扦插试验1

扦插试验1
扦插试验1

扦插试验

研究意义:

扦插繁殖技术是指苗木利用自身营养器官(根、茎、叶等)的一部分做繁殖材料,插入基质中进行营养繁殖的一种育苗方法。因为它属于无性繁殖,可以保留母本的优良性状,而且繁殖速度快,是现代育苗的理想方法。依据取材的不同,扦插又分为硬枝扦插、嫩枝扦插、根插和叶插等[1]。就目前而言,我国大部分的观赏樱花来自国外引种,不仅耗费大量的资金,种类又有限,而且我国优秀的野生樱属种质资源又得不到利用。而且由于技术的不成熟,导致野生资源被大量的采伐,很多地区的野生资源都遭到不用程度的破坏,部分种类处于衰退状态[2]。如果能够建立比较完善的扦插技术体系,这些问题就可迎刃而解,还可以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

目前研究出现的问题:

1、现在的研究局限于少数几个品种的研究,不能形成较为系统的技术体系。

2、就生根促进剂而言,仅仅是对单一的种类的讨论,而各种促进剂之间的相互配合还有待研究[3]。

3、近年来的研究只是着眼于生根率的升高,根系如果不发达,势必会影响将来苗木的生长,所以还应关注根系的生长状况[4]。

4、李属植物扦插都难以生根。

根据对扦插试验中,不同枝段、处理时间、生根促进剂的种类和浓度、扦插时节、基质等的讨论,初步建立扦插繁殖技术体系,为进一步的收集保存提供技术保障。

实验方案:

一、实验材料

1、插穗:采集生长健壮、中等粗细、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的野樱绿枝,选取生长高度和粗度较一致的枝条按其生理成熟度分为顶、中、基三段作扦插插穗。长10~20cm,保留上部1~2叶片,均剪去一半叶片[5]。

2、基质:选用珍珠岩、蛭石、营养土等以适当的配比(根据插穗的品种及习性)。

3、生根促进剂和消毒剂:选用市售的剪好的穗条分别用K—NAA、K—IBA、ABT#1生根粉、3721生根促进剂、国光生根粉[6],消毒剂为多菌灵。

二、实验设计

采用合格的插穗,分别用K—NAA、K—IBA、ABT#1生根粉、3721生根促进剂、国光生根粉以3种不同质量浓度(500,1500,2500 mg/L)两两组合为一处理,每个处理有三个处理时间,分别为10s、30s、50s,清水处理(CK)为对照[6]。实验基质用六个处理,珍珠岩:蛭石:素红壤分别为,1:1:2 ,2:1:1,2:2:1,1:2:2,1:2:1,2:1:2;分别在一月、三月、五月的五号分别扦插一次,

三、分析方法:

试验观测指标,生根率、壮苗率、根系发达程度、插穗碳水化合物含量、根干重[7]。由于同时考虑了多个因素,所以用正交设计试验资料的方差分析法来进行。

参考文献:

1 刘宏涛.园林花卉繁育与技术[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2 王贤荣,黄国富.中国樱花类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J].林业科技开发,2001,15(6)

3 段晓梅.冬樱花扦插繁殖研究[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3,23(1)

4 陆贵巧,林青,贾旭光,谬艳红.樱花嫩枝扦插生根试验[J].经济林研究,1998,16(3)

5 吕月良,陈璋,施季森,黄宇翔,王加煊.福建山樱花扦插繁殖及其影响因子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2006,33(2)

6 欧日明,,李志辉,刘延青,肖兴翠,黄丽群,张斌,蒋丽娟.不同生根促进剂对仿栗扦插生根的影响[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1,31(3)

7 王小蓉,曾伟光,熊庆娥.IBA促进日本晚樱绿枝扦插生根机制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6(5)

【人教版】高三下册生物基础实验:实验6 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生长素类似物的作用原理,生长素类似物对根的 处理,预实验的作用 前情提要: 关键词:预实验、浸泡法、沾蘸法 难度系数:★★★ 重要程度:★★★ 基础回顾: 考点一、实验原理 (1)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插条的生根情况有很大的影响。 (2)用生长素类似物在不同浓度、不同时间下处理插条,其影响程度不同。 (3)存在一个最适浓度,在此浓度下植物插条的生根数量最多,生长最快。 考点二、实验步骤 (1)制作插条:把形态、大小基本一致的枝条平均分成10组,每组3枝。 (2)分组处理:生长素类似物按不同比例稀释成9份,第10份用蒸馏水作为空白对照。把10组枝条基部分别浸入浸泡液中,处理1天。 处理方法: ①浸泡法:把插条的基部浸泡在配制好的溶液中,深约3 cm,处理几小时至一天。(要求溶液的浓度较低,并且最好是在遮阴和空气湿度较高的地方进行处理。) ②沾蘸法:把插条基部在浓度较高的药液中蘸一下(约5 s),深约1.5 cm 即可。 (3)实验培养:把每组处理过的枝条下端依浓度梯度从小到大分别放入盛清水的托盘中浸泡,放在适宜温度下培养,每天观察一次,记录生根情况。 (4)结果记录:小组分工,观察记录。 (5)分析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按照小组分工观察记录的结果,及时整理数据,绘制成表格或图形。最后分析实验结果与实验预测是否一致,得出探究实验的结论。 技能方法:

1.实验中的变量 实验的自变量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其他因素,如取材、处理时间、蒸馏水、温度等都是无关变量,实验的因变量是插条生根的情况 2.在正式实验前需要先做一个预实验: 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也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以免由于设计不周、盲目开展实验而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 3.蒸馏水的作用 (1)作为空白对照; (2)用来配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 (3)处理过的插条下端需浸在蒸馏水中有利于生根。 4.选择插条时需带有一定的芽或叶的原因 凡是带芽或叶的插条,其扦插成活率都比不带芽或叶的插条生根成活率高,但二者并非越多越好。留叶过多,亦不利于生根,因叶片多,蒸腾作用失水多,插条易枯死。留芽过多,分泌较多的生长素,会影响实验的结果,导致结果不准确。 5.如果观察到插条不能生根,可能的原因分析 有可能枝条所带叶片较多,蒸腾作用过强,失水太多;有可能枝条幼芽、幼叶保留较多,本身合成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浸泡后形态学下端处于高浓度的抑制状态;有可能没有分清形态学的上端与下端。 【易错警示】“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的4个注意点 (1)本实验的自变量为生长素类似物溶液的浓度,因变量为不同浓度下的生根数量,两者之间会出现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关系,而其他因素如取材、处理时间、蒸馏水、温度等都是无关变量,实验中的处理都采用等量性原则。 (2)根据实验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为了保证实验设计的严谨性,还需要设置重复实验和一定的对照实验,预实验时需要设置清水的空白对照,在预实验的基础上再次实验时可不设置空白对照。另外,在配制溶液时,浓度梯度要小,组别要多。 (3)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例如沾蘸法是把插条的基部在浓度较高的溶液中蘸一下(约5 s),深约1.5 cm即可,千万不能将整个枝条泡入其中;浸泡法要求的溶液浓度较低,并且最好是在遮阴和空气湿度较高的地方进行。由于生长素类似物有一定的毒性,实验结束后应妥善处理废液。 (4)在确定了最适浓度的大致范围后,可在此范围内利用更小梯度的系列溶液以获得更精确的最适浓度范围。 【课堂巩固】 1.关于“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长素类似物的生理功能与IAA基本相同 B.浸泡法和沾蘸法使用的浓度基本相同 C.促进不同植物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基本相同

实验报告:一 扦插和嫁接(生物人教版八下)

实验探究一扦插和嫁接 本实验同学们可在课外自主实践,也可以实验小组为单位,在老师的指导下尝试利用身边的材料进行植物的扦插和嫁接,了解这两种植物的无性生殖方式在生产上的应用。 要使扦插的材料容易生根成活,除了考虑光照、水分、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外,还应考虑用作扦插的植物茎段本身的长短、老嫩,切口部位和形状,腋芽的有无、叶片的多少等。 要使嫁接的材料容易成活,要选亲和力强、生活力强的砧木和接穗,嫁接时注意砧木和接穗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若要探究怎样处理扦插材料或选择怎样的嫁接材料才容易成活,一定要设计对照实验。 例如,扦插时要将茎段(插穗)的下方切成斜向切口,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可以开展探究实验找出答案。以下是探究实验的大致思路: ①选取腋芽饱满、生长健壮的基本相同的插穗20枝,平均分成两组,每组10枝。一组插穗下方处理为斜向切口,另一组处理为水平切口,每一插穗上做好标记。 ②将20枝插穗插在土壤中。扦插时,左手持插穗,右手用竹筷与插床成45°角斜着插个孔,再把插穗下端连同一个节插入孔内。然后用手按紧插穗四周的土壤,并浇水。要随时观察干湿情况。土壤干燥时,应适量浇水。 ③扦插后每天在同一时间观察对照组和实验组插穗的成活情况,判断是否成活,可直接观察是否发芽、长出新叶片和新枝条,并将每次观察和管理情况记录下来。一段时间后,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结果,分析得出结论。注意:观察时不要摇动或拔出插穗去看生根情况。 我们也可以探究砧木和接穗亲缘关系的远近是否影响嫁接材料的成活率——注意实验的变量只能有一个:要么是同一砧木和不同亲缘关系的接穗,要么是同一接穗和不同亲缘关系的砧木。我们还可以探究接穗的生活力(如是否有芽眼等)是否影响嫁接材料的成活率。 时间组别合作者 目的要求: 1.尝试进行植物的扦插和嫁接。 2.了解植物的无性生殖方式。 材料用具: 盆栽仙人掌、薄荷、蟹爪兰、剪刀、小刀、适于扦插的空花盆、牙签等。 方法步骤: 1.尝试扦插 (1)选择一株生长健壮的薄荷,将其茎剪成15~20 cm长的茎段。 (2)处理插穗:将插穗的上端平切,将下端斜切,去除多余的叶片,保留1~2片叶。 想一想:处理插穗时,为什么将上方平切,下方斜切?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

实验1:园林树木的扦插繁殖

实验 1 园林树木的扦插繁殖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扦插的实验原理。 2 掌握扦插的一般实验技术。 二实验材料 枝剪、扦插基质、水壶、盆、锄头等 三实验原理: 利用植物的营养器官的再生能力,产生不定根,不定芽,取根、茎、叶、芽等插在土壤中和其它生根基质中,使其生根、抽枝成为一株完整、独立的新植株。 四扦插的条件: 1 品种:选择易生根植物(杨树,柳树,榕树,黄杨,夹竹桃,爬山虎,月季,蔷薇等)。不易 生根,需要技术处理(松柏类植物) 2 枝条生理年龄:一般取一年生枝条为好。(枝条健壮,均匀,无病虫害、发育情况较好) 3 湿度:扦插后要切实注意使扦插基质保持湿润状态,但也不可使之过湿,否则引起腐烂。 同时,还应注意空气的湿度,可用覆盖塑料薄膜的方法保持湿度,但要注意在一定时间内通气。 4 扦插时间:露地扦插在春秋两季进行,落叶树宜在早春,芽刚萌动前扦插。常绿树发根需要较高 温度,相对可以拖后。 5 温度: 温度对扦插生根快慢起决定作用,最适土壤温度为15-20 度。温度过低生根慢,过高则易引起插穗切口腐烂。所以,如果人为控制温度的条件,一年四季均可扦插。自然条件下,则以春秋两季温度为宜。 6 光照,不宜日光直射。 7 扦插基质:要求基质多孔,通气良好,能保持湿润,为插穗提供水分。同时考虑基质的PH 值 (4---7 )。常用基质可以是自然砂质土壤、河沙,蛭石(含硅、铝等)矿物质、珍珠岩、腐叶土等。 五扦插一般方法 1 选取生长良好无病虫害的一年生枝条,截去梢部没有木质化的部分和截去过粗的茎干,取枝条 中段部分,长度保留在15 厘米左右,切取的部分保留2—3 个芽,节间距离不宜太长,插穗切口要光滑,上端切口在芽上( 1 —1.5 )CM左右,切口面一般呈斜面,防积水。 下端切口面积尽量大,以便生根。常绿树枝条上枝保留1—2 枚叶片。 2. 生长调节剂处理: (1)萘乙酸(NAA稍有毒性,浓度过高对植物有毒害,但萘乙酸盐效果与丁酸相似, 成本较低。一般草本及灌木浓度为5~25 PPm,木本植物处理浓度为25~ 100 PPm, 浸渍时间大约12 小时。 (2) ABT生根粉:推广最多的生根剂是中国林业科学院林研所研制的ABT生根粉,对林 木生根有良好效果。ABT生根粉一般用于浸泡插穗,使用浓度为50?100ppm配 制方法是:

扦插实验报告

浙江农林大学 花卉学之蔷薇扦插实验报告 报告作者:陶俊源 指导老师:朱向涛 学科(专业):园林091 所在学院:天目学院 提交日期:2011年6月7日

蔷薇扦插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目的:将蔷薇剪断,分株扦插到准备好的花盆中,并在之后养护管理,使之成活。 内容及要求:用剪刀剪取适宜扦插的蔷薇苗木并分段,将分段之后的蔷薇苗木分株经过生根粉浸泡,扦插如准备好的塑料花盆中。之后,养护管理,使之成功,生根。成活标志——生根。 二、实验器具 剪刀,水桶,水壶,塑料花盆(已配好扦插基质),生根粉,容量瓶,玻璃棒,烧杯 三、实验方法与步骤 1.配置ABT生根粉 ABT生根粉为粉剂袋装,每袋净重1克。ABT生根粉需用酒精溶解。先将1包生根粉放入玻璃烧杯中,然后加入100-150ml无水乙醇,边加入边搅拌。待ABT生根粉充分溶解后,再加水稀释至所需的适宜浓度。 期间注意定容及先关浓度的计算。 生根粉使用注意事项:①配制溶液时,忌用金属容器。②低温(5℃左右)避光保存,粉剂可保持两年。 2.剪穗和扦插 选取合适的蔷薇枝条剪壮年,健壮,无病害,抗性强的母株,以3-5节为宜,取8-10厘米长。下部2-3节的叶片从叶柄基部倾斜向上剪去,将上部的2-3节的叶片剪去1/2,以减少水分蒸腾蒸发,按50根一捆将下部对齐,分别竖直放入生根粉溶液中浸泡,以浸没1-2厘米为宜,处理5分钟。 选取合适的蔷薇植株

剪取插条 浸泡插条 经过5分钟,将处理后的插条直插入事先准备好的扦插基质(塑料花盆)中。 扦插完成 3.插后管理 主要是温度、光照、水分的管理。 温度,控制适宜的温度,可利用塑料薄膜建立简易温室,控制温度; 光照,控制光照,避免强光直接照射。如遇强光,移动至阴凉处。 水分,控制浇水,不宜过量,但也不宜缺少。 四、实验结果 刚扦插的蔷薇,过几日少量出现叶片发黄,掉落的现象,

rose建模实验报告

目录 实验一用例图建模 (1) 1 实验目的 (1) 2 实验内容 (1) 3 实验指导 (1) 3.1使用Rational Rose绘制用例图的步骤 (1) 4 实验要求 (5) 实验二静态图建模 (6) 1 实验目的 (6) 2 实验内容 (6) 3 实验指导 (6) 3.1使用Rational Rose绘制类图的步骤 (6) 4 实验要求 (8) 实验三交互图建模 (9) 1 实验目的 (9) 2 实验内容 (9) 3 实验指导 (9) 3.1 使用Rational Rose绘制时序图、协作图的步骤 (9) 4 实验要求 (15) 实验四状态图建模 (16) 1 实验目的 (16) 2 实验内容 (16) 3 实验指导 (16) 3.1 使用Rational Rose绘制状态图、活动图的步骤 (16) 4 实验要求 (21) I

实验一用例图建模 1 实验目的 让学生掌握用例图的语义、功能,使用事件流描述用例;了解用例和脚本的关系及使用用例图为系统的上下文、系统的需求建模。 2 实验内容 使用用例图描述图书馆管理系统的相关用例:借阅者请求服务的用例图书馆管理员处理借书、还书等的用例系统管理员进行系统维护的用例。 3 实验指导 3.1使用Rational Rose绘制用例图的步骤 (具体详见教材P68-73) 1

2

3

4

4 实验心得 这是我们第一次用Rational Rose绘制建模。这次是要求我们绘制用例图。我在绘制用例图的时候,找了好久,都没有找到“参与者”按钮。后来,是在旁边同学的帮助下找到了“参与者”按钮,并且成功绘制出了用例图。我很感谢他。这次实验,让我知道了,学习上不懂的就要请教别人。 5

四下综合实践活动主题5《植物的扦插和嫁接》说课材料

小学综合实践四年级下册 《植物的扦插和嫁接》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主题概括性设计内容 一、主题内容分析 我们知道植物除了用种子繁殖以外,还可以用茎和根进行营养繁殖。大自然中的竹子、枣树分别以地下茎、地下根繁殖后代。事实上,扦插与嫁接是繁殖果树的主要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实验探究,明确植物的生殖方式。二、主题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概述绿色开花植物的受精过程。 (2)举例说明几种植物的繁殖方式。 (3)说出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 2.能力目标 (1)通过对植物生殖过程的观察,尝试图与图之间的表达。 (2)能够模仿人工繁殖方式的图示,进行植物的嫁接、插扦或压条等活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观察植物的组织培养过程,阅读人工种子形成的资料,体验新科技与传统生产的差异。 (2)参与嫁接、扦插或压条等活动,体验植物新生命的诞生过程。 三、主题教学策略分析 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学生对植物的生殖虽有一定的认识,但对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概念,以及无性生殖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却知之甚少。所以教师要注意多从生活实际出发,加强感性认识,使学生便于理解、掌握。 主题活动一:了解植物的繁殖方式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讲植物的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概念及其应用,并对与植物的生殖有关的实验进行探讨,使学生了解植物的繁殖方式,并对植物无性生殖的应

用有所认识。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小学生在学习能力以及理解能力上还不够强,再加上有性生殖的有关知识在小学没有学过,所以要通过查阅资料、访问他人等多种途径,获得植物繁殖方式的信息,了解在繁殖植物时的注意事项,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学生就会很容易地掌握这部分知识。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 (2)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能够列举植物常见的无性生殖.尝试区别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3)通过探究活动,尝试植物的扦插。体会到不同的生殖方式对环境的适应。(4)关注植物无性生殖在生产实践中的运用。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注意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 (2)通过对植物生殖的图示观察,尝试图与文字转换的表达。 (3)能够模仿人工营养繁殖的图示,进行植物的嫁接、扦插或压条等活动培养探究能力及在探究中发现解决问题,从探究实验事实中判断、推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植物生殖方式多样性的意义;通过了解无性生殖在生产上的应用,认识生物学知识不但是生产实践的基础,而且随着生产实践不断丰富和完善。 (2)观察植物的组织培养过程,阅读人工种子形成的资料,体验新科技与传统生产的差异。 (3)参与嫁接、扦插或压条等活动,体验植物新生命的诞生过程。 四、教学重点 1.植物有性生殖的过程及概念。 2.植物无性生殖的概念。 3.植物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区别。 五、教学难点

扦插实验方案

文冠果扦插繁殖技术及生根机理研究 实验方案 文冠果扦插包括嫩枝扦插和硬枝扦插两部分。 1 扦插实验方案设计 1.1 不同基质对嫩枝和硬枝扦插的影响 扦插基质分别为单独采用沙子和珍珠岩,每个处理30个插穗,重复3次,以下无特殊情况,均采用插条中部进行扦插。一个月后观察扦插成活率、生根数和根长。研究不同基质对嫩枝和硬枝扦插成活率的影响。 1.2 不同植物激素处理对嫩枝和硬枝扦插的影响 采用的植物激素包括生根粉(ABA)、吲哚丁酸(IBA)和萘乙酸(NAA),分别设置不同浓度:100 mg·L-1、500 mg·L-1和1000 mg·L-1,并设置对照,研究不同植物激素及其不同浓度对嫩枝和硬枝扦插成活率的影响。 1.3 植物激素处理时间对嫩枝和硬枝扦插的影响 根据上述试验结果,筛选500 mg·L-1ABA或IBA作为植物激素,分别浸泡30min、1h、2h和4h,研究植物激素处理时间对嫩枝和硬枝扦插的影响。 1.4 插条不同部位对嫩枝和硬枝扦插的影响 采用上述筛选出的最佳基质作为扦插基质,采用筛选出的最佳植物激素及其浓度对插条进行处理后,对插条的上部、中部和下部分别进行扦插,研究插条不同部位对嫩枝和硬枝扦插成活率的影响。 1.5 不同扦插时间对嫩枝扦插的影响 分别于5月、6月、7月、8月和9月中旬对嫩枝进行扦插,研究不同扦插时间对嫩枝扦插成活率的影响。 试验过程中,调查并记录开始出现愈伤组织期、出现大量愈伤组织期、开始生根期和大量生根期。试验结束后,调查统计插条的生根数、最长不定根长、最长不定根粗、侧根数、不定根总数等指标。 2.2扦插生根的生理学基础研究与生根进程的关系 试验中测定的指标,主要是与生根相关的营养物质含量(可溶性糖、总氮、可溶

高三生物复习实验专题18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高三生物复习实验专题18 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 根的作用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 2.进一步培养进行实验设计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 1、植物插条经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后,对植物插条的生根情况有很大的影响,而且用不同浓度、不同时间处理其影响程度亦不同。其影响存在一个最适浓度,在此浓度下植物插条的生根数量最多,生长最快。 思考题1:什么是植物生长调节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处理插条方法: (1)浸泡法:把插条的基部浸泡在配制好的溶液中,深约3cm,处理几小时至一天。 (要求的溶液浓度较低,并且最好是在遮阴和空气湿度较高的地方进行处理) (2)沾蘸法:把插条基部在浓度较高的药液中蘸一下(约5s),深约1.5cm即可。 三、探究活动: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包括选择实验材料、选择实验器具、确定实验步骤、设计实验记录表格)→实施实验→分析与结论→表达与交流。 参考案例如下: (一)提出问题: 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如2,4—D或NAA,促进扦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多少呢?思考题2:什么是生长素类似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作出假设: 适宜浓度的2,4—D或NAA可以使杨或月季插条基部的薄壁细胞恢复分裂能力,产生愈伤组织,长出大量不定根。 (三)预测实验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后(约3~5 d),用适宜浓度的2,4—D或NAA处理过的插条基部和树皮皮孔处(插条下1/3处)出现白色根原体,此后逐渐长出大量不定根;而用较低浓度、较高浓度或清水处理的枝条长出极少量的不定根或不生根。 (四)方法步骤: 1.选择生长素类似物:2,4—D或a-萘乙酸(NAA)等。 2.配制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梯度:用容量瓶分别配成0.2、0.4、 0.6、0.8、1、2、3、4、5 mg/mL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分别放入小磨口瓶,及时贴上相应标签。 3.制作插条:以1年生苗木为最好(1年或2年生枝条形成层细胞分裂能力强、发育快、易成活),枝条的形态学上端为平面,下端要削成斜面,并将插条随机分成等量10组并编号为1~10组。 4.处理插条:用配制的上述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分别浸泡1~9组插条,用蒸馏水浸泡第10组插条。处理一天。 5.培养插条:将处理过的插条下端浸在清水中,注意保持温度(25~30℃)。 6.观察记录:观察记录各小组实验材料的生根情况,如生根条数,最长与最短根的长

实验1:园林树木的扦插繁殖

实验1 园林树木的扦插繁殖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扦插的实验原理。 2掌握扦插的一般实验技术。 二实验材料 枝剪、扦插基质、水壶、盆、锄头等 三实验原理: 利用植物的营养器官的再生能力,产生不定根,不定芽,取根、茎、叶、芽等插在土壤中和其它生根基质中,使其生根、抽枝成为一株完整、独立的新植株。 四扦插的条件: 1品种: 选择易生根植物(杨树,柳树,榕树,黄杨,夹竹桃,爬山虎,月季,蔷薇等)。不易生根,需要技术处理(松柏类植物) 2枝条生理年龄: 一般取一年生枝条为好。(枝条健壮,均匀,无病虫害、发育情况较好)3湿度: 扦插后要切实注意使扦插基质保持湿润状态,但也不可使之过湿,否则引起腐烂。 同时,还应注意空气的湿度,可用覆盖塑料薄膜的方法保持湿度,但要注意在一定时间内通气。 4扦插时间: 露地扦插在春秋两季进行,落叶树宜在早春,芽刚萌动前扦插。常绿树发根需要较高温度,相对可以拖后。 5温度: 温度对扦插生根快慢起决定作用,最适土壤温度为15-20度。温度过低生根慢,过高则易引起插穗切口腐烂。所以,如果人为控制温度的条件,一年四季均可扦插。自然条件下,则以春秋两季温度为宜。 6光照,不宜日光直射。 7扦插基质: 要求基质多孔,通气良好,能保持湿润,为插穗提供水分。同时考虑基质的PH值(4---7)。常用基质可以是自然砂质土壤、河沙,蛭石(含硅、铝等)矿物质、珍珠岩、腐叶土等。 五扦插一般方法 1 选取生长良好无病虫害的一年生枝条,截去梢部没有木质化的部分和截去过粗的茎干, 取枝条中段部分,长度保留在15厘米左右,切取的部分保留2—3个芽,节间距离不宜太长,插穗切口要光滑,上端切口在芽上(1—1.5)CM左右,切口面一般呈斜面,防积水。 下端切口面积尽量大,以便生根。常绿树枝条上枝保留1—2枚叶片。 2.生长调节剂处理: (1)萘乙酸(NAA)稍有毒性,浓度过高对植物有毒害,但萘乙酸盐效果与丁酸相似,

植物扦插实验报告

植物扦插实验报告 实验四园林植物扦插育苗试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园林植物插条育苗的原理、生产过程及影响扦插成活的因素,练习插穗采集、剪截、贮藏及扦插的方法,初步学会插穗选择、切制、扦插及插后管理的技术。 二、实验原理 扦插育苗是利用园林植物器官的再生能力,能发不定根或芽的能力,经植物的根、茎、叶等为繁殖材料,发育成一完整植株的方法。 三、材料工具 1、插穗:浙江蜡梅、金边胡颓子、金边枸骨、红叶石楠、大花六道木、地中海荚迷、珊瑚树等常绿树枝条,细果秤树、紫薇、月季等落叶树枝条。 2、生长调节剂(GGR生根粉,2,4-D,NAA、IAA等)、扦插基质、全光喷雾设备。

3、工具:修枝剪、手锯、墙纸刀、喷水壶、塑料薄膜、盆、钢卷尺、竹棒。 四、实验内容与操作方法 枝条扦插依据枝条的成熟度可分为硬枝扦插、嫩枝扦插。 (一)硬枝扦插,以银杏为例 1、基质的准备 硬枝扦插常用的基质有河沙、沙壤土、沙土等。沙壤土、沙土生根率较低,多用于大面积春季扦插;河沙生根率高,材料极易获得,被广泛应用于扦插育苗。 2、插床的准备 插床长 10—20米,宽1—1.2米,插床上铺一层厚度在 20厘米左右的细河沙,插前一周用 0.3%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每平方米用5—10千克药液,与 0.3%的甲醛液交替使用效果更好。喷药后用塑料薄膜封盖起来,两天后用清水漫灌冲洗 2—3次,即可扦插。

3、采集穗条 秋末冬初落叶后采条,春季在扦插前一周或结合修剪时采条,要求枝条无病虫害、健壮、芽饱满。一般选择 20年生以下的幼树上的 1—3年生枝条作穗条。根据试验,1年生的实生枝条的生根率最高,可达 93%。枝龄越大生根率越低,实生树枝条的生根率高于嫁接树枝条的生根率。 4、插条的处理 将枝条剪成 15—20厘米长,含 3个以上饱满芽,剪好的插条上端为平口,下端为斜口。注意芽的方向不要颠倒,每 50枝一捆,下端对齐,浸泡在100ppm的萘乙酸液中 1小时,下端浸入 5—7厘米。秋冬季采的枝条,捆成捆进行沙藏越冬。 5、扦插 常规扦插以春季扦插为主,一般在 3月中下旬扦插,在塑料大棚中春插可适当提早。扦插时先开沟,再插入插穗,地面露出 1—2个芽,盖土踩实,株行距为 10×30厘米。插后喷洒清水,使插穗与沙土密切接触。湿度控制在 85—90%。

探究实验 扦插材料的处理

探究实验扦插材料的处理 【探究目的】 在生产实践中,人们经常利用植物的无性生殖来栽培农作物和园林植物,常见的方式有扦插和嫁接等。在农林业生产中,不同植物扦插时对条件有不同需求。了解和顺应他们的需求,才能获得更高的繁殖成功率。为此,我们小组对扦插材料的处理作了一次探究。 【提出问题】 扦插时加了生根剂的植物与没加生根剂的植物哪个生长发育的快些? 【作出假设】 扦插时加了生根剂的植物比没加生根剂的植物生长发育的快些。 【制定并实施计划】 (1)材料:一盆紫背天葵、一个装了土壤的花盆、剪刀、一根白线、一根木筷、生根剂、标签等。 (2)步骤:1、在紫背天葵上剪两段成15~20厘米长的茎段; 2、将紫背天葵的茎段下方的切口剪斜,上方的切口剪平,将茎段多余的叶适当剪掉; 3、用木筷在花盆的土壤里插两个孔,并将其中一段紫背天葵上绑一条白线,作为对照组,另一段作为实验组; 4、在对照组的下段沾上适量的生根剂,插入土壤孔中,另一段直接插入另一个孔中,浇上一些水。 5、在花盆上贴好标签(写上班别、姓名),用透明胶封好,将花盆放在生物园里光线充足,温度适宜的地方。 6、每天轮流浇水和观察。 【注意事项】 (1)要选择生长健壮且没有病虫害的枝条; (2)每段保留两个节,最好节上有节; (3)茎段上方的切口是水平的,因为这样可以减少伤口水分过多蒸发;下方的切口是斜向的,这样可以增大吸收水分的面积; (4)切勿将茎段上下插反,因为这样会影响生长; (5)茎段既要去掉一些叶片,又要留几片; (6)注意每天认真观察,做好记录。 【探究结果】 观察19天为止。实验组成活率100%,对照组成活率100%。实验结果支持我们的假设。【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扦插时加了生根剂的植物比没加生根剂的植物生长发育的快些。 【我们的反思】 在处理材料时有些细节没注意到,导致实验结果有些偏差。

最全的植物快速育苗扦插生根繁殖技术

最全的植物快速育苗扦插生根繁殖技术 1】.全光照喷雾扦插快速育苗技术;全光照喷雾扦插 育苗技术是近代发展最快的先进快速育苗技术,已成为植物无性繁殖和工厂化育苗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光照喷雾扦插育苗技术的概述 植物无性繁殖可以使繁殖的植株保持其母本的全部遗 传性状,因此无性繁殖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林木、果树、花卉和蔬菜等生产中。无性繁殖方法有扦插、嫁接、压条、分株和组织培养等。其中扦插育苗最为方便,成苗快,成本低,所以能扦插繁殖的植物一般不采用其他无性繁殖方法。 硬枝扦插繁殖是最为传统和简便的无性繁殖方法,能满 足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需要。但硬枝扦插育苗只使用于少数容易生根的树种,而大部分树种生根困难。然而,嫩枝扦插方法的出现大大提高了难生根树种的扦插成活率,逐渐成为扦插研究的方向。嫩枝扦插是在生长季节采取木质化程度较低(半木质化)的带叶嫩枝进行扦插,因为嫩枝扦插穗条比较幼嫩,内源生长促进物质较多,制物质较少,细胞分生能力强,所以生根容易;带叶扦插不仅能进行光合作用,提供生根所需的碳水化合物,而且可以合成内源生长素刺激生根;另外生长季节气温较高,利于插穗迅速生根。 带叶嫩枝扦插对环境条件要求很高,必须创造一个适宜 的高湿环境,才能保证插穗在生根前不失水萎蔫和腐烂。创造环境有多种方法,为了控制插条失水保持水分平衡,以前生产中带叶嫩枝扦插一般在塑料大棚或小拱棚内进行,保湿效果较好,但在生长季节这种密闭的插床温度很高,容易灼伤插穗,这就需要遮荫和经常地通风、浇水,遮荫后的低光照减弱了插条的光合作用,而高温下插条的呼吸强度却很高,碳水化合物积累很少,这就影响了生根速度。另外,高温高湿、低光照和通风不良易造成霉菌滋生,影响扦插成活。利用这种方法进行带叶嫩枝扦插虽然不需特殊的设备,但管理上稍不注意就会造成失败,而且育苗工作量大,培育时间长,效率低,

药用植物的扦插繁殖技术

实训六药用植物的扦插繁殖技术(金银花) 一、实训目的要求 1.了解药用植物扦插繁殖的理论基础。 2.掌握药用植物枝插、叶插及根插的繁殖技术。 二、实训材料用品 (一)实验材料 根插材料:地下跟,选择一年生充实饱满的根,不宜选择不易发芽的老根和新生根。 枝插材料:植株的半成熟的枝条。 叶插材料:植株生长健壮、充分成熟的叶片。 (二)仪器与用品 枝剪、刀片、育苗盘、移植铲、标签、遮阳网、塑料薄膜。 (三)试剂 萘乙酸、酒精、石蜡 三、实训内容方法 (一)营养土的消毒盒装盘 可选择轻质壤土、江沙、苔藓等作栽培基质。用高压锅进行湿热灭菌 1.5小时,用福尔马林熏蒸或紫外灯对育苗盘进行。将基质平铺于育苗盘上,约10cm 厚,打透底水备用。 (二)生长调节剂溶液的配制 1.500ppm萘乙酸粉剂将1g萘乙酸混于2000g滑石粉中备用。 2.500ppm萘乙酸溶液 1g萘乙酸先溶于少量95%乙醇后,再加水稀释至所需浓度。(三)插穗的剪切 剪插穗的枝剪在每剪一个新插穗前用70%左右的酒精消毒处理。 1.根插穗的剪切 2.枝插穗的修剪 3.叶插穗的修剪 (四)插穗的扦插

将根插法和枝插法及片叶插法的插条各分成6组,每组15枝插穗,分别为:不处理的对照组、上切面不处理及下切面沾500ppm萘乙酸粉剂处理组、上切面不处理及下切面沾500ppm萘乙酸溶剂处理组、上切面封蜡及下切面不处理组、上切面封蜡及下切面沾500ppm萘乙酸粉剂处理组、上切面封蜡及下切面沾500ppm萘乙酸溶液处理组。将处理好的各组插穗分别扦插于铺好扦插基质的育苗盘中,挂好标签,标签上写明扦插时间、扦插方式、处理方式。 将全叶插的插穗分成2组,每组15枝插穗,分别为:不处理的对照组、表面喷洒500ppm萘乙酸溶液的处理组。将处理好的叶片平放于铺好扦插基质的育苗盘中,使叶片背部的叶脉紧贴扦插基质,并在叶脉处用消过毒的小刀划开小切口。之后同样挂好标签,标签上写明扦插时间、扦插方式、处理方式。 (四)插穗苗的管理 (五)插穗苗成活率的调查 插穗半个月后调查插穗的成活率。 各处理的成活率可以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扦插苗成活率=(扦插苗成活株数/扦插苗总株数)x100% 四、实训作业思考 1.书写扦插观察日志。 2.列举三种日常所见的自然营养繁殖实例。 3.人工营养繁殖的意义。

探究生长素对植物扦插生根的影响结题报告

探究生长素对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 结题报告 组别课题组长 指导教师课题组成员

课题提出背景说明: 生物课我们学习了植物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在课上,我们是以胚芽鞘为例进行学习的。但是——没吃过梨就不知道梨的味道,我们希望能自己动手实践,研究生长素对植物的影响。 研究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我们将通过生长素对扦插植物枝条生根的影响,探究生长素对植物的影响。 通过这次研究性学习,我们会对课堂上的知识进行运用和拓展。可以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丰富我们对植物的认识,提高我们的学习兴趣。 研究方法: 用实验法进行探究 活动步骤: 第一阶段-开题阶段(4月初到4月中旬):制定,撰写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实践探究阶段(4月中旬到5月中旬):通过对植物扦插枝条的实验进行研究。第三阶段-总结报告(5月中旬至5月下旬):分析实验,得出结论,并总结出自己对生长素对扦插枝条生根的认识。总结经验,提出扦插枝条的方法。 研究所需条件: 1.植物枝条 2.实验所需器具 3.生长素等试剂 4.适宜的实验环境 预期成果: 1.获得与理论相符的实验现象 2.待实验结束之后,将植物终于校园内,美化环境 3.获得对扦插技术的相关知识和经验

第一阶段:准备材料 第一步:我们在实验室配好实验所需的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生长素浓度如下表所示: 注:一号为对照组,仅添加等量蒸馏水 第二步:准备15只完全一样的空透明塑料瓶,将塑料瓶剪去上半部分,再在底部打上直径5mm 的圆孔。分别标为1——15号。这15只塑料瓶将在实验中作为花盆。 第三步:在电力设备总厂墙外,采集多花蔷薇枝条。并在街边挖2kg 土壤。将枝条上的叶子以及侧枝剪掉,并将枝条剪成5cm 至7cm 长。总计15根枝条。 实验序号 一号瓶 二号瓶 三号瓶 四号瓶 五号瓶 生长素浓 度(mg ) 0 5 5 5 5 稀释倍数 无 1000倍 100倍 10倍 1倍

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植物的繁殖扦插 全国通用

植物的繁殖—扦插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与探究部分:主题5植物的扦插与嫁接活动、活动2—植物的繁殖—扦插。 二、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访问他人等多种途径了解植物繁殖的方式,从学生熟悉的种子植物入手,通过联系实际,让学生初步掌握扦插技术和了解一些能进行扦插的植物,教材是按照知识引入——概念教学——知识应用的顺序逐步展开的,体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三、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思想已比较成熟,动手、模仿能力也很强。教学中,以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为起点,通过多种形式的课件演示植物的繁殖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创造机会,利用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新奇,及对扦插活动的冲动,让他们尝试对月季进行扦插,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四、教学目标: 1、通过查阅资料、访问等形式,让学生了解植物繁殖的相关知识,通过观察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了解一些植物扦插的相关知识。 2、尝试完成月季的扦插,掌握扦插技术与方法。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体验劳动带来的喜悦。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学习、小组合作探究了解植物扦插的相关知识。 难点: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自己动手扦插。 六、教学策略:

1.教法: 课件演示和学生探究相结合。 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动手、团队探究能力。 2.学法: (1)自主实践体验:通过谈话交流、讨论、观看图片等方式,在自主探究中学会扦插的基本方法,在实践学习中获得积极的体验和丰盛的经验。 (2)小组合作探究:整个活动过程,始终坚持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研究相结合,小组研讨与集体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法。 七、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装有泥土的花盆一个、月季枝条、薄膜、尺子等。 教师准备:扦插胜利的花两盆,月季枝条、修枝剪、薄膜、花盆等。 八、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今天是几月几号呀? 生:4月16号。 师:对,正是人间4月芳菲天,让我们沐浴着春风一起欣赏并歌唱:《春天在哪里》。听着这优美的歌声,看着这青翠的山林,红花绿草,小黄鹂在歌唱,你想到了什么? 生1:山林为什么这么青翠? 生2:花儿为什么是五颜六色的? 生3:这些花是怎样培育的?……

植物生理学实验---扦插

实验一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插条不定 根发生的影响 一、目的: 开展直无生长调节剂对植物插条不定根发生的研究 二、原理: 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生长素类、生长延缓剂等)处理插条,可以促进细胞恢复生长分裂能力,诱导根原基,错金不定根的生长;容易生根的植物经处理后,发根提早,成活率提高,对木本植物进行插条处理,可提高生根率。移栽的幼苗被生长剂处理后,移栽后的成活率提高,根深苗壮。本实验通过测定植物生长的重要生理指标—根的活力和过氧化物酶活性,以了解生长调节剂促进不定根发生的作用。 三、器材与试剂: 1、仪器:电子天平、烘箱、分光光度计 2、试剂:1000mg/L吲哚丁酸(称取100mg吲哚丁酸,加90%乙醇0.2mL溶解,用蒸馏水定容至100mL),1000mg/L多效唑溶液(称取2g5%多效唑原粉,加水定容至100mL),其他植物生长调节剂。 3、实验材料:各种植物材料。 四、实验设计: 1、考虑选用生长素类、多效唑或脱落酸、细胞分裂素、乙烯、油菜素内酯、水杨酸等植物生长调节剂,通过改变各施用药剂浓度的大小、处理插条的时间与处理方法,证实不同种类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插条不定根发生的影响。

2、选用各种植物材料(注意考虑材料的年龄、取材部位),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以了解其促进插条生根的作用与插条的种类及生理的关系。 3、用生长调节剂处理的植物插条,在不同的培养条件下(光照、温度、湿度、培养基质等),观察不定根发生的情况。 4、研究在上述条件下,不定根发生过程中根系活力及根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以认识生长调节剂的作用原因。 五、实验步骤: 1、按照设计,配制植物生长调节剂溶液(一般为500mg/L或1000mg/L),然后稀释成3~5个浓度,如100mg/L、200mg/L、300mg/L。 实验情况记录区:

实验四 园林植物扦插试验-zg

实验四园林植物扦插育苗试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园林植物插条育苗的原理、生产过程及影响扦插成活的因素,练习插穗采集、剪截、贮藏及扦插的方法,初步学会插穗选择、切制、扦插及插后管理的技术。 二、实验原理 扦插育苗是利用园林植物器官的再生能力,能发不定根或芽的能力,经植物的根、茎、叶等为繁殖材料,发育成一完整植株的方法。 三、材料工具 1、插穗:浙江蜡梅、金边胡颓子、金边枸骨、红叶石楠、大花六道木、地中海荚迷、珊瑚 树等常绿树枝条,细果秤树、紫薇、月季等落叶树枝条。 2、生长调节剂(GGR生根粉,2,4-D,NAA、IAA等)、扦插基质、全光喷雾设备。 3、工具:修枝剪、手锯、墙纸刀、喷水壶、塑料薄膜、盆、钢卷尺、竹棒。 四、实验内容与操作方法 枝条扦插依据枝条的成熟度可分为硬枝扦插、嫩枝扦插。 (一)硬枝扦插,以银杏为例 1、基质的准备 硬枝扦插常用的基质有河沙、沙壤土、沙土等。沙壤土、沙土生根率较低,多用于大面积春季扦插;河沙生根率高,材料极易获得,被广泛应用于扦插育苗。 2、插床的准备 插床长10—20米,宽1—1.2米,插床上铺一层厚度在20厘米左右的细河沙,插前一 周用0.3%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每平方米用5—10千克药液,与0.3%的甲醛液交替使用效 果更好。喷药后用塑料薄膜封盖起来,两天后用清水漫灌冲洗2—3次,即可扦插。 3、采集穗条 秋末冬初落叶后采条,春季在扦插前一周或结合修剪时采条,要求枝条无病虫害、健壮、芽饱满。一般选择20年生以下的幼树上的1—3年生枝条作穗条。根据试验,1年生的实生 枝条的生根率最高,可达93%。枝龄越大生根率越低,实生树枝条的生根率高于嫁接树枝 条的生根率。 4、插条的处理 将枝条剪成15—20厘米长,含3个以上饱满芽,剪好的插条上端为平口,下端为斜口。注意芽的方向不要颠倒,每50枝一捆,下端对齐,浸泡在100ppm的萘乙酸液中1小时, 下端浸入5—7厘米。秋冬季采的枝条,捆成捆进行沙藏越冬。 5、扦插 常规扦插以春季扦插为主,一般在3月中下旬扦插,在塑料大棚中春插可适当提早。扦 插时先开沟,再插入插穗,地面露出1—2个芽,盖土踩实,株行距为10×30厘米。插后喷 洒清水,使插穗与沙土密切接触。湿度控制在85—90%。

植物扦插实验报告

植物扦插实验报告 篇一:植物扦插材料的处理活动设计 植物扦插材料的处理主题活动设计 龙山镇中学毛小龙 一、 活动来源 本主题活动是学生在学习八年纪第二册一单元“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中的实验探究“扦插材料的处理”为主题活动,以新课改“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为指导,通过设计学生实验探究、合作分析资料、小组讨论、辩论等活动,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变被动听讲为主动参与,引发学生对化学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化学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植物的生殖不仅有性生殖还有无性生殖,其中叶插即无性繁殖(营养繁殖)。是利用植物的营养器官,通过扦插、嫁接、压条、分株等方法,使其成为一个新植株,因为扦插方法的不同直接影响着植物的成活率,我们将学生分组通过实践(植物的扦插),记录他们的扦插方法和成活率,研究哪些因素影响植物扦插的成活率。 本主题的探究学习,师生共同进行实验,商讨,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收集数据,然后、进行总结归纳。力求在深刻掌握课本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自主学习及与他人合作协作的能力。二、

活动目标 1.知识与能力 ? 理解本单元植物扦插的原理 ? 掌握植物扦插的方法? 能正确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技能与方法解决生物问题 2.过程与方法 ? 通过对植物扦插材料的处理及记录数据进行探究的过程,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意 义,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 通过课堂分组讨论,锻炼与他人合作交流、共同探索知识的能力。 ? 通过写研究性学习,掌握探究性实验的一般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通过调查、实验、探究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就来源于生活,增加生物学 习的兴趣; ? 养成务实求真,勇于创新,积极实践的科学态度 ? 使人们更加热爱周围的环境三、 活动时间安排 本研究性学习计划一个月时间。活动时间:2周 活动名称:手机实验材料和分配任务 (1)上网收集(转载自:小草范文网:植物扦插实验报告)资料(3天)(3)设计实验(一周)(3)学生分组(一天)(4)论证资料(6天)

实验1园林树木的扦插繁殖

园林植物栽培学实验指导书 主编韩建秋 适用专业:园林、园艺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2010年6月

《园林植物栽培学》是园林、园艺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实验是该课程整个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复习、巩固、验证和拓宽所学的理论知识,深化对自然界植物多样性的认识等方面不可缺少的环节。通过实验,可以使抽象的原理具体化,枯燥的描述形象化,使学生掌握园林植物栽培的知识,熟悉植物栽培管理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园林植物栽培学实验指导书》依据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园林、园艺专业《园林植物栽培学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写而成。本书在选择教学内容和制定教学要求时,参照了吴泽民主编的“十一.五”规划教材《园林树木栽培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年),汲取我们多年的实践经验,体现园林、园艺专业的培养要求,同时也顾及本学科体系的完整性。本书在总体结构的编排格式方面进行了一些必要的调整,力求简明实用。 本实验指导书由8个实验组成,包括室内实验、实验地实验、校园观察和校外参观。实验先后次序可根据季节和天气情况作必要调整,每次实验的内容、材料及作业等方面也可视情况适当增删。 2010年6月

前言 实验1 常见园林绿化苗木的识别 (1) 实验2 园林植物的扦插繁殖 (2) 实验3 园林树木的种植施工 (3) 实验4 营养土的配制与播种 (4) 实验5 园林植物的整形与修剪 (6) 实验6 古树名木调查分析 (8) 实验7 园林树木景观价值分析 (11) 实验8 大树移栽技术观摩 (14)

实验1 常见园林绿化苗木识别 一、实验目的 依据园林绿化苗木分类原则,掌握各类苗木的基本形态特征,了解每一种类的生物学特性及基本应用。熟悉上海地区常见绿化苗木种类。 二、材料与用具 记录板、放大镜、卷尺、相关参考书籍等。 三、实验地点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奉贤校区校园、园林园艺教学实践基地。 四、方法与步骤 (1)以班为单位,由教师带领逐种讲解,之后学生分散复习,教师答疑。 (2)观察30 种以上的常见绿化苗木,包括多年生花灌木及常见绿化苗木的形态特征和观赏特性。 要求掌握:石楠、海桐、石榴、丁香、紫荆、紫藤、千头柏、碧桃、迎春、连翘、南天竹、腊梅、红枫、小叶女贞、火棘、海棠、杏梅、棕榈、大叶黄杨、凌霄、扶芳藤、爬墙虎、木槿、桂花、法国冬青、玉兰、广玉兰、梅花、红花槐、凤尾兰等。 五、作业 根据形态特征,总结其生物学特性及其基本应用。根据观察内容,总结绿化苗木的形态特征。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