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比推理总结!!!

类比推理总结!!!
类比推理总结!!!

类比推理题主要考察考生的推理能力,先给出一对相关的词,然后在备选答案中找出一对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或近似的词。根据题干所给出的两个词之间的关系,类比推理题可分为如下类型:

1. 两组类比对象的共有属性越多,则据此推出的另一对相似词的可靠性越高

2.类比对象相同的本质属性越多,则结论的可靠程度越高

3.类比对象的共有属性与推出的一对词语间的联系越紧密,则结论的可靠程度就越高

4.进行类比推理时,要注意避免犯“机械类比”的错误

所谓“机械类比”是仅仅依据对象间表面相似或偶然相似进行类比,从而得出荒谬结论的推理方式。

例如:工匠∶钟表 A. 飞鸟∶飞机B. 上帝∶世界 C. 建筑工人∶楼房D. 蜜蜂∶蜂巢

中世纪时,在基督教神学中,有的神学家就认为:钟表是有一定构造、规律的,是由人制造出来的,有其制造者,类推出上帝创造了世界,原因是世界也有一定构造的,有规律的,所以世界也必然有一个创造者,他就是上帝,从逻辑关系上分析,这就是犯了“机械类比”的错误。而D项错在,蜜蜂建造蜂巢是无意识的本能行为,其没有计划性、目的性。本题正确选项应当是C。

1. 原因与结果或顺承关系努力:成功

羡慕∶追求A. 快乐∶哭泣B. 喜欢∶愉快C. 痛恨∶打击D. 伤心∶失败

C羡慕与追求之间具有递进及因果关系,C也具有这两种关系。

通货膨胀:钱不值钱了()

A.市场经济:垄断盛行B.计划经济:宏观调控为主C.滞涨:经济危机D.垄断:拖拉斯选B

后者是前者的反映。前者是后者的结果。市场经济:自由竞争、经济危机:滞涨、垄断:(托拉斯、卡特尔、辛迪加等)非唯一。

协商∶共识 A.测量∶规划B.计划∶市场C.吵架∶分开D.考试∶招生

C 题干中两个词语是顺承关系,即经过协商达成共识,C对应正确。

大雁:南飞( )A.企鹅:迁徒B.苍鹰:高飞C.乌龟:冬眠D.蚂蚁:搬家

大雁南飞是因为季节的变化而引起的,而C项也是一样的!

2. 工具或事物与作用汽车:运输事物与其作用之间的关系:历史∶明智法律∶约束

3. 物体与其运动空间轮船:海洋注意唯一性!特定性

4. 特定环境与专门人员

5. 整体与其构成部分

温度计∶煤油 A.发动机∶柴油B.暖气片∶水 C.衣服∶扣子D.蓄电池∶硫酸

D 煤油不仅是温度计的构成部分,而且是温度计的主要工作部件,A项中柴油不是发动机的构成部分。B项水不是暖气片的构成部分,C项扣子虽然可以是衣服的构成部分,但不是主要工作部件,所以答案为D。

6. 同一类属下的两个相互并列的概念绿豆:豌豆

对立相反的关系生:死非此即彼绝对性与相对性

7. 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称谓书面用语与俗称芙蕖:荷花

马铃薯:土豆A.地瓜:红薯B.西红柿:玫瑰C.甘蓝:大白菜D.杨花:柳絮

标准答案是D柳絮为什么称杨花呢?原来,柳树在古代是一种吉祥之物。友人回归,主人往往要折一支柳枝相赠,以示挽留之意。因为“柳”谐音“留”。到了公元605年间,隋炀帝下令开凿运河,号召民众在河岸植柳,每种活一棵者,奖细绢一匹。于是百姓争植,岸柳成阴。隋炀帝为了显示他的威风,就举行了他亲自植柳的仪式,并挥御笔书赠柳树姓杨。于是以后柳树便被称为杨柳了。自然,柳絮也就成了杨花。《现代汉语词典》“杨柳”第二个义项“泛指柳树”。菡萏∶荷花A.土豆∶马铃薯B.西红柿∶番茄C.香瓜∶甜瓜D.蚍蜉∶大蚂蚁【解析】题干中两个词语是同一事物的两个称谓,“菡萏”是荷花在文言文中常用的名称,“蚍蜉”是大蚂蚁在文言文中常用的名称,其他选项都不是。

8. 事物的出处与事物注意唯一性!稻谷是大米的惟一来源,而棉花是棉子的惟一来源

9. 工具与作用对象作家:读者

剪刀∶布料A.弓箭∶战争B.水缸∶盛水C.秤砣∶钉子D.鸬鹚∶鱼

C 剪刀与布料之间是工具与作用对象之间的关系,而且彼此是对方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即剪刀可以用来加工布料,布料可以用剪刀来加工,符合这种关系的只有C。A项战争是弓箭的使用环境,B项盛水是水缸的作用,D项鸬鹚与鱼之间虽然可以构成充分不必要条件,但鸬鹚并不单纯是一种工具。

10. 作者与作品发明者或发现者与其所发明或发现的对应易卜生∶玩偶之家蒙戈尔费埃:热气球

11. 物品与制作材料书籍:纸张

皮鞋∶皮革A.山脉∶山峰B.海水∶海浪C.资产阶级∶资本家D.福尔马林∶甲醛

D 皮革是皮鞋的原料,甲醛是福尔马林的主要原料,山峰是山脉的组成部分,海浪与海水的组成无关,资本家与资

产阶级是两个不同范畴的概念。

12. 专业人员与其面对的对象

13. 作品中的人物与作品

14. 特殊与一般水果:苹果

应注意区别属种区别普特:对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和一般与特殊的关系,有些考生常常分辨不清。另外,一般来说,关系都是有顺序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就不可能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氏族∶部落A.氯化氢∶盐酸B.短篇小说∶小说C.市场经济∶商品经济D.导弹∶直升机

A 氏族是部落的构成要素,氯化氢是盐酸的主要成分,二者规律接近;B项中短篇小说是小说的一类,而不是小说的构成要素;C项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是不同范畴的概念,市场经济是相对于计划经济来说的,是一种经济手段,商品经济是相对于自然经济来说的,是一种经济形态;D项导弹不是直升机的构成要素。

15.地理方向

晋∶粤BA. 闽∶豫B. 冀∶滇C. 黔∶川D. 湘∶桂

晋∶粤——山西:广东——西:东B. 冀∶滇——河北:云南——北:南

16.发源地

跆拳道∶韩国CA. 足球∶美国B. 瑜珈∶泰国C. 排球∶美国D. 乒乓球

运动项目:起源地A项是中国B项是印度D项是英国C项正确的!

17.对应属性地域人物

荷兰∶鹿特丹 A. 南非∶伯明翰 B. 美国∶芝加哥C.日本∶东京 D.中国∶洛阳

B鹿特丹是荷兰的港口,芝加哥是美国的港口,东京虽然是港口,但题干中的鹿特丹不是首都,洛阳不是港口,伯明翰不是南非城市,所以答案为B。

罗马∶恺撒A. 希腊∶埃阿斯 B. 印度∶阿育王C. 埃及∶屋大维 D. 巴比伦∶伯利克里

B恺撒是古罗马的统治者,埃阿斯是希腊神话中的英雄,屋大维是罗马的皇帝,伯利克里是古希腊的执政官,阿育王是古印度的国王,所以答案为B

布达拉宫∶拉萨A. 马王堆汉墓∶荆州 B. 晋祠∶冀州C. 白马寺∶开封 D. 云冈石窟∶大同

D此题考查古迹与所在城市关系。A马王堆汉墓位于长沙,晋祠在太原,白马寺位于洛阳,所以答案为D。

18.极大极小对比

蜂鸟∶鸵鸟A. 梵蒂冈∶加拿大 B. 北冰洋∶大西洋C. 马尔马拉海∶珊瑚海 D. 鄱阳湖∶青海湖

C蜂鸟、鸵鸟一个是最小的鸟、一个是最大的鸟,所以选项要符合“最大”、“最小”的特点,A梵蒂冈是最小的国家,但加拿大不是最大的国家,B大西洋不是最大的洋,D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C 马尔马拉海是世界上最小的海,珊瑚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所以答案为C。

19.后一个词是对前一个词的描述性说法

海啸∶灾难A. 地震∶重建 B. 团圆∶幸福C. 飓风∶痛苦 D. 洪水∶损失

B题干中的后一个词是对前一个词的描述性说法,可以表述为:海啸是一种灾难。可以用这种方法表达的只有B项。

20.象征意义

玫瑰∶情人A. 白色∶纯洁 B. 风雪∶晴朗C. 花朵∶蝴蝶 D. 器官∶血液

A玫瑰和情人之间具有象征意义,A项中的白色与纯洁之间也具有这种特点,故正确答案是A。

青蚨∶钱正确选项为()。

A.四脚蛇∶蜥蜴

B.海龙∶海獭

C.妻∶老婆

D.泰山∶岳父

青蚨比作钱,泰山比作岳父。

凤凰:复兴A 讨厌女人的人:女人 B 同情:受苦C守财奴:财富D稻穗:丰收

凤凰象征复兴,稻穗象征丰收

21.构词方式或句子成分

蜿蜒:固定正确选项为()。A.鸳鸯:蜻蜓B.垃圾:根本C.照顾:葡萄D.颤抖:慵懒

答案B 这个题考的是构词方式蜿蜒和垃圾都是单纯词,而固定和根本都是合成词

单纯词和合成词的区别就是可以分拆和不能分拆的区别

同一词性,都为形容词,选项A前后也是同一词性,都为名词,所以答案为A

思念∶家乡A. 思考∶考试B. 夸奖∶奖品C. 顾虑∶孩子D. 唠叨∶兴奋

C题干中的后一个词是前一个词的对象(宾语),具有此种关系的只有C。

22.隐藏共性

英国∶日本A. 中国∶韩国B. 德国∶荷兰C. 美国∶法国D. 葡萄牙∶西班牙

D英国、日本、葡萄牙、西班牙的共同特点是都是君主立宪制国家,都有国王或天皇。所以选D

23.前者是变态的表现形式,后者是直接的表现形式

隐喻:字面的()A.传记:准确的 B.歌曲:口叙的C.诗歌:韵律的D.国歌:爱国的

隐喻:字面的(隐喻就是把未知的东西变换成已知的术语进行传播的方式.简单来说,前者是变态的表现形式,后者是直接的表现形式.歌曲是编曲后用不同于平时朗读的形式表达出来,而口述是直接的表达,想到就口头陈述出来,比如说口述历史.)选B

24. 两个节气不相邻,中间隔一节气

春分∶谷雨(b)A. 小满∶芒种B. 处暑∶秋分C. 大暑∶立秋D. 大雪∶大寒

两个节气不相邻,中间隔一节气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25.寻找相似处,指和打的部首一样,叫和纠的后边部分一致

指叫:打纠A. 1234:4321 B. 2345:5432 C. 1234:1674 D.2345:6789

寻找相似处,指和打的部首一样,叫和纠的后边部分一致。按每个字两部分数,选C

26.修饰关系

社会∶和谐A.关系∶冷淡B.剥削∶反抗C.反感∶同情D.银行∶贷款

A 题干中两个词语是修饰关系,后者修饰前者,A对应正确。

西施∶沉鱼A.杨玉环∶落雁B.王嫱∶羞花C.貂婵∶闭月D.窦娥∶飞雪C

题干中两个词语是修饰关系,西施有沉鱼之貌,落雁、闭月、羞花分别对应王嫱(王昭君)、貂婵、杨玉环,故选C。

27.并列关系,且两者功用相同效率不同,或不同方式

山道∶索道A.客轮∶渔船B.汽车∶卡车C.楼梯∶电梯D.筷子∶刀叉

楼梯∶电梯与山道∶索道一样都是达到某地的不同方式楼梯和电梯是并列关系,且两者功用相同效率不同

导演:电影A.售货员:货物 B.作家:小说 C.农民:庄稼 D.工人:机器

B: 没有导演就不会有电影,没有作家就不会有小说,并且电影和小说都不是实际的物质。

28.标志或最显要特征

佛教:基督教A基督教:东正教B三字经:圣经C道教:太极八卦图D新月:十字架

D 新月是伊斯兰教的标志,十字架是基督教的标志。

29.特殊连接关系

英雄∶江山A. 伯乐∶骏马B. 知音∶琴声C. 美人∶红颜D. 志士∶国君

C江山成就英雄,红颜成就美人,故答案选C。

30.物理与化学区别

黄光∶白光A. 盐水∶氯化纳B. 铜∶氯化铜C. 土∶泥水D. 水∶冰

C黄光可以由白光通过物理方法分解而得出,氯化钠是由盐水通过物理方法分解得到,但是两词顺序相反,氯化铜只有通过化学方法才能得到铜,冰和水是同种物质不具有可分解性,所以答案为C。

31.时间先后关系

纳吉∶纳征正确选项为()。

A.采石∶雕刻

B.安史之乱∶黄巢起义

C.酸碱中和∶水

D.浮雕∶圆雕A先后关系

32.词语属性或情态趋向性

森林∶群众 A.头∶身体B.花∶梅花C.书籍∶服装D.星星∶眼睛

C 森林和群众都是集体名词,树多成林,人多成众;书籍和服装都是集体名词,故选C。

对应人性好的方面,褒贬

狮子∶勇猛正确选项为()。A.狼∶凶残 B.兔子∶怯懦C.老虎∶威武 D.狐狸∶狡猾

C都是对应人性好的方面,褒义词

33.英译的变化

麦克风:话筒A.巧克力:糖果B.炒鱿鱼C.引擎:发动机D.买单:结账 c

34.必然发生的

强盗∶抢劫C A.电脑∶聊天B.学生∶实践 C.考生∶作答D.司机∶送货

手枪:扳机b A、着急:刚硬B、书:作者C、雨伞:雨D、太阳:热度

35.分类未完整,还有一些

有理数:无理数c A、金属:重金属B、直接经验:间接经验C、动物:植物D、历史:过去错题记忆

5.北京:大都()

A.宁波:余杭;

B.开封:长安;

C.洛阳:汴梁;

D.南京:金陵

7.沙漠:沙尘暴()

A.山城:古风;

B.雪域:水稻;

C.战场:兵戈;

D.青草:白鹅

9.荷花:菡萏()

A.柳芽:骨朵;

B.府宅:门第;

C.小路:阡陌;

D.风花:雪月

11.锤打:铁打

A.按钮:台灯;

B.按动:开关;

C.上锁:关门;

D.拉手:唱歌

19.池塘:碧水()

A.信封:书信;

B.桌面:笔头;

C.喇叭:悦耳;

D.微笑:回眸

20.训练:学习()

A.少年:青年;

B.材料:资料;

C.美观:丑陋;

D.抢劫:犯罪

23.强权:暴政()

A.专制:开明;

B.民主:法制;

C.法律:法规;

D.压迫:解放

24.孟子:仁义()

A.墨子:兼爱、非政;

B.荀子:无为;

C.列子:仁义

D.老子:人定胜天

25.同窗:同学()

A.同事:朋友;

B.兄弟:手足;

C.脚板:脚底;

D.颜面:面目

5D;7.B;9.C;11.B;19.A;20.D23.C;24.A;25.B

5是同一城市的古称和现在称呼7起源地和产物9同一事物的不同叫法11动词和名词19容器和容器内物品20包含关系23两者有一定近似点吧24学者和他的主要观点25两者相同含义

房子:台阶河流:( )A.船B.水 C.岸D.水闸

台阶不是房子的一部分.是房子的外延

岸不是河流的一部分,是河流的外延

过分要求:贪婪持续增长:( )A.发芽B.减少C.增殖D.增大

贪婪的表现为过分要求

而增殖的表现为持续增长

增大与增长有区别

特种饮食:体重药品:( )A.医生B.疼痛C.耐心D.血液

特种食物可以控制体重

药品在选项中就只能控制疼痛了

小篆:隶书A. 魏碑:法帖B.诗经:豳风 C. 唐诗:宋词D.四书:尚书时间顺序c

出租车:计程车

A.麦克风:话筒

B. 土豆:马铃薯

C. 公共汽车:巴士

D. 买单:结账港式教法?

黄光∶白光C A.盐水∶氯化纳 B.铜∶氯化铜 C.土∶泥水 D.水∶冰用物理方法后一个分解得出千一个

监察部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答案:A

A 人事部组织部

B 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安全生产监督总局

C 科技部信息产业部

D 国防部中央军委

前面是政府机构,后面是党委的部门.其实是一家中纪委的副书记兼任监察部部长,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兼任人事部部长白药:云南A.枸杞:宁夏 B.盱眙:龙虾 C.阿胶:山东 D.南京:桂花人工与原始特产差别

梅花:梅梅花不是梅选c

A梅花:花 B中学生:学生 C中学生:成人 D香蕉:水果

海象∶象正确选项为()。A都为极地生物

A.企鹅∶鹅

B.海马∶马

C.浪花∶花

D.蜗牛∶牛

【例题23】烈日:蝉眠

A飞雪:梅花B秋月:蛇眠C春风:稻谷D山洪:海啸

【解答】此题答案为A。主要是要形成强烈的对比,烈日对飞雪。

【例题24】摩擦:生热

A冬天:寒流B海啸:灾难C高薪:养廉D位高:权重

【解答】此题答案为B。根据摩擦可以生热,我们一个一个带入选择项来试验,显然A、C错的同出一辙,至于D两者是并列的。所以选B。

足球∶壁球

A. 冰球∶击剑

B. 赛跑∶游泳

C. 射箭∶举重

D.拳击∶体操

足球∶壁球都是对抗性运动,B赛跑∶游泳速度、时间竞赛,C射箭∶举重分术数量竞赛,D拳击是对抗性运动,而

体操是分数竞赛,A符合。

费解:;理解A难看:漂亮B 组合:合并 C 坚固:塌陷D 疏忽:忽略

“费解”和“理解”的关系是:费解是不容易理解的意思。“坚固”和“塌陷”的关系是:坚固的意思是不容易塌陷。原因两点:1、词性:形容词+动词2、相反状态

手机∶信息

A. 录音机∶录音

B.电视机∶娱乐

C. 收割机∶庄稼

D.温度计∶测量

C 题干中两个词语是工具与其作用对象的关系,C对应正确。

氧化铜∶三氧化二铁

A.硫酸∶二氧化硅

B.氯化钠∶氧化镁

C.甲烷∶乙酸乙酯

D.氢氧化铜∶硝酸

题干中两种物质都是化学分类中无机物中的盐类。A项硫酸属于酸;C项都是有机物;D项氢氧化铜属于碱,硝酸属于酸;B中两项都是无机盐中的盐类,所以答案为B。

《汉书》∶《三国志》

A.《春秋》∶《新五代史》

B.《资治通鉴》∶《宋书》

C.《史记》∶《宋史》

D.《晋书》∶《北齐书》

D 题干中的两部史书都是纪传体断代史,A项《春秋》是编年体史书,B项《资治通鉴》也是编年体史书,C项《史记》是纪传体通史,只有D项符合题干的联系。

训练:学习1。抢劫:犯罪2。美观:丑陋3。材料:资料4。少年:青年训练是一种学习方式抢劫是一种犯罪方式

解题方案:造句!发散思维

工业:电力()

A.潮汐:引力

B.话剧:歌舞

C.机车:动力

D.天空:太阳

电力是工业的能源,而引力则是潮汐的能源,故选A;

枝头:翠鸟( )

A.床头:新人

B.旧物:旧情

C.枣树:冬枣

D.湖口:荡漾

翠鸟立于枝头,新人坐于床头,故选A;

信步:柳堤( )

A.欣赏:仙境

B.品尝:美味

C.寻思:情境

D.漫谈:时空

在柳堤上是信步的状语,在情境下也是寻思的状况,故选C,其它选项均构成动宾词组;

水桶:水酒( )

A.石臼:石杵

B.花盆:花痴

C.书橱:电视

D.心胸:百事

水酒可装于水桶中,百事也可以容于心胸之中,故选D;

高楼:地基( )

A.狗崽:母狗

B.水酒:粮食

C.电话:座机

D.街道:绿化

高楼要依靠地基的支撑,而小狗要依靠母狗的扶养,故选A;

音乐:听众( )

A.伙食:部队

B.规划:官员

C.政策:群众

D.命令:领导

听众是音乐的受众,而群众也是政策的接受者,故选C;

自恋:爱( )

A.敌意:批评

B.沉思:思想

C.内疚:谴责

D.贪婪:欲望

自恋是爱的一种,而贪婪也是欲望的一种,故选D;

学习:掌握( )

A.弥漫:包围

B.收集:赢得

C.寻找:发现

D.积累:提高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掌握,而寻找的目的是为了发现,故选C;

物质:意识( )

A.发展:运动B.权利:义务

C.成功:勤学D.劳动:懒惰

物质和意识是相对应的,而权利和义务也是相互对应的

蜥蜴:爬行动物A鲸鱼:鱼类B壁虎:昆虫C海豚:哺乳类D虾:软体动物

C虾属节肢动物甲壳类诸如:海马是鱼蜘蛛是节肢动物

宋∶晋正确选项为()。A. 隋∶清 B.汉∶周C.夏∶秦 D.元∶唐

都是一个朝代有两个时期。宋:南宋、北宋;晋:东晋、西晋汉:东汉、西汉;周:东周、西周

诡辩∶论证

A.面具∶伪装

B.毒素∶解毒药

C.字谜∶谚语

D.伪币∶货币

D,诡辩是无根据的论证伪币是假的货币

倒胃口的:甜的

A 决定性的:谨慎的B简单的:简洁的C有序的:默许的D多嘴的:多话的

D甜过头了就倒胃口了。话多过头了就是多嘴了

义务警员:警察

A 小偷:模范

B 狮子:小羊

C 肖像:装饰D刑罚:死刑

D前面的包含后面的

壳:海龟

A 先烈:葬礼

B 喝彩者:奴才

C 追随者:背叛D奔跑者:马拉松

壳是海龟的一部分,奔跑者是马拉松的一部分

多瑙河台伯河

a 雅鲁藏布江长江

b 黄河钱塘江

c 莱茵河亚马逊河

d 伏尔加河尼罗河

多瑙河流经欧洲多个国家,台伯河属于意大利国内河流因此选A 内外河内外湖

北∶水

正确选项为()。

A.南∶土

B.西∶火

C.中∶金

D.东∶木

D东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中央戊己土,西方庚辛金,北方壬葵水

龙卷风:台风

A.霜降:雪花

B.雷电:阵雨

C.陨石:流星

D.极光:极夜

答案:B 解析:龙卷风和台风都是强大气流,但龙卷风不是台风,却常常伴随台风产生。霜降并非伴随雪花产生,排除A;流星降落在地面的产物就是陨石,二者是同一物体,排除C;极光是高能粒子撞击大气层形成,极夜是极地地区,太阳在一天之中都处于地平线以下的现象,二者没有联系,排除D;雷电常常伴随阵雨产生,所以本题选择B.

螃蟹:横着走

A.乌龟:背着壳

B.鳄鱼:掉眼泪

C.兔子:跑得快

D.鹦鹉:学人话

答案:D 解析:螃蟹在动物中的独特之处是横着走,鹦鹉的特征是学人说话,本题应该选择D;动物界中除了乌龟还有其他动物背着壳,如蜗牛,排除A,同理可以排除B和C。

马铃薯:土豆

正确选项为()。

A.地瓜:梨 B.西红花:玫瑰

C.甘蓝:大白菜 D.杜鹃花:映山红

C

梁祝:化蝶

A.秦琼:门神 B.关羽:武圣 C.庄子:大鹏 D.精卫:填海

都是神话和民间传说.都是人死了变的.梁祝:化蝶(梁山泊和祝英台死后双双化成蝴蝶) 精卫:填海(忘了是那位神的儿子淹死了.变成一只精卫鸟发誓要把海填了) 陶渊明<读山海经>中有'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著作权∶知识产权

A.姓名权∶身份权

B.荣誉权∶人格权

C.亲权∶身份权

D.名誉权∶身份权

C[解析]著作权属于知识产权,亲权属于身份权;姓名权、名誉权属于人格权;荣誉权属于身份权。所以选C。

城堡:骑士

A.医院:护士

B.舞会:女士

C.学校:博士

D.边防:战士

答案:D 解析:城堡由骑士来捍卫;边防由战士来保卫,因此本题选D。

音量:影响

正确选项为()。

A.性情:脆弱 B.哭:呼喊

C.小费:舞会 D.蒸馏:纯度

题干中的两词是原因与结果的关系,选项中“蒸馏”的效果直接影响“纯度”,与题意“音量”的大小与“影响”的关系相符,故选D。

行测类比推理的技巧总结(新)

针对历年公务员考试类比推理题的分析研究,将类比推理的技巧总结为六个字“想词性,造句子”,这个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解决95%以上的题目,下面具体说明。 一、想词性 通过词语的本质词性的判断可以帮助我们排除1-2个选项,甚至直接选出答案。这种方法是可以在5秒内做出一道题的,举两个列子说明: 2008陕西-7考试:学生:成绩 A.往来:网民:电子邮件B.汽车:司机:驾驶执照 C.工作:职员:工资待遇D.饭菜:厨师:色鲜味美 这道题通过3个名词的组合,D就可以排除,“色鲜味美”是形容词,这个选项也是干扰最强的选项,排除之后,很容易选出C。 2006江苏-84.水:温柔 A.热情:火B.火山:变化C.土:敦厚D.木:繁茂 题干是名词形容词的组合,因此可以排除A和B,进而可以选出C。 2007江苏-82.坚定:信念 A.统一:思想B.持续:发展C.金融:工具D.平原:草丛 题干两个词语是动词和名词组合,选项中动名组合的可直接选出A。 2006浙江-61.恐慌:灾难 A.热情:朋友B.死亡:危险C.快乐:富裕D.内疚:错误 题干是形容词奈和名词的组合,可直接选出答案A。 二、造句子 类比推理通过“造句子”是可以解决绝大部分题目的,造的句子必须是有效的,句子需要蕴含一定的逻辑关系,常见的句子包括几种,并辅以例子说明。 1、……和……是一个…… 例如:国考2007-83 家父:父亲 A.老妪:老伴B.鼻祖:祖宗C.作者:笔者D.鄙人:自己

造句子“家父和父亲是一个人”,所以选D,“鄙人和自己是一个人”。 2、……(不)是……的一种 例如:国考2009-86冠心病:传染病 A.熊猫:哺乳动物B.鲤鱼:两栖动物C.京剧:豫剧D.细菌:病毒 造句子“冠心病不是传染病的一种”,所以选B,“鲤鱼不是两栖动物的一种”。 3、……是……的一个组成部分 例如:江西2006-77 树:树梢 A.手:手指B.玻璃:窗户C.海洋:岛屿D.帽子:头 造句子“树梢是树的一个组成部分”,选A,“手指是手的一个组成部分” 4、……和……都是…… 例如:山川:河流 A.地球:太阳B.森林:沙漠C.战争:和平D.污染:浪费 造句子“山川和河流都是地理形态”,选B,“森林和沙漠都是地理形态” 5、……不是……就是…… 例如:2008安徽-69 男人:女人 A.黑:白B.左:右C.高:矮D.生:死 造句子“人不是男人就是女人”,选D,“人不是生就是死”。 6、有的……是……,有的……是…… 例如:2007江苏-31 运动员:大学生 A.植物:种植 B.专家:青年C.四季:春天D.纸张:书法 造句子“有的运动员是大学生,有的大学生是运动员”,选B,“有的专家是青年,有的青年是专家”。

行测---类比推理练习题(打印整理版)

类比推理练习题 1.火车∶地铁 A.轿车∶货车 B.战斗机∶机翼 C.自行车∶手推车 D.木船∶汽船 2.罗贯中∶《三国演义》 A.宋江∶《水浒传》 9."有∶无 A.生∶死 B.长∶短 C.上∶下 D.胖∶瘦 1 0."《说岳全传》∶南宋 A.《三侠五义》∶明 B.《西游记》∶唐 C.《金瓶梅》∶汉 D.《封神演义》∶夏 1 1."俄罗斯∶莫斯科

A.塔吉克斯坦∶明斯克 B.韩国∶釜山 C.渴望∶奢望 D.接收∶接受 20."数学家∶华罗庚 A.文学家∶海顿 B.历史学家∶梅特涅 C.音乐家∶肖伯纳 D.画家∶展子虔 21."跳水∶郭晶晶 A.拳击∶罗微 B.篮球∶罗纳尔多 C.射击∶加特林 D.网球∶莎拉波娃 22."跆拳道∶韩国 30."蜿蜒∶固定 A.鸳鸯∶蜻蜓 B.垃圾∶根本 C.照顾∶葡萄 D.颤抖∶慵懒 31."英国∶日本

A.中国∶韩国 B.德国∶荷兰 C.美国∶法国 D.葡萄牙∶西班牙 32."减刑∶刑法 A.债权∶民法 B.证券∶商法 B.吴敬梓∶《儒林外史》 C.鲁迅∶《朝花夕拾》 D.兰陵笑笑生∶《玉堂春》 3.水壶∶开水 A.桌子∶游戏 B.邮箱∶邮件 C.磁带∶磁盘 D.灌溉∶池塘 4.河南∶商丘 A.山西∶太原 B.山东∶济南 C.青海∶西宁 D.广西∶桂林 5.移花接木∶李园

A.桃园结义∶刘秀 B.篝火狐鸣∶张角 C.破釜沉舟∶项羽 D.毛遂自荐∶信陵君 6.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 A.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杜牧 B.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李白 C.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D.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秋瑾 7.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希特勒 A.诺曼底登陆∶艾森豪威尔 B.敦克尔刻大撤退∶拿破仑 C.马斯顿荒原战役∶查理一世 D.滑铁卢战役∶威灵顿 8.马∶哺乳动物 A.海马∶鱼 B.鲈鱼∶两栖动物 C.蜘蛛∶昆虫 D.鸭嘴兽∶爬行动物 C.巴西∶里约热内

归纳推理与类比推理练习题

《归纳推理与类比推理》第二课时讲课材料 2. 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且11a =,2n n S n a =*()n ∈N ,可归纳猜想出n S 的表达式 为 ( ) A .21n n + B .311n n -+ C .212n n ++ D .22n n + 3. 观察下图,可推断出“x ”应该填的数字是( ) A .171 B .183 C .205 D .268 4. 观察下列各式:72=49,73=343,74=2401,…,则72011 的末两位数字为( ) A .01 B .43 C .07 D .49 5. 观察下列事实:|x |+|y |=1的不同整数解(x ,y )的个数为4,|x |+|y |=2的不同整数解(x ,y )的个数为8,|x |+|y |=3的不同整数解(x ,y )的个数为12,…,则|x |+|y |=20的不同整数解(x ,y )的个数为( ) A .76 B .80 C .86 D .92 6.古希腊人常用小石头在沙滩上摆成各种形状来研究数.比如:

他们研究过图1中的1,3,6,10,…,由于这些数能够表示成三角形,将其称为三角形数;类似的,称图2中的1,4,9,16,…这样的数为正方形数.下列数中既是三角形数又是正方形数的是( ) A.289 B.1024 C.1225 D.1378 7.将正整数排成下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 则在表中数字2010出现在( ) A.第44行第75列B.第45行第75列C.第44行第74列D.第45行第74列8.为提高信息在传输中的抗干扰能力,通常在原信息中按一定规则加入相关数据组成传输信息.设定原信息为a0a1a2,a i∈{0,1}(i=0,1,2),传输信息为h0a0a1a2h1,其中h0=a0⊕a1,h1=h0⊕a2,⊕运算规则为:0⊕0=0,0⊕1=1,1⊕0=1,1⊕1=0.例如原信息为111,则传输信息为01111,信息在传输过程中受到干扰可能导致接收信息出错,则下列接收信息一定有误的是( ) A.11010 B.01100 C.10111 D.00011 9.定义A*B,B*C,C*D,D*A的运算分别对应图中的(1)(2)(3)(4),那么下图中(A)(B)所对应的运算结果可能是( )

高考数学经典常考题型第99专题 归纳推理与类比推理

第99专题训练 归纳推理与类比推理 一、基础知识: (一)归纳推理: 1、归纳推理:由某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某些特征,推出该类事物的全部对象都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或者由个别事实概括出一般结论的推理,称为归纳推理(简称归纳),简言之,归纳推理是由部分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 2、处理归纳推理的常见思路: (1)利用已知条件,多列出(或计算出)几个例子,以便于寻找规律 (2)在寻找规律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哪些地方是不变的(形成通式的结构),哪些地方是变化的(找到变量),如何变化(变量变化的规律) (3)由具体例子可将猜想的规律推广到一般情形,看是否符合题意 3、常见的归纳推理类型: (1)函数的迭代:设 f 是 D D →的函数,对任意 x D ∈,记 ()()()()()()()()()()() ()0121,,, n n f x x f x f x f x f f x f x f f x +??====??????,则称函数 ()()n f x 为()f x 的n 次迭代; 对于一些特殊的函数解析式,其() ()n f x 通常具备某些特征(特征与n )有关。在处理此类问题时,要注意观察解析式中项的次数,式子结构以及系数的特点,以便于从具体例子中寻找到规律,得到() ()n f x 的通式 (2)周期性:若寻找的规律呈现周期性,则可利用函数周期性(或数列周期性)的特点求出某项或分组(按周期分组)进行求和。 (3)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和公式):从数列所给的条件中,很难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变形推导,从而可以考虑利用条件先求出几项,然后找到规律,猜出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和公式) (4)数阵:由实数排成一定形状的阵型(如三角形,矩形等),来确定数阵的规律及求某项。对于数阵首先要明确“行”与“列”的概念。横向为“行”,纵向为“列”,在项的表示上通常用二维角标ij a 进行表示,其中i 代表行,j 代表列。例如:34a 表示第3行第4列。在题目中经常会出现关于某个数的位置问题,解决的方法通常为先抓住选取数的特点,确定所求数的序号,再根据每行元素个数的特点(数列的通项),求出前n 行共含有的项的个数,从而确定该数位于第几行,然后再根据数之间的规律确定是该行的第几个,即列。 (二)类比推理:

类比推理真题归纳整理

类比推理真题归纳整理 1.白醋∶消毒 A.热水器∶加热 B.汽油∶去渍 C.白糖∶调味 D.人参∶滋补 【解析】B。白醋的主要功能是烹调,次要功能是消毒,去除病菌,并且白醋是液体,二者是功能的对应关系。汽油的主要功能是用作燃料,次要功能是去渍,去除污垢,并且汽油是液体,符合题干逻辑关系,B项当选。 2.生死∶存亡 A.轻重∶缓急 B.亲疏∶长幼 C.真伪∶对错 D.好坏∶优劣 【解析】D。生死和存亡都表示生命的两种状态,二者是近义词,并且“生”和“存”对应,“死”和“亡”对应。D项,好坏和优劣都表示一个事物的好坏两个方面,二者是近义词,并且“好”和“优”对应,“坏”和“劣”对应,符合题干逻辑关系,当选。 3.成百∶上千 A.三教∶九流 B.三头∶六臂 C.千变∶万化 D.千方∶百计 【解析】C。成百和上千都表示数量多,构成并列关系,并且二者都包含动词,“百”和“千”程度递增。C项,千变和万化都表示变化非常多,二者是并列关系,并且都包含动词,“千”和“万”是程度递增,符合题干逻辑关系,当选。 4.踢皮球∶互相推诿 A.燕归巢∶时过境迁 B.破天荒∶闻所未闻 C.睁眼瞎∶目不识丁 D.纸老虎∶不堪一击 【解析】B。“踢皮球”常用来形容部门之间职责不清;“相互推诿”,办事效率低下,故踢皮球可以比喻相互推诿。同时踢皮球是动宾结构。 A项:“燕归巢”是燕子回到了自己的巢穴;“时过境迁”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发生变化,燕归巢不能比喻时过境迁,不符合题干逻辑关系,排除; B项:“破天荒”指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事;“闻所未闻”指从来没听说过的事情,且破天荒

也是动宾关系,符合题干逻辑关系,当选; C项:“睁眼瞎”指没文化的人,思想很封建的人,有眼无珠的,不懂知识的人,有时候也用为看错了人和任何物品;“目不识丁”形容人不识字或没有学问,睁眼瞎可以比喻目不识丁,但是睁眼瞎不是动宾关系,不符合题干逻辑关系,排除; D项:纸老虎比喻外强中干的人,装样子吓唬人的;不堪一击形容力量薄弱,经不起一次打击,二者意思不同,纸老虎不能比喻不堪一击,不符合题干逻辑关系,排除。因此B 项当选。 5.观众∶电视∶新闻 A.士兵∶靶场∶命令 B.渔夫∶渔船∶渔汛 C.教师∶课堂∶知识 D.消费者∶消费指南∶优惠信息 【解析】D。观众是电视的主要受众,电视是发布新闻的一种载体。D项,消费者是消费指南的主要受众,消费指南也是发布优惠信息的一种载体,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6.战术∶战争∶胜负 A.血型∶人种∶胖瘦 B.诉状∶案件∶输赢 C.策略∶竞选∶成败 D.经验∶能力∶高低 【解析】C。战争需要战术来指导,胜负是战争可能出现的两种结果,二者是对应关系。C项,竞选需要策略来指导,竞选可能有成败两种结果,符合题干逻辑关系,当选。 7.寒∶寒冷∶寒舍 A.甘∶甘甜∶甘愿 B.恨∶仇恨∶怨恨 C.肤∶皮肤∶肌肤 D.讽∶讽刺∶讥讽 【解析】A。“寒”字有两个主要的语义:冷;穷困(有时用作谦辞)。寒冷一词中的“寒”指的是冷,寒舍一词中的“寒”指的是穷困。A项,“甘”字有两个主要的语义:甜,味道好;自愿,乐意。甘甜中的“甘”指的是甜,甘愿中的“甘”指的是自愿,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8.设计∶发放∶问卷 A.播放∶快进∶磁带 B.制定∶执行∶政策 C.复制∶修改∶文字 D.预习∶复习∶考试

归纳推理类比推理复习

〖学习目的和要求〗 学习这一章,应当掌握归纳推理的特点,了解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的联系和区别;掌握完全归纳推理、简单枚举法的内容、公式和特点;掌握穆勒五法的内容和公式;识别用自然语言表述的推理是否为归纳推理;识别具体的归纳推理是完全归纳推理还是枚举法或科学归纳法。 要求: 1.需要记忆的内容 ①归纳推理的定义和归纳推理的特点。 ②完全归纳推理的定义和完全归纳推理的特点。 ③不完全归纳推理的定义、简单枚举法的特点及应用该方法容易犯的逻辑错误、科学归纳法的定义和特点。 2.需要理解的问题 ①演绎和归纳的区别与联系。 ②应用枚举法容易犯的错误--以偏盖全、轻率概括。 3.需要掌握的应用分析能力 能够分析应用枚举法所犯的逻辑错误。 〖试题例析〗 1.考核本章涉及的主要基本概念 ⑴ 填空题 ① 简单枚举法是以考察一类事物中的部分情况作为主要依据,且又未发现反例而作出一般性结论的。 ② 科学归纳法是根据某类部分对象与某属性之间具有因果联系从而推出一般性结论。 ③ 穆勒五法是求同法、求异法、求同求异并用法、共变法和剩余法。 ④ 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的关系是 a. 演绎推理的大前提要靠归纳推理来获取; b.归纳推理的结论是否正确有待演绎推理的论证和补充;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 【分析】 以上题目属于考察考生对本章应当记忆的基本内容的掌握情况。这些内容,只要认真学习教材,就能够填写。 ⑵选择题 ① 完全归纳推理是B。 A.或然性推理B.必然性推理 C.既非或然性推理而又非必然性推理;D.既是或然性推理又是必然推理 ② 运用简单枚举法容易犯的逻辑错误是B。 A.机械类比B.以偏概全C.以相对为绝对D.预期理由 【分析】 以上考核的仍然是基本概念,需要认真看教材。 2.应用分析能力的考核 ⑴ 选择题 ① 下面这些结论中,不能用完全归纳法得到的是AC。

类比推理题库汇总

类比推理题库汇总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1.肇事逃逸∶法律严惩 A. 欺人太甚∶义气相投 B. 兢兢业业∶得到好评 C. 态度粗鲁∶脾气不好 D. 志得意满∶志气大长 2.《水浒传》∶林冲 A. 《西厢记》∶李生 B. 《琵琶行》∶白居易 C. 《世说新语》∶周处 D. 《蜀道难》∶李白 3.犬∶忠诚 A.猪∶屠宰 B.鸡∶鸡汤 C.牛∶勤劳 D.羊∶羊奶 4.社会∶和谐 A.关系∶冷淡 B.剥削∶反抗 C.反感∶同情 D.银行∶贷款 5.教室∶自习 A.商场∶保洁 B.学校∶宣传 C.公路∶驾车 D.邮局∶邮票 6.改革∶开放 A.进口∶出口 B.上楼∶出门 C.苗头∶倾向 D.江西∶湖南 7.历史∶明智 A.新闻∶广播 B.法律∶约束 C.制度∶学问 D.政策∶援藏 8.枕戈待旦∶刘琨 A. 望梅止渴∶杨修 B. 黄粱一梦∶尾生 C. 洛阳纸贵∶左思 D. 结草衔环∶吴起 9.但丁∶米开朗琪罗 A. 薄伽丘∶拉伯雷 B. 莎士比亚∶狄更斯 C. 雨果∶乔托 D. 司汤达∶达•芬奇 10.岳飞∶戚继光 A.文天祥∶郑成功 B.杨业∶祖逖 C. 邓世昌∶林则徐 D. 杨靖宇∶袁崇焕 11.氏族∶部落 A.氯化氢∶盐酸 B.短篇小说∶小说 C. 市场经济∶商品经济 D. 导弹∶直升机 12.菡萏∶荷花 A.土豆∶马铃薯 B.西红柿∶番茄 C.香瓜∶甜瓜 D.蚍蜉∶大蚂蚁 13.面条∶食物

A.苹果∶水果 B.手指∶身体 C.蔬菜∶萝卜 D.食品∶巧克力 14.瓷器∶黏土 A.空气∶氧气B桌子∶木头 C.水杯∶玻璃 D.布∶棉花 15.剪刀∶布料 A.弓箭∶战争 B.水缸∶盛水 C.秤砣∶钉子 D.鸬鹚∶鱼 16.阿波罗∶太阳 A.维纳斯∶文学 B.狄安娜∶月亮 C.马尔斯∶侵略 D.该隐∶大地 17.航空母舰∶大海 A.轮船∶长江 B.飞机∶机场 C.卫星∶月亮 D.雄鹰∶高空 18.检察院∶检察官 A. 公安局∶小偷 B. 政府机关∶公务员 C.工人∶工地 D.研究所∶建筑师 19.封面∶书本 A.政治∶统治 B.宗教∶上层建筑 C.雇员∶工厂 D.毛笔∶宣纸 20.强盗∶抢劫 A.电脑∶聊天 B.学生∶实践 C. 考生∶作答 D. 司机∶送货参考答案及解析 1. 【答案】 B 【解析】题干两个词语之间是因果关系,B对应正确。 2. 【答案】 C 【解析】题干中两个词语是作品与作品中人物的关系,C对应正确。 3. 【答案】C 【解析】题干中两个词语是象征关系,C对应正确。 4. 【答案】 A 【解析】题干中两个词语是修饰关系,后者修饰前者,A对应正确。 5. 【答案】 C 【解析】题干中两个词语前者是后者对应的环境,故选C。 6. 【答案】 A 【解析】题干中两个词语是并列关系,且一个对内,一个对外,A对应正确。 7. 【答案】 B 【解析】“读史可以明智”,题干中两个词语是事物与其作用之间的关系;法律具有约束作用,所以选B。 8. 【答案】 C 【解析】题干中成语的来源与后面的人物有关,望梅止渴对应的是曹操,黄粱一梦对应的是卢生,结草衔环对应的是魏颗。C 项对应正确。 9. 【答案】 A 【解析】题干及A项中人物都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B、C、D项中狄更斯、雨果、司汤达都不是该时期的人物。 10. 【答案】 A 【解析】题干中两人均是抵抗外族侵略的英雄人物,不同在于前者所抵抗的对象是中华民族的内部的成员,后者则不属于此,符合这一特点

高考数学复习点拨 归纳推理与类比推理异同点比较

归纳推理与类比推理异同点比较 合情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过程,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合情推理具有猜侧和发表结论,探索和提供思路的作用.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在能力高考的要求下,推理方法就显得更加重要.在复习中要把推理方法形成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意识,使得问题的解决有章有法,得心应手.合情推理包括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 一.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的联系: 归纳推理与类比推理都是根据已有的事实,经过观察、分析、比较、联想,再进行归纳、类比,然后提出猜想的推理.由这两种推理得到的结论都不一定正确,其正确性有待进一步证明. 二.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的区别: (一) 归纳推理 1.归纳推理定义: 由某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某些特征,推出该类事物的全部对象都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或者由个别事实概括出一般结论的推理,称为归纳推理(简称归纳).简言之,归纳推理是由部分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 说明:归纳推理的思维过程大致如下: 2.归纳推理的特点: (1)归纳推理的前提是几个已知的特殊现象,归纳所得的结论是尚属未知的一般现象,该结论超越了前提所包容的范围. (2)由归纳推理得到的结论具有猜测的性质,结论是否真实,还需经过逻辑证明和实践检验.因此,它不能作为数学证明的工具. (3)归纳推理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推理.通过归纳推理得到的猜想,可以作为进一步研究的起点,帮助人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归纳推理是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原理的一种推理模型,归纳推理包括不完全归纳法和完全归纳法. 3.归纳推理的一般步骤: ①通过观察个别情况发现某些相同本质; ②从已知的相同性质中推出一个明确表达的一般性命题. 说明:归纳推理基于观察和实验,像“瑞雪兆丰年”等农谚一样,是人们根据长期的实践经验进行归纳的结果.物理学中的波义耳—马略特定律、化学中的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天文学中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等,也都是在实验和观察的基础上,通过归纳发现的. (二).类比推理(以下简称类比) 1.类比推理定义:由两类对象具有某些类似特征和其中一类对象的某些已知特征,推出另一类对象也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称为类比推理(简称类比).简言之,类比推理是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 2. 类比推理的一般步骤: ①找出两类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或一致性; ②用一类事物的性质去推测另一类事物的性质,得出一个明确的命题(猜想). 3.说明:类比推理的思维过程大致如下图所示:

2014年国考类比推理:逻辑关系总结

2014年国考类比推理:逻辑关系总结 华图教育孙莉 近几年来的国考行测中,类比推理开始越来越趋向于对于两个词甚至是三个词之间细致逻辑关系的考查。而考生在遇到这一类题目的时候就会纠结在选项中无所适从。在此,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对国考中可能出现的逻辑关系加以总结,以便考生备考。 在国考的类比推理中,所涉及到的逻辑关系可以大致分为7种。其一,同一关系,即题干中所给两词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例如土豆和马铃薯,西红柿和番茄。其二,并列关系,在类比推理中并列关系被细分为两类即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例如生和死就是一对矛盾关系,而动物和植物就是一对反对关系。其三,包含关系,这类关系也被细分为两类,即种属关系和组成关系。所谓种属关系即谁是谁的一种,例如苹果和水果,我们说苹果是水果的一种;所谓组成关系即谁是谁的一部分,例如轮胎和汽车,我们说轮胎是汽车的一部分。其四,交叉关系,即两个概念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交叉,例如运动员和大学生,我们可以说有的运动员是大学生,同样有的大学生是运动员。其五,属性关系,这一逻辑关系在逻辑判断中很少提及。所谓属性即事物所具有的性质,这个性质被细分为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也即必然性和或然性。例如盐和咸,盐一定是咸的,因此我们说咸是盐的本质属性,两者是必然关系;花和香,花不一定都是香的,因此香是花的非本质属性,我们说两者是或然关系。其六,对应关系,即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具有某种映射关系。在类比推理题目中,对应关系往往体现在考查常识的题目中,例如曹禺和日出,曹禺是日出的作者,日出是由曹禺写的,两者即为对应关系。其七,条件关系,这一关系在类比推理中体现为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关系。在逻辑判断的翻译推理之中有过重点讲解。例如下雨和地湿,如果下雨地面一定会湿,我们说下雨是地湿的充分条件;努力和成功,只有经过努力才能成功,我们说努力是成功的必要条件。下面我们来看几道真题: 【例】动物∶植物 A.文章∶文字 B.苹果∶核桃 C.公司∶企业 D.小说∶散文 A 解析:本题考查并列关系。题干两个概念,动物和植物为反对关系,他们均是生物,但却是生物学中两个不同的分支。选项中D选项小说和散文均属于文学载体,但却是不同的文学载体,符合反对关系,故本题选D。 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村官| 选调生| 教师招聘| 银行招聘| 信用社|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

法律逻辑练习题第八章归纳推理与类比推理.doc

第八章归纳推理与类比推理 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简单枚举归纳推理2.完全归纳推理3.轻率概括4.契合法 5 .差异法 6.共变法7.类比推理 二、填空题 1.“因为24 不是素数,25 不是素数,26 不是素数,27 不是素数,28 不是素数,所以24 至28 之间没有素数。”这个推理是()推理。 2.运用简单枚举归纳推理应防止()的逻辑错误。 3.根据一类事物包含的许多对象都具有某种属性,从而推知该类事物都具有某种属性, 这样的推理叫()推理。 4.已知“甲是团员,乙是团员,丙是团员,而他们都是 A 班的学生。”据此,运用归 纳推理,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5.完全归纳推理可分为()和()两种类型。 6.某生物学家对候鸟黄脚鹬初始下蛋的时间,连续进行了十四年的观察记载后,得知这种鸟:第一年的初始下蛋时间是5月28日;第二年的初始下蛋时间是5月26日;第三年的初始下蛋时间是5月29日;第四年的初始下蛋时间是5月26日;……第十三年的初始下蛋时间是5月29日;第十四年的初始下蛋时间是5月27日。根据上述记载,运用归纳推理,可得出结论( )。 7.“蛋粉和奶粉都是粉状食品,都不能用高温杀菌,而奶粉可以用充氮的方法杀菌防腐,所以,蛋粉也可以用充氮的方法杀菌防腐。”这个推理属于()推理。 8.某地在两个月内连续发生三起爆炸案,经侦查发现:三起爆炸案所使用的炸药、引爆方式相同,犯罪分子选择的作案时间大体相同,侵害目标相似。侦查人员据此推测认为:“这三起爆炸案是同一作案人所为”。侦查人员在这里运用的是()推理。 9.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某些属性相同或相似,从而推知它们在另一种属性上也相同或相似的推理,叫()推理。 三、单项选择题 1.“桦桦中学的教师都是大学毕业的”这一论断()。 ①只能通过完全归纳推理得出②只能通过简单枚举归纳推理得出 ③不能通过简单枚举归纳推理得出,也不能通过完全归纳推理得出 ④既能通过完全归纳推理得出,又能通过简单枚举归纳推理得出 2.“某甲会英语、某乙会英语、某丙会日语、某丁会法语,而他们都是 A 厂的厂级领 导干部”,根据上述情况,若运用归纳推理,可以推出的结论是()。 ①A厂有的厂级领导干部会英语②A厂的厂级领导干部都会英语 ③A厂的厂级领导干部都会外语④A厂的厂级领导干部都会英语、日语和法语 3.如果要在甲、乙两块土质不同的地里种玉米,并运用差异法确定玉米品种A 是否比玉米品种B 的产量高,播种时就应这样来安排实验,即()。 ①在甲地分片种A、B两种玉米,并且在乙地分片种A、B两种玉米 ②在甲地种A 品种玉米,在乙地种B 品种玉米 ③在甲、乙两块地里都种A种玉米④在甲、乙两块地里都种B种玉米 4?根据“ S i是P”,“S2是P”,……“ S n是P”,从而得出结论“所有S是P”。如果这

类比推理题库汇总

1.肇事逃逸∶法律严惩 A. 欺人太甚∶义气相投 B. 兢兢业业∶得到好评 C. 态度粗鲁∶脾气不好 D. 志得意满∶志气大长 2.《水浒传》∶林冲 A. 《西厢记》∶李生 B. 《琵琶行》∶白居易 C. 《世说新语》∶周处 D. 《蜀道难》∶李白 3.犬∶忠诚 A. 猪∶屠宰 B. 鸡∶鸡汤 C. 牛∶勤劳 D. 羊∶羊奶 4.社会∶和谐 A. 关系∶冷淡 B. 剥削∶反抗 C. 反感∶同情 D. 银行∶贷款 5.教室∶自习 A. 商场∶保洁 B. 学校∶宣传 C. 公路∶驾车 D. 邮局∶邮票 6.改革∶开放 A. 进口∶出口 B. 上楼∶出门 C. 苗头∶倾向 D. 江西∶湖南 7.历史∶明智 A. 新闻∶广播 B. 法律∶约束 C. 制度∶学问 D. 政策∶援藏 8.枕戈待旦∶刘琨 A. 望梅止渴∶杨修 B. 黄粱一梦∶尾生 C. 洛阳纸贵∶左思 D. 结草衔环∶吴起 9.但丁∶米开朗琪罗 A. 薄伽丘∶拉伯雷 B. 莎士比亚∶狄更斯 C. 雨果∶乔托 D. 司汤达∶达•芬奇 10. 岳飞∶戚继光 A. 文天祥∶郑成功 B. 杨业∶祖逖 C. 邓世昌∶林则徐 D. 杨靖宇∶袁崇焕 11. 氏族∶部落 A. 氯化氢∶盐酸 B. 短篇小说∶小说 C. 市场经济∶商品经济 D. 导弹∶直升机 12. 菡萏∶荷花 A. 土豆∶马铃薯 B. 西红柿∶番茄 C. 香瓜∶甜瓜 D. 蚍蜉∶大蚂蚁 13. 面条∶食物

A. 苹果∶水果 B. 手指∶身体 C. 蔬菜∶萝卜 D. 食品∶巧克力 14. 瓷器∶黏土 A. 空气∶氧气B桌子∶木头 C. 水杯∶玻璃 D. 布∶棉花 15. 剪刀∶布料 A. 弓箭∶战争 B. 水缸∶盛水 C. 秤砣∶钉子 D. 鸬鹚∶鱼 16. 阿波罗∶太阳 A. 维纳斯∶文学 B. 狄安娜∶月亮 C. 马尔斯∶侵略 D. 该隐∶大地 17. 航空母舰∶大海 A. 轮船∶长江 B. 飞机∶机场 C. 卫星∶月亮 D. 雄鹰∶高空 18. 检察院∶检察官 A. 公安局∶小偷 B. 政府机关∶公务员 C. 工人∶工地 D. 研究所∶建筑师 19. 封面∶书本 A. 政治∶统治 B. 宗教∶上层建筑 C. 雇员∶工厂 D. 毛笔∶宣纸 20. 强盗∶抢劫 A. 电脑∶聊天 B. 学生∶实践 C. 考生∶作答 D. 司机∶送货 参考答案及解析 1. 【答案】B 【解析】题干两个词语之间是因果关系,B对应正确。 2. 【答案】C 【解析】题干中两个词语是作品与作品中人物的关系,C对应正确。 3. 【答案】C 【解析】题干中两个词语是象征关系,C对应正确。 4. 【答案】A 【解析】题干中两个词语是修饰关系,后者修饰前者,A对应正确。 5. 【答案】C 【解析】题干中两个词语前者是后者对应的环境,故选C。 6. 【答案】A 【解析】题干中两个词语是并列关系,且一个对内,一个对外,A对应正确。 7. 【答案】B 【解析】“读史可以明智”,题干中两个词语是事物与其作用之间的关系;法律具有约束作用,所以选B。 8. 【答案】C 【解析】题干中成语的来源与后面的人物有关,望梅止渴对应的是曹操,黄粱一梦对应的是卢生,结草衔环对应的是魏颗。C 项对应正确。

全类型归纳总结类比推理

1.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将委托专业金融机构对中国女足发展基金进行______和________,其收益部分用于________中国女子足球队改善生活和训练条件,开展交流与合作,培养选拔后备力量。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管理运作资助 B.经营运作援助 C.管理使用资助 D.经营使用援助 2.①科学传播不可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谁这样想,谁就会_____科学,最终将会危害科学。 ②近几年我国出土了大量先秦时期的典籍,使我们有可能对过去被批判为伪书的作品重新加以___________. ③每年赛季开始之前,足球队有关人员都要____________ 欧洲各国,耗费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去请外援。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误解甄别周游 B.曲解鉴别漫游 C.误解鉴别漫游 D.曲解甄别周游 3.长江流域,无疑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之一。考古发现,旧石器时代处于长江上游今云南境内的元谋人,与黄河流域今陕西境内的蓝田人。这个结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发源地表明共存 B.发祥地证明并存 C.发源地证明并存 D.发祥地表明共存 4.①第一次庭审时,原告律师向法庭所作的,揭露了三年来原告在这起家庭暴力案件中遭受虐待的真相。 ②人应当讲信用,对已经做出的允诺就决不。 ③汪曾祺先生终生主要从事创作,即使偶尔也写些评论,甚至这些评论可以归入学术论文一类,总的说来,他天生就是一个作家,很难算是一个纯粹的学者。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申述食言但/而 B.申述失言不过/也 C.申诉失言但/而 D.申诉食言不过/也 5.近年来,我市的旅游事业,前来旅游的国内外游客。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登峰造极趋之若鹜 B.方兴未艾络绎不绝 C.兴旺发达陆续不断 D.繁荣昌盛熙来攘往 6.当光辐射增至一定量时,就会对环境及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这就是“光污染”。在家里,过于光亮的釉面墙砖、墙上装饰的明晃晃的镜面、闪烁的电视屏幕,以及白天大街上熠熠闪光的大楼玻璃幕墙,夜晚如彩虹般闪烁的霓虹灯、商场招牌、灯光广告,都是光污染。曾有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全球约有2/3的人生活在光污染中,而且人为光造成的污染逐年增加,如日本每年增加12%。 上述文字主要是说明( )。 A.光辐射都是光污染 B.光污染发生在夜晚 C.光污染发生在公共场所 D.光污染目前很严重 7.我国将着手研究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方案,以避免异地参保者无法拿到养老金而选择退保问题的出现;将继续推进城镇医保、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实现地市级统筹,有条件的地区实行省级统筹或省级调剂制度。 以上这段话主要说明了( )。

判断推理(总结归纳版)

判断推理(精华归纳) 本质:逻辑推理的过程。存在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考试层次:1解题——单选题(有两个明显的错误选项,最后二选一)4——2——1 2有效的解题(其中一个选项是强迷惑性选项)关注争议性的题目 3快速有效的解题(一定的练习,具备一定的技巧:1如何去思考问题,2考场的时间在考场外争取:简化思考过程) 建议:多多的练习,总结技巧 一、图形推理 本质:由表面图形总结出内在的抽象思维规律。 观察,抽象,推理能力的考查。 (一)规律推理类 一幅图给出性质,多幅图给出规律(数量,位置,样式) 数量规律推理类: 题目特点:a各图元素凌乱 数量类型:点,线,角,面,素 点:1交点,2端点(出头的点) 线:1线段,2笔画(一笔画)以拐点为区分 角:数内角 面(不重合的区域) 素(不同的图形):1素的种类,2素的个数(当整体数不出来的时候,学会分类考虑) 从图形的内外来数,观察图形的位置, 一笔画问题:奇点的个数为0或2的连通图形可以一笔画 图形中的数量关系:等差数列:1,2,3,4,5 等比数列:1,2,4,8,16 递推数列:1,2,3,5,8 对称数列:1,2,3,2,1 乱序数列:0,9,3,4,1 计算数列:1,2,3,5,8 总结:图形化为数字(分部分,分位置,分样式数)——数字定规律 位置规律推理类:题目特点:各图元素组成基本相同 变化类型:平移,旋转,翻转(旋转和翻转的区别:是否改变时针的方向)样式规律推理类:题目特点:各图元素组成相似 样式类型:封闭,曲直,对称,凹凸(内在属性,外在的形状) 先看样式排列,再看样式的加减同异(相加相减,求同求异) 图形推理规律类总结:

归纳推理、类比推理

第三周归纳推理、类比推理 一、归纳推理 (一)归纳推理:以个别或特殊性知识为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的推理。它包括完全归纳和不完全归纳,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考察了一类中的每一个对象,而后者只考察了一类中的部分对象。 其逻辑结构: S1是(不是)P S1是(或不是)P S2是(不是)P S2是(或不是)P S3是(不是)P S3是(或不是)P ………… Sn是(不是)P Sn是(或不是)P S1、S2、S3……Sn是S类的全部对象S1、S2、S3……Sn是S类的部分对象 所以,所有的S是(不是)P 所以,所有的S都是(或不是)P 根据前提中是否考察了事物对象与其属性之间的内在联系,不完全归纳推理分为简单枚举法和科学归纳法。 1.简单枚举归纳推理又叫做简单枚举法,它是根据一类事物对象中部分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推出该类对象全体都具有(或不具有)这种属性的推理。其逻辑形式是: S1是(不是)P S2是(不是)P S3是(不是)P …… Sn是(不是)P (S1、S2、S3……Sn是S类的部分对象,并且没有出现反例) ——————————————————————————— 所以,所有的S是(不是)P 2.科学归纳法 科学归纳推理又叫做科学归纳法,它是根据一类对象中的部分对象与其属性之间的联系具有必然性,推出该类对象的全部都具有这种属性的推理 逻辑结构式 S1是P S2是P S3是P …… Sn是P (S1、S2、S3……Sn是S类的部分对象,

并且S与p之间有必然联系) —————————————————— 所以,所有的S是P (二)因果联系:事物之间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因果联系的特征有:不能颠倒的先因后果、一个原因可以引起多个结果、一个结果也可以由不同原因引起。 求因果方法:五种基本方法。 1.求同法,即寻求被研究的事物现象出现在若干不同场合,是否具有某种共同原因的方法,其特点是异中求同。 形式结构:场合先行情况被研究现象 (1) A、B、C a (2) A、D、E a (3) A、F、G a ……………………… ———————————————— 所以,A与a有因果联系。 2.求异法,即将被研究的事物现象置于两个矛盾的场合下进行比较考察,从而确定某一 现象是否与某一结果之间存在因果联系的方法,其特点是同中求异。 形式结构:场合先行情况被研究现象 (1) A、B、C a (2) —、B、C — ———————————————— 所以,A与a有因果联系。 3.求同求异并用法,即根据被研究的事物现象,在一些场合出现、在一些场合不出现的情况,经分析比较后,发现其因果联系的方法,其特点是两组相反场合求同的基础上求异。 形式结构:场合先行情况被研究现象 (1) A、B、C a (2) A、D、E a 正面场合 (3) A、F、G a ………………………… (1') —、D、H — (2') —、B、I —反面场合 (3') —、G、J — ………………………… ————————————————————————

行测类比推理冷门知识整理

行测类比推理冷门知识整理 公务员行测考试判断推理的类比推理题型技巧性很强,有一些冷门的知识点更是需要考生在备考阶段学习积累,下面本人为大家带来公务员行测类比推理冷门知识整理,欢迎大家学习。 类比推理冷门知识整理: 考点一:汉字造字法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就有我们引以为傲的汉字。汉字在造字的时候十分讲究,在造字的时候根据造字理论进行。六书是最早的关于汉字构造的系统理论。这六书是指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1.象形 即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来。如“月”、“龟”等。 2.指事 是指事字含有绘画中较抽像的东西,如“刃”字就是在“刀”的锋利处加上一点,以作标示;“凶”字则是在陷阱 处加上交叉符号。 3.形声 形声字由两部分组成:形旁(又称“义符”)和声旁(又称“音符”)。形旁是指示字的意思或类属,声旁则表示字的相同或相近发音。如“樱”字,“木”是形,“婴”是声。 4.会意 是指多个词,以其字形或字意结合起来表达合成词的意思。如“酒”字,以酿酒的瓦瓶“酉”和液体“水”合起来,表达字义。

5.转注 不同地区因为发音有不同,以及地域上的隔阂,以至对同样的事物会有不同的称呼。当这两个字是用来表达相同的东西,词义一样时,它们会有相同的部首或部件。例如“考”、“老”二字,本义都是长者;“颠”、“顶”二字,本义都是 头顶。 6.假借 有很多代表某些事物的概念不能用象形、象意的方式随时造出文字来表现,于是就假借已有的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表,这种跟借用的字的形义完全不合的字就称为假借字。如“来”字,本义是指“麦子”的象形字,假借指到来的“来”。 考点二:连绵词 汉语中最小的意义单位是语素。连绵词是由两个音节联缀成义而不能分割的词,双音节的一种,它有两个字,但是只有一个语素。连绵词不能拆开使用,也不能拆开来解释。连绵词不能就字面来进行解释。此外,双声词语其中一字可独立成义,另一字不能独立成义,也归入连绵词行列,因为这些词的两个字构成的也只是一个语素连绵词分为三类:1.双声词,2.叠韵词,3.非双声叠韵词。 【例】澎湃∶蜿蜒 A.犹豫∶彷徨 B.踟蹰∶浏览 C.疯狂∶坎坷 D.激荡∶逶迤 【解析】这题考查的就是连绵词,题干中的两个词第一个为连绵词中的双声词,第二个为连绵词中的叠韵词,所以答案选择A。 考点三:外来词 顾名思义,外来词也即外面借来的词,是汉语中不具

类比推理和归纳推理

推理和证明 一 归纳推理 归纳推理:由某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某些特征,推出该类事物的全部对象都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或者由个别事实概括出一般结论的推理,称为归纳推理(简称归纳). 例1下列四个图形中着色三角形的个数依次构成一个数列的前4项,则这个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为_______. 13n - 例2 将全体正整数排成一个三角数阵,如图所示, 1 按照排列的规律,第n 行(3n ≥)从左向右的第 2 3 三个数为______. 262 n n -+ 4 5 6 7 8 9 10

例3 观察圆周上n 个点之间所连的线,发现2个点可以连一条线,3个点可以连3条线,4个点可以连6条线,5个点可以连10条线,由此归纳n 个点可以 连___条线.(1)2 n n -. 例4观察下列各等式:262,2464+=--5325434+=--,7127414 +=--,102210424 -+=---,依照以上各式成立的规律,得到一般性的等式为_____. 824(8)4n n n n -+=--- 例5 观察下列等式: 2223sin 30sin 90sin 1502 ???++= 2223sin 45sin 105sin 1652 ???++= 2223sin 60sin 120sin 1802???++= 试根据上述式子猜想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并证明结论的真假.

练习1 将全体奇数排成一个三角形数阵: 1 按照排列的规律,第(3) n n≥行从左向右 3 5 的第三个数为_______. 25 n n -+ 7 9 11 13 15 17 19 练习2 将正整数排列如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则2015出现在第____行,第____列.(44,79) 练习3 观察下列式子: 2 = 11 ++=23 234 2 ++++= 345675 2 456789107 ++++++= 则第n个式子为___________________.2 +++++-=- n n n n n 12(32)(21)

归纳推理与类比推理

归纳推理与类比推理 一、基础知识: (一)归纳推理: 1、归纳推理:由某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某些特征,推出该类事物的全部对象都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或者由个别事实概括出一般结论的推理,称为归纳推理(简称归纳),简言之,归纳推理是由部分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 2、处理归纳推理的常见思路: (1)利用已知条件,多列出(或计算出)几个例子,以便于寻找规律 (2)在寻找规律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哪些地方是不变的(形成通式的结构),哪些地方是变化的(找到变量),如何变化(变量变化的规律) (3)由具体例子可将猜想的规律推广到一般情形,看是否符合题意 3、常见的归纳推理类型: (1)函数的迭代:设f 是D D →的函数,对任意x D ∈,记 ()()()()()()()()()()() ()0121,,, n n f x x f x f x f x f f x f x f f x +??====??????,则称函 数()()n f x 为()f x 的n 次迭代;对于一些特殊的函数解析式,其()()n f x 通常具备某些特征(特征与n )有关。在处理此类问题时,要注意观察解析式中项的次数,式子结构以及系数的特点,以便于从具体例子中寻找到规律,得到()()n f x 的通式 (2)周期性:若寻找的规律呈现周期性,则可利用函数周期性(或数列周期性)的特点求出某项或分组(按周期分组)进行求和。

(3)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和公式):从数列所给的条件中,很难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变形推导,从而可以考虑利用条件先求出几项,然后找到规律,猜出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和公式) (4)数阵:由实数排成一定形状的阵型(如三角形,矩形等),来确定数阵的规律及求某项。对于数阵首先要明确“行”与“列”的概念。横向为“行”,纵向为“列”,在项的表示上通常用二维角标 a进行表 ij 示,其中i代表行,j代表列。例如: a表示第3行第4列。在题目中经 34 常会出现关于某个数的位置问题,解决的方法通常为先抓住选取数的特点,确定所求数的序号,再根据每行元素个数的特点(数列的通项),求出前n行共含有的项的个数,从而确定该数位于第几行,然后再根据数之间的规律确定是该行的第几个,即列。 (二)类比推理: 1、类比推理:由两类对象具有某些类似特征和其中一类对象的某些已知特征,推出另一类对象也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称为类比推理(简称类比) 2、常见的类比类型及处理方法: (1)运算的类比:通常是运算级数相对应: ①加法?乘法, ②数乘(系数与项的乘法)?指数幂 ③减法?除法 (2)运算律的类比:在数学中的其它领域,如果满足加法,乘法的交换律,以及乘法的分配律,则代数表达式部分运算公式可推广到该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