×109B tu 危险系数: lgY=-0.403115+0.378703(lgX)-0.046402(lgX)2-0.015379(lgX)3=2.51。

3#罐区气油总能量=3650000㎏×18.8×103B tu/lb×1055.056/0.45359237=3650000㎏×43.7×106J/㎏=1.59×1014J=150.7×109B tu 危险系数: lgY=-0.403115+0.378703(lgX)-0.046402(lgX)2-0.015379(lgX)3=2.62。

4#罐区柴油总能量=2490000㎏×18.7×103B tu/lb×1055.056/0.45359237=2490000㎏×43.5×106J/㎏=1.08×1014J=102.66×109B tu 危险系数: lgY=-0.558394+0.363321(lgX)-0.057296(lgX)2-0.010759(lgX)3=2.15。

(5)泄漏连接头和填料处:油泵和密封可能产生轻度泄漏,危险

系数为0.10。

其余危险系数因不涉及此处不再叙述。

特殊工艺危险系数取值如下表:

表3 特殊工艺危险系数取值

4、工艺单元危险系数F3:

F3= F1·F2

F3的值一般不超过8.0。如果F3大于8.0,也按最大值8.0计。

工艺单元危险系数汇总如下表:

表4 工艺单元危险系数汇总表

3计算火灾、爆炸危险指数F&EI

F&EI=MF·F3

火灾、爆炸指数被用来估计生产过程中的事故可能造成的破坏。它与后面的暴露半径有关。

根据工艺单元F&EI值可以初步确定其危险等级,判定标准如下表。

表5 F&EI及危险等级

工艺单元火灾、爆炸指数及危险等级见下表:

表6 工艺单元F&EI和危险等级汇总表

4确定单元危害系数DF

危害系数是由单元危险系数F3和物质系数MF按单元危害系数计算图来确定的。它代表了单元中物料泄漏或反应能量释放引起的火灾、爆炸事故的综合效应。也可用方程式计算法。本次评价采用方程式计算法。结果如下:

1、1#罐区、4#罐区单元危害系数:因该2单元均MF=10,F3=7.9,

所以

DF=0.098582+0.017596×7.9+0.000809×7.92-0.000013×7.93

=0.28

2、2#罐区、3#罐区单元危害系数:因该2单元均MF=16,F3=8,所以

DF=0.256741+0.019886×8+0.011055×82-0.00088×83

=0.67

5计算暴露半径(R)和暴露区域(S)

暴露半径由F&EI转换而成。从评价单元的中心位置算起,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影响区域的大小,在这个区域内的设施、设备会在火灾、爆炸中遭受破坏。

R=0.84×F&EI (ft,英尺)

=0.84×F&EI×0.3048 (m)

S=πR2

由各单元F&EI可得暴露半径和暴露区域如下表:

表7 单元暴露半径和区域

暴露区域意味着其内的设备将会暴露在本单元发生的火灾或爆炸环境中。为了评价这些设备在火灾、爆炸中遭受的损坏,要考虑实际影响的体积。该体积是一个围绕着工艺单元的圆柱体的体积,其面积是暴露区域,高度相当于暴露半径。

6计算暴露区域的财产价值

1、暴露区域财产范围确定

根据以上的计算,对照各罐区防火堤圈定面积情况,1#、4#罐区暴露区域在其罐区防火堤范围内;2#罐区暴露区域超出其罐区防火堤范围,与1#、3#罐区有所覆盖;3#罐区暴露区域超出其罐区防火堤范围,与2#罐区有所覆盖。为避免重复计算,确定以罐区防火堤为界划分。

各单元暴露区域内财产更换价值主要考虑:1)罐内油品损失,按照惯例,以储罐容量的80%计算,油品密度取最大值,价值取市场现值(0#柴油5000元/吨,90#汽油5080元/吨,93#汽油5120元/吨)。2)罐区固定资产总值为1100万元,属于多年分期技改投入,采用罐区面积分摊推算方法测算。考虑事故发生时有些成本不会遭受损失或无需更换,如场地平整、道路、地下管线和地基、工程费等,按照惯例采用0.82作为更换系数。由于资料所限,本次计算未采用增长系数。人民币与美元汇率按1:8.1计算。

2、各单元暴露区域财产价值计算

1)1#罐区暴露区域财产价值计算:

按罐区面积分摊,该区域固定资产约260万元人民币。

固定资产更换价值=260×0.82=213.2万元(人民币)=26.3万元(美元)

罐内油品更换价值=1000×4×0.83×80%×5000=1328万元(人民币)=163.95万元(美元)

以上2项合计为1541.2万元人民币,折合190.25万元美元。

2)2#罐区暴露区域财产价值计算:

按罐区面积分摊,该区域固定资产约140万元人民币。

固定资产更换价值=140×0.82=114.8万元(人民币)=14.17万元(美

元)

罐内油品更换价值=(1000×0.73×80%×5080)+ (1000×0.73×80%×5120)=595.68万元(人民币)=73.54万元(美元)

以上2项合计为710.48万元人民币,折合87.71万元美元。

3)3#罐区暴露区域财产价值计算:

按罐区面积分摊,该区域固定资产约400万元人民币。

固定资产更换价值=400×0.82=328万元(人民币)=40.49万元(美元)

罐内油品更换价值=(5000×0.73×80%×5080)+ (5000×0.83×80%×5000)=3143.36万元(人民币)=388.07万元(美元)

以上2项合计为3471.36万元人民币,折合428.56万元美元。

4)4#罐区暴露区域财产价值计算:

按罐区面积分摊,该区域固定资产约300万元人民币。

固定资产更换价值=300×0.82=246万元(人民币)=30.37万元(美元)

罐内油品更换价值=3000×0.83×80%×5000=996万元(人民币)=122.96万元(美元)

以上2项合计为1242万元人民币,折合153.33万元美元。

3、工艺单元暴露区域财产价值汇总(见表8)

表8 工艺单元暴露区域财产价值汇总表

7计算基本最大可能财产损失(基本MPPD)

确定了暴露区域、暴露区域内财产和危害系数之后,有必要计算按理论推断的暴露面积(实际是暴露体积)内有关设备价值的数据。暴露面积代表了基本最大可能财产损失(B ese MPPD)。基本最大可能财产损失是根据美国DOW化学公司多年来开展损失预防积累的数据确定的。是假定没有任何一种安全措施来降低损失的前提下可能发生的基本最大可能财产损失。

基本最大可能财产损失=暴露区域财产价值×DF。

工艺单元基本最大可能财产损失计算结果见下表(见表9)

表9 工艺单元基本最大可能财产损失汇总表

8安全措施补偿系数C计算

安全措施补偿包括工艺控制、物质隔离、防火措施三方面。

1、工艺控制补偿系数C1取值:

(1)应急电源:油库配置了应急电源且能自动切换。取值0.98。

(2)冷却系统:能保证在出现故障时维持正常的冷却10min以上,取值为0.99。

(3)计算机控制:采用计算机控制并有备用控制系统,取值0.93。

(4)操作指南或操作规程:油库操作规程健全,取值0.93。

(5)其他工艺过程危险分析:油库建立了QHSE体系,对各类事故后果做了详尽分析,取值0.93。

2、物质隔离补偿系数C2取值:

(1)远距离控制阀:油库有中央控制远距离操作闸阀系统,取值为0.98。

其余补偿系数因不涉及此处不再叙述。

C2=0.98

3、防火措施补偿系数C3取值:

(1)泄漏检测装置:安装了可燃气体检测器,但只能报警和确定危险范围,取值为0.98。

(2)钢质结构:单独安装了大容量水喷洒系统来冷却钢结构,取值为0.98。

(3)消防水供应:有消防水池做备用水,能保证连续供应最大需水量4h。取值为0.97。

(4)喷洒系统:有洒水灭火系统,取值为0.97。

(5)泡沫装置:设置了远距离手动控制泡沫喷洒系统,取值为0.94。

(6)手提式灭火器/水枪:设置了有泡沫喷射能力的水枪(炮),取值为0.93。

(7)电缆保护:电缆管埋在地下的电缆沟内,取值为0.94。

4、计算安全补偿系数C:

C=C1C2C3=0.780387×0.98×0.742565=0.567898

由于4个罐区布置均相同,因此各工艺单元安全补偿系数均为0.57。

9实际最大可能财产损失(实际MPPD)

基本最大可能财产损失与安全措施补偿系数的乘积就是实际最大可能财产损失(Actual MPPD),它表示在采取适当的(但不完全理想)防护措施后所造成的财产损失。如果这些防护装置出现故障,其损失应接近于基本最大可能财产损失。

工艺单元实际最大可能财产损失计算结果见下表(见表12)

表12 工艺单元实际最大可能财产损失汇总表

10最大可能工作日损失(MPDO)

估计最大可能工作日损失(MPDO)是评价停产损失(BI)必需的一个步骤。最大可能工作日损失利用DOW公司最大可能工作日损失计算方程式或计算图得出,主要与实际最大可能财产损失相关,并考虑备用系统和材料供应等条件差异,给出了正常值及其上下70%幅度可能范围的3斜线。本次评价为从最大风险考虑取正常值斜线查插图。

1、最大可能工作日损失计算(Actual MPPDD按DOW公司要求以百万美元为单位):

1)1#罐区:

Actual MPPDD为0.3百万美元,查DOW公司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第七版)“最大可能工作日损失(MPDO)计算图”,得:最大可能工作日损失11天。

2)2#罐区:

Actual MPPDD为0.33百万美元,查DOW公司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第七版)“最大可能工作日损失(MPDO)计算图”,得:最大可能工作日损失12天。

3)3#罐区:

Actual MPPDD为1.63百万美元,查DOW公司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第七版)“最大可能工作日损失(MPDO)计算图”,得:最大可能工作日损失26天。

4)4#罐区:

Actual MPPDD为0.24百万美元,查DOW公司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第七版)“最大可能工作日损失(MPDO)计算图”,得:

最大可能工作日损失9天。

工艺单元最大可能工作日损失结果见下表(见表13)

表13 工艺单元实际最大可能财产损失汇总表

11停产损失(BI)

停产损失按下式计算:

BI=(MPDO/30)VPM×0.7 式中:

VPM为每月产值,

0.7为固定成本和利润。

由于油库经营的特点,与被评价单位研究,确定采用2005年月均产值约1000万元/月,按罐区库容分摊,则1#、2#、3#、4#罐区月产值依次为人民币210万元、105万元、526万元、159万元;折合美元依次为30万元、13万元、65万元、20万元。

各工艺单元停产损失计算结果见下表(见表14)

表14 工艺单元停产损失汇总表

12火灾、爆炸危险分析汇总

12.1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分析数据表汇总

1、1#罐区工艺单元分析数据表

表151#罐区火灾、爆炸指数(F&EI)表

①无危险时系数用0.00。

表16 1#罐区安全措施补偿系数表Ⅰ工艺控制安全补偿系数(C1)

C 1值

Ⅱ物质隔离安全补偿系数(C 2)

C 2值

Ⅲ防火设施安全补偿系数(C 3)

C 3值(3安全措施补偿系数=C 1C 2C 3

表17 1#罐区工艺单元风险分析汇总表

2、2#罐区工艺单元分析数据表

表182#罐区火灾、爆炸指数(F&EI)表

②无危险时系数用0.00。

表19 2#罐区安全措施补偿系数表Ⅰ工艺控制安全补偿系数(C1)

C 1值

Ⅱ物质隔离安全补偿系数(C 2)

C 2值

Ⅲ防火设施安全补偿系数(C 3)

07陆上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安全评价导则.doc

陆上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安全评价导则 二○○三年八月八日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导则依据《安全评价通则》制定,规定了陆上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和安全现状综合评价(以下简称:陆上油气开采安全评价)的目的、基本原则、内容、程序和方法,适用于陆上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安全评价。 2.安全评价目的和基本原则 陆上油气开采安全评价目的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提高陆上油气开采的本质安全程度和安全管理水平,减少和控制陆上油气开采中的危险、有害因素,降低陆上油气开采安全风险,预防事故发生,保护企业的财产安全及人员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陆上油气开采安全评价的基本原则是具备国家规定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科学、公正、合法、自主地开展安全评价。 3.定义 3.1陆上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陆上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是陆上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各工艺单元的总称,包括勘探、钻井、井下作业和采油、采气及油气集输等。 3.2陆上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安全预评价 陆上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安全预评价是根据油气田“地面工程建设方案”的内容,通过定性、定量分析,分析和预测该建设项目可能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危险、危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对工程设计、建设和运行管理给予指导。

3.3陆上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安全验收评价 陆上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安全验收评价是在油气开采建设项目竣工、试生产运行正常后,安全生产设施验收前,通过对陆上油气开采建设项目设施、设备、装置的安全状况和管理状况的调查分析,查找该项目投产后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危险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3.4陆上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安全现状综合评价 陆上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安全现状综合评价是在陆上油气开采生产运行过程中,通过对其设施、设备、装置的安全状况和管理状况的调查分析,定性、定量地分析其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危险度,对其安全管理状况给予客观的评价,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对运行管理和出现非常事件应采取的措施给予指导。 4.安全评价内容 陆上油气开采安全评价内容一般包括:进行油气开采重大危险、有害因素的危险度评价;核实检查油气开采安全设备、设施的情况是否符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要求;对油气开采安全管理体系能否确保油气开采安全生产作出评价;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5.安全评价程序 陆上油气开采安全评价程序一般包括:前期准备;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划分评价单元;定性、定量评价;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做出安全评价结论;编制安全评价报告;安全评价报告的评审等。 5.1前期准备 明确被评价对象和范围,收集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及与评价对象相关的油气开采数据资料。 收集现场资料,进行现场调查。

(完整版)山东省石油库安全评价导则

山东省石油库安全评价导则 1 范围 本导则规定了石油库安全评价的前提条件、程序、内容和要求。 本导则适用于山东省行政区域内石油库的安全评价。 本导则不适用于石油化工厂厂区内、长距离输油管道和油气田的油品储运设施的评价。亦不适用于地下水封式石油库、自然洞石油库和人工洞石油库。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文通过在本导则的引用而成为本导则的条文。所有引用条文,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导则,并应按最新版本修订本导则的相关条款。安全评价时,可根据被评价单位的实际情况和评价报告的实际评价内容,引用未列入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规范性文件中的条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7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 《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原国家经贸委令第36号) 《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2006年6月1日起施行) 《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省政府令(2002)第141号) 《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安全评价导则(试行)》(原国家安监局安监管二字[2003]38号) 《安全现状评价导则》(原国家安监局安监管规划字[2004]36号)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单位版)》(原国家安监局安监管危化字[2004]43号) 《关于做好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换证工作的通知》(鲁安

监发〔2006〕52号) 《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年版) 《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开业条件和技术要求》GB18265-2000 《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2002 《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92(1999年版)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15603-1995 《安全色》GB2893-2001

加油站安全评估报告范文

加油站安全评价报告目录 第一章安全评价依据 第二章被评价单位基本情况 第一节经营单位基本情况 第二节气象条件 第三章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辩识,评价方法选择,评价单元划分第一节经营的危险化学品特性 第二节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第三节评价方法选择 第四节评价单元划分 第四章现场安全检查表 第一节评价方法介绍 第二节加油站评价安全检查表 第五章分析评价 第一节重大危险源确认 第二节分析评价 第六章建议补充的安全对策措施 第七章评价结论 附:经营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 第一章安全评价依据 一、国家有关法规、标准及规范性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3.《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及实施意见 4.《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安全评价导则<试行>》 5.《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6.《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劳部发[1995]56号 7.《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 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 9.《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开业条件和技术要求》GB18265-2000 10.《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15603-1995 11.《重大危险源辩识》GB18218-2000 12.《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 13.《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1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11-92 15.《防止静电接地事故通用导则》GB12158-90 二、经营单位提供的有关评价资料 1、成品油经营许可证

2、营业执照 3、产权证明 第二章被评价单位基本情况 第一节经营单位基本情况 东平县代庙乡新华加油站,位于东平县代庙乡新华村北400米220国道。交通便利。 该加油站现主要经营90#汽油及0#柴油(与-10#柴油换季销售),兼营、润滑油、冷冻液等。备有卧式钢制储罐15m3各1个;按GB50156-2002标准规定:V=22.5m3,该站属三级加油站。油罐埋地设置,通气管2个。卸油为敞口式卸油方式,配有税控加油机2台。该站现有员工2人,均参加培训,持资格证上岗。该站占地面积1800m2,罩棚25m2,建筑面积20m2,配有MF型8kg灭火器2台,35㎏灭火器1台。 第四节气象条件 该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多风少雨,气候干燥;夏季降雨集中,湿热高温;秋季雨量骤减,多为秋旱;冬季雨水稀少,气候寒冷。 年平均气温16.4℃ 年极端高温41℃ 年极端低温-17℃ 年极端降水量高达:1680mm 年极端降水量低至:375mm 常年主导风向:北风及东南风 冻土厚度:46cm地震烈度:VI 第三章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辩识 评价方法选择、评价单元划分 第一节经营的危险化学品特性 汽油 一标识 中文名汽油 英文名gasoline;petrol 相对分子质量 CAS号8006-61-9 危险性类别第3.1类低闪点易燃液体 化学类别烷烃 二主要组成与性状 主要成分C4~C12脂肪烃和环烷烃 外观与性状无色或淡黄色易挥发液体,具有特殊的臭味。 主要用途主要用作汽油机的燃料,用于橡胶、制鞋、印刷、制革、颜料等行业,也可用作机械零件的去污剂。 三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急性中毒: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轻度中毒症状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步态不稳、共济失调。高浓度吸入出现中毒性脑病。极高浓度吸入引起意识突然丧失、反射性呼吸停

石油库安全管理的规定

石油库安全管理的规定 撰写人: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

石油库安全管理的规定 第一章一般规定 第一条石油库系指集团公司所属油田、炼化、销售企业的收发和储存原油、液化烃、液化石油气、汽油、煤油、柴油、喷气燃料、溶剂油、润滑油和重油等的仓库或设施。 第二条石油库新建、改建、扩建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其中油田企业石油库符合GB50183《石油和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炼化企业石油库符合GB50160《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销售企业石油库符合GB50074《石油库设计规范》的规定。 第三条石油库主要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各岗位人员应经过岗位培训,持证上岗。 第二章安全管理 第四条石油库应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设置安全工程师(安全岗位),班组设置兼职安全员。 第五条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1、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加强班组建设,全面落实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2、制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措施,考核标准和奖惩办法等,定期检查、考核; 第 2 页共 2 页

3、对重点防火部位,做到定人、定位、定措施管理。制定各种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4、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定期组织进行安全检查; 5、按《安全台帐管理规定》建立安全管理台帐、记录、档案,逐步实现计算机管理,做好基础管理工作; 6、负责与毗邻单位组成治安、消防联防组织,制定联防公约,加强联系,定期活动。 第六条安全工程师(安全岗位)主要职责: 1、负责安全技术工作,对班组安全员进行业务指导; 2、参与制定有关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安全措施和隐患整改方案; 3、负责安排、检查班组安全活动; 4、负责现场安全检查监督,制止“三违”作业; 5、参加事故调查,负责用火申请,落实用火安全措施; 6、完善各种安全管理基础资料。 第七条班组兼职安全员主要职责: 1、班组兼职安全员由班(组)长或副班(组)长兼任,做好本班组的安全工作; 2、组织开展本班组安全活动,负责安全活动记录; 第 2 页共 2 页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指南》(发改环资21号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指南(2006)》(发改环资[2007]21号) 发改环资(2007)21号 一、相关法律法规、规划和产业政策 (一)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划 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6.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环保总局令第16号) 7.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原国家经贸委令第7号) 8.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建设部部长令第76号) 9.公路工程节能管理规定(试行)(交体法发【1997】840号) 10.铁路实施《节约能源法》细则(铁道部1998年7月23日发布) 11.交通行业实施《节约能源法》细则(交通部2000年6月16日发布) 12.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发改环资【2004】2505号) (二)产业政策和准入条件等 1.国务院关于发布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通知(国发【2005】40号) 2.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国家发改委令第40号) 3.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计交能【1996】905号)* 4.铁路节能技术政策(铁道部1999年9月7日颁布) 5.煤矸石综合利用技术政策要点(国经贸资源【1999】1005号) 6.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国家发改委第35号令) 7.水泥工业产业发展政策(国家发改委第50号令) 8.电石行业准入条件(国家发改委公告2004年第76号) 9.铁合金行业准入条件(国家发改委公告2004年第76号) 10.焦化行业准入条件(国家发改委公告2004年第76号) 11.铜冶炼行业准入条件(国家发改委公告2006年第40号) 12.电解金属锰企业行业准入条件(国家发改委公告2006年第49号) 13.关于加快铝工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的通知(发改运行【2006】589号) 14.关于规范铅锌行业投资行为加快结构调整指导意见的通知(发改运行【2006】1898号) 15.印发关于加快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发改运行【2006】609号) 16.关于加强热电联产管理的规定(计基础【2000】1268号) 17.关于进一步做好热电联产项目建设管理工作的通知(计基【2003】369号) 18.国家鼓励发展的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技术(国家发改委2005第65号)

油库安全评估报告

目录 前言 (1) 1.编制说明 (2) 1.1安全评估依据的法律法规 (2) 1.2安全评估依据的标准 (2) 1.3-----公司提供的资料 (3) 1.4安全评估的程序 (3) 2. -----公司油库基本情况 (4) 2.1基本概况 (4) 2.2平面布置及储罐区布置 (5) 2.3油库油品流程图及流程概述 (9) 2.4消防设施概况 (10) 2.5消防流程概况 (10) 3.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辩识 (10) 3.1危险、有害物质及其理化性质 (10) 3.2危险场所及有害因素分析 (12) 4.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13) 4.1火灾、爆炸 (13) 4.2中毒 (15) 4.3触电 (16) 4.4车辆伤害 (16) 4.5锅炉爆炸事故 (16) 4.6高处坠落 (16) 4.7灼烫 (16) 4.8淹溺 (16) 4.9机械伤害 (17) 5. 评估方法和评估单元的划分 (17)

6. 油库现场安全评估表 (17) 7.对安全评估现场检查表中各评价单元分析评估 (23) 8. 对策措施和整改情况 (26) 8.1对策措施 (26) 8.2整改情况 (27) 9.安全评估汇总及结论 (28) 9.1评估汇总 (28) 9.2评估结论 (29) 附件30

前言 2015年4月,厦门鹭浏石化有限公司(下称---单位)委托-----公司安办对其安全生产管理现状进行安全性评估,评价结果:安全等级为:A级(好)。 为了有效的预防事故发生,减少财产和人员伤亡和伤害,从而提高油库及其设备的本质安全程度,---单位再次委托-----公司对其安全生产管理现状进行安全性评估。 厦门鹭浏石化有限公司油库位于厦门翔安刘五店港区区,最初名厦门鹭浏润滑油企业有限公司(鹭浏油库)。成立1993年7月,1998年12月变更为厦门鹭浏石化有限公司。公司目前储存的油品主要为船燃和重油。 根据公司油库所提供的资料并通过现场调查,按照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对公司从证照文书、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组织、从业人员要求、油罐区、收发油台、油泵房、输油管线、电气设施、消防系统等九个方面进行安全分析,对其可能造成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了评估,并提出了相应的隐患整改措施,编制完成了厦门鹭浏石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安全评估报告”。 本报告仅限于公司的储存场所及设施,储存条件的安全管理现状评估(不包括运输环节),除此之外的设施及其它因素可能造成的危险及危害不在此评估范围内。 1.编制说明 1.1安全评估依据的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2]第70号);

石油库安全管理的规定正式版

Through the joint creation of clear rules, the establishment of common values, strengthen the code of conduct in individual learning, realize the value contribution to the organization.石油库安全管理的规定正 式版

石油库安全管理的规定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通过共同创造,促进集体发展的明文规则,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培 养团队精神、加强个人学习方面的行为准则,实现对自我,对组织的价值贡献。文档可以直接使用, 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第一章一般规定 第一条石油库系指集团公司所属油田、炼化、销售企业的收发和储存原油、液化烃、液化石油气、汽油、煤油、柴油、喷气燃料、溶剂油、润滑油和重油等的仓库或设施。 第二条石油库新建、改建、扩建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其中油田企业石油库符合GB50183《石油和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炼化企业石油库符合 GB50160《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销售企业石油库符合GB50074《石油

库设计规范》的规定。 第三条石油库主要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各岗位人员应经过岗位培训,持证上岗。 第二章安全管理 第四条石油库应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设置安全工程师(安全岗位),班组设置兼职安全员。 第五条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1、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加强班组建设,全面落实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2、制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措施,考核

建筑专业工程设计统一规定

建筑专业施工图设计统一规定 1. 目的 为保证设计质量,加快设计进度,完善设计程序,在施工图设计中采用统一的技术标准和做法,协调建筑专业的技术设计工作,特编制本规定。 2. 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安徽华塑股份有限公司新建工程项目中各个单体建筑物的设计;规定了企业生产厂房、辅助生产建筑等工程的设计原则、设计要求、防腐、防火、防爆和抗震设防等要求;并就建筑设计、建筑构造及材料做法、建筑装修标准及工程做法等诸多方面作出统一规定。对有关湿陷性黄土、膨胀、软土、溶洞、严寒冻土、地下岩空区、滑坡、洪水淹没或地震等地区,应根据具体情况在设计中补充完善。 3. 建筑设计规定 3.1 图纸、文字统一规定 文件和图纸的编号规定,详见《安徽华塑100万吨PVC项目一期工程总体 设计协 调和统一规定内容》 图纸采用A1?A2图幅,必要时可加长,对A1图加长时尽量不超过1.5 倍。尽量不采用A0 图幅。 3.2 标准规范(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本规定只在此列出工程设计(含施工验收)的主要标准规范,在项目设计、施工及采购活动中须遵照的其它标准规范应参照相关的规范执行。 在所要求的标准规范中,如果不同规范之间出现要求不一致或者偏差或者矛盾时,应执行较严格的标准规范。 对于所列石化行业(SH系列)与化工行业(HG系列)规范与标准,在执行的过程中优先采用石化行业标准规范,当石化行业没有相应的标准规范时,执行相应的化工行业标准规范。 对于所有使用的标准规范,在施工图设计时如果有新版本(包括修改单)发布,应执行新版本(包括修改单)。 采用的主要标准规范如下:

《安徽省建筑标准设计图集》(现行) 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其他现行的有关国家规范和地方标准 所涉及的行业规范或标准由各设计院分别补充列出。 4. 建筑工程一般技术规定 4.1建筑设计 4.1.1设计原则 (1)建筑设计贯彻“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 (2)建筑设计应注重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充分采用绿色建材及节能构件利于厂区生产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满足国家现行的节能方针政策,打造新型节能建筑。 (3)建筑设计应尽量做到标准化、定型化与系列化。 (4)建筑设计应注意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积极慎重地采用新技术和新材料。 (5)建筑设计在满足工艺流程、便于安装、检修、生产操作与管理的条件下, 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厂房布置力求联合露天一体化、轻质化,使整个建筑设计平面布置紧凑、空间组织合理、建筑造型简洁明快、整个厂区风格协调一致。

加油站风险评估报告

平邑县XXX加油站 生产安全事故风险评估报告 2017年10月4日 目录 1.前言 (3) 2.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依据 (3) 3.物质固有性危险性分析 (3) 4.设备危险有害因素危险性分析 (7) 5.经营过程中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7) 6自然条件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10) 7.危险事故分析 (10) 8.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结果 (10) 9.针对主要危害因素提出的安全对策措施 (10) 附件11 生产安全事故风险评估报告 1.前言 事故风险评估,是指针对不同事故种类及特点,识别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分析事故可能产生的直接后果以及次生、衍生后果,评估各种后果的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提出防范和控制事故风险措施的过程。 平邑县佳成加油站为查清目前存在的事故风险隐患,科学评估事故风险防控能力,客观界定事故风险等级,并为生产安全达标建设提供参考和依据,特编制《平邑县佳成加油站生产安全事故风险评估报告》 平邑县佳成加油站主要经营汽油、柴油。西、北邻乡村公路,东、南邻农田,周边300米范围内,没有重要公共建筑物、文物保护单位和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没有室外变配电站。周边环境

及安全防护距离符合规范要求。 站内储罐区设埋地卧式油罐4个,其中有2个柴油罐,公称容积为20 m3,汽油罐2个,公称容积分别为20M3、16 M3油罐总容积(柴油罐折半)为56M3,存设施有税控加油机4 台、站房一座,罩棚面积为180M2,,根据《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管理施工规范》(GB501586-2002,2006年版)的规定,该站被划分为三级。 现有4人,其中站长1人,安全员1人,主要负责人及安全管理人员均通过安全培训,并取得培训合格证书。建立了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相应的操作规程,加强现场作业管理。 2.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依据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是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13861-2009)、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86)进行辨识,得出主要危险、有害因素。 3.物质固有性危险性分析 主要经营的成品油料有汽油、柴油,这些油料自身的危险性取决于这些物质的化学成分及其物理、化学性质,如易挥发、易流失、易燃易爆、有毒等。 汽油、柴油属易燃易爆化学品,在设计、施工、经营过程中,管理不善易造成汽油和柴油泄漏,与点火源,即可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物质危险特性见表3-1。 汽油本身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有:易燃、易爆性、毒性、易挥发、热膨胀性、易产生静电、易扩散、易流淌。 (1)易燃、易爆性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汽油属于甲类火灾危险物质。油品的组分主要是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是可燃性有机物质. (2)毒性 汽油挥发的油气对人体有一定的毒害作用。其中,汽油蒸汽的毒害作用最为严重,主要是不饱和烃造成的。 汽油为麻醉性毒物,侵入途径为吸入、食入和皮肤吸收,对皮肤、黏膜有刺激性。汽油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高浓度时引起呼吸中枢麻痹。 (3)易挥发 油品的蒸气压越大,挥发性就越大,表明该物质较容易产生燃烧或爆炸所需要的蒸气浓度。汽油为轻质油品,具有易挥发的特性,具有较大的蒸汽压。 (4)热膨胀性

石油库安全管理规定演示教学

石油库安全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石油库安全生产与监督管理,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石油库的新建、改建、扩建和生产运行的安全管理与监督。本规定所称石油库,系指油田、炼化、销售、储运企业的收发和储存原油、液化石油气、成品油、半成品油、溶剂油、润滑油和重油等地上储存设施。 用于国防科研生产以及港口码头范围内的石油库不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石油库所属生产经营单位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其主要负责人要保证投入满足安全生产需要,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第四条石油库安全管理除应执行本规定外,还需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规定要求。 第五条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依法对石油库执行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及行业标准的情况进行每年不少于2次的定期监督检查。依照本规定对石油库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状况、技术装备和安全生产经费保障等实际情况实施监管。

第二章选址布局 第六条石油库的选址应当符合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标准的规定。新建、改建、扩建石油库不宜采用阶梯式选址布局。因受地形限制或有工艺要求,确需采取阶梯式布局时,地势较高罐组应采用漏油拦截和收集设施、路堤式消防车道等有效的安全措施,确保地势较低区域重要设施的安全。 第七条石油库与周边设施的安全距离应满足《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中的有关规定,国家石油储备库以及总容量大于或等于120万立方米的企业石油库,应满足《石油储备库设计规范》(GB50737)中的有关规定。 一、二、三级石油库与周围低密度、居住类和公众聚集类高密度人员场所等防护目标间的安全距离可采用定量风险方法进行计算,依据个人风险基准(附表1)确定;与高敏感场所、重要目标或特殊人群高密度场所间的安全距离采用事故后果计算法确定。 第八条当库址选定在靠近山林时,石油库应在库区周围修筑防火沟、防火墙或防火带,定期对防火沟、墙内的枯枝落叶、荒草等进行清理,防止山火侵袭。 第九条储存甲B类液体的储罐应单独设置防火隔堤,隔堤内的雨、污排阀门应采用远程控制阀。 第十条储罐间防火距离应满足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新建的外浮顶储罐罐组,罐组内油罐之间的防火距离不宜小于0.5倍相邻储罐中较大储罐的直径,对防火距离为0.4倍相邻储罐中较大储罐的直径的外浮顶储罐罐组应适当增加

关于印发《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评价导则(试行)》的通知

关于印发《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评价导则(试行)》 的通知 【公布日期:2004年9月8日】 【实施日期:2004年9月8日】 【法律类型:规范性文件】 【行业类型:危险化学品】 【颁布部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文号:监管危化字[2004]127号】 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中央管理的有关企业,有关安全评价机构: 为贯彻落实《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以及《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规范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评价工作,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研究、编制了《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评价导则(试行)》,现印发给你们。同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请各省级安全监管部门将本导则转发给辖区内有关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遵照执行。 二、在本导则试行过程中,如果发现存在什么问题,请及时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司联系。 三、设立危险化学品生产分支机构(分公司、子公司)或者设立2个以上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总部和设立2个以上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的分支机构本部的安全评价,请参考本导则第九部分第(三)条第1项进行评价,并形成安全评价报告。 四、在本导则试行前,已经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十七条规定进行安全评价、并完成安全评价报告的,请按照本导则完善并形成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或者生产单位安全评价报告;正在编制安全评价报告的,请按照本导则进行编制。 二○○四年九月八日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评价导则(试行) 一、适用范围 本导则适用于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及其分支机构、生产单位现状的安全评价。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文通过在本导则的引用而成为本导则的条文。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修改(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本导则,同时,鼓励根据本导则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导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第397号)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国家安全监管局令第10号) 《安全评价通则》(国家安全监管局安监管技装字〔2004〕37号)

某加油站的安全评价报告

编号:XXXXXX XX XX XX XX有限公司 XX XX XX加油站 安全评价报告 XX XX XX XX 安全评价中心(盖章)证书编号:XXX-NNNN-XX-2011

委托书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提高加油站经营安全管理水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特委托XX XX XX XX公司对我单位从事危险化学品经营情况进行安全评价,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并做出安全评价报告。 委托方: 2011年11月01 日

3

第一章概述 (5) 1.1评价依据 (5) 1.1.l法律、法规 (5) 1.1.2部门规章、标准、规范 (6) 1.1.3委托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 (7) 1.1.4 评价范围 (7) 1.2评价目的 (8) 1.3评价内容和范围 (8) 1.4评价程序 (8) 第二章加油站简介 (10) 2.1概况 (10) 2.2油品购入 (12) 第三章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12) 3.1汽、柴油理化性质与危险有害特性识别表 (12) 3.2加油站危险爆炸区域的划分 (15) 3.3几点说明 (16) 3.4经营过程中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17) 3.4.1作业中的安全隐患 (17) 3.4.2 (18) 3.5人的不安全行为 (18) 3.6管理因素 (19) 3.7重大危险源识别 (19) 第四章评价方法的选择和评价单元的划分 (19) 4.1评价方法的选择 (19) 4.1.1 评价方法简介 (19) 4.2评价单元的划分 (20) 第五章分析评价 (21) 5.1评价过程 (21) 5.2评价小结 (26) 第六章需要补充的安全措施和建议 (26) 6.1需要补充的安全措施 (26) 6.2建议 (27) 第七章整改情况 (27) 第八章评价结论 (27) 第九章另一种评价方法 (30)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30) 9.1概述 (30) 9.2评价内容 (31) 9.3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结果分析 (32) 9.4两评价方法对比论述 (32) 第十章另一套整改方案 (33) 10.1安全管理方面的对策措施 (33) 10.2防火防爆方面的对策措施 (34) 10.3其他方面的对策措施 (35)

加油站安全评价报告

目录 1.编制说明 (1) 前期准备 (1) 评价范围 (1) 工作经过 (1) 评价程序 (1) 2 扩建项目概况 (3) 被评价单位基本情况 (3) 扩建项目基本情况 (4) 2.2.1扩建项目概况 (4) 2.2.2主要技术、工艺(方式)及与国内、外同类建设项目水平对比情况 (5) 2.2.3扩建项目的地理位置、用地面积和储存规模、品种 (5) 2.2.4扩建项目所在地的自然条件 (5) 2.2.5主要工艺流程 (6) 2.2.6项目周边情况及总平面布置 (8) 2.2.7主要装置(设备)、设施及建、构筑物情况 (12) 2.2.8工艺及配套和辅助工程 (13) 2.2.9危险化学品的理化性能指标及包装、储存、运输的技术要求 (17) 3 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结果及依据说明 (18) 物质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结果 (18) 运营过程中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结果及其分布 (18) 其他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结果 (19) 重大危险源辨识结果 (19) 4 安全评价单元的划分结果及理由说明 (20) 评价单元划分理由说明 (20) 安全评价单元划分结果 (20) 5采用的安全评价方法及理由说明 (21) 采用的安全评价方法 (21) 采用的安全评价方法理由说明 (21)

6 定性、定量分析危险、有害程度的结果 (22) 固有危险程度的分析结果 (22) 6.1.1定量分析扩建项目中危险化学品数量状态和所在的作业场所及其状况的结果 (22) 6.1.2固有危险程度定性分析结果 (22) 6.1.3固有危险程度定量分析结果 (22) 风险程度的分析结果 (24) 6.2.1扩建项目出现具有爆炸性、可燃性、毒性的化学品泄漏的可能性分析结果 (24) 6.2.2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条件 (25) 6.2.3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评价结果 (25) 安全检查表评价法评价结果 (26) 可能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及后果、对策 (26) 6.4.1预测可能发生的各种危险化学品事故及后果、对策 (26) 6.4.2列举储存危险化学品过程中企业事故案例 (29) 7 安全条件和安全生产条件的分析结果 (32) 扩建项目的安全条件分析 (32) 7.1.1扩建项目内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和扩建项目可能发生的各类事故,对扩建项目周边单位生 产、经营活动或者居民生活的影响 (32) 7.1.2扩建项目周边单位生产、经营活动或者居民生活对扩建项目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后的影响 (32) 7.1.3自然条件对扩建项目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后的影响 (32) 主要技术、工艺、设备、设施及其安全可靠性分析 (33) 7.2.1扩建项目主要技术、工艺或者方式和装置、设备、设施的安全可靠性 (33) 7.2.2扩建项目的主要装置、设备或者设施与危险化学品生产或者储存过程的匹配情况 (34) 7.2.3扩建项目的危险化学品生产或者储存过程配套和辅助工程满足安全生产的情况 (34) 8 安全对策与建议 (36) 安全对策措施的依据和原则 (36) 安全技术对策措施 (36) 8.2.1扩建项目选址安全对策措施 (37)

电工条件、电工安全操作规程、石油库管理制度

报考电工证条件 一、电工证简介 从事电力生产和电气制造电气维修、建筑安装行业等工业生产体系的人员(工种)。从事电磁领域的客观规律研究及其应用的人员,通常称电气工程师。电工学,一门学科,与电子学相对,主要研究强电。也可以是电气工程的简称。 电工有三证:特种作业操作证、电工进网作业许可证、职业资格证书。 1、特种作业操作证: 作业种类:电工(俗称操作证、上岗证),分类:高压运行维护作业、高压安装修造作业、低压电工作业、安装、维修、发电、配电。 2、电工进网作业许可证: 拥有此证后,就代表你已经成为一名真正的电工了,负责的范围在“用电设备以前”,如:发电站-->变电站(输电站)-->厂内(社区)变电站-->变压器-->开关柜。分类:电工进网作业许可证分为低压、高压、特种三个类别。 3、职业资格证书: 从事职业:电工(俗称“等级证”),分类: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分为五个等级:初级(五级)、中级(四级)、高级(三级)三级/高级职业资格证书(英文)、技师(二级)二级职业资格证书(技师)样本图和高级技师(一级)新版一级职业资格证书样本。 职业资格证书是表明劳动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

技能的证明。它是劳动者求职、任职、开业的资格凭证,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劳动者的主要依据,也是境外就业、对外劳务合作人员办理技能水平公证的有效证件。 二、电工操作证报名条件 (一)年满18周岁且符合相关工种规定的年龄要求; (二)经医院体检合格且无妨碍从事相应特种作业的疾病和生理缺陷; (三)初中及以上学历; (四)符合相应特种作业需要的其他条件。 (五)取得电工操作资格证(上岗证) 三、特种作业操作证 由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颁发,少数地区会有高压和低压的分别,大部分地区不分。主要证明你具有此工种安全操作的知识和能力,每3年一审。 此证全国通用,网上查询一般是发证地省市安监局网站查询。同时也可以到市一级安监局行政服务窗口用读卡器读取操作证相关资料验证真伪。

《陆上油气管道建设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编制导则》

《陆上油气管道建设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编制导则》 编制说明 标准编制组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陆上油气管道安全监管纳入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范畴后,陆上油气管道建设项目(以下简称油气管道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竣工验收评价报告依据《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评价细则》(安监总危化〔2007〕255号)进行编制。《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评价细则》对油气管道建设项目安全评价工作要求不够细致具体,此外,油气管道建设项目适用的主要标准也有了更新完善,如新颁布了《油气输送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GB32167),《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1)和《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3)都进行了修订。 为了促进油气输送管道安全设施竣工验收评价工作的推进,更好地实施对油气输送管道建设项目的监督核查,进一步规范油气管道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竣工验收评价报告的编制,确保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相关要求,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监管三司在总结陆上油气管道监管工作经验,听取重点地区、企业单位意见的基础上,开展《陆上油气输送管道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竣工验收评价报告编制导则》编制工作。 2.主要工作过程(起草过程): 2017年4月,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监管三司委托中石油管道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石油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开展了《陆上油气输送管道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竣工验收评价报告编制导则》(AQ标准)(以下简称《编制导则》)编制工作; 2017年6月,组织召开了《编制导则》审查会议;2017年12月,再次组织召开了《编制导则》审查会议;根据有关修改意见建议进行了修改完善。 2018年4月,在山东省烟台市组织召开了审查会议,会议对标准进行了充分讨论,并明确了《编制导则》的结构和内容深度要求。 2018年5月,召开会议集中各专业相关人员和专家对《编制导则》细节进行修订,形成《编制导则》(征求意见稿) 在此期间,多次组织中石油管道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及评价机构等,针对标准内容进行充分研讨和交流意见,将各方意见进行汇总和归类整理,并体现在《编制导则》中。 本标准将作为油气输送管道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竣工验收评价报告编制的指导性文件。 二、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说明 (一)编制原则 1、编制导则结构: 参照结合《陆上油气输送管道建设项目安全评价报告编制导则(试行)》(监总厅管三﹝2017﹞27号)及《安全设施设计编制导则》的体例格式,保持安全评价、安全设施设计、安全设施竣工验收评价报告结构一致性; 依据结合《安全验收评价导则》、《石油行业建设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编写规则》、《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评价细则(试行)》的相关要求,综合结合危化品安全监管及油气管道建设项目的特点,进行了细化、修改和完善。 (二)主要内容说明 本标准规定陆上油气输送管道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竣工验收评价报告的内容与深度,本标准作

标准及执行规范

适用标准、规范的名称: 1、测量规范(GBJ50026-93) 2、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2-83) 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5、《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6、《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 7、《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 8、《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2002 9、《油品装载系统油气回收设施设计规范》GB50759-2012 10、《石油库节能设计导则》SH/T3002-2000 11、《车用柴油IV》GB19147-2013 12、《车用乙醇汽油》GB18351-2004 13、《变性燃料乙醇》GB18350-2001 14、《车用乙醇汽油调合组分油》GB/T22030-2008 15、《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GB50316-2000 (2008年版) 16、《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3-2003 17、《石油化工管道布置设计通则》SH3012-2000 18、《石油化工企业非埋地管道抗震设计通则》SH/T3039-2003 19、《石油化工管道设计器材选用规范》SH/T3059-2012 20、《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GB/T8163-2008 21、《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1-2008 22、《钢制对焊无缝管件》GB12459-2005 23、《钢制管法兰》HG/T20592 24、《钢制管法兰用缠绕式垫片》HG/T20610 25、《钢制管法兰用紧固件》HG/T20613 26、《管架标准图》HG/T21629-1999 27、《石油化工钢制通用阀门选用、检验及验收》SH/T3064-2003 28、《石油化工有毒、可燃介质钢制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H3501-2011 29、《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规范》GB50235-2010

加油站安全调研报告

加油站安全调研报告 篇一:加油站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报告 加油站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报告 XXX加油站 2016年1月18日 目录 1.环境应急资源调查工作的目的 (1) 2.突发环境事件所需应急资源 (1) 3.环境应急人力资源调查 (2) 内部应急人力资源 (2) 外部救援人力资源 (3) 4.环境应急物资、设施调查 (5)

内部应急物资、设施 (5) 外部可依托应急物资 (7) 5.环境应急专项经费调查 (9) 建立应急经费保障机制 (9) 建立有机统一的协调机制 (9) 建立可靠的资金保障体系 (10) 强化应急经费保障监管力度 (10) 完善应急经费保障体系 (10) 6.应急资源调查的结论 (11) 1.环境应急资源调查工作的目的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是威胁人类健康、破坏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其危害制约着生态平衡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迫切需要我们做好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的预防,提高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处置的应急能力。 环境应急资源是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处置的基础。开展环境应急资源调查工作,调查本油站第一时间可调用的环境应急队伍、装备、物资、场所等应急资源状况和可请求援助或协议援助的应急资源状况,对应急人力、财力、物力进行科学地调配和引进,以提高自身应对各类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据此特编制本油站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报告。 2.突发环境事件所需应急资源 在《XXX加油站环境风险评估报告》中经过环境风险评估,得出本油站可能发生的主要突发环境事件: 卸油溢漏、冒罐等油品泄漏事故; 加油作业区、卸油作业区、罐区等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卸油、加油油气回收系统失效造成空气环境污染;

油库(区)安全管理规定

编号:SM-ZD-62581 油库(区)安全管理规定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油库(区)安全管理规定 简介:该制度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程序化、标准化的流程约定,达成上下级或不 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从而协调行动,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使工作 有条不紊地进行。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第一章一般规定 第一条燃油区域系指燃油罐区、燃油泵房等燃油储存、燃油供给系统区域。 第二条燃油区域新建、改建、扩建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满足GB 50074《石油库设计规范》、 GB 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的规定;第三条燃油区域工作人员应经过岗位及燃料安全培训,持证上岗。 第二章安全管理 第四条燃油区域应在大门明显处设置外来人员入库安全须知及门卫管理制度,内容为: (一)严禁携带火种及其他易燃易爆物品进入; (二)禁止一切人员因私事进入库;

(三)临时施工人员应接受安全教育,入库应佩戴临时出入证; (四)外来人员因公进入应办理手续,并由电厂有关人员陪同; (五)凡携带物品出入燃油区域人员,应履行检查、登记手续; (六)罐区、装卸作业区、泵房等爆炸危险区域,禁止使用非防爆移动通信设备。第五条燃油区域职工应遵守劳动纪律。 第六条燃油区域车辆管理 (一)进入机动车辆应佩戴有效的防火罩和小型灭火器材; (二)各种外来机动车辆装卸油后,不准在燃油区域内停放和修理。除消防车外的机动车辆未经批准不准进入罐区; (三)油罐汽车应有可靠的静电接地部位,罐车的静电接地拖带应保持有效长度,符合接地要求。第七条巡回检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