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量一量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量一量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量一量

我长高了

教学目标:

1、通过让让互相测量身高、步长、臂长以及测量门窗的宽度等实际活动,加深对厘米和精密米的认识,巩固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进一步建立长度观念。

2、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统计知识的掌握,并通过统计表获得一些有用的信息。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动手测量生活中的物体的长度,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训练学生的合作精神。

教学难点:在教学活动中有效组织和调控学生的实践活动。

教学准备:卷尺、直尺、米尺,学生记录统计表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向同学们介绍你带来的测量工具。

2、你知道自己的身高吗?

3、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度你不知道?让我们实际测量一下。

二、活动要求

1、小组活动学习,注意分工合作,有人测量、有人记录。

2、说话声音要小、分工要明确。

3、测量时遇到困难,要动脑筋想办法,还要以请老师帮忙。

三、实际测量

测量身高,由老师先示范一下:

第一、二组测量身高

姓名

身高

第三、四组测量两只手臂展开

姓名

伸开手臂长

第五、六组测量一步长

姓名

一步长

第七、八组测量教室的长和宽

教室教室门教室窗户

第九、十组测量一拃长

姓名

一拃长

四、汇报交流:

1、汇报测量结果:注意结是果的单位名称。

2、汇报各组是怎样分工合作,使用的是什么工具?怎样量的?

五、估测练习

请一个同学说自己的身高,猜一猜比他高一些或矮一些同学的身高。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详细知识点

二年级上册数学详细知识点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1.1 统一长度单位 1、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1.2 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1、认识尺子并知道尺子的作用,能用尺子进行正确地测量物体。(限整厘米) 2、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3、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第二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2.1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 1、在具体情境下,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时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初步掌握笔算加法的法则,能熟练的计算。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书写工整的习惯。 2.2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 1、通过学生的交流,发现100以内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2、能选择合理的算法,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3、能运用数学知识尝试解决问题。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 2.3 两位数加两位数练习课 1、巩固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运算,加深加法意义的理解,为退位减法的学习做准备。

2、让学生有机会在不断探索和创造的气氛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3、引导学生在辨识的练习中体验数学学习的趣味性、挑战性,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能力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4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 1、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2、鼓励学生进行算法探索,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3、结合情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5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2、通过情景的创设,增强学生的爱国这情。 2.6 两位数减两位数(练习课) 1.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与两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较正确、熟练地计算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减法。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检查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2.7 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 1、引导学生学习用减法解决“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问题。 2、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3.培养学生的数学生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8 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练习课) 1、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简单问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9 连加、连减 1、通过同学间的交流,掌握用竖式连写的方法,会正确计算三个数的加、减法。 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 3、巩固100以内的加、减法。

【数学】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参考答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 二年级应用题80题 1.同学们排队做操,站了8行,每行9人,一共多少人? 8×9=72(人)答:一共72人。 2.二年级有6个小组,每个小组7人,一共有多少人? 6×7=42(人)答:一共42人。 3.小红带了50元钱,买6本书,每本书4元,应找回多少元? 6×4=24(元)50-24=26 (元)答:应找回26元。 4.小红、丽丽、圆圆、蒙蒙每人都有8支铅笔,刚刚有9支,他们一共有多少支铅笔? 4×8=32(支) 32+9=41(支) 答:他们一共有41支铅笔。 5、笔书尺子 3元/支 5元/本 2元/把 买一本书和4把尺子共需要多少元? 4×2+5=13(元)答:买一本书和4把尺子共需要13元。 6.小朋友们在游乐园玩碰碰车,每辆车可以坐2个人,4辆车可以坐几个人?2×4=8(人)答:4辆车可以坐人。 7.同学们在操场上跳绳,每3个人一组,分成了2组,一共有多少人在跳绳?3×2=6(人)答:一共有6人在跳绳。 8.小松鼠摘松果,每个筐里放了5个松果,一共放了7筐,小松鼠一共摘了多少个松果?5×7=35(个)答:小松鼠一共摘了35个松果。

9.有4个盘子,每个盘子放3个苹果,一共需要放几个苹果? 4×3=12(个)答:一共需要放12个苹果。 10. 一件衣服需要5粒扣子,那么4件衣服要多少粒扣子? 5×4=20(个)答:那么4件衣服要20粒扣子。 11. 一只手有5个手指,那么一双手有几个手指? 5×2=10(个)答:一双手有10个手指。 12.同学们参加合唱比赛,每排站了5名同学,总共站了3排,问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比赛? 5×3=15(名)答:一共有15名同学参加比赛。 13.小明一家三个人去公园去玩,一张门票是5元,他们一共花了多少元门票钱?5×3=15(元)答:他们一共花了15元门票钱。 14.一块橡皮5角,丫丫买了2块橡皮,一共花了多少钱? 5×2=10(角)=1(元)答:一共花了1元钱。 15.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吃水果,每个小朋友吃了2个苹果,5个小朋友吃了多少个苹果?5×2=10(个)答:5个小朋友吃了10个苹果。 16.小东今年6岁,妈妈今年30岁,小东12岁时,妈妈多少岁?12-6=6(岁)30+6=36 (岁)答:妈妈36岁。 17.会议室里有单人椅30把,双人椅有8把,一共能坐多少人? 8×2=16(人)16+30=46(人)答:一共能坐46人。 18.有40人要过河,租8条小船(每条小船限乘4人)和1条大船(每条大船限乘6人)够坐吗? 8×4+6=38(人)38<40 答:不够坐。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易错题汇总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易错题集锦 集锦一 1、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法时,要把()对齐,从()位算起,个位相加满(),向()位进1;减法时,个位不够减,应向()位退1。 2、判断:计算加减法时,是从高位算起最方便。(对错) 3、姐姐今年31岁,妹妹今年19岁,再过10年,姐姐和妹妹的年龄相差()岁。 4、计算7×8-7时,可用乘法口诀()求得数。 5、一支钢笔8元,妈妈买了4支,还剩18元,妈妈带了多少钱?() 6、从一个点,用尺子向()的方向,画()条笔直的线,能画成一个()。 7、()大格=()小格 8、时针走一大格是(),走5小格是();分针走1大格是(),走1小格是()。 9、6×7读作(),表示()个()相加的和是()。计算时所用的口诀是() 二、 = 或= 2、

= 3、相同数相加可以用()计算;四只兔子有()条腿 任何一句乘法口诀都可以写两个乘法算式(对错) 4、动物园售票处,成人票6元,儿童票3元,小兰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起去动物园,一共用多少钱?() 画表示4×3 6×2 三、 1、2×7改写成加法算式是()。 2、两个数的积一定大于两个数的和(对错) 3、两个乘数都是8,积是()。 4、3个8相加,和是(),3与9的和() 5、一个乘数是8,另一个乘数是4,乘法算式是()。 6、7和9的和是(),7个9的和() 7、4+4+4+4+3可以改写成算式()或() 5+5+5+4可以改写成()或() 8、一个乘数是8,另一个乘数是5,积是(),6个9相加,和是()。 9、三七二十一,乘法算式()和() 10、积是28的算式是()11、一只猴子4条腿,6只猴子()条腿。 11、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一单元试题及答案(完美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一单元试题及答案(完美版)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 得分 一、填空题。(20分) 1、人民币最小的单位是(_____),最大的单位是(_____)。 2、正方形有________条对称轴。 3、一个锐角和一个直角拼在一起一定组成一个________角。 4、6个4相加的和是________。 5、用0、1、2、3、4五个数字,一共可以组成(__)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 6、一个数的最高位是百位,它是一个(___________)位数。 7、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手掌的宽约8(______)一条跳绳长2(______) 一支粉笔长10(______)教室长7(______) 小军身高120(______) 伸开你的两臂,两臂间的距离大约是1(______) 8、图中有(______)条线段,有(______)个角,其中有(_______)个直角。 9、下图中一共有(____)条线段。 10、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可能是(_______)位数,也可能是(_______)位数。

二、我会选(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序号填在()里)(10分) 1、直尺上5厘米至l2厘米之间长()厘米。 A.5 B.12 C.7 2、学校为了了解今年的招生状况,要把全校各年级的男女生人数绘制成统计图,可以绘制()。 A.条形统计图B.统计表C.折线统计图 3、3个8相加,正确的算式是()。 A.3+8 B.8×8 C.3×8 D.3×3 4、小文从窗外看到的情景是( ) A. B. C. 5、第二列第四行,用数对(2,4)来表示,第六列第一行,可以用()来表示。 A.(1,6 ) B.(6,1) C.(0,6) 三、判断题:对的在()里画“√”,错的画“×”。(10分) 1、一个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2、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3、所有的直角都是相等的。() 4、最大的三位数加上1,就是最小的四位数。()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一、米和厘米 1、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用统一的标准去测量;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和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用字母(cm)表示;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用字母(m)表示。 3、测量时:一般是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几,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例: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一般应从尺的()刻度画起,画到()厘米的地方;还可以从尺的()刻度画起,画到()厘米的地方。 ()厘米()厘米 4、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 5、拉紧的一段线,可以看成一条线段 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②线段有两个端点。 6、图钉的长大约1厘米;食指的宽大约1厘米;田字格宽大约1厘米; 7、课桌宽60厘米黑板长4米 教室长8米跑道长400米 铅笔长20厘米跳绳长2米 数学书长26厘米灯管长50厘米 房间高3米字典厚4厘米 大树高8米旗杆高15米 爸爸的身高1米75厘米或175厘米小朋友的身高120厘米或1米20厘米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法时:①(相同数位)要对齐。 ②从(个位)加起。 ③(个位上的数字相加满10),要(向十位进1)。 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法时:①(相同数位)要对齐。 ②从(个位)减起。 ③(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 在原来的个位数字上加10再减, 计算时十位要记得减去退掉的1。 2、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顺序; 从左往右依次计算,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的。 3、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用加法计算。 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用减法计算。 4、连续两问的解决问题的解决方法: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一课一练《量一量比一比》课时达标练习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量一量比一比同步练习 1.连线。 一只鸡一头大象一个苹果课桌的长度 70厘米 2千克 3吨 50克. 2.如图,“吋”是电视机常用尺寸,1吋约为大拇指第一节的长,则7吋长相当于()。 A.一支粉笔的长度 B.课桌的长度 C.黑板的宽度 D.数学课本的宽度 3.下列估测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一张课桌的高度约为2米 B.一张课桌长度约为1米 C.一名初中生体重约为500公斤 D.一个鸡蛋的重量约为50毫克 4.下列各物体的长度接近50cm的是()。 A.一个杯子的高 B.一支铅笔的长 C.一个乒乓球的直径 D.一课桌的宽度 5.最接近16m的一个长度量是()。 A.足球直径 B.课桌高度 C.班上最高的同学身高 D.我校实验楼高度 6.小青“一拃”的长度是9厘米.小芹“一拃”的长度是8厘米.一张课桌的长,小青量大约是8拃长,小芹量大约是几拃长?这张课桌的长是多少厘米?用毫米作单位是多少毫米? 7.先估一估,再量一量。 算出你的数学课本、课桌面的一周长分别是多少? 8.先估一估,再量一量。

参考答案 1. 【解析】根据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质量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一只鸡的质量应用“千克”做单位,所以和2千克连接;计量大象体重应用“吨”做单位,所以和3吨连接;计量一个苹果的重量应用“克”做单位,所以和50克连接;计量课桌的长度应用“厘米”做单位,所以和70厘米连接,直接解答。 考点:量一量比一比。 总结: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2.D 【解析】1吋约为大拇指第一节的长大约有3--4厘米,7吋长是它的7倍. 考点:量一量比一比。 总结:本题属于基础题,考查了基本的计算能力和估算的能力,解答时可联系生活实际去解。 3.B 【解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考点:长度的估测;质量的估测。 总结:对于生活中数据的估测,应从实际的角度出发进行判断,也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判断,如自己的身高、自己的体重、自己正常时的体温及正常行走的速度等方面来与题目中的数据比较,只要相差不大,即该数据就是合理的。 4.D 【解析】此题考查我们对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根据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和长度单位的认识,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 考点:长度的估测。 总结:平时注意观察,结合所学知识多加思考,逐渐培养这方面的能力。 5.D 【解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长度单位的认识,选出符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精选100题(答案版)

同学们,喜欢迎接挑战吗?现在,就请你以最快乐的心情轻松自信地迎接挑战,认真完成每道题,老师相信你能行!加油哦! 1、16与14的和是(),再减去20,结果得()。 2、85比91少(),比62多8的数是()。 3、按规律填数。 ⑴ 9 ,11 ,13 ,15 ,(),(),()。 ⑵ 34 ,30 ,26 ,22 ,(),(),()。 4、小明有19块糖,小星的糖比小明多,小红的糖比小明少。小星最少有()块糖,小红最多有()块糖。 5、第一行:△△△△△△△ 第二行:△△△△△△△△△△△△△ 第一行添上()个△,就和第二行同样多。 第二行拿走()个△,就和第一行同样多。 从第二行拿()个△到第一行,两行△就同样多。 6、数一数,填一填。 ()边形()边形()边形 7、妈妈买了20块糖,红红先吃了4块,还剩()块,又吃了9块,还剩()。 8、兰兰有8张邮票,明明有12张邮票,兰兰比明明少()张,明明给兰兰()张,两人就同样多了。

9如图,长方形剪去一个角后,剩下的图形是()边 10、得数比60大的算式是()。 A. 70-20+35 B. 45-25+35 C.42+30-27 11、比64少18的数是()。 A.82 B.46 C.73 12、下面的图形中,不是四边形的是()。 13、右图中有()个四边形。 A.4 B.5 C.9 14、直接写得数 30+5=28-22=90+6= 16-6= 78-70=66-6=45+5=78-6= 96+4=47+20= 15、列竖式计算 23+47-39= 85-18-29= 45+17+35= 76—28+44= 40+7—28= 36+36—50= 16、把下面图形分成2个四边形

二年级数学上册一单元试卷及答案(全面)

二年级数学上册一单元试卷及答案(全面)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 得分 一、填空题。(20分) 1、填上合适的单位。 妈妈工作时间是8________ 李红跑50米的时间是12________ 一根棒球棒长5________ 一篮子水果重2________ 教室黑板长42________ 汽车每小时行驶80________ 小树的身高是156________ 鸡蛋重是50________。 2、锐角都比直角(______),钝角都比直角(______)。 3、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可能是(_______)位数,也可能是(_______)位数。 4、我们学过的时间单位有(___)、(___)、(___)。计量很短的时间时,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___)。 5、填上“米”或“厘米”。 高15(_____)长2(_____)身高135(_____)长20(_____) 6、有20朵鲜花,每5朵插入一个花瓶里,需要(________)个花瓶。 7、34米长的绳子,每5米剪一段,可以剪成这样的(__)段,还剩(___)米。 8、量物体的长度,如果物体的一端对着直尺上的1厘米处,另一端对着8厘米处,那么这个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厘米。 9、最大的两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相差(______)。 10、9的3倍是________,9是3的________倍。

二、我会选(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序号填在()里)(10分) 1、张阿姨水果店买了一个火龙果13元,一把香蕉29元,张阿姨付给售货员100元,这两种水果一共()元。 A.58 B.16 C.42 2、由钢笔:15元,帽子:8元,篮球:25元得知,()这两件物品价格的和最接近30元。 A.钢笔和帽子B.帽子和篮球C.钢笔和篮球 3、下面是同一只小闹钟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形状,请你从下面的4只钟里去找是哪一只() A.B.C.D. 4、3个8相加,正确的算式是()。 A.3+8 B.8×8 C.3×8 D.3×3 5、学校为了了解今年的招生状况,要把全校各年级的男女生人数绘制成统计图,可以绘制()。 A.条形统计图B.统计表C.折线统计图 三、判断题:对的在()里画“√”,错的画“×”。(10分) 1、在乘法算式里,积一定比其中任何一个乘数都大。() 2、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不是长方形就是正方形。() 3、把一个平角分成2个角,其中的一个角是锐角,另一个角一定是钝角。() 4、商店里有9个红气球,11个黄气球,卖出13个,还剩7个.() 5、把18个苹果分给6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一定能分到3个苹果。()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梳理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班级姓名 【长度单位】课本第2页到第10页 1、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和()。 2、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作单位。()可以用“cm”表示,()可以用“m”表示。 3、测量物体长度时:一般把尺子的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右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4、1米=100厘米 5、拉紧的一段线,可以看作一条()。黑板边、桌子边、书边也可以看成()。线段是()的,可以量出长度;线段有()个端点。 6、画线段:例如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一般应从尺的刻度()开始画起,画到()厘米的地方,别忘记画上端点、标上长度。 7、图钉的长大约1厘米;食指的宽大约1厘米;田字格的宽大约1厘米。 8、课桌宽60()黑板长约4() 跳绳长2()数学书长26() 房间高约3()教室门高2() 麻雀的脚印长约1()篮球场长28() 旗杆高13()大树高约6()补:小明的身高是1()25(),也可以说是125()。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课本第11页到第37页 1、用竖式计算(也叫笔算)时应该注意:①相同()要对齐; ②从()算起; 请认真阅读课本第14页和第19页 ③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

2、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课本第27、28页) 3、解决问题:求多的,用加法;求少的,用减法。(课本第23、24页) 连续两问的解决问题:按顺序解决两个问题。(课本第32页)注:本单元的课本上的解决问题都很经典,请认真复习。 【角的初步认识】课本第38页到第45页 1、一个角有()个顶点,()条边。标出下图角的各部分名称。 2、比较角的大小: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与两条边张开大小有关。 3、角的画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条笔直的线,就画成一个角。 4、直角: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上的直角比一比。所有的直角都一样大。 5、画直角:①画顶点和一条边;②用三角尺画出另一条边;③标上直角符号(如图所示) 6、锐角、直角和钝角 7、用直角和锐角拼出的肯定是()。 8*、数角:先标出(数出)基本角,再数由两个基本角组成的角,接着数三个基本角组成的角,以此类推,最后全部加起来。 () () () 直角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全套

二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讲义 第一单元认识长度单位 一.填一填。 1.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来量。 2.量比较短的物体,通常用()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通常用()作单位。 3.回形针的长大约是3()。 4.1米=( )厘米,操场跑道的长是250()。 5.量一个物体时,米尺的()刻度要对准这物体的左端。 6.一张床的长度大约是2(),手指的宽大约是()厘米。 7.你的尺子上,从0到1是()厘米,从0到8是()厘米,从6到13是()厘米。 10.三角形是由()条线段围成的,正方形是由()条线段围成的。 11.一条线段长是100个1厘米,这条线段长()米。 12.小红今年上二年级,她的身高大约是125()。 13.下图中有多少条线段? ( )条 二.正确的在( )里画√,错误的在( )里画×。 1、小明今年读二年级了,他的身高是128厘米。 ( ) 2、1米的绳子比100厘米的绳子长。( ) 3、画一条6厘米长的线段,从尺子的刻度1画到6。( ) 4、爸爸的身高有178米。( ) 三.计算。 5米+8米=()米32厘米+40厘米=( )厘米 35厘米一25厘米=()厘米45厘米+54厘米=( ) 厘米 39厘米+17厘米=()厘米85厘米一26厘米=()厘米 1米一15厘米=()厘米36厘米+64厘米=()厘米=()米 四、比较大小。

99厘米()1米4米()400厘米3米10厘米()400厘米 5厘米()5米 五.小小画家。 1.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 2.画一条比4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 3.先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再画一条比它短2厘米的线段。 4.画一个边长为3厘米的正方形。 六.在()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1.一支粉笔的长是7()。 2. 铅笔盒长是23( ) 3. 教室宽6( ) 4. 一棵树高3( ) 5.小明的身高130( ) 6. 操场长80( ) 7.手掌宽7( ) 8. 毛巾宽29( ) 9. 教学楼高10( ) 10. 妈妈的身高165( ) 11. 铅笔长11( ) 12. 教室门高2( ) 13.一张床长2( ) 14. 茶杯高10( ) 15.黑板长3( ) 16. 小刀长5( ) 17. 电视屏幕宽39( ) 18. 电视塔高120( ) 19.课桌的长大约是80()20.窗户的高大约是2()21. 图钉的长是1()22. 语文书长21()23.红领巾最长的边长50()24. 筷子长15() 七、哪种量法是正确的?在下面的()里打“√”。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含每单元教学计划)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二),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三)、解决问题方面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一单元试题及答案(完整)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一单元试题及答案(完整)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 得分 一、填空题。(20分) 1、两位数乘一位数(不为0),积可能是________位数,也可能是________位数。 2、小熊猫体重125千克,小老虎体重比小熊猫多55千克,小老虎体重____千克。 3、一个角有(____)个顶点,(____)条边。 4、一支铅笔长约16(_________),教室宽约6(_________)。 5、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______个面,______条棱,______个顶点. 6、34米长的绳子,每5米剪一段,可以剪成这样的(_____)段,还剩(_____)米。 7、一个因数是3,另一个因数是6,积是(_______)。 8、一个三角板中有(_____)个角,其中直角有(_____)个。 9、10个一是(_____),10个十是(_____),10个一百是(_____)。 10、填上“米”或“厘米”。 高15(_____)长2(_____)身高135(_____)长20(_____) 二、我会选(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序号填在()里)(10分)

1、二年级口算比赛小明用了1分40秒,小刚用了2分钟,两人相差()。A.20分B.20秒C.20小时D.2天 2、如图,如果将三角形ABC向左平移2格得到三角形A′B′C′,则新图形中点A′(点A平移后对应的点)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 )。 A.(5,1) B.(1,1) C.(7,1) D.(3,3) 3、教室里,聪聪坐在第3列第2行,用数对(3,2)表示,明明坐在聪聪正后方的第一个位置上,明明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A.(3,3)B.(4,3)C.(3,2)D.(4,1) 4、为灾区儿童捐款,小华捐了19元,小丽捐了28元,她们共捐的钱数( ) A.大于40元 B.小于40元 C.小于30元 5、小明家收了15个西瓜,(),要用几个筐? A.用了3个筐装 B.平均每个筐装5个 C.要把15个西瓜装在筐里 三、判断题:对的在()里画“√”,错的画“×”。(10分) 1、比直角大的角是钝角。() 2、小猫吃了7条鱼,盘子里还剩下6条鱼,它一共钓了13条鱼。() 3、有三个同学,每两人握一次手,一共要握6次手。() 4、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平行四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5、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个直角。() 四、计算题。(10分)

2014-2015年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

人教版2014-2015年度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填空题。(36分) 1、78厘米+22 厘米=( )厘米=( )米 ( )小时=60分 2、6个3相加,写成乘法算式是( ),这个式子读作( )。 3、在下面的( )里最大能填几? ( )× 3 < 27 ( )<5×7 4、在算式2×8=16中,2和8是( ),积是( )。 5、在( )里填上“米”或“厘米”。 小明身高132( ) 小花身高1( )32( ) 6、一个 要9元, 买7个要( )元。列式是( ),口诀是( ) 7、一把三角板上有( )个直角。长方形有( )个直角。 8、在○里填上 “<、>、=”或“+、-、×” 9+56○64 36○73-37 9×7○65 1小时○65分钟 20○4=16 4 ○ 9=36 0 ○9=9 0 ○ 9=0 10、 小刀长( )厘米 蜡笔长( )厘米 11、用 这三张卡片能组成( )个两位数。 12、7+7+7+7+7=( )×( ); 4×4-4 =( )×( ); 13、把口诀补充完整,并写出乘法算式。 ( )二十四 ( )二十四 14. ( : )也可以表示成( )。过20分钟是( ) 。 . 二、选择题(3分) 1、小明有50元钱,买故事书花了28元,他还剩( )元。 A 、22 B 、30 C 、20 2、5+5+5+4,不可以改写成算式( )。

A、5×4 B、5×3+4 C、4×5-1 3、3个好朋友见面互相握手一次,共要握手()次。 A、3次 B、4次 C、6次 三、判断(4分) 1、9个4相加的和是13。() 2、小强身高大约是137厘米。() 3、1米和100厘米一样长。() 4、三角板上的直角和黑板上的直角是不一样大的。() 四、我会连(6分) 小芳 下面图形是谁看到的,请你连一连。 2.小华吃完饭前做作业,后去看电影,他9点50吃饭。 做作业看电影吃饭 9:50 10:20 8:30 五、计算(22分) 1、口算(6分) 64-18= 36+24= 5+35= 0×76×7= 3×9= 6×7+24= 8×(71 - 66)= 30-(19+6)= 2、用竖式计算。(12分) 80-57= 69+16= 73-38= 36+46-58= 80-32-37= 62-34+57=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一单元试卷及答案(完整)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一单元试卷及答案(完整)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 得分 一、填空题。(20分) 1、10个一是(_____),10个十是(_____),10个一百是(_____)。 2、是由________个和一样大的三角形组成的。 3、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______)比一比。 4、根据六八四十八写出的算式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5、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一座楼房大约高18(_________)(2)小红的身高约145(______)(3)一支铅笔长20(_____________)(4)教室长9(____________) 6、在里填上“>”“<”或“=”。 1065965 3763760 500厘米50分米 61036130 205502 2千米200米 7、从一点起,用尺子向(_____)的方向画两条笔直的线,就能画成一个角。 8、一个三角尺上有(___________)个角,有(___________)直角。 9、15÷5=3读作(________)除数是(____),被除数是(_____),用口诀(_____)计算。 10、一个因数是5,另一个因数是6,积是________。 二、我会选(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序号填在()里)(10分) 1、下面是同一只小闹钟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形状,请你从下面的4只钟里去找是哪一只()

A.B.C.D. 2、以广场为观测点,学校在北偏西30°方向上,下图中正确的是()。A.B. C. 3、下图中,一共有( )个锐角。 A.5 B.6 C.7 D.8 4、把20-15= 5、 5×6=30这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正确的是()。A.20-15×6 B.5×6-20 C.(20-15)×6 5、在放大镜下看,这个角的大小( )。 A.变小B.不变C.变大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二),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

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电子完美版)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电子完美版) 全册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二),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1、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用统一的标准去测量;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与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用字母(cm)表示; 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用字母(m)表示。 3、测量时:一般就是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瞧物体的右端对着几就就是几厘米。例: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一般应从尺的( )刻度画起,画到( )厘米的地方; 还可以从尺的( )刻度画起,画到( )厘米的地方。 4 5、拉紧的一段线,可以瞧成一条线段。两点之间可以画(1)条线段,线段有长短。 线段的特点:①直直的。②有两个端点。③线段可以测量出长度,就是有限的。 6、图钉的长大约1厘米;食指的宽大约1厘米;田字格宽大约1厘米; 7、课桌宽60厘米黑板长4米教室长8米操场长200米 铅笔长20厘米跳绳长2米数学书长26厘米灯管长50厘米 房间高3米字典厚4厘米大树高8米旗杆高15米 升国旗的旗台高60厘米;小朋友的肩宽大约30厘米 爸爸的身高(1米75厘米)或(175厘米) 小朋友的身高(120厘米)或(1米20厘米) 8、(尺子)就是测量(长度)的工具。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 尺子 )来量。 9、三角形由(3)条线段组成,正方形由(4)条线段组成。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笔算加法与减法》 1、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法时应注意: ①(相同数位)要对齐。②从(个位)加起。 ③(个位上的数字相加满10),要(向十位进1)。 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法时应注意: ①(相同数位)要对齐。②从(个位)减起。 ③(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 在原来的个位数字上加10再减, 计算时十位要记得减去退掉的1。 笔算两位数的加减法时,从(个)位算起。 2、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顺序:从左往右依次计算,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的。 注意:瞧清加减号,不要混乱。 3、【估算】:把一个接近整十整百的数瞧作整十整百来计算。 方法:个位小于5的少瞧,个位等于或大于5的多瞧,瞧成最为接近的整十或整百数。 如:49+42≈90 28+45+24≈100 50 40 30 50 20 注意:当问题里上出现了“大约”两个字时,就需要估算。 4、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就是多少,用减法计算。 5、连续两问的解决问题的解决方法: 先根据已知的数学信息,解决一个问题,再把答案作为已知的数学信息,解决第二个问题。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1、一个角有(1)个顶点,有(两)条边;两条边就是(直直的),都从顶点出发。 【练一练】标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 边) ( 顶点) ( 边) 2、角的画法:先画顶点,再画边。

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课程标准要求: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理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认识线段。这一部分是学生进一步学习长度单位、和几何初步知识的基础。 二、教材的编写意图 本单元是在比较物体长短的基础上学习的。虽然学生已经有了这方面的知识和基础,但是由于长度单位及其操作应用是多种知识的综合,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长度单位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为了使学生初步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实际,课堂教学首先设计了让学生测量身边物体的长,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加深,并能运用。 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的知识经验不同,对长度的认识也较模糊,因此应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事例和事物去观察和认识米和厘米。 教学目标: 1.认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和1米=100厘米,并初步认识线段。 2.会用刻度尺量、画物体的长度及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3.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培养学生估量物 体长度的意识。 教学重点: 1.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 2.帮助学生形成厘米和米的正确表象,知道1米=100厘米。 3.画和量线段的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的使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会用工具量和画线段。 单元主要研究问题: 1.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和1米=100厘米,初步认识线段。 2. 会用刻度尺量、画物体的长度及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教学准备:直尺、米尺、课件 课时分配:6课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