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居住区改造的研究
居住区更新文献综述

居住区更新文献综述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居住区的更新和改造成为了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居住区的更新涉及到众多方面,包括社会、经济、环境等各个层面。
本文将对居住区更新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探讨居住区更新的目标、实施方式以及影响等因素。
目标居住区更新的目标主要是改善民众的居住环境,提高居住品质。
根据不同的城市和区域特点,具体的目标也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居住区更新的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住房改善:更新居住区的旧有住房,提供更多、更好的住房选择,满足居民的基本居住需求;2.公共设施改善:增加公园、广场、游乐场等公共设施的数量和质量,提供更多的休闲娱乐场所;3.交通改善:改善居住区的交通状况,提高交通便利性,减少交通拥堵;4.环境改善:提高居住区的环境质量,减少噪音、污染等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
实施方式居住区更新的实施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下面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居住区更新实施方式:1.健全规划体系:在居住区更新前,要进行充分的规划工作,包括将居住区划分为不同功能区域,确定更新的范围和目标,制定详细的规划方案;2.政策支持: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通过提供补贴、减税等方式,鼓励居住区更新,并保障居民的合法权益;3.合作模式:可以与开发商、建筑公司等合作,通过合作模式实施居住区更新,共同分享风险和利益;4.社区参与:鼓励居民参与居住区更新的决策和实施过程,增强居民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感;5.生态建设:在居住区更新中,注重生态建设和绿色环保,提高居住区的生态环境质量。
影响因素居住区更新的实施过程中,有许多因素会对结果产生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影响因素:1.政策环境: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对居住区更新的推进起着重要作用。
如果政策环境不利于居住区更新,将会影响到更新的效果;2.经济因素:居住区更新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经济因素是实施更新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如果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居住区更新的进度和质量可能会受到影响;3.社会因素:居民的需求和意见对居住区更新的实施也起着重要作用。
上海市中心城区零星旧里更新研究——以静安区为例的开题报告

上海市中心城区零星旧里更新研究——以静安区为例的开
题报告
题目:上海市中心城区零星旧里更新研究——以静安区为例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许多旧的居住区逐渐被废弃,这些旧区不仅是城市的历史文化
遗产,也是城市社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由于老旧的房屋、设施、环境等问题,这些旧区的维护和更新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静安区作为上海市中心城区之一,拥有大量的零星旧里,但其更新与改造工作尚未得到有效地实施和推进,因此,在静
安区进行旧里更新的研究,对于静安区及其他中心城区的城市更新工作具有重要的参
考意义。
二、研究目的与方法
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索中心城区零星旧里更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加深对城市更新
的理论和实践的认识,促进中心城区旧里更新工作的顺利实施。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调
研法、实地调研法、访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综合分析静安区零星旧里的现状和问题,提出可行的更新方案并对其进行评估。
三、研究内容
1. 静安区零星旧里的现状及问题。
2. 中心城区旧里更新的相关理论和政策。
3. 探索静安区零星旧里的更新模式和可行方案。
4. 对更新方案进行评估和改进建议。
四、预期结果
通过本研究,将得出针对静安区零星旧里的更新模式及其可行性分析结论,为静安区
及其他中心城区的零星旧里更新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同时,对于中心城区的城市更
新工作及城市更新理论的深入研究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旧城改造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论文正文

前言城市是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结晶,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
现代城市不仅应当是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中心,也应当成为市民最适宜的人居环境。
随着我国新型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不断增长的城市人口与不断升级的功能需求,对现代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提出了许多的要求。
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一方面是城镇新区建设和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另一方面伴随而来的是旧城老化问题日益突出。
城镇发展过程中的旧城区比较普遍地存在基础设施水平低,土地利用率低,布局零乱,环境恶化,城镇功能衰落等问题,无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为了保证城镇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促进城镇土地的合理有效利用,改善城镇环境质量和城镇设施水平,强化旧城区的城镇功能,必须对城镇旧城区进行有计划的改造。
因此研究城市化背景下的旧城改造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为旧城改造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文献综述,方法与思路。
第二部分为本文研究的基本理论,重点介绍有关旧城改造的主要理论,论述旧城改造的概念、国外旧城改造的相关理论及模式。
第三部分为国内旧城改造的现状介绍、经验和教训及国内旧城改造的经典案例,介绍了国内旧城改造的背景,通过国内旧城改造的现状和案例,总结出旧城改造的有效模式。
第四部分为对永昌县旧城改造进行实证分析后提出相应对策。
第五部分为论文结语。
1概述1.1研究的背景老城区是城市文化之“源”、发展之“根”。
只有文化之“源”不断,才有文化江河奔流,才能保持城市特色和魅力;只有城市之“根”茁壮,才有城市之“叶”繁茂,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城市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甘肃发展繁荣的今天,永昌确定了新的城市发展定位:河西走廊的农业大县,西北地区的瓜果培育基地。
永昌的老城区作为甘肃省金昌市最具政治价值、最具历史文化价值、最具社会价值和影响力的地区,在甘肃省金昌市发展战略格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改造成功与否,直接决定了甘肃省金昌市的发展前景。
旧城改造是城市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
对改造居住区消极空间的研究

对改造居住区消极空间的研究关键词:改造;居住区;消极空间目前的居住空间存在着许多消极空间,消极空间不能为空间规划带来任何积极、有创造性的创造,在设计规划中存在着许多非人性化的缺陷,因此,本文针对不同的消极区域,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法,解决了居住区消极空间形象特征弱化、居住体验差等设计问题。
一、居住区消极空间的定义消极空间通常是指在整个空间未被利用到的,或是不能为居民提供便利,带来愉悦感的空间都可称为消极空间。
总的来说,空间内凡是没有被人类合理利用的地方,都可称之为消极空间,消极空间不只限地面,在一些高位空间,若是没有利用到位,或是给人带来消极感受的地方都属于消极空间。
如高楼的顶层,凌乱不堪,随处安放的太阳能和垃圾占满了楼顶,让人无处下脚,脏乱差是第一印象,就更不用说空间的有序利用了,严重影响了城市美观。
过去人们对消极空间的第一印象是在平地上,对于一些高空空间的讨论较少。
近几年,随着研究学者对消极空间研究的深入,人们开始关注到高处一些未被合理利用的空间,并认定其为消极空间。
这对于社会来说,是一件进步的事情。
更多的设计者开始注意到类似的高处消极空间,并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到如何改造居住区消极空间的研究上来。
像图一这样的消极空间在城市里并不少见,这是由于早年的设计不够完善造成的,光秃秃的屋顶加上随意摆放的太阳能,长年累月形成的垃圾令顶层居住者无法产生积极的感受,这就是大多数城市顶楼的现状。
随着社会的进步,设计领域的专家学者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在进行房屋建筑设计的同时,也将顶楼的使用情况考虑进来。
近年来,很多楼顶被合理利用,比如规划成大露台,方便居民上下楼顶进行活动和交友,还有的空间规划成露天游泳池,这些设计方案都充分利用了高处空间。
又如地处住宅区与围墙及一些周边其他空间的连接处,这些“鸡肋”空间看上去脏、乱,不仅严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环境,而且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这个空间地处建筑的背面,在人们的视线范围之外,平时缺少光照,绿化少,所以很难引起人们的注意。
沈阳旧居住区中心邻里空间环境改善研究

.
与 环 境 有 关 的 设 计 研 究 .
沈 阳 旧居 住 区中 心邻 里 空 间环 境 改 善研 究
R ear h I es ch on t e mpr em en ov t Cen r gh of tal Nei bor ood S h pac n i m en h y g Ol es e E Vr on t S en an d R i of den ce ea Ar
h s c m e on f h s s e a be o e o e ba i j u s t cs
i ur n ban.T he i e anal es t ar cl t yz he char act r tcsoft d esden e i he ol r i i s ce
使 用 人 群 及 中 心 邻 里 空 间 的特 点 ,并 结 对 其文化特 色 、昕反映 的精 神功能 提出更高 的要求 在 楼 之间 同合 或半 同合的 区域。包 括道路 、绿化 、配套 没 间 、 绿 地 以及 基 础 设 施 等 方 面提 出 了相 年 代以前建成 的曙件 区 ,由于时代 的发展 ,小 区 目前的
中的, 敞大空 间,居 民的交谊舞 、太极剑 等晨练 活动没 1 :
文 物建筑 ,或名人居 住过 的地 方 ,文化 与历 史价值 比较 有理想 的场地 (图 2) 。
高 的建筑 。本文所指 的旧居住 区,是指始建 于7 年代术 , 0
9 年代 以前 , 龄在 l ~ 0 0 房 0年 3 年左右 , 是一些很朴 素 、 普
t cen r pace ofnei he tal s ghb0r h00d, pr dest ovi he cores r pondi ng desgn i r ec 0m m e nd at 0 ns f 0m the i r n ghb0r 00d pace,gr ei h s een pl ace, and i fas r ct et com bi n r t u ur e c ned w ih t t he r entst p es iuaton ofpubl i i c s pace envionm ent r ,and purues s t he S t Uiabl e ol d nei ghbo r hood s pace envi r onm ent . Key or 0 I r i W ds d esden ce ar ea, P ubl act t S i c i y, oci vi aI cont pace acts 0f nei ghb0 r h00d,Envionm ent r al
重庆市老旧小区更新改造现状及对策研究

第35卷第1期 2021年02月工程管理学报Journal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Vol. 35 No. 1Feb. 2021重庆市老旧小区更新改造现状及对策研究刘贵文,张西贝,谢芳芸(重庆大学管理科学与房地产学院,重庆400045, E -mail : 735755404@qq .com )摘要:为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加快促进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更新改造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重庆市也面临着严峻的 老旧小区更新改造任务,然而由于重庆市老旧小区更新改造探索较晚,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更新改造机制,进程缓慢,问题 突出。
为突破重庆市老旧小区更新改造瓶颈,探索老旧小区改造的提升路径,通过梳理重庆市老旧小区更新改造探索历程及 现状,对比不同阶段更新改造的特征差异;基于具体案例,总结重庆市老旧小区更新改造存在的问题及障碍:构建重庆市老 旧小区更新改造长效机制,提出重庆市老旧小区更新改造机制建议及发展策略。
同时,通过对重庆市老旧小区更新改造问题 的研究,为其他城市提供相应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老旧小区;更新改造;案例分析:长效机制中图分类号:TU 984.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8859( 2021 )0卜077_06 D 01:10.13991/j .cnki .jem .2021.01.014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Renovation of Old ResidentialCommunities in ChongqingLIU Gui-wen, ZHANG Xi-bei, XIE Fang-yun(School of Management Science and Real Estate,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45, China, E-mail :****************)A b stract: To improve the living quality of urban residents and accelerate urban renovation» the renovation of old residential has drawn growing attention. Meanwhile, such an arduous task is carried out in Chongqing. However, the lack of early exploration in Chongqing renders the mechanism of district renovation in embryo, with a slow process and highlighting problems. To make a breakthrough and exploitation in the district renovation of Chongqing* three measures are listed : collating the procedure and current circumstances of district renovation in Chongqing to compare the characteristics in different periods ; summarizing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obstacles in district renovation of Chongqing based on specific cases ; establishing a long-term mechanism of district renovation in Chongqing with proposals and strategies. Furthermore, the study of district renovation in Chongqing could also provide the corresponding reference for other cities.K eyw ords : old residential communities ; renovation ; case analysis ; long-term mechanism缺少电梯[3]、独立厨卫无障碍设施w 等,还存在 安全结构性能和防火性能差等质量安全问题[6]。
基于社会学方法的旧居住区拆迁改造

邻 里 是 地 域 相 邻 并 构 成 互 动 关 系 的 基 本 社 会 群 体 。这 一 基 本社 会 群 体 的特 性 主 要体 现 在 三个 方 面 ,一 是 地缘 性 .邻里 是 以地 域 关 系 为纽 带 的基 本 群体 :二 是 情感 性 .邻里 不是 经 济 实 体 .也 不 是政 治 实 体 ,而 是 以 感情 为 基础 结 合 起来 的基 本 群 体 ;三 是 非正 式 性 .邻 里 不 是按 正 式 规范 和 要 求建 立 起来 的 . 而是 受风俗 习惯 、伦 理道 德 的制约 .能 发挥监 督作 用 。
属 于 弱势 群 体 。在 更 新过 程 中他 们 的利 益 往往 被最 小 化 .然而
他 们 却是 街 区最 原 始 的 主人 .是 街 区生 活形 态 的 主体 。 一旦 他 们 被迫 大 量 迁 出该 地 区 .该 地 区 的社 会 生 活就 面 临着 重 组 .这 需 要很 长 的 时 间 。在 这段 时 间 内原 有 的街 区生 活形 态 也就 不 复 存在 。
较 差 大 多 是我 国计 划经 济 时 期形 成 的 国 有企 业 的单 位 制住 区
或 世代 相 袭 的私 有 宅 院等 。进入 市 场 经 济 时代 后 ,随 着社 会 的 分流 ,街 区 中 的人 们 大 多是 那些 没 有 能 力支 付 高 昂的 房价 而 不 得 已 留下 来 的 .相 对处 于 社会 底 层 .社会 地 位 较低 。 在阶 层 上 划分 .这些 人属 于城市 贫 困阶层 。 这些 人 可供 分 配 的 资源 有 限 ,与主 流 社会 相 比 处在 弱 势 .
城 市 发展 到 ~ 定阶 段 .必 然 的 要经 历 城市 更 新 ,使 城 市 重 新 焕 发活 力 。 二战 以后 .西 方各 主 要 国家 曾 开展 大 规模 的城 市 更 新运 动 。其 主 要 内容 包 括对 城 市 中心 区 的 改造 和 贫穷 地 区 的 再 发 展 ,其 目的是 为城 市 中心 区 注入 新 的活 力 , 并提 高落 后 地 区的 可居 性 。但 是 不 久人 们 便发 现 它只 是 把 贫 民区从 一 处 转移 到 另一处 。 更糟 糕 的是 ,它消 灭 了现有 的邻 里 和小 区 ; 城市 中心 土 地 的强 化 利 用 .曾 一度 带 来 中心 区 的繁 荣 ,但 很 快 其 吸 引 力下 降 .在 夜 晚和 周 末 变成 了所 谓 的 “ 死城 ” 带 来 治
共享理念在老旧居住区改造中的探索与实践——以苏州市迎宾苑小区综合提升改造工程为例

共享理念在老旧居住区改造中的探索与实践——以苏州市迎宾苑小区综合提升改造工程为例◎孙松摘要:老旧居住区的更新与改造作为目前城市更新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政策背景的深入以及实际矛盾的彰显,已全面推展开来。
在实际的改造过程中,有部分居住区自身由于建成年代久、体量小、先期规划未预留与现代生活相适应的配套设施,因此在实施改造过程中可用于提升优化的资源十分有限。
本文从共享理念入手,通过对共享维度的分析并以典型老旧居住区为研究对象,提出街区共享的建设方案,包括构建慢行系统、口袋公园、利益共享等,最终使此类型的居住区深度参与城市更新,逐步完善城市功能,激发城市活力,让老旧居住区成为城市成长坐标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精彩点。
关键词:共享理念;老旧居住区;慢行系统;口袋公园;城市更新老旧居住区因建成时间久远,随着城市化规模的不断扩大,加之先期城市建设规划的落后,城市内部拥堵、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成因使得老旧居住区的问题与矛盾越来越尖锐。
城市化进程发展至今,从增量扩张到存量优化也使得城市更新越来越多地被提及并付诸实践。
老旧居住区的更新与改造作为目前城市更新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节约利用城市存量土地,改善人居环境以及增强城市活力等方面都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苏州市老旧居住区综合整治工作始于2005年,通过定计划、找组织、稳步骤等一系列举措逐步提升了老旧居住区的整体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
2019年,苏州被住建部列为全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城市之一。
2019年市住房城乡建设局3号文关于印发《苏州市宜居示范居住区评价办法》的通知中指出,老旧居住区宜居评价内容包括适特设计、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安全保障、环境管理、人文关怀、物业服务等七个方面。
对评价方式、评价程序以及定量评价内容都做了详细的说明。
其中定量评价分值由特色项、基础项和加分项三部分构成,其中特色项包括适特设计和海绵城市两项分类,基础项、加分项包括规划设计、环境管理、安全保障、物业服务和人文关怀五项分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 : 旧居住区; 景观 ; 改造
旧住宅是指新建住宅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 其初始功能
状 态 受到 物 质 性 、 经济性 、 社会 性 等 多 种 因素 作 用 影 响而 产 生 的“ 综 合性 陈 旧” 过程 的住 宅 。 旧住 宅 区又 称 旧居住 区 , 是旧
身活动场地 , 使小区环境得到较大的改善[ 2 1 。同时, 进一步提 高改造 设 计者 水平 , 小 区 内景观 具有 层 次性 和季 相性 。旧居
住 区 由于 建造 年代 久 远 , 小 区公 建配 套设 施 已不 能满 足 居 民
பைடு நூலகம்
,
因此 病 虫 害严 重 , 景 观性 差 , 缺 乏 季相 性 景 观 ; 植 物 缺 乏
目前 生 活需求 , 比如 缺乏 社 区管 理用 房 、 老 年活 动 室 、 图书室
等。 有关部门将对老 的居住区进行改造 , 有条件的新增 , 或通 过房屋置换等多种方式完善配套设施 。同时 , 通过对相邻小
区 的拆 围整合 , 腾 出 地 方停 放 车 辆 , 解 决 旧小 区 内缺 少 停车 位 的 问题 。旧小 区综 合改 造 主要体 现在 以下 方 面 : ( 1 ) 小 区内 的违章 建 筑将 基本 被 拆 除 ; ( 2 ) 整修 绿化 。小 区绿化 以修 复 、
住宅单体及其居住环境在一定的自然地域空间 、 社会经济形 和使用时间区段 的整体功能状态的集合。 旧住宅和旧住宅 区
可统称 为 “ 旧住宅 ( 区) ” 哺 。
1 改 造的 必要 性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 , 这些早期建成的住宅 区 无论是设计手法的表现上还是所能提供 的服务上都无法满
求。 此外 , 简单 粗暴 地 推倒 重建 , 也有 可 能致 使社 会构成 的断
层, 影响周边社区及城市功能的健康发展_ 3 】 。 2 改造的 内容
旧居 住 区综合 改 造 , 主 要 表现 在通 过 整 治房 屋 ( 保 温层 修复 ) , 完 善 配套设 施 , 美 化环 境 , 增 加科 技 含量 , 使 旧小 区在 形态 、 外观 、 环境 、 设 施 上有 较 大 改 观 , 以改 善 旧居 住 区居 民 的居 住水 平 和城 市 面貌 。 同时 , 建立 一套 长期 有 效 的管 理机 制 。旧居 住 区改造 把 环境 改造 与 建筑 改造 相结 合 , 在改造内 容 的确定 上 , 分 为 基本 和可 选 两部分 , 针对 不 同小 区的特 色 ,
足人 们 的要求 , 特别 是 与汽 车持 有 量 的增 长和 居 民对 生活 交 往空 间需 求增 长之 间 的矛盾 日 益 突 出。 城市 中 的 旧居 住 区一 般在 一个 城 市环 境较 差 的地 区居 民的生 活条 件 一般 也不 高 , 通过 对 旧居住 区 的改造 将进 一步 提高 人们 的居 住水 平 。 老 居
后期养护 , 任其生长 ; 植物物种单一 , 病虫害严重 , 缺乏有效 的防治 ; 公共设施不完善或者被破坏 , 无法使用 , 存在安全隐
患; 面 对 这 些 旧住 宅 区 , 如果 对 这 些居 住 环 境 恶 化 品质 下 降 的 问题 置若 罔 闻不 管 不顾 , 不 仅 造成 大 量居 住 问题 , 甚 至 演 变为社 会 问题 , 对城 市 形象 产生 不 良的影 响 。 另 一方 面 , 若 采 用 全 部拆 除重 建 的方 法来 进 行改 造 , 不 仅不 符 合我 们 国家 的 国情 和经 济 发展 水 平 ,也 不 符 合 我 国建 设 节约 型 社 会 的 要
现代园艺
2 0 1 3 年第 2 期
旧居住区改造的研究
付姣姣 付 超 英
8 3 0 0 0 0 ) ( 新疆 农业 大学林 学与 园艺学 院 , 新疆 乌鲁木 齐
摘
要: 居住 区在我 国的建设 已经有相 当长的 时间, 但是 , 由于 当时的经济水平发展较 为落后 , 其建设的主要 目的
补植为主 , 宅前宅后挡风遮 阳的大树 , 报绿化 管理部 门审批
善, 提高了对景观形象的认知和场景空间的感受, 强化了大
脑( 思维 ) —— 手 f 绘图) —— 大 脑 的循环 过程 。
要, 对提高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 , 计 算机运用在设计领域 已经非常普及 , 但它只是一种绘 图的工 具, 不能代替成为思考的手段 。 在风景园林设计的教学中, 应 着力培养学生图式思维的能力 , 从而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 。
是为 了满足基 本的居住要 求l 1 l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 特别是改革开放 以来 , 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 求进一步的提 高, 特别
是对居住区 内 停 车位 、 健身器材、 园林景观、 植物 养护等方 面有 了更高的要 求。 如若对这些问题 置若罔闻, 将会造成 大量
的居住 问题 , 若拆 迁重建又与我 国的 国情与社会发展水 平不适应 , 也不符合我 国建设 节约型社会的要 求, 因此 , 旧居住
住区不仅存 在着人 口密度过高 、 居民收入相对偏低 , 老龄化 严重 等 问题 , 而且存 在 较 多的 园林 环境 问题 , 比如 , 小 区 内房 屋 密度高 , 违 章建筑多 , 附属绿地 面积少 , 植物种植品种单
一
建筑 的拆 除 力度 , 并 对小 区道路 、 绿化 进行 整修 , 增加 居 民健
因地制宜 , 量力而行, 切实把实事办好 、 办实 , 切忌走形式 。 旧
居住 区 的使用 时 间 已经很 长 , 道 路破 损严 重 , 植 物 长势 较 差 , 普遍存 在 违 章搭 建 的情况 , 小 区设施 不 完 善。综 合改 造 对 旧
住房 实 行成 片 、 成 街 坊 改造 的基 础上 , 加 大 了对 小 区 内违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