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第6课教学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252 249

8.京剧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它是在18世纪下半叶经徽戏、秦腔、汉调的交融,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的。京剧的形成体现了

A. 各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异彩缤纷

B. 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和一脉相承

C. 中华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包容性

D. 不同文化都能够实现融会贯通 9.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这一思想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和而不同”反映了中华文化具有的特点是

A.阶级性

B.包容性

C.民族性

D.地域性

10.材料 郑和七下西洋,祈“和顺万方,共享太平之福”,同时进行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朝贡贸易;林则徐冷眼向洋看世界,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早期西方海上列强通过殖民扩张和掠夺性贸易争夺海外市场和资源,大力开发和经营海洋。美国海权论创始人马汉指出:“所有帝国的兴衰,决定性因素在于是否控制了海洋。”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中国以博大的胸襟面向世界,主张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根据材料,请你运用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知识,就树立正确的海洋意识提出建议。

班级:_________学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No.09

编写:郑来福 审核:赵长荣 时间:2013.9.6 使用时间:_________

【预习案】

【学习目标】

能够体会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包容性特征。理解中华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关系。

【知识自主探究】

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1.古代辉煌的历程(理解,记住几个关键词:雏形、全盛时代、冲击) (1)殷周时期 (2)春秋战国时期 (3)秦的统一 (4)汉代 (5)明清时期

2.薪火相传,一脉相承(背诵)

(1)____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作为其特征的见证, 和 是很有说服力。

(2)阅读课本64页第三段,找出文字的作用和汉字的作用。

(3)阅读课本64页第四段,了解作为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又一见证的史书典籍的作用。 3.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1)随着中国 ______的日渐没落和西方 _______ 的巨大冲击,中华文化也经历了衰微的过程。

(2)在近代中国,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与中华民族 的奋斗密切相关。实践证明,只有在_____ 的领导和 的指引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篇章。 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1、独树一帜,独领风骚(根据以下关键词的提示,阅读本部分内容) (1)文学艺术 ①作用:②风格:③地位: (2)科学技术 ①地位:②特点:③意义:

2、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1)成因:

(2)关系:

3、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1)我国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表现如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250 251

下,阅读了解。

①雕刻建筑艺术: ②民族文学:

(2)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关系(课本70页第一段,熟读成诵。)

①关系:

②意义:

三、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1)文化包容性的含义(背过):

(2)文化包容性的意义(背过):

【探究案】

判断:

1. 中华文化是世界上的优等文化。

2. 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可见,中华文化的发展是一帆风顺的。

【拓展案】

1.京剧、文房四宝、剪纸……这些极具传统特色的“中国元素”,在历史的演变中已变为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这些“中国元素”

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 ②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 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④显示了中华文化的个性特征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2.在澳门,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几百年来和睦相处,中式建筑与西式建筑比肩而立,中式婚礼与西式婚礼、中餐与西餐相映成趣。这表明

①澳门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多样性 ②澳门文化的性质是由其地理环境决定的 ③澳门文化以中华文化为主以西方文化为辅 ④澳门文化具有包容性、开放性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3.初到台湾的大陆游客,常会因台湾民众把“花生”叫“土豆”,把“熊猫”叫“猫熊”,把“公共汽车”叫“公车”,把“窝心”解释为“温馨、贴心”,而引发一些“美丽的误会”。两岸民众对词语使用的差异反映了

A .两岸文化同根同源

B .中华文化底蕴厚重

C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D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4.“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的经济强弱是动态的、可以浮动的,但是民族的文化

却是自己国家永远的一张王牌,尤其是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这段话的合理内涵有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②文化有顽强的生命力 ③传统文化不因时而变 ④文化与经济相互促进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5.“双百”人物(一百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一百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用自己的言行,传承着中华民 族的优秀品质,让我们在感动中实现精神的升华。他们的身上折射出,在当代中国

A .民族精神生生不息,历久弥新

B .核心价值博大精深,人人践行

C .中华美德治国化民,指引方向

D . 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凝聚力量 6.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石库门”、广东的“围村”、陕西的“窑洞”、福建的“土楼”等民居建筑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是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财富。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①决定于各地千差万别的自然条件 ②蕴涵着中华文化的共性 ③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④长期相互借鉴而日趋同一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7.我国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优秀文化成果, 如藏族的 《格萨尔王传》、蒙古族的《江格尔》和柯尔克孜的《玛纳斯》等一直流传至今, 这些文化成果都是中国文化的瑰宝。这表明

①中华文化是高兴和共性的统一 ② 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 ③各民族文化的差异逐步消失 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