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个体实例模型的计算流体力学研究

19-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个体实例模型的计算流体力学研究
19-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个体实例模型的计算流体力学研究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个体实例模型的计算流体力学研究 Study on Individual Coronary Bifurcation Lesion Model

by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阚静 陈绍良 胡作英 张俊杰 张瑶俊 徐海梅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市第一医院)

摘要:大量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与该处的血液动力学特性密切相关。冠状动脉分叉

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多发部位,因此研究个体化的冠状动脉分叉模型可以获得个体真实的冠状动脉血液流动细节。本研究通过冠状动脉造影影像三维重建结合冠状动脉血流多普勒,获得人体个体化真实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模型,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的研究方法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个体化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模型的血液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在一个心动周期内,此个体化冠状动脉分叉模型在分支血管外侧壁血液流动发生流动分离,产生漩涡、回流等复杂流动。这些区域的外壁面切应力较低,并随入口速度的脉动而振荡,这些特征的产生与冠状动脉几何形态密切相关,并随着心动周期各时相呈现周期性改变。

关键词关键词::冠状动脉;分叉病变;血液动力学;计算流体力学

Abstract Abstract::A wealth of research indicate that atheroscleros development are closely with

the hem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especially Coronary arterial bifurcation . so the study analys the real coronary artery blood flow in individual coronary artery bifurcate model . This research through the coronary angiography image with coronary artery blood doppler, reconstruction human individual real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model, using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to method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analysis of individual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of blood Dynamics model. Results: in a cardiac cycle, blood flow vortex flow separation, produce, such complex flow backflow in the individual coronary artery bifurcation lesion model lateral, and wall shear stress of these areas are low. and low speed with the entrance of the pulse and oscillation. these features are closely related with coronary artery geometric shape and change flow cardiac cycle.

Keywords :Coronary artery, Bifurcation Lesion. Blood dynamics,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1 引言

冠状动脉叉病变是指冠状动脉主干及分支血管开口附近5mm 的范围内存在有≥50%的狭窄,发生率10%~30%之间,荷兰鹿特丹心血管病医院一项关于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的研究(ARTS II)报道[1],一年内入选的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的多支病变患者中分叉病变的比例为22%。分叉部位狭窄多

发的现象被称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局灶性。研究表明,这些病变部位的血液流动常常伴随着流动分离、回流、二次流等复杂流动现象,因此,这些病变部位的局部血液动力学因素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Wesolowski等[2]认为湍流时边界层分离,局部血流停滞,血小板和白细胞集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发生。Fry等[3]认为高剪切应力损伤内膜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Caro等[4]认为低剪切应力是诱导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主要原因。目前普遍认为Ku等人[5]提出的低切应力或者切应力的周期性振荡是其主要动力学因素。综上所述,单独个体动脉的形状、几何不规则性和血液流动多样性等血液动力学因素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和条件。目前,借助计算流体力学软件进行数值模拟成为研究血流动力学的主要工具。有研究应用“理想”的人工血管模型进行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6,7],但人体血管结构复杂并且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因此,基于个体解剖结构所构建的冠状动脉分叉血管模型可以获得相对个体而言更为真实的流动细节,从而真正对每个病人的血液动力学进行准确的分析,帮助我们更好的研究冠状动脉分叉部位流动细节,理解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生物力学机理。

本研究通过医学影像技术三维重建个体化的冠状动脉分叉模型,运用冠状动脉血流多普勒技术测量个体化冠状动脉边界条件,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的方法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真实的个体化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处的血液动力学特性及其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为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血液动力学依据。

2 材料与方法

2 1 一般资料

患者,48岁,既往有高血压2年,高血脂2年,核素心肌显像提示前壁混合性缺血,心率71次/min,血压160/84mmhg。冠状动脉造影示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与对角支(Di)75%狭窄,成真性分叉病变。

2 2 数学模型

在正常生理条件下,冠状动脉内血液流动为层流。Xu等人[8]的研究表明把血液视为牛顿流体或非牛顿流体对流动形态影响不大。Zhao等人[9]研究表明将血管壁视为刚性不影响整体的流动性及壁面切力的分布。因此为了简化计算模型,将冠状动脉视为无渗透性、刚性血管,并假设血液是在恒定温度下具有相同密度和黏度的牛顿液体,血液流动为不可压缩非定常层流,遵守质量守恒和动量守恒方程,即连续方程和N-S方程。血液密度取文献的值[10],即ρ= 1050kg/m3,血液动力粘度采用200切率下测定全血粘度值,μ = 0.0035Pa·s。

2 3 三维血管重建

应用美国GE公司INNOV A2100IQ平板心血管造影机获得两个不同角度的冠状动脉造影图像(图1),根据两个投影坐标系之间的几何变换矩阵可计算出中心点的三维坐标原理[11],使用荷兰Pie

Medical Imaging公司的CAAS 5.0冠状动脉影像分析软件调整重建冠状动脉分叉血管三维模型(图2),运行美国Math Works公司的Mathlab v1.2.2软件生成冠状动脉分叉血管三维模型的STL文件。将STL文件导入英国伦敦大学的STAR-CD流体力学建模软件,将冠状动脉分叉血管模型的入口和出口血管作充分延长,以便在血管入口处获得充分发展的流速廓线,最后划分非结构化多面体网格(图3),共有网格数1130926个。

图1 左冠状动脉造影

图2 三维左冠状动脉模型图3 左冠状动脉模型的非结构化网格

2 4 边界条件和数值计算

本次计算采用STAR-CCM+软件64位5.02.009版本,边界条件如下:

(1) 冠状动脉分叉血管入口采用速度入口边界条件,出口采用压力出口边界条件。应用美国Volcano公司的Combomap Model 6800血流多普勒和压力测量系统,将冠状动脉多普勒导丝放置在冠状动脉分叉入口血管管腔中心处测量血流速度,冠状动脉压力导丝放置在冠状动脉分叉出口血管管腔中心处测量血流压力,运行日本Volcano公司的Beta Study Manager软件得到的入口速度曲线,出口压力曲线(图4)作为周期入口速度,出口压力。

图4 一个心动周期中冠状动脉流速、压力曲线

(2) 血管壁面为无滑移边界条件,速度为零。

根据入口速度曲线,平均速度为U 0 = 33.7cm/s 。本模型的冠状动脉近似圆管,直径D =3.06 mm 。平均雷诺数Re = 309.4 (ν

D

U 0Re =),Womersley 数α =4.7 (T

D

νπ

α2=),ν为血液运动粘度,T 为脉动周期。

CFD 计算中,将整个脉动周期分为200个时间步,时间步长?t = 0.005s 。为确保得到收敛的周期性计算结果,计算四个连续周期使流动达到周期性特征。迭代残差小于10-5时,认为计算收敛。

3 计算结果及分析

选取一个心动周期内4个时间点,分别是T 1 = 0.325s ,T 2 = 0.475s ,T 3 = 0.555s ,T 4 = 0.775s 对应左心室等容收缩期,快速射血期,减慢射血期,舒张早期来分析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处在心动周期中的脉动血液动力学特性。

图5-图8所示为各个时刻的速度分布云图。从中可以看出在不同时刻冠状动脉分叉处的速度分布不同,左心室收缩期分叉处流速低于左心室舒张期。可以看出心肌收缩影响冠脉入口血流速度。入口流速低,低速区面积相对较大。低速不利于血流的物质交换,容易造成红细胞、血小板的滞留,从而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

图5 左心室等容收缩期冠状动脉速度云图 图6 左心室快速射血期冠状动脉速度云图

图7 左心室减慢射血期冠状动脉速度云图 图8 左心室舒张早期冠状动脉速度云图

图9-图12所示为各个时刻的速度矢量剖面图。显示不同时刻冠状动脉分叉血管不同位置的速度矢量,清楚地显示了流动在冠状动脉分叉局部的发展过程。图中所示,在不同时刻主支血管近端血流近似为充分发展的泊肃叶流,流速廓线近似为抛物线,中心速度高,靠近壁面速度低。在分支病变处,高速流曲线沿着血管内侧壁流动,血管外侧壁流动速度低,在左心室等容收缩期出现反向流动。不同时刻流速曲线不断震荡,在分叉远端正常血管段血流速度抛物线分布又逐渐恢复。说明冠状动脉分叉血管几何形状影响血液流速分布,也必将造成分叉部位壁面压力和切应力分布不均,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创造条件。

图9 左心室等容收缩期冠状动脉速度矢量剖面图 图10 左心室快速射血期期冠状动脉速度矢量剖面图

图11 左心室减慢射血期冠状动脉速度矢量剖面图 图12 左心室舒张早期冠状动脉速度矢量剖面图

图13-图16所示各个时刻流线图。可以看到在冠状动脉分支血管内侧壁的高速流动流线方向基本不变,而在分支血管外侧壁流线弯曲,形成二次流,回流,涡旋流动复杂。一个心动周期的不同时刻,分支血管外侧壁湍流现象始终存在,这些流动特性使得血液局部停留时间变长,血液中的物质容易发生沉积。

图13 左心室等容收缩期冠状动脉流线图 图14 左心室快速射血期冠状动脉流线图

图15 左心室减慢射血期冠状动脉流线图 图16 左心室舒张早期冠状动脉流线图

图17-图20所示为各个时刻壁面剪切分布云图。可以看到壁面的分布不均匀,低壁面剪切力区域分布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远端血管外侧壁,高壁面剪切力区域分布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处,特别是分叉处血管内侧壁。低壁面剪切力范围在左心室等容收缩期最大,舒张早期最小。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其血流速度与血流量成正比,在左心室等容收缩期,冠状动脉血流量明显减少,因此血流速度低,流动变化慢,速度梯度小,切变率低。对于牛顿液体来说,剪切力与切变率成正比,因而作用在壁面上的剪切力也很低。而在分叉病变部位,血流通过狭窄处流速高,贴近刚性管壁,速度急剧变化,速度梯度很大,因此切变率高,作用在壁面的剪切力大。

图17 左心室等容收缩期冠状动脉壁面剪切分布云图 图18 左心室快速射血期冠状动脉壁面剪切分布云图

图19 左心室减慢射血期冠状动脉壁面剪切分布云图 图20 左心室舒张早期冠状动脉壁面剪切分布云图

4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冠状动脉血流从主干血管经分叉狭窄部位流入分支血管,在分支血管外侧壁形成涡流,分支血管内侧壁的壁面切应力最高,血管外侧壁的壁面切应力最低,且并随心动周期变化而变化。这是因为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血流速度与血流量成正比,而血管壁面切应力与血流速度呈正相关,因此一个心动周期内心肌的节律性收缩对冠脉血流量的影响导致血管壁面切应力呈现周期性变化。在左心室等容收缩期,左冠状动脉血流量明显减少。随着左心室射血期,冠脉血流量增加;进入减慢射血期时,冠脉血流量又减少。在舒张期开始,冠脉血流量迅速增加,并在舒张早期达到高峰,然后再逐渐减少。同样血管壁面切应力在左心室等容收缩期最低,低血管壁面切应力区域最大;在舒张早期血管壁面切应力最高,低血管壁面切应力区域最小。这和Ku 等人[51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本研究是以冠状动脉造影图像为研究对象,从中提取冠状动脉血管的几何轮廓,以血流多普勒和压力测量系统实时测量冠状动脉分叉血管的搏动性血流数值为边界条件,然后使用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进行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血液动力学三维数值模拟。不仅为研究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产生和发展的原因和机制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而且为临床上介入治疗方案的制定和预防再狭窄提供客观依据。

目前还没有成熟的技术可直接观察和测量人体冠状动脉分叉血管内的流动细节,与国外的很多研究一样,本研究假设血液为牛顿液体,血管壁为无渗透刚性管壁,所以,与实际血管中的复杂流动相比较,我们的研究结果只是血液流动过程中的近似理论结果。在今后进一步的研究中将建立更为符合临床实际的冠状动脉分叉血管三维计算模型。

5 参考文献

[1] Serruys PW, Lemos PA, van Hout BA. Sirolimus eluting stent implantation for patients with multivessel disease: rationale for the Arterial Revascularisation Therapies Study part II (ARTS II). Heart 2004;90:995–998.

[2] Wesolowski SA, Fries CC, Sabini AM, Sawyer PN. The Significance of turbulence in hemic systems and in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atherosclerotic lesion. Surgery. 1965 Jan;57:155-62

[3] Fry DL. Certain histological and chemical responses of the vascular interface to acutely induced mechanical stress in the aorta of the dog. Circulation Research. 1969;24:93-108

[4] Саго CG, Pedley TJ, Schroter RС, WA Seed WA .The mechanics of the circulation. New Yo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8

[5] Ku DN. Blood flow in arteries. Annual review of fluid mechanics. 1997,29:399-434

[6] Deplano V, Siouffi M.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study of pulsatile flows through stenosis: wall shear stress analysis. J Biomech, 1999,32:1081-1090

[7] Nosovitsky VA, Ilegbusi OJ, Jiang J, Stone PH, Feldman CL. Effects of curvature and stenosis-like narrowing on wall shear stress in a coronary artery model with phasic flow. Comput Biomed Res, 1997,30:61-82.

[8] Zhao SZ, Xu XY, Hughes AD. Blood flow and vessel mechanics in a physiologically realistic realistic model of a human carotid arterial bifurcation. Journal of bBiomechanics. 2000.33:975-984.

[9] Xu XY,Collins MW, Jones CJH. Flow studies in caninc artery bifurcation using a numerical simulation method. J Biomech Eng, 1992,114:504-511.

[10] Rappitsch G, Pektold K. Computer simulation of convective diffusion processes in large arteries. J Biomechanics, 1996,29(2):207-215.

[11] Yu DY, Huang JX, Xie HB, Study on theoretical models for 3D reconstruction of coronary arterial tree. Journal of Engineering Graphics, 2003,24(4):83-89.

流体力学大作业

《计算流体力学》课程大作业 作业内容:3-4人为小组完成数值模拟,在第8次课上每组进行成果展示,并在课程结束后每组上交一份纸质版报告。 数值模拟实现形式:自编程或者使用任意的开源、商业模型。 成果展示要求:口头讲述和幻灯片结合的方式,每组限时10分钟(8分钟讲述,2分钟提问和讨论)。 报告要求:按照期刊论文的思路和格式进行撰写(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内容:摘要、绪论\引言、数值模型简介、数值结果分析\讨论、结论、参考文献)。 (以下题目二选一) 题目一:固定单方柱扰流问题 根据文章《Interactions of tandem square cylinders at low Reynolds numbers》中的实验进行数值模拟,完成但不局限于如下工作: (1)根据Fig. 2 中的雷诺数和方柱排列形式,进行相同雷诺数不同间距比情况下的方柱绕流数值模拟,并做出流线图和Fig.2中的结果对比。 (2)根据Fig. 3 中的雷诺数和方柱排列形式,进行相同雷诺数后柱不同转角情况下的方柱绕流数值模拟,并做出流线图和Fig.3中的结果对比。 (3)根据Fig. 12, 13 中的雷诺数和方柱间距比的设置进行数值模拟,作出频率、斯特劳哈尔数、阻力系数随雷诺数变化的折线并与图中对应的折线画在同一坐标系下比较。 (中共有4条折线,对应4种不同的方柱排列形式下的物理参数随雷诺数变化的规律,仅需选取单柱模型和其中一种双柱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共计16个工况)。 题目二:溃坝问题 根据文章《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dynamic pressure loads during dam break》中的实验进行数值模拟,完成但不局限于如下工作: (1)分别完成二维、三维的溃坝的数值建模,讨论二维、三维模型的区别。 (2)分别将二维、三维溃坝的数值模拟结果和Fig. 7,10中各时刻的自由面形态进行对比,并分别观测溃坝前端水舌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其结果和Fig. 12 种的各试验结果放在同一坐标系下进行对比。 (3)根据实验设置数值观测点,分别观测与实验测点相对应的数值观测点上的水体高度、压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并和Fig.16, 18,21,30,31,32,33,35中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

计算流体力学课后题作业

课后习题 第一章 1.计算流体动力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计算流体动力学是通过计算机数值计算和图像显示,对包含有流体流动和热传导等相关物理现象的系统所做的分析。 2.什么叫控制方程?常用的控制方程有哪几个?各用在什么场合? 流体流动要受物理守恒定律的支配,基本的守恒定律包括:质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如果流动包含有不同组分的混合或相互作用,系统还要遵守组分守恒定律。如果流动处于湍流状态,系统还要遵守附加的湍流输运方程。控制方程是这些守恒定律的数学描述。 常用的控制方程有质量守恒方程、动量守恒方程、能量守恒方程、组分质量守恒方程。质量守恒方程和动量守恒方程任何流动问题都必须满足,能量守恒定律是包含有热交换的流动系统必须满足的基本定律。组分质量守恒方程,在一个特定的系统中,可能存在质的交换,或者存在多种化学组分,每种组分都需要遵守组分质量守恒定律。 4.研究控制方程通用形式的意义何在?请分析控制方程通用形式中各项的意义。 建立控制方程通用形式是为了便于对各控制方程进行分析,并用同一程序对各控制方程进行求解。

各项依次为瞬态项、对流项、扩散项、源项。 6.CFD商用软件与用户自行设计的CFD程序相比,各有何优势?常用的商用CFD软件有哪些?特点如何? 由于CFD的复杂性及计算机软硬件条件的多样性,用户各自的应用程序往往缺乏通用性。 CFD商用软件的特点是 功能比较全面、适用性强。 具有比较易用的前后处理系统和其他CAD及CFD软件的接口能力,便于用户快速完成造型、网格划分等工作。 具有比较完备的容错机制和操作界面,稳定性高。 可在多种计算机、多种操作系统,包括并行环境下运行。 常用的商用CFD软件有PHOENICS、CFX、SRAR-CD、FIDAP、FLUENT。PHOENICS除了通用CFD软件应该拥有的功能外,PHOENICS软件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开放性、CAD接口、运动物体功能、多种模型选择、双重算法选择、多模块选择。 CFX除了可以使用有限体积法外,还采用基于有限元的有限体积法。用于模拟流体流动、传热、多相流、化学反应、燃烧问题。其优势在于处理流动物理现象简单而几何形状复杂的问题。 SRAR-CD基于有限体积法,适用于不可压流体和可压流的计算、热力学的计算及非牛顿流的计算。它具有前处理器、求解器、后处理器三大模块,以良好的可视化用户界面把建模、求解及后处理与全部的物理模型和算法结合在一个软件包中。

陈良龙:冠脉分叉病变介入治疗策略与术式优化

陈良龙:冠脉分叉病变介入治疗策略与术式优化 尽管现行的专家共识及PCI指南都倾向于采用单支架术治疗冠脉分叉病变,但对于严重真分叉病变、主要血管分叉病变等,为了避免术中重要血管的闭塞丢失、提高PCI术的安全性,双支架术治疗策略依然是临床医生的常用选项。目前,主要双支架术式可概括为“CCTV”:C挤压系列支架术(经典crush、DK- crush、mini-crush、stepcrush)及C裤裙系列支架术(经典及改良裤裙支架术)、T系列支架术(经典及改良T支架术)、V系列支架术(经典及SKS支架术)。一.双支架术式及技术要领一旦临床上需要并采用了双支架术,就务必要将其做细做好。为此,掌握下列各种双支架术式及其技术要领就尤为重要。要点1. 根据病变解剖特点,区别选择最优术式毫无疑问,目前尚无一种双支架术式可适应所有分叉病变的PCI治疗。无论采用何种双支架术,都要考虑到不同分叉病变的解剖特点,个性化地选择最优术式。其中,影响术式选择最主要的因素是血管分叉成角及分支血管口径差异。术式选择原则是:两分支血管成角较大、大于70°、血管大小差别较大者——T系列支架术;两分支血管成角较小、小于70°及接近平行、血管大小差别较小者——C裤裙系列支架术;两分支血管成角较小、血管内径差别较大者——C挤压系列支架术如DK-crush

术、改良裤裙式支架术Modified DK-culottes术(图1)。 要点2. 精确操纵指引钢丝,准确穿越支架网孔娴熟的钢丝操作技术特别重要。术者应做到能按术式需要,操纵钢丝准确穿越所需的支架网孔:T系列支架术——钢丝应穿越主支支架中心网孔进入边支支架,再行最终球囊对吻;C 裤裙系列支架术——首个支架释放后,操纵钢丝穿越首个(边支)支架下缘网孔进入另一分支(主支),然后植入第个二支架,第二个支架释放后操纵钢丝穿越第二(主支)支架中-下缘网孔进入分支,再完成最终球囊对吻;C挤压系列支架术——植入第个二支架(主支)后,操纵钢丝穿越主支支架中-下缘网孔进入分支血管,再行最终对吻;POT支架术——主支血管首个支架植入后,操纵钢丝穿越主支支架下缘网孔,尽量接近分叉血管嵴进入分支血管,再使正对边支开口的主支支架支托呈唇样突入分支血管近端与近侧实现 近端优化处理,随后边支支架定位时只要将支架近端与主支血管嵴对齐,支架膨胀后便可完整覆盖边支开口。要点3. 力荐预埋保护球囊,确保手术可靠安全可以肯定,钢丝只有路标作用,实际上是保护不了可能闭塞血管的。根据不同术式要求,在主支或边支血管内预埋球囊,才能有效地避免术中急性血管闭塞,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对于真分叉病变,首个支架植入后由于斑块推移、破裂、夹层及血管脊移位,有可能发生暂时甚至永久血管闭塞。一旦出现暂时

流体力学 大作业

一.选择题 1.牛顿内摩擦定律适用于()。 A.任何流体B.牛顿流体C.非牛顿流体 2.液体不具有的性质是()。 A.易流动性B.压缩性C.抗拉性D.粘滞性 3连续介质假定认为流体()连续。 A.在宏观上B.在微观上C.分子间D.原子间 4.在国际单位制中流体力学基本量纲不包括()。 A.时间B.质量C.长度D.力. 5.在静水中取一六面体,作用在该六面体上的力有() A.切向力、正压力B.正压力C.正压力、重力D.正压力、切向力、重力 6.下述哪些力属于质量力( ) A.惯性力B.粘性力C.弹性力D.表面张力E.重力 7.某点存在真空时,()() A.该点的绝对压强为正值B.该点的相对压强为正值c.该点的绝对压强为负值D.该点的相对压强为负值 8.流体静压强的()。 A.方向与受压面有关B.大小与受压面积有关B.大小与受压面方位无关 9.流体静压强的全微分式为()。 A.B.C. 10.压强单位为时,采用了哪种表示法()。 A.应力单位B.大气压倍数C.液柱高度 11.密封容器内液面压强小于大气压强,其任一点的测压管液面()。A.高于容器内液面B.低于容器内液面C.等于容器内液面 12.流体运动的连续性方程是根据()原理导出的。 A.动量守恒 B. 质量守恒 C.能量守恒 D. 力的平衡 13. 流线和迹线重合的条件为()。

A.恒定流 B.非恒定流 C.非恒定均匀流 14.总流伯努利方程适用于()。 A.恒定流 B.非恒定流 C.可压缩流体 15. 总水头线与测压管水头线的基本规律是:()、() A.总水头线总是沿程下降的。 B.总水头线总是在测压管水头线的上方。 C.测压管水头线沿程可升可降。 D.测压管水头线总是沿程下降的。 16 管道中液体的雷诺数与()无关。 A. 温度 B. 管径 C. 流速 D. 管长 17.. 某圆管直径d=30mm,其中液体平均流速为20cm/s。液体粘滞系数为0.0114cm3/s,则此管中液体流态为()。 A. 层流 B. 层流向紊流过渡 C.紊流 18.等直径圆管中紊流的过流断面流速分布是()A呈抛物线分布B. 呈对数线分布 C.呈椭圆曲线分布 D. 呈双曲线分布 19.等直径圆管中的层流,其过流断面平均流速是圆管中最大流速的() A 1.0倍B.1/3倍C. 1/4倍D. 1/2倍 20.圆管中的层流的沿程损失与管中平均流速的()成正比. A. 一次方 B. 二次方 C. 三次方 D. 四次方 21..圆管的水力半径是( ) A. d/2 B. d/3 C. d/4 D. d/5. 22谢才公式中谢才系数的单位是()A. 无量纲B. C. D. . 23. 判断层流和紊流的临界雷诺数是() A.上临界雷诺数 B.下临界雷诺数 C.上下临界雷诺数代数平均 D.上下临界雷诺数几何平均 24.. 对于管道无压流,当充满度分别为()时,其流量和速度分别达到最大。 A. 0.5, 0.5 B. 0.95, 0.81 C. 0.81, 081 D. 1.0, 1.0 25.对于a, b, c三种水面线,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 A.所有a、c型曲线都是壅水曲线,即,水深沿程增大。B.所有b型曲线都是壅水曲线,即,水深沿程增大。C.所有a、c型曲线都是降水曲线,即,水深沿程减小。C.所有b型曲线都是降水曲线,即,水深沿程减

计算流体力学作业习题

2014级西安理工大学计算流体力学作业 1.写出通用方程,并说明其如何代表各类守恒定律。 由守恒型对流-扩散方程: ()()() div U div T grad S t φφρφρφφ?+=+? 其中φ为通用变量;T φ为广义扩散系数;S φ为广义原项。 若令1;1;0T S φφφ===时,则得到质量守恒方程(mass conservation equation ) ()()()() 0u v w t x y z ρρρρ????+++=???? 若令;i u φ=时,则得动量守恒方程(momentum conservation equation ) 以x 方向为例分析,设;u P u S S x φφ?==- ?,通用方程可化为: ()()()()(2)u uu vu wu P u divU t x y z x x x ρρρρλη???????+++=-++??????? z v u u w F y x y z z x ηηρ???????????? ??+++++?? ? ????????????????? 同理可证明y 、z 方向的动量守恒方程式 若令;;T p T T S S C φφλ φ===时,则得到能量守恒方程(energy conservation equation) ()()() ()h h div Uh div U div gradT S t ρρρλφ?+=-+++? ()()()T p h div Uh div gradT S t C ρλ ρ?+=+? 证毕 2.用控制体积法离散 0)(=+++s dx dT k dx d dx dT u dt dT ,要求对S 线性化,据你的理解,谈谈网格如何划分?交界面传热系数何如何计算?边界条件如何处理? 根据守恒型对流-扩散方程: ()()()u T S t x x x ρφρ?φ ????' +=+????,对一维模型 进行分析,则有: 0)(=+++s dx dT k dx d dx dT u dt dT

《流体力学》典型例题20111120解析

《流体力学》典型例题(9大类) 例1~例3——牛顿内摩擦定律(牛顿剪切公式)应用 例4~例5——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的应用——用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和等压面计算某点的压强或两点之间的压差。 例6~例8——液体的相对平衡——流体平衡微分方程中的质量力同时考虑重力和惯性力(补充内容) (1)等加速直线运动容器中液体的相对平衡(与坐标系选取有关) (2)等角速度旋转容器中液体的平衡(与坐标系选取有关) 例9——求流线、迹线方程;速度的随体导数(欧拉法中的加速度);涡量计算及流动有旋、无旋判断 例10~16——速度势函数、流函数、速度场之间的互求 例17——计算流体微团的线变形率、角变形率及旋转角速度 例18~20——动量定理应用(课件中求弯管受力的例子) 例21~22——总流伯努利方程的应用 例23——综合:总流伯努利方程、真空度概念、平均流速概念、流态判断、管路系统沿程与局部损失计算 例题1:如图所示,质量为m =5 kg 、底面积为S =40 cm ×60 cm 的矩形平板,以U =1 m/s 的速度沿着与水平面成倾角θ= 30 的斜面作等速下滑运动。已知平板与斜面之间的油层厚度δ =1 mm ,假设由平板所带动的油层的运动速度呈线性分布。 求油的动力粘性系数。 U G=mg δ θ 解:由牛顿内摩擦定律,平板所受的剪切应力du U dy τμ μδ == 又因等速运动,惯性力为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0m ==∑F a ,即: gsin 0m S θτ-?= ()32 4gsin 59.8sin 301100.1021N s m 1406010m U S θδμ--?????==≈????? 粘性是流体在运动状态下,具有的抵抗产生剪切变形速率能力的量度;粘性是流体的一种固有物理属性;流体的粘性具 有传递运动和阻滞运动的双重性。 例题2:如图所示,转轴的直径d =0.36 m ,轴承的长度l =1 m ,轴与轴承的缝隙宽度δ=0.23 mm ,缝隙中充满动力粘性系数0.73Pa s μ=?的油,若轴的转速200rpm n =。求克服油的粘性阻力所消耗的功率。 δ d l n 解:由牛顿内摩擦定律,轴与轴承之间的剪切应力 ()60d d n d u y πτμ μδ == 粘性阻力(摩擦力):F S dl ττπ=?=

计算流体力学大作业

1 提出问题 [问题描述] Sod 激波管问题是典型的一类Riemann 问题。如图所示,一管道左侧为高温高压气体,右侧为低温低压气体,中间用薄膜隔开。t=0 时刻,突然撤去薄膜,试分析其他的运动。 Sod 模型问题:在一维激波管的左侧初始分布为:0 ,1 ,1111===u p ρ,右侧分布为:0 ,1.0 ,125.0222===u p ρ,两种状态之间有一隔膜位于5.0=x 处。隔膜突然去掉,试给出在14.0=t 时刻Euler 方程的准确解,并给出在区间10≤≤x 这一时刻u p , ,ρ的分布图。 2 一维Euler 方程组 分析可知,一维激波管流体流动符合一维Euler 方程,具体方程如下: 矢量方程: 0U f t x ??+=?? (0.1) 分量方程: 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和能量方程分别是: 2 22,,p u ρ

() ()()()2 000u t x u u p t x x u E p E t x ρρρρ???+ =?????????++=? ??????+?????+ =????? (0.2) 其中 22v u E c T ρ?? =+ ?? ? 对于完全气体,在量纲为一的形式下,状态方程为: ()2 p T Ma ργ∞ = (0.3) 在量纲为一的定义下,定容热容v c 为: () 21 1v c Ma γγ∞= - (0.4) 联立(1.2),(1.3),(1.4)消去温度T 和定容比热v c ,得到气体压力公式为: ()2112p E u γρ??=-- ??? (0.5) 上式中γ为气体常数,对于理想气体4.1=γ。 3 Euler 方程组的离散 3.1 Jacibian 矩阵特征值的分裂 Jacibian 矩阵A 的三个特征值分别是123;;u u c u c λλλ==+=-,依据如下算法将其分裂成正负特征值: () 12 222 k k k λλελ±±+= (0.6) 3.2 流通矢量的分裂 这里对流通矢量的分裂选用Steger-Warming 分裂法,分裂后的流通矢量为 ()()()()()()()12312322232121212122f u u c u c u u c u c w γλλλργλλλγλλγλ?? ? -++ ?=-+-++ ? ? ? -+-+++ ??? +++++++ ++ ++ (0.7)

流体力学例题

第一章 流体及其主要物理性质 例1: 已知油品的相对密度为0.85,求其重度。 解: 例2: 当压强增加5×104Pa 时,某种液体的密度增长0.02%,求该液体的弹性系数。 解: 例3: 已知:A =1200cm 2,V =0.5m/s μ1=0.142Pa.s ,h 1=1.0mm μ2=0.235Pa.s ,h 2=1.4mm 求:平板上所受的内摩擦力F 绘制:平板间流体的流速分布图 及应力分布图 解:(前提条件:牛顿流体、层流运 动) 因为 τ1=τ2 所以 3 /980085.085.0m N ?=?=γδ0=+=?=dV Vd dM V M ρρρρρ d dV V -=Pa dp d dp V dV E p 84105.2105% 02.01111?=??==-==ρρβdy du μ τ=??????? -=-=?2221110 h u h u V μτμτs m h h V h u h u h u V /23.02 112212 2 11 =+= ?=-μμμμμN h u V A F 6.41 1=-==μ τ

第二章 流体静力学 例1: 如图,汽车上有一长方形水箱,高H =1.2m ,长L =4m ,水箱顶盖中心有一供加水用的通大气压孔,试计算当汽车以加速度为3m/s 2向前行驶时,水箱底面上前后两点A 、B 的静压强(装满水)。 解: 分析:水箱处于顶盖封闭状态,当加速时,液面不变化,但由于惯性力而引起的液体内部压力分布规律不变,等压面仍为一倾斜平面,符合 等压面与x 轴方向之间的夹角 例2: (1)装满液体容器在顶盖中心处开口的相对平衡 分析:容器内液体虽然借离心惯性力向外甩,但由于受容器顶限制,液面并不能形成旋转抛物面,但内部压强分布规律不变: 利用边界条件:r =0,z =0时,p =0 作用于顶盖上的压强: (表压) (2)装满液体容器在顶盖边缘处开口的相对平衡 压强分布规律: =+s gz ax g a tg = θPa L tg H h p A A 177552=??? ?? ?+==θγγPa L tg H h p B B 57602=??? ?? ?-==θγγC z g r p +-?=)2( 2 2ωγg r p 22 2ωγ =C z g r p +-?=)2( 2 2ω γ

2020亚太冠脉分叉病变专家共识推荐

2020亚太冠脉分叉病变专家共识推荐 尽管EBC关于冠脉分叉病变的专家共识也适用于APAC,但两者之间的不同意见会影响医疗实践。该亚太共识基于EBC第12、13和14个专家共识,并结合了亚太的实践和循证医学数据。晨读翻译过欧洲分叉俱乐部的第14个专家共识((国内首译)欧洲分叉俱乐部第14个专家共识:阻塞性分叉病变PCI)。这次把发布在欧洲介入杂志上的亚太分叉病变专家共识文中6个推荐来概括简述。

推荐1:亚太地区冠脉分叉病变,患者冠脉的大小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患者相似,但病变可能更弥漫和复杂。心脏团队在患者治疗方案选择时,除了临床研究证据,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 在很多亚太国家,患者的医疗条件有限,器械有所限制,治疗选择有别于欧洲国家。亚太地区很多患者倾向于PCI,而不是CABG。还有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比欧洲国家更多(比如糖尿病患病率8.6-37.4%,欧洲为6.8%),大众的健康素养整体不高,危险因素筛查也不足。因此患者的冠脉病变会更严重和复杂,PCI技术上有更多的挑战,预后也更差些。 亚裔患者冠脉的管腔直径并不比高加索人小,因此冠脉分叉病变的介入策略和定义不受影响,冠脉大小更多的是受到体表面积、年龄、哪个冠脉占优势、性别和左室大小的影响。但因为商业和当地政策原因,亚太地区通常使用更大尺寸(>2mm)的支架。 推荐2:分叉病变PCI需考虑患者因素,系统性地选择策略,边支的重要性通过解剖、生理、临床和预后等方面来评估。 分叉病变PCI策略不能仅基于解剖特征,还需要考虑患者其他因素(合并症、心功能、能够完成双抗血小板疗程、肾功能等等),以及评估

边支的重要性和丢失的风险(可通过边支大小和长度、腔内影像学和功能学评估)。 复杂分叉病变PCI应该权衡利弊,腔内影像学可以更好地了解其解剖和边支丢失的可能性。如果边支容易丢失,可使用“keep-it-open”的原则。一旦边支丢失,补救措施应该简单而不影响主支支架的完整性。必要时使用双支架技术。 推荐3:在provisional stenting策略中可以使用多种边支保护技术,只有在边支非常重要时才考虑对边支的处理和KBT(球囊对吻扩张)。 EBC的专家共识介绍了大多数分叉病变的技术和操作方法,包括了左主干分叉、使用腔内影像学检查。但亚太也有自己的一些数据和技术。 大多数分叉病变可以经桡动脉6Fr指引导管完成,但更推荐7Fr指引导管,因为能容纳更多的器械。亚太地区还使用远端桡动脉路径。 资料表明边支拘禁导丝技术并没有减少边支闭塞的几率,Saito医生发明了拘禁球囊等技术。当使用这些技术时需要对边支附近的主支支架进行很好的扩张和贴壁。

计算流体力学课程大作业

《计算流体力学》课程大作业 ——基于涡量-流函数法的不可压缩方腔驱动流问题数值模拟 张伊哲 航博101 1、 引言和综述 2、 问题的提出,怎样使用涡量-流函数方法建立差分格式 3、 程序说明 4、 计算结果和讨论 5、 结论 1引言 虽然不可压缩流动的控制方程从形式上看更为简单,但实际上,目前不可压缩流动的数值方法远远不如可压缩流动的数值方法成熟。 考虑不可压缩流动的N-S 方程: 01()P t νρ??=? ? ??+??=-?+???? U U UU f U (1.1) 其中ν是运动粘性系数,认为是常数。将方程组写成无量纲的形式: 01()Re P t ??=?? ??+??=-?+????U U UU f U (1.2) 其中Re 是雷诺数。 从数学角度看,不可压缩流动的控制方程中不含有密度对时间的偏导数项,方程表现出椭圆-抛物组合型的特点;从物理意义上看,在不可压缩流动中,压力这一物理量的波动具有无穷大的传播速度,它瞬间传遍全场,以使不可压缩条件在任何时间、任何位置满足,这就是椭圆型方程的物理意义。这就造成不可压缩的N-S 方程不能使用比较成熟的发展型...偏微分方程的数值求解理论和方法。 如果将动量方程和连续性方程完全耦合求解,即使使用显示的离散格式,也将会得到一个刚性很强的、庞大的稀疏线性方程组,计算量巨大,更重要的问题是不易收敛。因此,实际应用中,通常都必须将连续方程和动量方程在一定程度上解耦。 目前,求解不可压缩流动的方法主要有涡量-流函数法,SIMPLE 法及其衍生的改进方法,有限元法,谱方法等,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其中涡量-流函数法是解决二维不可压缩流动的有效方法。作者本学期学习了研究生计算流体课程,为了熟悉计算流体的基本方法,选择使用涡量-流函数法计算不可压缩方腔驱动流问题,并且对于不同雷诺数下的解进行比较和分析,得出一些结论。 本文接下来的内容安排为:第2节提出不可压缩方腔驱动流问题,并分析该问题怎样使用涡量-流函数方法建立差分格式、选择边界条件。第3节介绍程序的结构。第4节对于不同雷诺数下的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并且与U.GHIA 等人【1】的经典结论进行对比,评述本

流体力学大作业

流体力学-大作业

————————————————————————————————作者: ————————————————————————————————日期:

一.选择题 1.牛顿内摩擦定律适用于()。 A.任何流体B.牛顿流体 C.非牛顿流体 2.液体不具有的性质是()。 A.易流动性B.压缩性C.抗拉性 D.粘滞性 3连续介质假定认为流体()连续。 A.在宏观上 B.在微观上 C.分子间D.原子间 4.在国际单位制中流体力学基本量纲不包括()。 A.时间 B.质量 C.长度D.力. 5.在静水中取一六面体,作用在该六面体上的力有() A.切向力、正压力B.正压力C.正压力、重力D.正压力、切向力、重力 6. 下述哪些力属于质量力() A.惯性力B.粘性力 C.弹性力D.表面张力E.重力 7.某点存在真空时,( )() A.该点的绝对压强为正值 B.该点的相对压强为正值c.该点的绝对压强为负值 D.该点的相对压强为负值 8.流体静压强的( )。 A.方向与受压面有关B.大小与受压面积有关B.大小与受压面方位无关 9.流体静压强的全微分式为()。 A. B. C. 10.压强单位为时,采用了哪种表示法()。 A.应力单位B.大气压倍数C.液柱高度 11.密封容器内液面压强小于大气压强,其任一点的测压管液面( )。 A.高于容器内液面B.低于容器内液面 C.等于容器内液面 12.流体运动的连续性方程是根据( )原理导出的。 A.动量守恒 B. 质量守恒 C.能量守恒 D. 力的平衡 13.流线和迹线重合的条件为()。

A.恒定流B.非恒定流C.非恒定均匀流 14.总流伯努利方程适用于()。 A.恒定流 B.非恒定流C.可压缩流体 15. 总水头线与测压管水头线的基本规律是:( )、( ) A.总水头线总是沿程下降的。B.总水头线总是在测压管水头线的上方。 C.测压管水头线沿程可升可降。 D.测压管水头线总是沿程下降的。 16 管道中液体的雷诺数与()无关。 A.温度B.管径C. 流速D.管长 17.. 某圆管直径d=30mm,其中液体平均流速为20cm/s。液体粘滞系数为0.0114cm3/s,则此管中液体流态为( )。 A. 层流 B. 层流向紊流过渡C.紊流 18.等直径圆管中紊流的过流断面流速分布是()A呈抛物线分布B.呈对数线分布 C.呈椭圆曲线分布D.呈双曲线分布19.等直径圆管中的层流,其过流断面平均流速是圆管中最大流速的() A 1.0倍 B.1/3倍C.1/4倍D. 1/2倍 20.圆管中的层流的沿程损失与管中平均流速的()成正比. A. 一次方 B.二次方 C. 三次方D. 四次方 21..圆管的水力半径是() A. d/2B.d/3 C. d/4D. d/5. 22谢才公式中谢才系数的单位是()A.无量纲B.C.D.. 23.判断层流和紊流的临界雷诺数是() A.上临界雷诺数 B.下临界雷诺数 C.上下临界雷诺数代数平均 D.上下临界雷诺数几何平均 24..对于管道无压流,当充满度分别为( )时,其流量和速度分别达到最大。A.0.5,0.5B.0.95,0.81 C.0.81, 081 D. 1.0,1.0 25.对于a, b,c三种水面线,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 )() A.所有a、c型曲线都是壅水曲线,即,水深沿程增大。B.所有

《计算流体力学》结课作业要点.doc

2012~2013学年第1学期 12级研究生《计算流体力学》结课作业 适用专业: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一、结合某一具体学科,阐述纯理论方法、实验方法及数值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各自优缺点,在此基础上论述数值模拟方法的发展前景。(不少于4千字)。 流体力学是力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是研究流体(液体和气体)的力学运动规律及其应用的学科, 主要研究在各种力的作用下,流体本身的静止状态和运动状态特征,以及流体和相邻固体界面有相对运动时的相互作用和流动规律。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中随时随地都可遇到流体,流体力学与人类的日常生活和生产事业密切相关。按其研究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分为理论流体力学和工程流体力学。其中理论流体力学主要采用严密的数学推理方法,力求准确性和严密性,工程流体力学侧重于解决工程实际中出现的问题,而不追求数学上的严密性。当然由于流体力学研究的复杂性,在一定程度上,两种方法都必须借助于实验研究,得出经验或半经验的公式。 在实际工程的诸多领域流体力学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气象、水利的研究,船舶、飞行器、叶轮机械和核电站的设计及其运行,可燃气体或炸药的爆炸,都广泛地用到流体力学知识。许多现代科学技术所关心的问题既受流体力学的指导,同时也促进了流体力学自身的不断发展。1950年后,计算机的发展给予流体力学以极大的推动作用。 目前,解决流体力学问题的方法主要有实验方法、理论分析方法和数值方法三种。 实验方法 同物理学、化学等学科一样,流体力学的研究离不开实验,尤其是对新的流体运动现象的研究。实验能显示运动特点及其主要趋势,有助于形成概念,检验理论的正确性。二百年来流体力学发展史中每一项重大进展都离不开实验。流体力学实验研究方法有实物实验、比拟研究和模型研究三类:实物实验是用仪器实测原型系统的流动参数,适用于较小的原型;比拟实验是利用电场和磁场来模拟流场,实施起来限制条件较多;模型研究是实验流体力学最常用的研究方法。 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是:在相似理论的指导下建立实验模型,用流体测量技术测量流动参数,处理和分析实验数据。建立实验模型要求模型与原型满足相似理论,即满足两个流场

计算流体力学实例

汽车外部气体流动模拟 振动和噪声控制研究所 1.模型概述 在汽车外部建立一个较大的长方体几何空间,长度约为30m,宽度和高度约为5m,在空间内部挖出汽车形状的空腔,汽车尺寸参照本田CRV为4550mm*1820mm*1685mm。由于汽车向前开进,气体从车头流向车尾,因此将汽车前方空间设为气体入口,后方空间设为气体出口,模拟气体在车外的流动。另外为了节省计算成本将整个模型按1:100的比例缩小,考虑到模型和流体均是对称的,因此仅画出几何模型的一半区域,建立对称面以考虑生成包含理想气体的流体域。在Catia中建立的模型如图1.1所示。 图1.1几何模型 2.利用ICEM CFD进行网格划分 a)导入有Catia生成的stp格式的模型; b)模型修复,删除多余的点、线、面,允许公差设为0.1; c)生成体,由于本模型仅为流体区域,因此将全部区域划分为一个体,选取方法可以 使用整体模型选取; d)为了后面的设置边界方便,因此将具有相同特性的面设为一个part,共设置了in, out,FreeWalls,Symmetry和Body; e)网格划分,设置Max element=2,共划分了1333817个单元,有225390个节点; f)网格输出,设置求解器为ANSYS CFX,输出cfx5文件。 3.利用ANSYS CFX求解 a)生成域,物质选定Air Ideal Gas,参考压强设为1atm,浮力选项为无浮力模型,

域运动选项为静止,网格变形为无;流体模型设定中的热量传输设定为Isothermal,流体温度设定为288k,湍流模型设定为Shear Stress Transport模型,壁面函数 选择Automatic。 b)入口边界设定,类型为Inlet,位置选定在in,质量与栋梁选定Normal Speed,设 定为15m/s,湍流模型设定类型为Intensity and Length Scale=0.05,Eddy Len.Scale=0.1m。 c)出口边界设定,边界类型为Outlet,位置选out。质量与动量选项为Static Pressure,相对压强为0pa。 d)壁面边界设定,边界类型为Wall,位置选在FreeWalls。壁面边界详细信息中指定 WallInfluence On Flow为Free Slip。 e)对称边界设定,边界类型为Symmetry,位置选在Symmetry。 f)汽车外壁面设定,边界类型为Wall,位置设在Body,壁面详细信息选项中指定Wall Influence On Flow为No Slip,即汽车壁面为无滑移壁面。 g)初始条件设定,初始速度分量设为U方向为15m/s,其他两个方向的速度为零。 h)求解设置,残差类型选为RMS,残差目标设定为1e-5,当求解达到此目标时,求解 自动终止。求解之前的模型如图3.1所示。 图3.1求解之前的模型 4.结果后处理 从图4.1中可以看出计算收敛。

计算流体力学大作业报告(翼型空气动力分析)

课程综合作业课程名称:计算流体力学 专业班级:研究方向: 学生姓名:学号: 完成日期:

计算流体力学课程综合报告 1.简介 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简称CFD)是通过计算机数值计算和图像显示,对包含有流体流动和热传导等相关物理现象的系统所做的分析。其基本思想为:把原来在时间域及空间域上连续的物理量的场,如速度场和压力场,用一系列有限个离散点上的变量值的集合来代替,通过一定的原则和方式建立起关于这些离散点上场变量之间关系的代数方程组,然后求解代数方程组获得场变量的近似值。 CFD可以看作是在流动基本方程(质量守恒方程、动量守恒方程、能量守恒方程)控制下对流动的数值模拟。通过这种数值模拟,我们可以得到极其复杂问题的流场内各个位置上的基本物理量(速度、压力、温度、浓度等)的分布,以及这些物理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确定旋涡分布特性、空化特性及脱流区等。还可据此算出相关的其他物理星,如旋转式流体机械的转矩、水力损失和效率等。此外,与CAD联合,还可进行结构优化设计等。 2.计算流体动学的特点: ①流动问题的控制方程一般是非线性的,自变量多,计算域的几何形状和边界条件复杂,很难求得解析解,而用CFD方法则有可能找出满足工程需要的数值解。 ②可利用计算机进行各种数值试验,例如,选择不同流动参数进行物理方程中各项有效性和敏感性试验,从而进行方案比较。 ③它不受物理模型和实验模型的限制,省钱省时,有较多的灵活性,能给出详细和完整的资料,很容易模拟特殊尺寸、高温、有毒、易燃等真实条件和实验中只能接近而无法达到的理想条件。 ④数值解法是一种离散近似的计算方法,依赖于物理上合理、数学上适用、适合于在计算机上进行计算的离散的有限数学模型,且最终结果不能提供任何形式的解析表达式,只是有限个离散点上的数值解,并有一定的计算误差。 ⑤它不像物理模型实验一开始就能给出流动现象并定性地描述,往往需要由原体观测或物理模型试验提供某些流动参数,并需要对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验证。

计算流体力学作业

计算流体力学课程作业 任课教师:魏文礼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目录 1.写出通用方程,并说明如何代表各类守恒方程。 (1) 2.推导流体运动的质量、动量守恒方程。 (2) 3.简述源项线性化、网格划分问题。 (5) 4.用ddxKeTex+S=0,谈谈边界条件如何处理。 (8) 5.用有限体积法离散ρceTet=eexKeTex,并推广到二维、三维问题,写出过程。 (9) 6.从不同角度对流体运动分类。 (12) 7.谈谈物理模型试验与计算流体力学方法的关系。 (12) 8.讨论离散对流项时离散格式的进化过程。 (13) 9.利用幂函数格式离散二维、三维通用方程的离散方程。 (15) 10.解释交错网格的概念。 (15) 11.简述压力校正法解N-S方程的过程。 (16) 12.思考anbvnb′为什么可以省去。 (17)

1.写出通用方程,并说明如何代表各类守恒方程。 答:(1)写出通用方程。 在Cartesian坐标系下单位体积黏性流动N-S方程组微分形式如下: { eρ et +??(ρV)=0 (1) eρu +??(ρuV)=??(μ?u)+ 1 μ[ e (??V)]? ep +F x+S mx(2a)eρv et +??(ρvV)=??(μ?v)+ 1 3 μ[ e ey (??V)]? ep ey +F y+S my(2b) eρw et +??(ρwV)=??(μ?w)+ 1 3 μ[ e ez (??V)]? ep ez +F z+S mz(2c)eρe et +??(ρeV)=??(k?T)?p(??V)+Φ+Q (3) 上述微分形式黏性流动N-S方程组中,式(1)为连续性方程,式(2a)、 (2b)、(2c)分别为x、y、z方向上的动量方程,式(3)为能量方程。 上述方程组中各个方程具有不同变量,代表不同的守恒定律,但他们的形式都十分相似。若引入一个通用的特征变量?,在不同的方程中?代表不同的变量,就可以把它写为通用变量形式。 非定常通用变量N-S方程为: e(ρ?) et +??(ρ?V)=??(Γ???)+S? 若流场中速度等物理量不随时间变化,则e(ρ?) et =0,可得定常通用变量N-S方程为: ??(ρ?V)=??(Γ???)+S? 其中,?为通用变量,可代表u、v、w、T等求解变量;Γ?为扩散和热传导系数,S?为方程组源项。 (2)用通用方程代表各类守恒方程 用通用方程代表各类守恒方程是,通用变量在各守恒方程中的取值如表1所示。

计算流体力学与传热学大作业

########学院 计算流体力学与传热学 学号: 专业: 学生姓名: 任课教师:教授 2013年12月

目录 第一章验证显式格式的稳定性 (4) 1.1 概述 (4) 1.2 数学推导 (4) 1.3 问题描述 (4) 1.4 数值模拟 (4) 1.5 结果及分析 (5) 第二章判断肋片可以按一维问题处理的主要依据 (6) 2.1 概述 (6) 2.2 问题描述及算法 (6) 2.3 数值模拟 (7) 2.4 结果及分析 (8) 第三章三层墙导热 (9) 3.1 概述 (9) 3.2 问题描述 (9) 3.3 TDMA算法 (9) 3.4 结果 (10) 第四章一维无源稳态对流扩散问题 (11) 4.1 公式及初值 (11) 4.2 情况一 (11) 4.3 情况二 (12) 4.4 情况三 (13)

第五章用ADI算法计算长方肋内的温度分布 (14) 5.1 问题描述 (14) 5.2 初始参数 (14) 5.3 情况一,一列列扫 (14) 5.4 情况二,一行行扫 (14) 5.5 情况三,采用ADI算法 (15) 5.6 结果分析 (15) 参考文献 (16)

第一章 验证显式格式的稳定性 1.1 概述 将一维非稳态热传导方程用显式格式差分化为代数方程,在求解的迭代过程中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使方程收敛且结果正确。此处即验证β≤?。 1.2 数学推导 方程: 22T t T x α??=?? (1) 显式离散格式: 此处时间向前差分,空间中心差分 111 22n n n n n i i i i i T T T T T t x α+-+--+=?? 1112(2)n n n n n i i i i i t T T T T T x α +-+?-=-+? 令β=2 t x α ??则: 111(2)n n n n n i i i i i T T T T T β+-+-=-+ (2) 误差也应该满足上式,故: ()()1()()()2()()i i i i i Ikx Ikx Ik x x Ikx Ik x x n n n n n T e T e T e T e T e ψψβψψψ----?--+?+??-=-+?? ()()()1()12()()()i i i i Ikx Ikx Ik x x Ik x x n n n n T e T e T e T e ψβψβψψ----?-+?+??=-++?? ()()1()12()()i i i Ikx Ikx Ikx n n Ik x Ik x n T e T e e e T e ψβψβψ---+-??=-++ ()()1() 121() n Ik x Ik x n T e e T ψββψ+-??=-++≤ 因此 β≤?。即当β≤? 时方程(2)才会有收敛的解。 1.3 问题描述 在验证过程中同时可模拟一个实际问题,即冬季里墙壁中的温度分布。此时室内壁温设为Tl=30.0℃,室外壁温Tr=-25.0℃,墙壁以11号楼为例,L=1m ,热扩散系数ɑ=alfa=1.33e-6m 2/s 然后分别取β=0.4,n=10和β=0.6,n=10两种情况,看最后的结果是否收敛和正确。 1.4 数值模拟

冠脉病变分型

冠脉病变分型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基本知识 2007-11-14 PCI近期临床成功是指达到解剖学和操作成功后患者心肌缺血的症状和/或体征缓解。远期临床成功指上述有益作用持续超过6个月以上。再狭窄是近期临床成功而远期临床不成功的主要原因。 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成功的定义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成功应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血管造影成功:成功的PCI使冠状动脉靶部位的管腔明显扩大,残余狭窄〈50%,同时达到心肌梗死溶栓试验血流分级(TIMI) 3 级血流。随着冠状动脉支架等技术的广泛应用,目前认为术后残余狭窄〈20%是理想的造影成功的标准。(2)操作成功:指已达到造影成功的标准,同时住院期间无主要临床并发症(如死亡、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与操作有关的心肌梗死一般认为出现病理性Q波和心肌酶(CK、CK-MB)升高即可诊断,但对于不伴有Q波心肌酶升高的意义存在争议。已有研究证实CK-MB水平较正常上限升高3-5倍的非Q波心肌梗死具有临床意义。不伴有Q波的CK- MB水平明显升高本身意味着PCI存在并发症。(3)临床成功:PCI近期临床成功是指达到解剖学和操作成功后患者心肌缺血的症状和/或体征缓解。远期临床成功指上述有益作用持续超过6个月以上。再狭窄是近期临床成功而远期临床不成功的主要原因。 二、冠状动脉病变的形态学分类

1988年美国ACC/AHA根据PCI的成功率和危险性,将冠状动脉病变分为A、B、C三种类型,是临床广泛应用的分型标准(见表1)。其中B型病变分为两个亚型,仅有一种病变特征为B1型病变,若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变特征则为B2型病变。 表1 1988年美国心脏病学会和美国心脏协会(ACC/AHA)的冠状动脉病变分型 病变特征 A型病变 B型病变 C型病变 病变范围局限性,<10mm 管状,10-20mm 弥漫,>20mm 病变形态同心性偏心性———— 是否容易接近容易近段血管中度弯曲近段血管极度弯曲 是否成角不成角(<45。)中度成角(>45。但<90。)严重成角(>90。)病变外形管壁光滑管壁不规则———— 钙化程度无或轻度中重度———— 闭塞程度非完全闭塞完全闭塞<3个月完全闭塞>3个月 病变部位非开口部开口部———— 分支是否受累无需要导丝保护的分叉病变有不能保护的大分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