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心理学教案分析

幼儿教育心理学教案分析
幼儿教育心理学教案分析

第一章幼儿教育心理学概述

教学目的

1、明确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含义,研究对象、任务及研究内容。

2、理解学习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作用与意义。

3、掌握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与研究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含义、研究对象、原则。

难点: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一、什么是幼儿幼儿一般指的是3—6、7岁的儿童

二、什么是教育

广义:教育是造就、培养人才的经验传递系统。

Eg:①你父亲教你怎样做人。

②看了这场电影对你有什么意义。

狭义:指的是学校教育

△教育的本质:“3个人”

人教育人成人人

(教师)(学生)(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人;体现做人的人;使他懂得有尊严的人)(家长)(子女)

三、学校教育的分类:大学中学小学幼儿园教育等等

1、幼儿教育:幼儿园教育∕非幼儿园教育

2、幼儿教育的最典型的形式——幼儿园教育

3、幼儿园教育中:幼儿是主体,教师是主导

教师主导幼儿反馈教师

四、什么是心理学

心:心思、思想、感情

理:规则、规律

心理学——psychology

Psychology=psyche(灵魂)+logos(科学)

1、心理学——研究人的心里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人的心理现象(心理活动)

3、心理现象包括的内容

心理现象:<1>心理过程(共性)①认识过程(感、知、记、思、想)

②情感过程

③意志过程

注:注意伴随整个心理过程

<2>个性心理(个性差异):①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

②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性格、气质)

4、心理学的分类(把它形象的比喻成一棵大树)

普通心理学:感觉心理学

知觉心理学

记忆思维言语情感等心理学

意志心理学

个性心理学等等

发展心理学:1、比较心理学:①动物与人比较心理学

②动物之间比较心理学

2、年龄及发展心理学:①婴儿、幼儿(婴幼儿)心理学

②儿童心理学

③青年心理学

④成年心理学

⑤老年心理学等等

应用心理学:①教育心理学

②工业心理学

③医学心理学

④护理心理学

⑤司法心理学

⑥艺术心理学

⑦体育心理学

⑧军事,商业心理学等等

五、什么是幼儿教育心理学

1、幼儿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幼儿教育系统中,幼儿心理发展与变化的规律以及如何利用这些规律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一门科学。

2、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①研究幼儿(3——6、7岁)心理的形成规律。

②如何应用规律。

3、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任务

①揭示幼儿教育系统中幼儿的心理形成和发展规律,从而心理科学在幼儿教育领域中得以

向纵深发展。

②研究如何应用幼儿的心理规律来提交教育效能,加速幼儿健康成长的心理原则。

4、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即本书的知识体系)

简单来说,本书由四部分组成:①导论

②幼儿心理形成规律与教育

③幼儿的心理健康

④幼儿教学心理与教师心理

第二节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作用与意义

一、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一)理论作用:①有助于了解、解释幼儿心理发展的内在机制,前因后果。

②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点。

(二)实践作用——有助于幼儿教育实践中的有关问题的解决。Eg:梅州市机关幼儿园大班不要求写字。

二、学习幼儿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一)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树立正确的“育人观”)

(二)提高幼儿教育工作效率。

(三)提高教师素质。

第三节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一、研究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发展性原则

3、实践性原则

4、综合性原则

二、研究方法——观察法(最常用)、访谈法、测量法、实验法、问卷法、作品分析法等。

三、常用研究方法——观察法

(一)观察法的含义——指应用感官或借助于科学的观察仪器(如监视器),有计划、有目的地对研究对象的言语表现进行考察,从而搜集资料的一种方法。

(二)作用

1、有助于教师全面,深入地了解幼儿和客观地评价幼儿。

2、有助于教师确定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教学计划。

(三)观察的程序

1、对观察结果的记录、描述。

2、对观察结果的解释。

(四)有效观察的条件“外门看热闹,内门看门道”

1、做好观察的前期准备工作(eg:确定目的和对象、制定计、准备工具等)

2、做好观察记录(eg:描述性的文子、数字、等级记录、视听设备等)

3、消除观察误差

(五)几种常见的观察方法

1、轶事记录——eg:幼儿玩玩具——是单独玩/合群玩——(可反映出)性格(孤僻还是开朗、合群)

2、时间取样eg:每隔几分钟进行对同一个幼儿的观察。

3、事件取样

本章作业:

1、教育的含义?

2、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含义?

3、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4、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任务有哪些?

5、学习幼儿教育心理学有什么作用?

6、学习幼儿教育心理学有什么意义?

7、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有哪些?

8、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第二章幼儿心理发展

教学目的

1 引导学生了解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2 掌握幼儿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及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

3 明确教育对幼儿心理发展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

难点: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

教学时数:4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

1、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含义。

2、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3、幼儿教育心理学常见的研究方法是什么?

(二)新课内容

第一节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一、心理发展的含义(理解)

广义上——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一生的心理特征。

狭义上——从出生到心理成熟阶段的心里演变与扩展。

二、心理发展的特点

心理活动简单、具体→复杂、概括

(发展过程)无意→有意

笼统→分化

零乱→形成体系

三、心理发展的性质

1、连续性与阶段性eg:2-3岁儿童的思维是在动作中进行。

2、定向性与顺序性eg;抬头——翻身——坐——爬——站——行走

3、不平衡性有人大器晚成、有人智力超前

4、差异性eg;双胞胎(性格、气质不同,一个内向、一个外向)

四、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与阶段划分

(一)年龄特征: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与年龄有关,但又不是完全由年龄决定;不是一个年龄一个样,一些特征可能只持续1年,有些可能持续4、5年。

(二)年龄特征的阶段划分(美国·精神分析理论家和精神分析医生:艾里克森Erikson、E、H、)于1950年提出了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

1、信任对怀疑(0—1岁)

2、自主对羞怯、疑虑(1—3岁)

3、主动对内疚(3—6岁)

4、勤奋对自卑(6—12岁)

5、自我认同对角色混乱(12—18岁)

6、亲密感对孤独感(18—25岁)

7、生成感对停滞感(25—50岁)

8、完善感对绝望感(50岁以后)

△1、信任对怀疑(0—1岁)eg:小孩不让陌生人抱。

2、自主对羞怯、疑虑(1—3岁)eg:学会走路了。

3、主动与内疚(3—6岁)eg:什么事都想自己来做,但又怕做不好,这时会产生内疚。(三)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的稳定性与可变性——受遗传、环境、教育等因素的影响。

第二节幼儿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

一、幼儿的言语发展

(一)词汇(幼儿的词汇通常都是身边接触的词。Eg、爸爸的爸爸叫爷爷)

(二)语法、口语表达能力由简单→复杂的复合句子都能表达;eg:因为。。。所以。。。;如果。。。那么。。。

二、幼儿的认知发展

(一)感知觉与观察:颜色

空间

时间(感知)

观察:受干扰、才能持久

(二)记忆(概念、特点)

记忆———过去经验在头脑中的保持和重现。

幼儿记忆的特点:①无意的

②形象记忆的多,抽象记忆的少

③机械记忆为主

(三)思维(概念、三种水平)

思维——是对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幼儿思维的三种水平:①动作思维②具体形象思维③抽象思维。

Eg:小男孩打架:手、脚踢打→模仿超人的动作→不再用动作,而是用语言、数字(不要再惹我,否则我会使劲踢你,巴掌打你三次的哦!)

(四)幼儿的想象发展(概念、特点)

想象——是指人脑对感知到的事物的形象加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幼儿想象的特点:①主题易变,不能长时间想象同一个主题。

②想象夸张、与现实混淆。

③以再生想象为主,创造想象开始发展。eg:玩过家家(你来做爸爸啊,我来做妈妈啊,

我们一起来啊来玩过家家啊。。。)。

三、幼儿的情绪与情感发展

(一)情绪与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和相应的行为反应。

(二)幼儿情绪与情感特点:①丰富

②外显:高兴就笑,害怕就哭

③控制力差

四、幼儿的个性与社会发展(客家人的个性:没有梅县人写(文化之乡)不成,没有兴宁人骂(能言善道)不成,没有五华人打(性格硬直)不成。

(一)个性的发展

1、自我意识:自我评价自我情绪体验自我控制能力

2、性格

特点:①好奇心强②独立性不断发展③坚持性不断提高

(二)社会性的发展

1、同伴交往:群体活动逐渐增多

2、社会行为:与人合作、惹人喜欢;顽皮、反抗、不合作

3、性别:理解和接受性别

第三节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遗传和生理成熟(了解概念)

㈠遗传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

㈡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为儿童的个别差异提供了最初的可能性。

㈢生理成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心理发展。

二、环境(了解概念)

(一)环境使遗传所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Eg:印度、狼孩的故事

(二)环境制约个体心理发展的水平和方向。

三、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一)环境影响着遗传物质的变化和生理成熟。

(二)遗传素质及生理发展制约着环境对个体心理的影响。

第四节教育与幼儿心理发展

一、教育的主导作用(有三个方面)见P21—P22

1、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实践活动。

2、教育是——根据个别差异进行因材施教的活动。

3、教育是——有目的、有针对性的与家庭、环境相协调的活动

二、早期教育(概念)——一般指从出生到小学前的教育。

关键期——是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和教育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

三、幼儿教育的原则

(一)热爱与尊重幼儿

(二)促进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三)面向全体,因人施教

(四)保教合一

(五)教育的活动性和活动的多样性

本章作业

1、心理发展的含义?

2 、心理发展的过程是怎样的?

3、幼儿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是怎样的?

4、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5、幼儿教育的原则是什么?

6、见p24 讨论题第9条

第三章学习与幼儿心理发展

教学目的

1、了解学习活动的一般概述及学习的基本理论

2、掌握幼儿学习与幼儿身心发展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的基本理论

难点:学习与幼儿身心发展的关系

教学方法:讨论、讲授、比较

教学时数:4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

1 幼儿心理发展有哪些特点?

2 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二)新课内容

第一节学习活动的一般概述

由复习引出新课题

复习: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遗传(先天)

环境(后天)—学习环境∕社会环境

Eg:印度:狼孩的故事结果不会直立行走、不会说话、没有人类的动作和情感。

Eg:环境决定论者(华生)——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我可以在自己特殊天地里培养他们,可以把他们训练成:医生、律师、艺术家、巨商、乞丐、小偷。我不管他们的天姿、爱好、才能、种族。

导入语:

△那么,后天的环境影响着幼儿心理发展起着很大作用;那么,作为学习是后天环境中的一分子,学习与幼儿心理发展又有着什么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课题略)

△学习是教育心理学最中心、最重要的问题。

一、学习的定义

(一)从心理学角度看

学习——是人和动物在生活中通过实践训练而由经验引起相对持久的心理变化过程。

Eg:幼儿毫不犹豫地触摸发热的熨斗,“烫手”之后,就不会去摸发热的熨斗了(掌握了这个经验)——内部心理结构

(二)狭义的学习——学校的学科学习

其实学习的范畴很广eg;

①你语文学的怎样?(学科学习)

②来到职校,你要自己学会洗衣服(适应环境的学习)

③你要学会与他人沟通(适应团体生活的学习)

(三)学习的特点

1、学习是个体通过不断的实践而主动适应环境的活动。

2、学习的结果可以通过相应的行为变化体现出来。

3、学习是一种普通存在的现象。

二、学习的种类

(一)从学习的内容来分

1、知识的学习

2、技能的学习(认知操作)

3、态度与社会规范的学习

(二)从学习的方式来分:1、发现学习2、接受学习

(三)加涅根据儿童学习结果来分:(外部资料)美Gagne ·R·M “心理学家”

1、言语信息

2、智慧技能

3、认知策略

4、动作技能

5、态度

三、学习的作用(学生自己完成,然后回答)

教师的总结——为了有效地生存,并能够与环境保持动态平衡。

四、人类学习的主要特点

(一)区别于动物来说,人类学习的主要特点有如下两点:

1、是在劳动等社会实践活动中掌握个体和社会经验过程。

2、是以语言交际为中介掌握人类历史经验的过程。

3、是有目的、自觉、积极主动的过程。

(二)幼儿学习特殊性的表现

1、具有活动——游戏性

2、具有直观——操作性

3、具有指导——模仿性

加以解释:

1、儿童学习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既需要学习间接经验,也需要获得直接经验。

2、儿童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校教育获得知识。

3、儿童的学习是为参与未来的生活实践做准备的,也是一种社会化过程。

第二节学习的基本理论

一、联结学习理论

(一)经典性条件反射

前苏联生理学家、巴浦洛夫刺激→反应(理论)即S→R

(二)操作性条件反射

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R→S(理论)

△联结学习理论观点主张学习即某种刺激与某种反应之间建立联系、联结的过程,该过程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二、认知学习理论

(一)早期顿悟学习理论

德国、心理学家、苛勒

(二)现代的认知学习理论

代表人物:皮亚杰、布鲁纳、奥苏伯尔等

主要观点:①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②学习是在已有认知发展的基础上进行。

③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学会学习。

△认知学习理论观点:认为强调学习的内部过程及认知结构的建立,强调个体的意识。

三、社会学习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

△社会学习理论的观点认为人类的许多学习,尤其是社会行为方面的学习,不必事

事亲身经历来获得直接经验,可以通过观察而获取替代性的间接经验。

第三节学习与幼儿身心发展

一、学习与幼儿的生理发展

(一)依存性(美心理学家双生子爬梯实验)

(二)促进作用(理森的研究)eg;伤仲永的故事

成语“用进废退”意思“用”即意味着后天的学习,学习可以促进个体的生理发展。

二、学习与幼儿的心理发展

(一)依存性(美心理学家加涅——积累学习观念)

(二)促进作用eg:“狼孩”的例子来说明

本章作业

1、幼儿的学习具有特殊性表现在哪里?

2、学习基本理的论有那些?(用列表的形式)

3、“用进废退”含义?

4、学习的含义?、

教学目的

1 引导学生了解游戏的实质。

2 掌握幼儿游戏的特点、作用及种类。

3 明确如何对幼儿游戏进行有效指导。

教学重难点

重点:幼儿游戏的特点、作用、种类。

难点:如何对幼儿游戏进行有效指导。

教学方法:讲授、比较

教学课时:6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

1、学习的含义?

2、幼儿学习具有特殊性表现在哪里?

(二)新课内容

第一节游戏的实质

一、游戏的概念

游戏——是幼儿运用一定的知识和语言,借助各种物品,通过身体的运动和心智活动,反映并探索周围世界的一种活动。

二、国外关于幼儿游戏的理论(连线题出处)

1、剩余精力说——英哲学家斯宾塞

2、练习说或生活准备说——德生物学家格罗斯

3、游戏欲望说——荷兰生物学家拜登代克

4、复演说——美心理学家霍尔

5、社会情感表现说——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

6、认知动力说——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

7、社会性活动说——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

三、中国关于幼儿游戏的理论

陶行知、陈鹤琴、朱智贤等

认为:游戏是适合幼儿特点的一种独特的活动方式,也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一种最好的活动方式。

表现在:1、游戏具有社会性,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一种初级模拟形式,反映了儿童周围

的社会生活。

2、游戏是想象与现实生活的一种独特结合,它不是社会生活的简单翻板,而是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

殊的反映。

3、游戏是幼儿有意识、有目的、主动参与的、且伴有愉悦体验的活动。

第二节幼儿游戏的特点与作用

一、幼儿游戏的特点

1、自由性(自主自愿、出于兴趣和愿望)

2、趣味性(本身固有属性、不同于劳动)

3、虚构性(虚构性=假想性,以模仿为基础,不受条件限制)

4、社会性(人类社会生活的产物,有目的、有意识,体现社会文化差异)

5、实践性(具体、特殊的实践活动)

二、幼儿游戏的作用

1、促进幼儿身体的发展。

2、巩固和丰富幼儿的知识,促进幼儿智力和言语的发展。

3、游戏促进幼儿良好的行为品质的形成。

4、促进幼儿美感和美的创造力的发展。

5、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第三节幼儿游戏的种类

△根据游戏的教育作用和特点划分,游戏的种类有:创造性游戏

有规则的游戏

幼儿游戏:1、创造性游戏: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特点作用通过例子帮助学生理解)

2、有规则的游戏:智力游戏(提高学习兴趣)体育游戏(增进体格发展)音乐游戏(自怡作

用)

第四节幼儿游戏的有效指导

△游戏的一般指导方法——1、准备工作2、游戏中的观察3、教师介入游戏

一、方法:1、准备工作(准备时、地、材料等)

2、观察(更好地了解幼儿的表现、需要、作出合理的指导)

3、介入游戏平行→合作→指导

二、各类游戏的指导

1、角色游戏的指导(概括为如下八点)

①丰富游戏的生活经验,以扩大游戏的构思范围,充实游戏的内容。

②为幼儿提供时间、场地和玩具。

③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意愿提出主题进行游戏。

④教会幼儿分配和扮演角色。

⑤根据幼儿的不同特点进行个别指导。

⑥教师可直接参加游戏,以角色身份指导游戏。

⑦使幼儿愉快得结束游戏。

⑧根据需要,教师与幼儿共同对游戏作简要评价。

2、结构游戏的指导

A:定型材料游戏的指导:

①加深幼儿对物体和建筑物的印象。

②帮助幼儿掌握结构游戏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③培养幼儿有目的地独立地进行构造,能按顺序建造内容比较丰富的物体,进而把单个结构

物组合成较复杂的整体。

④教幼儿爱护结构材料和构造后果,整齐地收放材料,会欣赏和评价构造物。

B:不定型材料结构游戏的指导:

①创造良好的游戏条件②掌握基本的玩法③建立必要的规则

3、表演游戏的指导(教师指导时应该注意下面4个问题)

①选择幼儿容易理解的、又便于表演的作品。

②吸引幼儿参加表演游戏的准备工作。

③用建议和商量的口吻帮助幼儿分配角色,并尊重幼儿自己的选择。

④在表演游戏过程中,小班幼儿不会做表演游戏,需要教师先做示范表演,然后教会几个幼儿

表演,再教会其他幼儿表演。

4、有规则游戏的指导(教师在指导过程中但注意4点)

①教会幼儿正确的游戏,教师应有示范,把游戏名称、玩法、规则、结果介绍清楚。对技能性

的游戏,教师应教幼儿技能。可分组会或个别教学。

②在幼儿独立开展有规则游戏时,教师应注意观察,并帮助幼儿遵守规则。

③鼓励幼儿积极的参加游戏,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

④根据幼儿的个别差异,施行因材施教,给予很好的提高。

本章作业

1、游戏的含义?

2、国外关于幼儿游戏的理论有哪些?(列表格)

3、幼儿游戏的特点有哪些?

4、幼儿游戏的作用有哪些?

5、根据游戏的教育作用和特点将游戏划分为几类?

6、游戏的一般指导方法步骤是什么?

第二篇幼儿心理发展规律与教育

第五章幼儿活动的动机规律

教学目的

1 了解“活动动机”的相关基本知识。

2 掌握幼儿的学习动机及其影响因素,及引发幼儿学习动机的措施。

教学重难点

幼儿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及引发幼儿学习动机的措施。

课时分配:4课时

教学方法:分析、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

1、幼儿游戏有哪些特点?

2、针对幼儿游戏的特点,作为教师怎样有效的指导幼儿的游戏?

(二)新课内容

第一节活动动机的一般概述

导入语

想要利用动机规律来促使幼儿从事某种活动,首先应了解动机的含义与基本结构,幼儿所具有的不同的动机类型等。

一、动机及其作用

1、动机的含义——动机是发动、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动力机制。

2、动机的主要作用

①激活作用②指向作用③维持作用

二、需要、诱因与动机

1、需要——是指个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

2、诱因——是能够激起个体的定向行为,并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

3、需要,诱因与动机的关系

(1)需要、诱因共同决定个体的动机

(2)在统一的动机结构中,需要与诱因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三、动机的种类:生理性动机/社会性动机

内部动机/外部动机

第二节幼儿的学习动机及其影响因素

一、学习动机的含义与种类

1、学习动机的含义——是促使个体从事学习活动的动力机制,它是一种社会性动机。

2、学习动机的主要类型:内部动机/外部动机

认知动机附属动机自我提高动机(美国心理学家奥苏

伯尔的三种常见的学习动机类型)

二、影响幼儿的学习动机的主要因素

概括来说有:①、内部——幼儿自身(成功的满足感)

②、外部——教师、教学内容的难易、教学的趣味性等等

③、需要的满足

解释:

1、学习任务的特点:A、与学习任务的难度水平有关。

B、与学习任务的有趣性和新颖性有关。

C、与学习任务的明确性有关。

2、教师的行为与态度

3、基本需要的满足状况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Maslow A、1908-1970)认为:人的需要是分成多个层次的(见下示意图)

自我实现的需要

审美的需要

求知和理解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

爱与归属的需要

安全的需要

生理的需要

以上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第三节引发幼儿学习动机的措施

△激发幼儿学习动机的方法(措施)主要有:(怎样有效的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1、应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和新颖有趣的教具。

2、设置问题情境。

3、制定具体、明确而适当的学习目标。

4、给予积极反馈,使幼儿有成功体验。

教师总结本章重难点知识,讲解课后思考与练习中难解问题。

本章作业

1、动机的含义?

2、动机作为促进活动的一种动力机制,其主要作用有哪些?

3、动机的种类有哪些?

4、学习动机的含义?

5、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提出了哪三种学习动机类型?

6、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有哪几层?

7、P58第5条

8、引发幼儿学习动机的措施有哪些?

9、影响幼儿的学习动机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第六章幼儿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与体育

教学目的

1、掌握运动技能的含义及其与幼儿身心发展的关系。

2、明确幼儿运动技能的发展及其运动技能形成的过程。

3、掌握促进运动技能形成的体育措施。

教学重难点

掌握幼儿运动技能发展的规律,并能运用规律指导幼儿运动技能的形成。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法。

教学时数:4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有哪几层?

2、引发幼儿学习动机的措施有哪些?

(二)讲授过程

第一节运动技能与幼儿身心发展

一、运动技能

1、含义

——是由有组织的、协调而统一的肌肉动作构成的活动,表现于迅速、精确、流畅和娴熟的身体运动之中。

2、分类:

A、细微型运动技能与粗放型运动技能。

B、连续型运动技能与间断型运动技能。

C、闭合性运动技能与开放性运动技能。

D、徒手型运动技能与器械型运动技能。

二、运动技能的作用

(一)促进幼儿体格的健康发展

(二)促进幼儿的心理发展

1、促进认知发展

2、促进健康个性的发展

第二节幼儿运动技能的发展(要求自学)

通过《幼儿运动技能的发展》图表来学习幼儿身体运动技能,如:走、跑、跳跃、平衡、投掷、钻爬及手部运动技能的发展情况。

第三节幼儿形成运动技能的过程

一、定向阶段

二、模仿阶段

三、整合阶段

四、熟练阶段

一二阶段实际再现出动作方式或行为模式(做出所看到的动作);

二三阶段把个别动作结合成连贯动作的过程(个别动作一体化);

三四阶段动作协调准确(完善化、自动化)

第四节促进动作技能形成的体育措施

一、保教合一,科学养育幼儿。

二、创设条件,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结合运动技能形成的过程,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

本章作业:有人认为,尽管幼儿缺少运动,但他们在身高、体重、认知等方面仍会有增长,有没有运动,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并不太重要。你对这种说法有什么评价?

第六章幼儿认知能力的形成规律与智育

教学目的

1、明确“认知、智力、知识、智育”几个关键词的概念。

2、掌握幼儿形成认知能力的过程。

3、掌握智商的心理依据和有效措施。

教学重难点

幼儿形成认知能力的过程及智育的心理依据有效措施。

教学方法:讲、论结合

教学时数:4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

运动技能对幼儿具有什么作用?

(二)新课内容(出示预习提纲)

1、认知的概念?

2、皮亚杰把儿童认知的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

3、在幼儿阶段,智育的目标是什么?

4、幼儿形成认知能力的过程怎样?

5、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规律,在教学上,怎样才能让学生不至于遗忘?

6、对幼儿进行智力的培养的有效措施有哪些?

7、幼儿注意力缺失的主要表现是什么?如果幼儿有这方面的表现,你应该给予什么建议,可

通过哪些方法治疗?

(三)讲授过程

1、认知------是人对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认识活动。

包括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言语、创造性问题解决等过程。

2、皮亚杰把儿童认知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即:

A、感知运动阶段(0~2岁)

B、前运算阶段(2~7岁)

C、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D、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

3、在幼儿阶段,智商的目标是:发展幼儿的智力,培养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

能力,增进对环境的认识,培养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初步的动手能力。

4、幼儿形成认知能力的过程(简单来说归纳为三个环节):(对知识的)领会→巩固→应用

5、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是“先快后慢”,那么,根据这个规律,防止遗忘的方法

是取决于正确的复习。而复习的方法可通过如下途径:A、.及时复习,经常复习;B、正确分配学习时间;C、复习方法应多样化;D、反复地阅读和尝试重现相结合。

6、对幼儿的智力的培养的有效措施有哪些?

有效措施有:A、培养幼儿的求知兴趣

B、培养幼儿的感知观察力

C、培养幼儿注意力

D、培养幼儿忘记力

E、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

7、幼儿注意力缺失的主要表现——注意不稳定、易转移

方法:发展幼儿注意的稳定性、有意性,具体措施如:

A、学习活动多样,内容丰富;

B、学习内容的难易要适度;

C、积极的思维活动能高度地集中注意力,所以提问的方式能调动幼儿思维的积极性,提

高注意的有意性;

D、建构良好的环境,消除分散注意的干扰因素,提高注意的效果。

本章作业:预习提纲中的2、5、6、7条

第十一章幼儿心理健康的一般概述

教学目的:

1、明确关注幼儿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对教学工作开展的重要性。

2、记住几个关键词:心理卫生、心理健康标准

教学重、难点:幼儿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时数:4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

对幼儿的智力的培养的有效措施有哪些?

(二)、新课

第一节幼儿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

一、心理卫生

概念:又称精神卫生,是指维护和增进人的心理健康的心理学原则、方法和措施等。

△心理卫生作为一个运动兴起的时间—20世纪初。

二、幼儿心理健康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

由于心理健康本身的多面性和研究的复杂性,迄今为止,学术界还没有给心理健康下一个统一的定义。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七条)

A、智力发展正常;

B、情绪反应适度;

C、意志品质健全;

D、人格统一完整;

E、自我

意识正确;F、人际关系和谐;G、社会适应良好

●衡量幼儿心理健康状况的标准:

A、心理发展健康与年龄特点相符;

B、大部分情况下的情绪是稳定、快乐的;

C、与同伴保持良好的关系;

D、智力发展正常。

(三)判断一个人心理健康水平的方法有:

A、心理测量与统计学方法

B、社会适应判定法

C、生活适应评定法

D、症状判定法

第二节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

1、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

A、幼儿自身的发展因素

B、环境因素:①家庭环境②幼儿园环境③社会环境(需举例进行讲解)

2、幼儿园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主要通过以下因素体现:

①教育发展的整体水平与规模;

②幼儿园教育的结构;

③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④幼儿园教育的方法;

⑤教师的教学态度;

⑥幼儿园风气;

⑦同龄群体的人际关系及师生关系。

3、怎样的教师才是对幼儿有积极影响的教师呢?

①性情温和、快乐、有幽默感;

②乐于了解幼儿、友爱、能体贴幼儿的情感、帮助幼儿解决个人困难、使幼儿感到适意;

③使活动有乐趣、能有效控制全班;

④不偏袒,对幼儿公正,尊重幼儿意见;

⑤不易怒、不专制、不讽刺,不傲慢,不自以为是等。

第三节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措施

一、家庭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略讲)

二、幼儿园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

(一)、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1、面向全体幼儿

2、重视幼儿的全面发展

3、关注幼儿的终身发展

(二)、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1、帮助幼儿了解与接受自我

2、使幼儿学会觉察感觉与情绪

3、帮助幼儿认知人类行为

4、帮助幼儿发展责任感

5、培养幼儿的适应能力

6、教幼儿学习如何“做决定”及“解决问题”

7、帮助幼儿形成对社会职业的概括性认识

(三)、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三个层次)

1、初级预防

2、次级预防

3、诊断和治疗

本章作业:

1、衡量幼儿的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2、怎样的教师才是对幼儿有积极影响的教师?

第十二章幼儿心理问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学会运用简单的评价方法,参照指标来对幼儿心理健康进行评价。

2、了解幼儿常见的心理问题及矫治

课时分配:2课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

A、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B、衡量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准又是什么?

(二)新课

第一节幼儿心理健康状况评价

评价的几个重要指标:

一、幼儿自尊心的评价

二、幼儿自信心的评价

三、幼儿成就感和好胜心评价

四、幼儿独立性评价

五、幼儿自制力与坚持性评价

六、幼儿交往态度评价

七、幼儿社交能力的评价

八、幼儿友好行为评价

九、幼儿责任感评价

十、幼儿情绪的表达和控制能力

以上指标我们可以通过日常观察和家长问卷调查两种方法进行评价。

第二节幼儿心理问题及矫治

一、幼儿的隐性障碍—注意力缺失

(一)表现1、注意力持续时间(注意力不集中)

2、活动量(活动量过大)

3、冲动性(性急、冲动)

4、协调性(肌肉动作协调性差)

5、短时记忆(记忆力差、左耳进右耳出)

6、人格特征(固执、暴躁、缺乏自尊、人际交往不成)

(二)矫治:1、行为治疗

2、感觉综合治疗

3、饮食控制

二、情绪障碍--沮丧、焦虑

(一)表现:不安时哭哭啼啼、易怒、敏感、多动、紧张、沮丧。

(二)沮丧的矫治:

1、认真对待幼儿的紧张和沮丧;

2、分析引起幼儿紧张沮丧的原因;

3、允许幼儿自由地表露自己的情感;

4、提供安抚与支持;

5、尽可能地减少可引起幼儿紧张和沮丧的情景;

6、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方式来应对不良事件。

(三)焦虑的矫治:1、事先为分离作好准备

2、告诉孩子你回来后会和他做些什么

3、每次离家和回家要有一定的程序

4、平时练习一些减少焦虑的活动。

三、行为问题--情感过度依赖和退订性行为

主要由于幼儿缺乏安全感。

本章作业:

幼儿注意力缺失的主要表现是什么?如果幼儿有这方面的表现,你应给予什么建议?

第三篇幼儿教学心理与教师心理

第十三章幼儿教学心理

第十四章幼儿教师心理

教学目的

1、把握幼儿教学心理、设计教学内容、实施有效教学

2、明确对幼儿教师的心理素质,促进教师与幼儿的相互关系

教学重、难点:根据幼儿教学心理,设计合理教学内容

课时分配:2课时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

发现幼儿注意力不集中时,作为幼教工作者的你们怎样去改变这种现象?(方法)

二、新课

第十三章幼儿教学心理

第一节教学设计与有效的教学

一、教学设计的含义与作用

(一)含义--教学设计指在教学之前,对教学进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统筹规划,安排教学情境,选择教学方法,以达到教学目标的系统性设计。

(二)作用(略)

二、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

(一)教学大纲的拟定原则:

1、适当性原则

2、顺序性原则

3、发展性原则

(二)教学方案的设计:

1、教学目标

2、教学方法

3、教具与教学环境

4、教学评估

第二节幼儿的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

一、幼儿气质与性格差异及教育

(一)幼儿气质与性格的差异及其表现

1、气质的含义:是个体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特征

2、气质的类型(四种):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3、性格的含义:是人在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的

总和。

4、性格的特征:

A、对现实的态度

B、意志

C、情绪

D、理智

5、性格的分类:

A、外倾型

B、内倾型

C、顺从型

D、独立型

(二)针对幼儿气质与性格进行因材施教

通过幼儿的气质与性格进行因材施教,使幼儿在幼儿阶段具备以下的素养:

A、朝气蓬勃,愉快开朗

B、心地善良,诚实正直

C、勤劳朴实,做事认真

D、勇敢坚强,有自制力和创新精神

E、听指挥,守纪律

二、幼儿的能力差异及其教育(略)

第十四章幼儿教师的角色

一、幼儿教师的角色

(一)、国民素质教育的奠基人

(二)幼儿人格的塑造者

(三)幼儿心理卫生保健者

(四)幼儿教育科学研究者

二、幼儿教师的心理素质

(一)品德:

A、热爱幼儿教育事业,恪守职责

B、团结互勉,善于合作

(二)个性特点:

A、广阔而浓厚的求知兴趣

B、积极而稳定的情绪

C、坚强的意志

D、健全的性格

(三)知识结构

A、较多的文化修养和广博的知识

B、坚实的幼儿教育理论基础

(四)教育能力

A、观察能力

B、与幼儿沟通的能力

C、创设教育活动的能力

D、教育科研的能力

三、幼儿教师与幼儿的相互关系及其促进

(一)教师与幼儿的互动关系

(二)促进教师与幼儿良好关系的措施

A、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幼儿教育观

B、创设适宜的教育环境

C、掌握沟通技巧

四、幼儿教师的培训

(一)课堂教学方法--1、讲授法2、谈语法3、读书指导法4、讨论法5、演示法(二)教学技能训练

2019年教资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简答试题及答案一_0

---------------------------------------------------------------最新资料推荐------------------------------------------------------ 2019年教资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简答试题及答案 一 2019 年教资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简答试题及答案一 1. 简述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 【答案要点】 (1) 识记的目的与任务。 (2) 识记的内容与性质。 (3) 识记方法。 (4) 材料的数量和性质。 2. 简述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 【答案要点】儿童的动作发展是在大脑和神经系统、骨骼肌肉控制下进行的,因此儿童的动作发展和儿童的身体发展密切相关。 儿童的动作发展有以下规律: (1) 从上至下。 儿童最早发展的动作是头部动作,其次是躯干动作,最后是脚的动作。 任何一个儿童的动作发展总是沿着抬头一翻身一坐一爬一站一行走的方向进行。 (2) 由近而远。 发展从身体的中部开始,越接近躯干的部位,动作发展越早,而远离身体躯干的肢端动作发展较迟。 (3) 由粗到细。 1 / 6

大肌肉、大幅度的粗动作先发展,小肌肉的精细动作随后发展。 (4) 由头至尾。 对头部的控制早于手臂和躯干,对手臂和躯干的控制早于大腿。 (5) 由整体到局部。 儿童最初的动作是全身性的、笼统的,以后儿童的动作才逐步分化成局部的、准确的、专门化的动作。 3. 简述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阶段。 【答案要点】 (1) 口唇期(0~1 岁) : 婴儿的欲望主要是通过口唇的吮吸、咀嚼和吞咽等活动来得以满足的,口唇是这一时期快感最为集中的区域。 (2) 肛门期(1~3 岁) : 这一阶段,排泄成为婴儿性快感的主要目标,婴儿从排泄活动中得到极大的快乐。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按时大小便的训练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 (3) 前生殖期(3~6 岁) : 在这一阶段,儿童开始产生性别意识,关注性别差异。 表现在男孩出现了俄狄浦斯情结,又称恋母情结,即男孩对自己的母亲感兴趣;女孩出现了埃勒克特拉情结,也称恋父情结,即女孩对自己的父亲感兴趣。 (4) 潜伏期(6~12 岁) : 此阶段的时间很长,期间没有明显的性发展表现。

2017年4月学前教育心理学答案

学前教育心理学试题2017年4月 课程代码: 00882 -、单项选择題(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蒙台梭利认为,幼儿精神的某种能力在某个时期里对某种环境能敏感地反应和发展,并 称之为42 A.关键期 B.准备期 c.发展期 D.敏感期 2.下位学习包括两种学习模式,一种是派生下位学习,另一种是162 A.相关下位学习 B.变式下位学习 C.同化下位学习 D.推理下位学习 3.我们如果口渴了就找水喝,出汗了就需要毛巾,这类决策的知识表征方式是149 A.概念 B.表象 c.图式 D.产生式 4.幼儿可以说出笔是用来写字的,这是145 A.陈述性知识 B.程序性知识 c.信息类知识 D.数据类知识 5 .在知识系统化的过程中,首先要确定一个155 A.具体目标 B.网络系统 C.变式 D.核心经验 6.感觉与统合障碍称为 A.感觉统合下降 B.感觉统合误差 c.感觉统合失调 D.感觉统合失误 7.按照内部和外部动作将技能分为动作技能与173 A.知觉技能 B.运动技能 c.操作技能 D.智力技能 8 .幼儿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获得社会性经验并改变其行为的过程就是 A.幼儿社会性 B.幼儿社会性学习 c.幼儿社会化 D.幼儿社会学习 9 .学前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是幼儿学习心理和幼儿 A.教学心理 B.游戏心理 C.认知心理 D.发展心理 1 o. 幼儿园情结智力教育模式包括赏识教育模式和222 A.情境教学模式 B.活动教学模式 c.暗示教学模式 D.角色扮演教学模式 1 1 .儿童的发展是一种服从自然规律按照成熟类型进行的过程,它并不依赖于教学。这是下列哪位心理学家的观点? A.皮亚杰 C.桑代克 B.维果茨基 D.考夫卡 12.学前教育研究中最基本、最常用的研究方法是 A.实验法C.观察法 B.调査法D.测量法

幼儿教育心理学气质说课设计

《幼儿教育心理学》说课设计 --幼儿的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说课??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选自中等职业学校幼儿教育专业教材《幼儿教育心理学》第十三章中的第二节—--幼儿的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本章是该书的重点之一,本节又是该章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章内容主要介绍了幼儿教学心理,在幼儿园教育中,幼儿的心理的发展受到教师的的教育与教学的制约,而教师的教又需要依据幼儿的心理发展规律进行,本节重点讲述了幼儿的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教材先阐明了幼儿气质及其差异表现,而后又详细叙述了要针对幼儿的不同气质进行教育,提出了学前教育的理论依据,本节课的学习将会进一步深入了解幼儿气质特征与教育方法,并能够针对幼儿的气质特征进行适宜的教育,结合实际,对搞好幼教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一、教材分析?(二)内容要素分析?幼儿教育心理学的教学,一般步骤是先阐明有关心理学的概念和基本规律,而后详细叙述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趋势,提出学前教育的心理学依据,本课教材对幼儿气质的分析,研究,也应根据这一步骤进行。 ?一、教材分析 (三)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1、教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气质的含义、特点、类型和针对不同气质类型的因材施教的方法。 2、教师资源的开发和利用?(1)提供教学实施条件。如:模拟表演中的衣服,帽子,道具等.?(2)教师利用多媒体将校园中的教师和同学、空姐等的照片内容置于导入新课之中。 (3)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消化本课内容,在课堂中引入竞争机制,如:小组活动,竞赛等,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引导学生重组教材内容,合理设计教学程度。 3、学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讲课之前学生通过上网与查字典等方法搜集相关资料。 (2)根据班级学苗大部分来自农村的实际,将学生的认知经验,生活经验等与教学内容相融合,使教学“活"起来。?(3)培养、开发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练将来从教的心理。?(4)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及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品质。??一、教材分析?(四)教学目标及确立依据?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教学大纲的要求,及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理解气质的含义与特点. (2)掌握幼儿期气质的类型并针对幼儿期气质进行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思维能力和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教育和教学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运用讨论学习法掌握气质的含义及类型,用幼儿园情景模拟法帮助学生掌握不同气质类型的的教育方法,同时现代媒体教学法贯穿始终,使学生在获得感性知识的同时,为掌握理性知识创造条件.?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气质的深入理解,激发起学生对培养幼儿气质的好奇心与求知欲。(2)初步形成主动参与,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3)感受培养幼儿气质对幼儿的特殊意义,发挥其积极品质,使幼儿的气质向健康、积极方面发展。??一、教材分析?(五)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的确立及依据?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及教学大纲的要求,确立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幼儿气质的类型特征,幼儿气质不仅表现在个别性上而且还可能发生变化,这取决于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我们只有很好的了解,掌握幼儿气质的发展表现,才能根据幼儿气质特点进行适宜的教育,通过对消极特征的纠正和积极特征的发展,培养幼儿的优良品质。 本节课的难点是对气质含义特点的理解及气质在生活实践中的作用。 再有本节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关键是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方法对不同气质的幼儿进行因材施教.??一、教材分析 (六)练习内容的安排及确立依据?课堂上首先运用幼儿园情景模拟法让学生分别模拟气质的四种类型,然后拓展思维,设计问题:怎样才能让自己更有气质呢?讲完理论知识后又把学生分组分别背诵本课的知识要点,接着布置课后作业:教材151页第6,7题。设计的个性练习是:(1)中国加入WTO

幼儿心理学教学教材

1.幼儿教育心理学定义:幼儿教育心理学是在幼儿教育学和幼儿心理学基础上形成的一门 学科,它主要研究幼儿学习的规律与特征,以及教师有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 2.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教育心理学》又将此书发展《教育心理大纲》这一 著作标志着作为独立学科的教育心理学的产生 3.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幼儿教育心理是一门什么学科)? 揭示幼儿是如何学习的,即幼儿学习的特征、水平与规律;研究如何更科学、合理、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学习,即如何开展适宜的教学,特别是要关注在教学环境和幼儿学习特征的交互作用下,幼儿是如何学习与发展的,以及研究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 4.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三大变量:幼儿学习者,幼儿教育者,环境与教学 5.游戏是幼儿学习的基本方式,好奇心、兴趣是激发幼儿学习的主要动力 6.学习幼儿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性:在游戏中,幼儿能够以直接或间接(象征性)的表达方 式表现其想法及思考,通过游戏,幼儿可以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进行同伴之间的互动,解决矛盾冲突,获得自信 7.萌芽期:福禄培尔是最早研究幼儿游戏心理的先驱之一,确立“游戏是幼儿园教育活动 的基本形式”,蒙台梭利著作《吸收性心智》,为幼儿创造一个能激发主动性的“有准备的环境” 8.初创期:凯米—德芙里斯的幼儿教育方案,是被认为“正统”的,而且是唯一被皮亚杰 本人认可的建构主义的幼儿教育模式,海伊/斯科普幼儿教育方案 9.发展期:对早期教育价值的新认识,对幼儿学习特点的新发现 10.最早的幼儿教育心理学思想的提出者是法国的卢梭 11.幼儿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以行为主义理论为基础的教育方案是直接教学方案 12.奥苏贝尔认为学前儿童习得的基本概念必须通过概念形成与概念同化这两个过程 13.幼儿教育心理学是幼儿教育与幼儿心理学的交叉学科 14.幼儿教育心理学的萌芽期有三位主要代表人物,他们是法国的卢梭,德国的福禄培尔, 意大利的蒙台梭利 15.福禄培尔创立了第一所幼儿园,并为幼儿专门设计了一套玩具——恩物,其确立的游戏 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基本形式的教学原则已成为幼儿教育心理学的重要基础

幼儿教育心理学(全套教案)

第一篇导论 第一章幼儿教育心理学概述 教学目的 1、明确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含义,研究对象、任务及研究内容。 2、理解学习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作用与意义。 3、掌握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与研究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含义、研究对象、原则。 难点: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 教学时数: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一、什么是幼儿幼儿一般指的是3—6、7岁的儿童 二、什么是教育 广义:教育是造就、培养人才的经验传递系统。 Eg:①你父亲教你怎样做人。 ②看了这场电影对你有什么意义。 狭义:指的是学校教育 △教育的本质:“3个人” 人教育人成人人 (教师)(学生)(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人;体现做人的人;使他懂得有尊严的人)(家长)(子女) 三、学校教育的分类:大学中学小学幼儿园教育等等 1、幼儿教育:幼儿园教育∕非幼儿园教育 2、幼儿教育的最典型的形式——幼儿园教育 3、幼儿园教育中:幼儿是主体,教师是主导 教师主导幼儿反馈教师 四、什么是心理学 心:心思、思想、感情 理:规则、规律 心理学——psychology Psychology=psyche(灵魂)+logos(科学) 1、心理学——研究人的心里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人的心理现象(心理活动) 3、心理现象包括的内容 心理现象:<1>心理过程(共性)①认识过程(感、知、记、思、想) ②情感过程 ③意志过程 注:注意伴随整个心理过程

<2>个性心理(个性差异):①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 ②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性格、气质) 4、心理学的分类(把它形象的比喻成一棵大树) 普通心理学:感觉心理学 知觉心理学 记忆思维言语情感等心理学 意志心理学 个性心理学等等 发展心理学:1、比较心理学:①动物与人比较心理学 ②动物之间比较心理学 2、年龄及发展心理学:①婴儿、幼儿(婴幼儿)心理学 ②儿童心理学 ③青年心理学 ④成年心理学 ⑤老年心理学等等 应用心理学:①教育心理学 ②工业心理学 ③医学心理学 ④护理心理学 ⑤司法心理学 ⑥艺术心理学 ⑦体育心理学 ⑧军事,商业心理学等等 五、什么是幼儿教育心理学 1、幼儿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幼儿教育系统中,幼儿心理发展与变化的规律以及如何利用这些规律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一门科学。 2、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①研究幼儿(3——6、7岁)心理的形成规律。 ②如何应用规律。 3、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任务 ①揭示幼儿教育系统中幼儿的心理形成和发展规律,从而心理科学在幼儿教育领域中得以 向纵深发展。 ②研究如何应用幼儿的心理规律来提交教育效能,加速幼儿健康成长的心理原则。 4、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即本书的知识体系) 简单来说,本书由四部分组成:①导论 ②幼儿心理形成规律与教育 ③幼儿的心理健康 ④幼儿教学心理与教师心理

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三

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三) 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三)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与儿童最初的情绪反应相联系的需要是()。 A.社会性需要 B.爱的需要 C.尊重的需要 D.生理需要 2.幼儿记忆的特点之一是()。 A.形象记忆占优势 B.语词记忆占优势 C.意义记忆用的多 D.机械记忆效果好 3.幼儿在听老师讲《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头脑中会浮现出小女孩的生动形象,这种心理活动属于()。 A.创造想象 B.无意想象 C.再造想象 D.幻想 4.幼儿思维的典型方式是()。 A.直觉行动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辩证思维 5.幼儿园老师上课时,一边弹琴,一边组织孩子们按音乐节奏做各种动作,老师的这种注意品质是()。 A.注意的稳定性 B.注意的广度 C.注意的转移 D.注意的分配 6.儿童学习语言过程中最早出现的句型是()。 A.电报句 B.单词句 c.联合复合句 D.判断句 7.新生儿的心理,可以说一周一个样,满月之后,是一月一个样,可是周岁以后发展速度就缓慢下来,两三岁以后的儿童,相隔一周,前后变化就不那么明显了,这表明了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进程的一个基本特点是()。

A.发展的连续性 B.发展的整体性 c.发展的不平衡性 D.发展的高速度 8.通过分析儿童的绘画、日记等了解儿童心理的方法是()。 A.实验法 B.测验法 C.观察法 D.作品分析法 9.学前儿童心理学中的“儿童”一般是指()。 A.O~6、7岁 B.O~12岁 C.O~15岁 D.0~18岁 10?儿童某种知识和形成某种能力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称为()。A.转折期 B.敏感期 C.危机期 D.最佳发展期 11.大约6~10周后,人脸可以引发婴儿微笑,这种微笑被称为()。 A.社会性微笑 B.愉快 C.交往 D.高兴 12?现在的幼儿与几十年前的幼儿的某些心理特点,如:思维的具体形象性、活泼、好动等特点基本相同,这说明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具有()。 A.可变性 B.整体性 C.阶段性 D.稳定性 13.到3岁时,儿童脑的重量大约是()9。 A.390 B.900 C.125 D.1000 14.出生()个月以内是视觉发展的敏感期。 A.1 B.3 C.6 D.9 15.问一个3岁的儿童“你有姐姐吗?”,他说“有”,再问“你姐姐有弟弟吗?”,他却说“没有”,这说明学前儿童的思维具有()特点。 A.片面性 B.经验性

幼儿教育心理学试卷及答案电子教案

幼儿教育心理学试卷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幼儿教育心理学是研究_________以及教师如何有效地开展教育活动的一门科学。 2、埃里克森提出了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勤奋对自卑、自我认同对角色混乱、亲密感对孤独感、生成感对停滞感、完善感对绝望感。 3、认知是人的全部认知过程的总称,包括感知觉、注意、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等心理活动,是个体发展的重要心理特征。 4、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 5、__________和__________共同决定了个体的动机。 6、尊重的需要包括__________、自重和__________。 7、学习类型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内外控制点、焦虑、 __________、态度等。 8、在幼儿的个性差异教育中,与学习有关的生活方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9、幼儿创造性学习的五种表现形式包括表现性创造、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和杰出的创造。 10、影响幼儿语言学习的因素包括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对待幼儿态度的影响。 二、选择题: 1、幼儿坚持性发展的关键年龄是()

A、3-4岁 B、4-5岁 C、5-6岁 2、幼儿期何种想象占主要地位?() A、再造想象 B、创造想象 C、无意想象 3、根据幼儿记忆发展特点,幼儿期的记忆能力有哪些特点() A、无意识记忆、意义识记和形象记忆 B、无意识记忆、机械记忆和形象记忆 C、有意识记忆、意义识记和语词记忆 4、动机作为促进活动的一种动力机制,其主要有唤醒作用、指向作用、和什么作用?() A、进作用 B、驱动作用 C、维持作用 5、学习“力”这一概念,对学习“重力”产生的影响属于()。 A.垂直迁移 B.水平迁移 C.一般迁移

幼儿教育心理学试卷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 幼儿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填空题(每空1.5分,共计50分 1.在口语表达方面岁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2.幼儿语言学习过程:、、、 。 3.幼儿语言学习的原则:、、、 、、。 4.教师的教学能力包括:、、、 、。 5.幼儿数概念形成的过程、、 。 6.幼儿教育活动评价的类型根据评价的功能和运行时间分类可分为:、和。 7.幼儿学习中的个别差异包括:、、。8.幼儿动作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9.真实性评价的主要形式:、、、 。

10. 检验某项教育措施是否正确的最终标准是 。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计12分 1.创造性: 2.真实性评价: 3.量: 7.求同: 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计16分 1、目前幼儿评价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幼儿感知集合的四个阶段 四、论述题(第一题12分,第二题10分,共计22分 1、案例分析:小明是个3岁零3个月的孩子,十分活泼可爱,父母很喜欢他。可令其父母不解的是:小明无论做什么事情之前从不爱多思考。比如,玩插塑时,让他想好了再去插,而他却是拿起插塑就开始随便地插,插出什么样,就说插的是什么。在绘画或要解决别的问题时也是这样。夫妇俩认为这样不好,便总是要求孩子想好了再去行动,可小明却常常做不到。小明父母时常为此而烦恼。试问小明父母的态度和行动对吗?请从儿童思维发展的角度分析小明的这一类行为,并为小明的父母提出科学的教育建议。 2、案例分析:3岁的小明上床睡觉前非要吃糖不可。妈妈一个劲儿地向他解释睡觉前不能吃糖的道理,小明就是不听,还用高八度的嗓门哭起来。妈妈生气地 说:“再哭,我打你。”小明不但没有停止哭叫,反而情绪更加激动,干脆在床上打起滚来。

自考学前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自考学前教育心理学试 题及答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自学考试学前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目前对创造力和智力的关系较为一致的看法是( C ) A.智力高者必定有高创造性 B.高创造性者智力未必高 C.高智力是高创造性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 D.高智力是高创造性的充分必要条件 2.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分为( C ) A.实践归纳、提出问题、研究问题与解决问题 B.提出问题、查阅文献、思维求索与得出结论 C.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与验证假设 D.提出问题、研究问题、文献查阅与得出结论 3.维特罗克提出了学生学习的( B ) A.同化模式 B.生成模式 C.顺应模式 D.启发模式 4.下列说法符合奥苏伯尔观点的是( D ) A.接受学习必然导致机械学习,发现学习必然导致意义学习 B.接受学习必然导致意义学习,发现学习必然导致机械学习 C.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都必然导致意义学习 D.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都可能是有意义的,也可能是机械的 5.智力技能按其性质可分为( A ) A.感知技能与思维技能 B.决策技能与推理技能 C.元认知技能与决策技能 D.监控技能与反思技能 6.蒙台梭利认为,动作教育主要训练幼儿的( C ) A.跳的动作、跑的动作与抓握动作 B.坐的动作、走的动作与跑的动作 C.基本动作、大肌肉动作与小肌肉动作 D.走的动作、抓握动作与书写动作 7.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 D ) A.自然科学 B.偏重自然科学的边缘科学 C.社会科学 D.偏重社会科学的边缘科学 8.“经典条件作用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来的( D ) A.华生 B.弗洛伊德 C.斯金纳 D.巴甫洛夫 9.“中介变量”的概念首先是由谁提出来的( C )

幼儿教育心理学教案 陈帼眉 姜勇(1-7章)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的 1、明确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含义,研究对象、任务及研究内容。 2、理解学习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作用与意义。 3、掌握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与研究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含义、研究对象、原则。 难点: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 教学时数: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一、什么是幼儿幼儿一般指的是3—6、7岁的儿童 二、什么是教育 广义:教育是造就、培养人才的经验传递系统。 Eg:①你父亲教你怎样做人。 ②看了这场电影对你有什么意义。 狭义:指的是学校教育 △教育的本质:“3个人” 人教育人成人人 (教师)(学生)(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人;体现做人的人;使他懂得有尊严的人)(家长)(子女) 三、学校教育的分类:大学中学小学幼儿园教育等等 1、幼儿教育:幼儿园教育∕非幼儿园教育 2、幼儿教育的最典型的形式——幼儿园教育 3、幼儿园教育中:幼儿是主体,教师是主导 教师主导幼儿反馈教师 四、什么是心理学 心:心思、思想、感情 理:规则、规律 心理学——psychology Psychology=psyche(灵魂)+logos(科学) 1、心理学——研究人的心里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人的心理现象(心理活动) 3、心理现象包括的内容 心理现象:<1>心理过程(共性)①认识过程(感、知、记、思、想) ②情感过程 ③意志过程 注:注意伴随整个心理过程 <2>个性心理(个性差异):①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 ②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性格、气质)

4、心理学的分类(把它形象的比喻成一棵大树) 普通心理学:感觉心理学 知觉心理学 记忆思维言语情感等心理学 意志心理学 个性心理学等等 发展心理学:1、比较心理学:①动物与人比较心理学 ②动物之间比较心理学 2、年龄及发展心理学:①婴儿、幼儿(婴幼儿)心理学 ②儿童心理学 ③青年心理学 ④成年心理学 ⑤老年心理学等等 应用心理学:①教育心理学 ②工业心理学 ③医学心理学 ④护理心理学 ⑤司法心理学 ⑥艺术心理学 ⑦体育心理学 ⑧军事,商业心理学等等 五、什么是幼儿教育心理学 1、幼儿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幼儿教育系统中,幼儿心理发展与变化的规律以及如何利用这些规律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一门科学。 2、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①研究幼儿(3——6、7岁)心理的形成规律。 ②如何应用规律。 3、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任务 ①揭示幼儿教育系统中幼儿的心理形成和发展规律,从而心理科学在幼儿教育领域 中得以向纵深发展。 ②研究如何应用幼儿的心理规律来提交教育效能,加速幼儿健康成长的心理原则。 4、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即本书的知识体系) 简单来说,本书由四部分组成:①导论 ②幼儿心理形成规律与教育 ③幼儿的心理健康 ④幼儿教学心理与教师心理 第二节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作用与意义

幼儿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讲课教案

1.教育心理学:倾向于,教育心理 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 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 2.幼儿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幼儿教 育,特别是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学 习与教育的心理现象及其基本 规律的科学。 3.观察法:是指通过感官或借助一 定的仪器设备,有目的、有计划 地对自然状态下发生的现象或 行为进行系统、连续地考察、记 录、分析,从而获取事实材料的 研究方法。 4.调查法:是研究者根据研究的目 的和课题的需要,有计划的对事 实的考察、现状的了解、材料的 搜集来认识教育问题或探讨教 育现象之间联系的研究方法5.实验法:是研究者根据研究假 设,运用一定的认为手段,主动 干预或控制研究对象的发生、发 展过程,并通过观察、测量、比 较等方式探索、验证教育现象因 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6.测量法:是研究者根据研究的需 要,采用标准化的测量工具,按 照规定的程序,通过对研究对象 的实际测定来收集有关的数据 资料并加以分析,来解释教育活 动的效果,探索教育活动规律的 一种研究方法。 7.学习:从广义上讲,学习是人和 动物在生活中通过实践和训练 而由经验引起的相对持久的心 理变化过程。狭义的学习主要指 人的学习,它是在社会生活实践 中,一语言为中介,自觉地、有 目的地、有计划地、积极主动地 掌握个体和社会经验的过程。 8.学生学习:是人类学习的一种特 殊形式,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 的,以掌握书本上的间接经验为 主的,未参与未来生活实践做准 备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 的特殊认知活动。 9.机械学习:指获得任意的、认为 的和字面的联系的过程。 10.意义学习:是以符号为代表的新 知识和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 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 质性的联系。 11.学习准备:指的是学习者在从事 新的学习时,他原有的知识水平 和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 适合性程度。 12.关键期:指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 存在的一个最容易学习和获得 某种心理与行为反应并且一旦 错过就难以弥补的特定阶段。 13.敏感期:是指儿童学习某种知识 或行为比较容易,心理某方年发 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14.学习理论:是解释人类学习活动 的本质和规律,解释和说明学习 过程的心理机制,指导人类学 习,特别是指导学生的学习和教 师的课堂教学的心理学原理或 学说。 15.试误说:桑代克根据动物学习实 验提出的一种学习理论,认为机 体处在问题情况中会发出许多 反应,由于满意的结果,最终学 会正确反应。 16.顿悟说:格式塔学派对学习的解 释,认为学习的实质是知觉的重 新组织,是主体借助于问题情境 中各种事物之间的关系而突然 顿悟的过程。 17.效果律:桑代克认为,决定学习 的最重要因素是学习者的行为 后果,凡是导致满意行为反应后 果的刺激与反应的连结就会加 强,凡是带来令人烦恼的行为反 应后果的刺激与反应的连结就 会被削弱。 18.操作条件(作用)学习:指实验 者就个体在刺激情境中自发性 的多个反应中选择其一施予强 化,从而建立刺激与反应的连 结。 19.顿悟说:格式塔学派对学习的解 释,认为学习是突然领悟到的知 觉经验的重新组织。 20.自我提高内驱力:是一种外部动 机,指个体通过自身的努力,胜 任一定的工作取得一定成就,从 而赢得一定的社会地位的需要。 21.认知内驱力:源于学习者自身需 要的内部动机,是一种要求掌握 知识、技能和阐明、解释学业问 题的需要。 22.附属内驱力:是一种外部动机, 是指个体为了获得自己所附属 的长者或权威的赞许和认可,而 表现出来的一种把学习或工作 做好的需要。 23.观察学习:是人们通过观察他人 的行为(这种行为对于观察者来 说是新的行为)及其行为的结 果,从而获得该行为的象征性 表征,并引导学习者做出与之相 对应的行为的过程。 24.替代强化: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 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 倾向 25.自我强化:学习者根据一定的评 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 督,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 26.自我效能感:个体对自己是否能 够成功完成某一成就行为进行 预期主观判断时所产生的体验。 27.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是一个尚 未成熟有可能崛起的学习理论 流派。 28.幼儿学习:是指幼儿在适应环境 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学习,不仅 包括科学知识的学习,而且包括 各种生活技能的学习。 29.肖像表征:指用意象、图形或表 象来再现知识经验的一种方式。 30.知识系统化:是指在向学前儿童 传授关于现实事物和现象的知

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经典)

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所得材料自然、真实的一种研究方法是()。 A.问卷法 B.谈话法 C.观察法 D.实验法 2.3岁幼儿一般能集中注意约()。 A.5分钟 B.10分钟 C.15分钟 D.20分钟 3.视觉发展的敏感期为()。 A.O~4周 B.4~8周 C.O~3个月 D.O~6个月 4.眼手协调动作发生于()。 A.2~3个月 B.3~4个月 C.4~5个月 D.5~6个月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婴儿主要依靠与具体事物和事件联系进行时间定向 B.4岁以后,儿童开始能够学习对持续时间进行估计 C.儿童时间知觉发展的方向是时间知觉与时间概念结合起来 D.5岁以后儿童能够以行动作为估计时间的参照物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一般认为,婴儿对喂奶姿势的再认是第一个条件反射出现的标志 B.人工条件反射是在实验中经过专门提供的刺激反复作用而建立的条件反射 C.最初人工条件反射的建立晚于自然条件反射 D.新生儿的习惯化是不学而能的 7.下列哪种活动体现了幼儿的再造想象?() A.有些孩子经常会生造一些词语 B.在绘画时,有的幼儿把太阳画成绿色

C.有的幼儿在看图说话时,能说出许多图上没有但与主题相关的内容 D.幼儿把音阶想象成“走楼梯”,从而来理解音阶 8.标志着儿童思维真正发生的是()。 A.语词概括的出现 B.真观概括的出现 C.动作概括的出现 D.感知概括的出现 9.某幼儿给“鱼”下定义时说:“鱼是一种会游的动物”。该幼儿的概括水平为()。 A.初步概念水平 B.依据具体特征下定义 C.不会下定义 D.同义反复 10.情境言语和连贯言语的主要区别在于()。 A.是否完整连贯 B.是否反映了完整的思想内容 C.是否为双方所共同了解 D.是否直接依靠具体事物作支柱 11.不但关心自己在行动中是否符合道德标准,而且开始关心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由此产生相应的情绪,这是()幼儿道德感发展的表现。 A.小班 B.中班 C.大班 D.小学低年级 12.下列哪一条符合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 A.从局部动作发展到整体动作 B.从边缘部分到中央部分 C.从粗大动作发展到精细动作 D.从下部动作发展到上部动作 13.对黏液质的孩子,应着重()。 A.防止粗枝大叶,虎头蛇尾 B.培养勇于进取、豪放的品质 C.培养积极探索精神及踏实、认真的特点 D.防止任性、粗暴 14.()是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 A.亲子关系的发展 B.性别角色的发展 C.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幼儿教育心理学教案

幼儿教育心理学教案 章节课题第五章幼儿活动的动机及其调动课时 4 教 学目的1.了解学习动机的相关基本知识。 2.掌握影响幼儿学习动机的因素,及引发幼儿学习动机的措施。 重 点难点在实际教育中如何充分利用幼儿已有的各种动机或通过培养和激发等教育手段,使幼儿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 教 学 方 法 板书、案例分析、讲授、讨论、提问 教具 及教 学参 考书 《幼儿教育心理学》姚梅林郭芳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业1、动机的含义? 2、动机作为促进活动的一种动力机制,其主要作用有哪些? 3、引发幼儿学习动机的措施有哪些? 4、影响幼儿的学习动机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课后小结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积极思考,配合教师授课,并且能跟随教师引导掌握学习方法,理解重难点知识,课堂气氛较好;从作业的情况来看,学生对知识点的把握还算可以。 章节总结:幼儿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因人而异,教师需要针对不同的对象和具体的问题来采取相应的引发措施,以期收到理想的效果。

教学内容 第一节活动动机的一般概述 导入语:引用案例《幼儿的探索行为》说明创设适宜的环境,提供自主活动的机会,都将有助于激发和维持幼儿的活动动机。想要利用动机规律来促使幼儿从事某种活动,首先应了解动机的含义与基本结构,幼儿所具有的不同的动机类型等。 一、动机的定义 动机的含义——动机是发动、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动力机制。 动机与行为及其结果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有时并未一致。这表现在同一种动机可能会产生不同的行为活动,而相同的行为活动也可能源于不同的动机。此外,动机与行为结果的不一致还表现在并非良好的动机就能产生良好的结果,也并非动机水平越高,行为水平也越高。例如:好心办坏事 二、动机的作用 把动机比喻成汽车的方向盘,引出作用:①激活作用②维持作用③指向作用④投入作用 二、动机的构成要素 (一)、需要——是指个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内部原因) (二)、诱因——是能够激起个体的定向行为,并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也就是斯金纳所说的强化物) (三)、需要,诱因与动机的关系 (1)需要、诱因共同决定个体的动机。需要占主导地位。 (2)在统一的动机结构中,需要与诱因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三、动机的种类: (一)根据动机产生的先天性和后天性,可以把动机分为原始动机与习得动机 ①原始动机→以人的本能需要为基础,生理性需要,随着成长,带有社会生活色彩。 ②习得动机→后天学习而产生变得,较持久,较大的个体差异。 (二)根据动机是来源于个体内部还是外部,把动机划分为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 ①内部动机:是指受内部动力驱使而去活动的一种动机,由个体的内在需要引起。 ②外部动机是指受外部刺激物驱使而去活动的一种动机。 ③运用:可以相互转化。一般情况下,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相结合才能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但在幼儿学习初期要激发外部学习动机从而产生内部动机;幼儿具有较强的内部动机的情况下应该充分利用、深化、拓展内部动机。 第二节幼儿的学习动机及其影响因素 导入语:对于学习,不同幼儿有不同表现,这与学习动机有一定的关系。培养和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对于促进幼儿的成长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一、学习动机的含义与种类

年幼儿教育心理学简答习题(优选)

年幼儿教育心理学简答习题 2011年幼儿教育心理学简答习题 第一章绪论 1、邵瑞珍对《教育心理学》的定义:P2?第一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与学情景中人(教师与学生)的心理现象。 第二层:教育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揭示教与学的心理学规律。 2、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P2 既是一门理论性学科(具有基础性),有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具有实践指导性),强调它的“综合性”特点。? 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P3 指向学习与教育过程中人的心理现象。?即研究幼儿教育,特别是研究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学习与教育的心理现象及其基本规律。它是一门偏向社会科学,偏重应用性的科学。 4、教与学的关系:P3 教与学的矛盾是教学过程中的基本矛盾,而学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5、教育心理学的学科体系:P3?林格伦认为:教育心理学应当关心三个焦点区域:学习者在学习情景中发生的学习过程三者相 互重叠,相互关联. 杜威认为:学习“过程”指的是人们学习时所做的事情。? 李伯黍的《教育心理学》: 题眼一:把学习分成德育心理、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和差异心理。?题眼二:第一次将“教育心理”纳入教育心理的范畴。?邵

瑞珍主编的《教育心理学》:以学习者的诸方面及影响学习的内外因 素为主线,构建了“学与教”一体两面的学科体系。?6、教育 心理学的创建:P5 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19世纪末,出现了一个实验教育学派,由梅伊曼提出实验教育学的名称。比纳和西蒙制定第一套智力测量表。 1903年,桑代克出版《教育心理学》标志着教育心理学已成为 一门独立学科,西方教育心理学和体系由此确立. 7、西方教育心理学发展历程:P5 (1)初创期:桑代克和乌申斯基(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 奠基人")?(2)发展期:(1920—1950)学科心理学发展较快, 弗洛伊德、杜威(“作中学"的实用主义代表)、维果茨基(提出了最 近发展区、是社会建构学者、提出了“文化发展论”和“内化说”) (3)成熟期:布鲁纳和赞科夫(进行了长达15年的“教的观点。? 学与发展”实验研究) (4)完善期:(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研究和东西方心理学相互吸收、 相互融纳) 8、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P8?(1)关注教与学两方面的心 理问题,教学心理学兴起。?(2)关注教育的社会心理因素, 教育社会心理学兴起。 (3)关注实际教学策略和元认知的研究。?(4)关注年龄 特点、个别差异与个别化的研究? 9、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创建: P10?受到两种力量推动:教育心理学体系的结构性分化和现代 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了以幼儿教育科学体系的结构性整合。?

幼儿心理健康的说课稿

幼儿心理健康的说课稿 中班的孩子,对于自己的性别已有初步认识,对男孩女孩的服饰、发型等已有基本的辨别,但其性别意识还处于模糊阶段。好奇心强的男孩女孩们在上厕所的时候会互相偷看,出现模仿异性小便行为;个别男孩子会喜欢穿裙子;有些孩子还会出现在睡觉时触摸自己身体器官的不健康行为等,这些都表明中班孩子还缺少性别观念,更缺乏保护自己身体隐私部位的意识和能力。 故设计此幼儿性别意识教育的心理课,通fanwen。wenku1。com过“辨别自我”、“探讨差异”、“理解功能”、“保护隐私”四个步骤层层递进,以实现幼儿对男女生不同特征的理解,学会保护自己的隐私部位。 根据设计意图及中班孩子的特点,我就认知、能力、情感三方面制定了教育目标,活动目标如下: 1.了解男孩女孩在服饰、发型、爱好、身体结构等方面的特征差异,树立初步的性别意识、 2.初步学会保护自己隐私部位的简单方法。 重点: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找出男孩女孩不同的特征和差异。 难点:让幼儿学会如何保护自己的隐私部位。 1、男女性别特征的归类图表; 2、多媒体课件;

3、如何保护自己隐私的小视频。 4、座位分为两边,中间隔开。 本次活动分为三个环节,依次是 辨别自我,寻求归属。该环节我主要让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自主叙述,了解孩子现有的性别认知水平。 探讨差异,明白特征。该环节我利用图表归类,总结男孩女孩的性别差异,让幼儿直观地进行官感受。 理解功能保护隐私。该环节我主要采用多媒体课件以及视频,让孩子们掌握和拓展自己保护隐私部位的技能。 此三个活动环节,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递进,可逐一实现教学目标。 再具体说说各个活动环节。 第一环节:辨别自我寻求归属 在这里,我通过提问“你是男孩,还是女孩?”让幼儿进行自我性别辨别,以及寻找性别归属群体两方面来开展活动。 很多中班孩子知道自己是女孩还是男孩,但是在寻找群体的时候,往往会表现出不知所措,我用赞赏的语言、握手,以及拥抱的行为,向孩子表示认可和肯定,从而增强孩子的自我归属感。 第二环节:探讨差异明白特征 在服饰、发型、爱好、身体器官等方面,让孩子们寻找

网络教育幼儿教育心理学

《幼儿教育心理学》 活动1:基于第二章至第六章(学习理论)的学习,布置以下作业。 任选一年龄段的主题活动教案,运用某一学习理论流派的观点进行解析,也可综合运用多种学习理论的观点进行解析,不少于1000字。 答: 活动名称:《我喜欢的水果》(小班) 活动目标: 1.认识常见水果的名称,了解其颜色和味道。 2.知道水果营养丰富,尝试连贯的语言说出自己最喜欢的水果。 3.在游戏活动中体验交流、分享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有过吃水果的经验。 2.用水果实物布置成的“宝宝水果超市”,切成小块的各种水果做成的拼盘。 3.多与幼儿人数的水果头饰。 4.音乐磁带《去郊游》、《快乐舞》。录音机。 活动重点:水果的名称和颜色的了解。 活动难点:用完整的话说出自己喜欢的水果。 活动过程: 一、参观“宝宝水果超市”。 师:“今天,宝宝水果超市开业了,我们去参观好吗?请你们坐上我的小汽车。” 幼儿排队随《去郊游》的音乐做开车的动作到达“水果超市”。老师引导幼儿自由观看并可以和小伙伴说说自己看到的水果。 二、参观后的交流。 师:“你们在宝宝水果超市看到的水果多吗?” 幼儿:多。 师:“都有哪些水果呢?” 幼儿1:苹果、橘子、香蕉。

幼儿2:有西瓜、哈密瓜。幼儿3:菠萝、柚子、梨子。幼儿:…… 三、说一说自己最喜欢的水果。 师:“这些水果你们喜欢吃吗?你最喜欢的是什么水果?它什么颜色、味道怎么样?”提示幼儿先和好朋友说一说,然后再说给大家听。引导幼儿用“我最喜欢……”的句子说完整的话。 幼儿1:我喜欢吃苹果,它是红色的,味道甜甜的。幼儿2:我喜欢吃葡萄,它是紫色的味道酸酸的。 幼儿3:我最喜欢吃西瓜,它是绿色的。 幼儿:…… 师:“小朋友都喜欢吃水果,为什么呢?”幼儿1:苹果好吃。幼儿2:梨子甜甜的。 幼儿3:我渴了就喜欢吃西瓜。 幼儿:…… 老师小结:水果有丰富的营养,它会补充我们人体所需的水分、维生素等,每一种水果都有不同的营养价值,所有小朋友要多吃水果哦。 四、尝一尝,猜一猜。 师:“今天水果宝宝要和我们做游戏,它们藏在盘子里,你们来尝一尝并告诉大家是什么水果好吗?”出示盛着水果块的盘子让幼儿品尝。鼓励幼儿把品尝结果告诉同伴。 五、扮演水果宝宝。 师:“今天来了许多的水果宝宝,它们想和你们成为好朋友,你们愿意吗?现在请你们戴上自己最喜欢的水果宝宝头饰,我们一起跳舞好吗?” 分析: 小班幼儿获得知识、技能和经验的途径主要是通过游戏化的情境和直观形象的感知以及丰富多彩的环境创设和多样化的材料准备。使每一个幼儿在玩中学、玩中乐、玩中得。因此本次活动的设计是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和认知特点,积极调动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真正使他们成为活动的主人。水果品种多,营养价值高,对幼儿的健康成长非常有帮助,小班幼儿由于年龄小,所了解的关于水果

幼儿教育心理学

1.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1)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条件下,应用感官或借助科学的观察仪器(如录音笔,照相机,摄像机等),有计划有目的的对研究对象的言行表现进行考察,然后分析处理,从而了解,判断被观察者心理和行为活动的一种方法。 (2)作品分析法:幼儿通过自己的亲身活动可以产生多种不同形式的结果,即作品。作品分析法是指通过对儿童的活动作品,如绘画、日记、积木造型、玩具拼装或其他作品等,进行分析研究,以了解、评定儿童身心发展的状况与特点的一种方法。 2.幼儿教师的角色 (1)国民素质教育的奠基人 (2)幼儿人格的塑造者 (3)幼儿心理卫生的保健者 (4)幼儿教育科学的研究者 3.幼儿教师的个性特征 (1)广泛而浓厚的求职兴趣 (2)积极而稳定的情绪 (3)坚强的意志 (4)健全的性格 4.踢猫效应:当一个人的消极情绪未能得到及时控制或合理宣泄时,就很容易波及或迁怒他人,引发一系列不良后果,形成恶性循环。 5.幼儿教师的教育能力(简答或填空) (1)观察能力 (2)与幼儿沟通的能力 (3)创设教育活动的能力 (4)教育科研能力 6.心理活动从无意向有意发展 7.心理发展的性质:连续性与阶段性 8.对于幼儿来说辨别左右是相当困难的 9.所谓关键期是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和教育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 10.幼儿掌握概念的最佳年龄是5---5.5岁。 11.气质的类型(名词解释) (1)胆汁质其特点是“情感发生迅速、强烈、持久,动作的发生也是迅速、强烈、有力。属于这一类型的人都热情,直爽,精力旺盛,脾气急躁,心境变化剧烈,易动感情,具有外倾性。 (2)多血质:容易形成有朝气、热情、活泼、爱交际、有同情心、思想灵活等品质;也容易出现变化无常、粗枝大叶、浮躁、缺乏一贯性等特点。这种人活泼、好动、敏感、反应迅速、喜欢与人交往、注意力容易转移、兴趣和情感易变换等等。 (3)粘液质感受性低;耐受性高;不随意反应低;外部表现少;情绪具有稳定性;反应速度慢且不灵活 (4)抑郁质抑郁质的人神经类型属于弱型,他们体验情绪的方式较少,稳定的情感产生也很慢,但对情感的体验深刻、有力、持久,而且具有高度的情绪易感性。 12.按学习方式来划分学习的种类,可分为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 (1)发现学习:是幼儿通过亲身参与实践活动,独立思考、独立探索,去发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